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沉香屑第一炉香》对上流社会女性的书写

论《沉香屑第一炉香》对上流社会女性的书写

论《沉香屑第一炉香》对上流社会女性的书写
论《沉香屑第一炉香》对上流社会女性的书写

论《沉香屑第一炉香》对上流社会女性的书写

谢小龙,王董。

摘要:《沉香屑第一炉香》是一部为上流社会女性而写的小说。通过对两个主要女性梁太太和葛薇龙的堕落描写,生动再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香港上流社会部分女性的生存状态。小说对上流社会女性的书写可以分为几方面:一是对女性心理的关注与挖掘,二是对女性堕落的批判与同情,三是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思索与探讨。

关键词:梁太太;葛薇龙;堕落;心理;批判;同情;悲剧命运

《沉香屑第一炉香》是张爱玲的成名作,小说讲述了葛薇龙由单纯少女到高级交际花的堕落故事。通过对梁太太和葛薇龙的描写,再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香港上流社会部分女性的生存状态。这可以说是一部为上流社会女性而书写的书。对女性的书写大致可以分为几方面:一是对女性心灵的关注与挖掘,二是对女性堕落的批判与同情,三是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思索与探讨。

一、对女性心理的关注与挖掘

《沉香屑第一炉香》中女主角葛薇龙本是清纯的中学生,只因筹钱困难,迫不得已才去求姑母借钱,但是被姑母利用了。张爱玲可谓年纪轻轻便谙熟女性心理。如葛薇龙一到姑妈家便偷偷试穿衣服的微妙心理,羞涩、担惊,等到她意识到这是姑妈的有意设计之后,又变得哀戚和微微的愤怒。后面,葛薇龙堕落后,当她听到心仪的卢兆麟被姑妈相中,又变得小气起来。“薇龙忍不住一口气堵住喉咙口,噎得眼圈子都红了,暗暗骂道:‘这笨虫!这笨虫!男人都是这么糊涂么??可以想象,葛薇龙那种愤怒、无奈而又恨铁不成钢的复杂神态,还有葛薇龙作为女人特有的醋意,作者也刻画得异常生动。其时,作者并未恋爱,遇见胡兰成也是在小说发表一年后,但对女性心理有如此深刻的洞悉,可见张爱玲对女性心理的关注是很敏锐的。文中还有多处类似细微描写。因为特殊的家庭环境,对上流社会中女性的空虚、寂寞,作者也谙熟。如文中:“薇龙暗暗地叹了一口气,想道:‘女人真是可怜!男人给了她几分好颜色看,就欢喜得

这个样子!?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是“男人”,当时依旧是男权社会,女人只不过是男人的附庸。为了要迎合“男人”,她们不得不使用各种手段博得男人的欢心,特别是像梁太太这种势利女人,有男人对她好点,她就很开心。梁太太只是为了弥补内心的情感空虚,所以不断引诱各种男人,和他们逢场作戏。其结果是大家玩玩就结束了。过后,又陷入空虚、寂寞又和不同男人周旋的恶性循环。张爱玲其实是借葛薇龙的嘴说出了那个时代浮华淫逸的上流社会中,女性普遍的空虚和寂寞罢了。

二、对女性堕落的批判和同情

梁太太和葛薇龙都是堕落的代表。梁太太年轻时为了满足物质欲望,嫁给了香港富商梁季腾做小老婆,并从一个良家女子堕落成卑鄙的姨太太。等她人老珠黄,为了弥补失落的青春,成天流连在骄奢淫逸中,宴会、牌局等成了她生活的全部。为了达到吸引年轻男人的目的,梁太太甚至利用丫环、葛薇龙当诱饵。对于梁太太的这种行为,作者给予了严厉批判。文中写道:“梁太太是个精明人,一个彻底的物质主义者。”“彻底的物质主义者”便是作者对梁太太这号人物的彻底否定和批判。葛薇龙也是如此。在短短三个月中,她学会了如何穿衣打扮,替梁太太引诱各种男人,应付各种活动。因此而慢慢沉沦下去。文中有写:“三个月的工夫,她对于这里的生活已经上瘾了。”虽然她曾想过要离开,过新的生活,但是天不作美,再加上浪荡子乔琪的一再引诱,“她对爱认了输。”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她自甘堕落,她已经被上流社会生活完全腐化了。“薇龙突然起了疑窦——她生这场病,也许一半是自愿的;也许她下意识地不肯回去,有心挨延着??”若她愿意早就回去了,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她。作者的批判很深刻。一方面批判葛薇龙的堕落是自愿的,一方面是对上流社会的批判。不管是梁太太,还是葛薇龙,身处在一个虚伪狡诈充满铜臭味的上流社会,能不受到污染吗?男权社会中,女性始终是男人的附庸,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痼疾。因此,在文中也可见作者对上流社会堕落女性的同情。当年,粱太太的兄弟让她不要嫁给梁季腾,多半也是为她的幸福着想,不料她耿耿于怀几十年。一见葛薇龙便说:“葛豫琨死了么?”可知,梁太太

并不豁达,再说即使她做了姨太太,也不见得幸福。一个嫁了自己不爱的人,并且几十年都活在怨恨中的女人,难道不值得人同情吗?再者,当梁太太成为遗孀后,为了弥补失去的青春年华。不断和各种男人周旋,甚至和丫环、葛薇龙争风吃醋,这既让人觉得可笑,又觉得可悲。“薇龙暗晴地叹了一口气,想道:‘女人真是可怜!男人给了她几分好颜色看,就欢喜得这个样子!’葛薇龙又何尝不是如此?为了得到优越的物质生活,她不得不抓紧浪荡子乔琪,并和她结了婚。她也知道乔琪是个什么样的人,但是为了保住虚荣,没有办法摆脱。本质上,她和梁太太是一样的。也许若干年后,她也会重蹈梁太太的覆辙。这样的女性即可悲也让人同情。

三、对女性命运悲剧的思索与探讨

毫无疑问,梁太太和葛薇龙都是悲剧女性。对其悲剧命运,作者进行了积极思索和探讨。首先,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是外部因素。文中随处可见香港的繁华。如:“山腰里这座白房子是流线型的,几何图案似的构造,类似最摩登的电影院。”一个私人宅院。就相当于摩登的电影院,可见其富丽堂皇,更不用说香港其它的繁华了。所以,当梁太太有条件可以做有钱人的姨太太时,她毫不犹豫地过去了。同样,葛薇龙也是如此。“三个月的工夫,她对于这里的生活已经上了瘾。”可见,香港繁华的物质生活是能让人迷醉的。其次,东西方文化碰撞产生的畸形心理是内因之一。当她们从上海到香港后,遭遇的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西方战胜了东方,她们心理变得畸形。如粱太太家中的摆设便可见一斑,“里面是立体化的西式布置,但是也有几件雅俗共赏的中国摆设,炉台上陈列着翡翠鼻烟壶与象牙观音像??”她崇洋媚外,但是骨子里仍丢不掉中国传统。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她的心灵扭曲是必然的。葛薇龙的这种心理更加明显。当她带着家里的粗做佣人陈妈去梁太太家里,看见别人的丫环打扮得时髦时,她几乎无地自容,“原来自己家里做熟了的佣人是这样上不得台盘!”同是佣人。差距却那么大,这样的差距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碰撞产生的,也是畸形心理产生的根源。于是,二者在畸形心理的驱动下开始堕落,不能自拔。最后,自甘堕落是

最重要的内因。梁太太不惜牺牲亲情,埋葬青春,也要嫁给香港富商做小,甚至在丈夫死了以后,变本加厉地骄奢淫逸,和各种男人周旋,都是她自甘堕落的表现。葛薇龙也是如此,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她不仅要穿漂亮的衣服,还喜欢戴美丽的手镯,自愿和浪荡子结婚。这是人性的弱点,这也是造成她悲剧命运最重要内在因素。当然,造成梁太太和葛薇龙悲剧命运的原因是多,如经济的不独立、女性生存道路的狭窄等。在张爱玲看来,上流社会的女性都是可怜的。她们像寄存在男人身上的寄生虫,非得依靠他们生活不可。为了物质,为了虚荣,她们宁可抛弃真情和青春,宁可不要亲人也要得到优越的生活,而过着行尸走肉一般的生活,内心却是无比的空虚和寂寞。作者对这部分女性的心理可谓是了如指掌。因此,作者对这部分可怜的女性的态度是既批判又同情。葛薇龙说的那句“女人真是可怜!”可以说是作者看透上流社会的感慨之言。

参考文献:

[1]张爱玲.花凋[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

[2]徐日君.沉沦与反叛-一论张爱玲小说对女性灵魂的重新审视与女性命运的深入探寻[J].文学评论,2005年5月.

[3]张键.对欲海沉沦众生悲剧的悲悯之情..论<沉香屑第一炉香>葛薇龙的悲剧原因及意义[J].文化论苑,2007年8月.

[4]张宇.传统女性的深层痼疾~浅析张爱玲笔下葛薇龙悲剧命运的内因[J].长治学院学报,2014年8月.

关于花火经典唯美语录精选80句

关于花火经典唯美语录精选80句 花火经典唯美语录1 1 钟爱一个人,是不会由痛苦的。爱一个人,也许哟绵长的痛苦,担他给我的愉悦,也是世上最大的愉悦。 2 你终于还是承认。你承认你还是放不开他,放不开你们的往事。 3 站在六楼望下,眼里是忍了又忍的眼泪。 辞远,我们不说那么虚幻的东西。来生太飘渺,我只要今世。今世爱你就足够。 4 没有什么过不去,只有已经回不来。 5 你一定这样用力地爱过一个人, 你对他言听计从,你对他千依百顺,你的卑微在尘埃里开出了花,又枯萎。 你一定这样执著地爱过一个人, 你爱他到昏天黑地,你爱他到不管不顾,你爱他到哪怕他朝秦暮楚也依然不肯放手。 你一定这样无望地爱过一个人, 你在尘世跋涉,经过万水千山,只为了给他惊喜,于是结果给了他,过程只是给你。 眼泪是黑夜的河流,容颜是白昼的河床,只有你和悲哀被搁浅在岸上。 你一定这样用力地试图忘过一个人吧,

你驱逐他的身影,入睡之前,安眠以后。本文来自语录大全网 你一定这样执著地试图忘过一个人吧, 你抗拒与他有关的一切,混沌之前,清醒以后。 你一定这样无望地试图忘过一个人吧, 可是以后你追逐的每段感情却都有百分之几十的他,寻寻觅觅,他还是占据着你的梦的二分之一。 6 只是,再也回不到过去了。他不在那里,整个城市都失去了最初的好处。它像一座巨大的冢,陪你祭奠逝去的感情。失了他,这个地方再也没有任何的温暖何眷恋。 7 她不依不饶地紧紧抓住那些只会让她难过的往事,一遍一遍地敷衍自己,做一株醉生梦死的罂,散发独特的末世繁华气息。像一匹色彩明艳却日益蒙尘的锦缎,只有颓败的凄美。 8 有些事,揉入骨血,刻入心脏,永难忘怀;有些事,风轻云淡,飘渺不定,转瞬即忘。 9 你就是我的劫难,而我,却在劫难逃。 10 世间情事,最悲哀的莫过于你深爱的人正以同样的深情眷恋着另一个人如若这样,除了奉上无限的深情和耐心,还需要一点点决绝的勇气. 11 我就像苍耳一样,想随着你到天涯,可你却将我丢失在十六岁的那年夏季,可是我再也找不到家。 12 他每次出现在你面前都那么从容。你终于明白,他不是不知道你还爱他,他只是不想知道。

寻找自我的呼喊——论新时期以来陈染等女性作家的身体写作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2年9月Sep .,2012 收稿日期:2012-08-25 基金项目: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校级青年基金项目“新时期身体写作研究”(2010QN22)作者简介:胡 艳(1980—),女,湖南双峰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寻找自我的呼喊 ——论新时期以来陈染等女性作家的身体写作 胡 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湖南娄底417000) 摘要:长期以来,女性的身体隐失在男性话语中,失去了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新时期以来,陈染、林白等女 作家的创作打破了文学书写的身体禁忌,将笔触深入到女性独特的身体体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女性自身的解放,对于女性寻回失落在男性话语中的自我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男女二元对立的创作思维方式,以及对西方“身体写作”理论的误读与消费文化的侵蚀,女作家们的身体书写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关键词:女性;男权;误读;消费文化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94(2012)07-0084-04 卡西尔在《人论》中指出:“人被宣称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 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1] 。认识 自我的激情始终攫住人,使他试图深入了解自我,将人类生活的世界置于永恒的光芒下。身体是人类的立身之本、存在之基、力量之源,人们对文学始终不渝的热爱凝铸着人类试图了解身体奥秘的渴望。然而,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女性的身体或被贬低,或被扭曲,始终处于被书写中。直到五四时期,伴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进行,女性长期被忽略的身体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 一、女性身体的觉醒 由于中国几千年来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中国的女性主义思潮发展得尤为被动而缓慢。五四时期,西方男女平等的人权观传入中国,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知识女性,她们逐渐意识到: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女性被压迫的历史,女性失去了话语权,丧失了包括对自己身体掌控的一切权利,沦为男性的玩物。以丁玲、张爱玲、苏青等为代表的女作家在新思想的激励下, 试图用写作来宣告自身性别的独特存在。然而,由于文化传统的强大惯性,加上中国未曾经历声势浩大的女权运动,独立的女性性别意识难以从国家、民族、社会等宏大话语中剥离出来获得独立呈现,在动荡不安的现代中国,宏大的民族救亡主题更是以绝对的声势淹没了女性原本微弱的声音。最终,现代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失落在空洞的口号中,成为人们心中无法实现的梦想。 新中国的成立将妇女解放提上了既定日程。然而,在男女平等的大一统旗帜下,女性的解放却以性别差异的铲除为代价。妇女解放成为国家政治及主流意识形态的既定任务,女性主动争取独立自主的热情被被动提升的心理满足所替代,女性意识也因此而松懈乃至被蒙蔽:女性有意模糊自己的性别特性,以配合时代对男性特质的需求。在这个意义上,男性话语并没有从根本上被松动,它反而获得了强化,男性特质成为普泛而统一的人性标准。“文革”期间,女性话语更是淹没在庞大的政治意识形态中。文革结束后,人道主义思潮回归,以张洁、张抗抗、张辛欣为代表的女作家开始关注女性在工作、情感方面的生存困 84

论贾平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2005年6月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2卷第3期Jun12005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 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 on)Vol122 NO.3 论贾平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3 房文玲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本文就贾平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描写展开论述,认为在贾平凹的小说创作中,其前后期女性形象的刻画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试图通过展现贾平凹作品中女性形象塑造的特点及变化的分析,来揭示作家生理的、心理的、情感的感受与变化对其作品中女性形象塑造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贾平凹;女性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98(2005)03-0127-04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贾平凹一直是作为一个特异而存在的,无论他的不合时宜还是他的独特怪异都被当作一种“贾平凹现象”。作家既注重自己独特的为文风格,又注重通过对故事和人物的搭建来表现对现实生活敏锐的洞察与透视,加上作家深厚的艺术底蕴,使得作品好读又耐读,因而多次出现“洛阳纸贵”的场景。阅读贾平凹的作品,我们会发现作家通常通过对女主人公的跌宕起伏的命运流程的刻画,凸现其性格的闪光点,展现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以及对人生意义的彻底感悟和新鲜解读。在贾平凹的前期作品中,差不多是“尽了全身去抒写女子的”(穆涛语),这些女子或美在诗意、或美在良善、或美在妖娆、或美在不可言传,作者仰视之如天上的星月一般,但从《废都》开始作家的态度有了显著的变化。在《废都》中,“庄之蝶成了神,对待女人犹如大佛顶施恩泽,招之即来、挥之即去”[1]。在其后创作中那种淳朴美丽的女性已不再复现,代之的是那些展示了复杂的“丑陋”的女性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展现贾平凹的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的特点及变化的分析,来揭示作家生理的、心理的、情感的感受与变化对其作品中女性形象塑造所产生的影响。 一、神化母爱的女性偶像 在世界各国的历史上,有关女神的传说和偶像比比皆是。中国就有女娲造人的神话,法国、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出土了许多原始的女性偶像。这种神化母爱的圣母文化传统在中国虽然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却在心理深层制约着中国人的审美心态以及中国人对女性“美”的定义,更制导了那些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作家的潜在创作。 进入父系社会,女性成为男性的附庸,女性的话语权随即丧失。尽管中国宗法文化对女性自然天性有过太多的束缚和压抑,传统文化中母性对男子的滋养影响和男权对女性的设计规范的双重作用下,仍生发了中国文化审美的女神化倾向,“原始女性崇拜遗存与中古男性意识的弱化共同造就了中国封建时代后期阴盛阳衰的性格走势,所以,男性对女性的要求更强调其救助性和依赖性,即母性。换句话说,中国传统女性无论她是什么角色,都必须带有母性倾向”[2]。二十世纪虽然经历了多次文学运动的呼唤或许改变了人们对女性审美的态度,但对女神的塑造和向往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美国学者卡罗?吉里根在《男性生命周期的女性》一文中谈到:“在男性的生命周期中,女性形象和地位是哺育者、抚养人、照看者、贤内助、人际关系协调人”。这类女神形象在现当代文学中屡见不鲜,她们有时是纯洁、善良的象征,如沈从文《边城》中的苗族姑娘翠翠,鲜明地突现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的女神柔美的特征。有时是生殖与性的代言人,并在生活中合理地演变,成为母性权利的承载者和实施人,莫言的红高粱系列中“我奶奶”的形象,便是这种高涨的生命力的最好见证。 这两种女性形象在贾平凹的作品中都有描摹刻画,他的早期作品《满月儿》中的满儿和月儿,充满纯真温情和山野芳香,它的价 721 3[收稿日期]2004-10-05  [作者简介]房文玲(19781-),安徽安庆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张爱玲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59952336.html, 张爱玲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分析 作者:卞星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5期 摘要:女性意识是张爱玲文学创作中的一大特色。以现阶段张爱玲文学创作影响情况为 基础,结合近年来女性意识的影响,分析张爱玲文学创作中体现的女性意识,了解张爱玲文学作品的风格和特点,明确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文学创作背景。 关键词:张爱玲;文学创作;女性意识 作者简介:卞星,性别:男,山东省诸城市人,1970年2月出生,硕士研究生,潍坊工 商职业学院语文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01 张爱玲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较为著名的女作家,她具备的才情和创作的作品为我国现代文化增添了一抹色彩。人们在阅读张爱玲的作品时,总会感受到独特的魅力,这一魅力在于她会用不同的视角来阐述这个世界,这对后世而言有一定的影响。下面对张爱玲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进行研究。 1.张爱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体现分析 女性意识,也称为女性对自身作为人,特别是女人价值的体验与觉醒。在男权社会中,其表现为拒绝男性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义,及对男性权利的质疑和颠覆。在文学作品中,是指女性作家通过独特的视角对社会人生、女性生活及女性内心的独特感受,也是女性作家自我意识的展现。 1.1对女性的自身审视 张爱玲对女性的自身审视也非常准确,像《金锁记》中贫嘴贱舌的曹七巧、《花凋》中命运悲惨的郑川娥及《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痴情妖娆的娇蕊,这些角色都展现出了独特的女性意识。张爱玲在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中也展现了她对女性的悲惨命运、自身缺失等都有明确认识,且依据女性独特的视角和冷静的态度深层分析了女性的弱势。作品中展现的女性角色大都是长期受到男权社会的影响,不但无法改变自身命运,而且又不能选择自己的生活,在成长中深受社会的影响,最终产生麻木的自我认知。例如,《半生缘》中的女主人公顾曼桢是大学毕业生,在上海一家纺织厂工作。她个性温柔坚强,并与同事沈世钧相恋,但好景不长,姐姐顾曼璐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分“祝太太”,决定生一个孩子来留住祝鸿才,但因为以往多次堕胎的经历让她有心无力,觉察到丈夫看上妹妹曼桢后,姐姐策划让姐妹共侍一夫。最终生下一个男孩

浅论90年代女性小说创作特征(一)

浅论90年代女性小说创作特征(一) 【论文关键词】9O年代女性小说特征 【论文摘要】通过对2O世纪9O年代几位著名女性作家如王安忆、陈染、林白、徐坤及2O 世纪7O年代出生的卫慧、棉棉等代表作品的分析、论述,文章概括了这个时代的女性小说创作特征:以“性别语言”为代表的文体意识、极强的个性特征与“私人化写作”、准自传体形式与自恋情结。 一、以“性别语言”为代表的文体意识 “女性写作”在90年代风起云涌,形成强大势头,似乎已成了90年代文化的一种重要标志。这种写作实践充分表现出了文学创作中强烈的作家个性、人物倾向和独特的创作诉求。它不仅标志着90年代审美意识的剧烈变化,而且在生活日益呈现世俗化、日常化、个人化的时代,以“性别语言”为代表的文体趋向作为一种叙述姿态,它打破了大一统的主流话语方式,进一步拓展了个人、个性化的精神空间,在对包括“性别”在内的个人化、人性的充分重视的前提下,为叙述、文体风格乃至写作方式带来了新的自由度、新的文化、新的人文内涵。对于个人化极强的“女性写作”,我们抛开人们争执纷纭的关于“女性写作”中的“躯体写作”、“男性中心文化传统对女性的种种本质主义”界定、“欲望对象化”、“摧毁男性写作的霸权”num.等人文话题暂且不论,而从文体意识、文体创造的角度讲,在90年代复杂的文化背景下,女性作家能把写作当作一种文化使命,用一种新的写作方式和话语方式,注重性别意识,打破以往外在的文体规范并将之内化成为内在的文体意识,进而在文本写作中转化为一种文化精神,也不能不说是文学的一个进步。具体地说,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致命的飞翔》、《玻璃虫》,陈染的《与往事干杯》、《无处告别》,海男的《女人传》,王安忆的《叔叔的故事》,徐小斌的《羽蛇》,以及70年代出生的女作家的城市小说等无不体现出女性文本中独特的母题、结构、情节、象征和语言。对她们文本的解读往往能发现故事叙述背后所隐含的声音和隐喻的主体自觉〔。现代生活,尤其是现代城市生活,为女性作家提供了对世界、生命、社会的情感体验的契机,使她们的写作有了新的独特的生长点,女性的社会角色,女性的文化价值、情感诉求、欲望追向、女性内在个性探索、物化现实中的新人生体验等等,都成为女性写作的醒目主题。特有的女性写作主题和女性表现视角,必然赋予文本具有鲜明性别特征的新的叙述语言和形式,小说呈现出男性作家无法取代的风格学特征,改变了以往女性文学的艺术形态。 二、极强的个性意识与“私人化写作” 与女性诗歌相比,中国女性小说在90年代独领风骚,甚至在文学失去轰动以后仍能不断引起新的轰动效应,得益于女性作家们极强的个性意识。90年代的女性写作强调主观化的视角,叙事主要体现为“个人记忆”风格,用以表现女性性别意识的自觉及女性特有的人生体验。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奠定了她在90年代女性写作中不可替代的位置。小说处处表现出一种普遍性和通常性,把女主人公当作一个公共性的人物来写。上海的许多市民家庭的女儿都是王琦瑶,在相同的生活氛围中成长,又有大同小异的女儿家的梦幻,终其一生,除了最后的死亡,她生活得一直很平淡。 被某些批评家称为“女王朔”的徐坤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内,推出了《白话》、《吃语》、《梵歌》、《斯人》、《热狗》、《先锋》等作品,并且以一种颇有力度的调侃反讽,批判了知识分子(尤其是男性)的生存方式,以及他们的若干可笑之处,将那种迁腐保守的知识型假面具加以剥离,从而致力于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人格还原。徐坤的小说擅长于从当代文化的矛盾荒诞中,去写当代知识分子的无力无奈无聊,及其所谓文化精英们的病态生存方式。她既看到了在政治文化占很大比重的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面具,以及他们所难以承认的文化传统对他们精神人格的阉割和压抑。ai同时,她也看到了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他们非真实的心态和存在的荒诞感。他们总是在政治社会、商品社会、经济社会的转型中被甩出轨道,成为多余人。徐坤并

贾平凹小说的写作特点

纵观贾平凹三十多年的小说创作,基本上都围绕一个总的思想原则:那就就是融传统于现代,这其实正就是文化寻根的基本精神。有人总结,从贾平凹小说创作的文化追寻上瞧,大体经历了文化与谐——文化错位——文化崩溃——文化建构几个大的段落,并且其间相互交叉、渗透。按照这样一个思路,贾平凹早期的创作,比如《商州初录》、《天狗》等表现了美好人情的文化与谐,而《古堡》、《浮躁》等则表现了文化错位的危机,到《废都》、《白夜》则达到了文化崩溃的边沿,到《高老庄》则逐渐出现文化建构的希望,而《秦腔》则应该就是文化追寻的集大成之作,既表现了文化错位、文化崩溃的危机,又给人以必须文化重建的警示。 一、“见山就是山,见水就是水”——对现实生活的实录 以《浮躁》为界,贾平凹早期的作品无论怎么虚构,都基本上沿着现实生活的轨迹,或者说就是本着对现实生活实录的精神去虚构。《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基本上就是反映改革意识的小说,比较写实。中篇《天狗》表现了民间伦理道德对人性的约束,也展示了商州民间美好的人性人情。小说结构严谨,人物心理刻画得细腻传神,文笔典雅凝练,曾受到台湾作家三毛的高度评价,堪称贾平凹中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中篇《古堡》主要反映了民间普遍的嫉妒心理,村里人不能瞧到别人碗里的粥比自己的稠,而就是希望别人碗里的粥与自己的一样稀。于就是,一幕因嫉妒引发的悲剧上演。小说中略显突兀的就是,作者借道士之口大段引用了古奥的《道德经》及《史记·商鞅列传》,使通俗的小说蒙上了一层明显的传统文化气息,这大概源于作者强烈的文人趣味。 《浮躁》就是贾平凹80年代具有恢弘气势与总结意味的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金狗就是一个新式农民,她正直善良、勇于开拓、头脑灵活,有参军经历,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与文学才华。她身上有一种“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正直勇敢气质。她嫉恶如仇,为了搬倒官僚腐败势力,不顾个人得失与安危,与小水、石华、雷大空等人联合演绎了一场民告官的“当代传奇”。金狗经历的遭遇与生活的环境,几乎就是80年代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金狗身上闪烁的理想主义光芒或许只有80年代的小说中才常见,到九十年代以后,类似的“当代英雄”就大大减少了。而雷大空的形象则为后来很多小说塑造类似形象(如《高老庄》中的蔡老黑、《四十一炮》中的兰老大、《兄弟》中的李光头等)开了先河。《浮躁》集当代社会的风云变化、商州民间的丰富文化及金狗与小水、英英、石华等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经典语录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经典语录 篇一:经典句子最好的感觉是有人懂你的欲言又止 经典句子:最好的感觉,是有人懂你的欲言又止 经典句子:最好的感觉,是有人懂你的欲言又止 1、改掉坏毛病,少丢东西,特别是重要的人。 2、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幸福。那么,你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了。 3、你爱他吗?爱就告诉他,何必把思念之苦藏在心底深处。怕样子、地位、身份不相配?别怕,爱一个人是美好的。 4、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5、其实,朋友也许就是这个样子:未必要什么天长地久,也未必时时见面联系。在一些时候,可以彼此温暖,彼此慰藉,彼此鼓舞,那就足够。 6、人生有一个地方,有一个人,在这个人面前,可以不必有出息,可以不必有形象,可以全身是弱点。 7、我们可以度过美好时光,也可以虚度光阴,但我希望你活得精彩。我希望你能看到令你惊叹的事物,我希望你体会从未有过的感觉,我希望你遇见具有不同观点的人,我希望你的一生能让自己过得 自豪。如果你发现你的生活并非如此,我希望你能有勇气重新来过。——《返老还童》 8、总是这样,会有一些人会让自己觉得再怎么惨淡的人生,也还是有一些闪光点的。 9、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显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10、镜子只能照出你的外貌,而生活却能洞照你的心灵。 11、女人如果不性感,就要感性;如果没有感性,就要理性;如果没有理性,就要有自知之明;如果连这个都没有了,她只有不幸。 12、我可以为你生,也可以为你死,只求你记住,我最爱的就是你。 13、被你爱着的时候,我变成舞者,可以在每一个圆点上旋转;想你的时候,我变成水手,想凭借两只船桨我就能穿越日夜;爱你的时候,我成为护林者,守着心里每一棵骄傲的树。 14、无论悲伤还是喜悦,希望你首先想到的,永远是我。 15、有一种思念,是淡淡的幸福;有一种幸福,是常常的牵挂;有一种牵挂,是远远地欣赏。不是所有的梦都能实现;不是所有的话都来得及告诉;不是所有的爱都有结果。请为爱珍重,等到你的发丝有了白雪的痕迹,还能记起曾有这么一段美好,还有这么一个让自己怀念的人,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16、一个人若是只为自己努力,毕竟太寂寞了。若是有一个你在乎 的人在看,那才不枉此生。 17、当 你真正爱上一个人,你会在心里默默向他保证,绝对不会离开他。你从来都不知道,

贾平凹论文 518

江西师范大学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论贾平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On the female images in jia pingwa’s works 姓名: 学号:0605010290 届别:2010届 学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指导老师:冯昊 完成时间:2010年4月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引言 (3) 一、贾平凹笔下女性的归类 (4) (一)美丽圣洁的女神 (4) (二)固守传统的女性 (4) (三)都市文明下的女性 (5) 二、贾平凹笔下女性的通性 (6) (一)美丽 (7) (二)痴情 (7) (三)坚忍 (8) (四)善良 (9) 三、贾平凹笔下女性的缺憾 (9) (一)对女性的理想化 (9) (二)解构女性悲剧 (10)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论贾平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贾平凹,中国当代史上的一位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他创作了很多富有叛逆性和创造性的作品,在他构建的一个个乌托邦世界里,都离不开一个个的女性描写。一个个子虚乌有的女性都是复杂的,包括她们的形体和灵魂。 在贾平凹作品中,写的多是一些具有中国传统美德的女性。她们美丽善良,孝顺温柔,坚忍……可以说她们汇聚了中国传统妇女的一切优秀品质。但她们往往没有好的结局,往往会受到感情的伤害。作者多从男性角度出发,以男性的视野来描写女性。这多表现了其男权主义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带有浓厚的男权意识。这使他笔下的女性缺乏个人人格,没有独立的精神品质。所以说这也是作者笔下女性形象的缺憾。 关键词:贾平凹,女性形象,感情,缺憾

On the female images i n jia pingwa’s works Abstract: Jia Ping-wa, China's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a literary people and literary genius. He created a lot of highly rebellious and creative works, built one by one in his utopia world, are inseparable from a description of a woman. Non-existent one by one female are complex, including their physical and soul. In the Jia Pingwa works, mostly written by some of the traditional virtues of Chinese women. They are beautiful and kind, gentle and filial piety, perseverance ... ... can say that they brought together all the traditional qualities of women. But they are often not a good outcome is often hurt from their feelings.The writer from the male point of view, to describe the male-female perspective. This is more the performance of its masculinist aesthetics and values, with a strong sense of male power. This makes his characters, the lack of individual personality, there is no spirit of independence.So this is depicted by the image of women defect. Keywords:Jia ping-wa;female images; feelings ;regret

黄碧云经典语录_1

黄碧云经典语录 导读:经典语录黄碧云经典语录 1、如同在裂空之下,我遇到了你。无所依傍:此生无所依傍。 2、如果有天我们湮没在人潮之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要活得丰盛。 3、但你不会忘记我。你不需要忘记我。我对于你来说是那么轻,你可以将我当做星期日下午的棉花糖一样不时吃一下,调调生活的味儿。你一个人的时候你会想念我,想念我对你的执恋,想:我遇到过一个热烈的女子。 4、在夜尽之前曾有圆舞,密语,低眉,浅笑,静默。秋凉直至地尽将我们风干,人潮卷没谁,也不曾埋葬谁,无所谓杀,然而我们隔土静听,犹记得细弱之身有所承诺有所欠缺。 5、愤怒很短暂,蜷伏的姿势,我何其熟悉。 6、我们需要信心、希望、爱。世上种种却无法给我们这些。所以我总可以在教堂安身立命的,无论俗世有多聪明多复杂。

7、找到了一个并不是说再见的手势,也无关爱,或灯光的遥远。 8、命运的意思是,是处境选择你而不是其他。 9、不要跟我谈话,请不要,理解我,不要靠近。 10、就这样,生活那么大,可以挤掉任何言语,任何任何伟大而虚假的事物。 11、如果追寻的结果就是,死亡,宗教,疯狂,遗忘,长久的哀伤,永远不睡,放逐——但请相信我,我很想,活下去,并且安稳,宁静,温柔——一手创造自己的命运,又用生命去对抗这自己一手创造的命运——自然也是,意志的悲剧。 12、要么离开,要么改变我自己。 13、有时我想,爱不过是小恩小惠。我以为我可以独自过一生,我还是被打动了。 14、我只想很微小的,纵使也是微微放任的,但我又不会骚扰任何人的生活着,没有人要逼害我,也没有人要孤立我,我不那么重要,但就这样莫名其妙无法以我愿意的生活方式生存下来。

女性写作

女性写作 第一节女性运动与女性主义文艺理论 一、妇女的命运史: 自从有了人,世上便有了男人和女人。女人也有了自己的生活道路。迄今为止,妇女的命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史前时期(母系氏族时代) 这一个阶段是母系氏族时期。以母亲的血缘确定关系,母亲、女性的权力是置高无上的。这是一个野蛮的、落后的时代,生产力落后,妇女承担着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的双重任务。实行群婚、杂婚。妇女的命运是很悲惨的。这时的母权是一种本能,一种自然的分工,是一种义务。 2、第二个阶段:奴隶时期包括父系氏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前期。这时的妇女处于家庭之中。男子参加经济生产劳动,为家庭增殖财富。妇女专事生育,为某一男子传宗接代。男子为了保证自己的纯种后代,几乎不给女子任何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于是,妇女的天发完全局限在一个家庭。她们的意识,也从整个社会中脱离出来,沦为家庭意识的奴隶。 3、第三个阶段:社会时代(解放时代) 资本主义社会后期,社会主义时代,妇女走出家庭,参加了社会生产。从事人口生产和社会生产。她们走入社会,并不是出于解放自己的需要,而是迫于生活。她们走入社会,动摇了夫权家庭,也是她们解放的必要社会前提。也正因为她们走入社会,最后才形成了女权运动,呼吁解放自己,赢得了社会解放。 二、中国妇女的命运史中国妇女的命运基本与世界妇女命运保持一致,只不过更具体一些,她们也有三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奴隶时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家庭中的妇女。她们拘囿于家庭,生儿育女,侍侯丈夫和公婆。男尊女卑,三从四德,这是一个女人不是人的时代。 2、第二个阶段:过渡时代“五四”时期到三十年代,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她们也被惊醒了,走出家庭,走入社会,在获得社会解放的同时,也获得了个性解放,可惜,她们的解放先天不足,社会基础薄弱:是无产阶级的社会运动,而不是中产阶级的社会运动(个性解放)。她们缺少支持。五四后,就陷入复杂的窘迫之中,要么走入社会之中,首先获得社会的解

论贾平凹早期中短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与审美取向

论贾平凹早期中短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与审美取向 牧牛老叟白艸霜 内 容 摘 要 摘要:贾平凹是中国当代创作数量丰富、影响较大的作家。其早期小说紧贴地方生活特色,女性形象塑造鲜明生动,透露着作家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人物内心真善美的追求,同时表达了作家对这一片土地上的人们生存状态的思考。本文从贾平凹20世纪90年代前所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切入,结合作家生活地域文化、创作风格、文学理想追求等方面论述其作家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以及审美取向上的特点与贡献。 关键词:贾平凹中短篇小说女性形象塑造审美取向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中国当代作家,1952年生于陕西省丹凤县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小生活在农村,为期19年。1972年到西北大学学习,毕业后在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西北大学求学期间,开始了文学创作,第一篇文字《深深的脚印》在公开发行刊物《西安日报》上发表,此后40余年间,创作了大量小说、散文、游记、诗歌等文学作品,有中、短篇小说《腊月·正月》、《天狗》、《人极》、《黑氏》、《古堡》、《废都》、《鸡窝洼人家》、《王满堂》、《满月儿》,小说体散文《商州初录》、长篇小说《浮躁》、《商州》、《废都》、《怀念狼》、《土门》《秦腔》等,另有散文、文论若干,其作品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并多次获奖。是中国当代作家著作成果较丰硕者之一。综观贾平凹的小说创作,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即20世纪90年代前期、20世纪末期以及新世纪以来至今。贾平凹的文学创作,受孙犁影响较大,特别在早期阶段;也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吸取养分。在散文以及大部分小说中,形成了以清新诗意、唯美、但朴实细腻的手法来表现本土生活的风格与特点。早期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女性形象尤甚引人注目,这些形象的塑造渗透了作家对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作家的思考与批判。本文试图从贾平凹早期(即20世纪90年代前)小说中,分析其中女性形象在塑造以及审美取向等方面的特点,总结贾平凹在此时期内创作的小说一些规律以及对文学创作方面的贡献与借鉴。

贾平凹我的老师原文

贾平凹我的老师原文 贾平凹论文518江西师范大学论贾平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On the female images in jia pingwa’s works 姓名:学号:0605010290届别:2010届学院: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指导老师:冯昊完成时间:2010年4月目录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 (2) 引言.................................................3一、贾平凹笔下女性的归类..............................4(一)美丽圣洁的女神.................................4(二)固守传统的女性.................................4(三)都市文明下的女性...............................5二、贾平凹笔下女性的通性. (6) (一)美丽···········································7(二)痴情···········································7(三)坚忍···········································8(四)善良···········································9三、贾平凹笔下女性的缺憾······························9(一)对女性的理想化·································9(二)解构女性悲剧····································10 结语················································13 参考文献············································14论贾平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他创作了很多富有叛逆性和创造性的作品,在他构建的一个个乌托邦世界里,都离不开一个个的女性描写。 一个个子虚乌有的女性都是复杂的,包括她们的形体和灵魂。 在贾平凹作品中,写的多是一些具有中国传统美德的女性。

动漫黑执事经典语录

动漫黑执事经典语录 导读:本文是关于动漫黑执事经典语录,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这个世界没有规则,就算有也是我定的。 2、在这世上,绝不逆转死亡是规则。 3、我绝不后悔,也绝不乞怜。 4、将热情化为冷静,踌躇负于决意,爱意刻于墓志,这才是托兰西家的执事! 5、以甜言蜜语**猎物,将对方拖入黑暗之中,让人觉查不出那隐藏在背后的野兽本色,巧妙地,甜美地,毫无声息地! 6、与恶魔不同,怀着丑陋、复杂的恶意说谎。 7、身为凡多姆海恩家的执事,要是连这点事都做不到怎么行呢? 8、每个人的灵魂只有一个,伯爵要好好珍惜哦。 9、如果失去了信仰,就无法打开神的大门。 10、我早已忘记,该怎样开心地笑了。 11、我是骑士团团长米多福特侯爵的女儿,米多福特家的长女,女王的番犬之妻! 12、鲜血是极美的酱汁,向孤独而污秽的灵魂献上祝福。 13、作为凡多姆海威家的执事,怎么能连这点事也做不好呢。 14、梦的时间不能用眼镜来看,而是用心来感受。 15、东西一旦失去,就不再回来了。

16、真是丑陋,与其叹息,不如反抗;与其悔恨,不如前进;只知道感叹自己不幸的你还不如头猪。 17、我不会停下脚步,我对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后悔。所以,我命令你!只有你不能离开我,不能背叛我,绝对不能! 18、不要忘了,要去相信不曾动摇的东西。 19、伯爵和执事,我和你都是假的,所以我们必须比任何人更快的成为真的。 20、最虐的从来都是残忍之人的温柔,冷酷之人的热忱,坚强之人的软弱啊。 21、这世上只存在剥夺者和被剥夺者。 22、不,狠狠地弄痛我,把这活着的痛楚,深深的刻在我的灵魂上。 23、恶魔的夜晚很长,为保护易碎的猎物不被他人破坏,实现不得有分秒离开,为了主人那愚蠢的愿望的重点,为了品尝那充满绝望的灵魂,而孤注一掷,这就是恶魔的美学。 24、日复一日,漠然无为。但作为死神如此度日的小生,某天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没有结局会怎样?如果为失去灵魂迎来落幕的走马灯剧场接上新的记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25、除了死亡,一切离开都是背判。 26、我早就忘了该如何开心的笑了。这段对白让我想起了“那又如何”的歌词,你从前的自由呢。那个爱笑的你呢?夏尔是一个让人心疼的角色。

谈谈女性写作和女性文学

谈谈女性写作和女性文学 放眼当今中国文坛,女性作家写作愈来愈蔚为大观,惹人注目。而且已形成燎原之势,新老作家的队伍在不断扩大。作家有宗璞、杨绛、张洁、谌容、王安忆、毕淑敏、池莉、铁凝、方方、迟子健、张抗抗、徐小斌、斯妤、残雪、陈染、凌力、林白、海南、周洁茹、徐坤、李碧华、安妮宝贝、卫慧、棉棉、魏薇、戴来、蔡蔡等等。 中国文学评论家白烨指出:现在的女性文学写作已真正进入了它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无论是作家的数量、创作的质量或是风格的多样、作品的影响,都大大超过现代时期。女性文学形成如此大的气候,造成如此大的影响,这在中国文学历史长河中还未曾有过。女作家张抗抗说:今天的新锐女作家群体,已经形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一道靓丽景观。 女性作家写作的普及,对于古代崇尚的“女子无才便是德”来说,这是个质的飞跃,这是个可喜的社会现象,但是近来却又发现了一个堪忧的现象:那就是对于写作的女性作家,在称呼时,总是有意无意地在前冠以“女”字。甚至于还有“美女作家”地称呼。 写作是有关灵魂的事,我们不应该主张在文学上有性别的区分和偏见。没听说过谁特意叫男主席,为什么偏要强调女作家呢? 当“美女作家”及“用身体写作”这些词频繁地出现在一些评论文章中,甚至津津乐道,蔚然成风。这就值得深思了。一种现象的产生必然有它的原因。其中,不可否认,有商业性炒作的成份,鼓吹个人不择手段地攫取名利与地位,发泄个人的畸变心理,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情绪渲染,歇斯底里的病态表露等等往往被冠之以“创新”、“突破”而受到大肆吹捧。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学评论家王绯说:“我认为首先是金钱这只魔手在作怪。面对商品经济,女性写作的人文价值被商业性炒作贬损了。不能不承认,女性文学、女作家的性别身份、甚至关于女性的理论,也被有些人操纵成为市场的”卖点“,这是女性在文化领域的悲哀。”对文学事业整体来说,“性别”毫无理论上的判断价值,只能令人隐约地感到某些畸型心态。曾经沈从文就说过,成名前的丁玲、胡也频夫妇同时寄稿子给编辑,往往胡遭退稿;而将退稿改用“丁玲”这个女性化的名字再寄去,则又往往被采用了。这个事件无可辨驳地说明了这一点。当然,看事物应该用辨证的观点,毕竟无风不起浪,毋庸讳言,这也与这些词针对的作家有关,今天的女作家似乎正竭力张扬着这个“女”字。并引以自豪和沾沾自喜。不仅有“小女人”写的“小女人散文”,还有“美女作家”号称“用身体写作”。但清者自清,就拿丁玲来说,在她发表了《莎菲女士的日记》名声大噪之后,曾有上海某著名女性杂志为出一期“女作家专号”向她约稿,丁玲非常反感———作家就是作家,干吗特别加一个“女”!她竟把登门求稿的编辑关在了门外。如果,今天的女作家都能象丁玲一样,那么可以肯定地断言“美女作家”“用身体写作”这些词眼自然会销声匿迹。 我们习惯把女作家的作品称为“女性文学”。 展望中国文学历史长河,女性文学也是源远流长。从古代的班昭、蔡琰、李清照、苏小妹、柳如是、卓文君到现代的林徽因、冰心、凌叔华、冯沅君、关露、杨晦、林蓝、萧红、白薇、丁玲、白朗、草明、袁静、杨沫等等,一大批不胜枚举的女作家,在中国的文学史上都留下了她们不可磨灭的足迹。远的不说,就说“五四”运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就有五、六代女作家相继登上文坛。正是这种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使世纪末的女性散文在恢复“五四”现代女性散文的同时又超越了它。一批引人瞩目的女性散文家,如张洁、宗璞、叶文玲、铁凝、张抗抗、王英琦、斯妤等她们的作品表现出了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她们更加真诚地表露女性自我身心的体验,以显见的性别意识,关照女性生命,感悟女性坎坷的人生与命运,并以超越“五四”女性的成熟心态,思考和探寻女性在社会中的主体位置。她们对性别的关注、女性意识的建立,从不自觉到自觉,并超越了前辈。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大批的中青年女作家脱颖而出,大放异彩,令人惊喜,引人瞩目。这批新一代女性作家与往昔的女作家迥然有别,风格各异。她们所处的时代,生活环境、经历、性格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作品的内容、表达技巧和话语方式都很别具一格。 新一代女性作家活跃于文坛,是中国社会生活不断进步的反映和结果,是中国新一代女性自立和自强的明证。女性文学不再只是文坛的一种缀饰,而成为文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白烨语)。不可否认,现代女性作家在当今文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不久前,在人才济济、群星闪烁的女作家群落中挑选出张抗抗、残雪、王安忆、铁凝、方方、池莉、林白、陈染、徐坤、迟子建十位作家列入《中日女作家新作大系。中国方阵》,毫无疑问,她们是当今中国文坛最具实力、最为活跃又最有影响的10位女性作家。她们的作品展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实有风貌与最新水准。如张抗抗的《情爱画廊》、王安忆的《长恨歌》、铁凝的《大浴女》、池莉的《来来往往》、方方的《乌泥湖年谱》、林白的《玻璃》,陈染的《声声断断》和《不可言说》、迟子建的《伪满洲国》、徐坤的《狗日的足球》。 如果用传统的眼光来看,女性文学似乎也缺少一些东西,如对历史风云的切实关注,对社会纠葛的有力把

黄碧云经典语录_1

黄碧云经典语录 导读:本文是关于黄碧云经典语录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如同在裂空之下,我遇到了你。无所依傍:此生无所依傍。 2、如果有天我们湮没在人潮之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要活得丰盛。 3、但你不会忘记我。你不需要忘记我。我对于你来说是那么轻,你可以将我当做星期日下午的棉花糖一样不时吃一下,调调生活的味儿。你一个人的时候你会想念我,想念我对你的执恋,想:我遇到过一个热烈的女子。 4、在夜尽之前曾有圆舞,密语,低眉,浅笑,静默。秋凉直至地尽将我们风干,人潮卷没谁,也不曾埋葬谁,无所谓杀,然而我们隔土静听,犹记得细弱之身有所承诺有所欠缺。 5、愤怒很短暂,蜷伏的姿势,我何其熟悉。 6、我们需要信心、希望、爱。世上种种却无法给我们这些。所以我总可以在教堂安身立命的,无论俗世有多聪明多复杂。 7、找到了一个并不是说再见的手势,也无关爱,或灯光的遥远。 8、命运的意思是,是处境选择你而不是其他。 9、不要跟我谈话,请不要,理解我,不要靠近。 10、就这样,生活那么大,可以挤掉任何言语,任何任何伟大而虚假的事物。

11、如果追寻的结果就是,死亡,宗教,疯狂,遗忘,长久的哀伤,永远不睡,放逐——但请相信我,我很想,活下去,并且安稳,宁静,温柔——一手创造自己的命运,又用生命去对抗这自己一手创造的命运——自然也是,意志的悲剧。 12、要么离开,要么改变我自己。 13、有时我想,爱不过是小恩小惠。我以为我可以独自过一生,我还是被打动了。 14、我只想很微小的,纵使也是微微放任的,但我又不会骚扰任何人的生活着,没有人要逼害我,也没有人要孤立我,我不那么重要,但就这样莫名其妙无法以我愿意的生活方式生存下来。 15、我却要花一生的精力去忘记,去与想念与希望斗争;事情从来都不公平,我在玩一场必输的赌局,赔上一生的情动。 16、只有在黑暗里才可以感觉空间。我以为世界有多大,总想一直的走下去;但原来一个人的脚步只有脚步那么大;无论我走得有多远,我带着的还是我自己的脚步。 17、从此我掩目,罢了,我自此便盲掉,从今不得见光。 18、垂落至脚前的所有重量,那么轻,这样我必然可以,在一个忘记时间的目光所及的无窗的位置。 19、我不介意被离弃,本来吧不是你离弃人便是人离弃你,不是那么复杂的一回事。 20、传说宝石与爱情及眼泪相关,不知是否如此。 21、如果我们的人生一无所获,那是因为我们以为的爱将我们

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研究

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汉语言文学 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李艳艳 摘要: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刻画了不同的女性形象,她们是文学人物长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的美丽在文学长河中璀璨夺目、熠熠生辉。从这些女性的形象出发,来重新认识文学作品中的女性美,从而为重新理解文学作品开辟了一条崭新的渠道。因此,笔者通过重新审视东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让长期处于男性审美状态下的社会对女性美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与界定,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更好地解读东西方文学作品。 关键词:文学作品女性形象女性美分析 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女性作为众多作家所描绘的对象,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这些女性形象身上闪动着丰富的人文底蕴,浓缩着文学发展的精华。这些女性形象的诞生、传播与接受,无不体现了不同时代对女性美的不同时认识。“从神话时代到二十世纪的今天,女性形象由欣赏对象上升到创作主体,由屈从于悲剧命运到与整个人类命运同步,从而形成了一个由女神到独立女性的曲折艰难的发展轨迹。最初女性形象的神化特性是一种幻觉中的感性和理性的融合;今天,她们的非神化特性的发展,则达到了现实中的感性和理性的融合。这种改变是从天上走到了地上,由抽象变成了具体,从幻想中的和谐转为真实的灵肉统一的和谐。”[1] “人是美的根源,人的美则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直接展示,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最高成果的现实存在。因此它是一种最高形态的美。”[2]女性与美天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在很多国家的语言中美人都被默认为是美女的指称。女性

对于美有着不懈的追求。美,也是社会对于女性的评价标准之一。“美,特别是女性美,它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召唤力。正如十九世纪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的,女性‘这样的美是一种力量’。她能振奋人的精神,开阔人的胸襟,陶冶人的情操,是巨大的精神能源,具有一种积极向上性。”[3]女性美作为人类美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很多外国文学作品中被谈及。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惟一的作品《飘》中对女主人公郝思嘉的描述使无数男人心驰神往:她那绿色的双眸秋波粼粼的,眼睛上方,两道墨黑的浓眉向上翘起。在她那木兰花一样洁白的皮肤上画出两道颇为抢眼的斜线,一笑起来便现出深深的酒窝。手脚既小巧又娇嫩,腰肢更是纤细动人。她身边男士们不时地献上花言巧语使她发出一串串银玲般的笑声。一想到她兴许会视他们为出色的男子,更是使尽浑身解数表现自己…… 各种各样的男人在她面前的忘情之举,形象点明了女性美与男性的关系。“对普通人来讲,‘美的’常常是‘向往’的同义词,这个词本身并没有任何美的反映。在多数人的心目中,这个词在‘性’方面的诱惑力比在美学上所说的‘美’的诱惑力更大些。许多人一致认为有个漂亮女人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再就是能有一幅画着美女的画。就审美的‘美’与性感的‘美’来看,两者容易被混淆的程度其实不一定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大,也许根本就不存在混淆。理由是这些人可能从来没有产生过能与其他感情混淆的审美感情。被称为‘美的’艺术,一般是与女性紧紧相关的。一张漂亮女子的照片就是一幅美的图画,少女歌声所能激起美妙情绪的音乐就是美的音乐;能唤起初恋时写给院长女儿的诗所引发的情感的诗就是美的诗。很清楚,‘美’一词通常总是被人们用来指那些引起自己的某种突出的感情的对象。”在此虽然有“美”被亵渎的不平,不过所指的现象倒的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