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槽钎探工程技术交底记录讲解学习

地槽钎探工程技术交底记录讲解学习

地槽钎探工程技术交底记录讲解学习
地槽钎探工程技术交底记录讲解学习

交底内容:

1、地槽挖至设计标高并整平槽底校正轴线后进行钎探。

2、钎探的目的是查清是否有过硬过软的土层,是否有枯井、坟坑等回填土层,一般采用人工打钎钎探。

3、钢钎直径φ22—φ25,长度1.8-2M(每隔30cm锯-标记),大锤重8—10磅。

4、根据施工图纸,绘制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并编号:

(1)一般槽宽0.8M以内的打一排孔,间距1.5M,深度1.5M,

(2)槽宽0.8-2M的打两排孔,间距1.5M,两排错开深度1.5M:

(3)槽宽大于2M的,间距为1.5M,形成梅花状,深度2M。

5、采用三人一组,一人撑钎,一人打锤,一人记录。

6、锤举高度应在50—70cm内,自由落地将钢钎打入土中,每30cm记录一次锤击数,记录应准确、真实,每一探孔打完后要汇总累计锤击数。

7、当土壤中有石块等打不下去时,应按实际情况详细记录。

8、钎探完成后整理钎探记录,钎探平面图,并办理签证于续。

9、应用砖或其他物品盖好探孔并编好号,以备检查。

10、经有关部门地槽核验后,将探孔用干砂灌实。第六章冬季

和雨季的施工安排

本标段属中温带亚湿润季风区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湿润多降雨,秋季凉爽多早霜,冬季寒冷而漫长。年平

均气温4.4℃~8.4℃,极端最高温度36.1℃~39.8℃,极端最低温度-39.9℃~-32.8℃,年平均降雨量481.8~682.7mm,最大月平均日较差11.6℃~14.3℃,最大积雪厚度17~30cm,最大季节冻土深度137~205cm。

根据总体施工计划安排和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冬季和雨季期间施工在所难免,因此,做好冬季、雨季施工的防冻、防雨措施及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6.1冬季施工安排

6.1.1路基工程施工安排及措施

6.1.1.1路基工程冬季施工安排

冬季低温路基施工的重点是处理好土壤的防冻、土壤的挖掘及土方的填筑三个环节。

6.1.1.1.1路堤填筑施工

(1)低温的界定:当工地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或日最低气温在-3℃以下时,按冬季施工的规定进行施工,进入冬季施工前做好冬季施工的准备工作。

(2)低温施工的路堤必须在冻结前处理完毕,处理方法除满足路基一般施工规定外,还要清理干净冰雪、疏干积水、坑洼处用与地基同类型的未冻土填平压实。处理好的地基随即覆盖不使冻结。

(3)路堤填筑

①填料要求:

低温填筑路堤用料,一般采用A、B类填料。

②填筑压实

A填土厚度:冬期路基施工按横断面全宽分层平铺,分层填筑厚度按正常温度施工的厚度减薄20-25%,并不得铺成斜层,已铺土层未压实前不中断施工;路堤填筑每侧超宽填10-50cm并压实,待冬期过后修整边坡时削去多余部分并夯拍密实。

B施工地段的积雪,施工前进行清除干净。

C施工中遇大雪或其他原因中途停工时,整平填层及边坡并加覆盖;继续施工前,清除干净边面冰雪。

D填筑路堤要随挖、随运、随填、随压实,已铺土层未压实前,不得中断施工。保证挖、运、填、压的周转时间小于土的冻结时间。

E对取土场宜一次连续挖至设计标高,挖土前清除干净表面积雪,对取土场、路堤边坡外露土层采用草袋进行覆盖。

F低温施工的路基坡面及边坡整修工作在来年解冻后进行。

6.1.1.1.2.级配碎石工程

(1)级配碎石尽量抢在冬期以前完成,部分剩余量在0℃以上天气晴朗、风力较小的时间施工,雨雪天不施工。

(2)碎石级配均匀,结冰的集料不使用,对石粉进行遮盖,防止雨雪淋湿。

(3)搅拌级配碎石按配合比一次将水加足,避免施工现场洒水,装运中及时加盖防寒棚布,并尽快运至现场。

(4)搅拌好的级配碎石运至现场后,立即摊铺碾压,避免长时间裸露,已铺层未压实前不得中断施工。

(5)碾压检测合格后立即使用彩胶布覆盖,并加盖草袋保温养护,此时不得洒水养护。

(6)施工中级配碎石搅拌,必须根据运输、摊铺能力相匹配,要衔接好,做到随拌随用,减少拌制好的级配碎石停留时间及材料浪费。

6.1.1.2.路基工程冬季保证措施

6.1.1.2.1.路基工程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对安排在冬期施工项目,编制该项目冬期施工技术措施或方案。

(2)地基处理安排在冻结前完成,并清除冰雪、疏干积水,坑洼处用与地基同类未冻土填平压实,处理后随即掩盖以防冻结。在气温低于10℃条件下不安排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施工。

(3)路堤严禁使用冻土或掺有冻土的填料填筑,低温季节选用级配良好的渗水土作填料,当不得不使用非渗水土时,其含水率宜低于塑限,并采取加强压实的措施。

(4)准备冬期施工保温材料和取暖加热燃料等。做好作业棚及拌合站的

防寒保温、防冻保温和供热,运输设备保温处理。组织冬季施工培训,提高职工冬季施工意识,建立有效的冬季施工各项规章、责任和值班制度。

(5)制定的冬季施工方案必须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对批准的冬季施工方案认真贯彻执行。

6.1.1.2.2.机械设备冬季防寒、防冻、防火、防滑工作保证措施

(1)在进入冬季前对所有机械设备做全面的维修和保养,作好油、水管理工作,结合机械设备的换季保养,及时更换相应牌号的润滑油;对使用防冻液的机械设备确保防冻液符合当地防冻要求;未使用防冻液的机械设备要采取相应的防冻措施(采取停机后排放冷却水或进入暖棚车间内)。

(2)各种车辆使用的燃油,要根据环境气温选择相应的型号,冷车起步时,要先低速运行一段路程后再逐步提高车速。

(3)冬季车辆启动发动机前,严禁用明火对既有燃油系统进行淤热,以防止发生火灾。

(4)冰雪天行车,汽车要设置防滑链;司机在出车前检查确认车辆的制动装置是否达到良好状态,不满足要求时不得出车,遇有六级以上大风、大雪大雾不良气候时停止运行。

(5)严格执行定机定人制度,机械保管人员要坚守岗位,看管好设备,并作好相应的记录。严格执行派车单作业票制度。

6.1.2混凝土及砌体构造物施工安排及措施

(1)构造物冬季施工前后,应注意天气变化,提前预防。

(2)钢筋接头焊接后不能立即接触冰雪。

(3)水泥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4)砼中或砂浆中掺用早强剂。

(5)对拌合砼及砂浆中的水加热,并适当降低水灰比。

(6)清除砂石料中的冰雪和冻结团块,搅拌的时间应比常温时延长60%。

(7)尽量缩短砼的运输时间。

(8)在已硬化的砼上继续浇注砼时,如果硬化砼的接触面低于5°C,应加热提高温度。

(9)浇注的砼覆盖棉被并延长拆模的时间。

(10)砌筑用的片(块)石、砼预制块应干净、无冰霜附着。

(11)砌筑用的砂浆应随拌随用,已砌完部分覆盖保温材料。

6.1.3预制箱梁施工安排及措施

6.1.3.1技术准备

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集中力量,分段完成,不宜全部铺开。

6.1.3.2材料准备

施工用砂、碎石应进行预加热,使砂和碎石温度保持在15℃以上,以满足施工要求,砂和碎石内不得有雪和冰块。洞外输水管壁先以10cm 厚石棉包裹后,用双层草绳缠绕以达到防冻的目的。

6.1.3.3 覆盖养护罩、进行蒸汽养护

(1)为保持整个箱梁养护温度一致,采用养护罩方案。在混凝土箱梁的顶板布置6根蒸养管道,翼缘板和腹板外侧各布置2根管道,底板和台座之间布置2根管道,箱梁腔内布置2根管道,一端共计14根蒸养管道。

(2)合理布置温度传感器,以能测量出梁体各部位的温度为宜。箱梁两外侧、两端及跨中各布置一块,孔道布置一块,梁顶和梁底各布置

四块,箱内布置四块。温度传感器要安装牢靠,位于梁体外侧、箱内高度的中部位置,其它部分离混凝土面或模板5~10cm左右。温度传感器须定期校正,最大允许误差为±1℃,其校验有效期为一个月。

(3)安排专人按测温方案连续观测记录,升温阶段每0.5h观测一次、恒温阶段每1小时观测一次并填写记录表。及时绘制温度曲线图,当发现混凝土浇筑温度、内外温差或升降温速率出现异常时,立即报告,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4)蒸汽养护分为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混凝土灌注完毕后静停4小时,静停期间保持棚内温度不低于5℃;升温速度控制在10℃/h以下;恒温30~48小时,恒温温度不大于45℃,梁体芯部混凝土温度不应超过65℃;缓慢降温,速度控制在10℃/h以下。

(5)蒸养期间及撤除保温设施时,保证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温差不超过15℃。从开始升温到降温结束整个过程中,梁体外两端与跨中及两侧,箱梁顶面与底面之间相对温差不宜大于10℃。

(6)蒸养结束后,立即进入自然养护,并按自然养护工艺办理。

(7)自然养护时,梁体表面用草袋或麻袋覆盖,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养护用水与拌制梁体混凝土用水相同,梁体洒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表面充分潮湿为度,一般情况下,白天以1~2小时一次,晚上4小时一次。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60%时,自然养护不少于28d;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自然养护不少于14d。同时,对随梁养护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洒水养护,使试件强度与梁体混凝土强度同步增长。梁体孔道不得进水,以防波纹管生锈。

(8)当环境气温低于5℃时,混凝土表面喷涂养护剂,采取保温保湿措施,禁止对混凝土洒水。

6.1.3.4冬施拆模工艺要求

(1)箱梁拆模时,其混凝土强度须达到设计强度的60%以上。

(2)箱梁拆模时,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箱内与箱外、表层与环

境温差均≤15℃。

(3)能保证棱角完整时方可进行拆模工作;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得拆模。

(4)箱梁预应力张拉及压浆的冬季防寒保暖措施

①做好机械设备的冬季防寒。冬季施工时,将张拉及压浆设备置于保温棚内保温,以保证密封件和液压油能正常工作。

②初张拉后,在钢绞线上套上塑料套管,以免雨水、冰雪等附着于钢绞线上而造成生锈,引起滑丝。

③压浆前,用养护罩罩住梁体对其进行预温,保证梁体温度达到5℃以上时才可压浆。压浆时,揭开两端养护罩进行操作。压浆后,继续蒸汽养护3d以上,并保持梁体温度不低于5℃。

④压浆时,蒸汽养护方法与梁体混凝土灌注时相同。

6.1.3.5预制场建设冬季施工安排

根据总体施工计划安排,预制场台座、基础等的建设需在冬季进行,对此,需采取措施做好台座、基础的冬季施工的防寒保湿工作。

(1)冬季施工台座、基础时,混凝土中掺加混凝土防冻剂,其搅拌和灌筑工艺要求参照梁体混凝土要求。

(2)台座、基础的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

①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先将暴露面抹平,然后用麻布、草帘等将暴露面覆盖,再用蓬布连同模板一起覆盖包裹,通蒸汽养护3d。

②当混凝土强度满足拆模要求,且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温差均不大于20℃,即可拆模。

③拆模后,及时向麻布、草帘等覆盖物采取喷雾洒水,向混凝土暴露面喷涂混凝土养护剂,再用塑料薄膜紧密覆盖包裹28d以上。养护期间,包裹物应完好无损,其内表面应具有凝结水珠。

6.1.3.6做好施工设备的防寒保养

(1)进入冬季后,尽可能将一些材料、设备移入室内存放,对体积

较大设备可采取加盖棚布的方法进行覆盖,防止不必要的破坏。

(2)做好水箱、水泵、管道的保温措施,防止冻坏。管道接口材料要有防冻性,接口处理要去霜、清污,管道试压要在气温较高时进行,管道试压完成后及时放空积水。钢管焊接采取预热措施,并尽可能在晴好的天气作业。

(3)施工机械加强保养,勤检查,多观察,防止设备冻裂。机械设备低温施工要防止水箱、水泵、管道积水冻害,未投入运行的设备要排空积水,设置标识,防止冻害。

6.1.3.7做好冬季施工人员的防寒保护

(1)做好冬季施工人员的防寒保护工作,办公及生活区内采用集中供暖。

(2)禁止用明火直接对设备进行加热,禁止用明火取暖,防止发生火灾。

(3)按劳保规定发放防寒手套、防寒服、防寒帽等。

6.2雨季施工安排

6.2.1路基施工安排及措施

6.2.1.1施工安排

(1)雨季施工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区分路段,进行适合于雨季施工项目的安排。膨胀土路堑不宜安排在雨季施工,非渗水土避开雨天进行填筑,沥青混凝土防排水层不宜在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

(2)雨季路堤填筑的每一压实层面均须做成2%~4%的横向排水坡,路堤边坡随时保持平整,每次作业收工前将铺填的松土层压实完毕。当路堤基本成型或跨雨季填筑时,路堤边坡较高地段每隔30m左右于路堤边坡上设置临时排水沟,路堤面边缘设置土埂,以免冲毁路基。

(3)雨季施工应根据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数量,合理安排工作面进行轮流作业,快速施工,不宜全面铺开。

(4)雨后的路基面必须晾晒、刮除表面浮土和复压处理,并经抽检

合格后才能继续施工。

(5)备足雨季施工的工程用料。准备充足的防洪材料、机具和必要的遮雨设施。

6.2.1.2.施工措施

(1)雨季施工前,作好施工区域的防排水工作,由专人收集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施工,及时做好防护工作。

(2)路基工程施工,严格控制填料含水量,缩短施工区段,适当加大路面人字坡,配足机械设备,作到随填、随碾压、随检测合格,收工前作好路面排水。

(3)雨后砂、石含水量增加,施工需要重新测定砂、石含水率,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保证混凝土质量。

(4)水泥堆放在防雨棚内,底面铺垫木枕或方木,以免受潮。所有的材料及机具置放在较高处,必要时支挡蓬布防雨,并在地面上设挡水和排水设施。

(5)对施工中的排水沟进行整修、疏通,保证排水畅通。遇暴雨时,加强施工地段的监测。

6.2.2混凝土及砌体构造物施工安排及措施

(1)桥涵基坑开挖前,挖好截水沟、排水沟,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排水沟内设集水坑,以适应大体积抽水的需要。

(2)涵洞基坑挖成3%的朝外横坡,不使场内积水。雨季挖土时由于土内含水量大,因此基坑边缘5m内不准堆置任何重物和设备,并随时检查边坡支撑防护情况。

(3)雨季填筑路堤时,在填方坡脚外挖掘排水沟,保持场地不积水。分层填筑,每层做成2-3%的排水横坡,当天填筑的土层当天压实。

(4)混凝土浇筑前了解天气情况,有大雨、中雨时不得浇筑,若因工期关系且小雨持续不断而必须浇筑时,则必须准备足够的防雨设施和覆盖用的油布、塑料布等,同时调整混凝土水灰比。刚浇筑的混凝土若

遇雨,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或草袋防水。浇筑期间遇雨则遮好篷布继续施工,坚持完成一节后再停止,避免产生较多的混凝土施工缝。

6.2.3箱梁预制雨季施工安排

6.2.3.1生产条件

做好制梁台座、各类基础、施工场地、驻地周围等防洪排水措施,疏通场地排水系统,保证排水畅通。

对场内主要运输道路适时进行维修、加固,保证道路畅通。

做好水泥、减水剂、钢材、配件库、锚具等材料的防雨、防潮措施,防止材料变质、腐蚀,造成浪费。

露天的机电设备、电闸箱等要采取防雨、防潮措施,必须安装可靠的接地保护装置,以防漏电、触电等事故的发生。

备好雨季所需的防雨、防洪用品,一旦需要立即能够投入使用。

6.2.3.2施工组织安排

雨季汛期成立防洪组织,备足防洪抢险的物资和设备。服从地方防汛总体安排,积极抗洪抢险。

开工前与当地气象部门签订服务合同,及时掌握天气的气象趋势及动态,以便对施工做出安排或调整,做好预防的准备。

编制雨季施工作业指导书,作为雨季施工中强制性执行文件。

合理安排施工。对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项目和施工进度要根据气象预报做出合理安排和调整。

雨季施工时加强地表沉陷、台座及轨道基础等的沉降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雨季施工要每天定时测定砂、石等集料的含水率,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毕如遇下雨,立即用塑料膜或蓬布覆盖,必要时采取搭棚防雨,不能让雨水冲刷。

雨季施工要备足材料、配件等。

备好防雨物品和施工人员的雨衣和雨靴。

6.3季节施工应急预案

6.3.1.安全预案领导机构

针对可能发生险情,指挥部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指挥长任组长,主管安全的项目副指挥长和项目总工为副组长。上场后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会同安全管理部门编制火灾及爆炸、起重作业掉梁和架桥机倾覆、坍塌、机械、急性作业中毒等安全事故和洪水等自然灾害救援预案,并交由业主及监理工程师审定。

6.3.2安全预案机构职责

(1)负责整个项目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演练,督促做好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各项工作,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处理。

(2)施工单元项目经理部和施工队职责

负责具体落实本单元、本队施工区域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落实,具体做好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各项工作;配合我单位项目经理部做好事故调查处理。

6.3.3突发事故报告及应急程序

6.3.3.1事故报告与报警

施工中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后,施工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和专业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本单元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火灾事故同时向119报警。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初步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采取了哪些措施及现场控制情况,所需的专业人员和抢险设备、器材、交通路线、联系电话、联系人姓名等。

6.3.3.2应急程序

(1)单元项目经理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项目总经理和指挥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事故情况以及救援情况。

(2)事故发生初期,现场人员采取积极自救、互救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指派专人负责引导指挥人员及各专业队伍进入事故现场。

(3)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了解现场情况及事故的性质,确定警戒区域和事故应急救援具体实施方案,布置各专业救援队任务。

(4)各专业咨询人员到达现场后,迅速对事故情况作出判断,提出处置实施办法和防范措施;事故得到控制后,参与事故调查及提出整改措施。

(5)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按照应急救援小组安排,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按各自的分工开展抢险和救援工作。

(6)施工队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时,必须及时做出标志、摄影、拍照、详细纪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7)事故得到控制后,由指挥部统一布置,组织相关专家,相关机构和人员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6.3.4雨季施工应急预案

(1)项目部成立以项目技术负责人为组长的防汛渡汛领导小组,各施工队亦成立相应组织,并组织义务抢险队。

(2)施工时及时与气象部门取得联系,并将气象记录每天发放到路基,便于提前作好非正常天气条件下的施工安排和防护措施。

(3)对施工人员配备雨天劳保用品。

(4)物资材料要分门别类放入带有防雨设施的仓库,部分裸装材料堆放地基础用砖石砌筑,高于周围地面10cm,下铺油毛毡,上用篷布遮盖。周围挖好排水沟。

(5)现场机械设备除部分有仓库外,其余下雨时挪到遮雨地带或用防雨罩盖好。

(6)办公用房、宿舍、仓库、生产用房均安置避雷设施,周围挖好

排水设施。

(7)注意气象预报,加强工地现场与拌合站联系,缩短路面各层的施工长度,各项工作紧密衔接。

(8)当遇雨或下雨,基层应停止施工,但已经摊铺的水泥稳定砂砾应尽快碾压密实,应考虑排除下承层表面水的措施,勿使运到路上的集料过分潮湿。

(9)运料车和工地应备有防雨设施,并做好基层排水措施。

(10)当遇雨或下层潮湿时,不得摊铺沥青混合料。对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应全部清除,更换新料。

(11)雨后施工要清楚下承层的积水,若是沥青面层施工时,应待下承层完全晾干。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1、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采用AC—20C密级配,其中一级路段每幅铺筑宽度为10、75m,内侧摊铺控制边线距离道路中心线100cm,厚度为6、0cm;二级路段铺筑宽度为11、40m,厚度为5、0cm。 2、施工前准备 在铺筑沥青砼下面层之前,彻底扫除透层上的石屑、杂物,如有泥土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保证透层表面洁净,对于个别轮胎粘起与剥落的位置,使用乳化沥青进行补洒。由项目部测量人员做好在验收的基层上进行中线恢复。 3、沥青混合料的拌与 拌与楼开机后先检验设备运转就是否正常,然后根据设计配比选择冷料仓上料速度,使各种规格集料供应能满足配合比要求,减少溢料与等料现场;同时调试好沥青用量。供料过程中随时检查配合比并进行微调校正。沥青加热温度155—165℃,矿料加热温度165-195℃,沥青混合料的出料温度145-165℃,不得高于195℃,否则予以废弃。混合料在贮料仓贮存温度降低不超过10℃。 拌与楼拌与混合料时,每盘料的生产周期≥45s,干拌时间控制为5-10s。拌好的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集料分离现象,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不符合要求时混合料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所有过度加热、炭化、起泡或含水的混合料及超过195度的沥青混合料。 沥青混合料拌与出料过程中,拌与楼试验技术人员必须做到逐盘观测外观,检测温度,并及时与拌与楼控制室联系,材料规格或配合比发生改变时,根据室内试验资料进行试拌,做相应的试验检验。运输车运料单上必须注明出厂温度。 拌与料场试验员任务: (1)取样抽提筛分实验检测沥青含量与矿料级配,取样3次以检查沥青用量及级配就是否符合要求。 (2)取样制作马歇尔试件,检测稳定度、流值、孔隙率、饱与度、密度等。 (3)检查控制沥青与矿料加热温度,混合料出料温度。 4、混合料的运输 (1)运输车辆的车厢均清扫干净。为防止沥青混合料与车厢板粘结,在车厢

路面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粮食城市政道路工程第1 页共6 页 工程部位混凝土路面交底日期年月日 交底单位粮食城市政道路工程交底人 接收单位路面施工班组接收人 交底内容: 一、水泥砼路面施工工艺 模板安装、传力杆设置、砼的拌合与运输、砼摊铺和振捣、接缝制作、表面整修、混凝土养生与作缝。 1.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及其性能检验 本路面混凝土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合混凝土,在施工中应做好混凝土的使用计划和协调调度,使材料能及时供应。 (2)基层质量检验 面层摊铺前,应对基层进行全面检查及修整,及时处理基层表面裂缝,如有损坏应采用混凝土进行处理,最后清扫并洒水湿润基层表面,但不得有积水。 (3)测量放样 施工放样根据设计图纸放出路中心线及路边线,在路中心线上每10m设一中心桩,同时设胀缩缝、曲线起讫点和纵坡转折点等中心桩,并相应在路边各设一对边桩。主要中心桩分别固定在路旁稳固位置。根据放好的中心线及边线,在现场核对施工图纸的混凝土分块线。放样时为了保证曲线地段中线内外侧车道混凝土块有效合理的划分,必须保持横向分块线与路中心线垂直。对测量放样经常进行复核,做到勤测、勤核、勤纠偏。 2.施工机械的选型和配套 选用三辊轴摊铺机作为路面施工的主导机械。 3.混凝土摊铺与振捣 (1)模板安装 模板采用钢模,并配有合适的装置以保证模板连接牢固可靠,使在浇注混凝土时能经受捣实和饰面设备的冲击和振动。模板安装应顺直,无扭曲;相邻钢模应平头锁接方式紧密联接,不得漏浆;模板接缝在任何方向都应不能活动。模板高度应与混凝土路面厚度相同,误差为+0,-5mm。用于胀缝和施工缝的模板, (转下页)

工程名称:赣州市章江新区金圭一路道路工程第2 页共6 页 (续上页) 交底内容: 根据传力杆和拉杆的设计位置放样钻孔。模板底面与基层之间应密实无缝隙,并正确地按完成后的路面边缘要求的坡度和纵向安置。模板要彻底清扫干净,并在每次浇注混凝土之前涂隔离剂。 (2)摊铺 本标段路面板工程摊铺厚度为25cm。卸下的混凝土均匀分布成小堆,在模板附近插捣几下,防止出现孔洞蜂窝现象。一次摊铺成型。坍落度控制在0.5~2之间,混凝土摊铺系数通过现场确定为1.3。 (3)振捣 混凝土摊铺均匀后,先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最后三辊轴摊铺机整平提浆。振捣棒振捣位置呈梅花状交错分布,每次振捣时间不小于30s,以混凝土停止下沉表面不再冒气泡和泛出水泥浆为准,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业半径的1.5倍,至模板边缘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业半径的0.5倍,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传力杆和拉杆。插入深度离基层3~5cm,振捣棒轻插慢提,严禁在混凝土中推行和拖拉振捣棒振捣。 4.接缝施工 (1)纵缝 一次铺筑两个板宽时,两块板之间的纵缝采用假缝加拉杆型,两边纵缝采用平缝加拉杆型(所有纵缝均应设置拉杆)。假缝施工预先将拉杆采用门型式固定在基层上。假缝顶面的缝槽采用切缝机切成,深为6cm(纵向施工缝深为3-4cm)。平缝施工根据设计要求的间距,预先在模板上制作拉杆置放孔,并在缝壁一侧涂刷隔离剂,拉杆采用螺纹钢筋。缝壁上涂沥青,上部留有的缝槽内应灌塞填缝料,材料用乳化沥青,以免渗水和落入硬屑。 (2)横缝 ①横向缩缝 横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当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8MPa以上时进行切缝。一般气温在25~30度时,混凝土浇筑后8~10小时进行切缝;当气温在20~25度时,混凝土浇筑后10~20小时进行切缝。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超过24小时。为减少早期裂缝,可采用"跳仓法"切缝,即每隔块板切一缝,然后再逐块锯。缝深度为6cm,宽度为3~8mm,槽内填塞填缝料。 邻近胀缝的三条横向缩缝应埋设传力杆,其余横向缩缝为不设传力杆的假缝形式。 (转下页)

地基钎探技术交底

地基钎探技术交底 1、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即组织地基钎探,钎探采用轻便触探的方法,检查地基持力土层是否均匀一致,有无过软过硬之处,并可以测算持力层的承载力,作为参考。 2、打钎顺序按土方开挖顺序进行,先B-17后A-17、B-1 3、B-9依次进行,每栋楼土方开挖完后的第二天即安排打钎。 3、主要机具:采用轻便触探器,由尖锥头、触探杆、穿心锤等组成,触探杆采用φ25圆钢,长度2.2m,穿心锤10Kg。并配备钢卷尺、凳子、撬棍、麻绳等,回填材料采用中砂。 4、钎探点布置: (1)、钎探点的布置根据基槽的宽度来确定,槽宽每0.8m布一排钎探点,钎探间距为1.5 m。具体布置如下:槽宽1m以内,中心布一排;槽宽1.0-2.0m,两排错开1/2钎孔距离,每排距槽边为0.2m;槽宽2m以上按梅花状布置。并绘制钎探平面布置图。 (2)、钎探平面布置图应与实际基坑相一致,标出方向及基坑轴线,并对钎探孔进行编号。(3)、按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放线,在现场洒白灰标识钎探探孔位置,要与平面图布置相一致。 5、操作工艺: (1)、就位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一人扶下钎杆,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50cm,疳触探杆竖直打入土层中。(2)、记录锤击数:在钎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钎杆每打开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次锤击数,每一钎探点必须钎探五步,1.5m深。 (3)、拔钎:用麻绳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插入撬棍,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杆拔出。(4)、移位:将触探器搬到下一孔位,继续下一孔打钎。 (5)、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技术负责人,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方可进行灌砂,灌砂在每天打完钎后,统一灌一次,灌砂时,每灌入30cm左右深度,可用钢筋棒捣实一次,下至地基表面。

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PXDJ-001 编号技术交底记录 02 工程名称萍乡大街(昌栗高速收费站,龙虎山大道) 部位名称路面结构层工序名称道路工程施工单位中铁十六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交底日期 2015年 8月 1 日交底内容: 一、路面工程施工说明及相关技术要求 1、本工程车行道采用沥青砼路面,按标准轴载BZZ-100KN设计,设计年限15年。 6 2、机动车道设计年末累计标准轴载为5.9×10轴次,路面设计弯沉值为 0.265mm。 3、本册设计道路西起昌栗高速收费站,东至龙虎山大道,道路中心线位定义为M线,对应桩号MK1+382,MK1+920.942,全长约2.45Km。 4、道路标准横断面宽度为60m,双向8车道,四块板形式,中间绿化分隔带宽10m,两侧机动车道宽各15m,两侧机非分隔绿化带各宽3m,两侧非机动车道各宽3.5m,两侧人行道各宽3.5m。 萍乡大街与楓生南大道立交砸道(A、B、C、D匝道)机动车道宽6.5,7.5m,楓生南大道临时便道机动车道宽18m。具体路面材料铺筑宽度以现场测量放线为准。 5、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为: 4cm 细粒式沥青砼(AC-13C)(SBS改性) 6cm 中粒式沥青砼(AC-20C) 8cm 粗粒式沥青砼(AC-25C) 1cm 下封层 18cm 水泥稳定碎石(3.0,4.0MPa)

18cm 水泥稳定碎石(2.0,3.0MPa) 20cm 级配碎石 6、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 4cm 细粒式沥青砼(AC-13C)(SBS改性) 6cm 中粒式沥青砼(AC-20C) 1cm 下封层 20cm 水泥稳定碎石(2.0,3.0MPa) 20cm 级配碎石 1 7、人行道路面结构 4cm 花岗岩人行道板 2cm 1:3水泥砂浆 15cm 水泥稳定碎石(2.0,3.0MPa) 8、立交匝道路面结构 4cm 细粒式沥青砼(AC-13C)(SBS改性) 6cm 中粒式沥青砼(AC-20C) 8cm 粗粒式沥青砼(AC-25C) 1cm 下封层 18cm 水泥稳定碎石(3.0,4.0MPa) 18cm 水泥稳定碎石(2.0,3.0MPa) 20cm 级配碎石 9、楓生南大道临时便道路面结构 4cm 细粒式沥青砼(AC-13C)(SBS改性) 6cm 中粒式沥青砼(AC-20C)

地基钎探技术交底记录(过程详细).doc

名称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日期 地基钎探技术交底记录 交底内容: 一、材料要求 砂:一般为中砂。 二、主要机具 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北京地区规定必用) 穿心锤重 10 ㎏,尖锥头,触探器钎杆Ф 25 钢筋,长度 1.5~ 1.8m 。其他有铅丝,凳子、手推 车、夹具、撬棍(拔钢钎用)、钢卷尺等。 三、作业条件 1、基土已挖至设计基坑底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宽符合设计要求。 2、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 3、按钎探孔位现面布置图放线并撒白灰点。 4、杆上预先划好30 ㎝横线。 5、钎探孔的排列方式根据槽宽确定,槽宽大于200 ㎝时采用梅花型排列方式,间距 1.5 米,孔深 2.0 米。 四、操作工艺 (一)工艺流程 确定打钎顺序就位打钎 拔钎盖孔整理记录记录锤击数 检查孔深灌砂 1、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 2、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 落,锤距 50 ㎝,把触探杆竖直打入土层中。 3、记录锤击数,钎樾线打入土层30 ㎝,记录一次锤击数。按地基钎探记录(表式C5-7) 执行。 4、拔钎:用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拔除后 用砖盖孔。 5、移位:将触探杆搬到下一个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6、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检人员和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进行灌砂。灌砂 时每填入 30cm 左右,可用钢筋捣实一次。 7、整理记录:按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字迹清楚,经过技术负责人、 质检员、打钎人员签字后归档。 8、如工程在冬季施工,每打一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不能大面积掀开,以免基土受冻。

钎探安全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表表AQ-C11-1 编号00-AQ-05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交底部位地基钎探工种普工安全技术交底内容交底内容: 1.使用打钎机首先进行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摇测电动机绝缘电阻要符合使用要求; 2.手持部位金属全部采用塑料带缠绕整齐,不得有明露金属体; 3.电动机保护零线连接可靠,并有两处连接,其中一处在壳外明显位置;5.打钎机使用时,必须配备流动箱控制,控制开关为漏电保护器;6.操作人员配戴安全帽,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二人以上配合操作。7.打钎机移动时,底部垫木板,以防止倾倒。8.使用完毕后动力开关箱断电上锁,并将开关箱电缆线盘好、收回并将打钎机存在地基比较高的地方做好防雨。9、施工人员要注意边坡是否有裂缝、滑坡迹象,一旦发现,应该立即停止施工作业,撤离危险区,待处理完毕后才能继续施工。10、正值雨季,5级风以上(含五级)禁止作业 1.工人入场前必须进行三级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2.所有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合格安全帽,系好下颚带,锁好带扣; 3作业前,检查电缆线绝缘皮是否有破损的地方,如果有找值班电工用绝缘胶布缠好,电缆线和电闸箱挂好,严禁随地拖拉,压砸,碾压。线路出现问题找值班电工进行修理。 4.打钎机要放在平稳的地方,防止在工作中倾斜,倒塌。如果打钎机一旦倾倒应立即关闭电源,然后再去整理机械。 5.在槽边作业时,要时刻注意槽边坡的动态,一旦有异情,出现危险,人员立即撤离施工区防止发生事故,在楼边脚手架下作业时脚手架上不能有人干活,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6.工作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 7.工作完毕,拉闸断电,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针对性交底: 1、操作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正确配戴安全帽,严禁吸烟,遵守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2、严禁酒后作业或在作业中嬉笑打闹。 3、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4、工人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基础钎探技术交底

一、施工准备 (一)材料要求 砂:一般为中砂。 (二)主要机具 1、工打钎:一般钢钎,用直径φ22~25mm的钢筋制成,钎头是60°尖 锥形状,钎长1.8~2.1m;穿心锤(重10kg)。 2、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 3、其他:麻绳或铅丝、梯子(凳子)、手推车、撬棍(拔钢钎用)和钢卷尺 等。 (三)作业条件 1、基土已挖至基坑(槽)底设计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槽)长、宽 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点平面布置图,确定钎探点位置及顺序编号, 按照钎探图及有关规定进行钎探并记录。钎探点的布置依据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按规范规定执行,也可参照表l-l执行。 表1-1 4、扦上每30cm预先划好横线。 二、操作工艺 (一)工艺流程 放钎点线→就位打钎(记录锤击数)→拔钎(检查孔深)→灌砂 (二)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1、按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 点。 2、就位打钎:将触探扦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扶正 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落距为50cm,把触探杆 垂直打入土层中。 3、记录锤击数:钎扦每打入土层30cm,记录一次锤击数。钎探深 度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按表“钎探点排列方式”执行,并做地 基钎探记录。 4、拔钎:用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铁管,利用 杠杆原理,将钎拔出。拔出后用砖盖孔。 5、移位:将触探器搬到下一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6、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检人员和有关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 误后,即进行灌砂。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可用钢筋棒捣实 一次。

7、整理记录:按钎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人统一表格内,字迹清 楚,经过专业技术负责人、专业工长、质检员、打钎人员签字后 归档。钎探中若有异常情况,要写在备注栏内。 8、冬雨期施工:基土受雨后,不得进行钎探。基土在冬季钎探时每 打几孔后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一次,不能大面积掀开,以免基土受 冻。 三、质量要求 1、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要求,锤击次数记录准确,不得作 假。 2、钎位基本准确,钎孔不得遗漏;钎孔灌砂应密实。 四、成品保护 钎探完成后,应做好标记,保护好钎孔,未经专业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工长复验,不得堵塞 或灌砂。 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遇钢钎打不下去时,应请示有关工长 或技术人员,适当移位打钎,不得不 打或任意填写锤 数。 2、记录和平面布置图探孔位置填错: (1)将钎探点平面布置图上的钎 孔与记录表上的钎孔先行对 照。发现错误及时修改或补 打。 (2)在记录表上用有色铅笔将不 同的钎孔(锤击数的多少)分 开。 (3)在钎探点平面布置图上,注明过硬或过软孔号的位置。 遇有特殊地质情况,把尺寸标明,以便勘察设计人员 或有关部门验槽时分析处理。 六、安全措施 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入施工现场,必须 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戴好完全帽,严禁吸烟,提高职业 健康安全意识。 2、专业工长负责钎探的实施,并做好原始记录。操作人员要专心施 工,扶锤人员与扶钎杆人员要密切配合,以防出现意外事故。

路面工程技术交底记录大全内容

路面工程技术交底内容 (一)路基验收 保证路基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其压实度、横坡度、平整度、弯沉等检测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其中压实度、弯沉除施工、监理单位自检外,质监部门还将进行交工质量检测,检测数据将作为交工验收和竣工质量鉴定的依据。 (二)拌和场地标化的基本要求 1、沥青砼拌和场地一般在50亩左右,场地平整,排水畅通,四周应 有围墙,以保证设备安全与独立性。 2、场地应用水泥稳定料硬化,厚度一般为20-25cm。 3、各挡料应严格分别堆放,中间设置高约2.5m的浆砌块石挡土 墙(禁止用编织袋或毛竹片隔离),同时应设置待检料堆放区。 4、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材料应分别设置标牌,标牌内容包括: 规格、产地、当日施工及监理单位人员对该材料质量的检验情况(是否合格)等。 5、沥青砼拌和场地中,细集料(石屑、砂)应搭设防雨棚,以减 少细集料的含水量,至少保证使用2天路面集料在防雨棚中。6、水泥稳定半刚层与水泥砼拌和站应至少安装3只进料斗,并采 用自动计量拌和设备,料斗间设置的隔板予以加高,以防止装载机进料时集料混堆。 7、拌和场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消防、安全等规定。(三)底基层和基层

1、集料 ⑴、集料粒径规格以方孔筛为准。基层混合料最大粒径37.5mm, 底基层混合料最大粒径53mm。 ⑵、集料颗粒组成应满足规范要求,细粒土的液限≤40%,塑性指 数≤17%,实际工作中,宜选用塑性指数<12%的土。 ⑶、水泥稳定半刚集料必须分档(至少5档)准确计量拌和。 ⑷、级配碎石底基层粒径不得超标,要求组配良好,摊铺时避免骨 料集中。 2、摊铺 ⑴、水泥稳定混合料摊铺前需对下承层进行洒水湿润。 ⑵、水泥稳定混合料碾压含水量应大于设计理论配合含水量1-2%, 但不宜过大否则将产生弹簧与挤压裂缝。 ⑶、半刚性集料摊铺时应严格控制松铺厚度,立模施工时模板边应 用细集料(铁锹反扣),不立模时半刚层边部应予以拍实整平。 ⑷、摊铺局部出现骨料集中时应及时予以处理。 3、碾压 ⑴、12-15T压路机碾压厚度≤15cm,18-20T压路机碾压厚度≤20cm,设计厚度超过20cm时应分层碾压,严禁薄层贴补,要求最小压实厚度不应<10cm。 ⑵、应严格控制沥青路面下的水泥稳定半刚层的平整度,并要求使用摊铺机进行摊铺。 ⑶、水泥路面基层的纵向施工缝应在水泥砼板拉杆长度范围之内,以

地基钎探技术交底

地基钎探 一、材料要求 砂:一般中砂,用于充填探孔。 二、主要机具 1圆锥轻型动力触探: 穿心锤重量10kg,锥头直径40mm,锥角60°,触探杆直径25mm,长度1.2~1.5m/根。2麻绳或铅丝、梯子(凳子)、钢卷尺等。 三、作业条件 1基土已挖至设计基坑(槽)底标高,表面平整,轴线及坑(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根据设计图纸绘制触探孔位平面布置图。如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可按下表执行。 3按触探孔位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撒白灰点。 4触探杆上预先划好300mm横线。 (一)工艺流程: 确定探孔顺序→就位触探→记录锤击数→整理记录→拔探杆盖孔 →移位→检查孔深→灌砂 (二)就位触探.将触探杆锥尖对准孔位,再把空心锤套在探杆上,扶正探杆,拉起空心锤,使其自由下落距为500mm,将触探杆竖直打入土层中。 (三)记录锤击数。钎杆每打入土层300mm时记录一次锤击数。触探深度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按表1.3.2执行。

(四)拔探杆。用麻绳或铅丝将探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撬棍或铁管,利用机械杠杆原理将探杆拔出。每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直至完全拔出为止。宜用砖盖孔。(五)移位。将探杆搬到下一孔位,以便继续触探。 (六)灌砂。打完的探孔,经过质量检查人员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进行灌砂。灌砂时,每填入300mm左右可用钢筋棒捣实一次。灌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每孔打完或几孔打完灌一次,另一种是每天打完,统一灌一次。 (七)整理记录。按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字迹要清楚,经过触探人员签字后归档。 (八)雨、冬期施工: 1基土雨后,不能进行触探。 2基土冬季触探时,每打几孔及时掀或盖保温材料一次,不能大面积掀开,以免基土受冻。 五、质量标准 (一)主控项目:触探深度必须符合要求,锤击数记录准确。 (二)一般项目: 1孔位基本准确,探孔不得遗漏。 2探孔灌砂应密实, 六、成品保护 钎探完毕后,宜用砖盖孔做好标记,保护好探孔,未经质量检查、有关工长复验,不得堵塞或灌砂。 七、应注意的问题 (一)如触探进行不下去时,应请示工地技术负责人,适当移位。不得随意填锤击数。(二)记录和平面布置图的整理: 1在记录表上用色铅笔或符号将不同(锤击数)的探孔分开。 2探孔平面布置图上,注明过硬或过软孔号的位置,把枯井或坟墓等尺寸画上, 以便勘察设计人员或有关部门验槽时分析处理。

地基钎探技术交底

地基钎探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记录 新建天津至秦皇岛工程名称交底部位基槽钎探客运专线工程唐山站 工程编号交底日期 2010年10月22日交底内容: 一、材料要求 砂:一般为中砂。 二、主要机具 轻便触探器、穿心锤重1Okg,尖锥头、触探器钎杆Φ25钢筋,长度 1.5,1.8m。其他有铅丝、凳子、手推车、夹具、撬棍(拔钢钎用)、钢卷尺等。 三、作业条件 1、基土已挖至设计基坑底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宽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 3、按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放线并撒白灰点。 4、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 5、钎探孔的排列方式根据槽宽确定,本工程采用梅花型排列方式,间距1.5米,孔深2.0米。 四、操作工艺 确定打钎顺序——就位打钎——记录锤击数——整理记录——拔钎盖孔——检查孔深——灌砂 1、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 2、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落距50cm,把触探杆竖直打入土层中。

3、记录锤击数。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记录一次锤击数。按地基钎探记录执行。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人员与接受交底人员各保存一份。 技术交底记录 新建天津至秦皇岛工程名称交底部位基槽钎探客运专线工程唐山站 工程编号交底日期 2010年10月22日 交底内容: 4、拔钎:用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拔除后用砖盖孔。 5、移位:将触探杆搬到下一个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6、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检人员和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进行灌砂。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可用钢筋捣实一次。 7、整理记录:按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字迹清楚,经过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打钎人员签字后归档。 8、如工程在冬季施工,每打1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不能大面积掀开,以免基土受冻。 五、质量要求 1、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要求,锤击数记录准确,不得作假钎。 2、钎位基本准确,钎孔不得遗漏;钎孔灌砂应密实。 六、质量控制及成品保护 1、钎探时应严格控制穿心锤的落距,不得忽高忽低,以免造成钎探不准,使用钎杆的直径必须统一。 2、钎探孔平面布置图绘制要有建筑物外边线、主要轴线及各线尺寸关系,外圈钎点要超出垫层边线200,500mm。

一二三级技术交底记录全套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 混凝土工程三级技术交底 一、施工要点 1、搅拌要求 搅拌混凝土前,加水空转数分钟将集水倒净,使拌筒充分湿润,搅拌第一盘时,考虑到筒壁上的砂浆损失,石子应尽量按规定的数量减半。 搅拌好的混凝土应做到卸尽,在全部混凝土卸出之前不得再投入拌合料,更不得采取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 2、材料配合比 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必应进行开盘鉴定,开始生产适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拌制时,严格掌握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实行盘盘过磅,专人计量。 混凝土原材料按重量计的允许偏差,如下表:

材料名允许备注 偏差称 水泥±2% 各种衡器定期检验配制时应考虑含水率±粗骨料 3% 、装料顺序3 水泥砂子,每盘装实数量不得超过拌筒标准石子 的10%。

4、搅拌时间 从原材料全部投入算起,至混凝土拌合后卸出时止,所经历时间叫搅拌时间,通常不应小于2分钟。 二、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做到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砼运至灌筑地点时,应具有规定的坍落度。 如运至灌筑的地点时,发现有离析或初凝现象,必须在灌筑前进行二次搅拌均匀后,方可入模,对已初凝的混凝土应作为废品不得用于工程中。 运输混凝土应使用不漏浆、不吸水的容器,使用前必须用水湿润,运送过程中还应经常清理容器内粘附着的硬化砼残渣,容器装料要适当,以免过满溢出,用小推车运料时,要低于上平面50-100㎜。 三、运输时间 混凝土应以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致浇筑地点,且不得超过5分钟。 四、混凝土振捣 振动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拨,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砼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拨是为了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记录表

一、交底目的 为了规范黄码公路透油层、ES-2型稀浆封层、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程序,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保证施工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5)稀浆封层施工完毕后,必须待乳液破乳、水分蒸发、干燥成型后方可开放交通, 严禁在封层上急刹车或停车掉头,车辆通行限速、限载通行车辆。当需分幅施工时,应根铺

筑层的设讣宽度,结合机械功能和养生要求。做完封层后应尽快进行质量检测。 (6)稀浆封层外观质量要求:表面平整,均匀一致,无拖痕、无显著离析、接缝顺 畅。 六、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1、沥青上面层施工工艺流程 下卧层检验及清扫一测量放样一报检一沥青混合料拌和一沥青磴运输和摊铺一碾压成型一检测一开放交通或交通管制 2、下卧层的质量检验 对下卧层局部质量缺陷(例如严重离析和开裂、油污染等)应按规定进行修复,对下卧层表面的污染物必须清扫干净,必要时用水冲刷,对于局部被水泥等杂物污染冲刷不掉的,应用人工将表面水泥砂浆凿除。 3、沥青混合料拌制 (1)AC-16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范用见下表。 表AC-16沥青面层的施工温度°C (2)拌和楼控制室要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和拌和温度,并定期对拌和楼的计量和测温进行校核;每天应用拌和总量检验各种材料的配比和AC-16油石比的误差。 (3)要注意LI测检查混合料的均匀性,及时分析异常现象。如混合料有无花口、冒青烟和离析、析漏等现象。 (4)混合料不得在储料仓中长时间储存,以不发生沥青析漏为度,且不得储存过夜。 4、沥青混合料运输

下的灰浆擦洗干净,涂上少量透层沥青,摊铺机熨平板从接缝后起步摊铺:碾压时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或斜向)压实,从先铺路面上跨缝逐渐移向新铺面层。 横向施工缝应远离桥梁伸缩缝20m以外,不许设在伸缩缝处,以确保伸缩缝两边路面表面的平顺。 8、交通管制 AC-16沥青混合料面层铺完后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至表面温度低于50°C以下, 方可开放交通。 9、施工阶段的质量检查 (1)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包括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填料等。 (2)混合料的质量检查:油石比、矿料级配、稳定度、流值、空隙率;混合料出厂温度、运到现场温度、摊铺温度、初压温度、碾压终了温度;混合料拌和均匀性。 (3)面层质量检查:厚度、平整度、宽度、横坡度、压实度、偏位;摊铺的均匀性;。 (4)施工压实度的检查以碾压艺法进行过程控制,适度钻孔抽检压实度方法。 五、质量保证措施 严格按合同要求施工,各项指标均需满足设计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要求,提高全员质量观念,全体施工人员养成严格执行各项检验制度的自觉性,对每道工序、每个部位进行自检,并经质检部门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明确职责,落实到人;建立质量检查、质量反馈等体系。 (2)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和全员质量意识,建立人人重视质量,人人抓质量的良好氛围。 (3)加强工程质量检查工作,充分发挥质检员的作用。丄地配备质检工程师负责工程检查,认真填写各类表格,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现场检查与签证工作,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严格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整修或返工。 (4)安排具备专业资格的专业人员承担施工,对施工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工作人员实 施持证上岗制度,保证人员素质满足施工需要。 (5)严格按照业主提供的设计图纸和文件及技术规范施工。编制详细施工组织设计和 操作规范,并以此为指导,合理的组织和调配材料、机械设备、运输机具和劳动力,做到 均衡生产。 (6)把好原材料质量关,对乳化沥青、改性沥青的质量进行一批一化验,保证其技术

基土钎探技术交底

基土钎探技术交底 1、材料要求砂:一般中砂。 2、主要机具(1) 人工打钎有:一般钢钎:直径φ22~25mm钢筋制成,钎尖呈60°尖锥形状,钎长 1、8~ 2、0m。大锤:重量8~10磅。(2)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北京地区规定必用)。穿心锤重10kg,尖锥头、触探杆、钎杆直径φ25钢筋,长度 1、5~ 1、8m。(3)其他有麻绳或铅丝、梯子(凳子)、手推车、克绷撬棍(拔钢钎用)、钢卷尺等。 3、作业条件(1)基土已挖至设计基坑(槽)底标高,表面应平正,轴线及坑(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2)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3)按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白灰点。(4)钎杆上预先划好30cm 横线。 4、操作工艺工艺流程确定打钎顺序→就位打钎↓拔钎→移位→整理记录→记录锤击数↓检查孔深→灌砂(1)就位打钎:1)人工打钎: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锤打钎端头,锤举高度一般为50~70cm,将钎垂直打

入土层中。2)机械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50cm,将触探杆竖直打入土层中。(2)记录锤击数: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次锤击数。钎探深度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按表1—309执行。(3)拔钎:用麻绳或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撬棍或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每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余此类推,直至完全拔出为止。(4)移位:将钎杆或触器搬到下一孔位,以便继续打钎。(5)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或进行灌砂。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时,可用钢筋棒捣实一次。灌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每孔打完或几孔打完灌一次,另一种是每天打完,统一灌一次。(6)整理记录:按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字迹要清楚,再经过打钎人员签字后归档。(7)冬雨期施工1)基土受雨后不能进行钎探。2)基土在冬季钎探时,每打几孔后及时掀盖保温材料一次,不能大面积掀盖,以免基土受冻。 5、质量标准(1)保证项目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要求,锤击数记录准确,不得作假钎。(2)基本项目钎位基本准确,探孔不得遗漏。钎孔灌砂应密实。 6、成品保护钎探完毕后,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未经质量检查、有关工长复验,不得堵塞或灌砂。

地基钎探交底

地基钎探交底 技术交底底记录编号 01-02-C2-002 表C2-1 工程名称管庄乡新村建设(一期)D区2#地下车库交底日期施工单位地基钎探分项工程名称 交底提要地基钎探的相关材料、机具设备、质量要求及施工工艺 交底内容: 1. 材料要求: 1.1 主要材料主要机具 1.1.1 砂:一般中砂。 1. 2 主要机具: 1.2.1 机械打钎:一般钢钎,用直径φ22,25mm的钢筋制成,钎头呈60?尖锥形状,钎长2.1m;穿心锤10.0公斤。 1.2.2 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北京地区规定必用)。 1.2.3 其他:麻绳或铅丝、梯子(凳子)、手推车和钢卷尺等。 2.作业条件: 2. 1 基土已挖至基坑(槽)底设计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2 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如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可按表l-6执行。 2.3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地安排钎探顺序,防止错打或漏打。 2.4 钎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 3.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放钎点线 ? 就位打钎? 拔钎 ?灌砂 ?记录锤击数检查孔深 按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洒上白灰点,压砖并编号。 3.2

3.3 就位打钎 3.3.1 机械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放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50cm,把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 3.3.2 记录锤击数。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时,共分7步打入,记录一步锤击数,设专人负责记录,要字迹清楚、整齐,保证钎探记录数据真实,表格干净、无损坏。钎探深度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按表l-6执行。 3.4 拔钎:机械直接将钎拔出。然后用砖将钎孔盖好,依此类推,直至完全拔出为止。 3.5 移位:将钎杆或触探器搬到下一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3.6 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甲方、设计、监理单位及地质勘探部门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灌砂。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可用木棍或钢筋棒捣实一次。灌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每孔打完或几孔打完后及时灌砂。 钎探孔排列方式表1-6 槽宽 (cm) 间距 (m) 深度 (m) 小于80 中心一排 1.5 1.5 80,200 两排错开 1.5 1.5 大于200 梅花型 1.5 2.0 3.7 整理记录:按钎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字迹要清楚,再经过打钎人员和技术员 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较低单位个保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技术交底底记录编号 01-02-C2-002 表C2-1

地基钎探技术交底记录

地基钎探技术交底记录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表C2-1 工程名称交底日期年月日 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地基钎探 交底提要地基钎探的相关材料、机具准备、质量要求及施工工艺。 交底内容: 1、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 2、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落距50cm,把触探杆竖直打入土层中。 3、记录锤击数。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记录一次锤击数。按地基钎探记录(表式C5-7)执行。 钎探孔布置示意图 4、拔钎:用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拔除后用砖盖孔。 5、移位:将触探杆搬到下一个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6、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检人员和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进行灌砂。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可用钢筋捣实一次。 7、整理记录:按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字迹清楚,经过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打钎人员签字后归档。 8、如工程在冬季施工,每打一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不能大面积掀开,以免基土受冻。 五、质量要求 1、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要求,锤击数记录准确,不得作假钎。 2、钎位基本准确,钎孔不得遗漏;钎孔灌砂应密实。 六、成品保护 钎探完毕后,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未经质量检查、有关工长复验,不得堵塞或灌砂。 七、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基土受雨后不得钎探。 2、如打钎进行不下去时,应请示有关工长,适当移位打钎,不得不打钎而任意填锤击数。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3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1、沥青混和料施工 (1)施工前的准备 1)由实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并在预先试验路段开工前14天以前提交监理工程师批准。 2)在铺筑试验路面之前28天,将拟用于本工程施工的全部试验仪器和设备(包括沥青、石料、混合料等项室内外试验的配套仪器、设备及取芯机等)、人员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 3)路面工程开工前14天,在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点,试拌、铺筑一段长约50m~100m(单幅)的试验路面,用以检验各种配合比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从中选取最佳的配合比。试验过程检查混合料的稳定性以及记录拌和、摊铺和压实设备的技术参数。试验路面完成后,提交详细的书面报告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 4)摊铺前根据摊铺机的工作半径和路面的宽度、横坡要求等划分摊铺板块,并根据当日供料总量及摊铺厚度计算确定摊铺工作段长度。 (2)搅拌 1)材料准备。沥青砼、沥青碎石混和料均按试验段确定的配合比中的材料选用,各种矿料分别堆放,集料设置防雨顶棚防雨防潮。 拌制使用的每批沥青都应附有出厂的证明和出厂实验报告,说明装运数量、装运日期、定货数量、规定的试验结果等。 2)沥青混和料采用间歇式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一般为30~50s,以混和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混和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拌好的沥青混和料要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粗细粒分离现象,否3)则检查原因并及时调整。 (3)运输 1)为防止尘埃污染和热量过分损失,要求拌厂所采用的自卸槽斗运输车辆必须有覆盖设备,在槽四角密封坚固,并且车槽内必须干净,不沾有有机物质或积液。 2)沥青混合料运到现场后凭运料单接收,测出其温度,并检查混合料是否均匀,集料的所有颗粒是否都涂上结合料,如发现改性沥青温度低于150℃、普通沥青温度低于130℃或颗粒上带有花白斑点、离析和结块现象,或发现炭化、起泡和含水、过度加热、结成不能压碎的硬壳或团块、被雨水淋湿的混合料都不能使用。卸料时留于车上或当天多余的混合料也不使用。 (4)摊铺 1)路缘石在铺筑沥青面层前完成,摊铺前在所有接触面上均匀薄刷一层热沥青结合料,涂刷时不污染周围的非涂刷区,井环与沥青混合料的接触面还要凿毛。严格控制路缘石的标高,以防日后成型路面井环及平石面低于或高于路面,造成路面凸凹不平,影响施工质量。 2)摊铺时要提前30分钟,把整平板加热至80~100℃。用柴油喷雾器喷洒料斗、括板送料器、夯锤、整平板及螺旋输送器。安装自动找平装置、超声波控料器。检查各操作系统的机械性能。

地基钎探技术交底记录

地基钎探技术交底记录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表C2-1 工程名称交底日期年月日 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地基钎探 交底提要地基钎探的相关材料、机具准备、质量要求及施工工艺。 交底内容: 1、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 2、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落距50cm,把触探杆竖直打入土层中。 3、记录锤击数。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记录一次锤击数。按地基钎探记录(表式C5-7)执行。 钎探孔布置示意图 4、拔钎:用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拔除后用砖盖孔。 5、移位:将触探杆搬到下一个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6、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检人员和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进行灌砂。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可用钢筋捣实一次。 7、整理记录:按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字迹清楚,经过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打钎人员签字后归档。 8、如工程在冬季施工,每打一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不能大面积掀开,以免基土受冻。 五、质量要求 1、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要求,锤击数记录准确,不得作假钎。 2、钎位基本准确,钎孔不得遗漏;钎孔灌砂应密实。 六、成品保护 钎探完毕后,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未经质量检查、有关工长复验,不得堵塞或灌砂。 七、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基土受雨后不得钎探。 2、如打钎进行不下去时,应请示有关工长,适当移位打钎,不得不打钎而任意填锤击数。

钎探技术交底(经典)

表C2-04 技术交底记录编号: 交底内容: 1.施工准备 1.1.材料及主要机具:砂:一般中砂。机械扦探机2台。 1.2.作业条件: 1.2.1.基土已挖至基坑底设计标高,表面应平整,坑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1.2.2.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 1.2.3.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地安排钎探顺序,防止错打或漏打。 1.2.4.钎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用红油漆标出。 1.2.5.钎探机已安装到位,并能正常使用。 2.操作工艺 2.1.工艺流程: 放钎点线就位打钎拔钎灌砂 记录锤击数检查孔深 2.2.按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附后)放线;孔位洒上白灰点。白灰点按照1.5米间距、 梅花形布置。

2.3.机械打钎:在打钎之前每个孔位附近放一块页岩砖并在砖上标明相应孔位的编号, 然后将钎探杆尖对准孔位,扶正钎杆,按下开关,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50cm,把钎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 2.4.记录锤击数。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次锤击数。钎探深度为2.1m,共7 步。记录由专人负责填写,交接班要向接班人员交底记录方法。记录应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钎探机操作人员与记录人员要配合默契,待记录人员准备好后,操作人员方可进行打钎。 2.5.拔钎:机械拔钎。拔钎后将孔位附近相应编号的页岩砖覆盖于孔位之上。 2.6.移位:将钎探机移动到下一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2.7.灌砂:在打完钎孔,每个钎探孔经过质量检查人员和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并 经过相关部门验槽合格后对所有孔位进行一次性灌中砂。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可用钢筋棒捣实一次。 2.8.整理记录:按钎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字迹要清楚,再经过打钎 人员和技术员签字后归档。(收集整理由栋号长负责) 3.质量标准 3.1.保证项目: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要求,锤击数记录准确,不得作假。 3.2.基本项目:钎位基本准确,探孔不得遗漏。钎孔灌砂应密应。 4.雨期施工: 4.1.下雨天气应停止打钎,同时用彩条布覆盖钎探机,防止雨淋受损。打钎完后对每个 钎探孔及时用页岩砖覆盖并编号。 5.成品保护 5.1.钎探完成后,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用砖覆盖并编号),未经质量检查人员和有 关工长复验,不得堵塞或灌砂。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遇钢钎打不下去时,应请示有关工长或技术员取消钎孔或移位打钎。不得不打、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