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GIS的秦岭山系视觉景观评价_齐增湘

基于GIS的秦岭山系视觉景观评价_齐增湘

基于GIS的秦岭山系视觉景观评价_齐增湘
基于GIS的秦岭山系视觉景观评价_齐增湘

基于GIS的秦岭山系视觉景观评价

齐增湘1,徐卫华2,肖志成1

(1.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湖南衡阳421008;

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摘要:视觉景观评价是景观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基础。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对秦岭山系景观进行分类和制图的基础上,运用模糊层次综合分析方法,从景观视觉质量和视觉敏感度两方面综合评价了秦岭山系视觉景观资源。结果表明:阔叶林和草甸景观具有较好的视觉质量,美景度较高,针叶林、混交林和水体景观次之,而草丛和城镇景观视觉质量较差;视觉景观最敏感区主要分布在距道路500m内,视觉景观敏感度与道路、观赏视距有较强的相关性;秦岭山系视觉景观资源总体较好,很好级和较好级视觉景观资源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7.83%,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地区。

关键词:景观质量评价;视觉景观敏感度;模糊评价;地理信息系统;秦岭山系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74X(2012)11-0015-04

Evaluation of visual landscape based on GIS in Qinling Mountains

QI Zeng-xiang1,XU Wei-hua2,XIAO Zhi-cheng1

(1.Department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Tourism Management,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Hengyang421008,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logy,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85,China)

Abstract:Evaluation of visual landscape was the basis for landscape exploitation an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97004134.html,ing remote sensing(RS)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the landscape classification and maps were produced.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visual landscape resources in Qinling Mountains wa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scenic beauty evaluation(SBE)and visual landscape sensitivity assessment with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and fuzzy mathematics theor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road-leaf forest and meadow landscape had best visual landscape quality,and followed by coniferous forest,mixed forest and water landscape.While the wild grassland and residential area were the worse.The highest sensitive visual landscape area distributed along the main roads and located within the range of less than500meters from roads.The visual landscape sensitivity was strongly related to roads and the horizontal distance from a viewer.The overall landscape visual resource was good.The best-level and good-level visual landscape resource accounts for77.83%in the region which distributed in the high elevation area.

Key words:landscape quality assessment;visual landscape sensitivity;fuzzy evaluation;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Qinling Mountains

视觉景观评价是指某一特定区域具有视觉价值的景观的量化评价[1],在实践中能够有效减小或避免工程建设对景观资源的破坏。国外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景观视觉资源评价及管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景观比较评判模型[2]、环境评判模型[3]和美景度评估(scenic beauty evaluation,SBE)[4]等方法,形成了认知学派、经验学派、心理物理学派和专家学派等不同的评价体系[5],并应用到不同领域[6-10]。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学者对视觉景观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BIB-LCJ审美评判测量法[11]、风景旷奥度概念[12]、等距离专家组目视评测法(EDVAET)[13]等理论和方法。随着RS、GIS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对视觉景观的评价也扩展到不同景观类型,在视觉质量[14]、森林采伐[15]、景观变化模拟[16]、青藏铁路[17]、森林公园[1]、长江三峡[18]等方面进行分析。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和数据综合处理能力进行视觉景观评价成为研究的新方向,但还处于起步阶段,综合多学科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尚有欠缺。

秦岭作为我国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不仅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具代表的重点区域之一,还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汇集的地方。旅游资源开发和快速城镇化建设促进了山区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使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和视觉景观资源面临被破坏的局面。秦岭山系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建设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不同学者对秦岭山系的珍贵物种保护[19-20]、土地利用变化[21]、自然保护区群规划[22]、气候适宜性[23]、旅游开发[24]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而对秦岭山系视觉资源的研究还是空白。

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并与RS、GIS技术进行耦合,从区域景观视觉质量和视觉敏感度两方面综合评价了秦岭山系视觉景观资源的空间格局,为秦岭山系区域景观规划、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收稿日期:2012-03-3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0128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

展计划项目(2009CB421104);衡阳师范学院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

(11B51)

作者简介:齐增湘(1972-),男,博士,讲师,E-mail:qizengxiang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97004134.html,

通讯作者:徐卫华(1977-),男,博士,副研究员,E-mail:xuweihua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97004134.html,

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第11期15

景观分级ⅠⅢⅡⅢⅠⅣⅣⅡⅤ

总分22182014211111209毗邻景观434342233景观特异性444353332景观色彩533243242水体000000050植被类型544331231地形地貌445352221景观类型

阔叶林景观

混交林景观

针叶林景观

灌丛景观

草甸景观

耕地景观

草丛景观

水体景观聚落景观表1

秦岭山系景观视觉质量评分及景观分级结果权重W 0.36660.30020.19140.1418

指标属性体现景观的可视性体现观景者与景观的临近度及景观的易见性与清晰度体现景观的知名度、重要性、社会的普遍关注程度以及公众的个性与期盼体现视野的频率、观察者的数量以及观景时间的长短评价指标

相对坡度(U 1)

相对视距(U 2)

醒目程度(U 3)

视觉机率(U 4)表2

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指标及权重1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陕西省内的秦岭山系,地理位置为

105°30′~110°05′E 、32°40′~34°35′N 。北以秦岭北坡山脚

线为界,南至汉江北岸,东到伏牛山,西至岷山,东西长

400~500km ,南北宽150~200km ,总面积约57620km 2。

整个山体西高东低,南北不对称,北坡陡峻而南坡平缓,区

内相对高差3000m 以上,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m 。秦岭

山系地处我国东部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带,受大陆性

气候和季风性气候的双重影响,气候垂直分异显著,年均

温2.1~13℃,南坡比北坡的年均温高。受纬度地带性的影

响,植物垂直带谱明显,形成了珍稀动植物、山体、岩溶和

古冰川遗迹、气象等自然景观。秦岭见证了历朝历代的社

会变迁,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

和遗址遗存,适宜进行休闲疗养、游览观光等旅游开发。

2

研究方法2.1数据来源与处理

所用照片来自实地调查拍摄,数字高程地图(DEM )

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分辨率为30m ×30m ;坡

度和坡向数据通过DEM 在ARCGIS 9.3中进行空间分析

获得。遥感影像数据为2007年获取的9景TM 影像数据,

轨道号分别为125~128/37、126~128/36,分辨率为30m ×

30m 。由于秦岭山系地形起伏,阴影影响严重,在实地调

查的基础上,根据该区植被垂直分带的特点以及阴阳坡分布的特性,引入数值高程模型和坡向信息,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 IMAGE 9.1中对研究区TM 影像进行专家知识辅助决策分类,分为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灌丛、草甸、草丛、耕地、水体、聚落(居民用地)等9个景观类型。道路数据来源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100万地理数据(2009年)。与道路的距离利用直线距离分析转换成栅格文件。所有提取信息转化为90m ×90m 的栅格数据,并统一为WGS_1984_UTM_Zone_49N 投影坐标系统。2.2景观视觉质量评价景观美景度是进行景观质量综合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4],通过选取若干景观点位获取景观图片资料,再组织专家或不同类型的公众,根据地貌类型的多样性、植被类型及水体形成的多样性、景观的色彩和特异性及毗邻景观等景观要素,对选定的代表各景观类型的图片资料进行评分(各因素满分均为5分)。根据每种景观类型各个景观要素单项评分平均值的总和,对各景观类型的美景度分级。景观美景度越高,景观质量越好,景观受到破坏或视觉污染时引起的反应越强烈。选择代表研究区域景观类型的36张照片,由10位专家评分,根据打分结果,将秦岭山系景观视觉质量划分5级:总分≥21分为Ⅰ级,19~20分为Ⅱ级,14~18分为Ⅲ级,10~13分为Ⅳ级,<10分为Ⅴ级。评分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2.3景观视觉敏感性评价

景观视觉敏感度是指景观被观景者所注意的程度,景观视觉敏感度越高,景观变化引起观景者的反应越强烈[25]。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秦岭山系景观视觉敏感度进行评价。2.3.1评价指标的选取和权重的确定观景者对景观的敏感度与关注度主要受景观资源的可视性、观景者与视觉资源的临近度、相对于视觉资源的仰角(海拔)、视野的频率和持久性、观景者的数量、观景者的个性与期盼等的影

响[3]。根据秦岭山系景观特征和数据情况,选择相对坡度、观景者与景观的相对距离、景观在观景者视域内的频率以

及景观的醒目度等4个因素作为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指

标,建立评价指标集:U ={U 1、U 2、U 3、U 4}。采用层次分析法

(AHP 法),由具有园林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美学、生

态学方面知识的10位专家对4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评

分,进行统计分析,并经一致性检验(CR =0.0019,CR ≤0.1,

判断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确定各因素的权重。U 1、U 2、U 3、

U 4各指标的含义和权重如表2所示。16

醒目程度2518120视觉机率(次)10006002000观赏视距(m )050010002000相对坡

度90°45°15°0°级别100%隶属于Ι级

100%隶属于Ⅱ级

100%隶属于Ⅲ级

100%隶属于Ⅳ级表3各因素100%隶属于不同景观视觉敏感度等级的标准值

2.3.2景观视觉敏感度的模糊分析与评价(1)建立秦岭山系景观视觉敏感度评语集。参照国家相关的标准及文献[18],建立秦岭山系景观视觉敏感度评语集V ={Ι、Ⅱ、Ⅲ、Ⅳ},式中的Ι、Ⅱ、Ⅲ、Ⅳ分别代表评语集不同分级。Ι级表示具有较高的文化、科学或教育价值、对周围环境很重要,醒目程度较高、视觉频率较高、坡度较陡,离主要交通道路较近的区域;Ⅱ级表示醒目程度一般,具有普通的文化、科学或教育价值,视觉频率高,距主要交通道路为中景视距的区域;Ⅲ级表示醒目程度低,文化、科学或教育价值有限,频率较低,距主要交通道路为中远景视距的区域;Ⅳ级表示醒目程度很低,远景视距或位于不可见区域。

(2)建立单因素隶属度函数。评价因素集中每一个指标隶属于评语集中不同评语分级的程度,称为隶属度。根据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指标的特征,拟定各隶属函数为线性函数,并且满足:若U vi (u j )=1.0,则U vi+1(u j )=U vi -1(u j )=0,其数学表达式为:

U vi (u j )=(u j -a i )/(c j -a j )a j ≤u j ≤c j (b j -u i )/(b j -c j )c j ≤u j ≤b j 0

其000000000他式中,U vi+1(u j )表示指标u j 隶属于评语集v i 的程度,亦即隶属度r ij 在[0,1]区间的取值。根据模糊数学理论和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的影响因素,构建秦岭山系景观视觉敏感度模糊因素集:U ={U α,U d ,U t ,U n }。式中,U α为相对坡度,U d 为观赏视距,U t 为视觉机率,U n 为醒目程度。

依据各因素的特点和秦岭山系的实际情况,确定各评价因素100%隶属于每个评价级别的分级标准(表3)。采用4级语义标度,确定各因素的隶属度函数。

2.3.3建立景观视觉敏感性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各评价因素的权重和单项因素对景观视觉敏感度的隶属度分析,由模糊数学评判原理,得到秦岭山系景观视觉敏感度综合评价公式:B=W ·U =(W 1,W 2,W 3,W 4)u 11u 12u 13u 14u 21u 22u 23u 24u 31u 32u 33u 34u 41u 42u 43u 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b 1,b 2,b 3,b 4)式中,B 为景观视觉敏感度的模糊综合评价集,B =(b 1,b 2,b 3,b 4);W 1,W 2,W 3,W 4是相对坡度、相对视距、视觉几率、醒目程度4个评价因子相应的权重;U 是各因子对景观视觉敏感度的影响分析矩阵。利用ARCGIS 的空间分析模块spatial analyst 的cell statistic 工具得出每个栅格点相对于各个级别的敏感度隶属度的综合指数。对所得结果B 进行归一化,使4i =1Σb i =1.0。根据最大隶属准则,综合指数最大的级别就是该栅格点的敏感度级别,得到各级景观视觉敏感度的模糊综合评价等级。2.4确定景观视觉资源保护级别根据秦岭山系景观视觉质量评价和视觉景观敏感度评价结果,将图层赋值按等权重进行叠加,用自然断点法(natural breaks )把秦岭山系视觉资源分为5级:很好级视觉资源、较好级视觉资源、一般级视觉资源、较差级视觉资源、很差级视觉资源,得到秦岭山系景观视觉资源的空间分布(图1,封二)。3结果与分析

3.1秦岭山系视觉质量分析根据秦岭山系景观美景度评价,通过GIS 制图,得到秦岭山系景观视觉质量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阔叶林和草甸景观具有最美的视觉质量,美景度高,占区域总面积的20.74%;阔叶林、混交林和水体景观视觉质量较好,占区域总面积的21.83%;视觉质量一般的灌丛景观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38.83%;而草丛和城镇景观视觉质量最差,面

图1秦岭山系景观视觉资源的空间分布

km 17

积较小,占全区面积的3.09%。

3.2秦岭山系视觉敏感度分析

秦岭山系视觉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级视觉敏感区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差异:Ι级景观视觉敏感区主要沿秦岭山系的主要道路分布,在近景带(d≤500m)可见区内,面积859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1.48%;Ⅱ级视觉敏感区在近景带或中景带(d≤1000m)的可见区以及海拔较高的秦岭山系主脊的两侧内,面积13984km2,占研究区面积的24.18%;Ⅲ级视觉敏感区在中、远距离带(d≤2000m)的可见区内以及秦岭南北坡的中低海拔地区,面积29137km2,占研究区面积的50.6%;Ⅳ级视觉敏感区分布在太白县、佛坪等极高海拔不可见区域以及洛南县、留坝县、商南县、洋县等人为干扰强烈的区域,面积12142km2,占研究区面积的21.08%。

3.3秦岭山系景观视觉资源保护级别分析

根据秦岭山系景观视觉资源保护级别分析结果(图1,封二)可知,很好级视觉资源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太白、佛坪、周至、宁陕县、长安区、凤县北部、洋县等海拔较高地区,面积22745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9.33%;较好级视觉资源主要分布在略阳、勉县、城固、西乡、石泉、镇安、柞水、安康市、汉阴等中南部地区,面积22264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8.50%;一般级视觉资源面积11746km2,较差级和很差级视觉资源面积共1067km2,占研究区面积的1.84%。很好级和较好级景观视觉资源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7.83%。

4结论与讨论

从景观视觉质量和视觉敏感度两个方面对秦岭山系景观视觉资源进行综合评价,表明秦岭山系景观视觉质量存在差别,游客更愿意到有林地、水体和草甸景观游览。视觉最敏感景观区主要沿秦岭山系的主要道路分布,表明景观视觉敏感度与道路、观赏视距有较强的相关性,与汤晓敏等[18]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可能受人类感知能力的影响较大。景观视觉资源评价具有模糊性,运用模糊数学来处理景观敏感度评价的问题,可以避免因采用一个明确的数字指标作为分界线而可能导致视觉资源分级分布区与实际情况出现较大差异。对已建自然保护区群叠加分析,显示有94.94%的自然保护区分布在很好级和较好级景观视觉资源区,表明这种多学科融合和定量化评价方法是评价景观视觉资源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信度,结果可为研究区的景观保护、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景观空间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景观视觉资源评价因子的选择、权重的分配以及等级的划分标准采用专家咨询的方式产生,这种赋值方式较为主观。在今后的研究中,景观视觉资源评价因子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还需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裘亦书,高峻,詹起林.山地视觉景观的GIS评价——

—以广东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生态学报,2011,31(4):1009-1020.

[2]Buhyoff G J,Leuschner W A.Estimation psychological

disutility from damaged forest stands[J].Forest Science,1978,

24(1):424-432.

[3]Kaplan R.The analysis of perception via preference:A strategy

for studding how the environment is experienced[J].Landscape Planning,1985,12(2):161-176.

[4]肖笃宁,解伏菊,魏建兵.景观价值与景观保护评价[J].地理科学,

2006,26(4):506-512.

[5]张慧,沈渭寿,江腊沙,等.青藏铁路沿线景观保护评价方法研

究[J].生态学报,2004,24(3):574-582.

[6]Sheppard S,Picard P.Visual quality impacts of forest pest

activity at the landscape level:a synthesis of published knowledge and research need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5,77(4):321-342.

[7]Acar C,Kurdoglu B C,Kurdoglu O,et al.Public preferences

for visual quality and management in Kackar Mountains National Park(Turkey)[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2006,13(6):499-512.

[8]Arriaza M,Caas-Ortega J F,Caas-Madueo J A,et al.

Assessing the visual quality of rural landscape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4,69:115-125.

[9]Müderrisog姚lu H,Erog姚lu E,O咬zkanS,,et al.Visual perception of

tree forms[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06,41(6):796-806.

[10]Mok J,Landphair H C,Naderi J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97004134.html,ndscape improvement

impacts on roadside safety in Texa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5,78(3):263-274.

[11]俞孔坚.自然风景质量评价研究——

—BIB-LCJ审美评判测量法[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10(2):1-11.

[12]刘滨谊.风景旷奥度——

—电子计算机、航测辅助风景规划设计[J].

新建筑,1988(3):53-63.

[13]吴必虎,李咪咪.小兴安岭风景道景观评价研究[J].地理学报,2001,56

(2):214-222.

[14]Bishop I D,Hulse D W.Prediction of scenic beauty using

mapped data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4,30:59-70.

[15]Chamberlain B C,Meitner M J.Automating the visual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harvest design proces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9,90(1-2):86-94.

[16]Ayad Y M.Remote sensing and GIS in modeling visual

landscape change:a case study of the northwestern arid coast of Egypt[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5,73(4):307-325. [17]张慧,沈渭寿,邹长新.青藏铁路景观视觉管理系统研究[J].自然资

源学报,2003,18(6):719-725.

[18]汤晓敏,王云,咸进国,等.基于RS-GIS的长江三峡景观视觉敏感

度模糊评价[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12):1679-1685.

[19]齐增湘,徐卫华,熊兴耀,等.基于MAXENT模型的秦岭山系黑熊

潜在生境评价[J].生物多样性,2011,19(3):343-352.

[20]徐卫华,罗翀.基于Maxent模型的秦岭川金丝猴生境评价[J].森

林工程,2010,26(2):1-4.

[21]胥彦玲,刘康,秦耀民,等.秦岭地区近20年来土地利用/土地覆盖

变化及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6,20(2):144-148.

[22]徐卫华,罗翀,欧阳志云,等.区域自然保护区群规划——

—以秦岭山系为例[J].生态学报,2010,30(6):1648-1654.

[23]齐增湘,熊兴耀,徐卫华,等.基于GIS的秦岭山系气候适宜性评

价[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7(3):321-324. [24]刘宇峰,孙虎,原志华.陕西秦岭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及开发模式探

讨[J].山地学报,2008,26(1):113-119.

[25]俞孔坚.景观敏感度及其阈值评价研究[J].地理研究,1991,10(2):38-51.

18

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人民的文化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我国各地景观设计应用了大量新型元素,从不同层次上向人们展示园林景观设计中所包涵的独特人文气息。本文主要从视觉元素的内涵与相关理论出发,进而从点、线、面、形体、色彩、质感、以及空间等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视觉元素;园林景观设计;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园林景观设计是服务于广大观赏者的一项艺术范畴内的设计工作,所以其设计理念应该具备美学设计中的相关要素,特别是要能够满足人们视觉上的观赏美感。目前,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已经占有一定地位,良好的视觉元素的融入能够使园林景观设计更加愉悦人们的心情。本文主要从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展开相关论述,通过对各个视觉元素进行整体分析,来论证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 一、视觉在园林设计中的地位 视觉是人类认识世界,获得信息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也是接受信息量最大的一种知觉工具。人的视觉是通过光线来感知环境,为人们的活动提供必要的环境信息,并由此产生各种行为和情绪上的反应。人对事物的认识,是由感觉到知觉,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人的眼睛是视觉感受器,视网膜受外界光、色、形、质的刺激,反映了物象的存在,而视知觉的感知占知觉中的主导力量。因此,“视觉”可以通俗的理解为某一客观事物在经过人们大脑、眼睛的主观审视之后留下的人们认识这一事物的直观感觉。园林艺术是环境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作为视觉符号的建筑、水体、山石、植物等基本要素,人们浏览所处环境的时候,通过视觉符号进行信息传达。 二、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研究

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初探.

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初探 作者:佚名时间:2007-11-24 19:51:00 内容摘要介绍了国内外开展景观与视觉影响评价的情况和意义,提出了景观与视觉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步骤、内容和方法,介绍了一种较为简便、实用的用于景观与视觉影响评价的定量方法。提出了进行这项工作的难点问题及设想建议。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是一个较新的课题。景观环境作为客观物质系统,由于鲜明的色彩、线条、形态和性质等呈现出来的某些特定形式,具有满足人类追求美的客观意义。随着社会的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作为生活环境一部分的美学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正是基于这方面的需求应运而生的。其评价目的在于预测和评价拟建项目在某一特定区域造成的景观及视觉影响的显著性和强度,以便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英国等)早已受到重视,并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工作。欧共体明确规定,在评价拟建项目时,必须进行景观的直接和间接潜在影响评价。我国的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工作起步较晚,迄今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方法。本文旨在介绍与景观及视觉影响有关的概念,探讨评价的过程、内容和方法等。介绍一种较为简便、实用的用于景观与视觉影响评价的定量方法。提出了进行这项工作的难点问题及设想建议,以期推动我国的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 1 基本概念 1.1 景观 景观是指构成视觉图案的地貌和土地覆盖物,土地覆盖物由水体、植被和人工开发的景物(包括城市外表)等组成。景观也是人眼从一个角度看到延伸着的自然景色,还可将其看作是地球表面上一个区域和其他区域不同的各种特征的总和。从评价的意义上说,“景观”主要是指那些有特色的景物和地方性赏心悦目的独特景色。从景观生态学来分,其类型大体可分为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如天然奇景和壮观优美的建筑、主体公园、城市雕塑、文化古迹)等。从时间上则可分为历史景观、现代景观。 1.2 视觉影响 视觉影响是指视觉资源和观察者对在一个统一协调的景观中介入一种负面格调的实体所做的反应。 1.3 景观及视觉影响 景观及视觉影响的区别在于景观影响是指景观结构、性质和质量方面的改变,视觉影响则是指景观外貌方面的改变和这些变化对人的影响。因此视觉影响可以看作是景观影响的一个部分,它涉及到对景色、观赏者和视觉美学的影响。景观及视觉影响具有直接可见性、不易改变性等特点。景观及视觉影响强调的

森林美学的发展及其在森林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第24卷 第4期中 南 林 学 院 学 报V o l.24 N o.4 2004年8月JOU RNAL O F CEN TRAL SOU TH FOR ESTR Y UN I V ER S IT Y A ug.2004 Ξ[文章编号]1000-2502(2004)04-0082-06 森林美学的发展及其在森林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钟永德,罗明春,袁建琼 (中南林学院旅游与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摘 要] 收集了大量的原文文献,综述了起源于德国的森林美学思想的由来、发展和森林美学学科的创立过程;阐述了森林美学与各相关学科的关系;在归纳森林景观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森林景观规划的原则和措施;分析了国内森林美学研究滞后的现状,指出了森林美学的理论和应用于当前森林经营大转折形势下的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林学;美学;森林美学;森林景观;景观规划;综述 [中图分类号] S727.5;S688 [文献标识码] A D evelopm en t of Forest Aesthetics and Its Appl ica tion i n Forest Landscape Plann i ng ZHON G Yong2de,LUO M ing2chun,YUAN J ian2qi ong (Schoo l of Touris m and M anagem ent,Central South Fo restry U niversity,Changsha410004,H unan,Ch ina) Abstract:W ith lo ts of initial docum ents co llected,the creati on and developm ent of the theo ry of fo rest aesthetics,o riginating from Ger m any,and its established p rocess as a subject,are all summ arized in th is paper.T he relati onsh i p betw een fo rest aesthetics and the concerned subjects is illustrated.T he p rinci p le of fo rest landscape p lanning is put fo r w ard on the basis of the summ ary of fo rest landscape elem ents.T he p resent situati on that the dom estic research of fo rest aesthetics has fallen beh ind is analyzed,and the p 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theo ry of fo rest aesthetics and its app licati on is expounded w ith a fundam ental change of the idea of fo rest m anagem ent. Key words:fo restry;aesthetics;fo rest aesthetics;fo rest landscape;landscape p lanning;summ arizati on “森林美学”,从词源上讲,是从德语Fo rstaesthetik一词而来的,这是个由Fo rst(森林)和A esthetik(美学)组成的复合词.但是德语中的Fo rst仅指用人工经营和培育的森林,即“施业林”.Fo rstaesthetik一词是v. Salisch于1876年开始使用的,1885年他创立了“森林美学”,正式把“森林美学”定义为关于施业林美的学说(引自v.Salisch H.Fo rstaestetik,1911).Schw app ach认为v.Salisch的定义狭窄了些,他略作修改,把森林美学定义为“关于森林美的学说”[1],他使用的德语词汇是W aldaesthetik这个复合词,W ald在这里表示的是一切林地和林木结合的森林有机体;既包括作为森林核心的施业林(林业的经营对象),也包括非施业林,还包括和森林相连的草地. 1 森林美学思想的由来与发展 森林美学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的德国.以英式园林艺术为开端,它使得巴罗克时代园林和景观建设中偏好的和常用的地貌形式和造型逐渐被自然形式所取代.这就是说,风景式园林的自然审美倾向引起了人们对森林美的注意.当时个别林主已开始有意识地美化自己的森林. Ξ[收稿日期]2004203214 [收稿日期]2004205212 [基金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中德合作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02D F000021). [作者简介]钟永德(1965-),男,湖南炎陵人,副教授,硕导,博士,从事森林生态、生态旅游等方面的研究.

浅析景观设计中的虚与实

浅析景观设计中的虚与实 景观设计是研究怎样利用自然环境创造美好的人文环境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人类生存空间的塑造艺术,它讲究空间结构的合理布局,讲究疏密的层次变化,但“虚实”的关系往往在设计中被人们所忽视。而“虚实”也是现代景观设计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实”即实实在在的一个界面,一个实体。“虚”即视觉形态与其真实存在是不一致的一面。老子还讲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虚实空间是相对的,景观设计中利用虚实对比的手法,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无虚不能显实、无实不能存虚。例如:山体与水体之间,山为实,水为虚。在建筑与植物之间,建筑为实,植物为虚。所以说虚与实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表现手法,它不仅丰富景观层次及营造意境,而且使人们的视觉及心理感受,增强形式美,加强空间的审美效果。 景观设计的概念有着相对和绝对的双重性,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其生动的论述了“实”与“虚”的辩证关系。无论是室内环境还是室外环境,设计对我们来说就是运用虚与实的穿插结合。例如:空间与实体构成虚与实的相对关系。在“实”的建筑中,“虚”的空间是产生想象力的源泉,是情感的栖息地。 以无为本,有乃无之用,认为世间万物虚实产生了活跃的生命。大多数的山水画家都认识到“知其黑,守其白”的道理,亦即在追求丰

富意象的同时也需要考虑留出想象的余地。从美学上考虑:虚与实,动与静,少于多等诸多矛盾性的因素都是互为因果的,而这种美学现象正是虚实关系最直接的体现。而在从方法论上认识这一点,正如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黑,守其白,为天下式”(《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对其体现发淋漓尽致。 传统景观设计讲求“大象无形”,通过构成要素和空间界面的虚实相生关系,做到意美、形美相结合,达到一种虚幻空灵又至高无上的艺术天地。如果构成要素或空间的界面过“实”,有时就会缺少流动性和层次性。这就需要“虚”来使空间变的气韵生动,从而达到“情”和“景”的高度统一,追求意境是表达追求自然美和人工美的最高艺术境界,是古代园林文化的最高要求,也是传统传统艺术精神的渊源。 景观设计的虚实关系同样可以通过光影的变化进行有机的结合。光是生命之源,她给万物以生机活力,但不是越强越好,光作为一种无形的装饰,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其自身形成的光影变化和物体材料的反光可以产生虚与实的对比,清淡而玄远。如中国古代建筑中空灵的漏花窗、花格、雕栏,在阳光、月光、烛光的映照下为地面或墙面留下了生动的影,这种光影相互渗透、穿插的虚实变化更是融入了东方人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 “山川万物之具体,······有虚有实,······此生活之大端也",所以虚实相生是体现的我国古典艺术的重要法则。景观设计既然想要生动的展现自然美,那么就必须把这一法则渗透在景观之中,也正是我国古代就开始重视虚实相生,并逐步完善了虚实相生,从而形成了

试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视觉应用

试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视觉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视觉形象已经势不可挡,占据了几乎所有的领域。视觉的基本元素点,线,面,形式,颜色,纹理和空间构成了视觉艺术的基本元素。他们在景观设计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从景观环境功能的设计和整体视觉传达的设计,视觉元素都是十分重要的。 标签:园林景观;视觉元素;应用 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人们对环境的改善要求逐渐提升,园林景观是人与自然的沟通与探究的重要形式,视觉效果的形成是人们对于空间的第一印象,也是长久居住的一个体验感受。景观的内涵也是通过视觉来实现的,视觉元素在景观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来划分空间、界定不同场地的性质、突出内涵主题等等,丰富大众的视觉观赏性。所以视觉元素在景观设计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视觉的相关理论 (一)生理意义的视觉概念 从水平的角度来看,不同学科的视觉理解是不一样的。生理上的视觉概念是视觉器官及其功能,心理学中的视觉概念是由眼睛对事物的刺激引起的心理反应。 (二)设计领域的视觉概念 首先,从人的总体感觉角度看,“视觉”是沟通者或观众所设计的感觉信息的主要方式,是“视觉”的一般概念。其次,信息交换过程的视觉传达设计,“视觉”是图像的设计。这是“视觉”的特殊概念。在这个过程中,设计者创建图像,发送者或观众通过接触设计图像得到图像表达的信息。因此,在视觉传达的整个过程中,“视觉”的产生、传递和获取都是基于图像的设计。 二、园林设计中视觉元素的主要应用 (一)园林设计中基础性视觉元素的应用 现代景观建筑设计要点的内涵得到了拓展,并将其进一步划分为功能与装饰两大类。功能具有实用的景观功能,装饰作为视觉信息符号传递。因此,在园林的景观设计中,独特的点、自由组合的线条、完整的表面等元素都较好地应用于园林的景观设计中;点为空间的基本元素,可以是景观的视觉焦点,也可以是内涵主题的视觉表达。线称为视觉,是指沿着同一方向的许多点,并以相近的形式排列,是轨迹的点。溪流、弧形拱桥、长廊、道路、灯带、景墙、树阵行道树等都可以被视为景观设计中的线条元素,具有延伸的方向感和尺度感。线条有直线

视觉设计三大构成

视觉设计基础三大构成 1.平面设计三大构成元素:点,线,面。 2.点的分类(点是相对的):大与小,实与空,浓与淡,寡 与众,实与虚,图与文,抽象与具象,光滑与粗糙 3.设计准则:视觉的重量和方向 点的视觉重量(重量即为吸引注意力的程度)

鹤立鸡群,万里从中一 点红 在作品中,每一个要素都发挥着它该有的视觉的力量去吸引用户的眼睛。这个力量越大,它吸引的目光就越多。同时它还作用于其他的视觉要素,传递出潜在的视觉移动方向的信息,并且告诉观众接下来该看什么。 我们把这个力称作视觉重量;把它感知视觉方向的力称作视觉方向。 6.视觉重量的几个基本特点:尺寸、颜色、色值、位置、纹理、形状和方向。 (1)尺寸 大要素的视觉重量比小要素的重(大尺寸更加吸引注意力)。 (2)颜色 暖色更倾向于前景,一般都比较突出,同时暖色比冷色更重。冷色则往背景方向逐渐远去。红色被认为是最重的颜色,黄色则是最轻的颜色。 (3)色值 深色元素的视觉重量比浅色元素重。 (4)位置

在一个作品中,处于更高位置的要素一般比更低位置的要素重。位于中心区域或重要区域的元素更重。 (5)纹理 有纹理叠加的要素比没有纹理的要重。纹理让物体呈现三维的效果,同时给予它质量和视觉重量。 (6)形状 规则的物体比不规则的物体要重,因为不规则的物体就像是规则的物体被切掉一部分后得到的。 (7)方向 垂直方向的物体比水平方向的物体重,但最重的是倾斜的物体。 (8)密度 填充更多的元素到空间中,去增加空间的视觉重量。观者将会感受到更复杂的的组合要素,而非更简单的要素。(密比稀重) (9)白色空间 纯白的空间看上去没有视觉重量,因为它太空了。任何一个在空白中的物体似乎都更重了,原因是周围的空间都包围着它。 (10)本身的兴趣 有些事比其他的事物更有趣,更复杂的元素就更有趣,也能吸引更多的眼球。本身的兴趣也扮演了一个角色,如果

景观评价

3.1.1评价的理论基础 对城市景观现状进行评价(评估),是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础工作。根据评价的着眼点不同,可以将城市景观现状评价分为三类: 1.体验性评价 着眼于市民对于城市景观质量体验的评价。其中可分为市民(或专家)对于城市景观体系的一般体验性评价和对于特定城市景观的视觉美感评估。其成果多为描述性的定性评价。 2.技术性评估 着眼于评价主体在城市生活中的适宜程度的评价。与之伴随的通常有一系列的技术性指标作为评价的标准。这些指标是长期以来在实际工作中逐步积累的经验值。 3.综合性评估 着眼于城市景观资源之整体价值评估,以确定城市整体风貌和发展方向。体验性评价和技术性评价通常都要在对于城市景观现状的综合性评价中运用到。这种评估的结果,大都是一系列的综合指数值。 评价必然地带有价值标准。在对城市景观现状评价中,评价所依据的价值尺度是至关重要的。以不同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同一城市的景观状况,其评价结果可能会有天壤之别。本次研究的价值标准除基本的视觉美感外,对构成城市景观整体风貌的各个侧面都纳入评价项目。以文章开篇所述“经营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为最基本的价值标准。具体的说,城市景观现状评价还包括4.景观美学质量评价 城市景观现状的美学质量评价是评价的核心。对其美学质量的评价,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为它不仅取决于城市景观物之客体,而且受评价者的审美观、审美情趣、甚至受审美时的心境、情绪等主观条件的深刻影响。现在,世界上景观美评价的学术流派主要有四派: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以及经济学派。其中专家学派以形式美评价为主,这也是景观美的主要体现。 5.景观现状价值评价 城市景观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还应进行资源性或其经济性的评价,作为产业,有规模和容量要求,还要考虑其可以进入性以及区位条件等。 6.景观影响评价 城市景观影响评价则是景观现状、评价中涉及内容最广的评价,目的是防止景观的人为破坏,保证景观的可持续利用。景观影响评价中,首先要作景观影响因素的识别,也就是要搞清有那些人类活动会影响到景观现状;其次要进行景观

第三章景观设计行为理论与视觉形象

第三章景观设计行为理论与视觉形象 一、教学内容景观行为景观视觉形象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们了解在景观中,人因景观产生的各种感 受并因此产生不同的行为,另一方面全面了解景观的各种视觉形象,并根据不同类型合理设计布局,使之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 三、难点景观行为与视觉形象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园林景观环境行为理论 (一)环境-行为研究 1、环境-行为研究的兴起 关于环境行为的研究首先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 1968年“环境设计研究协会”在北美成立,并成立了诺干研究中心,如针对儿童和环境、环境认知、环境与年龄、残疾人与环境、居住区环境、使用者参与、使用前后评估等课题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代表欧洲研究潮流的“国际建筑心理协会”在英国成立。 2、主要研究内容 环境-行为研究早期的研究领域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包括环境认知、人格与环境、空间行为以及行为对环境生态的影响,体现了行为对环境的主动作用;第二类包括环境态度、环境评估、生态心理以及物质环境对行为的影响,体现了环境行为的主动作用。 (二)格式塔知觉理论与环境设计 1、格式塔学派建立 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与1912年,兴起于德国,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 2、格式塔含义 作为心理学术语的格式塔具有两种含义:一指食物的一般属性,即形式。一指食物的个别实体,即分离的整体,形式仅为其属性之一。格式塔不是孤立不

变的现象,而是指通体相关的完整的现象。完整的现象具有它本身完整的特性,它既不能割裂成简单的元素,同时它的特性又不包含于任何元素之内。 3、格式塔原则 ⑴图形与背景 图形与背景的关系一般具有下列规律: a 轮廓清晰明确的成为图形,轮廓较为模糊的后退成为背景。 b 图形较小,背景相对较大。因此,图形有轮廓感,被感知位于背景之前或背景之上,同时,在图形与背景交界处,一般人感知不到背景的轮廓,即图形总是被感知为与背景分离的单独整体。 c 当图形与背景相互围合或部分围合并且形状类似时,图底关系可以互换。 构成良好图形的主要条件 a 小面积相对于大面积更容易成为图形 b 单纯的几何形体容易成为图形 c 水平合垂直的形态比斜向更容易形成图形 d 对成的形态易成图形 e 耽搁的凸出形态比凹入形态容易形成图形 f 动的形态比静的形态更容易成为图形,入广场的喷泉、活动雕塑或飘动的彩旗等。 g 奇异的或与众不同的形态更容易成为图形。 ⑵群化原则 凡事整体性良好的多个视觉刺激,任何一个个体或部分之间必定存在某种促使相互结合、形成统一的控制规律,这个使多个刺激被感知为统一整体的控制规律,通常称为群化原则。 a 临近原则 相互邻近的元素被感知为有内聚力的整体。一般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元素呈均匀分布的平衡态,面对这些均布的散点人们没有兴趣去多看多想;如果出

探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应用分析

探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8-07-09T16:28:25.0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作者:周川疆 [导读] 摘要:园林景观设计主要是一项艺术形式的工作设计,给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观赏与服务,因此,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与美学设计理念的有关要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园林景观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让人们在视觉上体会到其观赏的美感。 乌鲁木齐广域博创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摘要:园林景观设计主要是一项艺术形式的工作设计,给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观赏与服务,因此,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与美学设计理念的有关要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园林景观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让人们在视觉上体会到其观赏的美感。其中,在园林景观设计里面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就是视觉元素,因为在人们观赏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大多数观赏者都会先用视觉来感触园林景观,所以如果有一个较好的视觉元素,就可以让人们融入到园林景观的设计里面,进而时的心情变得更加愉快。因此,本文就将对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视觉元素;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将美学知识、建筑学知识、以及环境建设和规划结合在了一起,可以说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项较为综合的设计工程。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还有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在精神上面的追求越来越高,并且对于审美的能力也有了提升。因此园林景观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应当注重对于园林景观在审美上的设计。因为人们非常注重第一眼的印象,而第一眼的印象就是通过视觉元素来进行评判,所以园林景观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视觉元素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概念 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的“视觉”的概念有两层意义:其一,就人的一般感觉方式说,“视觉”是受传者或观众获取设计图像信息的主要感觉方式,这是“视觉”的一般概念。其二,就视觉传达设计的信息交流过程看,“视觉”就是设计图像。这是“视觉”的特殊概念。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师创造的是设计图像,受传者或观众通过接触设计图像获取相泣的信息。因此,在整个视觉传达的过程中,“视觉”的产生、转移和获取都是以设计图像为基础的。 2 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应用 构成视觉艺术品的基本要素是点、线、面。它是一切形态的基础,一切造型的根本。自然界所有的物体都离不开点、线、面,所有的形态也可以归结于点、线、面。而其构成原理是把这些基本要素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创造性的组合。视觉艺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就是要把点、线、面等概念性的基本要素物化,置换成具体的园林设计要素。城市中景观空间可分为点状空间、线状空间、面状空间。点状空间包括交通岛绿化,街头绿地、公园等小型公共空间。线形空间主要指滨水带、道路、防护林带等空间。面状空间则包括居住区、厂区、风景区等面积较大的空间。由于各类空间类型植物景观均具有较高的使用率和较强的功效性,使其在改善环境、愉悦身心、调节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2.1 点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点作为构成整个园林景观的画面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元素,同时也是最基本的视觉元素。在一个完整的园林景观中,植物、亭子、石凳、湖等都能作为点,而这些点所在的方位以及摆设都决定了园林景观的全局。在设计的过程中,这些点可以具有一定的功能,也能充当一种装饰带来视觉上的某种美感,更可以用来传递某种视觉上的信息。基于点的聚积的特点,当他们出现在景观中任何地方,无论是园林景观角落还是位于整个经管的正中心,都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成功的吸引人们的眼球。另外,其对称性会给人带来整齐的感觉,这种特点的运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一点在我国的园林设计中已被广泛应用。 2.2 线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线是由点规则状态下形成的,是点在形同方向相同排列下形成的,也就是说线是点在规则状态下形成的轨迹,当然线也有自己的特点,线有长有短、有直有弯、有粗有细,长度和方向就是线最主要的特征。线在感官上能够给人不一样的视觉体验,例如线的力度、移动、弹力、速度等形态。线能够引起人们在视觉上的感官,有自己的独特性,线使用得当能够提高其美观度,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对景观产生破坏和不和谐。在线条运用中,不同线条在景观组合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园林中有特定的线的景观元素,如灯、围栏、长廊、道路、长桥等。线的直性特征在景观中能够给人一种坚毅、刚正的特征,能够表达景观的严肃性。另外线条还能够彰显园林景观的主体性,如城市中心公园、纪念性公园等都以线性元素为主。线在景观中是较为常见的,线条的搭配也是多种多样,线条的形态、方式、动态都能给人们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2.3 面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景观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面的应用主要就是体现在平面上,同时也可以在园林景观的立体空间中有所体现,能够进行倾斜或者是垂直的处理,还能够利用平行、相交以及切割等对面进行特殊的展示,然后通过这种不同的变化效果,让整个园林景观的设计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面元素一般会在不同色彩的组合之下以及多次的强调中,慢慢凸显出来,进而与周围的环境很好的融合起来,进而提升园林景观设计的视觉效果。 2.4 形体的应用 点线面在空间中的随意连接的结果就是形体,在园林景观中的主要表现是:假山、房屋建筑、雕像等,这些形体增添的是整个园林景观的多样性,其特异的结构,带给人的是不一样的视觉冲击,这种多样性使得形体能够和多种元素进行组合,并且在与其他元素的协调、相对的存在中,带给人的又是另一种舒适、空旷的视觉体验,引人遐想。 3 视觉元素运用的技巧 人们能否充分的感受到园林景观所带来的魅力,园林中的水流、植物、建筑等视觉元素就成为了关键因素,这些元素的巧妙运用,才能使园林景观的魅力完美的呈现。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时需要技巧的,首要的是,巧妙灵活的运用点线面体,园林中的景观各异,但可能某个点、线、面就会带给人不一样的意境,正是这种不一样的意境,就能使园林具有独特的美;更要合理的搭配色彩,设计师巧妙的搭配,结合设计所要表达的主旨,带给人丰富的想象,就能使园林景观具有别样的视觉享受。 4 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的作用 针对视觉来说,它不仅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之一,同时也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人的视觉经过对外界环境的接触,能够在

浅析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特点

浅析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特点 ——以唐纳公园公园为例 内容摘要: 托马斯·丘奇(Thomas Church)是上世纪美国著名的景观设计师,作为美国现代园林设计的开拓者之一,他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开始了自己的景观实践,开创了被称为"加州花园"的美国西海岸现代园林风格。他的作品根植于加州环境的独特风格,为世人所追捧,是"加州花园"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设计思想和手法对今天美国和世界的风景园林设计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托马斯·丘奇(Thomas Church)的唐纳公园为例,分析现代景观设计的特点。 关键词:托马斯·丘奇唐纳公园现代主义景观, 1.现代主义的产生 20世纪以来,现代主义对景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主义从文化的历史角度来说,是1914年前的几十年中兴起的新艺术与文学风格,是艺术家为了反抗19世纪末期的陈规旧矩,转而用一种他们认为感情上更真实的方式,来表现出大家真正的感受与想法。现代主义美术是西方进入垄断主义时代以后产生的,是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它就不可避免地反映了这个时代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变革,反映了这个时代人们极其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思考。不同于现实主义的是,现代主义的美术在对待社会、人、自然与自我的关系上失去了平衡,关系是扭曲的。 2.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理念 现代主义是的建筑设计的理念发生的变化,但是相比较于景观而言,景观确实受到了土地,水,植物的限制,无法在材料上找到变革。于是在对传统中的对称、轴线和附加装饰的攻击中找到了变革的方向。西方古典主义园林设计认为自然中的空间只有得到清晰的界定才能被感知。凡尔赛宫的园林就是一典型代表。在这样的古典园林中,空间是通过一系列轴线组织起来的序列,再由中心焦点和围合要素所界定的闭合体。但在现代主义景观设计者来看,空间是自由而活生生地呼吸着的事物,正如哈普林(lawrence Halprin) 所认为的:“空间是相互流动没有边界。”设计应当去追求自由流动的成为一个时空连续体的空间,是现代主义景观不同于古典园林的重要特征。这种创造动态流动空间的目标也衍生出了一系列新的空间设计模式和手法。现代主义以功能主义作为新的设计出发点,将人的体验和在景观中的活动流线看做设计结构的组成部分,反对强加的图案之内活动的设计,从而使人的活动和体验成为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景观设计第一指南。 3.以托马斯`丘奇和他的加州花园中的唐纳花园为例,分析现代主义景观的特点。 3.1托马斯·丘奇的唐纳公园浅析 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西海岸,一种不同以往的私人花园风格逐渐兴起,不仅搜到渴望拥有自己的花园的中产阶层的喜爱,也在美国风景园林行业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当时现代园林的代表。这种露天木质平台、游泳池、不规则种植区域和动态平面的小花园为人们创造了户外生活的新方式,被称之为“加州花园”。丘奇说:每一个设计都应该是独特的,都有独特的场地性质和使用需求,而他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因素结合起来,找出一个满足所有求的“解。形式应该来源场地的特质和业主独特的需求,并不是那些历史典籍,对于场地中类景观因素需要通过理性的处理,而非一味的根据习惯。他喜欢用锯齿线、钢琴线、肾形、米巴曲线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的形式语言来构成他的平面,不同质感的地面铺装间的对比,形成他的风格。 丘奇的每一个设计都是独特的,都符合独特的场地性质和使用需求。他认为,景观的形式取决于场地的特性、建筑的风格和业主的生活方式,并反对绝对的形式主义,作品拥有全新的形式和独特的空间特性,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需求。丘奇一生完成的作品数量极多,

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视觉应用

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视觉应用 发表时间:2018-01-03T11:15:54.280Z 来源:《建筑知识》2017年24期作者:刘微微[导读] 本文主要对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视觉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因此对视觉元素在园林中的应用展开全面的论述。 (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近几年,园林的发展趋势十分乐观,因此对园林的景观设计的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视觉的应用方面。如今视觉形象铺天盖地,几乎铺满了所有的角落。视觉的元素构成主要有点、线、面、色彩、空间等方面,是形成艺术美感的基本因素,这些因素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无论是对于景观的环境功能设计,还是视觉传达设计,视觉元素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对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视觉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因此对视觉元素在园林中的应用展开全面的论述。【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视觉因素、视觉应用【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24-0155-02 引言 园林景观是人与环境之间形成的被感知到的视觉形态物,是主观与客观之间形成的相互的关系,即是空间的艺术,也是视觉的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涵盖了多种艺术形式。视觉因素的设计不仅能够为园林设计带来功能方面的艺术形式,还能提高园林本身自身的美观效果,因此视觉因素的设计是园林艺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深入研究分析视觉因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是有很强大的指导意义。 1.视觉的相关理论。 1.1 生理意义的视觉概念 视觉的意义在各行各业、各门学科中的应用认识是不尽相同的,在生理学中的视觉概念是指视觉器官以及功能,在心理学中指的是眼睛对事物的刺激产生的心里反应。归根到底,人之所以能够看到世界,还是依赖于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通过眼睛去认识世界。人的眼睛像一部摄像机,能调节光亮强弱程度的大小,可以更安全舒适的观察。 1.2 设计领域的视觉概念 视觉传达设计领悟内的视觉含义有两层:其一,从人的感觉方式来说,视觉在物体与人获取图像信息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感觉方式,没有视觉,就没有办法接受外面的信息。其二,从信息的交流过程中,视觉就是设计图像,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创作的设计图像才是物体与人通过设计图像来完成视觉所需要的信息。所以,在视觉的交流过程中,都是以人的设计图像为基础,来进行视觉的产生、转移等形式。 2.视觉与园林景观设计。 2.1 视觉与园林设计的关系 人类对外界的感知是通过视觉来完成,室外的环境组织和室内的空间构成的塑造中,园林景观的设计建立在人的视觉的感知之上,来规划园林景观的空间构成,以及组成部分。因此园林的成功作品大多是建立在视觉的特性中,才能得到不一样的效果。园林景观的空间与其他的空间不同之处最明显的特征是植物的枝叶延伸得到的围合的空间,虚实结合的植物空间不仅丰富了空间的内部,对于背景空间的外界环境也增添了人们的视觉感受,带来更多的体验。 2.2 视觉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2.1 园林景观空间的构成要素 空间是人与外界作为环境交流的媒介,在视觉体系的组成过程中,是一种复合体。空间的构成要素有静态因子,是构成空间的实体要素;动态因子,指的是人,也就是所谓的视觉主体;模糊因子,比如时间、光影等,这几个因素构成空间。园林景观的美,依赖于其结构、形象、组成的部分、以及时间的变化等因素,通过这些内容去分析园林的美。 2.2.2 视觉要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点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点作为视觉元素的基本构成单位,如果空间的构成只有一个点,那么人的注意力会全部聚集在这个点上。对于点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它的内涵也会得到相应的补充。因为点的形态比较小,在设计中可以与线、面等因素相组合、搭配等,甚至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点有着实实在在的景观功能,还可以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符号等。 2.2.3 线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线的构成是由很多的点连接起来构成的,线是点的运动轨迹,很多点沿着相同的方向运动,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形成的。园林景观中线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比如道路、围墙、栏杆等都是对线的应用。线一般分为直线和曲线,直线一般用于严肃的主题中,因为直线通常给人一种刚强、有气魄的感觉;曲线一般会用于娱乐场所等地,因为曲线会给人以飘逸、自然的感觉。正因为线有着不同的区别,所以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 2.2.4 面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面是由点和线构成的,很多面积较大的物体都会给人面的感觉。比如广场或者草坪的地面是面,水池或者溪流也是面,但不同的是实面和虚面之分。在外形上,相同形状等的重复、组合,色彩甚至明暗变化,在设计中通过不同的材料和施工的方法也是可以实现的。 2.2.5 形体在园林景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形体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运动的形,当不同的面向不同的方向运动时,在边缘的地方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形体。比如在园林设计中的假山、雕塑等都是形体的运用,形体的运用可以打破点线面的平面的单调,又可以和平面相协调,给景观设计产生亮点,同时还能产生舒适的感觉,为景观设计带来一定的突破。 2.2.6 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色彩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因为色彩对视觉具有一定的冲击力,所以在设计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善于利用色彩带给人的视觉冲击,进行景观设计的构成。除了材料本身的颜色之外,还可以采用装饰的方法,尝试不同的色彩,为景观设计的整体色彩进行一定的调和,提高色彩的功能?

浅析视觉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浅析视觉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作者:孙蓉蓉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0期 摘要:随着现代景观的发展,不再单纯的需要简单搭配的景观设计,更在逐步追求融入视觉元素的更自然更和谐的景观设计。视觉元素如何融入景观设计中,让景观从视觉角度达到美 化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视觉元素景观设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TB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4(a)-0032-01 在当代的景观设计当中,大多数的设计师往往注重景观功能性的设计,而给人们的视觉印象往往是平淡无奇,缺乏创意,不能给人们带来视觉的冲击。因此,合理的搭配视觉元素于景观当中,不仅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更能够充分表达设计者的设计初衷,让大众与作者产生认识上的共鸣。 1 点、线、面视觉基本要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点作为视觉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并不是由自身的大小来决定,而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比例来决定的。空间中会由于鲜明个点的出现而成为整个空间的焦点。如在单调的路面上,突然多了几盏地灯的点缀,就会使的整个路面显得生动了不少,而地灯也成为了路面这个整体上最吸引眼球的装饰。又如,绿色景观在道路的两端、十字路口、广场中央等地方的焦点点缀作用。而现代景观设计当中“点”的范围更加宽泛,如水池、雕塑、亭塔等等。 众多的点排列在一起,就给人线的感觉。线既有切割又有连接的作用,它可以把一个大的版块分成若干的小块,又能把不同的小版块连接在一起,进而组成一个整体的版图。线在景观中的合理运用至关重要。线又可以分为直线、曲线等,他们在景观中的作用又有各自的特点。直线给人鲜明、坚强、刚毅的印象,表现相对庄严、肃穆。因此直线大多应用在拥有纪念性质的景观当中,如人民公园、城市中心公园等。法国的凡尔赛宫殿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两千米的巨大中轴线,显示出了法国皇宫的威严及权威。曲线则显得温柔、内敛,给人一种自然、舒适的感觉。大多应用在小区公园、名胜古迹等休闲场所。纽约中央公园就是典型的代表。线的造型应用在景观设计中是屡见不鲜的,其主要包括线的粗细搭配、线的交错、线的实虚处理、线的直曲对比、线群和线面、线的方向及动势等。实际就是多条线的网状交叉,再配合上适当的点,就给人一个整体面的感觉。而面又可以分为实面和虚面,这就为设计师在景观设计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才华,以及创新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实面与虚面的巧妙结合让人更加充分了解景观的内涵,让景观拥有自己的生命,而不再仅仅是生硬的,简单的排列组合。 2 色彩搭配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公路景观评价技术

1、公路景观评价技术 1.1 公路景观评价 公路景观评价是景观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景观方案比选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合理地进行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基本依据。公路景观评价是找出景观被感受的美感,根据公路景观的视觉质量排定景观的等级,表达对景观的偏好,评定不同景观规划设计方案所产生的视觉美学效果,或预测公路建设给景观和视觉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和潜在影响,提出景观环境保护、美化、利用、开发及减缓不利影响的措施。 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景观质量是一个总体视觉概念,要求美与和谐,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那么公路景观评价中所指的景观则体现在更加重视人的感觉与客观实体存在,更多地关注自然与生态。公路景观评价通常偏重于宏观形态评价,注重行人对公路景观总体的反应与感受,是对公路沿线视觉范围内景观环境的客观存在予以评估而加以展开的一系列审美活动。公路景观的美学质量是公路景观环境系统与行人审美意识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时的功能表现,也即公路景观的美学质量不但取决于景观的客观特征,还取决于行人的主观审美趣味。从行为心理学角度讲,公路景观评价过程是行人不断接受外部公路景观环境刺激的过程,在景观与行人之间存在着的一种信息供求关系,景观的审美感受也就体现在这种信息的供求关系之中。因此,对公路景观的评价应立足于自然和社会活动的原则基础之上,将公路本身及沿线一定范围内的自然与社会的综合作为具有特定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的宏观系统来研究,而不应仅停留在传统的追求视觉美学效果和对景观意义的一般理解的层次上。 1.2 公路景观评价的特点 1.2.1 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 公路景观评价把评价目标和对象放在公路整体系统内分析,找出所有可能作为评判准则的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保证综合评价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公路景观评价所设立的项目体系要层次清楚,逻辑关系明确,既便于抓住主要因素,又要兼顾次要因素,以保证评价的有效性。 1.2.2 定量与定性相相结合 公路景观评价旨在寻求构成公路景观环境的景观元素特征和行人的知觉审美反应之间的关系,既有定性描述,又有定量分析。公路景观应在定性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使定性问题数量化,便于用数学模型进行处理,以保证综合评价的客观性。 1.2.3 动态性和可预测性相结合 从时间上来说,公路景观即有前后相随的空间序列变化,又有季相(一年四季)、时相(一天中的早、中晚)、位相(人与景的相对位移)和人的心理时空运动所形成的时间轴。可持续发展要求公路建设必须注意对沿线生态资源,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永续维护和利用,从时间和空间上规划人的生活和生存空间,使沿线景观资源的建设保持持续的、稳定的、前进的态势。因此,公路景观评价既要能够反映景观系统的动态状况,又要具有可预测性。 1.2.4 专家决策与公众参与相结合 公路景观评价的主体不同,评价主体所处的位置、活动方式不同,评价的原则和结果必有显著的差别。旅行者、观赏者多以个人的体验和情感出发;沿线居住者多以出行是否便利、生活环境是否受到影响等方面考虑;公路规划者设计者重视的则是行驶的功能要求及舒适性。因此,公路景观评价在充分尊重专家决策的基础上,更要反映公众的意向与利益。 1.3 景观评价学派 1.3.1 景观评价的主要学派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外景观资源开发广度和深度的增加,对景观感知及景观评价的研究也逐渐受到了专业人士的重视,除了风景规划专家和专业资源管理人员外,有相当比例的心理及行为学家、

GIS技术在景观视觉分析中的应用

2008年8月第6卷第4期 地理空间信息 GEOSPATIALINFORMATION Aug.,2008 Vol.6,No.4GIS技术在景观视觉分析中的应用 张艳军,曾

地理空间信息 3景观视觉分析评价分析 3.1通视分析 所谓通视性分析就是分析在三维空间中观察者发现目标的概率。指观察点与目标点之间的可见性问题,计算视点能可视的地形表面区域集合的问题。基于格网DEM的通视问题,为了简化问题,可以将格网点作为计算单位。这样点对点的通视问题简化为离散空间直线与某一地形剖面线的相交问题。(图1)通视性计算方法主要采用了从到区域法。它是建立在射线可视性算法的基础上的一种可视性分析方法。射线可视性算法的原理是通过判断从视觉(观察点)到目标点之间的连线是否有遮挡来判断目标点的可视性。若无点遮挡。则目标点可视,否则不可视。PRV A算法能够找到最少的射线来覆盖2D平而上的点。然后用射线可视性算法计算出射线上每一点的可视性。这里所谓射线是指X-Y2D平面上的有向线段,它是从视点到目标点之间的点构成的有向线段。根据观察者的选择,通过DEM数据模型把点集的空间坐标(x,y,z)作为目标用不同颜色来显示从观察点到目标点之间的通视的线段区。同时经过通视分析计算,得到是否通视的结论,以光束不同色彩在屏幕上显示出通视区和不通视区。 图1通视分析示意图(图上灰色区域为不可见区域) 本次研究主要指从主要的观景点能否看到关注建筑景观及有没有视线阻挡,将这种关系在3D模型中表示出来,就是指从不同方位的观景点是否和目标建筑的通视问题。通视的分析应用ArcGIS的Spatial Analyst 扩展模块分析和处理栅格数据的工具和平台,结合空间分析的数字模型分析。明确目标观察点的海拔高程,即这个点与科技馆位置的高程模型点所在线段间是否通视,只要能看到,就视为通视。(见图2)。 图2观察点的通视分析 3.2可视域分析 可视域分析是以某一点为观察点,研究某一区域通视情况的地形分析,可视域分析有着广泛的应用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