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湖北概况

湖北概况

湖北概况
湖北概况

湖北省概况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灵秀湖北”,我是大家此次湖北之行的导游员---***,很高兴为您提供导游服务,那么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将由我带您走进湖北,游览魅力多姿的旅游景观,感受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来到湖北,我们必然要更深一步的了解湖北的各个方面,接下来我将从湖北源远的历史、多元且深厚的文化、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民俗风情等几方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从中国的版图上看湖北地处我国的中部,因位于长江中下游、洞庭湖之北而得名。东邻安徽、西界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北与河南毗邻,全省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180多万人,现设武汉、宜昌、黄石等在内的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即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个林区(神农架林区)湖北资源丰富,中南部是江汉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有“鱼米之乡’的美誉。.长江由西而东,穿三峡,流经湖北境内1601公里。省内也是湖泊密布,水网纵横,因而被称为“千湖之省”,有大小河流4000余条,可供开发的水资源达3300多千瓦,居全国第四位,已开发的水力发电居全国第一,三峡工程为世界之最。

自古以来,湖北就被誉为“九省通衢”。承东启西、南北贯通。除长江、汉水交汇于此,全国主要铁路干线京广、京九线路纵横南北,襄渝、汉丹线横穿东西。公路四通八达:如武黄、汉宜、沪蓉等高速公路交汇于武汉而使得湖北省水路、铁路、陆路交通便利。从交通的完善到2003年后“一带两圈”的形成:即以武汉为中心附加潜江、仙桃、鄂州等八个城市的“1+8”武汉城市圈以及以神农架、宜昌、十堰在内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长江经济带等。也正是这样的发展战略的制定大大提高了湖北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如此的行政区划也是经过多次的变化之后才得以形成的。

其实提到湖北我们常以“荆楚大地”来替代;说到湖北的民风民俗时喜欢以“楚风楚韵”来形容。我们来到武汉,大家看到最多的报纸就是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为什么会叫楚天呢?湖北人都说我们头上顶着的这块天就是楚天,脚踩的这块地就是楚地,因而湖北人喜欢称自己为楚国人。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武汉畅游长江时也曾留下“万里长江横渡,楚天极目舒”的佳句。这一切都是因为湖北是楚国的故地,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国立国八百年,开疆五千里,其中在荆州就有四百多年,正是这悠久的历史而形成了楚国独特的文化。因而现今的湖北文化也是深受楚国及其文化的影响。

湖北的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更是形成了特有的楚文化、三国文化以及近代的红色文化。下面我将从最具特色的方面来给大家介绍这三种文化。

一、楚文化—浪漫主义的源头,目前我省集中反映楚文化的是有两个博物馆,即湖北省博物馆和荆州博物馆。2005年湖北省博物馆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建了楚文化精品馆,对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同时也向前来参观的游客展现了楚文化的独有魅力。荆州博物馆则是以西汉古尸和丝绸展览品为代表,也是国内知名的博物馆。说到这里大家就会问了,楚文化的特色到底在哪呢?那么其实楚文化主要是表现在六大方面即青铜冶铸、丝织刺绣、木竹漆器、美术音乐、老庄哲学及屈骚文学。这六大支柱各具特色,相信大家或多或少也有所了解。其中屈骚文学中的楚辞则是我们楚文化的“奇葩”。”

说到楚文化我们就想起了屈原,他是我们楚文化的代表。他的文学作品则是将楚辞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先秦时期中国的主题文学是诗经,诗经讲究的是句式对仗,但是敢为天下先的屈原,创造了特有的文学体裁,楚辞。“楚辞”这一名称起于西汉。它有两种含义:一是诗体名,是指战国后期由屈原等楚国诗人以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为基础创造的一种诗歌载体;二是诗歌总集的名称,由西汉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以及后人模拟的作品,取名为《楚辞》。由于屈原是楚辞的开创者,他的作品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是最有代表性的。后人提及楚辞无不言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并常以“骚”或“离骚”作为楚辞的代称。楚国的屈原和宋玉这样的大词人,也造就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艺术家莫愁女的《阳春白雪》。

楚辞的产生离不开楚地特有的民间习俗。当时的江汉水乡,民间巫风盛行,人们非常崇尚祠祀歌舞,而且这一带很早就流传着有别于中原地区的楚地民歌,这些因素都是楚辞得以产生的基础。虽然有《诗经》这样一部广泛采录周初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四方各国民歌的总集,但其中几乎没有收录楚地民歌。它的原因我想大概是楚国一向被中原王朝视为蛮夷之地,楚国的地方语言也难以被中原人所接受等等吧。但仅仅从各方典籍保存下来为数极少的楚歌来看,它的内涵非常丰富,叙事抒情都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常以什么什么“兮”什么什么“兮’作为语气助词。这些对楚辞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

由此可见楚辞被喻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对于后来产生的汉赋更是有着直接的影响。“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楚辞,与其他楚文化精华一起,构筑了瑰丽奇异的楚地文明。

二、三国文化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三国演义》120回中,有70多回涉及到湖北.。

其中最具代表的则是荆州和襄阳这两座城市。古城襄阳被誉为“中国三国文化之乡”那么大家想想在这里有关三国的事情又有哪些呢?在襄阳三国文化表现最为突出且被大家熟知的就是著名的“三顾茅庐”的故事。在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

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有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也正是被刘备这样的真诚所打动,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而那年诸葛亮年仅27岁。到目前为止湖北现存三国遗迹也是多达180多处,是全国三国文化最集中的地方。因而说湖北是三国文化的中心也就一点也不为过了。

历史上的荆州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争夺的中心。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后,孙权、刘备结盟进军夺取荆州城。由于荆州乃兵家必争的重镇,所以东吴主帅周瑜亲自任南郡太守,坐镇荆州,而功劳甚伟的刘备却只能率本部兵马守在江南的油江口立营。刘备住在公安,地小物薄,不利于发展,于是他向孙权两次提出借荆州。孙权采纳周瑜的建议,不仅不借荆州,反而利用吴蜀联姻软禁刘备,使50多岁的刘备作了东吴的娇客。210年,周瑜病故,鲁肃继任。鲁肃劝说孙权暂时将荆州借给了刘备。刘备借得荆州后,便以它作为立足点,北抗曹操,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哪知刘备这一借就再也没有归还过。直到今日仍有“刘备借荆州,一借永不还”的俗谈。这就是著名的“刘备借荆州”的故事。除此之外关于荆州的故事还有“鲁肃讨荆州、陆逊袭荆州、关羽守荆州和大意失荆州”等等都是家喻户晓的。

三是“红色”文化。自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之后,武汉就成了大革命的中心。湖北也是自那以后就离不开“革命”的话题。毛主席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就是在武汉召开的“八七”会议上提出的,现还有毛主席故居、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等革命圣地。著称的“将军故里”红安是两任国家主席、两百多个将军的故乡,是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洪湖的瞿家湾曾经是湘鄂革命根据地

的中心,是苏区的首府。电影《洪湖赤卫队》的故事就是反应这里的革命生活。2011年是我党建党90周年,也正是在这特别的一年迎来了全国疯狂的红色旅游的“热潮”。相信大家也深刻的感受到,在这一年里所有的爱国人士都是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党的热爱。如果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北京成为了世人的“焦点”;如果说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圆满落幕造就了上海新的突破;那么2011年的“武汉辛亥革命100周年庆典”则给武汉重新登上国际大都市的舞台成就了机会。

朋友们,说到这里呢,相信您对湖北的文化又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了,湖北的历史悠久而厚重,湖北的文化博大而精深那么湖北的旅游资源则是丰富而多彩。

来到湖北,我们最为急切想了解的莫非就是湖北有什么地方好玩,2011年打出“灵秀湖北”的旅游宣传口号。提到湖北的旅游其资源优势很多,特色明显。既有西陵山水甲天下的长江三峡自然风光,又有举世无双的三峡大坝;既有野人之谜莽莽林海的神农架,又有道教名山之首的武当山;既有四大文人屈原故里,又有四大美女王昭君故居;既有鄂东红色人文之旅,又有鄂西民俗风情之旅。。。。这么多好玩的地方相信大家都已是充满期待的,没关系,那么小曹我呢,也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给大家一一介绍咱们湖北各地的好玩处及名吃处。

了解了湖北深厚的历史,感受了湖北多元的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那么也正是这一系列的碰撞造就了湖北人特有的个性以及迷人的风土人情。那么今天小曹就首先来带领大家认识一下咱们湖北的“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湖北同样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湖北以汉族人口最多,目前省内最多的少数民族就是土家族,湖北土家族多分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湖北宜昌的五峰和长阳自治县。那么在土家人的生活中则是有两件怪事存在。这到底又是那两件怪事呢?下面您就听我给你一一道来:

第一件就是哭着嫁人,大家有可能会非常好奇,嫁人本事一件喜庆的事,不但新娘新郎高兴,连带着男女双方的家人都是高兴的,那为什么要哭呢?而且还是那么多人一起哭?土家女儿从小就跟随母亲学唱“哭嫁歌”,少则会唱百余首,聪明的女孩还会自编自唱。女孩在出嫁前数日、半月甚至一个月前开始哭嫁,有时独自一人哭诉,有时亲人围坐陪哭。有哭祖先、爹娘、哥嫂、姊妹、媒人的,也有哭自己、家乡、朋友的。其哭声时而低沉、时而悲切、时而高亢、时而欢欣。一切的心意都在嚎啕大哭中倾诉。倾诉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兄弟姐妹的陪伴之恩。出嫁前夜是哭嫁的高潮,女方会从山寨里选出九个漂亮聪明的姑娘陪哭,称“陪十姊妹”。陪哭时,一个姑娘领唱开头歌,接下来便正式陪哭。在以前作为土家族的女孩不

会哭是会视为不孝的,而如今由于同化之后的影响和思想观念的改变,现在的土家姑娘出嫁也是高高兴兴的出嫁了,仅有少部分地方还保留着这种“哭嫁”习俗。

第二件怪事就是丧事喜办:就是人死之后不但不悲伤反而欢呼雀跃,甚至是跳舞庆祝。这就是土家族特有的丧事习俗---跳丧又叫撒尔荷。撒尔荷是恩施州土家族一种古老的丧葬仪式舞蹈,其中以巴东县的跳丧舞为代表。早在隋唐时期,土家族先民就有“父母初丧,击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的习俗。这种习俗经过不断传承,逐步演变为跳丧舞。当地老人逝世后,附近乡亲皆来跳丧,悼念死者,载歌载舞,通宵达旦。其实这也并非奇怪,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伟大思想家庄子在他老婆死后同样也是高声欢歌,虽然常人不能理解它的举动,但他却认为人死之后是一种解脱,我们作为亲人应该为之解脱感到高兴。那么同样如此土家族丧事喜办的习俗,不仅体现了对亲人的感情至深,更是体现了团结的民族精神和豁达先进的生死态度。除此之外,对于土家族而言还有土司制度、女儿会、摆手舞等民俗风情等着我们大家去感受。

一提起湖北人,外地人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来形容湖北人。也许大家会认为我们湖北人奸诈狡猾,那是因为现代作家林语堂先生对这一解释出现了偏差而使得大家错误的认为我们湖北人奸诈狡猾。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关于这一解释有两种说法,其都是与明代湖北人张居正做宰相有关。第一种说法是说张居正在做宰相时,大权在握,整顿吏治,声誉日增。患病时,各地官员纷纷为他做法事驱除病魔,而且极其铺张,也正是因为此事九大御史前后向皇上参奏,张居正的地位不但没有得到动摇,而且九大御史反被张居正一一整肃,因此当日民间便生出“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的歌谣,认为九头鸟再厉害,也敌不过一个湖北佬。在这个说法里九头鸟却是指那九个御史,并非湖北人。第二种说法是说张居正在整顿朝政时,保荐了九位御史,这九人都是他的湖北老乡,对贪官污吏严厉制裁,革新政风大有成效,曾经那些受到整顿的贪官污吏,心怀不满,因而咒骂“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由此可以看出,这九头鸟的谣传,原来是政敌散布出来用来攻击张居正的。这也就是告诉大家我们湖北人聪明正直、热情大方。湖北除了有像张居正这样的名人之外,还有四大名人之一的屈原、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以及两代主席董必武、李先念等等。为此也向大家证明了“惟楚有才”这一说法。

好了,朋友们给大家介绍了那么多,相信您已经对湖北又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丰厚的历史文化、魅力十足的旅游景点、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以及热情好客的湖北人都欢迎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走进湖北。

湖北历史地理

湖北地跨长江,是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段和第三级阶段的过渡地带,形成这样一个地域空间的历史并不很长,大约从北宋以后逐步完成,北宋至道三年(997)分天下为十五路,于荆湘间置荆湖南、北路,“东界鄂渚,西接溪洞,南抵五岭,北连襄汉”,始有湖北之称谓。湖北地势西高东低,西、北、东三面被山地和丘陵环绕,中南部为低湿平原,略成盆地之势。大致以光化(老河口)经南漳到南昌一线为界分为鄂东、鄂西两大部分。 西部为鄂西山地,其中又以长江为界,分为由秦岭东段、武当山、大巴山东段等山脉组成的鄂西北山地,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等山脉组成的鄂西南山原。鄂西北山地群峰耸产,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森林密布;鄂西南山原山高谷深,一般海拔虽然也在1500米左右,但是山顶平广,具有高原性山地特征,适合旱作农业的经营。 鄂省东部是以长江、汉水冲积而成的江汉平原为主体。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网交织,湖泊密布,堤垸纵横,历史时期以来就是重要的农业经济富庶之地。江汉平原的东部因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在与河南、安徽两省之间由大洪山和大别山组成鄂东北丘陵地区,在与湖南、江西两省交界处有幕阜山构成的鄂东南丘陵。 湖北省水系以长江为骨干,受地形影响,武汉以上各支流从两侧汇注,构成向心状的长江水系。长江干流自湖北宜昌脱离峡谷,水流减缓,在枝江至城陵矶之间形成荆江河曲,有如“九曲回肠”,历史上多次发生裁弯取直的变故,新旧河道变迁不定,也影响了这一段长江的津渡。汉水从陕南流入本省,自宜城进入江汉平原,水势同样减缓形成曲流,故有“曲莫如汉”之称。湖北是全国湖泊最多的一个省份,而且集中在江汉平原,总数超过1000个。这些湖泊也有过历史变迁,最著名者为“云梦泽” 春秋时期的文献《国语》、《左传》分别记载楚国有楚王狩猎之区:云梦,狩猎区内的湖沼泽薮为云梦泽。1000多年来,古人常常错将云梦指为云梦泽,并与洞庭湖混为一谈。经历史地理学者研究证实:云梦是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沼的多种地貌形态的综合体,面积广阔几乎覆盖整个江汉平原。而云梦泽仅指云梦狩猎区内的部分湖沼泽薮景观,面积并没有大得能超过长江。公元4世纪以来,由于长江、汉水带来的泥沙沉积,云梦泽逐渐消亡成陆,而留下以洪湖为首的众多小湖群。早期长江荆江河段曾经以分流的形式穿过古云梦泽地区,随着北面淤高,云梦泽消失,江水向南汇流,终于发育成典型的曲流河床。所以,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河床形态的形成,与云梦泽的历史演变有密切的关系。这个自然地理的历史变迁也影响了江陵荆州地区长江津渡的盛衰。 侯甬坚: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石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蓝勇:长江三峡历史地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鲁西奇: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中国地理丛书《中国综合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 高等学校教学参考用书《中国自然地理图集》,地图出版社,1984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八卷本,中国地图出版社 中国史稿地图集上下卷,中国地图出版社 华林甫编:《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1949--1999),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朱玲玲、杜瑜编《中国历史地理学论著索引》,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 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先秦时期,中原人总结选址筑城的原则是:“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江南早期城邑基本上也都是遵循这一原则,在丘陵山冈上筑城,但是随着人类社会征服自然

广东概况之地理概况

广东概况之地理概况广东省行政区划简表

主要作物 多样性和丰富性是广东农业的基本特征。 广东有粮食、糖料、纤维、油料、烟茶、水果、药材、花卉、热作等类作物几百种。具有代表性的作物,主要有水稻、番薯、甘蔗、花生、蚕桑、香蕉、荔枝、菠萝、龙眼、茶叶、蔬菜等。 水稻 水稻是广东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它的播种面种和产量都占全省粮食作物的八成以上。水稻在广东分布很广泛,全省各地都有,但集中在三角洲和河谷冲积平原上。 番薯 番薯是粗粮,一般当作辅助粮食或用作饲料。它是广东第二大宗粮食作物,一年四季都有种植,分布也很普遍。 甘蔗 甘蔗不仅是最重要的糖料作物,而且是食品、医药、纤维等多种工业原料、生物能源(酒精等)以及畜牧、渔业的重要饲料。广东种蔗的范围很广,但以雷州半岛、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最集中。 花生 花生全身都是宝,是油肥兼用作物。花生在广东分布很广,每个县市都种植。鉴江中下游平原、潮汕平原、雷州半岛、海陆惠台地是著名的花生产区。 蚕桑 桑叶养蚕,蚕吐丝作纺织原料。在历史上,广东桑蚕业在全国曾占极重要的地位,珠江三角洲是全国三大桑蚕基地之一,创造出奇特的“桑基鱼塘”优良人工农业生态系统。现在,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已变化,广东桑蚕生产已由珠江三角洲向西江、北江、鉴江流域扩展和

转移。 柑桔 广东是全国柑桔主产区之一。广东除南岭山地外都可种植柑桔。目前,肇庆、揭阳、广州、惠州是柑桔的主要商品生产基地。 香大蕉 香大蕉即香蕉、大蕉的总称,是热带果品。香大蕉分布较广,最重要的产地是高州、东莞、中山、顺德、番禺、广州郊区。 荔枝 荔枝是我国特产水果,广东是荔枝原产地之一,有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唐代诗人苏东坡曾用“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盛赞荔枝。茂名、广州、东莞、中山、新会、潮州、揭阳、惠州等地是主要产区。 菠萝 菠萝别名风梨,是罐头食品的好原料。广东是我国菠萝的主产区,徐闻、雷州、普宁、揭东、潮安等是集中产区。 龙眼 龙眼既可鲜吃,又可制成圆肉。圆肉在北方被誉为“南方的人参”。主要产区是茂名和珠江三角洲。 茶叶 茶叶是热带、亚热带多年生常绿灌木,茶叶是重要饮料。饮料有益健康,广东人喜欢饮茶,居家、酒楼、常饭、宴席、都有茶饮。广东种茶也很普遍,茶叶产量最大是清远、肇庆、梅州三市,种植10万亩以上的有英德、鹤山、饶平、潮州、高州、信宜等10多个县市。 蔬菜 蔬菜是副食品作物的总称。广东蔬菜种类多,一年四季都可种植,蔬菜产量居全国第一位,除了满足本身需要外,还有大量蔬菜销往港澳和北方各大城市。湛江、茂名是主要的“南菜北运”基地。 经济区划 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和特征,广东省可以划分为以下七个经济区。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湖北省新兴产业情况

湖北省产业结构分析 组长:陶攀 组员:孙冯菲,崔晓萍,陈昕,吴蕾,何依然,黎漫玲,胡苗苗,张晓明

目录 湖北省产业结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湖北省经济概况.. (3) (一)经济总量跨越提升。 (3) (二)发展质效不断提高。 (3) (三)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3) 二,湖北省产业结构 (3) (一).产业结构概况 (3) (二).湖北产业结构概况 (4) (三).湖北省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 1、第一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5) 2、第二产业水平滞后的原因 (5) (四).优化产业结构 (5) 1.是壮大主导优势产业。 (5) 4.供给侧改革如何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减法 (6) (五).两圈一带经济带--“产业布局” (6) 1.两圈一带含义: (6) 2.两圈一带意义: (6) 3.湖北两圈一带示意图 (6) 4.李宪生报告节录。 (7) 三,湖北产业支柱情况 (8) (一).主要类型 (8) (二).举例分析 (8) (三).湖北支柱产业的空间布局战略湖北支柱产业已形成 (9) (四).湖北支柱产业发展战略转换 (10) (五)湖北支柱产业技术发展战略 (11) 四,轻重工业的发展情况 (11)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湖北发展的根基和支柱。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业总产值情况: (11) ----逆势进位规模总量迈入第一方阵 (11) (二)轻重工业产业结构优化 (12) ----多点支撑打造工业版图新格局 (12) 五,服务业发展情况 (13) (一)经济总量实现新的跨越,占比首次超过工业。 (13) (二)增速高于全国,领先中部。 (14) (三)市场主体快速成长,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投资力度加大,发展后劲增强。 (14) (五)从业人数增多,税收贡献增大。.............................................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湖北省新兴产业情况. (14) (一),新兴产业概况 (14) (二).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5)

2019年湖北省黄冈市历史 35

2019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湖北黄冈)14.二○一九年春节团拜会上,习总书记引用了古人的一句话,“夫孝,德之本也”。习总书记用的这个典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儒家思想 (2019·湖北黄冈)15.“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印刷术的发明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的教育的状况……印刷术的推广,给市民阶级和王权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带来了好处……推动着欧洲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出来”。这里,马克思主要强调了印刷术() A.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B.加速了欧洲人文主义的兴起 C.促进了欧洲教育的发展 D.开启了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 (2019·湖北黄冈)16.南宋时,南方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开垦出许多梯田、圩田。梯田就是依山势而建,状如梯子;圩田就是把临近江河湖泊的水洼地用堤围起来,堤上有闸门,洪涝时闭闸防淹,干旱时开闸灌溉。南宋时南方梯田、圩田的开垦() A.源自于人民的劳动实践 B.依赖于北方农民南迁 C.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 D.取决于南方社会安定 (2019·湖北黄冈)17.图1、2、3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新闻报道图片。这些图片反映了当时我国() 图1 图2 图3 A.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B.工农业生产高速发展 C.对国内主要矛盾缺乏认识 D.强烈的富国强国愿望 (2019·湖北黄冈)18.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这充分显示了() A.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 B.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 C.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 D.独立自主的强大力量 (2019·湖北黄冈)19.历史学家马世力指出:“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据此可知,查士丁尼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是() A.满足人民所需的契约自由 B.符合尚法治的价值和法律精神 C.巩固皇权,维护国家安定 D.教化帝国民众,人人安分守法 (2019·湖北黄冈)20.《全球通史》指出,公元1500年之后的时代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 A.打破了地区之间的对立 B.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 C.消除了地区之间的隔阂 D.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体 (2019·湖北黄冈)21.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1864年,欧洲各国工人建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随后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相继展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 A.只适合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 B.是中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总结

广东省及主要城市概况

广东省,简称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广东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省会广州。广东在语言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一面,与中国北方地区有很大的不同。近年来广东亦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中南沿海地区,珠江入海口之东偏北。深圳市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中南沿海,陆域位置东经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东西长81.4公里,南北宽(最短处)为10.8公里,东临大鹏湾,西连珠江口,南邻香港,与九龙半岛接壤,与香港新界一河之隔,被称为“香港的后花园”。圳这座新兴的城市整洁美丽,四季草木葱笼,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地开发了不少旅游景点,将自然风光与人工建筑巧妙结合。深圳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保存在地上、地下的文物古迹十分丰富。80年代深圳博物馆考古人员进行了文物普查,发现了一大批颇有价值的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古寺庙、古城址和风景名胜等。深圳市人民政府于1983年先后公布了两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名胜古迹作了修复,再现了原有的风貌,以供游人观赏。深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夏无酷暑,时间长达6个月。春秋冬三季气候温暖,无寒冷之忧。年平均气温为22.3℃。景观: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明思克航母世界、欢乐谷 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海滨城市,广州位于东经113。17`,北纬23。8`,地处中国大陆南部,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广州临南海,邻近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广州属丘陵地带。中国的第三大河----珠江从广州市中心穿流而过。广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相传在远古时候,曾有五位仙人,身穿五色彩服、骑着嘴衔稻穗的五色仙羊降临此地,把稻穗赠给百姓,祝愿这里永无饥荒。从此,广州便有“羊城”、“穗城”的美称,“五羊”也成为广州的象征。广州既是中国也是世界名城,又是一座古城,因历史上有五羊仙子降临献稻穗的故事,广州又称为“羊城”和“穗城”,简称“穗”;广州一年四季如春、繁花似锦,除夕迎春花市闻名海内外,故又有“花城”的美誉。广州地处低纬, 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表接受太阳辐射量较多,同时受季风的影响,夏季海洋暖气流形成高温、高湿、多雨的气候;冬季北方大陆冷风形成低温、干燥、少雨的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4-21.9度,年降雨量平均为1 623.6-1 899.8mm,北部多于南部。 1982年,广州被国务院选定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我国重点旅游城市。1999年1月,广州被评为优秀旅游城市。景观:白云山、莲花山、南海神庙、佛山祖庙、广州动物园等。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北距广州50公里,南离深圳90公里,水路至香港47海里,至澳门48海里,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间,是广州与香港之间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东莞历史源远流长。据历史记载:新石器时代,其境内东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公元前20世纪的夏代,东莞属南交址。春秋战国时,东莞属"百粤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东汉顺帝时,分番禺立增城,东莞属增城。公元222-228年中,分增城立东官郡。进入晋代,废东官郡,东莞分属番禺、增城。莞市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甚多,旅游资源丰富。东莞博物馆珍藏有村头遗址等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出土文物。东莞是英雄的土地,鸦片战争揭开中国近代史第一页,有中外闻名的林则徐销烟池、水质角炮台、威远炮台等抗英古战场遗址,有鸦片战争博物馆、海战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众人民的根据地,大岭山抗日史实陈列馆和榴花抗日纪念亭,吸引不少游客瞻仰。东莞濒临南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这里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3.3摄氏度,年均降水量2042.6毫米。景观:有中外闻名的林则徐销烟池、沙角炮台、威远炮台等抗英古战场遗址,有鸦片战争博物馆、海战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人民的根据地,大岭山抗日史实陈列馆和榴花抗日纪念亭,吸引不少游客瞻仰。 惠阳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南部,南抱大亚湾,与香港隔海相望;西连深圳;中部与惠州市相连。惠阳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资源丰富,是著名历史人物邓承修、邓仲元、叶挺的故乡,是广东著名的侨乡。惠阳隋名为归善县,属循州治,明、清属惠州治,1912年改称为惠阳县。惠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资源丰富、物产繁多,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从公元366年设立县建制至1994年撤县设市,有1628年历史;是邓承修、廖仲恺、廖仲元、叶挺的故乡。惠阳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山、水、海、岛、泉、寺、文、史、迹等特征,宜于开发各种休闲、娱乐、度假、旅游等项目。境内海岸线长51.8公里,其中有30多公里宜

湖北省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

湖北省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9高二下·嘉兴期中) 《周礼·考工记》记载:“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剂);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金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乾之齐;金锡半谓之鉴、遂之齐”。该史料说明了() A . 西周青铜器制造水平高超 B . 西周冶炼和淬火工艺发展 C . 青铜器按照礼制要求制作 D . 周代的青铜器大多为礼器 2. (2分) (2017高一上·长春期中) 有人说,“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 .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 .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 . 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 . 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3. (2分) (2016高二上·大庆期中) “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使“儒学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 A . 孟子主张施行“仁政”;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B . 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C .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D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4. (2分)《明史》记载:“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帝王居住之处)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材料表明内阁大学士 ①入阁由皇帝选任②职同汉唐宰相③取得决策大权④地位逐渐提高 A . ①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5. (2分) 1861年4月,曾国藩的重要幕僚赵烈文看到某书籍刻印本后在日记中写道:“其中所言,颇有见

湖北黄冈概况

湖北省黄冈市概况 黄冈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现辖七县(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二市(武穴、麻城),黄州区、龙感湖管理区和黄冈经济开发区,版图面积1.74万平方公里,截至到2018年年末,黄冈市户籍总人口740.64万人。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黄冈有2000多年的建置历史,孕育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升,明代医圣李时珍,现代地质科学巨人李四光,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国学大师黄侃,哲学家熊十力,文学评论家胡风,《资本论》中译者王亚南,等等一大批科学文化巨匠,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历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革命传统光辉灿烂。黄冈是中共早期建党活动的重要驻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组建了红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革命武装力量,发生了“黄麻起义”、新四军中原突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革命史事件。为缔造共和国,先后有44万黄冈儿女英勇捐躯,其中5.3万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三名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

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林彪、王树声、韩先楚、陈再道、陈锡联、秦基伟等200多名开国将帅,铸就了“紧跟党走、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老区精神。 区位交通得天独厚。黄冈位于楚头吴尾和鄂豫皖赣四省交界,与省会武汉山水相连,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依傍一条黄金水道(长江),紧邻两座机场(武汉天河机场、九江机场),贯通六条铁路(京九铁路、合九铁路、沪汉蓉快速铁路、武麻铁路、新港江北铁路、武汉城际铁路),飞架六座长江大桥(鄂黄大桥、黄石大桥、九江大桥、鄂东大桥、黄冈长江大桥、九江二桥),纵横八条高速公路(沪渝高速、福银高速、大广高速、武英高速、武麻高速、麻竹高速、黄鄂高速、麻阳高速),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得中独厚、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 自然人文交相辉映。黄冈依山带水,风光秀丽。大别山巍峨磅礴、天工巧夺,连绵境内数百里,其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集奇、险、幽于一体,堪与泰山、庐山媲美。龙感湖古称雷池,曾与鄱阳湖相连,现有水域面积2500平方公里,是全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长江流经我市6县(市、区)199公里,长江岸线总长度212.9公里(不含江心洲岸线),长江干支堤防长263.07公里,境内倒、举、巴、浠、蕲、华阳河六水并流,百湖千库星罗棋布。黄冈名贤咸至,胜迹如云。李白、杜牧、王禹偁等历代骚人为此吟咏千古名

中山基本概况-中山网

中山基本概况 【自然地理】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处,北接广州市番禺区和佛山市顺德区,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全境位于北纬22°11′~22°47′,东经113°09′~113°46′之间。行政管辖面积1891.95平方公里。市中心陆路北距广州市区86公里,东南至澳门65公里,由中山港水路到香港52海里。市政府设于东区松苑路1号。 中山市地质发展历史悠久,地壳变动频繁,地质构造体系属于华南褶皱束的粤中坳陷,中山位于北段。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中部高亢,四周平坦,平原地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五桂山、竹嵩岭等山脉突屹于市中南部,五桂山主峰海拔531米,为全市最高峰。地貌由大陆架隆起的低山、丘陵、台地和珠江口的冲积平原、海滩组成。其中低山、丘陵、台地占全境面积的24%,一般海拔为10~200米,土壤类型为赤红壤。平原和滩涂占全境面积的68%,一般海拔为-0.5~1米,其中平原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和基水地,滩涂广泛分布有滨海盐渍沼泽土及滨海沙土。河流面积占全境的8%,西江下游的西海水道、磨刀门水道自北向南流经市西部边界,由磨刀门出南海;北江下游的洪奇沥水道自西北向东南经过市东北边界由洪奇门出珠江口。其间汊道纵横交错,其中小榄水道、鸡鸦水道横贯市北半部,汇入横门水道由横门出珠江口。水系划分为平原河网和低山丘陵河网两个部分,平原地区河网深受南海海洋潮汐的影响,具典型河口区特色。 中山市地处低纬度区,全境均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境内太阳高度角大,太阳每年有两次从天顶经过。夏至日,石岐的太阳高度角最大可达89°;冬至日,太阳高度角也有44°。全年太阳辐射量大,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445155.4焦尔/平方厘米,7月最多,达51141.3焦尔/平方厘米;2月最少,仅23285.7焦尔/平方厘米(此项观测业务已停止)。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43.4小时,占年可照时数的42%;最多日照时数为2392.6小时(1955年),占年可照时数的54%;年最少日照时数为1448.2小时(1994年),占年可照时数的33%。终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为22.0℃。月平均气温以1月最低,为13.6℃;7月最高,达28.5℃。极端最高气温38.3℃(2004年7月1日),极端最低气温-1.3℃(1955年1月12日)。濒

湖北省用水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湖北省用水基本情况数据分析 报告2019版

前言 湖北省用水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湖北省用水基本情况现状及趋势。湖北省用水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湖北省用水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湖北省用水基本情况核心指标从用水总量,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生态用水量,人均用水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湖北省用水基本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湖北省用水基本情况价值信息,帮助机构和个人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湖北省用水基本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湖北省用水总量指标分析 (3) 一、湖北省用水总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用水总量现状统计 (3) 三、湖北省用水总量占全国用水总量比重统计 (3) 四、湖北省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湖北省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湖北省用水总量同全国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湖北省农业用水量指标分析 (7) 一、湖北省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湖北省农业用水量占全国农业用水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湖北省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湖北省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湖北恩施市概况

湖北恩施市概况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腹地,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全市国土面积3972平方公里,总人口79万人(2007年末)。境内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文化厚重,有“中国硒都”、“鄂西林海”、“华中药库”、“烟草王国”、“天然氧吧”等美誉。近年来,恩施市充分利用自然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等优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西部大开发良好机遇,紧紧围绕“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和“四三二”工作重心,以恩施大峡谷、恩施女儿会、恩施玉露茶“三张名片”为抓手,致力打好生态牌、文化牌、旅游牌,实现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先后被评为中国魅力城市200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湖北省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全省农村党的建设先进县(市)”等荣誉。 近年来,恩施市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提出并规划了打造“仙居恩施”的发展蓝图,即结合产业发展打造“三张名片”,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发展建设“八大生态走廊”,让市民像神仙一样生活居住,让客人体验神仙般的恩施生活,实现农民生活城镇化、市民生活乡村化。“仙居恩施”的提出是全市上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是指导恩施市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战略思想,具有划时代意义。主要目标是要通过几年的努力,建成八大生态走廊:即恩施大峡谷黄鹤楼生态走廊;“恩施玉露”生态走廊;“清江源”现代

烟草农业生态走廊;梭布垭石林生态走廊;“318”国道生态走廊;“清江画廊”生态走廊;莲花池生态走廊;“小溪”生态走廊。八条生态走廊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突出特色民居改造、产业发展、生态公路建设等重点,将新农村建设与乡村休闲旅游有机结合,将重点景区与乡村生态旅游有效融合,成为新农村建设新标向。打造“仙居恩施”,建设“八大生态走廊”,将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融入一体,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理念由基础建设到生态建设的升华,示范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扩张,使“恩施模式”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完善。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南部,清江上游,西北邻重庆市。汉巫县地,三国时吴置沙渠县,元为施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施州卫,清雍正六年(1728)改卫置恩施县,1982年划县城关镇及近郊置恩施市,1983年恩施县并入,恩施市境内为鄂西南山地。主要有煤、铁、硫、水晶石等矿产,农业主产有玉米、水稻、红薯、小麦等,经济作物以桐、茶、漆、麻著名,恩施黑猪为优良品种。珍贵树种有穗花杉、珙桐、水杉等,产党参、当归、天麻等100多种药材。有机械、采煤、电力等工业。土特产品有玉露茶、板桥党参、石窑当归、紫油厚朴、香菌、中华猕猴桃等,是历史古城,抗日战争时期湖北省政府曾迁此,名胜古迹有连珠塔、文昌祠、柳州城遗址等。 道地药材 恩施市居“华中药库”的中心,属湖北省乃至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

湖北襄樊市概况

湖北襄樊市概况 襄樊市位于鄂西北,踞汉水中游。全市辖襄阳、枣阳、宜城、南漳、谷城、保康6个县和代管老河口县级市。地理位置东经110°45'-113°43',北纬31°14'-32°37',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东邻随州市,南界钟祥市、荆门市、远安县、宜昌县、兴山县,西连神龙架林区、房县、丹江口市,北接河南省邓州市、新野县、唐河县、桐柏县,边境界线长1332.8公里。 襄樊市辖襄阳、南漳、谷城、保康4县,枣阳、宜城2市,襄城、樊城两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汽车产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鱼梁洲旅游开发区,代管老河口市。辖106个镇、29个乡、24个街道办事处,乡(镇)级农(林)场5个。总面积19724.41平方公里,占湖北省版图面积的10.6%;襄樊市城区336平方公里。2000年末,全市总人口572.57万人。 襄樊市为中国历来最悠久的地区之一,据考古发现,远在60万年前,人类已在此繁衍生息。襄樊系襄阳、樊城两城合称,樊城因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而得名,襄阳以地处襄水(今南渠)之阳而得名。樊城始于西周,襄阳筑城于汉初。自东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荆州牧刘表徙治襄阳始,襄阳历来为府、道、州、路、县治所。襄樊市始建于1950年5月,1979年6月升为省辖市,1983年9月与襄阳地区合并,实行市带县体制。1982年8月被评为全国“明星”城市,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甲类对外开放城市,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7月经国家建设部公布为全国大型城市。 襄樊市旅游产品日趋丰富多样,经过不断的开发和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康疗保健、宗教朝拜、文化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以及"一市二点三县四区五线"的旅游发展格局。其中"一市"即以襄樊市区隆中为龙头,包括襄阳古城池、仿古一条街、夫人城、米公祠在内的市内旅游线路;"二点"即以襄阳鹿门寺、枣阳白水寺为景点的观光旅游线路;"三线"即以南(漳)、保(康)、谷(城)三个山区作为旅游开发的重点县;"四区"即逐步建立了枣阳熊河水库度假区、南漳水镜湖度假区、谷城薤山度假区和保康温泉度假区四个旅游区;"五线"即市区--隆中旅游线、市区--鹿门寺--白水寺旅游线、市区--承恩寺--薤山--南河旅游线、市区--鹿门寺--水镜庄--

广东省概况

广东省概况 广东省,简称“粤”,是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地处北纬20°19′~25°31′,东经109°45′~117°20′。北自乐昌坪石,南至徐闻海安,相距约800公里,东自饶平大埕,西至廉江高桥,约1000 公里。大陆岸线长3368.1 公里。沿海共有面积500 平方米以上的大小岛屿759 个,岛屿岸线长1649.5 公里(不包括香港、澳门和东沙群岛地区)。另有明礁和干出礁1631个。陆地面积17.8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岛面积1600平方公里。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东起台湾线滩南部,西至北部湾东部,南至琼州海峡中部,有17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省会广州,辖21个省辖市,其中副省级城市2个(广州、深圳),地级市19个。 广东在语言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一面,内部有三大民系,思想和文化与中国北方地区有很大的不同。广东人口超过一亿多人,其中外国人士已达上百万,经济实力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并超越新加坡、台湾和香港。广东已成为我国人口最多,外国人士最多,经济实力最强,文化最开放的省份。 自然条件地质为多轮回造山区。地貌结构上山地占31.68%,丘陵占28.5%, 台地占16.1%,平原占23.7%。东北—西南走向山脉,有南岭山、罗平山、莲花山,海拔600米~1 100米。西北一东南走向山脉,海拔800米~1 200米,最高峰石坑崆海拔1 902米。丘陵分布于山地四周。台地平原分布在东南沿海和各江中下游谷地。平原以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平原较大。除粤北山区属中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外,大部地区为南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年均温19℃~23℃,由东北向西南沿海递增,1月均温9℃~15℃,7月均温28℃~29℃。大部地区无霜雪。年均降水量1500~2 000毫米,年蒸发量1 000~1 200毫米,属湿润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明显,汛期(4~9月)占全年80%。沿海夏秋两季受热带风暴袭击,年均10个,登陆的有4~5 个,占全国登陆热带风暴的50%左右。河流有珠江水系、珠江三角洲水系和粤东、粤西沿海独流水系。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1 800亿立方米。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夏秋易生洪涝,沿海台地区有缺水现象。土壤主要分布为:粤西雷州半岛是砖红壤、赤红壤,粤东和粤中地区是红壤、黄壤、紫色土、山地草甸土,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潮土、滨海盐土、砂土、水稻土。北部南岭地区为典型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中部为亚热带常绿季雨林,南部为热带常绿季雨林。维束管植物有6 000多种,其中属热带的植物4 000种,特有种1 000种,古老树种30种。水松、苏铁、树蕨等被称为“活化石”。主要林木有松、杉、梓、桉等。水果有200 多种,其中荔枝、菠萝、龙眼、香蕉和柑橘被誉为岭南佳果。历史沿革广东是中国文化发祥较早的地区之一,早在二三十万年前,就有“马坝人”(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期的古人)在韶关、油江一带繁衍生息。春秋以前属扬州徼外地。春秋战国时属百粤(越)地。秦置南海等3 郡,辖番禺、龙川等4 县。两汉设交州(交趾部)等3 州,辖南海、苍梧等郡,20 余县。三国吴分置广州,辖南海、苍梧等郡共29 县。隋设南海、义安等9 郡,辖59 县。唐置岭南道,辖广州等20州,71 县。宋设广南东、西路,辖广州等17 州(府),49 县。元置广东、海北、海南道等3道。辖广州等19路(州),49县(录事司)。明设布政司,辖广州、韶州等10府及罗定直隶州,77县、8散州。清设广东省,辖南韶连等6道,广州等9府,南雄等4 直隶州和佛冈等2 直隶厅,86 县(散州、散厅)。民国初年,辖粤海等6 道、94县,后废道,辖98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辖99县。1987

广东省云浮市概况

广东省云浮市概况 20170309更新一、地理位置 云浮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中游以南,与肇庆、佛山、江门、阳江、茂名、广西梧州接壤。云浮市区距广州140多千米,水路距香港177海里,上溯广西梧州60海里。全市位于北纬22°22′至23°19′和东经111°03′至112°31′范围内。全市土地面积7785.11平方千米。云浮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市内主要河流罗定江(又称南江)、新兴江均大致呈西南——东北流向。西部、西南部、东南部与邻区、邻市俱以山岭为界,唯北部以西江为界。丘陵是云浮市主要地貌,多沿山地边缘发育,高丘陵海拔250至450米之间,低丘陵海拔100至250米之间。低丘陵坡度平缓,多为15至20度。在总面积中,山区面积占60.5%,丘陵面积占30.7%,是典型山区市。 二、工程地貌 云浮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市内主要河流罗定南江、新兴江均大致呈西南——东北流向。西部、西南部、东南部与邻区、邻市俱以山岭为界,唯北部以西江为界。丘陵是云浮市的主要地貌,多沿山地边缘发育,高丘陵海拔250~450米之间,低丘陵海拔100~250米之间。低丘陵坡度平缓,多为15度~20度。 三、气候条件 云浮市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开汛偏晚、年平均气温略偏高、降水量正常略多;前汛期降水时段集中,降雨频次高,雨量分布不均;后汛

期台风影响严重;入冬寒潮早、造成异常低温。气候影响综合评价为较差年景。 云浮市年平均气温22.1℃,历年同比偏高0.4℃;云浮市年平均降水量1546.5mm,历年同比偏多1.2%;年日照时数1478.2小时,历年同比偏少12.0%。 四、交通条件 1、水运 云浮水路、公路、铁路便利。西江黄金水道贯穿全境,云浮新港位于珠江水系“黄金水道”的西江中游南岸云安区六都镇河段,上距广西梧州108公里,下距肇庆65公里,距广州210公里,距香港177海里。云浮新港是珠江水系规划中的地区重要港口,是珠江水系最具发展潜力和竞争能力的口岸,同时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龙头项目。云浮新港是广东内河第一大港。 2、航运 罗定机场:民航机场,中国第一家县级自资机场。1996年开始已停用。 3、铁路 珠三角规划城际轨道建设,广佛肇轻轨将延伸到云浮。时速200公里的广佛肇轻轨正在动工建设,预计2012年肇云段将动工建设。轻轨站初步设计在思劳镇,都杨镇和云浮城区; 南广高速铁路:跨桂、粤两省区,为双线电气化国家I级铁路,云浮境内设云浮东站、南江口站、郁南站。此高铁于2014年12月

湖北省宜昌市2020届高三元调(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湖北省宜昌市2020届高三元调考试(期末)文科综合 历史试题 2020.1 24.商王乃诸侯之长,方国多系臣服之旧国,关系似邦联、如兄弟:周王乃诸侯之君、天下共主,封国多系分封之新国,关系似联邦、如父子。这反映出 A.贵族政治被打破 B.中央集权建立 C.血缘关系的弱化 D.君王权力加强 25.汉武帝时期,全国设立了数十处盐官和铁官,任命懂经营、会管理的大盐铁商孔仅和东郭成阳为高官,“除故盐铁家富者为吏”,致使“吏道益杂,不选,而多贾人矣”。这一做法 A.造成了局部官商合流 B.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C.抑制了土地兼并发展 D.推动了民间商业发展 26.宋代,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画家主张“以画为心画”,“不求形似”,鄙弃对事务的如实描摹,不囿于传统的画理、技法,以意趣为宗,只凭才情性致信笔挥洒。宋代文人画的兴盛得益于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科举制度的完善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儒家思想的发展 27.明清时期,农业继续发展,棉、麻、桑等作物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但是清朝人口猛增,经营规模进一步变窄,牛耕普及程度逊于前代,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倾向。这一现象导致A.农产品日趋商品化 B.农业发展停滞 C.农业难以实现转型 D.人地矛盾突出 28.20世纪初,文献中使用“绅商”一词时,多分指绅士和商人两类人。但是随着“绅土和商人在新的经济基础上进一步渗透、融合,有时二者已是浑然一体,难分彼此,变成某种亦绅亦商的、兼具绅、商特征的独特群体。”这表明

A.社会结构变动 B.商人地位提高 C.自然经济解体 D.近代工业发展 29.1923年以前,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商标与外商注册的商标比例为1:30,1928到1938年间,中外商标比例变为1:4,这反映出 A.列强侵略的加剧 B.民族工业的发展 C.自然经济的抵制 D.官僚资本的压榨 30.抗战前,中共在其领导下的地区实行苏维埃制度,全部权力“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1939年,《陕甘宁边区选举体例》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之区别,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反映出,陕甘宁边区政府 A.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B.推动国共合作实现 C.实行统一战线政策 D.实践武装割据思想 31.1953年至1955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的形式是“四马分肥”,即企业在分配利润时,国家税收占34.5%,职工福利费占15%,企业公积金占30%,资本家红利占20.5%。这一措施 A.调动了国有企业的积极性 B.确立了工人对企业的管理权 C.加快了所有制变革的步伐 D.巩固了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 32.罗马共和国中后期,统治者被迫给予平民担任执政官的权利,继而平民获得一系列与法律有关的权利,如平民会决议具有法律效力等。这说明 A.平民利益得到一定维护 B.法律服从平民意愿 C.贵族平民之间矛盾尖锐 D.贵族仍垄断立法权 33.表1德国工业革命发展概况表

广东省社会经济概况

2.2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划 广东省陆地国土面积为17.96万km2,省辖行政区有广州、韶关、深圳、珠海、汕头、佛山、江门、湛江、茂名、肇庆、惠州、梅州、汕尾、河源、阳江、清远、东莞、中山、潮州、揭阳、云浮等21个地级市,各地级市辖下共23个县级市,41个县,3个自治县,52个市辖区. 2.2.2人口与社会经济 我省是一个人口稠密、经济繁荣地省份.根据广东省统计局资料,2005年末我省常住人口为9194.00万人,比上年未增加83.34万人,人口密度达到了511人/ km2.全省人口较密集地区域主要有潮汕平原、珠江三角洲及西南等地区. 根据广东省统计局资料,2005年末我省生产总值为22366.54亿元,比2004年增长18.6%,人均生产总值24438元.三产业比例为6.2∶50.7∶43.1,与2004年相比,三产产值均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14.4%、22.2%、15.2%. 近几年由于广东省地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工业总产值也呈逐年递增趋势.2005年广东省地全部工业生产总值为41661.74亿元,比2004年多出了近7218亿元,增长速度较快;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942.74亿元,比上年增长2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416.39

亿元,增长26.6%. 2005年广东省地耕地面积比2004年减少 5.23千公顷,为2102.58千公顷,但农业总产值却比2004年有所提高,为2447.57亿元,增长13.6%.主要农产品粮食、糖蔗、茶叶、水果、肉类、水产品地产量均比2004年有所上升,但油料地产量却有所下降,总体来比,2005年主要农产品地产量比2004年有所增加. 2.2.3 水利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蓄水工程,水闸、引水、节水灌溉工程和电动及机械排灌工程.2005年全省地蓄水工程46257宗,总库容422.94亿m3,兴利库容236.30亿m3,新增蓄水工程245宗,减少491宗.全省地水闸、引水工程60198宗,节水灌溉面积145.84千公顷,其中水闸5927宗,大型89宗,新增36宗,减少15宗;引水工程54271宗,引水流量1592.82m3/秒,新增139宗,减少306宗;全省电动及机械排灌工程41710处,共63507台,装机容量1360.5千千瓦,灌溉面积262.46千公顷,排水面积346.99千公顷.全省打机电井42977眼,灌溉面积27.13千公顷;其中己配套机电井25594眼,装机容量83.16千千瓦,比上年新增291眼,减少7眼. 蓄水工程是全省地主要供水工程,主要包括水库和塘坝.2005年全省地主要大型水库有33座,总库容280.55亿m3,;中型水库286座,总库容78.72亿m3;大中型水库地年末蓄水总量为170.84亿m3,比上年增加32.14亿m3,年来水量948.23亿m3,有效灌溉面积502.33千公

1广东省概况

1广东省概况 1.1 自然地理 1.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1)地理位置 广东省简称粤,地处中国大陆南部,位于北纬20°13′~25°31′,东经109°39′~117°19′之间,北回归线从南澳—从化—封开一线横贯广东。广东省北依南岭,与江西、湖南两省相接,东邻福建省,南临南海,珠江三角洲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西连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陆地部分东西长,南北窄,东西跨度约800km,南北跨度约600km,全省陆地面积17.98万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87%。 (2)行政区划 广东省共辖21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市、54个市辖区、23县级市、41个县和3个自治县,1145个镇、429个街道办事处、4个乡和7个民族乡。省会为广州市;有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最新行政区划情况见表1-1。 1.1.2 地质 在地质构造上,广东陆地部分属华南褶皱系,其演化经历了中元古代—志留系的加里东期地槽发展阶段,泥盆系—中三叠世的海西—印支期准地台发展阶段和晚三叠世—第四系的燕山—喜山期大陆边缘活动带发展阶段,包括粤西隆起区、粤东隆起区、粤北—粤东—粤中拗陷带等构造单元。

表1-1 广东省行政区划统计表

广东经历了多次剧烈地壳运动,形成了一系列断裂构造带。规模宏大、呈平行排列的北东—北北东向和东西向断裂构造带构成了本区的主体构造格局,北东—北北东向区域性断裂构造带主要有吴川—四会断裂带、恩平—新丰断裂带、河源断裂带、莲花山断裂带、潮州—普宁断裂带和南澳断裂带,东西向区域性断裂构造带从北往南依次有佛岗—丰良断裂带、高要—惠来断裂带和琼州海峡断裂带。此外潮汕和粤中地区还分布有北西向断裂,如韩江、榕江、西江等断裂。 广东地层分布广泛、岩性类型多样,自元古代至新生代第四系地层均有出露。其中,中元古代地层主要分布于粤西云开、粤中广博和粤东北兴梅地区,地层岩性主要为千枚岩、页岩和变质砂岩;新元古代南华系地层主要分布于粤中地区,为一套页岩、千枚岩和变质砂岩地层;震旦系—志留系地层主要分布于粤北曲仁地区和粤中恩开地区,地层岩性主要为板岩、千枚岩和浅变质砂岩;泥盆—中三叠世地层主要分布于粤北、粤西云开、粤中恩开和粤东北兴梅地区,地层岩性为浅(滨)海相或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岩性由砾岩—砂岩—灰岩的韵律性变化明显,其中泥盆系和石炭系地层是广东省铜矿等金属矿藏的主要赋矿层位之一,二叠系地层则是广东省主要含煤层位;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主要分布于粤东、粤中和粤北地区,以海相陆源碎屑沉积为主,夹湖相或火山碎屑岩沉积;晚侏罗世地层以陆相中酸性火山岩为主,形成粤东沿海火山岩带;白垩系—第三系地层遍布全省,以断陷盆地形式沿主要断裂构造带展布,形成大小不等的百余个盆地,岩性以红色粗粒碎屑岩为主,俗称“红层”,常形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