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德意志制造联盟讲解

德意志制造联盟讲解

德意志制造联盟讲解
德意志制造联盟讲解

第八节德意志制造联盟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欧洲各国都兴起了形形色色的设计改革运动,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和不同方面为对设计的新态度做出了贡献。但是,无论是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还是欧洲大陆的新艺术运动,都没有在实际上摆脱拉斯金等人否定机器生产的思想,更谈不上将设计与工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工业设计真正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突破,来自于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 Werkbund)。这是一个积极推进工业设计的舆论集团,由一群热心设计

教育与宣传的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企业家和政治家组成。制造联盟每年在德国不同的城市举行会议,并在全国各地成立了地方组织。制造联盟的成立宣言表明了这个组织的目标:“通过艺术、工业与手工艺的合作,用教育、宣传及对有关问题采取联合行动的方式来提高工业劳动的地位。”联盟表明了对于工业的肯定和支持态度。宣言还指出,他们所关心的不只是美学标准,“美学标准的合理性与我们时代的整个文化精神密切相关,与我们追求和谐、社会公正以及工作与生活的统一领导密切

相关。”在1908年召开的联盟第一届年会上,建筑师菲什(Theoder Fischer)在开幕词中明确了对机械的承认,他说:“在工具(指手工艺)与机械之间没有什么鸿沟。只有同时采用工具和机械,才能做出高水平的产品来。……粗劣产品的出现,并非由于机械制造所致,而是因为机械使用者的不当与我们的无能。……批量生产与劳动分工并没有什么危险,只有工业没有产生优质产品的目标,只有我们忘记了自己是社会的公仆,自以为是时代的支配者,这才是最为危险的。”

对于制造联盟的理想做出最大贡献的人物是一位在普鲁士贸易局工作的官员穆特休斯(Herman Muthesius,1861—1927)。他是一位建筑师,1896年被任命为德国驻伦敦大使馆的建筑专员,一直工作到1903年。在此期间,他不断地报告英国建筑的情况以及在手工艺及工业设计方面的进展。除此而外,他还对英国的住宅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写成了三卷本的巨著《英国住宅》,并于他返回德国后不久出版。

图5-38 穆特休斯于1907—1908年设计的弗罗伊登贝格住宅

像许多外国人一样,穆特休斯为英国的实用主义所震动,特别是在家庭的布置方面。他写到:“英国住宅最有创造性和决定价值的特点,是它绝对的实用性。”回国后他被任命为贸易局官员,负责应用艺术的教育,并从事建筑和设计工作(图5-38)。作为制造联盟的中坚人物,他由于广泛的阅历和政府官员的地位等优势,对于联

盟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他来说,实用艺术(即设计)同时具有艺术、文化和经济的意义。新的形式本身并不是一种终结,而是“一种时代内在动力的视觉表现”。它们的目的不仅仅是改变德国的家庭和德国的住宅,而且直接地影响这一代的特征。于是形式进入了一般文化领域,其目标是体现国家的统一。一种体现了国家文化的艺术风格也进一步体现了经济价值:“商业上的成功是与普遍的精神价值同步的。如法国长期以来就以其伟大的文化素质使一个国家在应用艺术方面居于领导地位,并在自由中发

展其最优秀的作品,把它们推向世界。”他声称,建立一种国家的美学的手段就是确定一种“标准”,以形成“一种统一的审美趣味”。穆特休斯使用的术语是很有意思的,作为政府官员,他肯定了国家的技术标准体系,尽管两者侧重点不同,他强调的是文化和形式上的标准,但其原则和动机是很相似的。

威尔德也是制造联盟的创始人之一,但他对于为了国家的经济利益而统一艺术与工业的可能性并不十分乐观。他认为这两者的结合是将理想与

现实混为一谈,会导致理想的崩溃。他怀疑工业是否能接受一种可能减少其物质利益的方式。他重申自己早期的道德观:“工业决不应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就可以牺牲作品的美和材料的高质量。对那些既不注重美,也不注重使用材料,因而在生产过程中毫无乐趣的产品,我们不必去理睬。”

另一位制造联盟的创始人是政治家诺曼(Friedrich Naumann ,1860—1919),实际上,正是由于他精明的外交手腕才使得观点不尽相同的

人士汇集在联盟的旗帜下。诺曼本人是一位视觉艺术的爱好者,他竭力鼓吹有必要寻找新的形式以适应新的时代,他的理想是复兴德国文化并使其得益于机器而不是受制于机器。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强调,需要一种新的方法以应付工业所提出的问题:“在手工艺人身上,三种活动,即艺术家、生产者和商人的活动集于一身。但自从实用艺术不再是手工艺的同义语以来,这三种功能就被分开了。因此,有必要找到一种共同基础,将这三者联系起来。这就意味着一种观念上的变化和合作的意愿。”他指出,必须

寻求一种新的美学,因为用机器来复制手工艺设计的产品使机器潜力枯竭,“这种低下的艺术必须被改良,机器必须赋予精神上的意义。”

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成员都是应邀加入的,其组成十分复杂,组织也很庞大。1908年,联盟成员为492人,1929年达3000人。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一致的观点是很困难的。所以,在两位重要人物——穆特休斯和威尔德周围形成了两种尖锐对立的思想。其中一场最激烈的争执发生于1914年7月,当时正值联盟举行的

科隆展览会前夕,这是由穆特休斯提交制造联盟采纳的几项提议所引起的。穆特休斯希望设计师们更加致力于发展标准或者说规范化的形式,亦即生产那些能以高质量而满足出口贸易所需求的东西。这些提议受到了威尔德等人的反对,他们依然高度评价“青春风格”的个性,认为标准化会扼杀创造性,使设计师降格为绘图员,并且为制造商支配和控制设计师的活动提供了口实。不少穆特休斯的反对者甚至憎恨德国应努力大规模出口的理想,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意味着在迎合低劣的外国趣味的同时,

德国的民族特色将丧失殆尽,还意味着为了便宜而牺牲质量。为了保持制造联盟的团结,穆特休斯不得已撤回了自己的提议。尽管如此,这些提议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发生于联盟内部的争论表明,一些成员的思想比起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时有了很大的飞跃。尽管工艺美术运动最初启发了联盟的成立,但穆特休斯从未毫无保留地接受它。他的目的是了解有什么东西可以从英国学来而造福于德国,而不是亦步亦趋。一直到19世纪德国才获得统一,工业化比起英国来要晚得多,德国人

意识到有大量的领域有待开拓。另一方面,由于德国工业较新,它没有什么传统的束缚,也即更乐意尝试新的设计方法。

制造联盟的设计师们为工业进行了广泛的设计,如餐具、家具以及轮船的内部设计等。1907年,雷迈斯克米德设计了一套客厅–卧室家具,被称为“机器家具”,其特点是无装饰、构件简单、表面平整,能适合机械化批量生产的需要,同时又体现了一种新的美学。但联盟中最富创造性的设计并不是为那些以各种形式存在许

多世纪的东西而进行的设计,而是那些为适应技术变化应运而生的产品所作的设计,特别是家用电器的设计。联盟的一些不太知名的设计师所设计的一系列吊灯和台灯,表明了在解决电光源照明这一特定问题上的逻辑性,这在今天也是难能可贵的。在联盟的设计师中,最著名的是贝伦斯。贝伦斯出生于汉堡,曾在艺术学院中学习过绘画,后改行学习建筑,1893年成为慕尼黑“青春风格”组织的成员。在慕尼黑期间,他接受了当时的激进艺术的影响,与维也纳分

离派的主要人物奥布里奇等人交往甚密。1907年,贝伦斯受聘担任德国通用电器公司AEG的艺术顾问,开始了他作为工业设计师的职业生涯。AEG拥有在德国使用爱迪生电气照明系统的专利许可,到1907年它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商之一,生产发电机、电缆、变压器、电动机、弧光灯以及各种家用电器等。由于AEG是一个实行集中管理的大公司,使贝伦斯能对整个公司的设计发挥巨大作用。他全面负责公司的建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及产品设计,从而使这家庞杂的大公司树立起了一

个统一完整的、鲜明的企业形象,并开创了现代公司识别计划的先河。

图5-39 贝伦斯于1909年设计的透平机制造车间与机械车间

贝伦斯还是一位杰出的设计教育家,他的学生包括格罗披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米斯(Mies van der Rohe,Ludwg,1886—1969)和柯布西埃(Le Corbusier,1887—1965)三人,他们后来都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现代建筑师和设计

师。联盟成立之时,贝伦斯就积极参与联盟的工作。他在AEG各方面设计的成就,就是联盟所追求的目标的一个典型范例。1909年,他设计了AEG的透平机制造车间与机械车间(图5-39),其造型简洁,摒弃了任何附加的装饰,被称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

图5-40 贝伦斯于1908年设计的电风扇

图5-41 贝伦斯于1910年设计的电钟

贝伦斯还为AEG作了大量的平面设计,其中AEG的标志经他在几年时间内数易其稿,一直沿用至今,并成了欧洲最著名的标志之一。作为工业设计师,贝伦斯设计了大量的工业产品。在有些产品中,古典形式和手工艺的影响的痕迹依稀可见,如前文所述的电水壶的表面处理就反映了这

一点,虽为机制产品而表面看上去却有些像手工锻打而成的。贝伦斯的多数产品都是非常朴素而实用的,并且正确体现了产品的功能、加工工艺和所用的材料。从他于1908年设计的电风扇(图5-40)和1910年设计的电钟(图5-41)上看不到任何的伪装与牵强,使机器即使在居家环境中也能以自己的语言来自我表达,而不再借助于过去的风格。在这一点上,他作为现代工业设计的先驱是当之无愧的。

贝伦斯十分强调产品设计的重要性。1910年,他在《艺术与技术》杂志上总结他的设计观时说,我们已经习惯于某些结构的现代形式,但我并不认为数学上的解决就会得到视觉上的满足。对于贝伦斯来说,仅有纯理性是不够的,因而需要设计。1922年,他在制造联盟的刊物《造型》中他写道:“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使生活更为简朴、更为实际、更为组织化和范围更加宽广,只有通过工业,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他又指出:“不要认为即使是一位工程师在购买一辆汽车时会把它拆卸开

德意志制造联盟

德意志制造联盟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欧洲各国都兴起了形形色色的设计改革运动,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和不同方面为对设计的新态度做出了贡献。但是,无论是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还是欧洲大陆的新艺术运动,都没有在实际上摆脱拉斯金等人否定机器生产的思想,更谈不上将设计与工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工业设计真正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突破,来自于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Werkbund)。这是一个积极推进工业设计的舆论集团,由一群热心设计教育与宣传的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企业家和政治家组成。制造联盟每年在德国不同的城市举行会议,并在全国各地成立了地方组织。制造联盟的成立宣言表明了这个组织的目标:“通过艺术、工业与手工艺的合作,用教育、宣传及对有关问题采取联合行动的方式来提高工业劳动的地位。”联盟表明了对于工业的肯定和支持态度。宣言还指出,他们所关心的不只是美学标准,“美学标准的合理性与我们时代的整个文化精神密切相关,与我们追求和谐、社会公正以及工作与生活的统一领导密切相关。”在1908年召开的联盟第一届年会上,建筑师菲什(Theoder Fischer)在开幕词中明确了对机械的承认,他说:“在工具(指手工艺)与机械之间没有什么鸿沟。只有同时采用工具和机械,才能做出高水平的产品来。……粗劣产品的出现,并非由于机械制造所致,而是因为机械使用者的不当与我们的无能。……批量生产与劳动分工并没有什么危险,只有工业没有产生优质产品的目标,只有我们忘记了自己是社会的公仆,自以为是时代的支配者,这才是最为危险的。” 对于制造联盟的理想做出最大贡献的人物是一位在普鲁士贸易局工作的官员穆特休斯(Herman Muthesius,1861—1927)。他是一位建筑师,1896年被任命为德国驻伦敦大使馆的建筑专员,一直工作到1903年。在此期间,他不断地报告英国建筑的情况以及在手

《德意志意识形态》详解

基本观点 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是马、恩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作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这部巨著,其第一卷“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在论述第一个问题,即“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对唯物史观作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经典表述。 详细分析 为了分析研究之便,这里先把《形态》中对唯物史观所作的近1000字的表述抄引如下: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这种观点表明: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作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尽管遭到以

关于德国的崛起

《大国崛起》中关于德国崛起的部分我已经看了好几遍了,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 其一,是德国崛起过程中的独特策略:以经济的统一来推动政治的统一。这是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独特创造。 在当时,德国分裂成大大小小60多个邦国,许多德意志的仁人志士致力于探索一条德国统一的道路。这其中,经济学家李斯特以独到的眼光发现,严重的政治分裂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各邦国之间繁重的关税。货物每经过一个邦国都要交税,有时候所交的关税远远超过所运货物的价值。如果能以解决关税问题为突破口推动德意志经济的发展,就能够推动德意志政治上的统一。因为各邦国间经济贸易的发展能够有效加强各邦国间的联系和相互依存度,以及消融各邦国之间的隔阂。 但李斯特的学说遭到许多邦国的强烈反对,因为它们不能放弃关税这一重要的收入来源。经过李斯特十多年的艰苦游说,最大的邦国普鲁士最终接受了他大的建议,推动建立了德意志关税同盟。关税同盟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德意志经济的发展,德意志政治统一曙光初现。 其二,是德国元帅毛奇在1871年打败法国后说的一句话: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 德国在崛起的过程中,特别重视教育的发展,德国的领导人把提高国民的素质视为推动国家振兴的基础。早在19世纪中叶,德国就推行了国民免费教育,接受教育是每个国民应尽的义务,不接受教

育就要接受惩罚,而国家则必须为国民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在德意志统一前夕,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已经达到了97%以上。 早在拿破仑入侵的时候,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就指出:这个国家必须以精神的力量来弥补精神上的缺失。正是因为穷困,所以要办教育。在普及国民教育的同时,德国建立起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现代大学。当普鲁士还在向拿破仑支付巨额战争赔款时,国王拿出了最后的家底建立了柏林洪堡大学,并承诺政府不干涉大学的教学科研活动。 在德国的发展过程中,教育、大学、科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智力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凭借这一重要的资源,德国引领了19世纪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站在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 我觉得德国的发展模式值得后发国家借鉴。在经济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通过重视并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创办高水平的大学教育,以智力资源来推动国家的发展。印度走的就大约是这种道路,在金砖五国,中国靠廉价的劳动力起家、俄罗斯吃石油天然气的老本、南非靠金刚石等稀有矿产、巴西靠亚马逊热带雨林,我觉得都是靠不住的。唯有印度的IT技术、软件工程师是靠谱的,并且能够长久发展的。但印度的问题在于教育只是少数人的教育,精英教育使得国民整体素质差距过大。 应该说那几个老牌的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和德国都是非常重视国民教育的,只有重视并提高国民的素质,才是国家长久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共产主义思想解读

摘要:共产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框架。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共产主义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于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不仅完成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以及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而且系统的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进一步揭示了共产主义运动的一般规律,对于当今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深刻地指导意义。 一、阐释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主要从分工的角度以及私有制的产生角度来分析共产主义的。他们认为,私有制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分工造成的,分工的出现使得社会生产力不断地发展与扩大,与此同时,分工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阶级矛盾的激化,甚至人的本质的异化。如何消灭这种“异化”,首先,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高度发达。其次,由于异化造成了阶级出现了分化,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越演越烈,无产阶级革命最终爆发。最后,交往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普遍交往的建立和发展。“异化”作为实现共产主义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只有消除了“异化”现象才能够为共产主义的实现铺平道路创造先决条件。换句话说,消除“异化”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共同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的前提。为了生存,无产阶级必须联合起来形成同盟,继而为实现共产主义,扫清障碍,创造有利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就交往的力量本身来说是不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它们会依然处于某种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得出以下这样的结论:“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普遍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也就是说,共产主义是一项世界历史性的事业,只有从全世界的角度把握才能够实现共产主义。 二、共产主义不能在一个国家首先实现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指出:“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可能的。”这句话指明共产主义是不能也不可能由某个国家单独完成的。共产主义是一种联合的运动,只有通过几个先进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斗争才能够实现。否则,共产主义只是一种“经验上的可能”。 三、阐述了共产主义运动的特点 1.以彻底消灭私有制为根本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指出:“但随着基础即随着私有制的消灭,随着对生产实行共产主义的调节以及这种调节所带来的人们对于自己产品的异己关系的消灭,供求关系的威力也将消灭,人们将交换、生产及他们发生相互关系的方式重新受自己的支配。”“私有制推翻了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这些论述从某种角度阐述了共产主义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消灭私有制,这在以前是完全没有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过去以往的社会革命不过是以一种私有制取代另一种私有制,而共产主义本质上是要消灭这种私有制。 2.共产主义运动是自由联合体的运动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每个参加共产主义运动的个体都是抱着为了完全消灭阶级的信念而组成的自由联合体。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多次使用“联合起来的个人”“各个人之

影响德国经济发展的几个因素

关键词:德国发展体制创新理论创新 key words: Germa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novation in system, innovation in fundamental t h e o r y. 内容提要:文章分析了德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点,指出德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在于它根 。 h. 响德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或许能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提供一些有用的素材。一,以为依托的发展工业化以前的德意志以农业为主,且处于分裂状态——保持德意志的分裂一直是英法等大国

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而德意志的分裂的确对德国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坏的阻碍作用,但这种作用在德国统一后便转化为推动工业化的巨大动力,德国中所有要求工业化与都市化的力量迅速地占领了德国的政治舞台。其资本率在1850年前后估计只有5%,在1850-1860年间则增长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70年代则为12.5%。 不过,与英国相比,德国没有因为工业的发展而牺牲其农业。一旦如美国这样的国家其农产 年 。 各部门就业人口变化表; 年代188219071925193919501964 就业人口百分比

农业和42.233.930.325.024.611. 4 工业和手工业35.639.942.340.842.748. 3 商业、和服务业22.226.227.434.232.740. 3 当然,西方学者尚无法得出十分精确的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自从德意志帝国建立以后,工业和农业已经交换了它们在德国经济生活中的相对地位──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 同 : 。 口 13 1 工矿业21.431.744.625.229.137.9 0.72.16.41.12.03. 6 服务30.025.020.519.119.823. 6 住房2.93.35. 1 总计9.6百万15.7百万45.6百万15.1百万19.4百万30.2百万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蔡振磊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厦门 361005) [摘要] 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的核心问题,自古以来就一直困扰着人们。马克思借助唯物史观,在批判性地继承前人合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而全面的阐述,实现了人的本质思想的历史性变革。《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解读其中关于人的本质的阐述,无疑是我们当代正确理解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并接下去进行研究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人的本质 作者简介:蔡振磊(1987—),男,福建石狮人,2009级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人的本质是什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是我们回答“斯芬克斯之谜”必须面对的。从人类拥有自我意识的那一刻起,对于自身尤其是自己本质是什么的追问和思考就没有停止过。卡西尔曾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和动摇过:它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1](P3)马克思批判性地继承了前人合理的研究成果,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而全面的阐述。作为马恩唯物史观奠基之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书中论及人的本质的内容,是我们研究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不可或缺的一环。书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我认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现实的个人是研究人的本质的立足点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2](P66-67)这个前提不但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探寻人的本质的根本立足点。现实的个人,不同于费尔巴哈的“一般人”,那种仅仅只是感性直观的人,只是作为一种感性的对象。以现实的个人为研究的立足点,反映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讨从抽象的类的存在物转变为在现实之中、在具体的个人身上去真正地触及何为人的本质。在马克思之前的众多学者将理性、自由,抽象劳动等当成人的本质,以及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宗教的本质,实质上是没有认识到这些只是“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对立性的外观了。”[2](P73) 那么,现实的个人是什么呢?现实的个人,首先必须是感性的存在,是自然万物当中的一份子。“全部人类的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2](P67)但倘若仅限于此,远不能说明人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2](P71-72)这意味着物质生产才是现实的个人最为重要的特质,是

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合写的第二部著作,写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左右。关于撰写这部著作的动因以及著作在当时未能出版的缘故,马克思自己在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过这样的概括:当1845年春他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 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两厚册八开本的原稿早已送到威斯特伐利亚的出版所,后来我才接到通知说,由于情况改变,不能付印。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楚问题,我们就情愿让 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 从马克思的回顾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已经形成自己的新世界观,即已有我们的见解”,但还未对之作出全面的阐发,因此,在这部著作中,对论敌的批判被用作作者阐述自己见解的方式。此外,更为重 要的是,著作的的主题是要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这就是说,作者认为,他们的新见解与整个德国思想传统之间有一个明确的划界。由此可见,这部著作有其独特的价值:新思想是在同旧思想的批判关系中确立的,阐明这种批判关系本身,无论对于新思想的创立者来说,还是对于新思想的学习者来说,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令人遗憾的是,此书当时未能出版(除其中的第2卷第4章在1847年发表在一份杂志上以外),以致这部 对于世人正确理解了历史唯物主义来说最为重要的文献,要迟至20世纪30年代(1932 )年才以手稿的形 式全部面世。 此书就其作品形式来说是未完成的,其中的第1卷第1章(即《费尔巴哈》章)是一份未写完的手稿。此 外,全书甚至没有一个总标题,现在的书名(《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是马克思后来在一篇声明中对这部著作所用的称呼。 以手稿的形式面世的作品会给读者的阅读带来困难,因此出版者在发表前必须对它进行编排、分节和加设 标题,这样就造成了不同的编排本。现在我们这里所用的中文版本,依据的是1985年的德文单行本,所以与1960年的全集中文版有所不同。 从手稿的表达方式来看,此著一方面具有论战的形式,另一方面也具有作者对自己的见解作进一步探讨的性质,所以并不具备确定的原理体系和深思熟虑的结构安排。但这与其说是它的缺点,倒不如说是它的优点,因为它促使读者自己运用理解力,去体会在一场哲学革命之后作者关于人类思想与知识的真正性质和任务的看法。 在这部著作之前,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文献是马克思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后者其实可以看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基本思想的

德意志制造联盟讲解

第八节德意志制造联盟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欧洲各国都兴起了形形色色的设计改革运动,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和不同方面为对设计的新态度做出了贡献。但是,无论是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还是欧洲大陆的新艺术运动,都没有在实际上摆脱拉斯金等人否定机器生产的思想,更谈不上将设计与工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工业设计真正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突破,来自于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 Werkbund)。这是一个积极推进工业设计的舆论集团,由一群热心设计

教育与宣传的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企业家和政治家组成。制造联盟每年在德国不同的城市举行会议,并在全国各地成立了地方组织。制造联盟的成立宣言表明了这个组织的目标:“通过艺术、工业与手工艺的合作,用教育、宣传及对有关问题采取联合行动的方式来提高工业劳动的地位。”联盟表明了对于工业的肯定和支持态度。宣言还指出,他们所关心的不只是美学标准,“美学标准的合理性与我们时代的整个文化精神密切相关,与我们追求和谐、社会公正以及工作与生活的统一领导密切

相关。”在1908年召开的联盟第一届年会上,建筑师菲什(Theoder Fischer)在开幕词中明确了对机械的承认,他说:“在工具(指手工艺)与机械之间没有什么鸿沟。只有同时采用工具和机械,才能做出高水平的产品来。……粗劣产品的出现,并非由于机械制造所致,而是因为机械使用者的不当与我们的无能。……批量生产与劳动分工并没有什么危险,只有工业没有产生优质产品的目标,只有我们忘记了自己是社会的公仆,自以为是时代的支配者,这才是最为危险的。”

对于制造联盟的理想做出最大贡献的人物是一位在普鲁士贸易局工作的官员穆特休斯(Herman Muthesius,1861—1927)。他是一位建筑师,1896年被任命为德国驻伦敦大使馆的建筑专员,一直工作到1903年。在此期间,他不断地报告英国建筑的情况以及在手工艺及工业设计方面的进展。除此而外,他还对英国的住宅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写成了三卷本的巨著《英国住宅》,并于他返回德国后不久出版。

德意志意识形态讲解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的历史背景和内容结构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写作的历史背景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是革命实践提出的新要求 同任何一部经典著作一样,《形态》一书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了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而写作的。 1845年1月,法国政府在德国反动政府的要求下。把马克思逐出巴黎。马克思被迫来到了布鲁塞尔,接 着恩格斯也来到了那里。当他们在布鲁塞尔再次会见时,新的迫切的斗争任务正摆在他们面前。欧洲的革 命形势已经成熟,各国的无产阶级已经组织起来,各种工人团体、共产主义组织相继出现。马克思主义奠 基人极力主张把这些分散的革命力量联合起来。于是1846年初,根据马克思的倡议在布鲁塞尔成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时期收到了大量书信,通报了各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情况,交 流了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这一切表明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在不断增长。后来恩格斯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说:“我们两人已经深深投入政治运动;我们已在知识分子中间,尤其在西德意志知识分子中间拥有信徒,并 且跟有组织的无产阶级建立有相当大的联系”。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选》,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55年版,第2卷,第342 页) 此外,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同英国的宪章主义者的革命派、法国社会民主党“民主派兄弟协会”、特别是“正义者同盟”等组织建立了联系。“正义者同盟”主要是由德国的手工业工人联合组成的一个秘密组织,在 这一组织中占居统治地位的思想,’一部分是布朗基主义,一部分是魏特林主义。魏特林原是德国的裁缝 工人,他的早期著作和言论,无疑地曾经起了促进革命的作用,可是他很快地就变成了社会主义运动的绊 脚石。魏特林不懂得阶级斗争的意义,否定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企图把“正义者同盟”变成一个 俯首贴耳地追随他的宗派。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正义者伺盟”中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力图使它成为真正革 命的、共产主义组织。 1846年5月初,马克思恩格斯和“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另一些成员发表了《反克利盖的通告》,这个通告对克利盖的冒牌共.产主义宣传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克利盖原是德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后 来侨居美国并在那里出版了《人民论坛报》。他在文章中把共产主义描绘成旨在使全人类走向团结友爱和 幸福生活的新的爱的宗教,千方百计地掩盖旨在消灭私有制关系的共产主义改造的革命实质。《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通告》中揭露了克利盖的充满伤感主义的和宗教观念的冒牌的共产主义。这个委员会的 大多数成员都在《公告》上签了字,而魏特林却加以拒绝,他把马克思恩格斯及其战友的这一行动看作是 旨在破坏他的学说的威信的“阴谋”,是“同室操戈”。 当然,在谈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当时的工人团体和共产主义组织中的影响时,必须看到,在这个时期马克 思的学说“不过是无数社会主义派别或思潮之一而已”,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基本上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 级社会主义派别。他们的思想严重地腐蚀这些组织的机体。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的任务靛在 于科学地论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方面要把它同自由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对立起来;另一方面又要把它 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对立起来。必须使无产阶级确信,只有科学共产主义才是唯一正确的理论。 后来恩格斯写道:“我们负有义务要科学地论证我们的见解.但同时必须使欧洲无产阶级首先是德国无产 阶级确信我们的见解的正确”。①(《马克思愚格斯文选》,外国文书籍出版局莫斯科1955年版,第2卷,第342页)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抱着这一目的来撰写《形态》这部著作的。由此可见,这部著作的诞生, 是马克思恩格斯直接参加工人运动的结果,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提出的新要求。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是时代的要求和理论斗争的需要 任何一个思想家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从事自己的活动的。这种条件除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政治状 况外,还包括一个民族的理论思维传统。 1 / 43

当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趋势与启示

当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趋势与启示 摘要:区域经济集团化在新世纪加快了发展的速度,区域经济集团的数量大量增加;区域经济集团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区域经济集团之间跨区合作日益频繁。随着多数国家参与了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区域经济集团化作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增强了世界经济的活力。 关键词: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历史影响趋势启示 所谓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地理位置相邻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致性或互补性,政治文化背景具有相似性,通过政府间签订条约或协定,并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按议定的规则和程序来管理和协调彼此之间的经贸来往。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区域经济集团化就开始显现,一些地理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间通过加强经济合作,为谋求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形成了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或国家集团。另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深与国家经济发展的之间的矛盾下,区域经济集团化不断在加强。各国追求市场多元化,也为区域经济集团化提供了可行的动力。再者,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各国政治竞争的必然结果。(1) 1.世界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历程 三个阶段: 1 、世界区域经济合作的准备或萌芽阶段 从宏观上来看,这个准备阶段可以追溯到19 世纪中叶,即在1834 年由北德、中德与南德三个关税同盟联合起来建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它可以说是经济史上最早开始的区域经济合作的雏形。1958年,以德法为核心,联合其他西欧四国即意大利、比利时、荷兰与卢森堡结成的西欧共同市场或欧洲经济共同体就是以原先的关税同盟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而欧洲经济共同体又是今天欧洲联盟的前身,也是当代区域经济合作的典型范例。 2 、世界区域经济合作的形成阶段 二战结束后, 区域经济合作进入形成阶段。1944 年9 月,荷兰、比利时与卢林堡就签订了建立关税联盟的协定,1946 年,三国又将关税联盟扩大为经济联盟1949 年1 月,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欧洲经济互助委员会,它强调生产方面的联合,要求各国国民经济计划的协调与配合,实现“新型的国际分工”、生产协作与专业化。1952年,西欧六国煤钢垄断组织建立了以西德与法国煤康采恩为核心的欧洲煤钢联营,它既是战前欧洲煤钢卡特尔的继续与发展,又为1958 年建

大国崛起(德国)

《大国崛起》德国篇 一、德意志的分裂与统一 1、分裂: 德意志土地被称为“欧洲走廊”。地处欧洲中部的德国经常沦为欧洲的战场。 1648年,欧洲各国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合约》,保留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称号,但是德意志被分裂为314个大小不一的邦国,各邦国各自为政,一盘散沙。最大的两个邦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德意志在整个19世纪的主题就是:统一和自由。 1806年10月27日,拿破仑攻入勃兰登堡门,和平女神被当做战利品被拆下运回法国。德意志罗马帝国轰然解体。但是,拿破仑带来的不只是屈辱,还有以平等和博爱为中心的法国大革命思想。 1814年,拿破仑被反法同盟击败,战后谈判时,在英俄主导下由38个联邦组成德意志邦联,邦联结构非常松散,欧洲列强不愿见到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国家。 2、统一: 19世纪初,国家的严重分裂制约了德意志的经济发展。邦国之间设立重重关卡,每过一道关卡都要办手续,兑换货币,缴纳关税。各邦国的货币种类最多时曾达到过6000种,缴纳的关税往往超过了贩运货物的价值。 基于此,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认为只有先实现经济上的统一才能走向政治统一。于是他到各个帮过去游说,但都是无功而返甚至被驱逐出境。最后,最大的邦国普鲁士接受了李斯特的建议。1834年,普鲁士主导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过境再也不需要缴纳关税。在随后的十几年里,各个邦国陆续加入关税同盟,以普鲁士为中心的铁路网逐渐建立。19世纪中期,同盟地区的钢铁产量仅次于英

国和法国。经济统一的目标实现。 政治上,1848年多个邦国爆发了推翻君主专制的革命,各邦国派出代表在法兰克福召开全德意志议会,试图协商建立一个自由又紧密的联邦。但是,旧势力迅速反扑,大部分邦国又很快恢复了君主专制。 1862年9月30日,俾斯麦就任普鲁士首相,走上政坛之后坚持的理念就是只有通过铁和血才能达到政治目的。1866年,普鲁士击败奥地利,奥地利脱离德意志邦国。四年后,普法战争爆发,德国皇帝被俘。1871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在此诞生。这一年,距离拿破仑进入勃兰登堡门整整65年。 3、德国崛起的原因: 德国刚刚统一,发展不久就在综合实力上远远超过了法国。包括德国能在一战二战后迅速崛起,原因在于德国非常重视对国民素质的培养。在德国,上学几乎免费的,不上学却要受到处罚,是最早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小学即教授多门科目,包括世界地理、算数、德语、宗教、体操等。普及全民教育的同时,还注重建立教学和科研并重的现代大学。在德意志战败还在向法国赔款时,德国国王拿出最后的家底,建立了柏林洪堡大学,并捐献出了豪华的王子宫作为校舍。与此同时,还接受了洪堡大学的一个要求:国家支持教育和科研活动的同时,不得干涉学术自由。凭借对教育的重视,知识成为了德国崛起的跳板,使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各种发明的数量超过英法两国总和。借助智力资源,在统一后的40多年里,德国迅速赶超欧洲列强。1910年,德国的工业总量超越了所有欧洲国家。 在德国发展过程中,俾斯麦通过灵活的外交,消弭了各国对德国的戒心,使

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阐述 第一,马克思主义“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认定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根基所在,“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引用同上)。说明了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从而阐明了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以及生产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 第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明确的表达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思想。进而指出唯物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不同,即“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引用同上)。也就是说,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不能从范畴、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引用同上)。也就是说,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革命推翻这一社会基础,才能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在这里,马克思主义科学地解决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说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形态》指出“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一定会“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引用同上),即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并制约着人的全部活动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和过程。所以,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产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自身的发展。 第四,一定的生产力和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关于这一点《形态》这样阐述:“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么,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思想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一点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3.}。”即如果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和革命群众,即使具备了足够的思想意识条件,也完全不可能产生任何社会革命。

浅析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浅析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内涵及意义 周一帆 (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管理1402班,江苏无锡 214122) 摘要: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我国部分地区的针对外商投资管理的一种新的法治模式,它的根本内涵在于政府用清单方式划分出明确禁止外资进入的领域,其余所有领域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国内国外资本以平等的市场主体进入,进行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颠覆了现有的正面清单管理方式,是政府和市场关系的一次重新调整和定位,遵循“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基本原则,具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限制公权和减少腐败、高度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进一步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政府与市场;体制创新 “负面清单”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经济改革大背景下的关注焦点之一。2013年9月27日,国务院印发通知批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要“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的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的领域”。“负面清单”迅速成为各界人士强烈关注和广泛使用的高光词汇。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我国市场准入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是政府和市场关系的一次战略调整,左右了我国未来市场经济的走向。因此,学习了解负面清单的起源,准确认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内涵,深刻领会我国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一、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起源和发展 “负面清单”是一个英文外来词,是“Negative list”一词的直译,也可译作“否定清单”,负面清单制度也不是新事物,其使用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30年代。 “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同盟国就是采用负面清单模式订立贸易条约”,加入同盟的l8个德意志邦国同意开放所有进口市场、取消所有进口限制,除非列明不开放和不取消的,这或许是负面清单在经济贸易领域的第一次使用。

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德意志意识形态》无疑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部著作里第一次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了系统的阐述,透过这部著作我们可以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理论特色;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给我们留下的卷帙最为浩繁的哲学著作,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宝贵思想资源。当代中国理论界的许多争论,例如关于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人道主义和异化、意识形态的本性和“非意识形态化”、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性等问题的争论,都发端于或围绕着这一理论源头。因此,我们今天研读这部巨著,既要有历史感,即努力从原著形成的具体历史环境上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感受其深邃思想,辨析其理论界限,又要有当代意识,即着眼于当代背景下的中国实践,从坚定信念、创新思想、提升国家“软实力”、开创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的高度把握《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和当代价值,以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当代中国实践的指导。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形成的标志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写作时间是1845年11月至1846年8月。作为被学界公认的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性著作,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它在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却由于各种原因(主要是党内的不同意见)未能公开发表(仅发表了第2卷的第四章)。恩格斯逝世以后,手稿由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人保管,未及时发表。直到1924年,经苏联梁赞诺夫整理,它才以俄文首次发表了第一章,编入《马克思恩格斯文库》。1932年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由维?拉多茨基主持编辑,用德文发表了全文,载入旧国际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部分第5卷。1955年苏共中央马列研究院根据苏共中央决定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时,《德意志意识形态》被收入第3卷。由于旧版本是按编者意图重新编排的,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原文原意不符的错误,1965年苏联《哲学问题》重新发表了巴加图利亚按原稿写作过程整理编排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并在1966年出版了该章的单行本。此后,又有日本学者广松涉关于该章的新编版问世(1974年),以及正在编撰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订版第二版(MEGA2)。尽管不同的版本体现了不同的编排原则,甚至在立场上的差异,但是,尽可能真实地展示作者的创作过程,则是版本编排和研究的总趋势,总的看来,新版本的不断问世并没有影响人们对于该著作的总体评价。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世界观经历了由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再向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的两次转变。这两次转变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是哲学领域革命变革实现的过程。《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有时简称《形态》)就是这个过程大致完成的标志。《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的第二部合作著作。这部主要以论战形式出现的著作,集中批判了黑格尔之后的思辨哲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意识形态”这个词在当时主要用来表达被颠倒了的虚假意识。马克思恩格斯用这个术语概括在《形态》中被他们批判的对象,即以思辨哲学方式出现的使实在神秘化的哲学和观念形态,并通过对这种意识形态的批判揭示了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颠倒性和奥秘,初步解剖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它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德意志关税同盟对德国的作用

首先,它在很大范围内取消了德国境内的关税壁垒,为商业注入了活力。德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除奥地利之外3/4的土地上,2300万人口中实现了进出口税和过境税的统一。1834年1月1日凌晨,长串长串载满货物的四轮马车等待通过边 境线,这一壮观的景象预示德国内部市场商业流通扩大的开始。 其二,度量衡和货币制度的逐渐统一。关税同盟成立后,由于涉及到征税和同盟内收入再分配等实际问题,需要对各邦不同的货币关系进行协商。1838年的德 雷斯顿货币条约就货币兑换率的问题达成了协议,宣布在银本位基础上确定两种货币流通区域,即北德的塔勒区和南德的古尔登区,塔勒与古尔登的比价为4∶7。在此期间,还出现了纸币问题。普鲁士除控制各邦纸币的使用外,还加强了普鲁士银行纸币的流通量。到60年代,普鲁士银行发行的纸币控制了德国很大一部分货币流通,货币统一由此在大范围内形成。关于度量制度,1833年关税同盟 国制定了关税重量单位——关税公担。1关税公担等于50千克,并逐渐取代了 各邦的重量体制。 其三,交通运输状况的改进。由于担心贸易转向以及由此带来的财政损失,同盟各邦都把改善交通视为克服这一危险的好办法。首先是铁路,30年代开始受到 各邦政府的重视,四、五十年代对铁路的投资以令人吃惊的速度递增,50—80 年代,铁路资本占全部投资的比例从2.8 %增长到7.4%。铁路长度1850年5856公里,到1870年则达到18,876 公里。铁路路线的选择也明显受到关税同盟的 影响,铁路枢纽往往是扼贸易咽喉的城市,如柏林、莱比锡和科隆等,因商业流通的需要将城市和地区连接起来。关税同盟和铁路建设的同步发展使李斯特在30年代就将它们视为德国现代化的“连体双胎”。其次是河道运输。1800年一宗货物从易北河上的汉堡运往马格德堡,通行税需付14次;美因河上从班贝格运货到美因兹付通行税33次。1831年莱茵河沿岸的各邦接受了“美因河—莱茵河船运条例”,宣布了收税和堆货权的无效。而关税同盟成立之后,在它的范围内更是免除了河道通行税,大大保证了货物运输的畅通。 其四,关税同盟对德国工业起了刺激和保护作用。虽然采取较低的关税政策,扩大国外产品的进口,使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尖锐化,导致一些传统手工工业的破产,但另一方面,因为鼓励新技术的引进和模仿,进口替代品的生产速度加快,传统企业结构也被迫进行调整改造。同时,因为关税同盟的建立废除了贸易壁垒,商品交通费用下降,而它们和国际贸易的联系又得到增强,因而使国内商品向国外市场出口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更不用说对一些工业部门如糖、棉毛和铁制品等,关税同盟还进行了有选择的保护,而这种保护恰恰是以往小邦国所做不到的。关税同盟的建立并没有直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也没有阻止40年代发生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但它却在某种程度上保证德国从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家的过渡。1844年,库尔黑森政府就关税同盟对工业的影响做了一个民意测验,结果表明:没有一个大企业对这个机构的有利后果产生争议,尤其是博肯海姆的企业对关税同盟充满了赞美之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关税同盟加强了德国内部的经济联系,不同的经济区域慢慢地融合成为共同的民族市场,逐渐形成民族经济。随着商品贸易的增长,铁路河道运输的改进,工业的发展,税率政策的调整以及货币和度量衡的统一简化了商品交换的方式,同盟各邦之间的经济联系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性逐步增强。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综述:德国是欧洲的一个优秀国家,世界第二大商品出口国和第三大商品进口国,同时在医学研究、技术创新等多个领域中处于世界前列。在美、英、苏、法四强同意下1990年东德和西德终于达成两德统一。 ?地理位置:德国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面积为35.7万平方公里。国界线长3757千米,海岸线长2389千米。德国面积的53.5%用于农业,29.5%是森林,12.3%用于居住和交通,1.8%是水域,其余的2.9%是荒地。 ?气候条件:德国西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往东部和南部逐渐过渡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多变,盛行西风。德国气温适中,气温变化不大,整体上平均气温7月14~19℃,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 ?资源: 历史综述 ?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 ?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也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文明于世,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祥地,以惊人的破坏力和伤害力震惊了世界。 ?而这一切都源于这个民族对长期分裂和战乱的记忆,统一和强大成为德意志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这两百年来,一直在追求国家统一。 ?哲学家,(黑格尔、费希特)文学家(歌德、席勒),音乐家(贝多芬、瓦格纳) 历史概述 ?近200年来因为欧洲中部,所以变为欧洲列强的雇佣军,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相残杀—— 1788年欧洲列强分裂欧洲(邦国分力,中央权利消失)——德国不复存才,两大邦国普鲁士和奥地利,——1806年拿破仑进入德意志抢走和平女神——19世纪,追求和平和统一追求建立民主共和的国家——法国战败但德国仍处于分裂中——法国大革命思想(自由实平等)——李斯特提出实现先德国经济上的联盟(经济统一到政治统一,普鲁士采纳)——19世纪,爆发推翻君主制革命(1、统一未实现;2德国的专制制度依然存在)——普鲁士铁血宰相首相俾斯麦(1815-1898),军队征战,七星期战争,北德——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德意志民族国家出现——钢产量、煤产量、GDP、铁路等方面仅次于第一英国——一战爆发——希特勒独裁二战爆发——战后复苏 议会时期 ?繁重关税,货币混乱,严重阻碍内部贸易,阻碍德国经济发展、德国产品的竞争力。 ?李斯特:各邦国建立全国关税同盟。 ?失败,因为各邦国均不想失去关税的收入。 ?普鲁士接受。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使商品、资本、劳动力自由流通,为德国统一创造前提。各邦国加入,铁路修建,关税同盟总产量为欧洲第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