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农村建设政府主导导什么

新农村建设政府主导导什么

新农村建设政府主导导什么
新农村建设政府主导导什么

新农村建设:政府主导“导”什么

新农村建设由政府主导,政府主导该导些什么?山西省泽州县山耳东村运用辩证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到过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山耳东村的人,无不被它那风格别致的农民住宅、整齐的街道、芳香的花草以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民公园所吸引,感叹这里已和城里没啥两样。然而,在感叹这里优美环境的同时,他们运用辩证法,妥善解决新农村建设中一些问题的成功做法,带给我们更多启示。

处理好当前收入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关系。早在上世纪90年代,山耳东村就依靠丰富的地下煤炭资源,使全村迅速由贫困走向富裕。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村干部认为眼前的收入只是暂时的,必须抓新的经济增长点,让农民有稳定的收入。全村为此开展了“煤矿资源挖完怎么办”的大讨论,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1800亩的荒山资源,兴建经济林,形成了山顶松柏戴帽、山中果树缠腰、山下梯田层层、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亮丽风景;除每人留一亩自留地外,将其余土地集中起来建起了高效农业农场;充分利用地

处城市郊区、环境优美的优势,兴建起游泳场、娱乐园、休闲别墅,经济发展有了新的增长项目,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2006年,全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一番。

处理好村镇建设中“快”与“慢”的关系。村镇建设步伐要快,但不能图快,更不能为快而损害群众的利益,影响群众的生活。山耳东村在村镇建设中坚持做到了四点:制定村镇建设规划,虽说规划制定时间长达半年,但在以后的建设中从未返工或拆除重建;在村镇建设中不搞全部推倒重来,也不搞突击工程,而是逐年分片进行改造;坚持因户而异,满足各个层次农户的要求;坚持不占耕地、少占土地、尽量拆旧建新的方针。全村所有新建房屋都在旧村改造的基础上进行。目前,其余土地集中起来建起了高效农业农场;充分利用地处城市郊区、环境优美的优势,兴建起游泳场、娱乐园、休闲别墅,经济发展有了新的增长项目,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2006年,全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一番。

处理好村镇建设中“快”与“慢”的关系。村镇建设步伐要快,但不能图快,更不能为快而损害群众的利益,影响群众的生活。山耳东村在村镇建设中坚持做到了四点:制定村镇

建设规划,虽说规划制定时间长达半年,但在以后的建设中从未返工或拆除重建;在村镇建设中不搞全部推倒重来,也不搞突击工程,而是逐年分片进行改造;坚持因户而异,满足各个层次农户的要求;坚持不占耕地、少占土地、尽量拆旧建新的方针。全村所有新建房屋都在旧村改造的基础上进行。目前,全村253户已有90%住上了单元楼和别墅楼,新建房屋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户均150平方米,但却没有多占一分土地。

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基础设施工程“硬件”上去了,农民的政治文化素质“软件”上不去,是徒有其表的新农村。山耳东村下力气完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村里的道路及通往农户门前的小路全部实现了硬化,实现了户户通电视、通电话、通自来水、通暖气,部分家庭接通了网络,配上了电脑。同时,为培育新型农民,除鼓励农民子弟积极参加正规学校教育,对考上大学的农民子弟给予重金奖励外,还办起了农民夜校,开展了以创建十星级文明户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家庭、文明村组创建活动,邻里和睦友好,文明礼貌蔚然成风。

处理好民主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过去村干部曾经以为,只要是给群众办好事,群众一定拥护,出现了因主

观武断、强行拆迁群众房屋的现象。新农村建设以来,他们认识到,民主管理是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的可靠保证,在村务公开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村民自治管理制度,形成了重大事项“先由村班子拟定方案,再交村民酝酿,最后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的村民自治机制,创造了“板凳会议”的民主形式,有效地凝聚了民心,发挥了农民的主体作用。

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党的建设的关系。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要求农村的党支部要有好的思想,有好的作风,有一颗为群众谋利益的心,还要有敏锐的市场意识、超前的判断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山耳东村制定出“一公二强”(有公心,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村干部考核标准,贯穿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班子建设、后备干部配备的始终。创新党员干部罢免卸任机制,由党员对支部领导进行业绩考核和评议,由群众对党员进行业绩考核和评议,使党支部始终充满了活力,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作者系山西省泽州县人民政府县长)

专家点评

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宋圭武(甘肃省委党校经济学部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创新。

为什么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这主要是由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性和我国国情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从制度创新的角度看,新农村建设,必然涉及到一些体制方面的改革,如何改革,政府的主导作用别人是无法替代的。目前我国财政实力逐步增强,也为由国家财政提供农村公共品的开支奠定了有力基础。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不是要求政府包揽一切。这里要发挥好政府与市场两方面的力量。市场能做好的,要尽量让市场去做,政府的主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弥补市场的不足上。农民能做好的,政府就不要越俎代庖,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府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方向支持。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政府要统一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

导,切实把握好舆论导向,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要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要动员社会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

政府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支撑,主要体现在资金、人才、技术的支持上。

政府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秩序保证,政府在秩序供给方面主要是:一是要坚持公平原则,改革现行有关农村问题的一些不合理的制度;二是要逐步完善和健全不足的制度体系;三是要保证制度的有效性。

要加强县级政府建设。县级政府必须尽快从发展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应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对于县级政府而言,要做好规划工作;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不能一刀切,必须立足于本地实际,实行差异性发展战略;要坚持合力推进,提高各方面社会成员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既是新农村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保证,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社会管理体制的客观要求。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是党中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部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任务,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行动纲领。由于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为了更好地推进下一步新农村建设工作,对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是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意义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要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己的民主权利。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进一

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愿望。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体来说,生产发展是指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循环农业,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指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强扶贫开发工作,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乡风文明是指要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这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途径。村容整洁是指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这是改善农民生存状态的要求。管理民主是指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在全国农村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我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思考,为了解当前我区广大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以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根据今年统战系统调研计划安排,由中共蕉城区委统战部牵头,民盟蕉城区委、民革蕉城支部等组成调研组,联合开展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活动。2006年6月至8月在区委常委区统战部长王丽云、区政协副主席民盟蕉城区委主委郑贻雄带领下,调研组与区文化部门负责人一起先后深入我区沿海山区乡镇及20多个村居进行调查,通过座谈、访问、视察等形式了解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情况,还先后前往泉州市泉港区和莆田市荔城区等地考察取经,在认真分析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2002年10月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决定》颁布以来,农村文化建设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全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民间文化多元化发展尤引人注目。但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广大农村文化生活的贫瘠让赌博、迷信、色情等有机可乘,从而影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比较普遍,具体情况是: 1、乡镇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据了解,“十五”期间上级省、市厅、局对我区文化事业的投入累计达55万元(其中扶持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4万元,维修、设备添置经费23万元,文物经费8万元),我区年文化体育事业经费财政预算9.4万元,其中文体局文化事业费1.1万元,图书馆经费(包括图书购置费)4.3万元,体育事业经费4万元,但这些大多为人头经费,用于日常办公开支已相当紧张,真正用于开展业务工作的已所剩无几。文物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得文物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我区民间资本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很少,几乎没有,只有在2004年开始的天后宫(妈祖庙)修复工程中,募集到民间资本100多万元。全区乡镇现有的文化站所除少数外,绝大多数是多年来未能添置新书,且文化活动器材贫乏。 2、阵地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目前,我区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中产权明晰、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仅七都、金涵和位于猴盾村的区少数民族文化站三个站,其余各站或一直以来就没有站址,或系借用其他单位的场所,面积狭小,设备简陋,功能不全。据不完全统计,我区有76个行政村建立了村文化活动室,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27.3%,但大多数村级文化活动室只是挂一张牌而已,形同虚设。而且原有的文化设施普遍老化。据调查,现有的部分乡村影剧院多建于上一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现多数已成为危房不能使用。 3、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以及民俗日,由各乡镇文化站通过联办、协办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书画展、图片展、拔河赛,及棋、球类比赛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一年仅二至三次,也只到2-3个乡村,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义务题写春联、电影公映等,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近几年,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又重新活跃起来。在一些传统的节庆日,一些乡镇、农村都有开展一些民间民俗文化活动,

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蒲场镇大溪小学徐茂林校园文化建设不但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内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一起构成的统一体,是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相互作用,共同创造出来的文化集合体,而且是学校的精神之所在,是学校师生学习风气、精神风貌、养成习惯、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校园文化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的和谐发展,还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办学质量与水平的提高。而农村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有明显的差距,甚至是空白,这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学校的发展。根据自己多年在农村小学工作的经历,对于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谈点显浅的认识,以当抛砖引玉。 一、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办学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面临着实力雄厚的城里学校和异军突起的民办学校的夹击,可谓是在“夹缝中生存”,若不发展,随时会面临生源枯竭而“破产”的境地,走向没落。在这种局面下,农村学校自然非常重视发展教学质量,而忽视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殊不知,校园文化建设的落后,将会制约自身的发展,制约自身的竞争力。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普遍较差,综合分析有以下几个因素: 1、认识误区。 对文化建设存在诸多误解,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偏于硬件设施建设,而不太注重丰富的精神文化建设,注重的是外部的输血、投资,忽略了自身的造血机制的创立和传统资源的开掘与利用。从而导致设施豪华而“精神缺钙”的现象。有的甚至认为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有限,教育与教学是课堂上的事,就是重中之重。只要抓住教育质量这个纲,茅屋陋室也出人才、出好人才。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学无关,只要抓好

课堂教学。 2、形式单调。 农村学校能体现校园文化的日常手段有黑板报、班会、晨会,较好一点的有升国旗活动、校园广播站,偶尔举行一两次校园文化活动。总之,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比较单调,没有完全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没能够给教师、学生提供充足的才艺展示平台和精力渲泄的机会。 3、内容陈旧。 比如,我们在农村学校经常看到这样的标语:花圃前:“不准乱摘花草”;校园角“严禁乱倒垃圾”;厕所边:“厕所公约十不准”等。而我们在城里学校看到的却是另一种情形。如:校门口:“如果你遵守校纪,行为文明,你将受到全校师生的尊敬”、花圃前:“一花一草一世界”、厕所边:“往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无人监督的时候便是检验自己道德水平的时候”;教室门:“入室即静,怕静莫入;进来时肃然无声,三年后一鸣惊人”等。从中我们发现,农村学校标语使用的多是“不准”、“严禁”,这种强硬化,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人性化教育”,而城里学校温馨化标语体现了“人本位”的教育观。可想而知,走进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建设校园里,读到这两种不同的标语,给人的感受截然不同。 4、时断时续。 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往往时断时续,说明农村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不够。黑板报可能还是几星期前甚至是一两个月前的“陈年老醋”。没有定期的校园文化活动,往往一个学年也未举行几次,尤其是临近考试的一段时间,各种校园活动都终止。校园文化建设时而有、时而无、时而断、时而续,不贯彻始终。 二、制约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因素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党建工作(讲课稿)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党建工作 根据培训安排,结合组织工作实际,重点讲四个大方面:一是要把握好当前的基层党建形势,二是要有科学的工作方法;三是要有端正的工作态度。讲的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要把握好当前的基层党建形势 干好基层党建工作,首先要对当前的基层党建形势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和把握,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从社会宏观环境看,自由、民主、平等,是全社会追求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在中国的唯一执政党,立足国情提出了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坚持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从而促使各级党委更加重视基层,更加重视民主,更加注重权利,更加注重和谐。这种目的是明确的、方向是正确的,措施也是有力的。但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基层党建将持续不断地面临一些新情况、新挑战:一是经济结构转型给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难题。随着经济发展、企业改制,各类新经济组织大量涌现。这些组织没有主管单位、规模小、变化快,而且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根本,对建立党组织和开展党的活动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加以抵制。虽然符合条件的都建立了党组织,但没有建立党组织的新经济组织就成了党建工作的“空白点”。从巩固党的组织基础、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着眼,必须重视和解决好党的工作难进入、

难开展的突出问题。 二是社会组织机构变化给基层党建工作拓宽了新领域。当前,社会组织单元正发生巨大变化,专业市场、经济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活动团体、住宅小区等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空间。这些社会组织的基础单元,成为基层党建工作新的重要领域,是新时期基层党建必须面对和研究的新问题。 三是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明显滞后于形势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这“四个多样化”,造成党员的思想认识状况、生产生活方式等发生了相应变化,出现了党员在产业和地区之间流动越来越频繁,部分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党员思想情绪波动明显,党员因寻求就业或再就业造成不能正常参加党组织活动,不良社会风气冲击党员的理想信念等不容忽视的新问题。特别是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生活困难党员的关怀服务,不称职党员的教育转化等工作,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更显得十分重要。 面对这样的基层党建形势,从中央到地方,都特别地关注,从工作体制、机制、制度、办法等方面,及时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一是由高度重视变为极为重视。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以加强农村党建保障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强化基层党建进行了长篇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在新的时期要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发展,就必须着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全面加强党组织建设,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才能为推动当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标签:基层党建措施对策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的基礎,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基层党组织肩负重大的历史使命,如何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一支思想政治过硬、作风扎实、群众信服的干部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针对目前我国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的分析,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着眼于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用新的思维和视角来评价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用改革的精神、时代的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打造一支富有战斗力和开创精神的村(社区)级强班子、好班子,加快农村发展经济,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到2020年实现同步小康、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着力加强班子团结,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执政水平 团结是班子建设的永恒主题。加强班子团结,就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发扬党内民主,强化党内监督,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建设一个团结坚强的好领导班子,尤其是选好一个好的支部书记,是搞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实践证明,哪里的党支部坚强有力,其他组织的作用就发挥得好,经济和各项工作也进步快,反之,各项工作就处于被动,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是选。在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下选拔那些热心为群众出力,公道正派,能领导群众共同致富的人进入班子;对精心选拔仍无合适人选的村,可以从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得力干部到村(社区)任职;注重从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务工经商能人中选好苗子,作为后备干部培养。 第二是训。加强培训提高支部班子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第三是调。对那些年老体弱、不发挥作用的支部书记,必须坚决调整。 第四是稳。基层干部常年工作在第一线,任务重,难度大,非常辛苦,各级党委既要支持他们工作,又要关心他们的疾苦,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本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本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文(一) 按照全县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和“创新业绩,树新形象”主题实践的部署,深入开展以“解民忧、访民情、促民风、谋民富”为主题的蹲点调研活动,以点带面,加快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乡党委、政府决定开展乡领导班子成员“办公日、住村周、调研月”活动。根据要求,我于20xx年6月24日至30日蹲点**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的基本情况 **村与xx省的xx县接壤,总面积7.32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村,人口1102人,耕地713 亩。2020年,农民人均收入3112元。 二、我乡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县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深入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良策,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2020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2630万元,同比增长18%,其中农业总产值达到1700万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收入2454元,同比增长7%。积极发展粮食产业,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全乡油菜面积扩大到300亩;菜园蔬菜生产面积,发展到500亩;成立了全县首家早姜专业合作社—富源早姜合作社,带动80户农户发展早姜300亩;发展葛根药材基地110多亩。通过多种方式培训,加大农民知识化培训力度,全年劳务输出3400人。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政策和省、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

加快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加快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发表时间:2013-08-23T17:46:47.077Z 来源:《中国商界》2013年7期供稿作者:段先平[导读] 自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我国新农村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取得了巨大成就。段先平/中共邢台县委党校 【摘要】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针对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探讨切实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保证。【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 自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我国新农村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 一、当前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农村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农业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没在要求。是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名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它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农民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对广大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发挥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破除保守习气,克服传统观念,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实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增强农村的综合实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培训农村文化市场,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到改善,但总体上来说,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我国农村文化建设还相对滞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明显不足,二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在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三是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四是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由于农村地区的地方政府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政府文化职能缺位,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宣传滞后,一些农村的电影院、文化馆、图书馆都变成了商店、旅社、个体摊位,描写农村生活、适合农民口味的文学精品越来越少。电视节目繁多,但真正关注农业技术、农业法规及农经信息方面的电视节目少;出版社“三农”图书积压,但是农民很难看到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市场经济理论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书籍。农村的娱乐设施和场所太少,加之缺乏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管理;一些腐朽的落后的文化理念和生活习惯趁虚而入。此外,农村教育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这也是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重要原因。农村教育落后,不仅导致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下,还引发了农民文化修养不高,思想保守落后,生活方式陈旧,同时使不良社会风气蔓延。 三、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加快新农村公益性体系建设。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强县图书馆、文化馆、乡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努力使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备,能够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做到公共文化服务不“缺位”。 (二)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第一,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力争农民群众在收听、收看到套数更多,质量更好的电视广播节目。第二,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的新模式、新方法。第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一是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会组织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二是紧密结合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需求,倡导他们多读书、多用书、学文化、学技能。三是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为载件,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三)引入市场机制,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积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建设专、兼职结合的文化队伍。如应运而生的:“农村文化大院”、“农村电影个人”、“业余剧团”、“农家书屋”等,这种自办文化相当一部分就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原始或者初级形态。农村文化产业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和潜力的领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重要形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必然趋势。农村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发展农村文化的依托。近年来,有些农村地区在这方面已经做了有益的探索,如乡村旅游、手工艺制造、民间艺术培训、民俗风情演艺、传统节庆活动等。这些都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较好的市场切入点。农村产业文化的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先进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找到一条宝贵途径。 (四)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政策保障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大力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要解决农村思想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动力在深化改革,出路在加快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问题,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以更加有力的政策举措来满足农村文化多层次、多形式、多样性的特点,推动农村文化又快又好的发展。【参考书献】 [1]《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辅导读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现状及途径 内容提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农村文化建设中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为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指明着力加强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新形势下发展农村文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文化作用困境途径 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壮大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针对于此,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村建设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而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 一、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即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是需要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1]因此,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为方向,以当代的先进文化建设为主导,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凝聚人心,进一步激发农民的创造热情,为农村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一)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有利于突破传统文化中的家族阈限,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中国农村是典型的以血缘、宗族为中枢的社会运行模式,十分强调“打虎不离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普遍以家庭为背景进行农业生产。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可以促进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家族式经济的发展,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这种以一种社会性的“个体”因素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的家族式的经济模式就成为一种阻碍。它对满足自身经济利益的过分注重,使得它对于群体利益往往漠不关心,甚至会以牺牲社会群体利益的方式来满足“个体”利益,以至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不合理现象依然在当今中国农村中存在,极大地阻碍了农民个人之间的交流,影响了农村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因此,发展农村先进文化,转变中国农民传统的思维方式,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性文化思维来打破传统家族文化观念的阈限和传统因循守旧的保守思维,让农民走出固有的个人空间,学会与他人交流,关注集体利益,从而形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合力,提高他们参与经济建设的热情与活力,大力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新精神的形成,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发展活力。 (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是当代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由于传统落后文化的影响,农民在生活富裕后,满足于小富及安,满足于传统的“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方式,在经济上表现出不思进取,日常生活中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赌博现象随处可见等。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农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陈去旧,革除弊端,消除愚昧迷信的宿命论思想,以先进的思想为指导,用科学的理性思维改造农民的头脑,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与传播,增强农民进行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促使农村发展紧跟现化化发展的潮流,变传统意义上的旧式农民为现代意义上的新式农民。 (三)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农村发展的关键在农民,而农民的发展关键在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当前我国农村不仅教育水平比较低,而且缺乏对科学

新农村建设试题及答案

新农村建设试题及答案 【时政热点】 《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得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得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与农村增加投入得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得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得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得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与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得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得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与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得生产生活条件与整体面貌。 【知识链接】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得重要内容.实现全面小康得关键在农村,必须加快农村经济与社会得发展。 2.我国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得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众多。这就是我国得重要国情。要让广大农村居民也能安居乐业,共享经济繁荣得成果. 3.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得根本目得。实现共同富裕就是一个过程,实现共同富裕得重点、难点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得物质生活,提高生活水平与质量,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4.中国共产党就是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得核心力量,就是社会主义事业

得脊梁与中流砥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中国共产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得具体体现。 5.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就是硬道理.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得发展,还得加快农村得发展,加强农村建设。 6.坚持依法治国得基本方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等。 【问题解答】 1、社会主义新农村得总体要求(目标)就是什么? 答: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什么党与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得重大历史任务?) 答: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由我国初级阶段得国情决定得。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农业科技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存在较大差距. 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扩大内需、发展经济得有效途径.目前,中国最应启动内需得地方就就是农村,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创造需求,有效推动经济得快速发展。 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得重要举措。 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得必然要求。没有农村得小康,就没有全面得小康;没有农民得小

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性

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7-09-12T09:59:16.6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作者:申照生 [导读] 摘要:创新是一个政党发展的永恒主题,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建设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的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中冶(贵州)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贵州 550000 摘要:创新是一个政党发展的永恒主题,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建设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的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发展观推进党的建设工作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开创企业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保持党的先进性,更好地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引领企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企业党建创新重要性创新方向创新策略 前言: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只有保持和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才能推动企业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企业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贯彻执行,推动企业的各项工作顺利完成。要认真抓好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贯彻落实,以“组织坚强有力、党员作用突出、工作得到促进、职工群众满意”为目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使企业党建创新工作取得优异成果。 一、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性 党建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我党作为全国的领导核心,需要不断的创新来为党增加活力,促进党的建设,担负起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发展、民族复兴的重任。党建工作创新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要求,世界各国都在向提高综合国力方面发展,在我国,党作为人民和社会的领导核心,需要在各个方面做好表率,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够建设强大的党,才能够提高党的综合执政能力。加强党建工作创新能够更好的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能够积极发挥党组织、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增强企业的战斗力,凝聚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有重要意义。加强党建工作创新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更好的发挥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作用及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党建工作创新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提高党执政能力的要求。加强党对企业的领导,发挥党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核心、组织核心作用,不仅关系经济发展,更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党建工作创新有利于企业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关系到企业的政治方向,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创新有利于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指引企业走健康发展之路。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力量和提高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企业,是企业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企业的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企业党建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和地位,积极创新思维,创新方法,保持与时俱进,带领广大职工推动企业发展。 二、企业党建工作创新方向 企业的党建工作创新必须紧紧围绕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内部管理等方面着手。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必须贯穿于深化改革、扭亏解困、维护稳定工作上,企业党组织的任务应该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积极推进企业的体制改革和运行,企业党组织应适应形势发展,转变自身角色,从企业改革的参与者变为企业改革的推动者,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在企业改革中发挥党组织重要作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二是企业党组织要坚决发挥党的战斗堡垒作用,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内能够贯彻落实。党组织应该对企业内的重大问题决策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还应该监督、保证企业能够贯彻、实施、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三是企业党组织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企业执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把握企业前进的方向。四是企业党组织要协调好各方关系,在企业内部起到维护各方利益,协调各方关系的作用,保证企业和职工的权益都能得到维护,同时及时处理和调解各方矛盾。 三、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创新的策略 3.1创新完善管理机制 党组织建设要创新,必须以高效的工作机制为保证,要完善工作制度,按照党建工作创新要求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形成系统的、完整的工作程序,用以指导和规范党建工作。明确书记在党建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完善党委宏观领导、党委工作部门指导、企业各级党组织具体负责的党建工作格局,制订和完善党建工作的具体实施意见、考核办法等,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建立新的党员管理机制,加强党员网络化管理,继承和发扬企业党建工作中“三位一体”的党员管理方式。党员要积极、自觉地参加“五带一联”活动,即:带头学习政治理论,带头提高业务技能,带头做思想政治工作,带头完成工作任务,带头遵纪守法,密切联系群众。建立党员培训学习的长效机制,坚持日常的党课教育和党组织生活会制度,组织党员学党章、学入党誓言、学邓小平理论、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使每个党员干部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提高政治理论水平,规范党员干部行为,培养广大党员、干部的集体荣誉感、光荣自豪感,真正发挥党组织、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促进企业的发展。 3.2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企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和新规律,积极探索符合形势发展需要加强企业基层党建的新途径、新手段。继承优良传统,破除陈旧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坚持思想上求实,工作上务实,作风上朴实。要拓展工作领域,创新企业党务工作方法,做到四个转变:从单纯党务工作转变到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并重,要齐抓共管;转变企业就党建抓党建的状况,牢牢把握住“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原则,形成党建促发展的良好氛围;从单纯抓政治理论教育转变到政治理论教育和生产业务培训相结合,提高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使单一的专职党务政工干部成为既能胜任党务、政工工作,又懂技术业务、会经营管理,也能做好其它行政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干部;从单个考核评价党建工作成效转变到党建工作成效考核评价与经济责任目标考核评价相结合。按照“抓班子,带队伍,保稳定,促发展”工作思路,围绕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和谐稳定这个中心,服务好基层,维护好稳定大局。各级领导干部也要转变观念,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建立完善的工作格局,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发挥好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和稳定提供政治保证。 3.3创新活动载体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企业党组织要加大围绕生产经营中创新创效、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等活动来开展工作。以“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创优争先” “保持先进性、塑造新形象”等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各类学习教育、活动等为载体和平台,不断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努力构建企业思想政治保障工作体系,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内容丰富的党内思想教育、劳动竞赛活动,使党员干部在各项工作中真正叫响“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最新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有十几亿人口,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业和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和国家长治久安。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党的十七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中又提到,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义不容辞。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解决好农民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农民有了积极性,农村和农业问题才可以迎刃而解。但是,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和困难。尽管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还是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新农村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尤其在当前形势下,农村更是我国拉动内需,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以下仅就这些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弱化、党员队伍老化、后继乏人。 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但是,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党员干部“双带”作用发挥不好,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强;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不能成为领导农村发展的核心;个别村甚至正常的办公地点都没有,成为无办公用房、无办公设施、无活动场所的“三无”支部。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日益弱化,选举中存在贿选、拉票现象,在村民中缺乏威信,不能成为领导农村发展的核心;很多村的党员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后备力量严重不足,村中有能力的党员青年都在外发展,留守者多为平庸之辈。没有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新农村建设无从谈起。 (二)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缓慢。

农村文化建设

2014 —2015学年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调研) 题目:有关农村娱乐文化的调研 学生姓名:董会民 学号:201409020121 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 专业:产品设计 指导教师:李志如 2015年 2月 25 日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掌握我市当前农村文化事业现状,摸清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途径、方式和工作思路,我对新农村文化工作进行了详细调研。在调研中,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和现场视察等形式对新农村文化现状进行了认真调查和剖析,现归纳整理,形成调研报告。 关键词:文化建设文化现象建议、措施

1、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3 2、目前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4 3、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6

有关农村娱乐文化建设的调研 山东省曹县魏湾镇董楼村娱乐文化建设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下,我市农村文化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体来看,基础设施有所改善,文化生活有所体现,民间文化有所弘扬,人才队伍相对稳定,文化产业初见端睨,文化市场渐趋繁荣。 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从我们调研来看,农村现在设有展览、图书、阅览、健身、棋牌等文化活动厅室,配备有相应的活动器材,并正常开放;开辟两处文化广场,广场上配备体育健身器材;平时利用文化活动中心举办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为整合文化资源开辟了一条创新之路。乡镇、村领导文化意识有所增强。从走访调查中,我们感受到乡镇、村的领导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识已逐渐增强。当经济建设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农民的文化需求就更为迫切,文化建设也就显得更为重要,经济发展亟需先进文化来支撑。为此,山东省曹县魏湾镇董楼村已开始将新农村文化建设摆上工作的议事日程。乡负责人对文化建设工作十分重视,首期投资了45万元,建成了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大楼。 部分民间文化得到传承弘扬。每个乡镇庙会文化都较为发达。部分乡镇能利用民俗和传统文化开展民间文化活动。送文化下乡活动深受欢迎。县里组织的送戏、送电影、送体育和送图书下乡活动,普遍受到广大村民的欢迎。董楼村重新改组恢复了电影放映队,创造条件,积极实施“送电影”下乡活动,仅2014

浅谈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 现状及对策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浅谈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一、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现状 (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目前,农村尚有不少乡镇没有综合性文化站,有的也大多被挤占、挪用;没有自己的专职文化干部,临时兼职的较多;无法做到财政拨款,兴建专门办公场所。此外,不少行政村还没有村级文化活动室、宣传栏、政务公开栏和阅报栏。 (二)农民文化活动有待丰富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但农民文化生活并没有显着改善,农民文化活动还停留在贫乏和枯燥的基础上。电影电视、文体活动、报纸杂志、网络传播等离大部分农民似乎还很遥远。 (三)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 由于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观念落后,求知求学的欲望不强,致使他们的子女也过早脱离了学习,走上外出务工的道路。这就导致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偏低,无法推进农村文化活动开展和文化设施建设。 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投入欠缺,先进文化难以普及 资金困难是制约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瓶颈,农村文化建设的速度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农村图书

室、阅览室因缺乏购书经费,不能满足科教兴农的需求。只依靠上级文化部门或大企业送书、赠书。目前的各类文化活动大部分仅限于城镇,边远地区的农民群众很难享受到文化服务。村级书刊报纸受经费限制每年订得较少,而且大多是党报党刊,适合农民口味和需求的科技报或书籍少之又少,并且投递后,或无人管理流失,或被放置在村部,一般村民很难看到,大多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二)专业人才缺乏,人员素质偏低 近年来,基层文化部门因条件差、待遇低,难以营造招揽人才的良好氛围。长期以来受人员编制所限,需要的人才进不来,不需要的人出不去,使得队伍老化严重,结构不合理,缺乏生机和活力。文化专职干部偏少,人员不到位的问题仍然突出,加之各项培训经费短缺、培训渠道过窄等问题,形成了农村文化工作内容贫乏,方法简单,缺乏新意,难于产生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影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正常开展。 (三)发展不平衡 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之间,文化设施建设的水平差距很大。总的来讲,经济发达的地方要好于经济不发达的地方。有的乡文化站建有高标准的电影院、文化广场、活动室,功能全,经常组织开展各项活动;而有的乡镇文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农业农村知识练习题及答案(一) 1、“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一直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自1982年起至2009年2月1日共发布了11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最新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是( D )。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民生事业的建设方面强调了五个重点,下面哪项不是重点方面(C )。 A.农村的电网建设 B.乡村道路建设 C.三农支持保护体系建设D.农村沼气建设 3、《农业法》于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2003年3月1日新《农业法》正式实施,对原法做了较大调整、充实和完善,新增了(D )章 A.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 B.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C.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D.农民权益保护 4、国家在农村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教职工工资由( C )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发放,校舍等教学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经费由()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安排。 A.市级县级 B.县级市级 C.县级县级 D.市级市级 5、《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一部关系九亿农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是进一步完善我国村民组织制度的重大立法措施。该法规定有( A )以上的村民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会议。 A.十分之一 B.五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二分之一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林地的承包期为( C )。 A.30年 B.30-50年 C.30-70年 D.50-70年 7、除法律规定外,森林资源属于(A )所有。 A.国家 B.集体 C.私人 D.县政府 8、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 C )以上。 A.百分之百B.百分之九十 C.百分之八十 D.百分之七十 9、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A )。 A.土地B.田地 C.非耕地 D.林地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所称的水资源包括( A )。 A.地表水和地下水B.井水和湖水 C.雨水与雪水D.河水与海水 11、经济林是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 B )为主要目的林木。 A.蔬菜 B.药材 C.出口产品D.鲜花 12、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 B )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