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康德_理性_概念的涵义

康德_理性_概念的涵义

康德_理性_概念的涵义
康德_理性_概念的涵义

2009年7月第11卷第4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

 

J ul 12009Vol 111No.4

康德“理性”概念的涵义

易晓波,曾英武

(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康德的“理性”概念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理性1,在外延上包括所有高级认识

能力及实践能力,内涵上指理性的逻辑推理能力,是一个逻辑概念;理性2,是较狭义的理性,最高的认识能力,原则的能力,以形式逻辑的推理来设置理念,引导、调节认识,属于先验逻辑的辩证论,是一个认识论的概念;理性3,是最狭义的理性,辩证法的根源,通往物自体(上帝等),设置无限统一的对象,这在理论认识上虽然只是“辩证幻相”,但却为理性的实践运用留下了地盘,所以理性3的实质是实践理性、自由意志,是一个实践本体论概念。

[关键词]康德;理性;高级认识能力;理念

[中图分类号]B516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511X (2009)0420029206

[收稿日期]2008-09-15

[作者简介]易晓波(1971-),湖南新宁人,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教师,研究方向: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政策与管理等。

康德在其著作特别是《纯粹理性批判》中,对“理性”概念的运用充满了歧义,它所确切代表的含义往往要依据具体的上下文关系才得以确定,有时即便如此,要弄清它的真实所指仍然颇费周章。

一、康德“理性”概念的三层含义

康德“理性”概念的第一层含义是广义的理性,在外延上包括所有高级认识能力(知性、判断力和理性)及实践能力,内涵上指理性的逻辑推理能力,是一个逻辑概念,我们称之为理性1。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纯粹理性的建筑术”中认为,构想一切知识的建筑术的纯粹理性,就是那个与感性相对、并一起构成从人类认识能力的普遍根基中生发出来的两条枝干的“理性”,它包含了整个高级认识能力[1]631,具有思辨的和实践的一切兴

趣[2]611-612,因而在康德通过建筑术对哲学所作的分类中,形而上学部分就既包括了纯粹理性的思辨运用(自然形而上学),也包括了它的实践运用(道德形而上学)。这也是康德第一批判所要致力于批判的

“一般理性能力”[1]3

,这种能广泛使用的理性,只能

是“普遍逻辑”的形式,即逻辑理性。康德认为全部理性知识则包括仅涉及理性(知性)自身的形式即一般思维的普遍规律的逻辑学、关于自然规律的自然学说和关于自由规律的道德学说[2]1。可见,从这种宽泛的意义上来理解,理论运用中的理性和实践运用中的理性是属于同一个逻辑理性的。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不仅指出了广义的理性的外延,而且照顾到了它的内涵:“我们可以把出自先天原则的认

识能力称之为纯粹理性”[3]1,包括知性、判断力和理

性,它们分别在认识能力、愉快与不愉快的情感、欲

求能力方面提供出先天构成性原则、制定规律,因此对纯粹理性的批判就应该包括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显然,这种出自先天原则的认识能力最一般地而言就是形式逻辑的判断推理能力。因为逻辑作为一门理性的科学,不是关于特殊对象的,而是关于一切一般对象的,是一般知性和理性的正确使用的科学[4]6。

康德“理性”概念的第二层含义是较狭义的理性,指最高的认识能力,原则的能力,以形式逻辑的推理来设置理念,引导、调节认识,属于先验逻辑的辩证论(内在使用,知性活动的调节性原理,并不企图在理论上肯定理念的对象的存在和获得它们的理论知识),是一个认识论的概念,我们称之为理性2。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把与知性相区别的理性,看作是最高的理论认识能力。我们的认识从感性开始,前进到知性,结束于理性。康德以理性的逻辑能力为线索去制定理性的先验能力,理性的逻辑(形式逻辑)的能力是形成三段论式、进行间接推理的能力,它的先验(先验逻辑)的能力是由自身产生概念以进行最高统一的综合的能力。他将理性的先验能力定义为原则的能力,把通过概念在普遍中认识特殊的知识叫做出自原则的知识。所谓原则,从形式逻辑上来理解,就是能够作为一个理性推论的大前提的普遍命题或普遍知识,“大前提总是提供一个概念,它使得所有被归摄于该概念条件下的东西都按照一条原则而从这概念得到认识。”[1]262知性知识虽然可以作为大前提,但就其自身而言并不是原则,而只是经验知识的“法则”和“原理”,它们最终都要依赖于直观。在先验逻辑的意义上,理性的原则是就其自身来说的、绝对的原则,出自原则的

知识则是不包含任何经验或来自经验的概念,纯粹从概念的普遍性产生的知识。理性的纯粹(先验逻辑的)运用就是要从理性自身产生出本身就是原则的概念,所以叫做原则的能力。

康德认为,理性的逻辑运用与直观、任何可能的经验或经验对象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只是力图将知性知识的大量杂多性归结为最少数的原则,并以此来实现它们的最高统一。因此,理性的纯粹运用并不是要寻求可能经验的统一,而是要把知性规则的杂多统一于原则之下,从而使知性达到与自身的彻底一致,获得知识体系的统一。这就形成了第二种较狭义的理性含义,即不是作为形式逻辑,而是作为认识论的一个必要成分的理性。理性的逻辑运用遵循着一条独特的原理:“为知性的有条件的知识找到无条件者,借此来完成知性的统一。”[1]266但是,这条“逻辑准则”转化为理性的纯粹运用的原则时,就仅仅只是一个“假定”或者说假言命题:“如果有条件者被给予,则整个相互从属的条件序列(它本身是无条件的)也被给予(即包含在对象及其联结之中)。”[1]266-267这个命题是个综合命题,因为从“有条件者”这一概念可以分析地得出某一条件的概念,但永远不可能分析地包含“无条件者”的概念。所以这个无条件者的概念只是理性的一个先验理念,其作用只是用来指导知性的知识去构成一个最大统一性的系统,但它本身并不构成知识,只是用来调节知性的知识。但是,正是通过这种超出了一切经验之外的“无条件者”概念或者说理念,理性通向了它的最狭窄的意义,即指向超验的领域———实践的领域。

康德“理性”概念的第三层含义是最狭义的理性,是辩证法的根源,通往物自体(上帝等),设置无限统一的对象(超验使用,断定理念的对象的存在,并企图获得这些对象的理论知识),这在理论认识上是“辩证幻相”,带有贬义。但因为这些理念在理论上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故为实践的运用留下了地盘。它的实质是实践理性、自由意志,是一个实践本体论概念,我们称之为理性3。

理念并不是任意的虚构,而是从理性的本性中产生出来的,具有一种客观性、普遍性的假象,往往就被人当作构成性原理来先天地规定对象,以为可以获得超出可能经验界限的实在对象(即物自体)的知识。实际上,理念的任何客观运用都是超验的。当理性把它所遵循的仅仅是主观的原理偷换成客观原理时,就只会导致虚假的推理(辩证推理),从而产生一些欺骗人的先验幻相,使人陷入玄想和伪辩。这时,理性完全就是辩证的。康德先验辩证论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理性的辩证幻相,使人们不再受它的欺骗;同时指出,纯粹理性超出经验范围的一切辩证

尝试是一种自然倾向,是人类理性的本性使然。正是这种出自理性本性的辩证性质,揭示了人类理性的最终意图是引导知性努力达到自然知识的最大统一性。但康德先验辩证论的另一个也许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否定了理念在认识上的超验的客观运用,否定了把理念当作实在的对象,从而否定了对这些对象进行理论认识的可能性,这就限制了我们知识的范围,为理性的实践运用扫清了障碍,留下了地盘,因为毕竟对这些在理论上不能证实的理念,我们也不能在理论上证伪之。所以这些先验的理性概念即理念“或许能使从自然概念到实践概念的一个过渡成为可能,并使道德理念本身以这种方式获得支持及与理性的思辨知识的关联。”[1]280这就产生了理性的第三个、也就是最狭义的含义,即作为先验理念的超验所指的理性,实际上等于实践理性。

二、康德理性的三阶段提升

康德的理性是在与知性的逐步剥离中实现其三阶段或三层次提升的。知性和理性的区分并非完全出于康德的独创,无论从相关词语本身的意义还是从它们的哲学运用传统来说,这种区分都有其深刻的根源。与汉语译名“知性”对应的词汇,英文为understanding,德文为Verstand,拉丁文为intelligen2 tia(其形容词为intellectus),均有理解、领会、领悟、判断之义,重在以概念的形式把握事物的本质;康德强调其判断的意义。而“理性”,英文为reason,德文为Vernuft,拉丁文为ratio,均有论据、合理、道理、推理能力等义,重在进行有根据的推理,特别是从普遍本质下降到具体事物;康德强调其根据原则进行三段论推理的意义。理性和知性的差异,在其前康德哲学传统的运用中已露端倪。“理性”与经院哲学的三段论演绎法密切相关,并一度成为三段论演绎法的代名词。培根、洛克以及休谟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批评理性的,为了与之区别,他们在对感觉经验进行理解和领悟的意义上使用“知性”(understanding)一词,并把知性与(形式)逻辑(尤其是理性三段论)从而与理性区别开来,强调知性在经验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从而创造了“健全知性”(sensus com2 munis)这一概念。但这些区分对“知性”与“理性”其概念的含义并不特别清楚,知性的运用范围也同理性一样涵盖了理论和实践的一切领域,同样是一个“普遍”的逻辑,因而最终又与理性混为一谈。这其实也是康德能够在理性1意义上将知性和理性这两个概念互换的根源。

康德在其早期著作中最为直接地继承了“知性”和“理性”概念的上述传统。他在1762年的《三段论法四格的伪辨》中认为:知性是“清晰地认识的能

03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1卷

力”,通过判断获得清晰的概念;而理性则是“进行理性推论的能力”,通过理性推论获得完备的概念;但二者并非不同的基本能力,都是作判断的能力①。这种区别与批判哲学时期关于知性和理性在逻辑运用上的区别大体相仿,但不具任何先验哲学的意义。在1770年的就职论文《论感性世界与理知世界的形式和原则》中,康德已开始在先验哲学的意义上讨论知性和理性的实在(realis)运用,但知性(intelligen2 tia)和理性(rationalitas)似乎是没有分别的,他反复、交替地运用了“知性的”(intellectus)和“理性的”(ra2 tionis)这两个词及其他变形②。《纯粹理性批判》意义上的知性在就职论文中就根本还没有出现③。直到1770年代中期的《形而上学讲演》,康德才在先验哲学的意义上区分了狭义的知性、判断力和理性,他把理性仅仅看作是知性的先天运用或纯粹运用,知性和理性的区别也就只在于经验性的运用还是纯粹运用④。因此各高级认识能力的概念,与《纯粹理性批判》中的涵义比较,还有相当的差距。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理性作为一种先验能力,单凭自身就能产生某些概念和原理,而无须借自知性和感性。它之区别于知性,在于它所追求的是纯粹出自原则(也即来自概念)的综合知识,而“知性根本不可能获得来自概念的综合知识”[1]263。理性在普遍逻辑的运用中是一种“间接推理的能力”[1]262,其特点是:第一,理性直接以知性及其判断为自己的对象,并不与感性直观、经验对象发生直接的关系。“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开始于感官,由此前进到知性,而终止于理性”[1]261,感官、知性和理性这三种认识能力,既是认识起始到终结的三个阶段,也是认识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如此排列,显见康德把理性之于知性的区别,类比于知性之于感官的区别,以此突出理性与知性的截然不同以及理性对知性的超越。所以,第二,理性虽然同知性一样追求知识的统一性,但这两种统一性有本质的不同。知性的行动只能产生“分殊的统一性”,而知性自身的彻底统一则有赖于理性的“集合的统一性”[1]506,这是一种知性永远所不能达到的统一性。因此,理性所承担的这一重任,足以将它自己作为一种不同的认识能力同知性区别开来,并从根本上超越了知性。

如前所述,从其逻辑运用所遵循的独特原理转化而来的纯粹理性或者说理性的纯粹运用的最高原则,首先是个综合命题,无条件者根本不可能作为可能经验的对象(有条件者)给予我们,那么其次,纯粹理性的这条最高原则及其从中产生的原理“将对于一切现象都是超验的,也就是说,将永远不可能有任何与这原则相适合的对它的经验性运用”[1]267。所以,其三,这个原则根本就未包含我们认识和规定一般客体的可能性根据,我们根本无权赋予它以任何的客观有效性。因此,它终究不过是一个悬拟的假定,是理性行动的一个主观原理或根据。理性在其逻辑运用中固然需要这样一条原则,但这种“需要”不能由此被误解为纯粹理性的先验原理。但是,其四,我们通过对理性逻辑运用的反思而认识到,理性在其实行中必须、也已经现实地遵循了这条原则,而又没有任何更高的能力或外在的力量将之强加于理性,所以这条原则只能出于纯粹理性的绝对自发性,体现的恰是人类理性的本性。在这种意义上,理性1就被提升到理性2的层次上来理解了。

而这个本源的最高原则所必然导致的纯粹理性概念,也就不是任意的虚构,而是植根于理性本性的必然概念。由于它们所涉及的对象,即诸条件的绝对总体性或绝对的无条件者,根本不可能在任何可能的感性经验中被给予,因而“它们是完全处于纯粹知性的能力之外的”[1]282。但这已经说明,理性在其本性中有一种企图超越一切可能经验的界限的努斯冲动,它所遵循的那个本源的最高原则要求理性在其行动中奋力取消、冲决和跨越可能经验的限制,从有条件的经验上升到经验的条件,“从知性任何时候都束缚于其上的有条件的综合上升到知性永远不能达到的无条件的综合”[1]282,超越知性的旧的逻辑规范(知性的综合统一),寻求一种新的更高的逻辑规范(理性的综合统一),以达到我们知识的最高统一性。

诸纯粹理性概念就是这种更高的逻辑规范。它们分别表达的就是我们的表象与主体、与作为现象的客体、与作为一般思维的对象的客体的一切关系的总体,如果我们能够赋予这些概念以客观实在性,获得它们的对象(灵魂、世界和上帝)的客观知识,总体性原则、概念作为最高普遍性就会是本身确定的和被给予了的,那么,一切知性的特殊知识,就会被归摄到这些普遍性之下而得到必然的规定。

诚然,我们的知性对这些先验理念的对象本身不具备任何概念、知识,但是这些纯粹理性概念所由之产生的必然的三段式推理和理性的本源法则,至少使它们具有一种“先验的(主观的)的实在性”的幻

13

第4期易晓波,等 康德“理性”概念的涵义

①②③④Kant s Werk,BandⅡ,S.58/59(科学院版,下同);参见李秋零译《康德著作全集》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64、65页。Kant s Werk,BandⅡ,S.385~420;参见李秋零译《康德著作全集》第二卷,第389-431页。

Paul Guyer:Kant and t he Clai ms of Know led 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pp.14-15.

Immanuel Kant:L ect ures on metap hysics,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Karl Ameriks and Steve Narag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p.59.

相;并且,因为理性的直接对象永远只是知性,而不是感性及其直观对象,特别是“有一些三段式推理”根本就“不包含任何经验性的前提”,于是这些纯粹理性概念就会“通过某种不可避免的幻相”而被人赋予了“客观实在性”[1]286-287。由于我们没有任何其他的概念来把握这些对象,就必然将知性范畴运用于它们之上,从而赋予了它们以类似于经验对象的对象性质。而对范畴的这种超验“运用”,也使我们错以为纯粹知性获得了某种扩展。但既然纯粹理性概念的客观实在性只是某种推论的幻相,即把主观逻辑上的实在性当作了客观认识的实在性,关于这些对象的所谓知识当然不过是一些欺骗;因此,纯粹理性概念就只不过是“进行推想的概念”[1]269,相关的推理则是“玄想的推理”[1]286-287。于是,理性在其辩证运用中的三种理性推理就纯粹是出于理性本身的诡辩。

康德认为,先验幻相产生的根源在于,理性的主观原理不知不觉中被偷换成了客观原理,也就是把理性2当成了理性3。“在我们的理性(它被主观地看作人的认识能力)中,包含着理性运用的一些基本规则和准则,它们完全具有客观原理的外表,并导致把我们的概念为了知性作某种连结的主观必要性,看作了对自在之物本身进行规定的客观必要性”[1]260。首先,是错误地把作为理性在认识中的一种主观需要的逻辑上的规范(理性2),当成了纯粹理性的某种客观的超验原理(理性3)。纯粹理性为知性的有条件者寻找无条件者的那个最高原则,体现了理性2追求知识的最高可能的统一性这样一种主观必要性,但它是不可能有任何经验性运用的超验原理,因而没有任何的客观有效性,不能成其为纯粹理性把握超验对象(物自体)的客观原理的。其次,是错误地赋予了那按照这个本源的法则而必然产生的超验的纯粹理性概念以认识上的客观实在性,以为我们凭借这些概念能够对超验的客体作出规定。而实际上,纯粹理性概念不过是引导知性运用的法规,没有任何的客观运用。

纯粹理性概念就其本身而言是辩证的,欺骗性的幻相之产生,是由于未能将其在认识论上的作用控制在“内在的”范围,而是试图加以超验的扩展。在这种内在的经验性运用中,先验理念为知性设立一个尽其力量来追求的最大目标,从而尽可能在一个原则下实现知识的或知性的一切可能的经验性行为的系统化。在这里,正是先验理念使知识的系统统一性作为方法成为主观上和逻辑上必要的,也就是说,是理性2使得理性1有可能在追求自己的系统统一性上发挥一贯的作用,但先验理念决不是使这种统一性成为客观上必然的先验原理。先验理念只是悬拟的概念,对它的运用并不能给出有关客体的知识或对客体的规定;相反,它始终只是“一个感性图型的类似物”[1]521,是“按照最大的理性统一性的诸条件而得到整理的一般物的概念的图型”

[1]524,依照这种“启发性的”调节性原则,经验性知识在其自身的边界内得到了最大的扩展和统一性[1]524-525,尽管这种系统统一性的边界永远得不到理性的规定。借助于理念而成为知性知识的调节性原则的理性就是理性2,康德把它类比于知性的图型而称之为“理性图型”,正好暗示了它是某个更高的原则即理性3的一种过渡形态。

可见,理性比知性更富于自由超越的努斯精神,因为它直接指向那感性和知性永远达不到的超验的纯粹理性概念,冲破了知性低层次逻辑规范的束缚,去追求一种更高的对知性的运用本身进行规定的普遍逻各斯。但是,理性的这种自由超越性在认识的范围内终究因为努斯力量的积累不足而跌落下来,这体现在理性的内在的经验性运用(理性2)和超验的辩证运用(理性3)两个方面。理性2虽然提供出一些比知性范畴更高的原则,即先验的理念,但它们作为悬拟的概念,只具有主观的、逻辑上的必要性,却没有任何的客观必然性;因此它不仅不能认识超出经验范围之外的客体,其运用反而完全被限制在经验的范围内,它的努斯精神就被拉回到知性的层面,在经验自身的范围内追寻那永远达不到的经验性知识系统统一性的边界。理性3要对超验的理念(或先验理念的超验所指)作客观的运用,企图通过赋予这些理念以超验的客观实在性,以获得关于它们的对象本身的知识;可理性3的这种运用是辩证的,是对先验理念的单纯误用,只会产生欺骗我们的幻相;因此,在其思辨的运用中,理性3所体现出来的对可能经验范围的超越虽然从认识论上来说是虚假的,但正是由于理性3的这种拼命要超出一切经验范围去积极地规定物自体的冲动,反过来倒是成全了理性2对知性知识的无限总体的范导或调节作用。因为只有把先验理念的对象规定为超验的,它才永远不会落回到可能经验的范围里来,而是成为一个永在彼岸的召唤。就此而言,这种“鼓励我们拆除所有那些界标”的超验的原理反倒是一些“现实的原理”了[1]260。理性3其实已经包含在理性2中,作为它的更深的本质,但尚未赤裸裸地表现出来,而是必须受到压制,使它去为知性的认识活动服务。

这样,康德就完全否定了纯粹理性在其思辨的运用中获得积极的综合知识的可能性,理性(理性3)在认识中的最高任务就仅仅只是消极地“防止谬误”,“而不是去揭示真理”[1]606。纯粹理性或理性的纯粹运用(即理性3,理性的超验运用,与理性2

23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1卷

即理性内在的、经验性的运用完全不同)之所以不能获得先天的综合知识,是因为它在思辨的运用中必将导致辩证论,因而不可能有任何法规,而必然要产生欺骗性的先验幻相。康德曾经提到,理性是“被主观地看作人的认识能力”的[1]260,这并不是说在客观上或者说就其本身而言,理性不是一种认识能力,而是说纯粹理性把理性运用的主观原理和逻辑准则偷换成客观的先验原理,以为由此可以获得单纯来自普遍性的原则、概念的综合知识。但这彻头彻尾只不过是纯粹理性的辩证运用。纯粹理性(理性2及其中隐含的理性3)在理论领域中根本就不具有类似于知性那样的立法性,它的作用只是服务性的。不过,理性3产生的虽然只不过是幻相,是由于误解而导致的谬误,但这表明:“纯粹理性领域的积极知识”或出自纯粹理性自身的先天综合知识,“事实上构成了理性努力的目标”,在纯粹理性的别的某种运用中必然存在这种哪怕是不真实的知识的根源,或者说,必然有某种纯粹理性有其正确运用的法规的地方[1]606。

这就是纯粹实践理性,或者说,纯粹理性的实践的运用。事实上,在理性的思辨运用中,诸先验理念作为悬拟的概念,既没有被证实也没有被证伪,已经为实践的利益留下了余地,尤其是意志自由、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这三个理念更是“道德和宗教的基石”[1]389,证明它们的客观实在性就成了纯粹实践理性刻不容缓的任务。既然纯粹理性在它的“实践的理念中”,确实“拥有将其概念中所包含的东西现实地产生出来的那种因果性”[1]279,纯粹理性的实践运用必须、也必然具有理性正确运用的法规,以证明这些理念的客观实在性,获得出自原则或概念的综合知识,为道德和宗教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康德说,理性的先验理念“或许能使从自然概念到实践概念的一个过渡成为可能,并使道德理念本身以这种方式获得支持及与理性的思辨知识的关联”[1]280。

康德回到“理念”的柏拉图意义上的本源含义:“理念在他那里是事物本身的蓝本”[1]270,他认为柏拉图最初是在一切实践的东西中发现他的理念的[1]271。因此,当理性(理性2)把理性理念用作知性的扩展的和前后一致的运用的法规时,也就是把作为调节性原则的理性理念视为知性在其运用中永远也不会达到或实现的“蓝本”时,实际上已经具有了实践的意味。理性的“理想虽然不像柏拉图的理想那样具有创造性的力量,但毕竟具有实践的力量(作为调节性的原则),并且给某些行动的完善性的可能性提供着根据”[1]456。从上下文的关系看,康德的这句话是就理性的实践运用而不是就其在认识中的内在经验性运用(理性2)说的。但是,由于在其思辨运用中,理性所直接针对的是知性,而不是感性对象,先验理念是理性为知性行动的系统统一性或完善性提供的调节性原则,所以理性(理性2)已经不是像知性那样为自然立法,而是为知性这种认识能力本身提供行动的规则,这就类似于实践理性为意志提供规则,已经是为人的行为自身“立法”了。理性在其内在的、经验性的思辨运用中,却具有类似于实践运用的特征,这就有可能使同一个理性从它的理论运用(理论理性)过渡到实践运用(实践理性),而理性的先验理念也就“或许能使从自然概念到实践概念的一个过渡成为可能”。可见,所谓理性3本质上是一个实践理性的概念。

与思辨理性的其他理念相比,在这种可能的过渡中,宇宙论的自由的先验理念具有特殊的地位,因为理性的实践运用(理性3、实践理性)是以这个先验理念为根据的。自由在宇宙论的理解中是原因的一种“绝对的自发性”或“自动性”,是绝对地、自行地开始一个状态及其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的诸后果的现象序列的能力。基于原因性和从属性(原因和结果)这对知性范畴综合运用的力学性质、现象和自在之物的区分及联系,康德解决了自由的原因性与自然的原因性(自然必然性、普遍的自然规律)的相容、相一致以及相联结的可能性问题[1]431-436,从而认为人作为感官世界中的一个行动主体其原因性可以兼具经验性的和理知的两种品格。人而且通过感官知道自己也是“感官世界的现象之一”,因此“也是自然原因之一,其原因性必须从属于经验性的法则”;同时人又“通过单纯的统觉”,通过被称为知性和理性的能力,知道自己“是一个单纯理知的对象”。与知性相比较,理性“是完全真正地和卓越地与一切经验性的力量区分开来的,因为理性只是按照理念来考虑自己的对象并据此来规定知性,然后知性就对自己的(虽然也是纯粹的)的概念作一种经验性的运用”。据此,康德认为我们至少可以设想理性具有一种原因性[1]441-442。

这正是理性可以有实践的运用(理性3、纯粹实践理性)而知性则不能的根源所在。知性和理性虽然都是表象(概念)的自发性,但知性通过自身的自发性所产生的知性范畴只是纯粹的思维形式,离开了感性,知性不能形成任何经验和关于对象的知识,因而知性及其受感性束缚的自发性只是纯粹的思维及其自发性,既不是现象,也不是物自体,自身无涉任何意义上原因性,因而与宇宙论的先验自由无关,与实践的自由更无关。理性则是一种更高的自发性和能动性,它追求一种来自概念的综合知识,由此产生的理性理念及其对象完全超出了作为现象和经验的感性世界的范围,进入到了作为本体的理知世界,

33

第4期易晓波,等 康德“理性”概念的涵义

只按照纯粹理性概念,“在全部经验的整体上对知性的运用做出规定”[1]275。理性所具有的这种对感性世界的超越性和对知性运用的逻各斯规范性,足以使康德为之设想一种原因性,这时候的理性已经不仅仅是纯粹的思维能力(理性2),而且是具有原因性的思维能力,作为理知本体的原因性(理性3),它可以独立于感官世界的一切规定作用,自行地开始一个现象序列。理性的这种(按照普遍的形式逻辑的不矛盾律)至少可以当作可能来假定的原因性,也因此为理性的实践运用、为实践的自由提供了根据。

康德认为,为实践规则的“命令”预设了理性的这种原因性。通过“命令”中的“应当”,理性可以不顾任何经验性地给定的根据或现象中事物的秩序,“以完全的自发性给自己制定一种特有的依据着理念的秩序,理性使经验性的诸条件适合于这些理念,并且按照这些理念而把那些毕竟没有发生而且也许不会发生的行动宣称为必要的。”[1]443继而,康德认为人的任意的经验性品格就是理性的某种原因性[1]443,或者说,理性的原因性的经验性品格表现为人的任意的经验性品格。人的任意虽然可以独立于由感性冲动而来的强迫,但仍是感性的,因而具有一种经验性品格。而那个在其中规定着任意的理性本身,则具有一种理知的品格,那个经验性品格只是这个理知品格的感性图型,并在理知的品格中(以思维的方式)被规定。于是,每个在现象中按照经验性品格为其它感性条件所规定的行动,就“都是纯粹理性的理知品格的直接结果”,“因而纯粹理性是自由行动的”[1]446。这样,理性的自由的原因性的理念就得到了阐明,它在同一个行动中与自然必然性(自然的原因性)并不冲突,而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地起作用。

上述分析,充分展示了自由的先验理念在思辨理性(理性2)向实践理性(理性3)过渡中的意义:其一,自由的先验理念为实践的自由保留了地盘,因为实践的自由是以这个理念为根据的,如果感官世界的一切原因性都是自然的必然性,实践自由就会被根除。其二,理性对现象具有原因性的假设,使理性(理性3)与知性的运用彻底区别开来,理性不再仅仅是思维的自发性,也不只具有思辨的运用,不只是作为认识能力获取感官对象的知识,而且作为理知世界的原因性,是一种本体的力量,能够自行开始一个现象序列,这就为理性自身的实践运用做了铺垫。其三,在宇宙论意义上,把任意的经验性品格看作是理性的原因性的经验性品格,反过来也就预示着,纯粹理性的原因性的理知品格将在实践的意义上被看作是任意的理知品格,纯粹理性在实践的运用中就是纯粹意志,即纯粹实践理性。通过自由的先验理念,思辨理性(理性2)不仅为实践理性(理性3)保留了地盘,而且为把自己从理性2(在理性对现象具有原因性的理念中)提升为理性3做好了准备,但终究囿于思辨理性的立场,把先验的自由和理性的原因性仅仅看作宇宙论意义上的假设,无法进一步赋予它们以客观实在性,从而功亏一篑。并且,由于思辨理性对诸理性理念的讨论始终是以普遍的形式逻辑的不矛盾律为基础的,所以当康德总结全部辩证论的结论说“纯粹理性实际上所从事的工作只是它自身”[1]530的时候,理性2反而退回到理性1的层次去了。

因此真正使自然概念过渡到实践概念成为可能的,还是纯粹理性追求属于自身领域的积极的综合知识的努力,特别是那个不顾思辨理性(理性2)对违禁的限制,对理性理念作辩证运用的理性(理性3)。但是,当理性(理性3)企图超出经验的范围之外对诸纯粹理性概念(超验理念)作客观的运用,以期单凭自身产生的这些原则、概念去获得关于对象本身的综合知识时,其实已经冲到实践的领域去了,理性3已经代行了纯粹实践理性的工作,它自身其实就是自行立法的纯粹实践理性了。但由于我们自己还被囿于理论的领域,确切地说,是为感性和知性所束缚而被困在可能经验的范围内,理性3的这种超越就势必成了对我们的幻相和欺骗。也就是说,在思辨领域,理性追求积极的综合知识的努力最终是被扼杀、窒息了的。由此,纯粹理性的思辨运用和实践运用的联系就被割断了,从而造成了理论和实践的隔绝。

[参考文献]

[1]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4.

[2]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2.

[3] 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

民出版社,2002:第二版.

[4] 康德.逻辑学讲义[M].许景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

[5]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3.

[6] 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M].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43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1卷

Journal of Southeast U 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No.4,2009

ABSTRACTS

(1)A homologous analysis of moral value construction and public ideology establishment

M A X iang2z hen,Z HA N G L ei ?5?There is a homologous interactive mechanism between moral value construction and public ideology establishment.Moral value construction will surely result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good public ideology which in turn will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moral value.Chinese traditional morality and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will promo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oral value construction and public ideology establishment.

(2)On behavioral norms in hum an society W A N G X iao2z he ?11?

Society is the collection of peoples and everyone lives in the net2shaped collection.As people hope that society remains sta2 ble for their living and development,some behavioral norms are naturally required to guide and restrict people’s behavior.This has given birth to various norms of behaviors.The behavioral norms include ethic,administrative norms,technical regulations and professional norms.

(3)R egulatory mechanisms of labor la w and labor ethic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L IU Cheng ?15?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labor relations include labor law mechanism and labor ethics mechanism,in which labor law mechanism includes traditional labor law mechanism,human rights mechanism and soft law mechanism,while labor ethics mechanism includes moral conscience mechanism,custom mechanism and public opinion mechanism.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m are as follows:labor law mechanism is in the first order,and labor ethics mechanism is in the second order.Each of them has its own position,and there may be some interchange between them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

(4)The theory of Machiavelli’s immoral virtues FA N Zhi2j un ?19?

Machiavelli finds the cruel truth that reality is immoral.Machiavelli divides“be”and“ought to be”,and revaluates values. He puts political good above moral good and so debases people’s moral expectation for polity.Machiavelli shapes the new Prince and political community with immoral virtues and accomplishes a revolution of moral view.

(5)Ethical dilemm as of modernity and its resolution———from the viewpoint of self2conception HU J uan ?25?

Ethical dilemmas of modernity appears in the form of the individual self drawing ethical attribute and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drawing ethical attribute,which roots in self2concept of modernity.One of the cor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concept is teleological dispelling which tries to turn ethic f rom the external admonition to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the self so that the self obtains the greatest ethical f reedom.However,the approach of teleological dispelling is bound to fail and leads to ethical dilemmas of modernity.Based on MacIntyre’s ethical philosophy,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we must change the research method of ethic, return to teleological virtue research and ethical traditions,and insist on narrative self2concept.

(6)Meanings of K ant’s conception of reason Y I X iao2bo,Z EN G Ying2w u ?29?

Kant’s conception of“reason”has three levels of meanings.Reason1,in terms of its extension,involves the whole higher faculty of cognitions and practical faculty;in terms of its intension,it refers to the logically inferential faculty of reason.It is a logic conception.Reason2,the narrower reason,is the highest cognitive faculty,the faculty of principles.It sets ideas by means of the inference of formal logic,conducts and regulates the cognitions,and belongs to the dialectic of transcendental log2 ic.It is an epistemological conception.Reason3,the narrowest reason and the root of dialectics,leads to the things2in2them2 selves(G od,etc.)and sets infinitely united objects.This leaves space for practical use of reason although this is simply a“dia2 lectic illusion”in respect of theoretical cognitions,so the essence of reason3is practical reason or f ree will.It is a practical on2 tological conception.

(7)The necessity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m acro2economic policy and of w orld monetary system innovation———under circumstance of f inancial crisis HUA N G Fan2z hang ?35?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of2008happened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Traditional approaches are far f rom efficient to cope with such challenges.The only possible choice is to turn to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macro2eco2 nomic policy.The focus of long2term operations should be on economic(or financial)supervision.Relevant systems,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should be made more transparent.A risk forewarning mechanism should be established.In case of an economic (or financial)crisis,the emphasis should be on cooperative action to cope with it.The significance of G20financial summit and Finance Ministers and Central Bank G overnors Meeting lies not only in that it is the first tim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o cope with the most serious financial crisis since1930s,but also in that it signals the beginning of a new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order which will lea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world order.

621

康德专题研究笔记

一、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的介绍 《纯粹理性批判》是一部名著,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这本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端,康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转折。 在此之前,西方哲学都好理解。比如迪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都是业余哲学家。 伊曼努尔·康德是大学教授,以后的哲学家也大多是教授。 笛卡尔和培根都是易懂的。 康德使西方哲学上了一个台阶。从他以后,哲学成为了一种专业。没上过大学,没读过专业,就不可能成为哲学家,直到今天一直如此。以往作为通俗的,业余的哲学,自此为止。 哲学的体系性更强,要求从事哲学研究的人必须专业。必须按部就班的受到训练。 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 康德是第一个难读懂的哲学家,到了康德,是第一个读不懂的。 从他以后,哲学大体上再也不是业余的人能搞的了,成了一门学科。 哲学首先要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要有大学教授指导。这是哲学的一个飞跃式的发展。 安培能臣:康德哲学像一个蓄水池,以往的哲学都流向康德,以后的哲学都从康德流出来。 以往的哲学,康德都做了解答,以后的哲学,康德提出了很多问题。现代哲学,绕不开康德。 康德哲学是对以往哲学的汇总,同时也为后来的哲学开拓了新领地,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现代哲学两类:科技哲学和人文哲学。这种划分就是从康德来的。 现代哲学的很多问题,都是康德提出的:人文、道德、哲学和信仰的关系。 科学之所以可能? 逻辑在里面起什么作用? 各种认识之间的关系? 人文哲学 道德信仰和知识宗教的关系? 胡塞尔,海德格尔、德里达、弗雷格、实证主义等都从康德而来。研究他们,必经康德。 二、康德哲学的意义: 1、康德提了哲学中很多永恒的话题。 2、康德《纯批》的方法。 康德《纯批》是要调和当时的两大哲学流派,所提出的种种解决办法。看康德时,我们心中要有他所处的背景,他的主要目的,是调和唯理论所表现出来的独断论、经验论所表现出来的怀疑论。对于这两派,他既有肯定,又有批判。 唯理论——独断论笛卡尔 经验论——怀疑论休谟 康德的逻辑很严密,但因此而行文晦涩。康德说一定不要断章取义,一定要读完,才能读懂。 康德充满了矛盾,但表面上矛盾,但真正读懂了会发现,在形式逻辑上似乎是矛盾的东西,其实并不矛盾。脱离语境,就容易误解。英语语境的康德研究者,从逻辑实证的角度出发,容易犯这样的错误。

康德的基本理论主张

西方美学发展的鸟瞰(以1750年为分界) 1.古希腊罗马时期 6 BC ----5 BC 美学思想开始形成,包孕在哲学的母体之中或寄生在文艺理论中。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主要在探寻世界本源的重大哲学问题时涉及并探讨了美学问题。 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修辞学》产生以后,文艺理论成了独立的学科,文艺中的美学问题也凸显出来。因此,到罗马时代,美学思想又主要寄寓在文艺理论中,贺拉斯和朗吉努斯的美学思想就是如此,所以亚里士多德死后五六百年时期又被称为“修辞学时期”。 最后产生按亚里士多德的模式定型的古典主义美学——贺拉斯《论诗艺》 按柏拉图模式定型的古典主义美学——神秘的新柏拉图主义普洛丁《九章集》神学本体论流溢说 2、中世纪5AD——14AD 美学是神学的奴婢,美的根源最终都在上帝那里 早期以新柏拉图主义美学为基础的教父学美学奥古斯丁 后期以亚里士多德主义为基础的经院美学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 3、文艺复兴14AD——16AD古希腊罗马美学思想的再生 但丁、彼特拉克、卜迦丘、达芬奇 4、新古典主义时期17AD 这是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妥协的中央集权时期,美学思想也随之把古希腊罗马的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的思想教条化、宫廷化和规范化。 出现法国笛卡尔奠基的理性主义美学思潮,之后而经过了17世纪新古典主义和18世纪启蒙主义两大发展阶段。 在笛卡尔理性主义哲学和美学的指导下,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文艺制定政策,法国的布瓦洛写成新古典主义美学思想的法典《论诗艺》。它具体体现在对文艺的严格控制。 5、启蒙主义时代18AD a.法国理性主义美学思潮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 b.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思潮培根、霍布斯、洛克、休谟 c.德国理性主义美学思潮 早期代表人物是莱布尼茨——沃尔夫——鲍姆加登,后期代表人物是温克尔曼、莱辛和赫尔德。 鲍姆加登1750年发表《美学》,确立了美学是关于感性认识的科学,近代哲学完成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中心转化的结果。 莱辛,启蒙主义在他那里达到高潮。他高举反对新古典主义的大旗并为古典现实主义奠定理论基础。 德国“狂飙突进”的浪漫主义美学思潮,彻底与新古典主义决裂,高扬德意志的民族意志,推崇自然和天才,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基调,它同时也受到法国启蒙主义和英国感伤主义文学的影响。代表是赫尔德,青年时代的歌德

实践理性的哲学定义

实践理性的哲学定义 实践理性的哲学定义:实践理性是人类和其它高级动物共同具有的,主导思维活动、发现价值实体事物、产生意念知识的知识和能力,是哲学从人类的思维活动中发现出来的,对人类的认识思维和实践活动具有主导作用和工具价值的主观主体事物。 实践理性是主导人类思维和实践活动的知识和能力。 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在人脑产生和发出的意向、意念或行动命令的指挥下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行为,主导人体行为的意念、意志、欲求、道德律或行动命令来源于人脑的思维活动。个人在感受到环境或具体事物的作用、影响和刺激后,大脑思维组织就会根据已经具有的知识、生存发展意识和认识思维能力,对作用、影响和刺激人体的环境或具体事物进行价值判断,分析处理认识所获得的关于对象事物、人体需要和人体行为的各种知识,产生出指挥人体对有关事物进行处置的意向、意志、命令、方案或意念知识,完成人体进行实践活动必需的思想准备工作,这就是有别于人类认识活动的人类思维活动。人脑的思维活动是具有发现价值实体和产生意念知识这种创造能力的理性活动。实践理性是理性思维活动所依据的思维能力或一般性知识,是隐藏在人类思维活动中的,对思维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或工具价值的主观主体事物。心中的道德律是主导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理性的具体表现形式。人类的实践能力和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实践能力是实践活动的根据或内容,实践活动是实践能力的载体或表现形式。 康德的实践理性概念发源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概念。 亚里士多德说:“在理性的部分中,我们把一部分称为认知的,把另一部分称为推算的,推算和考虑是一回事。”。注释〈1〉“中庸之道是过度和不及的中间者,由于它以正确的理性(推算)为依据,就存在某种准则。”注释﹙2﹚实践智慧是一种灵魂的德性,它包含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两种,“这样的思考是一种关于实践的真理(善)的思考,而思辨的理论的思考则不是(关于)实践的思考,它只有真与假,而不造成善与恶。、、、、、实践思考的真理要和正确的欲望一致,”注释﹙3﹚ 亚里士多德指出: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人的行为从确定目的和选择方式或手段开始,选择虽是捡取,但不是简单地捡取,而是在多物之中捡取某一物;如无斟酌和思考,这是不可能的。因此,选择源出于思考的意见。无论好行为还是坏行为都是思考和习惯相结合的产物。思考是灵魂对目的因的沉思,沉思是一种演绎,目的是沉思的起点,而沉思的终点则是行为的起点。实践活动的演绎具有本源和始点,这就是某种目的或至善。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智慧是心灵具有的通过推算或考虑确定目的、选择方式和手段的思维能力。实践智慧不能离开推算、考虑或思维单独存在,推算或考虑就是实践智慧。由于亚里士多德没有严格区分人类的理性能力和人类的理性活动这两个不同的事物,所以他的实践智慧概念既包含思维能力的含义,也包含思维活动的含义,是一个模糊不清、容易产生歧义的概念。 英国经验论哲学家休谟认为人性(理性)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知性(理解),另一种是情感。休谟的哲学著作《人性论》包含知性论和情感论两大理论。知性论是关于人类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的哲学认识论,情感论是关于人类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活动的哲学思维论。休谟在《人性论》中没有把人类的认识能力和人类的认识活动这两种事物严格地区分开来,经常把人类的认识能力和人类的认识活动混为一谈。休谟认为:人类的情感心理活动具有产生骄傲、谦卑、爱、恨、同情之类的感情、态度或意识知识的能力,它是骄傲、谦卑、热爱、憎恨、同情之类的感情、态度或意识知识得以产生的原因、来源或本体。人类的道德区别和判断活动不是源于知性,而是源于道德情感。‘人为之德’源于心灵的有意识设计,理性是

纯粹理性批判 导读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导读 ——2012.2.25 I背景:《纯粹理性批判》的理由 正如康德所说,“曾经有一个时候,形而上学被称为一切科学的女王,并且,如果把愿望当做实际的话,那么她由于其对象的突出地位的重要性,倒是值得这一称号。今天,时代的时髦风气导致她明显地遭到完全的鄙视,这位受到驱赶和遗弃的老妇像赫卡柏一样抱怨:modo maxima rerum, tot generis natisque potisque potens-nunc trador exul, inops-Ovdi. Metam.(不久前我还是万人之上之人,以我众多的女婿和孩子而当上女王——到如今我失去了祖国,孤苦伶仃被流放在他乡)”。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形而上学战场上独断论和怀疑论的斗争,使坚持独断论的形而上学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们对其由于鄙视、厌倦而采取冷漠的态度。 康德认为,人们“在任何地方想到某物,他们就不可避免地退回到他们曾装作极为鄙视的那些形而上学的主张上去”。所以,问题不是需不需要形而上学的问题,而是需要怎样的形而上学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不需要那种独断的在科学形而上学的名义下的侍卫“伪科学”的形而上学,而是需要一门真正科学的形而上学。所以康德说“世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形而上学”——而这种“形而上学不仅整个必须是科学,而且在它的每一部分上也都必须是科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康德认为要对我们自己的理性能力展开考察,对于纯粹理性展开批判,而他所谓的“纯粹理性批判”,就是“对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是就一切可以独立于任何经验而追求的知识来说,因而是对一般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进行裁决,对它的根源、范围和界限加以规定,但这一切都出于原则。” 康德这一解决问题之思路的结果,就是他的哲学著作——《纯粹理性批判》。 II问题:“先天综合判断”的可能 《纯粹理性批判》围绕着对于“纯粹理性”自身的批判而展开,试图通过对于“纯粹理性”自身的批判,寻找一条对象符合知识的认识道路,从而把哲学变成科学。在康德那里,科学知识就是那种不仅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而且能够扩展我们知识范围的知识。根据康德的理解,这种知识就是“先天综合判断”。因此《纯粹理性批判》若要说明科学知识如何可能,说明哲学如何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归根结底就是要说明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先天综合判断成了整个“纯粹理性批判”所要解决的总的问题。

康德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康德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发布时间:2009-04-26 20:13:31 韩志伟 [内容摘要]康德不仅在认识领域实现了一场革命,而且在实践领域中也同样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建立起了道德形而上学。他通过论证纯粹性的实践形式法则,反思自主性的实践理性活动,阐释完满性的实践终极目的,为我们展示了纯粹先验的自由王国。由此,西方传统实践哲学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康德的实践哲学也陷入了内在困境之中。 [关键词]自由实践法则实践理性至善 康德关于实践问题的思考,不再停留在自然的、天生的人性层面上,而是在人为的、本质的人性层面上拷问人的自由何以可能的问题。他在实践领域中发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不再让人的自由意志与人的自然本性一致,而是相反让人的自然本性围绕着人的自由意志旋转。因此,在其实践哲学中,无论对纯粹性的实践形式法则的论证,还是对自主性的实践理性活动的反思,乃至对完满性的实践终极目的的阐释,都是建立在这一革命性变革基础之上的。正是在这些内容中,西方传统实践哲学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得以完成,而康德所确立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使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实践哲学被举到了令人眩晕的高度。 一、实践法则的纯粹性 康德认为,对人的实践活动的探讨,就是对人的自由意志的探讨。他接过了“自由意志”这个概念,深化了它的内涵。通过对我们自由意志行为所遵循的普遍实践法则的探究,从中分离出一种先验的、因而是不变的道德法则,使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完全以出于自身的道德法则而行动,努力做到趋善避恶。因此,把握康德哲学中的实践概念,首先应区分开人的实践理性活动所遵循的两种不同实践原理(practical principle):一种是只对个别主体意志有效的实践规则(practical rule),即主观的实践准则(subjective practical maxim);另一种是对每个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都有效的实践规则,即客观的实践法则(objective practical law)。 [1]惟有后者才是基于纯粹理性之上的意志动机,前者则是基于感性欲望,因而不具有普遍必然性。 从消极的、否定的方面说,这种客观的实践法则不能是质料性。一切质料的实践原则在本质上都是以自爱或自身幸福为目的的实践原则,而这一实践原则从根本上说都是源于经验的主观的实践准则,只能通过经验来认识,不具备先天的客观必然性。即使人们在幸福追求的对象和手段上都想得完全一样,那也只是偶然的。因此,这种实践原则只能被表象为“单纯的准则”,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只对个人意志有效。相反,形式的实践原则才是人的纯粹意志行为的惟一的客观根据,它作为一个具有客观必然性的法则必定是由理性先天认识到的,因此它只能被表象为对每一个理性存在者的意志都普遍必然有效的“实践法则”。 从积极的、肯定的方面说,这种客观的实践法则只能是纯形式的。真正的形式法则的试金石是,我能否把它普遍化。这在康德看来完全存在于理性之中,理性的标准就是客观的标准,正是这个标准决定了哪些实践原则是真正普遍的实践法则。比如在现实生活中遵守诺言这个例子。假如我想要背弃诺言,那么我就可以把这个实践原则表述为:“只要对我有利,我就

康德理性哲学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历久弥新,这就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并不是所有喜欢传诵这句名言的人都会在心灵中唤起惊奇和敬畏,并不断增长,更多人是言行不一,一边吟诵“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一边该干嘛干嘛,行为举止,毫无一丝敬畏之心。 无他,因为敬畏的文化从我们身上消失了。 其实,康德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他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许多人有意无意地丢了它。 康德那个时代的人们仰望星空,能够产生内心的敬畏,与他们的文化背景有关,源自于人们对宇宙秩序的认识。 在文艺复兴之前,宗教世界观统率着一切,人在宇宙秩序中,头顶着天堂,脚下是地狱。上帝居于人之上的天堂,俯瞰引导一切众生。 彼时宇宙是一个等级森严的机体,人安居其中,仰望星空,某种意义上其实也是在仰望天堂上帝,由此而激发的内心敬畏,自不待言。 文艺复兴之后,物理学的发现,人们对于世界秩序的感知彻底发生了改变,人道主义的自我肯定,人性的觉醒,人开始确立起自己的王者地位。原有的宇宙秩序,开始变成一种物理和天文学的认识,原来统一的等级森严的宇宙秩序已经瓦解,在近代科学的眼中,已经变成了空洞的、无限的天文的天空,过去上帝俯视的那种神圣感正在消失。 当知性为自然立法的时候,人也由此开始进入自己广阔的心灵世界。 所以,在康德那里,星空是把自己扩展到世界之上的世界星系的恢宏无涯以及无穷的时间,是一种偶然的联结,而心中的道德律,是从不可见的自我和人格开始,把自己呈现在一个真实的无限性的世界之中,只有知性才可以察觉,而且是一种必然的联系。 康德认为,仰望星空产生敬畏,是因为那种景象“仿佛取消了我作为一个动物性 被造物的重要性,这种被造物在它(我们不知道怎样)被赋予了一个短时间的生命力之后,又不得不把它曾由以形成的那种物质还回给这个(只是宇宙中的一个点的)星球”,而对心中的道德律的敬畏,则来自于它“把我作为一个理智者的价值通过我的人格无限地提升了,在这种人格中道德律向我展示了一种不依赖于动物性、甚至不依赖于整个感性世界的生活,这些至少都是可以从我凭借这个法则而存有的合目的性使命中得到核准的,这种使命不受此生的条件和界限的局限,而是进向无限的”。 既没有宗教信仰,又不能理解这样的背景,康德的名言及墓志铭自然只能成为人们朗朗在口的口水,行止却是南辕北辙。 其实按中国传统的理解,本也是能够产生对星空和心中道德律的敬畏的。 我小时候消夏,躺在门板遥望浩渺星空,数不清的星星,望不见的天边。老人总是会说,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都对应着,看着你呢。若没做坏事,死了会被召唤到天上去,变成一颗星星……

康德实践哲学研究_康德的实践哲学

康德的伦理学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但正是这一点被人们所误解,认为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一种空洞无物、没有实际效用的学说。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康德的实践哲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康德的实践哲学 [摘要]康德的伦理学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但正是这一点被人们所误解,认为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一种空洞无物、没有实际效用的学说。然而,综观康德的道德哲学,可以看到,康德道德法则形式化的追求只是其道德哲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另一方面,康德力图使自己的道德哲学走向经验和情感,走向生活世界。这也就构成了康德伦理学的实践性。 [关键词]康德伦理学形而上学至善 [中图分类号]B8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035-02 一、康德的伦理学 康德伦理学的出发概念就是自律的善良意志,人们常说,通向地狱的道路是用善良的意向铺砌的,但康德的善良意志并不是消极的,这位思想家向善良意志的体现者所要求的是活动和行为。人们或许会批判康德对事情的形式主义的看法,他暂时谈到的只是帮助人们在生命的海洋中找到确定方向的指南针,道德方向的丧失不会是长久的,道德境界迟早会在人的面前清楚地显示出来,并且人们将看到他们的行为会把他们引向的方向——引向善或恶。善就是善,其准是如此的显而易见。 在康德看来,实践理性的宗旨就是用之指导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生活,如果人们拥有了一个对实践生活很合理的理性却不用于人类实践生活,不能普及开来,那么原理描绘得再美轮美奂,事实上它是没意义的。想要指导人类的实践道德生活,就必须将理论带回到现实的大千世界中。 《实践理性批判》是对一般的实践理性进行批判,一般的实践理性包括我们日常的实践活动。“这个批判为什么不提名为纯粹理性批判,而是简单地提名为一般实践理性批判……如果它在这一方面成功了,就无需批判纯粹能力本身,以发现理性是否以这样一个过分僭越的要求,超越了自己……”[1]康德在导言中,强调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区别,理论理性是处理认识的问题,实践理性是处理欲望和意志的问题,其最高表现形式就是意志能力。 那么什么是意志呢?在康德看来,就是自己实现自己的对象的能力。 纵观《实践理性批判》这本书,康德的道德形式主义研究到达最高之处了。实践理性批判事实上是对人类道德法则的元伦理分析。对道德法则的表达是形式主义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它就是康德的绝对命令或定言命令法则。康德对道德法则是这么评价的“以上所列举的观察道德原则的三种方式,归根到底,是同一规律的不同公式,其中每一个又包含着其他两者。它们之间虽然有着区别,不过这种区别与其说是客观实践的,还不如说是主观的,其目的在于通过这种类比使观念与直观相接近,并由此与情感相接近。”[2]而随后的两种表述只是为了能更接近情感。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读书笔记

科学技术哲学读书报告——《纯粹理性批判》(康德) 数理学院2011级专业:课程与教学论姓名:孙虎学号:112200674 通篇读完康德的这篇《纯粹理性批判》以后,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书中描述的关于逻辑、知识等方面的观点。受到自身知识的限制,我无法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只能收肠刮肚的用自己的浅薄学识来认识这部著作。 在古希腊哲学中,理性主要被理解为人类的一种本质力量与创造模式,它涵摄认识领域与实践领域。柏拉图认为,理性的人处在世界与理念二极之间的张力关系中,既有属神的超验理念本质,又必然地生活于大地之上。希腊精神经启蒙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康德。在康德那里,人的理性特质更加突显,而且那种张力色彩依然是思想的必要前提。不过,康德的伟大在于其综合精神。我们不好使用“折中”、“调和”等词汇来纠缠康德,而应积极地体会他那深邃的创造思想。在康德那里,质料与理念、现象与本质空前地统一,存在因而获得完整的根据,这根据显然不在传统意义上的超验理念中,不在彼岸——那人迹难至的永恒的空虚与黑暗中,而在我们的思想概念、在我们的理性理念中,在理性本身。而且,人只能生活于自己的理性中,而不能生活于生命之外的超验理性之中。在倡导主体性哲学的康德那里,理性只是人的理性,理性不仅是人类的能力和工具,更是人的本质、源泉、依据和目的。人类因理性而为的,不是去探求身外的别的什么东西和奥秘,而是对自己理性本身的自觉,自觉其作为人以及人的整个世界之源泉、之模式、之理想的身份及尊严、这种自觉即自由,乃是人类的起点与终点。 关于逻辑的完整的叙述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即使今天我们有了数理逻辑我们仍然要承认康德是对的。可是逻辑本身不是哲学,探讨逻辑的基础才是哲学。可是逻辑的基础的确不明。形式逻辑的所谓正确是一种基础不牢的正确。所以后人其实是限制形式逻辑的使用范围而不能彻底否定它,比如黑格尔辩证逻辑。这和哲学的确不同,但它的情形比康德所说的要复杂的多。康德说的太简单化了。康德说逻辑不能前进的确是错了,数理逻辑把传统逻辑的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这里看下去传统逻辑实在太稚嫩了。 在这本书中,康德将心理学、形而上学和、类学与逻辑学作了区分。这本书里给出的逻辑学的对象是一切思维之方式的规律。思维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之类。这个理解是落后的,现代逻辑从句子出发,直接关注推理问题、真的问题,似乎更能体现逻辑的实质。逻辑的成功在于它限制了自己,这话说的极好。反过来说,哲学的失败在于它不限制自己,它总是想解决它不可能解决的问题。逻辑的地位——各种学问的门径。知识的一部分是先天的知识,先天知识根据与对象发生关系的方式分为规定对象(或概念)和使对象成为现实。先天知识根据是否完全不是来自经验分为纯粹的和不纯粹的。这个划分似乎是说混杂的知识(不纯粹的知识)中有先天的部分,这个先天的部分也叫纯粹先天知识。这里一个问题是纯粹不纯粹的划分是否只针对理论知识,实践是否纯粹的问题《实践理性批判》谈过,可惜我一直没能看懂。 康德在这本书中强调物理学的成就在于经验知识上。这个精神和哥白尼革命的思想有对立的成分,也有符合的成分。对立的方面是指哥白尼革命是反对人类

实践的三种形态与哲学的功能-从儒家与康德的观点看

实践的三种形态与哲学的功能——从儒家与 康德的观点看 哲学有什么样的功能就有什么样的作用。所谓“哲学的功能”是就哲学自身的性能而言,而“哲学的作用”则是就哲学的用途而言。其实,“哲学的功能”就是“哲学的作用”,“哲学的作用”也是就“哲学的功能”来说的,二者是同一个东西,只不过看问题的视角和说法不同而已(在英文中,“功能”和“作用”都是function)。显然,哲学的功能与作用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一条一条地枚举出来,很可能是难以穷尽的,也是一篇有限的文字无法叙述的。本文作为探索哲学的功能与作用问题的系列文章之一,克就哲学的基本功能和作用之一──实践形态与哲学功能──作一论述,以期有“引玉”之效。 一、“实践何以可能”的问题 无疑,哲学具有实践功能,在古今中外的哲学中都可见出哲学的实践功能。F.培根在其《伟大的复兴》、尤其是其中的《新工具》和《新大西岛》等著作中,痛斥自经验哲学当权以后,哲学就像献身上帝的修女一样不能生育,业已失去了实践的功能。他高度评价和赞美古希腊自然哲学极富实践的伟大品格,力倡在哲学、科学与工业实践之间联姻。实际上,不独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具有实践的品格和实践的功能,中国的古典哲学则尤其注重和讲求实践性。现代的新儒家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的实用主义、科学哲学都强调了哲学的实践功能。至于F.培根倡导哲学要有实践的品格,──实际上,就是要恢复哲学的实践功能,使哲学成为实践的哲学,虽然不乏开风气之功,然而他

却未能厘清实践的基本涵义极其根据所在。其实,又何止于F.培根呢!自康德以后,几乎很少人能思考或去思考哲学的实践理性,所以能够清楚明了实践的真谛及其可能的根据和前提的人,真是寥若晨星。至于今,虽然有人在极力倡导实践哲学,以大谈“实践”为乐事,然而却不免对“实践”拥隔久了。在此,不妨指出几点为示。首先,有的实践哲学未能严格地将“实践”与“活动”、“劳动”概念区别开来,甚至把它们混为一谈,就是一个明显的错误。 其次,仅仅是把“实践”看成是“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感性活动”。尽管把“改造世界”的方式分为“改造客观世界(物质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精神世界)”两种形式,但是所谓的“改造主观世界”,──也被称为“世界观的改造”,实际上只是政治上“洗脑”的代名词。换言之,“世界观的改造”实指“政治立场(包括阶级立场和邦派立场)的转变”,这是众人皆知且无须讳言的事实。如此这般的“实践”观,早已把哲学的实践理性变成了浅陋和庸俗的权力政治把戏的工具,“实践”的“主观世界”或“精神世界”的底蕴究竟“是什么”,不是不再有人问起,就是被束之高搁,至于“道德实践”,却久无挂搭处了。 最后,虽然有以大谈“实践本体论”为“前卫”者,“实践何以可能”的问题却不在此等哲学的追问和反思之中。实践的根据和前提业已被遮蔽了很久了!“实践何以可能”的问题虽然涵有形而上学的设准,甚至这一问题本来就是一形而上学的问题,但是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哲学的实践功能和作用。毫无疑问,探究哲学的实践功能和作用,哲学

[康德,理性]论康德纯粹实践理性的实现

论康德纯粹实践理性的实现 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确立了纯粹实践理性作为意志本身的规定根据,即道德律,强调了理性是实践的,也就是理性自身即是理论的或思辨的,又是实践的。理性是实践的就预示着理性必须得以实现,这就需要解决实现的对象以及实践的保证。他在此书中为实践理性规划了至善目标,这个至善要成为完满的善,整体对象就必须包括德性和幸福,而这两个原则却是矛盾的,即构成了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解决了这个二律背反就解决了实践理性的实现对象问题。 一、至善:纯粹实践理性的整体对象 与《纯粹理性批判》的思路相反,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给出的是从本体到现象界的思路,是从原理到概念到感性生活中,是从超感性世界到感性经验世界的思路。而人作为主体恰恰生活在两种世界中,故而两个批判的解决都要落到至善概念上。康德认为,至善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为至高无上的善,一为全部的和完满的善,因为,至高的东西可以意味着至上的东西,也可以意味着完满的东西。这两层含义就是至善的两个要素,即德性和幸福。 所谓至上的东西,指的是本身无条件的东西,而且可以是其他东西的条件。在康德那里,德性正是这种本身是条件的东西,已是谋取幸福的条件。可以说,德性就是这种至上的善。关于这一点康德在分析论中己经说明。康德的道德哲学建立在纯粹实践理性作为意志本身的规定根据上,当道德律作为一种普遍法则,对我们形成绝对命令时,必然会损害我们的爱好,从而导致痛苦的情感产生。但是,我们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由于对道德律本身的敬重,是我们逐步形成了道德情感、道德动机、道德兴趣和意志动机、意志兴趣、意志准则的概念,而这时的理性实践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伤害感情的事,相反是对遵守道德律产生出由衷的兴趣。对于道德的敬重程度会产生两种道德状态:一则是合乎义务,一则是出于义务。合乎义务是一种约束,出于义务是一种压力。这两种行为都不能完全算是发自内心的,而当有一天对于道德律的敬重更深层地内化成既不出于约束也不因为压力而产生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团别的道德状态,即可称之为德性。正是基于它本身是无条件的,而且德性不受任何条件的约束,故康德认为它是至上的善。这种至上的善是一切只要在我们看来可能值得期望的东西的、因而也是我们一切谋求幸福的努力的至上条件。所以,它更是至善的先决条件和配得幸福的资格。但是,这种善却不是完满的或全部的善,也就不能是实践理性的整体对象。它不能独自成为真正的至善,凭借其自身还并不能解决实践理性的整体或全体对象的问题,也就不能解决实践理性实现自身的要求,只能说具有了德性的原则,是超感性世界的东西。实践理性的实现还要回答感性世界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幸福的问题,也是康德至善之至的另一层含义。 所谓完满的东西,康德意指的是整体的、全体的或全部的善,至善是完满的善,当幸福在完全精确地按照与德性的比例(作为人格的价值及其配享幸福的资格)来分配时,也构成一个可能世界的至善,那么这种至善就意味着整体,意味着完满的善。也就是说,一个有德性的人,应该要得到与之德性相应的幸福,有理性的存在者需要幸福、配得上幸福和享有幸福。所谓幸福,就是有理性的存在者在现世的偏好得以满足,使拥有它的人感到愉快,那就必须牵扯到自然和感性经验,故对于幸福的欲求并不是绝对的善,也不能独自就是善的,只有任何时候都以道德的合乎法则为前提的幸福才是善德。 显然,至善有两个因素,即德性和幸福,而且两者必须一同构成至善的原则,缺一不可。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内容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内容 《纯粹理性批判》的哲学要义 首先,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序之中,阐明了对理性进行批判的必要性首先在于确定一般形而上学是可能还是不可能,以及规定源流、范围和界限.但是康德于第二版序之中,反而不是着重于进行理性批判的条件,而是改变了知识与对象的关系:“不是知识依照对象,而是对象依照知识”,这一新概念,导致康德发动了哲学界中的“哥白尼式革命”. 在导言中,康德提出了全书的总纲:纯粹理性的总任务是要解决“先天的综合判断”、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而又扩展了知识内容的真正科学知识是“如何可能”的问题,并按这总问题细分了以下的四个问题:1.数学如何可能?2.自然科学如何可能?3.形而上学作为自然的倾向如何可能?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如何可能? 康德把全书大致的分为了五部份:“1.先验感性论,2.先验逻辑论,3.先验分析论,4.先验辩证论,5.先验方法论” 1.先验感性论 “先验感性论”主要是阐明,只有通过人的感性知识(接受能力)所先天具有的直观形式即“空间”和“时间”两大要素去整理自在之物(的表象即现象界)刺激感官的感觉材料,才能获得确定的感性知识,同时,空间和时间也是数学知识的先天直观形式. 2.先验逻辑论 “先验逻辑论”的阐明“感性必须与知性结合,直观必须与思维结合,才能产生自然科学的知识”,因而必须有一门不同于形式逻辑的先验逻辑来探讨知性的结构及其运用于经验对象时的各种原理.先验逻辑立足于知识与对象的关系,即知识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的思维形式,这标著辩证逻辑在近代的萌芽. 3.先验分析论 “先验分析论”(真理的逻辑)阐明了知性的先天概念和先天原理是自然科学之所以可能的根据和条件.在概念分析论中,通过对知性判断中的逻辑机能的分析.而先验分析论当中的原理分析论主要阐明了知性指导判断力把范畴运用于现象的法规. 4.先验辩证论 “先验辩证论”(幻相的逻辑)主要阐明了理性不可避免地要超越现象去认识的本体,由此产生的作为自然倾向的形而上学只不过是一些先验的幻相,而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康德在先验辩证论的导言之中指出,理性这种推广能力由于要从有条件者出发通过推论去认识无条件者. 5.先验方法论 先验方法论首先阐明,纯粹理性的经验使用虽然有正确的使用法规(知性的先更原理),但其理论的(思辨的、先验的)奥用却没有法规可言,因而必须对其先验使用方法(从定义出发的独断论、从正反两方争辩并互相证伪怀疑论方法、还有假设和证明的的方法等四个方面)加以训练,确立一些“消极的”规则,以限制纯粹理性的扩充到可能经验之外的倾向,从而为建立一种有关经验的形而上学准备了方法论的原则. 知识论要义与其他: 虽然康德使用的是批判哲学,他本人却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学理论.他本人自称发动了一场哲学领域内的哥白尼革命.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

康德先验理性论简要

先验理性论 康德理论哲学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知识的真理性的依据是什么?他认为知识都是由先天综合判断表达的。知识的依据问题就转化为“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的问题。他将先天综合判断分为三类:数学先天综合判断,自然科学先天综合判断,形而上学的先天综合判断。问题也就一分为三:数学何以可能?自然科学何以可能?形而上学何以可能?康德理论哲学中的先验理性论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形而上学何以可能。 按照康德所确定的解决知识依据问题的思路:知识真理性的依据存在于认识主体之中。先验感性论证明数学知识的依据在于人的直观能力,康德称之为“纯直观”,包括空间和时间两种形式。时间和空间是外部或内部经验的前提,我们可以设想时间空间里没有对象,但不能设想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对象。先验知性论证明自然科学知识的依据是人综合杂多感性材料的能力,这种能力所使用的工具是“范畴”。先验理性论则证明形而上学的依据是理性用以统一知性材料的能力,这种能力所用的工具是“理念”。理念先于知识,因而称之为“先验理念”。 既然先验理念是理性运作的前提,那么可以通过考察理性如何运作来发现有哪些先验理念。理性的运作方式是三段式推理。三段式推理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由前提到结论称作前进,由结论到前提称作后溯。先验理念作为知识依据这一特征类似于三段式推理中的前提,因此要找到先验理念,需要后溯,直至一个不需要条件依据的东西。康德首先将三段式推理分为三种:直言推理,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直言推理由内经验后溯至一个自身不再是宾词的主词,灵魂(在理论哲学中康德对灵魂的理解其实是指人的统觉能力,之所以用灵魂这个词,我认为是便于对理性心理学进行批判,其它先验理念也是如此);假言推理由外经验后溯至一个不再以任何事物为条件的前提,世界;选言推理,后溯至一个自身不再是部分的整体,上帝。 所谓灵魂,世界和上帝不过是理性推理的的依据而已。传统形而上学却把灵魂(人的统觉能力),世界和上帝当成了实有之物,因而形成了三门不科学的形而上学分支:理性心理学,以灵魂为研究对象;理性宇宙学,以世界为研究对象;理性神学,以上帝为研究对象。康德在研究中否定了灵魂、上帝的实体性,指出理性宇宙论的不可调和的二律背反,批判了传统形而上学。但他并没有否定形而上学本身。康德认为,形而上学反映的是理性的自发的活动,只要这种活动还存在,形而上学就会继续存在。虽然如此,康德本人并没建立科学的形而上学。 蓝色部分完全是自己的发挥,我看的书里面似乎没有这样讲,之所以标示出来,是希望大家有所警惕。其它来自于书本,只是表达稍有不同。如有疑问,欢迎以任何方式交流探讨。

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

实践理性批判 康德曾说过,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又新、有加已无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相对于广袤无垠的宇宙星河而言,人不过是渺小的一粒尘埃,在强大的宇宙的自然法则面前,显得无足轻重——没有人能逃脱有限的自然的命运。然而,人与尘埃不同的是,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的,而且是理性存在的,理性存在者为自己立法,道德法则就是纯粹实践理性的自律,亦即自由的自律。人顽强地抵抗住自然法则的束缚和限制,遵从理性自身颁布的命令而行动,他就摆脱了感性的束缚,而具有了超越一切自然存在之上的独特尊严。 在《实践理性批判》这本书中,康德从纯粹实践理性分析论、辨证论和方法论三个方面,向我们阐明了实践理性批判的理念。书中首先从纯粹实践理性原理的定义入手,具体阐述了实践理性的四个原理及基本法则,并对纯粹实践理性的诸原理进行了演绎,提出纯粹理性是实践的,是不依赖于任何经验的,人是自由的,但是这种自由是受道德法则所支配的。同时康德也对准则、实践法则、自爱原则、自由、道德法则、自律、他律、德行等名词做了解释和描述。接着从纯粹理性实践辨证论引出至善的概念,提出至善是人类实践理性追求的终极目的,试图解决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难题,以一种思辨的理性了解至善中的德行与幸福的二律背反,并首次确定了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最后康德指出道德教育和练习的重要性,用以指导纯粹理性实践的法则进入人类的心灵。 总而言之,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而对实践理性的“批判”则是考察那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循的原则。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纯粹理性的形式的、实践的原则是用作德行原则的唯一可能原则 康德在推论纯粹实践理性的形式法则之前,对法则和准则作了较为严格的区分。康德指出实践的原理是意志普遍规定的规则,这种规则有两种存在方式: ①主观的准则,只对主体的意志有效; ②客观的实践法则,对每一个理性存在者的意志都有效。

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德的批判哲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康德的批判哲学 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以1770年为界,在此之前,康德研究的兴趣和重点主要在自然科学。在这期间,他提出了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宇宙不变论相对立的宇宙发展论,从而形成了他自己带有唯物论和辩证法倾向的新自然观。这体现在他的两个假设中。第一个是“潮汐假设”,他认为由月亮引力引起的定时涨落的潮汐现象所带来的海水与地表的摩擦会导致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慢,这个假说为后来的自然科学所证实。其哲学意义在于它表明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都有其自身的变化,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第二个是“星云假说”,又称“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他认为宇宙间到处充满着物质和精神,物质和精神成反比,物质的力量是引力,精神的力量是理性。由于地球处在太阳系中间的位置,故人类拥有一定程度的理性,但没有完全纯粹的理性。这种关于理性的思辨虽然在现在看来是不很科学的,但他的星云假说第一次沉重地打击了宇宙不变论的形而上学自然观。康德从发展的观点出发,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在时间上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康德的星云假说不仅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奠定了新的辩证自然观的基础。对此,恩格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年的8月,康德发表了他的教授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这是康德哲学思想分界的标志。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从唯理论到批判唯理论的转变。他接受的是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体系的教育。接受了唯理论把天赋理性置于经验之先的基本立场。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过程中,他在接受牛顿物理学的同时也认识到经验的重要性。并由此而接受了经验论对传统形而上学和唯理论的批判,但他最终并没有选择经验主义,而是在唯理论和经验论之间另辟蹊径,开辟了先验哲学的新路径。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著作表现出逐步脱离唯理论,接近经验论,最后综合两者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直接导致他的那篇教授就职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他提出决定我们对世界认识的不是外部对象。而是先验形式,还有他关于物自体和现象的区分:物自体在认识之外,现象则在认识之内。正是这些思想,构成了他批判哲学的主旨。以

浅谈亚里士多德、康德、马克思的 “实践观”

浅谈亚里士多德、康德、马克思的“实践观” 政法学院周斐斐210417061 我国对实践观的哲学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单纯以毛泽东思想中的实践观为理论依赖的阶段;改革开放初期以马克思早期著作为文本依赖的阶段;到现在以整个学术理论为支撑依据的阶段。从这个变化中,反映出试图从学理上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研究清楚,就不能绕开伦理学家、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的“实践观”理论。 在哲学上系统地阐述实践概念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是始于他在伦理学中对人的活动性质的说明。亚里士多德认为,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人生命活动的行为方式,实践的生命活动明确了人的本质属性,这里有反思人类行为的含义。人的生命属性的实践活动,在完全的意义上包含三个方面,即理论沉思活动、技艺制作活动和实践的活动。“理论”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有时又译为科学,是指理智把握事物的真实或确定性的活动方式,它所产生的结果是知识。技艺是指以可制作的事物为题材,其目的在于活动的结果。生命属性的实践概念是对实践概念的广义理解。在三者之中,理论的沉思活动最高,实践的活动最重要,人的实践活动本质上是由于实践理性的参与才呈现了更为积极的状态。实践的狭义理解是指人对至善的追求活动,是人的一种理智客观的道德行为方式,它真正构成了亚里士多德哲学意义上的实践概念。“伦理学”就是这种“习惯”之学,德性也就是人的灵魂的优良习惯。可见,实践是指把人自身变好的活动,跟制作是把物品做好的活动明显不同。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是本身即是目的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活

动和目的是一致的,是以人自己成为善为目的的活动。实践就在活动过程中体现着目的,它既包括个体的伦理行为,又包括公共生活的政治行为,体现了人与自我及他人的关系。作为实践之根据和理想的目的,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直接就等同于“善”。实践朝向一个善的目的,而怎样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其途径和手段则是要经过选择的,所以说实践活动就是一种包含选择的活动。亚里士多德是从目的在于自身的实践来思考自由的概念,即从行为的完成和本身自足的生活方式来思考人的自由。在本体论的意义上说,自由就是不受任何外在东西决定的存在,自由的无条件性的一个意义是无外在目的,否则的话自由便成了追求目的的手段而不得不为目的服务、为目的所制约,这样就不自由了。自由的起源不应该在自由的外面去寻找,而只能在寻求、实现自由的过程中去寻找。 综上所述,亚里士多德通过对实践是目的在其自身的活动这个最本质规定的揭示,说明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趋向自由的自我实现过程,并在趋向自由的意义上把思辨看作实践的最高形式,展示了实践之于人的自由和幸福的价值和意义,为其后的实践哲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路径。其中在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之间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然后分别加以解决就是,这种观点与其恩师柏拉图把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合起来解决不同。显然,这里面的问题远比单纯的学科划分复杂、深沉得多。在后来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中,走柏拉图路径的人很多,明显走亚里士多德路径的只有康德。 康德是从哲学及其学科分类的角度来谈实践概念的,然后又通过

[康德,理性,知识]论康德对理性知识的考察

论康德对理性知识的考察 一 近代以后关于知识起源问题产生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个流派,都被休谟所终结。休谟的怀疑论得出的结论是经验和理性,都不能成为合法的知识的基础,而且不能保证知识的可能性和确定性。这首先表明了经验论和唯理论关于知识起源问题的失败,而唯理论和经验论都只是在传统知识的框架下所区分出来的理性和经验。就是在区分理性和经验的基础上才区分的理性和经验。那么这就表明西方的理性主义传统本身是失败的,因为它自身无法解决知识问题,或者说休谟问题的出现直接表明了理性的无能。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整个西方哲学的传统将被完全否定。 这首先不是德国古典哲学所希望看到的,因为德国古典哲学包括了德意志哲理,同时遵循的是古典传统,但是从康德开始的德国古典哲学又是如何去拯救这样一种已经被休谟问题所彻底颠覆的理性能力的? 康德的出发点是,既然在传统的古典的意义上,即由笛卡尔所开启的知识论的传统经验论和唯理论方法上,没有表明理性自身的能力,那么我们就需要重新去审查理性,重新去考察理性本身,这是康德对待理性的出发点。我们知道从古希腊开始,严格意义上是从苏格拉底开始的,基于对知识确定性追问的理性传统开始诞生,一直到亚里士多德,这样的一种理性主义传统得到巩固,这种理性主义传统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关注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这个对本质的认识最后发展成为本体,发展到亚里士多德那里就发展成为实体,所有关于事物本质,即共性的追问,其实是基于理性的抽象能力的。因此针对事物个体本身的经验,就在这样的一种框架内被贬义了。 这也就是说从古希腊开始理性主义的最大的传统就是理性和经验本身的分离。经验不能作为我们追问知识的基础,那么唯一的基础就是理性,因为只有理性才能通达本质。而这个本质也将成为传统西方哲学本体的唯一合法通道。因此我们在理解古希腊传统哲学的那个理性的时候,是要把经验排除在外的。经验和理性就是对立着的。 因为按照柏拉图的理解,经验都是肉体内的东西,而理性是灵魂之上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理性和经验的分离,在柏拉图那里世界就被分为两个世界,一个是理念的世界,一个是可感的世界。在经历了中世纪哲学之后,因为中世纪直接把古希腊的理性上升为神,是另外一个世界,但是,理性又是属人的,因为理性所针对的是人的理性,因此理性又必须随着神本身的失势,或者人对神的取代,它又必须恢复到可感的和个人这样一种的世界中来,因此在近代哲学追问知识的可能性和确定性的时候,理性和经验就不能再分了,因为理性和经验中的一方的主人必须是人,理性因此就不在属于神的范围,就属于的人,所以理性和经验在古希腊哲学,也就是传统哲学开端时期被割裂的鸿沟,在近代开始弥合。 所以在理解近代哲学理性的时候,它不仅包括了理性,还包括了经验。或者我们可以把经验理解成理性的一个部分。因此唯理论所理解的理性是比经验更高一级的思维能力,但这并不否认经验同样具有思维能力。二问题在于近代哲学的理性虽然包容并接纳了经验,但是它却把经验和自然区分开来,这在古希腊是没有的。因为在古希腊,理性是可以统摄一切的,理性之中就包含自然,但是在近代自然和经验就开始区别开来,因为近代哲学的特点是首先把人和自然、经验区分开来,因为近代哲学认为自然界之所以成为自然,是因为它不是人,人和自然是对立的,所以,所以人身上所有的能力即经验和理性都应该和自然区分开来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