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牙内吸收

牙内吸收

牙内吸收
牙内吸收

牙内吸收

概述1

牙内吸收(Internal resorption of dentine)临床上多发生于乳牙,恒牙偶有发生。恒牙内吸收多见于活髓切断术后的牙齿、受过外伤的牙齿、再植牙、做过髓腔预备或牙体预备的牙齿以及用外科正畸术矫正牙列时手术范围内的牙齿,长时期处于慢性咬合创伤的患牙也有发生内吸收者,慢性增生性牙髓炎常合并根管内吸收。

流行病学

相关疾病1

慢性增生性牙髓炎、病理性根折、根管治疗术、活髓切断术、髓腔预备、牙体预备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2

正常的牙髓组织变为肉芽组织,从髓腔内部开始吸收牙体硬组织,使髓腔壁变薄,严重者可造成病理性牙折。牙内吸收的原因不明。多发于受过外伤的牙齿、再植牙及做过活髓切断术或盖髓术的牙齿。

病理1

牙髓受到某种刺激后还可以发生肉芽性变,即牙组织转化为炎性肉芽组织,小血管增殖,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近腔壁处的肉芽组织分化成破牙本质细胞,将髓腔壁吸收为不规则的陷窝状,陷窝内可以发现破牙本质细胞。牙内吸收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牙髓的肉芽性变和前期牙本质,成牙本质细胞损伤有关。目前对牙内吸收的解释如下:牙髓组织的某一局部分化出类似破骨细胞的多形核巨细胞,因其持续性吸收牙本质,又称其为“破牙本质细胞”。它在行使吸收牙根的功能时,需与细胞外一种含有精氨酸-氨基乙酸-天冬氨酸序列(RGD)的蛋白位点结合后才能启动吸收,RGD蛋白位于组织矿化面的钙盐晶体上,正常情况下成熟的牙本质和牙骨质中才含有此种蛋白,而未矿化的前期牙本质和成牙本质细胞层均不存在这些蛋白位点。因此,前期牙本质和成牙本质细胞层成为防止内吸收的重要屏障。当这些组织、细胞受到损伤,在炎症存在的情况下,破牙本质细胞活性被激发,结合到暴露的RGD位点,则启动吸收过程。

临床类型和分类

临床表现1、2

(一)症状体征1

牙内吸收可能缺乏自觉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自发性、阵发性、放射性痛,温度刺激引起疼痛,髓室壁发生内吸收时,室壁逐渐变薄,变为炎症性肉芽组织的牙髓充满于增大的髓腔中,以至牙的颜色透过髓腔壁而使牙冠变为粉红色。若内吸收发生在根管壁,则牙冠的颜色没有

改变,但有可能造成病理性根折。

(二)实验室检查

(三)其他辅助检查2

X线片显示髓腔内有局限性不规则的膨大透影区域,严重者可见吸收区穿通髓腔,甚至出现牙根折断线。

诊断要点2

1、多无自觉症状,也可出现自发性、阵发性痛、放射痛和温度刺激痛等牙髓炎症状。

2、内吸收发生在髓室时,牙冠见有透粉红色区域或暗黑色区。发生在根管内时牙冠颜色无变化。

3、牙髓温度测验反应可正常,也可表现为触感或迟钝。

4、叩诊同正常牙或不适,即叩痛(-)或叩痛(±)。

5、X线片显示髓腔内有局限性不规则的膨大透影区域,严重者可见吸收区穿通髓腔,甚至出现牙根折断线。

6、病史可作为参考。

鉴别诊断3

主要依靠X线鉴别诊断

1、牙内吸收应与颊舌侧的龋病区别,龋病的边界较内吸收更模糊。

2、牙内吸收同牙根外吸收的鉴别在于后者的根变短、细尖或根面粗糙不平、有凹陷。

并发症及防治

治疗与预后1、4

(一)治疗

牙内吸收首选根管治疗术,术中应注意彻底除去牙髓组织,以避免其继续吸收髓腔壁,可在机械方法去除牙髓预备根管后,用5.25%次氯酸钠浸泡髓腔,再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充填根管,可达到较满意的严密封闭根管的效果。如果髓腔壁吸收过多甚至有穿通时,易发生病理性根折,应当拔除患牙。

(二)预后

护理

防治措施

膳食调理

注意事项

参考资料

1、《实用口腔科学第4版》张震康 201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5~67页

2、《口腔科》孙正 2014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第32页

3、《口腔颌面骨疾病临床影像诊断学》吴运堂 2005年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第47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