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历史时期大陆向台湾的移民与往来

论历史时期大陆向台湾的移民与往来

论历史时期大陆向台湾的移民与往来
论历史时期大陆向台湾的移民与往来

论历史时期大陆向台湾的移民与往来

到了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又出现了大陆向台湾的第二次移民高潮。1662年郑成功为收复台湾, 所带领去台湾的军队人数即达3. 7

万人, 后来还有陆续到来的士兵和自由移入的劳动人民, 总人数达

12万余人。

在荷兰殖民者投降后, 郑成功又实行“寓兵于农”的屯田政策, 从事垦荒, 以备军粮。同时还派务田能手杨英到台湾原住居民村社中传授生产技术, 加速了台湾经济的迅速开发和吸引了大批由大陆而来的

移民。清朝统治初年, 又在沿海一带实行“迁界令”, 对于流离失所的人民郑成功却“驰令各处”, 尽力收容, 全移台湾。从清康熙元年( 1662年)到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 的郑氏时代, 移入台湾的汉族

居民约在25万左右。

而人数最多、对台湾人口影响最大的是第三次移民高潮。虽然清政府在统一台湾后, 将郑氏官兵及眷属遣送回大陆, 而对过去移居台湾

的各省移民可听任自愿, 但自动返回者却寥寥无几。这是因为台湾开发的局面早已打开, 人们对到“人口稀少, 地利有余, 又值雨水充足”的台湾开荒垦植很感兴趣, 尤其是对居住在人多地少的福建沿海居民来说, 则更具强大吸引力。虽然清王朝一再严刑苛法, 禁止偷渡, 但为求谋生的大陆民众却蜂拥而至。据清史所记, 乾隆二十八年

( 1763年) 时台湾的汉族居民为: 666040人; 乾隆四十三年( 1778年) 为: 845770人; 乾隆重四十七年( 1782年) 为: 912920人, 到嘉庆十六年( 1811年) 时, 台湾汉族人口已达2003861人。这些汉族人

口数量的增加, 既有自然的增殖, 亦有移民的增加, 但主要是移民

的增加。在这些众多的汉族移民中, 据《台湾府志》所记, 福建闽南人占了绝大多数, 约占全岛汉族人数的83. 1%, 其中泉州为44. 8% , 漳州为35. 1% , 汀州、福州、龙岩等地为3. 2% ; 粤籍移民次之; 来自嘉应、惠州、潮州的约占汉族人口的15. 6%; 来自大陆其它省份的约占1. 3% 。!由于泉州移民是以郑成功时期移入台湾的居民为基础, 所以占据了台湾沿海平原的肥沃地区。漳州移民稍晚, 居住地区较靠岛内, 客家人更晚, 多都聚居于和台湾土著居民毗邻的内部山地区域。这正如姚莹在《东瀛纪事 港防剿始末》一书中所记的: “海口多泉人, 内山多漳人, 再入与生番毗连, 则为粤人。”从上所述可见, 台湾与大陆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两人民同属炎黄

子孙、华夏儿女。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两岸人民相互往来, 情同手足, 定能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实现中华民族大家族的大团圆。

台湾传统风俗习惯

台湾传统风俗习惯及注意事项 一、语言 目前,台湾普遍使用普通话,台湾民众口中的“国语”。主要方言是闽南语与客家语。台湾政界人士说话比较传统,常用敬辞。 ①与台湾人打交道常用的16个客套词: 初次见面说“久仰”,分别重逢说“久违” 征求意见说“指教”,赞人见解用“高见” 求人原谅说“包涵”,宾客来临用“光临” 求人帮忙说“劳驾”,求人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向人祝贺说“恭喜” 了解工作用“高就”,看望别人用“拜访” 中途离开说“失陪”,归还物品叫“奉还” 等候客人用“恭候”,请人勿送叫“留步” ②常用的敬辞: 令尊:对方父亲 令堂:对方母亲 令郎:对方儿子 令爱:对方女儿 二、信仰 台湾民间信仰普及与盛行,是个“多神之岛”。教堂寺庙扁布,信徒众多。 ①神明信仰。台湾庙宇数量众多,民间信仰非常广泛。信仰对象绝大多数是从祖国大陆传入的。台湾民众供奉的神明主要可分为三大类:一是我国民间普遍崇拜的对象,如玉皇大帝,尧、舜、禹三官大帝、关公、五福大帝等;二是对台湾有大功者,如

开台圣王郑成功、开漳圣王陈元光等;三是行业保护神,如为了航海安全,崇拜妈祖,为了保佑健康,信仰保生大帝,为了保胎育儿,信仰临水夫人等。 ②宗教信仰。台湾人信仰的宗教主要是是由外国传入的,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又名清真教、回教。教徒别名穆斯林)。 三、饮食 类似粤、闽,但加以变化而有台湾特色:佐料常用沙茶咖喱、花生酱等,甜味更重,多用清汤炖煮。 ①讲究菜肴的丰盛吉祥,注重菜肴的鲜、嫩、滑、爽。 ②口味一般口味喜清淡,爱微甜味道。 ③主食一般以米为主食,也很喜欢各种面食品种。 台湾地区均有不同的特产,质量优异,可适量采购纪念,如珊瑚、珍珠、茶叶、灵芝、玉辟邪、琉璃、牛肉干、凤梨酥、话梅、化妆品等。唯有服饰则较香港价高。 四、礼赠 人和人之间往来,按国内的习俗都需要带一些礼物,在台湾俗称“带伙手“,有些东西不能作为礼物相赠的:毛巾、扇子、刀剪、年糕、棕子、鸭子禁赠月内产妇、雨伞。 五、礼仪 1、在不清楚台湾人的政治立场的前提下,不谈论中国大陆和当地的政治问题。 2、台湾人忌讳别人打听他们的工资、年龄以及家庭住址。因为他们不愿意别人过问他们的私事。 3、台湾人不喜欢有人冲他眨眼,认为这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 4、他们忌讳“4”数,因其读“si”音。所以,人们极为反感,故产生怕遇到“4”数的心理。他们平时无论干什么都要设

早期台湾与大陆的关系

早期台湾与大陆的关系 早期的史籍记载 三国时代的吴国黄龙二年(公元230年),吴王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名官兵“浮海求夷洲及宣州”,到达了夷洲。夷洲在什么地方历来都有争论,有的认为在今天日本或冲绳,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夷洲即今日台湾。有的学者指出:“夷洲之方向,地势,气候,风俗与台湾极相似,舍台湾外无可指,且近时日本人曾在台北发现指掌型之古砖,推其时代即属于三国,故夷洲之为台湾,绝无疑义。”有的学者认为,成书于公元264年至280年的《临海水土志》所记的夷洲,在地理方面无一不与今日之台湾相合,如方位:夷洲在临海东南”,临海郡北起浙江宁海一带;气候:夷洲“土地无雪霜,草木不死”;物产:“土地饶沃,既生五谷,又多鱼肉”;文化特征:如凿齿,“女已嫁,皆缺去前上一齿”,台湾北部的泰雅人,直到明清时期,仍有此风,男女青年相爱,男“凿上颚门旁三齿授女,女亦凿三齿付男,期某日,就妇室婚,终身依妇以处”。又如猎头,勇士“战得头,著首还,中庭建一大材,高十余丈,以所得头差次挂之,历年不下,彰示其功”。台湾土著居民长期保持这种风俗,所屠人头,挖去皮肉,煮去脂膏,涂以金色,藏诸高阁,以多较胜,称为豪侠云”。据上所述,《临海水土志》描述的夷洲就是当时台湾的情况。吴国孙权派遣官兵前往夷洲,规模很大,时间很长,前后经历一年之久,卫温、诸葛直到达夷洲后,由于疾疫流行,水土不服,“士众疾疫死者十有八九”,不得不带领数千名夷洲人返回大陆。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到达台湾。同时,由于这次行动,使丹阳太守沈莹有可能通过到过夷洲的官兵和由官兵带回的夷洲人,详细地了解夷洲的情况,写出《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有关台湾情况最早的记述。 隋炀帝于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下令羽骑尉朱宽与海师何蛮一同人海,经过艰难的航行,终于到达流求(台湾)。因言不相通掠一人而返”。第二年,隋炀帝又令朱宽再去慰抚,但“流求不从”,仅取其布甲而返。大业六年(公元610年),派遣武贲郎将陈棱及朝请大夫张镇州率领东阳(今浙江金华、永康等地)兵万余人,自义安(今广东潮州)起航,到高华屿,又东行二日到酲髓屿,再航行一日,便至流求。当地土著居民“初见船舰,以为商旅”,相继前来贸易。这说明当时已常有大陆商人在那里通商,所以当地居民见到船舰才习以为常。陈棱要求当地酋长欢斯渴剌兜投降,遭到拒绝,于是隋军“虏其男女数千人,载军实而还’。隋代称台湾为流求,但《隋书》中的流求指的是什么地方,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早在19世纪末,荷兰学者施列格在《古流求国考证》中从地理方位、王居及民居、政治、衣饰、兵器、战争、学术与宗教、外貌风俗及习惯、丧事、动物等12个方面,详细论证古中国地理家记载之流求,即今日之台湾。此外,大陆、台湾和日本的许多学者也都主张流求即台湾。但也有少部分学者认为流求即今日之冲绳。如果用《隋书·流求传》与《临海水土志》互相印证,并与台湾土著居民的生活形态相对比,可以看出其中的历史渊源关系。 澎湖驻军与巡检司的设立 关于汉人在台湾地区的活动,在唐朝有施肩吾《岛夷行》一诗述及,但因没有其他史料可证,许多人怀疑其真实性。到宋代,就有了明确的记载,楼钥《汪公行状》指出,乾道七年(1171年)四月.汪大猷知泉州郡,“郡实濒海,中有沙洲数万亩,号平湖,忽为岛夷号毗舍邪者奄至,尽刈所种”,汪大猷认为原来春季遣戍,秋暮始归,花费太大,因而在当地造屋200问,“遣将分屯”㈩。真德秀的《申枢密院措置沿海事宜状》则直接提到澎湖:“朱宁寨去法石七十里,初乾道间,毗舍耶国人寇,杀害居民,遂置寨于此,其地阚临大海,直望东洋,一日一夜可至澎湖。”因此,《汪公行状》所云海中大洲“平湖”应为澎湖无疑。稍后,宋人赵汝适的《诸蕃志》写道:“泉有海岛日澎湖,隶晋江县。”有的史书还说澎湖“宋时编户甚蕃”。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澎湖已有不少居民,并在那里定居,而且已经从事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更值得注意的是,宋朝政府已经在澎湖戍兵防守,澎湖在建制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合同(标准版).docx

编号:_________________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合同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合同编号: 甲方(顾客): 联系电话: 乙方(旅行社): 经营许可证号: 公司经营地址: 甲方与乙方双方经充分协商,根据国家旅游局《旅行社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就甲方委托乙方为其办理赴台湾地区个人旅游活动中的有关事务,达成以下合同: 第一条委托授权范围 甲方委托乙方办理本次赴台湾地区个人旅游活动的有关事务,由乙方为其代办入台相关事宜;例如代订交通票、游览、住宿、个人入台证、饮食、购物、娱乐、导游事务或者由乙方直接提供随行工作人员等相关服务。

第二条旅游内容 1、旅游线路名称:. 旅游活动出发时间为: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结束时间为: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出发地点:.返回地点:.途经地:. 按惯例,出发和返回日各按一日计算,共计天夜。 2、行程安排详见附件《旅游行程表》(如有),《旅游行程表》经双方签字确认作为本合同组成部分,是甲方委托乙方的具体委托内容,甲方应仔细阅读,不详事宜请咨询乙方接待人员。甲方签字后,视为甲方已理解知悉旅游行程表上的内容,乙方已尽合理说明义务。 第三条委托代办旅游项目及费用 旅游项目 □渡假套餐□机票□高铁票□酒店□景点门票□代办个人入台证□租车□演唱会门票□导游□其它事项:

第一至第五批指定经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业务旅行社名单

L-ZY-GJ00001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L-ZY-GJ00071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L-ZY-GJ00012中国康辉旅行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L-ZY-GJ00002中国旅行社总社L-ZY-GJ00005中信旅游总公司L-BJ-GJ00080港中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L-ZY-GJ00007中国妇女旅行社L-BJ-GJ00068北京神舟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L-ZY-GJ00064海峡旅行社L-ZY-GJ00004 中国民间国际旅游公司L-BJ-GJ00092北京台湾会馆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批(7家) L-ZY-GJ00085北京凯撒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L-BJ-GJ00011北京市华远国际旅游有限公司L-BJ-GJ00003中国和平国际旅游有限责任公司L-BJ-GJ00004北京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L-ZY-GJ00067同源国际旅行社L-ZY-GJ00047中国金桥旅游总公司L-BJ-GJ00122北京东方世纪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第三批(2家) L-BJ-CJ00027中国天鹅国际旅游公司L-BJ-CJ00037中国职工国际旅行社总社第四批(4家) L-BJ-CJ00071北京众信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 L-BJ-CJ00084春秋(北京)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L-BJ-CJ00099北京携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L-BJ-CJ00050环境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第五批(3家) L-BJ-CJ00057北京市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L-BJ-CJ00014海洋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L-BJ-CJ00023中商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天津第一批(1家) L-TJ-GJ00002天津中国国际旅行社 第二批(2家) L-TJ-GJ00003天津市中国旅行社L-TJ-GJ00004天津康辉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第三批(2家) L-TJ-CJ00004天津中国青年旅行社L-TJ-CJ00010天津市经典假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第四批(2家) L-TJ-CJ00013天津市大亚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L-TJ-CJ00016天津市金龙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第五批(2家) L-TJ-CJ00006天津中贸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L-TJ-CJ00011天津中信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辽宁第一批(1家) L-LN-GJ00002沈阳市海外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第二批(5家) L-LN-GJ00070辽宁康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L-LN-GJ00031沈阳青年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L-LN-GJ00087中旅(大连)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L-LN-GJ00063大连古莲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L-LN-GJ00001辽宁海外国际旅游有限公司 第四批(1家) L-LN-CJ00020辽宁世纪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第五批(2家) L-LN-CJ00007大连中国青年旅行社L-LN-CJ00052中国国旅(辽宁)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大陆与台湾地区广告的对比与分析 中外广告史 理论课论文

艺术设计学院理论课考查论文 题目:大陆与台湾地区广告的对比与分析 课程名称中外广告史 姓名学号 专业艺术设计(视觉传达方向)班级12-3所在学期2012-2013-2指导教师

广告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参照物,它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特殊作用。在大陆和台湾两地的广告发展过程中,受本土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广告的发展历程、广告媒体利用、广告表现形式以及广告制作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各种差异。同时又因为两地有着相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及历史渊源,在整个广告的发展过程中又能找到很多共性。因此研究大陆和台湾的广告发展并加以比较,对于促进两岸的广告交流及大陆地区的广告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两地广告发展中存在的差异 1.1、广告起步及发展历程中的差异 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该地区广告业的发展。在两地广告业的发展中,台湾地区广告业起步较早,在1958左右,台湾地区由混乱走向了经济稳定,为广告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台湾整个广告业的发展历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是1985年台湾地区解除戒严,大批国际性跨国公司纷纷涌入,占领了大部分的广告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台湾的广告业日趋成熟,广告的创意和制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整体水平上高于大陆。 相比于台湾,大陆的广告业起步是较晚的,目前在整体水平上低于港台地区,其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体制来得较晚。1979年可以说是大陆现代广告业的开元年,在这20年的发展过程中,广告营业总额每年享有高度的增长,广告的经营单位﹝即广告公司﹞也快速的增加,目前已晋身为世界第四大广告市场,排名在美国、日本、德国之后。 1.2、广告内容及形式发展上的差异 台湾地区的广告表现随着其社会政治的变迁,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由于在初期得力于日本广告业的大力协助,广告实务运作理念与作业模式及作品的风格趋向日本。广告市场开放后,伴随着欧美国际化大公司的涌入,受西方国家广告的影响较多,先后经历了早期的盲目崇洋、抄袭和模仿西方广告,到接受西方的创意策略,再将西方的广告创意策略概念与民主文化内涵形象有机结合起来的几个发展阶段。此外,政治变迁的本土化现象也对广告的表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广告中较注重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传送,本土色彩和民族文化、民族感情浓厚,广告在内容和风格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兼具了放眼国际的前瞻风格。

大陆与台湾的历史渊源

大陆与台湾的历史渊源 第一章、从古地理学和考古学论大陆与台湾的地缘关系 第一节从古地理学论大陆与台湾的整体性 一、古生代时期的地缘关系 大陆和台湾发现同样的硅质岩和生物群属这一事实说明,古生代晚期台湾和华南的海是互相沟通的。 二、中生代时期的地缘关系 中生代的台湾应属于大陆东部的前陆盆地 三、新生代时期的地缘关系 台湾海峡成为陆地,有陆上河谷侵蚀形成的,这就足以证明,台湾曾是大陆的一部分;此外,从动物化石看,更新世时期大陆与台湾同时存在相似的哺乳动物群。新生代第四纪时,海水推出台湾海峡,大陆与台湾连成一片大陆,华南的剑齿象、犀牛、古鹿、野牛、野猪等不短从大陆迁徙到台湾的结果。 第二节从考古学看大陆与台湾的统一性 一、旧石器时期大陆与台湾的关系 从台南左镇出土的“左镇人”化石来看,其与大陆的山顶洞人属同一时代,应是从大陆经过台湾海峡的陆桥进入台湾的。台大宋文薰教授经过比较研究,认为台湾、菲律宾等原始文化最为可能的祖籍是中国大陆。 二、新时期时期大陆与台湾的关系 新石器台湾海峡海面上升,但两岸仍保持密切的文化联系。以绳纹粗陶为代表的台北八里乡大坌坑文化和以印纹细陶为代表的凤鼻头文化和圆山文化均与大陆东南、华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有很大的一致性。 第二章、从人类学论大陆与台湾的血缘关系 第一节从大陆直接移居台湾的南亚蒙古人 一、从古文献记载看古代闽越族与台湾土著居民的关系 《禹贡》——岛夷

《前汉书·地理志》——东鳀 《淮南子·说山训》 《北堂书钞》 三国沈莹《临海水土志》——所记载夷州人与大陆古越人风俗相似: 1)短发纹身2)凿齿3)猎头4)男就女家,从妻而居5)喜食生鱼6)集会 二、从神话传说看古代闽越族与台湾土著居民的关系 从在大陆和台湾都流传着蛇郎君的传说,及大陆古越族和台湾高山族都把“蛇”认作他们的祖先这些情况看来,台湾高山族的先民是从大陆东南沿海迁移去的闽越族。 第二节从大陆间接移居台湾的南亚蒙古人 一、台湾土著居民与马来人的关系 台湾一部分土著居民,特别是南部和东部的鲁凯族、雅美族、排湾族、卑南族等,其体制、语言和风俗与南洋群岛马来人有许多相同之处。 1)体质上与菲律宾土人最接近; 2)语言上许多读音与菲律宾的马来语相同; 3)在文化特质上,台湾土著中的几个族属于东南亚文化圈中印度奈西安文化群; 4)神话传说,高山族部分部落的海上发祥说可以看出,他们的始祖是从南洋群岛渡海而来的。 二、南洋马来人与大陆古越族的关系 学术界多名学者认为南洋马来人与大陆古越族同源。 1)体格上,马来人属于南亚蒙古人,与广东人较相似 2)语言上,马来族至今还保存着古吴越的语音 3)风俗上,马来族与古越族也多类似的地方:住宅干栏式楼居;产翁风俗; 试婚制 直达族:泰雅、赛夏、布农、朱欧 南回族:鲁凯、排湾、卑南、雅美

台湾与大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台湾与大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要:祖国的台湾岛,美丽富饶、令人神往。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至今仍未回到祖国怀抱。从世界各国和中国发展历史进程看,任何民族的复兴都需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争取早日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历史使命与神圣责任,是全世界所有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关键词:两岸统一民族复兴必然趋势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海上,是祖国的宝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它是台湾人民勤劳耕作,长年用汗水浇灌的地方。由于它资源富饶和地理位置冲要,历来为外国侵略势力所觊觎,它又是台湾与大陆同胞英勇抗击外敌侵略的地方。台湾和祖国大陆早已融为一体,同呼吸,共命运,休戚相关。今天台湾与祖国仍骨肉分离,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实现台湾和大陆统一,是全国人民的普遍而强烈的愿望,是大势所趋。 一、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 考古发掘证明:台湾同祖国大陆的文化联系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台东县长滨乡出土的粗、细石制器3000多件、骨角器114件,类同于祖国大陆旧石器时期珍贵的石、骨器等文物。台北圆山出土的石斧、石锛、石镞等遗物,与山东城子崖出土的同种石器属于同一类型。台湾凤鼻头、台中营埔、圆山等遗址发现的彩陶,与祖国大陆广大地区出土的遗物相同。台中、新竹、彰化出土黑陶与河南安阳、浙江杭县、江西樟树、福建武平的相似。台东卑南遗址出土的石器、玉器、陶片等遗物与中国大陆南方各省古代越濮族遗物相似。台北林芝山岩出土的木器、碳化稻米、绳子等遗物同中国东南大陆发掘的彩陶、黑陶有关联。可以看出台湾出土的遗物是从大陆东南沿海传入的。 先秦时期,就有有关于台湾的种种传说。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公元230年春,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甲万人浮海求夷州……得夷州数千人还。”①公元三世纪中期,吴国临海郡太守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详细记述了夷州地理方位、气候、地形以及当地人民生活习俗,完全可与台湾土著居民的生活形态相印证,可以肯定夷州就是今日的台湾。隋炀帝于公元607—610年三次组织对台湾(时称琉求)的商贸经略活动,并开辟了福州和潮州直通台湾的两条海上航线,使台湾与大陆的海上交通更加顺畅,经济贸易迅速发展。 南宋时期,我国就派兵驻守澎湖。《宋史》汪大猷传记载,乾道七年(1171年),他任泉州知州时,在澎湖建房屋二百间,遣将留屯,以免更迭之劳,军民称便。南宋人赵汝适任福建市舶提举,就其所见所闻,于公元1225年写成《诸蕃志》,称“泉有海岛曰澎湖,隶晋江县”。元人汪大渊和明人的杂记,也记录南宋时澎湖属晋江县管辖,人民有争讼,“取决于晋江县”。由此可见,最晚到十二世纪,澎湖已由中国政府管辖,派兵驻守,成为中国行政区的一部分。

办理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所需材料

办理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所需材料首次申请: 身份证、户口本的原件和复印件(户口本只需复印本人页),两张两寸白底彩照(可在各个区县的出入境受理大厅拍摄)以及旅行社开具的报名缴费发票。 注:如果参加台湾自由行的申请人无需旅行社开具的报名缴费发票,但需填写各个区县出入境受理大厅的表格,哪里办理哪里取证。(取证方式通过EMS邮政速递除外) 证件失效或签注页满换发申请; 身份证、户口本的原件和复印件(户口本只需复印本人页),两张两寸白底彩照(可在各个区县的出入境受理大厅拍摄)、原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原件以及旅行社开具的报名缴费发票。 注:证件有效期不足六个月也可申请换发。如果参加台湾自由行的申请人无需旅行社开具的报名缴费发票,但需填写各个区县出入境受理大厅的表格,哪里办理哪里取证。 证件遗失补办申请: 身份证、户口本的原件和复印件(户口本只需复印本人页),两张两寸白底彩照(可在各个区县的出入境受理大厅拍摄)派出所开具的遗失证明以及旅行社开具的报名缴费发票。注:如果参加台湾自由行的申请人无需旅行社开具的报名缴费发票,但需填写各个区县出入境受理大厅的表格,哪里办理哪里取证。 签注受理: 身份证、户口本的原件和复印件(户口本只需复印本人页),一张两寸白底彩照(可在各个区县的出入境受理大厅拍摄)、含有有效期六个月以上的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以及旅行社开具的报名缴费发票。 注:如果参加台湾自由行的申请人无需旅行社开具的报名缴费发票,但需填写各个区县出入境受理大厅的表格,哪里办理哪里取证。申请台湾签注需申请人本人前往,不可委托代办人代办。 说明: 1.使用我公司表格办出来的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所含签注为团签(L)签注的有效期 为三个月,使用各个出入境大厅受理的表格办出来的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所含签注为个签(G)签注的有效期为六个月。 2.因办理入台证与签注的种类有关,故参加台湾自由行的客人必须为个签(G),参加团队

论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论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繁衍生息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容量浩如烟海,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无穷的民族智慧,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征,并以其恢宏的民族文明着称于世。 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它的根在祖国大陆。两岸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从旧石器时代起,我们的祖先就由华南陆续进入台湾。上古迄秦汉之际,中华文化已流入台湾地区,这是公认的事实。占台湾人口98%的汉族同胞,祖先都是大陆人,他们与高山族同胞在共同开发和建设台湾中,亦发展了与祖国大陆血脉相通的文化,共同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传统。台湾在历史上曾遭受过荷兰和日本的侵略,但是台湾的文化在吸取其有益部分的基础上仍然保持“龙文化”的本色,没有成为孤立的“海洋文化”。 日本虽然殖民统治了台湾五十年,但是,台湾民间社会一直还有用闽南话偷偷读汉学的传统,很多人把传统的汉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可以看到民间的戏曲如歌仔戏、布袋戏等,都大量使用七字文、唐诗等等。中国传统文化也就这样在台湾民间社会保留下来。 当然,台湾也存有本土文化,台湾本土文化的实质就是闽南文化 文化的广义是“人类在实践中所创造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由三个方面组成:“物质文化,包括衣、食、住、行;精神文化,包括宗教信仰、歌舞、文学、节庆以及介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文化体系,如行为模式,婚姻制度、风俗习俗,等等”。台湾所谓的“本土文化”,无论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还是介于两者间的文化体系,实际上都是闽南文化在台湾扎根、发展的结果 从方言上看,“台湾话”就是闽南话。闽南方言传播到台湾是和闽南人大量移居台湾联系在一起的。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台湾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元代福建泉州在澎湖设巡检司,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统一台湾后,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经过几次大的移民潮后,形成了台湾人口以闽南人为主的状况,也因此闽南方言成为台湾省内的主要方言。根据1926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占台湾人口总数83.1%的福建籍移民中,来自漳、泉两地的约为80%,如果加上属闽南语系的永春州、龙岩州以及潮州府,闽南方言就成为台湾岛内的主要方言,当时讲闽南方言的人口约占台湾总人口的83.87%。由于语言环境的影响,很多讲客家话、原住民语以及其他汉语方言的台湾同胞,一般也都懂得闽南话,从这个角度上说,人们也习惯将台湾的闽南话称为“台湾话”,或简称“台语”。 从物质文化形态上来看,台湾始终和闽南地区保持高度的一致。物质文化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上,当然最重要的就是饮食和住房习俗。根据清代乾隆年间范咸主编的《重修台湾府志》来看,从清代至今,台湾的饮食结构并无质的巨变,很多方面仍与大陆闽南地区高度相似。闽南风格的建筑在台湾依旧处处可见。 从精神文化形态上看,台湾乡土文化的实质仍然是闽南文化。精神文化,包括宗教信仰、节庆、歌舞等方面。在宗教信仰方面,台湾和闽南地区都崇尚佛教,释迦牟尼佛,台湾和闽南均俗称为如来佛,农历四月初八是其诞辰日,俗称浴佛节。观音佛也是闽台地区最为普遍的崇拜对象,台湾各地的观音宫、观音寺极为普遍,台湾和闽南地区都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说法。在节庆上,台湾也继承了福建闽南地区的传统。清朝时期的台湾,元旦至元宵,会有“好事少年装束仙鹤、狮马之类,踵门呼舞,以博赏赉,金鼓喧天;谓之闹厅”。而在清代漳州民俗中,也有春节时“少年装束类狮猊,踵门呼舞,金鼓喧斗”的风俗;立春前一日,台湾地区“有司迎春东郊,仪仗彩棚前导;市中市春花、春饼之属”。而在清代闽南,也有“有司迎春东郊市中,多市春饼春花春燕之属。民间结彩为棚,童男女靓妆,立棚上十数人,……”的记载;戏剧、歌舞、音乐是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沿海地区,自古以来地方戏剧活动十分活跃,所以闽南居民迁移到台湾后,把这种爱看戏、喜

台湾历史与文化

台湾与大陆同文同种 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来连在一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相连结的部分陆地沉为海峡,台湾遂成海岛。这从地形上就可以看出来。台湾山脉走向与大陆沿海地区的山脉走向一致,都是有规律地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平行排列,台湾岛西部海岸形状与隔海相望的福建海岸形状基本吻合。台湾海峡最深处不过100米,过半地域深度只有50米,台湾岛与大陆最近处仅130公里。从海底地形来看,台湾海峡海底河谷有向南及向北两大河系,这种海底河谷地形是台湾海峡还是陆地的时候,由陆上河谷侵蚀形成的。这些都说明台湾与大陆原本就是一体的,只是后来由于地球自转向心力作用和地壳运动,相连接部分沉陷成为海峡,台湾遂成海岛。台湾就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 其中有很多方面可以看出来两岸同文同种。例如台湾各地相继挖出的黑陶、彩陶、石器等历史文物就可以证明台湾与大陆同属一脉。漫报板报道:台北地区最近发掘出大批史前文物,与大陆上曹翘出土的一些文物相似,证明台润原始民族的文化,与大陆中原文化是同一系就。台北市《联合报》11月13日的消息靓,“台北县文献委具会”最近在这个县的土城乡大安寮村掘出了史前遗物石器四百多件、陶片六千六百多件。出土的石器有石锄、石凿、石刀等,陶器上有绳救、

条救、刺校、方格救等图案。这家报机税:“从土城大安寮所发掘的史前遣物,可以看出在台北地区的原始民族文化与大陆汉人文化有关”。报抵弓}用“台北县文献会”分析的韶靓,这次出土的“陶器方面如绳胶、方格放等图案,大陆上曾普遍发现。”“所掘出的有段石凿,曾在福建、杭州等地出土;有肩石斧与华北、辽东等地所发现的形状极相似”。(根据新华社n月22日飘)台湾新近发掘大批史前文物——证明原始文化和中原同一系统<正> 据台湾报纸报道:台北地区最近发掘出大批史前文物,与大陆上曾经出土的一些文物相似,证明台湾原始民族的文化,与大陆中原文化是同一系统。如台北县八里乡发掘的以绳纹陶为代表的大坌坑文化在大陆东南沿海各地广泛存在。高雄县凤鼻头出土的以印纹细陶为代表的凤鼻头文化和台北市发掘的圆山文化受到大陆东南沿海地区马家浜——良渚文化的明显影响和福建闽江下游的昙石山文化的浸润,同属闽台地区以几何印纹硬陶和彩陶共存为特征的古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存证明台湾的史前文化与大陆同属一脉。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论从历史文献记载、出土文物、民族语言、文化宗教、人伦道德、风俗习惯、以及两岸人民之间的亲属血缘关系等,都证明台湾和大陆是一个整体,台湾与大陆同文同种。 中华海峡两岸客家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奇在参加第九

论历史时期大陆向台湾的移民与往来

论历史时期大陆向台湾的移民与往来 到了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又出现了大陆向台湾的第二次移民高潮。1662年郑成功为收复台湾, 所带领去台湾的军队人数即达3. 7 万人, 后来还有陆续到来的士兵和自由移入的劳动人民, 总人数达 12万余人。 在荷兰殖民者投降后, 郑成功又实行“寓兵于农”的屯田政策, 从事垦荒, 以备军粮。同时还派务田能手杨英到台湾原住居民村社中传授生产技术, 加速了台湾经济的迅速开发和吸引了大批由大陆而来的 移民。清朝统治初年, 又在沿海一带实行“迁界令”, 对于流离失所的人民郑成功却“驰令各处”, 尽力收容, 全移台湾。从清康熙元年( 1662年)到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 的郑氏时代, 移入台湾的汉族 居民约在25万左右。 而人数最多、对台湾人口影响最大的是第三次移民高潮。虽然清政府在统一台湾后, 将郑氏官兵及眷属遣送回大陆, 而对过去移居台湾 的各省移民可听任自愿, 但自动返回者却寥寥无几。这是因为台湾开发的局面早已打开, 人们对到“人口稀少, 地利有余, 又值雨水充足”的台湾开荒垦植很感兴趣, 尤其是对居住在人多地少的福建沿海居民来说, 则更具强大吸引力。虽然清王朝一再严刑苛法, 禁止偷渡, 但为求谋生的大陆民众却蜂拥而至。据清史所记, 乾隆二十八年 ( 1763年) 时台湾的汉族居民为: 666040人; 乾隆四十三年( 1778年) 为: 845770人; 乾隆重四十七年( 1782年) 为: 912920人, 到嘉庆十六年( 1811年) 时, 台湾汉族人口已达2003861人。这些汉族人

口数量的增加, 既有自然的增殖, 亦有移民的增加, 但主要是移民 的增加。在这些众多的汉族移民中, 据《台湾府志》所记, 福建闽南人占了绝大多数, 约占全岛汉族人数的83. 1%, 其中泉州为44. 8% , 漳州为35. 1% , 汀州、福州、龙岩等地为3. 2% ; 粤籍移民次之; 来自嘉应、惠州、潮州的约占汉族人口的15. 6%; 来自大陆其它省份的约占1. 3% 。!由于泉州移民是以郑成功时期移入台湾的居民为基础, 所以占据了台湾沿海平原的肥沃地区。漳州移民稍晚, 居住地区较靠岛内, 客家人更晚, 多都聚居于和台湾土著居民毗邻的内部山地区域。这正如姚莹在《东瀛纪事 港防剿始末》一书中所记的: “海口多泉人, 内山多漳人, 再入与生番毗连, 则为粤人。”从上所述可见, 台湾与大陆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两人民同属炎黄 子孙、华夏儿女。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两岸人民相互往来, 情同手足, 定能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实现中华民族大家族的大团圆。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合同示范文本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合同示 范文本 In Order To Protect Their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 Cooperative Parties Reach A Consensus Through Consultation And Sign Into Documents, So As To Solve And Prevent Disputes And Achieve The Effect Of Common Interests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合同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合同资料应用在协作多方为保障各自的合法权益,经过共同商量最终得出一致意见,特意签订成为文书材料,从而达到解决和预防纠纷实现共同利益的效果,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合同编号: 甲方(顾客): 联系电话: 乙方(旅行社): 经营许可证号: 公司经营地址: 甲方与乙方双方经充分协商,根据国家旅游局《旅行 社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大陆居民赴台 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就甲方委托乙 方为其办理赴台湾地区个人旅游活动中的有关事务,达成 以下合同: 第一条委托授权范围

甲方委托乙方办理本次赴台湾地区个人旅游活动的有关事务,由乙方为其代办入台相关事宜;例如代订交通票、游览、住宿、个人入台证、饮食、购物、娱乐、导游事务或者由乙方直接提供随行工作人员等相关服务。 第二条旅游内容 1、旅游线路名称:. 旅游活动出发时间为: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结束时间为: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出发地点:.返回地点:.途经地:. 按惯例,出发和返回日各按一日计算,共计天夜。 2、行程安排详见附件《旅游行程表》(如有),《旅游行程表》经双方签字确认作为本合同组成部分,是甲方委托乙方的具体委托内容,甲方应仔细阅读,不详事宜请咨询乙方接待人员。甲方签字后,视为甲方已理解知悉旅游行程表上的内容,乙方已尽合理说明义务。

台湾国语与大陆普通话的区别

①声调不同的 1.比邻、比肩、比比皆是、朋比为奸(台湾念4声,大陆念3声)2.播音、广播、传播(台湾念4声,大陆念1声) 3.差得远、差不多(台湾念1声,大陆念4声)(但大陆有部分人念1声) 4.储蓄、储金、储存、储藏、储备(台湾念2声,大陆念3声) 5.雌雄、雌蕊、信口雌黄(台湾念1声,大陆念2声) 6.当作、当天(台湾念1声,大陆念4声)(但大陆有部分人念1声)7.档次、档案、归档、调档(台湾念3声,大陆念4声) 8.舞蹈、赴汤蹈火、循规蹈矩(台湾念4声,大陆念3声) 9.跌倒、跌跤、跌落、跌跌撞撞(台湾念2声,大陆念1声) 10.俄罗斯、俄国、俄语、俄文(台湾念4声,大陆念2声) 11.伐树、伐木、征伐、折伐、讨伐、砍伐、步伐(台湾念1声,大陆念2声) 12.头发、烫发、秀发、洗发、剪发(台湾念3声,大陆念4声) 13.法兰西、法国、法语、法文(台湾念4声,大陆念3声) 14.帆船、帆布、一帆风顺(台湾念2声,大陆念1声) 15.削藩、屏藩、藩镇、藩属、藩篱、藩翰、藩邦(台湾念2声,大陆念1声) 16.作坊、染坊、磨坊、茶坊(台湾念1声,大陆念2声) 17.绯闻、绯红(台湾念3声、大陆念1声) 18.讽谕、讽谏、讽刺、讥讽、嘲讽(台湾念4声,大陆念3声) 19.踪迹、行迹、事迹、奇迹、绝迹、痕迹、古迹、迹象(台湾念1声,大陆念4声) 20.成绩、业绩、佳绩、战绩、功绩、绩效(台湾念1声,大陆念4声) 21.寂寞、寂寥、寂静、孤寂、万籁俱寂(台湾念2声,大陆念4声)22.追击、袭击、射击、拳击、攻击、打击、出击(台湾念2声,大陆念1声) 23.夹杂、夹钳、夹具、夹棍、夹带、夹道、夹板(台湾念2声,大陆念1声)(大陆北方人多念2声) 24.究竟、追究、终究、研究、推究、探究、深究、考究、讲究(台湾念4声,大陆念1声) 25.鞠育、鞠养、鞠躬(台湾念2声,大陆念1声) 26.鞫训、鞫审(台湾念2声,大陆念1声) 27.真菌、细菌、霉菌、病菌(台湾念4声,大陆念1声) 28.赤崁、崁金(台湾念3声,大陆念4声) 29.款矻、矻齐、矻磴(台湾念4声,大陆念1声)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合同范本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合同范本 合同编号:甲方(顾客): 联系电话: 乙方(旅行社): 经营许可证号: 公司经营地址: 甲方与乙方双方经充分协商,根据国家旅游局《旅行社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就甲方委托乙方为其办理赴台湾地区个人旅游活动中的有关事务,达成以下合同: 第一条委托授权范围 甲方委托乙方办理本次赴台湾地区个人旅游活动的有关事务,由乙方为其代办入台相关事宜;例如代订交通票、游览、住宿、个人入台证、饮食、购物、娱乐、导游事务或者由乙方直接提供随行工作人员等相关服务。 第二条旅游内容 1、旅游线路名称:. 旅游活动出发时间为:年月日。结束时间为:年月日。 出发地点:.返回地点:.途经地:. 按惯例,出发和返回日各按一日计算,共计天夜。 2、行程安排详见附件《旅游行程表》(如有),《旅游行程表》经双方签字确认作为本合同组成部分,是甲方委托乙方的具体委托内容,甲方应仔细阅读,不详事宜请咨询乙方接待人员。甲方签字后,视为甲方已理解知悉旅游行程表上的内容,乙方已尽合理说明义务。 委托代办旅游项目及费用第三条. 旅游项目 □渡假套餐□机票□高铁票□酒店□景点门票□代办个人入台证□租车□演唱会门票 □导游□其它事项: 详细标准见《旅游行程表》 按人数计算为:成人×元/人,儿童×元/人; 其他费用:; 费用总额:元(大写) 元 费用支付时间: 费用支付方式(打√选择):□现金□刷卡□其它方式: 第四条非项目费用: 甲方按第三条约定支付的费用,不包含以下内容: 航空公司临时通知上调的燃油附加费。 旅游中发生的个人餐饮、洗衣、电话、饮料及酒类费;私人交通费、自由活动费、

大陆和台湾教育法比较

大陆和台湾教育法比较 2008-05-26 14:24:23 来自: Godfather 大陆和台湾教育法比较 第一,为什么要制定教育法? 大陆教育法的解释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台湾教育法的解释是“为保障人民学习及受教育之权利,确立教育基本方针,健全教育体制,特制定本法。” 第二,教育目的为何? 大陆教育法的解释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台湾教育法的解释是“教育之目的以培养人民健全人格、民主素养、法治观念、人文涵养、强健体魄及思考、判断与创造能力,并促进其对基本人权之尊重、生态环境之保护及对不同国家、族群、性别、宗教、文化之了解与关怀,使其成为具有国家意识与国际视野之现代化国民。” 第三,用什么来指导教育? 大陆教育法的解释是“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台湾教育法的解释是“教育之实施,应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之原則,以人文精神及科学方法,尊重人性价值,致力开发个人潜能,培养群性,协助个人追求自我实現。” 第四,教育的内容为何? 大陆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台湾教育法规定“教育应本中立原則。学校不得为特定政治团体或宗教信仰从事宣传,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及学校亦不得强迫学校行政人员、教师及学生参加任何政治团体或宗教活动。”

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地区通行证申领办法

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地区通行证申领办法 一、申请范围 大陆居民因定居、探亲、访友、接受和处理财产、处理婚丧事宜等,以及应邀参加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学术、卫生、新闻等活动需往来台湾地区的,到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区)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经市公安局出入境部门批准办理《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地区通行证》及相应签注。 二、申请手续 1、提交填写完整并贴有申请人近期正面免冠彩色照片(白底,规格为48 MM×33MM)的赴台湾地区申请审批表及相同规格照片两张。 2、交验申请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或其他户籍证明,并提交复印件。 3、申请人所在单位或派出所意见。 4、交验有效的入台许可证明或经确认能够进入台湾地区的有关证明,并提交复印件。 5、已持有效《往来台湾地区通行证》的,交验《往来台湾地区通行证》,并提交复印件。 6、提交与赴台事由相应的证明材料: (1)夫妻团聚赴台定居或处理婚姻事务,需提交配偶的身份证复印件,交验大陆民政部门签发的结婚证(在大陆以外地方签发结婚证须提交大陆公证部门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并提交复印件。 (2)投靠直系亲属赴台定居的,需提交定居台湾地区亲属的身份证复印件。 (3)赴台探亲、访友,提交定居台湾地区亲友的身份证复印件。 (4)赴台接受和处理财产,提交经过公证的对该项财产有合法权利的有关证明。 (5)赴台处理丧事的,提交台湾地区亲友的身份证复印件、有关的函件或者死亡通知。 (6)应邀赴台参加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学术、卫生、新闻等活动的,提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同意赴台湾地区的批件及赴台人员审查表。 6、已持有效《往来台湾地区通行证》的,交验《往来台湾地区通行证》,并提交复印件。 三、办证时限 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受理居民因私赴台湾地区申请后,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申请人已持有效往来台湾地区通行证再次申请签注,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 四、办理依据 依据《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 五、收费标准 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地区通行证50元,一次签注20元,加注签注20元,三年多次签注100元。

台湾媒体与大陆媒体的比较

台湾媒体与大陆媒体的比较 【摘要】台湾媒体与大陆媒体最大的差异在于经营管理者不同,台湾媒体实行公司制,而大陆媒体绝大部分为政府管理,且坚持国家宣传工具的本质不变。多年来,即使媒体经营者不同、经营思路不同,海峡两岸的媒体同仁仍不约而同探索着相似的业务实践问题。分析台湾媒体现状,对比两岸传播差异,有助于大陆与台湾媒体同仁更好地厘清现状,共同提升自我传播实力。 【关键词】媒体;台湾;内地 近年来,随着两岸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交往日益增多,大陆媒体与台湾媒体的关系也日益亲密。笔者通过2012年上半年在台湾的实地学习,探访台湾媒体,浏览台湾传媒业相关书籍资料,整理出台湾媒体现状以及与大陆媒体在业务实操中的细小差别,见微知著,相信这些小的探讨对于两岸媒体从业者相互了解与学习,各自改善现存工作问题能有所裨益。 街头采访 街头采访是新闻采访的一种常用形式。台湾媒体采用的普遍做法为,当街随机选择路人进行采访,摄像机录制全程,后期有选择、有导向地进行剪辑、播出。这样的采访方式看似真实,实则在内容上保持着对新闻导向性的高度控制,新闻的真实性被部分破坏。与之相比,随着近年来大陆新闻事业的日趋成熟,行业规范度日益提升,媒体同仁对新闻真实性的把控越来越规范,提前演练的采

访模式日益减少,相反,街头采访的真实感越来越强烈。以2012 年国庆期间央视《新闻联播》播放的一组街头随机采访为例,采访主要只提及一个简单的问题“你幸福吗”或追问“你最想要什么”“有什么遗憾的事情吗”。简单的问题收获的答案千奇百怪,播出后引发社会热议,其中重要一点即在于,相较于以往的街头采访,此次央视给民众留下更强烈的真实感,许多观众以为“应该被剪掉”的片段,都原汁原味地呈现在屏幕上。 媒体自身对一则新闻的把控、引导是必然且有必要存在的,但过度的引导一方面从本质上失去了街头采访的原始意义,即随时随地对随机对象进行的无准备采访,使得被引导采访出的内容易显得虚假、僵化、无趣,不利于媒体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也违背了新闻属性。记者有意识地引导路人进行采访,或在后期制片时过度干扰采访素材的使用,会直接降低新闻的真实性和自由度,如若记者自身新闻素质不高,甚至会引导采访对象变相扭曲新闻事实,严重影响媒体的传播效果。 由此可见,针对街头采访这一普通的采访方式,在真实性原则下,台湾记者有必要向大陆记者同仁学习。 “好记者”与“好主播” 近年来,台湾与大陆新闻主播的形象变迁经历极为相似,即同样是由老一代字正腔圆的播报员,过渡到新一代兼具采编播及评述能力的综合型新闻主播。与大陆媒体不同之处在于,台湾媒体认同大

台湾历史教科书和大陆比有什么不同

台湾历史教科书和大陆比有什么不同 核心提示:从新中国成立到现今,台湾教科书也比较吝啬地用了320个字,“中共在大陆的统治”这一节中称大陆人们“等于被关在一个大铁幕之中,以致造成大陆的贫穷与落后”。而这320个字是什么概念?台版教科书在讲述七七卢沟桥事变时用了270个字,讲述四大会战用了400个字。而大陆60年的变迁,竟然浓缩在这么一点情绪化的字眼里,不难想象冲破双方的认知隔阂要靠多少个320字? 摘自《看世界》杂志2010年5期作者:毛春初 无论是台湾还是大陆,古代史由于较少牵涉当下,双方的叙述都有一种轻松感,甚至豪迈感。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叙述历史的角度可以揣摩出双方的政治生态。 大陆和台湾在叙述中国史最大的不同可以说是在农民起义的评价上。台湾对于农民起义有种特别的敏感,基本上评价都是负面的,而大陆对此往往高唱凯歌。例如对于陈胜、吴广的起义,台湾版只是简单地用几个字叙述,而大陆版对它非常赞颂,花了较多的篇幅来叙述此事,充分突出农民起义的伟大意义,“用武力推翻了秦朝的暴虐统治,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为历代农民树立了榜样。”1851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台湾的历史书中是这样评价的,“其政治制度为文武合一,极端专制,形成历史上罕见的恐怖统治。”而大陆版对太平天国运动极其推崇,不仅肯定它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而且下面还详细分析了它的五点意义。 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在台湾叫做“义和团之乱”。台湾版对它的看法较为负面,认为它怪力乱神、经常对外人滋事,故又称为“庚子拳乱”。大陆则没有谈及义和团的局限性,主要篇章描述义和团的勇猛和无助。 对于农民起义的原因,两岸在解读上也存在大分歧,大陆版强调多是官方原因,例如由于官吏摧租逼税、统治残暴等原因造成,而台湾湾则多以流寇、饥民、破坏等负面的词语相称,似乎农民闹事是下层人的自主行为,与统治阶级关系不大。 正因为这个分歧,于是带来了对另一拨人的评价有不同,大陆版对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曾国藩等人给予较多负面的评价,在课文小字中说到曾国藩因受太平军重创,曾三次投水自杀,以及曾国藩的门生李鸿章组织地主武装淮军,在外国侵略者帮助下从安庆运到上海,进攻太平军。而台湾版对曾国藩等则较多正面叙述,“曾国藩,湖南湘乡人,深受儒家传统的熏陶,为一位讲求义理、崇尚经世济用的学者与官员”。文中还称赞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后,使汉人的政治地位大为提高,地方督抚的权力也随之增强。 由于国民党退据台湾后,采取加强中国历史思想文化,去除日本殖民地影响的教育方针政策,尤其重视历史教育,把它作为形塑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环节。所以对于古代史,除了在评价上双方稍有点差异外,其余差别不大。但有一点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台湾和大陆每讲到一个时代结束时,都会有专门的一章节讲述经济文化发展。台湾更倾向于追寻中国历史的制度演变,而大陆比较多地沉浸于老祖宗哪些技艺又比西方早了多少年。譬如台湾版历史书在讲文化的时候,必定提到一个时期的官制、兵制、赋税、科举的沿袭流变,似乎他们在这里可以找到某种治国方略。而大陆一般是强调经济繁荣、文化领先,对政治制度的变革不太着力。 提起抗战,台湾反而不厚道 想必读者最感兴趣的就是双方对抗战的描述,因为这段历史成了双方力量消长的关键时期。笔者仔仔细细地进行了对比,在“八年抗战”这章中台湾版教科书比较简单地讲述了上海、忻口、徐州、武汉四大会战,但着墨非常少(四大会战在大陆版里分别为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