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政治会考说明考点解读——政治生活

政治会考说明考点解读——政治生活

政治会考说明考点解读——政治生活
政治会考说明考点解读——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1.0引述宪法规定,明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知道我国的国家性质Ⅰ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及其特点Ⅱ

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特点:人民实行民主,敌人实行专政

※阐明我国民主的特点Ⅲ

广泛性(主体广泛,权利广泛)

真实性(有法律、物质和制度保障)

※了解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Ⅰ

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少数民族权利得到保障

※理解我国民主与专政的关系Ⅱ

民主与专政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另一方面: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阐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

①是思想基本原则之一,是立国之本,是政治基石

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③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要求

1.1引述宪法对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有关规定,说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

※说明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同时必须履行应尽的政治义务Ⅱ

权利:选举权,被选举权,监督权

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理解政治自由与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Ⅱ

法律和自由:法律保障公民享有政治自由

权利和义务: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理解我国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Ⅱ

①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③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④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Ⅱ

①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平等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适用法律)

②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③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评述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Ⅳ

能否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这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

1.2评述具体事例,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表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态度

※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Ⅱ

等额: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合理性,但会限制选民的选择

差额:候选人形成竞争,选民有选择的余地,体现民主性

直接、间接:直接层次越高,民主程度越强

※说明选举方式选择的制约因素Ⅱ

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

※明确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正确态度Ⅱ

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理性思考,审慎投票

1.3列举当前公民参与决策的民主形式;对照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有关制度和法规,理解公民行使民主决策与管理权利的途径和方式

※列举当前公民参与决策的民主形式Ⅰ

间接:人大代表

直接: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Ⅱ

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反映民意,体现民主性

有助于决策者广泛集中民智,体现科学性

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

※了解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途径和形式Ⅰ

村委会、居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途径(基础):自己选举当家人

形式:召开村(居)民会议

制定章程和村规民约

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居)委会定期报告工作

※理解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意义Ⅱ

①调动了广大居(村)民参与社区(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居民参与政治生活能力

②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1.4列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渠道和方式,体会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和价值

※了解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渠道、方式和原则Ⅰ

渠道:信访举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舆论监督,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方式:批评和建议,申诉、诉讼或控告,指控、告发或者揭发、举报

原则:负责地行使监督权

【一方面:敢于同邪恶势力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另一方面:采用合法形式,实事求是】※阐明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意义Ⅲ

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

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比较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和后果Ⅱ

区别: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后果:有序:保障公民的政治诉求通过正常的渠道和途径展开

无序:影响社会稳定和谐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2.5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评议政府履行职责的表现;说明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2.6评价一项加强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的改革措施,说明政府的权力不能滥用,行使权力要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阐释我国政府的性质和职能Ⅲ

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是人民的政府

职能: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社会治安,社会秩序)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经济生活建设>)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马列毛邓三科的宣讲,科教文卫事业)

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A人文环境

a公共基础、文化、卫生设施

b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

c社会保障

B生态和自然环境建设

※结合具体事例,评议政府履行职能的表现Ⅳ

※阐明我国政府履行职能的宗旨和原则Ⅲ

宗旨:为人民服务【由国家性质决定】

原则:对人民负责【依法行政,民主集中制】

※知道求得政府帮助的途径Ⅰ

公民求助的途径:从单位、社会团体等方面得到帮助;求助于政府

政府为公民求助提供的途径: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发展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制度。

※理解依法行政的要求及意义Ⅱ

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

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意义: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

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利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阐明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Ⅲ

A.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

B.防止滥用权力;

C.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

D.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知道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Ⅰ

行政系统外部:国家权力机关【人大】、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社会公民、司法机关

行政系统内部

※评析一项加强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的改革措施Ⅳ

阳光工程

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说明我国政府权威来源以及树立权威的途径Ⅱ

来源:由国家性质决定(来源于人民)

树立权威的途径:A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决策要有科学性,要有依法行政的态度和能力

B履行职责要有效果

C工作人员有道德形象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7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Ⅱ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明确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职权Ⅱ

地位:权力机关

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

监督权(对象:一府<政府即国务院及各级人民政府> 两院<检察院,法院>

内容: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说明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与义务Ⅱ

权利:审议权、表决权(代替人大行使的权力),提案权、质询权(人大代表自身权利)义务:①协助宪法和法律实施

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③接受人民监督

④保守国家秘密

※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Ⅲ

内容、表现、原因: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通过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国家各级权力机关

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Ⅱ

①以人民当家爱作主为宗旨

②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

③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④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3.8阐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Ⅱ

※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Ⅱ

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阐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Ⅲ【地位】

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原因:【作用】①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社会环境

③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Ⅱ

科学(遵循规律: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建设、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民主、依法执政

3.9阐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理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深远意义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Ⅱ

邓、三、科

※了解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Ⅰ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了解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Ⅰ

要求: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③共享发展成果

3.8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3.11概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了解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和民主党派的名称Ⅰ

性质: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用户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名称:八个民主党派&工商联

※说明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Ⅱ

※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明确我国决不能照搬西方的政党制度Ⅲ

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含义)(具体内容)①关系:亲密友党

②前提及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③合作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⑤机构:人民政协【主题:团结、民主;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我国决不能照搬西方的政党制度(历史原因、现实原因)

※归纳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Ⅲ

①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③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3.10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了解我国基本的宗教性质※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Ⅱ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关系:物质(经济)基础【共同繁荣】,政治基础【平等】

※说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Ⅱ

国家统一领导,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阐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及其优越性Ⅲ

由我国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优越性: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说明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Ⅱ

①信仰自由

②依法管理

③独立自主自办

④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4.12知道国际社会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确认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

※了解国际社会的构成Ⅰ

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理解主权国家及其权利与义务Ⅱ

主权国家: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最重要的是主权(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对内表现:至高无上;对外:独立】

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了解国际组织概况、分类和作用Ⅰ

分类:政府间/非政府间,世界性/区域性,一般的/专门的

作用:①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与合作

②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③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说明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Ⅱ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维和促发展】

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说明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Ⅱ

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终身制】

4.13评述国家之间合作、竞争与冲突的实例,印证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说明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阐释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Ⅲ

国际关系:国家质检、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内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

形式:竞争、合作(前提:共同利益。冲突前提:利益相悖)和冲突

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阐明怎样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Ⅲ

①安全利益:统一、独立、主权、领土完整

②政治利益: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巩固

③经济利益:

④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

4.14引述有关资料,表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展示世界多极化趋势和国际竞争的特点;阐明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说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Ⅱ

和平与发展(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制约因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明确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Ⅱ

建立国际新秩序:

①政治: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②经济: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③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④安全: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⑤环保: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评述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Ⅳ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伴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国家调整目标,为自己确立有利态势。世界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21实际相当长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理解国际竞争的实质Ⅱ

以经济力和科技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

※阐释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及基本点Ⅲ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基本点:①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②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③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④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相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说明我国在国际地位中的地位和作用Ⅱ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最新政治生活考点解析

《政治生活》考试说明解析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考点一:[A]国家的本质 1.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根本属性: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考点二:[B]我国的国家性质及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2.阶级基础:工农联盟; 3.本质:人民当家作主。最大特点: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考点三:[B]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1.广泛性: (1)主体的广泛性: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 (2)权利的广泛性:公民享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等方面的权利。 2.真实性: (1)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实现。 (3)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 考点四:[A]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2)内容: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含义: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被选举权。 B.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 A.内容: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B.地位: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③监督权: A.含义: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B.内容: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2.公民的政治义务: (1)含义: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2)内容: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原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每个公民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考点五:[B]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的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平等地享有权利。(2)平等地履行义务。(3)平等地适用法律:①合法权利平等地受保护。②违法犯罪行为平等地受制裁。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②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③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④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如何贯彻: ①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我们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②我们也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三者关系:在我国,国家、集体与公民的个人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 (2)如何贯彻:①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②在行使公民权利与履行公民义务时,必须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③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考点六:[C]公民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1.原因: (1)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2)能否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这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 (3)有序参与,公民可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4)国家可以不断改善公共管理,创建文明祥和的新社区,有力地促进政府机关的廉政建设,有利于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有序地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 3.要求:(有序与无序区别) (1)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3)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5)提高政治素养。 4、有序和无序的准绳——是法律与规则。 考点七:[A]民主选举的几种方式 1.选举方式: (1)直接选举: ①优越性:使每一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最信赖的当家人。 ②局限性:组织难度大、成本高,受经济水平与选民文化水平、民主意识制约。 (2)间接选举:

2020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2020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在备考政治会考的时候,高中生考生要学会归纳知识点,将知识点联系起来,理清关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0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2020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1.新型的民族关系是什么及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我国处理民主关系坚持的基本原则及之间的关系 (1)处理民族关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3.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意义: 有利于维护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巩固国防。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1)自治机关: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2)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5.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或:为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A、客观必然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B、优越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高中政治会考必备知识 走近国际社会 1.主权国家地位、基本要素和基本权利与义务? (1)地位:是国际社会最基本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基本要素:主权国家由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基本要素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3)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对于基本权利的掌握需要理解,能够举例识别) (4)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 2.国际组织分类和作用? (1)分类:政府间和非政府间,世界性和区域性。 (2)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 3.联合国的性质、宗旨、原则和作用:

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什么是国家?它的根本属性是什么? (1)含义:从产生上看,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什么是国家性质?它由什么决定? (1)国家性质又称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不同地位。 (强调谁是统治者,谁掌握国家政权) (2)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3.国家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其区别是什么? (1)根据国家性质的不同,国家可以划分为: 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2)其中,前三种属于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 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是多数人统治少数人。 4.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和本质分别是什么?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人民民主的特点是什么?每个特点的表现又有哪些? (1)广泛性: ①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②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提示: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2)真实性: ①不仅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 ②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③还表现在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 提示: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A人权的范围十分广泛,其中最根本的是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还有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少数民族的权利等。 B促进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主权是全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主权高于人权。 C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必要性: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D特点: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即一个国家的人权及其实现,是受该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制约的,不可能超越该国的具体国情。所以说,人权不能超越国家主权。 7.我国专政职能的对象、措施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1)对象: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2)措施:①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 ②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3)目的:①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 ②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③保障人民民主; ④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8.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是什么? (1)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 ①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②两者含义也不相同: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专政是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高中政治生活必修知识点

高中政治生活必修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 1、政治权利与自由 1、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实行政治义务为基础。 2、权利和自由的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3、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2) 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3)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述、控告、检举 2、政治义务 1、保护国家统1和民族团结——国家统1、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它权利的重要保证。 2、遵照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1的体现,公民根本的行动准则。 3、保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爱国主义的体现,是公民当仁不让的职责。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眼前1律同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依法统1原则。

(1)我国权利与义务是统1、2者不可分离。相对应而存在,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2)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3)权利与义务统1的原则:建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建立义务意识,自觉实行公民义务。 (4)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高中政治必修4知识 1、意识的本质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资世界长时间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时间发展的产物。1切物资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资基础。生物的反应情势是人类意识产生的条件。 (2)意识1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性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资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周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应。(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总之,物资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资第1性,意识第2性,物资决定意识。 2、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人不但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透过现象掌控事物的本质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整理归纳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整理归纳 高中会考是高考的通行证,只有通过会考,才能参加高考,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 高中政治会考必备知识点 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①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注: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②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有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生产者只有生产出较高的使用价值都有顺利的销售,实现商品的价值。注:商品生产者从商品判断标准的中得到的启示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只有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顺利实现商品价值。 (2)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质量上乘的商品,其价值容易实现。同时,产品质量越好,信誉越高,使商品供不应求,商品生产者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1)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是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3)货币的职能是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生活中表示为价格标签)——表现和衡量其他 一切商品的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要求: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注1:货币的本质决定的货币职能,货币的职能体现货币的本质。 注2: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不是说货币只有这两个职能。注3: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流通手段强调货币在交换中的媒介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货币参与交换的过程。 在交换过程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表现的是货币流通手段的 职能;若交钱提前于交货或滞后于交货则表现的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

政治生活主体知识点归纳

政治生活主体知识点归纳 在《政治生活》中,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性质、权责、原则等,涉及到不同的知识,因此,抓住主体这个关键信息,才能调动起相关知识来描述、阐释、论证和探讨。因此,明确不同主体是答好政治生活主观题常见题型的关键。 主体一:公民——在材料中常见的称谓变化:市民、居民、工人、农民、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等。 1、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的地位: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3、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广泛性表现在:(1)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全体人民(人民的范畴)(2)民主内容的广泛性-------政、经、文、社领域等 真实性表现在:(1)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3)国家在尊重和保障人权上取得重大成就。 4、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这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公民的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如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③监督权。 (2)公民的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3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4种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 7、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方式参与民主决策。意义:(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8、通过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舆论监督制、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方式参与民主监督。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9、公民要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10、公民应该在享受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同时,要了解政府、相信政府、支持政府、求助于政府、监督政府; 主体二:政府——在材料中常见的称谓变化: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包括中央政府(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政府是行政部门,一般代表国家。 1、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政府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3、履行职能:必须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要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4、原则和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考政治复习全套知识点总结(政治生活)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的特点: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1)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适用于敌对势力。 (2)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已经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 (3)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5.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的政治权利) (2)政治自由 (3)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义务的内容:(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的原则。 7.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2)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3)履行义务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4)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5)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力的实现 8、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结合: 原因: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要求(1)我们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以维护国家利益。 (2)当三者出现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9、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本质,内容,要求: 本质:崇尚民主与法制 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3)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求(1)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2)学习政治知识,贵在实践 10.民主选举的方式? (1)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

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政治生活主观试题 第一单元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从本质上讲,什么是国家?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什么?阶级性是否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是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什么? 3. 从我国国家性质的表述中,总结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 4.在我国,人民民主有哪些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5。总结出我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6.什么是民主?什么是专政?任何国家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吗? 7.为什么要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哪些新要求? 二、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什么为基础和准则的? 2.(1).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他包括哪些内容? (2) 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是什么?政治自由包括哪些内容?政治自由是人们能够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吗?公民的监督权是谁监督?监督谁?怎样去监督? 3.在我国,公民必须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 4.在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哪三项基本原则?如何全面理解这三项基本原则? 5.区分我们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基本内容、重要内容? 6.为什么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怎样发展这会主义民主政治? 7.我们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呢? 第二课我们公民的政治参与 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1.当前,我国的选举方式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2.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受哪些因素的制约?

3.目前,我国为什么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到县级,实现普遍的差额选举? 4.我国为什么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5.为什么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怎样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二、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 1.你赞成精英决策还是民主决策?说说你的理由。 2.假如你是决策者,你会采取哪种方式? 3.你知道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民治决策吗? 4.假如你是决策者,举行部分旅客列车实行政府指导价方案听证会,你会召集那些方面的代表? 5.在我国,公民参与决策具有哪些重大意义? 三、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1.在我国,农村、城市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组织是什么? 2.发展基层民主有何重要性? 3.在农村,村民委员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在城市,居民委员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居民自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在我国,发展基层民主有什么重大意义? 6.中学生需要有参与民主管理的经历,你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尝试参与民主管理的活动?中学生参与民主管理活动对自身成长有何重要意义? 四、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1.回顾公民的监督权有哪些内容?监督的主体是谁?监督谁? 2. 在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有哪些合法渠道? 3.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有什么意义?公民应怎样行使监督权? 4.在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有序的与无序的政治生活有什么区别?如何确保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什么意义? 第二单元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一、政府的职能:管理和服务 1.我的国家性质是什么?我国政府的性质是什么?

最新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会考)思想政治必备知识点精华总结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会考)思想政治必备知识点精华总结 必修一经济生活 1、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2、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买方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 (2)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4、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1)需求法则——商品价格升高,需求减少;价格降低,需求增加。(2)不同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需求弹性(生活必需品反应小,高档耐用品反应大);(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互补品呈反向变动,替代品呈正向变动) 5、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1)调节产量(2)调节生产要素投入。 6、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是根本性因素。 (2)居民收入是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居民消费水平受当前收入、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受收入差距影响。 7、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应践行的基本原则?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8.如何正确对待金钱?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9、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10.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11.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怎样经营公司)? 精品文档

政治生活考点归纳全

政治生活考点归纳(全)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一、我国的国家性质 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复习提示:国体与政体 国体指的是国家性质,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体是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

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 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复习提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第一,阶级本质不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 家作主,资本主义民主是资产阶级当家作主。第二,经 济基础不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 公有制,资本主义民主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4、我国的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 (1)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 (2)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复习提示:正确区分人民民主和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1)人民民主是指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其特点在于其广泛性和真实性。 (2)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在于它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政权 的国家不同,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

2020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2020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2020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1.新型的民族关系是什么及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我国处理民主关系坚持的基本原则及之间的关系 (1)处理民族关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3.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意义: 有利于维护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巩固国防。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1)自治机关: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2)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5. 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或:为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A、客观必然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B、优越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政治·政治生活 1、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国家性质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 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政治性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3)遵守宪法和法律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或者公民正确对待政治权利和义务)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A、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B、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C、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EG、网络民主一方面促进了政府与公民的活动,另一方面导致网络谣言四起,谈谈你对网络民主的认识积极: ①政府与公民的互动,体现了政府在积极转变职能,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 ②有利于促进决策科学民主和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③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言论自由和监督权。 消极: ①公民行使权利的同时要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③在行使权力的同时不得干扰正常公务活动; ④有序参与民主政治 我国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EG 我国为什么以及如何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 为什么: 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利。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和真实的民主权利。 3.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社会的基础、标志。 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热情,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如何做: 1.公民要不断提高自身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2.政府要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 (1)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2)通过专家咨询制度 (4)通过社会听证会制度 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3、民主管理——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 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②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③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作。 ⑤有利于调动公民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型。 ⑥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 ①信访举报制度。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③舆论监督制度。④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如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 (2)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力: A.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B.要负责地实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3)意义: (1)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 (2)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4)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5、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1、是什么:有序的政治参与就是合法的政治参与, 一方面,公民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另一方面,公民政治诉求的表达,应当通过正常的渠道和途径进行。

政治生活重点知识

《政治生活》重要知识点整理 关注政治生活理论的主体:公民---政府----政党----人大----政协——民族---政府外交 一、关于公民的行为 1、公民为什么这么做?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性质的表述) 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是宪法赋予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和自由,(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纷织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要看具体的材料选择考题需要的语言。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③、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要加上以下内容: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又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公民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公民应当怎么做?选择以上②③④的要点回答既可。 上述第④要点要掌握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民主决策方式和意义 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意义:对国家政府:有助于决策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增强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对公民个人:有利于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提高政治责任感。 (2)民主监督的方式和意义 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 态度:一方面勇于行使监督权,同邪恶势力作斗争。另一方面,依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有序地政治参与,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工人人员的工作,有助于激发公民的主人翁精神,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二:关于我国人民政府的行为 (一)政府为什么这么做?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性质的表述) 2、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宗旨,对人民负责是其工作原则。 3、政府要切实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管理和服务的职能,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材料需要什么职能,答什么职能。) 4、有时“政府要依法行政,接受监督”也可以成为原因之一。或建立有权威的政府,打造让人民满意的政府都可以是原因的. (二)政府应当怎么做? 1、政府应当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从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政府要切实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组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复习提纲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复习提 纲 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主体:公民) (知识提纲: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的特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坚持的原则、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第一课人民民主专政 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特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注意区别两个特点)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 (1)人民民主最广泛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体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现阶段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指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2)人民民主最真实 ①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既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

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权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②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3)人民民主的最管用 我国建立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新的要求; 5、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政治自由(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监督权。 (2)我国公民的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 4 \* GB3 ④自觉遵循宪法和法律(有序的政治参与) 7、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 1 \* GB3 ①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这是我们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总结 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和政体 (1)国家性质(国体):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政体(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内涵 (1)本质: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内涵:①民主:在统治阶级内部,按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制度; ②专政:依靠暴力对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势力实行统治。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两者是辩证(对立)统一的: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和对立,民主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对于敌对分子和势力;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3.人民民主的特点及其表现 (1)广泛性:民主权利的广泛性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 4.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公民必须履行政治性义务 (1)政治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③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2)政治性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③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④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要新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③坚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④遵守宪法和法律 6.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7.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方式和意义以及行使监督权的要求 近年来出现的民主监督的新形式: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2)意义:①有利于改进被监督者(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②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筹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要求:①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 ②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政治·政治生活 一、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国家性质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3 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政治性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3)遵守宪法和法律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或者公民正确对待政治权利和义务)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A、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B、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C、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EG、网络民主一方面促进了政府与公民的活动,另一方面导致网络谣言四起,谈谈你对网络民主的认识积极: ①政府与公民的互动,体现了政府在积极转变职能,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 ②有利于促进决策科学民主和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③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言论自由和监督权。 消极: ①公民行使权利的同时要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③在行使权力的同时不得干扰正常公务活动; ④有序参与民主政治 我国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EG 我国为什么以及如何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 为什么: 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利。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和真实的民主权利。 3.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社会的基础、标志。 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热情,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如何做: 1.公民要不断提高自身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