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再谈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出路

再谈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出路

再谈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出路
再谈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出路

再谈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出路

几年前,笔者在某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表达了对我国职业教育现状的忧虑和担心。当时,由于受到普高热和高校扩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职业教育形势十分严峻,全国大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生存举步维艰,笔者所在城市一半以上

的技校都关停并转,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严重滑坡,甚至萎缩。众多有志之士为职业教育的前途深感忧虑。

其实,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等职业教育都出现过萎缩现象,而且也是在高等教育扩招的情况下发生的。从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现有一支数量庞大的技

术工人队伍,但高级技术工人所占比例偏小,这与发达国家一般达20%以上的比例相比,差距非常大。进入21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也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在新形势下,大力发展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确是重中之重。这是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的有效途径,是改变我国劳动生产率总体水平落后、壮大经济实力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必由之路。

一、职业教育迎来发展契机

2007年年初,一则消息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珠三角以及江浙一带的高级技术工人出现了严重短缺的现象,部分岗位

出现了空缺。一边是人才交流中心人山人海,一边是虚位以待,

求贤若渴。这便引发了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与前几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难、就业难这一现象,有着直接的关系。

国家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后,制定了一系列大力发

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和政策。在2005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中央财政在“十一五”期间将拿出100个亿用于加强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广大职业教育者如浴春风,受到了很大鼓励。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出了四个方面

要求: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那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笔者认为,国家一直坚持这一方针,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方面的需要。经济发展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各方面的专门人才,特别是一些中初级的专门人才。这是发展的第一个理由,任何国家都是如此。第二个方面是我们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是多方面、多样化的。另外,从职业学校所接收的教育对象来看,绝大大多都是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

收入的家庭,他们来自于最广泛的老百姓的家庭。从社会的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也应该很好地发展职业教育。第三,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在整个教育发展的布局当中,第一次提出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而

高中阶段教育实际上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方面是普通高中的教育,另一方面则是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

受制约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中等职业教育不是以升学为主

导的,它是以就业为主导。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中等职业教

育需要更大的发展。目前,我国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是59.8%,还有40%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未能够接受高中阶段的教育。那么,这一部分人,主要应该通过中等职业教育这个途径接受

教育,掌握生存技能。从这三个方面就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大

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后更会大力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时期。

为什么这样说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理由:第一,

党和政府空前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把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

我们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作为教育工作

的战略重点。第二,中央采取措施加大投入,大量推进职业教

育的发展。在“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要拿出100个亿加强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的建设。另外,从2007年的秋季入学开始,每一年都拿出164个亿资助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作为国

家助学金,资助来自农村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即使是一、二年级的学生,也都能得到资助。

从国家助学金的数额来看,每学生每学年是1500元,主要是学生的基本生活费。第三年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可以

获得相应的报酬。目前,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数已经将近15000

所,在校生方面,中等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数量已经突破了2000万,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也有很大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和高等教育的规模,目前都已经分别占到高中阶段教育的总体规模的一半、高等教育总规模的一半,这是第二个标志。第三,我们国家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了。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的方向,明确要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这是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提出来的;二是在办学方针上,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三是在培养模式方面正在进行探索工学结合的形式。第四,在教学方面明确了“两个加强”:第一,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第二,加强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所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已经进入到一个历史发展最好的时期。

二、如何应对当前职业教育的困境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下,已逐渐走出前几年的困境。大家都意识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众所周知,任何一件事情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困难。那么,现阶段我国的职业教育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在党的利好政策和职业教育渐入佳境的前提下,是不是就该放松自己,高枕无忧呢?笔者的答案是:否。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在这样宽松和利好

的形势下,应该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提高自己,这才是对党的好的政策最直接的回答。

笔者通过查阅一些资料发现,关于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各地都相继成立了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有5个亿已经投入到师资培训当中来。国家为什么急待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呢?因为师资的问题是制约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没有一支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师的队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目前,这支队伍总体上来讲,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任教师大概刚刚超过了80万,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目前大概是28万的规模。职业教育面临着两大难题:一个是从业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特别是双师型的教师十分缺少。所以,必须加强这方面骨干教师的培训。因为职业教育是专业教育,这不单单只是在课堂上讲,有一些甚至是要手把手、一对一地教,在这个方面,师资的短缺将会严重影响教育的质量;另外一方面是与社会接轨程度不够。目前很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有一部分是专任教师,但这部分教师,有的年事已高,即

使中年教师,因为社会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换代快,他们的知识也开始老化。他们自身提高还需要过程,所以从目前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上看,急需大量具备新知识、新技术的年轻教师补充到学校教师队伍中来。有一部分学校面向社会,把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的人才,甚至把一线的能工巧匠,符合做教师条件的,聘过来做兼职教师。这样,一方面能够补充教师队伍

的不足,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学校和企业的联系。学生能够直接了解到一线行业里的技术发展情况。在国家这次提高教师素质行动当中,有一个项目就是资助特聘兼职教师。这样,既扩大了教师队伍,又兼顾了学校和企业的联系,是双赢的做法,值得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普及。

2.转变思路,发展多途径办学

市场经济遵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市场规律,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应采取各种办法,提高办学规模。只有通过规模投资,规模办学,学校才能形成强大的办学力量,抵御市场经济带给教育市场的大冲击。同时,学校也应该根据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时合理调整专业的设置,以迎合社会的需要,增强适应市场、搏击市场的能力。就笔者所在学校来说,近几年办学形式开始灵活多样。除了合理设置专业,更主要是加强了与外界的合作。“请进来”和“送出去”,是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需要循环操作的程序,而这个程序操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死存亡。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庞大网络,扩大多种招生和就业渠道。学校除了建立强有力的招生和就业机构外,还应该加强与校外同行及相关行业机构的联络、合作,树立互帮互助的团结精神。

3.转变自身观念,大力普及职业教育

我国由于长期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轻视劳动,鄙薄技能。对于职业教育认识程度的问题,笔者认为,这是发展过

程中最深层次的困难。当然,这个问题现在正在改变。广东省以年薪十万的待遇聘请高级技术工人;山东省推出新政:“高

级技工等同大学生,在使用上一视同仁”。所以,必须转变过去狭隘的中等职业培训、职业教育只为企业输出技术工人的观念。其实,技术工人也是社会急需的热门人才。有些院校和专业的技校生,比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还好就业。当前,社会需

要大量这个层面的人,即缺少经过职业教育、有一技之长的人。所以,时下企业高薪聘请专业技师,也就屡见不鲜了。这种现

象会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接受职业教育就业就是好,接受

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就更好。

总之,职业教育不再是孤立于正规教育外的阶段教育,而

是职前教育、就业培训和在职培训紧密结合的一个统一和连续的终身教育。从世界各国的发展来看,这个年龄段选择职业教育是非常好的。然而,在我国,好像还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实际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将会是未来人们重

要的选择。从国外的情况来看,越是发达的国家,职业教育越

受欢迎,发展得越好。我国还不是发达国家,但是我们国家处

于迅猛发展的时期,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二步发展

的战略。国家的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进入现代化,进入中等

发达国家的行列。在国家迅猛发展的过程当中,教育必然要有一个大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必然会有一些调整。所以,职业

教育的前途必然是越来越光明的。

(作者单位:河南省许昌市水利技工学校)

当代国内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最新教育资料

当代国内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本文将从近年来国内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出发,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当代国内艺术教育现状面临的问题与艺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并总结国内艺术教育未来发展的对策。 英国学者彼得?伯克说过:“艺术是人类的天性”。既然上帝赋予了我们艺术细胞,我们就应该把它激活,让它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创造生活。因此,艺术教育不会因个人意志的转移而失去对我们的生活、专业以及相关工作的强大影响。它对当代的文化与艺术载体、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在艺术领域全球化的今天,艺术教育将更加迅速的发展并日趋完善。 国内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国内艺术教育虽起步较晚,但发展的很快。90年代中期,大批的综合大学、民办院校以及设计学院开设设计专业,促使艺术教育办学规模不断的扩大,办学质量也在不断的提升。国内现有的几所设计院校学科建设水平与教学质量比较高,在国内外的影响比较大。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都较早的引入国外优异的设计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并结合自身的现实环境,创建出各具特色的设计教育体系,为市场培养了优异的现代设计人才。 通过分析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详尽的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主要的问题。a.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由于专业定位、生源质量、师资水平、办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高等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依然存在。b.办学条件有待改善。 国内高校艺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要建设文化强国,就不能不大力发展与富强民族文化,通过艺术教育来发展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搞好民族文化的严重举措。发展艺术教育的意义在于:民族文化中的艺术瑰宝需要探寻者、搜集整理者,需要有一大批懂得艺术价值、有眼光与心智判断民族艺术瑰宝与矿藏的人投入艺术研究队伍。这些人要有开阔的学术胸襟、机敏的学术眼光与深远的学术功力,让他们把民族常态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在一定水平的教育基础上所进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教育。它的特点是强调职业道德培养,着重进行适应社会发展和生产发展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技术培训,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从当前情况看,要办出受企业欢迎、社会认可、群众满意的职业技术教育,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 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纵观近代以来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史,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这就是:职业技术教育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关键环节,是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的重要枢纽,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一种长远、积极的就业支持政策,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和增加就业岗位,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实现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和调整,促进劳动者再就业,化解社会矛盾,意义十分重大。 二、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 20多年来,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又有与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4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达到237万人,占整个高校招生总量的53%,高职高专招生总量已经超过了本科。在这种形势下,截止到2005年,全国具备颁发学历资格的普通高职院校达到1078所。但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却不容乐观,自1999年以后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拉动了以升学为主的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1998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数为359.6万人,2004年增长到821.5万人,增幅达128.4%;而同期承担技艺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由519.5万人增加到548.1万人,增幅仅有5.5%,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数的比例由占高中阶段的59.1%下降到40.0%。更令人担心的是,在全国农村高

中国法学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中国法学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从1949年到2009年,中国法学教育经历了几次大的改革,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化法学教育模式,但中国法学教育依然面临着来自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审视和挑战。文章通过对两广部分高校法学教育现状的调研,提出当前法学教育存在盲目扩张与质量下降并存、大众化教育与精英化教育相矛盾、理论教学与法律实务相脱节、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矛盾等问题,并深入探讨了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改革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学制体系,加强法律实务培训等措施。 [关键词]法学教育现状发展趋势 中国法学教育有着6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但也面临着沉重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当前,法学院系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法科学生如何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学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当前法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1.盲目扩张与质量下降并存。在我国,受利益驱动,法学专业成为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几乎每所院校都在争取设立法学院系或法学专业。除专门的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设置法学院系外,师范院校、外语院校、财经院校也基本开设了法学专业,就连农业、林业、石油、化工等理工科院校,甚至艺体、医学类院校也纷纷开设法学专业。2010年,全国设立法学本科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已达620所,在校法学本科生将近30万人。据统计,广东省39所本科院校,除5所医学院校和3所艺体院校因学校性质不宜开设法学专业外,其余31所院校就有28所独立设置法学院系或开设法学专业;广西22所本科院校,除4所医学院校和1所艺术院校因学校性质不宜开设法学专业之外,其余17所院校就有13所院校设置法学院系或开设法学专业,且在2005年之后设立法学院系的多达7所。不少院校一块法学牌子高高挂起,二三个教授便申办法学专业的情形并不鲜见,但无论是办学的软件条件还是硬件条件都存在不足,很多法学院系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学科知识结构也不尽合理。据调查,广州市某大学法学院30余名教师中,来自历史、政治、科学社会主义、哲学、外语、中文等学科的教师竟然占据了半壁江山,在仅有的法学科班出身的教师中,本系毕业留校者又占据了一半以上。广西13所开设法学专业的院系,正高职称法学教授在4人以下的就有6所,即使在发达的广东地区,部分法学院系也仅有2~3名教授。实际上,相当多的院校并不具备设置法学专业的基本条件,师资专业性不强,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目标不明确,软硬件设施缺乏,在盲目扩张的同时,教育质量呈下滑趋势。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与研究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与研究 [摘要]通过对中小学进行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多数教师对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校本课程特色和质量等问题有所思考,体现出良好的课程意识,但也遇到了时间、精力、经费、资料不足、开发校本课程的知识和技术欠缺、缺乏专家指导等困难。要发挥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及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正确认识开发校本课程的价值,努力追求有特色、高质量的校本课程,提出促进校本课程开发发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的思想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针对课程开发的弊端,要求政府应明确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的权力分配,把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强调学校、地方一级的课程运作,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实现课程决策的民主化。2001年6月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新课程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福州晋安区地属城乡结合部,为了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落后学校亟待进行理念上的更新与学校课程的改革,形成有独特办学特色的区属学校;为了使课程的实施与学校自身的条件紧密结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研

究显得十分必要。 二、调查问卷 带着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是什么?有哪些因素影响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有哪些活动类型?校长、教师能否理解或接受“课程需要自己开发”?我们的教育有没有给予教师课程开发的知识与技能?校本课程开发对学生、教师、学校有什么价值等等问题的思考,同时为了全面而系统地了解我区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现状,了解我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所具备的条件以及为我区各学校的特色办学提供决策依据和为积极推广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建议等,笔者设计了一套问卷与访谈提纲,并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笔者选择了29所学校,其中高中3所,初中6所,小学21所。每所学校随机抽取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作为样本,通过对他们的调查,了解校本课程的开发情况及学校、教师、学生的有关态度。共发放问卷298份,回收了264份,回收率是88.6%,其中有效答卷是242份。 三、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 1. 对校本课程涵义的理解 校本(school-based),是21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从英文的字面分析,其大意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实际上“校本”有多种涵义,比如课程改革专家郑金洲教授的观点就具有代表性,他从三个方面解读“校本”:一是一切为了学校;二是一切在学校中;三是一切基于学校。只要在教育实践中有存在这类课程的

(完整版)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赵恒伯教授 讲学内容: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二、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现状 三、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职业教育又称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四大教育类型地位平行。 职业教育是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远古时代,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衣、食、住、行、制造和使用工具等知识,主要以言传身教代代传授。如果把人类的此类活动称为教育的话,那么它就是职业教育,可以称之为职业教育的发端。手工业经济时代,以手工技艺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在劳动现场开展,父子相继、世代“薪火相传”。农业经济时代,有技术的能工巧匠通过设学授徒等方式在工作中传授技艺,是一种学徒教育形式,其职业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高度一致,教具即生产用具,教师即师傅。16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兴起后,出现了形式各异的讲习所和讲座等,通过讲习所和讲座向工人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机器工作原理,它们可以看作是学徒教育转向学校职业教育的过渡形式。18世纪初,俄、德、英、法等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办了现代意义的职业学校,在我国,也于19世纪后半叶创建了福建船政学堂,并逐渐发展为农业、工业、商业和商船四大类实业学堂。这标志着学校职业教育的正式形成。 由言传身教、父子相继、师徒相授、讲座传授发展到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呈现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式与规模在逐步拓展,由单一教育形式向集体传递形式演变,为适应工厂对大量技术性专门人才的需求,学校职业教育改变了千百年来的传统教学形式,采取夸美纽斯

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随着法治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对法律人才需求的加大,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获得了飞速发展,但也存在着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不足、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地方高校必须进行改革,根据地方特色,发展应用型的法学本科教育,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服务型法律人才。 关键词: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现状;对策 一、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的现状 地方高校法学本科专业在经过近几年的连续扩招后,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但其结果却不容乐观,一方面大量法律院系毕业生难以从事法律职业;另一方面,许多急需法律人才的行业领域人才匮乏[1]。 1.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2004年,全国1731所普通高等学校中有近400所(目前为423所)设置了法律院(系)或法律专业”[2]。这些院校在教育部统一部署下,都按照统一的模式从事本科法学教育,导致地方高校在法学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上存在着误区,大多处于应试和研究型教育阶段,处境极为尴尬:高校按素质教育来设计,社会按照职业教育来要求。因受生源质量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地方高校培养的法学本科生不可能在综合素质方面占优势,便把考研通过率和司法资格考试通过率作为提高学校声誉的主要途径。教学目的服务于考研和司法考试的需要,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致出现培养出的学生不会起草合同,不会办案的反常现象”[3]。这种做法既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法学毕业生素质的降低,同时也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2.课程设置不合理 选修课在专业课中的比例过低,明显不当。四年中,除了学校规定的公共必修课以及教育部规定的14门核心课程外,专业选修课和专业方向课设置得很少,其他交叉学科如法社会学、法伦理学、法心理学等方面的选修课几乎没有,学生感兴趣的某一方向的专业选修课,五、六门中往往也只能开以一、两门。对于适应地方建设需求的课程,大部分地方法律院系受师资力量的制约以及教育部法律课程设置及课时的限制,难以开出独具特色的课程,致使学生的知识残缺不全,严重影响了实际法律业务的拓展。 3.师资力量薄弱,远不能满足需求 师资紧缺,教师担任的课程门数、所授班级和周课时较多,而任课教师又大多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的,法学专业知识欠缺,功底较浅。所以,为应付上课,

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艺术教育的发体现状及对策 一、结合学生实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高职艺术课的教育目的旨在通过课堂活动的实行,不但能够让学生掌 握一定的艺术基础理论,更能使用艺术知识提升自己综合素质,形成 热爱艺术,开放思维的良好情操。通过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能够使艺术的表现更加直观形象,贴近现实生活,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动有效艺术课堂构建。不过在当前的高职艺术 课堂教学中,教师之所以难以组织课堂教学,无法调动学生参与艺术 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令其参与兴趣不高,甚至出现了厌学现象, 在很多的水准上就是因为对于课堂教学的意义理解不足,等同于学习 力不足、创造力低下。针对此种情况,特别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 动课程改革的今天,艺术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一 味地高压强迫,以“势”压人,而是要注重因势利导,增强艺术学科 重要性的宣讲,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美”化人。在具 体落实过程中,教师既能够从理论高度,诠释厚实的艺术知识在促动 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彰显艺术知识 本身的美,激发学生内在的参与热情与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感受、认知、体验艺术作品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高职艺术课堂教学中来,奠 定课堂教学展开的内在动力。 教师是高职艺术教育推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建设者。没有教师整体 素质的达标,就不会有高职艺术教育的整体达标,就不会有人民满意 的教育。所以,必须大力增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一是要提升师范教育质量,优化教师专业成长环境,科学推动在职培训、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等举措,协助教师树立起 与高职艺术教育相吻合的人才观、教学观、高职生观,提升其根据课 程改革要求展开学科教学的水平,培养其根据教育教学实践展开科学 研究的水平,引导其成长为师德高尚、师能突出的优秀人才。二是要 通过制定科学的政策方针,推动教师管理乃至教育制度的改革,优化 教师队伍结构,使教师队伍的地域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知识

国内外校本课程的研究现状

自上世纪20年代末,我国学者开始对“校本课程开发”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从理论上加以探究。其中,关于我国校本课程研究方面较有影响的著作主要有,钟启全教授的《现代课程论》(1969)和《课程设计基础》(1998),崔允郭教授的《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2000),王斌华教授的《校本课程论》等几部力作。 我国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也非常重视,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条文,使得校本课程开发有了政策依据,明确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非常大的价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走向深入,单一的国家课程的课程体系,已不可能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多种教育层次、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校本教材的开发和研究实践这一重要内容,已越来越引起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已为广大教师所重视。单一的国家课程对教育目标的实现已不可避免地显现其缺陷,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校本课程成为课程研究的新领域。大家肯定都清楚的记得,早在1996年6月份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就明确出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26条规定,其中第十四条指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制、结构、内容,建立新的教育课程体制,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这是自建国以来,第一次官方以行政决策的形式,正式提出“三级课程管理”的概念。到2001年6月,国务院又召开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会后,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条,其中,第十六条更进一步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从以上的表述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已经把三级课程管理当作了教育改革的发展大计,看成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是势在必行之举。 再一点,应该看成是培养多样化、个性化卓越人才的需要。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个人的特长显得越来越为重要,国际上的教育改革也越来越呈现个性化和现代化的趋势。这些都告诉我们,新时期的教育应该是人尽其才的教育,应该是每个人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潜在能力都能得到发挥的教育。 国外在校本课程领域的研究有如下突出的特点:1.课程开发的过程、程序和环节得到重视,表明课程开发的实践性特点;2.注重研究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之间的联系,教学设计构成课程开发的组成部分;3.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4.任何一种课程开

民办艺术教育发展现状调查及思考

民办艺术教育发展现状调查及思考 在古汉语中,“艺”的原始意义是种植,“术”的本义是技能,活动。因此,“艺术”原初是一种种植活动。从这点看出艺术和人存在着密切关系。在现代汉语中,它的含义更加丰富与感性,所谓“艺术”,就是通过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由于表现手段的不同,艺术可以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等。由此可见,艺术的含义是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丰富着的,是动态的,多样的。 有史以来,艺术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是一种很普遍的文化形式,有着丰富而复杂的内容。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数不胜数的艺术瑰宝,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它是也是艺术的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人们不仅创造了艺术,还渴求能够欣赏和洞悉艺术的全部奥秘。尤其在今天,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新的样式层出不穷,具有无限的发展趋势,并在整个社会产品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因此,启发人们创造艺术,理解艺术的真谛,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针对艺术进行良好的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加大艺术教育的比重。 所谓艺术教育,就是要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培养人们对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使人们掌握一定的技能去鉴赏和创造美。中国古代的艺术教育源远流长,许多教育先哲的言行和著作中都渗透着艺术教育的思想,它有明显的系统化的教育程序,中国古代的六艺,所谓的礼、乐、射、御,书、数无一不注重实用中的审美,它认为具有审美情趣的各种生产生活劳动中都存在着艺术的影子,它以德为基,以技为始,进技而至于自然之道,从而达至善、通真美,形成天人合一的自由境界。 正是基于最基本的劳动而产生的审美趣味,才使得中国古代的技、艺具有了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意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丰富的教育经验,使中国古代的艺术教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法与风格。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既将中国人的艺术及其生活予以全盘的观察,吾人才将信服中国人确为过去生活艺术的大家。”中国古代艺术教育中的许多东西在我们当今的生活中仍然存在甚至至关重要,是我们今天进行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艺术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核心的,是一项带有方向性、全局性和开创性的事业,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它在培养完善人格方面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目前的艺术教育也正处在空前发展的大好时机。与此同时,社会已经明确了对“艺术教育”的理解,而且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法律英语,法学,现状]法学专业法律英语教学的现状与思考研究

法学专业法律英语教学的现状与思考研究 一、法学专业法律英语教学的现状 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考核方向。目前的法学专业法律英语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的内容是翻译指定的法律英语教科书。而且,法律英语教学并没有服务于法律实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法律英语教学目标并没有将法律英语学习真正定位在法律英语的应用上。目标的不明确使得法律英语教学仅停留于照本宣科的状态,没有形成一个系统,也无法树立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使得法律英语教学缺乏方向性,教学效果无法保障。 2.教材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教材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授课内容。目前法学专业选用的法律英语教材有以下特点:一是选文多为原著,文章的专业性很强、难度较大;二是文章的编排与学生日常的专业学习内容不挂钩,起不到辅助学习法律专业知识的作用;三是教材以介绍英美法系的法律制度以及民法、刑法、知识产权法等法律为主要内容,教材的编排缺乏由浅入深的层次性。这种教材编排,一方面使法律英语难以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教学难度较大,学生接受困难;另一方面,教材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辅助性较弱,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由于法律英语教材内容的选编自成体系,与日常授课的法律专业知识之间缺乏呼应性,导致学生找不到法律英语与法律专业知识之间的契合点。 3.教学方法和内容有待改进 一是目前的教学方法缺乏系统性,以教师讲授课文为主,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二是教学内容没有直接指向法律实践,法律英语教学在法律实践中的作用收效甚微。由于法律英语教学系统性不足,学生对于法律英语知识的学习也只是停留于单词这个层面,对法律英语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严重缺乏。由此,学生不能通过法律英语学习提高自己的法律知识应用能力,对法律英语缺乏学习的动力。 4.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欠缺 法律英语教师的来源:一种是专业的英语教师,他们对法律专业知识没有深刻的研究,当遇到专业性法律问题时往往无法很好地解答;另一种是法学专业教师中的英语水平较高者。这类教师对于法律知识的掌握很牢固,对法律英语中的法律问题体会更为深刻,但他们的英语水平往往有限。 二、改进法学专业法律英语教学的思考 1.明确教学目标,量化考核标准 当前,应树立法律英语学习服务于司法实践的目标。学生通过法律英语学习,应具备读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暨武汉市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学校课程”的概念,在2001年6月7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从此走入我们的视野,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管理者的责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项课程革新任务,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具有以下五点意义: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创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是武汉市政府向全体市民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我校与东湖风景区近邻。东湖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楚文化的特色和现代科技文明风韵,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研究天地。因此以东湖风景区为依托研究开发与实施我校特色校本课程,对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武汉市政府工作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学内容,严格课程管理,将德、智、体、美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是《义务教育法》对中小学办学行为和育人方向总的规范要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校本课程以学校教师资源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重点的兴趣校本课程初具雏形。整合学校与地域教育资源,规范开发与实施行为,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摆在了我们面前。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对规范办学行为,创建以东湖文化为载体的教育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新时期的教育目标,本课题的开发与实施,基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求,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教育实践意义。 (四)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很大程度决定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决定了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同时也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当前,教师课程整合、课程设计和课程开发能力等专业能力的提高,已迫在眉睫。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在中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肩负着为国家发展提供重要技术人才的责任与义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是实现人才强国并推动中国进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现阶段,中国各行各业均存在高技能人才缺失的现象。因此,如何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成为和谐社会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时代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发展职业教育也构成中国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但现阶段,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问题重重,如何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成为社会发展必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力与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性作用不明显 现阶段,在中国的整个就业层面中,存在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而高级技工供不应求的现象,劳动力的结构失衡与素质较低的问题凸显出来。由于缺乏专业的劳动力与高技能的技师,导致生产资料难以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虽然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与高精尖的人才可以对外引进,但大批的技术工人与高级技师还需要职业教育来培养。而职业教育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其重要性并没有被突出强调出来,因此导致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不重视

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未充分体现 随着国家建设新农村步伐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对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需求与日俱增,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基础。而职业教育作为不断提高个体职业技能与素质的教育形式,应该致力于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与务农技能,不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 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1.具有自身特点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职业教育作为推动区域经济与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出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行业等一线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这要求职业教育的办学体系要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要求。职业教育在其办学过程中,要以市场需求为基本导向和前提、以社会资源为依托、以岗位要求为职业培训的重要内容,建立具有职业教育风格与特点的教育教学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其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中高级实用型人才。因此要重视实践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采用灵活办学的方式,开设市场急需的专业,拓宽学科知识的范畴,满足培养目标的基本需要。 2.依靠政府,完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

试论我国法学教育现状分析

试论我国法学教育现状分析[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我国法学教育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法学教育存在着教育目标定位不准确、实际能力的培养不到位、法律职业素养教育缺乏等问题,因此,需要改进我国法学教育途径,如调整法学教育格局,结合培养能力设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引入案例教学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化法律职业素养教育等,真正为我国培养满足不同层次实际需要的合格的法律人才。 [论文关键词]法学教育案例教学法律职业素养 我国法学专业教育近几年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却普遍不好,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反思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几十年来,我国的法学教育无疑在量上取得了较大进步,全国大多数不同类别、层次的院校均设置了法学专业,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全国的法律院校有七百多所,在校学生七十多万人,这样的发展速度对我国法学教育而言确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也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比如专业配置不合理导致资源浪费、实践能力培养的欠缺导致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所以有人这样概括目前我们的法学教育:法律文化熏陶弱、法律专业教育窄、教育的功利性太强、教育和学生的共性多个性少,这样的法学教育培养出的人很难适应实际需要也不太容易做到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 一、现阶段我国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目标定位不准确 目前我国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法学院校,基本都以培养法律工作者为目标,而法律工作者大多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企业法律工作人员及法律研究人员。但一名合格的法律人不仅要掌握法律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这样才有可能处理好不同专业领域的案件;同时还应该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较高的职业道德操守。这些专业知识与实际能力的具备需要日积月累、反复实践,还需要经验丰富的导师和足够的教学资源。英国的法律教育在大学阶段分为基础知识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最后阶段的实习,类似于医生的培养;而美国则以研究生教育为法学教育的起点,因为他们认为法律工作者承担更多的是社会责任,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职业操守。反观我国法学教育大多都是以获得文凭为目的,而且各种类别、各个层次都有,还包括所谓的函授、夜大等,直接造成文凭泛滥人才奇缺的尴尬局面,而我国法学教育肩负的培养合格法律人才的目标的实现更是无从谈起。 (二)实际能力的培养不到位 当前法学教育普遍注重灌输法律知识,学习方式主要是课堂教学,学生的知识来源不是课本就是老师的讲解,而且方式上大多是被动地记忆,这样学生可能会系统地掌握了法律知识,但学生从始至终都没有或者很少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老师说什么就记什么,课本怎么分析就是什么,不知道也不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分析问题,只是被动地接受与记忆,而不是主动地批判地看待问题,而法律工作者最需要、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批判精神。同时我国法学教师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他们自身都缺乏实践经验,而且我国现有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主要看的还是科研成果与理论文章,至于符合法学专业特点的实践经验的积累却不作为评定依据,更何况在我国法学教师承担法学专业学生培养的主要任务,欠缺实际经验的老师如何能培养出不欠缺实际能力的学生呢?即使现有为数不多的能力培养课程也很少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摘要】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素质教育应当高度重视艺术教育的实施。但是我国艺术教育起步晚,基础差,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近些年来,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艺术教育仍旧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盲区”,艺术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就必须全面改革农村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的落后局面。笔者以平遥县段村镇马壁中心小学为例,对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作为艺术教育更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艺术教育;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现状 一、问题提出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艺术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引起前所未有的重视。艺术教育之所以在整个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作用,是因为它可以培养和健全学生的审美结构,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一代‘四有’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党和国家已把美育的重要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平遥县段村镇马壁中心小学为例,对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为改进艺术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二、调查结果 (一)学生问卷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203人) 调查结果:学生普遍喜欢音乐、美术学科及其相关活动。 从学生调查表中可以看出,95.8%的孩子喜欢唱歌和画画,都喜欢与此相关的跳舞、弹琴、捏泥巴、剪纸等活动,也理所当然地喜欢上了音乐、美术学科。这证明,喜欢艺术活动,热爱艺术,是一般孩子的天性。 (二)家长问卷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118人)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要我国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对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投入了很大的关注。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学课程的丰富与完善提供了新途径,其价值体现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本文对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现象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校本课程;课程开发;教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体现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培养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可供学生选择的、有特色的课程。那么实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是什么? 1.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生的需要而开发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根据江苏省某高级中学的调查,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第二需要是具有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第三需要才是学会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就是以学生合理需要的满足为前提,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一个动态过程。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际的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时所具有的关于客观现实的背景知识。对教师而言,参与课程开发,不仅能加深自己对本体性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丰富条件性知识,累积实践性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 再从教学角度而言,校本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相应地要求教师掌握新的教学理论,运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尝试新的课堂管理艺术等,这样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就能自然地得到提高。久而久之,教师就能养成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努力借助相关的理论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1.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与价值不明确 校本课程的实施,从宏观上来说,对于改革传统的课程结构与体系,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从微观来说,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不仅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并且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

法律专业就业现状和市场前景分析

法律专业就业现状和市场前景分析

法律专业就业现状和市场前景分析 法律系常设的专业有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刑事法学、国际法学、环境法学、涉外法律专业等专业方向。 主要课程法理史、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 相关专业监狱学、知识产权、社会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治安学、刑事侦察技术、经济犯罪侦察 就业现状和未来职业发展分析 目前法学就业存在着困境,但是前途还是很光明的,举个很小的例子:就个人律师的拥有量而言,根据2002年的统计资料,全国现有律师12万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律师的数量仅0.8个,这个比例不但低于发达国家(美国30人,英国15人),而且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和阿根廷就分别达到了20人和12人。就企业方面讲,我国现有企业5000万家,仅有4万家聘请了律师当法律顾问。目前法学面临的种种挫折,只是暂时的。作为法律人或者有志于从事

法律工作的高三学弟学妹们,不应坐享其成或者坐以待毙,应当善于开拓,挖掘自己的潜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靠我们大家的努力,寒流过后一定会迎来法律专业的春暖花开。 法学专业是朝阳学科,从社会需要来看是大有发展前景的。从法律系毕业生就业现状来看,他们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够在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服务工作。就业前景非常广泛,做警官、检察官、法官、行政机关公务员;到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务;做律师;到高校做法学教师;到研究所做法学研究者都是不错的选择。 但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于经济类、财经类等一些专业就业难度来说,法学类就业出路较窄。甚至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进入法律系统的。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社会对法律人员素质要求非常高,再加上法院、律师事务所等相关法治部门无法接受这样大批的学生涌入,多数学生毕业后只能转行。

2017年艺术教育行业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2017年艺术教育行业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9月

正文目录 1. 序言:三大逻辑+三大支撑力 (6) 1.1. 国家层面:素质教育推广进行时,政策支撑释放红利中 (6) 1.2. 需求视角:消费升级观念转变,教育培养多元升华 (6) 1.3. 教育行业维度:艺教引领新风尚,行业新空间尚在 (6) 2. 热潮涌动:植根艺术沃土,教育产业逐步升温 (7) 2.1. 政策篇:快车道开启,政策红利频现 (7) 2.2. 社会篇:k12教育群体领军,就业结构变迁牵引 (8) 2.3. 消费需求篇:知识经济开启教育消费时代,消费升级引领艺术培养习惯 (11) 3. 解码格局:三足鼎立格局初成型,子领域投资契机显现 (14) 3.1. 艺术教育普及度有待提升,蕴藏千亿级别市场空间 (14) 3.2. 三足鼎立局面基本形成,行业生态圈正构建 (19) 3.3. 艺教市场加速洗牌,互联网+注入全新力量 (23) 4. 他山之石:艺术教育站上高地,异地复制+流量留存+品牌构建是关键 (27) 4.1. 对标欧美艺术教育:政策引领构建全学段艺术系统,艺术氛围+平台潜移默化发力28 4.2. 对标龙头公司:异地复制+流量留存+品牌构建,站定艺术市场高地 (31) 4.2.1. 异地复制:革新商业模式,维系可持续发展 (31) 4.2.2. 流量留存:三方机制举足轻重,好平台事半功倍 (35) 4.2.3. 品牌构建:高质量助力品牌沉淀,好口碑筑高行业壁垒 (36) 5. 映射三板:关注这些新三板艺术教育公司 (37) 5.1. 老鹰教育 (37) 5.2. 敦善文化 (41) 5.3. 知音文化 (45)

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刍议

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刍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取得了长足进展。法学教育规模持续扩大,逐步从“精英式”向大众化法学教育体制转变;法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结构不断调整,逐步从以法律通识教育为主转向以适应社会需求的法律专业学位教育为主;法学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法学学位与人才培养体系;法学专业课程设置日益完善,各类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固定化、体系化;法学教育投入快速增长,基础设施、资金支持和师资力量显著增强;法学理论和法律实务人才供给成倍增加,为国家法治建设贡献巨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我国法学教育又面临着内在和外在双重挑战。 关键词:中国;法学教育;现状;挑战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呈现出日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崭新格局。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与社会进步,民主法制事业也取得显著成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载入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与此同时,法学教育逐步得到恢复并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有了较大提高,政法院校数量迅速增加,法学学科逐渐完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法律人才。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法学教育大国,法学学位教育和人才培养成为国家法治发展和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众社会生活中关注度最高的领域之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对未来十年的高等教育明确要求: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在此背景下,深入进行法学学位体系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明确新时期法学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和战略方向,形成体现管理和机制创新的科学决策,全面提高法科教育质量,加快国际化、专业化、优质化发展步伐,实现法学教育的科学发展,为民主法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现行法学教育为中国法治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总体上看,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明显差距。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实情况的变化,在法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法学学位培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学制与学位的综合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的优化完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内在衔接、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借鉴互通,

浅谈农村艺术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出路

浅谈农村艺术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出路 【摘要】: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育问题。经过认真整理、分析,农村艺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一,艺术教育并不被学校所重视。 二,艺术教师队伍缺编严重 三,投入不足,艺术教育保障乏力 【关键词】:艺术教育农村学校教师 【正文】: 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多年来,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呼吁关注艺术教育,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育问题。经过认真整理、分析,农村艺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一,艺术教育并不被学校所重视。 (一)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课程仅是“调味品”,是减缓和释放学生文化课学习压力的减压阀、润滑剂,无足轻重,可有可无;老师们为了应付考试就占用艺术课上了考试课。 (二)是部分学生家长求子女成才心切,认为学习音乐、美术等课会影响孩子学习、升学。把艺术课教学看成是一种点缀、

一种调味品的观念还大有人在,值得引起注意。针对这一情况,教育部门曾先后出台了包括加分政策在内的多项政策,力求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成效并不显著。 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并加大有关部门的监督力度基于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农村中小学应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五育并举,通过积极、健康的艺术教育,宣扬社会主义的真善美,抵制和批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假恶丑,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艺术教师队伍缺编严重 艺术教师队伍缺编严重,边远贫困地区甚至大多是零。农村中小学从事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的专任课教师,科班出生的可谓凤毛麟角。大部分从事艺术教育的专任课教师是半路出家,专业技能不精、知识积淀不深、综合素质不高,致使部分艺术教育课程“有花无果”,教育实效不显著。既没有教给学生基本的艺术常识及实践操作技能,也没有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增强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的质量决定着学生的质量,教师的水平决定着学生的水平。因此,我认为要切实做好以下工作:1.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大艺术教师的业务培训力度,定期举办艺术教师进修班、研讨班,不要心血来潮而要形成制度;2.要大力倡导文化、传媒等部门免费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办培训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