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绿地规划设计

绿地规划设计

绿地规划设计
绿地规划设计

1、观光农业是指以农业项目为依托,以大中城市游客为服务对象,经

规划设计来满足游客观光、品尝、娱乐、劳动、学习等不同旅游功能需求为中心的新型产业形态。

2、观光农业类型:a、多元综合性 b、科技示范性 c、高效生产

d、休闲度假型

e、游览观光型

3、绿化规划设计要点:

a、生产区 以落叶小乔木为主调树,常绿灌木为基调树种,配以

草花,注意与农作物季相景观互补。

b、示范区 种类相对丰富,注意季相变化和各单位区内的特色

c、观光区 以绿色生态为基调,植被景观要活泼多姿,季相丰

富,注意散场所,要留足够大的流动空间。

d、管理服务区 一般采用规则式种植方式,植被景观色块对比强

烈,层次丰富。

e、休闲区 以自然式种植为主,可片植观花乔木与花灌木,季相

丰富,景观效果好。

4、工厂绿地的组成部分:a、厂前区绿地 b、生产区绿地 c、仓库区

绿地 d、绿化美化地段

5、工厂绿地设计原则:

a、适地适树

b、注意防污植物的选择

c、根据生产工艺的需求

d、勇于繁殖,便于管理

6.工厂绿化树种的选择原则及常见抗性树种:

原则:1.适地适树;2.防污树种的选择;3.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4.易于繁殖,便于管理

抗二氧化硫:樟树、棕榈、夹竹桃、海桐、黄杨、构树

滞尘树种:刺槐、重阳木、榆树、广玉兰、梧桐

防火树种:山茶、油茶、海桐、冬青、女贞

7.车间绿地设计要求:

一、总要求:1.有利于生产和室内通风采光,距车间6-8米内不宜栽植高大乔木;

2.要把车间出入口两侧绿地作为重点绿化美化地段;

3.考虑职工劳动特点和对园林植物的种类和布置的喜好

二、不同性质车间的要求:

1.对环境有污染的车间:

A.粉尘:有利于粉尘扩散或吸附,起隔离、分区遮蔽作用

B.化学物:有利于有害气体的扩散、稀释,能抵抗、吸收及监测有毒气体的植物,不宜布置休息绿地,可铺设开阔草坪、稀疏栽植乔灌

木;

C.噪音:有利于减弱噪音,枝叶茂密,树冠矮、分枝低的乔灌木,以常绿树种为主,组成覆层混交林带;

D.高温:有利于改善调节小气候环境,用阔叶乔木、色彩淡雅花灌木、能阻燃、利于通风,可设休息场地,方便消防车出入。

2.对环境绿化有一定要求的车间:

A.食品、医药卫生车间;种植较密,以栽植常绿树木为主,铺设草坪藤

本,选用滞尘杀菌能力较强的树种和无飞絮、种毛及不易掉叶的乔灌木;

B.精密仪器车间:能净化空气、无污染,离建筑物10米以上外,乔灌草

结合密植;

C.工艺美术车间:有姿态优美、色彩艳丽的花木,环境优美,提高人们

审美眼光;

8.林带结构:以紧密结构或半通透结构为主,对轮廓以梯形或屋脊形的防护效果较好。

9.幼儿园绿地设计:

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根据活动要求,室外活动场地又分为公共活动场地、自然科学基地和生活杂物用地。公共活动场地是幼儿园的绿化重点,植物的选择要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健康,建筑5米内不种植乔木。

10.中小学用地类型:

分为建筑用地(包括办公楼、教学及实验楼、广场道路及杂物院)体育用地及自然科学实验用地

11.大专院校绿地组成部分:校前区、教学区、生活区。

12.医院绿地组成部分:门诊部绿化、住院部绿化、其他区绿化。

13居住区用地类型:1.居住建筑构成 2.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用地 3.道路及广场用 4.公共用地

14居住区建筑布置形式:

1.以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成住区,即小区—居住区。

2.以居住生活单元为基本单位组成生活区,即组团—居住区。

3.以居住生活单元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成居住区,即:组团—小区—居住区。

15居住区道路系统组成部分:

1.宅前小路(通向各户各单位门前,主要供行人使用)。

2.组团级道路。

3.居住小区道路。

16、居住区道路设计要点:

(1)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少于

150m。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4m*4m的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2)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度;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3)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出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

(4)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

(5)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应大于120m,并应在尽端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6)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

(7)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应采用柔性路面。

17、居住区绿地的组成:(1)公用绿地 (2)专用绿地 (3)道路绿地 (4)宅旁绿地

18、居住区绿地的绿地率:新建居住区中绿地率不低于30%,旧区改造中不低于25%

19、居住区绿化的作用:

(1)保护居住区环境,改善小气候

(2)丰富景观层次,美化居住区面貌

(3)为居民户外活动、交往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4)防灾避难

(5)某些植物有经济效益

20、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

(1)统一布局,系统规划

(2)以人为本,设计为人

(3)以绿地为主,小品点缀

(4)利用为主,适当改造

(5)突出特色,强调风格

(6)功能实用,经济合理

第五章居住区绿地

21、居住区的公园服务半径

居住区的公园服务半径一般以500-1000为宜,使居民的游憩和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书上的数)

22、小游园的服务半径一般以300-500m为宜,以0.5hm2为宜(书上的数)

23、小游园的规划形式

一 规则式,布局采用几何形布置,有明显的主轴线,园中道路,广场,绿地,建筑小品等组成对称有规律的几何图案。在规则式布置中,有整齐庄重的效果;缺点是形式较呆板,不够活泼,园内的景物一览无余。

二 自然式 没有明显的轴线,布局灵活,采用曲折迂回的道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如冲沟,池塘,山丘,洼地)创造有变化的环境空间,绿化种植也采用自然式,这样可以创造自然而别致的环境。

三 混合式 是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产物。它根据地形和位置的特点,灵活布局,如入口集散广场,儿童游戏场,体育场等,即能和四周建筑相协调,又能考虑到它的空间艺术效果,在整体布局上,产生一种韵律和节奏感

24、组团绿地的服务半径80-120m,面积0.1-0.2hm2,(书上的数)

平面构成形式 1 周边式住宅中间的开辟绿地。2 行列式住宅山墙间开辟绿地3扩大住宅间距开辟绿地 4居住组团的一角开辟绿地5两组团之间的开辟绿地6一面或两面临街开辟绿地 7自由式绿地

25、 宅旁绿地的布置类型

一 底层住户庭院 在底层或多层住宅,为居住在底层的居民设专用的庭院

二 独立式花园住宅庭院 一般庭院面积较大,除布置花木,草坪外,

还可根据业主的爱好,设置山石,水池等园林小品,形成自然而幽静的生活环境;也可以以草坪为主,周边种植花木,内设小径,形成开场而恬静的生活环境。

三 汽车停车场 停车场一般设在宅后或拐角处,周边用绿篱或花木与

住宅做适当的遮挡。草地铺设可采用草坪砖,以增加绿量.

26、宅旁绿地设计要点:

(1)、各行列各单元的住宅树种选择要在基调统一的前提下,各具特色,成为识别的标志,起到区分不同的行列、单元住宅的作用。(2)、一般在住宅南侧,应配置落叶乔木,在住宅北侧应选择耐荫花灌木和草坪配置,若面积较大可采用常绿乔灌木,及花配置,能分隔,

观赏,抵御冬季西北风。

(3)、宅旁绿地树木花草的选择,注意居民喜好、禁忌,以及风俗习惯。

(4)、一般在近窗种植低矮花灌木,或设置花坛,通常在高住宅窗前5—8m之外才能分布高大乔木。

(5)、在高层建筑的迎风面及风口应选择深根性树种。

(6)、绿化布置应注意空间尺度感。

27、城市广场的定义:

以城市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城市道路为纽带,由建筑、道路、植物、水体、地形等围合而成的城市开敞空间,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景观,多效益的城市社会生活场所。

28、城市广场的功能:

(1)组织交通作用 (2)改善和美化环境 (3)突显城市的个性和特色,为城市增添魅力

(4)提供社会活动场所 (5)城市防灾 (6)组织商贸交流活动29、广场的类型及特点:

类型:(1)市政广场 (2)纪念广场 (3)交通广场 (4)休闲广场 (5)文化广场

(6)古迹广场 (7)宗教广场 (8)商业广场

特点:(1)公共性 (2)综合性 (3)多样性

30、广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 (2)完整性和多样性原则 (3)规模和尺度适配原则

(4)生态性原则 (5)特色性原则

31.广场空间围合形式类型:四面围合,三面围合,两面围合,一面围合

32.广场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1.)广场绿地布局与城市广场总体布局统一,成为广场的有机组成部,更好的发挥其主要功能,符合其主要性质要求

(2).广场绿地的功能与广场内各功能分区相一致,更好的配合加强该区功能的实现

(3.)广场绿地规划应具有清晰的空间层次,独立形式或配合广场周边建筑地形等形成良好多元,优美的广场空间体系

(4).应考虑到与该城市绿化总体风格协调一致,物种选择应符合植物区系规律,突出地方特色

(5).结合城市广场环境和广场的竖向特点

33.城市广场绿地种植设计形式:排列式种植设计、集团式种植、自然

式种植、花坛式种植

34.道路断面布置形式:一板二带式、二版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

板五带式

35.街道绿地规划设计要点:

(1.)在城市绿地规划中,应确定园林景观路与主干路的绿化景观特点

(2).同一道路的绿化宜有统一的景观风格,不同路段的绿化形式可有所变化

(3)、同一路段上的各类绿带,在植物配置上应相互配合,并应协调空间层次,树形组合,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的关系

(4).毗邻山、河、湖、海的道路,其绿化应结合自然环境,突出自然景观特色

(5).道路绿化应以乔木为主,乔木 、灌木、地被相结合,不得裸露土地

(6.)绿化应符合行车视和行车净空间要求

(7.)绿化树木与市政公园设施的相互位置应统筹安排

(8)街道绿地根据需要配备灌溉设施

( 9).街道绿化应远近结合

(10)修建道路时,只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对古树名树应予以保护

36、人行道树木的要求及常用行道树

要求: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或引种后生长良好的树种。速生树种胸径不小于5厘米,蛮生树种胸径不小于8厘米,通常以12-15厘米为

宜。种植苗木干高,其分枝角度大的,不宜小于3.5米,分枝角度

小的,不小于2.5米。

常用行道树:国槐、樟树、悬铃木、意杨、广玉兰、园柏、毛白杨、赤杨、银杏、池杉

37、行道树的摘植方式

数带式:此种植方式一般适于交通及人流不大的路段,宽度一般不小于1.5米。

树池式:适于交通交通较大,人流多,树池宽度不小于1.5米为宜。

38、分车绿带的宽度及要求的分段长度

一般宽度不宜小于1,5米,种植乔木为2.5米以上。

分段长度75-100米为宜

39、“视距三角形”的概念

根据两条相交道路的两个最短视距,可在交叉路口平面图上绘出一个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

40、视距三角形内植物高度要求

布置时其高度不得超过0.65-0.70米

41、道路立体交叉的类型及组成

道路立体交叉主要由立交桥、引道、坡道组成。

按交通功能分:分离式、互通式。

42、立交桥头的设计要点

立交桥绿地布置应服从该处的交通功能,使司机有足够的安全视距。出入口应有指示性标志的种植,使司机可以方便的看清入口,在弯道外侧,种植成行的乔木诱导司机的行车方向,同时使司机有一种安全的感觉,但在主次干道汇合处,不宜种植遮挡视线的树木。43、高速公路绿化的组成部分

高速公路的绿地主要由中间的分车带和公路两侧的绿化防护带两部分组成。

44、城市公园的分类

a) 我国城市公园的分类:全市性公园、区域性公园、居住区公园、

小区游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

园、游乐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

b) 日本城市公园的分类系统:儿童公园、邻里公园、地区公园、综

合公园、运动公园、风景公园、动植物园、历史公园、区域公

园、游憩观光公园、国营公园。

c) 德国城市公园的分类系统:郊外森林公园、国民公园、运动场及

游戏场、各种广场、花园路、郊外绿地、蔬菜园、运动公园。

d) 美国城市公园的分类系统:儿童公园、近邻娱乐公园、运动公园

(包括运动场、田径场、高尔夫球场、海滨、游泳场、营地

等)、教育公园、广场公园、市区公园、风景眺望公园、水滨公

园、综合公园、林荫大道与公园道路、保留地。

45、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a) 贯彻国家在园林绿地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遵守相关规范标准。

如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及相关文件等。

b) 继承和革新我国造园艺术系统,广泛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创造我

国特有的园林风格和特色。

c) 充分考虑大众对公园的使用要求,丰富公园的活动内容及空间类

型。

d) 因地制宜,使公园与当地历史文化及自然特征相结合,体现地方

特点和风格。

e) 充分利用公园现状及自然地形,有机组织公园各个构成部分,使

不同功能区域各得其所。

f) 规划设计要切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分期建设计划及经营管理

措施。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整理

填空以及判断 霍华德规划每个城市居民的公共绿地面积要超过 35平米 2、最早见于史册的园林形式为周文王的“灵囿” (囿为四周有墙垣想围合的一块较大 的地方,供狩猎活动,开凿池沼做养殖灌溉之用,筑高台供祭祀之需,园林的雏形) 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①东方园林体系(以中国为主根)②欧洲园林体系(文艺复 兴意大利台 地园林--法国古典园林--英国风景园林)③西亚园林体系(以伊斯兰教为 主) 1、 3、 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园的主流 4、 计成 《园冶》 5、 中国园林的分类:皇家宫苑、私家园林、寺庙园林 6、 7、 凡尔赛宫苑设计师:勒诺特 8、 极简主义的代表:彼得?沃克 9、 结构主义的代表作:拉?维莱特公园(把公园解析成为点、线、面分离的体系) 1、 每人有10~15平米的树林地或者25?30 m2的草地面积就能够供给所需要的氧气并吸 收掉二氧化碳 2、 对二氧化硫的抗性越强的植物, 一般吸收二氧化硫的量也越多。 阔叶树对二氧化硫 的抗性一般比针叶树要强 1、1843年动用税收建造了伯肯海德公园, 标志着世界第一个城市公园的正式诞生 (奥 姆斯特德) 2、美国的第一个城市公园 纽约中央公园于1858年在曼哈顿诞生 1880年“公园 运动 3、1880 年美国园林设计师:奥姆斯特德 设计了波士顿公园体系 4、 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建造与人共享的人造生态系统思想 5、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多个专业规划之一, 总体规划的必

要组成部分,该层次的规划主要涉及城市绿地在总体规划层次上的统筹安排。 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单独编制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的深 入和细化。(是对城市各类绿地及物种在类型、规模、空间、时间等方面所进行的系 统化配置及相关安排) 6、2002年,国家建设部颁布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其他绿地G5 G1 :公园绿地、综合绿地、全市性公园、区域性公园、社区公园、居住区公园、 小区游园、专类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 公园、其他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 城市绿地率:城市建成区内绿化面积之和一城市用地面积 城市绿地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一城市用地面积 10、带状公园的宽度一般不小于 8米 11、在历史保护区、旧城改建区,街旁绿地面积要求不小于 1000平米,绿地占地比例 不 小于65% 防护绿地的种类: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带、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带 13、道路绿地:包括道路绿带、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路侧绿带、交通岛绿地 14、红线宽度大于 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30%,红线宽度在40~50米的道路绿 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20% 15、古树:树龄在 100年以上 名木:有重大意义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则、规 划基础资料 分为五类:公园绿地 G1生 7、 城市绿地三大指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 城市绿地率 8、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人):城市公园绿地面积 G1 一城市人口数量 人均绿地面积: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之和一人口( G1、G2 G3 G4) 服务半径 居住区公园: 500~800 小区游园: 300~500 12、 16、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姚军版)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与效益 1.城市公园运动,奥姆斯特德,纽约中央公园。 2.中国园林的分类:皇家宫苑、私家园林、寺庙园林。 3.世界园林三大体系:东方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西亚园林体系(伊斯兰体系)。 4.园林绿地的生态功能: ?改善小气候:调节气温、调节湿度、调节气流。 ?净化空气:增加氧气含量、吸收有害气体、吸滞烟灰与粉尘、减少含菌量、健康作用。 ?防止公共灾害:降低噪声、净化水体与土壤、涵蓄水源及保护地下水、保护生物环境。 5.园林绿地的安全防护作用:避震防火;备战防空、防放射性污染。 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田园城市,霍华德,《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 2.我国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公园绿地G1、生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其他绿地G5。 3.城市绿地系统三大指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 4.树种选择原则: ?尊重自然规律,以地带性植物树种为主。 ?选择抗性强的树种。 ?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效益。 ?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 ?注意城市绿化中的植物多样性。 第三章园林中的自然要素 1.土壤的改良措施: ?黏土:可塑性强,呈酸性,用砂砾加以混合。 ?砂砾土:透水性强,加以黏土形成颗粒。 ?盐碱土:pH值低于4时,加少量生石灰,调整其酸碱性。排水,提高土层厚度改变土壤结构减少盐分。 2.园林植物的配置:P104 ?森林:密林、混交密林、密林种植。 ?树群:单纯树群、混交树群。 ?树丛:群体美与个体美。 ?对植:对称种植、非对称种植。 ?单植:个体美。 ?行植与绿篱:庄严整齐、组织空间······ ?地表种植:自然式草坪、规则式草坪 ?攀援种植:攀援植物。 ?水体绿化:水生植物。 ?花坛:独立花坛、组群花坛、附属花坛、活动花坛。 3.水体在造园中的运用: 历史造园中水的运用P114。 水的四种基本设计形象:静水、落水、流水、喷水。 水与其他因子的组合:水岸、堤、岛、水与桥、水与建筑、水生植物、中水道。

公园绿地绿化规划设计规范

公园绿地绿化规划设计规范 1.1 总体规定 公园绿地按类型可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头游园五类。 (1)综合公园面积宜大于10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70%,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结合花坛、花镜等形式,丰富公园整体绿化效果。 (2)社区公园的面积随居住区人口数量而定,面积大于0.5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70%,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 (3)专类公园包括儿童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盆景园、历史名园等多种特定主题的公园,其中儿童公园全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植物园面积宜大于40公顷;盆景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依据不同的公园主题灵活的配置,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 (4)带状公园的绿地率不低于65%,绿化宜采用自然式手法。 (5)街头游园应以园林植物造景为主,提供短暂休憩的设施。其面积宜大于0.1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65%。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手法。 1.2植物配置 (1) 公园绿地乔木与灌木的比例约为1:3(数量比)或7:

3(面积比),常绿树与阔叶树的比例控制在1:3(数量比)比较符合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地带性植被针阔混交林的特征,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的数量比例约为10:1。 乔木是园林树木的骨干,它具有良好的改善气候调节环境的功能。公园绿地乔木覆盖面积不低于绿地面积的60%,速生树种与中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的比例约为3:4:3(数量比)。 长春南湖公园鸟瞰 (2) 乔木应大量种植胸径8-12cm的壮龄树,胸径在15-20cm的苗木可少量搭配,胸径在20cm以上的大树根据景观 需要个别搭配,但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成活。古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样本

1.人与自然的关系: ( 1) 人不能离开自然; ( 2) 人能动地改变自然界; ( 3) 人的存在有意义是在于基因的独特性。 2.城市: 是具有一定非农业人口规模为主的居民点。 3.城市化: 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成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4.田园城市布局: ( 1) 呈圆形, 中央为公园, 六条主干道由中心向外辐射; ( 2) 核心部位为公共建筑; ( 3) 在城市直径以外三分之一处设环形林荫大道。 ( 4) 城市外围地区建设广场、仓库。 5.田园城市实践: 莱彻沃斯, 是由恩温·帕克设计完成的第一座田园城市。 6.城市规模: ( 1) 人口1,000,000以上为特大城市; ( 2) 人口500,000—1,000,000为大城市; ( 3) 人口200,000—500,000为中等城市; ( 4) 人口小于200,000为小城市。 7.1898年, 由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发表著作《明天, 通往真正的和平之路》。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模式。 8.霍华德与柯布西耶思想的比较 ( 1) 共同点: 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的状况; ( 2) 不同点:

霍华德: 城市分散; 发散—新建城市—空想社会主义社会改革。 柯布西耶: 集中发散—全面改建城市地区—建筑师角度, 以物质空间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 9.1993年在雅典帕提农神庙下签署《雅典宪章》, 核心内容: 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的问题。 10.马丘比丘宪章( 1977年) , ( 1)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将视之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2) 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 3) 强调公众的参与。 11.英国园林与中国园林的区别? 相同点: 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法则, 两种艺术都强调感情的表示; 不同点: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内向的自然, 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是一种外向的自然; 中国的传统园林的场所实质是”内部的”和”私用的”, 英国的自然风致式园林更接近于”外部”和”公有”。 ▲由于中产阶级的兴起, 18世纪中叶后的( 英国) 部分皇家园林开始对公众开放, 随后是法国、德国和其它国家相效仿。 ▲以霍华德”田园城市”为标志的现代城市规划, 出现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 12.园林绿地改进小气候功能: ( 1) 调节气温( 2) 调节温度( 3) 调节气流。 13.人居环境最舒适的相对湿度40%-60%( 或是30%-60%) 。 14.城市带状绿化包括城市道路和滨水绿地, 它们都是城市的通风渠道, 特别是带状绿地的方向与该地的夏季风主导风向一致的情况下, 能够将城市郊区的气流随着风势引入城市中心, 为炎夏的城市通风创造良好条件。 15.带状开敞绿地, 若与夏季主导风向平行, 则具有良好的通风效应, 若绿化带

道路及防护绿地规划设计

?知识重点: ?1.重点掌握城市道路绿地的断面布置形式,深入了解道路绿地的内容。 ?2.掌握道路绿地个部分的设计要求,各类防护绿地的绿化要求;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骨架,道路绿化则是城市绿地的网络基础。因此,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线状或网状的形式广泛地分布于城市之中,联系着城市中分散的“点”和“面”的绿地,从而组成完整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达到调节街道附近地区的温度、湿度、减低风速,改善街道的小气候,美化城市、方便交通等多方面的作用。 第一节道路绿地的规划设计 一、道路绿地的断面布置形式 道路绿地的布置形式取决于城市道路的断面形式,我国现有城市中道路可分为 一板式、两板式、三板式等,道路绿地相应地出现了一板两带式、两板三带式、 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等断面形式。 (一)一板二带式-----1条车行道,2条绿带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绿化形式,中间是车行道,在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在绝大多数城市均选用此种道路模式。一般次干道、支线道路在10——40米宽的尺寸下,都采用一板两带式,道路横向距离近、障碍少,及经济又实用,管理也便利。 1、优点:简单整齐,占地少,结构简单比较经济,管理方便。 2、缺点: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同时,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不利于组织交通,易出车祸。

(二)二板三带式———道路在中间一条绿带隔离下分成单向行驶的2条车行道和两条行道树。一般城市主、次干道在40米以上尺寸,为了分离不同车辆混流、车流,提高交通效率,均采用此种模式。 二板三带式 1、优点:此种形式对城市面貌有较好的效果,同时车辆分为上、下行,减少了行车事故发生。 2、缺点:由于不同车辆,不能分开行驶,还不能完全解决互相干扰的矛盾。这种形式多用于高速公路和入城道路。 (三)三板四带式———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3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4条绿带,故称为三板四带式 优缺点:用地面积较大,但组织交通方便、安全,解决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矛盾,尤其在非机动车辆多的情况下是较适合的。 (四)四板五带式—利用3条分隔带将车道分成4条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

城市绿地规划的原则 (1)城市绿地规划应结合城市其他各项用地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我国现有的耕地不多,城市用地紧张,因此在城市各项用地的布局方面,一方面要合理选择绿化用地,使园林绿地更好的发挥改善气候、净化空气、战备抗灾、美化生活环境等作用;另一方面,要注意少占良田,在满足植物生长条件的基础上,尽量利用荒地、山岗、低洼地和不宜建筑的破碎地形等布置绿化。 (2)城市绿地规划必须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地区性强,各城市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同时,城市的现状条件、绿化基础、性质特点、规模范围也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城市中,各区的条件也不同。所以,各类绿地的选择、布置方式、面积大小、定额指标的高低,要从实际的需要和可能出发,编制规划,切忌生搬硬套,单纯追求某一种形式、某些指标,致使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有的城市从外地引进了大量不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树种,因生长不良,纷纷淘汰,只能重新培育乡土树种,致使城市面貌长期不能得到改善。对于名胜古迹多、自然山水条件好的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就会大些;北方城市风沙大,就必须设立防护带;夏季气候炎热的城市,就要考虑通风降温作风的林带;而老城市、建筑密集,空地少,市内绿地面积不足,绿化条件差,需要充分利用建筑区的边角地、道路两旁的空地,设置街头小游园、绿带、绿岛等,使其星罗棋布的分散在旧市区,既创造了居民日常游息的场地,也美化了旧城面貌,天津是这方面成功范例。 (3)城市绿地应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满足全市居民休息游览的要求。我国多数城市的市级公园绿地,除物大和大城市外,一般都只有两个左右,当然很难做到均匀分布,但区级公署及居住区游园,就要满足均匀分布的要求。同时,原则上还应根据各区的人口密度来配置相应数量的公共绿地。但往往人口密度大,建筑密集的地区,可供绿化的用地少,在规划中就需要逐步多开辟公共绿地,国外也注意在市中心人口密集地段尽量开辟绿地,如美国纽约市中心绿地为3m2/人,为解决城市绿地均衡分布的问题,可遵循“四结合”原则:点(公园、游园)、线(街道绿化、游息林荫带、滨水林带)、面(分布广大的小块绿地)相结合;大中小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构成有机整体。 (4)城市绿地规划既要有远景的目标,也要有近期的安排,做到远近结合。规划中要充分研究城市远期发展的规模,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要求,制定出远景的发展目标。同时还要照顾到有近及远的过渡措施。例如,对于建筑密集、环境较差、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应相应结合旧城改造留出适当的绿化保留用地,到时机成熟,即可迁出居民,拆迁建筑,开辟为公共绿地。在远期规划为公园的地段内,近期可作为苗圊,起到控制用地的作用。如哈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知识点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先写总结——————————————? 入口设计、功能分区、景色分区、园路设计、地形处理、种植设计。? —————————正文开始———————————? 一、公园规划设计基础知识? (一)概念? 综合性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大面积的绿地,且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内容,适合各种年龄和职业的居民进行一日或半日以上的游赏活动。它是群众性的文化教育、娱乐、休息场所,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综合性公园的功能? 1、政治文化方面? 2、游乐休憩方面? 3、科普教育方面? (三)综合性公园的类型? 1、市级公园? 2、区级公园? (四)面积和位置的确定? 1、面积? 面积不少于10hm2,10-50m2/人。? 游人容量为服务范围的15%-20%;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全市性综合公园至少容纳10%的游人。? 结合城市规模、性质、用地条件、气候、绿化状况、公园在城市中的位置与作用等因素来考虑。? 2、位置: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来考虑。? 方便居民使用? 利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地形? 具有水面及河湖沿岸景色优美的地段? 现有树木较多和有古树的地段? 有历史遗址和名胜古迹的地方? 公园规划应考虑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留有发展用地)? (五)公园的游人容量? 公园游人容量是指游览旺季高峰期时同时在公园内的游人数。?

公园游人容量是确定内部各种设施数量或规模的依据,也是公园管理上控制游人量的依据,通过游人数量的控制,避免公园因超容量接纳游人,造成人身伤亡和园林设施损坏等事故,并为城市部门验证绿地系统规划的合理程度提供依据。? 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 C=A/Am? 式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 A——公园总面积(㎡);? Am——公园游人均占地面积(㎡/人)。? (六)项目与活动内容? 1、活动内容? 观赏游览、安静休息、文化娱乐、儿童活动、老年人活动、体育活动、政治文化和科普教育、服务设施、园务管理? 2、设置因素? 当地人们的习惯爱好? 公园在城市中的地位? 公园附近的城市文化娱乐设置情况? 公园面积的大小? (七)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 贯彻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 继承和革新我国传统造园艺术,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 表现地方特色和风格? 满足游览活动的需要,设置人们喜爱的各种内容。? 充分利用现状及自然地形? 切合实际,分期建设? 与周围环境(建筑群、道路网、绿地)相协调? ——————————————————————————————————————————————————————? 二、综合公园总体规划设计? (一)条件分析? 任务书(建园的审批文件、投资额)? 历史沿革、社会人文条件分析?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1、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第二版) 当当价 ¥41.70(8.5折) 作者 同济大学,李铮生主编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明日之城——一部关于20世纪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思想史当当价 ¥86.40(8.0折) 作者 [英]霍尔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1 ISBN 9787560840390 所属分类 图书 > 建筑 >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 城乡规划与发展研究 3、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当当价 ¥61.90(7.9折) 作者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9-1 ISBN 9787112124152 4、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 当当价 ¥27.60(8.0折)钻石VIP专享折上9.5折 作者

(加)雅各布斯(Jacobs,J.)著,金衡山译 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8-1 ISBN 9787544701211 5、城市的精神:全球化时代,城市何以安顿我们(耶路撒冷、蒙特利尔、新加坡、香港、北京、牛津、柏林、巴黎、纽约,寻找这些城市中人的“归宿感”和“身份认同”) 当当价 ¥25.20(7.2折)钻石VIP专享折上9.5折 定价 ¥ 35.00 作者 (加)贝淡宁,(以)艾维纳著,吴万伟译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1 ISBN 9787229055196 所属分类 图书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社会调查与社会分析 6、美好城市:沉思与遐想(城规大师以近60年的专业经验为依托,与读者分享他作为城市规划师和城市热爱者的心得体会。) 当当价 ¥40.80(8.5折)钻石VIP专享折上9.5折 定价 ¥ 48.00 作者 (美)雅各布斯著,高杨译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1-1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之欧阳光明创编

绪论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依附于自然(原始氏族社会及聚落时代)、 人类依赖于自然(渔猎时代由聚群而定居) 人类开始离开自然(农耕时代及城邑的建立) 人类破坏自然(工业化时代及大规模的建设)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后工业化及信息化时代) 二、城市与园林的关系 ※(The City Park Movement) 奥姆斯特德主持建造了纽约中央公园既开了现代景观设计之先河,更为重要的是,它标志着普通人生活景观的到来,美国的现代景观设计从中央公园起就不再是少数人所赏玩的奢侈品,而是普通公众身心愉悦的空间。(图) ※(The Garden City) ?农田环抱城市,面积比城市大5倍; ?人口控制在3.2万人左右; ?城市直径不超过2公里; ?中心公共绿地面积多达60公顷; ?宽阔的林荫道、放射状的林间小径、住宅、庭院、菜园等。 (图) ※(1933年) ?现代城市要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 ?明确提出要在城市中建造公园、运动场和儿童游戏场;

?要求把城市附近的河流、海滩、森林和湖泊等自然景观优美地段开辟为公共绿地。 ※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世界环境宣言(1992年) 三、中国传统园林的历史发展和特色 1、历史轨迹 饲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活动 开凿池沼作养殖灌溉之用 筑高台供祭祀之需 建简单建筑为休息观赏之备 (图) 自然山水园的兴起——魏晋南北朝的园林 自然山水园的发展——唐宋园林 (多图) 2、中国园林的分类 皇家宫苑——壮丽精巧 3、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 效法自然的布局 诗情画意的构思 园中有园的手法 建筑为主的主景 因地制宜的处理 世界园林体系:东方园林体系 欧洲园林体系 西亚园林体系 ?(图:枯山水)

绿地规划设计

1、观光农业是指以农业项目为依托,以大中城市游客为服务对象,经 规划设计来满足游客观光、品尝、娱乐、劳动、学习等不同旅游功能需求为中心的新型产业形态。 2、观光农业类型:a、多元综合性 b、科技示范性 c、高效生产 性 d、休闲度假型 e、游览观光型 3、绿化规划设计要点: a、生产区 以落叶小乔木为主调树,常绿灌木为基调树种,配以 草花,注意与农作物季相景观互补。 b、示范区 种类相对丰富,注意季相变化和各单位区内的特色 c、观光区 以绿色生态为基调,植被景观要活泼多姿,季相丰 富,注意散场所,要留足够大的流动空间。 d、管理服务区 一般采用规则式种植方式,植被景观色块对比强 烈,层次丰富。 e、休闲区 以自然式种植为主,可片植观花乔木与花灌木,季相 丰富,景观效果好。 4、工厂绿地的组成部分:a、厂前区绿地 b、生产区绿地 c、仓库区 绿地 d、绿化美化地段 5、工厂绿地设计原则: a、适地适树 b、注意防污植物的选择 c、根据生产工艺的需求 d、勇于繁殖,便于管理 6.工厂绿化树种的选择原则及常见抗性树种: 原则:1.适地适树;2.防污树种的选择;3.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4.易于繁殖,便于管理 抗二氧化硫:樟树、棕榈、夹竹桃、海桐、黄杨、构树 滞尘树种:刺槐、重阳木、榆树、广玉兰、梧桐 防火树种:山茶、油茶、海桐、冬青、女贞 7.车间绿地设计要求: 一、总要求:1.有利于生产和室内通风采光,距车间6-8米内不宜栽植高大乔木; 2.要把车间出入口两侧绿地作为重点绿化美化地段; 3.考虑职工劳动特点和对园林植物的种类和布置的喜好 二、不同性质车间的要求: 1.对环境有污染的车间: A.粉尘:有利于粉尘扩散或吸附,起隔离、分区遮蔽作用 B.化学物:有利于有害气体的扩散、稀释,能抵抗、吸收及监测有毒气体的植物,不宜布置休息绿地,可铺设开阔草坪、稀疏栽植乔灌

绿地规划知识点

第一章城市绿地功能 1.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 1)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和范围面积及内容。 2)根据城市性质和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3)对总体规划中更换曾是园林绿地系统进行调整、充实、改造和提高的意见,提出园林绿地分期建设及重要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化用地的绿线 2.城市绿地系统组成:城区绿地系统、城郊绿地系统和市域绿地系统 3.绿地系统规划的定义: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景观、游憩、文化和防灾避险五大功能的活动。 4 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理 一、名词解释 1、公园游人容量:即公园的游览旺季游人高峰每小时的在园人数,这是公园的功能分区,设施数量内容和用地面积大小的依据。 2、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花圃、苗圃、草圃等圃地,是城市绿地生产基地。 3、永久性生产绿地:绿地系统规划中规定为生产绿地的城市绿

地。 4、基调树种:是指能充分表现植被特色、反映城市风格、作为城市景观的标志树种。多位乡土树种或经多代驯化以适应当地环境条件,能达到绿化设计要求的树种。 5、骨干树种:指具有优异的特点、在各类城市绿地种出现频率较高、使用数量大、有发展潜力的树种。 6、古树:指生长百年以上的老树。 7、名木:指具有社会影响、闻名于世的树,树龄也往往超过百年。 8、绿化率:指的是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9、绿化覆盖率:是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占地面积的百分比。 10、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二、填空题 1.在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中,市域生态区划要根据市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划定4个生态功能区,分别为生态控制区、生态协调区、农业保护区、生态恢复区。 2.公园绿地为公众提供了游憩休闲的场所,公园绿地的规划原则均布性、丰富性、多样性、生态型、人文性。 3.市级综合公园面积一般在10hm2以上,区级综合公园面积可在10hm2以下,居民可进行半日以上的活动服务半径为2-3km,步行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案)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案教学单位:美术学院任课教师: 该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总课时36学时,2 学分。 绪言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就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在城市用地范围内,根据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园林绿地,合理地来布置,使园林绿地能够改善城市小气候条件,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并创造出清洁、卫生、美丽的城市。) 园林绿地还具有内容丰富的设施、高度的思想性及艺术性,并与城市各组成部分,组成完美的有机整体。在另一方面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又是指导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和建设管理的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 1、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2、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范围、面积; 3、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生产和生活水平及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4、提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调整、充实,改造、提高的意见,提出园林绿 地分期建设及重要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地;5、编制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图纸和文件; 6、对于重点的大型的公园绿地,还需提出示意图和规划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应提出重点园林绿地的设计任务书,内容包括绿地的性质,位置、周围环境、服务对象、估计游人量布局形式、艺术风格、主要设施的项目与规模、完成建设年限、建设的投资估算等。作为园林绿地详细规划的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主要由城市规划部门和园林部门以及其他有关 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协作完成。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及其用地选择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整理

填空以及判断 1、霍华德规划每个城市居民的公共绿地面积要超过35平米 2、最早见于史册的园林形式为周文王的“灵囿”(囿为四周有墙垣想围合的一块较大的地方,供狩猎活动,开凿池沼做养殖灌溉之用,筑高台供祭祀之需,园林的雏形) 3、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园的主流 4、计成《园冶》 5、中国园林的分类:皇家宫苑、私家园林、寺庙园林 6、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①东方园林体系(以中国为主根)②欧洲园林体系(文艺复兴意大利台地园林--法国古典园林--英国风景园林)③西亚园林体系(以伊斯兰教为主) 7、凡尔赛宫苑设计师:勒诺特 8、极简主义的代表:彼得·沃克 9、结构主义的代表作:拉·维莱特公园(把公园解析成为点、线、面分离的体系) 1、每人有10~15平米的树林地或者25~30㎡的草地面积就能够供给所需要的氧气并吸收掉二氧化碳 2、对二氧化硫的抗性越强的植物,一般吸收二氧化硫的量也越多。阔叶树对二氧化硫的抗性一般比针叶树要强 1、1843年动用税收建造了伯肯海德公园,标志着世界第一个城市公园的正式诞生(奥姆斯特德) 2、美国的第一个城市公园----纽约中央公园于1858年在曼哈顿诞生 1880年“公园运动” 3、1880年美国园林设计师:奥姆斯特德设计了波士顿公园体系 4、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建造与人共享的人造生态系统思想 5、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多个专业规划之一,总体规划的必要组成部分,该层次的规划主要涉及城市绿地在总体规划层次上的统筹安排。 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单独编制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的深入和细化。(是对城市各类绿地及物种在类型、规模、空间、时间等方面所进行的系统化配置及相关安排) 6、2002年,国家建设部颁布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分为五类:公园绿地G1、生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其他绿地G5 G1:公园绿地、综合绿地、全市性公园、区域性公园、社区公园、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专类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公园、其他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 7、城市绿地三大指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城市绿地率 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城市公园绿地面积G1÷城市人口数量 人均绿地面积: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之和÷人口(G1、G2、G3、G4) 城市绿地率:城市建成区内绿化面积之和÷城市用地面积 城市绿地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城市用地面积 9、服务半径居住区公园:500~800 小区游园:300~500 10、带状公园的宽度一般不小于8米 11、在历史保护区、旧城改建区,街旁绿地面积要求不小于1000平米,绿地占地比例不小于65% 12、防护绿地的种类: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带、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带 13、道路绿地:包括道路绿带、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路侧绿带、交通岛绿地 14、红线宽度大于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15、古树:树龄在100年以上名木:有重大意义 16、《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则、规划基础资料 1、乔木:具有体形高大、主干明显、分支点高、寿命长的特点灌木:没有明显的主干,多成丛生状态或基部分枝 2、植物生长的最佳温度:0~29℃ 3、对植包括:对称种植、非对称种植 4、孤植:最适距离(最佳观察)为树高的四倍左右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专业术语.

项目七公园规划设计 名词术语 1.国家公园国家为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自然、文化遗产而设立的大规模的保护区域。 2.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想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城市绿地。 3.公园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等活动,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 4.儿童公园单独设置,为少年儿童提供游戏及开展科普、文化活动的公园。 5.动物园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移地保护野生动物,供观赏、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动物繁育,并具有良好设施的绿地。 6.植物园进行植物科学研究和引种驯化,并供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的绿地。 7.墓园园林化的墓地。 8.盆景园以盆景展示为主要内容的专类公园。 9.盲人公园以盲人为主要服务对象,配备以安全的设施,可以进行触觉感知、听觉感知和嗅觉感知等活动的公园。 10.花园以植物观赏为主要功能的小型绿地。可独立设园,也可附属于宅院、建筑物或公园内。 11.历史名园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体现传统造园艺术并被审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园林。 12.风景名胜公园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以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点(区)为主形成的具有城市公园功能的绿地。 13.纪念公园以纪念历史事件、缅怀名人和革命烈士为主题的公园。

14.街旁绿地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 15.带状公园沿城市道路、城墙、水系等,有一定游想设施的狭长型绿地。 16.专类公园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公园。 17.岩石园模拟自然界岩石及岩生植物的景观,附属于公园内或独立设置的专类公园。 18.社区公园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园林绿地的几种形式 第二节园林绿地的构图原理 一、园林绿地构图的含义、特点和基本要求 二、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景与造景 第四节地形地貌的利用和改造 一、园林地形地貌及其作用 二、园林地形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三、园林地形地貌的设计 第五节园林建筑及设施在园林中的设计原则园林绿地的几种形式 园第一节园林绿地的几种形式林绿地的形式,可以分为三大类: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一、规则式园林 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图案式或几何式园林。西方园林,从埃及、希腊、罗马起到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以前,基本上以规则式园林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建筑式园林和17世纪法国勒诺特平面图案式园林为代表。这一类园林,以建筑和建筑式空间布局做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要题材。 北京天安门广场园林、大连斯大林广场、南京中山陵园林以及北京天坛公园都属于规则式园林。 规则式园林的特点: 1、地形地貌:在平原地区,由不同标高的水平面及缓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及丘陵地,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的水平台地、倾斜平面及石级组成。 2、水体设计:外形轮廊均为几何形;多采用整齐式驳岸,园林水景的类型以及整形水池、壁泉、整形瀑布及运河等为主,其中常以喷泉作为水景的主题。 3、建筑布局:园林不仅个体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均衡的设计,以至建筑群和大规模建筑组群的布局,也采取中轴对称均衡的手法,以主要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形式的主轴和副轴控制全园。 4、道路广场: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封闭性的草坪、广场空间,以对称建筑群或规则式林带、树墙包围。道路均为直线、圻线或几何曲线组成,构成方格形或环状放射形,中轴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布局。 5、种植设计:园内花卉布置用以图案为主题的模纹花坛和花境为主,有时布置成大规模的花坛群,树木配置以行列式和对称式为主,并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以区划和组织空间。树木整形修剪以模拟建筑体形和动物形态为主,如绿柱、绿塔、绿门、绿亭和用常绿树修剪而成的鸟兽等。 6、园林其它景物:除建筑、花坛群、规则式水景和大量喷泉为主景以外,其余常采用盆树、盆花、瓶饰、雕像为主要景物。雕像的基座为规则式,雕像位置多配置于轴线的起点、终点或交点上。 规则式园林给人的感觉是雄伟、整齐、庄严。下面三幅图片的构图就是规则式。 二、自然式园林 又称为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等。我国园林,从有历史记载的周秦时代开始,无论大型的帝皇苑囿和小型的私家园林,多以自然式山水园林为主,古典园林中以北京颐和园、“三海”园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为代表。我国自然式山水园林,从唐代开始影响日本的园林,从18世纪后半期传入英国,从而引起了欧洲园林对古典形式主义的革新运动。广州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兰圃、西苑等属自然式园林。 自然式园林的特点: 1、地形地貌:平原地带,地形为自然起伏的和缓地形与人工锥置的若干自然起伏的土丘相结合,其断面为和缓的曲线。在山地和丘陵地,则利用自然地形地貌,除建筑和广场基地以外不作人工阶梯形的地形改造

绿地规划设计说明样本

课程名称: 设计题目: 院系: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某城市滨江地块规划设计 摘要: 对江苏省某城市滨江地块现状、城市总体发展方向、景观规划结构等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该滨江地块设计设想,重点构思总体布局、重要节点景观, 以及对整体方案进行交通、人流、空间布局等分析。 关键词: 城市滨水地块

目录 1.设计背景 (4) 1.1设计背景 (4) 1.2设计范围 (4) 2.设计方案 (4) 2.1实地调研 (4) 2.2资料收集 (4) 2.3方案提出 (5) 3.方案实施 (5) 3.1总体布局 (5) 3.1.1规划结构分析 (5) 3.1.2交通组织分析…………………………………………………… 5 3.1.3空间景观分析 (6) 3.2重点设计 (6)

4.结果与结论 (6) 5.收获与致谢 (6) 6.参考文献 (6) 7.附件 (6) 1. 设计背景 1.1设计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现代都市中, 习惯快节奏的人们需要在一个方便、快捷、经济、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空间里, 享受高效率的生活和工作, 加之城市人口极具增加, 土地资源严重不足,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 需要集约化充分利用土地, 为了满足这一系列的问题, 于是城市综合体便应运而生。在国外早已发展出成熟的”城市综合体”, 近年来在国内一些主要城市正以一种新的商业地产模式逐渐发展起来。而且近期在国家政策住宅用房被限的大背景下, 作为商业地产主流的城市综合体成了未来发展趋势。 1.2设计范围 本地块为江苏省某滨江地块, 规划地块面积5.67公顷, 是不规则长方形, 内有一些住宅和一座废弃水厂。地块东侧为24米宽的滨江大道,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绪论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依附于自然(原始氏族社会及聚落时代)、 人类依赖于自然(渔猎时代由聚群而定居) 人类开始离开自然(农耕时代及城邑的建立) 人类破坏自然(工业化时代及大规模的建设)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后工业化及信息化时代) 二、城市与园林的关系 ※城市公园运动(The City Park Movement) 奥姆斯特德主持建造了纽约中央公园既开了现代景观设计之先河,更为重要的是,它标志着普通人生活景观的到来,美国的现代景观设计从中央公园起就不再是少数人所赏玩的奢侈品,而是普通公众身心愉悦的空间。(图) ※田园城市构思(The Garden City) 农田环抱城市,面积比城市大5倍; 人口控制在3.2万人左右; 城市直径不超过2公里; 中心公共绿地面积多达60公顷; 宽阔的林荫道、放射状的林间小径、住宅、庭院、菜园等。(图) ※雅典宪章(1933年) 现代城市要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 明确提出要在城市中建造公园、运动场和儿童游戏场; 要求把城市附近的河流、海滩、森林和湖泊等自然景观优美地段开辟为公共绿地。※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世界环境宣言(1992年) 三、中国传统园林的历史发展和特色 1、历史轨迹 古典园林的萌芽——囿 饲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活动 开凿池沼作养殖灌溉之用 筑高台供祭祀之需 建简单建筑为休息观赏之备 皇家园林的形成——秦汉宫苑(图) 自然山水园的兴起——魏晋南北朝的园林 自然山水园的发展——唐宋园林

古典园林的辉煌时期——明清园林(多图) 2、中国园林的分类 皇家宫苑——壮丽精巧 私家园林——简朴淡雅 寺庙园林——天然幽致 3、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 效法自然的布局 诗情画意的构思 园中有园的手法 建筑为主的主景 因地制宜的处理 四、国外的园林历史发展与特色 世界园林体系:东方园林体系 欧洲园林体系 西亚园林体系 日本庭园(图:枯山水) 西亚园林的特色(图:阿尔罕布拉宫、泰姬陵)院落式的布局 设有中庭 整形的人工水池和喷泉 各种植物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特色(图:埃斯特别墅)恰当地运用地形辟出台地、 整齐地格局和建筑设计的原则、 结合地形组织多种理水形式、 模样绿丛植坛、运用明暗浓淡不同的绿色配置、 运用大小比例的不同引起对规则布局感的消失 法国古典园林的形成及特色(图:凡尔赛宫) 勒诺特: 在丛林中辟出风景线 运用原野上自然的水体形式 构图中心的雕塑喷泉 乡土树种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特色

绿地规划---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第八章城市公园规划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公园规划布局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城市公园的功能分区与艺术布局规划。 讲授要点:公园的发展、规划设计规范、规划设计程序、综合性公园与各专类、专项公园规划的原则与方法。 8.1 城市公园的概述 8.1.1公园的概念 城市公园: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自然化的游憩境域。即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又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 8.1.2城市公园的起源与发展 (一)世界公园的起源与发展 囿(世界最早的公园雏形)-周文王之囿 广场,供市民共同生活或祭典之用(一定的公园功能)-古希腊都市之广场(Agora)。 田园地带(guid)供市民野外休养使用的公园形式--中世纪城外开放的田园地带 庄苑(villa)(具公园的精髓)-文艺复兴时期的庄苑和凡尔赛娱御苑(villa) 1843年,英国利物浦建造了伯肯海德公园(Birkinhead PARK),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园正式诞生。19世纪前期英、法始创近代公园:伯肯海德公园(第一个城市公园),摄政公园,肯辛顿公园等 发展:造园新风格的酝酿、城市公园体系的确立、城市公园运动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1822-1903):沃姆斯特德设计,首例按近代公园构想建设的公园,随后提出城市公园体系的构思. 英国城市公园建立:是城市的肺,供市民外出散步呼吸新鲜空气,草地允许人人通过(1925)。公园具备赏景和娱乐两方面的设施。 德国一战后公园建设质和量都前茅:具有了完整行的公园 日本公园的发展:1875-1903开放公园均是以旧寺苗为中心的花园,1903年后出现参照西方公园规划建设的公园如日比谷公园。 (二)我国公园发展历程 殖民公园:1868年上海公共租界建造的“共花园”(现黄埔花园) 近代公园:我国近代公园建设开始较晚,于1914年北京紫禁城西南的社稷坛开放为公园,后改名为中山公园。陆续开放北海公园,颐和园。随后上海的“公花园”(黄浦公园)、虹口公园、法国公园(复兴公园)、极斯非尔公园(中山公园) 现代公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园建设较快,全国大约公园1009个,人均公园绿地约为4.6平方米。 6.2 城市公园的功能与作用 ?社会文化功能:休闲游憩功能 ?经济功能:防灾、减灾功能 ?环境功能: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功能 8.3 公园的类型与职能划分 8.3.1城市公园类型 见表格 8.4 公园的系统配置 8.4.1城市公园的服务半径 根据公园的规模、职能以及城市的地理交通状况,每个公园应该具有服务辐射区域的直径,称为服务半径。依靠国家立法的形式加以确定。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说明

华北地区某小区设计说明 姓名:董健 学号:2013220313 专业班级:园林133班 院系:新科学院城市规划系

华北地区某小区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说明 一、项目背景 该居住小区位于华北地区,基地西、北面临公路,地内城市道路已规划完毕。基地规划用地约14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占4800平方米,其余都是土地。本项目的目标是建成一个环境优美,造型新颖,设施、设备齐全,使用方便的中高档居住小区。 二、设计依据 国家和地区现行的有关工程与建筑设计的各类规范、规定及标准 甲方认可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及初步设计方案 甲方提供的总图及其他相关建筑施工图设计资料 三、设计内容、范围 基地范围内的室外园林建筑施工图设计 四.设计原则 本次设计以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以自然布局为基础,整个园林植物设计重点是突出色、香,注重植物的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从而也使整个居住小区显得更加和谐。 五.总平面布置 居住小区路网依据规划设计的原则要求,按照“通而不畅,顺而不穿”的要求进行规划,组织道路交通,以形成良好的区内环境。组织了完善的步行系统。 居住区整体空间组织以居住区的中心广场和中心绿地为中心,结合道路系统规划和建筑布局,组成不同类型,性质的空间层次,着力为居民提供一个绿色、健康、人文、自然的居住环境。在小区的入口处,规划设计了起到引导人流作用的小片绿地,很好地突出了入口,展现小区的识别性作用,形成了城市与小区之间的过渡性空间。进入小区后,首先展现的是小区内的景观,中心一个喷泉,周

围绿地环绕。 通过小区级道路,将区内的公共性空间与组团半公共性空间作出限定和划分:之后通过消防道及步行系统,进入小区组团,实现了由城市空间——过渡性空间——区内公共性空间——组团半私密性空间的演变。步行系统的空间组织及环境设计将区内半公共空间与区内的公共空间穿插在整个步行的过程之中,与空间演变相结合,展现了更为丰富的景观环境的变化 结合整体布局与组群规划,本规划的绿化系统以步行绿化主轴为骨架,以带状绿化为主要布置形式,结合步行系统规划,有机联系各组群绿地,使各个组群绿化连为一体,增强户外空间连续性。将中心绿地、宅间绿地和沿街绿地相结合,使之成为统一绿化系统。绿化环境设计在强调组团空间个性化塑的同时,更为注意整体意境,将小区户外环境书写成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诗篇。小区的景观体系与空间序列是以人、自然、建筑、环境有机融合为主旨构建,运用城市设计的手法,精心组织景观节点、景观轴线及观景通道等景观要素,从而形成丰富生动、层次分明、高低错落、富有特色的建筑景观和天际轮廓线,构筑小区独具特色的形象。 小区以主入口广场和中心绿化广场为主景观节点,主景观节点不仅是小区视线的焦点和居民公共活动聚集的交汇点,也是小区居高俯瞰与远眺的观景点。在此建设公建和建筑小品,使之成为整个居住小区的视觉中心。 小区中心绿化广场大致呈圆形,在这里广场、雕塑、喷泉、草坡、花园、绿树相得益彰、变化丰富,成为展现小区形象的最重要的场所。 小区绿地采用核与轴、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形成小区中心绿地——宅间绿地的二级绿化系统,从而使绿地更均匀地接近居民。小区中心绿地座落在西北小区的中心枢纽位置,绿地内布置小区中心广场,包括各种活动场地、健身设施、娱乐设施及喷泉、凉亭、架空柱廊等建筑小品,并以此为核心向外扩充,使周边绿地自然地延伸到建筑底层,使建筑、绿化、娱乐设施与居民的活动行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小区居民最适宜的娱乐、休息和交往场所,充分体现规划设计“以人为本”的宗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