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ICS 03.080.01

DB34 A 10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2017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n topsoil stripping and reuse in cultivated land occupied

(征求意见稿)

2017-××-××发布2017-××-××实施

联合发布

目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

3 术语和定义............................................................ - 1 -

4 总则 ................................................................. - 2 -

5 表土剥离土壤调查评价.................................................. - 3 -

6 表土剥离利用方案...................................................... - 5 -

7 表土剥离.............................................................. - 5 -

8 表土储存.............................................................. - 6 -

9 表土培肥.............................................................. - 8 -

10 表土再利用........................................................... - 9 - 附录A (规范性附录)表土剥离利用技术工作流程......................... - 11 - 附录B (资料性附录)表土现场情况调查表............................... - 12 - 附录C (资料性附录)拟剥离土层识别指标体系表......................... - 13 - 附录D (资料性附录)拟剥离土层质量要求............................... - 14 - 附录E (资料性附录)表土剥离工程类型区划分........................... - 16 - 附录F (规范性附录)表土剥离利用方案主要章节目录及内容说明 ........... - 17 - 附录G (规范性附录)表土剥离利用方案编排格式......................... - 19 -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归口和执行部门:。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参加编制人员:。

引言

耕作层是耕地的精华,耕作层土壤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保障。为保护优质耕地的土壤资源,促进土壤资源的科学利用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全面提高耕地占补平衡质量,规范各项建设活动中耕作层土壤剥离、储存和再利用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土地复垦条例》等规定,制定本规范。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表土的术语和定义以及表土调查、剥离、储存、培肥和回填再利用的技术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建设占用耕地表土剥离、储存和再利用。灾毁邻近耕地的表土剥离利用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标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28405 农用地定级规程

GB/T 28407 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

GB/T 30600 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

TD/T 1048-2016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

TD/T 1013-2013 土地整治项目验收规程

TD/T 1036-2013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TD/T 1031.1~7-2011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

TD/T 1039-2013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

TD/T 1033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

NY/T 1120 耕地质量验收技术规范

NY/T1634-2008 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建设占用耕地 cultivated land occupied by construction projects

建设类项目需要占用的耕地。

3.2

表土 topsoil

适合于耕种的表土层土壤。位于土壤剖面的最上层,土层代号用A表示,厚度一般在 20 cm~40 cm,深厚的可达 50 cm 以上,包括耕作层和犁底层。

3.3

表土现场调查 topsoil site investigation

在现场对表土的地界分布、地形坡度、土地利用方式、植物长势、道路状况、地表水、地下水位、土层深度、可视杂物及周边环境进行调查的过程。

3.4

表土剥离 topsoil stripping

将建设用地或露天开发用地(包括临时性或永久性用地)所涉及到的适合耕种的表层土壤剥离出来,用于原地或异地土地复垦、土壤改良、造地及其他用途的剥离、存放、搬运、耕层构造和监测等一系列相关技术。

3.5

表土储存 topsoil storing

对被剥离的、暂未覆土,需要进行临时储存的表土,也包括土壤肥力不高,需要改良的耕作层,进行储存、改良、资源调配和管理。

3.6

表土培肥 topsoil Fertilization

针对表土特性及障碍因素,采取相应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措施,改善表土性状,提高表土肥力的过程。

3.7

表土运输 topsoil transporting

将剥离表土从剥离区运送至储存区或利用区的活动。

3.8

表土回覆 topsoil recycle

在农用地整理、土地开发、土壤改良、土壤污染治理中,将从其他剥离的,或从储存区调配的表土进行回填、堆覆。

3.9

拟剥离土层 quasi stripping layer

在建设占用耕地、需要对表土进行剥离时,用来识别、判断、需要剥离的土壤表层。

3.10

表土剥离验收 acceptance for topsoil stripping

对表土的剥离、运输、储存和再利用进行数量和质量评定的活动。

4 总则

4.1 剥离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规划、综合利用、依法管理和“谁占用、谁剥离、谁覆土、谁受益”的原则,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切实保护和利用好耕地资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4.1.1 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

对建设占用耕地,应进行表土剥离;剥离时不能破坏生态环境。

4.1.2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结合当地建设占用情况和土壤质量,结合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是安徽省土地整治专项规划开展。将表土剥离与表土利用做好时间、空间衔接,科学编制表土剥离方案、合理安排表土剥离、储运等环节,提倡“即剥即用、就近利用”。

4.1.3 严格验收

在表土剥离工作完成后,或表土剥离阶段工作完成后,应按本规范的规定,及时组织验收。

4.2 工作程序

表土剥离再利用应符合附录A规定,按下列程序进行:

a) 进行区域土壤调查评价;

b) 编制表土剥离再利用方案;

c) 进行表土剥离、运输、储存和再利用等工程施工;

d) 组织项目验收与评价。

5 表土剥离土壤调查评价

5.1 表土现场调查

5.1.1 前期准备

5.1.1.1 现场调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一定野外调查经验。

5.1.1.2 现场需携带适当的测绘、调查和采样设备,及相关图件、文本等技术资料,(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耕地质量等别图和大比例尺地形图等)。

5.1.1.3 调查前,应编制现场调查方案,包括时间、地点、人员和采样密度等。

5.1.2 调查方法

在开展土壤调查时,按如下步骤进行:

a) 土壤采样点的选择。样点要具有代表性,一般土壤剖面点按地块或土壤类型选定;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样点用多点混合取样、四分法确定;

注: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类型、耕地质量等级等因素,样点分布在空间上应均匀,并覆盖不同的地貌单元。在土壤类型及地形条件复杂的区域,以及在工矿企业及城镇周边等土壤易受污染的区域,应加大取样点密度。

b) 采样点编号。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而定,具有唯一性;

c) 调查。应按照采样点的编号顺序开展,填写土壤调查表;

d) 土壤质量分析,测定方法应按照常规项目测定的规定执行。

5.1.3 现场调查

5.1.3.1 根据表土现场情况调查表(附录B中表B.1)的内容,开展基本情况调查。

5.1.3.2 根据表土的现场情况,利用GPS对表土的地界分布进行定位,绘制表土分布图;有条件的可制成表土分布数字地图;或根据现场情况,人工标记表土的地界分布,并采用测绘方法记录于土地利用现状图上。

5.1.3.3 调查记录表土权属、地形坡度、耕地类型、等别和地表状况等。

5.1.3.4 根据调查现场的地形特点,在典型地形处开挖土壤剖面,记录土壤分布层次。

5.2 样品采集

5.2.1 确立采样点

采样密度宜控制在每组0.5 hm2-1 hm2。样点布设主要有3种方法。(见图1)

1)梅花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比较均匀的地块,设分点5个左右;

2)棋盘式法:适宜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土壤不够均匀的地块,设分点5-8个左右;

3)蛇形法:适宜于面积较大、土壤不够均匀且地势不平坦的地块,设分点8-12个左右。

图1混合土壤采样点布设示意图

A:梅花点法;B:棋盘法;C:蛇形法;“×”代表采样点的位置。

5.2.2 采样方法

5.2.2.1 在确定的土壤采样点上,用小土钻(湿润、不含石砾且疏松的土壤)或用小土铲(干燥,含石砾而坚硬的土壤)垂直向下切取一片上下厚度相同的土块。(见图2)

5.2.2.2 每个土壤采样点等量采集后土块均匀混合在一起,按四分法去掉多余的土壤(见图3),依此方法直至最后保留约0.5~1 kg左右的土壤混合样。

5.2.2.3 物理性质测定时用环刀取原状土,表层土至少要做3次重复。

图2土壤采样图图3四分法取样步骤图

5.2.3 采样深度

根据土壤剖面,对表土层进行采样,深度一般在30 cm ~ 40 cm,必要时根据需要采集更深的层次。

5.3 拟剥离土层识别

5.3.1 指标体系

5.3.1.1 拟剥离土层识别指标体系包括土壤理化指标和安全指标两类。(参见附录C中表

C.1)

5.3.1.2 土壤理化指标主要指表土层厚度、砾石含量、土壤质地、EC值、pH值等5项基本指标及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3项参考指标。

5.3.1.3 土壤安全指标包括重金属和有机物2类指标,其中重金属包括镉、汞、砷、铜、铅、铬、锌、镍等8项基本指标;有机物包括六六六、滴滴涕、多芳环烃等3项基本指标。

5.3.2 质量要求

5.3.2.1 拟剥离土层的理化指标应满足(附录D表D.1)的要求。

5.3.2.2 拟剥离土层的重金属含量应控制在(附录D表D.2)范围内;有机污染应控制在GB 15618质量范围内。

6 表土剥离利用方案

6.1 表土剥离工程类型区

6.1.1 一般要求

6.1.1.1 依据地貌单元的一致性和耕作层表土特性、农业区划和耕作制度特点进行表土利用工程类型区划分。

6.1.1.2 工程类型区采用“大尺度区位或自然地理单元+地貌类型组合”的方式进行命名。

6.1.2 工程类型区划分

依据工程类型区划分和命名原则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区、沿江平原区和皖西皖南山丘区3个类型区。工程类型区划分参见附录E。

6.2 表土剥离利用方案编制

6.2.1 方案要求

以工程类型区为基础,根据表土剥离利用土壤调查评价结果,结合项目区的基本信息情况,编制用于指导表土剥离、运输、储存、利用和验收等工作方案。

6.2.2 方案内容

方案内容应包括:项目概况、编制依据、土壤调查评价、表土剥离、表土运输、表土储存、表土培肥、表土回覆、剥离表土验收、投资估算、实施计划、保障措施、附件材料等。方案编制的章节安排及内容说明应符合附录F的规定,编排格式参见附录G。

7 表土剥离

7.1 剥离工艺和设备

7.1.1 剥离工艺通常采用条带表土外移剥离、梯田模式表土剥离、分层平移表土剥离、块状表土剥离等工艺。

7.1.2 土壤的剥离和挖掘宜采用推土机、铲斗等机械挖掘为主、人工挖掘为辅的方式进行。选择采用推土机、拖式铲运机、正铲挖掘机等机械剥离。

7.2 线路设计

以最大限度减少对表土碾压破坏为原则,设计适宜的表土剥离路线,注意以下事项:——根据表土分布现状,充分利用已建成道路;

——应做到一个地块只有一条碾压表土的通道,有条件的应在道路上铺设钢板,以减少机械的直接碾压,或直接采用挖掘机将通道上表土优先进行剥离、收集、归堆;

——整个施工期间机械装置应按预设的路线行驶,禁止机械在表土上恣意碾压。

7.3 表土清表

利用人工或者割草机等对表土压实程度低的机械,清除表土中可视杂物或其它不可再利用物。禁止用推土机作业、焚烧等破坏表土和环境的清表行为。

7.4 剥离深度和时间

7.4.1 剥离深度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设定剥离深度,应遵循:

——一般控制在0 cm -30 cm之间,厚度小于20cm的表土层,原则上不剥离;

——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地势高时可适当增加剥离深度,地势低时可适当减少剥离深度,土壤深耕程度高的地方可适当增加剥离深度;

——在土壤资源缺乏时,若底土质量尚可,剥离深度可放宽到50cm-60cm甚至更深,但应不低于地下水常水位。

7.4.2 剥离时间

在土壤适耕性较好时进行,即抓一把土壤可捏成团,土团落地能自然散碎。

当土壤处于可塑性时,即用手按压能将土壤中水分挤出或粘结成团时,禁止剥离。

禁止在雨雪天或雨雪后立即进行剥离。

7.5 临时堆放

遵循经济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按照土地等级,在现场或地形图上分别标记临时堆放区域。

剥离后经小型卡车运至临时堆放区域,经小型推土机推成分散堆状表土场,保持表土的通气透水性,避免表土质量下降。

7.6 表土运输

表土运输所用车辆或者机械工具应先清洗干净,防止油污、建筑垃圾等杂物污染表土。

尽量缩短运输距离,防止表土被过度振动而压实板结。

运输时对表土质量类型应做好记录,防止堆放混乱。

8 表土储存

8.1 储存位置

剥离出耕作层土壤如不能立即使用的,应分类、集中存放,宜参考以下因子选择适宜场地:

——市、县有指定集中堆放储存点的,应按照就近原则,优先安排在储存点;

——市、县无指定储存点的,应结合项目,优先存放在复垦、造新地的地段,要求地形坡度小于2°,排水良好,不会产生积水或水土流失或经水保措施处理后可以避免;

——堆放场地应考虑地表承载力与周边环境安全,远离构筑物、河道或地下管道等地下压实敏感区域,确保在安全距离之外;

——堆放场地应清除石块等可视杂物以及油污等污染物,确保场地不会对表土造成破坏;

8.2 堆场建设

为规范表土堆放,防止堆放过程中土壤退化,堆放场地应先规划建设好进出通道、堆放区、排水沟和防护大棚,便于现场操作。其中排水沟可以直接通河道,没有河道的,直接进入集水井,经过多级沉淀池后利用强排的方式排入现有河道或进入现有排水设施。

根据堆放高度计算场地的承载强度要求,并依据当地土质情况复核承载能力,如低于承载强度要求的,应采用材料进行场地加固处理,防止堆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严重沉降甚至破坏。

8.3 表土堆放

8.3.1 分类堆放

应将表土按照原耕地等别分类堆放,为后续培肥和再利用提供方便。也可按测试结果分类堆放。

8.3.2 堆高方法

表土经车辆运输到储存区,卸载时应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卸车进行堆高,或采用缓慢自卸防止冲击压实表土。

8.3.3 堆放高度

储存区的表土堆放高度应符合堆体稳定性设计要求。一般土堆设计为梯形,高度<3 m,土堆边坡角度不大于60 度;堆体长度宜<20 m,见图1。土堆也可设置为圆锥形。

图3 表土堆放俯视图

8.4 土堆保护

8.4.1 覆盖方法

为防止表土在储存过程中退化,宜在表土储存过程中进行覆盖,一般包括绿化植被覆盖和防水材料覆盖两种。

8.4.1.1 绿化植被覆盖

种植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或理化性质的植物,将整个土堆进行绿化,必要时采用施肥、喷水等方法维护表土肥力,防止表土退化。

8.4.1.2 防水材料覆盖

用油布等防水材料封闭覆盖,布接缝采用重叠搭接法或插入少量竹签连接好,土堆下部用石块或土块等重物压实避免风吹,避免受到污染物、杂草侵入或雨水冲刷。

8.4.2 排水沟设置

为防止水土流失,对土袋外围0.5~1.0m处部修筑排水沟或截水沟(根据坡度方向设计),堆积成形后可利用铲车或推土机对顶部和边坡稍作压实,顶部应向外侧做成一定坡度,便于排水。

8.5 现场维护

8.5.1 标识设置

整个土堆堆放过程中应有醒目的标识,如表土类型、场地位置、堆放时间等。

8.5.2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主要有:

1)清理杂草和排水沟、更换破损的覆盖层;

2)为便于统计表土收集的工作量,应对进入现场车辆进行登记,或做好施工记录和台账,以备核查追溯。根据现场土堆的实测数据计算表土的收集量;

3)恶劣天气前应做好防风、防台、防汛准备工作,确保排水通畅,做好覆盖防风,防止土体被冲刷。

4)分类堆放不同层次、不同肥力、不同质地的表层土。

8.5.3 现场管理

8.5.3.1 在车辆卸土过程中,在排水明沟上铺设钢板或者走道板,以保护周围的排水明沟不被破坏。

8.5.3.2 所有进入堆放现场的车辆必须服从现场管理,在指定区域进行卸车;完成后,应及时清理周围场地或修复排水沟,以保证场地的清洁和排水系统的完好性。

8.5.3.3 堆放时禁止车辆对堆放土堆进行碾压。

9 表土培肥

在剥离表土储存时,向表土中添加植物秸秆、农家肥等有机物料,以达到培肥表土的目的。

9.1 普适培肥

最经济、安全的培肥方法,使得剥离的耕作层土壤质量不下降、甚至提高一个等级。

9.1.1 化学方法

1)在储存的时候分层覆盖,每隔50厘米铺一层绞碎的秸秆(以小麦高茬为主要措施的秸秆还田技术,为小麦收割时,留20—30厘米高麦秆进行绞碎,拌入土壤中。);

2)在储存的时候分层覆盖,每隔50厘米铺一层当地农家肥(如猪粪)。

9.1.2 生物方法

1)对堆放好的土壤,轻轻压实后,种植少量的青草;

2)在储存的时候分层覆盖,每隔50厘米铺一层绞碎的秸秆,同时添加少量菌肥;

3)在储存初期放养适量蚯蚓(根据所储存的土方量添加一定数量蚯蚓-具体数量)-疏松土壤,以保障、改善土壤结构(放养蚯蚓比较经济,而且对于疏松土壤有显著效果)。

9.2 表土改良

9.2.1 根据影响土壤质量的障碍因子设计改良方案

1)有机质缺乏时的改良方法:多施当地资源多的有机肥(有机肥包括作物秸秆、绿肥、粪肥、厩肥、堆肥、沤肥等);可适当施用一些氮肥使有机质保持在合适水平。

2)氮缺乏时的改良方法:施用新鲜有机物如秸秆、绿肥等;施用适量矿质氮肥。

3)磷缺乏时的改良方法: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同时会提高有效磷的含量;还可施用少量磷肥。

4)钾缺乏时的改良方法:适当施用少量钾肥和草木灰。

5)土壤质地不良的改良方法:黏土掺砂,砂土掺黏。

9.2.2 根据测土配方数据设计改良方案

根据测土配方计算出来的耕作土肥力,经检测应符合耕作土的质量要求,但可能存在某些限制因素,需要添加某些成分进行改良修复。

10 表土再利用

表土再利用是指将建设所占土地约30cm厚的表土剥离、搬运到固定场地储存,然后搬运到新开垦耕地、劣质地或者其他耕地上用于土壤改良的技术。优先用于复垦为耕地的客土或提高耕地质量,也可用于绿化用土。

10.1 表土晾晒

在天气晴好时去除堆放表土上的覆盖层,让表土进行自然风干。

10.2 表土粉碎

10.2.1 粉碎时间

表土粉碎应在表土晾晒至土壤适耕性较好时进行,即抓一把土壤可捏成团,土团落地自然散碎。

10.2.2 粉碎机械

量少可人工过筛,量大应采用筛分机械过筛。

10.3 表土回填

培肥一段时间后的表土,最终要经过搬运回填再利用,即搬运到新开垦耕地、劣质地或者其他耕地上用于土壤改良的或者用于复垦为耕地的客土、绿化用土等。

10.3.1 技术流程

在覆土时,根据覆土前对覆土区的土壤限制性信息的分析确定的需覆土质和覆土厚度进行覆土。

10.3.2 场地要求

表土的再利用要遵循就近利用的原则、回填的场地应进行平整处理、回填的场地应具有一定的道路通达性、有相应的防洪及排灌水设施。

10.3.3 覆土方式

采用均匀覆土和条带覆土两种。

10.3.4 覆土过程

包括土方量计算、基底清理、推土机回填、松土、检验等内容。

10.3.5 后期检验

采用现场测试和生物种植检验两种检验方法。

10.3.6 合理运距

包括运费单价、运距控制两方面。平原合理运距为不超过25km,丘陵合理运距不超过18km,山地合理运距不超过13km。

DB34/T XXXXX —XXXX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表土剥离利用技术工作流程

A.1 表土剥离利用技术工作流程见图A.1

图A.1 表土剥离技术工作流程

DB34/T XXXXX —XXXX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表土现场情况调查表

B.1 表土现场调查表见表B.1。

表B.1 表土现场情况调查表

附:勘界图表

DB34/T XXXXX —XXXX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拟剥离土层识别指标体系

C.1 拟剥离土层识别指标体系见表C.1。

表C.1 拟剥离土层识别指标体系表

DB34/T XXXXX —XXXX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拟剥离土层质量要求

D.1 理化性指标要求(见表D.1)

表D.1理化性指标要求

D.2 重金属含量控制表(见表D.2)

表D.2重金属含量控制表

(资料性附录)

表土剥离工程类型区划分

E.1 表土剥离工程类型区划分见表E. 1。

表E.1 表土剥离工程类型区划分表

最新 耕地土壤剥离再利用方案-精品

耕地土壤剥离再利用方案 耕地土壤剥离再利用方案范文 为切实加强耕地质量保护,确保补充耕地质量,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土壤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湖南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精神,结合《洞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的指导思想 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遵循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规划、综合利用、依法管理和“谁占用谁负责”的原则,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切实保护和利用好耕地资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二、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基本原则 (一)谁占用谁剥离再利用原则。耕地占用单位或个人负责其所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的剥离再利用,所需费用由耕地占用单位或个人自行解决。 (二)“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原则。耕地占用单位或个人在其提交的占用耕地申请通过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预审后,立即向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交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计划和耕地质量等级鉴定书面申请,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对耕地占用单位或个人提交的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计划进行审核,并做出是否同意的结论。对审核后不同意其计划的,应通知耕地占用单位或个人重新提交计划。对已通过审核同意其计划的,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专家对拟占耕地进行质量等级鉴定,并出具耕地质量等级鉴定报告。耕地占用单位或个人必须按照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的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计划和耕地质量等级鉴定报告并在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实施,按照“先补后占、占一补一”的原则开垦出质量和数量相当的耕地,并经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对通过验收实在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应按照等级折算办法增加补充耕地面积后,耕地占用单位或个人方可持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计划和耕地质量验收报告,向县国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有关正式用地手续。 (三)就近利用原则。对涉及耕地质量建设的项目和无法补充耕地的非农建设所占用的耕地耕作层土壤,一般采用就近利用的原则,在项目或工程竣工验收前,将所剥离的耕作层土壤就近恢复或就近利用以改良劣质耕地,并报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验收。

xxx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总结报告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项目施工工 作总结报告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一)工程简介 (1) (二)主要工程量 (1) (三)耕作层土壤剥离投入情况 (2) (四)工期情况 (2) 二、机构组成 (2) (一)主要人员投入和施工组织机构组成 (2) (二)主要机械设备、材料投入 (3) 三、质量管理情况 (4) (一)质量控制措施 (4) 1、建立健全质量检查组织机构 (4) 2、完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4) 3、控制措施 (4) 四、施工安全与文明施工情况 (5) (一)施工安全情况 (5) (二)文明施工情况 (6) 五、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7) (一)遇到的困难 (7) (二)解决措施 (7) 六、存在的不足 (8) 七、从中学习到的经验 (8) 八、施工体会 (9)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项目施工 工作总结报告 为切实做好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提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质量,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领导有关要求的新举措,也是新形势下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优质土壤资源、落实占补平衡、实现建设占用耕地占优补优的重要途径,是一项民生工程、生态工程和抢救性工程,对保护耕地资源、提高新增耕地质量、坚守耕地红线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我部根据《关于加快推进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17】4号)及《关于xxx工程表土剥离利用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的通知》,现结合项目关于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的实际情况编制施工工作总结,简要总结如下: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xxxx工程xxx路线起点位于xxx,终点位于xxx,路线全长xxxkm,项目耕作层土壤剥离量为xxx亩,其中永久性用地剥离xxx亩,临时用地剥离xxx亩。 (二)主要工程量 xxxx设计总剥离量xxxm3,目前我部主线范围总剥离量为xxxm3,临时用地剥离量为xxxm3,耕作土临时堆放

贵州省耕作层剥离利用方案示例

耕作层剥离利用方案说明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二土地管理法》、《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省农委贵州省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2012]22号)的要求,为规范建设用地报件中补充耕地方案的耕作层剥离利用方案,特制订本试行文本、表格。 二、耕作层剥离区指批次建设用地(包括城市实施方案)和单独选址建设用地占用的农用地中需进行耕作层剥离的区域。 三、耕作层利用区是指利用耕作层进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中低产田土改造、其它农用地改良及城市绿化用地等的区域。 四、根据黔府办发22号文规定,批次用地(包括城市实施方案)占耕而积大于10公顷(150亩)的,按要求编写《耕作层剥离利用方案》;占耕面积小于10公顷(150亩)的,只需填写耕作层剥离利用情况表(本方案附表6)。单独选址项目用地占耕面积大于10公顷(150亩)的,按要求编写《耕作层剥离利用方案》;占耕面积小于10公顷(1 50亩)的,只需填写耕作层剥离利用情况表(本方案附表6);单独选址项目需编写土地复垦方案的,可将耕作层剥离利用方案纳入复垦方案,可不另行编制耕作层剥离利用方案。 五、本方案统一采用以下计量单位:而积用公顷,厚度用厘米,耕 地作层剥离利用方量用立方米,资金用万元。

XXX 耕作层剥离利用方案(讨论稿/试行) 剥离利用实施单位:(盖章) 编制日期:年月

1 编制依据 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各项规划等。 2基本情况 2.1概述 建设用地项目情况简介,说明建设项目区位置、范围等。含总用地面积、各地类面积,主要对建设项目占川耕地面积、质量(含土壤性质、耕作层厚度等)情况进行描述(批次川地须分地块描述)。 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基本情况表(表1) 2.2剥离区基本情况 说明剥离区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其它相关规划:并说明剥离区土壤条件、剥离面积、剥离厚度、剥离土方量等。 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情况统计表(表2) 注:分次剥离的在备注栏注明

表土剥离方案

榆树(黑吉界)至松原公路YSTJ11合同段 (K183+100~K200+635) 耕作土壤剥离及再利用方案 核工业西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榆树 (黑吉界) 至松原公路YSTJ11合同段二零一七年五月十二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编制原则 (3) 三、工程概况 (4) 四、总体规划 (5) 五、沿线土地资源情况 (7) 六、耕作土壤剥离及再利用方案 (7) 七、占用土地情况及节约用地措施 (11) 八、各项保证措施 (11)

耕作土壤剥离及再利用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与建设单位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协议、会议纪要; 2、建设单位下达的施工安排要求、工期和质量要求; 3、施工设计图纸; 4、施工调查报告; 5、吉林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施工管理指南; 6、施工设计文件采用的施工技术规范、标准、规定以及现行的施工定额和工期定额; 7、施工单位满足其承包施工项目的施工能力,包括机械设备、施工项目经理及各类人员配备等基本情况。 二、编制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地方政府及行业有关规范、标准、规定。 2.合理部署、调配施工力量。包括人力、材料、设备、机具,按工期、施工需要和定额进行调配和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合同规定工期。 3.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机械化、工厂化、装配化水平。 4.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原则。根据项目所处地区自然和气候特点合理安排受季节影响较大的施工,做到均衡施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减少施工运输及投入。

5.贯彻“永、临结合”的原则,凡有条件利用的设计文件上的施工现场均应优先安排施工。应充分利用永久征地减少临时租地。 6.贯彻国家环境、水土资源、文物保护政策及节能的要求。 三、工程概况 铁力至科右中旗段高速公路(简称铁科高速)是《国家高速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中绥芬河至满洲里高速公路(G10)的联络线,拟建的榆树至松原段高速公路为铁科高速吉林境东段,也是《吉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4-2030)“五主、一并、一环、七联络”中的联三线,在国家和区域路网中居重要地位。本项目的建设,对于贯彻落实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一带一路”和东北亚开发开放等战略,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与互联互通大通道,改善沿线交通条件,促进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铁科高速联络线起自黑龙江省铁力市,向西跨越拉林河进入吉林省境内,经榆树市进入松原市,东西走向穿越松原后经白城市通榆县,向海保护区南经过,进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止于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在扶余市及松原市分别与京哈高速相交及大广高速松原西绕越段公路对接。本项目榆树至松原段是铁科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自吉林省榆树市与黑龙江省五常市交界处(吉、黑省界),经榆树市、扶余市,止于松原市解放村,全长。按中标通知书及勘察设计文件,本设计段为B合同段,路线起于榆树市与扶余市分界处的前大房身村,终点为松原市大广高速公路解放互通处,路线全长为。主体工程划分为七个设计段,我公司参与施工的11合同段为榆树至松原段,

新型耕作技术简介

少耕免耕技术 对少耕免耕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将之与传统性耕作方式进行了综合对比,并对少耕免耕技 术中的深松技术与传统耕作方式中的翻地技术进行了着重说明,对耕作方式不能保持一言堂, 要因地制宜,合理使用。 关键词:少耕免耕;传统性耕作;深松;翻地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机技术的支持,而农机技术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它在不同的历史 条件下有不同的要求。在很多年以前,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温饱的问题 ,所以我们在一步一步的摸索中找出了传统耕作方式,并一用几十年,今天我们战胜了大自然 并同时破坏了大自然。在这新的形式下又要重新考虑这个课题,我们找到了一种保护性耕作方 式即少耕免耕技术。近几年在我们垦区也陆续应用了少耕免耕技术。如:最近几年出现的暗垅 密植,大垅多行等等多种多样的少耕免耕技术应用。但很多人认为少耕免耕只是一种密播方式 ,就是只播种不趟地。这是错误的,下面就少耕免耕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 1 什么是少耕免耕技术 少耕免耕技术又称作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主要内容是:在满足作物生长条件的基础上 尽量减少田间作业,秸秆粉碎,残茬覆盖,残茬覆盖率应不小于30%,采用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措 施保证播种质量。其技术实质是通过残茬覆盖地表和简化耕作,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地力、 保护环境和资源。传统耕作是指:以翻、耙、平为主的耕作。在这种耕作制度下,播种前要用 铧式犁把残茬及杂草翻入地下,然后耙、耢使地表疏松、细碎、平整。这种耕作不仅能耗高, 最主要的是会造成过度耕作,耕地“裸露休闲”,水土流失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保护性耕

作 可以增强土壤持水能力,提高降水利用率。由于保护性耕作使一定比例(不低于30%)的残茬覆 盖于地表,覆盖层起到减少水分蒸发、减缓地表水流速和蓄水的作用:不翻地,土壤中的毛细 管保持畅通,团粒结构保持完整,土壤持水和蓄水能力大为增强。在降水量相等的条件下保护 性耕作的地块越冬后,土壤含水量比对照田高17.4%。 2 少耕免耕技术的四个关键环节 2.1少耕免耕播种技术 少耕免耕播种技术在国外已推广多年,在我们垦区也不是一个新兴话题。在密播技术 上有的采用气吸式密播播种机,也有的地区采用大型三联麦播播种机改装而成。气吸式播种机 播量精确,但机体太重,要求大马力机车(100马力以上)。三联改装播种机简便易用,但播量 不精确。建议使用气吸式密播播种机。有航化作业条件的地方,建议采用30公分垅距,没有航 化作业条件的地区建议采用45公分双苗带。也可采用大垅多行等进行密植播种。 2.2秸秆覆盖处理技术 秸秆覆盖技术,包括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覆盖技术,机械化整秆还田覆盖技术,机械 化浅旋秸秆覆盖技术。其实质是将摘穗后的玉米、高粱秸秆或收获小麦(豆类)后的农作物秸 秆,通过机械作业,粉碎后均匀地抛洒在地表,或者整秆覆盖于地表,使之腐烂自然分解,达 到减少水蚀、沙化、蓄水保土、抗旱、加肥地力的目的。 据资料介绍,秸秆还田后的土壤因还田年数不同,有机质可增加0.025%~0.15%:土壤容重降 低0.057%~0.167%,孔隙度增加2%~6%,土质疏松,通气性提高,犁耕比阻减少,贮存水分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ICS 03.080.01 DB34 A 10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2017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n topsoil stripping and reuse in cultivated land occupied (征求意见稿) 2017-××-××发布2017-××-××实施 联合发布

目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 3 术语和定义............................................................ - 1 - 4 总则 ................................................................. - 2 - 5 表土剥离土壤调查评价.................................................. - 3 - 6 表土剥离利用方案...................................................... - 5 - 7 表土剥离.............................................................. - 5 - 8 表土储存.............................................................. - 6 - 9 表土培肥.............................................................. - 8 - 10 表土再利用........................................................... - 9 - 附录A (规范性附录)表土剥离利用技术工作流程......................... - 11 - 附录B (资料性附录)表土现场情况调查表............................... - 12 - 附录C (资料性附录)拟剥离土层识别指标体系表......................... - 13 - 附录D (资料性附录)拟剥离土层质量要求............................... - 14 - 附录E (资料性附录)表土剥离工程类型区划分........................... - 16 - 附录F (规范性附录)表土剥离利用方案主要章节目录及内容说明 ........... - 17 - 附录G (规范性附录)表土剥离利用方案编排格式......................... - 19 - I

耕作学作业题及答案

耕作学作业题及答案 耕作学作业题(一) 一、解释名词 1、耕作学:亦称农作学,是研究建立合理耕作制度(亦称农作制度)的理论及其技术体系的学科。 2、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某个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结构及其在空间(地域或地块)对时间(季节、年代)上的安排。 3、单作:在一块地上一年或一季只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又称清种,华北称平作。 4、间作在同一块地上成行或带状(若干行)间隔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通常为两种)生育季节相近(亦有不相近者)的作物。 二、简述题 1、简述农业生产的严格地域性。 答:农业生产,是通过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和环境资源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中实现的。因此,环境是向植物提供所需生活因素的质和量是形成产量的客观条件。环境的异质性,不仅存在于大自然区域之间,甚至在小范围内,由于小气候和土壤变化的相互作用常常引起环境生产潜力的巨大差异,要求完全不同的管理技术和利用途径。因而农业生产具有严格的地域性。 2、简述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四阶段。 答:1949-1958年为第一阶段,粮食产量达2亿吨; 1959-1978年为第二阶段,粮食产量跃上了3亿吨; 1979-1984年为第三阶段,粮食产量达4亿吨; 1985-1996年为第四阶段,粮食产量跃上5亿吨。 3、简述农业生产应用连作的原因。 答:第一,在某些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比较适宜某种作物的种植。第二,专业化程度高,生产者掌握其高产栽培技术,累积了丰富的高产稳定经验。第三,在一些生产单位,适合于某一作物种植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种植作物种类少,相应的机械设备投资就少,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在商品生产较高的地区,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不可避免地出现商品性作物的连作。第四,农田基本建设的改善和某些新技术的应用,克服了连作中产生的问题。第五,不同作物对连作的反应不同,这是连作大量存在的原因。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垄作耕法中扣种的作业方法,以及垄作耕法的优缺点。 答:(1)扣种是一种垄耕作业,其方法有很多种,主要用于大粒种子作物,如玉米、大豆等。典型的扣种作业的第一步是破茬,将根茬和原垄台上部的表土翻入垄沟,在上年垄沟的松土上播种,然后在破茬处在趟一犁,将松土覆于种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若干问题探讨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若干问题探讨LAND&RESOURCES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用地需求的增加, 实现建设占用,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平衡的难度愈来愈 大,耕地保护形势已经相当严峻.切实提高补充耕地 质量已经成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最为关注的问题之 一 .继国土资源部发文要求推广吉林省开展被占用耕 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工作有关做法后,浙江省国土资源 厅也在2007年8月发文要求有条件的地市积极开展表 土剥离利用工作.但在实际推行中.却面临政策,资 金,技术等诸多问题. 一 ,制约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 的主要难题 1,法律法规遇到瓶颈.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有”弹性”.建设占用耕地表 土的剥离是在建设单位占用耕地之前就要实施的,但 建设单位往往选择的不是将表土剥离,而是直接倒入 塘沟进行填埋,这无疑浪费了珍贵的土壤资源.《土 地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 要求占用耕地的单位将所占用耕地 的耕作层的土壤用于新开垦的耕 地,劣质地或其它耕地的土壤改 良.这种规定是有”弹性”的,且 其权限仅隶属于”县级以上地方人 民政府”.要真正开展土壤剥离, 单靠”可以要求”这样的弹性规 定,力度远远不够.二是地方政府 规定缺乏可操作性.为进一步落实 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 展表土剥离利用的要求,宁波市人 民政府在2007年10月转发了市国 土,财政,农业,水利等四个部门 《关于加强耕地开垦项目管理意见 若干问题 宁波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蔡洁 的通知》(下文简称《意见》).首次明确:所有利 用丘陵山地,溪滩地,废弃矿山,建设用地等开垦耕 地项目,其表土必须为建设占用耕地剥离的优质耕作

我国土壤耕作方法探讨

我国土壤耕作方法探讨 作者:窦钰程 来源:《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年第12期 摘要:目前土壤耕作方法有很多种,对精耕细作法、免耕法、少耕法、覆盖抗旱耕作法、深松和联合耕作法作业特点进行了介绍,提出要将少耕、免耕、深松、地表灭茬法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提高土地综合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土壤耕作;少耕;免耕;深松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https://www.wendangku.net/doc/36926275.html,ki.njwx.2019.12.088 作者简介:窦钰程(1983-),男,黑龙江宝清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蔬菜机械方面的研究,E-mail:yuchengdou@https://www.wendangku.net/doc/36926275.html,。 耕作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作业环节之一,耕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深耕和翻扣土壤,疏松板结土壤层,恢复土壤的团粒结构,为作物生长积蓄、存储更多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把农作物残留的渣滓、病虫害和已被破坏的表层土壤深翻,将长时间形成的耕作底层的板结土层翻到地表,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作物的生长环境。目前的土壤耕作方法有精耕细作法、免耕法、少耕法、覆盖抗旱耕作法、深松和联合耕作法等。 1 精耕细作法 精耕细作法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使用的传统耕作方法,即在作物生产过程由机械耕翻、耙压和收获等工序组成的土壤耕作体系。显然,该耕作方法在作物的生长周期内需要机器进地进行耕翻、平整、中耕、除草、浇灌、喷药、施肥、收获等多次作业。 该作业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根据田间作物的生长状况随时作业,如通过中耕除草,不仅改善土壤的透气性,而且消灭了杂草与作物抢肥争水的问题,确保作物的茁壮生长;其次,通过细化作业环节,为后续工序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由于该方法已经过长期实践的检验,所以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但是随着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该方法也开始暴露出诸多缺点,主要表现为:(1)长期的精耕细作,使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快速降低,增加了农田对肥料的依赖性。(2)土壤侵蚀退化,土层变浅变薄,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农田破坏严重。(3)由于机器多次进地作业,导致耕作底层板结硬化,不利于土壤的透气、透水,

对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思考

耕作层土壤是耕地的精华,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保障。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对提高补充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保发展”和“保红线”的双重压力下,国家层面已经意识到保护耕作层土壤的重要性。根据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部署,2015年起我国将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浙江省作为一个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每年约有15万亩耕地被批准建设占用,而且耕地后备资源极其匮乏,人地矛盾非常尖锐,如何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 源,充分利用建设占用的优质耕作层土壤,实现耕地占补“数量”和“质量”的双平衡,是一个迫切需要破解的课题。 1 浙江省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基本 情况 浙江省开展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由来已久,如杭嘉湖水网平原地区结合河道清淤开展了“河泥还田”改造中低产田,缙云县结合水库建设利用淹没区表土垦造耕地,桐庐县利用公路建设剥离表土加 收稿日期:2015-04-02 第一作者简介:沈志勤(1972-),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土地整治研究。E-mail:1209942880@https://www.wendangku.net/doc/36926275.html, 对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 土壤剥离再利用的思考 沈志勤,严庆良,何佑勇 (浙江省土地整理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7) 摘 要: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是保护优质土壤资源、强化耕地保护的举措。本文介绍了浙江省开展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实践和探索的基本情况,系统分析了当前推进这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从政策、资金、规划、程序、技术和市场等几个方面着手,全面推进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 关键词:耕作层土壤 剥离 再利用 全面推进 Thinking about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of Topsoil Stripping and Reuse for Cultivated Land Occupied by Construction SHEN Zhiqin, YAN Qingliang, HE Youyong Abstract: Topsoil stripping and reuse are the measures to protest high-quality soil resources and strengthen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opsoil stripping and reuse for cultivated land occupied by construc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current promotion of this work, and suggest starting from policies, funding, planning, process, technology and market, thereby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topsoil stripping and reuse.Keywords : Topsoil; Stripping; Reuse;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县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实施办法

县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实施 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县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工作,提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的质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关于建立完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扎实做好耕地保护工作的通知》(浙委办〔201X〕XX号)、《关于进一步开展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工作的通知》(X土资发〔200X〕XX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以下简称表土剥离再利用)工作是指采取工程手段对建设占用耕地的优质表土进行剥离,并将其用于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耕地质量提升、违法用地和临时用地复垦、污染土地修复、城市景观绿化或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项目上。 本办法所称表土剥离再利用适用于各类各项建设项目占用优质耕地和再利用的情况。 第三条表土剥离再利用坚持以提高效率、保证质量、节约资金为原则。 第四条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建设占用耕地

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工作,下设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办公室(以下简称县表土剥离再利用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由县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审计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等部门组成。 第五条县表土剥离再利用办公室职责: 1. 负责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项目的立项审核报批、监督、检查和指导; 2. 负责审查、指导优质耕作层再利用项目; 3. 负责对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项目竣工验收。 第六条表土剥离再利用工作的责任主体为各乡镇人民政府和青溪新城、建设集团、旅游度假区、旅游集团、姜家产业区块、水投公司、交通投资公司、开发公司、国有林场以及建设占用耕地的实施主体等单位。各责任主体负责项目申报和组织实施等工作,并建立工作机构,明确分管领导,指定专人负责,确保规范有序开展。 第二章项目实施与监督管理 第七条表土剥离再利用主要包括申请、审核备案、施工和验收等环节。 第八条申请:各责任主体在建设项目供地前或项目开工前,应向县表土剥离再利用办公室提出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申请,根据需剥离地块土地质量等情况,制订表土剥离和再利用方案。方案应明确表土剥离、运输、堆放、管理和再利用等相关事项。

耕作层剥离利用技术方案

耕作层剥离利用实施方案简表  单位:公顷、立方米、厘米、万元

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温岭新河至伍佰屿公路工程 耕作层剥离利用技术方案 一、综合说明 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温岭新河至伍佰屿公路工程属于浙江省2016年重点建设项目(批文号:浙政办发【2016】44号)。项目起点位于温岭市新河镇上应村石松一级公路,经滨海镇,终点为伍佰屿,线位设计起讫桩号:K0+000——K12+870.898,路线全长12.9公里。由于工程K4+064.633——K7+990.773区域已由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滨海连接线)实施了单独选址建设项目报批,为此,本工程实际建设里程约8.98公里,项目用地总规模42.0118公顷,耕地面积32.8330公顷。 工程于2013年1月11日经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发改函【2013】6号项目建议书批复;于2013年11月11日经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规选审字第【2013】129号规划选址批复;于2014年1月23日经台州市国土资源局台土预字第【2014】001号用地预审批复;于2015年8月26日经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发改函【2015】256号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于2016年5月27日经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发改设计【2016】62号工程初步设计批复。 根据《浙江省土地整治条例》、《浙江省耕地质量管理办法》、浙土资发(2008)200号文件、台政办发〔2012〕185号文件等有关规定,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温岭新河至伍佰屿公路工程应实施耕作层剥离利用工作,并编制耕作层剥离利用技术方案。 二、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浙江省土地整治条例》; 6)《浙江省耕地质量管理办法》。

耕作层剥离方案附表

耕作层剥离利用实施方案简表 单位:公顷、立方米、厘米、万元 一、项目基本情况 占耕地面积实施剥离面积 耕作层剥离量耕作层剥离利用量 二、剥离区情况 区域位置起讫桩号地类剥离面积剥离厚度耕作层剥离量临时堆放位置第01区块水田 旱地 小计 第02区块水田 第03区块水田 第04区块水田 第05区块水田 旱地 小计 第06区块水田 第07区块水田· 旱地 小计 第08区块水田 第09区块水田 第10区块水田 第11区块水田 总计 三、利用区情况 利用方向项目名称或区域位置地类面积耕作层利用量 回覆区(土地整治项目)规划水田规划水田 储存区(临时存放)存量建设 用地 合计 耕作层临时存放地存放面积 四、投资估算 资金估算资金筹措方式单位自筹

市耕地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印发《醴陵市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长庆示范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市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实施方案》已经市耕地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市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实施方案》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二日 市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实施方 案 为切实保护耕地质量,科学规划、合理利用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土壤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湖南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醴陵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的指导思想 各类建设占用耕地和涉及耕地质量建设的项目有可能被破坏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遵循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规划、综合利用、依法管理和“谁占用谁负责”的原则,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切实保护和利用好耕地资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二、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基本原则 (一)谁占用谁剥离再利用原则。耕地占用单位或个人负责其所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的剥离再利用,所需费用由耕地占用单位或个人自行解决。 (二)“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原则。耕地占用单位或个人在其提交的占用耕地申请通过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预审后,立即向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交耕地质量等级鉴定书面申请和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计划,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对耕地占用单位或个人提交的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计划进行审核,并做出是否同意的结论。对审核后不同意其计划的,应通知耕地占用单位或个人重新提交计划。对已通过审核同意其计划的,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专家对拟占耕地进行质量等级鉴定,并出具耕地质量等级鉴定报告。耕地占用单位或个人必须按照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的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计划和耕地质量等级鉴定报告并在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实施,按照“先补后

市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实施办法

市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实施 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市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工作,提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的质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8号)、《关于建立完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扎实做好耕地保护工作的通知》(浙委办〔2012〕55号)、《关于进一步开展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发〔2008〕20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以下简称表土剥离再利用)工作是指采取工程手段对建设占用耕地的优质表土进行剥离,并将其用于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耕地质量提升、违法用地和临时用地复垦、污染土地修复、城市景观绿化或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项目上。 本办法所称表土剥离再利用适用于各类各项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和再利用的情况。 第三条表土剥离再利用坚持以提高效率、保证质量、节约资金为原则。

第四条市表土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市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作,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督促工作,各镇乡(街道)负责具体实施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作。 第五条市表土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1.负责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项目的立项审核报批、监督、检查和指导; 2.负责审查、指导优质耕作层再利用项目; 3.负责对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项目竣工验收。 第二章实施项目 第六条表土剥离再利用工作的责任主体为各镇乡(街道)。各责任主体负责项目申报和组织实施、耕作层剥离、运输、堆放、利用等相关工作,并建立工作机构,明确分管领导,指定专人负责,确保规范有序开展。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程应实行招投标制。 各责任主体应在本辖区范围内选择1-2处交通便利的地方作为表土剥离的统一堆放点,四周用围墙封闭,并指定专人管理,并办理临时用地手续。 第七条以招拍挂出让方式供地的建设项目用地涉及占用耕地的,在编制土地招拍挂方案时,须将耕地剥离再利用费纳入其中,由所在镇乡(街道)需在用地单位开工前将耕作层剥离;以其他形式(含临时用地、设施农用地、采矿用地)供地的建设项目用地涉及占用耕地的,在办理供地手续前,由用地单位缴纳耕地剥离再利用费,由所在镇乡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若干问题探讨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若干问题探讨 LAND&RESOURCES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用地需求的增加 , 实现建设占用 ,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平衡的难度愈来愈大 ,耕地保护形势已经相当严峻 .切实提高补充耕地质量已经成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最为关注的问题之 .继国土资源部发文要求推广吉林省开展被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工作有关做法后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也在 2007 年 8 月发文要求有条件的地市积极开展表土剥离利用工作 .但在实际推行中 .却面临政策 ,资 金 ,技术等诸多问题 . ,制约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主要难题 1,法律法规遇到瓶颈 .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有”弹性”建.设占用耕地表土的剥离是在建设单位占用耕地之前就要实施的 ,但建设单位往往选择的不是将表土剥离 ,而是直接倒入塘沟进行填埋 ,这无疑浪费了珍贵的土壤资源 .《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要求占用耕地的单位将所占用耕地的耕作层的土壤用于新开垦的耕地,劣质地或其它耕地的土壤改良.这种规定是有”弹性”的,且其权限仅隶属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真正开展土壤剥离 , 单靠”可以要求”这样的弹性规定 ,力度远远不够 .二是地方政府规定缺乏可操作性 .为进一步落实国土资源部 ,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表土剥离利用的要求 ,宁波市人民政府在 2007年 10 月转发了市国土,财政,农业,水利等四个部门《关于加强耕地开垦项目管理意见若干问题宁波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蔡洁的通知》(下文简称《意见》).首次明确 :所有利用丘陵山地 ,溪滩地,废弃矿山 ,建设用地等开垦耕地项目 ,其表土必须为建设占用耕地剥离的优质耕作 层,且耕作层达 ~lJ3Ocm 以上,以确保新增耕地质量 ; 建设用地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表土剥离 .否则 . 停止供地 .但该《意见》对表土如何剥离利用 ,资金如何落实等没有提出具体办法 ,缺乏可操作性 .三是镇政府规定显得法律依据不足 .为保证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表土能被剥离利用 ,余姚临山镇在 2007 年底出台了

全区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与再利用试点的实施方案

全区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与再利用试点的实 施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X市人民政府关于积极稳妥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与再利用试点工作的意见》(X 府发〔X〕3号)、市国土局《关于下达X年度全市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和责任状的函》(X国土资函〔X〕232号)等法律和文件精神,特制定我区X年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与再利用试点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保护和利用耕地资源为目标,切实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通过开展表土剥离与再利用试点,为我区土地整治项目提供优质土壤,提升补充耕地质量。 二、实施内容 (一)项目区概况 1.项目区选址 剥离区选定在X工业园内的X村、X村、X村附近,地块面积约630亩,地势平坦、交通便捷; 再利用区选取X镇X村“旱改水”土地整治项目区,选取适宜开发为水田的地块面积不少于430亩,水库旁水源充足,地形地貌为低丘岗地。 2.项目区土壤情况

剥离区土壤以壤土为主,土壤耕作层50cm以上,厚度较厚,1m内无明显障碍层次,土壤养分条件较好,该地块质量等别定位为国家等别6等,为优质水田,不存在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情况。再利用区土壤以壤土为主,土壤养分条件一般,该地块质量等别定位为国家等别11等,适宜用作油菜、花生等旱作物种植。 3.项目区剥离利用情况 剥离区的剥离厚度不低于25cm,实际剥离量根据再利用区所需土方量,采用“即剥即用”、“以需定供”剥离模式进行剥离;再利用区内考虑土壤的犁底层保水性,覆土厚度不低于25cm。 (二)项目实施主体 剥离区实施责任主体为X工业园区管委会,再利用区实施的责任主体为X镇政府。 (三)效益分析 经初步估算,再利用区“旱改水”项目预计可新增水田指标430亩,预计总投资860万元(含利用区施工费用及剥离区的表土总费用)。目前,“旱改水”的市场交易价约为5万元/亩,再利用区水田的市场价值约为2150万元,扣除项目建设成本860万元,该试点项目预计净收益约为1290万元,即可为区政府减少1290万元的水田指标的购买成本。 (四)工作安排

占用水田耕作层土壤剥离实施方案委托合同

***改建工程项目 占用水田耕作层土壤剥离实施方案委托合同书 项目名称:***改建工程项目占用水田耕作层土壤剥离实施方案 签订日期:年月日

***改建工程项目 占用水田耕作层土壤剥离实施方案委托合同书 委托方:****(简称甲方) 受托方:***(简称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政府采购项目的具体情况,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甲方委托乙方承担编制****改建工程项目占用水田耕作层土壤剥离实施方案,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执行。 一、项目名称、内容及范围: 1、项目名称:***改建工程项目占用水田耕作层土壤剥离实施方案 2、项目范围:****段所占用的水田范围 3、项目内容:根据《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非农建设占用水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作指引》的通知》(粵国土资耕保发[2018]37号)的精神,编制方案主要工作内容: (一)核实****段所占水田的范围、现状情况及可剥离量; (二)对剥离区的土壤进行取样化验,并出具土壤化验报告; (三)在符合***县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情况下,对剥离的土壤提供可实施的表土利用方向; (四)编制占用水田耕作层土壤剥离实施方案,并通过上级审查备案。 二、合同价款、付款方式: 1、根据甲乙双方协商结果,合同金额为人民币大写:人民币****元整,小

写:¥****元。在项目全部完成并通过上级审查备案后一次性支付。 2、款项汇入以下帐户: 开户名:**** 开户行:****行 账号:**** 三、相关权利及义务 1、甲方应及时向乙方提供本次服务所需基础资料,并对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负责。 2、甲方应按本合同规定的金额和日期向乙方支付费用。 3、甲方负责与参建单位及相关部门的联络、协调,为乙方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4、乙方应按国家规定和相关技术规范规定的内容向甲方交付成果,包含项目区清查整改成果等电子档及数据库备案成果。 5、乙方对甲方提供的资料、数据和相关规定负有保密责任。未经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泄露或用于本合同以外的项目。如发生以上情况,将承担一切法律后果并承担赔偿责任。 6、乙方开展工作所需的人员、设备、车辆、食宿等全部支出由其自行承担,工作过程中乙方及其工作人员给第三方或吱声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由乙方自行承担责任。 7、乙方不得将合同转包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四、违约责任 1、甲方如不能按本合同第五条所述的相关条件履行,则造成服务成果不能

全区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与再利用试点实施方案

全区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与再利用试点实施 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X市人民政府关于积极稳妥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与再利用试点工作的意见》(X 府发〔X〕3号)等法律和文件精神,特制定我区X年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与再利用试点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保护和利用耕地资源为目标,切实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通过开展表土剥离与再利用试点,为我区土地整治项目提供优质土壤,提升补充耕地质量。通过测算耕作层土壤剥离与再利用的成本,检验耕作层土壤剥离与再利用对农业增产增收的成效,为我区全面启动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与再利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内容 (一)项目区概况 1.项目区选址 剥离区选定在X工业园内的X村,地块面积约470亩,地势平坦、交通便捷,320国道紧邻地块南端;再利用区选取X镇X村“旱改水”土地整治项目区内,其中适宜开发为水田的地块面积约为350亩,东面为反修水库,水源充足,地形地貌为低丘岗地。 2.项目区土壤情况

剥离区土壤以壤土为主,土壤耕作层50cm以上,厚度较厚,1m内无明显障碍层次,土壤养分条件较好,该地块质量等别定位为国家等别6等,为优质水田,不存在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情况。再利用区土壤以壤土为主,有效土层厚度为60-80cm,土壤养分条件一般,该地块质量等别定位为国家等别9等,适宜用作油菜、花生等旱作物种植。 3.项目区剥离利用情况 剥离区的剥离厚度不低于25cm,实际剥离量根据再利用区所需土方量,采用“以需定供”剥离模式进行剥离,总的剥离土方量约7.8万方;再利用区内考虑土壤的犁底层保水性,覆土厚度不低于25cm,结合整个项目土方的剥离率和回覆率,覆土量约6万方,可满足土地整治项目的覆土需求。 试点项目剥离区与再利用区采用“即剥即用”的方式,运输路线选定为从剥离区出发,途径320国道、Y492X段、Y492X段到达利用区,运距约为10公里。 (二)项目实施主体 剥离区实施责任主体为X工业园区管委会,再利用区实施责任主体为X镇人民政府。 (三)效益分析 经初步估算,再利用区“旱改水”项目预计可新增水田指标315亩,预计总投资720万元(含利用区施工费用及剥离区的表土总费用)。目前,“旱改水”的市场交易价约为6万元/亩,再利用区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