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产品检验管理程序

产品检验管理程序

产品检验管理程序
产品检验管理程序

产品检验管理程序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产品检验管理程序

1. 目的

规范产品检验全过程,确保出厂产品符合客户要求。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集团各工厂产品的检验和控制。

3.职责

技术研发部组织编制《产品质量标准》、《抽样作业指导书》和《检验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标准,并督导执行。

生产管理部督导各工厂产品检验管理按本程序要求实施。

各工厂的品管科负责产品的质量检验和送检。

各工厂的生产科负责不合格品的原因分析、对策落实。

各工厂的品管科负责产品退货的原因分析、对策落实。

4.工作过程和方法

检验准备

4.1.1 技术研发部组织编制《产品质量标准》、《质量控

制表》、《抽样作业指导书》和《检验作业指导

书》等技术标准。

4.1.2 各工厂的品管科配备所需的检验设备、合格的检验

人员和检验环境。

4.1.3 品管科应将《质量控制表》、《抽样作业指导

书》、《检验作业指导书》等放置在各工作场所,

且方便员工查阅。

检验实施

4.2.1 各工厂的检验人员根据《抽样作业指导书》抽取

成品样品,抽样必须注意随机和分层原则。

4.2.2 各工厂的检验人员根据《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检验作业指导书》,正确使用仪器进行检验和

计算,并做好记录。

4.2.3 品管科应将新线投产、技术改造、长期停机后生

产的首批产品送到当地质量监督部门检验,以确

认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正常生产时,产品每年送

检一次。

检验判定

4.3.1 各工厂的检验人员根据《产品质量标准》对检验

的产品进行判定,出具《产品检验报告》,明确

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结论。

4.3.2 《产品检验报告》,经品管科长审批后,报送生

产科和生产车间。

4.3.3 不合格的产品,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处理。产品质量异常处理

4.4.1 品管科在《产品检验报告》中对不合格的产品提

出处理意见,督促采取改进措施后,重新检验。

4.4.2 生产科对不合格品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纠

正预防措施。

4.4.3 当产品不合格现象连续产生或问题较严重时,品

管科应及时向上级反映,由上级采取纠正措施。

标识

4.5.1对未检的产品,生产车间应及时作“待检”标识。

4.5.1对已检产品,生产车间应根据检验结果及时作“合

格”或“不合格”的标识。

品管科在《质量月报》中向生产管理部报告当月产品质量状况。

生产管理部督导各工厂产品检验管理按本程序要求实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向生产副总裁报告。

5.相关文件

《产品质量标准》

《抽样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

《质量控制表》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使用记录

《产品检验报告》

《质量月报》

检测报告管理程序

编写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批准人:日期: 1.目的: 对检测报告的内容、格式、编制、修改、签发、存档等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为客户

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和客观而有效的检测报告。 2.范围: 适用于本检测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的管理。 3.权责: 3.1…负责检测数据的记录、汇总、分析和检测报告的编制。 3.2…负责检测报告的审核。 3.3…批准检测报告的签发。 3.4…负责检测报告盖章、发放、副本(或拷贝)存档。 4.定义:无。 5.工作程序: 5.1对完成的每一次或每一系列检测项目要准确、清晰、明确和客观地出具检测报告, 在为内部客户进行检测或与客户有书面协议的情况下,可以简化的方式报告结果,但有关信息可从本检测中心随时调用。 5.2检测报告的格式和内容 5.2.1检测报告由封面、检测内容、检测结果、检测结论及检验、审核、批准人签名 等组成。报告的格式、内容应满足客户或检测方法中规定的要求,适用于所 进行的各种检测类型,尽量减小产生误解或误用的可能性,并且提供足够的 信息,这些信息通常是以下要求的内容: 5.2.1.1标题:检测报告; 5.2.1.2本检测中心的名称和地址; 5.2.1.3检测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在报告上编制编号和页码、以确保能够识别 证书的唯一性和完整性,并打印“以下空白”作为报告的结束语; 5.2.1.4客户的名称或地址:标明委托方单位的名称和地址; 5.2.1.5所用方法的标识:给出检测所依据的文件名和编号; 5.2.1.6检测样品的描述、状态和明确标识; 5.2.1.7日期:检测日期、有效日期,有必要时,给出抽样日期或委托/接收日 期; 5.2.1.8抽样计划和抽样程序的说明; 5.2.1.9检测结果:应按检测方法的要求给出结果(适用时,带有法定测量单 位); 5.2.1.10检测人、审核人、批准人的姓名、职务、签字或等效标识; 5.2.1.11需要时应注明检测结果仅对样品或批次有效及不得部分复印报告的 声明。 5.2.2当需要对检测结果做出解释时,检测报告中还应包括下列信息: 5.2.2.1对检测方法的偏离、增添或删节,以及特殊检测条件的说明,如环境 条件; 5.2.2.2根据检测方法中规定的技术要求给出符合或不符合的声明;

检测报告管理程序文件

检测报告管理程序 编写人: 日期:审核人: 日期:批准人:日期:

1.目的: 对检测报告的容、格式、编制、修改、签发、存档等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为客户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和客观而有效的检测报告。 2.围: 适用于本检测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的管理。 3.权责: 3.1…负责检测数据的记录、汇总、分析和检测报告的编制。 3.2…负责检测报告的审核。 3.3…批准检测报告的签发。 3.4…负责检测报告盖章、发放、副本(或拷贝)存档。 4.定义:无。 5.工作程序: 5.1对完成的每一次或每一系列检测项目要准确、清晰、明确和客观地出具检测报告, 在为部客户进行检测或与客户有书面协议的情况下,可以简化的方式报告结果,但有关信息可从本检测中心随时调用。 5.2检测报告的格式和容 5.2.1检测报告由封面、检测容、检测结果、检测结论及检验、审核、批准人签名等 组成。报告的格式、容应满足客户或检测方法中规定的要求,适用于所进行 的各种检测类型,尽量减小产生误解或误用的可能性,并且提供足够的信息, 这些信息通常是以下要求的容: 5.2.1.1标题:检测报告; 5.2.1.2本检测中心的名称和地址; 5.2.1.3检测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在报告上编制编号和页码、以确保能够识别 证书的唯一性和完整性,并打印“以下空白”作为报告的结束语; 5.2.1.4客户的名称或地址:标明委托方单位的名称和地址; 5.2.1.5所用方法的标识:给出检测所依据的文件名和编号; 5.2.1.6检测样品的描述、状态和明确标识; 5.2.1.7日期:检测日期、有效日期,有必要时,给出抽样日期或委托/接收日 期; 5.2.1.8抽样计划和抽样程序的说明; 5.2.1.9检测结果:应按检测方法的要求给出结果(适用时,带有法定测量单 位); 5.2.1.10检测人、审核人、批准人的、职务、签字或等效标识;

内部审核管理程序范本

管理制度参考范本内部审核管理程序范本a I时'间H 卜/ / 1 / 6

1.目的 为了验证铜板带厂现行OHS管理体系是否符合体系文件的要求和标准,评价确保OHS t理体系持续的有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为持续改进以及为管理评审提供依据,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OHS t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3.职责 3.1生产安保科负责内部审核的组织实施。 3.2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年度审核计划和内部审核报告,任命审 核组长,全面负责组织内部审核工作。 3.3审核组长负责编制内审计划,组建审核组实施内审,并编写内部审核报告。 3.4审核员应配合审核组长工作,按照分工编写检查表,实施审核,并跟踪不符合项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 3.5受审核部门应积极配合审核员的工作,提供审核过程所需的资源,针 对提出的不符合项制定并实施纠正预防措施。 4.工作程序 4.1审核计划的编制 4.1.1生产安保科每年定期编制内审年度计划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后实施,一般每年不少于一次,其间隔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可追 加审核。特殊情况指:组织机构变动、法律法规变化、新技术采用、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最高管理者认为必要时。 4.1.2审核实施计划的编制 每次内审由审核组长编制实施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放实施。内容包括:

a.审核的目的、依据、范围. b.审核时间和日程安排. c.受审核的部门及内审员审核分工等. 4.2 审核前的准备 4.2.1成立审核组 a.生产安保科负责内审的各项准备工作。 b.管理者代表任命审核组长,审核组长组织审核组。内审员根据 审核计划编制内审检查表,明确审核方式、审核内容等准备审核。 4.2.2对内审员的要求 审核员应经过培训具备内审员资格,同时应具备审核能力、独立工作和组织交流能力,并且审核员不能审核自己的工作。 4.2.3审核计划批准后, 由生产安保科将审核计划及审核通知送达管理者代表、受审核部门和审核员,受审核部门要通知本部门所有与 OHS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人员做好接受审核的准备。被审部门对审核计 划若有异议时,及时通知审核组。 4.3审核的实施 4.3.1首次会议 4.3.1.1审核组长负责组织首次会议,通知召集有关人员、部门、领导出席会议。 4.3.1.2审核组长主持会议,向受审核部门介绍审核组成员,确认审核计划,说明本次审核的目的、范围、审核依据、审核采用的方 法和程序,并确认配合人员、日程安排、人员分工、中间或未次会议的时间及参加人等。 4.3.1.3现场审核 a.按照审核计划,依据内审检查表实施审核。

来料检验管理程序精编版

来料检验管理程序精编 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QP—0029/B0 来料检验控制程序 2012年06月09日发布2012年07月01日实施 深圳池航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修订履历※※ 文件修订记录

1目的 为确保来料质量满足生产及顾客的需求,特制定本程序。2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原材料及半成品的来料质量验证。 3职责

品保部负责本程序的制定、执行和培训。 负责本程序的执行。 各部门经理负责监督本程序的执行和本部门人员的培训。 采购部负责来料不合格批次的让步申请。 采购部、品保部、生产部、工程部的负责人为MRB成员,负责不合格物料的评审。 负责质量的副总经理(或授权人)负责不合格物料最终处理意见的审批。 4定义 :来料质量验证。 不合格批:未通过IQC的抽检批。 :物料审核委员会(评审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要求物品)。 让步处理:通过MRB的评审,对不合格批次的物料作出放宽接受条件的处理措施。 5流程图 来料检验流程见附件一。 6程序 采购的物料到公司后,由仓管员点收数量,确认来料同采购订单一致后存放在待检区,并填写好「送检单」提交给IQC。 收到送检单后,首先必须将来料生产厂商与《合格供应商名单》进行核对,对未收录在《合格供应商名单》上的供应商来料,作为不合格批处理。 检验员根据送检单、来料检验记录、AQL表,确定来料的检验类型(正常检验、减量检验、加严检验),并在「来料检验报告」上填写样本数,按《GB/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抽样。 以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为检验依据,对来料进行检验,若物料与样板或承认书(规格书)不一致时,应以书面报告形式及时知会上级。 若来料无样板、承认书(规格书): a)试产物料,IQC转交工程评核。 b)非试产物料,IQC作不合格品处理,并以「来料异常单」的形式通知采购部,要求其 主导该类物料的确认并回复处理方案给品保部。 抽检完毕,将抽检样本及时送回原处,并按原包装方式妥善包装,按检验结果对物料的质量状态进行标识。 将检验内容详细记录在「来料检验报告」上,检验报告必须经品保部主管确认,一式四份,一份自存,其它发送物料仓库、采购、财务。 对有强制性认证要求的关键零部件,必须作定期(每年1次)的确认检验,具体可按以下方式进行: 6.8.1由供应商出具检测报告; 6.8.2由公司内部检测; 6.8.3委托权威检测机构测试。 对于抽检不合格物料,IQC第一时间以「来料异常单」的形式知会采购部、物控部及相关部门,IQC在不合格品上贴红色不合格标识并等待进一步处理。 6.9.1采购部确认不影响生产的不合格批物料,作退货处理。IQC在物料上贴红色不合格标签,由物料仓管员把不合格物料放置于不合格品区,采购部通知供应商退货。

成品检验控制程序

成品检验控制程序 1 目的 加强成品质量管理,规范成品出货检验流程,保证出货品的产品品质 2 范围 适用于入库前完成品、外发加工成品检验 3 原则 程序流畅,责任明确,全面细致,真实准确 4 作业控制 4.1 成品检验的内容 4.1.1 包装检验:核查包装内产品、防护措施、包装材料、储运标识等 4.1.2 入库检验:核对待检品,做好检验准备、允收批处理货拒收处理 4.1.3 出货检验:安排出货检验,核对出库单内容、数量等 4.2 检验前作业 4.2.1 生产部门开立“入库单”送交仓库品管 4.2.2 检验前需核对设备器具是否仍在有效校准/检定周期内 4.3 检验作业 4.3.1 检验人员必须接受过专业上岗训练 4.3.2 检验须依照成品检验标准执行 4.3.3 检验结果须填入成品检验报告 4.3.4 检验结果未获得当班班长确认,产品不得流入下一工序 4.4 检验后处理 4.4.1 成品检验合格的入库作业 4.4.1.1 验收合格后,由品管员填《成品检验报告》 4.4.1.2 在“入库单”上确认合格,办理入库作业 4.4.2 成品验退作业 4.4.2.1 验退时,仓库主管依据成品检验报告上的判定将验退原因记载于“入库单”上。检验不合格品,按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4.4.2.2 送验部门在收到退货通知后两天内,取回处置,并填写“异常处理单” 4.4.2.3 退货批须保持批的完整性,不得混批后送检 4.4.3 成品报废作业 4.4.3.1 进判定为报废品、无使用价值时,由相关部门填写“报废申请单” 4.4.3.2 主管审核同意后,转仓储办理出售或丢弃 4.4.3.3 仓储部寻找合适供应商出售报废或予以丢弃 4.5 来料包装检验 4.5.1 所有来料的外包装应完好无缺,没有受潮、受挤压变形 4.5.2 所有来料的外包装应注明有供应商名称及P/N。对照A VL检查供货商是否在A VL记录中,P/N是否正确,若有不同之处或无法判断供应商及有关内容,则将缺陷记录于MR单4.5.3 若外包装有损坏或受潮,应检查受损部位的物料有无发生破损、变形、受潮等现象。一旦发现问题,报告有关工程师处理 4.6 外观要求 外观要求及缺陷的判定,如下表所示

检验科安全管理程序

检验科安全管理程序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检验科安全管理程序 一、目的 医学实验室的安全包括生物安全。化学安全、放射性安全及一般用电。用火安全等、其中生物安全最具专业特点,本程序旨在加强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及检验科的安全管理,防止样品交叉污染,防止疾病传播,医疗检验事故、火灾触电事故等时间,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和安全。 二、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所有实验室清洁消毒、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及管理和职业暴露的管理,适合于检验科实验室隔离、防护、试剂及危险品管理、防火灾、安全用电及发生事故后的 处理等活动。 三、职责 (1)科主任全面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和负责安全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发生重大事故时,由科主任决策和组织处理; (2)各专业组组长负责对发生的职业暴露进行评估和确定,并作出处理; (3)各专业组组长指定人员负责本组的特殊消毒工作;负责本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的室施;并配合进行本组内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4)物业中心保洁员负责检验科公共区域清洁,可重复利用机械 第 2 页共 2 页

的回收、清洗、消毒,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处理等工作;物业工作人员负责原始样品收集、运送过程的安全;科室保洁员负责实验室管辖领域内的清洁、卫生、消毒,以及废弃物的收集处理; (5)各岗位工作人员遵守生物安全规定,进行自我保护、监督员负责监督生物安全操作是否符合要求; (6)质量与安全小组成员负责检验科实验室日常安全的监督以及消防器材的管理; (7)值班人员负责值班期间安全用电、防火、防盗等管理; 四、程序、内容和要求 4.1 防护屏障和生物安全等级 4.1.1 检验科具有一级防护屏障,微生物检验配置生物安全柜,工作人员配备个人防护装备。检验科成立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由10人组成,小组成员任期三年,任期中出现特殊请情况中心主任可对之罢免。 4.1.2 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根据实验室检验项目的危害等级,实验室确定安全水平为BSL-2级,检验科实验室均为二级生物实验室。 4.2 设施和设备 检验科实验室的设施设备情况如下:每个实验室设洗手池,洗手池设在靠近出口处;有足够的空间便于清洁,地面平整、防滑,工作台面防水、耐热、耐腐蚀;实验室带锁并可自动关闭,门上有可视窗;有足 第 2 页共 2 页

成品检验工作流程

1. 目的 规范成品出货检验流程,防止不合格出货,及时发现、纠正产品质量隐患,保证产品质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厂加工、制造的各类产品的成品出货前的检验。 3. QA检验流程/职责和工作要求

出貨檢驗管理程序二 3.7 入庫作業:FQC依OQC判定OK的產品辦理入庫作業,倉庫收到FQC提供的【移交(入庫)單】按照【倉儲 管理程序】辦理之。 3.8 轉倉作業:OQC依生管開立之【轉倉通知單】對待轉倉之產品進行一一核對,經核對無誤后 在【轉倉通知單】上簽名確認並返還倉儲進行下一步作業。 3.9 出貨安排:業務依據客戶需求發出【出貨通知單】知會相關部門,進行出貨安排。 3.10 倉庫作業: 3.10.1 倉庫收到業務的【出貨通知單】時,進SOR系統打出【出貨單】給成倉人員進行備貨。 3.10.2 成倉人員依據業務提供的【出貨通知單】及【出貨單】執行【成品出貨管理規範】作業。 3.11 出貨OQA判定: 3.11.1 OQA出貨前抽檢是依業務提供【出貨通知單】及倉庫提供的【出貨單】進行相關檢驗作 業。另,生管需轉倉部分亦需經品保OQA人員確認簽核后方可進行轉倉作業。 3.11.2 出貨前主要是針對產品的外箱的標示及尾數箱部分做檢驗確認。 3.11.3 依【出貨通知單】上所列之內容對產品外箱標簽之品名規格、料號、客戶等一一核對, 檢查尾數箱是否用藍色膠帶封口,在抽檢過的外箱上作蓋章或簽名確認(相同料號產品出貨未達10箱則 全檢外標示)。 3.11.4 尾數及備品:50pcs以下的成品部分在出貨時,OQA須全檢包裝和產品品質,並將檢查過 的尾數箱用藍色膠帶封口。 3.11.5 判定: a.檢驗合格:出貨前檢驗合格,OQA則會簽【出貨單】可予以出貨。客人 需要出貨之【___檢驗報告】,則由OQA填寫的【___檢驗報告】,並與【出貨單】一起交給成品出貨人員, 隨貨送到客戶端。 b.檢驗不合格:抽檢不合格依【不合格品管理程序】進行相關 作業。 3.12 報表歸檔:【___檢驗報告】經上級簽核后,由品保OQA進行整理歸檔。 3.13 OQA例行檢驗項目:HSF抽測:OQA採取隨機抽樣送測方法每半個月按類型(Wire Harness、 Cable & PCB、Molding Cable等)挑選有代表性的產品各1pcs送於總廠HSF測試專員,分別對該產品的全部組成零部件做測試並告知測試專員,此款產品的客戶料號報告裏的內容包含測試產品料號、測試值、測試時間、測試人等以便日后追溯,測試報告再傳回玖興品保歸檔。 3.14 針對判定特採處理方法詳見【特採管理規範】。 4 參考文件:【___出貨檢驗規範】【出貨檢驗規範】【成品出貨管理規範】【倉儲管理程序】【工程圖面】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特採管理規範】 5 表單:【___檢驗報告】【出貨檢驗日報表】【出貨通知單】【移交(入庫)單】【出貨單】【出貨抽樣計 劃表】【轉倉通知單】 6 流程圖:

感官检验管理程序

感官检验管理程序 1. 目的 规范感官检验项目程序,确保检验准确率。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人员从事感官项目检验工作。 3. 职责 3.1 各室负责人负责提出部门人员培训需求与计划,并对本室内部培训工作的实施情况和培训后的表现进行监督。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本实验室从事感官检验工作人员培训计划和必要时的再培训准则;负责各类培训实施的总体策划和效果跟踪;负责培训的对外联系;负责对感官检验人员的能力的确认;负责对感官检验设施、环境和方法的确认。 3.3 质量负责人负责拟定感官检验项目人员名单,制定和实施质控计划,定期对感官检验项目进行质量控制。 3.4 主任负责感官检验项目的授权和批准。 3.5 质量控制室负责培训效果评价时所需的考核安排工作(适用时),负责所有培训、再培训、和培训后表现监督记录的归档管理。 4. 工作程序

4.1 人员 4.1.1 感官检测人员的选择和培训包括: (1) 招聘、人员的初筛和开始测试 (2) 感官检测人员应具有基本感官功能,并具备相关的颜色、特殊污点/气 味的检测、描述产品特性的个人能力。在测试过程中综合考虑感官检测员个人特点和习惯可能会对实验造成的影响。 4.1.2 培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 覆盖的范围应包括感官的使用、对检测程序的熟悉程度和了解。 (2) 食品和香水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3) 感官检测员应知道与测试有关的产品的类型。感官检测员的安全应给予 特殊考虑。另外,应记录和重视感官检测员的膳食、健康和伦理观念。任何时候,感官检测员应报告其所遭受病痛的影响。 (4) 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感官检测培训计划和制定能力要求;感官检测员经 培训合格,在达到规定的能力级别参加检测。 4.1.3 特殊目的选择 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对感官检测人员的测试能力确认的方法,。包括:改变样品成分的浓度、记录测试的结果,分析复制的样品、或者通过测试一个类型产品的描述分析来实现。

过程成品和出厂质量检验管理方案

温州市九特阀门有限公司 产品制程质量控制方案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必须要加强和完善制程的质量控制,加强质量监管力度。使处于生产线的不同阶段半成品都符合工艺标准和技术要求,防止不合格半成品流入下道工序,稳定产品质量。现制定以下 一、目的 明确制程检验作业程序,对产品进行首检、巡回检验以及完工检验,以确保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二、范围 适用于生产线各加工工序首检、巡回检验以及完工检验的过程 三、相关部门职责 1品管部负责产品制程中首检、巡回检验以及完工检验及参与不良品的审核与执行和质量记录保存。 2生产部及各生产车间。 ①生产部各级管理人员应随时检查、稽核生产作业的质量状况,对异常及时进行排除或协助相关部排除。 ②负责制程点检验区域的生产秩序,以及不良品的改善与纠正措施的执行。 ③维护、保养设备与工装,确保其正常运作。 3.技术门 ①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的控制、工艺技术更改的控制及参与不良品的审核。 ②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文件,完善图纸管理制度。 ③不定期对作业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核查。 ④协同质检部处理质量异常问题。 4.采购部 ①保证供方交货准时性,提高采购产品合格率。 ②配合质量管理部进行各类采购产品的质量监督、质量改进及改进结果的验收,以及质量索赔及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③合格供应商协作配套能力调查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四、工作程序 1制程自主检验 制程中每一位操作者均应对所生产的制品实施自主检查,遇质量异常时应即予挑出,如系重大或特殊异常应立即报告质检人员和车间主任,共同分析原因及处理对策。 车间主任或主管均有督促所属员工实施自主检查的责任,随时抽验所属员工各制程质量,一旦发现有不良或质量异常时应立即处理外,并追究相关人员疏忽的责任,以确保产品质量水准,降低异常重复发生。 2首件检验 操作者要严格按《首件检验制度》执行,对所生产的首件零件实施自主检查,认为符合要求后,送检验员检验。这对于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线切割等设备靠编程和刀具来保证加工质量的,以及冲床等靠模具保证质量的批量产品,尤为重要。因此,每天、每班生产的第一件,或当机床、模具、刀具等因素变化后的第一件均应实行首件检验。首件应由操作者自检后加以标识,然后检验员按照产品生产工序、工艺规程,对首件样品进行全面检查、测量,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正常生产。首检应保留必要的记录,如填写《首件检验单》。 3巡回检验 制程检验员每天在不同时段对各生产岗位进行巡回检验,依据产品生产工艺规程和技术要求进行判定,将检验结果记录在《零部件检验记录单》上,若发现质量异常现象,立即责令操作者停止生产,采取纠正措施直至异常现象排除后,方可正常生产。若检验员无法判定,应及时填写《质量异常反馈单》,呈上级品管部门审核,或会同生产、技术、采购部门协商解决。对产生的不合格品要进行评审,当评审为返工时,通知生产部门进行返工;当评审为降级回用时,可直接入库;当评审为报废时,要填写《废品通知单》,通知生产部门办理入废品库,并在废品上作好明显标识及时隔离保存。 4完工检验 ⑴在制的半成品完工后,经全检或抽样检验合格,检验员要在《加工路线单》上签字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或入库;不良品经返工后需重新检验,合格签字后入库。 ⑵制程中的发现的不良品应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若出现批量不良品则要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5.装配线上不良品处理 在装配过程中发现不良品(已从半成品库领出)时,要求退回仓库申请换料,首先装配车间对现场不良品进行管制,然后填写《装配线内不良品处理单》转品管IQC 判定,IQC检验时必须将判定结果在换料单上注明,需说明是来料不良、作业不良或其他方面原因,同时品

检测工作管理程序√

检测工作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对检测工作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有效可靠,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试验室的各类检测工作的全过程。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落实指令性质量检测任务,负责检测报告的发放和保存工作。 3.2 各功能试验室负责样品采集和检测,填写原始记录,进行数据计算和原始记录整理。 3.3 技术负责人负责对检测报告的审批,负责对检测工作程序和方法的审核。 4 程序内容 4.1 检测工作程序 4.1.1 试验室主任组织人员编制年度检测计划或根据指令性检测任务编制检测计划,经技术负责人审核、试验室主任批准后下发。 4.1.2 采样人员按规范、标准及设计图、合同文件要求执行采样。 4.1.3 采样回来后,采样人员必须到样品室及时办理样品移交登记手续。对合格样品在样品验收登记表上进行登记。样品在样品室按待检、检毕情况分区、分类保管。 4.1.4 对合格样品进行登记后,及时通知相关试验负责人进行检验。样品从采集、验收、移交、保管及检毕后的处理等过程的具体要求按照《样品管理程序》执行。 4.1.5 检测人员必须持有承检检测的上岗证方可检测和出具检测数据。 4.1.6 检测前,检测人员必须检查所用仪器的工作状态和环境温湿度条件并在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上记录;检测时,应严格遵守仪器操作规程以及样品测试的方法和标准,正确填写原始记录;检测后,检测人员再次检查并记录所用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进行记录后恢复仪器原有的状态。原始记录数据经计算后交复核人员复核。原始记录的填写和复核工作按《记录和档案控制程序》执行。 4.1.7 当发现检测结果有疑问时,应进行复验。 4.1.8 检测结束后,检测人员应及时将检毕样品放在至样品室留存。 4.1.9 复核人员将复核无误的原始记录交检测报告编制人,由编制人编制和打印检测报告,检测报告一式两份,实行三级签名制。经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批准并填写签发日,一份加盖本试验室专用章发出,一份印章登记存档。检测报告具体的编制、审核、存档和发出工作按照《检测报告编制和管理程序》执行。 4.2 复核检测工作程序 当对检测结果提出异议时,由规范、标准有关规定,先对本试验室样品检测过程进行审核,再决定是否需要复核检测。若需要进行复核检测的,复核检测后出具检测报告。

《内部审核管理程序》

内部审核管理程序 1.0目的 本程序旨在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被有效运作和维持,是否符合有关要求,以便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以维持或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2.0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一切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内部审核活动。 4.0内审程序 4.1年度内部审核计划 4.1.1根据拟审核的活动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程度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由品质部 主管负责策划各部门全年审核方案,编制《年度内部审核计划表》(含年

度质量体系内审、制造过程内审、产品内审计划),确定审核的范围频次和方法,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每年内审至少一次,并要求覆盖本公司的整个质量管理体系。 4.1.2出现以下情况时可由管理者代表决定增加质量体系内部审核: a.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 b.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用户对某一环节连续投诉; c.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的变更; d.在认证证书投诉时; 4.1.3出现以下情况时可由管理者代表决定增加制造过程审核 1)产品质量下降 2)顾客抱怨或索赔 3)生产流程更改 4)强制性降低成本 5)过程不稳定 6)内部部门的愿望 4.1.4 制造过程审核的范围 审核应覆盖所有制造过程,一个工序由多个过程组合时,应按过程来审核,不应按照一个工序来审核。 4.1.5出现以下情况时可由管理者代表决定增加产品审核 a. 产品质量有下降趋势,或不稳定; b. 顾客抱怨或索赔; c.生产流程更改,或零件来源更改; d. 部门的愿望。 4.1.6 产品审核的范围 产品审核应确保覆盖全部产品,提供给客户的全部产品均应进行审核。 4.1.7 年度内部审核计划的制定应根据《质量手册》“过程分析表”内容中的条款 分配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等内容进行,以确保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得到充分的策划。

检测工作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了规范检验检测工作管理过程,明确检验检测工作的流程,保证检验检测结果科学、公正、准确、及时,特编制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中心所有固定的及非固定设施场所的检验检测过程的控制: 2.1 确定检验检测业务类别。 2.2 检验检测业务受理、任务分发。 2.3 组织实施检验检测工作流程。 2.4 数据控制。 2.5 编制、审核和签发检验检测报告。 2.6 发送报告和事后处理。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负责检验检测工作中技术运作管理工作。 3.2质量负责人负责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管理工作。 3.3经营科负责本中心检验检测市场开拓及客户回访工作,同客户签订检验检测合同并组织合同的评审。 3.4综合科负责办理委托检验检测协议书的签订、检验检测业务的受理及分发、待检和流转期间的样品管理、检验检测报告的发放、检测费用的收取等工作。 3.5检测六科(结构检测科)负责主体结构检验检测业务受理、检验检测报告的发放、检测费用的收取等工作。 3.6检测二科(地基基础检测科)负责地基基础检验检测业务实施、检验检测报告的发放等工作。 3.7检测三科(建筑机械检测科)负责施工机械检测业务受理、检验检测报告的发放、检测费用的收取等工作。 3.8检验检测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检验检测工作的协调监督管理。 3.9检验检测人员按要求做好检验检测工作,对检验检测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及时性负责。 3.10审核员负责检验检测记录及报告的审核,对所审核的检验检测记录和报告的正确性、及时性负责。 3.11授权签字人负责签发授权领域的检验检测报告;对报告结论准确性负责。 3.12监督员负责检验检测工作过程中的人员监督和能力监控及风险控制等质量保证工作。 3.13总工办负责检验检测记录和检验检测报告的管理工作。

产品检验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18-03-24 页次2/4 产品检验控制程序 编制部门:质量管理部 编制: 审核: 会签部门:制造部、研发中心 会签:、 批准: 修订记录: No章节号修订摘要修订人修订日期 备注:如本修订记录页不够,可另加修订的记录页面。 1 目的

生效日期2018-03-24 页次2/4 对外购/外协物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和试验,保证只有检验合格、让步接收的产品才能被使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外购物料、过程产品和成品的检验和试验。 3 权责 3.1 研发中心负责编制零件图样、产品图样、零部件采购/检验标准、成品检验标准。 3.2 质量管理部负责来料检验、过程巡检、成品抽检及外协/外购成品抽检及记录。 3.3 技术工艺课负责编制生产过程/工序检验指导书,并指导生产线实施检验。 3.4 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过程自检、互检、全检及记录。 4 定义 4.1 产品检验:使用工具、仪器或其它分析方法检查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是否符合特定的技术标准、规格的工作过程。 5 程序 5.1 来料检验 5.1.1 来料检验策划 5.1.1.1 来料检根据各类物料的质量特性、供应商的质量水平拟定《来料检验全检清单》,报质量管理部负责人审批后执行。 5.1.1.2 来料检根据物料对最终产品影响的程度,拟定《免检物料清单》,报质量管理部负责人审批后即可实施免检。(免检物料由仓管员对其名称、规格进行验证) 5.1.1.3 对于本公司暂不具备检验条件的物料,来料检应及时提出验证检验申请,经质量管理部负责人批准后,由供应商提供相应的出厂检验报告,来料检对其实施验证。 5.1.2 来料检验实施 5.1.2.1 外购物料送货到厂,仓管员依据《采购订单》核对物料编码、品名、规格、数量,核对无误后分批次报来料检组织实施检验。 5.1.2.2 来料检按照零部件采购/检验标准、零件图纸、抽样检验标准对外购物料执行检验、判定。检验合格,出具《来料检验报告》,由仓管员办理入库手续;检验不合格,应对其进行标识、隔离,具体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5.1.2.3 对贮存时间超出有效期的物料,由仓库向来料检提出复检,具体按《仓库管理标

记录管理控制程序

1. 工作目的 对本站记录和档案的填写、标识、借阅、保管和处理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记录符合检测/鉴定工作要求,为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检测/鉴定工作符合要求提供证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站各种管理活动和检测/鉴定活动记录识别、收集、编目、存档、借阅、维护和清理等环节的控制及档案的管理。 3. 工作职责 3.1 检测/鉴定人员负责原始记录的填写。 3.2 监督员负责对记录真实性的监督。 3.3 技术质量管理部部长负责批准技术/质量记录的借阅复制,分站站长负责批准分站技术记录的借阅复制。 3.4 技术质量管理部负责技术/质量记录的归档保管。 3.6分站综合办公室负责分站技术、质量记录的归档保管。 3.6 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技术记录的销毁,质量负责人负责批准质量记录的销毁。 4. 工作程序 4.1 记录的分类和控制要求 4.1.1 记录分为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 4.1.1.1管理体系运行中形成的记录为质量记录,主要包括: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记录;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记录;人员培训和考核记录;投诉处理记录;管理体系文件控制记录;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记录;合同评审记录;监督检查记录等。 质量记录格式应包括:记录的标题、记录的标识和总页数、日期、记录人等项目。 4.1.1.2 检测/鉴定等技术运作形成的记录为技术记录,主要包括:检测/鉴定原始记录;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记录;检测/鉴定报告及副本等。 技术记录格式还应包括以下内容:检测/鉴定的对象、检测/鉴定时的环境条件、使用的

仪器设备、记录观察得到的数据、计算公式和导出的结果、意外情况的描述和记录(适用时),记录人和审核人等必要的信息。 4.1.1.3 技术记录应满足复现的要求,提供足够的信息并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设计。 4.1.2 记录格式的编制应符合《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 4.2 记录的形成 4.2.1 记录的填写由执行人员在产生的当时予以记录,填写时使用钢笔或中性签字笔,所有签名应由本人亲笔签署,不允许代签。 4.2.2 技术的原始记录必须在工作现场进行记录,不允许追记、补记。 4.2.3 原始记录填写过程中应注意单位书写要求、字迹清楚,取位合理。 4.2.4 检测/鉴定人员在完成记录后应及时按照规定的要求由审核人员进行审核。 4.2.5 如遇原始记录填写错误需要更改时,应采用“杠改”的方式在错误处划一杠。更改人在“杠改”内容的右上方填上正确的内容后签名。 4.2.6对于记录表内无内容可填的空白栏,应用“/”标记。 4.2.7鉴定记录可选择适宜的方法,如书写、绘图、影印、计算机、录音、照相、摄像和3D激光扫描等。当被鉴定对象的特征可能出现动态变化时(如消失、好转等),且该特征又是判断依据时,除文字记录外,还应通过照相或录像方式保存鉴定时的发现,并配以必要的标识便于核查。 4.3 记录的管理 4.3.1 日常工作中形成的质量记录按照《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由资料管理员归档保存。 4.3.2 技术记录 4.3.2.1 本站技术记录填写完成后要及时归档保管。 4.3.2.2 数值修约按GB/T 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进行。 4.3.2.3 检测/鉴定人员应根据标准方法、规范要求对原始记录作必要的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时,发现异常数据不可轻易剔除,应报告部门技术主任,进行研究后决定取舍。 4.3.2.4 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记录应转换成法定计量单位的表达。 4.3.2.5 检测/鉴定人员填写原始记录后,应由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人员进行审核并签名。

QP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Q P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 序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1.目的 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性和有效性,及时处理顾客投诉。 2.范围 适用于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所涉及的区域的内部审核活动。 3.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制订每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并组织实施。 3.2 内审员具体实施内部审核及纠正措施的跟踪检查和验证。。 3.3 各职能部门协助审核组长,配合做好内部审核工作,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3.4 审核结果由审核组长进行评审,并向总经理报告审核中发现的问题。 4.工作程序 4.1 年度审核计划 4.1.2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及时组织进行内部审核: a.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 b.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对某一环节连续投诉。 c.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的变更。 d.在接受第二、第三方审核之前。 e.在质量认证证书到期换证前。 f.在产品认证监督检查前。 4.2 审核准备 4.2.2 内审员要经过培训、考核获得资格并经总经理任命后方可参加内部审核工作,内审员所审核的范围应与其工作无直接责任关系。 4.2.4 内部审核计划内容包括: a.审核的目的和范围; b.审核依据:ISO9001标准、质量管理手册、质量管理体系程序、 国家有关产品标准等; c.内部审核工作的安排; d.审核组成员及分工; e.被审核部门所涉及到体系要素; f.顾客投诉。 g.认证标志的使用情况; 4.3审核实施 4.3.1 首次会议 4.3.2 现场审核 a.审核员使用编制好的《内部审核检查表》,用它作为审核工具,审核采用的 主要方法是抽样检查,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做到客观公正; b.审核员根据《内部审核检查表》作好记录,通过交谈、查问文件、检查现 场、收集证据、检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记录不符合项事实,并提请受审核科室负责人注意,得到其确认; c.审核员根据现场记录的不合格事实,写出《不符合项报告》。 4.3.3 末次会议 a.参加人员:领导层、内审组成员及各部门领导,与会者签到。审核组长主持会议; b.会议内容:内审组长重申审核目的,宣读不符合项报告,报告审核结论,提出完成纠 正措施的要求及日期。

38成品检验管理程序

1 目的 验证成品是否满足规定要求,以保证产品出厂质量。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成品的检验。 3 术语 无 4 职责 4.1 事业部质量部门负责成品检验、成品发货前检验(最终审核)及全尺寸检验。 4.2 事业部质量部门负责成品有关的性能和型式试验的抽样送检。 4.3计量测试中心负责成品有关的性能试验和型式试验。 5 控制程序 5.1 成品检验依据成品检验指导书。对试制、小批试产等尚未进入批量生产的产品,依据控制计划、产品图纸等技术文件检验。 5.2 成品检验指导书的编制,以产品图样、产品标准、技术文件、顾客的特殊要求等为依据,由事业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编制,相关人员会签后,质量负责人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后下发实施。 5.3 成品检验的接受准则为:凡属于计数值的抽样方案,其接受标准为(0,1)方案;如有其它状况(如外观封样等)的接受准则,必须以文件形式规定,并需征得顾客的同意;外观封样接受标准则参照外观封样程序。 5.4 成品检验 5.4.1 产品完工后,由工段长安排送“待检区”或挂“待检”标牌,开具“成品送检单”(QJ/08-05/01)交成品检验员检验。 5.4.2 成品检验员按“成品检验指导书”要求对成品进行检验,在“产品检查成绩书”(QJ/08-05/02)中做好记录。 5.4.3 成品检验员在检查实物质量的同时,应对附件、合格证、外包装箱标识及包装质量进行检查。 5.4.4 对需送计量测试中心检测的项目,成品检验员应填写“委托试验书”(QJ/07-07/03),经主管领导审核后送检。 5.4.5只有当所有的检验数据和试验结果全部符合“检验指导书”等文件规定的要求时,成品检验员方可在“产品检查成绩书”(QJ/08-05/02)中下合格结论。 5.4.6 对判定为不合格(品、批)的产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ZSH/QCP/08-06)控制。 5.5 发货前检验(最终审核) 5.5.1 销售部门应在发货前1-5天书面通知事业部发货产品的型号、数量、顾客名称、发货时间等。 5.5.2 事业部成品检验员应根据发货计划和“发货前检验指导书”进行发货前检验。 5.5.3 “发货前检验指导书”由事业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编制,经相关人员会签后,质量负责人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 5.5.4 检验的项目至少应包括: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1.目的 审核质量体系涉及的部门所开展的质量活动及其结果是否符合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并为质量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进行的内部质量体系(包括公司内部GSP体系以及流程执行,以下同)审核。 3.职责 3.1最高管理者批准《年度审核计划》、《内部审核实施计划表》、《内部审核报告》。 3.2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并审核年度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计划。 3.3企管办负责制定《年度审核计划》、《内部审核实施计划表》并协助管理者代表组织内审,检查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 3.4内审组负责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实施。 3.5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纠正措施的实施。 4.工作程序 4.1审核频次与方式 4.1.1本公司每年对质量体系涉及的各部门进行至少一次常规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关于GSP体系的内审按照GSP的相关规定进行,流程执行的内审每季度进行一次抽查)。

4.1.2当有以下情况发生,企管办(GSP内审为质管部)判断必要时,经管理者代表认可,最高管理者批准可适当增加审核次数。A)发生产品的提供过程有重大问题,或客户有重大投诉。 B)公司组织机构、质量方针和目标等有较大改变。 C)质量体系初建或有重大改变或即将进行第二方或第三方的审核。4.1.3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以集中或滚动的方式进行,每年应确保质量体系涉及的所有部门及其条款至少覆盖一遍。 4.2年度审核计划 4.2.1企管办于每年第一季度制定年度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计划,填写《年度内审计划表》,报管理者代表审核并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实施。 4.2.2《年度内部审核计划表》的内容 A)审核目的、范围、依据、方法 B)审核的时间(月份)安排 C)审核的频次 D)受审核部门 4.2.3根据需要,可审核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全部要求和部门,也可专门针对某几项要求或部门进行重点审核,但全年的内审必须覆盖质量管理体系全部要求。 4.3 审核准备 4.3.1由管理者代表根据受审核部门及审核内容在审核前二周任命具有内部审核员资格的合适人员担任审核组长,审核组长负责本次审

产品检验管理程序

产品检验管理程序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产品检验管理程序 1. 目的 规范产品检验全过程,确保出厂产品符合客户要求。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集团各工厂产品的检验和控制。 3.职责 技术研发部组织编制《产品质量标准》、《抽样作业指导书》和《检验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标准,并督导执行。 生产管理部督导各工厂产品检验管理按本程序要求实施。 各工厂的品管科负责产品的质量检验和送检。 各工厂的生产科负责不合格品的原因分析、对策落实。 各工厂的品管科负责产品退货的原因分析、对策落实。 4.工作过程和方法 检验准备 4.1.1 技术研发部组织编制《产品质量标准》、《质量控 制表》、《抽样作业指导书》和《检验作业指导 书》等技术标准。 4.1.2 各工厂的品管科配备所需的检验设备、合格的检验 人员和检验环境。 4.1.3 品管科应将《质量控制表》、《抽样作业指导 书》、《检验作业指导书》等放置在各工作场所, 且方便员工查阅。

检验实施 4.2.1 各工厂的检验人员根据《抽样作业指导书》抽取 成品样品,抽样必须注意随机和分层原则。 4.2.2 各工厂的检验人员根据《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检验作业指导书》,正确使用仪器进行检验和 计算,并做好记录。 4.2.3 品管科应将新线投产、技术改造、长期停机后生 产的首批产品送到当地质量监督部门检验,以确 认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正常生产时,产品每年送 检一次。 检验判定 4.3.1 各工厂的检验人员根据《产品质量标准》对检验 的产品进行判定,出具《产品检验报告》,明确 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结论。 4.3.2 《产品检验报告》,经品管科长审批后,报送生 产科和生产车间。 4.3.3 不合格的产品,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处理。产品质量异常处理 4.4.1 品管科在《产品检验报告》中对不合格的产品提 出处理意见,督促采取改进措施后,重新检验。 4.4.2 生产科对不合格品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纠 正预防措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