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解构与培育-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中国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解构与培育-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中国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解构与培育-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中国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解构与培育-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中国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解构与培育———基于主体功能区的新视角

王科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兰州730000)

提要: 本文从区域主体功能区的新视角明确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改革之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为了实现全面减贫而实施的扶贫开发战略导致了贫困地区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并由此内生决定了贫困区域化的特征凸显,扶贫绩效递减。基于理论分析,最后提出了培育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与进一步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功能;自我发展能力;扶贫开发

中图分类号:F120. 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3-3637(2008)03-0100-04

一、引言:增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出路

消除贫困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回顾20多年有针对性的整体扶贫开发进程,我国政府在反贫困上下了很大的工夫。理论界针对反贫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提出了各种政策措施。从1978年改革所带来的制度减贫, 1986年提出的开发式扶贫战略, 1994年的《国家八七扶贫计划》到2001年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经历了全面撒网、重点区域瞄准、各个击破、层层递进的瞄准过程,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 5亿减少到了2006年的2300万。

但是从现实来讲,中国现在的贫困问题已不是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而是长期以来有些区域呈现出“有时穷、而不是总是穷”的脆弱性贫困状态,区域性返贫现象较多,返贫率较高,扶贫的绩效不明显。学者们对这种区域性贫困显化的形成因素争论不一,有些认为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传统的历史文化造成的,有些认为主要是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脆弱造成的,还有些认为是不平衡的政策因素造成的,更有些主流经济学家认为是由于贫困地区主体不发育所造成的。

然而,令人堪忧的是,由于对区域性贫困显化的原因认识存在争论,导致了对扶贫开发的方向把握不正确。当前比较流行的扶贫开发对策建议中,表现出了一些脱离国情的现象,扶贫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受传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影响,大量地投入财力、物力、人力等流动性生产要素,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重视不够,造成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经济发展无法摆脱“生态环境恶化—贫困”的恶性循环陷阱。国外发达国家对问题区域尤其是对贫困区域的开发经验告诉我们,在反贫困的进程中,一定要遵循自然资源环境的禀赋条件,使贫困地区享受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增强个人和产业的发展能力。总结国内和国际的经验教训,笔者在这里疾呼:“千扶贫、万扶贫,提高贫困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是第一条。”①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是扶贫开发和消除贫困的第一位必要条件。目前,扶贫绩效不明显、返贫率高等一系列问题都是由于贫困地区缺乏自我发展能力所造成的表象性问题。针对表象性问题的对策措施,只能解决短暂之痛,治标不治本,没有贫困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就一定没有区域性贫困

的最终消除。

二、区域功能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解释

(一)已有文献评述

能力理论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76)的劳动分工论,他认为劳动分工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提高工人在某一专业领域的能力(工作熟练程度),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之后,又有一些古典经济学家着重研究了分工与专业化问题。李嘉图(D. Ricardo, 1817)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专业化与分工,他强调外生比较优势与分工的关系。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彭罗斯(Edith Penrose, 1959)以及理查德森(George B. Richardson, 1972)等以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发展了企业能力理论,成为20世纪后期经济学的一个研究热点。阿马蒂亚·森构建了个人能力框架,他认为财富、收入、技术进步、社会现代化等固然重要,但它们最终只属于工具性的范畴,是为人的发展来服务的。他认为能力就是一种自由,这样的自由既意味着个人享有的“机会”,又涉及个人选择的“过程”[1]。缪尔鲍尔(Muellbauer, 1991)和德热兹(Jean Dreze,1995)对森的能力方法作了进一步的拓展研究,并完善了能力框架。国内学者林毅夫(Lin et a,l 1999)提出了企业自生能力的概念,他根据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的预期获利能力,认为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在没有外部扶持的条件下,如果能够获得不低于社会可接受的正常利润水平,则这个企业就是有自生能力的。反之,如果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的预期利润低于社会可接受的水平,则不会有人投资于这个企

业,这样的企业就没有自生能力,只有靠政府的扶持才能够生存[2]。

国内学者参考林毅夫企业自生能力的概念,提出了区域自生能力。认为如果一个区域推行与本地资源禀赋相一致的经济战略和政策,吸引本地企业选择与本地资源禀赋相符的产业和技术,并最终使本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存活并发展起来,那么这样一个存在大量有自生能力企业的区域就是有自生能力的区域。反之,如果企业的产业和技术选择在政府“违背比较优势战略”的政策驱动下,同该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不一致,比如资本十分稀缺而劳动力相对富裕的欠发达经济在赶超战略的驱动下选择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那么该企业在面临市场竞争时就会丧失“自生能力”,并最终被市场淘汰,那么存在大量这样企业的区域就是无自生能力的区域。也有部分学者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系统内部具备的凝聚、整合和产出能力定义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强调经济发展的自身基础或造血功能。

但就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现状来看,虽然亚当·斯密最早从劳动的熟练程度与分工的视角论述了个人能力的重要性,学派都没有从这一视角进一步发展能力理论,阿马蒂亚·森以“自由就是一种发展”的观念开创性地论述了个人的可行能力,但他的这种视角只是从经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个人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性约束,如免受饥饿、营养不良、疾病以及能够识字算数、享受政治参与等方面。国内的一些学者以林毅夫的企业自生能力理论为基础扩展的区域自生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以小见大,但这毕竟只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一个构成部分,有以偏概全之嫌。因此,目前从企业或者个人等微观主体的角度研

究能力理论的学者较多,但是从区域或地区出发研究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学者较少,而且现有研究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学者大都受到传统经济理论的影响,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现象。

(二)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解释———主体功能区的新视角

在传统的区域发展理论中,把“空间”作为一种资源,对“空间”的配置问题是通过对其二分后开始的。即首先把空间资源按要素的类型分为可流动性要素和不可流动性要素。一般而言,传统区域发展理论是以可流动性要素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是把空间因素转化为要素流动的成本后进行理论构建的,重点考察的是同流动性相关的要素的运输成本以及要素的集聚现象。这种以可流动性要素的集聚与扩散为主线的研究思路,必然把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看成是一个中心———外围的不断转换过程。虽然以要素的流动性为研究的出发点仍是区域经济的主流,但对“区域发展”这一研究主题而言,这种研究思路的不足是明显的。首先,它仅考虑了空间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其次,它是以空间资源的无限性为前提条件;最后,在大部分的理论模型中都对空间因素作了同质化的处理。

随着区域发展实践的深入,区域贫困呈显性化,区域差距和可持续发展等区域问题日益突出,人们认识到在传统的区域发展理论中不可能得出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并进而思考区域发展的真实内涵以及空间在区域发展中的资源含义这些根本性问题。如果考虑空间资源的有限性和差异性特征,在一定的国土面积内,首先,空间资源具有双重价值,一方面它是生产要素聚集的空间载体,另一方面又是人类赖

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提供者;其次,这种双重价值在不同的空间上的组合是不同的,所谓的空间优化就是在一个二维价值坐标中对不同空间的功能定位问题[3]。只有在整体上对不同区域进行功能定位,才有可能解决区域性贫困、区域差距不断拉大、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等区域问题,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功能区的思想首先是在一些特定的发展领域形成并在一些相对专业的领域实施的。区域功能是基于区域差异之上的一种空间单元划分,根据空间单元的显著区域功能,可以将国土面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区,以突出不同类型区域的特殊功能。由于引致区域差异的原因是丰富性的,既有历史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原因,又有自然的、区位(包括边疆)的原因,这样,人们可以根据现实中的具体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规定区域功能,甚至会出现同一区域范围具有多重功能的现象。而主体功能区则充分考虑了区域的多样性,并对区域发展的特殊性给予了必要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它超越了一些专业性功能区的缺陷,突出了空间资源的互补性特征,突出了在整个国土范围内同时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三个方面的协调。

在这种视角下,某一地区的发展首先应该以其在所属国或区域的主体功能为前提,如在我国,目前把国土面积划分为四大部分,即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这四类功能区各有不同的特点,其开发和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各有侧重,有些区域侧重经济增长,有些区域侧重自然生态的保护,而我国贫困地区基本都处于限制和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区,其发展的重点应该是自然生

态的修复与保护。

因此,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衡量就不能仅仅沿用传统的纯经济指标来衡量,应该用经济、自然生态和社会发展三方面的相关指标来衡量,在这种衡量体系下,虽然各个地区的发展方向与重点不同,但是其自我发展能力的衡量与对比仍然具有可行性。因此,根据对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或自生能力等概念的界定与分析,并参考众多学者关于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概念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和阐释,我们认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指一个区域的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总和,是对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状况的整体描述。这种能力强调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自身基础和造血功能,但它不排斥外围力量对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相反,它是外围力量发挥作用的内在基础。在这个系统中,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形成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导向,区域社会发展能力是形成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区域经济集聚能力是形成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保障。

三、扶贫开发实践与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演变

如果追溯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即开始了扶贫的实践,但当时中央政府并没有公开承认存在贫困问题,再加上国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生产水平较低,无法实施大规模的扶贫行动[4]。当时,政府主要采用两种单纯的救济式扶贫措施来缓解贫困:一是对贫困人口实施救济、扶助、赈灾等福利保障;二是中央政府对边远落后地区,主要是边疆地区和革命老区

输入资金和物资,进行扶助。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各种因素积累的结果,全国人民普遍贫困,中国贫困人口的状况就不是那么突出。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城市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进行,各项事业的发展,一部分人口的贫困问题尤其是大部分农村贫困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尤其是80年代初期“三西”地区遭受的一场历史罕见的大干旱把这一贫困问题放在了历史的聚光灯下,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专门成立了“三西”开发办公室,并拨专款重点开发“三西”地区。从此,拉开了中国全面减贫扶贫开发战略的历史序幕。

真正意义上实施的具有针对性的全面减贫的扶贫开发战略,始于80年代中期,成型于90年代中期,具有代表意义的是中央政府发布五个纲领性的文件。第一是1984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落后面貌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态度和可行的措施,解决大多数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这一阶段的扶贫开发沿着建国后的路径,依然以生活救济性扶贫为主。第二是1987年11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动群众,大搞种养,发展经济作物,增加农业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条件;加强对外开放和对内联合;建立扶贫综合开发区等措施。从实践来看,这一阶段的扶贫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开始注重经济增长积累性要素的投入,如投入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配套输入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提高贫困区域的内部活力,增加“造血”功能,这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一个全面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成效的经济开发

式扶贫阶段。第三是1994年3月国务院正式公布实施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要求集中财力、物力、人力,用七年的时间基本解决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微观条件,如使大多数贫困户的人均收入达到500元(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以上,解决大多数贫困乡的人畜饮水和通电、通路等问题,开展成人职业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防治和减少地方病等人力资本积累措施。这一阶段更加注重原始积累性要素。第四是199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完善了经济开发扶贫战略,提出了产业开发的扶贫思路。第五是2001年国务院颁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提出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等目标。

总体来看,调整后的“造血”式的经济开发扶贫战略有如下几个明显特点:一是由帮助贫困农户维持生活为主转为支持其发展生产力;二是由单纯救济为主转为支持贫困地区资源开发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三是由分散支持一家一户转为强调依靠集体力量,即依托扶贫经济实体或企业来缓解贫困。应当承认,“开发式扶贫”战略的实施对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缓解贫困起了巨大作用,政策目标已基本实现。

但是这种“开发式扶贫”战略明显地受到传统发展经济理论的极大影响,随着实践的不断推进,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了这种发展思路的

负面影响。二战后发展经济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伴随着大规模的经济重建而茂然兴起,各种经济增长的理论和模型相继提出。这些理论和模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重视各种经济要素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只有对贫困地区进行大量的资金、人力等流动性要素投入,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才能突破经济发展的“临界”,摆脱“低水平陷阱”和“贫困恶性循环”。但是这种经济增长的模式和路径只重视了区域发展中的经济因素,忽视了经济发展中的非经济因素,尤其是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和社会发展因素,从而给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造成了“生存悖论”②的现实困境。正如罗森斯坦—罗丹强调的“发展经济学曾经确定了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但是那些所谓的非经济因素的存在,表明在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之间仍有一条鸿沟存在”[5]。

传统经济发展理论的局限性和“生存悖论”的现实性都要求在发展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资源环境承载力、社会发展能力和经济聚集能力都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正相关,这三者中有任何两个相互产生负效应都会使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下降。而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效应是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方式相关的。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从不同区域看,一些特定的区域(如海拔3000米以上和降雨量200毫米以下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自然负效应的积累,是最先达到环境容量的阈值水平的。这样,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就变成了“不经济”,必然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降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这时其区域的发展功能要转化为以生态保障为主。

从现实来看,我国50%以上的贫困人口居住在西部地区,其中70%的贫困人口集中在西部的深山、石山、荒漠、高寒、高原等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这些地区自然资源的支撑力和环境的承载力明显较低,在全面减贫的开发式扶贫战略下,“开发式扶贫”的政策目标显然是为了塑造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增强贫困人口自力更生的能力,但是由于受传统发展路径依赖的影响,在地方政府追求GDP增长的冲动下,“开发式扶贫”在促进经济增长进而减少贫困的同时,一方面导致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对社会发展的重视不够,尤其是在医疗卫生和教育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使本已孱弱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变得更弱,从而内生地决定了贫困区域化凸显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在空间上较为集中,贫困人口大部分都分布在西部的深山、石山、荒漠、高寒、高原地区,绝对贫困发生率在5% ~10%的省区有内蒙古、黑龙江、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在10%以上的有贵州、西藏和青海三省区;二是这些地区大都海拔较高,自然生态较为脆弱;三是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缺乏,教育、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如贫困人口劳动力文盲率高达16. 3%,比非贫困人口高10个百分点,而初中以上劳动力比重不到40%,比非贫困人口低15个百分点, 13~15岁儿童入学率低11个百分点, 15~17岁人口的儿童入学率低14个百分点。

这些区域已经成为中国反贫困历程中的贫困“钉子户”,因此,当前的扶贫开发已经不再仅仅是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而是要从

区域的主体功能出发,增强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

四、基于主体功能区的贫困地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培育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目前我国的反贫困问题已不再是解决少数人的温饱问题,而是要解决区域性贫困的问题。之所以呈现出区域性贫困,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区域大都地处海拔较高、交通不便、生态脆弱的地区,这些地区在整体区域内部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但长期粗放式开发的经济增长和扶贫开发方式使得自然生态和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并且这种滞后性已经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这时的区域发展,要明确其所承担的区域功能,统筹考虑一方水土、一方经济和一方人口的协调关系,要从自然环境、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培育和提升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一)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适当采取移民开发

贫困区域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是一个主要的原因。首先,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参照由中央政府直接拨付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设立专门的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由中央财政直接拨付,用于处于禁止或限制开发区域贫困地区的生态修复和维护。继续完善区域间合作和对口支援方式进行的受益者补偿,探索对于直接受益主体收取适当费用来充实相应生态补偿基金的做法,考虑采用从水资源费、水电费、旅游收入等渠道筹集受益者补偿资金。完善有利于区域生态保护的税费制度,加快建立按照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量征收的生态环境补偿费征收机制。

其次,促进形成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进一步增加对禁止或限制开发区域贫困地区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的专项转移支付,积极争取尽快将限制开发区域贫困地区的经常性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纳入中央政府预算科目。加快研究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法》,明确规定用于全国限制开发区域贫困地区经常性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的增长速度要略高于中央财力增长速度。探索建立健全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明确针对限制开发区域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以激励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最后,对于那些处于自然资源缺乏,生态环境恶劣,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口的禁止开发区域,且贫困人口分散,采用常规的扶贫措施成本过高,不能取得预期成效的地区,继续采用移民迁村的扶贫开发政策,加强这些地区的生态保护。

(二)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

首先,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主要功能是促进社会公平。然而,现有的某些社会保障,对社会公平发挥的作用是逆调节,反而加剧了社会不公平。比如,中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本来就大,只在城市里设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无疑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数据显示, 1991年,城乡居民社保支出比是50∶1, 1994年是100∶1, 2001年以后,不仅比值保持在100∶1的水平,而且社保支出的数额差别从1991年的245元扩大到2001年的1310元,相当于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因此,一要建立面向农村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现有绝对贫困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无劳动能力的人口,通过扶贫开发很难脱贫,只有纳入社会救济系统。二要健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支持提高和扩大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强度和保障范围,增加农村公共卫生支出,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防止农户因病返贫和因贫失医。三要尽快建立强制性的农民养老保险金制度,使外出务工的农民能在为输入地创造财富的同时,解除自身的后顾之忧。

其次,强化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目前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差、教育水平低已经成为农民收入提高和扶贫开发项目顺利实施的“瓶颈”。强化教育扶贫是指在继续重视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以法律的形式保证学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一是完善现有的相关法律政策体系,一方面以法律的形式保障每位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另一方面通过免费甚至补贴的形式提高贫困儿童的入学率,保证全体学龄儿童都能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二是要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学校图书、课桌椅及其他基本设施的拥有率,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三是对贫困地区接受高中和高等教育学生实施补贴,确保他们能够进一步深造;四是加大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投入,增加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的积累。要认清贫困地区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联动共生的可能性。③

再次,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贫困地区农村生产生活等公共基础设施缺乏,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道路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边远山区的部分自然村行路难的问题相当突出,乡村道路的管理更是问题,部分道路建设使用后因无有效的管理和维护措施,道路破损现象严重,路况极差。二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农田

水利工程建设和蓄洪、防洪、排洪工程建设相对不足,尤其是有限的水资源未得到合理的有效利用,农村抗灾减灾能力减弱。三是自来水设施建设在中心集镇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益面小,受益人口少,广大农村地区人畜饮水困难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四是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电源供电卡脖子、供电布局不合理、配电线路半径长、技术标准不规范、安全可靠性能低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

(三)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

首先,有选择地扶持和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在发展畜牧、药材、水果、花卉、棉花、马铃薯等传统特色农业资源的同时,探索采用财政贴息、投资补贴国债资金、股票、债券等方式扶持和培育水资源、旅游资源、风能、太阳能等区域性特色资源。同时,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品开发,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的换代升级。如推动企业开发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培育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形成参与社会分工甚至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和竞争能力。

其次,强化劳务经济的发展。发展劳务经济既是贫困人口提高自身能力,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又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首先,要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开展多形式、多技能农民工培训,力争输出技能型劳务;其次,要强化劳务输出组织管理服务,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劳务输转基地;最后,要探索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使农民工能够融入城市文化,完成其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

换。

五、结论

在主体功能区的视角下,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指一个区域的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总和,是对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状况的整体描述,是由区域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区域社会发展能力和经济聚集能力构成的一个三维系统。这个系统内部的各个因素都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各个因素运行的协调程度决定着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强弱。我国贫困地区由于受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由于地方政府一味追求GDP的发展目标,粗放式的开发发展,使得区域自我发展能力较弱。从区域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贫困地区的发展一定要明确其在我国大国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功能———主要发挥生态保护和修复作用,通过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培育特色产业来提升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注释:

①改革开放之初,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针对价值规律就大声疾呼“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 2000年后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针对国企改革又大声疾呼“千改革、万改革,提高国有企业自生能力是第一条”。

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存在着一个永恒的生存悖论,即人如果要对自然进行改造,就(可能)造成对自然的破坏,形成环境危机,危机人的生存;如果不对自然进行改造,就会因为物质生活资料的匮乏,发生资

源危机,同样危机人的生存。

③张学敏,杨敏宏.民族贫困地区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关系再思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 73-77.

参考文献:

[1](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3-13.

[2]林毅夫.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J].经济研究, 2002, (12): 15-24.

[3]姜安印.主体功能区:区域发展理论新境界和实践新格局[J].开发研究, 2007, (2).

[4]王永成.中国反贫困战略评析[J].理论与当代, 2006, (6): 19-23.

[5] P.N.罗森斯坦—罗丹.自然在飞跃:非均衡增长过程分析[M] //G.M.迈耶(G.M.Meier)和D.西尔斯·发展经济学的先驱(1984年),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8: 266.

作者简介:王科(1979-),男,宁夏西吉人,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中国区域经济关系。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竞争地位的六力分析模型分解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竞争地位的六力分析模型一、现存竞争者的影响力、活力、能力 鉴于中展集团公司以展馆经营和展览组织为核心业务,其竞争对手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已进入中国展览市场的境外跨国展览集团,第二类是国内具规模的展览集团,第三类是展览业发达地区的展览中心。 国外办展机构 1德国法兰克福展览公司,世界知名展览公司,每年在德国及世界各地举办100多个专业展览会,2003年营业额为,3.49亿欧元,1995,年进入中国展览市场,2000年在上海成立独资公司,目前在华主办展览,7-8个,中国市场的展览收入约占其总收入的10% 2德国慕尼黑展览公司,世界十大展览公司之一,每年在全球举办展览40多个,在全,89个国家拥有5家子公司和75个代表处,1995年与中展集团公司合资成立中国第一家合资展览公司,—京慕展览公司,2001年与德国汉诺威杜塞尔多夫展览集团以及上海浦东土地发展控股公司共同投资建造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同年成立了自己的上海独资公司,现每年在华举办展览9个。 3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世界最大的展览公司之一,拥有50万平米的室内展览面积,27个展馆,每年在世界各地举办展览90多个,2003年度营业额,25职能部门全资子公司4德国杜塞尔多夫展览公司,世界最大的展览公司之一,拥有40个行业第一的国际展览会,在世界各地有13个下属公司,64个办事机构,年营业额3.2亿欧元,90年代中进入中国,现每年在华举办10个展览 5英国励展,REED博览集团,世界最具规模的展览主办机构,每年在世界五大洲举办展览430多个,80年代中进入中国大陆展览市场,90年代末成立独资公司,2003年在华举办展览15个。 6法国爱博(EXPOSIUM)展览集团,法国最大的展览公司,每年举办展会100多个,2003,年营业额,1.7亿欧元,90年代中进入中国,现每年在华办展览会6个。 国内的办展机构 1上海世博集团,成立于2004年2月,注册资金11.1亿元人民币,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展览集团,下属5个上海顶级展览公司,2004年共举办展览会,112个,掌控上海48%的展览市场。 2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成立于1988年,其前身为自1957年始办的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常设机构,—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机关,该集团除负责号称中国第一展广交会外,还承办各种展览,目前资产总额32亿元人民币,拥有中国最大展览馆广州琶洲展览馆的经营权,是集展览组织和展馆经营为一体的展览集团

新中国扶贫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白族脱贫工作取得突出成就的主要原因如下:1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道教扶贫人口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中国在扶贫方面的成就足以记录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之所以取得这一成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工作不仅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而且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有效的制度保障。 1,扶贫的理论依据 党的根本宗旨是指导扶贫的理论基础。长期以来,由于资源有限,发展不平衡,自然灾害甚至战争,贫困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于贫困问题在人类历史上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抗击贫困并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抗击贫困的伟大呼吁的重要原因之一。时间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因此,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发展和共同繁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目标和使命。回顾中外历史,不乏罗马的辉煌时期和汉唐时期的繁荣时期。所有的封建君主和皇帝将军,除了追求文化和武术或扩大领土外,没有朝代提议消除社会贫困并努力实践。 主要原因是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意识,没有为人民服务制定治国的目的和宗旨。因此,尽管数千年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经济和社会繁荣昌盛,但人民的贫穷却长期存在。

纵观当前的资本主义社会,尽管在短短的三百多年中,通过工业技术,信息技术等手段,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已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人类社会的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是空前的。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三百多年的过程中,资源掠夺,战争和贫富差距拉大等不公平和不公平现象也很普遍。即使在21世纪,贫穷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仍然广泛存在。 根本原因取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性质。早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就毫不留情地揭露了资本追求利润。“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将无处不在;如果有20%的利润,它将是活跃的;如果有50%的利润,它将承担风险;对于100%的利润,它将敢于践踏一切。遵守人类法则;将有300%的利润,它敢于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吊销的风险”; 相反,如果资本不能产生利润,社会经济活动将难以正常运转,甚至会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以及资本背后的政府和国会不会将资金,人力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投入到扶贫和扶贫工作中,而这些工作不会产生直接的“利润”。 回顾历史,比较中外,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不断追求全民福祉,这是理论基础。为了我们目前的减轻贫困。 2,扶贫的经济基础 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是缓解贫困的经济基础。原始社会粮食分配中的所有人平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除贫困,因为其物质发展水平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现状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现状 众所周知,随着“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即将完成,中国贫困地区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绝对贫困人口已经基本脱贫,达到温饱生活的水平线,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功绩。同时,我们还应对目前贫困人口问题的现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中国贫困人口问题,为消除贫困扫除人口障碍。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社会基础方面分析,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具有如下现状: (1)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一遇天灾人祸,已经解决温饱的贫困户又会返贫。虽然国家目前没有统一完整的返贫数字和返贫率的统计,但根据曾毅在《反贫困与可持续发展》一书中指出广西一些贫困县的返贫率的计算估计。目前全国按最保守的10%左右的平均返贫率来算,应有1000万左右的返贫人口。还有农村非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即未列入国家级贫困县的乡村,仍然存在着一个贫困阶层,尽管缺乏准确的统计数据,但若按照3.5%的保守比率计算,亦至少有2000多万。 (2)、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太低。人口增长速度快,表现为农村贫困户新增人口的程度快和城镇贫困人口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而增加。根据“四普”资料,农村贫困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多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非贫困地区的贫困户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也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贫困人口的增加还表现为另外一个特征,就是老年贫困人的出现。 我国贫困人口的素质低下,不是某一方面的低下,而是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三个方面的全面低下。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落后,农村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一直偏低,有些地方整体平均文化程度还不足小学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营养不良和近亲结婚,农村贫困人口的身体素质表现为传染病和遗传病的发生率较高。所以,总的来说贫困人口素质差,特别是贫困地区文盲率高是我国目前的人口素质现状。 (3)贫困人口结构不合理,分布急集中又零星。农村贫困人口分布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集中性。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绝大部分集中在由国家和省、自治区政府分别确定的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中。二是零星,位于贫困县之外的农村贫困人口零星地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另外在我国大部分城镇都存在着由各种原因造

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趋势

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趋势 国际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99会展业又称会展经济,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或展览,获得直接或间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会展经济是客观存在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自18世纪中叶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成功举办以来,会展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会展业已经发展到相当的水平。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它在贸易交流、技术交流、信息交流、经济合作和增加就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发展状况 1。欧洲会展产业发展状况 欧洲是世界会展产业的发源地。经过150多年的发展,欧洲的会展经济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实力最强。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都已成为世界级的会展业强国。从世界上举办大型展览最多的25个国家的市场分布来看,最大的展览场馆大多集中在欧洲,世界上绝大多数大型和行业级展览都在欧洲举办。专业贸易展览占世界总量的60%以上。他们的展览规模、参展商数量、国外参展商比例、观众数量、贸易效应和相关服务质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德国被称为“世界展览王国”,拥有23个大型展览中心,包括9个1000多万平方米的展览中心。德国拥有世界五大展览中心中的四个。目前,德国的总展览面积为240万平方米。在世界主要会展业国家中,德国举办的专业国际展览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效益最大。目前,德国每年举办400多场国际展览。在世界上有很大影响的210个专业国际贸

易展览会中,近三分之二(超过130个)在德国举行。德国展览机构在全球有386个办事处,并形成了一个全球展览网络。德国会展业的显著特点是许多专业展览都是在城市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杜塞尔多夫国际印刷和包装展以及旅游城市纽伦堡的玩具展。 法国也是世界上会展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优势是举办综合性展览。法国每年举办1500多场展览,其中约180场为国内和国际展览,约12场以上为国际专业贸易展览。法国展览馆占地160万平方米,分布在全国80个城市。 英国会展业近年来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据英国展览报告统计,1999年英国举办了约900场展览,在1XXXX吸引了700多场展览,成为欧洲展览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意大利的主要国际展览主要在米兰、博洛尼亚、巴里和维罗纳举行。米兰国际展览中心是世界第二大展览场馆,展览面积37万平方米,会议厅面积13554平方米。 2。美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北美会展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今天,在美国举办的展览会的数量和展览业的直接收入在世界上排名第一。根据美国展览业研究中心的报告,在美国和加拿大XXXX举办的13185场展览,总展览面积为4561万平方米(其中美国占3498万平方米),843场展览,展览面积为9290平方米或以上,展览业的直接收入为104亿美元(包括90亿美元)

中国扶贫三十年演进史

中国扶贫三十年演进史 精准扶贫为什么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谭畅南方周末实习生柯言 2016-02-25 11:56:33来源:特稿 陕西平利县大贵镇毛坝岭村的“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居民集中安置区(2014年3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陶明/图) ?标签 ?精准扶贫 ?三十年 专题按:以举国之力发起的中国式扶贫,现在开始冲刺: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所有贫困县“摘帽”。22个省份立下军令状,若不能限期完成任务,省委书记或省长将被问责。

三十年间,中央政策几经调整,“精准”成为当下的新方向标。四川夹江,一场核查风暴剔除了数千“假贫困户”,只有核准了贫困人口的具体分布,方能更好地因村制策、因户制策。 目前全国七千多万贫困农民,因病致贫的占到42%。湖南安化,数千尘肺病贫困农民甚至陷入“因贫致病、因病返贫”的恶性循环,他们需要得到扶持,更渴望一条“干净”的致富路。 “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必须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改革现行扶贫思路和方式,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贫困是相对的。到2020年以后,也许我们又会提高贫困标准,在新的标准下解决贫困问题。那又是新一轮扶贫了。 到2020年,所有贫困县摘帽。按照现行标准,中国还有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不含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至少7000万农村贫困人口。 在2015年11月末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中西部22个省区立下了扶贫“军令状”。中办国办新印发的考核办法称,如果扶贫出了问题,省级党政负责人将被约谈甚至问责。 自1986年起,三十年间,中国的反贫困战役一直在“攻坚”,政策几经调整: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从“区域性扶贫”到瞄准贫困县、“整村推进”,再到“扶贫入户”……现在,扶贫的最新关键词是——“精准”。 “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必须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改革现行扶贫思路和方式,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说。 1986-1993:承认贫困,定义贫困 1986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成立,中国式扶贫——“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农村扶贫开发活动”拉开序幕。 当年5月14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主持了第一次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根据会议纪要,当时全国农村人均年纯收入在200元以下的约有1.02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2.2%,“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会议认为,此前多年“平均分散使用力量,一般化的领导方式”,是贫困地区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两个月后的第二次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宣布了国务院的决定:在原来用于扶持贫困地区资金数量不变的基础上,新增加十亿元专项贴息贷款。 在设立专门机构之前,1984年,中央划定了18个需要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带,国务院颁布《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此前,中央虽有性质类似扶贫开发的以工代赈计划和“三西”农业专项建设项目,但政策文件中却罕见“贫困”二字。 “以前我们不承认社会主义国家有贫困现象,政府也没有专门的扶贫机构和制度。存在扶危济困的行为,但没有上升到国家意志的高度。后来承认了,就要设置贫困线来定义贫困。”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万海远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到1986年,依据农村人均年收入和县级单位的财政状况,国定贫困县标准第一次划出:1985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元的县和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00元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对民主革命时期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老区县放宽到300元。

自我发展能力的概念

2012年11月刊 改革与开放 自我发展能力的概念研究 青雪燕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摘要:自我发展能力的概念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多个领域,它站在系统主体发展的角度上,强调系统内部的自身基础和造血功能,但并不排除外力的扶持和推动作用。我们都知道,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对于自我发展能力内涵的把握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探究系统依靠自身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自我发展能力概念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自我发展能力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发展方面,涵盖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企业自我发展能力等,同时,此概念在教育方面的运用也较多。因此,要对广义的自我发展能力概念做出界定,就必须对其在各领域的运用加以消化,提取出共性特征。 一、个人自我发展能力 (一)个人自我发展能力概述 对个人自我发展能力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他提出的劳动分工理论中,认为通过劳动分工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人的专业化程度和熟练程度,从而在提升个人创造财富的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劳动效率。 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也是有关个人能力的溯源之一。他把增加个人的能力作为发展的终极目标,认为“可行能力”就是指一个人在追求有价值的个人目标时所具备的,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透过森的研究可以发现,他认为可行能力是个人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并且强调依靠自食其力创造财富。因此,个人能力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发展是达到个人全面自由的过程[1]。在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窥见个人自我发展能力的影子。 国内学界对于自我发展能力的研究在早期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上。刘艳华将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看作是一个过程,学生要将各种知识和技能进行自主归纳、吸收和升华,形成自主、自为、自律、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潜力能力[2];莫晨宇提出了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是指以个人自身条件为基础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不完全排除教师和社会的外力推动作用[3]。这一观点注重创新和独立思考,认为教师、社会等外部资源对于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起辅助性作用,不能完全排除。我十分赞同,如何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利用好外部辅助性资源也是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除此之外,沈茂英在论述农村地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建设的问题时,认为自我发展能力是一个人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获取、利用社会资源,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4]。在这里,笔者也同时强调了自我发展能力的内部动力和对外部资源的利用。 (二)个人自我发展能力特点 从学者对个人自我发展能力论述中,我们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自主性,包含自生性和主动性。自生性强调主体的作用,主要依靠内部动力促进个人的发展,而主动性则强调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拓展个人能力;二是过程性,即个人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升;三是不排除外部资源利用,要根据自身需要将外部资源适当为我所用,将外力转化为内力;四是内生性,即依靠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创新,使能力主体的结构得以升级和完善[5]。在这里是指通过自身各因素之间的协作配合,实现个人实质性的提升和发展。 二、企业自我发展能力 (一)企业的自生能力 说到企业的自我发展,不得不提林毅夫教授和谭国富教授提出的“自生能力”,这是专门针对企业发展提出的概念。所谓自生能力,是指“如果一个企业通过正常的经营管理,预期能够在自由、开放和竞争的市场中赚取社会可接受的正常利润,那么这个企业就是有自生能力的,否则,这个企业就是没有自生能力的。如果一个企业预期不能获取社会可接受的正常利润,那么就没有人愿意投资,这样的企业除非政府提供支持,否则就不会存在[6]。”林毅夫认为,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在没有外部扶持的条件下,如果能够通过管理获得市场上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率,那么这样的企业就具备自生能力[7]。 (二)企业自我发展能力 对于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早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指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我认为这里讲的企业活力就是企业自我发展能力的雏形。企业要具备活力,单单依靠国家政策扶持远远不够,更多地还是来源于企业自身。所以这里强调企业要在服从国家计划和管理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利,使其生产经营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进取性,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还强调企业活力的源泉来自于企业内部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这强调了企业自我发展能力的主体性特征。除此之外,在《林业企业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研究》一文中,课题组建构了林业企业自我发展能力的层次结构图,自下而上包含了生产自然条件、劳动力素质、技术装备水平、产业结构等十项内容。并将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国家的扶持政策、企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等方面作为促进自我发展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这里的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包含多个方面,既包括外部的扶持又具备对内部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企业自身各要素的优化升级。 (三)企业自我发展能力特点 从对企业自我发展能力的论述中,可提炼出如下的几个特点:一是自生性,即强调企业在没有外部扶持的条件下实现自身的发展,但没有外部扶持并不代表不利用外部资源与支持;二是内生性,强调企业要依靠知识和科技创新,对内部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促进自身结构优化升级,并且强调提高企业内部劳动者的素质,调动积极性和创造力;三是对于外部的资源、政策等投入和扶持采取合理利用的态度。 三、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一)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概述 对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在中央层面第一次明确提出是在党的十六大上“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随后 128 --

展会名称 展出地点 开展时间

展会名称展出地点开展时间 ?第14届中国连锁店展览会天津会展中心(2012-12-02) ?第二届IND北京国际粮油食品机械及包装机械博览会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2012-11-23) ?第五届中国在线分析仪器应用及发展国际论坛暨展览会北京国际会议中心(2012-10-29) ?第18届义博会机械展-食品、制药机械与包装机械展区义乌梅湖会展中心(2012-10-21) ?第十届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2012-10-11) ?第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食品加工及包装机械展览会上海国际展览中心(2012-09-25) ?第九届中国(约旦)食品及设备展览会约旦安曼国际展览中心(2012-09-17) ?第七届海峡(福州)渔业博览会中国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2012-09-16) ?深圳国际名酒饮品博览会暨国际竞赛(IBEC) 深圳会展中心(2012-08-29) ?第三届中国广州国际食品饮料加工及包装设备展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览馆·广州琶洲(2012-08-24) ?第七届中国(北方)国际食品加工和包装机械展览会青岛国际会展中心(2012-08-23) ?第四届功能性食品技术和创新论坛暨小型展中国广州(2012-08-09) ?2012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食品饮料博览会中国北京国家会议中心(2012-06-28) ?2012第四届中国(重庆)国际食品加工技术及包装设备展览会重庆展览中心(陈家坪)(2012-06-28) ?2012第二届北京国际绿色休闲食品博览会中国北京国家会议中心(2012-06-28) ?第十届广州国际酒店设备及用品展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A区(2012-06-28) ?2012第二届广州国际咖啡设备及用品展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A区(2012-06-28) ?2012第三届中国·威海国际食品博览会威海国际展览中心(2012-06-18) ?第三届食品、饮料中的塑料包装技术应用研讨会中国广州(2012-06-14) ?2012广州国际物流包装与设备展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展馆C区(2012-06-10) ?2012中国特色品牌调味酱、番茄酱、果酱产业博览会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2012-06-09) ?2012中国大豆健康食品暨加工技术设备展览会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2012-06-09) ?2012中国国际玉米(淀粉、食品)工业及玉米深加工技术展览会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2012-06-09)?2012第二届中国醋产品与健康展览会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2012-06-09) ?2012中国全谷物食品技术交流暨装备、产品展览会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2012-06-09) ?2012国际食品加工和包装机械(烟台)展览订货会中国烟台国际博览中心(2012-06-01) ?2012第七届中日韩国际食品博览会中国烟台国际博览中心(2012-06-01) ?2012第四届中部安徽(春季)糖酒食品交易会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合肥)(2012-06-01)

个人能力是如何提高和发展的

个人能力是如何提高和发展的 如何提高个人能力,我觉得应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树立不断学习的理念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场革命,是创新的基础,是一个开拓视野、塑造自我的过程,是一个丰富思想,加深认识的过程。学习不但能增长我们的知识,而且还能让我们在面对复杂的工作时,具有头脑清醒、处臵得当、应对及时的工作能力,让我们在工作中能够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所以,我们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在思想上跟上发展的步伐,符合变革的需要,在发展中塑造自我。就像我们现在这个大学生村官来说,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一个新的团体,面对社会上的各方面的监督,我们在工作中就要拿出我们大学生的素质和气质来,以展现我们大学生村官的新面貌。如我们高镇长说的我们大学生村官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我们就更要不断学习,不学习,就要落后,就不能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 学习目的是要学以致用。“学”是一个掌握知识的过程;“习”则是将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不能说“我今天学了什么”,而要说“我今天学会了什么”。在农村工作给了我许多学习机会,但是农村工作有其复杂性,仅仅靠理论学习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因此,我们就要向机关干部和村干部不断的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以此来面对繁琐复杂的农村工作。在工作中,

要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通过反复实践证明,只有联系实际,才能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才能不断拓宽知识面,使自己的个人素质达到一个质的提升。 二、要树立善于思考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勤动脑、勤思考,才能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如最近一段以来我们的主要工作预防手足口病和环境综合整治月来说,我们下村以后如果直接以上级的命令的口气对村里分配工作的时候,村里可能会敷衍了事,甚至会适得其反,那我们就需要思考,如何在和村里沟通的时候注意方式方法,让村里保质保量地完成镇里安排的工作。因此我们只有把研究思考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中去,才是寻找最佳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知识的应用过程要有创新,创新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创新的同时还应注意对传统优秀思想的师承,创新切忌脱离实际,盲目地追求新奇。 三、要具备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是我今后的工作目标。在实际工作中,不是被动服从,要积极主动;不是粗枝大叶、要尽职尽责;不说“我今天做了什么”,要形成“每天为村里多做点事”的习惯。同时,我们还要加强自己的作风建设,因为,只有具有强烈纪律观念的人,才一定是敬业的好干部。 “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工作的本质就是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展览施工管理规定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展览施工管理规定 (试行) 为了加强对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展览施工的管理,保证展览会的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展览施工管理规定如下: 办理展台施工手续 展览会布展启始日前7天开始,施工单位向展馆提供以下资料,并办理施工手续。 1、各展台设计效果图、平面图、立面图、电路图(必须标有展位号和 电箱位置)、施工细部结构图,施工单位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须加盖公司公章,展馆仅做备案使用)以及特种作业操作证复印件(电工证)。 ⑴所有图纸均须标明尺寸及所有结构材料的规格尺寸 ⑵多层或复杂结构展台以及室外展台须提供展台细部结构图及结点 详图,加盖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印章及其所在建筑设计院审 核章及结构审核报告 ⑶新馆吊挂作业属于一般高空作业三级(15-30m),有吊挂需求的展 台须自备专业高空作业设备,并配备专业高空作业人员。 2、填写并在现场申报时提交《展览会展台施工申请表(新馆)》及《展览会水、电、气申请表(新馆)》。 3、由施工单位法人委托授权人签定《展览会展台施工安全责任书》,加盖公司公章,现场申报时提交。 4、交纳施工管理费、垃圾清运费、施工证件费、施工车证费,水、电及压缩空气施工接驳费,展台施工押金(各项收费标准详见附件二)后,领取证件。

展台搭建施工管理规定 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从事展览施工必须严格遵守《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北京市大型社会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北京市展览、展销活动消防安全管理暂行规定》等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管理规定以及展馆制定的下列规章制度。 施工位置 一、展位设置不允许遮挡展馆内的固有经营场所,搭建展台结构时不允许 遮挡展馆内的消防设施、电气设备、紧急出口和观众通道及各种标识。 临建设施与墙面距离不得小于0.6m。 二、施工单位搭建展台面积不得超出承租面积,投影边线不得超出承租边 界线。施工单位搭建的展台面积应和申报面积相符,如搭建超出申报面积的展台,须得到主办单位及展馆相关部门的认可,并应及时向展馆补办施工手续。 三、展台搭建不得超过规定高度。 室内展台:限高6米。 室外展台:限高4.5米。 当展馆规定限高与主办方规定限高不一致时,以高度较低一方为准。 四、展馆内的一切设施不得破坏或改变其使用性质和位置,展馆内、外地 面、墙面等建筑不得钉钉、打孔、刷胶、涂色、张贴宣传品,不准损坏展馆一切设施。 五、严禁利用展馆顶部网架作为吊装展台结构的临时工具。 六、如需吊挂条幅、旗帜,须提前向展馆申报,每吊点重量须控制在50KG 以内,获得同意后方可吊挂,吊挂物品严禁与展台结构相连。施工单位应自备合格的升降设备,操作人员应具备高空作业资格,作业时必须配备安全带。吊挂物品的投影位置应处于本展位之内,严禁在通道上方吊挂各类条幅、旗帜。 七、临建设施不得利用场馆柱体、墙体等固定设施做为其支撑及倚靠物。 八、防火(烟)卷帘门下禁止搭建临时设施及堆放任何物品。 展台设计 一、展台结构的设计强度应当满足承受荷载所需要的强度要求,现场施工 搭建应确保展台整体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二、多层或复杂结构展台以及室外展台须提供展台细部结构图及结点详

新中国扶贫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新中国扶贫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一,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保证。 在抗击贫困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统筹资源,调动全党全社会的抗击贫困的能力。 二,坚持改革开放,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持续推进脱贫的基本条件。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摆脱贫困的总途径。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为减轻贫困和共同繁荣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扶贫经验阶段: 第一阶段是各种生产形式的自助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实施了生产自救政策,采取了发放救灾资金支持生产和“以工代ief”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它在改变农村面貌和确保贫困家庭的生活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第二阶段是基于案例的扶贫阶段。1978年后,为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从国家生产,集体经济,群众互助的角度出发,有组织地,有计划地从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出发,对贫困家庭进行扶持。工作责任,富裕家庭帮助贫困家庭,实施措施帮助贫困家庭实现其潜力并实现摆脱贫困的目标。 第三阶段是集中于经济发展的基于社区的扶贫阶段。自1983年以来,国家在继续支持贫困家庭发展生产的同时,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投入。在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各有关部门,机关和组织积极配合和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充分发挥地方优势。 挖掘资源潜力,开辟生产渠道,实施多元化经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摆脱贫困,逐步走上繁荣之路。这是社会主义初期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

扶贫方式: 一是要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养殖,加工业,合理发展采矿业,有计划地进行能源建设,发展运输业。 第二,发展横向经济联盟,将贫困地区的发展与发达地区的发展结合起来,并引入信息,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第三,组织发达地区和城市的工商企业,科研单位,中等专业学校,高等学校与贫困地区建立长期联系,开展对口支援。组织熟练的工匠和技术力量,帮助贫困地区培养科技人才。 第四,国家在资本和税收方面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根据不同情况减免一定数额的税款,适当集中资金,统筹安排,配套使用。

中国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韩嘉玲非常高兴,我以为这样冷门的一个题目不会有同学来听,结果那么多同学来关心农村教育,让我感到非常高兴,现在就将我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的一些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偏重讲贫困地区,我先介绍一下,我大概在90年和91年在贵州省黔东南的一个少数民族地区作扶贫工作,所以你们等会看到的一些照片就是当年在那边工作时的一些情况,有一些也比较早,但也可以反映一些农村教育的情况。还有一些照片是2000年在甘肃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所做的一些有关教育的调查研究。 那么农村教育应该包括那一些呢?我想农村教育应该是指发生在农村地区的各种教育。农村教育应该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种就是农村的正规教育,正规教育基本上指的是学校里面的正规教育,或者是学校里面的义务教育,当然教育里面又分为义务教育以前的和以后的,我想我今天会比较集中在贫困地区农村的义务教育这一块,不过我还是要指出农村教育不是只包括农村的基础教育或义务教育。还有一个就是非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不像学校教育,它没有固定的形式,比如说学期的开始和结束,基本上是一个没有固定形式和场所的,非正规教育很重要,它不是一个学历教育,基本上是和农村的发展相关联的一种教育,比如中国现在在贫困地区做了许多这种小儿信贷的服务,借钱给农民,让他们去养鸡养鸭,在此过程中教他们一些农村的实用技术,这种实用技术的教育就是属于非正规教育。在我国,可以把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包括扫盲教育都可以归入农村非正规教育。事实上我国过去在农村的非正规教育方面做得是非常好的,特别是在建国初期的时候有关扫盲的时候做了很多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农村教育,创造出很多丰富的农村教育的形式,这样的一些形式至今还被许多的第三世界国家的传播和借鉴。我们出去看到就问,你们这是从那里来的,他们就说这是从你们中国传来的,可是我们过去创造出来的形式丰富的农村教育我们已经不太熟悉了。比如说在过去在扫盲的过程中,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回家教他们的祖父母的那种包学小组,或者是在树荫下,工厂里及在农村各种场合所进行的各种教育,比如说在冬天农民不能种地的时候开办的冬学班,比如说在街头放了一些识字牌,强迫你去认一些字,如果你不能认字就不能过去,虽然有一些强迫的性质,但这也是一种推广的模式。当时在牧区的时候,因为牧区非常分散,很多孩子上学很困难,所以就建立了所谓的马上学校,老师骑着马到牧区的每一个点去给孩子上学,或者在湖泊区的那种船上学校。当时有各种各样形式农村教育,可是今天完成了扫盲的工作以后,那些形式的教育已经很少了。最后一种就是所谓的informal education,我不知道怎么翻译,它就属于一种没有组织、没有事先计划的一种教育模式,比如是阅读看报纸、广播、电视、民间文化传统等形式,这个在以前农村也是非常丰富的,有一些放映对到农村去传播知识,这些都属于informal education,这些我们今天都不会讲,今天我们就针对农村学校里这种义务教育的情况。 基本上,我们国家到2000年时候基本上已经普及了义务教育,什么叫基本普及呢?事实上,大概是85%的地区的人口普及了义务教育,换句话说就是还有15%的地区没有普及义务教育,甚至还没有普及所谓的六年义务教育。所以我们以为好像是大部分普及了,其实还有很大的一块,而在这种所谓完成教育验收,或者是这些统计数目事实上和现实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去的甘肃的4个贫困县,有两个县已经完成了普初验收,实际上这两个县是被别人要求在2000年或者2001年必须完成普初验收的,事实上这两个县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没有办法达到要求,可是因为要完成这个任务,所以它到了2000年的时候为了完成达标,它就必须造一些数字,为什么我们会发现这个现象呢?因为我们在甘肃的调查项目中我们做了一套经费的分布调查,中英合作项目中的1500万资金要分配给他们,怎样决定分配呢,那就不能用传统的指令式的我觉得差我就给你多,我觉得差就给你少,它是用一些指标来做,就是你的教育条件越差,没有完成普初的学生越多,我们给你越多的钱,

中国扶贫概况

中国的扶贫概况      亚洲开发银行 2003年9月

声明: 为扩大读者范围,特将该文件由英文翻译为中文。英语是亚洲开发银行的官方语言,因此,该文件的英文原版为唯一具有权威性的文本。任何对该文件内容的引用,必须以其英文原版内容为准。

目 录  主题摘要 2000年之前进展 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情况 中国官方贫困线 扶贫战略 扶贫的重要途径 人均每日消费低于1美元的农村贫困人口概况 人均消费低于最低生活标准的城市贫困人口概况 未来展望 中国的农村贫困状况 对贫困的可操作化定义的发展 1986年之前对贫困的定义 地方政府界定农村贫困 21世纪对贫困的新解释 减少农村贫困发生率 2001年中国政府白发书中提出的中国扶贫三个阶段 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情况 有关贫困的官方数据的一致性问题 农村扶贫的几种观点 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 贫困人口向中国西部集中 农村贫困的类型 根据贫困原因划分贫困类型 根据贫困深度划分贫困类型 农村贫困概况 收入低于中国官方贫困线的贫困人口情况 不同地区农村贫困特征 人均每日消费低于1美元的农村贫困人口情况 农村扶贫斗争 宏观经济影响 概况 经济增长 相反的观点 农村缓贫中的部门参与 多部门合作扶贫工作 农村救助计划 财政部、计委和其他部委的扶贫工作 农村金融制度 政府扶贫战略 政府扶贫 2001-2005年中国扶贫战略目标 社会扶贫 非正式网络的扶贫活动 私人部门的扶贫活动 非政府组织的扶贫活动 研究机构

国际组织 国际援助情况 亚洲开发银行 世界银行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其他联合国机构 双边援助 农村扶贫成本核算 城市贫困 城市贫困是新问题 城市贫困人口的界定 城市贫困发生率的变化趋势 城市贫困人口数量和分布 移民和贫困 城市贫困的类型 城市贫困概况 城市扶贫斗争 宏观经济影响 结构型失业是城市贫困的重要原因 总体回顾 城市扶贫斗争中的部门参与 市政府 民政部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城市扶贫机制 城市扶贫基金 社会扶贫 国际援助 农村和城市地区的弱势群体 妇女和女童 少数民族群体 残疾人口 结论和建议 2000年前后 扶贫斗争的支柱 扶贫斗争中的重要概念 附件 附件1:2000年农村住户调查的地区情况 附件2:城市贫困的具体情况 附件3:亚洲开发银行在中国的扶贫活动 参考文献

中国展览业四次浪潮

中国展览业的发展历程 展览业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晴雨表,它能从不同层面反映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全球发展的特点和历程,反过来,政治、经济、科技等诸多因素也影响着展览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很难清晰地划分中国展览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如果把会议行业的发展搅和进来就更难说清楚。尽管这样,我们还是要从各阶段的主要特点出发,对中国展览业的发展历程作一个精要的概括,目的是为了更深入地认识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其实,与“发展阶段”相比,我们更喜欢“浪潮”这个字眼,因为中国展览业的发展正如一浪高过一浪的海潮,深刻地记录了新中国社会经济的伟大变革。 第一次浪潮——行业待兴:出国展和来华展并驾齐驱(1951-1980年) 1951年3月,中国首次参加了“莱比锡春季博览会”,这标志着新中国展览业发展的开端;1953年,刚刚成立一年的中国贸促会受政府委托,负责接待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工业展览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接待的第一个来华展览会。从此开始,直到1980年前后的近30年,是中国展览业发展的起步期。 这一时期,出国展和来华展都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出国展由中国贸促会代表国家主办,且主要以宣传新中国的建设成就为目的,1951-1985年的34年间,中国贸促会共组织了427个出国展;来华展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之间的友谊,或宣传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1953-1978年的25年间,我国共接待了112个外国单独来华展览会。 为什么要提1978年和1985年?因为对中国展览业来说这是两个特殊的年份。1978年底,北京多国农业机械展览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这是中国贸促会来华展览部接待的第一个外国专业性博览会;1985年,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前身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所属的来华展览部和技术交流部)竣工,并于当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成功举办了开馆的第一个展览会——第四届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 总的来说,作为中国展览业的起步期,这一阶段的展览会数量少,专业化程度和组织水平不高,大部分展览会还不具备现代贸易展览会(trade show)的特征;把展览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的意识尚未形成。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从此结束了没有大型展览馆的历史,中国展览业进入了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的20年。 第二次浪潮——迅速发展:展览业走向专业化、市场化(1981-2000年) 20世纪80年代,上海只有6家展览公司,所举办的展览会规模普遍较小,专业观众以国内为主,海外参展商主要是为了出口技术和设备;最大、最有名的国际展览会基本上都集中在北京。然而,从1980年尤其是1985年后到2000前后的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综合楼及南登录大厅钢结构综合施工技术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综合楼及南登录大厅钢结构综合施工技术 摘要: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项目位于北京市天竺工业区,综合楼及南登录大厅钢结构安装采用了楼板加固、屋面张弦梁施工、超重构件分段对接等多种施工技术。结合该工程的结构特点,本文介绍了其主要钢结构施工技术。 关键词:钢结构楼板加固张弦梁拼装平台 随着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结构开始向大跨度,大开间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展馆类建筑,为了满足跨度大的特点,随之产生了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结构类型,例如钢桁架、网架、张弦梁、大截面钢梁等,这些结构对其施工方案的编制,起重机械的选择等带来了不少难度。而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综合楼及南登录大厅钢结构施工很好地解决了这方面的相关问题,为了能更好地为今后同类工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经过总结并结合项目实际编写了本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项目位于北京市天竺工业区,总建筑面积约870000㎡,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主要包括8个展馆、综合楼、东南西北四个登录厅以及中心餐饮区。 综合楼及南登录厅为该展览中心的主登录大厅,地下一层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部分为钢管柱张弦梁屋架结构,张弦梁跨度33.6m。登录厅北部为混凝土柱支撑钢平台,四周为幕墙维护结构。东西综合楼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其中西综合楼屋顶为钢平台,主梁跨度23.4m。整个结构总用钢量共计约为1400t,钢结构整体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2.工程特点 2.1 受场地限制,构件吊装时需对楼板进行局部加固 吊装南登录厅张弦梁屋架时,由于塔吊的起重能力不足,需采取50t汽车吊进行吊装,而南登录厅下方为地下室顶板,因此,为保证施工安全,需要对吊车行走路线和支腿位置进行楼板加固,对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2 张弦梁预应力施工复杂,安装难度大 张弦梁制作和安装的精度要求高,预应力张拉施工时各拉杆预应力相互影响大,需要分步、分级进行张拉,而且张弦梁预应力拉杆终张拉需要等到张弦梁及屋面支撑安装完毕后在距地面约18米高空进行,张拉部位周围没有任何操作面,高空作业危险,施工难度大。 2.3 钢梁超重超长,吊装难度大 本工程中西综合楼主梁规格为H1300(1100)×400×20×32,长度为22.84m,单根钢梁最重约10t,塔吊只能整根吊装很少一部分钢梁,其余超重钢梁需搭设临时操作平台进行分段吊装。 3.主要技术方案 3.1 楼板加固技术 南登录厅单榀张弦梁屋架总重达12t,超出了塔吊的起重能力范围,需采用50t汽车吊进入大厅进行吊装。由于张弦梁屋架吊装时南登录大厅的地下一层楼板已经完成,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需要在汽车吊

职业工作能力开发与自我发展

?职业期望 ?职业选择 ?职业工作能力 ?职业工作能力开发 ?自我事业发展 ?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的成功 职业期望 职业期望,又称职业意向,是劳动者对某项职业的向往,也就是希望自己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1)职业期望来自劳动者个体方面的行为;(2)职业期望不是空想、幻想,而是劳动者的一种主动追求,是劳动者将自身的兴趣、价值观、能力等与社会需要、社会就业机会不断协调,力求实现的个人目标;(4)职业期望不同于职业声望。职业声望是职业地位的反映,是社会的人们对某种职业的权力、工资、晋升机会、发展前景、工作条件等社会地位资源情况,,亦即社会地位高低的主观评价。其含义完全有别于职业期望,二者不

可混淆。同时,二者也有联系,劳动者个体所追求和希望从事的职业,当然多时社会声望高的职业。 职业期望直接反映着每个人的职业价值观。每种职业有各自特性。不同人对职业特性可能有不同的评价和取向,这就是所谓的职业价值观。萨柏曾经将职业价值观或职业取向概括为15种类型:(1)助人;(2)美学;(3)创造;(4)智力刺激;(5)独立;(6)成就感;(7)声望;(8)管理;(9)经济报酬;(10)安全;(11)环境优美;(12)与上级的关系;(13)社交;(14)多样化;(15)生活方式。 日本NHK广播舆论调查所在职业调查中选择和设计了7个价值取向:(1)能推动社会发展的职业;(2)助人、为社会服务的职业;(3)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的职业;(4)受人尊敬的职业;(5)能赚钱的职业;(6)虽平凡,但有固定收入的职业;(7)若不为人所用,就自谋职业。人们的职业期望常常由几种价值取向所左右,但居主导地位 的职业价值取向对职业期望起决定作用。 职业选择 所谓职业选择,是劳动者依照自己的职业期望和兴趣,凭借自身能力挑选职业,使自身能力素质和职业需求特征相符合的过程。职业选择与职业期望有密切联系,职业期望得以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