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创造全新的生活方式-《巨变》

创造全新的生活方式-《巨变》

创造全新的生活方式-《巨变》
创造全新的生活方式-《巨变》

创造全新的生活方式-欧文·拉兹洛的《巨变》

(欧文·拉兹洛:布达佩斯俱乐部创始人,著作:《系统哲学引论—一种当代思想的新范式》、《巨变》、《微漪之塘-宇宙进化的新图景》皆有中文版)

“广义进化论”的提出者、匈牙利人欧文·拉兹洛,在他的新书《巨变》中说,人类目前正处在死亡与重生的十字路口,到2010年,如果人类还不能有效改变当下流行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不能实现“意识革命”和“文化转型”,建立起全新的生态价值和生态伦理,那么,人类就将进入“毁灭期”,万劫而不复。

拉兹洛认为未来人类的前途与命运完全取决于人类能否创造出一个新世界。未来不是被预测的,而是要开创的,这是他在书中的一个重要论点。这种想法初听起来,多多少少有点像中国知识人近年来所不懈批评的“乌托邦”,人不是只能顺应历史潮流吗,怎么能去想着要人为改变未来的历史?然而拉兹洛却坚信不疑人类需要这样的“乌托邦”,不断迫近的全球性灾难,需要人类开发出自身的能动性去予以缓解,否则摆在人类面前的道路便只有一条:走进地狱。

拉兹洛创立的广义进化论,其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便是:“进化不是命运而是机遇,未来不是被预见而是被创造”,这个颇富哲理的论断,早已受到了广泛好评。按照拉兹洛的理论,人类的发展虽然是一种非线性系统,在其演化中充满了无法预料的因素,但就如人的生命体一样,这一系统又有着自身组织能力,是具有“自我调节机制”的。如果人类现在就对全球问题予以足够的关注,并致力于缓和人与环境的对立,那么就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调节。

拉兹洛所说的创造,首先是文化创造,在他看来,缓解全球问题的巨变正是“意识革命”和“文化转型”。

文化本来就来源于人类想象。英国历史学家柯林伍德在《历史的观念》一书中说:我们的所有思想都不可避免地打上历史的烙印,所有的历史都是人类想象的产物。或许,柯林武德的说法应更确切地换成:作为历史内容的文化,是人类想象的产物。作为个体人不可能离开想象而生存,作为群体人类更不可能离开文化想象,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观念: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他说的是同样的意思,历史是主观的,一切历史都会按照当代人的知识构成、思想偏向、现实需要来总结整理;历史的主观性同样指向了未来,人们会根据主观的历史来对未来进行远景想象。

在今天这个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生存的困境渐渐明显的时刻,人类更是到了需要创造一个新的文化世界的时候了。按拉兹洛的说法,目前占据世界主导地位的西方文化及其生活方式,不仅加剧了人类间的冲突,也加剧了人与环境的冲突。而超越西方文化工具主义、消费主义的惟一途径,便是面向未来、面向人类生活的整体,设想出另外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与文化观念,并坚决以此作为思想和行为的指南。

《巨变》,欧文·拉兹洛著,杜默译,中信出版社2002年出版。

第一节 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第二章促进身体健康 第一节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必修作业模版内容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3.教学内容分析 4.教学目标 5.教学难点分析 6.教学课时 7.教学过程 8.课堂练习 9.作业安排 10.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11.自我问答 《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教学设计 一.课题: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体育与健康高中一年级) 二.学情分析: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上课积极性高,活跃,体育基础知识一般。 三.教学内容分析:高中阶段正是身体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培养终身体育观念,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对学生现在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而且还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为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怎样使自己健康打下知识理论和健康行为习惯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 2. 使学生全面掌握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 3. 帮助学生掌握确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方法。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的四大基石,理解树立现代健康观念和建立现代健康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 教学难点:明确生活方式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六.教学课时:二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众所周知,健康是一个人生存的基础,有人曾把健康比作“1”,事业、地位、家庭等就是它后面的“0”,只有把这个“1”写好了,后面的零才能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否则,只能是“0”而已。我想先给大家讲个故事——《从一个阿拉伯寓言谈起》(故事内容略)。这个寓言寓意丰富深刻,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马克思想通过这个寓言告诉自己女儿什么? (学生们议论纷纷,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生:我觉得人很渺小。在生命面前,健康的活着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次要的。在哲学家眼里,船夫没有文化,好像没有生命一样,但在风浪面前,哲学家不会游泳失去了生命,而船夫却活了下来。 生:我觉得马克思想通过这个寓言告诉女儿生命的重要性,在生活实践中人应该掌握一些对健康必需的实践技能,有时候这远比其他一些东西更有用,关键时刻,船夫依靠自己的游泳技能活了下来。 二.授新 (一) 阅读理解:健康的概念和什么是生活方式 学生阅读教科书并思考问题:健康的概念;什么是生活方式?教师巡视并轻声与学生交流。 师:哪位同学能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健康”的? 生:健康就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最新80后90后00后消费行为的分析报告资料

80后90后00后消费行为的分析报告 成功的营销者是那些能够有效的开发对消费者有价值的产品,并运用富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方法将产品有效的呈现给消费者的企业和个人。因此,研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对于展开有效的营销管理活动至关重要。下面我以80后、90后、00后的消费行为为例,将对这些人群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行分析。 80 后:指的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我国80后一代中很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变化中长大,在西方流行文化的耳濡目染中长大。他们面对着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文化的冲突,面对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有着和上一代人截然不同的思想和环境压力。这些不同,也直接的放映在了和一代人的行为上。他们崇尚个性,装扮时尚,消费超前,跳槽频繁… 80后的消费行为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80后是追求享乐的一代,他们在努力学习和工作的同时也崇尚尽情娱乐。他们成长在娱乐方式前所未有的丰富的时代,在漫画书和美国大片的浸泡下长大,在娱乐上,他们的开支比前人要多的多。在娱乐方式上,也比以前丰富得多,除了传统媒体、电影院、吃饭逛街,还有KTV、泡吧、网络

娱乐等新兴娱乐活动,连运动,也有如舍宾、攀岩、拉丁舞等新花样。 80后比以前的人群更看重品牌,他们从小就知道可口可乐、迪斯尼,在外国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和国产品牌开始大量宣传的时代中成长起来。也由于对自我、流行的追求,对品牌的选择更挑剔,更有品牌意识。品牌忠诚度就比较难说,有时候也许会比其他人群更忠诚,有时候由于青少年的不稳定性,也会发生改变。比如,当可口可乐聘请李宇春当形象代言人后,喜欢她的粉丝可能会转而购买可口可乐,而不喜欢他的人也可能会转移到别的品牌上。 相关群体指那些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看法和行为的群体。人们至少在三个方面受到他们相关群体的重大影响。相关群体使一个人受到新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并且还影响个人态度和自我概念;相关群体还产生某种趋于一致的压力,他会印象个人的实际产品选择和品牌选择。人们还受到他们并不是成员的一些群体的影响,比如崇拜性群体、隔离群体、参照群体等。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相关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往往为他人过滤、解释、提供信息。一个人从大众媒体或其他渠道来源获取信息,然后将它传达给他人的过程,被称为传播的两部流动。比如青少年音乐、语言和时尚的热点去屎首先在大中城市中展开,然后迅速向小城市和农村更多的年轻人中蔓延。为多变和时髦的年轻人设计服饰的服装

教科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四单元科技创造新生活教案设

教科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科技创造新生活 单元备课 一、单元目标 1、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知道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 2、爱科学,学科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崇尚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创造意识,培养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二、体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 1、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学要为人类造福。。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知道邪教的危害,反对邪教。 三、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 “新科技,新生活”斑竹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超越梦想”是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科技爱边了世界。“科技是把‘双刃箭”围绕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正负影响设置本主题。“崇尚科学精神”进一步激励学生树立科学态度,反对迷信、邪教。 四、建议授课时间 《新科技,新生活》2课时 《超越梦想》 2课时 《科技是把‘双刃箭’》 2课时 《崇尚科学精神》 1课时 第一课新科技新生活 第一课时生活好帮手 活动目标: 1、了解家庭生活用品的发展变化,感受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帮助。 2、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生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科技探索的热情。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观察、采访父母或爷爷奶奶,了解他们使用过的和现在不同的生活用品。 2、了解家庭生活中的新产品。 活动过程: 一、认一认:旧的生活用品 1、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里的生活用品也丰富多彩了。你们访问父母或爷爷奶奶那时用的生活用品有哪些? 2、学生自由发言。(煤油灯、洗衣板、搓衣板、火柴等) 3、教师:现在你们还用这些东西吗?为什么不用了? 二、走进时光隧道 1、课件出示现代家庭生活新用品,小组交流:你们家新添置了哪些生活用品?没有它们的时候,家里的生活怎样?现在呢?

腾讯报告:2014年中国90后青年用户调查报告(50页PPT完整下载)

报告目录: 1 自我意识膨胀下的个性化成长 2 娱乐至上的一代 3 充满表达欲望,情感需求强烈 4 追求平等独立,有责任感和正义感 5 爱创新,也爱创业 6 孤独与集体孤独 7 理性务实,有规划 8 报告附录 8.1 报告调查样本情况 8.1.1 网络问卷样本情况 8.1.2 深度访谈样本情况 8.2 报告研究界定 8.2.1 问卷目标调研人群界定 8.2.2 报告中涉及的地域界定 8.3 报告术语

当代中国的“90后”是社会中最鲜活、最具生命力的群体。 他们喜欢变化、个性自我,他们不囿于成规、讨厌被约束,他们成长在经济高 速增长、社会快速变迁的中国。 你会给90后贴上什么标签

无论是贬低还是夸赞,为青年人随意贴上集体化的标签恐怕太过武断。 自我意识膨胀下的个性化成长

在自我意识的膨胀下,我们无法用单一的方式去评价鲜活生动的90后。与70、80后对比,90后具有鲜活的个性;与同龄人相比,每个个体又有差异化。每个90后都有个体独立、鲜明的个性。

杨同学(17岁北京高中生):我确实是比较自我的人,很讨厌被父母、老师约束着,我感觉他们说的又不一定都对, 不能要求我们去接受,而是说服我们去接受才对,我们也是有自己想法的。 余同学(18岁厦门大学生):我感觉“自我”这个评价放在我身上是没错 的,我比较喜欢自己决定事情。不管是 高中文理分科还是高考选专业,我都是坚持自己的兴趣,我自己的路当然要自己 来选择。 77.3%的90后在日常购物时会注重自己是否喜欢,这也是该群体“自我”的群 体性格的体现。

21.3%的90后在选择工作时更看重自己的兴趣,明显高于80后的选择。符合 自己的兴趣,不跟随 主流,这就是90后所呈现出来的“个性”。

生活方式概念

网络搜集概念: 生活方式(Lifestyle)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与这些方式可以理解为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条件下,各个民族、阶级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 生活方式相关词条:价值取向、价值观、个人兴趣、社会制度、自然环境分布、社会关系、生活水平、兴趣、经济基础、性格、人生态度、经济状况、伦理道德、社会地位、思维方式、社会文化、生活质量、社会环境、心理状态、地域。 "生活方式"一般指人们的物质资料消费方式、精神生活方式以及闲暇生活方式等内容。它通常反映个人的情趣、爱好和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生活方式是人的?社会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决定了个体社会化的性质、水平和方向。生活方式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层和不同职业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于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又会反作用于一个人的思想意识。总之,生活方式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因此,社会生活方式是通过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与心理结构的形成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对社会的态度,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即世界观的基本倾向。 广义:生活方式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与这些方式可以理解为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条件下,各个民族、阶级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生活方式是人的社会化了一项重要内容,决定了个体社会化的性质、水平和方向。生活方式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层和不同职业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于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又会反作用于一个人的思想意识。总之,生活方式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因此,社会生活方式是通过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与心理结构的形成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对社会的态度,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即世界观的基本倾向。 狭义:即生物生活的方式。指要求一定的栖息场所、栖息方式,活动类型等的行为(behaviour)以及营养的种类、摄食法(nutrition)、繁殖方式(repro-

关于农村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关于农村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报告系部:XXXXXXX系 专业:XXXXXXXXXXX 班级:XXXXXXXXX 学号:2011XXXXXX 姓名:XXX 指导老师:XX

关于农村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源于我是一个来自乡间的孩子,比较比较,对于这次的调查任务,我觉的还是在自己所熟悉的乡村进行;再就是因为农村更加具体﹑详细地反映出问题的基本所在。而我也希望我能为我的家乡,乃至全中国像我们家乡有相同问题的乡村作出些贡献,更希望我们农民阶级的人民能够早日走向又好又快的小康社会的全方面幸福的美好生活。 二﹑调查的对象以及意义 所以我对湖北省阳新县浮屠镇彭家墩村从10多岁至60多岁的年轻人﹑老人的部分村民以访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据我不完全统计调查,我们彭家墩村的村民们对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各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毋庸置疑十分满意,都觉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加快了我们奔向小康家庭的步伐。就我们彭家墩村住房情况来说在2000年至2011年家家户户几乎都住上了新盖的水泥﹑外墙的正面贴上了五顔六色的彩色瓷砖两层或三层的新房子,只有极少户没有住在新房子里,不过是已经盖了新房子的,如我三婆家的两个儿子都相继盖了房子,只是三婆对老屋有感情,不肯搬进新房子,至今还住在那盖着瓦片的土砖房子里。也是啊,毕竟三婆在那间老房子住了五十多年,孰能无情呢! 在另一方面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日益的发达,我们所谓的大山里的村庄村民们的生活也渐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

关于家乡青年人的精神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青年人的精神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唐美华大队:信息系计侦1102 一、调查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青年人对于国家的发展举足轻重,而青年人的精神生活对于他们自身的发展又显的极为重要。在我的家乡,青年人的精神生活状况又如何呢?对此,我利用暑假时间,对家乡的青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 1、调查时间:2012年7月20日至2012年7月23日 2、调查地点: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戴窑镇 3、调查人:唐美华 4、调查方式:在一些特定地点(如:网吧、书店等)进行问卷调查; 在街上随机找人进行询问 5、调查内容:对不同年龄段的人、不同性别的人、不同学历的人 的精神生活进行调查 二、总体状况及分析 江苏省戴窑镇位于兴化市东部,地处兴化市、东台市、大丰市戴窑牌坊三市交界,有兴化东大门之称,江苏省重点中心镇之一。据调查,我镇目前的青年人尚是很多,大部分年龄在18—25岁之间,大部分男性都是高中学历,26—35岁年龄段的大部分都是初中毕业,起因是当时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和交通条件差,社会环境的不稳定。大部分18—25岁的青年男女高中辍学或毕业后都到外出打工,但时间都很短暂,绝大多数都因为外地工作的苦累、工资又少就选择回乡了。 所谓的精神生活是人们对人类思想活动状态的一种形容。它的内容很多,挑主要的来说,那就是关于下面一些思考和活动:如人生的意义;人性的认识以及人际关系;了解和处理人的各种感情问题,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等等。目的都是围绕着解决人的各种心理需要,也就是说都是因了人的心理需要而产生的。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和繁荣,青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青年人的精神生活比较丰富,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

当下最时尚的健康生活方式:乡村旅居+乡村康养

当下最时尚的健康生活方式:乡村旅居+乡村康养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这样一个公式:健康= 60%生活方式+ 15%遗传因素+ 10%社会因素+ 8%医疗因素+ 7%气候因素。从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健康的身体来源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指人们的物质资消费方式、精神生活方式和闲暇生活方式,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工作、休息、娱乐、社交、待人接物、兴趣爱好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条件下,各个民族、阶级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如今,人类所患疾病中有45%与生活方式有关,而死亡的因素中有60%与生活方式有关,可以说生活方式病已经取代传染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乡村旅居:“5+2”生活方式 白居易曾说:“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随着人们“避雾霾、避酷暑、避忙碌”的需求越来越多,乡村生活的闲适性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追捧。 从城市生活到乡村生活 在不同的时期,事情往往在朝两个相反的方向过度和发展。从居民生活方式

转变的阶段来看,前些年,处于中国城市化高潮阶段,大量居民涌入市区,步入了城居生活时代。随着城市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城市资源逐步稀缺,城市空间趋于狭窄、城市环境越发恶化,人们开始逃离城市的压力和氛围,急迫需要一个缓解压力、释放身心的生活空间。 在英国,有一种说法叫真正的英国人是个乡下人。英国人坚持认为他们不属于近在咫尺的城市,而属于相对远离自己的乡村;在日本,退休人士和一些在城市工作的人士,一年中有较长一段时间居住在乡村;在俄罗斯,乡村别墅是生活必需品,是家庭的“第二住宅”。莫斯科40%的人在郊外有乡村别墅,其余的人则会选择租赁,一般租3个月……这种乡村生活方式,近几年在国内蔓延开来。 “5天城市家”+“2天乡村家” 所谓的“5+2”生活方式,就是在城市工作5天,到乡村休闲2天。 现在,游客到乡村已不再是单纯的旅游,而是被乡村的环境所吸引,在当地体验城市生活所没有的生活方式,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北京等大都市,在黑、吉、辽这样的省份,甚至出现了“候鸟式旅居”。 中国乡村有人们渴望的原生态的风景和原真性的人文,有未来最大的休闲产品。这不仅仅是乡村景观,还有天人合一的自然慢生活,古朴纯真,恬淡静

第20课科学创造新生活

第20课科学创造新生活 ◆本课知识与技能: 了解科学发展对现实生活的改造,利用电脑、手工制作、绘画等方法完成科幻作品的创作。用科学幻想艺术的形式表现科学对人类发展影响。 ◆本课教学重点: 依据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成就以及在此基础上可能达到的预见,完成未来生活场景的创作。 ◆本课教学难点: 能够结合当今科学发展状况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想象,完成体现科学对生活状况产生影响的作品。

一、教材分析 (一)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本课与之前的《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昨天、今天和明天》同样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同样渗透科学与幻想之间的联系,但又有所不同。《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重点在艺术表现上,《昨天、今天和明天》重点在建筑科学发展上,而《科学创造新生活》重点在科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上。纵观三课,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由整体到具体,由宏观到微观,由大千世界到实际生活。《科学创造新生活》既是对前两课的总结,又是对自己生活的反思。 科幻作品应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科学性,作品须有正确的科学依据和逻辑;二是想象力,即畅想创意的新颖程度;三是实践能力。在这三个要素中,“科学性”是最重要的一点。科幻作品的幻想应是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之上的,不是随意的乱想,应符合一定的科学依据。 科学离不开幻想,艺术离不开真实。科幻中的科学并没有任何局限,天文、物理、生物、化学、机械、电子都可以提供很好的题材。美术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习造型的过程,更是诱发学生进行创造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着重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应尽可能采用多种美术材料和多种表现手法来诱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二)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共两个版面,其中,有一些小提示和思考将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创造新生活的意义。如45页,说一说历史上有哪些曾经是人类的幻想,在现在变成了现实。第44页上方呈现的是曾经人们对未来的幻想。飞上月球,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就在20世纪后半页,人类终于成功实现了这一伟大梦想。1969年7月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在月球表面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月表行走。这一实例告诉我们科学离不开幻想,幻想将在不远的的将来一一实现。教师应引导学生放开手脚大胆想象未来世界。 教材第44页下面呈现了手机和电脑这两件高科技产品。1973年4月,美国工程技术员马丁·库帕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机,马丁·库帕从此也

《科学创造新生活》教学设计和教案

《科学创造新生活》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最初看到这个课题——《科学创造新生活》时,第一感觉就是这个题目太大了,觉得它涉及的范围及领域也太广了。接着就感觉自己的“软肋”在隐隐作痛,这块内容可是自身的“盲区”啊。为了恶补一下,我除了翻遍教参的每个角落外,便开始了疯狂的网络搜索。这不搜不知道,一搜真明了。从菲尔普斯的泳衣、刘翔的跑鞋;无籽的西瓜、袁隆平的水稻;中国的科技馆、比尔盖茨的智能住宅;拓宽空间的高架桥、磁悬浮列车……直搜的我眼花缭乱,手忙脚乱,不管“芝麻”还是“西瓜”统统都放“篮子”里面了。望着这一篮子“芝麻”、“西瓜”,我的心情很快便“晴转多云”了,这么多东西总不能一股脑全倒给学生吧,再说一节课才40分钟啊。如何安排这顿文化盛宴呢?既不让学生“吃撑了”,又要让学生“吃了这顿还想下顿”呢?忽然,“自助餐”三个字蹦了出来,接着“菜谱”——“衣”、“食”、“住”、“行”等也跟着出来了。是啊,每个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都离不开“衣”、“食”、“住”、“行”等,这样既照顾到学生原有的经验,又使学生受到新的美的启迪。同时不管是观察、分析、搜集与整理信息还是动手绘画制作,这种“自助餐”的形式培养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索的综合能力。 尽管我的《科学创造新生活》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已经完成,但我的心却很不安。出于对“这顿文化盛宴”的敬畏,出于对孩子们的……我总觉得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 《科学创造新生活》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第十册第20课的教学内容,属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用绘画、工艺制作等多种形式表现科学对人类的贡献或自己对未来发展的幻想。本课还要让学生了解科学的重要作用,提高自身观察、分析、搜集与整理信息、动手操作等综合探索能力,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善于想像的态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科学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了解科学在人类生活发展中的具体表现。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搜集整理资料、观察分析、创意表现等方法,教师变先讲后学为先学后讲,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善于想像的态度。 【教学重点】 探索科学对生活发展的作用,并以绘画、工艺制作等形式表现。 【教学难点】 思考与体会科学对人类发展的作用,并以绘画、工艺制作等形式表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乘坐时空隧道回到古代,去看一看那时候人们的生活状况,例如建筑、交通、通讯等。 学生欣赏图片,了解古代人的生活。 2、想一想现在人们的生活有了哪些变化? 学生讨论并交流。 3、是什么力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明确课题,并板书:科学从最新生活 (二)、学生分组,从建筑、交通、通讯、医学、日常用品等方面,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探究科学的发展带给我们的变化。 学生发表自己的研究结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学生对现在的科学发明或生活进行幻想。 学生大胆想象,畅所欲言。 (四)学生创作。 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学生作业,了解表现形式。 2、提出作业:用绘画或者制作的方法,表现一幅体现科学性并具有一定功能的主题作品。

促进健康生活方式教育行动的意义

促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教育行动的意义 ——丰年秋叶健康至上,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资源。这一朴素的理念,已经逐渐成为21世纪的主流思潮。人类越来越追求、生理、心理、和生存环境的理想健康,标志着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进步。面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升,人们越来越懂得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资源,“好比健康是1:事业、财富、婚姻、名利、地位等都是0。只有1站着的时候,后边的0才有意义,如果1倒下了,后边的0就不再有意义。无论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还是对社会发展的参与和成果的享有,都必需以个体健康为前提。可能你以为健康不是你的一切,但是,一旦失去健康,你就必将失去一切。总之,没有健康的身心,一切、一切都将无从谈起。人们追求自身健康就是追求文明和进步。追求全民健康是社会发展进步和民族强大的根基。因此,根据当下的全民健康状态,广泛深入的开展促进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教育,是关系到一个民族健康繁衍栖息的伟大工程,也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提高人民幸福指数,让老百姓活的更有尊严》的迫切的需求。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世界保健大宪章中,就对健康做了如下定义:“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1)身体无病:是健康的最基础条件。 (2)生理健康:维持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功能协调作用完善。 (3)心理健康:心态决定了人生的成败,健康积极的心态是成就人生的保证。 (4)适应社会的能力:当今社会的三大特征:“速度、多变、危机”。 相应的对策:“学习、改变、创业”。 传统的健康概念有十条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份紧张和疲劳,可以从事、胜任你渴望做的任何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严于律已,宽以待人。 (3)应变能力强,能够较好地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4)对于一般感冒和传染有抵抗能力。 (5)体重标准,身体匀称,站立时身体各部位协调。 (6)眼睛明亮,反应敏捷、无炎症。 (7)头发有光泽,无头屑或较少头屑。 (8)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10)善于休息,睡眠好。 一、当前大众健康面临的突出问题 根据生物学的原理:哺乳动物的理论寿命是生长期的5-7倍,人类的生长期是用最后一颗牙齿长出来的时间(20-25岁)来计算的。因此人的寿命应是125岁到175岁,平均150岁。最低也应该是100岁。 中国人的平均寿命由解放前的35岁增长为2000年底的71岁,目前仍然处于上升的趋势。过去,人活70古来稀。现在:活到80不算老,70还是正当年。人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人人都应该活到100岁以上,这是正常的自然生物科学规律。 但是,现实生活中90%以上的人都未能尽享天年。能活到120岁的只活了70岁,

农民闲暇生活方式研究

农民闲暇生活方式研究 生本1201班张婷 201206510020 调研目的:闲暇生活方式科学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待闲暇的态度,是衡量农民生活方式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传统社会中农民那种单一的生活时间配置模式开始向多元化转变。闲暇空间正逐步扩大。在农村的闲暇时间有与城市不同的特点,但整体看目前农村居民的闲暇生活方式不太科学,表现为生活方式单一,活动内容贫乏等等。这种状况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如经济水平、农村社会福利设施、居民观念等。拥有科学健康丰富的闲暇生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标。 调研内容: 闲暇生活方式就是人们如何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以满足精神的、社会的、生理的需要的活动方式。人们的休闲生活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也受到人们的价值观的影响,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集中体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农村经济逐步走向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在农民的产业结构、耕作方式和劳动空间等发生了深刻的明显的变化的情况下,农民越来越趋向于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作为农民精神文化活动一部分的闲暇生活,不管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全面反映着农村人民的生活状况.

1、现状 农民在一天的闲暇时间里,最主要也最普遍的闲暇活动:看电视;闲聊。其次具有娱乐色彩的闲暇活动有四项:打麻将;上网;探亲接待亲友;逛街赶集。在农村中不具有普遍意义并且农民们接触度不大的闲暇活动方式:看电影;观看各种展览;书法绘画集邮摄影创作。另外有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但不常接触的:祭祀活动;体育活动;看戏看文体表演;吹拉弹唱等自娱活动。 农民每天看电视、闲呆闲聊的时间最长,是农民主要的闲暇方式。 社交活动在农民闲暇生活中也占有较长时间。农民的社交活动主要有探亲访友、串门聊天、户外交往交谈、与亲朋好友在外(或在家)一起喝酒聚餐等形式。 打麻将、下棋打扑克是农民的主要娱乐性活动。 从事体育活动的时间短。许多农民认为,农业劳动是最好的身体锻炼,没有必要在进行体育锻炼。 网络的引入无疑是农民闲暇生活中的一大亮点,但仅仅成为了娱乐消遣的工具,却也丰富了农民的精神世界。 农民闲暇时间主要花费在看电视、闲呆、聊天、社会交往等消遣娱乐活动上,而真正属于提高农民素质的一些学习提高型、发展型的活动的时间则很少。

90后生活方式研究报告-TalkingData

90后生活方式研究生活方式

90后一代人在2017年全部成年,因成长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时期和多为独生子女,在人群特点和生活方式上表现出鲜明的特征:多聚集在三线及以下城市,比80后更享受二人世界,生活较为安逸;生活方式追求的是健康、自然和个性化。 主要结论 生活环境人群特征生活方式 ? 1.88亿90后全部成年,成为社会中坚力量?90后成长环境富足,以独生子女为主,在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上更具个性 ?90后男性相对较多,单身指数低 ?90后爱用平价设备、偏好国产机 ?三线及以下城市汇聚更多的90后 ?90后通勤距离较短,安逸程度高于80后?90后社群多样化、不同社群应用兴趣差异较大;工作、置业成80后的两大人生主题?80后熬夜加班、90后熬夜式‘养生’:夜猫子和晚睡强迫症?北京90后线下POI类型活跃性相对较低,相对较宅 ?北京90后更亲近自然、注重健康 ?90后有三宝,健身、自拍和阅读 ?90后偏好弹幕网站、喜欢用手机KTV录歌,注重互动和表达?体育新闻和趣味新闻受90后青睐 ?90后有一定理财意识,注重合理理财和消费 ?90后热衷海淘和各类垂直电商 ?游戏频度和氪金意愿均低于80后,游戏只是生活消遣 ?90后追求个性化、80后较为节制和注重品牌 ?国产大众品牌受90后青睐、线下专注潮流时尚类商场

1 90后生活环境分析90后总人数 90后成长环境

人口基数:1.88亿90后全部成年,成为社会中坚力量2017年,1999年出生的90后今年满十八岁, 正式成年。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 数据,90后总人数为1.88亿人,占总人口 14.1%,开始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1.471.88 2.19 2.24 1.60 11.0%14.1% 16.5%16.8% 12.0% 00后90后80后70后60后 不同年龄层人数对比 人数(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 来源:《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农村生活方式改变的实证分析

农村生活方式改变的实证分析 —以常州、盐城为例 内容摘要:农村生活方式深受到经济收入、住房及周边环境、交通及通讯等因素影响,且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这些因素不断推动着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通过对江苏省常州、盐城两地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调研并借助于实证研究发现,经济收入对农村生活方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住房与周边环境,而交通与通讯对农村生活方式的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农村生活方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农村生活方式概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那生活方式该如何界定一直是我们在讨论和总结的。我们课题组通过一段时间的实地走访,调查研究以及收集相关文献材料,总结出定义如下,生活方式是一种在当前物质条件下,人们生活于其中并从事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时所展现出来的细节部分的状态。生活方式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现存状态,而是随着当前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从某一程度上看来,“生活”与“方式”是两个可用于笛卡尔乘积的交互式概念,生活可细分为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宗教生活等,而不同的生活又涵盖了多种活动方式,因而,生活方式从更为广阔的层面而言则是涉及公众生活的各个层面。 二、影响农村生活方式的因素 课题组走访了常州盐城两地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0份,对于调查问卷则是从男女两性分开来统计的,其中,在针对生活方式改变与否的问题上,男性有80%的居民认为生活方式有较大改变,而女性有73.8%的居民认为生活方式有较大改变。总体来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收入的增多,江苏农村大多数居民的生活都有所改善。经过两地调研,我们初步得出的结论是经济收入、住房与周边环境、交通与通讯以及社会保障这四项因素对生活方式改变有着一定的影响,而这其中,经济收入、住房与周边环境以及交通与通讯对农村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更突出、更明显。 1、经济收入 据调研结果显示,两地农村男性有70%的人认为生活方式的改变中经济收入是重要影响,有52.4%的农村女性认为生活方式的改变中经济收入是重要影响,作为物质基础的经济收入均被农村居民列为第一要素。一方面,随着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农民在衣、食、住、行方面发生明显变化,促进了农村消费方式的改变。根据我们调查问卷可以得知,在着装方面,价格已不是唯一考虑的因素,人们(对于着装)已经从追求价格便宜到现在追求时尚潮流。在食品方面,每年人们在食品(消费)上的消费越来越高。在住房方面,随着周边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娱乐设施投资(在)的不断加大,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在不断的进步。同时,经济收入的提高也意味着农民具备了改变原有生活方式的经济承载力。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物质生活的改善,农民的精神生活也亟待丰富。教育、旅游等精神文化支出明显增加,这说明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因此,

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 2.使学生全面掌握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 3.帮助学生掌握确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方法。 知识要点: 1.现代健康观念; 2.何谓健康的生活方式; 3.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危及人类健康; 4.健康的四大基石; 5.体育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6.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 7.终身体育思想。 内容解析: 1.现代健康观念: 传统的观念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这源于医学实践对健康的朴素的理解。完整意义上的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全(世界卫生组织宪章)。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了14条标准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 (2)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大事小都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 (5)能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背的位置协调(见下页身高体重表); (7)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病感、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和皮肤富于弹性,走路轻松、协调; (11)有良好的道德和修养; (12)对自己对他人的健康负责,工作生活娱乐等以不损害他人利益和健康为前提;(13)不侵占、偷窃他人钱财物品、作品及研究成果;

(14)不吸烟,不淫乱。 2.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社会文化、经济、风俗、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的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 可以将生活方式理解为不同阶层的人群在其生活圈、文化圈内所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其构成要素有生活起居、节奏、饮食、行为爱好等。 3.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危及人类健康: 当前,世界范围内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又称生活方式病)逐渐在各国蔓延,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心脏病、癌症、中风是世界各国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不良生活方式在死因中的作用(%) 据卫生部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目前,我国城市死亡病因排在前5位的是: 其中,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就是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方式。据调查,目前我国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15%,完全健康的人只有20%,其余约6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所谓亚健康就是机体无明显病变,生命体征完全正常,但经常感觉疲惫、精神不振,呈现出生活能力低下、适应能力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 根据现代医学的分析,疾病的形成主要有二个方面的因素: (1)环境因素。环境污染对健康的损害约占10~15%; (2)遗传因素。家族基因遗传造成的疾病约占10%; 4.健康的四大基石: 1992年时间世界卫生组织在“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了健康的四大基石,即平衡膳食、适度运动、规律生活、心理平衡。这四大基石归纳成四个方面,在教科书中有详细展现(16~17页)。

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由于不健康生活方式引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称生活方式病)不仅在发达国家蔓延,而且在发展中国家以至在世界各国蔓延。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一项研究报告表明:心脏病、中风、癌症是世界各国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美国学者曾预测,使美国成人平均寿命增加一年需花费100亿美元,然而如果人们做到经常锻炼、不吸烟、少饮酒、合理饮食,几乎不花分文就能期望平均寿命增加11年。可见健康与生活方式有多么密切的关系。 并且在当今社会,许多慢性病的发生也与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提高健康状况的主要途径。通过健康教育使人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加快健康促进的步伐,也是解决树立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现在,有许多的不良的生活习惯逐渐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比如,由于心理情绪紧张刺激增加、饮食营养结构不合理、环境的污染、吸烟饮酒的人增多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因果性疾病发病率增高,成为早亡、致残的重要原因,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时空观念、竞争观念增强,独生子女及离退休职工增多,生活中紧张刺激增加,心理因素和情绪反应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引起了一些心理情绪反应性疾病如临考紧张综合征、离退休生活不适应、情绪性腹泻等,由于缺乏美容化妆的卫生知识,接触性皮炎、染发剂过敏性皮炎、戴耳环引起的感染等发病率在女青年中明显增加,现代穿着引起的高跟鞋病、隐形眼镜角膜炎、太阳眼镜病等在男女青年中较常见,养鸟、养猫、养狗等宠物导致动物传染的疾病增多,尤其是狂犬病已在许多地区呈散发性流行,吸烟人数大增,已成为肺癌、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酒精中毒经常发生,在脑力劳动者中间,由于久坐、用眼、用脑等,写字多,造成脑力疲劳,视力疲乏较常见。 虽然我们有着许多的不良的生活习惯,但是人们也正逐渐的认识到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对我们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人们通过许多的体育活动来保持自己的健康,就像公园里好多的老人在那边练太极,慢跑等等。所以体育运动对健康起着很大的作用的。 体育运动是贯穿整个生活方式之中起着调节作用的不可代替的成分,它调节和改善着人们由于饮食、营养、体重、作息等方面长期不合理的积习所造成的健康效应。因此,在世界上,一些新的概念,如“体育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体育进入生活方式”“生活体育”等正在形成。缺少体育运动的生活方式,就不能称之为现代社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我国开始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时候,明确提出了全民健身活动对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意义和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运动可以使我们更接近自然、接近自己本原,丰富社会交往;体育体现出自由开放精神,使其成为人们和睦相处的良方,起到净化人们身心作用。 (2)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健康行为,促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防止疾病发生。 (3)体育运动可以优化消费结构,提高消费与生活质量。 (4)体育健身可以充实人们生活空间,使人们的生活空间丰富多彩,使人们的心理空间宽阔而深邃。 (5)体育活动是快速生活节奏的心理调节器;体育可以舒缓现代社会竞争给人们的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6)体育为现代人提供丰富、健康的休闲娱乐方式,也可使体育健身休闲方式向创造型、开放型转变,造就科学文明生活方式。 总之,在现代社会,体育运动是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运动同生活方式有着紧密联系。 健康的生活从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所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快节奏的生

农村生活方式的变迁

刘庆邦早期的短篇小说,容量不大却体格精障,你能感到作者总是提着一股气在“做”,苦心经营的痕迹也很明显。刘庆邦的作品里,最先闯入读者视野的,正是这些锤炼得结实而筋道的短篇。他的几个名篇,如《血劲》《玉字》和《走窑汉》,文字瘦而硬,全篇上下几无一块赘肉,这使得小说包含的那股强劲的悲剧力量,如子弹般精准地射入读者的心脏,带给人巨大的震撼。然而,敏感的读者能觉察出,在刘庆邦最新出版的短篇小说集《风中的竹林——刘庆邦最新短篇小说集》里,这股力道弱了下来。也许变化早已在不知不觉间发生,我们能发现作家的兴趣视野渐渐拓展了,他把更芜杂的现实收入了自己的笔下,笔力从专注于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戏剧性稍稍转移到了对农村社会结构、农民生活方式的观察之上,作品的传奇性减弱了,文字更见平实从容,与此同时,他的短篇小说世界变得更加丰富了。 一 刘庆邦擅长在自然风景与人物的关系中展开故事,揭示问题。在他的这部最新短篇小说集里,风景和人之间,往往构成某种隐喻性的关系。第一篇《风中的竹林》,那风景的纯净和人事的污秽,二者之对比,即让人感到意外。老汉方云中的院子门口长了一片竹林,延续了二百多代,不但是他家的骄傲,更是庄子里的一道风景。方云中得了血管病,不能坐守竹林,每日需得到庄里到处走动。他去了几次朱连升的小卖部,听搓麻将的人们谈论朱连升的儿子在城里给老爹找小妇——如此寡廉鲜耻之事却为人们称羡不已,方云中感到世风日下,气得病情加重。当他听说朱连升要在小卖部里卖性用品,便找到村长要求批斗朱连升。但方云中的建议遭到村长拒绝,还受了朱连升一番嘲弄,活活气死。故事讲得平实客观,字里行间看不出叙事者明显的态度。但小说选取的意象本身表明着作者的某些倾向。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竹林是孤傲有节的贤人的栖身之地,老汉姓方名“云中”,自是可见出他方正洁白的品行,以及满腹的不合时宜。小说中写道:“竹子不走,他得走。竹子生来就是守,人生来就得走。”可就是这位村庄里的贤人,想要活动活动筋骨却无处可去。庄子里原有两千多人却几成空巢,有人气儿的小卖部自然不是让方云中合心意的去处,但另一处有人气儿的地方——方长山家里的讨论也让方云中失望。在方云中看来,男女之事不是动物本能,而是事关着严肃的道德风化和社会风气,可朱连升却认为这只是愿买愿卖的生意,自己能消费得起“小姐”代表着他的身份地位,大多数村民也都认同朱连升的观点。从这里不难看出,城市盛行的消费主义观念冲击着这个长着竹林的千年老庄,轰毁了乡村旧有的道德习俗,曾在朱连升的父亲那辈人中间要遭到批斗的行为,在朱连升这里却受着地方政府(由村长所代表)和乡亲的双重鼓励。方云中同朱连升及村长的“斗争”里,我们看到的是朱连升一派的振振有词:“稳定”“和谐”“思想解放”“冲破牢笼”……由政府和市场主导的意识形态同1980年代以来的启蒙话语媾和在一起,给了朱连升等人最大的庇护。相形之下,方云中的话语却显得贫乏、僵硬、冥顽不化。在《风中的竹林》里,作者态度的退场使我们在他的笔端见不到多少伤感之情,事实上,即便充满同情,作家大概也无意于全身心地站在这位乡村贤人的一侧。方云中死后,女儿上坟时给父亲带来了三个纸扎的小姐,母亲一见,气得脸色铁青,一阵乱踩,把那些小姐都踩扁了。这个结尾带着淡淡的嘲弄:坟外的“形势”不可阻挡,仍在向已经作古的死者涌来,使他不得安宁。而方云中的病—一血管瘀住,行动迟缓——也在暗示着什么:“方云中如今的状况,仿佛老是在表示,自己已经‘撮胡儿’(“不行”的意思——引者注)了。他对人这样表示,对竹林里的竹雀也是这样表示。他是人不由己,手不由己,不想表示,也得表示。”就像小说里方长山分析的,朱连升脱裤子是“形势”掌控下的“身不由己”,方云中肉体和精神的衰落也是不由己的“势”。刘庆邦自然没有方云中式的迂腐,他清楚地看到,以乡土的传统伦理道德对抗什么都可看作生意的“形势”,无异于以卵击石。在乡村社会和政治全面溃败的情况下,道德早已失去了它原本的动人力量。 在“贤人”已死的村庄,乡村社会将由哪些人来主导呢?似是和《风中的竹林》相呼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