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数字出版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数字出版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数字出版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数字出版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数字出版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网络阅读的兴起,数字化出版浪潮已成为世界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数字出版已经进入全媒体出版时代,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传统出版物正在不断向数字化方向发展。作为新兴产业,数字出版同样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关键词:数字出版图书传统出版问题

数字出版是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出版方式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强调出版内容、生产方式和运作流程、传播载体、阅读形式的数字化。与传统出版相比,数字出版具有出版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存储容量大、交互性强等特点。数字出版的特征还可以理解为:具有数字技术记录、储存、呈现、检索、传播、交易的特点;具有在网络上运营,实现即时互动,在线搜索等功能,具有创造、合作和分享的特性;能够满足大规模定制服务的需要。

数字出版作为出版业的一种新兴产业,发展非常迅猛,规模迅速扩大,技术不断创新,产品日益丰富,成为出版行业新的增长点,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数字出版将传统出版的内容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并传播,受到人们的欢迎,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业的发展潮流。

2010年9月出台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我国发展数字出版产业的总体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为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整个中国新闻出版业的数字化改造正在进行,一系列重大数字出版工程正在实施,我国的数字出版面临着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2011年4月20日,新闻出版总署制定的《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数字出版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传统出版业的变革,数字出版技术渗透到出版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环节,深刻地影响了出版业的发展。加快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加强技术创新,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各国出版业界的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数字出版如何顺应变化,如何提高知名度、扩展影响力,进而提升其传播力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

数字出版自产生至今,强势发展,预示着中国出版业转型、变革的时代已经到来。随着文化与互联网愈发深度的融合,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逐年递增,从2006年到2010年,我国的数字出版业收入从213亿元猛增至1051亿元,连续五年年增幅超过50%,大大高于其他行业增长率。为了加强对版权资源的整合和聚集,作为出版业主力军的各出版集团已经进入数字出版的主战场。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出版社的电子书只有960种,2010年达到60万种。2010年全国近600家出版社有90%涉足数字出版,与2009年相比,2010年进入数字出版的出版社数量增长了14%,其中码洋上亿的出版社数量增长19%,实现数

浅析当下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

55 融合与发展·研究浅析当下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互联网应用水平的持续提高,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基于互联网技术而进行的数字化内容的传播逐渐成为主要传播形式之一。本文主要以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为分析对象,对数字出版物的优势、数字出版物的内容方与技术方、科技创新下的数字出版、数字出版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机遇与挑战、数字出版物与传统出版物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数字出版现状;科技创新下的数字出版;数字出版物与传统出版物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8)11-055-02DOI:10.19483/https://www.wendangku.net/doc/3b8305832.html,ki.11-4653/n.2018.11.009 文/刘珊杉 引言 近几年,我国的互联网产业发展突飞猛进,随之也带动了数字出版产业的飞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出版体现出了其自身的很多优点,同时也显露出了一些问题,但无论优势还是问题,我们都需要积极地面对,最大地发挥其优势,尽快地解决其问题。本文主要以下面所提出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论述:数字出版物为什么越来越受人青睐?什么样的数字出版物最吸引读者?什么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下的数字出版发展的如何?数字出版产业中存在哪些问题?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分别是什么?有朝一日数字出版物能否完全取代纸质出版物呢?通过本文的论述,以期对数字出版今后的发展能有一定的助力作用。 1.数字出版物的优势 当今,数字出版物越来越受人关注和青睐,数字阅率整体上升迅猛,各家出版单位竞相朝这个方向发展,究其原因是它的优势所趋。数字出版物最突出的优点是便捷、环保,这一特点非常符合现在社会的发展理念。数字出版物给读者带来的便捷是有目共睹的,相对于纸质图书,其成本低、存储量大、携带方便,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对出版者而言,电子图书可以实现零库存,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从而节约了成本。 2.数字出版物的内容方与技术方 最吸引读者的数字出版物不仅内容优质而且功能全面,操控简便。一个优质的数字出版物,是内容方与技术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对于内容方来说,数字出版不仅仅是把纸质出版物数字化,更重要的是从读者的角度多加思考,以方便读者阅读和使用为宗旨,使读者在应用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数字出版物的优越性。对于技术方来说,需要把软硬件设备的服务做好,以便读者操控和使用,只有为读者服务好,才能留住读者,让读者选择自己。所以,出版者应该在保障内容优质的基础上,把顾客的需求放在首位,牢牢抓住顾客的心,稳定住顾客群体,形成自己的品牌形象。 3.科技创新下的数字出版 随着创新科技的广泛应用,数字出版物的形式也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例如,随着增强现实技术(AR)的逐渐成熟,增强现实技术(AR)的图书出版也正在飞速发展。增强现实技术(AR)图书将单调的平面图像、人物角色变为栩栩如生的3D立体形象,给予读者视觉、听觉的直观感受。在国内外大型图书博览会上,这种增强现实技术(AR)图书已经出现,并且吸引了相当的读者群体,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是相当可观的。 4.数字出版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出版产业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数字出版物的模式单一、盈利相对较少,品牌建设力量不足,数字出版物的侵权问题等。 4.1数字出版物的盈利仍然较少 数字出版物盈利较少是数字出版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有多方面:产品模式单一、同品种的商品在数字出版物市场中过于集中、缺少必要的营销策略等等。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出版社需根据自身情况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及选题策划工作;构建内容方与技术方的共赢模式;寻求有效的营销策略;数字出版的产业链有待完善等。 4.2品牌建设力量仍然不足 在数字出版的发展过程中,出版者往往把重点关注

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键入公司名称] [键入文档标题] [键入文档副标题] Administrator 2014/4/18

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信息资源管理1103406022任晓婕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DVD光碟、电子图书、数字杂志等新型数字出版物应运而生,相继跻身出版物行业。我国出版的数字化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现在数字化已经日益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对于出版业来说,数字化出版也是大势所趋。尽管较之国外稍显落后,我国数字化出版产业总体呈上升势头,在新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产业链不断完善,形态日益丰富,产业规模逐渐扩大,数字出版迎来高速发展期。 关键词:数字化出版;发展现状;前景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maturity of computer technology,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mature, DVD, electronic books, digital magazines and other new digital publications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one after another among the publication industry. From the late 1980 s and early '90 s, China began to digital publishing. Now the digitization has increasingly penetrated into our lives. For the publishing, digital publishing is also the trend of The Times. Compared with abroad countries, China's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 is slightly behind, but generally on the rise. Under the double push of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market demand, the digital industry chain is able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digital industry form is also increasingly rich and industry scale is gradually expanding. As a result, digital publishing has entered a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我国出版业网站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

我国出版业网站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 陈丹付海燕出版发行研究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普及,我国出版业网站建设也迅猛发展,从靳开川在《国内出版社网站建设研究》中记载的1999年的大约78家,到《2009年出版业网站发展创新报告》中的451个,十年间增长了近6倍。这十年,出版网站不仅是数量的增长,网站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服务越来越贴近用户,并出现多个创新点。但是我们也看到,盈利模式不明确、更新速度慢、互动差等问题,也是出版社网站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出版业网站的发展现状,本课题组在2009年全国出版业网站年会中针对参会的80余家网站做了问卷发放,收回有效问卷68份。通过分析汇总的相关数据,我们从4个方面得出了以下调研结果: 一、网站基本情况 1.七成以上网站建站时间超过5年,出版业网站已进入成熟期 在68个调查对象中,1990年以前建站的只有北京大学出版社等3家,占5.17%。1990-2000年,建站的出版单位为16家,占27.59%。有网络意识的出版单位即在这一阶段起步。另外,这一阶段除了出版社建网站外,还出现了人民网等门户网站、万方数据和龙源期刊网等内容平台网站,以及中国动漫网这样的新媒体网站。出版业网站进入发展期。2000-2005年,建站的出版单位有25家,占43.1%。这一阶段上网的出版单位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尤其是经历了“非典”之后,大家充分意识到了网络的重要性。这其中,出版社建站仍占大多数;而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也值得注意,这一阶段建站的电子商务网站有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孔夫子旧书网、福建新华发行集团。这个时期是出版业网站的快速增长期,约有75%以上的出版单位都已建站。2005-2009年,建站的出版单位为14家,占24.14%。这一阶段出版单位建站数量的增速略有下降,这是因为出版单位在网上圈地的现象减少了,而建站质量却大大提高。出版业网站已进入成熟期。 2.超过八成的出版业网站定位为专业类或综合门户类网站 随着进军网络的出版单位越来越多,网站类型也从单一的传统出版单位上网发展为现在的综合门户、专业网站、电子商务、社区网站以及搜索引擎等,功能比较完善。如图1所示,出版业网站主要定位在专业网站,其次是综合门户类网站,而定位为其他类型网站所占的比重不足15%。可见出版业网站更关注网站宣传展示和专业信息发布的功能。 3.网站已逐渐独立于传统部门并与其形成合作互补关系 调查数据显示(参见图2),有43%的出版单位将网站作为独立部门;另外将网站作为信息技术部门或数字出版和新媒体部门的约占四成。可见,绝大多数出版单位已将网站作为进军数字出版的桥头堡,并在机构设置上给予其较为独立的发展空间。

中国出版业的现状与问题(一)教程文件

中国出版业的现状与 问题(一)

中国出版业的现状与问题(一) 中国的出版集团化进程已经走过了6年时间。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出版集团规模的扩大仍然主要是低水平的数量累加,而没有进行根本性的业务整合,原先粗放经营的色彩也并没有褪去。 借鉴国际经验,下一步中国的出版集团的业务发展不应再是各出版 社独自分散作战的模式,而应按不同内容产品生产线的要求进行结构调整和资源重新配置,对品牌进行组合,实行产品细化和专业化生产,从而促进内容创新的深化,最大程度地利用内容资源、降低成本、创造新产品和新品牌,以提高生产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覆盖面。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出版业出现了一些并不美好的现象:图书品 种急剧上升,平均印数急剧下降;成本持续上升,利润率持续走低;图书发行折扣愈打愈大,图书退货率不断上升;图书库存金额直线上升,资金周转明显放缓;图书贷款结算期愈来愈长,信用问题开始出现。与此同时,中国出版业的改革正在集团化建设的基础上,深入地向前推进,出版单位开始转企改制,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如何看待当前中国出版业的现状以及发展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成为了业内普遍关心的事情。 一、中国出版业现状分析 从总量和结构做分析,可以清楚看到,现阶段中国出版业总体上仍

然处在新的增长阶段。 1997年,我曾发表《中国出版业发展的三个阶段与新的出版组织的 培育》一文,认为从1978年至1996年底,中国出版业经历了两个阶段,开始步入第三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5年,中国图书市场总量经历了一个井喷式的超常规增长阶段。第二阶段:1986-1994年。中国出版业高速增长的势头不复存在,经历了长达9年的调整与徘徊阶段。第三阶段:1995年以后,进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 从1995年至今,十年过去了。中国出版业的第三阶段是否已经结束,是否如有的同志所说进入了膨胀性衰退的阶段,或者说进入了”出版大崩溃”的前夜。这里我们不妨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作一些分析。 (一)总量分析 1、从图书种数和新出版图书种数的增长率来看,1995年以后增长 日趋平稳,基本保持在10%左右。图书品种的增加固然与每种平均利润下降和买卖书号有关,但这一现象也意味着图书市场越来越细分,定位越来越具体,大众图书市场越来越活跃。这预示着图书市场的市场化进程在不断深化和加强。 2、从1995年到2003年,除2000年以外,中国图书出版的总印张 数和总定价逐年增长,总印张和总定价增长率的偏离度逐年缩小。总印张和总定价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偏离度也在逐步收敛。这表明中国出版业从宏观而言不仅处于不断增长的良好态势之中,而且其增长水平同国民经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关于数字经济互联网 智能制造是这么说的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关于数字经济、互联网、智能 制造是这么说的... 中国信息化百人会研判全球信息化趋势,探索中国信息化发展非官方、非营利性的学术研究平台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多处提到了数字经济、互联网+、信息化、智能制造等相关内容,具体如下:一、关于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日均新设企业由5千多户增加到1万6千多户。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

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二、关于“互联网+”、人工智能: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深入开展“互联网+”行动,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深刻重塑。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大工程,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出台现代服务业改革发展举措,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异军突起,促进了各行业融合升级。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经营主体大批涌现,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从30%提升到40%以上。采取措施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推动传统消费提档升级、新兴消费快速兴起,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3%。发展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新兴产业统计。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实现高速宽带城乡全覆盖,扩大公共场所免费上网范围,明显降低家庭宽带、企业宽带和专线使用费,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让群众和企业切实受益,为数字中国建设加油助力。 三、关于“中国制造2025”: 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

我国数字出版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浅析

我国数字出版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浅析 摘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数字出版作为一种新兴载体和互联网技术的产物,代表着世界出版的方向与未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普及和大众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逐步提高,国民的阅读范围、阅读习惯、阅读速度、阅读环境等发生了新变化,许多的读者尤其是“8090”青年越来越关注数字出版业创设的包括手机阅读、图书搜索、网络文学、期刊等服务,数字出版的出现不会意味着传统出版的没落,相反,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的继续和延伸,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和使命。本文就目前数字出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问题与形势阐述其现状和解决的良策。 关键词:数字出版;现状;问题;对策; 在我国,数字出版出现与上世界九十年代初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出版领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其产品伴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崛起,凭借数字出版存储量巨大、阅读方便、信息检索方便、多元化产品等优势不断占领国内传统图书市场。尽管我国的数字出版呈快速发展态势,但是仍毫无置疑的是,我国数字出版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外的数字出版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而“初级阶段”也就意味着新兴事物在发展的同时也必将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不断改革,不断地完善才能确保我国数字出版不断发展,因为数字出版是未来出版的主流,是出版界振兴出版文化的主力军。 一、数字出版的定义 数字出版是在传统出版的发展,延伸。它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融合并超越了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载体。数字出版是在出版的整个过程中,将所有的信息都以统一的二进制代码的数字化形式存储于光盘、磁盘等介质中,信息的处理与接收则借助计算机或终端设备进行。它强调内容的数字化、生产模式和运作流程的数字化、传播载体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学习形态的数字化。 二、我国当前数字出版的特点 国内的数字出版从起步到现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发展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发展特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数字出版扮演着一个新兴产业的原始阶段,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如今,我国的数字出版已经不能相提并论,整体上迅猛的发展速度与成绩也预示着,未来的数字出版必将成为世界出版的未来。新时期,数字出版主要呈现的特点有: ㈠行业链条饱满,一体化趋势加强 2006年是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数字出版产业规模正在形成的年度。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提供商已经不再孤军奋战,他们上连接作者与出版单位,中连运营商,下端直接面对消费者,一个新兴的产业链条在26006年之后迅速在这条产业链条上往不同的方向发展,期间逐渐形成多元化趋势。到了本世纪的2010年,国内数字出版的产业链条基本成稳定态势。 从2006年产业链条开始形成后,数字出版迅速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综合数据显示,2006年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约200亿元。其中,中国网络广告(不含搜索引擎)49.8亿元,互联网期刊收入约5亿元,电子图书(E-book)收入约1.5亿元,网络游戏收入约65.4亿元,在线音乐收入约1.2亿元;在手机出版方面,仅仅手机铃声、手机游戏、手机动漫的收入就高达80亿元。到了2010,我国数字出版总收入甚至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

2010年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年度报告-郝振省

郝振省: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现在由我来对我们一年来的数字出版产业的一些现状、问题和一些基本的趋势做一个简单的报告。 一、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提高和应用普及,国民阅读习惯和环境的明显变化,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在短短几年内产值突飞猛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呈现出以产值屡创新高,手机出版异军突起,电子阅读器风生水起,数字出版赢利模式不断创新等的发展特点。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势头强劲,产值屡创新高。 刚才主持人也说到,根据统计,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收入达799.4亿元,比2008年增长50.6%,产业增长率继续保持高增长速度。其中数字期刊收入6亿元,电子书收入达14亿元,数字报(网络版)收入达3.1亿元,网络游戏收入达256.2亿元,网络广告达206.1亿元,手机出版(包括手机音乐、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手机阅读)则达到314亿元。网络游戏、网络广告和手机出版成为数字出版产业名副其实的三巨头。具体情况有一个表,这个表作了分解。 近几年来,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一路高歌。据统计,2006年数字出版产业达213亿元,2007年达362.42亿元,2008年达530.64亿元。2009年的产值是2006年产值的3.75倍,年均增长率超过55%,大大高于其他行业增长率, 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数字出版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有一个补充,799.4亿,我们的数字经过反复的核对,对于这个799.4亿数字出版的产值,我们也看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不赞成说是数字的总产值超过了传统书业的产值,这么的比较也不是特别的科学。因为大家看到,我们刚才的分解,这个799.4亿里,传统的内容资源转化称新的形态部分还是很有限。当然,从另外一方面说我们是严格按照数字出版的外延和内延,新闻出版负有责任的说确实是799.4亿。 2、手机出版异军突起,产值接近“半壁江山”。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从单纯的通信工具,向移动媒体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数字出版向无线移动、个性化按需定制和跨媒体出版发展的步伐将会大大加快。从世界范围看,手机出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虽然中国手机出版起步较晚,但由于移动通信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收费模式,使得手机出版的赢利水平后来居上,已经成为规模最大的数字出版类型。手机阅读已经成为在线阅读的主要方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年初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手机阅读用户的比例占到总体手机网民的75.4%。以目前中国移动就拥有5.4亿的手机用户基础来看,未来手机阅读用户增长量潜力巨大,前景无限,这也无疑将对手机出版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中国移动已建立了的手机阅读基地,大大加快了手机出版的发展步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已经有一些出版物选择了在手机发布、甚至优先于出版首发。80后作家郭敬明最新作品《小时代2.0:虚铜时代》在手机上发布不到一个月,就有600万次点击。 第二,打造了一种全新的图书发行模式。新出的书先在手机阅读平台上首发,出版机构再根据用户订阅的市场反应,及时调整实体书的发行策略,这可以解决高库存问题。 第三,手机阅读基地也加大了出版产业链各方的合作,目前已同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浙江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盛大、方正、新浪等30多家优秀的内容提供商开展合作。 刚才说到明天有一个重要的签约,就是我们的行业主管领导机关为行业的发展不断的构建和缔造很好的环境。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历史资源,丰富的景观资源。但在文化产业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的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都把文化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纷纷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扶持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形成了一种强势文化,构成了对世界的控制力量。最具代表性的应属美国的文化产业。美国政府实行文化全球化战略,形成了一种文化巨无霸,从各个方面构成了一种强势文化和话语霸权而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中之重。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虽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文化产业有所发展,但真正得到重视、得到快速发展应是在21世纪。而且一些重要的文化政策法规也是在新的世纪颁布的。2000年,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我国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后的重要会议内容中政府都会提到文化产业,并把它上升为一种国策。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就各个城市来说。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化。但由于各个地方的民族风情、

地理情况、历史资源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各个城市都在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四川是一个自然资源大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如四川的宜宾市在由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国生态学会旅游专业委员会和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08中国文化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上被评选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宜宾市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 再如山东的临沂,众所周知,临沂是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临沂市政府就在一点上大做文章,发展红色旅游。临沂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这里诞生了与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沂蒙精神。近年来临沂市先后将孟良崮战役纪念地、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山东省政府旧址等36处红色旅游景点命名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并对全市100多处红色景点进行了重新整合规划,使全市红色景点形成完整统一的旅游网。临沂市主打沂蒙品牌的产品现在已达到600多个,涉及食品、工艺品、文化用品、旅游产品、工业品、服务业等上百个门类。一系列旅游和文化品牌的成功打造,奠定了临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

超美国11倍!麦肯锡176页报告解读数字中国领先全球的秘密【附下载】 智东西内参

超美国11倍!麦肯锡176页报告解读数字中国领先全球的 秘密【附下载】智东西内参 看点:到2030年,数字化将转变并创造高达45%的行业总收入。12月4日,麦肯锡发布了长达176页的中国数字经济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子商务(2016年交易额占全球40%)和数字支付(2016年个人消费交易额交易额7900亿美元,是美国的11倍。)已经领先全球;独角兽公司数量占的1/3,独角兽价值约占全球43%;2014至2016年间风投金额达770亿美元(占全球19%)。本期的智能内参,我们推荐麦肯锡的数字中国调研报告,从国际地位、数字化进展、背后的驱动力,以及政策和商业环境五大维度出发解读国内的数字化生态及其潜力。如果想收藏本文的报告全文(MGI-Digital China: Powering The Economy To Global Competiveness),可以在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回复关键词“nc210”下载。以下为智能内参整理呈现的干货:数字中国引领全球 从一些传统的衡量方法来看,目前中国的数字技术发展水平和普及率在全球仅仅居于中游,在2016年世界银行“数字技术普及应用指数”中位列50(共131个国家),“网络就绪指数”第59(共139个国家)。这是以以全国平均发展水平作为衡量依据的。然而,从数字化应用和创投体量来看,中国已

经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大国,在数字服务领域已经实现了净出口(过去五年连续保持年均100-15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并正在改写全球数字化的格局,并为远在海外的创业公司提供支持和启迪。▲中国的数字经济引领全球电子商务和数字 化支付方面:十年前中国的电商交易额还不到全球总额的1%,如今占比已超过40%,据估算已超过英、美、日、法、德五国的总和;移动支付在中国互联网用户群体中的渗透率也在迅速增长,从2013年的25%提升到2016年的68%,与个人消费相关的移动支付交易额高达7900亿美元,相当 于美国的11倍。▲中国对关键数字技术的风险投资位居世界前三创业和投资方面:全球262家“独角兽”中,三分之一是中国公司,占全球独角兽公司总估值的43%;在金融科技领域,全球每23家非上市“独角兽”中就有9家是中国企业,而且占据了全球金融科技企业总估值的70%以上;中国风投行业从2011-2013年的120亿美元(占全球6%)迅速增至2014-2016年的770亿美元(占全球19%),此间对外风险投资总额达到380亿美元(80%流向发达经济体,75%流入了数字化相关行业)。中国有多数字化? ▲中国各领域数字化指标(资产、用例和劳动力三大维度) 上面的麦肯锡的中国数字化指标,揭示了中国22个领域的5大数字化发展阶段:1、ICT(信息通信技术)、媒体(数字内容提供商和出版商)和金融(客户关系管理解决方案等)

最新我国数字出版业存在的六大问题浅析

我国数字出版业存在的六大问题浅析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数字出版业的现状,总结提出了数字出版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从概念、法规、标准、监管、模式、人才六个不同方面阐述了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 数字出版互联网出版问题分析 第一,传统出版人对数字出版缺乏研究和足够的认识 网络传播信息上免费内容对基于卖内容的出版发行业形成了一定冲击,业界同行们在这方面有一些忧虑和担心。他们认为日益增多的这些免费内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眼球,使传统出版业的读者在不断流失。尤其是异军突起的超级搜索引擎,以及他们对图书馆和出版业雄心勃勃的数字化计划,不仅对传统出版业的知识产权制度构成了一定挑战,使主要以提供内容为主的传统出版业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削弱。同时,一些传统出版单位缺乏对数字出版的研究和了解,对新技术的冲击缺乏危机感,对是否会冲击纸质媒介市场存在疑虑,一些出版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习惯于旧的业态,企业应用数字化的技术意识还比较落后,传统出版单位内部信息化的程度还比较低。有些业内人士担心两种内容相同、跨介质的多媒体出版物同时上市和流通,读者读电子书就不再买纸质书了。实际上电子书上市后,并没有影响到纸质书的销售。因此,传统出版人很难下决心投资于市场前景尚不清楚的这种新型图书。由于我国大量的电子书主要销售给机构用户的数字图书馆,与纸质书的销售渠道、读者对象等互不交叉。这些也都造成了业界对数字出版目前仍然持有观望和等待的态度。 第二,数字出版相关的法律法规滞后

我国有关的出版法律相对滞后,我国有关网络出版的法律、法规迄今只有两部。这两部法律对于发展日新月异的网络出版来说可谓“较远”。因为法律的滞后,数字领域的版权纠纷由来以久,且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2007年“7位知名作家状告书”和“400位学者状告超星盗版”一度成为出版业关注的焦点,数字版权问题也成为出版业的焦点话题。因此,我国在数字出版相关的法律上应尽快更新,让数字出版业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 另外,稿费标准问题未能妥善处理,对版权保护也带来不利的影响。在我国对纸质产品的稿费有统一的付费标准,但是对网上转载的海量信息资源就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有些权利人对权利的意识淡薄,对书刊没有采取有效的数字版权保护措施,在网上任意传播,原创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致使数字出版领域的版权保护问题成为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 第三,数字出版缺乏行业技术标准 一个缺乏或没有技术标准的行业,是不会得到较好发展的,即无法形成有效的产业链,也无法培育市场和扩大经营规模。目前,数字出版的技术系统和装备系统研发与创新还处于摸索阶段。虽然有不少技术企业与研究室参与研发,但相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我国目前在数字出版的技术系统和装备系统上缺乏行业的总体标准,地域分割性较强,各自为政,不能互联互通,数字出版管理模式等技术问题都不完善;行业标准滞后,元数据和信息交换格式尚未形成或缺乏行业的总体标准。对出版社而言,数字出版现在是一个单位一个制式,一个地区一个标准,不能互联互通,建立起来也是费钱一堆,使用不大,结果是形成了一个个高技术领域的现代作坊。数字出版领域的技术标准是一个长期的难题,事实上,在这一领域,格式的不统一成为行业之痛。方正的CEB、超星的PDG、书生的SEP、

数字出版未来发展趋势及相关支持发展的政策

三个小问题,国内外现状及对比;未来发展趋势;相关支持发展的政策。 &&首先请大家来看两组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数据,第一份是2013年4月发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的接触率为40.3%,比2011年的38.6%上升了1.7个百分点。&&调查结果页显示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报纸和期刊的阅读量均有下降,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均有上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阅读方式多元化,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呈现跨越式发展,在2009年数字出版业整体收入超过750亿,首次超过传统出版业产值。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另外一项《2012-201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则显示,&&2012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1935.49亿元,同比增长40.47%,产值再创新高,并呈现出整体收入规模持续上升、用户规模平稳增长,继续保持了强势增长势头。&& 在12年数字出版产业收入中,网络期刊收入达10.83亿元,电子书达31亿元,数字报纸(不含手机报)达15.9亿元,当然这些都只是占了一小部分而已,在数字出版产业中手机出版、网游共占半壁江山。手机出版486.5亿占了总体的25.13%,网络游戏达569.7亿元,份额比较大的项目除了手机出版和网游以外还有互联网广告。互联网广告达753.1亿元 国外方面,国外对数字出版的研究成果颇多,国外在数字出版的探索研究方面起步较早,成果突出,数字出版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模式。&&国外数字出版产业的突出特色为,产业链条较为完整,出版单位多为产学研一体结构,集团能够形成立身于市场的特色:如美国的培生集团在线学习业务其产业链条较为完整,形成研究——投入市场——反馈研究的循环模式,另外亚马逊为代表的电子书出版机构的研究成果多为数字出版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另外,从搜索引擎搜到的国外的研究论文中,相关研究的资料也较为丰富。 未来发展趋势 1原创网站将会迅速崛起,内容原创将会从平而媒体向网络媒体发展 大概从2008年开始网络原创纷纷涉足出版(含授权给传统出版中一位以纸介质方式出版和提供网上付费阅读),现在商业气息已经很重了。新兴的技术提供商从起步开始就涉足于内容生产,他们的技术实际上是与内容完全捆绑在一起的。与其说他们是在提供技术,不

中国新闻出版现状调查

中国新闻出版现状 提要:当下中国新闻出版产业结构多样,总体收益向好,不过各出版形态在新旧交替中此消彼长,在以报刊杂志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及音像出版物受到严重冲击的同时,以互联网为传播手段的数字出版产业蒸蒸日上,大有与图书出版抗衡的趋势;出版物发行的市场导向作用显著,版权贸易繁荣,经济实力对出版业发展影响显著,出版业发展存在地域差异,内陆地区出版业增长速度总体高于沿海地区,各地经济规模无明显变化,就业人员规模随各出版形态发展状况呈正相关变化。 1.出版产业结构:随着人们渐渐习惯于通过互联网获取新闻资讯和短篇阅读, 以提供此类服务的纸质媒体和音像制品的市场比重江河日下,产值也随之降低,而主打深度阅读方式的图书市场却依靠现代科技与高品质阅读体验稳步扩大,比重上升,产值提高,而数字出版产品以自己多媒体和强交互和数字化网络化传播等独特魅力弥补了图书的不足之处,迅猛发展,由数据可以推断,数字出版的趋势是复合出版;而由于中国政治环境日渐开明,国际交流日益密切,版权贸易和文化产业输出及进口也将成为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文化产业市场特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渐完善,文化产业呈现出 了强烈的市场导向,在畅销书排行榜中,名列前茅的图书大都是经久不衰的经典,按照市场需要,这些书不断被再版重印,体现出一定的市场规律,而再版重印的书中,最普遍的现象是党政类纸质出版物颇受欢迎,以体现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特征。 3.文化产业地域:由于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地域间经济发展 不平衡,引起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地域间差异,在当下的出版业,沿海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总体优于内地,不过由于国家对内地文化发展的支持,全国数字出版基地的投产经营,内地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总体高于沿海地区。4.从业人员:我国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结构与出版形态相协调,从业规模随各 个文化产业形态的发展情况呈正相关变化,这样的就业市场规律启示我们要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基础-------版权保护

张洪波:版权保护是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基础2011-04-08 10:44:04 来源:中新网? 在整个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内容的版权授权运营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无论是传统出版社、文化公司、作者,还是数字出版技术提供商、数字出版运营商和数字出版集成商,如果不解决着作权人的授权问题,就不能数字化复制、通过网络使用、传播版权作品,否则,数字出版产业链就会有较大的侵权风险,并且要承担相应侵权责任。离开数字出版内容,数字出版产业就无从谈起,数字出版就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就是“无米之炊”。另外,处在高速发展时期的数字出版产业,任何模式都是不定论,无限更新的技术和阅读方式需求总在激荡着人们的思想。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一些新的数字版权也受到一些人的反对。但我们相信随着数字阅读的受众日渐广泛,社会思想水平的不断进步,公众的版权保护意识和版权保护技术都会得到综合提升。 版权保护: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基础 中国文字着作权协会常务副总干事张洪波 数字出版产业的版权保护现状

在我国,以手机出版、电子书(或称电纸书)、数字图书馆、卫星传输以及其他多媒体业态为主的数字出版产业表象如火如荼,但是热中有比较大的隐忧,版权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大体情况如下:? 1、数字出版商业模式不成熟,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均衡,权利人产生严重的信任危机。数字出版被宣传得很热,但是很多作家因为没有从数字版权中得到收益或者收益很少,而不愿意授权数字版权。很多出版社面对数字出版束手无策,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介入数字出版,如何从数字出版要效益,如何摆清楚数字出版于传统出版的利益关系。可能没有一位作家敢站出来说,或者没有哪个大的出版社站出来说,一年从数字出版中拿到多么可观的经济回报。主要原因在于数字版权的利润分配不平衡,产业链间分工模糊,包括作者和出版社这些权利人,都不能从电子书当中获得合理的回报,侵权盗版现象严重。? 2、数字版权概念不统一,数字版权归属理不清,传统出版业面临考验。数字出版主要涉及着作权人的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和获得报酬权。“数字版权”、“电子版权”、“多媒体权”概念不统一。据文着协的不完全统计,在580多家出版社中,真正做数字出版的很多,但是出版社拥有数字版权的比例平均在20%左右,有的出版集团才10%。所以,出版社与数字出版商合作授权,蕴含着很大的侵权风险。因此,传统出版业在向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有为、有位,需要仔细思量,需要战略考量。?

从美国数字出版现状看出版新趋势

中宣部组织的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出版人才赴美考察团一行11人,由我带队访问了美国9家大型国际出版传媒集团和IT企业。这次访问引起了美国这些公司高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一方面缘于这是中国出版界赴美的一次重要访问,另一方面更能触动他们的是双方对数字出版怀有同样的热情,同样的困惑,我们面前是一样的斜坡,需要一样的攀爬。 一、美国出版集团的数字化进程 国际出版产业的数字化实践大概已经有10多年了,但是对于什么是数字出版仍然没有公认的定义。我们访问的9家公司对此也有着不同的认识。美国同行也不时反问我们对数字出版的定义。我们对数字出版特征的理解是:(1)具有数字技术记录、储存、呈现、检索、传播、交易的特点;(2)具有在网络上运营,实现即时互动、在线搜索等功能,具有创造、合作和分享的特性;(3)能够满足大规模定制这一个性化服务的需要。美国同行大体同意我们对数字出版特点的概括。 对于出版产业而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快速普及,并不是简单地宣告印刷时代的终结、数字时代的开启,而是伴随着一个相当长的纸质与电子、印刷与数字共生的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期是一道产业转身的“斜坡”,我们无法准确地预言斜坡有多长,斜坡有多斜。 在交流中,许多职业出版人对传统出版怀有虔敬和依恋。牛津大学出版社美国公司副总裁施艾文对此斩钉截铁地说到:在讨论数字出版时,我们应该明白,传统出版不会消失,它只是改变了形态;与其说人们喜欢技术,不如说人们更喜欢读书本身。他还说到,出版商的作用并不仅仅是一个平台,出版商创造内容和编辑内容,并使读者能够得到内容;平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 但是,美国的出版集团无一例外地均高度重视数字技术的运用,对网络化生存保持高度的敏感,积极地推进着数字出版的进程。同时,以网络化为特征的美国数字出版业务的进展呈现出分层的变化。 1、网络营销:利用网络和数据库推动传统出版的发展,实现纸质图书市场的扩容,达到业绩提升、服务改进、顾客满意度提升的目的。在这里网络是作为传统出版营销升级的工具。大众出版领域的出版公司数字化业务目前主要集中在这一方面。如哈泼〃柯林斯出版集团公司的全球总裁布莱恩〃默里介绍说,他们是全球最早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大众图书出版公司。两年前他们启动了创建图书数

数字出版的发展前景分析概要

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数字出版的发展前景分析 作者: 学号: 专业: 学习中心: 指导教师: 二零一四年四月十日

摘要 2005年,“数字出版”概念开始出现在我国,并迅速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数字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出版业从初创,已经进入到升级换代的发展阶段,目前在内容生产、平台建设、渠道开发、技术研发、终端生产五大产业链内不断向纵深发展。论文首先对数字出版的定义、类别,以及数字出版国内外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比较。论文还对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主要趋势有数字出版产业政策环境不断优化、数字出版产业的技术环境增速发展、数字出版社会环境的逐渐形成。论文最后对我国数字出版发展提出了建议,包括加强深阅读内容开发,提高数字内容产品的市场契合度;提高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加强核心技术的应用转化;建立产业链协商机制,促进数字出版良性均衡发展;加强市场整合力度,做大做强知名品牌;规范数字版权管理,建立版权交易平台。 关键词:数字化, 出版, 分析

目录 引言 (1) 一、数字出版概述 (1) (一)数字出版的定义 (2) (二)数字出版的类别 (2) (三)数字出版国内外发展的比较 (3) 二、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 (4) (一)数字出版产业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4) (二)数字出版产业的技术环境增速发展 (5) (三)数字出版社会环境的逐渐形成 (5) 三、对我国数字出版发展的建议 (6) (一)加强深阅读内容开发,提高数字内容产品的市场契合度 (6) (二)提高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加强核心技术的应用转化 (6) (三)建立产业链协商机制,促进数字出版良性均衡发展 (7) (四)加强市场整合力度,做大做强知名品牌 (7) (五)规范数字版权管理,建立版权交易平台 (8) 结语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中国图书出版业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中国图书出版业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面对新的世纪,面对知识经济、网络时代的到来,中国图书环境将逐渐由单一性、封闭性走向多元化、开放化。面对目前中国图书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产业竞争程度低。专业人才匾乏、“劣币驱逐良币”的现状,21世纪的中国图书市场任重而道远。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 中国出版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出版社在经营理念、经营方式产业化的思路都要经历依次的变革,国内出版资本(包括民营和其他行业)以及国际出版资本对国营出版社的冲击,入世后出版资源的横向流动和重新配置,最终势必形成优胜劣汰的高效的出版市场机制和一个充满活力、逐鹿群雄的图书市场。 目前的中国图书市场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这是一个充满了挑战的市场,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市场。 一、面临的挑战 1.图书供给市场迅速膨胀,但有效需求不足 改革开放20年是中国出版业迅速成长壮大的20年。全国的出版社数量较20年前增长5倍以上,出书种类猛增,总印数也在飚升,报刊的种类、期刊的数量增加了近10倍(这里仅指由国家正式批准的出版单位和出版物,其它名目繁多的出版品尚未计入)。 一方面图书供给市场迅速膨胀,另一方面,图书有效需求不足。

1997年我国图书需求的收入弹性为 1. 97,美国为 1. 45,这表明图书消费受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收人水平的影响很大。众所周知,图书的替代品和消费的替代形式很多,人们想了解某一方面的信息时途径很多,并不一定需要通过某一特定的出版物。图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其消费自然要受到居民收入水平的制约。尤其是一般图书,作为一种必需品,受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程度更大一些。近几年来,由于企业效益下滑,下岗职工的增多,福利分房制度的取消,医疗保险和教育制度的改革,居民的预期收入减少。储蓄倾向加强,图书市场需求不旺,但其迅速膨胀的规模超过了市场本身的消化能力。今年以来,由于受国家整个宏观经济有所好转,国企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环境的影响,图书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有所改变。 2.产业竞争程度低 我国图书出版行业与其它行业相比,市场竞争程度不高是当今制约出版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的图书出版具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交互作用的“二元制”的特征,一方面,图书市场被人为地行政划分成僵硬的板块,地方保护盛行,“山头思想”严重,信息流动受阻;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发展时间短、发育不充分,造成行政因素干扰大,过度竞争严重,企业在竞争中往往忽视了合作,缺乏“竞争 -合作-服务-发展”的长期出版效应的理念。 由于有关政策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国际跨国出版巨头这条大“鲇鱼”还没有完全引进中国市场。一旦市场完全放开,国内出版社面对跨国巨头在人力、资本、管理方面的优势,在“鲇鱼效应”下如何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