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董事激励悖论

董事激励悖论

董事激励悖论
董事激励悖论

(世经评论·北京)我国从2001年8月开始在境内上市公司中全面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以来,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实施情况并不十分理想。虽然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上市公司的决策水平和能力,但是目前独立董事职责不明,角色定位不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不强,独立董事制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权力的作用不大,独立董事制度没有起到制度设计者所预想的效果。

对于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国内学者多有分析,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在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目的都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但却容易忽略对独立董

事的激励。每一个理性的经济人都是在衡量回报与付出的过程之中决定自己的行动的。独立董事本质上也是经济人,是企业的经营者而不是所有者,

属于职业企业家队伍的一个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独立董事的激励问题是公司治理的关键问题之一。

那么,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公认的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为什么在其他国家能够发挥作用,而在我国却效果不甚理想呢?国外对独立董事又是如何进行激励的呢?本文拟对独立董事激励的理论和实践从报酬激励、声誉激励和法律约束激励三个方面进行国际比较。

一、报酬激励

对于报酬激励的研究,国外不同的研究者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独立董事的薪酬的确能够对独立董事起到激励的作用,特别是给与独立董事以公司股权激励。如Anil Shivdasani(1993)研究发现,拥有更多股份和更多管理者职位的外部董事在企业面临对于股东有利的接管的谈判的时候表现得更好,因此所有权激励是独立董事的有效激励机制。Robert and Moon(2000)表明,更高的股权激励会使独立董事更好地履行对管理层的监督义务并会激励独立董事运用自己的知识为公司提供更好的参考意见。Perry(2000)研究也表明,如果得到足够的激励,独立董事会更努力地工作。Yermack(2004)研究了1994年至1996年间世界500强公司中734名外部董事在金钱报酬、保留职位和担任其他公司独立董事的机会等方面的收益,发现所有这些激励机制加在一起给独立董事带来的财富效应是公司价值每增长1000美元,独立董事的财富增长11美分。这意味着每当公司价值有一个标准差的变动,独立董事的财富将变动285000美元。因此他认为,独立董事的激励主要来自于金钱报酬和所有权收益。

传统上的报酬激励来自于与企业业绩无关的固定津贴,以及会议津贴、委员会津贴和保险收入等。Perry(2000),Linn and Park(2003)指出除固定津贴以外的这些会议津贴等附加性收入使独立董事的报酬提高了1/3之多。但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公司开始向独立董事发放股权报酬。Perry(2000),Linn and Park(2003)指出股权报酬一直呈上升趋势。

但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报酬不能够激励独立董事努力工作。如Nikos Vafeas(2000)研究表明,采用董事补偿计划的企业与没有采用董事补偿计划的企业相比,并没有取得明显更好的业绩效果。

从中国学者对于中国独立董事报酬激励的理论研究来看,谭劲松(2003a)指出,对独立董事实行报酬激励是必要的,但是报酬激励有一个悖论:如果报酬给得少,不足以激励独立董事努力工作;如果报酬给得多,又会使独立董事因不愿意放弃这份优厚的待遇而不愿对公司的事务发表反对意见。因此他们认为,不管是怎样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度”的把握最重要;中等程度的激励和约束是独立董事制度激励和约束机制最佳的“度”。另外,薪酬不应该与公司的业绩有关。因为无论公司业绩好坏,独立董事都要提供大致相同的工作(如参加董事会议、对公司事务提出自己的意见等);更进一步说,公司业绩越不好,越需要独立董事努力工作。因此,对独立董事采用固定薪酬才比较合理。

孙泽蕤等(2005)认为,独立董事是社会独立的中介职位,就像会计师、审计师等社会中介职位一样,因此,应该根据其提供服务的质量提供薪酬,不能够靠减少独立董事的薪酬来

保证其独立性,而应该依靠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来保证其独立性。按照这样的理论解释,独立董事薪酬也不应该与企业业绩挂钩。

谭劲松等(2003b)对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薪酬进行了分析,提出薪酬的设计应该考虑的是薪酬在独立董事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而不是只看薪酬的绝对数量本身。他们还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薪酬不至于影响其独立性,但有可能存在独立董事激励不足的问题。

简宇寅(2006)指出,上市公司支付给独立董事的年度薪酬与独立董事任职选择的概率显著正相关,其显著性水平为0.057。独立董事在“跳槽”时首先考虑了经济方面获得的收益,也就是说从独立董事“跳槽”的角度来看,报酬激励对我国的独立董事是有明显的激励作用的。

从国外的实践角度来看,国外董事会多设有薪酬委员会,并且大多数采取固定报酬和股权激励性报酬相结合的方式。美国独立董事一般以年薪和会议费的形式获得常规董事会工作的现金报酬;如果是委员会成员的话,还会得到委员会成员费、委员会会议费或两者兼得。根据康法瑞公司调查,董事在1995年平均获得31415美元的年度酬金和会务费,另外加上大约8000美元的委员会费用,年度总报酬为39707美元。在非现金方面,股票期权被越来越多的公司运用。美国董事协会公布了其1999年~2000年董事薪酬调查报告,大约2/3的被调查公司采用了股票奖励和(或)期权的方法;董事薪酬中用股票形式支付的部分平均占48%。在英国,非执行董事经常因参加会议和执行相关职责而获取报酬。有时一名非执行董事还可得到年金并经公司同意索取合理的费用,比如交通和住宿费。另外,他们通常还拥有其所代表公司的很多股份(张冰,2002)。

我国独立董事的报酬形式主要为固定薪酬。虽然在法律和行政法规中并没有禁止股权激励的形式,如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规定,上市公司应当给予独立董事适当的津贴;津贴的标准应当由董事会制订预案,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在公司年报中进行披露;除上述津贴外,独立董事不应从该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或有利害关系的机构和人员取得额外的、未予披露的其他利益。这只是规定了独立董事津贴发放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程序,并没有对津贴的形式和标准加以规定,为企业留下了很大的自主空间。但现实中大多数企业都是选择以年费、出席会议费和车马费等形式发放固定报酬,也就是尚

未将企业业绩与独立董事报酬挂钩。极少企业如“氯碱化212”是先支付部分薪酬,其余“在任期结束后根据其履行职责情况和公司效益情况予以兑现”。这样的固定报酬符合谭劲松(2003a)的“独立董事固定薪酬”的研究结论。但是独立董事报酬两极分化现象非常严重,高的达到几十万,低的为0万或几千元,相差几十倍,说明企业只是按照业绩支付报酬,独立董事劳动市场还不能准确地反映独立董事为企业提供的劳动,因为业绩不好的企业独立董事付出的劳动可能更多。不领取报酬的独立董事更是缺乏激励,肯定缺乏行职的动力。在这样不合理的激励结构下,无怪乎独立董事会频频跳槽。

二、声誉激励

对于声誉激励的有效性问题,国外学者也是颇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声誉激励是有效的。较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是Fama和Jensen(1983)。他们的研究指出,执行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使得外部董事有动机不与管理层勾结去滥用剩余控制权,外部董事有动机建立自己作为专家的声誉。Steven N.Kaplan和David Reishus(1990)对此结论进行了实证的检验,表明在业绩表现差的公司任职的董事将被认为没有很好地履行管理公司的职责,因此不太容易再被聘任为其他公司的董事。

从声誉理论的角度,Holmstrom(1982)建立了代理人一声誉模型,直接证明了声誉可以作为显性激励契约的替代物,从而为声誉对企业经营者激励效应问题的研究开了先河。但是多年以后,Holmstrom(1993)又进一步提出,声誉机制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代理问题,同时,它还会带来新的代理问题。

Gilson(1990)研究了在1979年至1985年间破产重组的111家美国上市公司,发现这一时期由于破产使得银行成为大多数公司的最大的股东,银行往往重新任命董事会成员,董事在被迫离职之后在其他公司再次担任董事的机会大大减少,说明董事的声誉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Harford(2003)发现所有的目标公司董事在接管之后很难保住自己的董事职位。他还发现外部董事未来能否获得董事职位取决于接管之前他们的表现,在表现差的公司中拒绝接管要约的董事在董事劳动市场上将终结自己的职业生涯,而接受接管要约的董事则不会。

简宇寅(2006)研究了独立董事任职选择的动机,发现独立董事“跳槽”时将选择声誉收益更高、知名度更高、隶属层次级别更高的公司任独立董事,因为在这些公司担任独立董事能够获得较高的“专家声誉”。从辞职和就任新独立董事的角度来看,我国独立董事受到声誉激励还是比较明显的。

徐冬林(2005)研究指出,个人财产或个人收入易于观察,且声誉与其存在正相关关系。把个人财产(个人收入)作为考察变量,来观察独立董事的声誉,从而为透视个人的声誉提供依据,为选聘独立性强的人士担任独立董事提供参考。

国外的独立董事声誉机制在现实中主要反映在其被聘为其他公司独立董事的可能性上面。如果被越多的公司聘为独立董事,说明这名独立董事的声誉越好。一般独立董事为了自己的专家声誉会努力为公司服务,这样他在独立董事市场上的声誉就会越好,也会更容易得到更多公司的独立董事聘任。中国企业独立董事声誉的问题,近年来也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焦点。一方面,不少企业出了问题之后,人们开始质疑独立董事是否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在互联网和公共媒体上展开讨论,证监会也采取点名批评的方式,这些独立董事的个人声誉

似乎受到了影响,但其中也有一些人依然担任其他公司的独立董事,声誉损失的影响似乎并不大;另一方面,不少独立董事在公司出现困难的时候,虽然想尽独立董事的责任,但是由于大股东控制、信息不透明等原因,其所在企业的治理环境没有为其提供一个能发挥其作用的舞台,他只能选择辞职的方式逃避其可能遭到的声誉损失。笔者认为,这一切都说明中国还缺乏一个有效的独立董事的“市场”,有的独立董事即使有声誉这一“产品”也无法给自己带来相应的价值,而有的独立董事即使声誉差也受不到相应的惩罚。

三、法律激励

在法律激励方面,不少人都认为国外之所以独立董事制度运行较好是因为其完善的法律制度对其进行了约束,独立董事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来履行其受托责任,倘若独立董事不能在企业经营、管理和战略规划等方面履行职责,那么他们要对由此而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相反,中国独立董事的立法相对国外非常薄弱。正是因为缺乏这样严格的法律,所以独立董事才不能发挥理想的作用。但是,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这种看法并不符合实际的情形。事实上,国外的独立董事也和中国的独立董事一样,很少受到法律的各种形式的制裁。

Brook、Rao(1994)和Core(1997)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些企业的章程中,通常都有这样的规定:倘若独立董事没能履行其职责,则企业可以免除对他们的赔偿要求。这就通过免责条款弱化法律约束作用,从而影响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Black(2001)研究指出,独立董事的核心法律责任在于四个方面:忠诚义务,注意义务,披露义务,当公司被收购时的特殊注意义务。注意(谨慎)义务的内涵是董事须以一个合理的谨慎的人在相似的情形下所应表现的谨慎、勤勉和技能履行其职责。如果董事履行其职责时,没有尽到合理的谨慎,他应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然而因为商业决定往往必须冒一定的风险,完全回避风险的决定反而不一定是好的决定,所以难以断定一个商业决定是否不够谨慎,因此,在美国法的实践中,注意(谨慎)义务只是关于董事应该如何作为的一个期望,而不是董事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时所要承担的责任,除非董事作出完全不理性的商业决定。披露义务是当信息的披露与否会影响股东的投票结果时,独立董事应该为股东提供完全透明的信息披露。美国允许公司以公司章程的形式,减免董事违反披露义务的责任。当公司被接管的时候,特殊注意义务是为了防止董事在接管过程中获利,如抵制对股东有利的接管,对于董事没有自我交易的接管过程则不太细查。美国同样允许公司章程中对于董事的这一义务进行豁免。

Black(2004)对美国和其他6个国家包括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的独立董事的法律风险进行了跨国别的法律比较。研究发现,虽然现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认为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针对独立董事的法律约束也很多,但是外部董事所面临的实际风险(即从自己的口袋里拿钱赔偿)是非常小的。虽然各国独立董事所面对的法律环境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独立董事的底线是类似的,即独立董事其实并不需要承担多少实际的法律责任。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股东往往起诉公司而不是独立董事,因为公司更有经济实力进行赔偿;二是绝大多数公司通过公司章程限制或免除独立董事的注意义务;三是当公司破产或不能赔偿时,大部分情况下保险公司会为独立董事赔偿,因为公司都为独立董事购买了D&O(Directors and Officers)保险。

在实践中,即使是在美国这种对于诉讼最为宽容的国家,历史上也极少有对独立董事真

正进行经济处罚的案例(见表1)。

表1:1968年~2004年发生在美国的独立董事经济赔偿案件法律依据案例数量

判处独立董事有经济赔偿责任的案件数独立董事实际赔偿的案件数

依据公司法1件(VanGorkom,1985年结案) 0件(由收购企业代为赔偿)

依据证券法2件(其中一件于2002年结案,另1件还在审理中) 1件

可见真正处罚独立董事的案件非常少见。即便如此,只要有对独立董事不利的判决出现,立即就会引起独立董事们和他们的支持者的不满,并带来相应的法律的修订,几乎每一个州都很快制定法律规定独立董事只要没有故意的不正当行为,都可以免除责任。

日本对独立董事的法律规制也有放松化的趋势。2001年6月至2002年5月,在美国发生了安然、世通、施乐等公司财务丑闻,人们普遍要求强化对公司监管、加重对公司决策管理层惩处力度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时候,日本却对公司法、商法作了较多的修改,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不是加重公司董事、监事的法律责任,而是减轻了公司董事和监事的法律责任:规定当董事、监事的失误是基于善意或非重大过失时,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减轻其责任;对违反法令或公司章程的董事(监事),经股东全会特别决议通过,或修改公司章程后由股东全会授权董事会作出决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减轻责任。这一做法值得我们深思。

可见,不仅是在中国缺乏对独立董事约束的法律实践,即使是在世界范围内,法制严格而完善的国家,也没有对独立董事进行严格的法律追究制度,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在复杂的商业世界里,很难对独立董事的行为性质进行严格的判断,如果规定得过于死板,反而会使董事会不敢承担应有的商业风险,阻碍商业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独立董事这一公司治理制度,其产生和运作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个人声望辅之以适当的经济激励;试图用法律制度去控制独立董事,就目前世界范围的经验来看,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当然,也有学者提出,中国从国外学习(移植)独立董事制度以来,独立董事并没有起到与国外同样的良好效果,这种情况的出现和中国独特的制度背景和文化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熊金才(2006)从法理学的角度,指出中国法文化对中国移植独立董事制度起到了制约作用。他指出,感性文化对独立董事制度移植的影响贯穿于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因为独立董事制度移植的决策本身就是基于决策者的感性直观判断而缺乏对中国国情的理性分析和实事求是的评价。同时,集体主义观念和人治思想(包括重权力轻权利、重集权轻分权、重实体轻程序)制约着独立董事作用的发挥。

公共权力悖论解释

一、公共权力的“悖论' 公共权力指的是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经由全体公民的委托和授意,行使对整个社会事务实施公共管理的权力。对公共权力的理解,我们应该把握它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共权力“公属”和“私掌”的分离,二是公共权力“善”的目的和“恶”的可能的矛盾。恰恰是这两者,构成了公共权力的“悖论”。 从公共权力的来源看,在原始社会,公共权力即部落统一支配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权力大多是以不成文的风俗习惯来维持的。那么,进入政治社会以后,这一情况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专制政治的秩序下,其基本原则是主权在君,其理论基础是君权神授论,主张国家起源于神,认为专制君主的权力即公共权力来源于人类社会以外的外在力量而不是人类社会本身。君主是替天行道,依照神意来治理国家,服从君主就是服从神意。这种思想在中外政治思想中都存在。在我国古代,君主就是天子,“天生民而立之君”,“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在古埃及,法老自称“太阳的儿子”,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王自称“月神的后裔”。当然,最完备的神权论还是欧洲中世纪,神学家们系统地论证了君权神授论。其基本主张是国家一切权力来源于神,宗教神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就宣扬,“没有权柄不出于神。” 在现代民主政治的社会里,公共权力无论是名义上还是实质上都来源于人民权利的让渡。在理论上深刻地表达这种“主权在民”思想的莫过于社会契约论。 格劳秀士认为,国家产生于社会的契约,人类建立国家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谋求公正,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为了运用公众的力量,并征得公众的同意,保证每个人使用自己的财产。”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保障个人的人身安全,让人们能过上和平安宁的社会生活。所以,“国家是一群自由人为着享受公共的权利和剌益而结合起来的完善的团体。” 霍布斯认为,为了摆脱“自然状态”,寻求和平与安全,人们在理性的指引下共同约定,大家都放弃自己的全部权力并把它交给最高权威主权者,“把大家所有的权力和力量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能够通过多数的意见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的多人组成的集体”,“这一点办到之后,像这样统一在一个人格之中的一群人就称为国家,在拉丁文中称为城邦。这就是伟大的利维坦的诞生,用更尊敬的方式说,这就是活的上帝的诞生。”而国家的本质是一个根据社会契约和人们的授权,运用全体人民的力量和手段来进行共同防卫和维护和平的人格。 洛克指出,由于“自然状态”存在种种不便的情形,“使他们甘愿各自放弃他们单独行使的惩罚权力,交给他们中间被指定的人来专I'-J力n以行使;而且要按照社会所一致同意的或他们为此目的而授权的代表所一致同意的规定来行使。这就是立法和行政权力的原始权利和这两者之所以产生的缘由,政府和社会本身的起源也在于此。”⑧也就是说,为了使天赋的权利得到可靠的保护,就需要一种既凌驾于每个个体之上,又能代表每个个体意志的公共权威来裁决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利益冲突关系。于是,每个兮体必须转让其自身的部分自然权利,通过个体间的契约建立一个公共权力来保护每个个体的权利不受他人的侵犯,自然权利在公共权力产生之后受到其明确的保护而成为政治权利,并从这些基本的政治权利推演出其他政治权利。在洛克看来,政府的公共权力“起源于契约和协议,以及构成社会的人们的同意。”①政府的公共权力是人民委托的,应该受到委托目的的限制,一旦政府忽略或破坏这一目的,委托就自然取消,人民有权收回他们的权力,而且判断政府公共权力是否辜负了人民委托的裁判者只能是人民。 卢梭的观点则显得更为激进。他认为,真正合乎理性要求的国家应该是社会契约的产物,因此“‘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这就是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②在卢梭看来,主权体

政治学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 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行为主义:是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3、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4、政治权利: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5、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6、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7、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8、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 9、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大公、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10、二元君主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形式上由君主与议会共同掌握,但实际上较大权力为君主所有,政府也对君主负责,议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11、共和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12、议会共和制:指国家最高权力由议会执掌,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统一般是权力的象征,而不掌握实际权力,是“虚位”国家元首。政府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一旦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辞职或者请求总统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 13、总统共和制:在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总统与议会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 14、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15、两院制:指一个国家内存在两个并立的立法机关,共同行使立法权。 16、利益集团:又称为压力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17、政治社团组织:是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可能包括各种形式的行业协会、商会、工会、俱乐部、兴爱好者协会、利益集团等等。 18、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19、政党: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20、一党制:是指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政党单独掌握,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竞争性政党存在的制度。 21、两党制:是指由两个主要政党占据统治地位并互相竞取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 22、多党制:是指两个以上竞争性政党并立角逐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 23、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24、政治共识:它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 25、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26、政治革命:是指以阶级为政治主体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政治权力迅速实现变更,以一种政治体系代替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的变革。

悖论的产生和意义

对于悖论存在及其意义的探究 摘要:悖论的存在已有数千年历史,悖论到底如何定义的?是为什么会存在的?历史上人们又是怎么对待悖论的?悖论能够怎样被解决?悖论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这一切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研究。 关键词:悖论;逻辑哲学;存在;本体论;形而上学 一、什么是悖论? 在人类思想史上,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谜题与悖论,它们对人类理智构成了严重的挑战,许多大家、巨擘以及无名氏前仆后继地对其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从古希腊、中国先秦时期到现代数学、逻辑学等众多学科中,已经发现了各种各样的悖论或怪论,悖论已经成为数学、逻辑学、哲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思维科学等多学科专家共同探讨的课题,谈论“悖论”几乎成为时髦。那么,到底什么是悖论呢?悖论,亦称为吊诡或诡局,是指一种导致矛盾的命题。通常从逻辑上无法判断正确或错误称为悖论,似非而是称为佯谬;有时候违背直觉的正确论断也称为悖论。悖论的英文paradox一词,来自希腊语paradoxos,意思是“未预料到的”,“奇怪的”。如果承认它是真的,经过一系列正确的推理,却又得出它是假的;如果承认它是假的,经过一系列正确的推理,却又得出它是真的。 二、悖论与逻辑哲学 说谎者悖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悖论,由公元前六世纪的哲学家克利特人艾皮米尼地斯提出:“所有克利特人都说谎,他们中间的一个诗人这么说。”这个悖论最简单的表述形式是:“我在说谎”。如果他在说谎,那么“我在说谎”就是一个谎,因此他说的是实话;但是如果这是实话,他又在说谎。矛盾不可避免。这类悖论的一个标准形式是:如果事件A 发生,则推导出非A,非A发生则推导出A,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无限逻辑循环。悖论的存在显然是因为某些命题正在逻辑上存在不合理性从而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探究。 虽然逻辑不能等同于逻辑哲学,但是逻辑哲学基本上是和逻辑同时产生的,任何逻辑学家都在无形中进行着对逻辑哲学的研究。尤其是对于数学这样的极其讲究严密的逻辑性的研究领域,逻辑哲学的研究根本无法避免。著名的“罗素悖论”的出现甚至引起了第三次数学危机。所谓的罗素悖论是罗素针对当时建立不久的集合论体系提出的一个基础上存在的矛盾:“定义两个集合:P={A∣A∈A} ,Q={A∣A?A} 。问题:Q∈P 还是 Q?P?”。显然,无论是指定哪个判断为真,最后都能够推断出与其相反的结论。为了使其更容易被理解,罗素悖论又被称为“理发师悖论”:“有一个理发师说:‘我将为本城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我也只给这些人刮脸’”。那么这个理发师要不要给自己刮脸呢?无论他怎么做,最后都一定会违背自己当初的话。 悖论的流行引发了世界上的思想风暴。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我们现有社会中存在的不完美,思维方式不能再局限于既定逻辑,而要尝试打破规则,因为悖论的存在充分说明了现有的规则有着无法忽视的漏洞,甚至会动摇社会根基。 三、悖论与本体论 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开始一直以研究世界的本原为己任, 形成了西方哲学的本体论传统。本体论的最主要特征就是研究存在问题, 即关于什么样的实体存在, 以及作为实体在资格

第五篇-领导与激励

第五篇领导与激励 1.领导与管理 ?二者的共性 o从行为方式看 影响他人的协调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o从权力的构成看 组织层级的岗位设置的结果 ?二者的区别 从本质上看,管理:合法、有报酬和强制性权利基础上的对下属命令的行为 领导:更多是个人影响权、专长权和模范作用 2.领导者与管理者 ?管理者是被任命的,他们拥有合法的权利进行奖励和处罚。 ?领导者可以是任命的,也可以在群体中产生的,可以不用正式的权力来影响他人的活动。 ?所有的管理者都是领导者吗?或者所有的领导者都是管理者? ?管理学意义上的领导者是指能够影响他人并拥有权力的人。 3.领导的作用 所谓领导,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指挥的作用(认清环境和形势,指明目标和路径) ?协调的作用(在内外因素干扰下,协调员工的关系和活动,朝目标前进) ?激励的作用(为员工创造能力发展空间和职业发展生涯) 4.领导方式及其理论 ?领导方式的三种类型: o专权型,领导者个人决定一切,布置下属执行 o民主型,一起讨论,共同商量,集思广益 o放任型,领导者撒手不管,下属完全自由 ?领导的理论 o领导的特质理论 o行为理论 o权变理论 5.领导的特征理论 领导特征就是领导所具有的独特的人格特征(Unique Personality Traits)。---智慧、领袖魅力、实力、正直、勇气、自信、热情等 ?为企业建立一个可以感知的目标 ?企业主管要能够平衡和争取各方面的力量。 ?企业主管要能够充分调动各级经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合理地分配资源。如果一个优秀的项目包含在一个糟糕的战略中,那么它就没有什么优越性。 作为一个项目,如果战略得当,其余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对于事业要保持一种热情、责任和执着 6.区分领导者与非领导者的六项特质 ?进去心;努力、成就、强、主动精神 ?领导愿望;影响和领导别人,承担责任 ?诚实与正直;通过真诚、言行一致与下属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 ?自信;为使下属相信目标决策的正确性,必须表现出高度的自信 ?智慧;处理大量信息,确立目标、解决问题、作出正确的决策 ?工作相关知识;广博的知识能够作出富有远见的决策(公司、行业、技术)

公共经济学名词解释

公共经济学名词解释 1、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其中,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核心地位。 2、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3、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 4、竞争失灵: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称之竞争失灵。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至于垄断的具体情况,还可进一步划分,主要包括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5、信息的不对称: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6、社会公平:是指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 7、经济公平:是指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 8、自然垄断: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成本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 9、洛伦茨曲线: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人们通常用洛伦茨曲线衡量收入差距,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状况。洛伦茨曲线由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用累积的一定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与这部分人口所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来表示。 10、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排他性、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强制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11、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消费者对某一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或影响其他消费者对同一物品的消费。消费者人数的增加并不对生产成本产生影响。 12、俱乐部物品: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布坎南称之为"俱乐部物品"。当消费人数低于拥挤点时,该物品是非竞争的,而当消费人数超过拥挤点时,这种物品的消费就变成竞争的。 13、外部效应:经济学中的外部效应(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收益外部化)称为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成本的外部化)称为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 14、庇古税:在存在外部成本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向有关企业或个人课以相当于他造成的边际外部成本的罚款或税收,外部成本就成了有关当事人的内部成本,他们在决策时就会考虑到这些成本,从而避免效率损失。由于这一纠正外部成本的方法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提出的,所以又叫做庇古税。

第四章公共决策体制

第四章公共决策体制 主要内容 公共决策体制概述 公共决策体制类型 现代行政决策方式 我国公共决策体制 第一节公共决策体制概述 一、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 公共决策体制是决策权力的分配、决策的程序、规则和方式的总和。其构成要素:决策权力、决策程序、决策规则和方式。 科学合理的决策体制为公共决策职能的实现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和制度保证。 二、公共决策体制的结构 根据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不同: 纵向结构:各级决策组织之间构成的领导与被领导的主从关系。层级越高,权限越大,法律效率越大。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呈反比关系。发展趋势是纵向分权。 横向结构:同级政策组织之间,构成平等合作与协作关系。主要有指挥、参谋、执行、监督等部门。发展趋势是横向决策、执行相对分离。 三、公共决策权力 1、决策权力及其种类

决策权力是指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对他人的控制力、制约力和影响力,是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基本要素之一。 决策权力使用的手段:说服、威胁、交换、使用权威。 决策权力的运行和作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决策权力角逐的中心问题是利益(物质、意识形态),利益是权力的原动力。 2、利益影响着公共权力的各个层次,在决策权力中表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公共决策权力的产生和维护以利益关系为基础; 其次,公共决策权力的运行实质上就是各种利益相互博弈的过程; 最后,公共决策体制因利益关系的改变而变化。 3、决策权力可以分为正式的决策权力和非正式的决策权力。 4、中西方公共决策权力的分配及运作 公共决策权力的分配制度是公共决策体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最高决策权力的归属,最高决策权意味着权威和服从,构成了决策体制的基本框架。 1)西方公共决策权力的分配及运作 其分配和运作因体制差异而形式各异,议会、政府、总统等在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实质权力。 西方公共决策权力的分配突出体现在拥有非正式的或非权威的决策权力的政党上,其宪法没有赋予政党甚至执政党具有强制力的政策决定的合法权力,在公共决策过程中,政党更多的是作为各种特定利益的经纪人而非倡导者存在。 2)我国公共决策权力的分配和运作 执政党处在国家权力体系的最高层次,掌握最高领导权、决策权。

福利国家的悖论1

福 利 国 家 的 悖 论 国际政治 2010074035 姚荣荣

福利国家的悖论 从福利制度建立到今天福利国家的建立,福利制度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并不断的走向完善。起初,它的建立调动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稳定了社会的秩序。然而,今天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却滋生了一系列的弊端。 对于福利国家的理解 福利国家(welfare state):由国家提供公益事业和救济保险等福利的国家。1 福利国家是一种国家形态,福利是这种国家形态的特性,是用来界定国家的,福利国家这种国家形态突出地强化了现代国家的社会功能,所以它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而社会福利则是社会学概念。 福利国家不是社会保险、不是公费医疗、也不是家庭福利和社会救济计划。福利国家甚至不等同于社会保障和社会政策,而是他们的加总。2 福利国家的起源 现代福利制度起源于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贝弗里奇报告》对战后英国福利社会的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报告主张的社会福利可以被概括为“3U”思想:普享性原则(Universality),即所有公民不论其职业为何,都应被覆盖以预防社会风险;统一性原则(Unity),即建立大一统的福利行政管理机构;均一性原则(Uniformity),即每一个受益人根据其需要,而不是收入状况,获得资助。 正是鉴于福利制度的理论,在20世纪的大危机和世界大战之后,为了解决财政压力,英国实行了“人民预算”;面对经济的颓废,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这种在战争废墟上建立起来的福利制度后被广泛的称之为“福利国家”。 30年代经济大危机是西方国家观念彻底更新的催生剂。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威廉?贝弗里爵士在它的最具有影响力的杰作?自由社会中的充分就业?中明确的提出:“保护公民免于大规模的失业……这必须确定无疑的是国家的职能,就像现在国家保护国民免于国外的威胁和来自内部的强盗和暴力的威胁一样。”无论是在大陆欧洲,还是在英伦三岛,甚至远及北美,由于市场的不完善和社会的无力量,国家利用手中的权力,保护国民免于社会风险已经成为国家观念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成为政治和发行和政治权威性的依据之一。国家的对内保护职能获得了与国家的对外保护职能同等重要的地位,成为现在工业的共识。这种共识具体的体现在以下三个具体的政策上:第一、由政府出面提供与家庭收入相应的最低收入保障。第二、政府有责任帮助个人和家庭低于社会风险可能带来的危机。第三、政府保证所有的国民个人(无论其社会地位的高低),享受尽可能最好的,内有确定上线的社会服务。这三个方面政策的发展导致了福利国家的出现和三个方面政策的不同组合。3 福利国家对欧洲的积极影响 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一直以来都是全世界人民所向往的,不过从历史的进程中我们也能看到福利国家确实让欧洲人拥有了一段令世界人都神往黄金时期。莫瑞吉欧·费 1百度百科。 2周弘:什么是福利国家? 3周弘:什么是福利国家?

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题答案

三、名词解释: 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行为主义:是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3、政治权利: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 4、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5、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的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6、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家)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7、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8、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 9、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大公.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10、二元君主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形式上由君主与议会共同掌握,但实际上较大权力为君主所有,政府也对君主负责,议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11、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12、议会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由议会执掌,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统一般是权力的象征,而不掌握实际权力,是“虚位”国家元首.政府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一旦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辞职或者请求总统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 13、总统共和制:是指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总统与议会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 14、国家元首:是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15、两院制:是指在一个国家中存在两个并立的立法机关,共同行使立法权。 16、利益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17、政治社团组织:就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 18、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19、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20、一党制:是指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政党单独掌握,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竞争性政党存在的政党制度。 21、两党制:是指由两个主要政党占据统治地位并互相竞取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 22、多党制:是指由两个以上竞争性政党并立角逐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 23、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芝诺悖论的极限分析

芝诺悖论的极限分析 学生姓名:王慧文指导教师:岳进 摘要: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了著名的“二分法”,其结论的荒谬性不言而喻,可是对他的论证我们 似乎很难找出毛病,好像是可以接受的。其结论之所以不可以接受,源于在他的论证中隐藏着一些 谬论。在极限方面过程中把带有统一度量单位的“无穷”混为一谈。在哲学方面违反了辩证法的客观 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对立统一性原则;但芝诺悖论的提出,对辩证法的方法,以及运动过程中诸 要素的多种矛盾,通过逻辑运算对芝诺悖论的荒谬性进行反驳,对数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同时本文利用数学求极限的方法,通过逻辑运算,揭示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结论的错误。 关键词:悖论;无穷与有穷;运动与静止;连续与间断 引言: 数学悖论是数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存在形态,它是数学体系中出现的一种尖锐的矛盾,对于这一矛盾的处理与研究,丰富了数学的内容,促进了数学的发展。 芝诺是公元五世纪古希腊埃利亚学派的代表人物。芝诺“二分法”悖论是说,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穿过无穷的点。在你穿过一定的距离的全部之前,你必须穿过这个距离的一半。这样做下去就会陷入无止境,所以在任何一定的空间中都有无穷个点,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中一个接一个地接触无穷个点。运动只是假象,不动不变才是真实。假如承认有运动,就得承认速度最快的赶不上速度最慢的”,即快的“只能无限地接近但永远不能赶上”慢的。因为,快的要追上慢的,总要到达慢的所处,的所经过的每个出发点,而当它到达第一个出发点时,慢的已经往前走了“一段,即阿基里斯追赶乌龟的赛跑。 芝诺的哲学观点虽然不对,但是,他如此尖锐地提出了空间和时间是连续还是离散的问题,引起人们长期的讨论和发展,不能不说是巨大的贡献。本论文就是通过极限与哲学的分析,对芝诺悖论进行剖析。 1、悖论对数学产生的作用 1.1从悖论说起 什么是悖论?它既属于逻辑矛盾、语义矛盾,也属于思想方法上的矛盾。简单地说,悖论一般表现为这样的命题:如果你认为它真,则可以推出它为假;如果你认为它假,则可以推出它为真[1]。悖论往往以逻辑推理为手段,深入到原理论的基础之中深刻地揭露出该理论体系中的无法回避的矛

第一章 权力 思考题参考答案(编辑定稿)

第一章权力 思考题参考答案 1.比较各种权力定义,给出你对权力的定义。 权力是政治学的核心概念。本章第一节中“权力的定义”在说明“权力”一词的中英文字面含义的基础上,介绍了马克斯·韦伯、拉斯维尔、帕森斯、达尔等人对于权力概念的解释,给出了“权力”定义:“权力就是人际关系中的影响力,即社会行为主体(一个人或一些人、一个或一些组织和团体、一个或一些国家)对行为对象(其他人、其他组织或团体、其他国家)所施加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从行为主体的角度看,表现为一种支配能力,从行为客体的角度看,体现为一种被支配和服从的关系”,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予以说明。结合这些知识,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说明权力在不同层面、不同语境下的含义。 2.说明权力对于社会生活的积极意义。 通过收集和梳理不同时期政治思想家和政治学家对于权力的论述,可以阐释权力对于社会生活的积极意义。 对于社会生活而言,权力构成了社会生活和社会秩序的基础。对于政治生活而言,权力是一切政治活动的核心,是组织社会、维持秩序、实现公共政策目标不可缺少的手段。 3.权力有什么特性?它与权威有何区别? 根据一般教科书的解释,权力作为一种支配能力具有支配性、强制性、扩张性和排他性。由此可见,权力既可以用来“求善”,也可以用来“作恶”。约束权力,限制权力,监督权力,不过是为了确立权力使用的合理范围和方式,以保证权力的实施“弃恶从善”。 4. 权力划分有哪些标准和角度? 本章第二节“权力的类型”专门讨论了权力分类的标准和角度。在政治学研究中,以下分类是较为常见的: (1)依据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将不同生活领域的权力现象区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文化权力、宗教权力等;(2)从权力主体的视角出发,可以区分出个人权力、团体权力、政府权力、政党权力等;(3)从权力合理行使的范围视角考虑,可以区分为国家性的公共权力和社会性的公共权力等;(4)从权力结构的视角分析,可以区分出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上级权力和下级权力等;(5)从权力功能的视角出发,可以划分通常所谓的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等;(6)从权力作用方式的视角看,可以区分为公开的权力和隐蔽的权力、制度化的权力和非制度化的权力;(7)从权力实施手段的视角考察,可以区分为强制性权力、奖惩性

概率理论的线性局限分析——《生日悖论》是个谬误!

线性概率模型的矛盾 2014110059 高天 AB两人用扔硬币赌博,正面向上A赢,反面向上B赢。两个人赌了一会,来了第三者C,C也要参与赌博,但是由于扔硬币只有两种结果(硬币“站着”的结果几乎不会发生,所以被排除),C表示他通过把赌注押在A或B一方,来参与赌博,A与B都同意了。但是C并不是每次都下注,他要看到A或B连输几次,才把赌注押在输的一方。这样赌了一会儿后,A与B发现,他们之间的输赢相当,但是他们都输钱给C了。于是,他们提出C的这种赌法是不公平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尽管在一定次数中统计扔硬币的结果,出现正面与出现反面的结果未必相等,但是扔硬币的次数越多,出现正面与出现反面的次数会越来越接近,扔硬币时两面出现的概率总是趋向于50%。所以如果A与B有一方连输了几次,再输的概率就小了,因此,A和B都认为C的这种押注方法,赢的概率大,不公平。 我们都知道每一次扔硬币的结果,出现正面或出现反面的概率是一样的,都是50%,既然硬币本身不知道前面扔硬币的结果,也不会因为前面的结果“主动”改变这次扔硬币的概率,那么C的押注法有什么不公平呢?所以C坚持说,他赢的概率也是50%, A和B反驳C说,我们说每一次扔硬币正反面出现的概率都是50%,是一种理论上的计算结果,因为在这个概率计算中,只有两个基本事件,理论上认定基本事件出现的概率是一样的,所以正反面出现的概率都是50%。但是我们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如果我们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均匀刻度表示扔硬币的次数,然后我们把扔硬币时硬币正面向上作为一个点记在直线上方,反面向上记在直线下方,如果连着出现正面向上(或者反面向上),就把点标记在前面那个点的上方(或下方),扔了一定次数的硬币后,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些点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回归特征,也就是不管直线上方或直线下方的点,都有一个趋势,就是回到直线的附近。离开直线的距离越大的点,出现的频率越低。

领导与激励

领导者究竟做些什么 对于领导力,人们有一种普遍的误解,认为它只属于极少数人。有些人认为领导力就是拥有某些带有神秘色彩的特质,比如超凡的魅力和卓越的远见,一个人是否具有这些特质都是固定的。而事实上,领导技能并非与生俱来。它们是可以通过后天磨炼并获得的。 要了解领导者做些什么,就必须先了解管理和领导之间的区别。它们是两套截然不同而又相互补充的行动体系。管理涉及的是应对复杂形势,而领导则需要应对形势变化。管理要求为环境建立秩序和可预见性,而领导则要求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调整。这项技能在当今瞬息万变、充满竞争的商业环境中正变得日益重要。 管理与领导 管理领导 制定计划与预算编制设定方向 组织与人员配备协调员工 控制与解决问题激励与鼓舞 制定计划和预算编制与设定方向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明确、有序的结果。因此,参与计划和预算编制流程的管理者通常需要: ?制定具体的未来目标(一般是短期目标) ?确定达到期望目标所需的详细步骤 ?分配达成目标所需的资源 相比而言,领导的职能是应对变化。为应对变化而设定方向则是其中至关重

要的环节。这类工作没有什么神奇可言,只是更倾向于凭感性和直觉,而不是靠制定规划和预算编制,不会产生详细的计划。为应对变化而设定方向要求领导: ?广泛收集数据,并从中找出模式、关系和关联 ?制定未来的愿景(通常是远期目标) ?为实现该愿景制定必需的战略 组织和人员配备与员工的协调 组织是一种管理流程,其核心是建立一套能让人尽可能精确而有效地实施计划的体系。组织和人员配备流程要求管理者: ?选择工作层级结构并理清上下级关系 ?为工作岗位配备合适的员工 ?为需要培训的员工提供培训 ?将计划传达给员工 ?决定授权尺度及授权对象 组织与人员配备流程是实现有效管理的关键,它体现了一个复杂的问题,即设计一个运转良好的系统。但与之相对应的领导力职责,即协调员工,则与设计无关,而是一种沟通工作。 为了使员工与愿景保持一致,领导者必须: ?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和讨论 ?帮助员工了解新的未来愿景 ?在员工了解愿景之后,激发他们对这一愿景的信心和热情 组织员工完成短期计划已属不易,而要让公司内外大量相关人员相信一个新的前景,然后在此一致认可的愿景基础上积极行动起来,那就更具挑战性了。 控制和解决问题与激励与鼓舞 控制和解决问题等流程是管理者适时采取的一些机制,目的是为了让员工能够轻松完成每天的工作。管理者将这些流程用于: ?将已组织好和配备好人员的系统的行为,与原始的计划和预算进行有

布雷斯悖论

在一个交通网络上增加一条路段后,这一附加路段不但没有减少交通延滞,反而所有出行者的旅行时间都增加了,这种出力不讨好且与人们直观感受相背的现象就是所谓布雷斯悖论。最近一项新的研究认为,当交通流量很高的时候,新增一条路线并不会增加出行时间,因为人们都不会走那条新路线。 在交通繁忙的市区,建一条新路,分流拥挤的交通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根据布雷斯悖论,结果正好相反:对于出行的个体来说,往交通网络中增加一条新路线会增加他们所有人的出行时间(如果他们都想通过这条新路抄近道)。这个理论是由迪特里希. 布雷斯于1968年提出,虽然不是一个严格的“悖论“,但针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情况来说,却是一个非常反常识的发现。 然而,在过去几年里面,科学家们重新分析了布雷斯悖论,发现了如果交通流量进一步增加的话,悖论中提到的现象不会再出现。科学家们推测,在更高的交通流量需求下,由于“群众的智慧”是无穷,新路不会再被使用。 现在,美国马萨诸塞州Amherst大学的教授安娜,则第一次证明了该假设。她推导出的公式标明,交通需求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会造成新路线的不再使用而不会增加出行时间。换句话来说,就是布雷斯悖论仅仅适用于特定的交通需求量下。 尽管布雷斯悖论本身就是反常识的,那么在更高的交通流量需求下,此悖论的结果会消失掉则是更加反常识的。纳格尼解释到,在交通需求更高的时候,人们通常会想,交通会更加拥挤,于是乎大家应该走走其他更多的路线来分流。 纳格尼说,也许这个结果可以由“群众的智慧”来解释解释。研究普遍认为出行者的行为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用户自行优化,这类出行者会独立选择他们认为最优的路线;第二类是系统优化,存在一个中央控制器统一指挥交通。仅仅当“用户自行优化”时(换句话说就是“自私”),布雷斯悖论和其相反结论才会发生。但“自行优化“和”自私“结合到一起的时候,一个足够多的人群都在自行优化出行路线,那么所有出行者的的出行时间就被莫名其妙的全局优化了。 纳格尼说:“我觉得,因为交通流量的高需求,出行经过某条特定的路就会增加很多出行时间(因为交通网络的设计和其拓扑结构),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在出行时换条路线走走,所以就到达了这个“均衡临界点”,而本来是该布雷斯悖论起作用,结果却正好相反。出行者们也发现了这种“群众的智慧”,当交通流量需求更高的时候,某些十字路口甚至没啥车”。 纳格尼还解释到,和布雷斯悖论相反的结论也是正常的:当交通流量需求足够低的时候,布雷斯悖论就不再成立了。 纳格尼说:“也有其他人研究了交通需求量非常低时候的情况”纳格尼先前的研究也对关于该情况的分析做出了贡献,“布雷斯悖论问题中的新路是设定为吸引人去走,那么在低交通流量需求下,所有出行的人都会

公共经济学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一致同意悖论:一致同意规则在逻辑上鼓励局部小型的“一致同意体”出现,因为人数越少,达成一致同意越容易,结果是局部达成一致同意的小型“一致同意体”越多,实现社会整体的一致同意就越困难。 中位选民定理:中间投票者,又称中位选民,是指对某一方案的需求选择持中间立场,或者说是其偏好处于两种投票人对立偏好的中间状态的投票者,他正好把另外偶数个投票人分为兴趣或意愿刚好相反的两组,他的偏好选择结果刚好落在所有选民偏好选择序列的中间。 利益集团:由一些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组成并能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的团体。它与政党的不同之处在于,利益集团的领导人并不执掌政治权力,但却能对政府官员、投票者施加直接或间接影响,以谋求对集团有利的提案支持。 自然垄断:由于存在着资源稀缺性、经济范围性及成本的弱增性,这就使得单一产品或服务的提供企业联合起来提供多数的产品或服务,形成一家公司或者几家公司,经济学中把这种由于技术原因或者特别的经济原因而形成的垄断或寡头垄断称为“自然垄断”或“自然寡头垄断”。 非价值性产品:所谓非价值性是指社会从伦理规范的角度否定产品功能的市场价值。因此,非价值性产品是指在竞争性市场可以形成自由配置,但因社会伦理道德禁止或限制其生产的产品,如毒品、麻药、核燃料、原子反应堆等。 进入与退出规制:为了获得产业的规模经济和成本弱增性,规制者需要限制新企业进入产业。同时,为了保证供给的稳定性,还要限制企业任意退出行业。 社会性规制:社会性规制是政府为了消除由于负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灵而进行的规制,其意义在于避免由此可能引起的各种危害,比如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各种事故造成的健康和安全问题,企业趋利行为产生的低质产品对安全和健康的损害等。社会性规制是指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安全、健康、卫生、环境保护、防止灾害为目的,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相关活动制定标准。 公共支出:各级政府履行其必要职能所进行的各项活动成本,包括提供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以及为实现收入分配而进行的转移支出。 瓦格纳法则:德国财政学家瓦格纳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法则指出,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不断增长的,即随着经济中人均收入的增长,公共部门的相对规模也不断增长。瓦格纳集中分析了公共支出的需求因素。从对理论发展贡献来看,瓦格纳对于公共支出演变趋势的分析,更多的是指出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现象,而没有探讨和指出引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非均衡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威廉·杰克·鲍莫尔将经济分为进步部门和非进

公共管理系统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公共事务 涉及全体社会公众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即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公共事务的基本特征:1)公益性。公共事务的受益者是全体社会公众。公共事务所提供的物品和服务由全体公众享用,是社会发展必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公共事务的公益性反应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2)非营利性。是指公共事务有关的管理和服务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公共事务的公益性决定了一般情况下社会公众在享受公共事务提供的物品和服务时不需要付费的。有时为了弥补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经费不足,或平衡享受物品和服务方面的实际差异,也会采取收费的办法,但绝不是以营利为目的。3)规模性。第一公共事务对社会整体而言是不可分割的,虽然有技术因素,但主要是强调“共同”的特质;公共事务的范围十分庞大,覆盖全社会的公共事务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且大部分属于经常性支出,同时,公共事务的某些内容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体现出一定的效益。公共事务的规模性要求较强的投资能力。3)阶级性。由于人类的相当长的时期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共同利益中必然包括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公共事务的具体要求也要满足阶级的需要。从阶级的角度看,公共事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反映长期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类是反映特定阶段统治阶级的特殊要求。它的变动往往取决于统治阶级对社会整体利益的认识和判断。 2、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他对其他消费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指从物品的所有关系来看,同一物品不仅供其占有者来消费,无法排斥占有者以外的人来消费。依据不同的标准,公共物品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主要包括:1)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凡是满足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时纯公共物品;凡是不能严格满足非排他性等特征的公共物品是准公共物品。2)有形的公共物品和无形的公共物品。有形的公共物品指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物品;无形的公共物品是指政府提供的法律、政策和制度等一类服务。3)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和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全国性的公共物品指国家或中央政府提供的物品和服务;地方性公共物品指地方政府提供的物品和服务。 3、公共行政 是指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在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范围内对社会 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这个定义包括“谁在管理”、“如何管理”、“管理什么”三个方面:○1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题○2行政管理的主体并 不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而是与立法、司法部门所对立的行政执行部门或最高国家的权利的执行机关,在宪法和法律规定范围内进行管理是各国行政组织的普 遍特点。○3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突出了“公共”的特性,涉及到公共权力的 运用、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等问题。 4、公共管理 是指社会公共组织及其他组织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增进社会共同利益的实现,通过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调节和控制活动。基本特征:

拆解“猜你喜欢”系统功能分析

许多年来,推荐系统的开发者试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采集和解析所有这些数据。最近这段时间,多数人都选择使用被称为个性化协同推荐(Personalized Collaborative Recommender)的算法。这也是亚马逊、Netflix、Facebook 的好友推荐,以及一家英国流行音乐网站 Last.fm 的核心算法。 说它 “个性化”,是因为这种算法会追踪用户的每一个行为(如浏览过的页面、订单记录和商品评分),以此进行推荐;它们可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全凭运气。说它 “协同”,则是因为这种算法会根据许多其他的顾客也购买了这些商品或者对其显示出好感,而将两样物品视为彼此关联,它不是通过分析商品特征或者关键词来进行判断的。 不同类型的个性化协同推荐系统最晚从 1992 年开始便已经出现。除了 GroupLens 计划,另一项早期的推荐系统是 MIT 的 Ringo,它会根据用户的音乐播放列表从而给用户推荐其他他们有可能会喜欢的音乐。 User-User 算法: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度 GroupLens 和 Ringo 都使用了一种简单的协同算法,被称为 “用户关联”(user-user)的算法。这种类型的算法会计算一对用户之间的 “距离”,根据的是他们对同一物品打分的相似程度。举例来说,如果吉姆和简都给《电子世界争霸战》(Tron)这部电影打了 5 分,那么他们之间的距离就是 0。如果吉姆给它的续集《创:战纪》(Tron: Legacy )这部电影打了 5 分,而简只打了 3 分,那么他们之间的距离就变大了。按照这样的计算得出来品味相对 “靠近” 的用户,我们把他们称之为共有一个 “ 邻集”(neighborhood)。 但是,这种用户关联的策略效果并不是很好。首先,形成有意义的邻集很难:很多用户两两之间只有很少几个共同评分,有的就完全没有;而仅有的那几个都打了分的项目呢,往往是票房大片,基本上人人都喜欢的那种。再来,由于用户之间的距离可以变得很快,算法必须当场就进行大部分的 计算;而这可能会比一个在网站上这儿点点那儿戳戳的人下一个动作发出之前需要更久的时间。 Item-Item 算法:计算物品之间的关联 因此,大部分的推荐系统如今都依靠一种“物-物关联”(item-item)的算法,这种算法计算的是两本书、两部电影或者两个其他什么东西之间的距离,依据的是给它们打过分的用户的相似度。喜欢 Tom Clancy 书的人很可能会给 Clive Cussler 的作品打高分,因此 Clancy 和 Cussler 的书就共处一个 邻集。一对物品之间的距离可能是根据成百上千万的用户的评分计算得出,在一段时间里往往保持相对稳定,因此推荐系统可以预先计算距离,并更快的生成推荐结果。亚马逊和 Netflix 都曾公开表示过他们使用的是物-物关联算法的变种,但对细节都绝口不提。 用户关联算法和物-物关联算法都有的一个问题,是用户评分的不一致性。当给他们机会再评一次分时,用户往往会对同一件物品给出不同的得分。品味在变、心情在变,印象也在变。MIT 在上 世纪 90 年代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最初打分一年以后,用户的评分会发生平均 1 分(满分 7 分)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