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套管法成桩原理及其技术进展研究 (1)

套管法成桩原理及其技术进展研究 (1)

套管法成桩原理及其技术进展研究 (1)
套管法成桩原理及其技术进展研究 (1)

套管法成桩原理及其技术进展研究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6-03-15 15:48:00 ] 作者:佚名编辑:studa9ngns 摘要:基于静压桩挤土效应、拔管灌注时的桩土界面性状及其同初灌桩身的相互作用,总结了套管成桩原理。据此综合研究了近年迅速发展的套管灌注新桩型技术和套管桩尖技术,指出了套管成桩的发展方向,介绍了新出现的自历扩展器(桩尖)发明专利。

关键词:套管成桩方法沉管灌注桩桩土界面自历扩展器桩尖

1 概述

近年来,地基处理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不仅反映在机械、材料、设计理论、施工工艺、现场监测技术以及地基处理新方法的不断更新和进步等方面,而且反映在多种地基处理方法的综合应用方面。

鉴于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中桩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不同,地基处理的技术效果和适用范围均不相同,刚性桩—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结合柔性桩复合地基和刚性复合地基的特点,以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大幅度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从而取得良好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

2 复合地基设计思想

2.1 设计的基本思路

采用由刚性桩、水泥土搅拌桩和桩间土组成的复合地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1]考虑:

⑴当竖向荷载施加于桩顶时,桩身的上部受到压缩发生相对于土的向下位移,桩周土在桩侧界面上形成向上的摩阻力;荷载沿桩身向下传递过程中不断克服摩阻力并通过它向土中扩散,因而桩身的轴力沿着深度逐渐减小,在桩端处与桩底反力相平衡;与此同时,桩端持力层在桩端压力作用下产生压缩,使桩身下沉,桩与桩间土的相对位移又使摩阻力进一步发挥。随着桩顶荷载的逐渐增加,上述过程周而复始地进行,直到变形稳定为止。由于桩身压缩量的累积,上部桩身位移总是大于下部,因此上部摩阻力总是先于下部发挥,桩侧摩阻力达到极限后就保持不变,继续增加的荷载就完全由桩端持力层承受,当桩底荷载达到桩端持力层的极限承载力时,桩便发生急剧的、不停滞的下沉而破坏。因此,增强桩身上部桩侧土的结构强度,对提高桩的承载力、改善桩的变形特性具有现实意义。

⑵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改善软土的固结特性。通常水泥土的压缩曲线表现出明显的超固结特性,可近似地认为水泥土桩体不存在固结现象,而只有弹性的桩身压缩。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深厚软土地基一般不会贯穿整个软土层,由此形成的加固层和下卧层软土的固结特性仍可用双层地基一维固结理论来分析。从固结机理来看,加固层渗透性极低的水泥土搅拌桩(比原状土低3到4个数量级[2])设置减小下卧层软土的排水固结;同时加固层竖向附加应力向水泥土搅拌桩集中而使桩间土所受应力大大减小,孔隙压力也大为降低,因此在下卧层软土和加固层桩间土之间形成较大的孔隙压力差,加快下卧层软土的固结。

⑶水泥土搅拌桩改善天然软土的性质。流塑态软粘土拌入固化剂后形成的加固土呈坚硬状态。粘聚力和内摩擦角较原状土增加,其抗压、抗剪强度、变形模量等指标分别比天然软土提高数十倍至数百倍。当固化剂掺入比αw>5%时,加固土无侧限抗压强度qu可达500~4000kPa,相应抗拉强度σ1=(0.15~0.25)qu,粘聚力c=(0.2~0.3)qu,摩擦角Ф变化于20o~30o之间,变形模量E50=(120~150)qu。加固土强度随固化剂掺入比、水泥标号和加固土龄期的增加而提高。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抗渗系数由原状土的10-7㎝/s下降为(10-7~10-11)㎝/s数量级。

⑷桩、土复合构成的地基形成了平面及竖向合适的刚度级配梯度和三维共同工作的应力状态,达到对天然地基承载力的有效补强,满足设计要求,减少地基的沉降。

⑸长刚性桩、短水泥土搅拌桩的布置,形成三层地基刚度,符合天然地基土层浅弱深强的规律以及地基应力传递特征,同时长刚性桩可以进入深层良好土层,减少复合地基的沉降。

⑹复合地基与上部结构通过褥垫层的柔性连接,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有效地传递垂直荷载。

⑺复合地基与上部结构柔性连接的褥垫层调整复合地基的桩土荷载分配,发挥土体的承载能力特别是浅层土体的承载作用;垫层的作用归纳为:

①保证桩体和桩间土共同承担荷载,在上部荷载作用下,桩体一定程度“剌入”褥垫层中,充分发挥桩间土作用。在实测的复合地基桩体和桩间土时程曲线(给定荷载下)中,桩、土受力始终为一常数;

②调整桩、土荷载分担比,垫层越厚,桩间土承担的荷载越多;荷载水平越高,桩承担的荷载占总荷载的百分比越大。因此调整垫层厚度可调整桩土荷载分担比,反之根据桩土应力的要求来确定垫层的厚度;

③缓解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桩顶对应的基础应力与桩间土对应的基础底面应力之比随垫层厚度的变化而变化;据研究:当垫层厚度大于10㎝时,桩对基础底面产生的应力集中已明显降低;当垫层厚度为30㎝时,n只有1.2左右;④调整桩土水平荷载的分配,未设置褥垫层时,水平荷载主要由桩承担。随着褥垫层的设置和增厚,桩顶承受的水平荷载逐渐变小。当褥垫层厚度大到一定程度时,水平荷载主要由桩间土承担,桩体发生水平折断的可能性减小,桩在复合地基中失去工作能力的机会减小。

⑤褥垫层的设置,复合地基中桩体存在向上的剌入变形,阻止桩间土的变形。

2.2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刚性桩—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的思路:⑴由天然地基和刚性桩复合形成复合地基,视为一种新的等效天然地基,其承载力特征值为fspk1。⑵将等效天然地基和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形成复合地基,求得复合地基承载力即刚性桩—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具体推导如下[3]:

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为fak。刚性桩的断面面积为Apl,平均面积置换率为m1,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Ral,则刚性桩和天然地基形成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式中:α1为桩间土承载力提高系数,与土性和刚性桩成桩工艺及桩径、桩距等有关。对非挤土成桩工艺,α1=1;β1为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一般β1≤1。

水泥搅拌桩的断面面积为Ap2,平均面积置换率为m2,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Ra2。水泥土搅拌桩与承载力特征值为fspk1的等效天然地基复合后的承载力,即

式中:fspk为刚性桩—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α2为桩间土承载力提高系数,

与土性和刚性桩成桩工艺及桩径、桩距有关。对非挤土成桩工艺,α2=1;β2为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一般β2≤1。

2.3 复合地基的复合模量

复合模量表征的是复合土体抵抗变形的能力。由于复合地基是由土和增强体(桩)组成,复合模量与土和桩的模量密切相关。确定刚性桩-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复合模量的基本方法为:⑴按单一桩型复合地基复合模量确定方法求得天然地基和刚性桩所形成复合地基的复合模量,并将其视为一等效天然地基;⑵按单一桩型复合地基确定方法,求得等效天然地基和水泥土搅拌桩形成复合地基的复合模量即为刚性桩—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复合模量。

图1为刚性桩—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示意图,刚性桩桩长L2,水泥土搅拌桩桩长L1。范围为加固区A1,(L2-L1)范围为加固区A2。L1以下为非加固区A3,计算深度范围内共分五个土层,各层天然地基土压缩模量分别为Es1,Es2,Es3,Es4,Es5,刚性桩和天然地基形成复合地基后的面积置换率为m1,第1层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刚性桩加固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spk1,模量提高系数ζ1= fspk1/fak,桩长为L2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面积置换率为m2(计算时不考虑刚性计的存在),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spk,则桩长L2范围内模量提高系数为ζ2=fspk/ fspk1。

文献[3]提出多桩型复合地基的复合模量计算方法;由此可推得刚性桩-水泥土搅拌桩的复合模量,加固区A1模量提高系数为η=fspk/fak。加固区A2模量提高系数为ζ1,非加固区A3模量不变。

图1 刚性桩—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示意图

Fig.1 Nigid pile-deep mixing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2.4 刚性桩—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检测

桩身质量检测,可依照各类桩的检测方法分别进行检测,如刚性桩可采用低应变检测,水泥土搅拌桩可采用轻便触探或抽芯检测。

对于一般的复合地基加固效果检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规定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可用圆形或方形,面积为一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可用方形或矩形,其尺寸按实际桩数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确定。

在确定刚性桩-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当Q~S曲线上有明显的比例极限时,而其值不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可取比例界限;当其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

倍时,可取极限荷载的一半;当Q~S曲线是平缓的光滑曲线时,可按相对变形值确定;即取沉降比s/b或s/d等于0.006所对应的压力。

3 现场静载荷试验

3.1 PTC+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

某教学楼工程,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如表1。工程采用PTC+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PTC桩径Φ500,桩长37m,桩端进入⑨层砾石;水泥土搅拌桩桩径Φ500,桩长15m,桩端进入③层淤泥质粘土,1根PTC与4根水泥土搅拌桩组合成一个处理单元;现场静载试验Q~S曲线如图2。

表1 地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Table2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the soil

(a)水泥土搅拌桩Q~S曲线 (b)PTC及复合地基Q~S曲线

图2 静载试验曲线图

Fig.2 Loading test curves

3.2预制桩+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

某地下水池工程,场地岩土主要工程特性指标如表2。地基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桩径Φ500,桩长16.0m,按1000×1000mm纵横双向均匀布置,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

值不小于150kN ,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小于180kPa ;施工后抽检8根桩进行载荷试验,水泥土搅拌桩单桩或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均未达到设计要求。 表2 场地的岩土主要工程特性指标

Table 2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the soil

采用预制钢筋砼桩加固,桩身截面200×200㎜,砼强度C30,主筋4ф16,箍筋φ6@200;桩长20m ,分五段浇制,底段带桩靴。桩段间用焊接法接桩(或硫磺胶泥);布桩采用每4根水泥土搅拌桩间插入1根预制桩,形成复合地基;在桩顶铺设一层厚为350mm 的天然级配卵石垫层,改良地基中桩土荷载分配,充分发挥地基土的承载力。施工完毕后,选择4组复合地基进行静荷载试验;结果见图3,试验得到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均大于200kPa 。

(a)水泥土搅拌桩Q ~S 曲线 (b)预制桩+水泥土搅拌桩Q ~S 曲线

图3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曲线图

Fig.3 Loading test curves of the composite foundation

4 结束语

⑴ 刚性桩—水泥土搅拌桩所形成的复合地基可得到较高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改善地基的平面刚度组合与竖向刚度梯度,提高桩间土的参与作用,使复合地基承载力大幅度提高;减少复合地基的沉降量,具有较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

⑵ 刚性桩—水泥土搅拌桩组成的复合地基,其承载力发挥与桩的类别、强度、长度、置换率、桩端土及桩间土的类别及强度有关;

⑶ 刚性桩—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静载荷检测时,其压板宜采用方形或矩形,尺寸按实际桩数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确定;

参考文献

[1] 徐新跃,陈建忠.预应力管桩—水泥土搅拌桩组合法加固软土地基[J].岩土工程师,2003,15(1)

[2] 周国钧,胡同安,黄新.水泥系深层搅拌法试验研究回顾[J].工业建筑,1994,24(9)

[3] 闫明礼,王明山,闫雪峰,张东刚.多桩型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探讨[J].岩土工程学报,2003.25(3)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防磨措施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防磨措施 1 引言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是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燃烧设备,而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以其高效率低污染的高性能更是突飞猛进。在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的今天,CFB锅炉已成为当前最有前途的燃烧设备,但是CFB与其它锅炉相比,磨损比较严重,本文对此问题进行讨论。 2 磨损机理及防磨措施 磨损在工程上常被理解为由于机械原因产生的颗粒剥离脱落引起的材料表面所不希望的逐渐变化,如减薄,开裂。锅炉常见的磨损即高速的灰粒子从不同的角度冲刷碰撞炉墙或受热面而引起的种种变化。有资料介绍,磨损量与烟速的3.22次方成正比,并随灰粒子的浓度增大而增大。单从理论上讲,降低磨损应从降低烟气流速,减小灰粒子浓度和减小粒子的颗粒直径入手。 下面从炉墙和受热面两个方面入手来介绍锅炉常见的磨损部位及处理办法。 2.1 炉墙 2.1.1 床体燃烧室部分因颗粒直径大,物料浓度高对炉壁造成的磨损最严重。若风室和床体为非水冷壁结构,因炉墙太厚造成的热应力和物料的磨损常常导致墙体内表面产生脱落和出现裂纹。通过把拐角处用圆角代替方角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如图1所示。为保证床体的温度,床体的上部常保持一定高度的卫燃带,在炉墙与水冷壁的结合处磨损较严重,如图2(a)所示。原因是该处的截面形状发生了变化,导致烟气在此形成涡流区,加速了管子的磨损。我们顺势利导,把水冷壁下部的炉墙做成和膜式壁一样的截面,使炉壁在竖直方向上没有截面变化。如图2(b)所示,磨损大大减轻了。 图1

图2 2.1.2 旋风分离器出口的顶部由于烟气速度高且对炉顶是正面冲击,故此炉墙的脱落异常严重。在烟气速度、颗粒的直径和硬度都不可变的情况下,只能考虑更耐磨的炉墙材料来解决。如硅线石或棕刚玉等。 2.2 受热元件 针对锅炉受热面的磨损,我们从结构和工艺上进行一些探讨。 2.2.1 结构方面:采用一些常规的防磨结构:如在管子表面加装防磨套管或在易磨损部位加大壁厚;用Ω管或方形管等。都在循环流化床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一些特别的部位却需要特 别地对待。 (A)炉膛中的屏式受热面 当屏如图3所示布置时,经观察发现弯头部位磨损相当严重,因屏式受热面横向间距很大,用常规保护结构是不可能的,后来采用了图4形式,在弯头处加装了耐磨合金板做成的保护罩,效果不错。芬兰ALSTROM公司生产的410 t/h的CFB锅炉的屏结构如图5所示,炉膛内不出现弯头,每一片过热器屏都有独立的两个集箱。这种结构单从防磨观点上看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显然它的缺点是使系统变得复杂,成本 提高。 图3

套管换热器发展与现状

套管换热器发展与现状 空气源热泵与水源热泵特点 目前空调的热源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空气为热源,包 括集中式空气源,而另一大类则是以各种水源(如地下 水、江水、湖水、河水、海水等地表水及废水等)为热 源。和空气热源相比,水源热源相对比较稳定,比如, 北京地区的地下水常年稳定在14-16℃之间,不论是 夏季还是冬季,而空气的温度夏季最高在38℃以上, 冬季可低至零下15℃;再如青岛、烟台一带的海水温 度(水下5米处)在夏季7、8月份一般在22—26℃之 间,冬季12、1月份一般在10-5℃之间,而且水越深, 温度越恒定,而夏季该地区的气温最高可达35℃以上, 冬季最低可到零下10℃左右。 空气源热泵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其安装和使用 都很方便,应用较广泛。但由于地区空气温度的差别, 在我国典型应用范围是长江以南地区。在华北地区,冬 季平均气温低于零摄氏度,空气源热泵不仅运行条件恶 劣,稳定性差,而且因为存在结霜问题,效率低下。 利用水作冷热源的热泵,称之为水源热泵。水是一种 优良的热源,其热容量大,传热性能好。很多水源的温 度不受环境的限制,因此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应用。这 导致水源热泵空调的能效比(COP值)高于常规空气源 空调,由于水源热泵自身的环保、高效、节能、应用范 围广,得到了国家大力推广和扶助,市场前景广阔。 当前欧美应用地源/水源热泵的现状 及趋势 在国外,关于水源热泵的研究分属于两种热泵系统:一 种为地源热泵,一种为海水热泵。其中地源热泵真正意 义的商业应用也只有近十几年的历史,但发展相当迅 速。如美国,截止1985年全国共有14,000台地源热泵, 而1997年就安装了45,000台,到目前为止已安装了400,000台,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稳步增长。1998年美国商业建筑中地源热泵系统已占空调总保有量的19%,其中新建筑中占30%。美国地源热泵工业已经成立了由美国能源环境研究中心(Energy &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enter)、美国地下水资源联合会(National Ground Water Association)、爱迪生电力研究所(Edison Electric Institute)及众多地源热泵制造设计销售公司以及政府机构和建筑商等146家成员组成的美国地源热泵协会,该协会在近年中将投入一亿美元从事开发、研究和

锻铣套管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6017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锻铣套管技术措施标准 版本

锻铣套管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钻井现场准备: 1、设备正常运转 (1)钻台设备正常运转,检查机械传动、电气供应、油气路供应情况。 (2)清洗检查四级固控设备,换40目筛布,将震动筛安装平稳,震动筛下部打扫干净,高架槽、循环槽清理,保障畅通;同时试运行除砂器、除泥器、离心机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及时整改。 (3)尤其注意加强传动系统及循环系统的检查和保养,在作业前将两台泥浆泵都准备170mm缸套,确保2台泵都在良好的待命工况,防止因为泥

浆泵的原因影响锻铣作业或造成井下复杂情况。 2. 钻具准备 根据锻铣方的要求制定相应的钻具组合为:215.9mmBit+锻铣工具+177.8mmDC×3根 +158.8mmDC×15根+127mmDP 井队已准备411×4A10 4A11×410 430×410 接头两套确保可以满足锻铣方的要求进行施工。 3、钻具检测计划 (1)所有送井钻杆必须为S135一级,并经管体无损检测、接头超声波、磁粉探伤; (2)钻前对吊卡、吊环、接头、水龙头中心管、提升短节、方钻杆、方钻杆上下旋塞等进行超声波、磁粉探伤(已在井眼准备时进行探伤); 4、钻井液准备

(1)本井待令后,先以对泥浆进行处理,目前泥浆比重1.18-1.20g/cm3,粘度90-120s,能够满足锻铣套管施工。 (二)、技术措施: 一、通井措施 1、通井钻具组合:215.9mm Bit +127mm 加重钻杆*33根+127m DP,井队现场要求在开钻前必须要及时提前通知指挥所相关部门把所需的钻具准备到位,仔细核实所有钻具扣型,依照连接要求准备好变丝接头并确保检测合格备用 2、通井至3747.23m,至177.8mm回接筒位置,确保244.5mm套管内下入244.5mm套管铣刀畅通。 3、现场要求做好严谨组织,保证施工安全的情况下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施工更需要注

防磨梁方案

秦皇岛秦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5炉防磨梁加装方案 1.1 膜式水冷壁 锅炉下部密相区内衬由锅炉厂提供,该处内衬最上沿标高为16.10米,炉顶标高为42.70米。从标高16.10米到标高42.70米的膜式水冷壁为水冷壁防磨梁保护及施工范围。该范围内水冷壁由钢管加扁钢鳍片组成膜式壁结构,管径均为57毫米,节距均为87毫米,前后墙宽15051毫米,两侧墙深12615毫米。前后墙膜式水冷壁布置10道防磨梁,两侧墙膜式水冷壁布置12道防磨梁。 1.2 扩展水冷壁屏 炉内共布置42片扩展水冷壁屏,该扩展水冷壁屏耐磨内衬上部标高为16.10米,前后墙扩展水冷壁屏上顶标高为34.58米,两侧墙扩展水冷壁屏上顶标高为42.00米。从标高16.10米到标高42.00米的扩展水冷壁屏为水冷壁防磨梁保护及施工范围。该范围内扩展水冷壁由钢管加扁钢鳍片组成膜式壁结构,管径均为63.5毫米,节距均为87毫米,宽度为522毫米。前后墙扩展水冷壁布置10道防磨梁,两侧墙扩展水冷壁布置12道防磨梁。 1.3 防磨梁布置及结构 该炉防磨梁前后墙由10道防磨梁组成,两侧墙由12道防磨梁组成。 在上述施工范围内从下到上布置方式为:从标高16.10米计,向炉顶方向防磨梁布置间距依次为500mm、1000mm、1000mm、1400mm、1800mm、1800mm、2400mm、2400mm、2400mm、2800mm、2800mm、4133mm。其布置方式见图1。 防磨梁紧贴膜式水冷壁和扩展水冷壁屏安装。每道防磨梁每间隔1米布置一道膨胀缝。防磨梁截面均为梯形结构,上平下斜,其结构和不锈钢销钉布置见图2。 1.4 其它局部区域防磨措施 除加装防磨梁外,前后墙靠炉膛中心线4片扩展水冷壁屏与膜式水冷壁交接角及炉膛四个角处从标高16.10米至第一道防磨梁的下部敷设耐磨耐火可塑料,炉膛出口烟窗下部8片扩展水冷壁屏弯头处敷设耐磨耐火可塑料,炉膛测点处敷设耐磨耐火可塑料。其它易磨损区域防磨措施待停炉检查和壁厚测量完成后确定,其布置方式见图1。

套管防磨接头

1.1 分类 产品按防磨套防磨轴旋转的方向分为左旋和右旋两类;按结构分为挡圈式和扣合式两类。 1.2 型号编制 产品按下列规则进行编制:

TF□□□/□-□-□ ·防磨轴旋转方向代号(LH表示左旋,右旋不标注); 连接螺纹代号(符合GB/T 22512.2的规定); 适用套管外径,mm; 工作外径,mm; 结构代号(D代表挡圈式,K表示扣合式); 防磨套材质代号(J表示金属,F表示非金属); 产品名称代号。 示例:TFFD206/245-NC50-LH表示防磨套材质为非金属,工作外径206毫米,适用套管直径245毫米,连接螺纹代号NC50左旋挡圈式的产品。 2 要求 2.1 正常工作条件 产品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a) 最大工作压力:21MPa; b) 温度:20℃~160 ℃; c) 适用环境:非酸性环境; d) 适用介质:钻井液。 2.2 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见表1。 性能指标 2.3 结构 产品示意图见图1、图2。 说明: 1—本体 2—扣合环 3—防磨套

4—扣合环 5—锁紧螺钉 图1 扣合式防磨接头示意图 说明: 1—本体 2—挡环 3—防磨套 图2 挡圈式防磨接头示意图 2.4 主要零部件 2.4.1 防磨套 2.4.1.1 金属型防磨套基材为牌号35#钢或45#钢,应符合 GB/T 699-1999 中6.4.2的规定。硬度HBW160~200。 2.4.1.2 非金属型防磨套基材为模塑用聚四氟树脂或MC尼龙复合管,应符合HG/T 2902-1997、 SY/T 6701-2012的规定。加工为成品后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2.4.2 接头 接头材材料经过热处理后,力学性能应符合 SY/T 5200-2012 中表 10 的规定,硬度HBW285~329,化学成分中磷、硫的含量应符合 SY/T 5200-2012 中表 8 的规定。 2.4.3 挡圈 挡圈为45#钢时应符合GB/T699-1999 的规定;为35 CrMo 或 42 CrMo时应符合 GB/T 3077-2012 的规定。 2.5 规格尺寸 2.5.1 规格尺寸及见表2 规格尺寸

套管钻井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套管钻井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日期:2006年07月12日| 来源:石油商报| 作者: 套管钻井将建井过程中的钻井和下套管作业结合在一起,大幅度提高了钻进效率。自1999年以来,Tesco公司的套管钻井系统已在140口井中使用,进尺达750000ft。套管钻井技术可用于直井和定向井中,套管层数可达3层,尺寸为4-1/2~13-3/8in。 套管钻井最大的优势是在钻穿压力变化带时能大幅度提高钻井效率。在一些需要下入衬管堵漏的漏失带,采用套管钻井可以继续钻进。对于低压产层来说,减少钻井的液漏能明显提高油井产量。 套管钻井可以降低钻机的作业费用,减少井下复杂情况的处理时间,并可避免采用一些故障预防措施。套管钻井可以有效防止漏失和井控事故。常规钻井作业时,在下套管之前要进行一次短起下钻以防止发生井下事故,而采用套管钻井后就可以不再进行短起下钻作业。 套管钻井系统由井下和井上两部分设备组成,它采用常规套管代替钻杆,从而实现钻井和下套管同时进行。由顶驱驱动套管旋转。钻井液从套管进入井下然后从环空中返出。套管钻井系统能支撑套管的重量,并施加扭矩。 在软地层钻直井段时,可以采用各种不回收的钻进工具。在硬地层中钻直井段时,在没有达到套管鞋之前可能需要更换钻头或定向控制。使用可回收的井底钻具组合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套管钻井的定向钻进过程在很多方面与常规钻井类似,主要的差别在于钻具要能够穿过套管下入到井中。导向马达和旋转导向工具在套管钻井系统中仍然可以使用。采用套管钻井

技术的造斜率取决于使用的套管尺寸。造斜率的上限取决于套管的疲劳极限。造斜一般采用可回收导向马达工具来实现。 套管钻井技术使用的井底钻具组合通常配用带领眼钻头和扩眼器的钻鞋。领眼钻头的尺寸要能够通过套管,扩眼器将井眼扩大比套管尺寸略大。起下钻时,井底钻具组合穿过套管,可以避免对井壁的损害,保证了起下钻的安全。采用套管钻井的另一大优势是起下钻过程中仍然可以循环钻井液,从而可以钻更深的井。 井底钻具组合可以在井斜角高达90度的情况下下入和回收。钻锁在进行电缆测井之前可以通过投球憋压打开。 常规钻井基础设备的开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套管钻井技术是一项全新的钻井技术,其辅助设备很少。辅助设备的缺乏限制了套管钻井技术的发展。目前,正在开发套管钻井系统使用的整套辅助设备,但实际情况是套管钻井的市场还在开发中,限制了此类设备的开发。 大多数套管接头具有较大的抗扭和抗疲劳能力,但多数小尺寸套管的接头抗扭能力不足。随着套管钻井技术的推广,一些生产商开始开发套管钻井使用的低成本优质接头。 完钻后,套管必须保持完好才能在完井中起到常规套管的作用。地面试验表明,除了最底部的几根套管连接处发生磨损外,其他管柱都保持完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接头处安装了碳化钨防磨块。

钻井队通井下套管技术措施

钻井队通井下套管技术措施 一、通井技术措施 1、钻具结构以8寸井眼为例:应用215.9mm钻头+扶正器+钻铤+加重 钻杆+钻杆的钻具结构通井(扶正器大小和加放位置根据现场井下实际情况定),下钻中途,避开造斜井段和薄弱易漏地层打通循环钻井液。 2、在斜井段要严格控制下钻速度,遇阻严禁硬压强下,开泵循环划眼通过,以上提下放为主,避免划出新井眼。 3、下钻到井底后,先小排量平稳开泵,待井下情况正常后再逐渐增大至正常钻进排量充分循环钻井液,循环清洗井眼时间不少于 2 周,震动筛处无明显岩屑;循环过程中,严密监视钻井液性能变化,起钻前,要循环观察有无油气侵,并停泵观察有无溢流,确认井下无溢流后方可起钻。起钻前在斜井段打入加润滑剂的钻井液封闭斜井

4、起钻前搞好短起下作业,达到不阻不卡,确保井眼畅通; 起钻过程中,在油层井段严禁使用高速档,防止抽汲诱发溢流或井喷。 5、对于油气活跃的井,必须在压稳后再进行下套管作业。 6、对于漏失井,必须进行堵漏作业,井下正常后方可进行下套管作业。 7、钻井液性能须满足下套管固井作业要求。 8、下套管前口袋应符合规定要求。 二、下套管前检查验收 1、资料准备

钻井队应及时收集齐油层顶界、油层底界、短套管位置、阻流环位置、套管下深、水泥返高、分级箍位置(双级固井)、井斜、井径和井温、油气层数据。 2、套管检查 a)钻井队检查三证两单,“三证”即产品质量证明书,商品检验证(石油专用管材检验报告),生产检验证(石油专用管材检验证明书)“两单”即送井套管清单,套管送井验收单; b)井场套管由钻井工程师、录井工程师负责组织检查和丈量,对套管进行通径、丝扣检查与清洗,并分别并对长度进行复核; c)送井套管应符合设计要求; d)必须使用专用工具、车辆装卸套管; e)送井套管卸车前要带内外螺纹护丝 f)井场套管要整齐平放在管架上,管架台高离地面30 厘米以上;g)严格按套管柱设计排列下井顺序并编号,填写下井套管记录。备

四管防磨防爆检查重点及预防措施

四管防磨防爆检查重点 及预防措施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四管”防磨防爆检查重点及预防措施 文章来源:锅炉防磨防爆网更新时间:2015-10-21 一、“四管”防磨防爆检查重点 1、水冷壁 水冷壁在十分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固态排渣煤粉炉水冷壁主要存在结渣和水冷壁高温腐蚀问题,还存在管子磨损、拉裂、高温腐蚀、涨粗鼓包、结垢等问题。 水冷壁重点检查部位:冷灰斗、四角喷燃器处、折焰角区域、上下联箱角焊缝、悬吊管、吹灰器区域。抽查部位:热负荷最高区域的焊口、管壁厚度、腐蚀情况;喷燃器滑板处;刚性梁处;鳍片焊缝膨胀不畅部位。 四角燃烧器、二次风嘴两侧易被煤粉磨损,发现管子被吹损,将吹损管补焊后加装不锈钢防磨板;延伸水冷壁管与延伸侧包墙交界处、炉膛四角、侧水冷壁与前后水冷壁下斜坡交界处易被拉裂和漏风磨损,检查时发现有拉裂迹象,要对此部位进行打磨着色,打水压时重点检查此部位,发现侧水冷壁与前后水冷壁斜坡交界处有漏风现象,用耐火浇筑料抹住;冷灰斗斜坡易被焦块或检修时掉落的异物砸坏,发现超标的硬伤及时换管处理;吹灰器附近是易被吹损部位,及时调整吹灰器角度,以上部位应加大力量重点检查,除仔细检查其外观状况外,还要视情况测量水冷壁管壁壁厚。 2、省煤器 省煤器为锅炉低温受热面,主要存在飞灰磨损和机械磨损、管内腐蚀等缺陷。尾部烟道烟温较低,灰粒较硬磨损较重。 重点检查部位:重点检查靠近炉墙管子及弯头,管卡部位、突出管排的管子、节距不均匀易形成烟气走廊附近管子、防磨护铁磨损松动、脱落处的管子,防磨护铁接口处、有异物卡管阻挡处的管子、外圈管子、经常换管的部位、上部1-3排管子,下部1-2排管子。 靠近后包墙的省煤器弯头最容易被飞灰磨损泄露,每次停炉检修时对此位置的弯头进行测厚并记录,与以前测厚记录进行比较,如果局部磨损量超过0.1mm/年加装护铁,局部磨损超过0.25mm/年,考虑改进结构;管排出列的部位容易被飞灰磨损,发现出列管排及时矫正;悬吊管与管排接触的部位容易造成机械磨损,发现磨损及时调整管卡;安装不当使省煤器弯头与包墙管接触造成机械磨损,处理时要及时调整管排。 3、过、再热器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防磨措施

循环流化床锅炉得防磨措施 1 引言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就是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起来得一种新型燃烧设备,而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得发展以其高效率低污染得高性能更就是突飞猛进、在环保要求日趋严格得今天,CFB锅炉已成为当前最有前途得燃烧设备,但就是CFB与其它锅炉相比,磨损比较严重,本文对此问题进行讨论、 2磨损机理及防磨措施 磨损在工程上常被理解为由于机械原因产生得颗粒剥离脱落引起得材料表面所不希望得逐渐变化,如减薄,开裂。锅炉常见得磨损即高速得灰粒子从不同得角度冲刷碰撞炉墙或受热面而引起得种种变化。有资料介绍,磨损量与烟速得3.22次方成正比,并随灰粒子得浓度增大而增大。单从理论上讲,降低磨损应从降低烟气流速,减小灰粒子浓度与减小粒子得颗粒直径入手。 下面从炉墙与受热面两个方面入手来介绍锅炉常见得磨损部位及处理办法。 2。1 炉墙 2.1.1 床体燃烧室部分因颗粒直径大,物料浓度高对炉壁造成得磨损最严重。若风室与床体为非水冷壁结构,因炉墙太厚造成得热应力与物料得磨损常常导致墙体内表面产生脱落与出现裂纹、通过把拐角处用圆角代替方角得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如图1所示。为保证床体得温度,床体得上部常保持一定高度得卫燃带,在炉墙与水冷壁得结合处磨损较严重,如图2(a)所示。原因就是该处得截面形状发生了变化,导致烟气在此形成涡流区,加速了管子得磨损、我们顺势利导,把水冷壁下部得炉墙做成与膜式壁一样得截面,使炉壁在竖直方向上没有截面变化。如图2(b)所示,磨损大大减轻了。?

图1? ??图2 2.1。2 旋风分离器出口得顶部由于烟气速度高且对炉顶就是正面冲击,故此炉墙得脱落异常严重。在烟气速度、颗粒得直径与硬度都不可变得情况下,只能考虑更耐磨得炉墙材料来解决。如硅线石或棕刚玉等。 2。2 受热元件 针对锅炉受热面得磨损,我们从结构与工艺上进行一些探讨。?2。2、1 结构方面:采用一些常规得防磨结构:如在管子表面加装防磨套管或在易磨损部位加大壁厚;用Ω管或方形管等、都在循环流化床中得到了大量得应用,并收到了良好得效果,而一些特别得部位却需要特别地对待。? (A)炉膛中得屏式受热面 当屏如图3所示布置时,经观察发现弯头部位磨损相当严重,因屏式受热面横向间距很大,用常规保护结构就是不可能得,后来采用了图4形式,在弯头处加装了耐磨合金板做成得保护罩,效果不错。芬兰ALSTROM公司生产得410 t/h得CFB锅炉得屏结构如图5所示,炉膛内不出现弯头,每一片过热器屏都有独立得两个集箱、这种结构单从防磨观点上瞧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显然它得缺点就是使系统变得复杂,成本提高、 ?图 ?图3?

钻井队通井、下套管技术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7336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钻井队通井、下套管技术措施正式样本

钻井队通井、下套管技术措施正式 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通井技术措施 1、钻具结构以8寸井眼为例:应用215.9mm钻 头+扶正器+钻铤+加重钻杆+钻杆的钻具结构通井(扶 正器大小和加放位置根据现场井下实际情况定),下 钻中途,避开造斜井段和薄弱易漏地层打通循环钻井 液。 2、在斜井段要严格控制下钻速度,遇阻严禁硬 压强下,开泵循环划眼通过,以上提下放为主,避免 划出新井眼。 3、下钻到井底后,先小排量平稳开泵,待井下

情况正常后再逐渐增大至正常钻进排量充分循环钻井液,循环清洗井眼时间不少于2周,震动筛处无明显岩屑;循环过程中,严密监视钻井液性能变化,起钻前,要循环观察有无油气侵,并停泵观察有无溢流,确认井下无溢流后方可起钻。起钻前在斜井段打入加润滑剂的钻井液封闭斜井段。 4、起钻前搞好短起下作业,达到不阻不卡,确保井眼畅通;起钻过程中,在油层井段严禁使用高速档,防止抽汲诱发溢流或井喷。 5、对于油气活跃的井,必须在压稳后再进行下套管作业。 6、对于漏失井,必须进行堵漏作业,井下正常后方可进行下套管作业。 7、钻井液性能须满足下套管固井作业要求。 8、下套管前口袋应符合规定要求。

二氯乙烷和氯乙烯单体的生产技术与市场分析

中国氯碱 ChinaChlor-Alkali 第1期2008年1月 No.1Jan.,2008 二氯乙烷(EDC)和氯乙烯单体(VCM)是生产聚氯乙烯的原料。VCM由EDC热裂解生产,EDC由乙烯和氯气生产。实际上所有VCM装置都与EDC生产组合成一体化。全球约95%的EDC用于生产 VCM,几乎所有的VCM用于生产PVC。EDC的其他 用途是作为氯化溶剂,如三氯乙烯、乙胺、亚乙烯基氯和三氯乙烷,也用于生产四氯乙烯的中间体和用作生产六氯代酚基甲烷的催化剂。 1技术进展 鲁姆斯公司拥有苏威(Solvay)公司VCM技术 转让权,包括OxyVinyls、三井化学和欧洲乙烯基公司(EVC)在内的生产商均拥有其自有的专有技术转让权。EVC公司已开发了可从乙烷直接生产VCM 的技术。 在中国,因为基于原油生产的乙烯与电石之间的价差增大,从乙炔经氯氢化生产VCM的工艺有很好的效益,使该工艺更具吸引力。中国的乙炔法 VCM-PVC生产量在2006年PVC生产量824万t 中,已上升至68%左右。 1.1国外进展 EDC由乙烯用氯直接氯化或在催化剂存在下 乙烯用无水氯化氢氧氯化生产。VCM由EDC裂解生产。欧洲乙烯基(EVC)公司开发的乙烷生产VCM 的氧氯化工艺,可减少对EDC的需求。该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可使乙烷在低温下反应直接合成VCM,其成本比由乙烯生产VCM法节省50%以 二氯乙烷和氯乙烯单体的生产技术与市场分析 钱伯章,朱建芳 (上海擎督信息科技公司金秋科技传播公司,上海200127) 摘要:评述了二氯乙烷和氯乙烯单体生产技术的国内外进展,剖析了世界和中国的市场现状和前 景。 关键词:二氯乙烷;氯乙烯单体;技术进展;市场现状;前景中图分类号:TQ2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85(2008)01-0001-05 Productiontechnologyandmarketanalysisofethylenedichlorideandvinylchloridemonomer QIANBo-zhang,ZHUJian-fang (Golden-autumnScientificPropagationCo.,Ltd.,ofShanghaiKingdom InformationTechnologyCo.,Shanghai200127,China) Abstract:Thedevelopmentofproductiontechnologyathomeandabroadofethylenedichlorideandvinylchloridemonomerwerediscussed.ThedevelopmentofpresentstatusandprospectofmarketintheworldandChinawereanalysed. Keywords:ethylenedichloride;vinylchloridemonomer;technologydevelopment;presentstatusofmarket;prospect 1

四角燃烧锅炉水冷壁磨损的原因分析与防磨措施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四角燃烧锅炉水冷壁磨损的原因分析与防磨措施正 式版

四角燃烧锅炉水冷壁磨损的原因分析 与防磨措施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电站锅炉中采用四角布置直流燃烧器,一般情况下喷口附近的水冷壁管子容易发生局部磨损。其特征是:局部磨损面积比其它受热面(过热器、省煤器等)管子大;磨损面减薄后在管内高压炉水作用下翻开,呈开窗状泄漏点,造成大量炉水喷入炉膛。如果泄漏发生在上一次风喷口附近,则炉膛火焰马上被水浇灭;如果泄漏发生在下二次风喷口附近,也会因为锅炉保持不了水位而被迫紧急停炉。所以对于单元制机组来说,喷口附近的水冷壁磨损会造成停炉停机事故,给电网的安全带来

威胁。 1喷口附近水冷壁磨损实例 牡丹江第二发电厂HG410/1009型锅炉,四角切圆燃烧,在上二次风喷口右侧的水冷壁上发生过局部磨损曾引起泄漏,泄漏面积(长×宽)170mm×45mm,导致停炉停机事故。 水冷壁规格φ60×5mm,局部磨损发生在喷口右侧第4~8根水冷壁管子上;磨损长度在130~340mm范围内,离喷口较远的第8根管子磨损面积较大,反之则较小;除第8根管子爆管,其余4根管子磨损最深已达1.8~3.0mm;磨损面下线基本与上二次风喷口下倾角度线对应。 一、二次风喷燃器采用1Cr18Ni9Ti不

概述国内外套管换热器现状及前景

苏州方圆换热器有限公司 文杰 空气源热泵与水源热泵特点 目前空调的热源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空气为热源,包 括集中式空气源,而另一大类则是以各种水源(如地下 水、江水、湖水、河水、海水等地表水及废水等)为热 源。和空气热源相比,水源热源相对比较稳定,比如, 北京地区的地下水常年稳定在14-16℃之间,不论是 夏季还是冬季,而空气的温度夏季最高在38℃以上, 冬季可低至零下15℃;再如青岛、烟台一带的海水温 度(水下5米处)在夏季7、8月份一般在22—26℃之 间,冬季12、1月份一般在10-5℃之间,而且水越深, 温度越恒定,而夏季该地区的气温最高可达35℃以上, 冬季最低可到零下10℃左右。 空气源热泵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其安装和使用 都很方便,应用较广泛。但由于地区空气温度的差别, 在我国典型应用范围是长江以南地区。在华北地区,冬 季平均气温低于零摄氏度,空气源热泵不仅运行条件恶 劣,稳定性差,而且因为存在结霜问题,效率低下。 利用水作冷热源的热泵,称之为水源热泵。水是一种 优良的热源,其热容量大,传热性能好。很多水源的温 度不受环境的限制,因此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应用。这 导致水源热泵空调的能效比(COP值)高于常规空气源 空调,由于水源热泵自身的环保、高效、节能、应用范 围广,得到了国家大力推广和扶助,市场前景广阔。 当前欧美应用地源/水源热泵的现状 及趋势 在国外,关于水源热泵的研究分属于两种热泵系统:一 种为地源热泵,一种为海水热泵。其中地源热泵真正意 义的商业应用也只有近十几年的历史,但发展相当迅 速。如美国,截止1985年全国共有14,000台地源热泵, 而1997年就安装了45,000台,到目前为止已安装了400,000台,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稳步增长。1998年美国商业建筑中地源热泵系统已占空调总保有量的19%,其中新建筑中占30%。美国地源热泵工业已经成立了由美国能源环境研究中心(Energy &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enter)、美国地下水资源联合会(National Ground Water Association)、爱迪生电力研究所(Edison Electric Institute)及众多地源热泵制造设计销售公司以及政府机构和建筑商等146家成员组成的美国地源热泵协会,该协会在近年中将投入一亿美元从事开发、研究和

钻井队通井、下套管技术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钻井队通井、下套管技术 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960-47 钻井队通井、下套管技术措施(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 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通井技术措施 1、钻具结构以8寸井眼为例:应用215.9mm钻头+扶正器+钻铤+加重钻杆+钻杆的钻具结构通井(扶正器大小和加放位置根据现场井下实际情况定),下钻中途,避开造斜井段和薄弱易漏地层打通循环钻井液。 2、在斜井段要严格控制下钻速度,遇阻严禁硬压强下,开泵循环划眼通过,以上提下放为主,避免划出新井眼。 3、下钻到井底后,先小排量平稳开泵,待井下情况正常后再逐渐增大至正常钻进排量充分循环钻井液,循环清洗井眼时间不少于2周,震动筛处无明显岩屑;循环过程中,严密监视钻井液性能变化,起钻前,要循环观察有无油气侵,并停泵观察有无溢流,确认井

下无溢流后方可起钻。起钻前在斜井段打入加润滑剂的钻井液封闭斜井段。 4、起钻前搞好短起下作业,达到不阻不卡,确保井眼畅通;起钻过程中,在油层井段严禁使用高速档,防止抽汲诱发溢流或井喷。 5、对于油气活跃的井,必须在压稳后再进行下套管作业。 6、对于漏失井,必须进行堵漏作业,井下正常后方可进行下套管作业。 7、钻井液性能须满足下套管固井作业要求。 8、下套管前口袋应符合规定要求。 二、下套管前检查验收 1、资料准备 钻井队应及时收集齐油层顶界、油层底界、短套管位置、阻流环位置、套管下深、水泥返高、分级箍位置(双级固井)、井斜、井径和井温、油气层数据。 2、套管检查 a) 钻井队检查三证两单,“三证”即产品质量证

套管偏磨原因、措施与井口校正

套管偏磨原因、措施与井口校正 一、套管、防磨套偏磨的原因 1、 井斜大,全角变化率大,井眼狗腿严重,钻柱在“支点”处产生过大侧向力(左图) 2、 铁矿粉颗粒分选差,硬度大,在 钻柱与套管之间充当磨料,对套管产生微切削作用。 3、 钻杆接头敷焊碳化钨耐磨带加 速了对套管的磨损。 4、转速钻进也加剧了对套管的磨损,尤其是958″套管与5″钻杆接头间隙小,造成的磨损最为严重。 5、 部分井由于井口不正,造成套管 磨损、破裂,尤其是井口附近套管磨损、破裂。 6、钻井周期长(如深井,超深井,事故、复杂井)也是造成套管磨损、破裂的重要 原因之一。 7、 大斜度井、大位移井、水平井,因钻杆作用在套管上的侧向力增大,加速了套管的 磨损。 主要原因: 1、井身质量控制不好带来的磨损、破裂是最为严重的。 2、井口不正,造成井口附近套管磨损、破裂较为多见。 3、钻井周期长是造成套管磨损、破裂的另一重要原因。 二、套管防磨措施 套管防磨的关键是井口居中。各次开钻前需认真校对井口,确保天车、转盘、井口中心三点一线,偏差小于10mm 。 (1).根据电测井斜、方位数据,狗腿严重度大井段钻具必须使用钻杆胶皮护箍,减轻对套管的磨损。 (2).如钻井液密度、机泵条件、井下情况允许,尽量采用动力钻具钻进,最大限度减小钻具与套管相对运动产生的机械磨损。 (3).优选高效能PDC 钻头,提高单只钻头入井工作时间,减少起下钻次数; (4).对于高密度钻井液,尽可能采用减磨加重剂,减少磨粒磨损。 (5).钻进中注意观察返出岩屑中有无铁屑、钻杆有无偏磨,如有,则需及时调整钻井参数,主要是适当降低转盘转速。 (6).必须使用加长防磨套并定期检查,确保井口套管完好。 套管磨损实例

等井径膨胀套管技术发展现状

收稿日期:2009206216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膨胀管钻井技术” (2006AA06A105)作者简介:唐 明(19692),男,四川营山人,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膨胀管技术和石油完井技术研究,E 2mail :tom 2 mys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28406312.html, 。 文章编号:100123482(2009)1220012206 等井径膨胀套管技术发展现状 唐 明,吴柳根,宁学涛,蔡 鹏 (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7) 摘要:等井径技术是膨胀套管技术的发展方向,该技术可以在钻井过程中保持无内径损失钻进,实 现全井采用同一尺寸的套管完井,从而消除井眼锥度,降低建井成本,拓展现有钻探区域。介绍了等井径技术的原理和技术优势,阐述了等井径膨胀套管系统的技术发展及应用情况。关键词:等井径膨胀套管;技术优势;发展中图分类号:TE931.2 文献标识码:A Development Status of Mono H ole Expandable C asing T echnology TAN G Ming ,WU Liu 2geng ,N IN G Xue 2tao ,CA I Peng (D rill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 nstitute ,S hengli Pet roleum A dminist ration B ureau ,Dong ying 257017,China ) Abstract :Mono Hole expandable casing is t he develop ment direction of t he expandable casing technology in t he world ,it allows multiple st rings of t he same size casings to be installed in a well wit hout a decrease in internal diameter ,as to retain t he same hole size during t he entire drilling process.It ’ll eliminate t he wellbore tapering effect ,reduce t he co st s of well const ruction and ex 2tend t he drilling areas.The concept and benefit s of Mono Hole expandable casing system is int ro 2duced ,t he develop ment s and applications of Mono Hole expandable casing systems is expatiated as well. K ey w ords :Mono Hole expandable casing ;technology benefit s ;develop ment 膨胀套管技术是将管柱下到井内,以机械或液压的方法使管柱发生永久性塑性变形,使井眼或生产管柱的内径扩大,该技术被称为21世纪钻井、完井方面最具革命性的技术。最初膨胀套管仅作为钻井问题的一种后续解决方法,例如套管补贴和侧钻井完井技术在胜利油田应用已经较为成熟[122],但随着该技术的发展,现在已应用于井身结构设计和钻井方案中,在大斜度井、水平井、深井和热采井中广泛应用,并获得业内的广泛认可。等井径膨胀套管技术作为国际膨胀套管技术和井身结构的发展方向,可以实现无内径损失钻进,大大推动钻井技术的发展。 1 等井径膨胀套管技术 等井径膨胀套管技术是指在钻井过程中尽可能 始终采用某一种钻头及钻具规格,在全井钻进过程中保持某一种井眼尺寸的钻井方法(如图1),这是在可膨胀裸眼尾管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技术基础是膨胀套管技术。该技术的发展使未来钻井可以达到更大的深度及完井井眼尺寸,尽可能缩短钻井周期并节约钻井成本。 在该技术出现之前,普通的膨胀套管作业是将膨胀套管的外径膨胀到与基础套管的内径相同,但重叠区的基础套管没有任何膨胀。采用膨胀套管实  2009年第38卷 石油矿场机械 第12期第12页 OI L FIE LD EQUIPMENT 2009,38(12):12~17

下套管作业安全措施

下套管作业安全措施 1目的 为了保证下油气层套管作业的顺利进行,保护施工人员不受伤害,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 适用于重庆钻井分公司所属井队下油层(技术)套管作业。 3岗位要求 4岗位职责 5作业程序 危害识5.1下套管前的准备 5.1.1人员组织 5.1.1.1在下套管前由值班干部组织召开会议,进行人员分工,交待技术要求和安全措施,进行识别和风险评价。 5.1.1.2下套管作业时,井队安全员必须在现场进行安全监控。 5.1.1.3各岗位应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5.1.1.4各岗位操作应按SY5974—94《钻井作业安全规程》中4.3.2的规定执行。 5.1.2套管、工具的准备 5.1.2.1套管到井队后,井队技术人员根据交接单据对套管进行验收,组织对套管进行清洗丝扣、丈量、挑选,用符合标准的通径规进行通内径,将合格套管按下井顺序进行编号,涂匀套管密封脂;将复

查不合格的套管涂上明显标记,并与合格套管分开,计算复查准确无误。 5.1.2.2用气通套管内径时,气管线两端固定牢固,防止蹩掉伤人,通径规出口端正面不准站人。 5.1.2.3由技术人员检查验收送井的下套管工具,规格准确、丝扣完好、灵活好用、配件齐全。 5.1.2.4由技术员检查套管下部结构及附件,并组织将下部结构粘胶。 5.1.3设备的准备 5.1.3.2 由司钻负责对顶驱系统、刹车系统、防碰天车、钢丝绳、死绳固定器等进行检查和整改。 5.1.3.3由副司钻负责对钻井泵和循环系统、灌泥浆管线、闸门进行检修保养。 5.1.3.4由井架工负责绑牢井架上的钻杆、钻铤,对天车、气动绞车、井架和底座、悬吊滑轮等润滑、固定、连接螺栓和销钉、钢丝绳磨损等情况进行检查保养。 5.1.3.5由内钳工负责对绞车传动系统、绞车固定等进行检查和保养。 5.1.3.6由套管钳工负责对液压套管钳进行检查保养。 5.1.3.7由电器工分别负责对动力设备、传动系统等进行检查保养,确保下套管完井作业期间,设备运转正常。

钻井队通井、下套管技术措施(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钻井队通井、下套管技术措施(新 版)

钻井队通井、下套管技术措施(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通井技术措施 1、钻具结构以8寸井眼为例:应用215.9mm钻头+扶正器+钻铤+加重钻杆+钻杆的钻具结构通井(扶正器大小和加放位置根据现场井下实际情况定),下钻中途,避开造斜井段和薄弱易漏地层打通循环钻井液。 2、在斜井段要严格控制下钻速度,遇阻严禁硬压强下,开泵循环划眼通过,以上提下放为主,避免划出新井眼。 3、下钻到井底后,先小排量平稳开泵,待井下情况正常后再逐渐增大至正常钻进排量充分循环钻井液,循环清洗井眼时间不少于2周,震动筛处无明显岩屑;循环过程中,严密监视钻井液性能变化,起钻前,要循环观察有无油气侵,并停泵观察有无溢流,确认井下无溢流后方可起钻。起钻前在斜井段打入加润滑剂的钻井液封闭斜井段。 4、起钻前搞好短起下作业,达到不阻不卡,确保井眼畅通;起钻过程中,在油层井段严禁使用高速档,防止抽汲诱发溢流或井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