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机械原理大纲

机械原理大纲

机械原理大纲
机械原理大纲

机械原理复习大纲

第一章

重点掌握基本概念

1、机器的概念及三个特征

根据某种使用要求而设计的一种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可以用来变换传递能量,

物流以及信息。

1.他们都是有各种材料制成的单元经装备而成的各个运动的单元体的组合体;

2.组成他们的各个单元体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能够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与电能。

2、机构的概念及两个特征

具有机器的前两个特征的构建组合;

1.由构件组成;

2.具有一定的相对运动关系。

3、机械的概念

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4、机器的组成:原动机、传动机构、执行机构、控制系统。

1.原动机: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

2.传动机构:将运动和动力传递给执行机构;

3.执行机构:实现机器的功能

4.控制系统:处理机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工作协调,以及与外部其他机器或原动件之间的关系协调。

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

第二节

1、构件与零件的概念(即构件与零件的区别)

构件时具有独立运动的单元体,及组成其个部分之间没有相对运动;零件是指加工制造的单元。

2、运动副的概念(注意其有两个要点,一是两个构件直接接触,二是可动)

运动副是指两个构件直接接触而组成的可动连接

3、构件的自由度的概念

构件所具有的独立运动数目(确定构件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参变量数目)称为自由度

4、运动副的分类

(1)按照接触形式分:高副和低副(掌握其概念)

高副是指两构建通过点或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两构建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2)按照运动形式分:

构成两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若为平面运动则称为平面运动副,若为空间运动则称为空间运动副。

(3)按照引入的约束数分为I级,II级副。

(4)按接触部分的几何形状分类:圆柱,平面,球面副。

5、运动链的定义及分类:

定义:构件通过运动副联接构成的相对可动的系统。

分类:开式运动链、闭式运动链(各构件是否构成首末封闭的系统)

6、运动链如何转化成为机构:

在运动链中,如果将某一构件固成机架,则运动链变为机构。

7、机构的组成:至少一个原动件、从动件、有且只有一个机架。

第三节:

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概念:用规定的符号和简单的线条表示运动副和构件,并按一定的比例表示各运动副之间的相对位置,绘制机构的简单图形,这种能准确表达机构运动特性的简单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

要求能够绘制和识别机构运动简图。

第四节:

1、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方法

2、掌握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中原动件的数目等于机构的自由度。

3、能够确定出机构中存在的局部自由度、虚约束以及复合铰链。

第五节

1、掌握高副低代的方法:用一虚拟构件分别在高副两元素接触点的曲率中心处与构成该

高副的;两构件以转动副相连即可。

2、原则:代替前后自由度完全相同;代替前后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完全相同。

3、能够正确分析机构的结构,确定机构的级别。(一般只接触II级和III级机构)

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了解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运动分析的目的:为机械运动性能和动力性能研究的依据,是了解剖析现有机械,优化,综合新机械的主要内容。

运动分析的方法:图解法和解析法。

了解机构位置简图的绘制

第三节

***1、能够正确确定出机构中速度瞬心的数目

由排列组合的原理可知:K=N(N-1)/2

其主要方法有直接观察法:

1.当两构件构成转动副时其转动中心便是其瞬心。

2.当两构件构成移动副时,其瞬心位于垂直于移动道路的无穷远处:‘

3.当两构件构成纯滚动的高副时,接触点就是其瞬心。

4.当两构件组成滑动兼滚动的高副时,其瞬心位于接触点的公法线n----n上。

***2、能够确定出平面机构中所有的速度瞬心位置(注意对“三心定理”的应用),并能够用速度瞬心法求解构件的速度。

第四节

***相对运动图解法求解机构的速度与加速度。

注意:(1)当机构中存在移动副,且构成移动副的两构件又在旋转,则要考虑科氏加速度。

(2)要正确列出矢量方程。

(3)要能够正确绘制矢量多边形。。

第四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第一节

***1、连杆机构(低副机构)的概念。

用低副连接若干构件而成,又称低副机构。

***2、平面连杆机构的概念

连杆机构的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是平面运动时称作平面连杆机构。

3、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

由于各运动副均为低副,故接触面间压强小,磨损轻,因此承载能力大;另外其运动副多为平面或圆柱面,故制造简单;其次,在连杆机构的设计时,通过改变构件的数目或长度容易达到一些比较复杂的目的

*4、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机架、连架杆(又分为曲柄与摇杆)、连杆

***5、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形式: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

***6、了解机构的演化方法:机架置换(机构倒置)、尺寸改变、扩大运动副

第二节

***掌握曲柄存在条件,能够判断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

曲柄摇杆机构的存在条件:1.曲柄为最短杆:

2.最短杆与最长杆之和小于等于其余两杆之和;

满足杆长和的条件的铰链四杆机构:

1.当最短杆为连架杆时,其便是曲柄,而另一连架杆为摇杆,所成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

2.当最短杆为机架时,两固定铰链均为周转副,两连架杆均为曲柄,故此机构为双曲柄机

构;

3.当最短杆为连杆时,两固定铰链均为摆转副,所以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

4.当最短杆之和与最长杆之和大于其余两杆之和时,只能构成双摇杆机构。

第三节

**1、急回特性的概念

一般用慢速行程作工作行程,快速行程作返回行程,而这种快速返回的运动特性称为急回特性。用行程速比系数K来表示

K=(180+⊙)/(180—⊙)

***2、形成速比系数K的计算方法、极位夹角的计算。

***3、压力角与传动角的概念

***4、记住:压力角和传动角都表示了机构的传力性能,压力角越小(传动角越大)则机构传力性能越好。

***5、能够在铰链四杆机构和曲柄滑块机构中正确标出压力角和传动角,并能找到最大压力角(最小传动角)的位置和大小。

***7、死点位置出现的条件和特点

第四节

**1、按连杆给定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2、按连架杆对应三个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3、按规定形成速比系数设计四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摆动导杆机构)

4、了解实验法设计四杆机构

5、了解解析法设计四杆机构

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第一节

*1、凸轮机构的组成

**2、凸轮机构的类型

3、了解凸轮机构的特点

第二节

掌握基本概念

***基圆(注意:基圆一定与理论廓线相切,基圆中心在凸轮回转中心上)、推程(推程运动角)、远休止(远休止角)、回程(回程运动角)、近休止(近休止角)、凸轮转角、从动件位移、凸轮形成的概念。以上的概念不需要背诵,但要能够在图中正确找到并标记。

第三节

***1、掌握五种基本运动规律的特点,不需要记背运动方程,但要掌握这五种运动规律的特点:主要是那些运动规律会出现刚性冲击,哪些会出现柔性冲击、哪些则无冲击。

***2、两个基本概念:刚性冲击、柔性冲击。在运动线图中能够确定出现的位置。

第四节

图解法:

***1、直动从动件和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设计(尖底、滚子、平底从动件)

2、圆柱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3、理论廓线和实际廓线的概念,不需要背,但要能在图中绘制或标出。

了解解析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的原理

第五节

***1、尖底(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压力角与机构尺寸的关系。、(1)基圆半径越小,压力角越大

(2)运动规律不同、压力角大小不同。

(3)压力角的大小与,凸轮转向的关系和偏置方向的关系P99

(4)能够正确在图中标记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2、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压力角与机构尺寸的关系。

**3、圆柱凸轮机构压力角与凸轮平均圆柱半径的关系。P104

***4、滚子半径需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凸轮实际廓线不失真。

*5、平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凸轮基圆半径的确定。

第六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第一节

了解齿轮机构的分类

第二节

***1、掌握齿廓啮合基本定律(齿轮定比传动条件)

***2、节点和节圆的概念,知道节点是两个齿轮的速度瞬心、圆形齿轮的传动相当于一对节圆在节点处做纯滚动。

*3、共轭齿廓的概念

第三节

***1、掌握渐开线的5条性质。重在理解。

2、了解渐开线的方程

***3、正确理解渐开线齿轮齿廓具有中心距的可分性特点。

4、理解渐开线齿廓啮合的其他两个特点。(注意理解啮合线的概念)

第四节

***1、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的计算。

***2、掌握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特点。

3、了解任意圆上的齿厚计算

第五节

***1、渐开线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

***2、连续传动条件

***3、理论啮合线与实际啮合线的关系

4、了解重合度的计算

***5、掌握重合度的大小与齿数、中心距的关系。

***6、掌握无侧隙啮合条件。

***7、掌握标准安装的概念,会计算标准中心距

第六节

***1、齿轮切削加工原理有两种:仿形法、展(范)成法,展成法采用齿轮啮合原理加工齿轮,适合大批量生产,其生产效率高,精度高。仿形法精度差、效率低,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或修配齿轮加工。

***2、展成法插齿过程中的四个运动:展成运动、切削运动、进给运动、让刀运动。要知道这些运动是什么样的运动。P139,图6—26和相关说明。

**3、插刀与齿轮(齿条)的结构差别。

***4、理解什么是根切、根切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5、标准齿轮无根切最小齿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第七节

1、了解变位齿轮的变位方法

***2、知道标准齿轮与变位齿轮在几何尺寸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3、标准中心距与变位齿轮的中心距的关系(6-32式)

第八节

***1、斜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包括法向与端面基本参数的关系),当量齿数的计算***2、斜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

*3、定性的知道斜齿轮传动的重合度组成

4、了解斜齿圆柱齿轮的优缺点

5、了解交错轴斜齿轮传动

第九节

1、了解蜗杆机构的类型

***2、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P162

***3、蜗杆基本参数为中间平面内的参数,知道中间平面(主截面)是什么。

***4、能够计算涡轮蜗杆的分度圆直径(注意蜗杆的直径系数定义)、蜗杆的导程角、中心距。

5、了解其他尺寸计算

6、了解特点和应用

第十节

***1、掌握分度圆、分度圆锥角计算、当量齿数计算。

***2、正确啮合条件

***3、其他尺寸计算

第七章

第一节

1、了解论析的分类

***2、周转轮系的组成:中心轮、行星轮、行星架

**3、基本构件的概念

***4、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注意蜗轮蜗杆转向判断)

***5、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包括计算原理)

***6、简单的复合轮系传动比计算

第八章

***1、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的工作原理、特点。

注意:不需要计算,应知道其工作过程、哪些机构可以进行转角的调节,哪些工作有柔性冲击、哪些有刚性冲击。

***2、掌握双万向联轴器主、从动轴实现同步转动的条件。

*3、螺旋机构的类型

*4、普通、差动、复式螺旋位移计算。P226—P227

第十章

**0、机械上的力的类型

*1、构件上惯性力的计算

**2、质量代换法,包括动代换和静代换的条件。

***3、转动副中摩擦力的计算,能判断转动副中反力的方向。

*4、不考虑摩擦力机构的受力分析。

*5、考虑摩擦力机构受力分析。

注意:以上3、4、5应以习题为主。

第十一章

第一节

**1、机械的功能关系:P283,式11-1

***2、机械运转的三个阶段以及三个阶段的功能关系。

第二节

***1、效率的概念

***2、效率的力和力矩形式的表达,能够用理想驱动力、理想阻力计算机器的瞬时功率。**3、能够计算串联系统、并联系统以及混联系统的效率。

***4、自锁的功率表达方法。

**5、自锁机构的概念

第十二章

**1、等效质量(等效转动惯量)计算、等效力(等效力矩)的计算。

2、了解机械运动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3、机器周期性速度波动产生的原因,及调节方法和原理。

***4、惯性轮的转动惯量计算(简易法,同时这里应该会绘制能量指示图,并确定最大盈亏功)

*5、机械非周期性波动的产生原因

***6、非周期性波动调节方法:采用调速器调节。

第十三章

1、知道机械平衡的类型

***2、对刚性转子的动平衡和静平衡的条件

***3、能够进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和静平衡计算

4、了解转子平衡试验方法

5、了解平面机构的平衡方法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大纲

2009计算机考研大纲 Ⅰ考查目标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数据结构45分 计算机组成原理45分 操作系统35分 计算机网络25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80分(40小题,每小题2分) 综合应用题70分 Ⅲ考查范围 计算机组成原理 【考查目标】 1. 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 2. 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化结构概念,熟悉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界面,掌握指令集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现方法。 3. 能够运用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有关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并能对一些基本部件进行简单设计。 一、计算机系统概述 (一)计算机发展历程 (二)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2.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3.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三)计算机性能指标

吞吐量、响应时间;CPU时钟周期、主频、CPI、CPU执行时间;MIPS、MFLOPS。 二、数据的表示和运算 (一)数制与编码 1. 进位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2. 真值和机器数 3. BCD码 4. 字符与字符串 5. 校验码 (二)定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1. 定点数的表示 无符号数的表示;有符号数的表示。 2. 定点数的运算 定点数的位移运算;原码定点数的加/减运算;补码定点数的加/减运算;定点数的乘/除运算;溢出概念和判别方法。 (三)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1. 浮点数的表示 浮点数的表示范围;IEEE754标准 2. 浮点数的加/减运算 (四)算术逻辑单元ALU 1. 串行加法器和并行加法器 2. 算术逻辑单元ALU的功能和机构 三、存储器层次机构 (一)存储器的分类 (二)存储器的层次化结构 (三)半导体随机存取存储器 1. SRAM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2. DRAM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四)只读存储器 (五)主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六)双口RAM和多模块存储器 (七)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1. 程序访问的局部 2. Cache的基本工作原理 3. Cache和主存之间的映射方式 4. Cache中主存块的替换算法 5. Cache写策略 (八)虚拟存储器 1. 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 2. 页式虚拟存储器 3. 段式虚拟存储器 4. 段页式虚拟存储器

2012年《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2年《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机械原理是机械类各专业中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其考核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具有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常用机构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 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及其自由度分析 了解机构的组成(包括构件、运动副概念,平面运动副的各种分类,各种平面运动副引入约束的情况)。读懂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包括构件与各种运动副的表示,机构的组成和动作原理)。掌握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包括机构自由度概念、自由度计算公式及其各代号的含义、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机构的确定运动条件)、计算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三类问题: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与虚约束的识别与处理)。掌握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了解机构运动分析的主要目的和常用方法,理解速度瞬心的含义、类型及两构件瞬心位置的确定,掌握用瞬心法对简单高、低副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如四杆机构、凸轮机构)。了解机构运动分析的常用解析方法及其基本思想。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学分析与设计 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型式(曲柄摇杆、双曲柄、双摇杆机构),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方法。掌握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主要是根据机构的几何参数判断其具体类型)。掌握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传力特性和死点位置分析(包括机构极限位置的作图,图上标注极位夹角、摇杆摆角,计算行程速比系数,机构压力角、传动角、死点等基本概念;能对曲柄摇杆机构和偏置曲柄滑块机构进行急回运动特性分析,用压力角或传动角表达机构的传力性能,并找到机构的最小传动角或最大压力角的位置;了解机构死点位置的特点)。掌握图解法进行刚体导引机构设计(按照给定连杆的位置进行设计)以及急回机构的设计(主要是曲柄摇杆机构或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 第四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及分类;理解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及其特点(包括凸轮机构的运动学设计参数(如基圆,升距,推、回程运动角,远、近休止角等,常用运动规律的线图和冲击特性)。掌握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曲线(主要是

机械原理实验

实验四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一、实验目的 1.对运动副、零件、构件及机构等概念建立实感。 2.培养依照实物机械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的能力。 3.熟悉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用具 1.牛头刨床模型,抛光机模型等各种机构模型 2.学生自备:圆规、分规、有刻度的三角板(或直尺)、铅笔、橡皮及草稿纸等。 三、实验要求 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和阅读教材中的有关章节,熟悉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基本要求,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实验时根据给出的机构模型,仔细观察和分析后,正确绘制机构运动简图。要求每位同学画出3~4个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机构自由度,把计算结果与实际机构进行比较,验证其有无错误。 四、基本原理 机构的运动与机构中构件的数目、运动副的类型、数目及运动副的相对位置有关,而与构件的外形、组成构件的零件数目及固联方式、运动副的具体结构等无关。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可以撇开构件的复杂外形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简单的符号来代替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即可表明机构中运动传递的情况。 五、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 1.了解要绘制的机械的名称及功用,认清机械的原动件及工作构件(执行机构)。 2.缓慢转动原动件,细心观察运动在构件间的传递情况,了解活动构件,运动副的数目及其性质。 在了解活动构件及运动副数时,要注意到如下两种情况: 1.当两构件间的相对运动很小时,易误认作为一个构件; 2.由于制造的不精确,同一构件各部分之间有稍许松动时,易误认作为两个构件,碰到这种情况,要仔细分析,正确判断。 3.要选择最能表示机构特征的平面为视图平面;同时,要将原动件放在一适当的位置,以使机构运动简图最为清晰。

机械原理期末考试大纲

1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的原动件数小于或者多与机构的自由度机构的运动会发生什么条件?什么是欠驱机构和冗去机构?他们在机械工程中什么意义? 条件:机构的原动件数目和机构的自由度相等。原动件数目小于机构的自由读时候则运动不会完全确定。原动件数目大于机构的自由读的时候机构中最薄弱的环节会损坏。原动件数目小于机构的自由度称为欠驱机构。欠驱机构如前驱机械手指,前驱制动器等,以简化机构,增加机构的灵巧性和自适应性。原动件数目多余机构的自由度时称为荣区机构。各个院动件可以同心协力来工作。从而增大了运动的可靠性,减小传动的尺寸和重量并且有利于客服机构处于某些奇异微型时收到的阻碍。 2何谓最小阻力定律?举例工程实例 当原动件的数目小于机构的自由度时机构的运动并不是毫无规律的随意乱动这时机构的运动将会遵循最小阻力定律,优先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如送料机构。 3何谓机构的组成原理?何为基本组干?他具有什么特性?如何确定基本干租的级别以及机构的级别? 任何机构都可以看做若干个基本干租依次连接原动件和机架上构成的称为机构的组成原理。将机构的机架以及与机架相连的原动件从机构中拆分开来则有其余构件构成的组件必然是一个自由度为零的构建组。而这个自由度为零的构建组还可以拆成更简单的自由度为零的构建组到最后不能再拆分的最简单的自由度为零的构建组称为基本干租。它的特性自由度为零。 4 为何要对平面机构进行高副低代?高副低代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为了对含有高富的平面机构便于分析研究,将机构中的高富按照一定的条件虚拟的以低副来代替,称为高副低代。条件1代替前后机构的自由度必须相同2代替前后机构的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必须相同 5何谓质量代换发?进行质量代换的目的何在?东代换和敬代欢的条件、?优缺点?敬代欢两个代换店与构建的质心不在一条直线可以吗? 为了简化构建惯性力的确定,可以设想吧构件的质量按照一定的条件作用于集中于构件上某几个选定的店的家乡集中质量来代替这样只需要求出集中质量的惯性力而无需求惯性力偶句,从而使软件惯性力的确定简化,称为质量代换发。目的是简化构建惯性力的确定。 东代换条件:1代换前后构件的质量不变2 代换前后构建的质心位置不变 3 代换前后构建对于质心周的转动惯量不变优点是代换前后构建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都不会发生改变但是其代换店的位置不能随便选择,会给工程计算带来不便。 敬代欢只需要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即可。有点两个代换店的位置可以随意选择,但是带环后惯性力偶会发生误差。 6构建组的静定条件?基本干租都是静定干租吗? 7转动副中总反力始终与摩擦元相切的论断是否正确?正确 8什么是静平衡?什么是动平衡?个至少需要几个平衡平面?静平衡动平衡的力学条件各是什么? 刚性转子一般只需求其惯性力平衡,则成为转子的静平衡。如果同时要求其惯性力和惯性力矩平衡,则成为转子的动平衡。静平衡需要一个平面,动平衡需要两个平面。 9动平衡的构建一定是静平衡的反之亦然对吗?为什么 不对根据两者的力学条件 10既然动平衡的构建一定是静平衡的,那么为什么一些制造精度不高的构建在动平衡之前要先做静平衡?为了避免其初始不平衡量大,旋转时发生过大震动,从而引发大事故或者是动平衡设备受到损害长在动平衡前先进性静平衡。 11为什么做往复运动的构建和做平面复合运动的构建不能再构建本身获得平衡而必须在基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 实验一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根据各种机构实物或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 2.验证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 3.分析某些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 二、 实验设备和工具 1.各类机构的模型和实物; 2.钢板尺、量角器、内外卡钳等; 3.三角尺、铅笔、橡皮、草稿纸等(自备)。 三、 实验原理 由于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构件的数目和构件所组成的运动副数目、类型和相对位置有关。因此,可以撇开构件的实际外形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用简单的线条来表示构件,用规定的或惯用的符号来表示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画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这种简单的图形即为机构运动简图。 四、 实验步骤 1.使被测机构缓慢运动,从原动件开始,循着传动路线观察机构的运动,分清各个运动单元,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 2.根据直接相联接两构件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性质,确定运动副的种类; 3.选择能清楚表达各构件相互关系的投影面,从原动件开始,按传动路线用规定的符号,以目测的比例画出机构运动示意图,再仔细测量与机构有关的尺寸,按确定的比例再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用数字1、2、3……分别标注各构件,用字母A 、B 、C ……分别标注各运动副; 比例尺) (构件在图纸上的长度 ) (构件实际长度mm AB cm L AB L = μ 4.分析机构运动的确定性,计算机构运动的自由度。

五、思考题 1.一张正确的机构运动简图应包括哪些内容? 2.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原动件的位置能否任意选择?是否会影响简图的正确性? 3.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对测绘机构运动简图有何帮助? 六、实验报告

实验二 渐开线齿轮的范成原理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轮齿廓曲线的原理; 2.了解齿廓产生根切现象的原因及避免根切的方法; 3.了解刀具径向变位对齿轮的齿形和几何尺寸的影响。 二、 实验设备和工具 1.齿轮范成仪; 2.剪刀、绘图仪; 3.圆规、三角尺、两种颜色的铅笔或圆珠笔(自备)。 三、 实验原理 范成法是利用齿轮啮合时其共轭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加工齿轮的一种方法。加工时,其中一轮为刀具,另一轮为轮坯。他们之间保持固定的角速度比传动,好象一对真正的齿轮啮合传动一样,同时刀具还沿轮坯的轴向作切削运动,这样制得的齿轮齿廓就是刀具的刀刃在各个位置的包络线。为了能清楚地看到包络线的形成,我们用范成仪来模拟实现齿轮轮坯与刀具间的传动“切削”过程。 齿轮范成仪构造如图2——1所示,半圆盘2绕固定于机架上的轴心转动,在圆盘的周缘刻有凹槽,凹槽内嵌有两条钢丝3,钢丝绕在凹槽内,其中心线形成的圆相当于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两条钢丝的一端固定在圆盘2上的B 、B ‘ 点,另一端固定在拖板4的A 、A ’ 点,拖板可水平方向移动,这与被加工齿轮相对齿条刀具的运动方向相同。 在拖板4上还装有带有刀具的小拖板5,转动螺钉7可以调节刀具中线至轮坯中心的距离。 齿轮范成仪中,已知基本参数为: 1. 齿条刀具:压力角0 20=α,模数mm m 25=, 齿顶高系数0.1* =a h ,径向间隙系数25.0* =C 2. 被加工齿轮:分度圆直径mm d 200= 四、 实验步骤 1.根据已知基本参数分别计算被加工齿轮的基圆直径d b 、最小变位系数x min ,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齿顶圆直径d a1和d a2、齿根圆直径d f1和d f2,将上述六个圆

武汉理工大学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考试大纲

武汉理工大学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考试大纲 来源:机电学院新闻中心审核发布: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10-30 17:32:01 点击:2729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 课目名称: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课目编号:839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入学考试是为招收机械工程类硕士生而实施的选拔性考试;其指导思想是有利于选拔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具备一定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要求考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机械原理部分: 1.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2)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及结构分析 2.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速度瞬心及其在平面机构速度分析中的应用 2)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3.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1)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 4.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1)平面四杆机构的一些基本知识 2)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5.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1)凸轮轮廓曲线设计 2)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6.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1)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 2)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3)渐开线变位齿轮概述 4)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5) 蜗杆传动 6) 圆锥齿轮传动 7. 齿轮系及其设计 8. 其它常用机构 机械设计部分: 1.机械设计基础 (1)机械设计中的强度问题 载荷和应力,机械零件的疲劳极限,极限应力图,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2)机械设计中的摩擦、磨损和润滑。 2.齿轮传动设计 (1)齿轮传动轮齿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2)直齿及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3.蜗杆传动设计 (1)蜗杆传动失效形式、材料选择与结构; (2)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 (3)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4)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及热平衡计算。 4.带传动设计 (1)带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2)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应力分析和弹性滑动及打滑。

2011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大纲解析

2011 考研计算机大纲解析: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要领 计算机考研大纲发布了,大家都非常关心各科目的变动情况,而计算机组成原理所占的分值比例非常大,所以在这里,要为大家详细解析并提供指导建议! 在计算机考研专业基础课统考科目中,计算机组成原理占45 分,所占分值较大。自2009 年计算机专业考研专业基础课首次实行全国统考以来,这已经是第三个年头。所以考研的学子一定要一如既往的重视。 一、考查目标 1、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 2、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化结构概念,熟悉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界面,掌握指令集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现方法。 3、能够运用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有关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并能对一些基本部件进行简单设计。 二、知识点解析在计算机组成原理方面,主要考查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数据的表示和运算、存储器层次结构、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总线、输入输出系统。 1、计算机系统概述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之前,我们先要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搞清楚计算机的系统层次结构,包括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五大部件的构成)、计算机软件的分类,以及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 从体系结构上来看,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那么这些不同的计算机谁好谁坏?如何评价?所以,还需要我们了解计算机性能评价指标和相关参数,包括吞吐量、响应时间;CPU寸钟周期、主频、CPI、CPL执行时间;MIPS MFLOP等。 2、数据的表示和运算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是十进制数据,但在计算机中,除了十进制数据外,还有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表示方法,我们要掌握这些进位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的方法,要搞清楚真值(实际的数值)和机器数(计算机中表示的数值)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负数的各种表示。另外,还要理解BCD码、字符与字符串的编码方法,以及数据的校验码(奇偶校验、CRC冗余校验等)。 不管是哪种进制和校验方法,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有原码、反码、补码等方法,我们要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关联与区别。 在计算机中对数据进行计算,分为定点表示和浮点表示。 在定点数的表示和运算方面,我们要掌握定点数的表示(无符号数的表示,有符号数的表示)和定点数的运算,包括定点数的位移运算、原码定点数的加/减运算、补码定点数的加/ 减运算、定点数的乘/ 除运算、溢出概念和判别方法。在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方面,我们要掌握浮点数的表示(浮点数的表示范围和IEEE754 标准)和浮点数的加/ 减运算。 本知识点的最后一个考点就是算术逻辑单元ALU,我们要掌握串行加法器和并行加法器、算术逻辑单元ALU的功能和结构。 3、存储器层次结构 从整个计算机的存储体系来看,可以看成是一个“ Cache—内存一外存”三级结构,在这个层次化结构中,我们要掌握存储器的分类以及各类存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半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原 理考试大纲

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1、绪论 ⑴内容 ①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及基本概念 ②机械原理课程的内容及在教学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③机械原理学科的的发展趋势 ⑵基本要求 ①明确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②明确本课程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③对本学科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⑶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是“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对零件、构件、机器、机构、机械等名词和概念要弄得很清楚,对机器与机构的特征和区别要清楚。比如:零件与构件的不同之处在于零件是机器有制造单元而构件是机器的运动单元,这些都应熟练掌握。 2、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⑴内容 ①研究机构结构的目的 ②运动副、运动链和机构 ③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④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 ⑵基本要求 ①能计算平面运动链的自由度并判断其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②能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③能进行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 ⑶重点、难点 何谓约束?约束数与自由度数的关系如何?平面低副(转动副和移动副)和高副各具有几个约束,其自由度为多少? 平面机构自由度F=。要注意式中n为活动构件数而不是所有构件数,为平面低副数,为平面高副数。为使F计算正确,必须正确判断n、、的数目,因此要注意该机构中有无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等。对于复合铰链,只要注意到,

计算运动副数目时不弄错就行了;局部自由度常出现在有滚子的部分;而虚约束的出现较难掌握,应认真领会课堂讲解中所列可能出现虚约束的几种情况。 能正确分析机构的组成原理,平面连杆机构的高副低代,杆组级别判断。 3、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⑴内容 ①研究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②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 ③用解析法机构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⑵基本要求 ①能用图解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②能用解析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⑶重点、难点 相对运动图解法(又称向量多边形法)为本章的重点内容。所讨论的问题有两类。一类是在同一构件上两点间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一类是组成移动副两构件的重合点间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这两类问题都可以通过建立矢量方程式,作速度多边形和加速度多边形来解题。要注意一个矢量方程只能解两个未知数,若超过两个则要通过与其它点之间新的矢量方程式来联立求解。在解题时要充分利用速度、加速度影像原理,以期达到简捷、准确的目的。 关于后一类问题,是否存在哥氏加速度是其中的关键,判断方法如下: 1)两构件组成移动副,但只有相对移动,而无共同转动时,重合点间加速度关系中无哥氏加速度。 2)若两构件组成移动副,即有相对移动又有共同转动时,重合点间加速度关系中必存在哥氏加速度。 4、平面机构的力分析和机器的机械效率 ⑴内容 ①研究机构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②构件惯性力的确定 ③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

机械原理实验三 齿轮范成原理实验

实验报告 2015 ~2016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实验名称实验三齿轮范成原理实验 学院 班级 学号姓名 实验日期实验地点 评定成绩指导老师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教务处编

实验三齿轮范成原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轮齿廓的基本原理,观察齿廓形成的过程; 2、了解渐开线齿廓产生根切现象、原因及避免根切的方法,建立变位齿轮概 念; 二、实验设备 1、齿轮范成仪; 2、范成齿廓的齿轮毛坯的图纸; 3、自备圆规、铅笔、三角板、橡皮擦及小刀等文具。 三、实验要求 1、每人绘制标准齿轮的齿廓图一张; 2、要求至少有两个以上完整的齿廓曲线; 四、原理及方法 范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啮合时,其共轭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加工齿轮。加工时,其中一轮为刀具,另一轮为毛坯,毛坯和刀具之间仍然保持固定速比的传动,它们的对滚运动如同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的运动,同时刀具还沿毛坯轴向作切削运动,这样加工所得到的齿轮的齿廓曲线就是刀具的刀刃在各个位置的包络线。若用渐开线作为刀具的齿廓曲线,则包络线亦必为渐开线。由于在实际加工时,看不到刀刃在各个位置形成包络线的过程,故通过齿轮范成仪来实现毛坯与刀具之间的形成过程。 为了保证毛坯与齿条刀具的固定速比的传动,也就要求毛坯的(即转动的齿轮圆盘)分度圆与齿条刀具的节线相切、齿条刀具的移动速度与毛坯分度圆的圆周速度相等。在齿条刀具上并标有范成标准齿轮时两条对“零”的刻度线。 切制标准齿轮时,应使齿条刀具的分度线(中线)与齿轮毛坯的分度圆相切,即齿条刀具准确对“零”刻度线,这就可以利用范成仪来加工一个标准齿轮的图形。

齿轮加工示意图 切制变位齿轮时,应使齿条刀具的分度线(中线)向前或向后平行移动一段距离xm(x为变位系数、m为加工齿轮时刀具的模数)。即齿条刀具的刀顶线与变位齿轮毛坯的齿根圆相切并留下铅笔所画的位置。这样可以加工一个变位齿轮的图形。 刀具的齿顶线若超出极限啮合点N1时齿廓的齿根部位产生了根切,齿根已切好的渐开线齿廓被切去一部分,这种现象就称为根切现象。为了避免根切现象,使齿条刀具的分度线(中线)向后(远离齿轮毛坯中心)平行移动一段距离xm,使刀具的齿顶线不超出极限啮合点N1就可以,作一个正变位齿轮的范成实验。取移距值要适宜,当移距值超过一定极限时,齿顶会变尖。(一般齿顶圆的齿厚应保证在0.25m~0.4m)。 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最小变位系数的计算公式: x min=(z min -z)h a *∕z min .。 所以,只需将齿条刀具平行向齿轮毛坯齿顶部移动距离不小于x min m,这样加工出来的变位齿轮可避免根切现象。 五、实验步骤 1.根据已知的刀具基本参数a、m、h a *、C* 和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直径,计算出被加工的标准齿轮的齿数、基园、齿根圆及齿顶圆的直径。 2.拧下范成仪齿轮上的压板,将毛坯图纸的中心与范成仪的中心重合,然后将压板拧紧。 3.调节刀具的中线,使与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相切(或调节刀具的齿顶线,使与毛坯的齿根圆相切),此时,刀具处在切制标准齿轮的位置上。

《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2017年武汉工程大学 《机械原理》考研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根据武汉工程大学《机械原理》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是机械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机械原理》课程考试命题的依据。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考试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同时重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较难的题目一般不超过20%。考生自备必要的计算和做图工具,如计算器、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 二、试题类型及百分比 试题的类型为:(1)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2)分析说明图解题;(3)设计计算题;其中第(1)类题目的份量约占30%,(2)类题占20%~40%,其余为设计计算题。 三、参考教材 郑文纬等主编(东南大学).机械原理.第七版.北京:高教出版社,2010年 孙桓等主编(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第七版.北京:高教出版社,2010年 四、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 1.绪论 (1)掌握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等基本概念。 2.机构的结构分析 (1)了解机构的组成,搞清运动副、运动链、约束和自由度等基本概念; (2)掌握常用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绘制及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 (3)掌握平面机构组成的基本原理。 3.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掌握用解析法对平面二级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2)掌握速度瞬心(绝对瞬心和相对瞬心)的概念,并能运用“三心定理”确定一般平面机构各瞬心的位置,能用瞬心法对简单的机构进行速度分析。 4.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1)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组成及其主要优缺点; (2)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和应用; (3)掌握曲柄存在条件、传动角、死点、急回运动、行程速比系数、运动连续性等概念;

考研计算机大纲_计算机组成原理

2011考研计算机大纲:计算机组成原理大全 一、考查目标 1、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 2、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化结构概念,熟悉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界面,掌握指令集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现方法。 3、能够运用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有关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并能对一些基本部件进行简单设计。 二、知识点解析 在计算机组成原理方面,主要考查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数据的表示和运算、存储器层次结构、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总线、输入输出系统。 1、计算机系统概述 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之前,我们先要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搞清楚计算机的系统层次结构,包括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五大部件的构成)、计算机软件的分类,以及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 从体系结构上来看,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那么这些不同的计算机谁好谁坏?如何评价?所以,还需要我们了解计算机性能评价指标和相关参数,包括吞吐量、响应时间;CPU时钟周期、主频、CPI、CPU执行时间;MIPS、MFLOPS等。 2、数据的表示和运算 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是十进制数据,但在计算机中,除了十进制数据外,还有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表示方法,我们要掌握这些进位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的方法,要搞清楚真值(实际的数值)和机器数(计算机中表示的数值)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负数的各种表示。另外,还要理解BCD码、字符与字符串的编码方法,以及数据的校验码(奇偶校验、CRC冗余校验等)。 不管是哪种进制和校验方法,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有原码、反码、补码等方法,我们要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关联与区别。 在计算机中对数据进行计算,分为定点表示和浮点表示。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大纲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必修课。该课程考核的目的在于学生是否具备初步的硬件系统分析、设计和使用的能力。 Ⅱ考试内容 《计算机组成原理》从组成硬件系统的五大部件出发,讲解了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以及构成整机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系统、数码系统、运算和运算器、存储系统、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总线和人机交互系统。通过对计算机各部件的工作原理、控制过程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互连成整机的技术,能了解计算机一般组成原理与内部运行机制,为学习后续课程和进行与硬件有关的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一、计算机与计算机系统 ⒈考试内容 (1)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 (2)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组成及特点; (3)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⒉考试要求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2)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 (3)了解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不同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数码系统 ⒈考试内容 (1)进位计数制及其转换; (2)真值表示为原码、反码、补码、变形补码、移码等形式的机器数; (3)十进制数的编码; (4)文本数据的描述。

(1)掌握进位计数制,能够进行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 (2)理解真值和机器数的概念,能够将真值表示为原码、反码、补码、变形补码、移码等形式的机器数; (3)了解定点数中无符号数和有符号数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 (4)了解浮点数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 (5)掌握十进制数的编码。 三、运算和运算器 ⒈考试内容 (1)定点数的补码加、减法; (2)溢出的判别法; (3)定点数的原码一位乘; (4)浮点数加、减法。 ⒉考试要求 (1)掌握定点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掌握溢出概念和判别方法; (3)了解浮点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4)理解并行加法器和算术逻辑单元ALU的组成和结构。 四、存储系统 ⒈考试内容 (1)存储器的分类; (2)存储器的层次化结构; (3)存储器的扩展与组织。 ⒉考试要求 (1)理解存储器的性能指标、分类及在计算机中的作用; (2)理解存储器的层次化结构; (3)了解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4)掌握主存储器的组织方式,主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5)了解存储系统的发展。 五、指令系统

2015江苏大学考研机械原理及理论力学考试大纲DOC

江苏大学《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机械原理是机械类各专业中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其考核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具有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常用机构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机构的组成和结构 了解机构的组成(包括构件、运动副概念,平面运动副的各种分类,平面高低副引入约束的情况)。读懂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包括构件与各种运动副的表示,机构的组成和动作原理)。掌握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包括机构自由度概念、自由度计算公式、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计算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三类问题: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与虚约束的识别与处理)。掌握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 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 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型式(曲柄摇杆、双曲柄、双摇杆机构),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方法。掌握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主要是根据机构的几何参数判断其具体类型)。掌握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传力特性和死点位置(包括机构极限位置的作图,图上标注极位夹角、摇杆摆角,计算行程速比系数,机构压力角、传动角、死点等基本概念;能对曲柄摇杆机构和偏置曲柄滑块机构进行急回运动特性分析,用压力角或传动角表达机构的传力性能,并找到机构的最小传动角或最大压力角的位置;了解机构死点位置的特点)。掌握用瞬心法对简单高、低副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如四杆机构、凸轮机构)。掌握刚体导引机构设计以及急回机构的设计(主要是曲柄摇杆机构或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

第三章 凸轮机构 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及分类;理解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及其特点(包括凸轮机构的运动学设计参数(如基圆,升距,推、回程运动角,远、近休止角等),常用运动规律的线图和冲击特性)。掌握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曲线(主要是尖顶或滚子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设计)。了解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和自锁概念,了解凸轮机构压力角与机构基本尺寸的定性关系(如压力角与基圆半径之间的关系,从动件偏置方位的合理选择,滚子半径的确定原则)。掌握反转法的应用。 第四章 齿轮机构 了解齿轮机构的基本类型,理解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实质(特 别是定传动比传动的结论:121221 r i r w w ¢ = ==¢ 常数,12a r r ⅱ¢=+),了解渐开线的形成及性质,理解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如啮合线位置(两基圆一侧的内公切线)、定传动比传动、齿轮传动可分性(中心距变化不影响传动比)等),由此得出的一些重要公式,如 21222 122111 1 b b r r r z i r r z r w w ¢=====¢,cos cos a a a a ⅱ =。掌握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特别是:分度圆、齿顶圆、齿根圆、基圆、标准中心距的计算公式)。理解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包括正确啮合条件、无齿侧间隙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了解渐开线齿轮的范成法加工原理、根切现象、用标准齿条型刀具加工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齿轮的变位方式及其含义、齿轮的传动类型。理解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齿廓曲面的形成、啮合特点,斜齿圆柱齿轮的两套基本参数,斜齿圆柱齿轮当量齿轮的含义。了解直齿圆锥齿轮齿廓的形成原理,掌握背锥、当量齿数等基本概念。

计算机基础综合考试提纲

计算机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计算机基础综合包括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三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各占1/3。 I 数据结构 课程基本要求 全面系统地掌握队列、堆、栈、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课程中的典型算法,为计算机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考试内容 1.链表、间接寻址和模拟指针 2.数组和矩阵 3.堆栈和队列及其应用 4.跳表和散列 5.二叉树和其他树 6.合并/搜索应用,堆和堆排序 7.左高树,霍夫曼编码和竞赛树 8.搜索树, A VL树或红黑树,直方图 9.图 10.图和贪婪算法 11.货箱装载,0/1背包,最短路径和生成树 12.分而治之算法 13.动态编程 14.回溯和分枝定界算法 参考书目

1 《数据结构,算法与应用》----C++语言描述 Data Structures,Algorithms,and Applications in C++ Sartaj Sahni 著汪诗林,孙晓东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出版教材科,书店均有 2 《数据结构》殷仁昆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II 操作系统 课程基本要求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类学科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该课程的主要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存储管理(包括文件系统与输入/输出系统)、保护与安全等内容的相关概念、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要求: 1.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地位、发展和特点。 2.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主要组成部分,掌握操作系统各 个组成部分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3.能够运用所学的操作系统原理、方法和技术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解 决。 考试内容 一、导论 1.操作系统的概念 2.计算机系统的操作、存储结构、输入输出结构和计算机系统的体系结构 3.操作系统的结构组成、操作系统的操作及各部分的功能、高速缓冲存储 器CACHE 4.操作系统的分类和运行环境 二、操作系统结构 1.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类型 2.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类型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大全

机械原理实验项目 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一) 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测试常见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在传递运动与动力过程中的速度、转矩、传动比、功率及机械效率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与理解。 (2) 通过测试由常见机械传动组成的不同传动系统的机械参数,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 (3) 通过实验认识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提高计算机辅助实验能力。 二、实验设备 机械传动性能测试综合实验台。 三、实验内容 机械传动性能测试是一项基于基本传动单元自由组装、利用传感器获取相关信息、采用工控机控制实验对象的综合性实验。它可以测量用户自行组装的机械传动装置中的速度、转矩、传动比、功率与机械效率,具有数据采集与处理、输出结果数据与曲线等功能。 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实验台的逻辑框图 变频 电机 ZJ 扭矩 传感器 ZJ 扭矩 传感器 工作载荷 扭矩测量卡 转速调节 机械传动装置 负载调节 工控机 扭矩测量卡

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二) 慧鱼机器人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慧鱼机器人、机电产品的系统运动方案的组装设计,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 2)利用“慧鱼模型”组装机器人模型,探索机器人各个功能的实现方法,进行机电一体化方面的训练。 二、实验设备 1)慧鱼创意组合模型包; 2)计算机一台; 3)可编程控制器、智能接口板; 4)控制软件。 三、实验内容 “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是工程技术型模型,能够实现对工程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等的模拟仿真。模型是由各种可以相互拼接的零件所组成,由于模型充分体现了各种结构、动力、控制的组成因素,并设计了相应的模块,因此,可以拼装成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模型,可以用于检验学生的机械结构和机械创新设计与控制的合理可行性。 慧鱼机器人实验二室 自动步行车 学生创新实验

2011年考研计算机专业大纲

Ⅰ考查目标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数据机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数据结构45分 计算机组成原理45分 操作系统35分 计算机网络25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80分(40小题,每小题2分) 综合应用题70分 Ⅲ考查范围 数据结构 【考查目标】 1.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的实现,能够对算法进行基本的时间复杂度 与空间复杂度的分析。 3.能够运用数据结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具备采用C、C++或Java 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 一、线性表 (一)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二)线性表的实现 1.顺序存储结构 2.链式存储结构 3.线性表的应用 二、栈、队列和数组 (一)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 (二)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三)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四)栈和队列的应用 (五)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三、树与二叉树 (一)树的基本概念 (二)二叉树 1.二叉树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 2.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3.二叉树的遍历 4.线索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构造 (三)树、森林

1.树的存储结构 2.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 3.树和森林的遍历 (四)树与二叉树的应用 1.二叉排序树 2.平衡二叉树 3.哈夫曼(Huffman)树和哈夫曼编码 四、图 (一)图的概念 (二)图的存储及基本操作 1.邻接矩阵法 2.邻接表法 (三)图的遍历 1.深度优先搜索 2.广度优先搜索 (四)图的基本应用及其复杂度分析 1.最小(代价)生成树 2.最短路径 3.拓扑排序 4.关键路径 五、查找 (一)查找的基本概念 (二)顺序查找法 (三)折半查找法 (四)B-树及其基本操作、B+树的基本概念 (五)散列(Hash)表 (六)查找算法的分析及应用 六、内部排序 (一)排序的基本概念 (二)插入排序 1.直接插入排序 2.折半插入排序 (三)气泡排序(bubble sort) (四)简单选择排序 (五)希尔排序(shell sort) (六)快速排序 (七)堆排序 (八)二路归并排序(merge sort) (九)基数排序 (十)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比较 (十一)内部排序算法的应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 【考查目标】 1.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具有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大纲解析

2011考研计算机大纲解析: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要领计算机考研大纲发布了,大家都非常关心各科目的变动情况,而计算机组成原理所占的分值比例非常大,所以在这里,要为大家详细解析并提供指导建议! 在计算机考研专业基础课统考科目中,计算机组成原理占45分,所占分值较大。自2009年计算机专业考研专业基础课首次实行全国统考以来,这已经是第三个年头。所以考研的学子一定要一如既往的重视。 一、考查目标 1、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 2、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化结构概念,熟悉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界面,掌握指令集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现方法。 3、能够运用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有关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并能对一些基本部件进行简单设计。 二、知识点解析 在计算机组成原理方面,主要考查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数据的表示和运算、存储器层次结构、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总线、输入输出系统。 1、计算机系统概述 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之前,我们先要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搞清

楚计算机的系统层次结构,包括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五大部件的构成)、计算机软件的分类,以及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 从体系结构上来看,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那么这些不同的计算机谁好谁坏?如何评价?所以,还需要我们了解计算机性能评价指标和相关参数,包括吞吐量、响应时间;CPU时钟周期、主频、CPI、CPU 执行时间;MIPS、MFLOPS等。 2、数据的表示和运算 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是十进制数据,但在计算机中,除了十进制数据外,还有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表示方法,我们要掌握这些进位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的方法,要搞清楚真值(实际的数值)和机器数(计算机中表示的数值)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负数的各种表示。另外,还要理解BCD码、字符与字符串的编码方法,以及数据的校验码(奇偶校验、CRC冗余校验等)。 不管是哪种进制和校验方法,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有原码、反码、补码等方法,我们要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关联与区别。 在计算机中对数据进行计算,分为定点表示和浮点表示。 在定点数的表示和运算方面,我们要掌握定点数的表示(无符号数的表示,有符号数的表示)和定点数的运算,包括定点数的位移运算、原码定点数的加/减运算、补码定点数的加/减运算、定点数的乘/除运算、溢出概念和判别方法。在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方面,我们要掌握浮点数的表示(浮点数的表示范围和 IEEE754标准)和浮点数的加/减运算。

初试《机械原理》科目考试大纲

初试《机械原理》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为使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科目《机械原理》的命题科学、完善、合理,根据国家教委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我校《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结合有关招生专业的实际情况,重点考核学生《机械原理》课程的基本理论,典型机构的工作原理、分析和综合方法,受力分析和设计计算方法,作图和运用图解方法的能力,综合应用以上知识对较为复杂的问题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初试科目满分均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基础理论知识(40%)、综合与分析(40%)、创新能力(20%)。 (四)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分析题、计算题、作图题。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机构的结构分析和综合 1.机构的组成、运动简图绘制;2.自由度计算;3.机构组成原理和机构分析。 (二)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 1.四杆机构的类型及演化、曲柄存在条件、平面四杆机构的几个基本概念;2.平面连杆的运动分析;3.运动副中的摩擦、考虑摩擦时的机构力分析;4.机械效率及自锁;5.平面四杆机构设计及其运动分析。 (三)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1.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2.从动件运动规律;3.凸轮轮廓设计;4.凸轮基本尺寸的确定。

(四)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1.齿轮机构类型及应用;2.齿廓曲线、渐开线、圆柱齿轮参数计算;3.齿廓加工原理、齿厚、公法线、变位、渐开线齿轮传动、变位齿轮传动;4.斜齿圆柱齿轮传动;5.蜗杆传动;6.圆锥齿轮传动。 (五)轮系及其设计 1.轮系的应用;2.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3.周转轮系和混合轮系传动比计算。 (六)机械的运动方案及机构的创新设计 1.机构创新设计;2.典型机构机械运动方案设计。 (七)机器动力学 1.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机械系统的等效力学模型,机械的真实运动规律,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 2.机械的平衡: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和动平衡,平面机构动平衡。 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部分: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和机构组成原理;用瞬心法和矢量方程图解法做平面机构运动分析;平面连杆机构特性及图解法设计;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及其传动;其它齿轮传动与直齿轮传动相比的特点;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机构组合的方式;机械系统运动方案拟定。 2.熟悉部分:机构分析的解析法;高副低代;凸轮机构;运动副中的摩擦、机械的效率与自锁;机构的构型;机器动力学,包括速度波动和机构平衡。 3.了解部分:内容中的其余部分。 命题原则及宗旨 机械原理共150分 试卷中各教学内容所占比重 机构的结构分析(15±5) %;机构的运动分析(20±5)%;机器动力学(25±5)%;常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30±5)%;机械传动系统运动方案设计(10±3)%。 试卷中各考核层次分数比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