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

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

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
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

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越来越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近年来有关于环境的研究也是越来越多,人们对于环境的认识也越来越深。逐步认识到经济是基础,但经济增长并不简单等同于社会进步,它与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环境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地球环境的恶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于是,有关环保的议案放在了联合国大会的办公桌上,环境保护也被提上了人类发展计划的重要的一部分。于1972年6月5~1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第一次国际会议,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讨论当代环境问题,探讨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的一次会议。会议的目的是要促使人们和各国政府注意人类的活动正在破坏自然环境,并给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会议通过了全球性保护环境的《人类环境宣言》和《行动计划》,号召各国政府和人民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而奋斗,它开创了人类社会环境保护事业的新纪元,这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同年的第27届联合国大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为引导和鼓励全世界人民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人类环境宣言》提出和总结了7个共同观点,26项共同原则。

七点共同看法的大意是:

①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能在空前规模上改造和利

用环境。人类环境的两个方面,即天然和人为的两个方面,

对于人类的幸福和对于享受基本人权,甚至生存权利本身,

都是必不可少的。

②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

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

国政府的责任。

③在现代,如果人类明智地改造环境,可以给各国人民带来

利益和提高生活质量;如果使用不当,就会给人类和人类

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

④在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大半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因

此,必须致力于发展工作;在工业化的国家里,环境问题一般是同工业化和技术发展有关。

⑤人口的自然增长不断给保护环境带来一些问题,但采用适

当的政策和措施,可以解决。

⑥我们在解决世界各地的行动时,必须更审慎地考虑它们对

环境产生的后果。为现代人和子孙后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两个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实现。

⑦为实现这一环境目标,要求人民和团体以及企业和各级机

关承担责任,大家平等地从事共同的努力。各级政府应承但最大的责任。国与国之间应进行广泛合作,国际组织应采取行动,以谋求共同的利益。会议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着全体人民和他们的子孙后代的利益而作出共同的努力。

以这些共同的观点为基础的二十六项原则包括:人的环境权利和保护环境的义务,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防治污染,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发展同保护和改善环境协调一致,筹集资金,援助发展中国家,对发展和保护环境进行计划和规划,实行适当的人口政策,发展环境科学、技术和教育,销毁核武器和其他一切大规模毁灭手段,加强国家对环境的管理,加强国际合作,等等。

这些原则申明了共同的信念:

1.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在这方面,促进或维护种族隔离、种族分离与歧视、殖民主义和其它形式的

压迫及外国同志的政策,应该受到谴责和必须消除。

2.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其中包括空气、水、土地、植物和动物,特别是自然生态类中具有代表性的标本,必须通过周密计划或适当管理加以保护。

3.地球生产非常重要的再生资源的能力必须得到保护,而且在实际可能的情况下加以恢复或改善。

4.人类负有特殊的责任保护和妥善管理由于各种不利的因素而现在受到严重危害的野生动物后嗣及其产地。因此,在计划发展经济时必须主意保护自然界,其中包括野生动物。

5.在使用地球上不能再生的资源时,必须防范将来把它们耗尽的危险,并且必须确保整个人类能够分享从这样的使用中获得的好处。

6.为了保证不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或不可挽回的损害,必须制止在排除有毒物质或其它物质以及散热时其数量或集中程度超过环境能使之无害的能力。应该支持各国人民反对污染的正义斗争。

7.各国应该采取一切可能的步骤来防止海洋受到那些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损害生物资源和破坏海洋生物舒适环境的或妨害对海洋进行其它合法利用的物质的污染。

8.为了保证人类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了在地球上创造那些对改善生活质量所必要的条件,经济和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9.由于不发达和自然灾害的原因而导致环境破坏造成了严重的问题。克服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是移用大量的财政和技术援助以支持发展中国家本国的努力,并且提供可能需要的及时援助,以加速发展工作。

10.对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由于必须考虑经济因素和生态进程,因此,使初级产品和原料有稳定的价格和适当的收入是

必要的。

11.所有国家的环境政策应该提高,而不应该损及发展中国家现有或将来发展潜力,也不应该妨碍大家生活条件的改善。各国和各国际组织应当采取适当步骤,以便应付因实施环境措施所可能引起的国内或国际的经济后果达成协议。

12.应筹集基金来维护和改善环境,其中要照顾到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性,照顾他们由于在发展计划中列入环境保护项目的任何费用,以及应他们的请求而供给额外的国际技术和财政援助的需要。

13.为了实现更合理的资源管理从而改善环境,各国应该对他们的发展计划采取统一和协的做法,以保证为了人民的利益,使发展同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需要相一致。

14.合理的计划是协调发展的需要和保护与改善环境的需要相一致的。

15.人的定居和城市化工作必须加以规划,以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并为大家取得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最大利益。在这方面,必须停止为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统治而制订的项目。

16.在人口增长率或人口过分集中可能对环境或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地区,或在人口密度过低可能妨碍人类环境改善和阻碍发展的地区,都应采取不损害基本人权和有关政府认为适当的人口政策。

17.必须委托适当的国家机关对国家的环境资源进行规划、管理或监督,以期提高环境质量。

18.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必须应用科学和技术以鉴定、避免和控制环境恶化并解决环境问题,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19.为了广泛地扩大个人、企业和基层社会在保护和改善人类各种环境方面提出开明舆论和采取负责行为的基础,必须对年轻一代和成人进行环境问题的教育,同时应该考虑到对不能

享受正当权益的人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20.必须促进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和国际范围内从事

有关环境问题的科学研究及其发展。在这方面,必须支持和

促使最新科学情报和经验的自由交流以便解决环境问题;应

该使发展中的国家得到环境工艺,其条件是鼓励这种工艺的

广泛传播,而不成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负担。

21.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各国有自己的环境政策开发

自己资源的主权;并且有责任保证在他们管辖或控制之内活

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的或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

22.各国应进行合作,以进一步发展有关他们管辖或控制之内的

活动对他们管辖以外的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其它环境损害的受

害者承担责任和赔偿问题的国际法。

23.在不损害国际大家庭可能达成的规定和不损害必须由一个

国家决定的标准的情况下,必须考虑各国的价值制度和考虑

对最先进的国家有效,但是对发展中国家不适合或具有不值

得的社会代价的标准可行程度。

24.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饿国际问题应当由所有的国家,不论

其大小,在平等的基础上本着合作精神来加以处理,必须通

过多边或双边的安排或其它合适途径的合作,在正当地考虑

所有国家的主权和利益的情况下,防止、消灭或减少和有效

的控制各方面的行动所造成的对环境的有害影响。

25.各国应保证国际组织在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起协调的、有效

的和能动的作用。

26.人类及其环境必须免受核武器和其它一切大规模毁灭性手

段的影响。各国必须努力在有关的国际机构内就消除和彻底

销毁这些种武器迅速达成协议。

以上资料均来自于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

环境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大国与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它一直困扰着各国在政府,环境污染问题也成

为了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环境保护是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

包括,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的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涉及的范围广、综合性强,它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还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

环境保护包含至少三个层面的意思: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防止自然环境的恶化。包括:对青山、绿水、蓝天、大海的保护。这里就涉及到了不能私采(矿)滥伐(树)、不能乱排(污水)乱放(污气)、不能过度放牧、不能过度开荒、不能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不能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等等。这个层面属于宏观的,主要依靠各级政府行使自己的职能、进行调控,才能够解决。

对人类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

使之更适合人类工作和劳动的需要。这就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玩的方方面面,都要符合科学、卫生、健康、绿色的要求。这个层面属于微观的,既要靠公民的自觉行动,又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法规作保证,依靠社区的组织教育来引导,要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齐抓共管,才能解决。

对地球生物的保护

物种的保全,植物植被的养护,动物的回归,生物多样性,转基因的合理、慎用,濒临灭绝生物的特别、特殊保护,灭绝物种的恢复,栖息地的扩大,人类与生物的和谐共处,不欺负其他物种等等。

然而环境的破坏不仅仅对人类有着巨大的影响,还对生物有着毁灭性的打击。

近年来,物种灭绝的加剧,遗传多样性的减少,以及生态系统

特别是热带森林的大规模破坏,引起了国际社会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极大关注。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直接原因主要有生境丧失和片段化、外来种的侵入、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和工业化的农业及林业等。但这些还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根源在于人口的剧增和自然资源消耗的高速度、不断狭窄的农业、林业和渔业的贸易谱、经济系统和政策未能评估环境及其资源的价值、生物资源利用和保护产生的惠益分配的不均衡、知识及其应用的不充分以及法律和制度的不合理。总而言之,人类活动是造成环境恶劣化的根本原因,而环境的恶化有是生物多样性以空前速度丧失的根本原因。

在我看来环境与生物多样性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物对于地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也同样是如此。一个地方的环境被破坏了,受到其最直接影响的就是生物,影响最严重的也是生物,而生物对于环境来说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生物决定着环境的本质,可以说在任何的环境都是有着生物的存在,有着生物的痕迹,不管是沙漠、火山亦或者在海底也同样是有着生物的存在。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同时生物也是依附于环境而生存,没有了环境也就没有了生物,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生物的多样性决定着环境的多样性。我认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是对环境的保护。而对环境的保护就是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以下是一份关于生物多样性对河流保护的最新研究:

据路透社报道,根据最近《自然》发表的密歇根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含有更多物种的河流比物种较少的河流,其水体质量会更好。该研究有力论证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多么重要,因为保持河流的生物多样性能够高效、自然地清除水体污染物。

环保者们长期以来一直发出警告说,生物多样性的不断降低意味着河流会丧失多种生态功能,包括清理水体污染、显示污染状况、增加渔业产量等等。

该项研究涉及的物种是像水藻类这样的微生物,这种生物能够

将污染物的成分合成到自己的体内。如果在河流不同部分的水体能够密集分布更多类型的水藻,那么它们就会更好地从水中滤除污染物。

该研究主持人、密歇根大学的布拉德利·卡迪内尔(Bradley Cardinale)说:“河流为我们提供大量的生态服务,包括娱乐、旅游和发展渔业。如果我们能够保持河流的自然生态多样化,它还能为我们提供清洁的水源。”

他还说:“该研究给我们的一个启示就是,如果我们能够让自然保持其自然而然的状态,那么我们也就无须在全球各地手忙脚乱地花费巨资四处修建污水处理厂。”

该项研究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资助。为了获得研究结果,卡迪内尔设置了150个微型的河流模型,以模仿美国境内各种自然河流的不同环境,然后往这些模型河段投放了1到8种不同数量的各种水藻,然后检测这些微型河段的水体能够清洁到何种程度。

他们在这些模拟河段测试的污染物包括化肥产生的副产品,如硝酸钾等氮化合物,卡迪内尔认为这种物质造成了“世界上最重大的水体质量问题”。他介绍说,硝酸钾在墨西哥湾致使部分海域成为“死亡地带”,滋生了大量有毒海藻,并形成了赤潮。

在模拟试验当中,混合添加了所有8种水藻的试验河段比只添加了1种水藻的河段,其滤除硝酸钾的速率平均要快4.5倍。卡迪内尔介绍说,有一种呈细纤维状的黏稠水藻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能够清除硝酸钾以及河水中的其它富营养物质,但是这种水藻闻起来有股恶臭,因此大多数水生动物都不愿意以之为食。

加强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益处的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家们发现目前地球已经进入了一个物种大量灭绝的时期,地球上75%或者更多的生物会永远地消失。

卡迪内尔说,关于这个发展趋势还有一些未明之处,就是说在大量不同物种生存的环境里有哪些已经被破坏。他说:“我们还不能确定到底有多少地方已经被毁坏,我们只是知道,物种灭绝的速

率比正常情况要高得多。”

他还介绍说,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比正常情况要高100至1000倍。如果照此发展下去,估计到2100年,现有物种的30%到50%会消失。

以上资料来自于中国水世界网,从上面资料可以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环境的重要性,生物不管在任何的环境其至始至终的是该环境最重要的,不管环境怎么变,变成什么样,都会有生物的存在,这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的事实。而说到底环境的改变其根本就是生物多样性的改变。同时环境的改变也会使得生物多样性的改变。一个森林变成一个沙漠究其原因就是生物的多样性改变了,各种各样生物的迁徙或是死亡导致了森林的沙漠化。而在人类的生产过程中队森林滥砍乱伐,破坏了原有的环境,最终也会导致生物的减少甚至灭绝,进而使得森林沙漠化。

从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第一次国际会议以来环境保护日渐被人们注意,而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却少有人知,人们对环境保护做出了很多事情,似乎都没什么效果,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只知保护环境却不知如何算是保护环境,结果很多时候都好心办坏事。

说到底对环境的保护就是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而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是对环境的保护。所以在我们想进行环境保护行动或正在进行环境保护行动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下面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功案例:

从2000年开始,我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巴音胡舒嘎查,开展了连续10年的退化沙地草地生态大规模恢复实验,取得了显著效果。

这是一个有72户牧民、310口人、面积12.1万亩的典型牧村。牧民将严重退化的4万亩夏季牧场交给科学家做实验。科研人员在实验区外种植1000亩饲料玉米给牲口吃,4万亩严格封闭起来进行自然恢复。

10年后的今天,巴音胡舒嘎查4万亩退化沙地草地已经恢复了昔日“天苍苍、野茫茫”的美景,生物多样性也得到恢复。同时,还带动了全嘎查12万亩草场的恢复。

如今巴音胡舒嘎查已作为成功案例在国内外广为人知。国外数百家媒体予以广泛报道。2010年,美国地理学家D.D.Trent博士在其编著的教科书《地理与环境》中,增加了巴音胡舒案例。

下面是环境保护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四江流域项目》:

四江流域地区包括了西藏东部的昌都和林芝县,是世界上仅存的主要野生环境地区之一。该地区也是全球生态系统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生物多样性位列亚洲第二位。流经这一地区的四条大江——长江、澜沧江、怒江和雅鲁藏布江,是下游地区10亿人口的重要水源。尽管四江流域地区有人口80余万,但原始风貌保存较为完整:它仍然保留了80%的原始森林植被,占中国木材储备总量的七分之一;地区内生物种类繁多,包括8000余种植物,600种鸟类和150种哺乳动物。

20世纪90年代,由于森林砍伐严重威胁了当地生态系统,该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得到了各界关注。1994年,富群(新一代)环境研究院及其合作伙伴就开始倡议对四江流域地区开展正式保护。随后,通过借鉴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成功经验,富群(新一代)环境研究院开始与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合作,在当地划定自然保护区,面积相当于美国华盛顿州大校在2001年,四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计划获得了西藏自治区政府的批准,项目开始在当地26个县推行管理计划试点。

项目开展之初的工作重点是采集编撰当地生态和文化数据库,为组建保护区提供信息材料。通过与加拿大戴维·铃木基金会的合作,现已建立了地理信息系统培训中心和实验室,与当地政府共同设计生态保护计划。这个数据将作为生态保护总体计划的基础,以为不同地区的人类生活、生态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设计专门方案。

这一计划也将帮助当地人寻找可持续的创收途径,例如生态旅游、作物种植、销售非木材森林产品和药用植物,同时也为当地的社区带头人提供专业的生态管理技能培训。“潘德巴计划”同时在当地推广,并已培养了372名潘德巴工作者,他们将为这个地区的村庄带来具有可行性的环境保护方案。正是这些引人注目的成就为富群(新一代)环境研究院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同,2007年,富群(新一代)环境研究院的四江流域环境保护项目荣获美国著名杂志《旅游·休闲》评选的Global Vision Award,以表彰其“对于以社区为基础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伟大的工作”。

目前项目具体的成就包括:

四江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已经获得当地政府的批准。这一项目将在未来建立一个面积达四千六百万英亩,注重生态与文化保护的自然保护区。当地已于1989年颁布了限制木材砍伐的法令。在此之前,每天有超过300辆卡车满载木材离开这一地区。

已经在当地成立了管理团队,接收过培训的社区带头人和学者,正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成为自然环境的守护者。他们将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22个县开展生态保护项目。

项目已经建立了一个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培训当地学者通过这一系统建模和绘图,为未来的生态保护计划建立数据基矗通过372名潘德巴工作者的努力,已在当地取得了医疗保舰教育和环境保护的显著进步。

在现有成功的基础上,四江流域项目还将取得更进一步的成就。当地的工作组已经拥有了超过名西藏领域学者和行政人员,由西藏自治区科学与技术厅负责监督,正致力于收集当地潘德巴行动对野生动物数量的影响数据。这一数据将通过地理信息中心的分析,用于在当地划分野生动物栖息地和人类使用的地区。工程完成后,工作组将与西藏自治区科学与技术厅共同制定详细计划,在四江流域的22个县设立自然保护区。

这是中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成功案例之二。不单在中国,为保

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最大限度地保护地球上的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和环境,国际社会和很多国家都在采取行动。

上世纪90年代初,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主导下,国际社会制定并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2001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峰会上,各国领导人承诺到2010年前,扭转生物多样性快速流失的趋势;2005年,来自世界各国的150多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纽约举行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再次重申了这一承诺。

以下资料来自于环境生态网《六大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

——强化法规法律制度建设,依法对生物多样性实施保护。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各国逐步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比如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我国对于生物多样性分布区域的自然保护方针是“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方针是“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是“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制定法律、法规、条例,从法律高度,保证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有代表性的自然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天然分布区,包括自然遗迹、陆地、陆地水体、海域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场所。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确保生物遗传资源和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另外

自然保护区还具备科学研究、科普宣传、生态旅游等重要功能。

——对珍稀濒危物种实施移地保护。这是在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异地,通过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树木园、野生动物园、种子库、精子库、基因库、水族馆、海洋馆等不同形式的保护设施,对那些比较珍贵的物种、具有观赏价值的物种或其基因实施由人工辅助的保护。这种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是挽救式的,保护了物种的基因,但这种保护是被动的,长久以后,可能保护的是生物多样性的活标本。因为,毕竟移地保护利用的是人工模拟环境,自然生存能力、自然竞争等在这里无法形成。

当然,移地保护可以为异地的人们提供观赏的机会,带来一定的收入,进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宣传,在某种程度上可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事业的发展。

——完善城市化建设,减轻人为压力,促进生物多样性的自我修复和保护。实际上,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境的岛屿化、碎片化,造成这样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如果通过城市化,人主动给野生动植物留出地盘,那么,通过自然生态系统固有的修复能力,可以实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这一做法是发达国家比较成功的经验。

利用城市化带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做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2010年10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第十次大会上,有史以来第一次,来自世界各国300多个城市的市长将聚集在一起,通过一个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城市行动计划,并提交给各国的环境部长。在目前城市化迅速发展、气候日益变暖的今天,城市将是人类赢得生物多样性的地方。然而,大量人口进入城市会带来其他的问题,如城市病、犯罪、环境污染等,这需要从经营城市的角度,打造生态城市,吸引居民在城市安居乐业。

——发展生态旅游,提供生态就业,带动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在那些非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地区,社区贫困是造成自然资源较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最直接原因。在这样的地区,宜发展生态农

业、生态旅游产业,通过城乡互动,吸引城市居民主动参与到经济落后、但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的保护,通过城市消费者的自觉消费带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在这方面,九寨沟做的最为成功,下面还要介绍。

社区经济水平低下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根本阻力,要想提高社区居民的保护意识,必须首先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扶持并引导社区的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对资源依赖型的传统生产方式;减少种植、养殖、放牧、捕捞等对自然资源破坏较大的产业;强化管理,提高劳动效率;引进技术、人才、资金,协助社区提高生产力水平。

——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国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除了专业人士外,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水平还是比较低,很多人对于这一概念很感陌生。必须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生物多样性基本国情的宣传教育,中小学课本应当有有关的内容。企业家、政府官员应当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常识,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具体实践中做出相应的贡献。只有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提高了,才能动员全民力量实施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计划。在这一点上,中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对于环境极为重要,还对人类起着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价值可以从下列两个方面得以了解。第一,直接价值:从生物多样性的野生和驯化的组分中,人类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同时,它在娱乐和旅游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间接价值:间接价值主要与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关,通常它并不表现在国家核算体制上,但如果计算出来,它的价值大大超过其消费和生产性的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表现在固定太阳能、调节水文学过程、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吸收和分解污染物、贮存营养元素并促进养分循环和维持进化过程等7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多样性的最大价值可能在于为人类提供适应当地和全球变化

的机会。生物多样性的未知潜力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展示了不可估量的美好前景。

去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目的是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去年国际生物多样性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生物多样性就是我们的生命”。这深刻地诠释了人类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珍惜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基因多样性,事关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生物多样性,既为人类提供食品、能源等多种生产生活必需品,又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安全,特别是净化空气、保证水质、保持土壤肥力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生物,归根究底是我们人类生存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同样环境也我们人类生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于我们人类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在我们的生产与生活当中我们要时时注意环境的保护。

环境的亲和力环境,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也是向人类提供生产和消费所需要的自然资源的供应基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明确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其中,“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因素的总体”,就是环境的科学而又概括的定义。它有两层含义:第一,环境法所说的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人类生存环境,关系到人类的毁灭与生存。同时,环境又不是泛指人类周围的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客观事物整体。

现如今人类社会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

其中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自然因素的破坏和污染所引起的。如:火山活动,地震、风暴、海啸等产生的自然灾害,因环境中元素自然分布不均引起的地方病,以及自然界中放射物质产生的放射病等。另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的容许极限,使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超越了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这些都属于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多指人为因素造成的。当前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这里,“虽然没有枪炮,没有硝烟,却在残杀着生灵”,但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逃避不断发生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它直接威胁着生态环境,威胁着生存与环境中的各种生物,同时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子孙后代的生存。于是人们呼吁“只有一个地球”,“文明人一旦毁坏了他们的生存环境,他们将被迫迁移或衰亡”,强烈要求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伴生产物。具体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人口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

(2)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

(3)人类在开发建设活动中造成的生态破坏的不良变化;

(4)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如军事活动、旅游活动等,造成的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破坏,珍稀物种的灭绝以及海洋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环保已然成为了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不知这是好事呢?还是坏事!我无从定论。

人类社会的一步步发展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环境保护逐渐的步入人类的日常生活当中,伴随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环境保护已然刻不容缓。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环境保护应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不吃珍惜动植物和国家保护动植物;

2.不随意伤害小动物,如蜘蛛、螳螂、鸟儿等等,这些都是食

物链中很重要的部分;

3.节约资源,杜绝浪费;

4.不养殖外来动植物物种;

5.在可能的情况下,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知识,与危害生物

多样性的行为作斗争。

对环境的保护:

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别让水白流。节约用水2.监护水源——保护水源就是保护生命

3.随手关灯——省一度电,少一份污染

4.选无磷洗衣粉——保护江河湖泊

5.少用一次性制品——节约地球资源

6.自备购物袋——少用塑料袋

7.植树护林——与荒漠化抗争

不要让生命在我们手中哭泣,不要让环境在我们手中毁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