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doc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doc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doc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doc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古代货币、城市、外贸发展的归纳,分析三者发展的规律特征,初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概貌。

(2)通过探究影响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

(3)通过三看商人,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教师的情境设置,自主获得信息。

(2)通过小组探究展示活动,加深小组合作意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古代商人的审视,学生感受古代商人的聪明智慧、诚信经营,辛苦劳作,自觉形成正确的义利观,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征;探究影响中国商业发展的因素

教学难点:全面评价中国古代商人群体

教学方法:情境设置、问题设计、合作探究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播放小品《打工奇遇记》片段

问:结合小品中巩汉林饰演的商人形象,

谈谈你对商人的印象?

过渡:同学们大多数认为“无商不奸”,历史上的商人是否都是这样呢?让我们共同走进中国古代的商业和商人群体?学生畅所欲

现实导入,设置疑

惑,激发探究兴趣

师生互动交流师:谈到商业,同学们必然有疑问,商业

是从哪来的呢?下面大家看一段材料:

材料:中国之地宜于农桑……农有余粟,

则以易布,女有余布,则以易粟,此交易

理解史料,理解商业

与农业、手工业发展

师生互动交流

之始也。

——王孝通《中国商业史》

材料表明了商业与农业、手工业是什么关

系?

师:商业起源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那

么古代商业是怎样发展的?有何特征?

一.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

貌和特征——知识构建

师:商业的发展有很多方面表现,请今天

我们共从货币、城市发展、对外贸易三个

方面探讨一下古代商业的概貌和特征。

1货币

师:货币的发展我们选取三个阶段分析一

下:

展示春秋战国到秦统一货币图

问:从商业发展和政治角度分析秦始皇为

什么要统一货币?

得出规律:货币统一是商业发展的需求,

是统一发展的需要。

商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唐代出现了柜坊和

飞钱,柜坊是古代银行的雏形,飞钱相当

于汇票,阅读教材,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柜

坊和飞钱?

展示汉代五铢钱、唐代开元通宝、宋代交

子货币图片

问:从金属货币到纸币的出现,分析对商品

交换的影响?

教师总结:纸币的出现是商品交换发展的

要求,同时也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总结货币发展的基本规律:货币由不统一

到统一;由金属货币到纸币出现。是商业发

展的要求,同时又推动了商业的发

展。……

2城市发展

介绍城与市的概念,强调从市的变迁研究

与商业发展的关系。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的关系

整合教材,突出商业

发展的关键点,不必

做到面面俱到。

为后面探究商业发

展的原因作铺垫。

(1)宋以前

展示唐朝长安布局图,问:唐代对“市”有何限制?(突出空间上的限制)

材料: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 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

《唐六典》卷二十

问:材料反映了宋代以前对”市”有哪些限制?(交易时间有限制)

师总结特征:宋以前的城市对商品交易在时间、空间上都有限制。

(2)宋以后

展示北宋汴梁城图,问:宋代以后,“市”发生了什么变化?(贸易范围扩大,时间限制被打破,比如夜市出现)

师:下面我们把视角从大城市外看一看发

生了哪些变化?

展示《清明上河图》,

我们从《清明上河图》中看到城外的这座虹桥,它的跨度很大。这主要是为了通船的方便。在画面中,虹桥上两边有一些房子,可能是做什么用的呢?

这种市我们叫做“草市”。在宋代,紧临州县城郭发展起来的新的商业市区被称为

“草市”。

思考问题:草市的出现说明了什么?(宋代城市的商业贸易已经打破了城郭的限制,发展到城郭以外的地区)。

南宋以后,由小市发展起来的市镇中,最著名的有汉口、佛山、朱仙、景德。

材料“佛山镇,宋为墟,明代宗时称乡堡,但因工擅炉治之巧,四远商贩,恒辐辏焉,

清初设置称镇。

材料反映出商业市镇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专业化城镇的出现)

师:总结宋以后城市发展规律:市的的限学生根据图

片寻找信息

根据材料寻

找信息点

根据图片寻

找信息点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提取信

分成两个时期整合,

线索清晰,便于对

比,找出古代城市

发展的规律

制逐渐减弱(夜市、晓市);商品经济由

城市向农村扩展。

对外贸易

结合教材和学案中的图片概述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概况?展示预习成果。

教师评价

总结中国古代贸易的特征:朝贡贸易(什么是朝贡贸易?)理解材料

师总结:货币、城市、对外贸易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推进了商业

的发展。

过渡:以上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概貌和特征,那么大家分组讨论一下影响中国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息回答

学生前面归纳总结

二.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理

性探究

围绕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选择角度并说

明理由。

可参考的角度:政局;与农业和手工业的关系;政府政策;交通;金融的发展……

教师评价

过渡:商业的发展离不开商人,那么中国古代商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小组注意分

工,合作探究

培养学生多角度分

析问题,同时渗透分

析问题时要注意史

论结合的基本方法。

关注学生回答问题

的发展层次。

三.还原中国古代商人的真实形象

——升华认识

司马迁在《史记》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反映了什么现象?

司马迁道出了“人性逐利”的本质,逐利在一定程度上无可厚非,那么应如何追求利

益呢?

很多同学都认为“无商不奸”,实际上中国古代还有一个典故“无商不尖”(解释)“无商不奸”与“无商不尖”相差万里。那么中国古代商人形象应当怎样呢?

一看商人学生回答

与学生思维形成反

差,激发未知欲

展示范蠡、吕不韦的图片,结合预习材料,你看到了商人的什么品格?

(聪明才智,在政治上发挥重大作用)

二看商人

展示晋商乔致庸、徽商胡雪岩的图像,并结合预习材料,你又你看到了商人的什么品格?(诚信经营、以义取利)

三看商人

中国古代商人的经商之道

王婆卖瓜,薄利多销

雕红刻翠,积少成多

奇谋生财,居安思危

黄金有价,店誉无价

言不二价,童叟无欺

和气生财,以义取利

你对商人有何印象?(聪明、诚信、重义)通过三看商人,大家对商人的印象是否有

了变化?学生提炼信

学生提炼信

学生提炼信

学生总结

通过设计三看商人,

探究商人形象中的

另一方面,帮助学生

全面理解商人。

小结的确中国古代商人,有时唯利是图、官商勾结,但是他们也有很多是靠自己的聪明

才干,诚信为本,讲究义利,积极参与政

治,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我们的商业才

得以在重农抑商环境下不断发展,我们从

他们身上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特征。传承他

们的精神,也是当代建立和谐社会所要提

倡的。我们决不能做小品中巩汉林那样的

商人。回扣主题,强调现实

意义

探究作业以下两题任选一题,撰写一片小论文

1.如果你大学毕业后从事商业,你将怎

做?

2.如果你是政府高官,你将如何对待商通过开放性试题,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本单元地位】:本单元讲述的主要是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文明是农耕文明,但是古代商业是古代经济结构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与商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一课是本单元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同时学习这一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巨大的借鉴作用。

本课涉及时间长,专业性强,学生难以理解,但是线索清晰,教材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繁荣的原因、表现。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理解商业的发展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

3、认识和理解坊与市、交子、徽商与晋商等重要概念。认识柜坊与飞钱和后世的银行与汇票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搜集资料、共同探究问题,使学生对古代商业的发展有初步了解,并能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

2、通过课堂上分组研讨交流,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及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确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辨证统

一、互相作用;

2、了解商业活动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商业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

3、通过两宋商业发展与当时政局的关系,体现政府控制商业和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发展繁荣的表现。

难点:中国古代发展繁荣的原因。

二、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了解本课的重要概念,课前预习,掌握基本史实;按照教师布置的问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准备:搜集资料、整理发言提纲、小组讨论。

【教师准备】:向学生提供有关本课内容的网站,同时,指导学生课前查阅和预习;并精心备好教案,寻找有关本课内容的史料、图片和多媒体资料,制作好多媒体课件,以便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

三、教学指导:

本课头绪多、历史概念多,涉及时间长,专业性强,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宜结合教材“资料卡片”、“史学争鸣”“学习思考”“知识链接”等栏目,紧扣“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这一线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学习;并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贯彻谈话、讲授、研讨交流等教学手段。

由于学生在初中学过中国古代史课程,对古代的商业的历史有简单的知识积累,平时也偶然接触有关商业活动题材的影视作品,这就为高中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高中课程在内容编排上以专题形式进行,更注重学生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使学生具有对历史现象的研究意识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贝类、秦半两、汉五铢、开元通宝、交子等货币图片

设置问题:观察这些图片,你能获得什么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设计,学生对古代货币有一个直观的把握,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过程设计】:

【课件展示】第三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导言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商业经济和城市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是亘古不变还是流变纷呈?在“以农立国”的农耕时代,它们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还是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商业的繁荣?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历史,去探究商业、城市发展、繁荣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历代统治者因对商业不同的态度而产生的不同后果。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教学环节,学生带着一串问题不断探究,逐步深入,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一、古代商业的繁荣

1. 商周:商业产生

情境导入:

商业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商业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商人的积极作用,“商人”又是因何而来?

其实,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那么,古代商业又是如何兴起并逐步发展的呢?追溯这一切,得先从商周时期讲起。

商人在商品交换中,使用海贝、骨贝等货币,且商业为官府控制。到春秋战国时期,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大商人有郑国的弦高、孔子的弟子子贡和范蠡;战国时期著名的商人有魏国的白圭、吕不韦。

战国后期,各国铸造流通的铜币种类增多,形状各异,有的模仿农具,有的模仿各种工具,也有的模仿贝的形状。货币的数量大,种类多,反映了商业较过去发达。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2.秦汉:商业的初步发展

如果说,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商业产生阶段;那么,秦汉时期,商业已取得初步发展。

请思考:秦汉时期我国商业初步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分别是什么?

【课件展示】

3 . 唐代:商旅往来频繁

隋唐时期,随着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

商业贸易、中外交流蓬勃发展;至宋元时期,古

代商业的发展更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

【课件展示】“……

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

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

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

越婢脂肉滑,奚童眉眼明;

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

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唐)元稹:《估客行》

4. 宋元:长途贩运

【课件展示】利用地图、图片展示宋元的长途贩运。

5.明代:会馆、商帮

(1)【课件展示】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出现许多新特点: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劳动力也成为商品;由于商业竞争加剧,区域商人群体形成。实力最强的如晋商、徽商等。

(2)【课件展示】知识拓展:徽商与晋商为什么在明清时闻明全国?

徽商与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积累起商业资本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他行业;还办金融机构,甚至走出国门,把生意做到国外,积累起巨额财富。徽商与晋商是全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商帮。

(3)【课件展示】晋商史话:乔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是清朝富商乔氏家族的宅院。乔氏家族的第一代创业人乔贵发,年轻时只身走西口,

在包头苦心经营,终于发展起一家最大商号,店铺、居宅达到1000多间。到第二代乔致庸,开始了金融业的活动,把商行、银号从包头开到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现存的乔家大院,是乔氏家族经数次扩建而成的。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的创设,图文结合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知识体系的构建,学生已经有了一个宏观的了解、能整体把握商业产生的原因和表现。

二、“市”的发展

1.城市的由来:

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课件展示】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辞》

小组竞答:《木兰辞》讲的是北朝时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你从这首诗歌里能分析出北朝时期在商业上的特点吗?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所,很不方便。

2.“市”的发展:把全班分成六各小组分别代表秦、汉、六朝、唐、元、明清这几个历史时期,让他们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在把小组成员的观点汇集起来,提炼出自己所代表的这个时期“市”的发展,讨论结果归纳如下:

【课件展示】☆夯实基础:

小组竞答:下面诗句各自反映了哪个朝代市的发展情况?

“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王建《汴路即事》“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杜荀鹤

【课件展示】☆知识迁移:

小组竞答:陆游《杂赋》诗“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说明宋代的草市(B )

A、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B、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C、政府对草市的行政管理加强

D、草市发展为乡村集市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学习方法的采用,使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商人的活动

1、商人的生活方式:追逐利润、往来奔波

【课件展示】“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

欲发移船近江口,船头祭神各浇酒。

停杯共说远行期,入蜀经蛮远别离。

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张籍《贾客乐》

思考:这一首诗反映了商人怎样的生活?反映了商人为了追逐利润而往来奔波的生活方式。

2、发达的商运:商运集中

方式:水运:俞大娘航船

陆运:丝绸之路

海运:海上丝绸之路

【课件展示】俞大娘航船:《唐国史补;叙舟楫之利条》记载:“大历、贞元间,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居者养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间,开巷为圃,操驾之工数百,南至江西,北至淮南,岁一往来,其利甚博。”俞大娘的巨舟冠绝一时,为时人称道。

【课件展示】古代丝绸之路:

【课件展示】古楼兰遗址:

边城暮雨燕低飞,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唐)张籍《凉州词》

【课件展示】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

我国瓷器在唐代中期即开始向外输出,时间持续千余年,从而形成了“海上陶瓷之路”。1853年在南非卓湾捞出一批瓷器,其中就有元代德化的白釉瓷。这些瓷器现存放在大英博物馆。近年来,埃及、肯尼亚也出土了许多从中国福建输入的德化窑白瓷。

【课件展示】中外交往的见证:海上丝绸之路路线

【课件展示】探究活动:对比唐代长安城,想一想,北宋汴京有哪些不同?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不同:唐代都城坊市布局严格分开,商业贸易受到官府的严格监视和控制,市场活动的范围和时间受限制。

宋代都城商业活动打破了坊市限制,形成了街市,取消了营业时间限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原因: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限制、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课外知识的引入,丰富课堂内容,培养了学生学会搜集资料的能力。

四、商业都会的掘起

战国:表现出商业集中的趋势

汉代:都市因商业集中而繁荣

新朝: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形成

唐代: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盛

宋代:汴京等都市的商业繁盛

【课件展示】小组互动:小小招聘官。

内容:某旅游公司在招聘导游,有很多人前来应聘。公司的招聘官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请你介绍北宋的都城汴京。(可以就经济方面的内容进行介绍。)现在请你来做招聘官,对这些应聘者进行考核。

活动要求:一、符合历史事实。二、要向大家展示你所参考的史料。三、学生之

间进行评价。

清代:苏州等地“十万烟火”

【课件展示】政策的变化:

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息息相关。越国大夫范蠡弃官经商,“买贱卖贵,与时争逐”;晋绛富商“金玉其车,文错其服”。

这些说明春秋时期商人的地位还是很高的。但到了战国时期,法家认为商人依仗其雄厚的财力,生活上“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政治上“交通王侯,力过吏势”,因而被韩非子视为“邦之蠹也”。

【课件展示】思维探究一:

《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商业贸易“货”在八种政务中排在第二,仅次于农业生产“食”。《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汉代的晁错说:“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两段材料对商业的看法有何不同?你认为战国时期法家主张“抑商”的依据是什么?

第一段材料将农、工、商相提并论,反映了统治者重视和鼓励商业的发展;第二段材料将商人看成是不劳而获的人。

法家的依据是:商人不如农、工辛苦,却获暴利;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的流动性对加强中央集权不利;尤其商人依仗其雄厚的财力,生活上“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政治上“交通王侯,力过吏势”,因而被韩非子视为“邦之蠹也”。【课件展示】思维探究二:

历代的重农抑商政策是如何发展的?战国时期,商鞅提出了“重农抑商”的思想;

秦代继续推行“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的政策;汉朝则用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等经济措施全面控制工商业;唐中期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政府推行官商分利政策,商人地位有所提高;明清以后,政府重又固守重农抑商

政策,限制经营、强制摊派、低价征购、苛税盘剥等,导致资本主义的萌芽受到严重摧残,中国最终落后于西方。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的创设、思维探究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使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又提高了学生的思辩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

五、中国古代商业特征

【师】【课件展示】自商朝时期商业兴起到明清之际商业的发展,期间体现了怎样的特征呢?

【生】1、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2、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

3、货币问题始终掺杂其间。货币制度及货币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水平与特点;

4、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

5、商业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引导他们使用比较法、归纳法,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六、知识归纳:

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中国古代的工商业高度发达,手工业产品和商品经济曾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兴起有力的推动了商业的发展和繁荣。然而,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给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重重阻碍。当西方世界陆续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时候,中国传统经济又将面临如何变革呢?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七、学习延伸:

【课件展示】学习延伸一:结合教材阅读下列历史现象

1.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战国

2.上农除末。——秦

3.“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算缗”、“告缗”。——汉

4.“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商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路引,否则“重则杀身……”,承担名目繁多的商税。禁止民间出海贸易。——明

5.初期海禁很严,前期仅四口通商后只有广州益处。——清

讨论思考:1.假如你是处于各个时期的商人,你觉得会受到哪些方面的限制?2.你认为这种政策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是利还是弊?说明你的理由。

学习延伸二:

想一想:联系所学内容,谈谈你对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看法。

课后反思:

本课课题《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文教为枯燥但头绪多、历史概念多,涉及时间长,专业性强,学生不易掌握。

教学中,可以图片和实物(如古代货币)展示形式加深学生印象。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理清线索的能力,要求学生能按时间顺序,紧扣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进行探究学习。并指导学生就中国货币发展史、商业都市和城镇的发展史、海外贸易的发展史等进行课后操作,既激发学生兴趣,又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中,要注重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联系,不可孤立地看问题。为第四课作好教学铺垫。

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现状及规范

信用评级是信用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辅助手段。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任何的经济活动都需要信用的担保,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交易的空间越来越大,关系也越来越复杂,维持这种复杂而广泛关系的信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在我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受信用现象时常发生,信用问题成了今天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 一、信用评级的内涵 信用评级又称资信评级,是在信用关系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企业、债券发行者、金融机构等市场参与主体,就其将来完全、按期偿还债务的能力及其可偿债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的业务。我国目前的信用评级业务,既包括服务于金融市场的有价证券的信用评级,也包括对某些企业的信誉评估。从信用评级的对象、目的划分,大体可划分为两类:企业信誉评估和有价证券信息评级。 企业信誉评估,这是以企业本身为评级主体的信用评级业务。由于各种企业性质不同,又可分为以下两种:工商企业信誉评估和金融企业信誉评估。工商企业信誉评估是对某一特定的工业企业或商业企业的资产情况、负债偿还能力、产品市场及发展前景、经济交往中的信用状况、经营管理情况以及领导水平等各方面进行评估,并标示其信用可靠程度的等级。这种信用评级的目的是为企业开展信用活动提供信息服务。金融企业信誉评估主要是对某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情况、债务负担情况和清偿情况及贷款损失情况、金融法规政策遵守情况、业务经营及财务盈亏情况等进行评估,并标示其信用可靠程度的等级。这种信用评级,是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活动提供信息服务。 有价证券信息评级,这是以有价证券为评级主体的信用评级业务。有价证券信用评级大多是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是对具 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所发行某一特定债 券,按期还本付息的可靠程度进行评估, 并标示其信用程度的等级。这种信用评 级,是为投资者购买债券和证券市场债券 的流通转让活动提供信息服务。 二、信用评级的功能和作用 1.信用评级对投资者的作用。由于信 用评级机构掌握大量、详实的信用资料, 可以科学客观地为投资者提供受评企业 的信誉等级并进行动态监测,及时调整和 公布信用等级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 了发债者与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 象,起到防范并降低投资者所面临的信用 风险,最大限度地为投资者决策提供参考 依据。 2.信用评级对受评企业的作用。一是 通过信用评级可以使企业的融资渠道更 广泛、更稳定。如果信用评级的结果广为 传播、使用,并为投资者接受,那么它将成 为企业获得各种资金资源的通行证,有利 于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还可以为企业新 债发行节约大量费用。好的信用评级结果 还可以帮助企业确立其良好形象和建立 稳定的信用关系。二是信用评级通过对受 评企业所处的行业和提供的产品进行深 入研究,为受评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管理和 财务建议、行业分析报告等。 3.信用评级对政府监管部门作用。信 用评级为政府部门提供了对各类企业进 行宏观控制的依据。在美国,大约有20种 以上的金融法规的制定,都要听取信用评 级公司的意见。另外,监管部门可以根据 信用级别限制被监管机构的投资范围,如 许多西方国家都规定商业银行、保险公 司、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不得购买投机 级债券。各国的监管经验表明,政府监管 部门采用评级结果的做法,有助于提高信 息透明度,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三、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 的问题 1.信用评级的相关立法工作明显滞后, 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国家有关部门出台 的一些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虽然涉及到 信用评级行业运营的相关问题,但整体性 差,针对性不强,缺乏统一的、专门的规范 信用评级行业的基础性法律。目前我国涉 及信用评级方面的法律法规,仅散见于各 相关的法规条例中,法律空白点太多,而 且关于评级的强制性规定较少。另外,我 国的信用评级行业缺少统一的行业规范 和全国性的市场,许多评价机构带有较浓 的地方性色彩,没有一套统一的评价标准 和评价指标体系,造成评价结果差距很 大,不具有可比性,因而也就不具有权威 性,无法发挥降低企业筹资成本和增加企 业无形资产的关键功能。 2.企业征信体系不健全。我国目前企 业征信体系尚处在萌芽状态:进入门槛 低,从业企业较多,缺少具有全国调查网 络、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企业通过信用调 查方式规避风险的意识不强;企业对接受 信用调查持排斥态度的较多;政府统计、 强制申报制度不完善,对外信息公开化程 度不高,信息公开手段落后等。另外,缺乏 完备的公有的信用信息数据库。信用评级 机构所需的资料主要来自于受评企业,在 当前社会信用状况不佳的大环境下,受评 企业提供的资料常常缺乏客观性和可信 性,评级人员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受 评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进行核实,这不仅 为资信评估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多困难,而 且直接影响到信用评级的准确性。 3.信用评级业监管不到位。我国对信 用评级行业的监管主要存在两大问题:多 头监管与无人监管。一是我国信用评级的 对象分别由不同的监管部门监管。二是虽 然存在众多的监管机构,但却缺乏一个对 评级机构统一监管的部门,比如对评级结 果缺乏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复审、监管机 构,这使许多信用评级公司靠牺牲评估质 量来获取业务,难以做到公开、公正、客观 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现状及规范 □河南荣长玲 企业与金融 53 现代企业2007?10

人教版必修二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经典习题(题目带详细解析)

人教版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经典习题 1.下列古代出现的商业现象,按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②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③实行“工商食官”政策④大量商业市镇兴起 A.②③①④B.①②③④C.①④③②D.③①②④ 【考点】古代中国的商业 【解析】奴隶社会春秋以前,“工商食官”;春秋战国时期,官府垄断工商业被打破,私商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朝以后,大量商业市镇兴起,据此正确答案选D项。 【答案】D 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把战国至明清中国历史描绘为游士社会、郎吏社会、门第社会、科举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游士社会”出现了夜市和草市B.“郎吏社会”出现了百家争鸣 C.“门第社会”开始了儒释道合流D.“科举社会”开始在地方设置郡县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宋明理学——三教合一;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游士社会是指战国时期,士阶层活跃,游士即游说谋划之人士; 郎吏社会是指秦汉时期,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门第社会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门第族望成为选官的主要依据;科举社会是指隋唐至明清时期,实行科举考试制度。草市出现在东晋南朝时期,夜市出现在隋唐时期,故A项错误;百家争鸣出现在战国时期,故B项错误;开始在地方设臵郡县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故D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儒佛道融合的趋势,故C项正确。 【答案】C 3.曾有历史记载四川地区:“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即难以携持。”这反映了() A.四川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使用铁钱 B.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交子”的产生 C.铁钱已不适应当时四川经济发展的需要 D.政府规定铁钱只能在四川地区使用

中国企业信用现状及案例剖析

中国企业信用现状及案例剖析 一、信用缺失已经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1.中国企业信用缺失导致损失5855亿元。 中国企业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相当于中国年财政收入的37%,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因此至少减少二个百分点。具体说,中国每年因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为1800亿元,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损失约55亿元,由于产品质量低劣或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2000亿元,另外还有逃骗税损失以及发现的腐败损失等。 2.信用缺失使企业间交易成本提高。 在我国,大多数人把信用等同于银行信用。其实,对比银行信用而言,工商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更为基本,信用危机在此也表现得更为明显。 目前,规范化的商业信用,如商业票据在我国的使用十分有限。据粗略计算,1995年全国的结算量约相当于企业存款余额的11倍,而美国80年代中期商业票据年结算量就已经是企业活期存款余额的3300倍。商业汇票作为商业票据中主要的信用工具,只在煤、电、冶金、铁道、化工等五大行业和少数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才有使用。1997年,我国商业汇票年度发生额为4600亿元,仅相当于当年末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6.1%。 据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间的逾期应收账款发生额约占贸易总额的0.25%-0.5%,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5%以上,且呈逐年增长势头。涉及信用的经济纠纷、债权债务案件以及各种诈骗案件大量增加。1998年全国法院受理的经济纠纷和债权债务民事纠纷案件为289万件,约占法院全部受理案件的51%。 在最近的几次全国性商品交易会上,很多国内企业宁愿放弃大量订单和客户,也不肯采取客户提出的信用结算方式,交易方式向现金交易、以货易货等更原始的方式退化发展。欧美国家中,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占到80%以上,纯粹的现金交易方式已越来越少。专家指出,这表明信用危机已阻碍了经济活力的产生。 二、案例调查:企业信用存在问题及成因 近日,中国外经贸企业协会信用评估部和北京国商国际资信评估公司联合对全国的近10万家涉外经贸企业进行了“外经贸企业信用信息跟踪调查”,发出调查问卷50000份,回收有效问卷6000份,回收样本覆盖我国除港澳台地区之外的31个盛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外经贸企业、物流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外经贸业务的制造业企业等,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分别占31%和69%;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62.3%、24.5%和13.2%。 1.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信用的重要性 联合专家组从回收样本中随机抽取3500份进行了后期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已经初步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信用的重要性,企业在商务活动中已经开始重视信用管理。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

第3课古代商业得发展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 古代农业与手工业得发展,带动了古代商业得不断发展。我国古代商业经历了兴起、发展、繁荣得过程,对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得繁荣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课分三小目阐述了中国古代商业得发展历程及古代对外贸易得变迁。第一目“重农抑商下得古代商业”,讲述了古代商业在先秦、秦汉、隋唐、元、明清时得产生、发展与繁荣得重要表现;第二目“市得变迁与城市得发展”,阐述了作为商业活动得重要场所“市”得变迁及城市职能得变化;第三目“官府控制下得对外贸易”,概述了丝绸之路在对外贸易中得重要作用及闭关锁国政策得影响。教材提供了大量得图片与资料,介绍了中国古代商业得一些特征。教学时,要运用图片与资料,概括古代商业发展得特征,理清商业活动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得联系。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与繁荣得重要表现;市得变迁与城市得发展;古代得对外贸易。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繁荣得原因。 ●教学方法 本课内容专业性强,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宜结合教材“学思之窗”“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栏目,紧扣“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这一线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学习;并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贯彻谈话、讲授、研讨交流等教学手段。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得概况。 (2)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得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得关系。 (3)认识与理解坊与市、交子等重要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上分组研讨交流,拓展学生得课外知识面,提高学生得思辨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得能力,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及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确商业得产生就是经济发展得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得发展,两者辩证统一、互相作用;联系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得进程,增强对我国经济建设得信心。 (2)了解商业活动在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具有得重要地位与作用。商业得发展就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得结果;虽然中国古代商人拥有巨大得财富,对社会得发展作出了巨大得贡献,但就是她们得社会地位却十分低下。而且历代统治者都通过重农抑商政策来限制与压制商业得发展,阻碍了中国新得富有活力得经济形态得诞生。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图片导入 图1战国货币图2秦半两钱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发展现状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发展现状 一、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发展概况 信用评级机构是依法设立的从事信用评级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是金融体制内重要的“高技术”服务机构,它是由专业的法律、金融和财务专家组成的对证券本身信用和证券发行人进行等级评定的组织。 相较于拥有一百多年发展历史的西方信用评级产业,中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从20 世纪80 年代末至今,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从无到有,经历了膨胀、清理、整顿、竞争和整合的快速发展历程,这一发展中产生了五大规模较大且发展规范的国内信用评级机构,分别是:中诚信、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联合、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 我国信用评级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深受标准普尔(Standard &Poor)、穆迪(Moody)、惠誉(Fitch Ratings)这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信用评级领域的影响,也与之产生了深入的合作。2006 年,中诚信国际与穆迪协议商定,决定出让其49% 的股份,同时成为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2007 年,惠誉正式收购联合资信的49% 股权并接管其经营权;2008 年,标准普尔也与上海新世纪展开技术合作,并探讨股权合作可能性,几大评级机构中只有大公国际属于完全的本土评级机构。 在我国交易所债券市场,由于证监会要求信用评级公司不能有外资背景,所以有外资参股的中诚信国际和联合资信均未取得证监会的信用评级授权。为规避这一规定的限制,两家合资评级公司的母公司分别采用单独设立国内全资子公司的方式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因此就有了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和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 (一)国内“五大”信用评级机构概况 1、中诚信: 分为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和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共同具有国

中国商业信用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商业信用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连续几期,企业家们关于诚信的讨论,其实也是一种呼吁,当前中国到了建立商业信用体系的时候了。不过,由于缺乏制度和文化上的利益驱动机制,我们没有一种能够有效推动诚信观念深入人心的动力,缺乏一套能够战胜欺诈的利益支撑系统。和西方发达国家比,我们落后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我们自身的商业法则。 商业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它具有很大的外在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它影响着其它信用的发展。从历史的维度而言,中国传统的信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为自给自足的以身份为基础的熟人社会的私人信用,一个部分为相互依赖的契约社会的商业信用。 一、我国信用销售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商业信用销售总规模较小,贷款提供机构单一 发达经济都是典型的信用经济。美国经济学家瓦尔特·克奇曼将美国的信用体系喻之为“美国经济活力的秘密成分”。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商业票据结算已经达到企业活期存款年末余额的3300倍。目前,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占到社会经营活动的80%以上。虽然银行信用成为美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商业信用销售对GDP的促进作用远远高于金融部门。据测算,商业信用销售规模每增加1亿美元,GDP就平均增加2498万美元;金融部门的信用规模每增加1亿美元,GDP仅增加1831万美元。此外,大多数国家的信用总规模都高于其GDP,而且增长速度也比GDP快。美国信用总规模的年均增长速度是GDP的1.5倍以上,并且这种趋势正在加速。在美国的三大需求中,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在80%以上,信用销售对美国总消费增长的支撑作用巨大。美国居民消费信用余额增长保持了50年,以年均12%的速度快速增长,1999-2006年消费信贷占当年GDP的比重从16.19%上升到21.2%。2007年贷款总额达到25519亿美元。 我国商业信用销售对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还远没有发挥出来。我国信用销售规模与GDP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尚未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的内需不足。由于信用体系不健全,导致企业赊销账款回收困难,形成了大量不良债务。目前,国内企业70%的账款逾期天数在60天以上,远远高于国际上平均30天的水平。坏账过高,拖欠成风和整个市场经济秩序严重紊乱,导致国民经济运行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商业信用销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据测算,我国金融部门的信用规模每增长1亿元人民币,拉动GDP增长4753万元;商业信用销售规模每增长1亿元,GDP反而下降8852万元。 (二)企业信用管理水平较低,微观基础薄弱 美国的较大企业中都有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一方面负责评估客户的商业信用状况,一般不与没有资信记录的客户打交道,另一方面也随时关注自身的信用状况,避免在信用报告中出现负面信息。在日本,企业通常和“日本贸易保险”签署保险合约,自己选择保险的项目,并按规定交纳保险费。一旦遇到货款不能回收的问题,就可以向“日本贸易保险”申请赔付。国外大公司还常利用“锁箱系统”提高应收账款回收速度,企业要求客户把付款支票寄到邮局编号的信箱,然后授权提供锁箱服务的银行开箱收取,银行处理完支票后会直接存入企业的账户内,节省了邮局寄往企业的邮寄时滞和企业财务会计处理的时滞。通过这种锁箱系统企业减少2-4天的应收账款回收时间是很容易做到的。很多企业还会利用一些评估模型来推算客户的信用,确定信用期限,如净现值法、巴萨利模型、营运资产分析模型等。美国的许多公司都有这样的信用管理软件,从债权开始成立起,就会根据在贸易中赊销期限的规定、逾期时间的长短自动向客户发出催款信函或更强烈的信息。一些公司自债权开始成立,就对债权管理进行外包,将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就交给了专门的收账机构去负责,比如ABC 公司就提供很多全球知名公司委托外包的应收账管理服务。除了内部信用管理系统之外,企业一般都会主动向征信机构提供自身数据信息。美国企业都是主动向邓白氏发送能反映自身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 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古代商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古代商业经历了兴起、发展、繁荣的过程,对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课分三小目阐述了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及古代对外贸易的变迁。第一目“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讲述了古代商业在先秦、秦汉、隋唐、元、明清时的产生、发展和繁荣的重要表现;第二目“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阐述了作为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市”的变迁及城市职能的变化;第三目“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概述了丝绸之路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作用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资料,介绍了中国古代商业的一些特征。教学时,要运用图片和资料,概括古代商业发展的特征,理清商业活动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联系。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和繁荣的重要表现;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古代的对外贸易。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繁荣的原因。 ●教学方法 本课内容专业性强,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宜结合教材“学思之窗”“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栏目,紧扣“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这一线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学习;并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贯彻谈话、讲授、研讨交流等教学手段。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 (2)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 (3)认识和理解坊与市、交子等重要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上分组研讨交流,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及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确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辩证统一、互相作用;联系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增强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信心。 (2)了解商业活动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商业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虽然中国古代商人拥有巨大的财富,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却十分低下。而且历代统治者都通过重农抑商政策来限制和压制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新的富有活力的经济形态的诞生。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图片导入 图1战国货币图2秦半两钱

规范发展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政策建议

规范发展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政策建议 规范进展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政策建议 到本世纪初,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开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并且,我国社会经济日子中的信用失缺现象仍然相当严峻,恶意逃债、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商业欺诈等经济失信现象日益增多,严峻制约了信用功能的发挥,大大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落低了市场效率和经济的活力,恶化了市场信用环境和市场秩序,直接妨碍到市场体系的完善和资源配置效率。所以,整顿市场经济秩序,重建社会信用体系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咨询题。?建立习惯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资信评级行业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进展、协助银行提高信贷质量、提高证券发行的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资信评级已成为一种别可或缺的金融中介服务。为此,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分析总结我国资信评级行业10余年来进展的经验教训,发觉咨询题,提出对策,关于促进资信评级行业的规范进展、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和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一、资信评级的功能和作用资信评级(CreditRating,也称为信用评级、信用评估、资信评估)是在信用关系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企业、债券发行者、金融机构等市场参与主体,就其今后彻底、按期偿还债务的能力及其可偿债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的业务。由于资信评级是对经济活动中的借贷信用行为的可靠性和安全程度进行独立客观的分析,并提供有关信用风险程度的信息,因而有助于投资者(授信人)推断某一固定收入的投资发生损失的相对可能性。自20世纪初美国穆迪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资信评级机构以来,资信评级行业经过百年来的进展,在揭示和防范信用风险、落低交易成本以及协助政府进行金融监管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被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所认同。其功能和作用要紧是:?(一)揭示债务发行人的信用风险,落低交易成本信用评级的目的并别是向市场的参与者推举购买、销售或持有一种证券,而是信用评级机构依照债务发行者提供的资料,或从它认为可靠的其他途径获得的资料对发债人的信用风险作出准确、客观、公正的评价。由于资信评级机构掌握大量、详实的信用资料,并坚持“利益中立”的原则,且具有专业优势,所以评级结果日益被发债人和债券市场投资者所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发债者与投资者之间信息别对称的现象,起到防范并落低投资者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协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和提高证券发行效率、落低交易成本的双重作用。?(二)协助政府部门加强市场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普通来说,监管对评级的应用要紧有三个方面:一是依照信用级别限制被监管机构的投资范围,如许多西方国家都规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别得购买投机级(即级以下)债券;二是依照信用评级制定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脚率;三是有关发债机构的信息披露和最低评级的要求。各国的监管经验表明,政府监管部门采纳评级结果的做法,有助于提高信息透明度,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三)习惯经济全球化进展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急剧扩张,资本市场的全球化日益受到重视,跨国公司、各国金融机构等对国际性资信评级公司的业务需求日益增加,以防范跨国交易(投融资)所面临的信用风险。为了爱护本国投资者,各国监管机构进一步加强了对跨国融资主体或品种的评级要求。现在包括穆迪、标准普尔在内的几家全球性信用评级公司的评级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决定了各国金融机构发行外债的筹资成本。国际性资信评级公司的存在习惯了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二、资信评级行业进展的国际经验(一)资信评级行业进展的基本模式从资信评级业进展的历史看,大体上能够划分为两种模式:一是“市场驱动型”模式,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要紧包括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这一模式的要紧特征是监管部门别直接对资信评级机构的设立、业务范围等进行监管,资信评

信用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信用 一、填空题 1、信用行为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和()。答案:偿还;付息 2、从逻辑上推理,()的出现是信用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答案:私有财产或私有制 3、信用有()和货币信用两种基本形式。答案:实物信用 4、货币运动与信用活动不可分解地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新范畴是()。 答案:金融 5、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生活中,()是占统治地位的信用形式。 答案:高利贷 6、高利贷信用最明显的特征是()。答案:极高的利率 7、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和()。 答案:买卖行为;借贷行为 8、商业票据主要有()和汇票两种。答案:本票 9、资金供求者之间直接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属()信用,银行业务经营属于()信用。答案:直接;间接 10、商业票据流通转让时发生的票据行为是()。答案:背书 11、银行信用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克服了商业信用在()、()和()上的局限性。 答案:期限上;数量上;方向

12、在再生产过程中与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联系的信用形式有()与()。答案:商业信用;银行信用13、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答案:国家债券 14、商业汇票必须经过债务人()才有效。答案:承兑 15、商业汇票是由()向()发出的支付命令书,命令他在约定的期限内支付一定的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 答案:债权人;债务人 16、银行信用具备的两个特点是:()与()。 答案:以金融机构为媒介;借贷的对象是货币 17、消费信用的方式主要有()与()。答案:商品赊销;消费信贷 18、传统的商业票据有本票和汇票两种,其中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承诺在约定期限内支付一定款项给债权人的支付承诺书是()。答案:本票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颁布的时间为()年。答案:1995 20、资产阶级反高利贷斗争的焦点是使利息率降低到()之下。 答案:利润水平 二、单项选择题 1、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由于()而相互提供的信用。 A、生产联系 B、产品调剂 C、物质交换 D、商品交易答案:D 2、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A、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B、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现状评述

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现状评述 --------------------------------------------- 我国的信用评级市场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而不断发展起来的。金融体制的改革、新的金融品种的推出,以及国外评级机构的进入,大大地促进了我国评级市场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一方面与国际著名的信用评级机构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另一方面也与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进一步规范的基础上促进我国评级市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的基本状况 (一)国内评级机构的发展状况 我国目前规模较大、具有一定竞争力,能在全国范围开展业务的评级机构有4家:中诚信国际、大公国际、上海远东和深圳鹏元。此外还有几家虽也具有在全国开展债券评级资格,但实际业务仍没有走出所在区域的机构,如福建省资信评级委员会(现为联合资信评估公司)、辽宁省资信评估公司、长城资信评估公司、云南资信评估事务所等。 从全行业经营情况来看,普遍较为困难。由于我国资信评估业业务范围有限,收入来源单一,收费率低下,由此产生的恶性竞争,严重影响了信用评级业的声誉。从企业债的评级来看,企业债券评级历来是资信评估业的主营业务,但年均300多亿元的发债额对于9家被中国人民银行授权进行信用评级的公司来说,根本是杯水车薪,仅仅千分之一、二的收费标准,分摊到每家公司平均只有数百万元。 2005年,资信评估业的形势有所好转,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开通短期融资券业务,人民银行2004年22号文件要求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债券必须进行信用评估以及国内企业债发行规模大幅度增加(预计全年有 望突破1000亿元),资信评估业越发受到重视,经营状况普遍有所好转。另外,随着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开启与发展,评级市场的需求将更为广大。 (二)国内评级市场的管理现状 我国信用评级业务一直处于多头管理(实际是无人监管)、无序竞争、发展不规范的状态。1999年以前的债券由人民银行管理,相应资信评级亦由人民银行管理,目前的主要评级机构均是在人民银行管理期间设立的。1999年年底企业债券管理的职能发生调整。国家计委(现为发改委)承担年度企业债券计划规模及发债企业的额度管理(报国务院批准),但迄今为止,发改委未批设新的评级机构。 目前各类规模不等的信用评级机构50多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中诚信、大公、联合、上海远东和上海新世纪等5家。我国目前评级机构没有具体的归口管理部门,对评级业的管理主要根据债券的发行主体由不同的政府部门监管。发改委主要对企业债券评级进行管理;证监会则负责可转债和证券公司债信用评级的管理,金融债券的信用评级管理由央行负责。总体上看,我国的资信评级业尚缺乏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三)外资评级机构进入的大致状况 1999年惠誉率先进入中国评级市场,以合资的方式设立了中诚信国际中外合资评级机构。合资公司于2000年开始正式运作,惠誉持股30%,中诚信信用管理持股45%。惠誉在合资公司一直都没有获得控制权,该合资公司的盈利状况也一直不好。2003年7月,惠誉从合资公司中撤离。其后到达中国的是穆迪,1999年穆迪与大公国际信用评级公司签署了为期3年的技术合作协议。2001年,穆迪北京办事处成立;2003年,穆迪独资的北京穆迪风险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最近,穆迪又和中诚信成立了合资评级机构,中诚信占有51%的控股权。2004年标准普尔在北京设立了自己的代表处。伴随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的进入,一些专业类的国际评级公司纷纷效仿。2005年初,国际基金评级的权威机构——晨星公司把中国公司的总部设在了深圳,并首次推出了《中国基金业绩排行榜》。 国际评级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动机主要是想在日益发展的中国债券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并最终主导债券市场的评级。中国债券市场目前交易的主要是国债和金融债,企业债的比例只有3%,且只有少数大型国有企业才能获准发行企业债。但目前中国政府已下决心大力发展中国企业债市场,这使得债券评级市场的前景十分可观。在这种背景下,国际评级机构自然不甘落后。

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题:古代商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理解商业的发展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认识和理解坊与市、交子、徽商与晋商等重要概念。认识柜坊与飞钱和后世的银行与汇票的关系。探究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演变特点和中国对外贸易萎缩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归纳法,比较法,分析插图,问题探究,历史比较,阅读法和讨论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辨证统一、互相作用;了解商业活动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商业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发展繁荣的表现。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发展繁荣的原因。 教学方法:启发合作探究多媒体课件演示 教学过程: 导入1:同学们在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都会发现商业性广告铺天盖地的向我们袭来,可见当今社会的商业竞争异常激烈,那么什么是商业呢?商业是以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为前提的,从大的方面分为内贸和外贸两种。好,那么下面让我们做一个假设,假如你是一位商人,你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你的商业活动?换句话哪些因素会对你的生意产生影响?也就是为了把你的生意做好,你在经商的时候你会考虑哪些因素?(学生回答)大家说的非常好,这些因素确实影响着商业的发展,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放眼历朝历代,看看古代社会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商业发展的。 导入2:学习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进步和手工业的发展,有没有同学思考过:商业到底在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一、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历程 思考:商业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商业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商人的积极作用,“商人”又是因何而来? 1、先秦时期----兴起 ①“商人”的来历:商朝人善于经商,经商的人被称为“商人”。使用贝为货币。商业由官府控制。(工商食官) ②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范蠡被称为陶朱公,尊为祖师。 2、秦汉------艰难发展 思考:秦汉以来商业艰难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商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原因: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 概况:秦汉到隋唐,经商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了发展。 材料:“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商业信用与电子商务的发展

商业信用与电子商务的发展 前言: 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剧,许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为顾客提供网上购物。但如何从众多的信息中辨别出真假就成为了一个新的问题。当企业从事电子商务行业时,他们无法与消费者进行直接的接触,如何让消费者对电子交易产生必要的信用,如何让企业避免商业欺诈,成为了众多企业、银行和政府所关注的问题。因此,商业信用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没有信用就没有电子商务的发展 ,完整的电子商务活动有赖于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 一、电子交易的信用体系 (一)电子商务信用及信用体系的含义 电子商务信任风险实质是由网络交易的虚拟化和特殊性产生的其主体的信用信息不能为对方了解所引发的信用风险,因此,网络提供的只是一个交易平台,双方无需见面,实质依赖的就是社会信用。 电子商务信用体系是指在电子商务活动过程中,用于收集、整理、查证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相关成员的信用状况,以及由国家、地方或行业管理部门建立的监督、管理与保障有关成员信用活动规范发展的一系列机制与行为规范的总和。一个有效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应是一个多种机制和制度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有机统一体系。从规范的内容上划分,可分为信用调查制度、信用评估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公平授信制度、信用风险防范制度以及失信惩罚制度等子体系;从信用主体上划分,可分为企业信用体系与个人信用体系两大部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包括政府信用体系,具体主要涉及到电子商务企业(网站)的信用、电子商务交易双方的信用、电子商务中介机构的信用、政府信用、司法信用等。 (二)制约我国电子交易信用体系的主要因素 1、企业内部普遍缺乏基本的信用管理制度 在我国经济已经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进入到了买方市场,在以买方市场为主的竞争格局中,信用交易已成为企业获取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和经营方式。但此时却出现了严重的信用不足,信用缺失发展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突出表现在:

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发展现状及改进建议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缺失,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水平还比较低,企业外部信用服务的市场化程度也比较低。加之我国商业银行在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时使用同一标准,没有针对中小企业制定专门的信用评级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小企业的信用被低估,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本文从信用评级的基本概念出发,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在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分析做了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这对于全面提升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管理水平、建立现代企业信用风险防范机制、塑造企业良好的信用形象、增加资本市场融资机会、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信用评级 429069840@https://www.wendangku.net/doc/3718082601.html,

Abstract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have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beca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and played a great role inthe development of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But lackofenterprisecredit, lower level ofcredit management within business, lower degree of the enterprise market creditservice outside business and coupled withthe same credit ratingsstandard made by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led to the credit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has been underestimated and aggravate the financing problem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This paper, standing on the basic concept of credit r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and a brief introduction tocredit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our credit rating system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elevating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in all dimensions, establishing of modern enterprise credit risk prevention mechanisms, building the good enterprises credit image, increasing access to finance capital markets and perfecting the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system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Keywords: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credit;credit ratings

我国商业信用发展状况

我国商业信用发展状况 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商业信用具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在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期间,我国曾较好地发挥过商业信用的积极作用。 2、从第二个五年计划至1978年前,除只准对采购农副产品和制造长期的大型设备可预付定金外,其余一律禁止运用商业信用。 3、从改革开放至今,商业信用在我国逐步放开,范围逐步扩大,并发挥了较大的积极作用。 现状与问题: (一)商业信用销售总规模较小,贷款提供机构单一。 发达经济都是典型的信用经济。美国经济学家瓦尔特·克奇曼将美国的信用体系喻为“美国经济活力的秘密成分”。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商业票据结算已经达到企业活期存款年末余额的3300倍。目前,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占到社会经营活动的80%以上。虽然银行信用成为美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商业信用销售对GDP的促进作用远远高于金融部门。据测算,商业信用销售规模每增加1亿美元,GDP就平均增加2498万美元;金融部门的信用规模每增加1亿美元,GDP仅增加1831万美元。此外,大多数国家的信用总规模都高于其GDP,而且增长速度也比GDP快。美国信用总规模的年均增长速度是GDP的1.5倍以上,并且这种趋势正在加速。在美国的三大需求中,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在80%以上,信用销售对美国总消费增长的支撑作用巨大。美国居民消费信用余额增长保持了50 年,以年均 12%的速度快速增长,1999-2006年消费信贷占当年GDP的比重从16. 19%上升到21.2%(如图1所示)(图略)。2007年贷款总额达到25519亿美元 我国商业信用销售对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还远没有发挥出来。我国信用销售规模与GDP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尚未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的内需不足。由于信用体系不健全,导致企业赊销账款回收困难,形成了大量不良债务。目前,国内企业 70%的账款逾期天数在60天以上,远远高于国际上平均30天的水平。坏账过高,拖欠成风和整个市场经济秩序严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古代货币、城市、外贸发展的归纳,分析三者发展的规律特征,初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概貌。 (2)通过探究影响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 (3)通过三看商人,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教师的情境设置,自主获得信息。 (2)通过小组探究展示活动,加深小组合作意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古代商人的审视,学生感受古代商人的聪明智慧、诚信经营,辛苦劳作,自觉形成正确的义利观,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征;探究影响中国商业发展的因素 教学难点:全面评价中国古代商人群体 教学方法:情境设置、问题设计、合作探究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播放小品《打工奇遇记》片段 问:结合小品中巩汉林饰演的商人形象, 谈谈你对商人的印象? 过渡:同学们大多数认为“无商不奸” ,历史上的商人是否都是这样呢?让我们 共同走进中国古代的商业和商人群体?学生畅所欲 言 现实导入,设置疑 惑,激发探究兴趣 师生互动交流师生互动交流师:谈到商业,同学们必然有疑问,商业 是从哪来的呢?下面大家看一段材料: 材料:中国之地宜于农桑……农有余粟, 则以易布,女有余布,则以易粟,此交易 之始也。 ——王孝通《中国商业史》 材料表明了商业与农业、手工业是什么关 系? 师:商业起源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那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根据图 片寻找信息 根据材料寻 找信息点 根据图片寻 找信息点 理解史料,理解商业 与农业、手工业发展 的关系 整合教材,突出商业 发展的关键点,不必 做到面面俱到。 为后面探究商业发 展的原因作铺垫。 分成两个时期整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