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地理小辞典

高中地理小辞典

第一单元宇宙环境

1.宇宙:无穷多的运动着的物质存在于无边无际的空间和无始无终的时间之中,就是宇宙。

宇宙中天体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态,有密集的星状体态,有松散的星云状态,还有辐射场的连续状态。各种天体千差万别,它们的大小,质量,密度,光度,颜色,年龄,寿命也不相同,天体不是同时行成的,每个天体都有它发生,发展,衰亡的历史,但作为总体的宇宙则不生不死,无始无终。

2.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本身能发光发热的球型或类似球形的天体。恒星并不是固定不动的星,只是在短时间内不能观察到它的移动,因此叫做恒星。恒星在宇宙中确实是运动着的,而且速度很高,只是因为它们到地球的距离极其遥远,在短时间内觉察不到它的运动,恒星的组成成分以氢为最多,氦次之,其余成分不足1%。恒星的能量来源为热核反应。

3.星云:“银河星云”或“河内星云”的见称。在太阳系外的银河系空间,由气体和微粒组成的星际云。它们时而发白光,时而有暗黑,形状不一,亮度不等。

就形态分:弥漫星云:广袤稀薄而无定形。

行星状星云:亮环中央有高温核心星。

超新星剩余物质云:还在不断向四周扩散。

就发光性质分:发射星云:被中心或附近的高温照明星激发发光。

反射星云:因反射和散射低温照明星的辐射而发光。

暗星云:部分或全部的挡住背景恒星。

4.天体:宇宙一切物质的集聚状态。它们都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如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云、星系等统称为天体,近年来发现的红外源,射电源x射线源和r射线源等也是天体,以上都是自然天体,在天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人造行星、宇宙火箭、飞船及空间探测器、空间实验室属人造天体。

5.天体系统:宇宙中的恒星、行星、卫星、流星体和彗星等各种天体,在万有引力作用下,都有序地运动着。它们是以大小不等的核心天体为中心,形成不同等级的绕转系统,按照一定轨道,有规律地运动着。在天文学上把这种天体相互绕转的运动系统,叫做天体系统。从小到大,可分为以下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 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旋转的主要天体。一般指太阳系内环绕太阳旋转的主要天体。行星的名称是相对于恒星而定的。行星一般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而显的明亮。

7流星:行星际空间存在许多小而暗的尘粒和固体物质叫流星体。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时同大气摩擦燃烧产生的光迹叫流星。特别明亮的叫火流星,有时白天也能看到。流星通常在离地面120——80千米的高读出现,但火流星可深入到地球大气层.流星通常在离地面120—80km的高度出现,。其进入地球大气的速度为11—72km/s。质量较小的流星体被完全烧尽,成为大气中的尘埃;质量较大的流星体未被完全烧尽,坠落地面即成为陨石。流星体是太阳系内的天体,围绕太阳旋转,在经过地球附近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摄动,便偏离轨道,向地接近,如果它的轨道穿过地球大气,便可观测到流星现象。

8.流星雨:许多流星从星空某一点自外辐射散开的现象,这是地球遇到流星群的结果。

彗星流星体

流星体分类: 碳质球粒陨石流星体

一般球粒陨石流星体

8.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呈云雾状外貌的天体我国古代称

为“孛星”、“蓬星”和“妖星”、“扫帚星”1950年,美国天文学家惠普尔提出了现在流行的“脏冰状模型”,认为彗星主要是由冰、冷凝气体和尘埃颗粒等组成。

彗头彗核:彗星的核心部分,一般直径为1—10km,由冰和尘埃粒子组成彗星: 彗发:彗核外围的云雾状包层,由彗核产生的气体和尘埃组成,直径可达104-105km

彗尾:形似扫帚状的气体和尘埃物质

当彗星进入离太阳为几个天文单位距离的区域时,由于太阳辐射的加热,彗核表面的冰升华,尘埃粒子由表层冰中解脱,和被升华的气体一起逸出彗核,在太阳风的相斥作用下形成彗发和彗尾。已发现并计算出轨道的彗星有710多颗。

椭圆——周期彗星,>200年为长周期彗星,<200年为短周期彗星

轨道行状: 抛物线} 非周期彗星

双曲线

9.地月系:以行星为核心天体,卫星为绕转天体的天体系统,叫做地月系,它是最低层次的天体系统,以地球为核心天体的地月系半径只有大约38万km。

10.太阳系:以恒星(太阳)为核心天体,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小行星和星际物质为绕转天体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它所占据的空间扩大了,半径为40个天文单位。11.银河系:比太阳系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由包括太阳在内的几十亿乃至几千亿颗恒星、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通称星系,它是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是一个漩涡星系。12.总星系:在银河系之外,还有大约十亿个河外星系,形成不同规模的星系团和星系群,人们称之为总星系。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可以观测到的最高层次的天体系统,观测距离可达200亿光年以上。

13.地心说:地球中心说的简称,即把地球看作是静止的宇宙中心学说。它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90-168)总结并发展了前人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于104A.D在他所著《天文学大成》一书中提出来的,称作“托勒密地球中心说”。主要内容是:

(1)地球位于宇宙中心,是静止不动的

(2)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其他行星尚未发现)都围绕地球旋转(3)每个行星都在一个“本轮”小圆圈上作匀速运动,而本轮中心又在一个围绕地球的“均轮”大圆圈上作匀速运动。

(4)宇宙的结构依次分为九层天:月亮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和最高天。

托勒密的地心说虽然也能解释行星运动,对预报行星位置起过一定作用,但他把现象当作本质,是唯心主义的,后来为反动的宗教所利用,把它作为上帝创造世界的“理论依据”,并用以迫害太阳系的发现者,最后,地心说终于被哥白尼的日心说所推翻,从而导致了科学太阳系的确立。

14.日心说:亦称“太阳中心说”,“日心地动说”,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1475-1543)于1543年在他所著《天体运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主要内容:

(1)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水、金、地、火、土、木都在圆形轨道上匀速围绕太阳运行;

(2)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沿圆形轨道每个月绕地球旋转一周;

(3)恒星比日地距离远得多,所有恒星都分布在恒星天上;

(4)地球每天自转一周,因而导致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日心说摧毁了宗教赖以生存的“理论支持”,建立起科学的太阳系模型,引起了宇宙观的革命,但哥白尼的日心说中也有错误:

(1)把太阳作为宇宙的中心,实际上,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不是宇宙中心;

(2)行星轨道是椭圆,而不是圆的,行星的运动也不是匀速的;

(3)“恒星天”层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这些不足后来都为日心说的拥护者加以解决,而逐渐建立起完整的科学太阳系的概念。15.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第三颗离太阳较近的大行星。约有46亿年的历史,地球不是正球体,而是象梨形的旋转体,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结果表明,地球的赤道是个椭圆,而进一步可认为地球是个略扁的旋转椭球体,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约短21km,日、月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使地球上的海洋,大气产生潮汐现象,也使固体地球发生弹性变形(即“固体潮”,亦称“陆潮”),m=5.98×1027克,ρ平均=5.52克/cm3,α赤=9.78m/s2,α两极=9.832m/s2,有些地方还会出现重力异常现象。地球内部由地核、地慢、地壳形成。地球的外部有水圈,大气圈和磁层形成围绕地球的外套。地球的起源和其他的大行星一样,起源于同一个原始星云,经历了凝聚,碰撞等相同的物理演化过程。

16.水星:太阳系中最靠近太阳的行星。水星几乎没有大气层,表面气压<2×10-9毫巴,相当于地球大气500km高度的大气压力,是一层很稀薄的氦气。水星表面布满了大小不等的环行山和盆地,还有许多延伸几百千米的舌状悬崖,推测是水星巨大铁核缓慢冷却时所产生的全球性壳层收缩的结果,昼夜温差大,白天可达427℃,夜间降到-173℃.

17.金星:除太阳、月球外,金属是天空中最明亮的一颗星,金星上具有浓密的大气,表面大气压为地球的92倍,主要成分为CO2,其含量约占96%,由于温室效应,使金星表面温度高达420-485℃,而且基本上没有地区,季节和昼夜的差别。金星的表面较平坦,环形山的数目很少,有一些不太高的山或山脉。

18.火星:呈火红色,有2颗卫星,有一层稀薄的大气,CO2约占95%,其余有N、Ar、CO、O、O3和H.尘暴是火星大气中独有的现象,呈各种形状的黄色的云。火星表面有环形山,火山和峡谷。火星上不存在液态水,但有几千条干涸的河床,最长约1500km,宽达60km,说明从前曾有过水。

火星表面地形特征:

(1)南北半球有白色极冠,由CO2干冰和水冰组成;

(2)南半球高而崎岖,北半球低而平坦;

(3)有许多大小不同的陨石撞击坑;

(4)有大的火山盾,圆丘和火山锥,还有峡谷、运河、悬岩、峭壁;

(5)有与月海相似的大圆形盆地;

(6)有冰川侵蚀地形。

19.木星: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亮度仅次于金星,通常比火星、天狼星还亮。木星没有固体外壳,是一个流体行星,它具有浓密的大气(主要成分为H、H e),对流运动强烈。已确认的木星卫星有16颗。木星有光环,由黑色碎石块组成。

20.土星:太阳系中仅次于木星的第2大行星,在九大行星中密度最小,土星最显著的特点是有明亮的光环,它由许多粒子和岩石物体构成,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21.天王星:自转轴倾角为97°55′,其轨道面与黄道面几乎重合,天王星的主要成分为H分子,其次为CH4,在望远镜中,天王星是一个蓝绿色的圆球,到处覆盖着厚厚的云层,有光环。

22.海王星:椭圆轨道接近正圆,有四季变化,有很厚的稠密云层包围着,大气中含有H,CH4和NH3等气体,最近发现也有光环。

22.冥王星:太阳系中距太阳最远的大行星,质量最小体积最小,自1930年发现以来,它在环绕太阳运行过程中,只过了1/5的路程,由于距离遥远和直径不大,至今对它的认识还不大清楚。有一颗卫星,名为“卡隆”(希腊神载云灵渡过冥河的艄公名字),为其同步卫星。24.地球上的生物: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过程看,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是:

(1):生物大分子的存在;(2):要有供生命生长,蘩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的存在;(3):

必要的大气成分,提供生物体新陈代谢中必需的氧,覆盖天体表面,保护生命免受宇宙线,紫外线和陨石等的损害,防止水分逸失。(4):有合适的温度。(5):有代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水的存在;(6):必要的时间,因为生命的发生和进化,都需要有漫长的过程。

大量的地面模拟试验表明,自然界可以有很多提供能量的手段,使无机分子转变为不同的有机物,宇宙空间产生有机物质和原始生命的机会比我们原来想象的要大的多,而且,即使太阳系的其它天体上都不存在生命,也不表明域宙不存在生命,因为银河系中有衣万颗行星具有孕育生命的条件,其他行星上生命存在的行式和特征由于环境的不同,其结构功能和反应都可能不同,所以很难假定其它行星上生存的生物类型会同地球上的生物类型完全一样。

25.地外生命的探索

(1)陨石分析:陨石中合有多种不同的氨基酸,目前在陨石中发现氨基酸的种类中,有些是地球上活细胞中见过的,例如:1969年9月落于澳大利亚的陨石中含有18

种氨基酸,其中8—10种在地球上的活细胞中见到过,它仍作为生物前分子的可

能性是存在的。

(2)对火星的探测:根据天文学知识,只有火星在某些方面同地球相似,如火星的两极与地球一样,由冰物质覆盖,也有四季和昼夜的变化。火星表面有随季节而变

化的色斑(原以为是植物的生长与凋零),表面温度也较接近物命存在的适宜范围。

人们差不多在1个世纪之前就猜测火星上可能在生命。现代探测表明,火星上有

沙漠,表面经常扬起巨大的尘暴,火星表面的色斑变化,就是尘埃移动的结果,

并不是植物。火星探测器对火星土壤探测发现,火星土壤释放出O2和CO2等气

体,科学家认为这种气体是非生物源的,可能是某种化学反应的结果,到目前为

止,还没有确凿明确的证据证明火星有生命存在。

(3)地外信息监测:20世纪60-年代,美国提出奥斯莫计划,对来自宇宙空间的无线电信号进行监测,不过,没有获得任何结果,70年代,美国之家航空和航天局又

提出一个塞提计划(SETI,地外智力的探测),对地球邻近的一些星体进行探索,

并监测未来的外层空间的无线电信号,红外信号和光信号,也没有结果。26.太阳的能源:太阳是整个太阳系光和热的主要源泉,这种热能的发生机制和过程

是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能量是巨大的,在地球上如排除大气对太阳光热的影响,在每一平方厘米的地丰同,一分钟将得到8.24焦的太阳热度,即8.24焦/厘米2一分,此部太阳常数。根据计算,一年之中太阳辐射的热能为1.3*1034焦,只相当于太阳每年辐射总量的1/22亿。这种巨大的太阳能量是来自太阳内部,那在那种高温高压条件下H-He聚变过程中产生的,这种核聚变是4个氢原子聚变为1个拟原子,从而释放出的能量。

27.太阳辐射:太阳以辐射形式发射出的能量。发射出的能量包括电磁辐射和粒子(电子、质子和较稀少的重原子核)

28.太阳活动:出现在太阳大气各个层次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总称。是太阳大气

中剧烈运动和爆发过程。主要是光球层上的太阳黑孱和光班,色球上的耀斑和日,以及日冕膨胀等活动。太阳活动最明显的标志是太阳黑子和耀斑的频繁出现。

29.太阳大气:太阳表面及向外延伸几个太阳半径范围的大气层。太阳从中心到近缘

依次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区和太阳大气几个层次。太阳大气是太阳分层结构的外部层次。它由现状、色球和日冕3个层次构成。

30.光球:是太阳的可见圆面,在太阳大气底层,厚度约500KM,由于它光亮夺目,故称光球。

色球:从光球向外延伸约200KM的区域,是太阳大气的一个薄层,因为它呈玟瑰色、故称色球。其亮度仅为光球的千分之一,因此平时是无法看到的,只有在日全食时,从

食光到生光的几分钟内,太阳光球被日适所遮,才能在日轮边缘看到它。

日冕: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呈银白色或淡黄色的光辉物质,是高湿的稀薄气体。31.太阳黑子:是光球表面呈现较为黑暗的暂时性扰动区域,表现为光球上的黑色的

斑点。黑子内部热力学温度比周围区域要低1000K,因而较暗。它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黑子的多少、平均11年为变化周期,这个周期也是整个太阳活动周期。

32.日饵:是从色球层向日冕层抛出的火燃状物质,是突出日面边缘的一种太阳活动现象,也以11年为周期,日饵的形态很多,有弧状、舌状、环状和树枝状等等。

33.耀斑:色球层上空突出发亮并迅速增强的现象,又叫色球爆发,也是各种太阳活动中最为剧烈的现象,它在约半小时内从局部区域中释放出约1025焦的能量,相当于百万吨汲氢弹威力的100亿倍,能使太阳辐射出的粒子流和各种射线迅速增强,当这些粒子流和射线到达地球时,就会引起磁暴,极光和短波通讯中断等现象。耀斑是太阳活动最席子要的标志。周期也为11年。

34.太阳活动的影响:

(1)太阳活动增强时,辐射出大量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就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短波无线电通讯衰减或中断,影响无线电通讯。

(2)带电粒子流具有很强的磁性,能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全球性的强烈地磁场扰动),影响磁升的正常工作。

(3)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沿地球磁力线从低纬向高纬移动,在高纬地区上空,它以极大速度闯进高空大气层时,使大气中的分子、原子相磁捶,激发出彩色光辉,

这便是极光。

(4)太阳活动增强时,还能使气候反常,影响水文变化,带来水旱灾星,江河水离多以11年为周期,这占太阳活动不无关系。

此外,地球上的车祸次数、中风死亡率是现象的发生,地随太阳活动增强而提高,日、俄等国的科学家,对这些现象进行了研究和统计。至今世界各国都在监视太阳活动,进行太阳活动预报。

35.月相:月球由于圆缺变化而呈现出的各种形态。月球本身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日、月、地在运动过程中,相对位置不断改变,位于地球上的观测者看到的月球被照亮的部分也不断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月相。

36.月球:地球的天然卫星,半径为1738KM,V月=1/49 V地,M月=1/81M地,月地平均距离为384.401km。

(1)月貌特征:月球上是一个无大气、无水、无生命、冷热剧变的寂静世界,根据月面的地形特征,可粗略分为三类:月陆(高地),月海撞击坑,火山地形月球的月

陆和月海是两个最显著的特征,它们覆盖了月面约4/5的面积。

(2)月海:月球正面,有50%的面积看起来是暗淡的黑斑,称为“海”,它们实际上是开阔的平原,大多具有圆形时的特点,周围是雨海、静海、澄清,丰富洋等。

(3)月陆:一般高出月海水准面2~3KM,上面分布有连续、延峻的山脉或山系,月球上最大的山脉是亚平宁山脉,长达100km,高出月面3000~4000km,

▲探索开发宇宙:世界九大航天港

1:拜科努尔发射场建于1995年,位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市西南288千米

2:普列谢茨克基地1957年位于俄罗斯,发射次数占全世界一半以上,是世界上发射卫星最多的发射场

3:肯尼迪航天中心1962。7 美国东部佛罗里达州的格里特岛

4:西部航天和导弹中心1964,5 美国落杉矶北面的西海岸

5:库鲁发射场1971美洲北部美属圭亚那中部的库鲁地区

6:种子岛航天中心1974 日本南部种子岛

7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甘肃省酒泉以北的戈壁沙滩上

8: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国四川省西昌市西北的幽谷中

9:圣马科发射场肯尼亚福萨湾海上,是世界上唯一的海上航天发射场

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37.地球的自转:地球的绕轴运动,方向自西向东。角速度全球各地相等,每小时150。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每小时1670KM,自转线速度还随高度和深度而不同在赤道带上每上升或下降100M,线速度增或减26M,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日,而不是一个太阳日,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时间变化,昼夜更替,天体周日视运动和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等等现象,对地理学有重要意义。

38.恒星日:地球自转的周期,那地球某一子午线连续两次通过某一恒星的时间间隔,

为23时56分4秒。

39.地球公转: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地球绕日公转,并非环绕日心,而是公共质量

中心,地球公转路线,叫做公转轨道,呈椭圆形,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因此,在地球公转过程中,日地距离不断变化着,产生近日点和远日点。近日点在冬至过后,为1月3、4日;远日点在夏至过后,为7月3、4日。

40.黄道:太阳围年视运动路线。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41.黄赤交角:黄道面与天球面在天球上不相垂合,两者构成了23度26’的交甬,

这个甬称为黄赤交甬。由于日、月和行显的摄动,黄赤交甬在不断变化经着,它以40000年为周期,变化于20—24.5之间。现代的黄赤交甬是1976年第1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大会通过的,其数值为23 26 21 448。当前,黄赤交甬正以舟世纪47 减小,这种变小情况,还要持续15000年,然后则转为逐渐增大。由于黄赤交甬的存在,而产生太阳以一年为周期,在球南北两侧作往复运动,因而引起各种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以一年为周期的变化,从而导致四季的循环,节气的变迁和五带的形成。黄赤交通的存在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

1.5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42.地方时:根据视太阳和本地子午线所定出的时刻。由于地球自西白木自转,所以

时间的演变规律是:东早西晚,东西径距度相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维度相差1度。时间相差4分钟。地球上各地都有自己的地方视(真)太阳时,地方平太阳时和地方恒星时。43.区时:地方时虽与定时标志——太阳完全一致,但却给东西交给带来极大不便。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1870年加拿大工程师弗莱明建议将全球划分为若干个标准时,这一建议被1884年于华盛顿召开的国际会议采纳。会议确远把整个地球划分为24个时区,各区都以该区中央距线的地方时作为企业的标准时,这样的时间称为区时。

世界时区的划分:沿着赤道把地球分作24号分,每份占径度15 ,作为一个时区,

区时间相差1小时。从径度到东西距7.5 ,合成15 ,相在一个时区,称为中时区,全业时间都以距中央径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的标准时,亦即全区的共同时间。从中时区向东和向西各划分12个时区,东西口时区是一个时区,这样,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就把原来无数个地方时简化为24个计时单位,根大的方便了世界各地的时间计量。

我国时区的划分:我国幅员辽阔,东西横跨五个时区。我国于1919年将全国划分为三个整时区和两个半时区:

(1)中原时区(中央距线120 E)(4)长白半时区(~127.5 E)

(2)陇蜀时区(~105 E)(5)昆仑半时区(~82.5 E)

(3)新藏时区(~ 90 E)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全国计时方便,而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中央经线1200E),亦即东经1200的地方平时作为全国的共同时间,这就是北京时间。新疆地区为了计时方便,

而采用东六区的区时,即东经900的地方平时,称为乌鲁木齐时间。为了充分利用夏季的白昼时间,节约能源,世界有些国家在夏半年都把钟表拔快1小时,称为夏时制。前些年,我国从4月中旬第一个星期日至9月中旬第一个星期日,长达5个月时间,也曾实行过夏时制。

44、地转偏向力:地球上存在着一种惯性力。在这种力的作用下,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着任何方向运动,都要和直线方向发生偏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这种现象是地球自转的效应,也是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地转偏向力对作为气体和流体的气流、沙流、洋流等水平运动方向影响很大,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

1.6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

45、太阳回归运动:太阳在天赤道南北取侧的往复视运动。从黄道上来看,太阳周年视运动是沿着黄道一直向前的;但从天赤道上来看,由于有黄赤交角存在,黄道与赤道斜充,太阳周年视运动却表现为太阳在天赤道南北两侧的往复运动。太阳半年在天赤道以南,半年在天赤道以北,半年由南向北运行,半年由北向南运行。运行周期为一个回归年,即365、2422日。

春分点:太阳在黄道上由南向北通过天赤道的一点,为3月21日

秋分点:太阳由北向南通过天赤道的一点,为9月23日

这二个天文点,合称二分点。

太阳在黄道上向北和向南运行,达到距天赤道最远的二点,叫做二至点。最北的一点为夏至点,为6月22日。最南的一点为冬至点,为12月22日。二至点是太阳回归运动的南北极限,在地球上叫做“南北回归线”。

太阳回归运动导致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四季、节气等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的形成,可见,太阳的回归运动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

46、太阳高度角:太阳在天球上对于地平圈的高度叫做太阳高度。太阳高度值是用角度表示的,故称太阳高度角。在一日之内,太阳位于上中天时,其高度达到极大值,称为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在1天里是不同的,唯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才具有季节意义。

47、四季:温带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四季是个半球性现象,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全球没有流一的季节。四季又是个地带性现象,只有温带才有鲜明的四季变化。

48、四季的划分:四季所反应的既有天文现象,又有气候现象。四季的划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考虑天文因素和气候因素,两者关系密切,前者是后者的基础。(1)根据天文因素划分四季:以“四立”作为季节的开始,如立春到立夏为春季,春分是分春季的节气。这样划分,具有明显的天文含义,但与气候不太符合,尤其是温带的北方。(2)根据所候划分四季:即根据一候(五日)的平均温度划分四季。候均温高于220C的时候为夏季,低于100C 的时期为冬季,介于两者之间为春、秋二季。这样划分四季,具有明显的气候标志,热带常夏无冬,寒带终年无夏,我国北安以北无夏,南岭以南无冬,与各地气候的实际情况相吻合。但每个季节都将没有完整的节气,又无明显的天文含义。(3)综合划分法:既考虑天文因素,又考虑气候因素,把两者结合起来划分四季,称为综合划分法。这样的划分,由春分到夏至,包括3、4、5三个月,为春季;夏至到秋分,包括6、7、8在个月,为夏季;由秋分到冬至9、10、11月为秋季;冬至到春分12-2月,为冬季。这样划分四季最比较合理的,世界温带各国大多采用此法,我国也是如此。

49、地球五带:地球上的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的总称。

50、五带的划分:五带是个天文气温带。所以,五带的划分只考虑天文因素,而不考虑地理因素。划分五带的天文因素是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因此,五带实质上是天文带。五带的划分,是根据两条天文经:回归线(南北纬23026‘)和极圈(南北纬66034’)。前者是太阳回归运动的南北极限,为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后者是极昼极夜的界线,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

线。

各带特征:

(1)热带:天文上的低纬地带,在南北纬23026‘之间,占地表面积39.8%,有直射阳光,终年常夏无冬,昼夜长短变化小。

(2)温带:天文上的中纬地带,在南北纬23034‘之间,合占地表面积的51.9%,这是既无直射阳光,也无极昼夜极夜现象,四季分明,昼夜长短变化大。

(3)寒带:天文上的高纬地带,在南北纬66034‘到900之间,合占地表面积的8.3%,太阳高度角小,终年无夏。有极昼极夜现象,其持续时间在极圈为一日,在两极为半年。

第二单元大气环境

1.凝结核:能为水汽凝结的微粒.半径约在10-3-10微米之间.一般分为非吸湿性和吸湿性

两种.前者需相对湿度较大时才能促使水汽凝结,例如,氯化钠等.凝结核是水汽凝结的依附物,如无凝结核存在,水汽虽以达过饱和含量,仍不易凝为液滴而只能保持气态.

2.对流层:大气圈底部对流运动显著的气圈.与地表联系最为密切,受地表影响最大,为地理

壳的组成部分.对流层厚度随纬度,季节及其他条件而异:在赤道地区约16-18千米,中纬度约10-12千米,两极约7-10千米.一般夏季厚而冬季薄.对流圈内气温随高度增高而显著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大气中水汽大部集中此圈,因此,常产生云和降水等天气现象.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的过渡层称“对流圈顶”,此层厚度约几百米到1-2千米,层内自下向上温度略有升高或少变.

3.平流层:对流圈顶以上到离地约50千米的大气圈.因大气多平流运动故名.圈内温度随高

度增高而升高,到约50千米达最大值.水气和尘埃含量稀少,空气较为稳定,天气现象少见.该层与人类的关系也很密切.首先,由于臭氧大量紫外线,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其次该层水气,固体杂质极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好,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现在人们乘坐的飞机多是在平流层中飞行.

4.电离层:高空大气内若干个具有电离现象的气层.在太阳光(主要是紫外线)的照射下,高

空气体分子电离为正离子和自由电子后,大气内形成了随高度不同而电子密度不同的气层.它们离地面的高度大约从50千米开始伸展至1000千米以上.电离密度较高的几层约离地面80-500千米;它的低层称D区,其上层依次称为E,F等区.它们的高度,厚度和电子密度随昼夜及季节而变化,也手太阳活动(例如,太阳黑子等)的影响.短波波段的无线电波能被电离层折射而返回地面,从而完成远距离短波无线电通信.

5.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气,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组成成分最主

要的是氮,氧,氩三种气体,它们占了大气总量的99.97%.在干洁空气中,二氧化碳和臭氧的含量很不稳定,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较大.

6.高层大气:平流层顶以上的大气,气压很低,空气密度很小.到2000-3000千米的高空,大

气的密度已与星际空间的密度非常相近。这里的一些高速度运动的空气质点经常散逸到宇宙空间去,这个高度可看作地球大气的上界。在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

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力状态,故而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通信有重要作用。

7.地面辐射:地面以辐射形式向上空放出的热量。地面温度愈高,辐射愈强。这种过程在

昼夜见不断进行着。

8.大气保温效应:大气能让太阳的短波辐射自由通过而到达地面,又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

射,并将其一部分重新向地面放射,从而起到对下层空气的保暖作用,称“大气保温效应”。过去曾称之为“温室效应”,实质上两者的物理过程并不一致。

9.大气逆辐射:大气主要是靠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热,而极少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大

气增热以后,其本身是日夜不停地向外辐射,称为大气辐射,其辐射方向是朝向四面八方。其中一部分投射到宇宙太空,一部分向下投向地面。向下的一部分因刚好同地面辐射方向相反,故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地面通过长波辐射而实际损失的热量少一些,亦即减少地面有效辐射。

10.潜热输送:指地面上的水蒸发成水汽要吸收热量,水汽到空中凝结时又要放出热量,从

而把地面的热量输送给大气。

11.湍流输送:是指空气的不规则运动,将地面热量输送给大气。

12.气压梯度:在气压降低方向上,单位距离内气压减少的数值。天气图上的等压线愈密集,

气压梯度愈大,风速亦愈强。

13.风: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上常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通常用风速(或风级)表

示。风能促使干冷空气和暖湿空气发生交换,常是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风是一种自然能源。

14.地转偏向力:亦称“科氏力”。在地球上随着地球自转的坐标系中的观察者,观察到相

对于地球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不断偏转时所假设出该物体受到一种使之偏向的惯性力在北(南)半球,该力作用于运动物体的右(左)方,量值等于地球运动速度的乘积之两倍,即科氏参量与物体相对于地球运动速度的乘积。

15.水平气压梯度力:对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大气来说,有的地方气压高,有的地方气压低。

这样,在地区之间就出现了气压差。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称为气压梯度。因为它是表示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变化情况,所以也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只要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这个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16.热力环流:指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17.大气环流:大气圈内空气作不同规模运行的总称,或大气圈内空气的平均运动情况。是

大气中热量、动量、水汽等输送和交换的重要方式,是形成各种天气和气候的主要因素。

大气环流场的水平尺度可达几千千米,垂直尺度可达十几千米。时间尺度一般在两天以上,大气环流是构成全球大气运行的基本形势,是大范围天气形势和全球气候特征的主导因素,也是各种天气活动的背景。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素是太阳辐射能在地球上的非均匀分布,它构成为大气环流的原动力,以及高能粒子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的振动,地球表面的摩擦作用,海陆分布及地形的影响。大气中热量、动量、水分等的输送和平衡,是研究大气环流的基本着眼点。

18.极锋:是极地气团和热带气团之间形成的锋。我国夏季半年天气变化及农业气候条件的

好坏,均与极锋活动有关。冬季半年极锋南退,对我国天气影响较小,但有时出现在华南高空,形成大面积持久阴雨天气。极锋大致每年4月开始登陆,此时极地大陆气团势力较强,常可南下东南沿海,极锋极不稳定,往往还退到海上。5月以后热带海洋气团势力逐渐增强,极锋向北到达长江流域。7-8月,锋面最北界推到东北、内蒙南部和黄河上游一带。9月迅速撤退,然后重返大洋。

海陆热力差异: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热力性质之差异。海洋上气温变化幅度(年变化和日变化)和最高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较同纬度陆地上小,变化较缓慢。夏季时陆地较海洋增温快,增温多,形成相对的热源,海洋上成为相对的冷源。冬季时情况正好相反,陆地降温强度比海洋大,成为相对的冷源,而海洋成为相对热源。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的这种冷、热源变化,好象是巨大的热机,直接影响到海陆间的气压分布,使完整的纬向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闭和的气压活动中心。

19、季风环流:主要由于海陆间热力差异及这种差异的季节变化,使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的改变,形成季风环流。有冬季和夏季风之分。冬季,大陆气温比同纬度海洋

低,气压比海洋高,气压梯度力由大陆指向海洋,气流从大陆流向海洋,形成冬季风。如我国东部季风区,冬季为冷高压所控制,高压前缘的偏北风成为我国东部冬季的主要风向。夏季,大陆上气温比同季度海洋高,气压比海洋上低,气压梯度力由海洋指向大陆,气流是从海洋流向大陆,形成夏季风。如夏季,亚洲大陆为热低压所控制,同时太平洋高压西伸北进,高低压之间的偏南风就成为亚洲东部的夏季风。

20、低纬环流: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由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流到北纬30度附近上空时偏转成了西风,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就不能在继续北流,而是变成自西向东运行了。由于赤道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过来,又不能继续北进,便在北纬30度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致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在近地面,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副热带高压指向赤道低压,大气在由副热带向南流动过程中,逐渐向右偏转为东北风,叫做东北信风。东北信风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赤道地区辐合上升。这样便在赤道与北纬30度之间形成一个低纬度环流圈。

21、中纬环流: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流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逐渐右偏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北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逐渐右偏成东北风,称为极地东风。较暖的盛行西风与寒冷的极地东风在北纬60度附近相遇,形成锋面,称为极锋。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了副极地上升气流。向南的一支气流在副热带地区下沉,于是在副热带与副极地地区之间构成了中纬度环流圈。

22、高纬环流:副极地上升气流中,向北的一支气流在北极地区下沉,正好补偿极地南流的空气,于是在副极地与极地之间构成了高纬度环流圈。

23、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它是夏季在亚洲大陆上形成的低压中心。中心位置在印度半岛西北部。它的一个地槽伸向我国东北及西伯利亚东部,另一个低槽伸向非洲伸向撒哈拉沙漠。冬半年,完全消失。

24、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冬季在亚洲北部、西北部,即西伯利亚、蒙古一带生成的强大高压中心,中心强度为全球高压之冠,以冬季最强。在其控制下,天气晴朗冷冽,每一次高压南侵都使气温下降,有时形成“寒潮”。但高压活动最多时间并不在冬季,而在春季,夏季高压消失。

25、锋面:性质不同的两种气团的狭窄过渡区域。附近的气流常较活跃,形成一定特点的云雨天气分布,有时伴有大风。锋面与平面的交线称为“锋线”。有时也将锋线称作锋。

26、冷锋:冷气团向暖气团区移动时,冷暖气团的分界面与地面的交线。因移速不同,有快移和慢移两型。前者经过本地时,常依次出现雨层云、高层云、卷层云、卷云等云系,同时伴有连续性雨或雪和大风。后者临近本地时常形成浓积云、积雨云等云系,常伴有强烈阵雨、雷暴、大风等天气,一般风雨的持续时间较短。冷锋过境后,风也随之逐渐减少,气温常下降。

27、暖锋:暖气团向冷气团区移动时,冷暖气团的分界面或该界面与地面的交线。暖空气常沿暖锋滑升于冷空气之上,使其中水汽凝结,产生云雨。暖锋临近一地时,常依次出现卷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等云系。往往伴有大范围的连续性雨或雪;若暖空气异常活跃,也可产生对流天气。

28、气旋:“低气压”的一种。为中心气压低于毗邻四周的大气旋涡的总称。在北半球,低气压区气流做反时针旋转,南半球做顺时针旋转。主要有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两大类。29、反气旋: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的大气旋涡,使空气自中心向外流散。由于受地球转动的影响,在北半球做顺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做逆时针方向流动。地面高气压一般出现在冬季,由于下沉气流而少云雨和大雨。高气压按照热力结构可分为两种,一种是

冷性高气压,多出现在中纬度的大陆地区,主要由冷空气组成,常称为“冷高压”,其强度从地面向上逐渐减落。另一种是暖性高气压,多出现在副热带地区,当中心空气暖于四周而形成,垂直伸展范围很大。

30、气候:指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由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性质等因素相互作用所决定。

31、植被:在一定的地区内,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的泛称。例如,全球地表的植物称为“世界植被”,某个地区的植物称为“地方植被”,栽培的农田或树林称为“人工植被”,天然森林或草甸称为“自然植被”。

32、气候资源:“有利于人类经济活动的气候条件。例如,自然界的热量、光照、水分和风能等。我国气候资源十分丰富,是合理的农业区划和工业布局的依据之一。

33、雾凇:有雾或毛毛雨时,附着于地表或物体表面的冻结物或凝华物。一般呈白色而质较松脆。

34、台风:发生在北太平洋西部的热带气旋,是一种极猛烈的风暴。西洋面上局部聚积的湿热空气大规模上升至高空,周围低层空气趁势向中心流动,在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空气大旋涡,直径一般约200-1000千米。中心是“台风眼”,半径多为5-30千米,气压很低,风小浪高,云层裂开变薄,有时可见日月星光,其四周则是高耸的云壁。狂风、暴雨均发生在台风眼之外。台风形成后,常自东向西或西北移动,称“台风转向”。我国规定台风中心附近地面(或海面)最大风力达6-7级为“热带低压”,8-9级为“台风”,12级或以上为“强台风”。袭击我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以7-9月最为频繁。台风的破坏力很大,为灾害性天气之一。被袭击地区常有狂风、暴雨,沿海岸则多有高潮、巨浪。但台风深入内陆,风力减落,所带来的雨水,有时对解除旱象有很大好处。

35、暴雨:一般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我国气象规定:(1)一小时内的雨量为16毫米或以上的雨;(2)24小时以内的雨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我国暴雨主要出现在夏季,南方地区在春季和秋季也有出现。各地气象部门根据当地雨量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程度,分别订出更具体的发布暴雨警报的标准。形成暴雨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低气压的发展、长时间的锋面活动、强烈雷雨以及台风影响等。地形的影响,也往往促使暴雨的形成。

36、寒潮:灾害性天气之一。指自极地或寒带向较低纬度侵袭的强烈冷空气活动。寒潮前锋经过地区,短期内气温急降并伴有大风,常有雨或雪;前锋过境后,若天气晴朗,风力微弱,常有冰冻和霜出现。每年晚秋到早春,我国大部分地区经常会遭受寒潮的侵袭。

37、干热风:出现在温暖季节的一种干而热的风。干热风袭来时,常使气温显著升高,温度显著降低,蒸发迅速,严重时往往导致农作物的枯萎或死亡。

38、飓风:中国古书中把台风或寒潮大风均称为飓风。也有把风速达每秒32.7米以上的12级的大风称为飓风,它有很大的摧毁力。还有把发生在大西洋、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称为飓风。

39、干旱:是因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严重的干旱会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40、大暴雨:24小时内降水量在100-249.9毫米之间的称为特大暴雨。

41、暴雨洪涝: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称暴雨洪涝。它使国民经济和人民财产蒙受巨大损失。

42、台风警报:气象台的预报员,根据所得到的各种资料,分析台风的动向、登陆的地点和时间,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介,及时发布的台风预报和紧急警报。让公众做好应付准备,同时也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发布台风警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43、臭氧层:平流层中臭氧集中的层次。其浓度最大部分位于20-30千米的高度,因太阳紫

外线的光化作用所致。太阳辐射的紫外线绝大部分被该层吸收。臭氧虽然集中在该层,但其

含量仅占同高度空气的体积的十万分之一以下。臭氧量随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变化而不同。

44、酸雨:通常指含大量二氧化硫的烟气在大气中逐渐氧化成酸性氧化物后,再与大气中的

水汽结合成雾状的硫酸,并随雨水一起降落下来。它是大气遭受严重污染的一种表现。酸雨

中还可能含有硝酸、盐酸等酸性物质,成分复杂。其危害是:使土壤酸化,腐蚀建筑物,影

响动植物的生长和人体健康。

45、氟氯烃化合物:人工在制冷工业上发明出来的一种制冷剂。它能破坏大气中的臭氧,使

大气中的臭氧总量减少。

第三单元 海洋环境

海岸带:海水对陆地作用的地带。分为:(1)海岸,现代海岸线以上狭窄的地带。包括

上升的古海岸带。(2)潮间带:平均低潮面与平均高潮面之间的地带。(3)水下岸波:平均

低潮面以外的浅海地带,包括下流的左海岸带。

大陆架:也叫“陆架”、“陆棚”、或“大陆棚”。 围绕陆地的平浅海底。其范围,陆侧起

自低潮线,外缘起于海底坡度急增处。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面积约占海洋总面积的7.6%,

宽度从极狭窄到`1000千米不等。地势平坦,平均坡度仅600'?,部分地段有微小起伏和水

下谷地。大陆架海区水产资源丰富。海底多蕴藏石油、天然气。

盐度:早期定义为:在1000克该海水中溴和碘被当量的氟置换,碳酸盐转化为氧化物,

有机物全部氧化后所含固体的总数。单位为克/千克。1978年提出盐笃信定义:某一海水样

品的实用盐度S 用相同的温度150度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样的电导率与氟化钾溶液的电

导率之比15k 来表示 S ∑==502/15i i i k

a ,式中,0a =-0.1629,3851.252=a , a 3=14.0941,

7081.2,0261.754=-=a a .按此便算得常用表自1982年1月1日起在国际上采用。

海峡:连接陆地之间连续两个海或洋的较窄水道。例如,连接东海和南海的台湾海峡,

连接太平洋和北冰洋的白令海峡等。

波浪:海洋、湖泊、水库种的水体,在外力作用下,水质点离开平衡位置而往复运动,

并向一定方向传播的现象。按成因有不同的名称,如,由风的作用而产生的波浪,称为“风

成波”,亦称“风浪”;由地震而产生的波浪,称为“海啸”;由于气压突变而产生的波浪,

称为“气压波”等。此外,还有引力潮力作用和船舶航行而产生的“潮波”和“船波”等。

直接处于作用力范围内的波浪称为“强制波”;在作用力停止后,或传播到作用力以外的波

浪,称为“长浪”,亦称”涌“、“涌浪”或“余波”。按波长和水深的关系又可作以下区分:

当波长大于25倍水深是称为“长波”,上述海啸、潮波和气压波等均是;水深大于半波长的

波浪称为“深水波”;水深小于半波长的波浪称为“浅水浪”。

潮汐:任意天体在其他天体引潮力作用下产生形变或波动的现象。地球处固体地球本体

外,有海洋和大气圈。固有固体潮、海洋潮汐和大气超三类潮汐。固体潮是地球体的一种变

形现象,海洋潮汐和大气潮汐则为一种复杂的长波运动。

钱塘潮:也叫“海宁潮”,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上的涌潮。以每年夏历八月十八日在海宁

所见者为最著。因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向内渐渐窄狭,潮波传播受约束而形成。涌潮来袭时,

潮头壁立,波涛汹涌,犹如万马奔腾,成为自然界之壮观。潮头高度可达3.5米,潮差可达

8.9米。

潮间带:海滨潮水涨落的地带。依据大小潮的高潮线和低潮线的范围,可划分为三带:

高潮带中潮带和低潮带。

海啸:海底地震或火山爆发所引起的一种海水波动现象。其震动周期大约是几分钟到一小时。波长很长。波高到外海并不显著,当波浪传至近岸时,因水深变浅而增高,达几米甚至十余米,可是海水泛滥成灾。这种现象又称“地震海啸”。

风海流:因盛行风对海面所持续作用所产生的切应力而引起的海流。海水在风的切应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后,海水的堆积和密度的重新分布导致派生的压强梯度力,并且使海水的流动与之相适应,只受单一风的作用而不受上述派生因子影响的风海流称为漂流。

密度流:因相邻海区的海水密度沿水平方向的差异而形成的海流。由于海水密度的水平分布随深度的增加而渐渐趋于均匀,密度流往往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补偿流:某一海区因海流带走大量海水而引起海面降低,临近海区的海水即三流来补充。这种海流,称为“补偿流”。分为铅直方向补偿流和水平方向补偿流两种。前者又可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

黑潮:被太平洋西部六十最强的乱流,为赤道海流在菲律宾群岛东岸向背西向强化而成主流沿中国台湾岛东岸、日本琉球群岛西侧北流,直达日本东南岸。在台湾岛东面外海宽约100-200Km,深400米,流速最大时每昼夜60-90Km,水面温度夏季达29度,冬季达20度,均向北递减,成北纬40杜甫金鱼其签到海流相遇,在盛行西风吹送下,再折向东成为北太平洋流。

海水:一种存在天广阔海洋中的特殊天然水占地球上所有水量的97.2%,溶解又复杂的化学成分。海水中的化学元素的含量差别很大,除氢和氧外,每公斤海水中还有在1毫克以上的元素有十一种(如镁、硫、钙、钾、溴、锶、硼、碳、氟)

称为“海水主要元素”,含量占海水全部元素的99.8-99.9%。其余六十多种(锂、铷、碘、铀、金等)。元素的含量均在1毫克或1毫克以下,称为“海水微量元素/;在微量元素中,磷、氮等“营养盐类”,海量虽少,但变化极大,对海洋生物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又把他们单独分出来,称为“营养元素”。

大陆坡:也叫“陆坡”或“大陆斜坡”。大陆驾与大洋盆地之间较陡的斜坡,上多起自大陆架的外缘,坡麓逐渐过渡到大洋盆地,包括大约200-2500m的深度范围,平均坡度3-6度,其上游海底峡谷发育,表层有的地方又基岩露出,也有的地方覆盖又很厚的沉积物。

海上平台:从海重活海底竖起并深处海面的平板状态面,其上装有钻塔和海底钻探、采集的设备。主要供海上勘探和生产海底石油。按发展历史分为两大类:(1)固定式平台;(2)移动式平台。

海水淡化:海水脱除盐分变为淡水的过程。主要方法又四中,即热能法(蒸馏法和冷冻法),机械能法(压透析法和反渗透法),电能法(电渗透法)和化学能法(溶煤油法和离子交换法等)常用的是蒸馏法,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等。

海洋牧场:利用天然饵料丰富的浅海(水深20-30米)、港湾和滩涂等地养殖经济海藻和鱼虾、贝类等还产品的场所。犹如在草原牧场上放牧,故名,把海域变成海洋牧场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使海产品“农业化”,也称“海上农业“,即实行耕种——管理——收获。(2)“牧业化”,亦称为“海洋牧业”,即把人工培育出来的鱼虾等有计划地投放到自然海区内,时期省长、发育,当达到一定规格时,进行捕获,它能充分利用天然饵料和发挥自然海域的生长潜力,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海产品。

集装箱:20世纪发展起来的重要的货运技术。铁路和公路的集装箱是一种标准尺寸的密封箱。20世纪60年代,因为有了专门为集装箱运输设计的新型船舶,才使集装箱成为远洋航运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装箱船又大又快,甲板上下都能装载集装箱,货物易装易卸,使停港时间减至最少,增加航运次数,但港口设备复杂,投资浩大。

赤潮: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海水或淡水水域中,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的繁殖引起水色异常现象称为赤潮,它是受有机物污染,生物可利用的氮,磷,碳等营养物质大量增加造成水

域福营养化,为赤潮生物大量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盐类。赤潮多发生在内河,河口,港湾或有上升流的水域,一般以春,夏较常见。赤潮大量繁殖,引起海水严重缺氧,甚至形成硫化物使海洋生物大量死亡,人若食用这些生物也能中毒致死。

专属经济区:这是发展中国家在当前海洋权斗争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中心内容是沿海国家有权在其领海以外划定一个经济区,对该区域的一切生物和矿产资源拥有所有权,在该区域实行专属管辖区,单允许外国船舶航行或飞机飞越以及敷设电缆和管道。

厄尔尼诺现象:位于赤道东太平洋水域的秘鲁洋流水温反常升高、鱼群大量死亡的现象,一般出现在圣诞节(圣字耶酥诞辰)前后,而厄尔尼诺(Elnino)在西班牙文中即为“圣子”之意,故名。它是当南方涛动减弱导致海西信风的异常减弱时,促使表层海水不易流散,减少冷海水上翻,迫使冷水中的大量浮游生物因不能到达海水表层,从而造成鱼类饥荒,进而使食鱼为生的海鸟也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现象。在正常年份,这一现象只是局部的,只在冬季持续出现,但每隔2—7年这一现象会急剧发展,海水表层增温现象遍及整个中、东赤道太平洋水域,表层水温可比常年偏高3—6摄氏度,某些海区的海水表层高温现象可维持一年以上,对全球天气气候的短期振动会有重大影响。近百年来,著名的厄尔尼诺年为:1891年、1898年、1925年、1939—1941年、1953年、1957—1958年、1965—1966年、1972—1976年、1982—1983年。

南方涛动:热带太平洋区气压与热带印度洋气压成相反变化的振荡现象。当前者气压偏高时,后者气压趋于偏低,反之亦然。上述两大洋气压变化的反位相配置,大致以三年的周期交替出现。它实际反映全球低纬度大气与海洋间大型环六长期变化的一种重要特征。当南方涛动偏强时,太平洋与印度洋低纬信风加大,导致秘鲁洋流加强,反之,当南方涛动异常衰弱时,近赤道太平洋的信风大大减弱,从而使秘鲁洋流水温明显上升,有时可比常年偏高3—6摄氏度,因而形成Elnino现象,并对中高纬甚至全球天气气候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南方涛动减弱常是Elnino发生的一种前兆。

第四单元陆地环境

第一节

1.岩石圈:由地壳和软流上层以上的上地幔顶部坚硬岩石组成,具有持久的抗剪能力,厚度约70—150千米,现在所认识到地质构造现象主要发射主要发生发生与岩石圈。板块构造理论的构造单元—板块,即由岩石圈划分而成的不同块体。

2.地壳:地球的最上层圈。由岩石组成,其下界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它在全球上厚度和成分极不均匀。大陆下的地壳平均厚度30多千米,岩石中硅铝成分较多,青藏高原是全球地壳厚度最大所在,厚达65千米以上,在海洋下地壳厚度只有5—8千米,岩石中铁镁成分较高。再大陆和海洋之间岛弧地带和部分大陆边缘地带的地壳厚度和成分都具过度性质。在大陆地壳中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有一个明显的间断面,即康拉德不连续面,此面厚度长在22千米左右,它把大陆划分为上下两部,上层成分推测与花岗岩相近,称“花岗岩层”,下层成分推测与玄武岩相近,称“玄武岩面”。海洋地壳缺乏花岗岩层。地壳表层因受大气水生物作用,可形成土壤层,风化壳和沉积岩层。平均厚度在各个大地构造圈不同,差距达1 千米至10千米。

3.地幔:地球中部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固体层圈,顶面“莫霍面”,底面“古登堡面”。其体积占地球忠体积的82/100,质量占地球忠质量的67。8/100,物质密度自3,32克/立方厘米增加到5。66克/立方厘米,莫霍面以下至1000千米处为上地幔,其中在400千米及600千米深处有地震波的二级不连续面是矿物在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在这些深度上发生相变的结果。上地幔的成分居认为是三份纯橄榄岩和一份玄武岩组成的所谓地幔岩。1000千米到2900千米为下地幔,波速变化均匀,其成分比上地幔含铁更多。研究地幔特别是上地幔

物质成分,物质相变和对流对于揭示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的能量和物质来源以及有关矿产的形成和分布有重大意义。

4.地核:位于地幔以下地球中心层圈。地下2900千米至5100千米的深出为外核,5100千米到底心为内核。外核横波不能通过,为液态。内核中纵波可以转换横波,故内核具有刚性,是固态。地核物质密度为9。7—17,压力达300万—360万大气压,温度为2000—3000摄是度,最高不超过5000摄适度。质量为地球忠质量的31。5/100,体积占地球总量的16。2/100。其成分主要为铁,镍,并含有少量的轻元素,可能是硅,钾以及氧,一般认为由于流体外核运动,按照磁流体力学的规律引起激发电机效应而的地球磁场。

5,矿物:有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和性质。呈结晶者还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它们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相对稳定,当外界条件改变一定程度时,原有的矿物就发生变化是组成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单元。以知矿物有三千多种,最常见只有二三十种。绝大多数矿物为固态物无机物,液态如汞,气态如氦以及有机矿物如琥珀为数甚少。再固态矿物中绝大部分结晶质,只有少数为非晶质,来自地求以外其它天体的天然单质成化合物称“宇宙矿物”。有人工方法所获得的某些与天然矿物相同或相似的单质或化合物称“合成化合物”。矿物原料和矿物材料是极为重要一类天然资源,广泛应用与工农业及科学技术的各个部门

6.矿产:经地质成矿作用,使有用矿物或有用元素含量达到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矿产,是采掘工业的劳动对象。一般可分为燃料资源,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等。矿产分布状态和储量往往直接影响采掘工业的布点和矿产规模,其质量好坏对利用价值,加工工艺过程以及产品成本,劳动生产率等都有很大影响,而地区组合特点`侧影响原料产品体系和地区发展方向年。

7.岩石:组成地壳的物质之一,是地壳中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并按一定结构构造构成的地质体,主要是造岩元素所构成的矿物的天然集合体,少数为玻璃质物质。有的是有多种矿物组成的如花岗岩;有的是有一种矿物组成的如大理岩。少数是天然玻璃组成的,如黑耀岩。岩石的种类很多,根据成因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一般指性质坚硬的种类,广义还包括生产出砂,砾和火山碎屑等。

8岩浆岩:又成火成岩,由岩浆或熔岩流冷凝固结形成的岩石。如辉长岩,安山岩等,因在高温条件下形成故名。自然界还有一些具火成岩外貌的岩石但不是以岩浆方式形成的而是交代作用或花岗岩化作用的结果,如部分花岗岩。按照岩浆位置的深浅分

分侵入岩[1。5—3千米为浅成岩,3千米以上为深成岩]和喷出岩(地表冷凝的)两类。如距地表很近(《1。5千米)冷凝又称“超浅成岩”或“次浅成岩”。

9.沉积岩:又称“水成岩”。由地表或近地表形成的地质体。它们是在低温和低压的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的产物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在陆壳表面分布极广,占所有各种岩石种类的75/100,但往下到地壳深处侧逐渐减少,因此,它是构成地壳表层的主要岩石。沉积岩中以粘土岩。砂岩及碳酸盐岩最为重要,占沉积岩总量的98-99/100,沉积岩绝大多数是层理构造常夹有生物化石,其中蕴藏着大量而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如可燃性有机岩(石油,煤,天然气等)和岩类矿产几乎全部产于沉积岩中,其它如放射性原料,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有和分散元素,农业化肥原料。非金属矿产资源中沉积岩占很大比重。

10变质岩: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岩石经变质作用后由于重结晶作用,变形及破碎作用,变质分异及交代作用等的影响,使其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与原岩有明显不同,变质越深差异越大。如变质岩中经常出现变质矿物变晶结构以及片理构造等变质岩在地壳上分布很大占整个地史4/5的前震旦纪地层全部由变质岩组成构成大陆的结晶基底,变质岩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主要是铁,铜,铅,锌,金等金属矿床以及菱镁矿,石墨,滑石,石棉

等非金属矿床。

11矿石:常指从金属矿床中开采出来具有冶炼某种金属价值的固体物.质,一般由有用的金属矿物(矿石矿物)和与其伴生的脉石所组成。如铁矿石包括有用的含铁矿物和无用的杂质(石英,粘土物质等)。从非金属矿床中从非金属矿床中开采出来有用固体物质也称为矿石,如黄铁矿石,磷矿石,石棉矿石。

第二节

1.地质作用:改变地壳组成物质(岩石和矿物)结构和构造以及地貌作用形态的自然做用。

按地质作用营力来源可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是地球外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营力(以太阳能和重力作用为主要能源)所引起的地质作用包括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等。内力作用是地球内部营力(以放射热能、重力,地球旋转能,地球内部化学能等为能源)所引起的地质作用,包括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和地壳活动等。

2.内力作用:有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重力能及地球旋转所引起的作用。它不仅作用于地表,改变地表的轮廓,形成陆地和海洋,塑造山岭和低地,更作用于地球内部,改变地壳物质成分,结构和构造,形成矿床,甚至作用于地幔,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火山,地震等。

3.外力作用:地球表面以太阳辐射能,重力能,日月引力为能源,通过大气,水,生物等外力所引起的作用,发生在地壳的表层,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使地表地形发生变化,削平山岭,填塞低地,是地壳表层的化学元素发生分散或富集,形成矿床。按照外力性质可分为流水作用,波浪作用,冰川作用,海流作用,地下水作用,风力作用等。按照作用方式可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块体作用等。4.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地壳或岩石圈由于物质分异,按对流、地球自转等原因而产生变位或变形的运动。包括地面升降,大陆漂移及褶皱断层等构造的形成。按其运动方向为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二者不能截然分开,只是一定时期一定地点以一种运动为主。由于地壳运动,在地质历史中地球各处不断发生海陆变迁,山脉的升起岩石变形的地质构造,板块间俯冲分离和剪切。其运动幅度很大,但速度一般缓慢,在地槽区或板块边缘相对运动较强。在地台或板块内部相对运动较弱。地壳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控制各种矿床的形成。有时绝大部分地震的原因。在理论上地壳运动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起源及运动规律。一般把第三纪或新第三纪以来发生地壳运动称为“新构造运动”。

5.水平运动:地壳或岩石圈物质大致沿地球表面切线方向进行的运动。是按照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向来分的。地壳运动引起的水平位移,使地表岩层在有些地方发生弯曲隆起,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有些地方则断裂张开,形成裂谷或海洋。

6.垂直运动:地壳或岩石圈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运动,也称为升降运动。它常表现为大规模的缓慢的上升或升降,形成规模不等的隆起或拗陷,并引起海侵,海退。也就是导致海陆的变化。两种运动不可截然分开。一定时期以一种运动为主。

7.板块: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论和海底扩张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球大陆岩石圈的结构形态。他们认为漂浮于软流圈之上的岩石圈,被各种断裂和构造活动带分割成很多板块,称之为板块。全球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板块。除太平洋板块为大洋板块外,其余均为陆地和海洋组成的。六大板块中又划分出许多小板块。板块边缘是地壳运动最激烈的地方。

8.软流层:地表以下70—150千米(即自地幔低速带顶面开始)至几百千米(850—1000千米),位于岩石圈之下的上块地幔层。岩石在此深度已无持久的抗剪能力,呈塑性状

态而可以缓慢流。板块构造理论中的地幔对流就是在软流圈中进行的。岩石圈板块既在软流层之上受对流体的驱动而漂移。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皆与软流层有关。

9.褶皱: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产生的一系列波状弯曲。褶皱基本单位是褶曲,褶曲是岩层的一个弯曲。它是由褶曲要素构成的,核是褶曲的中心部分,翼是褶曲核部两侧的岩层,一个褶曲有两个翼。褶曲基本形式为背斜和向斜。根据轴面产状可分为垂直倾斜、倒转、平卧和翻卷褶皱。

10.背斜:褶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核部为老岩层,翼部为新岩层的褶曲。正常情况下,背斜褶曲的外形是岩层向上的弯曲变形,岩层自核部向翼部倾斜。如两翼岩层倒转,形成扇形褶曲,岩层自翼部倾向核部。看上去外形好象向斜,但仍为背斜。

11.向斜:褶曲构造中岩层向下凹曲的部分经侵蚀后,核部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且对称式重复。向斜形成之初是地形上的低地,既向斜成谷,称“向斜谷”。向斜的不同部分又遭不同称度的风化剥蚀,如两翼破坏块,核部破坏慢,结果是向斜核部地势高于两翼,向斜成山称“向斜山”。

11.构造地貌:在构造运动和地质构造控制下造成的地貌。又巨型的星体构造地貌和大型的大洋和大陆的地貌,区域性大的构造所成的大地构造地貌,如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碰形成的喜马拉雅山高山地貌。有褶皱、断层、火山活动和地震等形成的中小地质构造地貌,如背斜山、断块山、火山和断陷盆地等,一般划分为星体构造地貌,大地构造地貌,褶皱构造地貌,断层构造地貌及火山、熔岩流地貌等。

12.断层:岩层破断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运动的断裂构造。

断层面下面(如图左侧)为下盘,图右侧为上盘,箭头表示两盘沿断层面相对移动的方向。该破裂面称断层面。两旁的岩块称盘,如断面是倾斜的,在断层面上面称为上盘,如上图。如断层面是直立的,就没有上下之分。根据两盘相对移动性质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等。引起断层基本动力来源是地壳运动和重力。它是岩层中常见的构造,但规模不同,大的可延长数十数百千米,小的仅出现在局部。地下岩浆与岩浆有关的气液物质,地下水、石油、天然气等常沿断层活动,迁移和储存形成有用的矿床。同时断层有对已成的矿床起错断和破坏作用。近期仍然活动的断层对工程,水利等建设具有破坏作用,断层的突然性活动是引起地震的重要原因。研究断层对找矿床,勘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震地质等具有重要意义。

13.自流盆地:又称“承压水盆地”,埋藏有自流水的盆状向斜构造或拗陷。可分为补给区、承压区和排泄区。补给区一般在自流盆地边缘,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在补给区渗入地下,补给承压区含水层。承压区一般在自流盆地内部,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是承压水,排泄区含水层露出地表,其位置一般比补给区同一含水层的位置低,地下水有此处流出地表。

我国华北寒武奥陶纪、华南石炭二迭纪地层常构造自流盆地。

14.风化:地表或接连地表的岩石,在常温常压情况下,由于温度的变化,水及水溶液作用,空气和生物的作用等发生机械崩裂或化学变化的过程。它是地球与宇宙空间、岩石圈与大气圈、水圈与生物圈之间物质与能量转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根据岩石破坏的方式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物理风话音温度变化,晶体生长,水,冰及风的作

用,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岩石发生机械的破碎。化学分化在水,氧和溶于水中的各种酸的作用下,使岩石氧化、水解、水化、淋滤而分解并产生新矿物的过程。生物风化指生物对岩石的破坏过程,主要有生物体对岩石的机械破坏和化学破坏两种方式。15.侵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各种外营力对地表破坏并掀起地表物质的过程。如河流侵蚀,风力侵蚀,冰川侵蚀,海浪侵蚀和溶蚀作用等。后者以流水侵蚀为主,认为仅是流水对地表的破坏作用,其中以河流沟谷的侵蚀最为明显。按期作用方式可分为三种:(1)下切侵蚀,是流水垂直地面向下的侵蚀。(2)侧方侵蚀,流水在河谷沟谷较塞,坡度较缓条件下横向侵蚀。(3)溯源侵蚀,是水流或河流为达到河床纵剖面的均衡,调整水动力强度,河流在河床各点加深,总体上从侵蚀基面向上游推移,是河流源头或沟头后退的一种侵蚀作用。

16.搬运:各种外营力风化和侵蚀形成的,破碎物质,在介质中迁移的过程。如流水搬运、冰川搬运、风力搬运等。有的物质以固体状态进行搬运,称“机械搬运”,如岩石或矿物的碎屑在水、风或重力作用下搬运。物质以真溶液或胶体溶液状态进行搬运。如溶解于水中的钠、钾、钙、镁离子或铁锰铝硅的氧化物胶体在水中的搬运。称为“化学搬运”。

有的物质被生物吸收,如钙、磷等元素,是特殊的搬运方式,称“生物搬运”。

17.沉积:被搬运的物质因介质性能改变,不能继续搬运而发生沉淀或堆积过程,堆积下来的物质称沉积物。固体状态搬运物质因搬运动能减小,或因搬运物的量超过其搬运能力,受重力作用而沉积,称机械沉积。如河谷风沙、砾石沉积。其溶液或胶体溶液状态的搬运物质,因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改变而沉积,称化学沉积,如海水中的盐类物质通过海水蒸发浓缩作用而沉积及胶体溶液通过胶体的凝聚作用而沉积,通过生物的生命活动也能发生沉积,称生物沉积,如海水中生物吸取各种物质而生长繁殖,同时制造沉积物体或以其遗体堆积下来称为沉积物。

18.固体成岩:疏松的沉积物经过一定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化学的改造而变为固结岩石的过程。固结成岩是外力作用的最后阶段。松散的沉积物被埋藏以后,逐渐处于与地下水隔绝的封闭的还原条件下,由于厌氧细菌的作用,有机质腐烂分解,产生H2S、CH4、NH3、CO2等气体,将碳酸盐矿物溶解成重碳酸盐,将变价金属元素的高价氧化物还原称低价硫化物,介质由酸性变为碱性,沉积物形称新的球状黄铁矿、菱铁矿等自生矿物及结核等胶体矿物脱水老化,沉积物压缩胶结,最终固结为岩石。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固、胶结和重结晶等作用方式。压固作用是由于沉积物的厚度不断增大,松散沉积物中附着的水分逐渐被排出,颗粒间的空隙减少,体积缩小,密度增大而固结成岩。压固作用是粘土岩的主要成岩方式。胶结作用是填充沉积物空隙中的溶于水的矿物质,通过化学沉淀将分散的颗粒粘结在一起的过程。常见的胶结物有硅质、钙质、铁质、粘土质和火山灰等。胶结作用是碎屑岩的主要成岩方式。重结作用是岩石中的矿物在固态下质点重新排列,晶粒逐渐增大的过程,重结晶作用是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的主要成岩方式。19.冲积扇:山地河流出口处的扇形堆积地貌的河流流至山麓出口处,流速降低,分成多股水流,呈放射状向外流动,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下来,河床也因堆积抬高而不断变迁改变形成冲积扇,其外形似扇,自扇顶向扇缘地面逐渐降低,坡度逐渐变小,堆积物逐渐变细,分选性逐渐变好,其组成物质逐渐似冲积物。太行山东麓的冲积扇,地面有一定的坡度,地表水与地下水均较丰富,一般无盐渍化现象,成为这地区的农业基地。。20.三角洲:河口区由沙洲、沙嘴等发展而成的冲积平原。平面轮廓多呈三角形,即顶端指向河流上游呈三角形,故称三角洲。河流在流入海洋或湖泊时,因流速减低,所携泥沙堆积而成。多地势低平,河流多河道,河网密集,大部是良好的农耕地区。例如我国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依据形态可分为扇形三角洲,主要形成于海水较浅,河流含沙量大,潮汐与波浪作用比较微弱的条件下。我国的黄河三角洲(鸟爪形三角洲),主

要形成于弱潮河口,在河流分汊并携带丰富的泥沙迅速向海冲入的情况下。尖头三角洲,亦称鸟嘴形三角洲,是在河流没有分汊或分汊极少,河流含沙量又不太大的情况下形成。

如意大利的台伯河三角洲是岛屿形三角洲,是在河流含沙量不大而潮汐作用比较明显情况下形成的。如印度的恒河三角洲。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河网交错,土质肥沃,常常是良好的农耕地区或经济发达地区。世界上许多大型三角洲,还蕴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

第三节陆地水

1.水资源: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它不仅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也是工农业生产所必要的物质条件。因此说水是人类所必要的,不可代替的最基本的一种自然资料。广义的水资源包括了组成水圈的各种形态的水体。其总水量目前大约1. 386km3,自然界水资源不仅在地球分布得很不均匀,而且绝大多数目前还是不能为人类直接广泛利用的。在全球占总水量96.5%的海水和占1.74%冰川即属此类。狭义的水资源指分布在陆上利用容易对人类生活和发展工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的淡水资源。它包括河水、淡水、湖泊水、浅部地下水及土壤水,约占地球总量的0.32%。水资源是不断运动的非静态资源是积极参与自然界水分循环的水体。故从水循环特点看,水资源是一种不断更新的可再生的资源。

2.陆地水:分布与陆地上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其中陆地表面水包括冰川和永久性积雪、湖泊、沼泽、河槽(蓄水)等。地下水有潜水、承压水等。

3.地表水:储存于陆地表面的各种水体。如江、河、湖、沼泽、冰川、积雪。地表水是人类生产生活重要资源之一。

4.地下水:岩石和地表松散堆物的孔隙、裂隙以及溶洞中的水,主要为液态,也有固态和气态的。液态地下水的存在形式有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重力水。按埋藏条件和水力特征可分潜水上层滞水和承压水。按赋存形式,潜水承压水、上层之水、双分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地下水可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一般具有溶水稳定、污染少的特点;含有特殊成分或温度较高者,还可用于医疗、热源、饮料和提取有用元素,但它又能淹没矿坑、隧道或引起土壤盐碱等,成为一种有害的地质因素。5.潜水: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不透水层以上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可从高出向低处流动。潜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和地表水又互相补给。分布广,一般埋藏较浅,故常为民用井取用。

6.承压水:充潜在两不透水层之间的透水层中的地水。具有承压特征,即深处的承压水因上部的静水压力而具有水头压力。如钻孔打穿上覆不透水层,承压水因水头压力而升到地表以上就是“自流水”。一般埋藏深,水质良好,水量稳定,是良好的供水源。7.静态水资源:根据水体循环的周期,把循环周期长,更新缓慢,一旦开发利用短时间内不易恢复,并会影响以后利用的水体称为水资源。主要指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等。8.动态水资源:根据水体循环周期,把那些利用容易,交替周期短,开发利用短时间内可以恢复更新的水资源叫动态水资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

9.补给水:自然界水体在永不停息循环过程中,陆地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和相互转化。当一种水体转化为另一种水体,这部分水体称为补给水。以大气降水为最主要的补给。主要包括河流补给和湖泊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补给主要有雨水,季节积雪融水,永久积雪融水,冰川融水,不同时间地点和时期补给水不同。雨季以地下水补给为主。补给关系决定与水位高低。

10.

11.淡水资源:指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那部分动态水,主要指河流、

湖泊、地下水和土壤水等。它还包括大气降水,它不仅是径流的重要形成因素,而且是淡水资源最重要也是唯一的补给来源。请看下表:

天然水造水人工降雨

储水河口拦堵

河流水

地下水库、水库湖泊

供引用的水资源森林蓄水

海水淡化蒸馏法

冷冻法

其他方法

再生水

水资源回归水工业用水杂用水

冷却水

洗涤水

生活用水浴室卫生用水

洗涤水

杂用水

灌溉用水

节约的水资源工业用水自发节水--教育宣传

灌溉用水半强制用水----提高水价

生活用水强制用水-----给水管制

12.补给水:自然界水体在永不停息循环过程中,陆地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和相互转化。当一种水体转化为另一种水体,这部分水体称为补给水。以大气降水为最主要的补给。主要包括河流补给和湖泊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补给主要有雨水,季节积雪融水,永久积雪融水,冰川融水,不同时间地点和时期补给水不同。雨季以地下水补给为主。补给关系决定与水位高低。

13.潜水面:简单地表述相当于水面。但它是潜水的水面。处在潜水的表层,它是潜水位的测量点。潜水面处在表征反映外界影响和潜水本身的流向,它是个自由水面,受埋藏地区地形、岩性等因素制约,可呈倾斜、抛物线和水平等多种形状。

14.水循环:地球表面的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蒸发上升,遇冷凝结,在一定条件下以降水形式落到地球表面,在重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又重新产生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等变化,这种往复循环的过程就是。它是自然界的物质运动,能量转化,物质循环的重要形式之一。它的存在是全球海陆水分处于平衡状态,,而水分状态和数量则将产生千变万化的各种天文现象和天气现象。常用内外循环的分类。

15.海陆间大循环:它又称外循环,发生于全球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它把自然中海洋、陆地的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及构成自然界的水联系在一起。它简单过程:全球的太阳辐射→海陆面蒸发→形成云雾降水→植物吸收和形成地表径流,和形成地下径流及土壤中流入河道→径流入海再蒸发入空中。这个循环保持连续性,包括多种路径。它们之间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

四、五、六节

1.植被(Vegetation):某一地区内全部植物群落的总体。陆地表面分布着有许多植物组成的各种植物群落,如森林、灌丛、草原、荒漠、苔原、草甸、沼泽等,总称为该地区的植被。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自然植被是出现在一地区的植物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植被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敏感的组成要素,对环境有强大的改造作用。组成植被的植物具有转化太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