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职业技术学校课程标准及材料(DOC)

职业技术学校课程标准及材料(DOC)

XX职业技术学校课程标准及教材

一、计算机应用

(1)专业设置:计算机应用

(2)课程目标与定位: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一些计算机的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学生能较熟练使用WindowsXP操作平台,熟练掌握Office的主要软件,对音频、视频、动画等信息能进行简单的处理,具有网络的入门知识。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获取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使用计算机工具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信息获取三种能力;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各专业以的学生而言,应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熟练办公软件、熟练上网操作的能力,以提高其综合素养。

(3)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获取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使用计算机工具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信息获取三种能力。

教学方法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

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

了解——是指对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项目所涉及知识点涉及到的原理、方法能给予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有关操作步骤。

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操作命令,进行Windows XP设置和管理、Word 2003和Excel 2003的熟练使用,演示文稿和网页的制作、Internet的使用。

熟练——是指能独立地完成指定的文档编辑、表格制作和电子邮件收发等项目实际操作,并获得相关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是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总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各专业以

的学生而言,应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熟练办公软件、熟练上网操作的能力,以提高其综合素养。

(4)课程实施:

4.1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非计算机各专业公共必修课,系基础课程。一般情况下,分两学期讲授。具体课时安排如下(理论课时在多媒体教室完成,主要工作是工作任务的布置及对学生完成的项目进行评价和总结,实训学时在计算机实训室完成,为单人单机)

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表

4.2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求

教学班是主要的教学组织,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采用分组教学。上机实验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上机动手操作使得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

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可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教学、阅读指导等。借用多媒体的声像演示,对项目进行展示,提供给学生直观的理论印象。通过实例操作,培养学生运用各应用软件的使用。

(5)教材选用:

1、《计算机应用基础》成结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数控技术

(1)专业设置:数控技术

(2)课程的目标与定位:

掌握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具有对简单零件图进行工艺分析的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技能,完整的加工出简单的零件并能用量具对其进行检测;认识《数控技术》课程学习的一般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

理论教学、实验课程、课外综合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认识《数控技术》课程学习的基本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工程实际问题。课程的定位:数控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3)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数控机床的基本概念,数控机床的分类及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圆弧插补的基本原理;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步进电机、直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数控机床的位移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位移、速度检测方法;自由曲线和曲面加工。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常数控机床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工艺分析和程序编制并获得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以及参与技术改造奠定必要的基础。根据生产一线对机电一体化、数控专业、模具专业应用型高技能岗位人才的基本技能和知识能力的要求,结合职业岗位群的特征,将传统的以知识为主线构建的学科型课程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主线、以任务引领知识、以生产过程组织教学的职业课程模式。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将工作任务设计成学习项目。(4)课程实施:

为保证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要求教师事先对教学内容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对整个教学过程要有一个全面完整的精心教学设计,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进行先期预习,在课堂上采取集中讲授、问题研讨等多种形式解决相关问题,在实习环节采取分组方式,分派各组的工作任务,实行有效的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授课硬件环境要求:多媒体设备、白板、挂图、教具、黑板等。实训室硬件环境要求:仿真实验室,视频录像、数控机床等,例如在数控编程课中老师在讲清了几种基本程序设计方法之后,就由学生应用编程模拟器编制加工程序,然后仿真模拟检验编制得是否正确。

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表

(5) 教材选用:

5.1推荐教材

1、《数控技术》王永章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机械制造工艺》杨殿英机械工业出版社

3、《机械制图》贾静机械工业出版社

5.2教材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

3、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常见机床的认识和理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三、模具制造

(1)专业设置:模具制造

(2)课程目标与定位:

具有正确分析模具零件加工技术要求及工艺性要求的能力;具有正确选择

模具零件加工方法、加工设备与工装、工艺参数的能力;具有正确选择模具装配方法、完成模具零部件的组装及模具总装的能力;具有编制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及装配工艺文件的能力。

(3)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4)教材的选用

1、《注塑模具设计》张维合北京工业出版社

2、《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陆剑中上海理工大学出版社

3、《UG NX8.5》寇文化电子工业出版社

4、《模具制造工艺学》郭铁良高等教育出版社

5、《简易模具设计与制造》罗启全广东科技科技出版社

三、精密设备检测与维修

(1)专业设置:精密设备检测与维修

(2)课程目标与定位:

本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主要专业课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压力、流量、温度、物位测量仪表的工作原理。熟悉压力、流量、温度、物位测量仪表的发展状况。熟练掌握各种压力、流量、温度、物位测量仪表的适用条件、安装要求。在工业自动化设计中能准确的计算所需各种仪表的参数,正确选择使用的仪表及附属设备。解各种自动化仪表的检定方法,及检定设备。

目标:课程目标包括技能目标,知识目标和职业素养目标三方面,以技能目标位核心,由职业岗位分解出于课程有关的能力目标,再由技能目标确定知识目标,并根据职业特点确定职业素养目标。能够根据检测要求选用合理的传感器;能够根据被测信号的特点设计出合理的传感器检测电路;能够运用传感器完成一些综合应用项目;能够正确维护常用电子检测设备。

(3)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绪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单元首先介绍了检测仪表概况,应用领域,应用前景,检测仪表的技术指标,数据处理方法。

重点和难点:检测仪表的技术指标。

第二单元压力测量仪表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单元介绍了压力的定义,单位,分类,压力的测量方法;应用液位测量压力、应用弹性变形测压力。应用电测法测量压力压力;弹簧管压力仪表;远传式压力仪表;压力仪表的选择与安装。通过对本单元学习,应熟悉压力的定义,单位,分类,压力的测量方法;了解各类压力测量方法;熟悉压力仪表的选择与安装。

重点和难点:类压力测量方法;压力仪表的选择与安装。

第三单元物位测量仪表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物位的测量方法;浮力式液位计;静压式液位计;电容式液位计;非接触式测量物位计。通过对本单元学习,应熟悉各类物位的测量方法;了解各类物位测量仪表基本原理;熟悉物位仪表的选择与安装。

重点和难点:物位的测量方法、物位仪表的选择与安装。

第四单元流量测量仪表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容积式流量计;节流式流量计;动压式流量计;变面积式流量计;离心力式流量计;叶轮式流量计;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的原理、基本测方法、安装使用条件。通过对本单元学习,应熟悉各类流量仪表的测量方法;了解各类流量测量仪表基本原理;熟悉流量仪表的选择与安装。

重点和难点:流量测量仪表基本原理,流量仪表的选择与安装。

第五单元温度测量仪表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单元主要介绍了膨胀式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热电阻温度计;接触式测温技术;非接触式温度计及其测温技术。通过对本单元学习,应熟悉各类温度仪表的测量方法;了解各类温度测量仪表基本原理;熟悉接触式测温技术、非接触式测温技术。

重点和难点:温度测量仪表基本原理,接触式、非接触式测温技术。

(4)课程实施:

教学中,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指导性自学、项目教学、实验教学等形式组织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和师生的互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完成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项目教学

每个对应教学的项目都是来自工业生产中的实际案例,先将案例项目单发给学生,多媒体教学演示工业应用场景;然后让学生进行思考,分小组讨论、验证解决方案;完成项目要求;学生方案对比讨论;项目拓展问题进一步研究,总结提升以及综合练习作业等,通过这种教、学、做三位教学,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极大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建立超前思维意识。

(2)案例教学

根据每次讲授内容,教师提出符合内容的工程实际案例,以工程应用背景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是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实例,采用现场演示和多媒体演示的教学手段,同时要将案例的讲授与相关试验相结合,使枯燥的公式推导和解题变成有趣的试验过程,以提高学习效果。

(5) 教材选用:

1、《精密机械机构与应用》黎新化学工业出版社

2、《精密机械工程学》姚其槐机械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