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财政学案例

财政学案例

财政学案例
财政学案例

教学案例

案例一: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温家宝总理说:“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制约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一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第三,下岗和失业人口不断增加,社会保障的压力非常之大。第四,城乡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发展不平衡,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相当一部分人口处于贫困状态。第五,财政负担沉重,金融不良资产比例较多。”

简要分析:财政学的对象范围和研究范围是有区别的。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指国家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分配关系及发展规律。而研究范围要比对象范围宽泛得多,除对象范围外,尚包括对象范围之外的一些现象和事物。如果就温总理提出的五个问题来分析,在相当程度上都可以纳入财政学的研究范围,并从中表现出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思考题:请分析温总理提出的上述五个问题中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认识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案例二: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收入分配政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理顺分配关系,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简要分析:从十六大报告中可以明确,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应充分肯定在国民收入初分配中注重效率,在再分配中则应注重公平,这是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基本准则。财政作为国家分配社会产品与国民收入的重要杠杆,并不直接干预初分配,但有必要通过财政再分配来体现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差距的必要调节,这对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目标有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可以通过改革个人所得税,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等制度措施来实现。

思考题:财政应如何实现十六大报告关于收入分配政策的目标?

案例三:夏、商、周三代的《量入为出,多有结余》的财政原则夏,商、周,史称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奴隶制社会时期(主要包括夏、商、西周,东周为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在经济上以农业为主要生产部门,土地的产出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国家财政状况几乎完全依赖并取决于农业生产状

况。然而,三代奴隶制时期,生产工具简陋落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季节转换,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都对农业收成的丰歉有严重影响。因此,三代时期的国家财政分配只能在可能取得收入的基础上来安排支出,即根据收入的数量来确定支出的规模,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制国用,量入以为出”的财政原则,据此达到以收抵支,收支平衡的目的。但是,三代的财政收支平衡,又不是简单的平衡,而是要求多有结余。其原因在于早期农业社会对自然灾害缺乏抵御能力,农业生产靠天吃饭,不可能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如果没有足够的结余,势必造成国家的社会经济危机。在周代,财政遵循多有结余原则,即“三年耕,必有一年之余,八年耕,必有三年之余”。按“耕三余一”来制定财政支出总额。如果“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由此可见,三代时期“量人为出,多有结余”的重要地位。同时,周代还有专项储备,以待急用,即“凡邦国之贡,以待吊用,凡万民之贡,以充府库”。是为保证国用的充足和社会生活的安定。

参考资料:《中国财政史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黄天华编著

简要分析:中国“三代”时期在财政上强调“量人为出,多有结余”原则,有其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其基本内涵不仅重视“量入为出”,而且强调“多有结余”,这种理财思想,是与当时国民经济对农业的依赖,农业对自然的依赖一致的。事实上,在长期落后的农耕社会中,以丰补歉,多有结余一直是国家必须遵循的治国理财之策。这与亚当〃斯密时期提倡的“量入为出”思想,以及现代社会的“量入为出,略有结余”的财政思想均有本质的区别。但从不同时期的“量入为出”的财政原则分析,均有一个共同之处,即无不强调财政收入对财政支出的限制,这对财政分配的稳定与社会经济的稳定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思考题:历史上强调“量入为出”财政支出原则的原因是什么?

案例四:中国历史上的《量出为入》的财政原则

(一)中国历史上的《量出为入》财政原则始于三代时期

三代时期,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来自于田赋,财政状况完全取决于农业生产状况,然而三代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天灾人祸严重地影响到农业的收成,因此,其理财原则,只能是在已经取得收入的基础上,逐一安排支出,根据收入的数量来确定支出的规模,故有“量入为出”的原则。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这为增税开辟了财源。然而,三代时期由兼并、争霸和统一导致的战争连绵不断,军费开支浩大,支出增长惊人,财政入不敷出,国库捉襟见肘。为维持财政收支平衡,各诸侯国不得不实行“量出为入”的财政原则,根据支出来确定收入。用调整收入来弥补支出,以求财政平衡。因此,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竞相修订税制,纷纷提高税率,传统的什一税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鲁国的什二税,魏国的什三税,齐国的什六税,秦国则二十倍于古,加倍课征以积累财富,横征暴敛已成为这一时期的普遍现象。

(二)唐朝的“两税法”与“量出为入”的财政原则

唐朝在安史之乱后,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土地荒芜,人口逃亡,国家财政所能课征的租庸调收入非常有限,而各地节度使在内地各占一方,形成藩镇割据,任意截留中央赋税,使国家财政收入雪上加霜。加上当时浩繁的军事开支,最终给唐政府造成了的财政危机。以至于京师官吏的俸禄也不能按时发放,令政府不得不

“税天下地青苗钱(附加税)以充百官课料”。同时,京师粮价猛涨,已直接影响到唐王朝的政治经济稳定。为扭转这一局面,唐德宗采纳了宰相杨炎的建议,改革税制,实行两税法。

两税法是唐朝重要的税税制改革,但其指导思想是“量出为入”。据《旧唐书〃杨炎传》记载:“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

两税法的“量出以制入”,即“量出为人”的原则。是指根据国家的财政支出数,匡算财政收入总额,再分摊给各地,向民户征收。在具体的课税对象、课税标准、纳税期限与纳税形态上都进行了改革,

参考资料:《中国财政史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黄天华编著

简要分析:总体上讲,在农耕社会中,国家实现“量入为出”财政原则更有利于国家社会的巩固与稳定。而“量入为出”财政原则的选择一般有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大多出于财政的巨大压力而采用,对国家政治经济基础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两税法”改革由于其适应了唐中期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转变,因而对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一是简化了税制,减少了纳税项目,集中了纳税时间,简化了纳税手续,便于农民缴纳,便于政府征收;二是扩大了纳税面,增加了财政收入。两税法规定“户无主客”都要纳税,不仅官吏世族地主要纳税,连同被其庇荫的客户,不定居的商贾,甚至世代享有免税特权的寺院僧尼都要负担税收。纳税户增加,从而扩大了纳税面,给国家带来更多的财政收入;三是调节了税收负担,有利于税负公平。两税法以田亩资产为本,即“以贫富为差”。资产田亩多者则多征,资产田亩少者则少征,商人同农民一样纳税。这种按贫富等级课税的方法,符合公平的原则;四是加强了中央集权。两税法集财权于中央,整顿了以前混乱不堪的财政局面,打击了地主豪强势力,限制了税吏随意苛剥勒索农民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巩固了中央集权。

但是,两税法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制度本身的缺陷和执法者枉法而暴露出不少缺点和弊病,更重要的是在封建制度下,量出为入,直接导致横征暴敛(如春秋战国时期因“量出为入”而使横征暴敛成为这一时期的普遍现象)。两税法以“量出以制入”的办法,来确定赋税收入总额,这个原则直接导致支出常无准则,故而收入日趋扩大。一遇军兴,政府财力匮乏,即任意加征税课,如建中二年(781年)唐德宗“以军兴十一而税”,自建中三年(782年)起“两税钱每千增二百”。②贞元八年(792年)两税征收额又增加了五分之一。既有政府明令加征,又有地方非法苛敛,各种横征暴敛,纷至沓来,苛捐杂税越来越多,最终导致“两税法”归于失败。应当说,“量出为入”的财政原则以基本财政支出来确定财政收入本身并没有理论上的障碍,但在实践中如果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的确可能给国家带来更大的危害。因此,现代国家实施“量出为入”的财政原则,应当吸取历史教训,科学合理地加以运用。

思考题:古代社会的“量入为出”与现代社会的“量入为出”财政支出原则有何差异?

案例五:公共支出增长理论的一个观点——官僚行为增长论这种理论从制度角度解释了财政支出规模与官僚行为的关系。按照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官僚是指负责执行通过政治制度作出的集体选择的代理人集团,或更明确地说是指负责政府提供服务的部门。经济学家们经常假设个人是以追求自身利益为最大目标,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官僚的行为追求的是什么目标最大化?尼斯克

南认为,官僚竭力追求机构最大化,机构规模越大,官僚们的权力越大。正因为官僚机构以机构规模最大化作为目标,导致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甚至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超出了共用品最优产出水平所需要的支出水平。由于交易成本很高,拨款机构很难控制官僚行为。因此,官僚机构通常以两种方式扩大其预算规模。第一,如上所述,他们千方百计让政府相信他们确定的产出水平是必要的。第二,利用低效率的生产技术来增加生产既定的产出量所必需的投入量(增加预算、附加福利、工作保障,减少工作负荷),这时的效率损失不是由于官僚服务的过度提供,而是由投入的滥用所致。由此可见,官僚行为从产出和投入两个方面迫使财政支出规模不断膨胀。

参考资料:《中国财政理论前沿》主编:刘溶沧赵志耘

简要分析:自瓦格纳以来,政府公共支出不断增长问题为各国经济学家所重视,并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了这一现象的原因。官僚行为增长论,是西方国家关于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四大实证性理论之一,这一理论将官僚作为通过政治制度作出的集体选择的代理人集团来看待,指出官僚以追求机构最大化和权力最大化为目标,并因此通过其特殊地位对政府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公共支出规模不断膨胀。这种理论,尽管是对西方国家官僚制度的分析,但对研究公共支出的增长与控制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思考题:你认为影响公共支出增长还有哪些因素?

案例六:财政购买支出与转移支出的数据分析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

简要分析:

1.按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可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交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可以反映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

2.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受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国家,由于政府较少直接参与生产活动,财政收入比较充裕,财政职能侧重于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因而转移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较大,或与购买性支出相当,或较购买支出增长更快。发展中国家,由于政府较多地直接参与生产活动,财政收入相对匮乏,购买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较大,转移支出的比重较小。如表—1所示

3.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具有发展中国家一般的特征,

总体上表现为转移支出所占比例较低(如表—2所示),这从一个角度反映了我国财政在经济发展方面长期面临的支出压力。但从表—2的数据变化来分析,也说明我国从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在全部财政支出中,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而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有所上升。这种变化反映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财政的资源配臵能力减弱,收入分配能力增强。其间转移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虽然有所回落,但转移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上升仍将是一个总的趋势。这是与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相一致的。

思考题:你认为我国政府应怎样合理安排与使用财政购买支出与转移支出?为什么?

参考资料:根据《中经网数据中心》数据整理

简要分析:上表的数据概括了我国建国后的财政支出在几十年间的巨大变化,这既反映出财政支出总额的大幅度增长,也表现出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动。

从而表现出几个特点:

1.经济建设费用一直是我国财政支出的主体。在计划经济时期这一比重通常在50%以上,改革开放以来这一比重有所下降,这与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及政府逐渐从一些生产领域退出有直接的关系。(国家的经济建设开支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拨款、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新产品试制费、地质勘探费等等。其中基本建设费用支出又在经济建设支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在传统经济体制下的1951年、1956年、1960年、1970年,基本建设拨款占到经济建设开支的76—78%。)2.社会文教费支出的比重有了较大的提高,成为仅次于经济建设支出的第二大支出项目。这反映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社会文教费用支出是国家用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抚恤和社会福利方面的开支)

3.国防费用稳中有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防支出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随财政支出总量的增长,其绝对额仍然有较大增加,并为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4.国家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用的开支在改革以后呈增长趋势,甚至超过了同期国防费用开支,成为中国财政支出的第三大支出。这一现象的产生有其合理的因素,也有行政机构过度膨胀的原因。

因此,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考查,反映出我国财政基本上还是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主的财政。其为社会职能实现的支出虽然有所增加,但是比起为经济建设提供支出仍然比较小。但是,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的方式必须改变,政府应从原来经济的直接管理者和直接参与者变为经济的间接调控者,完成从直接行政管理到间接调控的转变。财政支出结构中的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应进一步下降,体现公共财政职能需要的其他支出项目将会上升。

思考题:我国现行财政支出结构是否合理?为什么?

案例八:美国扶持农业发展的财政经济政策

由于农业生产是经济再生产过程同自然再生产过程的统一,而自然条件的变化对农产品供求与价格都会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可能影响农业的稳定,这使美国政府自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对农业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以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的教育、科研工作。美国联邦政府举办以促进农业发展为中心的大型综合开发项目,最为典型的是田纳西流域工程计划。1933年,联邦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负责进行了以修筑水库堤坝、综合利用水资源为主的大型公共工程,并在与各州及地方政府的通力合作下,共修建了29个大坝,控制了洪水,疏通了干余公里的航道,改善了水源供应,发展了鱼类及野生动物的繁养,还开辟出优美的游览区。这一大规模综合开发试验区取得的成功,使田纳西流域的收入增长了4倍,并提供了充足的电力。在农业教育和科研方面,每个州都建立一个州立农业学院,或者在州立大学设立农学院,各州赠地给学院建立农业试验站,联邦政府的农业部设研究试验局,组织农业科研工作。同时,政府为农业发展与应用研究提供经费。

2.推行休耕、限耕计划,控制耕种面积。针对美国不断出现农产品生产过剩问题,为避免由此推动农产品市场价格下降,导致农场主收入下降情况的出现,美国政府每年制定有偿休耕、限耕计划,以控制农产品生产,协调供求关系(这一计划目前主要适用于饲料粮食、小麦、稻谷和棉花这几种主要产品)。具体方法是:每一农场主的基本耕种面积要分为三个部分,即计划内面积、弹性面积和环保性休耕面积。计划内面积必须耕种计划作物并可得到政府的补贴,弹性面积可耕种任何计划作物和除水果、蔬菜以外的任何计划外作物,但不能获得政府补贴;环保性休耕面积是不耕种的面积。农场主是否参加政府的休耕、限耕计划是自愿的,但凡是参加这一计划的农场主都可得到现金、实物或贷款补偿。

3.价格支持政策。为了稳定农产品价格,保证农民收入,联邦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对一些主要农产品进行价格支持,即保证农民出售的农产品价格不低于官方提出的最低价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联邦政府采取了无追索权贷款和政府购买的手段。所谓无追索权贷款,就是由联邦政府的农产品信贷公司发放给符合条件的、生产特定农产品的农场主的一种贷款。贷款率,即单位农产品的贷款额,是由联邦立法机构或农业部长根据立法规则确定的。如果市场上农产品的价格高于贷款率,那么农场主在出售农产品后,可以归还这一贷款加上应付利息;如果农产品价格低于贷款率,农场主可以不归还贷款而把自己的农产品交给农产品信贷公司,并且不负担任何费用或罚款。显然,贷款率就是支持价格或最低价格。如果贷款率高于市场价格,必然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这时,政府必须负责收购多余的农产品以维持支持价格,这就是所谓的政府购买。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政府购买是维持支持价格的基本手段,但目前这一手段只用于牛奶和糖两种产品。

4.直接收入支持政策。就是通过直接给农场主提供收入支持,保障他们收入的稳定。其具体手段包括目标价格和差额支付。目标价格,就是政府设臵—个用于计算支付农场主收入的价格,或者说是理沦上的合理的农产品价格。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那些符合规定条件的农场主就可依法获得差额支付或补贴。支付率,即单位农产品应得的支付额或补贴额,等于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和贷款率两者之高

者的差额。就是说,当市价高于贷款率,则支付率就等于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之差,如果市价低于贷款率,则支付率等于目标价格与贷款率之差。直接收入支持政策的实施范围主要是玉米、小麦、棉花等主要农产品。

5.为农产品的销售创造市场。包括扩大国内消费和促进农产品出口。在扩大消费方面,美国政府在支付社会福利费用时尽量增加食品的消费,这包括向低收入者发放用于领取食品的“食品券”,向在校儿童供应有政府补贴的早、午餐等。扩大出口方面,早在1954年美国政府根据国会通过《480号公法》(1959年起称为“粮食用于和平计划”),以赠予和长期优惠贷款的方式向第三世界大量提供粮食、奶粉等食品,以帮助解决国内的农产品过剩问题。70年代后,美国政府主要采取提供补贴和给买主以出口信贷的办法来促进农产品的出口。直到目前,联邦政府仍对小麦等农产品的出口给予补贴。同时还对一些农畜产品的进口实施严格的限额制度,以保护国内的生产者。

参考资料:《外国宏观经济管理》中国物价出版社主编靳晓黎

简要分析:综上所述,可以明显看出,美国政府对于农业的支持是不遗余力的。这些政策使农场主的收入稳定提高,使他们应付经济危机能力得到加强,从而保证了美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当然,美国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尤其是财政方面的负担日益加重。因此,近年来美国经济界对现行的农业政策展开了各种形式的争论,有的主张取消价格和收入支持政策而代之以收入保险政策,有的主张采取“收入稳定补贴”政策等,但由于长期实行的这些支持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些特定的利益集团,改革现行政策的阻力较大,因而现行政策发生根本性改动的可能性不大。

在我国,农业从总体上讲仍属弱势产业,其特殊的生产条件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客观上需要政府的扶持。而美国对农业的支持的多种政策中,政府财政投资、直接支出安排与政府购买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对美国农业的稳定和发展,对地区经济的开发增长都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其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思考题:中国发展农业的财政支出政策应如何选择?

案例九:日本政府的财政投融资制度

利用国家信用筹集资金,按照政策需要进行投融资活动是日本的传统,但建立庞大的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财政投融资制度却是战后日本的新创造,是日本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经济的协调,对经济供给过程进行于预的制度保证。

日本的财政投融资制度的前身是由邮政储蓄和大藏省存款部构成的资金筹措和资金运用的国家信用制度,1952年则启动为资金筹集,资金分配和资金运用相结合财政投融资制度,即在国家预算的—般会计和特别会计之外,建立具体由政府进行投融资操作的国家第二预算。其机构和工作机制为:大藏省的资金存款部改为资金运用部,负责资金分配,通过为用户提供具有政策优惠的邮政储蓄制度扩大邮政储蓄的规模,以邮政储蓄与产业投资基金资金、年金和保险基金以及政府担保借款作为资金来源,并通过日本开发银行、日本进出口银行和中小企业金融公库等二行十公库等政府金融机构,按政策性、诱导性、公共性和有偿性相结合的原则运用这些资金,并对日本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政府对社会间接资本,特别是对产业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资,极大地缓解了产业迅速发展而引起的交通运输设施和用水用地的瓶颈制约,从而促进了经济的迅

速发展。财政支出中用于基础设施部分(道路+港湾十废弃物处理+工业用水十铁路)的支出额,1956年为国民生产总值的1%,到1965年这一比例上到到3.5%以上。

2.通过财政投融资,对电力、海运和铁道提供了低利贷款,降低了这些产业的成本。日本的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属于有偿资金,其运用也按有偿原则进行,但这些资金并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利率比商业银行的利率低。据估计,从1961年到1973年的年平均水平看,使用财政低息贷款而降低的利息负担约占整个制造业设备投资额的1%,其中的一些产业又远远高出这一比例。例如,机械工业达5%,电力工业6%,汽车工业7%,海运业则高达22%。

参考资料:《外国宏观经济管理》中国物价出版社主编靳晓黎

简要分析:日本政府对产业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和支持是日本财政制度运行中最成功的内容,也是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并得以维持良好的经济环境的重要原因。概括而言,日本财政投融资的作用有几个方面:一是财政投融资将通过国家信用筹集的资金按照政策目标统一进行分配和使用,实现资源的直接配臵,诱导民间资金按政策方向配臵。二是通过财政投融资调节经济周期。日本的财政投融资同财政预算一样,都是根据经济周期的动向进行编制的,而且比一般预算会计更有弹性,可以压缩或追加。第三,财政投融资的资金筹措和资金运用均按有偿原则进行,既发挥了调节经济的作用,又减轻了财政负担。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日本的财政投融资是日本兼顾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维持政府较大的支出规模、又维护其均衡财政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实践,并对日本产业政策的实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尽管如此,日本运用财政手段配合产业政策的实施对经济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即为了维持社会安定等社会目标,日本财政在保护落后产业方面也起了很大作用。特别是战后财政支出用于补贴的部分,大多数被用于衰退的煤炭工业等,从而也造成了资源的较大浪费。

思考题:怎样合理有效地利用财政投融资来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案例十:新加坡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模式与政府投资

新加坡不仅是一个高度自由的市场经济国家,而且政府也对经济生活进行强有力地干预,这使新加坡有自身独特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政府投资在这一管理模式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政府拥有重要的经济资源。

新加坡政府拥有大量的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的调节和管理。在新加坡,全国土地的75%归政府所有,其余25%的土地政府仍有权力随时征用,而且征用价格比市场价格低30%。政府又是人力的最大雇主,全国就业人口的20%是政府雇员。政府还是最大的资本占有者,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公共机构收入和中央公积金等渠道,控制了国民收入的较大部分,特别是国内建设资金的主要部分

2.政府以投资者的身份参与社会经济生活。

新加坡政府的投资活动主要通过两个基本途径实现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一是投资于企业,二是投资于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事业。

(1)投资于某些企业。其目的在于:第一,填补民间资本的投资空白,促使经济全面发展。在新加坡,政府的投资方向首先是那些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

作用,但同时或者由于利润较少,民间资本不愿投资的部门,或者由于投资批量的起点高,民间资本无力投资的部门。政府通过对这些部门的投资,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创造条件。第二,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进程。对新兴产业的投资是新加坡政府的投资重点之一。政府通过对新兴产业的投资,并为民间资本投资提供心理保证,对民间资本的投资活动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和领导作用,从而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实现经济发展的工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第三,为了打破垄断、保护自由竞争和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维护国家主权的目的而投资于企业。外国资本在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支柱作用,跨国公司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新加坡本地的私人企业很难与之竞争和抗衡,在某些经济领域有可能形成外国资本的垄断。为此,新加坡政府在某些有可能形成外国资本垄断的重要经济领域进行投资,发展国家资本,造就出能够与外国资本相匹敌的国营企业,以保护自由竞争,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维护国家主权。

新加坡政府向企业投资的方式,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种。直接投资是通过政府的控股公司(淡马锚控股公司、胜利控股公司和国家发展部控股公司)向企业投资取得企业的股份,间接投资是通过政府参与部分投资的新加坡开发银行或国际贸易公司取得企业的股份。目前政府投资参与的领域涉及制造业、金融、贸易旅游等几乎所有的经济部门,其中国家资本在金融业发展最为迅速。

(2)投资于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事业。其目的在于:第一,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国资本的投资。新加坡独立后,政府就意识到,要尽快实现新加坡的工业化,本地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上都难以承担如此重任,必须吸引外国投资者前来开办企业,为此必须改善投资环境。于是,新加坡政府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中,特别是那些投资需要量大、投资回收期长、资金周转慢的基础设施,包括港口码头、机场等交通设施,水电、电仪设施,工业区所需的各种设施等等。新加坡政府还将大量资金投入于医疗卫生保健、教育和建造公用住宅等方面,极力推动社会服务事业的发展。这些都使新加坡对外资具有极强的吸引力。第二,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协调进行,形成良性的相互推动,避免了某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而社会停滞不前的不良状况。

3.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政策与法令规范和调控社会经济生活

首先,新加坡政府通过调整和替换经济发展战略,引导经济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自新加坡实行自治以来,已实行过诸如“发展劳动密集型替代进口工业的战略”、“发展出口工业为主的经济战略”、“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战略”、“发展高新技术和国际服务业的战略”等等,在政府有力的调控下,这些战略基本上都得以实现。其次,政府制定财政金融政策、外资政策、工资政策等调控经济活动,实现政府的意图。最后,新加坡的财政支出按照用途分为两部分,即经常性支出和发展支出,经常性支出主要用于国防、安全、文化教育,公务员薪金等国家活动的日常支出,发展支出主要用于社会基础设施的投资,从1966年到1990年、新加坡发展支出从1.8亿新元增加到46.17亿新元,增长了25.65倍,同期经常性支出从4.4亿新元增加到95.19亿新元,增加了21.63倍。发展支出的更快增长,反映出新加坡政府极为重视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

参考资料:《外国宏观经济管理》中国物价出版社是主编靳晓黎

简要分析:在新加坡,政府的经济政策调控几乎涉及了经济生活的各个重要方面,即使是对某些自由度较高的经济活动,政府的政策也以其特定的方式发挥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例如,新加坡实行自由价格制度,但决不可就此认为政府对价格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恰恰相反,新加坡政府虽然不直接干预价格的形成,却通过控制货币的发行、利率的调整和消费基金的支出等积极地影响价格总水平,使之保持稳定的状态。这使新加坡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中通货膨胀率最低的国家,而且跻身于世界范围内物价稳定国家的前列。

新加坡政府财政支出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通过政府投资对企业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扶持,为新加坡经济的全面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化,对民间资本的投资活动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和领导作用,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实现经济发展的工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在防止外国资本垄断,发展国家资本,保护自由竞争,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维护国家主权等方面均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新加坡政府通过投资于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事业,推动社会的进步,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协调进行,形成良性的相互推动,又避免了某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而社会停滞不前的不良状况。

可以说,新加坡政府投资不仅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而且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投资和消费,从而影响着社会经济的运行,需要说明的是,新加坡财政支出的政策重心并不是…—成不变的,总体上说,在新加坡独立后的一段时间内,财政支出的重点是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随着新加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财政支出的重点逐渐转向教育和科技事业。

思考题:中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

案例十一:控制行政管理费的理论与现实思考

(一)行政管理费的影响

行政管理费以及它所支持的国家各项行政管理活动,对经济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考察:

1.从直接的生产和消费社会财富角度来看,行政管理支出属于社会财富的“虚耗”,因为,行政活动是非生产性劳动,从而与生产性劳动相对立。就此而言,这类支出越小越好。

2.从财富生产的社会条件看,政府的行政活动维持了社会生产与生活的秩序,因而用于行政活动的费用又不是在“虚耗”社会财富。

3.从社会经济的循环周转来看,生产是产品的创造,消费是产品的实现,若无消费,生产不仅是一种无内容的概念,而且也不能正常进行。行政管理活动正是全社会消费的一个构成部分。因此,当社会的消费需求不足以完全吸收掉同期的产出时,行政支出的增加,有增加消费和支持生产的作用;而当社会的消费需求超过同期产出时,增加行政费,则有通货膨胀的效果。

(二)行政管理费的控制

从上述影响考虑,应当说,对行政费支出的控制,是一个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才能决定的问题。而社会经济管理的需要以及社会总供求的对比关系,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如果考虑到这两个最重要的因素,那么,至少在目前的一段时期中,对于我国的行政费是应当严加约束的。那么究竟该怎样约束行政费用呢?

1.通过某种政治程序来实现政府需要哪些职能些部门,各部门应有多大规模,通过某种政治程序来确定,可以实现有效的控制。因为决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权衡与选择的过程,它需要特定的政治程序来表达人民大众的意愿。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便是这样的政治程序,人民大众可以通过这一政治程序来表达自己对包括行政事业费支出在内的财政支出的意见,从而决定行政管理费用的规模以及支持这一规模的资金来源。如果这—政治程序能充分实施,公民也能得到充分的信息,行政机构的规模以及行政费的规模当可得到适当的确定。

2.对行政费支出的规模或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规定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指标,并由司法和民意机关对之施行严格监督。这是各国在控制行政管理费上的一个可行的的经验,但这种方法还有待于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权力过分集中问题的解决。

3.加强行政机关的设臵和合理的法制建设,为各机构的设臵和活动规定基本的规范和程序,严格定员定编管理,控制差旅费、会议费等行政费用开支标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抑制社会集团的实力,也能有效地约束行政费用的膨胀。

参考资料:《现代财政制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魏杰于同申主编简要分析:行政管理费支出对财政的压力,是现代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其问题的产生原因众多,解决这一问题既要客观评价合理的行政管理支出的需要,以保障国家管理与正常社会经济秩序的实现,又要有严格的政治程序与法律制度来管理、约束与监督政府行政管理经费的确定与使用,管理监督制度的缺失,将难以控制行政管理费用的膨胀,这是每一个国家都必须正视的问题。

思考题:怎样有效确定与控制我国的行政管理支出?

案例十二:政府与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政府为什么要为提供教育服务?

在许多国家,政府积极和广泛地参与了教育这一公共品的提供。除某些私立学校之外,各种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经费在很大程度上主要由公共部门提供。实际上,与国防相比较,教育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公共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完全可以由个人或私人部门来提供。但实际情况是公共部门在为全社会提供教育服务方面起着主要作用。其原因如下:

1.教育具有正的外部效应,它使整个社会因受教育者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受益。在一由个人或私人部门提供教育的情况下,这种外部效应就已经存在,但私人办教育同时也会遇到资金不足的问题。由公共部门开办教育事业,更有助于解决这种问题,使教育产生出更多、更有益的外部效应,从而有利于整个经济的发展。

2.解决收入和分配不公平现象使政府有必要参与教育事业。对现存的收入和分配不公平现象,政府可以采取社会福利政策,用提供各种补贴和救济的方式加以缓解。但仅仅采取这些措施是难以消除贫富差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特别是不能解决穷人受教育的问题。因为无论从道义、还是从社会发展的需要上分析,人们接受教育的机会并不应该受其家庭财富多少的制约。如果教育由私人提供,通常不会影响富人为其子女在教育方面支付更多的费用,但会把穷人子弟拒之于学校大门之外。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政府参与教育事业则成为一种需要,这使社会成员均能享受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且也实现了对收入分配的一定调节。

3.资本市场不尽完善,需要政府参与教育的发展。这一点在高等教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政府对大学生的资助,主要采取免费教育、补贴和贷款的方式。对于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人来说,其学成后的收益能够超过耗费,所以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他们也愿意通过获取贷款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学业。但问题在于,私人信贷机构一般都不愿意向大学生发放贷款,其顾虑主要是回收贷款相当困难。此时,由政府出面向学生提供贷款,就有助于学生们完成自己的学业。

(二)不同教育支出方式的选择

为了提高居民对教育这一公共品的消费并提高教育支出的效益,政府在安排教育支出时,可在三种不同的方式之间进行选择,这三种方式包括学费补助、收入补助以及定额补助。

1.学费补助

学费补助不是直接补助学生本人,而是补助给学校当局。在美国,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政府对私立高等教育的支持。通过补助,其目的在于降低私立学校向学生收取的学费定额,从而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得到接受教育的机会。

2.收入补助

收入补助方式实际上是政府转移性支出的一部分。它是通过福利性开支增加某些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以相应提高其教育方面的消费。

3.定额补助

定额补助的目的,是让居民享受到一定数额的免费教育。在美国,它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得比较广泛。定额补助的实行使居民不必放弃对其他产品的消费也能增加居民的教育消费。

参考资料:《公共财政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刘玲玲编著

简要分析:政府直接提供或积极促进教育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体现社会公平均有值得肯定的意义。但用何种方式来促进教育的发展则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哪种方式更加有效。一般来说,如果政府某种教育支出的意图在于普及义务教育的话,那么选择第三种方式——定额补助就最为合适。学费补助的方式之所以不适用于普及义务教育的目的,是由于学费补助通常只限于使那些有机会和有能力进入高等学府的人和家庭受益,而其他的人却不能因此受益。收入补助方式对于受补者来说具有明显的收入效应,受补者可任意将这种补助用于购买食品和服装,因此收入补助方式亦不能够保证居民将专门补助普及义务教育的费用用于此目的。如果要保障每一社会成员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收入补助的方法是不合适的。

思考题:你认为政府应怎样扶持与促进教育的发展?

案例十三:国防支出的确定

(一)国防支出确定的几个相关问题

1.处理好国防支出目标与手段的关系

政府为国防建设购买新式装备并不是支出的目的,而是加强军备、应付战争需要的一种手段。国防经济学表明,国防开支中购买导弹、飞机的费用并不是越便宜越好,而达到最终目标才是最根本、最关键的。假设潜艇上装备的北极星导弹比陆基导弹贵两倍,但在遭受第一次打击后,75%的陆基导弹会被摧毁,而潜艇上装备的北极星导弹却安然无恙。从这个意义上说,北极星导弹的实际成本要低于陆基导

弹,因为与陆基导弹相比较,北极星导弹更有助于达到最终目标。

2.注意“全面”费用分析

在考虑安排国防支出时,既要注意军事设施或武器装备系统本身的费用,也必须重视与这种设施或武器装备系统有关的人员经费和设施装备维持费用的增加。如果不能全面地进行费用分析,就难以做出正确而有效的选择,从而导致出现重视设施装备费用而忽视设施装备的维持费用及人员经费的问题。因此,全面进行国防支出的各项费用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3.装备的更新与实用性

尽快部署新式武器和装备,与国防支出的目标是—致的。新式武器和装备利用了先进技术,它的部署有利于增强防卫和打击能力。但可能使原有的武器和装备因此而受到冷落。从经济学角度看,应该把武器装备的实用性同由此而产生的费用联系起来(除非在特殊情况下才只考虑实用性)。只有当真正把武器装备的实用性和相关的费用分析结合起来时,才能谈到军费开支的有效性。

(二)国防支出的合理限度

1.军需与民需品之间的权衡选择

国防支出的合理限度,主要是指国防支出究竟多少才合适的问题。如果单纯从国防角度看问题,可能就会得出军费开支越多越好的结论。因为充足的军费开支有助于提高威慑和防御能力。但是,在政府财力一定的条件下,国防开支数额应被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同时也应考虑军需与民需之间的此消彼长的相互制约关系。

2.计划一方案一预算”。

这种军需品与民需品生产之间的选择、权衡分析,有利于政府决策时对两者进行兼顾。但是,通过这种分析仍然没有回答国防支出本身的合理限度问题。为了探求这种合理限度,“国防经济学”对此问题作了一定的研究,并指出: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不受侵犯。侵犯之敌或可能的侵犯之敌位于何方,可能动员的侵犯力量有多大,有效地遏止这些侵犯所需的军事力量要有多大,都是可以接近准确地估计出来,而且是可以量化为若干指标的。这就为确定国防费奠定了基础。一国可以首先确定所需的军事打击力量规模,然后为此制定军事措施计划,再为执行各个计划项目拟定各种可以替代的实施方案,对各种方案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比较,选定成本最小而收益最大的方案,最后根据被选定的方案所需资金,编制国防支出的预算。这种制度,一般被称为计划一方案一预算”。

参考资料:《现代财政制度通论》(同前)《公共财政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刘玲玲编著简要分析:国防支出的确定在许多情况下是以国家的安全作为基本依据的,但在实践中,也有必要考虑实用性与有效性,考虑军需品与民需品供给的关系,所以许多学者认为,上述制度可以广泛地运用于军费预算上。(1)可用于重大军事行动的资源配臵,例如,面对核战争或常规战争,面对全面战争和局部战争,如何安排支出最有效率。(2)在战役安排上,可用于进行军事配臵,如选择作战武器、军事基地、作战人员、供应通道、通讯联络系统等。(3)用于安排各种武器和军事设施的研究与发展。比较这二种用途,前两种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较大,因而只能预算出大约数,后一种则可较精确地实行。尽管这一制度尚有缺陷,但它毕竟为制定国防预算提供了若于可以遵循的规则。

思考题:怎样理解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案例十四:新加坡养老保险模式——储蓄基金制

20世纪60年代中期,新加坡结合本国国情,选择储蓄基金制作为保障国民晚年生活的养老模式。该模式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弗〃莫迪利安尼的“储蓄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消费者的生命周期中,其收入轨迹呈抛物线;消费轨迹则为递增直线。

可见消费者青年时是净负债者,中年时是储蓄者,晚年是储蓄使用者,因而劳动者为使在退休后维持一定的消费水平,必须在劳动期间积累足够储蓄。

储蓄基金制的主要运作方式是:(1)保险基金来源于雇员和雇主的缴费,费用全部进入个人帐户,政府不负担任何费用。(2)保险基金由政府直接经营,民主管理。养老保险基金由国家法定机构——中央公积金局直接经营,由董事会制定决策,董事会由政府代表、雇主代表、雇员代表,专家代表等社会各届人士组成。(3)保险基金实行一次给付制。雇员到55岁时,除保留政府规定的法定存款(数量较少)外,可连本带息取走养老保险费用。

简要分析:储蓄基金制取得了较好的运行效果:(1)能培养良好的民族精神。在储蓄基金制下,个人退休后的保障水平取决于工作时存款数额的大小,因而新加坡人生活节俭、自强自立、积极进取。(2)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央公积金制使政府能筹集到雄厚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快速增长;(3)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政府允许投保人提前支取保险金用于购买住房,解决了居民住房问题。然而,储蓄基金制过于强调个人储蓄,缺乏互助互济功能,不是完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思考题:我国养老基金制应选择何种模式?请说明理由。

案例十五: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模式

目前,社会保险费用的征收模式主要有两种:

1、社会保险机构统一征收。雇主将本身应缴纳的保险费和代收雇员的保险费统一交由所在地的社会保险机构集中。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这种模式,如中国、新加坡、智利、法国。

2、税务机关统一征收。由雇主将本身应缴纳的保险费和代收的雇员的保险费统一向税务机关缴纳,构成国库的特别基金,由有关部门管理使用。这实际上是将社会保险费改为社会保障税。如美国、英国、加拿大。

简要分析:两种征收模式各有利弊,社会保险费由社会保险机构统一征收,其利是对应性强,调动被保险人工作积极性,但其弊是刚性不足,欠缴、漏缴率高,挪用现象严重。社会保险费由税务机构统一征收,其利是:1,税收刚性强,能及时足额上缴,能有效杜绝欠缴、漏缴行为;2,效率高,税务机关拥有分布广泛的征收机构和众多的税务人员作保证;3,由国库集中征收、调拨,能有效防范基金分散风险。其弊是:1,政府财政出现危机时,有可能将基金用于弥补财政赤字;2,税务机关重视程度不够,征收力度不强,进而影响基金的积累。

思考题:你认为我国社会保险费用征收应采取何种模式?为什么?

案例十六:税式支出的形式

税式支出是指通过减少税收收入的形式进行的国家财政支出。其主要形式有:

1、减免税额:指在一定期间内,从计税基数中剔除某些所得项目或所得来源,或对某些社会经济活动不列入课税范围等,以豁免其税收负担。

2、税收扣除:指在计算所得税的应税所得额时,允许从其毛所得中扣除一定的数额,以减少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最终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3、税收抵免:是对纳税人的国内外全部所得计征所得税时,准予在税法规定的限度内把已纳的外国税额从应向本国缴纳的税额中扣除。

4、税收饶让:指居住国政府对跨国纳税人在非居住国获得的减免税,视同已经缴纳的税款给予抵免。

5、优惠税率:是税法承认或许可的已降低了的税率。

6、盈亏互抵:指纳税人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亏损,允许其向前或向后结转,用盈利年度的利润来冲抵,以使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税负减轻。

7、优惠退税:包括出口退税和再投资退税。出口退税是为了鼓励本国产品的出口,使出口商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避免因进口国征税造成出口商品的双重税收负担,而采取产品出口时退还已纳的国内增值税、消费税等流转税的办法。再投资退税是为吸引外资,鼓励外商在本国境内将取得的利润进行再投资而采取的退还再投资部分已纳所得税税款的办法。

8、税收递延:指允许纳税人在合乎规定的年限内,分期缴纳应付税款,包括直接延期纳税和间接延期纳税。

简要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式支出在优化资源配臵、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促进对外贸易、保持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愈发显著,在财政补贴中所占比例也不断提高。然而过多或滥用税式支出有悖于公平原则,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健全,我们应持谨慎态度。

思考题:如何正确认识税式支出的正面和负面效应?

参考资料:《现代财政制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魏杰于同申

简要分析:上表集中表现了一个公共防洪工程的建设所要考虑的全部成本与效益的内容,从中可以明确,作为一项公共工程的抉择,较私人投资项目而言必须从社会和全局的角度来考虑。政府投资某项公共工程不仅耗资巨大,而且对所涉及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可行性研究方面也有相当高的要求。假定政府对上述所有成本效益的分析都可以通过一定的贷币量来反映,那么,在许多情况下,政府通常会将一个项目所产生的良好的、间接的、中间的、最终的、外在的社会经济效益作为项目抉择的主要依据,而项目内在的、直接有形的成本与收益并不是决定政府投资的主要因素。但是在成本—效益分析中,如果对一个项目可以有几种设计方案,并能将各方案的成本效益折为现值进行比较,这时,那些既能实现政府预期社会经济目标,又能直接计算现值的投资方案则应当成为政府项目选择的依据。

思考题:尝试设计一项公共工程的成本—效益内容。

案例十八:成本——效益分析——公共工程收益的度量分析1.公共工程项目的收益的评价与量度从理论讲上,应当是该项目的效率与受益等于—个社会中的每个人愿意为该项目的产出而支付的最大数额的总和。但在实际中,这个总和不易得到,因为有些受益的效果不可能估计。因此,必须作相应的分析。

按照对公共工程收益的分类,项目收益的度量有以下几种类型:

(1)有形直接收益可度量,大致等于需求曲线下方的面积(见下图)。有形内在间接收益一般也可度量。

(2)有形外在间接收益不易度量,因为这些产品不进入市场,或虽进入市场,而不以反映人们愿意支付的价格销售。由于价格难定,所以往往须费大量的精力,运用各种技巧来进行推导,以求出其需求价格,绘制其需求曲线。

(3)无形直接收益和无形间接收益往往不能度量,有时也难估计。无形产品的需求曲线无太大意义。然而,投资决策必须考虑无形产品的存在,并且尽可能作出某些间接的物质数量的估计。

2.补充投入。有形直接收益往往只在有补充投入时才能实现。补充投人,指工程项目成本以外投入的金钱和时间。例如,公路、航道、机场,只有当人们购买了汽车、船舶、飞机和燃料,并且愿意花费必要的旅运行程时间,才能产生收益。又

如农田灌溉,只有当人们从事农业投资(种子、肥料、农具)并使用劳动时间后,灌溉才能发生农作物增产的效益。这些资源投资和时间价值,都是补充收入。

这里说明两个基本涵义:第一,效益的正确度量,应从总效益即需求曲线下方的面积中减去补充投入的成本;第二,当新方案降低补充投入时,节约的成本应作为效益计算。

这里,举例分析某公路运输工程项目的收益:

假设两城市之间有一条公路来提供客货运输的便利。为了简便起见,以每趟旅运为运输劳务的单位,而不采用吨公里和人公里等运输单位,每个公路使用者对每趟旅运必然赋予不同的主观价值,这些价值按高低顺序排列就形成一条需求曲线或边际收益曲线,即下图中的D=MB。这条曲线下方的面积就是该公路总收益的估计。再假设每趟旅运的补充投入(金钱和时间)相同,等于OM

1

,这就形成供给曲线或边际

成本曲线S=MC,在MB与MC

1的均衡点B上,旅运趟数为T

1

。这时,总收益为面积OABT

1

总成本为面积OM

1BT

1

,差额面积M

1

AB代表该公路的净收益。

现在假设建造一条新公路,距离较短,补充投入可节约,边际成本降至MC

2

,从而旅

运趟数增至T

2,MB与M C

2

的均衡点为C。于是,新公路的总收益为OACT

2

,总成本为OM

2

CT

2

净收益为M

2

AC

新旧公路的净收益差异为:M

2AC—M

1

AB=M

2

M

1

BC,其中,成本节约M

2

M

1

BE,新增收

益EBC。

参考资料:《现代财政制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魏杰于同申

思考题:怎样理解和评价公共工程的收益?

案例十九:政府采购制度简介

政府采购,从产生以来已有200多年历史,是市场经济国家管理政府公共支出的一种基本手段,最早的法律规范可追溯到1761年美国的《联邦采购法》。现代各国的政府采购资金数额庞大,一般要占GDP的10%以上,这使政府采购对社会经济有极大的影响力,也是市场供应商极为关注的对象,在国际社会中,最初的政府采购是封闭的,不对外开放,但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政府采购潜在的巨大市场,在国际贸易领域日益受到重视,目前,世贸组织的《政府采购协议》已成为在国际范围内开放政府采购市场的国际协议,尽管《协议》只是对签字成员国有约束力,但该《协议》成员希望有更多的国家加盟,并采取一些措施迫使想加入世贸组织的国家签署《协议》。由此可见,政府采购市场对国际贸易的重大影响。

政府采购(Government Procurement),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对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购买。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

政府采购相对非政府采购而言,有其自身的特点

1.资金来源的公共性。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和需要由财政偿还的公共借款.这些资金的最终来源为纳税人的税收和政府公共服务收费。

2.采购主体的特定性,政府采购的主体,也称采购实体,为依靠国家财政资金运作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公共事业等。

3.采购活动的非商业性。政府采购为非商业性采购,不以以盈利为目标,也不是为卖而买,而是通过买为政府部门提供消费品或向社会提供公共利益。

4.采购对象的广泛性。政府采购的对象包罗万象,既有标准产品也有非标准产品,既有有形产品又有无形产品,既有价值低的产品也有价值高的产品,既有军用产品也有民用产品。为便于管理和统计,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按其性质将采购对象分为三大类:货物、工程和服务。

5.政策性。各政府采购实体在采购时不能体现个人的偏好,必须遵循国家政策的要求,包括最大限度地节约支出,购买本国产品等。

6.规范性。政府采购的实现要按有关政府采购的法规,根据不同的采购规模、采购对象及采购时间要求等,采用不同的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使每项采购活动都要规范运作,体现公开、竞争的原则,并接受社会监督。

7.对社会经济有强大的影响力。政府采购是指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一个国家内最大的单一消费者,其购买力非常巨大,在很多国家,政府采购金额占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以上,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可节约资金10%左右。因此,政府采购对社会经济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能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能配合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总供需;保护民族产业;保护环境生态;稳定市场物价;促进就业;促进国际贸易;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等方面。此外,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与实施还能规范交易行为,促进公平竞争,使各种交易活动在公开、公正,公平和竞争的基础上开展,这对消除歧视行为,保护广大供应商和政府的利益均有积极的作用。

为了保证政府采购目标的实现,要求政府采购项目按规定的程序完成采购。一个政府采购项目的完整采购程序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确定采购需求。采购需求由各采购实体提出,报财政部门审核,只有被财政部门列入年度采购计划的采购需求才能执行。确定采购需求是整个采购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2.预测采购风险。采购风险是指采购过程可能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这些情况都会影响采购预期目标的实现,因此,事前要做好防范措施。

3.选择采购方式。政府采购采用何种方式的总原则是,要有助于推动公开和有效竞争及物有所值目标的实现。目前,国际上通用的采购方式很多,有招标采购、询价采购、单一来源采购,谈判采购等。

4.资格审查。即对供应商的资格进行审查,只有合格的供应商才能参加竟标。

5.执行采购方式。一旦确定了采购方式,就必须严格按照已定采购方式的程序和要求操作,如果确有必要改变采购方式,必须报有关部门批准,同时告诉供应商。

6.签订采购合同。无论通过何种采购方式,最终都要形成一个合同,即通过这一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来保证双方的义务与权益。

7.执行合同。合同各方要按合同规定执行相关权力义务,如任何一方违约,均必须按合同规定向合同的另一方赔偿损失。

8.验收。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或执行完毕,采购实体对合同执行的阶段性结果或最终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估。

9.结算。财政部门按验收证明书、结算验收证明书及采购合同的有关规定,与合同商进行资金结算。

10.效益评估。采购实体及有关管理、监督部门对已采购的项目的运行情况及效果进行评估,检验项目运行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

对于复杂或高成本的采购项目,还需要做以下工作:市场调查、选址、评估为产业发展提供的机会等。以最大可能地降低采购风险,提高采购效益。

参考资料:《政府采购》楼继伟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

简要分析:政府采购制度从产生以来的时间并不很长,但因这一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法律性对各国政府公共支出效率的提高、对国家实现宏观经济政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过程中,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必须对传统体制下的一些作法与制度进行改革。从财政方面来分析,财政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的要求,转变财政职能,建立政府公共预算体系。建立政府采购制度,加强对公共支出的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是建立我国公共预算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建立政府采购制度,使采购实体,供应商和资金管理部门三者的内在目标能有机的统一起来,促进财政支出管理制度和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变革。对采购实体而言,为了节约资金,提高所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质量,通过招标竞价的方式,优中选优,符合市场经济竞价的理论,能激励厂商更好地为政府这个最大的消费者服务,使采购实体实现经济、社会成本—收益的最大化;对供应商言,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等于政府向其声明不再保护落后,促使其能适应市场要求,提高所供货物、工程和服务的价格质量比,在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对资金管理部门来说,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提高资金效益,节约支出,硬化预算约束。同时,建立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对我国经济溶入世界经济大环境,实现政府宏观社会经济政策目标,以及推进反腐倡廉整顿财政经济秩序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思考题:1、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有何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2、我国应怎样健全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案例二十:水费收费——综合体现受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的实例自筹城市供水系统资金是极具吸引力的方案,其中首要的理由是:谁得到,谁支付,自己管自己,这样公平合理。这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正确,因为在发展中国家总是存在这样的猜测:在服务的供应上,城市对农村,大城市对小城市总有一种不公平的优惠。

财政学案例分析(精选.)

财政学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谁来填补养老金缺口 案例来源:根据2013年12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3》编写 案例内容: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国家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中国社会保障建设进入加速发展时期,从2006年中国对社会保障建设提出“覆盖城乡”的要求,到2013年在较短的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对城乡居民的基本全覆盖。中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有很多的内容,其中养老金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支柱。目前,养老金缺口问题已经越来越受人们关注。 2012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为20001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18.39%。总支出为1556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21.91%。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占收入的比重看,全国总计达到了62.85%,比上一年提高了7.91个百分点,上海高达96.05%。而这种支出收入比上升的趋势会影响未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财务可持续性。 自2013年1月1日起,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12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确定。 但无论是财政部还是学者,均回避了当前个人账户巨额空账的偿还问题。个人账户空账带来了巨额隐性债务问题。目前,个人账户长期空账运行,以及记账利率过低等问题,致使养老保险的部分积累功能的设计初衷无从实现,已成为事实上的现收现付制。 根据人社部2013年初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城镇职工养老金累计结余近2.4万亿元,但与官方数据形成对比的,是个人养老金账户缺口的持续扩大。 截至2012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为23941.31亿元。2012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包括纯企业单位、其他以个体身份参保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个人账户累计记账额达到29543亿元。也就是说,即使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积累的所有资金用于填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仍有5602亿元的缺口,与上一年相比,这一缺口扩大了大约240亿元。

2财政学概论试卷

案例二:河南省今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39.37亿元。今年河南种粮农民享受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又比去年大幅提高:中央和河南省共安排两项补贴资金39.37亿元,比去年增加了13.72亿元,增长了53.5%! 其中,粮食直补14.5亿元,与去年持平;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24.87亿元,比去年增加13.72亿元,增长1.23倍。这就是说,按去年补贴面积9469万亩计算,全省亩均补贴达到41.57元,比去年增加了14.47元。 据介绍,省政府对今年的兑现办法进行了重大改革,决定从今年起,通过“一折通”兑现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等资金,同时在遂平、汤阴两县进行“一卡通”试点。实施“一折通”(“一卡通”),就是在农村信用社或邮政储蓄网点为每个农户开设固定的补贴存款零余额账户,政府的各项惠农补贴逐步通过这一账户直接兑现给农民,存款折(银行卡)一次发放,可以多次、多年使用,农民持存款折和有效证件可到任何一个农信社或邮政储蓄营业网点进行查询或领取补贴资金。(资料来源:河南日报2007-05-30) 6.政府之所以要对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是因为( ) A.增加农民收入 B.发展农业生产 C.农产品具有一定的外部性正效应D.农产品具有一定的外部性负效应 7.政府兑现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实施“一折通”(“一卡通”)是为了( ) A.增加银行存款 B.减少财政事物 C.减少中间环节,防止挤占、克扣。D.方便农民 8.政府对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与粮食流通环节补贴相比优势有( ) A.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完全到达农民手里B.农民直接感受到国家农业支持政策 C.市场经济不成熟 D.符合WTO规定 9.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属于( )补贴 A.明补 B.暗补 C.生产环节补贴 D.流通环节补贴 10.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属于财政( )支出

财政学案例分析

1.1我国垄断行业:坚冰渐融 1.2食品不安全信息不对称 1.3野生动物保护、光污染的负外部效应 1.4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常态 1.5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是社会和谐基础 1.6:是市场失灵,还是政府失灵 1.7:医改、教改背后的公共物品供给缺位 1.8:公共物品供给越位 1.9究竟什么是公共财政? 1.10:弥补市场缺陷,配置社会公共资源(一项重要的财政职能) 1.11:我国收入调节政策取向应该是“促富治贫” 1.12:2007年宏观政策重心:激活内需增长动力 2.1:财政花钱当量力而行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8月7日 2.2: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全面启动 2.4:公平与效率,漏桶里的水? 2.5:财政支出面临扩张压力 9.1:2006年中央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2006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 9.2:建复式预算体系用制度管住干部 9.3:我国的零基预算改革 9.4: 看好13亿人的“钱袋子” 9.5:全国人大财经委拟通过《2004年中央决算(草案)》 9.6:摘自: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基础——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潘承祥 9.8:“国库集中支付”反腐作用有多大? 9.9:政府采购:谨防腐败转移 10.1:日本政府事权与财权的划分 10.2:美国的财权划分方式——财源共享和分率计征 10.3:分税制10年 10.5: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实践 11.1:我国财政赤字计算 11.2:格林斯潘警告美财政赤字危及经济前景 12.2:2005年中国财政赤字大幅降低意味着什么?2005-06中华工商时报 12.1:促进财政政策由投资向公共服务转型 12.2: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历程

财政学案例分析1

公共财政学案例分析 ————谁来填补养老基金缺口 贸易经济11 成员:苏春强 2111802220 王光瑞 2111802221 2013.11.28

题目:《关于“谁来填补养老金基金口”的案例分析》 班级:贸易经济11班 小组成员:苏春强贸易经济11 2111802220 王光瑞贸易经济11 2111802221 讨论过程: (1)仔细研读案例,查找相关资料,适当展开,以确定分析方向和主体。 (2)通过阅读资料,结合当前社会现象,按照提示内容,运用所学的供需理论、博弈论等相关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并就案例所反映和折射的相关问题提出小组成员的见解。 (3)整合小组成员的见解,完成案例分析报告与演示稿。 一.案例简介: 《新民周刊》2012年第38期刊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封进的文章说,持续扩大的养老基金缺口必须得到填补。谁来填补缺口?目前看有4个可能的来源。 一是国企红利。我国约有国有资产33.8万亿元,国企红利每年已经超过1万亿。2012年实际上缴比例约为7.4%,远低于欧美国家的20%-60%。若能将上缴比例提高到20%,则可有近2000亿的补贴用于养老保险。 二是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我国有外汇储备约3.4万亿美元,占GDP约50%,占全球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一。我国已经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主权财富基金,期望通过更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提高储备资产的收益率。用主权财富基金的收益补充养老基金是许多国家的做法。 三是社会保障基金。这一基金成立于2000年,主要用于应对今后的养老保险基金危机。如果今后有更多的国企红利、外汇储备投资收益划拨到社保基金,国家财政通过社保基金补贴养老金缺口不失为一种办法。 四是直接增加财政预算。加大财政对养老金的补贴是社会公平的需求,也是政府对之前养老金改革中的隐性债务埋单。 二、案例分析: 1、养老基金缺口的形成 (1)、统筹基金占用个人账户资金是形成养老金缺口的主要原因。 我国从传统的国家—单位保障制向国家—社会保障制度转变过程中,在探索中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制度设计的初衷是统筹基金实行现收现付制,满足当期养老基金支付需要;个人账户实行积累制,账户里的钱只能在本人退休时才能发放,可以为将来人口老龄化积累资金。但现在除了部分进行个人账户试点的地区外,其他地区个人账户与统筹基金都是混账核算,大量个人账户的钱被用于当期发放,成了有名无实的空账。 (2)、“中人”的隐性债务进一步扩大养老金缺口。 国务院 1997 年颁发《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采取了“老人”、“中人”和“新人”三种群体对应三种方法的计发方式,

财政学案例分析复习题

案例1: 阅读以下案例资料,根据资料分析所提出的问题: 当火车驶过农田的时候——外部效应与市场失灵 20世纪的一天,列车在绿草如茵的英格兰大地上飞驰。车上坐着英国经济学家A.C.庇古。他边欣赏风光,边对同伴说:列车在田间经过,机车喷出的火花(当时是蒸汽机车)飞到麦穗上,给农民造成了损失,但铁路公司并不用向农民赔偿。这正是市场经济的无能为力之处,称为“市场失灵”。 将近70年后,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和阿尔钦同游日本。他仍在高速列车(这时已是电气机车)上想起了庇古当年的感慨,就问列车员,铁路附近的农田是否受到列车的损害而减产。列车员说,恰恰相反,飞速驰过的列车把吃稻谷的飞鸟吓走了,农民反而受益。当然铁路公司也不能向农民收“赶鸟费”。这同样是市场经济无能为力的,也称为“市场失灵”。 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时代与地点结果不同。两代经济学家的感慨也不同。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火车通过农田无论结果如何,其实说明了同一件事:市场经济中外部性与市场失灵的关系。 思考: (1)、什么是外部效应?在这个案例中外部效应是正的还是负的?体现在哪些方面? (2)、市场失灵有哪些表现? (3)、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4)、为什么政府在解决市场失灵方面具有优势? (5)、政府主要通过什么手段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列明政府活动的主要范围。 案例:2: 阅读以下案例资料,根据资料分析所提出的问题: 财政支持医疗卫生文化三农等事业发展情况

财政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按照教育法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2003-2007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达2.43万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长1.26倍,年均增长18.8%,较好地保障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2003-2008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情况 单位:亿元 2008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8937.91亿元,比2007年增长25.5%。中央财政教育支出1598.54亿元,增长48.5%,主要用于: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秋季学期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增加北方农村中小学取暖费,免费提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教科书,并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助。加强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和中西部地区初中校舍建设,改善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附属生活设施。资助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向中等职业学校中来自城市经济困难家庭和农村的一二年级学生提供助学金,每人每年1500元,惠及90%的在校生。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继续实施中职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支持三批共100所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提高师资水平,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全面启动“211”工程三期建设。继续支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等。完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 财政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财政学案例分析题 (1)

案例分析题 1.资料显示,我国的外汇储备近3万2千亿美元,拥有美国国债投资超过10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发达国家的第一大债权国,而现阶段,招商引资仍然是考核各级政府政绩的主要指标,运用财政理论结合我国国情从相关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2.200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将2008年GDP修正为31.4万亿人民币,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至9.6%,调整后我国08年的GDP为4.6万亿美元。09年日本经济处于萎缩状态而中国经济增幅达8.7%,世界银行曾预测中国的经济规模会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试运用财政学理论结合我国国情从相关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3.从2003年的2.9%到2009年的1.1%,我国中央财政赤字正与国际通常要求的警戒线渐行渐远。资料显示,1999年我国赤字率跃上2%的台阶,在2000年至2003年赤字率逼近3%,其中2003年、2004年财政赤字一直维持在3198亿元这一建国以来的最高位。国民经济近几年连续向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财政蛋糕也越来越大,既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又使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相对变小,财政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如是说,运用财政理论结合我国国情从相关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4.2007年人大五次会议上,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给了民众一个惊喜,2007年用于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的预算支出将增长相当大的比例,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到全体民众身上。在2007年中央财政主要支出中,增长最快的是医疗卫生支出,增幅86.8%,达312.67亿元人民币,以用于免费防止重大传染病、加强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加大城乡医疗救助;用于教育的支出858亿元,增长42%,以免除1.5亿农村中小学学生学杂费;三农支出继续增加,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对就业再就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职工养老保险、社会救助体系增加投入。2007年初财政报告多次提到公平、正义的理念,洋溢着政府对民生的殷切关注。运用财政理论结合我国国情从相关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5.《人民日报》消息,《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式发布。《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50万亿元,达到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相比2011年虽继续有所回落,但仍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上升。《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4676亿元,比上年增长2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0%。全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7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8%。2012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第二产业占GDP的45.3%,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44.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谢鸿光在解读《统计公报》时表示,国际上,欧债危机仍然没有找到稳定解决的有效办法,欧元区大部分国家增长动力疲弱;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成长显著低于预期。在如此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实现了国民经济运行缓中企稳、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的总格局,实属不易。要求:试运用财政学理论结合我国国情从相关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财政学案例分析

财政讨论总结报告3 ---------地下通道为何受冷落题目:《关于“地下通道为何受冷落”的分析》 班级:贸易经济11班 小组成员:白刘涛--- ---- 苏春强---经济18---20 刘前---- ---- 讨论过程: (1)仔细研读案例,查找相关资料,适当展开,以确定分析方向和主体。 (2)通过阅读资料,结合当前社会现象,按照提示内容,运用所学的供需理论、博弈论等相关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并就案例所反映和折射的相关问题提出小组成员的见解。 (3)整合小组成员的见解,完成案例分析报告与演示稿。 一.案例简介 2002年,F大学某系一著名教授因跨栏杆横穿邯郸路而被高速行驶的汽车撞到,抢救无效而与世长辞。事故发生后,该校校报详尽报道了整个过程,并将近年来发生在邯郸路上由于乱穿马路而发生车祸的事故刊登在同期报纸上。触目惊心的文字和让人窒息的悲哀充斥着整个校园。或许此次交通事故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但对于近年来横穿马路,车祸发生不断的F大学来说,这已不是新闻。据说,邯郸路与国权路交界处本无红绿灯,如今在路口的人行信号灯是在1998年由于一学生、一教授先后在此出车祸而换来的。 人们不禁要问:为何有一定教育程度的名牌大学生和那些为为师表、知识渊博的教授会无视交通法规而乱穿马路、酿成车祸?难道前几年连马路上小朋友都熟背的“七不规范”早已成为过去? F大学国年路人行地下通道早在几年前已经建成。然而,在给各老师、各同学的问卷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能坚持过邯郸路时走地下通道的师生比例很低。往返于邯郸路步行的师生很少愿意多走几步路去走地下通道,更不用提那些骑自行车的了。其理由是人行地下通道设置的不合理,不仅要弯很多路,对于上下课时人人争分夺秒的学生老师而言,十分不便。而且设施简陋,一到雨天就积水。加之,管理不善使整个地下通道一直处于脏乱差之中。无奈之下,学校在上下课高峰时间只能派出专职人员负责管理路面交通,吹哨舞旗,防止由于赶着上课而横冲直撞的学生遭遇车祸。 同样,人们也会问:为何学生愿意冒出车祸的风险去和时间赛跑,而不去选择不受红绿灯限制的地下通道?纯粹是为了保障师生过马路安全而建的地下通道为何发挥不了作用而形同虚设? 从上面的现象中,我们似乎看到了在中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状况:一方面是政府出资建造了不少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另一方面是不少人坚持乱穿马路。这不能不说是社会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的一种嘲笑。 无论是F大学的地下通道还是交通繁忙处的人行天桥,它们都是政府为人们提供的公共产品,而且普遍存在,为什么它们不能吸引行人去使用,而行人为什么会冒生命危险这样一

财政学案例分析

财政学案例分析 学院:商学院 班级:经济学一班 学号:1115124008 姓名:康箐芸

案例一: 2009年大蒜价格暴涨,2007年暴涨的猪肉价格。当年飞涨的肉价,曾经引得各路资金跟进,甚至有房地产商改行盖起了猪圈的。不过,市场掀起的价格泡沫很快就在一轮养猪热中灰飞烟灭,只隔了不到两年时间,肉价一度又回落到07年的起点。涨跌轮回之间,受损失最惨重的就是养猪农民。 分析: 市场是一种结构精巧而且具有效率的商品交易机制,这已经为经济发达国家几千年的经济发展史所证实,而且为这种经济学说所论证和肯定。亚当斯密将市场形容为“看不见的手”,市场可以自动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但上面谈到的市场配置效率是以完全的自由竞争作为严格的假设条件的,而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这种条件。所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我们称之为“市场失灵”。案例中猪肉、大蒜价格疯涨可以看做是一件“市场失灵”的典型案例。商人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他当然有利用各种方式以提高利润的动机。由于和农民相比,商人们占尽信息、活动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在利用垄断等方法炒热市场,抬高价格方面更加有利可图,因此商人必然会在不触犯法律的情况下抬高市场价格牟利。也就是说,如果放任市场运作,这样的事件将“此起彼伏”,“看不见的手”在制止这个问题方面,是完全无力的。 在本案例中,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垄断。市场效率是以完全竞争为前提的,当行业被一个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生产,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从而丧失市场效率。本案例中以大蒜为例,因为在2008年由于大蒜种植面积普遍的增加,造成了市场的供大于求,使农民和中间的经销商还有出口商都不同程度的受到非常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的种蒜积极性降低很多,大蒜的种植面积就是降低了30%。这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减产,但是客观上助推了不法商人操控市场。一方面种植面积的减少使得今年的大蒜产量急剧下降,另一方面商人囤积居奇,这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大蒜的价格。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信息,信息不充分成为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消费者在看到肉价蒜价上涨时由于不了解实际情况,担心进一步上涨而继续购买导致价格持续上涨的恶性循环。而这种信息不对称,又给投机炒作提供了机会,市场得不到清晰的价格信号,只能根据各种传言忽冷忽热。猪肉的供应商认为升值空间存在,不断买进肉品,而不明信息的农民则增大供应,最终泡沫破灭导致了他们的损失。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府进行干预。政府的干预手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立法和行政手段;二、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三、财政手段,通过征税和收费为政府各部门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筹集经费和资金。具体到这个案例里,要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

财政学案例分析1

财政学案例分析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第一节政府与市场 一、案例及分析 (一)案例1.1:分拆垄断企业,能否解决问题? 1、分拆微软,打破垄断 2000年美国地方法院法官杰克逊法官的初步判决,几乎吸收了司法部全部反微软的观点。但2001年9月美国司法部表示不会执行法官将微软分割为二到三家独立公司的裁定。微软的反对者失望,认为政府出尔反尔。 观点1(蔡建诚):微软垄断——社会大众沟通不良。微软的错不在于它的高市场占有率,更不在于它同时提供作业系统与应用软件,而在于它不断试图控制资讯交换的界面,以达致排挤竞争者的目的。当新版权条例在本年四月实施时,本港不少中小企业叫苦连天,为了守法宁愿以高价购回正版视窗及MS Office套装软件。是由于Windows系统稳定?相信很多没额外付钱购买技术支援的用家也有怀疑,但Office必须在这个作业系统上运行却是事实。是由于Office的任何功能其他应用软件也无法代替?恐怕也未必。但由Office软件产生的文件档,往往不能由其他功能同样强大的软件开启﹝或者起码不能完全读取﹞,恐怕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被迫升级封闭软件。假使有日要转换不同厂牌的软件,或不想跟风盲目升级现有软件的版本,既有的或他人传送过来的档案则可能无法读取,用家的选择权利得不到保障。经典例子就如微软文书处理微软 Word 产生封闭的 .doc 档案格

式,连旧版的 Word也无法开启新版的 .doc 档,然后微软可以藉已购新软件的用者的「自发」力量,促使其他用者也升级或购买新版本。 微软的利害之处更在于它利用桌上电脑作业系统市场的占有率和庞大资本储备作价格战的强大优势,令它可以轻易抢攻较弱的市场。它可以「免費」把浏览器「整合」入作业系统內﹝不提供移除选择﹞,並透过网页制作软件对「超文字标记语言」﹝html﹞这个本是公开的语法标准加入只有由该浏览器﹝的某个版本﹞才能阅读的独有标识,诱导网民上网时遇到「最好由微软牌浏览器欣賞此网页」的讯息时放弃另类浏览器程式;在邮件发送程式采用预设特別编码,令其他信件处理程式读到邮件主旨时已出现乱码;把软件必要的程式呼叫介面私密化,让竞争对手在 Windows上面开发运行稳定的产品的时候困难重重;甚至对原是跨平台的程式语言加以修改,让「以非微软版程式语言所写的程式」无法在视窗上执行,令视窗无须面对在纯质素上与其他平台公平竞争的压力。这些手法的本质和目的都是意图控制软件与软件﹝作业系统或应用程式﹞之间的资讯沟通界面,剥夺用者﹝以至程式设计员﹞的选择自由﹝纵使只是部分成功﹞。 美国司法部放弃分拆微软是否恰当或许有待商榷,但若不同时采取措施监察微软的价格政策,並规定微软必须详细公开过去的档案格式和应用程式介面,並于将来尊重公开的通讯协定,让其他软件发展者可尽早生产真正兼容的替代产品,就对社会大众的自由选择权利没有交待。因此笔者认为,真正打击MS的做法,除了必须从反垄断法例入手外,用家还应尽量选择微软外的产品,特別是完全支持开放介面的应用程式和平台,不再参与制造人为的沟通障碍。长远来说或须应换上別个开放式Operating System (如 GNU/Linux),但现时起码应为将来作好准备﹝如坚持使用公开的档案格式、使用跨平台的应用软件、不升级现有的视窗作业系统﹞。 观点2:“垄断,但无害”。杰克逊法官判决将微软分割为二到三家独立公司。这是一个偏帮政府干预企业创新自由的恶判例,不管法庭最后怎么判,我还是从根本上反对美国政府用反垄断法来惩罚靠自由竞争而成功的企业。 关键之处在于,这套反垄断法所针对的,并不是老百姓心目中讨厌的政府垄断,而是市场竞争所导致的自然垄断。不少在竞争中处下风的厂商,纷纷为杰克逊法官的判决叫好。他们怂恿和支持司法部,劳民伤财打官司,既要求微软提供落后的产品,又要求微软搭售对手的产品。企业转移竞争的战场,从市场移师到

财政学案例分析

案例: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是社会和谐基础 近年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衡量一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否公平有三个指标:一是分配率,指的是劳动报酬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二是每小时劳工成本中的福利开支;三是社会保障税与个人所得税占政府税收收入的比重。如果劳动者的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越高,说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公平。同样,每小时劳工成本中的福利开支越高,或社会保障税与个人所得税占政府税收收入的比重越高,则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公平。 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上述三项指标各自所占比重都很高。以美国为例,国民总产值的70%是“按劳分配”的,其他国家的分配率也普遍都在54%-65%之间。另外,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也至少在40%以上,有些国家更达60%以上。初次分配的这些特征至少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是以初次分配中的公平因素为主,以政府再分配中的公平调节为辅。 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目前初次分配存在着资本所有者所得畸高、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劳动所得持续下降的局面。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06)》有关数据测算,2005年,我国GDP实现18万亿元,全国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为4.8万亿元,但职工工资总额只有1.9万亿元,只占GDP的11%,占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40%,另有2.9万亿元(约占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0%)通过非工资渠道分掉了。除此外,职工工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逐年下降,1991年为15.3%,1996年为13%,2000年下降到12%,2005年下降到11%,同时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持续扩大。 此案例涉及书本第一章的内容,首先,中国的经济体制是以市场经济为主,计划经济为辅,所以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材料中,“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目前初次分配存在着资本所有者所得畸高、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劳动所得持续下降的局面”是由于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书上P17讲到市场缺陷,这与市场缺陷是有关系的,主要包括 1.条件性市场缺陷。竞争的不完全性;外部效应;信息不充分;交易成本;偏好不合理。2.原生性市场缺陷。主要是收入分配不公,一个社会理想的收入分配结构应该是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分配结构,收

财政学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1: 某幢旧式楼房,屡次发生失窃事件,原因之一是该居民楼里各单元没有加装公共防盗门。每次失窃案发生以后,大家都希望楼里能装上一扇单元防盗门,各家进出有钥匙,朋友来了就在楼下通过电话喊一声,使整幢楼的安全性增加。但防盗门一直没有装上。向单位房管部门反映,说是住在楼里的已经不完全是本单位的人,费用难以协调;再说这些住房已经出售给私人,装防盗门应该由居民自己出钱。于是该居民楼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之中,没有一个机构出面负责解决“装防盗门”这样的公共事务。 分析: 这是一个安全问题政府提供的问题, 先看着防盗门问题能否通过私人方式去解决。在没有加装单元防盗门的情况下,一些最担心家里被盗、被抢的人首先出资给自己家里加装防盗门。对个人来说,这要花更多的钱,但比起费时费力地去搞“制度创新”还是合算的。从长远来讲,由于有钱的人加装防盗门,窃贼的盗窃难度大了,成功概率低了,盗窃行为的净收益小了,边际收益降低。因此,窃贼要么设法提高盗窃技能,要么就是光顾那些不装防盗门的家庭。这样一来,那些原以为自己没有多少钱,小偷不会光临,毋需加装防盗门的家庭会受到损失。最后的结局是:不管有钱还是没钱、钱多还是钱少,家家都装防盗门。 对每一个家庭来讲,投资于防盗门的支出与自己对家庭财产被盗的预期损失是相关的。也就是说,盗窃的预期损失越大,投资防盗门的愿望和实际投资越大;盗窃的预期损失越小,投资防盗门的愿望和实际投资越小。就整幢楼而言,每个家庭用于防盗门的支出远远大于统一安装一扇单元防盗门的费用,两者之差额,代表一种制度成本,它并没有带来社会福利,却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如何以公共方式提供的安全服务——加装防盗门成为可能?这种事情该由谁来管?怎样管?其实,加装单元防盗门应该是政府管的事,因为“安全”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第一,如果没有公共治安,犯罪必定泛滥,个人用于防治犯罪的成本大量增加,全社会用于防治犯罪的总支出也增加,不如建立公共治安体系来得经济,而防盗门的安装正是公共治安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说,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安装单元防盗门比大家各自投资更有效率。第二,政府是社会中惟一能够合法使用暴力来保护产权的机构,也是惟一能够借助于强权来征税的机构,拥有提供公共产品的便利条件。因此,加装防盗门这件事应该由政府来管。当然,政府的职能是负责公共产品的供给,并不一定要由政府自己来生产防盗门。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消费的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是相对而言的,是针对特定的消费群体的,因此,对公共产品的理解也是相对的。从大的方面讲,公共治安在全国范围内是公共产品,每一个公民的消费均具有非排他性,公民享受这种消费通过公民纳税来支付。从小的方面看,防盗门对于同一幢居民楼的消费者来讲,具有非排他性,他们应该为消费公共产品负责,也就是说,应该支付该公共产品的成本。通俗地讲,谁受益谁付费,居民应该为加装公共防盗门付费。虽然居民都是单元防盗门的受益者,但对于每一个居民来讲,他们实际的边际收益是不同的,有人愿意,有人不愿意。举个极端的例子,对于家中没有什么财产的赤贫者来讲,根本没有财产失窃的可能,他是不愿意为单元防盗门付费的。一个百万富翁就很愿意付费。既然加装单元防盗门会给不同的消费者带来不同的收益,因此,他们为加装防盗门而愿意支付的成本也不一样,即边际收益高的居民愿意付较高的价格,边际收益低的居民愿意付较低的价格。当实际价格超出预期时,人们愿意支付的价格上限就是心理价格。

财政学案例作业案例一

作业案例一 1.一个国家的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事业为什么主要由政府来主导从事,从社会公共需要和外部效应等方面来分析。 (1)教育是一种公共需要,是集消费的排他性、一定竞争性、拥挤性和正外部性等特征于一身的准公共产品。作为一种公共需要,市场是不能有效供给的,若将教育全部推给市场去运作,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必然会给教育带来灾难性的损失,直接影响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2)科学研究事业也是一种社会公共需要,科研的成本与运用科研成果所获得的利益不易通过市场交换对称起来,那些外部效应较强的科学研究活动必须由政府承担。 (3)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都是全社会人们的共同需要,不是个人和个别需要的数字总和; (4)(义务)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结果都是由全体社会成员(甚至是全人类)无差别的享用的,任何人都不能收到排斥。由市场主导的话,必然存在排他性,所以要政府的主导。 (5)社会成员享受教育和科研成果,也要付出代价(如交税或付费),但不是等价交换原则。正是由于教育和科研的购买不是由等价交换获得的,所以不符合市场的规则,只能由政府来提供了。 (6)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都具有正的外部性。正的外部性是指在一个经济单位对其它经济单位带来有利的影响,但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其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由于企业不能获得由正的外部性所带来的所有利益,为此一般企业都不会提供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物品,所以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都是由政府来主导的。 2.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事业是属于纯粹的公共产品还是混合性产品?该通过什么方式提供? (1)从经济性质看,教育服务一般被看作一种混合物品,然而教育也分为义务教育与高层次教育。义务教育是保证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国家通过立法安排公民接受义务教育,即义务教育可以被公民无差别地享受,具有非竞争性;义务教育范围是全国均可的,即为非排他性,从这个角度来看,义务教育并非混合物品而是纯公共物品。但高层次教育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此教育可以提高公民素质,培养国家人才,促进社会发展,应属于公共物品范畴;另一方面,个人从高层次教育获得的技能、知识是为他们自身带来更好的利益(如高薪厚职)是内在化与私人化的。同时高层次教育的进入需要条件(如考试、赞助费)并非接纳所有人,具有排他性,属于混合物品。综上所述,义务教育是纯公共物品,而高层次教育是混合物品。 (2)对于科研活动本身来讲,可以由个人或某一集体完成,它的集资模式可以是企业、机构或政府,其成果也是可以有偿转让的。但是科研成果的诞生(如电灯的发明,杂交水稻的出现等)往往并非只是有利于研究人或小部分群体,而是会推广到社会上,让公众共享成果。这样子,科研成果的交易将会出现很多难以预料的问题,如果将科研成果归为私人物品,则进步的产品就会成为垄断者谋取巨额利润的工具,使得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受到限制,所以一些公益性、基础性的科研项目的经费必须由政府承担,其成果亦应成为公共物品或混合物品(避免某些科研成果被过渡使用);而为了促进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政府允许企业自主创新,提高品牌或技术的专利意识,所以对于一些商品(如电脑、汽车、手机等)的科研改进可以作为微观主体的私人物品。 (3)义务教育和部分基础性、公益性的科研项目应该由政府来提供,高等教育应该由政府供给与市场供给相结合。

财政学案例题

案例1 “白色恐怖”为何依旧绿色餐具赔钱 “我们的环保产品从一开始就注定卖不出去,巨额的亏损压负下,我们不得不另找出路。”望着办公室外3万多个平方的厂房,佛山绿洲纸模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棉森沉重地对记者说。现在,他以整个“佛山绿洲”入股了被广东韶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广东绿洲纸模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自1995年国家宣战“白色污染”,以纸质用品取代发泡塑料餐具以来,先后有100多家企业投入人力和资金转向环保餐具的研究与开发。专业从事一次性纸浆模塑制品的生产、销售的佛山绿洲公司成立于1998年,第一期总投资达5000万元,年生产能力1.28亿只,现日产量为40万只。但几年来,发泡餐具仍然大行其道,在白色的“汪洋大海”中,环保餐具的第一批淘金者们不是仆然倒地就是只剩下苦苦挣扎的份儿。比较而言,“佛山绿洲”还是其中支撑较久的。 在生产成本上,环保餐具竞争劣势相当明显。一吨塑料和一吨纸浆板材的价格分别是1.2万元和1.3万元,但制成产品后,价格却相差5倍左右。其原因在于材料的利用率上,后者的成本要高几倍。在生产工艺上,前者技术已经成熟,后者则要经过打浆、成型、消毒和包装等6道程序,成本便居高不下。 “环保餐具产业是一项微利产业,规模经济将是我们采用的杀手锏。”广东“绿洲”将在原“佛山绿洲”的基础上新建生产线,第一步目标是形成每年3 亿标件的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7300万元。我国市场的一次性餐具需求量在每年100亿只以上。韶能集团的另一负责人透露了他的隐忧,“发泡餐具一日不从生产源头上禁止,环保替代品的生产发展就一日不成规模。” 发泡餐具公司不理解。“我的产品不降解,它也不降解,为什么它能用,我的就不能用?”深圳德丰盛有限公司日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200万只,投资总额是3500万元,去年销售额是4400万元。可是,慑于禁白令的威力,与德丰盛合作了5年的零售商“沃尔玛”日前转用了其他产品,仅此一项“德丰盛”每月将损失几十万元。其总经理姚佩佩女士注意到,替代他们的产品是CT产品(聚炳烯与滑石粉的复合环保产品)。目前CT产品还没有列入我国一次性可降解餐盒餐具能用技术条件的检验目录中。德丰盛和另外13家发泡餐具生产企业甚至联名斥责,数次发布大幅广告表达对禁白令的不解.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11月发布了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通用技术条件的国家标准,目前已有不少企业的产品已达标,可是,市场上尚未找到不含化工材料而性能、卫生指标又较高的环保餐具;不少产品不过是往聚丙乙烯里混合了改性淀粉等,不可能完全降解。 此外替代品普遍成本过高,生产数量有限,能否满足市场需求、市场是否接受都是未知数。“真正的环保是要鼓励少用、重复使用,而不是替代使用。”姚女士举上海为例,上海的管理原则是:“源头控制、回收利用、逐步禁止、鼓励替代”。工厂每月按照生产量或者销售量交纳回收处置费购买“回收标识”,这个标识贴在发泡餐具上犹如有了“准生证”。政府则将收费用于回收、运输、清洗、再利用等善后工作上。目前深圳市面上一次性发泡胶餐具销售量每天有336万只,以此计算,深圳每天大约需要10万元回收费用,姚女士认为这个数目用于回收应该够了,企业也愿意承担这项费用,但是却不得其门。 离不开政策和消费者。后来,在京城发生的一场激烈争论却将姚女士们的“反弹”升级。一个发泡餐具污染治理研讨会在京召开。但会议似乎一开始就走了调,

财政学案例分析 公园里的收费和搭便车

课程序号: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金融学专业 《财政学》 案例分析 题目:公园里的收费和搭便车 编号: 姓名: 成绩: 案例名称:公园里的收费和搭便车

案例来源:根据2012年8月记者郝颖在每日新报中所登新闻天津西沽公园本事免费入园市民拍婚纱照被收2元门票所编写 案例内容: 2011年,天津市市政府对红桥区的西沽公园改造之后,决定在6月开始免费对市民开放,对此,当地市民对政府的惠民政策感到很开心。但是还是存在问题。据一位市民小王讲述,他和未婚妻到西沽公园拍婚纱照时,在公园门口入园处被拦并索要50元的入门费。大热天的,穿着婚纱、礼服本来就不舒服,小王更不想因此坏了拍照的心情,二话没说缴纳了50元后这才进园。可更让小王纳闷儿的是, 50元换来的却是一张票价两元的西沽公园门票。“本是免费入园,拍照就要收费,这究竟是什么费用?”根据西沽公园的工作人员解释,原来这50元是对拍照造成绿地、树木等损坏的赔偿。据介绍,因为西沽公园式免费公园,所以入园拍摄婚纱照的人太多,对园内植被造成了严重的损坏,也曾禁止影楼入园拍摄。事后,很多影楼主动联系公园,说是订单已派出,而外景多选择在西沽公园,协商是否能缴费后入园。就这样,从今年6月底,西沽公园入园拍摄婚纱照需缴纳50元。 案例分析: 在上述案例中,西沽公园是虽然是收费公园,但是在改造之后,政府承诺要免费对市民开放,但是现在公园的工作人员却以各种原因而对市民进行收费这种现象是怎么一回事呢?要知道西沽公园管理人员的这种做法是否正确,首先先来了解一下公园的性质?案例中的西沽公园是由政府出资改造的,是属于准公共产品,那么什么是准公共用品呢? 根据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满足条件,公共产品被分为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两个类别。其中准公共产品又被称为“混合产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或有限的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它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如教育、政府兴建的公园、拥挤的公路等都属于准公共产品。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1、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充分的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例如,教育产品就属于这一类。教育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的。因为,对于处于同一教室的学生来说,甲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并不会排斥乙听课。就是说,甲在消费教育产品时并不排斥乙的消费,也不排斥乙获得利益。

财政学案例分析复习题

阅读以下案例资料,根据资料分析所提出的问题:当火车驶过农田的时候——外部效应与市场失灵 20 世纪的一天,列车在绿草如茵的英格兰大地上飞驰。车上坐着英国经济学家 A . C.庇古。他边欣赏风光,边对同伴说:列车在田间经过,机车喷出的火花(当时是蒸汽机车)飞到麦穗上,给农民造成了损失,但铁路公司并不用向农民赔偿。这正是市场经济的无能为力之处,称为“市场失灵”。 将近70 年后,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和阿尔钦同游日本。他仍在高速列车(这时已是电气机车)上想起了庇古当年的感慨,就问列车员,铁路附近的农田是否受到列车的损害而减产。列车员说,恰恰相反,飞速驰过的列车把吃稻谷的飞鸟吓走了,农民反而受益。当然铁路公司也不能向农民收“赶鸟费”。这同样是市场经济无能为力的,也称为“市场失灵”。 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时代与地点结果不同。两代经济学家的感慨也不同。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火车通过农田无论结果如何,其实说明了同一件事:市场经济中外部性与市场失灵的关系。 思考: (1)、什么是外部效应?在这个案例中外部效应是正的还是负的?体现在哪些方面? (2)、市场失灵有哪些表现? (3)、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4)、为什么政府在解决市场失灵方面具有优势? (5)、政府主要通过什么手段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列明政府活动的主要范围。

案例:2: 阅读以下案例资料,根据资料分析所提出的问题: 财政支持医疗卫生文化三农等事业发展情况 财政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按照教育法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把教 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2003-2007 年, 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达2.43万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长1.26倍,年均增长18.8%,较好地保障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2003-2008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情况 单位:亿元 2008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8937.91亿元,比2007年增长25.5%。中央财政教育支出1598.54亿元,增长48.5%,主要用于: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秋季学期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增加北方农村中小学取暖费,免费提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教科书,并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助。加强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和中西部地区初中校舍建设,改善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附属生活设施。资助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向中等职业学校中来自城市经济困难家庭和农村的一二年级学生提供助学金,每人每年1500元,惠及90%勺在校生。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继续实施中职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支持三批共100所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提高师资水平,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全面启动“ 211”工程三期建设。继续支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等。完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

财政学案例分析复习题

财政学案例分析复习题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案例1:阅读以下案例资料,根据资料分析所提出的问题: 当火车驶过农田的时候——外部效应与市场失灵 20世纪的一天,列车在绿草如茵的英格兰大地上飞驰。车上坐着英国经济学家A.C.庇古。他边欣赏风光,边对同伴说:列车在田间经过,机车喷出的火花(当时是蒸汽机车)飞到麦穗上,给农民造成了损失,但铁路公司并不用向农民赔偿。这正是市场经济的无能为力之处,称为“市场失灵”。 将近70年后,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和阿尔钦同游日本。他仍在高速列车(这时已是电气机车)上想起了庇古当年的感慨,就问列车员,铁路附近的农田是否受到列车的损害而减产。列车员说,恰恰相反,飞速驰过的列车把吃稻谷的飞鸟吓走了,农民反而受益。当然铁路公司也不能向农民收“赶鸟费”。这同样是市场经济无能为力的,也称为“市场失灵”。 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时代与地点结果不同。两代经济学家的感慨也不同。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火车通过农田无论结果如何,其实说明了同一件事:市场经济中外部性与市场失灵的关系。 思考: (1)、什么是外部效应在这个案例中外部效应是正的还是负的体现在哪些方面 (2)、市场失灵有哪些表现 (3)、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4)、为什么政府在解决市场失灵方面具有优势 (5)、政府主要通过什么手段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列明政府活动的主要范围。案例:2:

阅读以下案例资料,根据资料分析所提出的问题: 财政支持医疗卫生文化三农等事业发展情况 财政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按照教育法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2003-2007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达万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长倍,年均增长%,较好地保障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2003-2008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情况 单位:亿元2008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亿元,比2007年增长%。中央财政教育支出亿元,增长%,主要用于: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秋季学期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增加北方农村中小学取暖费,免费提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教科书,并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助。加强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和中西部地区初中校舍建设,改善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附属生活设施。资助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向中等职业学校中来自城市经济困难家庭和农村的一二年级学生提供助学金,每人每年1500元,惠及90%的在校生。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继续实施中职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支持三批共100所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提高师资水平,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全面启动“211”工程三期建设。继续支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等。完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 财政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