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之研究

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之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58796312.html,

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之研究

作者:陆怡蕾

来源:《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7年第02期

在幼儿园中,幼儿间的冲突频繁发生,处理这些冲突就成了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由于教师时间有限或教育经验的影响,教师对于幼儿冲突常常简单粗暴地处理,不能正确地教育。这些导致幼儿依赖教师,他们解决冲突的能力和同伴交往能力也不能得到提高。本文分析幼儿冲突发生的原因和解决的策略,帮助教师正确看待幼儿冲突,学会正确引导幼儿独立解决冲突和促进幼儿习得社会交往技巧。

一、冲突解决策略概念的界定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冲突是人与人或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制、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方式或过程。冲突解决策略又称为冲突处理策略或冲突应对策略。魏晓娟认为,冲突解决策略是个体在对冲突情境认知基础上所采取的反应方式。

二、原因分析

(一)教师原因

1.教师过多介入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外学者做过对在幼儿园内玩耍的孩子(教师在场)和同龄户外玩耍的孩子(没有家长在场)进行冲突解决策略的研究。研究表明,有成人在场时,孩子不愿意独立地解决冲突,他们更倾向于寻求成人的帮助。而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基于安全等因素考虑,按规定组织活动的教师一定要在场,所以幼儿在活动中,当幼儿发现教师在场的情况下会求助教师。而教师一旦发现幼儿发生冲突就会立刻出手平息去避免冲突造成的伤害。循环往复的结果就是,幼儿获得的只有借助他人这一种依赖性的、被动的解决方式。

2.教师介入时权威性的角色定位

教师是幼儿心中的绝对权威,幼儿意识到教师权威是强有力的,他们便会借助教师的力量,使自己在冲突中处于有利的局面,冲突对方也会因为害怕权威而采取策略来结束冲突。生活中,教师在冲突事件中通常先询问原因(或目睹冲突过程不询问原因),判断对错,并告诉冲突双方应该怎么做。这时教师扮演了“控制者”的角色,直接介入幼儿解决冲突的过程,充当“警察”和“法官”,给出幼儿调解冲突的方法。这种急于介入干预、急于调停冲突的行为,实际上剥夺了孩子学习与人交往的机会,不利于孩子与同伴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

(二)幼儿原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