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海洋化学

海洋化学

海洋化学
海洋化学

专业名称:海洋化学

课程编号:S0901000707001 课程名称:化学海洋学

课程英文名称:Chemical Oceanography

学分: 6 总学时:108

课程性质:学位基础课适用专业:海洋化学/环境科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在海洋不同区域化学元素的分布和周转、不同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通量的影响、稳定与放射性同位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食物网、生源要素的循环和生物标志物、沉积过程的地球化学问题等等。

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阅读相关文献与组织讨论,从而对基本知识、前沿技术有深入的理解。

考核方式及要求:闭卷与开卷考试结合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与普通海洋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68845007.html,lero F.J.:Chemical Oceanography (2nd Edition). CRC Press, Roca Raton,

1996。

2.Chester R.:Marine Geochemistry 2nd Edition). Blackwell Science, Oxford, 2000.

3.赵其渊(主编):海洋地球化学。地质出版社,北京,1989。

4.郭锦宝(主编):化学海洋学。厦门大学出版社,厦门,1997。

填写人:张经审核人:

课程编号:S09010007070034 课程名称:高等仪器分析及实验

课程英文名称:Instrumental Analysis and Practice

学分: 5 总学时:90

课程性质:学位基础课适用专业:海洋化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气相色谱与色-质连用、稳定同位素质谱、高分辨率发射光谱-质谱、流式细胞计、原子吸收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环境磁学测量仪器、分子荧光、放射性同位素测量等等;其中2/3的学时安排为实验内容,1/3的学时为授课学时。

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亲自做仪器分析实验,从而提高研究工作所需的实验技能。

考核方式及要求:开卷考试与实验课考核结合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仪器分析与分析化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武汉大学化学系(主编):仪器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1。

2.北京大学化学系(主编):仪器分析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97。填写人:张经审核人:

课程编号:S0901000707003 课程名称:海水分析化学

课程英文名称:Methods of seawater analysis

学分: 2总学时:36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海洋化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该课程主要介绍用可靠、灵敏、简单的分析方法对海洋化学为主的参数(包括海洋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环境、乃至全球变化)进行测定,以获得有用的数据和信息,推动和完成海洋科学的研究。

基本要求:对常规的海洋分析项目的基本原理,实验流程,操作规范,注意事项和数据分析处理有着较全面地掌握,并具备一定的野外分析试验的经验和经历。

考核方式及要求:闭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分析化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Methods of seawater analysis》,Third Edition, by Klaus Grasshoff, Klaus

Kremling and Manfred Ehrhardt, Wiley-VCH, 1999.

2.T. R.帕森斯等著,陈蕊美、陈于望译,“海水分析的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厦

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

填写人:吴莹审核人:

课程编号:S0901000707005 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课程英文名称: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heory and Application

学分: 2 总学时:36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自然地理学/海洋化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地理信息系统基础;2、地理信息系统功能;3、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展;

基本要求:要求研究生在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及相关技术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同时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探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可能性,培养自身应用系统研制开发能力。

考核方式及要求:课程论文与讨论发言的综合;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数据库基础,地图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陈述彭,鲁学军,周成虎,2000.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科学出版社

2.邬伦、刘瑜、张晶、马修军等,2002.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原理、方法和应

用. 科学出版社

3.https://www.wendangku.net/doc/368845007.html,/

填写人:沈芳审核人:周云轩

课程编号:S0901000707006 课程名称:动力沉积学

课程英文名称:Estuarine and Coastal Sediment Dynamics

学分: 2总学时:36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自然地理学、河口海岸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沉积学导论(基本概念、术语、发展历史);2、动力沉积学基本研究方法;3、近岸底形运动;4、典型河口全新世沉积相;5、典型海岸沉积过程特征;6、沉积学理论。

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阅读大量相关论文,从而对基本知识有深入理解和对前沿分析技术和理论有全面的了解。

考核方式及要求:专题报告。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流体力学、泥沙运动力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Dyer, KR, 1985. Coastal and Estuarine Sediment Dynamics. Chichester: John

Wiley & Sons. Revision

2.Soulsby, R.L. 1997. Dynamics of Marine Sands. Thomas Telford, London.

3.Friedman & Sanders, 1978. Principles of Sedimentology, John Wiley and Sons,

New Y ork.

4.韩其为,2003.《水库淤积》,科学出版社。

填写人:程和琴、戴志军审核人:

课程编号:S0901000707007 课程名称:海洋地质学基础

程英文名称:Marine Geology

学分: 2周学时:4总学时:36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自然地理学/海洋化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海洋地质学研究简史及调查方法;2、海岸带;3、海平面变化及其地质效应;4、河口与三角洲;5、大陆边缘;6、深海沉积;7、海洋矿产资源;8、古海洋学简介。

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参加若干专题讨论,从而对基本知识有深入理解,对与海洋地质学密切相关的若干领域有全面的了解。

考核方式及要求:专题讨论、课程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地质学基础。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Kennett, James P. Marine geology.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198

2.

813p.

2.沈锡昌, 郭步英编著. 海洋地质学.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

3.2, 197

页.

3.(美) J.肯尼特著. 海洋地质学.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92.1, 559p.

4.朱而勤主编. 近代海洋地质学. 青岛: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1991.8, 356页.

5.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海洋地质教研室编. 海洋地质学.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2, 313页.

6.科学期刊论文,如:《Nature》、《Science》、《Marine Geology》、《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Paleoceanography》,《Geology》,等。

填写人:陈庆强、孟翊审核人:

课程编号:S0901000707010 课程名称:河口生态学

课程英文名称:Estuarine Ecology

学分:2周学时:3总学时:36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非生态学专业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河口生态系统概述;2、生产者;3、消费者;4、分解者;5、物质循环;6、能量流动;7、人类干扰与自然灾害。

基本要求:学生理解讲课内容,对基本知识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考核方式及要求:开卷考试,十篇以上相关的SCI论文阅读,参加课堂内学术报告。

前期课程要求:无

教材及主要参考数目、文献与资料:

1.河口生态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填写人:何文珊审核人:

课程编号:S0901000707011 课程名称:环境磁学

课程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Magnetism

学分: 2周学时总学时:36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自然地理学/海洋化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磁学基础;2、环境中的主要磁性矿物及其鉴别;3、磁性特征的影响因素;4、环境磁学的最近研究领域;5、环境磁学的应用;6、仪器操作和实践。

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阅读大量相关论文,从而对基本知识有深入理解和对前沿技术有全面的了解,并能掌握环境磁学的主要测试手段。

考核方式及要求:开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具有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严尧基, 吴邦灿等译, 环境磁学, 地质出版社,1995.

填写人:张卫国审核人:

课程编号:S0901000707013 课程名称:近海生物地球化学

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Biogeochemistry in Coastal Ocean

学分: 2 周学时总学时:36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海洋化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地球化学的基本概念、物质与形态的分析方法、流域盆地的风化作用与物质的迁移、沉积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营养盐与痕量元素、稳定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近海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文献、组织读书报告和讨论等形式,增加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对前沿技术的了解。

考核方式及要求:开卷考试与读书报告考核结合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仪器分析、物理化学、普通海洋学与地球化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Chester R.:Marine Geochemistry 2nd Edition). Blackwell Science, Oxford, 2000.

2.赵其渊(主编):海洋地球化学。地质出版社,北京,1989。

3.Libbs S.M.:An Introduction to Marine Biogeochemistry. John Wiley & Sons,

1992.

填写人:张经审核人:

课程编号:S0901000707014 课程名称:景观生态学

课程英文名称:Landscape Ecology

学分:2 总学时:36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自然地理学/海洋化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景观生态学的定义与内容;2.景观的空间格局;3.景观格局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4.景观生态学中的技术工具;5.景观生态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基本要求:完成本课程后,学生应该了解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定量分析景观格局的知识和方法,理解景观空间格局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

考核方式及要求:两次实验和实验报告,期末一次文献报告和书面报告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普通生态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邬建国2000,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高等教育出版社

2.Farina, A. 1998. Principles and Methods in Landscape Ecology. Chapman & Hall,

London.

3.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王仰麟等编著. 2001.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科学出

版社.

4.Almo Farina. 2000. Landscape Ecology in Action. Kluwer.

5.肖笃宁等编著.2003年.景观生态学,科学出版社.

填写人:张利权审核人:

课程编号:S0901000707015 课程名称:流体力学基础

课程英文名称:Hydrodynamics

学分: 2 总学时:36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自然地理学/海洋化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2、流体运动学;3、理想流体运动学;

4、平面问题;

5、粘性流体动力学;

6、相似理论与量纲分析;

7、边界层理

论简介;8、湍流运动简介。

基本要求:通过学习熟悉并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并会应用于河口海岸等研究。

考核方式及要求:闭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高等数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流体力学》,北京大学出版社;以及其它《流体力学》教材。

填写人:丁平兴审核人:

课程编号:S0901000707016 课程名称:生态学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Basic ecology

学分: 2 周学时:3 总学时:36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环境科学/自然地理/海洋化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生态系统;2、生态因子;3、生物群体(种群与群落);4、生态系统的调控;5、生态学的应用

基本要求:掌握生态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在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能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

考核方式及要求:读书报告+期终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普通生态学(生态学基础)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Odum,E. P,1997,Ecology: A Bridge between Science and Society, Sinauer

Associates, Inc.

2.曹凑贵(主编),2002,生态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填写人:陆健健审核人:陆健健

课程编号:S0901000707017 课程名称:生物海洋学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Biological Oceanography

学分: 2周学时: 9总学时:36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自然地理学/化学海洋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 What is Biological Oceanography? History of Biological Oceanography(生物海洋学及其发展史) . 2 Surface Circulation and Divisions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海洋表层环流和海洋环境划分). 3 Phytoplankton, Photosynthesis, and Respiration(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4 Physical Controls of Primary Production(海洋初级生产力的物理控制). 5 Distribution of Primary Production(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划分). 6 Zooplankton Systematics & Distributions(浮游动物系统及贡献). 7 Biological Pump I: Energy and Food Webs;II: Biogeochemical Cycles;III: Export and Sedimentation(海洋生物泵:

I能量和食物网,II生物地球化学循环,III输出和沉积过程). 8 Deep-Sea Benthic Ecology(深海底栖生态). 9 Estuaries, Mangroves, Lagoons, Mudflats, and Sandy Beaches(河口、红树林、泻湖、泥滩和沙质海岸). 10 Coral Reefs and the Rocky Intertidal(珊瑚礁和岩岸潮间带). 11 Glacial Iron Hypothesis (冰期铁假设). 12 Iron-Fertilization(大洋施铁实验). 13 An Introduction of Molecule Biological Oceanography (分子生物海洋学简介)

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阅读大量相关论文,从而对生物海洋学发展的历史、研究内容和方法有基本的认识和理解,了解生物海洋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的前沿,特别是涉及生物海洋学方面的有关全球环境变化等的重要科学问题。

考核方式及要求:平时成绩30%,综合报告30%,考试40%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无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Carol M. Lalli & Timothy R. Parsons. Biological Oceanography : An

Introduction (2nd Edition), Buttworth-Heinammann, 2001, ISBN: 0-7506-2742-5(有中文翻译本)

2.Eric L. Mills. Biological Oceanography : An Early History, 1870-1960,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9, ISBN: 0-80142-340-6

3.Charles B. Miller. Biological Oceanography,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 ISBN:

0-632-05536-7

4.Bolin, Bert; Cook, Robert B. The Major Biogeochemical Cycle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John Wiley and Sons, 1983, ISBN: 0-471-10522-8

填写人:李道季审核人:

课程编号:S0901000707018 课程名称:数值计算方法

课程英文名称:Numerical Calculation Method

学分: 2总学时:36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 自然地理学/海洋化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育内容:1.有限差分基本概念,包括:离散近似、截断误差与相容性、累

积误差与收敛性、舍入误差与稳定性分析、Lax等价定理、离散近似造成的伪物理效应及矫正。2. 各种差分格式的稳定性。包括:偏心差分能量方法、Lax-Wendroff格式、Euler后差格式、二维平流方程蛙跃格式、外重力波方程、抛物型方程、半隐、分裂和ADI方法。3.能量一致有限差分格式。包括:保持数值稳定的能量守恒方法、涡度方程能量和涡度拟能守恒格式、二次守恒的动量平流格式、动量方程中位涡守恒。4.河口海洋基本方程、曲线坐标系、网格生成。包括:河口海洋基本方程、曲线坐标系、网格生成、曲线坐标系下河口海洋基本方程。5. 河口海岸海洋模式简介(ECOM_si, FVCOM)。

基本要求:掌握数值离散的基础知识和一些常用的数值格式,能编制河口海岸的水动力数值模式,计算水位和流场等。

考核方式及要求:开卷考试(给定时间和地点)。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流体力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海洋数值计算方法和数值模式,朱建荣,2003,海洋出版社

2.海洋环流数值模拟,Dale B. Haidvogel和Aike beckmann著,王东晓等译,

2005,气象出版社

3.计算流体力学,刘顺隆等,1997,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4.吴江航、韩庆书,计算流体力学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科学出版社

填写人:朱建荣审核人:

课程编号:S0901000707021 课程名称:系统生态学

课程英文名称:System ecology

学分: 2 周学时:4(面授)+1(建模辅导)总学时:36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自然地理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系统生态学研究方法与系统语言;

3、系统的功能组分及其模拟;

4、生态系统的模拟。

基本要求:掌握系统生态学基本理论与方法,能进行一般的生态系统模拟与验证(建模);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阅读相关文献资料,能深入了解相关学科现状与发展趋势。

考核方式及要求:上机演示+书面报告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普通生态学(生态学基础)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Odum,H.T.,1998,Systems Ecology – an introduction 2nded.,John Wiley &

Sons, Inc.

2.Jorgensen,S.E.,2001,Fundamentals of Ecological Modeling 3rd ed.,Elsevier

3.Jorgensen,S.E.,1997,Integration of Ecosystem Theories: a pattern 2nd ed.,

Kluwer Academic Pub

4.Jorgensen S.E(陆健健等译),1988,生态模型法原理,上海翻译出版公司填写人:童春富审核人:陆健健

课程编号:S0901000707025 课程名称:分析仪器

课程英文名称:

学分:2周学时2总学时:36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海洋化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考核方式及要求: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

教材及主要参考目录、文献与资料:

填写人: 审核人:

课程编号:S0901000707028 课程名称:遥感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Remote Sensing

学分: 2周学时:3总学时:36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自然地理学/生态学/港口、海岸及近岸工程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18学时:讲述遥感物理基础,包括遥感系统的基本理论、物理概念、遥感数据源的获取、传输机理、成像规律及各类遥感信息的特征;并分别介绍可见光-红外、热红外、微波遥感的特点及其研究进展等。

18-36学时:讲述遥感分析方法,包括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分类、遥感解译、遥感应用。特别讲述MODIS等其他卫星在海洋及海岸带的应用。

基本要求:课程以相互继承、相对独立的讲座形式进行,辅助以遥感影像的基本处理、分类等实践课,加深部分入门同学的对遥感的认识。

考核方式及要求:读书报告和开卷考试相结合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无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李树楷,2003. 遥感时空信息集成技术及其应用. 科学出版社

2.赵英时,200

3. 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

3.梅安新等,2001. 遥感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4.舒宁,2001. 微波遥感原理.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填写人:周云轩审核人:沈芳

课程编号:S0901000707029 课程名称:自然地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

学分:2周学时2总学时:36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考核方式及要求: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

教材及主要参考目录、文献与资料:

填写人: 审核人:

课程编号:S0901000707033课程名称:英文论文写作

课程英文名称:Technical Writing in English

学分: 1总学时:18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自然地理学/河口海岸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海洋化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 Introduction, course requirements, case surveys, homework #1 assigned

2. Criteria for a good scientific paper

3. Editorial requirements, homework #1 due

4. Contents of a scientific paper

5. How to write a cover letter, homework #2 assigned

6. Mid-term examination-abstract presentation

7. Principals for good illustrations (tables, figures, and photographs), homework

#2 du

8. Journal selection

9. Term paper due

10. Questions and Discussions

基本要求:

The mechanics of technical writing for publication in SCI-journals including:

1. The prewriting stage: the assurance of journal publication-the need to have a

novel experiment design, to collect publishable data, and to have a solid data analysis methodology and fact-based interpretation.

2. The writing stage: how to put things together and what to pay attention to.

3. The drafting stage: preparing the manuscript for a particular journal.

4. The reviewing stage: interaction with the editor and reviewer.

考核方式及要求:作业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教师自备讲义

填写人:刘祖乾审核人:

课程编号:S0901000707035 课程名称:物理海洋学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

学分: 2总学时:36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 自然地理学/海洋化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海洋动力学,包括连续介质的假设、Lagrange 和Euler方法、控制方程、平均流方程(雷诺方程)、尺度分析、海洋运动的基本特征及一

些近似;2、海流,包括海流的主要组分、地转流、风生流、潮致余流、东海环流、黄海环流、长江口外海区环流;3、波浪,包括波浪定义和主要参量、由风产生的波浪、风致惯性振荡、表面惯性重力长波、Kelvin波、Lee波、Rossby波;4、潮汐,包括潮汐成因、平衡潮理论、潮流、典型海区的潮汐、黄东海潮汐、长江河口潮汐潮流的观测;5、河口动力过程,包括河口环流和盐水入侵、河口滞留点和最大浑浊带的形成、径流量对河口环流、盐水入侵和最大浑浊带的影响、海平面上升对河口环流、盐水入侵和最大浑浊带的影响。

基本要求:掌握海洋运动方程组、海流、波浪、潮汐潮流等的基础知识,能说明和分析河口海洋发生的动力学现象。

考核方式及要求:开卷考试(给定时间和地点)。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流体力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笮、李凤岐、李少菁,高等教育出版社

2.物理海洋学,叶安东、李凤岐,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3.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导论,王斌、翁衡毅译,海洋出版社

填写人:朱建荣审核人:

课程编号:S0901000707036课程名称:泥沙运动力学

课程英文名称:Sediment Transport Mechanics

学分: 2周学时:4总学时:36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自然地理学/河口海岸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海洋化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泥沙运动力学属于基础技术科学,主要研究泥沙运动的基本理论即泥沙颗粒在重力、水流、波浪和风力作用下的起动、搬运和沉积规律。主要内容包括泥沙特性、悬移质和推移质运动及工程泥沙等四部分。

基本要求:通过学习,可望了解并掌握泥沙几何特性、重力特性、起动特性、沉降规律,悬移质分布、扩散和挟沙规律、推移质输沙、泥沙数学模型和泥沙研究在工程上的应用等内容。

考核方式及要求:作业+实验+闭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水力学、流体力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泥沙运动力学》,钱宁、万兆惠著,科学出版社;

2.《Principles of Sediment Transport in Rivers, Estuarines and Coastal Seas》, Leo

C. V an Rijn, AQUA PUBLICATIONS

填写人:何青审核人:

课程编号:S0901000707037 课程名称:海岸工程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Coastal Engineering

学分: 2 总学时:36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自然地理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海洋化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海岸动力要素2 波浪与海工建筑物的相互作用3海岸防护工程4海港工程5海岸环境工程简介

基本要求:了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在海岸带开发规划、设计与工程建设上的应用,主要包括海岸动力要素的确定、波浪与海工建筑物的相互作用、海岸防护工程、海港工程、海岸环境工程等。

考核方式:开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工程水文学或海岸动力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海岸工程》,严恺、梁其荀编,海洋出版社,2002。

2.《海岸工程和环境工程》,贺松林编,海洋出版社,2003。

3.《海港水文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填写人:张国安审核人:

课程编号:S0901000707038 课程名称:同位素示踪技术

课程英文名称:Tracer Technology of Isotopes

学分:2周学时:2(面授)总学时:36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海洋化学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该课程主要介绍人工同位素及自然环境中固有存在的同位素的示踪作用在环境,化学,生物,医学及地质年代学,海洋学等学科中应用。

基本要求:对环境中的同位素和人工同位素的示踪原理方法有基本的认识,了解天然和人工同位素示踪在环境、化学,地学、生物等相关学科中的具体应用。初步理解同位素的分析方法。

考核方式及要求:闭卷

前期课程要求:无

教材及主要参考数目、文献与资料:

1.彭根,同位素技术,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

2.袁海华编,同位素年代学,重庆大学出版社,1987.

3.Goldberg(黄奕普译),同位素海洋化学,海洋出版社1990.

4. E.D. Durrance, Radioactivity in Geology—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s, John

Willey & Sons, 1986.

5.Michael F. L’Annunziata, Handbook of radioactive analysis, Academic Press,

2003.

填写人:杜金洲审核人:

课程编号:S0901000707039 课程名称:计算机情报检索

课程英文名称:

学分:2周学时2总学时:36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考核方式及要求: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

教材及主要参考目录、文献与资料:

填写人: 审核人:

课程编号:S0901000707040 课程名称:海岸系统与环境方法

课程英文名称:Coastal System and Environmental Methods

学分:2总学时:36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自然地理学/港口、海岸及近岸工程/海洋化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 近岸海洋学的发展过程;2) 海岸带介绍;3) 近岸海洋环境监测;4) 近岸海洋的物理,化学与生物;5) 分析方法及数值模拟;6) 数值模拟的验证;7) 范例-珠江河口海域的水动力,泥沙沉积物,水质及生态。

基本要求:本科生毕业

考核方式及要求:开卷考试

前期课程要求:无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无

填写人:陈介中审核人:

化学海洋学答案

课程名称:《化学海洋学》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时间:,考试要求:) 一,填空( 每空1分,共计20分) 1)海洋有机质按生物化学类别分类可分为_类脂物、碳水化合物、氨基酸 和多肽、腐殖质,烃和氯代烃、维生素类和色素。 2)开阔大洋表层水盐度通常在___亚热带海域____(赤道海域、亚热带海 域、亚极地海域)出现极大值。 3)在现场大气压为101.325 kPa时,一定温度和盐度的海水中,某一气体 的饱和含量称为该温度、盐度下该气体的___溶解度_____。 4)在海-气界面气体交换的薄膜模型中,一般而言,风速约大,薄膜层厚 度越_____薄___,海-气界面气体交换通量越_____大___ 。 5)在海-气界面气体交换的薄膜模型中,气体分子的海-气净扩散通量与该 气体分子的分子扩散系数有关,一般而言,水体温度的增加,分子扩散 系数越__大______;气体分子量越大,分子扩散系数越___小____ 。 6)在全球海水碳储库中,___ DIC _____的储量最多,其下依次是__ DOC _____和_ POC _。(从DIC、DOC、POC、PIC中选择)。 7)假设某海水的pH值完全由其无机碳体系所控制,则温度升高时,pH 值降低;盐度增加时,pH值增加;压力增加时,pH值降 低;Ca(Mg)CO3沉淀形成时,pH值降低。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新生产力 由光合作用区域以外所提供营养盐支持的净初级生产力份额,称为新生产力2)富营养化 海水中营养物质过度增加,并导致生态系统有机质增多、低氧区形成、藻华暴发等一些异常 改变的过程。 3)成岩作用 沉积物在沉积和埋藏时所发生的所有过程的通用术语。它包括沉积物与上覆水接触时所发生 的变化以及沉积物和上覆水脱离接触时所发生的变化。成岩过程改变了沉积物的构造、结构 和矿物学性质,并导致最后形成坚硬的岩石。 4)表观溶解氧 假设海表面水体与大气处于平衡,水体的含氧量达到饱和,水体下沉后,由于有机物等的 分解,氧的含量发生了变化,两者之差称为AOU。 AOU=DO溶解度-DO实测 三,简答(30分) 1)全球而言,高纬度表层海水中的18O贫乏,而低纬度海水中18O富集,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答:1)低纬度的海域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而高纬度相反。 2)18O与16O比较易凝结不易蒸发 3)借助大气环流,水汽在由低纬度的向高纬度输送的过程中,由于不断凝结,降水中的18O 逐渐变少。 2)为什么溶解态Zn在北太平洋深层水中的浓度高于北大西洋深层水,而溶解态Al则相反。(6分) 答案:溶解态Zn为营养盐型痕量金属元素,它在上层水中被浮游生物所吸收,当生物死亡后,部分生源物质在上层水体再循环,另有部分通过颗粒沉降输送至中深层。当进入中深层水体的颗粒物发生再矿化作用时,它会重新回到水体中,由于深海热盐环流的流动路径为从北大西洋流向北太平洋,北太平洋深层水的年龄要老于北大西洋,故随着年龄的增长,积累的溶解态Zn越多,故北太平洋深层水中溶解态Zn浓度高于北大西洋。Al为清除型元素,它在大西洋表层具有较高的输入通量,且在深海水流动过程中不断地通过颗粒物吸附从水体中清除、迁出,导致其在北太平洋深层水中的浓度低于北大西洋。 3)试分析海水中CaCO3的溶解、颗粒有机物的再矿化这两个过程对海水中的

海水中的化学海洋化学资源

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学习目标】 1、知道海洋蕴藏着丰富资源;能说出海洋包括哪些资源;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藏的主要物质。 3、了解海水淡化的方法--蒸馏法、结晶法、膜法。 【学习重点】了解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认识海水中的物质。 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P2~3, 交流和总结: 1、海水中溶解的盐占______%,其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较多。 2、利用海水制取镁的反应原理是: 海水或卤水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二:了解海底矿物。 学生活动2:阅读课本P3~5, 交流和总结: 1、海底有哪些矿产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燃冰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讨论:海底矿物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怎样科学合理地开发海底矿物? 学习任务三:探究海水淡化的方法。 1提出问题:威海著名的旅游圣地刘公岛上每天需用的数千吨淡水都是利用海水淡化得到的,用什么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呢? 2建立假设:蒸馏或其他方法 3搜集证据:1、组装仪器、检查气密性。 2、加入约5mL海水,加热。 3、取少量冷凝水滴入AgNO3溶液观察。 4获得结论:蒸馏是海水淡化的一种方法。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是蒸馏法的“___________________”。 5反思交流评价: ①为使蒸馏效果更好,你认为应对实验装置做哪些改进? ②还有什么淡化海水的方法? 二、诊断评价: 1、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的金属镁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镁属于() A、矿产资源 B、动力资源 C、化学资源 D、生物资源

厦门大学2005年级化学海洋学期末考试试题A

厦门大学2005年级化学海洋学期末考试试题A 一、填空题或选择题(15分,判断题每题1分,其它空格0.5分) 1、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和。 2、开阔大洋表层水盐度通常在(赤道海域、亚热 带海域、亚极地海域)出现极大值。 3、在现场大气压为101.325 kPa时,一定温度和盐度的海水 中,某一气体的饱和含量称为该温度、盐度下该气体 的。 4、在海-气界面气体交换的薄膜模型中,一般而言,风速约大, 薄膜层厚度约,海-气界面气体交换通量越。 5、在海-气界面气体交换的薄膜模型中,气体分子的海-气净 扩散通量与该气体分子的分子扩散系数有关,一般而言, 水体温度的增加,分子扩散系数越;气体分子量越大, 分子扩散系数越。 6、在全球海水碳储库中,的储量最多,其下依次 是、和。(从DIC、DOC、POC、PIC中 选择)。 7、假设某海水的pH值完全由其无机碳体系所控制,则温度 升高时,pH值;盐度增加时,pH值;压力增加时, pH值;Ca(Mg)CO3沉淀形成时,pH值。

8、海洋硝化作用是指;海洋反硝 化作用是指。 9、与陆源腐殖质相比,海源腐殖质的芳香组分浓度一般较, 氮、硫含量比较, 13C比较。 10、分子式通常被用于表征海洋中有机物的平均分子 组成。 11、在不考虑N2的情况下,开阔大洋表层水的氮主要以形 式存在,开阔大洋深层水的氮主要以形式存在。(从 DIN、DON、PIN、PON中选择)。 12、海洋中的蛋白质是由一系列通过结合而成,活体 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含量高低通常可用元素浓度来指示。 13、判断题:利用CTD实测得某海水的盐度为32.02315‰。 () 14、判断题:开阔大洋表层水中不含有难降解的DOM。() 二、问答题(20分) 1、与硝酸盐和活性磷酸盐不同,开阔大洋硅酸盐的垂直分布 并未在1000m左右水深处表现出极大值的特征,为什么? (6分) 2、为什么溶解态Zn在北太平洋深层水中的浓度高于北大西 洋深层水,而溶解态Al则相反。(6分)

海洋化学发展简史

海洋化学发展简史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第一章导论 海洋化学发展简史 史前时代制海盐 1670年 R. Boyle 发表“关于海水的含盐度的观测和实验”。 1776年 Antoine lavoiser 第一个发表了海水分析结果。 1778年 Marcquer分析死海之水。 19世纪初,人们对海水密度进行了研究。 1819年 Marcet分析了大西洋、北冰洋、黑海、波罗的海等14个水样,首先提出海洋主要溶解组成有近似恒比关系。1海洋化学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规定,螺旋式上升发展 1.1.2 海洋化学沿着“深”、“广”两度辩证统一地发展 1.1.3 海洋化学是“全球海洋化学”和“区域海洋化学”相结合地互补发展 海洋化学理论体系 海洋化学理论体系的研究目标是: (1)研究海洋中发生地一切化学过程地现象和规律 (2)应用于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资源环境保护,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如图所示,海洋化学的理论体系是以海洋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为基本研究对象,以三大理论为纵线,五大作用为横线的两方面理论内容交叉编织而成。在国内外一般海洋化学着作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本书又有自己独特的编排: (1)将海洋中常量成分的一般海洋化学介绍与我国的盐化工和海水综合利用相结合在一起撰写,强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2)将海洋中的气体与温室效应、酸雨等重要气候现象相结合; (3)将“海水中营养盐—富营养化—赤潮”,“海水中微量元素—海水重金属污染和防护—环境生态系”,“海洋有机物—海水有机物污染和治理”作为一种系统工程来处理。海洋环境化学具体渗透在第1章到第8章之中。 海洋化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应用 目前,人类正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严重挑战,海洋化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即由此而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3.1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1)海洋石油及其化工 (2)海盐工业和海水综合利用 (3)海洋矿物 1.3.2 海洋环境问题 (1)海洋环境的化学污染 (2)海洋生态环境问题——防止物种灭绝 (3)海洋在长期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海洋化学与化学海洋学 定义:(1)海洋化学是研究海洋及其相邻环境中发生的一切化学过程和变化; (2)化学海洋学是用化学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海洋。 图表示了海洋化学和化学海洋学的两种从不同母体学科出发的不同形成历程,因而于其他学科具有不同的联络关系。

天津科技大学化学海洋学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海水的化学组成 1. 海水中化学成分分成哪几类?如何理解这种分类方式? (1) 海水的元素构成:常量元素:含量大于1mg/kg的元素,共15种。分别是O、H、Cl、Na、mg、S、Ca、K、Br、C、N、Sr、B、Si、F。微量元素:含量小于1mg/kg的元素。 (2) 海水中的化学物质组成: 主要成分:在海水中浓度大于1mg/kg的成分。包括Na+、K+、Ca2+、Mg2+、Sr2+、Cl-、SO42-、Br-、HCO3-(CO32)、F-、H3BO3共11种成分。 营养元素:非保守成分(生原要素或营养盐)N、P、和Si;微量营养元素As、Co、Cu、Fe、Mn、Mo等。 微量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小于1mg/kg的元素。 溶解气体:海水中溶有大量的气体,它们主要来源于大气。如氧、二氧化碳、氮及惰性气体等。 海水中的有机物质:海水中的有机物质,包括有生命的生物体、生物残体、生物的代谢物、排泄物和溶解有机物。 悬浮颗粒:可以在海水中悬浮数天的固体颗粒。 2. 海水中的常量元素、主要成分都是哪几种?(参看第1题) 3. 什么是海水组成的恒定性?是谁首先提出的? 1819年,Marcet提出“全世界所有的海水水样都含有同样种类的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接近恒定的比例关系,而这些水样之间只有含盐量总值不同的区别”。1884年Dittmar仔细地分析和研究了“挑战者”号调查船在环球海洋调查航行期间从世界各大洋中不同深度所采集的77个海水水样,结果证实海水中主要溶解成分的恒比关系,即“尽管各大海各海区海

水的含盐量可能不同,但海水主要溶解成分的含量间有恒定的比值。 4. 什么是海水中的溶解气体? 海水中的溶解气体主要指溶存形式的气体分子,而不是指“气泡”,前者分布在海水的各个深度,后者集中出现在表层。 海水中的溶解气体种类 (1)活性气体和非活性气体。参与海水中生物和化学反应的气体称为活性气体,又称非保守气体;例如CO2、O2;不参与生物和化学反应,仅受物理过程影响的气体称为非活性气体,又称保守气体;例如惰性气体和氮气。 (2)微量气体。以空气中的含量为区分标准,除N2、O2、Ar、CO2外的气体,例如:甲烷和一氧化碳。 (3)放射性气体。例如;3H、222Rn、3He。 5. 海水是怎样形成的?海水物质的来源? (1) 最初的海水是伴随地球本身的形成,较轻物质从接近地核的中心向地表迁移形成大气和海水雏形;(2) 在地球地质结构成熟(15亿年)以前,原生火成岩中易溶物质和频繁的火山喷发带来的酸性挥发物质溶于地表水中,汇成海水;(3) 在地球地质状况进入稳定期后,陆地岩石风化后淋滤水携带溶解物质通过径流入海是海水物质的主要来源。 海洋中大部分的阳离子和一小部分阴离子看来似乎是来源于火成硅酸盐的风化和火山的排出物,并由河流带入海洋。也有一部分来自海底的水热作用产物。多数主要阴离子是来源于挥发性物质。 6. 理解表1.2与Goldschmidt模型的关系。

《化学海洋学》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海水中,浓度大于0.05 mmol/kg的元素为常量元素,海水中的11中 常量元素是: 阳离子:Na+、K+、Ca2+、Mg2+、Sr2+ 阴离子:Cl-、SO42-、Br-、HCO3-(CO32-)、F- 分子:HBO3 2.海水中,与海洋生物生长密切相关的元素称为营养盐: 主要营养盐:N、P、Si 微量营养盐:Mn、Fe、Cu、Zn 3.实用碱度(PA)是碳酸碱度,硼酸碱度,水碱度之和. 4. 盐度的原始定义: 一千克海水中,所有碳酸盐转化为氧化物,溴、碘以氯置换,所有的有机物被氧化之后所含全部固体物质的总克数。单位为克/ 千克,符号为S‰ 5. 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中被吸收,与碳、氧等为构成生物体基本元素。有较为恒定的吸收比(C:N:P:O=106:16:1:-276)。 6. 总氮(TN),颗粒氮(PN),溶解氮(DTN),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有机氮(DON) 7. 总磷(TP),颗粒磷(PP),溶解磷(DTP),溶解无机磷(DIP),溶解有机磷(DOP)8.海水中无机配位体重要有: 9.海水中有机配位体大部分含有羧基,氨基,羟基官能团. 10.影响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是光照(温度),营养盐,微量元素等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盐度 答:在1 kg海水中,将所有的碳酸盐转变为氧化物,所有的溴和碘为等摩尔的氯所取代,且所有有机物被氧化以后,所含全部固体物质的总克数。单位:g/kg,以符号S‰表示。 2. 氯度 答:在1 kg海水中,当溴和碘为等摩尔的氯所取代, 所含氯的克数。单位:g/kg,以符号Cl‰表示。 3. CaCO3和MgCO3沉淀的形成与溶解对海水pH值的影响? 答:

化学海洋学考试大纲

1、海洋的特点 (1)最大深度>10000 m,压力变化1-1000 atm。 (2)温度:-2C-30C,某些热带海湾>40C,海底热液可达400C。 (3)含盐量:0-41 g/kg;含有各种物质,必须考虑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4)海洋是不断变化的体系,化学成分随时空而变化。 2、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H 和O 。 3、海水中的元素根据其在海水中的含量和受生物活动的影响程度可以分为主要成分,营养元素,微量元素,溶解气体,有机物质。 4、元素的逗留时间是指某一元素从河流输入海洋,后又从海洋迁移出去,在这个过程中,该元素停留 在海洋中的平均时间。也可以理解为元素以固定的速率向海洋输送,如果要将全部海水中此元素置换出来所需的平均时间。。 5、海水中的无机磷存在形式包括PO43-、HPO42-、H2PO4-,在海水条件下主要以HPO42-形式存在。 6、陆源气溶胶可以通过湿沉降和干沉降进入海洋。 7、海洋中的有机物来源于大气,大陆径流,海洋内部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 8、腐殖酸是HA在酸性溶液中能保持溶解的腐殖质,富里酸是FA在酸性溶液中析出的腐殖质。 9、海水中的悬浮物包括河流携入的悬浮颗粒,大气灰尘,海洋中声称的生物颗粒,地壳物质。 10、海洋中的放射性元素分为原生放射性核素,宇宙射线产生的放射性核素,人工放射性核素。 11、气体的溶解度指现场大气压为时,一定温度和盐度的海水中,某一气体的饱和含量称为该温度、盐度 下该气体的溶解度。 12、COD指化学耗氧量,BOD指生物需氧量。 13、根据海水中微量元素垂直分布特点,可将微量元素分为保守型,营养盐型,表面完全而深层耗 尽的分布型,中层最小值分布,中层最大值分布,中层最大值或亚氧曾的最小值分布型,与缺氧有关的最大值最小值型。 14、海水中的有机物按粒径可分为溶解碳(DOM),胶体碳(POM),颗粒碳(COM)。 15、海水的缓冲容量是指使一缓冲溶液改变一个PH单位所需要加入的酸或碱的当量数(mol/L)。 16、ALK= [HCO3-]T+2[CO32-]T+ [H2BO3-]T。 17、CA= [HCO3-]T+2[CO32-]T。 18、∑CO2= [CO2]T +[HCO3-]T +[CO32-]T。 19、CaCO3的表观溶度积= [Ca2+]T[CO32-]T,其饱和度的定义为[Ca2+]T[CO32-]T(实际海水)/[Ca2+]T[CO32-]T (饱和海水)。 20、沉积物的成岩过程包括氧化还原作用,自生作用,胶结作用,扩散作用,化聚作用。 二、选择题 1、下面哪些属于海水中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之间的区别。 B A、在海水中的浓度不同 B、与盐度的变化关系不同 C、微量元素属于营养元素,而常量元素不是 D、 以上答案均是 2、下面哪种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最高(除H、O之外)? B A、Na B、Cl C、K D、I 3、世界海洋的平均盐度为 C A、25 B、30 C、35 D、32 4、下面哪组元素在海洋学上专称为营养元素? D A、C、N、P B、P、Si、C C、Si、O、N D、N、P、Si 5、磷在海水中通常以 A 主要存在形态 A、溶解无机磷酸盐 B、可溶性的有机磷化合物 C、颗粒有机磷 D、悬浮物吸附的磷化合物 6、一般情况下, D 磷酸盐的含量最高。

国科大化学海洋学期末复习重点

海水的化学组成 盐度:在1kg海水中,将所有的碳酸盐转变为氧化物,所有的溴和碘为等摩尔的氯所取代,且所有有机物被氧化以后,所含全部固体物质的总克数。单位g/kg,符号S‰ 氯度: 在1kg海水中,当所有的溴和碘为等摩尔的氯所取代,所含氯的克数。单位g/kg,符号Cl‰ 海洋盐度的分布: 沿岸海域,受河流径流和地下水输入的影响,盐度变化大 开阔大洋,表层水盐度主要受控于蒸发导致的水分损失与降雨导致的水分增加之间的相对平衡 亚热带海域较高盐度赤道和极地附近海域较低盐度 北大西洋盐度高于北太平洋原因在于北大西洋海水蒸发速率约为北太平洋的两倍,而两个大洋的降雨量接近,尽管输入北大西洋的河水量高于北太平洋,但海水蒸发的效应要强于淡水输送的影响。 海水中元素存在形态:1 颗粒物质2胶体物质3气体4真正溶解物质 元素组成:常量元素:在海水中的浓度高于0.05mmol/kg,其中包括Na+K+Ca2+Mg2+ Sr2+5种阳离子Cl- SO42- Br-HCO3-(CO32- ) F- 5种阴离子和H3BO3分子 恒比定律:海水的大部分常量元素,其含量的比值基本上是不变的。 原因:水体在海洋中的迁移速率快于海洋中输入或迁出这些元素的化学过程的速率。因为加入或迁出水并不会改变海洋中盐的总量,仅仅是离子浓度和盐度 的变化而已,对于其中的常量元素,它们之间的比值基本保持恒定 元素的停留时间定义计算

痕量元素 海水中浓度小于50μmol/kg和浓度小于0.05μmol/kg的元素分别称为微量和痕量元素 定义意义分析采样手段 来源、迁出 来源:大陆径流、大气沉降、海底热液作用、海底沉积物间隙水向上覆水体扩散、人类活动迁出:氧化环境下颗粒物表面的吸附与沉淀 结合进入生源颗粒物 还原性环境硫酸盐还原为S2-,S2-和溶解态金属浓度高,可以产生硫化物沉淀(FeS2)热液活动 垂直分布:7类分布特点级形成原因及代表元素 1、保守行为型其垂直分布与温度、盐度变化相一致。仅受控于物理过程,不会富集于生源物质。Rb+ Cs+ MoO42- WO42-

(整理)初中化学《海洋化学资源》教案

第六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学情分析】黄岛的学生尽管在海边生长,但他们对海洋的了解,更多的是看到了大海的壮观、海边景色的优美和餐桌上丰富的海鲜,学生很可能不会从资源的角度去认识海洋,他们知道大庆油田,但很少有人知道从海洋中也可以开发石油,也不知道我们做燃烧实验使用的镁条可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对海水淡化更是知之甚少。所以本节课先要设法让学生认识到海洋是个资源宝库,可开发海水中的物质以造福人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动力资源等。 2、了解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 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方案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海水淡化最常用的方法。 4、《 5、通过对海水制镁和海水淡化的探究,让学生进一步学会分离混合物的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6、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海水淡化的实验方案的探究,学生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用蒸馏法分离物质。 2、通过观察图表,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从量的方面认识事物。 3、通过学习海水制镁的过程,形成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如学会权衡利弊选择原料,学会化学上少量物质的富集方法并会利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海洋不仅是壮观和美丽的,它更是一个资源的大宝库。 2、] 3、让学生认识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辨证关系,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4、通过海水制镁和海水淡化过程的探究,了解对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的力度不够,体会海洋开发的不易, 树立节能意识。 重点: 1、海洋资源的两个开发:镁的开发和淡水开发。 2、帮助学生树立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海洋资源保护的意识。 难点: 1、对海水提取镁的过程的探究。 2、对海水淡化的方法的探究。 *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实验探究 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图表、实验活动 板书设计: 6-1海洋化学资源 一、化学资源 海水制镁 海水淡化

化学海洋学复习题教学文稿

化学海洋学复习题

化学海洋学期末考核题型 填空题(约20分)单项选择题(约10分)正误判断题(约10分)概念解释(约15分)简答题(约35分) 化学海洋学常识性数据 1、标准海水的实用盐度通常为35;其氯度为19.475‰。 2、海水的总碱度约为2.3mmol/L;其中碳酸碱度所占比例最大。 3、海水的pH范围约7.5-8.5之间,所以海水一般呈弱碱性,一般认为海水得pH主要受二氧化碳体系的控制;陆地水一般呈弱酸性。 4、海水的离子强度约为0.7(单位?);密度约为1.025(单位?)。 5、化学海洋学最关注在海水中停留数天的悬浮颗粒。 6、钾40对海水中放射性贡献的百分比。 7、海水中平均停留时间最长、最短的元素及其停留时间。 8、海水中水的平均停留时间。 9、海水的更新时间。 10、到目前为止,海水中被鉴定的有机物大约占到50%。 1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及其在海水中的含量。 12、海水的平均深度近4000米,最大深度约11000米;风混合层深度约40米,真光层深度在200以内,温跃层下缘深度0米(极锋处)~1000米(赤道附近); 13、海水垂直方向上的混合强度远远弱于水平方向。海水中分子扩散系数、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涡流扩散系数的数量级。 14、海水中的氮元素95.2%以溶解氮气的形式存在,而氮气生物与化学惰性突出。 15、海水体系中DIC、DIP、DISi、DIN的主要存在形式及其所占比例。 问答题(部分示例,具体考核内容以各章知识点为准) 1、请多角度概括海水的化学组成。 2、为什么(相对于大西洋而言)太平洋深层水中硅的富集倍数,高于氮和磷。 3、河口海区水体化学环境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4、海水中生源要素水平分布的典型特征是什么?请解释该分布的成因。 5、请解释海水化学物质的来源和维持海水化学组成恒定的机制。 6、什么是元素在河口水体中的保守和非保守行为;它有哪几种类型,并分别解释;影响元素非保守行为的因素是什么? 7、简述18O或氘的纬度效应及其成因。 填空题(部分示例,具体考核内容以各章知识点为准) 1、1819年根据对各大洋海水的分析结果提出“全世界所有海水都含有同样种类的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接近的比例关系”。 2、1873-1876年英国“”号的全球性航行,对包括海洋化学在内的近代海洋科学的创立起了重要作用。 3、1961年发表题为“海水的物理化学”的论文,第一个将物理化学理论成功地用于化学海洋学研究。 4、1962年Garrels 和Thompson发表题为“25℃、1个大气压下,海水的化学模型”的文章,讨论了海水中主要成分的各种的分布情况。 5、1955年编写的《海水的化学与肥力》讨论了用化学解决生物生产力的问题,对氮磷硅的循环与浮游生物的关系作了详细的描述。 6、以赖利(J.P.Rilley)为主编辑的《》(第二版始于1975年)至今已出版10卷,成为化学海洋学经典、权威的系列著作。 7、20世纪初,在的领导下,给出了盐度、氯度和二者关系的最初表达式。 8、自1975年发表关于海水中痕量元素的评论以来,有关痕量元素在海洋中分布的知识已有了一个量的飞跃。

化学海洋学思考题20141

2014.11.16 化学海洋学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 如何认识化学海洋学的学科体系及特点? 2. 化学海洋学发展历史是怎样的?A.M. Marcet, W. Dittmar, M. Knudsen, L.G. Sillén, E.D. Goldberg, W.S. Broecker 等有哪些重要贡献? 3. 学习和研究化学海洋学的意义是什么,请发表个人观点。 第二章思考题 1. 简要了解海洋的形成过程。海洋中水的来源是什么? 原始海水与现代海水的化学组成有何主要差别?(什么是Sillén 模型)? 2. 海洋中物质的来源和输入途径有哪些? 海水主要溶解成分是否为河水溶解成分的简单浓缩,为什么? 3. 现代大洋海水的平均盐度、平均离子强度是多少? 4. 简述化学海洋学中“稳态”的概念。 5. 什么是元素逗留时间?如何反映了元素在海洋中的性质或行为? 周期表中哪些元素的逗留时间最长、最短?元素分布特点与逗留时间有何关系? 为什么N 、P 、Si 的逗留时间较长,但在海水中的分布却不均匀? 6. 什么是保守元素/要素/成分和非保守元素/要素/成分? 7. 什么是理论稀释线(TDL )?如何利用TDL 讨论海水混合过程中的保守和非保守行为? 8. 海洋中元素/要素分布与海水运动关系式是怎样的?各项名称与物理意义是什么? 9. 什么是海洋中元素/要素分布的平流-扩散方程? 在使用平流-扩散方程解决海洋中元素/要素空间分布问题时,为何可将0=??t S 处理? 10. 如何认识海水混合过程中非保守元素的转移量与涡动扩散系数、流速和逗留时间等因素 的关系? 第三章思考题 1. 海水主要成分有哪些?浓度大于1 mg kg ?1的元素都是主要成分吗? 2. 主要成分阳离子中,哪个成分的含量最高、最低? 主要成分阴离子中,哪个成分的含量最高、最低? 3. 什么是海水主要溶解成分组成的恒定比规律?其原因是什么? 影响海水主要溶解成分恒定比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4. 海水中Ca 2+/Cl 比值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为什么海水主要成分中Ca 2+的保守性较差? 5. 海水盐度和氯度定义如何建立与修改? 6. 实用盐度标度(PSS1978)包括哪些内容?PSS78的实用盐度公式是如何建立的? 7. 什么是绝对盐度,能否直接测定? 8. 最近对盐度概念进行了怎样的补充完善?(什么是“参考组成盐度标度”?) 9. 什么是离子对?与络合物比较有何不同? 10. Garrels -Thompson 海水化学模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根据模型计算结果,试说明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主要存在形式各有何特点?

完整word版,化学海洋学_陈敏_《化学海洋学》(2005级)期末试卷-A

厦门大学《化学海洋学》课程试卷 海洋与环境学院海洋系2005 年级海洋化学专业 主考教师:陈敏试卷类型:A卷 一、填空题或选择题(15分,判断题每题1分,其它空格0.5分) 1、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H 和O 。 2、开阔大洋表层水盐度通常在亚热带海域(赤道海域、亚热带 海域、亚极地海域)出现极大值。 3、在现场大气压为101.325 kPa时,一定温度和盐度的海水中,某一气体 的饱和含量称为该温度、盐度下该气体的溶解度。 4、在海-气界面气体交换的薄膜模型中,一般而言,风速约大,薄膜层厚 度约薄,海-气界面气体交换通量越大。 5、在海-气界面气体交换的薄膜模型中,气体分子的海-气净扩散通量与 该气体分子的分子扩散系数有关,一般而言,水体温度的增加,分子 扩散系数越大;气体分子量越大,分子扩散系数越小。 6、在全球海水碳储库中,DIC 的储量最多,其下依次是DOC 、 和POC 。(从DIC、DOC、POC、PIC中选择)。 7、假设某海水的pH值完全由其无机碳体系所控制,则温度升高时,pH 值降低;盐度增加时,pH值增加;压力增加时,pH值降低; Ca(Mg)CO3沉淀形成时,pH值降低。 8、海洋硝化作用是指在氧化性海水中,氨通过海洋细菌的作用被氧化成NO2-, 并进一步被氧化为NO3-;海洋反硝化作用是指在溶解氧不饱和的海水中, 一些异氧细菌将NO3-作为电子接受体以代谢有机物,从而将部分NO3-还原为

NO2-,并进一步还原为N2。 9、与陆源腐殖质相比,海源腐殖质的芳香组分浓度一般较低,氮、硫 含量比较高, 13C比较高。 10、分子式C106(H2O)106(NH3)16PO4通常被用于表征海洋中有机物的平均 分子组成。 11、在不考虑N2的情况下,开阔大洋表层水的氮主要以DON 形式存 在,开阔大洋深层水的氮主要以DIN 形式存在。(从DIN、DON、 PIN、PON中选择)。 12、海洋中的蛋白质是由一系列氨基酸通过肽键结合而成,活体 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含量高低通常可用N 元素浓度来指示。 13、判断题:利用CTD实测得某海水的盐度为32.02315‰。(×) 14、判断题:开阔大洋表层水中不含有难降解的DOM。(×) 二、问答题(20分) 1、与硝酸盐和活性磷酸盐不同,开阔大洋硅酸盐的垂直分布并未在 1000m左右水深处表现出极大值的特征,为什么?(6分)答案:由于蛋白石的溶解相对于有机物的降解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因此溶解态硅酸盐的垂直分布没有像硝酸盐和活性磷酸盐一样在1000m水深附近产生极大值。 2、为什么溶解态Zn在北太平洋深层水中的浓度高于北大西洋深层水, 而溶解态Al则相反。(6分) 答案:溶解态Zn为营养盐型痕量金属元素,它在上层水中被浮游生物所吸收,当生物死亡后,部分生源物质在上层水体再循环,另有部分通过颗粒沉降输送至中深层。当进入中深层水体的颗粒物发生再矿化作用时,它会重新回到水体中,由于深海热盐环流的流动路径为从北大西洋流向北太平洋,北太平洋深层水的年龄要老于北大西洋,故随着年龄的增长,积累的溶解态Zn越多,故北太平洋深层水中溶解态Zn 浓度高于北大西洋。Al为清除型元素,它在大西洋表层具有较高的输入通量,且在深海水流动过程中不

化学海洋学考试

一、填空题或选择题(15分,判断题每题1分,其它空格0.5分) 1、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H 和 O 。 2、开阔大洋表层水盐度通常在亚热带海域(赤道海域、亚热带海域、亚极地海域)出现极 大值。 3、在现场大气压为101.325 kPa时,一定温度和盐度的海水中,某一气体的饱和含量称为该温度、 盐度下该气体的溶解度。 4、在海-气界面气体交换的薄膜模型中,一般而言,风速约大,薄膜层厚度约薄,海-气界面气 体交换通量越大。 5、在海-气界面气体交换的薄膜模型中,气体分子的海-气净扩散通量与该气体分子的分子扩散系数 有关,一般而言,水体温度的增加,分子扩散系数越大;气体分子量越大,分子扩散系数越小。 6、在全球海水碳储库中, DIC 的储量最多,其下依次是 DOC 、和 POC 。(从DIC、 DOC、POC、PIC中选择)。 7、假设某海水的pH值完全由其无机碳体系所控制,则温度升高时,pH值降低;盐度增加时, pH值增加;压力增加时,pH值降低;Ca(Mg)CO3沉淀形成时,pH值降低。 8、海洋硝化作用是指在氧化性海水中,氨通过海洋细菌的作用被氧化成NO2-,并进一步被氧化为 NO3-;海洋反硝化作用是指在溶解氧不饱和的海水中,一些异氧细菌将NO3-作为电子接受体以代谢有机物,从而将部分NO3-还原为NO2-,并进一步还原为N2。 9、在不考虑N2的情况下,开阔大洋表层水的氮主要以 DON 形式存在,开阔大洋深层水的氮主要以 DIN 形式存在。(从DIN、DON、PIN、PON中选择)。 10、判断题:利用CTD实测得某海水的盐度为32.02315‰。(×) 11、判断题:开阔大洋表层水中不含有难降解的DOM。(×) 二、问答题(20分) 1、与硝酸盐和活性磷酸盐不同,开阔大洋硅酸盐的垂直分布并未在1000m左右水深处表现出极大值的特 征,为什么?(6分) 答案:由于蛋白石的溶解相对于有机物的降解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因此溶解态硅酸盐的垂直分布没有像硝酸盐和活性磷酸盐一样在1000m水深附近产生极大值。 12、试分析海水中CaCO3的溶解、颗粒有机物的再矿化这两个过程对海水中的TCO2和Alk将分别产 生什么样的影响。(8分) 答案:CaCO3溶解导致Alk增加,TCO2增加。 颗粒物再矿化时,Alk不变,TCO2增加。 三、分析题(50分) 1、下图为一些气体在海水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从中您可得到什么信息。(8分) 答案:(1)气体在海水中的溶解度一般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

海洋综合管理试卷及答案

海洋综合管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现代海洋信息化特征?()【2分】 A.海洋信息的集成化 B.海洋信息的数字化 C.海洋信息的网络化 D.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的业务化本题答案: A 第2题下列哪项不属于海洋环境探测的主要技术内容?()【2分】 A.海洋深潜技术 B.海洋钻探技术C.海洋浮标技术 D.海洋调查船技术本题答案: B 第3题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海洋遥感技术?()【2分】 A.海洋卫星遥感 B.海洋航空遥感 C.微波遥感 D.地波雷达遥感本题答案: C 第4题以下哪项不是未来海洋调查船的发展方向?()【2分】 A.计算机网络化 B.低速操纵性 C.导航设备 D.外形隐身化本题答案: D 第5题下列哪一种不是特种海洋调查船()【2分】 A.宇宙调查船 B.极地调查船 C.同温层调查船 D.深海采矿钻探船本题答案: C 第6题下列哪项不属于遥感平台的分类?()【2分】 A.海面平台 B.地面平台 C.空中平台 D.太空平台本题答案: A 第7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海洋浮标的是()【2分】 A.锚泊浮标 B.漂流浮标 C.锚系潜标 D.悬空浮标本题答案: D 第8题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即()【2分】 A.ARGO B.ARDO C.ARBO D.ARCO 本题答案: A 第9题中国的“向阳红”“东方红”等海洋调查船属于()【2分】 A.深海调查船 B.特种调查船 C.综合调查船 D.专业调查船本题答案: C 第10题海洋行政管理的主体是()【2分】 A.国家行政权力 B.国家司法权力 C.国家立法权力 D.国家军事实力本题答案: A 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 第11题岸基地波雷达可以分为()【3分】 A.长波束(单元鞭状天线)雷达 B.窄波束(相控阵式天线)雷达 C.宽波束(单元鞭状天线)雷达 D.短波束(相控阵式天线)雷达本题答案: B C 第12题海洋锚泊浮标由海上测报部分和岸上接受部分组成,其中海上测报部分包括()【3分】 A.浮体 B.传感器系统 C.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 D.通信系统本题答案: A B C D 第13题 MGIS应用包括()【3分】 A.海岸带管理 B.海洋环境监测评价 C.海洋渔业 D.海洋油气本题答案: A B C D 第14题海洋管理信息传输一般可分为()【3分】 A.空中信息传输 B.海上信息传输 C.微波信息传输 D.陆上信息传输本题答案: A B 第15题按获取技术的工作方式,海洋管理信息获取技术可分为()【3分】 A.接触式信息获取技术 B.遥感式信息获取技术 C.微波式信息获取技术 D.无线式信息获取技术本题答案: A B 第16题海洋环境探测技术的特征有()【3分】 A.观测方式的不固定 B.观测内容的不确定 C.观测时间的不定期 D.观测地点的不固定本题答案: C D 第17题海洋环境探测技术的探测层次分为()【3分】 A.空间探测 B.海面探测 C.水下探测 D.海底探测本题答案: A B C 第18题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主要技术内容有()【3分】 A.水下环境监测技术 B.海洋浮标技术 C.定点测量技术技术 D.海洋遥感技术本题答案: B D 第19题海洋遥感技术可分为()【3分】 A.航空遥感技术 B.航天遥感技术 C.水声遥感技术 D.地面遥感技术本题答案: A B C D 第20题海洋航空遥感的特点有()【3分】 A.机动性能好 B.分辨率高 C.不受轨道限制 D.技术难度较高本题答案: A B C 不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答案是正确的。

化学海洋学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化学海洋学是化学专业海洋化学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之一,2004年被批准为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升级转型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讲授化学海洋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海洋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性质、特点、存在形式、分布、迁移变化规律以及相关研究方法等内容,介绍当前海洋化学研究的热点和发展方向,以及与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问题,为学习其它海洋化学专业课程和将来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2.设计思路 化学专业海洋化学方向本科生在学习化学类基础课程和海洋学的基础上,为了解和掌握海洋化学的基本原理,开设《化学海洋学》课程。化学海洋学是化学与海洋学交叉的学科,是研究海洋各部分的化学组成、物质分布、化学性质和化学过程的科学,体现了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海洋的特点,具有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特征。课程立足海洋化学的学科层面,选取海洋化学基础研究的内容进行课程设计。课程首先对化学海洋学的学科属性及发展作一般性介绍;再以海洋的形成和化学组分的演化为切入点,介绍元素的循环与分布的一般规律;然后按照化学组分的类别分别讲授海水主 - 7 -

要成分、溶解气体、营养盐、微量元素、碳酸盐体系、有机物和海洋生产力以及同位素的含量、性质、特点、存在形式、分布、迁移变化规律等主要内容;最后以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化学海洋学的发展展望进行归结。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化学专业海洋化学方向的学生以《无机化学I》、《分析化学I》、《有机化学I》等以及《海洋学II》为先修课程,掌握《无机化学实验I》、《分析化学实验I》等基本实验技能;学习并掌握与本课程相关的海洋化学类专业课程《海水分析化学》、《海水分析化学实验》以及《海洋化学调查与数据处理方法》作为方法学基础。本课程学习过程中吸收和运用同期开设的《物理化学I》、《物理化学实验I》等化学类基础课的部分理论与方法;与本课程的实践环节《化学海洋学实验》课程并行开设,通过实验研究加深对化学海洋学理论的理解与掌握;与《海洋学和海洋化学专业实习》以及《海洋化学综合实验》等密切联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后续课程主要是海洋化学类的系列专业课,有《海洋物理化学》、《海洋环境化学》、《海洋资源化学》、《河口化学》等。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目标是使化学专业海洋化学方向的本科生奠定海洋化学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将化学基础课程的学习与海洋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实验室教学、海洋现场实习相结合,认识和掌握海洋中的化学问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目标:(1)学生应掌握化学海洋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学会通过化学要素的分布特征探讨海洋中发生的过程、变化与影响因素; (2)了解海洋化学研究需综合考虑的因素以及与物理海洋学、生物海洋学和海洋地质学等其它海洋分支学科的联系; (3)了解当前海洋化学研究的热点和发展方向,了解与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7 -

海洋化学 知识点

1 海洋中存在的一些气体,如氧气、一氧化二氮、一氧化碳、甲烷等,会因为人类活动或其他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而偏离保守行为,故将其称为非保守的活性气体。氮气、氩气、氙气等则不受人类活动或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而偏离保守行为。 2 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COD)是以化学方法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所消耗的氧化剂以氧表示的量。 3 生物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BOD)是指在一定期间内,微生物分解一定体积水样中的某些可生化降解的物质,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 4 从质量的角度来说,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约占海水总质量的85.79%。 5 溶解氧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表层海水温度自赤道向两极高纬度地区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对溶解氧含量产生显著影响。 6 在水体稳定度比较好且生物光合作用较强烈的海区真光层内,在海洋表面以下数十米深度,可观察到由浮游生物光合作用所形成的溶解氧极大值,其出现深度通常与初级生产力最高的层次相一致。 7 溶解氧和pH 都是反映水环境健康的主要指标。当前低氧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沿岸物理 交换不良水域的一个主要环境问题。伴随低氧现象而出现的近海局部季节性酸化现象,与开阔大洋相比危害更加显著。典型的例子如墨西哥湾、长江口、珠江口、渤海湾季节性大范围底层酸化现象。 8

pH 指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的负对数值,海水pH 常用实用标度表示。在天然海水正常pH范围内,其酸碱缓冲容量的约95%是由二氧化碳碳酸盐体系所贡献。在几千年以内的短时间尺度上,海水的pH 主要受控于该体系。 9 海水的pH 一般在7.5~8.2 变化,属于弱碱性范围。 10 通常海洋表层水为弱碱性,pH 在8.0~8.2。工业革命以来海洋吸收了人类排放二氧化碳总量的1/3,对减缓全球变暖具有重要作用,但海洋持续吸收大气二氧化碳会导致pH 下降,即海洋酸化。 11 海洋生物的钙化过程吸收海水中的碳酸盐,这个过程并不移除二氧化碳,却导致海水pH降低和游离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反而促进海洋酸化。 12 近岸上升流是海洋中重要的高生产力区,其共有的环境特征(相对于其邻近海区)是温 度和溶解氧含量较低、营养盐含量较高、盐度也较高。 13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比大气二氧化碳储库大得多。海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不仅在 于海气间热量和其他能量的交换,而且海气间物质(二氧化碳、甲烷等)的交换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海洋碳储库的各种微小变化可能对大气二氧化碳产生很大的影响。 14 溶解无机碳是海水中最大的碳储库,溶解有机碳是海水第二大碳储库。 15 全球大洋最强的二氧化碳吸收区域位于北大西洋。 16 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那些能够吸收地球表面放射的长波红外辐射、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