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文地理学最新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最新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最新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最新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系统;二是区域研究系统;三是空间分析系统。

二: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1:社会性(p6)

2:区域性(p6)

3:综合性。(p6)

第二节

一:地理学发轫于古希腊,被尊为西方文学鼻祖的古希腊伟大诗人荷马在公元前9世纪时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被认为是关于人文地理知识最早的记述性著作。

二: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和卡尔·李特尔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希腊学者把荷马推崇为地理学的祖师。

三:探究人文地理学的特定研究视角和解释途径,相继形成了以拉采尔为代表的环境学派,以白兰士、白吕纳为带表的人地相关学派,以赫特纳、哈特向为代表的区域学派,以施吕特尔、索尔为代表的景观学派(选择或填空)

第二章

1、人文地理研究五大方面:⑴人文地理学的空间表征——文化区;⑵文化时间

现象——文化扩散;⑶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⑷文化与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⑸各主题之间的有机联系——文化景观。

2、文化区概念: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

的分布。

3、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1)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2)功能文化区在形式上与形式文化区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该文化特征

受政治,经济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去范围的文化区。

(3)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的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4、文化的时间现象(举例说明扩散):分为1:扩展扩散(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2:迁移扩散。P26

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这种扩散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

迁移扩散:某种文化现象伴随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的迁移,而将此文化传播到该地。

5、文化生态学(通读全文)

6、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式提供了基础条件。

(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3)环境条件差异的影响。(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通读全文)7、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

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的文化整合。

第二节人地关系论环境决定论:原称地理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论,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可能论:也称或然论,它不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环境感知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寻的,它是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p36(要多看理论,代表人物,主要观点,这里重点考)

8、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p41主要内容)

9、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p44 解说图:P44该图式展现的是一个社会文化

系统内人地关系的模式。其中有四个要素,即人口、自然生物环境、社会组织和技术。人口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群体。人口的数量和文化状况在各地之间的差别很大,自然生物环境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空间和资源。各地环境条件和资源状况也互不相同,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亦不同。社会组织是指人类社会的文化环境。社会组织的各个单元——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和血缘关系的——通过遵循群体内一系列共同的规则、法律、习惯和风俗,使一个个单独的人组成巨大而有组织的有机网络,保持社会稳定并有效发挥功能。技术是实现特定目标的手段,人们依赖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获得生存的基础,并且利用技术来改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这个图式反映了文化的结构,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者的关系。

第三章

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图要清楚)(1`)经验主义方法论(2)实证主义方法论(3)人本主义方法论(4)结构主义方法论(p51的图以及四个方法论的具体内容)

第四章

第一节人口与发展

一.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1750年左右机械化生产开始,进入工业社会,主要特征:生产系统化、机械化和能量化,提高了单位资本的产出水平,完成财富积累。

1. 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下降:18世纪中叶开始从欧洲开始出现人口死亡率下降。原因是: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直接原因是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日益完善的服务。

2. 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人口出生率上升,原因复杂,主要原因:经济发展使结婚年龄降低。19世纪后半期开始出生率逐渐下降,原因:限制家庭规模;婴儿死亡率的下降,导致出生率的下降;经济因素,静止使用童工,使孩子多成为负担;城市发展,改变农村大家庭的观念。

3. 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15、16、17、18世纪人口分别增长:28.2%,11.9%,47.5%,80.6%。但不同国家、地区情况不同,发达地区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出现下降,发展中地区后期死亡率下降,出生高居不下。例题1: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的下降(简述为什么)(P76)农业改革、工业化、改善运输、社会改革、

室内和工作区温度及湿度的控制、公共卫生、改善个人卫生、19世纪约瑟夫。里斯特发明无菌操作法和抗菌法、免疫学等因素。在工业化和社会化过程中,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日益完善的服务所起的作用最为直接,它们是大幅度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因素。例题2:在工业革命时期人口出生率先升后降,为什么?(P77)出生率上升的原因:地区不同,愿意亦不同。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经济良性发展使结婚年龄降低,从而使人们更易于多生育。另外,城市地区曾一度持有和乡村地区同样的态度,即孩子作为劳动力非常重要。

出生率下降原因:1、它因为限制家庭规模的意愿而非由限制生育的避孕方法引起的。

2、婴儿死亡率的下降导致了出生率的下降,因为在死亡率高

的地区,必须生下许多孩子才能保证一些活下来。

3、经济因素也与出生率的下降关系密切。在一个城市化、工

业化的社会里,禁止使用童工,因而孩子与其说是一种财

产不如说是一种负担。

所以,随着现代社会法制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出生率趋于

下降。

4、城市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观念,特别是传统乡村的大

家庭观念也随着文化的普及得以削弱。尤其是对家庭的态

度、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控制生育的方便可行性等方

面的根本变化都促使出生率下降。

二.人口转变理论模式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一)人口转变理论

1. 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1934年法国人口学家兰迪在《人口革命》提出:人口再生产类型随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而转变的观点,总结出法国人口增长经历了三个序列:

第一系列即原始阶段,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第二序列即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第三序列即现代阶段,先是死亡率持续下降、出生率维持不变、人口增长,后是出生率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转入低。

2. 1944年美国人口学家诺特斯坦发展了兰迪理论提出了“人口转变”理论。他将兰迪的第三序列划分为三个阶段:“高低高”阶段、过渡阶段、“低低低”阶段。他的学生寇尔对五个阶段重新命名,提出了各阶段的数量界限

3. 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融合了上述观点,提出“五阶段”模式,在国际影响很大:

(1)高位静止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状态;

(2)早期扩张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

(3)后期扩张阶段,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出生率开始下降;

(4)低位静止阶段,死亡率和出生率降到低水平,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状态;

(5)减退阶段,出生率下降并低于死亡率,人口出现负增长

第二节人口分布与迁移

(一)人口分布的测定

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特征与一般规律

(1)从国家看,人口大国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

(2)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即趋向暖湿地区(中低纬指向),地平地区和岸边(海岸,河岸)。

(3)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第一个为东亚和东南亚;第二个为南亚;第三个为欧洲;第四个为北美洲东部(特别是美国东北部)。

(三)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1.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直接影响人口分布;二是自然条件通过影响各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影响人口分布。(1)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2)海波高度

(3)水体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4)土壤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5)矿产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2. 社会经济条件

(1)社会生产方式影响人口分布。

(2)生产发展与布局影响人口分布。

(3)经济发展水平。

(4)交通运输条件。

(5)其它因素。如科学技术进步,其可改变或削弱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的迁移和居住的选择性将有所增大。如开发历史,开发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比较稠密。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各国人口经济政策、疆域变动、战争等政治因素,都会影响人口分布。

第三节人种

一、人种的划分

人种:人类的种族,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一)划分种族的标志:以保有共同的遗传自然特征为依据。

1、毛发:亚洲人—直发,欧洲人—波状发非洲人—羊毛卷发

2、肤色:亚洲人—黄,欧洲人—白非洲人—黑

3、身高、头颅形状、鼻形、血型、指纹:

(二)世界种族划分:四大种群12个种族

1、白色种族群:皮肤白色、浅棕色,波状金发或棕发,鼻高目蓝。

世界分布最广:欧亚、北非、西亚、南亚。

白种人分三组:北欧种族、南欧种族、印度种族。

2、黄色种族群:皮肤黄色、毛发黑而直,眼褐色。

世界分布:亚洲、美洲的土著居民。

黄种人分三组:蒙古族、美洲印第安种族、爱斯基摩人。

3、黑色种族群:皮肤黑棕色、头发黑且呈羊毛卷状,唇厚。

世界分布广泛:非洲、美洲。

黑种人分二组:尼格罗种族、不须曼种族。

4、棕色种族群:皮肤深、儿童头发有时为红色或亚麻色,头发卷曲,鼻梁高而不扁,唇厚但不外翻。

世界分布最广:太平洋及其太平洋群岛上(太平洋土著)。

棕色种族群分四组:澳大利亚种族、美拉尼西亚种族、波利尼西亚种族、密克罗尼亚种族。

(三)地理人种

地理人种: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有一定影响,导致地理区范围内的人群具有一定共性。

(四)名族

一、民族的形成与特征

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划分形式之一,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畴。人种是属于生物学范畴。

(五)民俗与流行文化

民俗包含:

1、物质民俗:居住、服饰、饮食、生产、交通运输;

2、社会民俗:节日、岁时;

3、精神民俗:巫术、宗教、信仰、民间禁忌;

4、礼仪民俗:出生、成年、婚姻、丧葬等礼仪;

5、口传语言民俗:民间文学传承(神话、故事、歌谣、叙事、言语)、民间艺术传承。

第五章

(一)索尔的推论

美国地理学家索尔在《农业起源与传播》(1952年)一书中推论:植物驯化的最初中心在东南亚,其推论的依据是:

1、植物驯化不可能发生在食物不足的地区。

2、驯化中心必然位于一个动、植物种类繁多的区域。

3、驯化不可能出现在大河的河谷内。

4、耕种不得不在林地中开始。

5、农民必须已经掌握使之倾向于耕种的技能。

6、原始的驯化者应该是家居的。

驯化技术在东南获得成功后,在旧大陆逐渐向北传播,至于新大陆驯化植物技术是否来自旧大陆仍难确定。

根据这些条件,索尔认为,植物驯化最初的中心在东南亚,从事驯化的人群应当

是居住在溪水旁的捕渔为主的人

原因:1.在这一地区,生活在水中的鱼类比较丰富,因此人们的食物供应比较稳定,他们就会定居下来;

2.本区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有丰富的动植物种类,供选择和杂交;

3.本区是热带地区,植物可以常年生长,驯化的可能性和驯化成功的机会也最大。

(二)农业的发展与类型

一、农业发展阶段

通常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实际上三者之间是相互交错重叠的发展关系。

今天现代化农业虽然占主导地位,不少地方还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极少数地方还有原始农业残余。

(三)农业景观和农业区位论

一、农业区位论

杜能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以下简称《孤立国》),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

1、背景: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

2、目的: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

3、假设:(1)孤立国唯一的城市位于沃野平原的中央,周围为农业腹地,平原被未开垦的荒野所包围并与外界完全隔绝。

(2)城市是腹地多余产品的唯一市场,并且不从其他区域获得产品供应。(3)孤立国内的交通手段固定为马车

(4)腹地具有均质性,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相同

(5)腹地农业经营者的能力和技术条件相同

(6)腹地经营者追求最大利润。并且有能力按市场要求调整其农业经营类型的农民

(7)运费与距离成正比,并且由产品生产者--农民负担

在这些假设条件下,孤立国不同经营类型的农业受运费影响围绕城市呈同心圆环状分布。

以城市为中心成6个同心圆状、由内向外分布。

第一带:自由农作带。土地用于生产不易运输和易腐的食品,蔬菜、牛奶和花卉。集约化程度高。

第二带:林业带。燃料是木材

第三带:作物轮作带。6年轮回2次,6年中2年稞麦,土豆、大麦、苜蓿、野豌豆各1年。

第四带:谷物农作带。谷物和畜产品,畜产品为主。黑麦-大麦-燕麦-牧草-牧草-休耕

第五带:三圃农作带。农业经营粗放,土地大量休闲,每年三分一土地休闲,3年1种,种燕麦和稞麦。谷物-牧草-休耕

第六带:畜牧带。家畜养殖区,畜牧业。一是畜可赶往市场,无须运费,二是加工的产品不易腐坏,且便于运输。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条件严格,找不到这样的地方。意义在于:首次确立了农业地理学和农业经济学的二个基本概念。

第六章

第3节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

一: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一)自然条件

(二)资源条件

(三)能源条件

(四)市场条件

(五)劳动力条件

(六)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七)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

二:工业分布的新变化

1:钢铁工业的变化

2:纺织业与成衣业的变化

3:汽车制造业的变化

4:电子信息工业

三: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理论(p179具体内容)

(二)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p179具体内容)

第七章

(一)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

一、城市化的基本概念

1、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

2、城市化概念涉及四个方面的含义:

(1)城市对农村施加影响的过程;

(2)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

(3)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集中点的增大;

(4)城市人口比例占全社会人口比例增加的过程。

3、城市化分为二个阶段:

形式城市化:城市数量增加和城市规模扩大;

功能城市化: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

二、城市化的进程

(一)内部市区的城市化

1.城心地区的城市化.城市中心区城市化---向心型城市化.中心地区地价飞涨,高层迭起.地下空间开拓空间,向立体发展.

2.中间市区的城市化.比较稳定,传递城市各种“流”的过渡地带,动态---可能转为城市中心.在该地区城市化表现在:充分利用和初步改造,见缝插针地建住宅,工厂和小面积改造.

(二)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城乡结合部或城市边缘.这部分城市成长最快.最迅速.城市不断外拓,乡村不断后退.

1.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与城市化

2.工业的拓展与城市化

3.住宅的拓展与城市化

(三)郊区的城市化

郊区是城市外围之外的环状空间.与城市联系紧密,为城市提供居民生活必需的粮食,蔬菜,花卉等.郊区城市化特点:

1.土地利用方式集约化

2.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农业—工业—服务业

3.城市网络化:指以各种现代交通手段,通讯设备,管理和绿化等为载体,以各类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城市为基础形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能量流的城乡系统.

(四)逆城市化阶段

逆城市化: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形成逆城市化的原因尚未同一,一般认为:

1.地价原因

2.追求田园生活

3.生态环境问题

三、城市与城市地域结构

一、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一)从防卫的角度出发选择区位。

主要考虑得用自然障区保护城市居民的安全,因而多选择以下区位:1、利用河流:一是采取护城河, 二是沿河筑城,三是在河心岛筑城

2利用海洋:一是利用半岛三面环海的地势, 二是利用海湾,三是利用岛屿

3利用高地和隘口

(二)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从交通的角度选择区位)

1、城市与水运关系:滨临水运通道,便于交通运输。

2、城市与路运关系:选择陆上运网,沟通周围腹地。

3、海上交通与城市:沿海修筑城镇,方便对外联系。

(三)从生产的角度选择区位

1.早期的城市选择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的地区

2.近代以来的城市选择工业生产条件优越的地区

二、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

城市地域:指城市在地面上的实际范围,由二部分组成,一是已经成为市区的里侧建成区,二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联系频繁的外侧郊区.

城市地域结构:指在城市地域内部,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古关系.它是城市功能在地域空间系列上的投影.

(一)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

动力分三方面,即集聚力,离散力和摩擦力。集聚力就是向心力,驱使居民和某些部门向市中心集聚;离散力则是向相反方向,驱使其转向郊区。

(1)集聚力:集聚力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第一,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第二,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

(2)离散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首先是经济条件方面,其次是社会条件方面,富有人员外移。

(3) 摩擦力: 阻碍产业,家庭产生集聚或扩散的力.如自然地理条件,技术设备,城市结构和生态环境等。

(4)三种力的循环相互作用:集聚力、离散力不一定相对于城市中心点,也可相对于交通动脉,还可以相对于一定的开发域。而摩擦力的方向显然是阻止城市空间增长(或衰退)运动的方向。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制度的演化与技术的创新、劳动的进一步分工,城市增长的集聚力、离散力与摩擦力三者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定时期城市的地域结构。

(二)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1)同心圆模型:是1929年由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伯吉斯

(Ernest W. Burgess)提出的。

1.中心商业区;

2.过渡带;

3.低收入居住带;

4.高收入居住带;

5.通勤带

(2)扇形模型:是美国的土地经济学家霍伊特(H. Hoyt)于1939

年提出的。对36个美国城市的住房租金研究的结果.

1.中心商业区;

2.批发和轻工业区;

3.低收入居住带;

4.中收入

居住区;5.高收入居住区

(3)多核模型:是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C. D. Harris)和乌

尔曼(E. L. Ullman)于1945年提出的。

1.中心商业区;

2.批发和轻工业区;

3.低收入居住

带;4.中收入居住区; 5.高收入居住区; 6.重工业中

心区;7.市郊商业中心区; 8.市郊居住中心区; 9.市郊工

业中心区

四城市体系与城市景观

一.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1933年克里斯泰勒提出城市等级

(一)城市体系的概念

1、城市地域体系: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

市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体系。

2、城市体系(城市系统):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

3、城市等级结构:城市系统内不同城市的大小层序及职能作用的规律配置。

2、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1)等级-规模法则(Rank-size Rule)

1913年奥尔巴克(F. Auerbach):PiRi=K

Pi:一国按人口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第i位城市的人口数;Ri:第i位城市的位

1949年济普夫(G. K. Zipf):Pr=P1/q.r

Pr是第R位城市的人口 P1是最大城市的人口 r是城市的位序(人口规模等级);q为常数

(2)首位城市法则( Primate City Rule)是马克?杰斐逊在1939年对国家城市规模分布规律的一种概括。

杰斐逊把这种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定义为首位城市。

(3)农村聚落体系

农村聚落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村庄和集镇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联

系的整体.根据其人口规模.经济职能.服务范围等可将一定范围内的村镇划分为若干等级,不同等级的村镇相互联系在空间上构成一个具有一定特点的村镇体系.

第八章

一:语言的本质属性

1:社会性:2:交际性3:工具性。

二:汉语的发展(关注方言分布情况)

1:北方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2:吴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3:湘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4:粤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5: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6:赣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7客家方言形成与发展

三:世界语言谱系

1:语系 2:语族 3:语支 4:语种

四:第三节

语言传播特性

1:外延形和连续性

2:距离衰减性

3:层序性和阶层性

4:复合型

5:竞争性和同化性

6:演化性

五:语言的传播与环境

(一)自然因素的影响

(二)社会人文因素影响

(1)行政区划的影响

(2)经济条件的影响

(3)人口迁移的影响

第九章

一.宗教分类和民族宗教P265

二.世界三大宗教P269

1.佛教

2.基督教

3.伊斯兰教

三.宗教的传播与分布

(一)·导致传播的因素与宗教主要传播形式

1. 移民

2. 传抪

(1)交流与转教

(2)有组织的传教

3. 领土竞争

4. 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

(1)和平共处

(2)竞争

(3)排斥

四.宗教礼仪、习俗与地理环境P281(浏览了解)

第十章

一.大众旅游的发展

1. 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Thomas.Cook)于7月5日组织了一批540人的旅游团从莱斯特到拉夫巴勒参加禁酒大会,每人收取票费1先令。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团体包价旅游。后来托马斯于1845年正式组织了世界上第一个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

2.1908年,斯塔特勒在美国纽约的布法罗建造了第一座商业饭店。此后,饭店逐渐发展成一种行业,它既是近代旅游业发展的产物,又反过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飞机和汽车的普及,使人们出游更加方便快捷,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旅游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旅游成了一种大众性的消费活动,甚至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速度更快,业已成为世界主要产业之一。

二.客源地与目的地P293 图10-1

1.客源地是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旅客的来源地。

10、目的地是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世界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包括: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海,肯尼亚,阿尔卑斯山等。

三.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1.地域性:主要指的是文化的地域差异性。

2.大众性:当代旅游活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大众活动。

3.综合性:是社会环境中多种文化现象的综合反应。

4.直观性:是指旅游的客体对象直接作用于主体的视听感知。

5.季节性:旅游的文化的季节性与旅游活动的季节性相对应。

四.第五节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P310(读书)

第十一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第一节政治与政治地理

一:政治地理现象

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构成了政治地理现象。

政治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文化现象,存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因此,政治地理现象几乎无处不在。小到诸如参与投票选举,大到国家领土、国家间关系等,都是政治地理现象。

政治是一种追求权力(如支配权、占有权、管理权等)的社会文化现象,因此政治地理现象是一种具有排他意义的权力空间现象。如国家主权不容侵犯、民族区域可以自治、努力范围得到尊重等。

政治也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因此,虽然地理环境是相对稳定的,但一旦地理环境被赋予政治含义而形成政治地理现象,它就会变得极不稳定。如领土的变更、军事实力的变化等等。

二:政治地理单元

政治地理单元,这种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称为政治地理单元。有的地理学家称之为政治区、也有的称为政治空间组织。

政治地理单元分为三个级别:

国家级的,即具有确定人口和领土的主权国家(如美国、中国、英国、列支敦士登等);

国际级的,即由若干主权国家和区域性或全球性国家集团(如北约、东盟、联合国等)组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政治地理中称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国内级的,即一国内部的行政分区(如美国的州、县、市,中国的省、市、县等)。

由于国际级的政治地理单元是以国家为基本组成单位,而国内级的则是由国家统一管理的,还由于国家主权具有至高无上的公认地位,因此,国家是最基本的政治地理单元,是最重要的政治地理现象。

国家单元,就成为具有排他意义的空间利益实体,所属政治地理单元的政治组织或集团对其拥有绝对的支配权。这种支配权在国际关系上称为主权,在国家内部称为统治权。任何其它政治地理单元,未经许可,或没有使其屈服的权力,不得对这一实体施加任何影响。

三、政治地理结构

政治地理结构:指由某一空间范围内的政治现象与地理环境的有机结合而成的。可分为政治空间结构和政治实力结构。

政治空间结构是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的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的。

政治实力结构:是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的。

四、政治地理过程

政治地理过程:政治地理单元及其结构要素有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政治地理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扩散

指政治现象在某一地方出现后,可通过各种方式向另一地方传播,形成政治事件的扩散。其扩散方式有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迁移扩散主要通过移民(包括殖民)的方式,将原土政治文化带到新的移民地区,从而形成与原土相似的政治地理单元,或将新的地区纳入原土的版图。

扩展扩散是指在某一政治地理单元发生的政治事件,往往引起周围相同或相近政治地理环境的其它单元发生连锁反应,给世界或地区带来根本性的政治变化。

2.政治整合

政治整合就是若干较小的政治地理单元,因为某种权力和利益的需要自愿组合成具有共同利益和期望、采取共同行动的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

3.政治分离

政治分离是相对于政治整合而言的,它是与政治整合相反的政治地理过程。政治分离方式主要有帝国的崩溃、殖民体系的瓦解、国家的政治分裂等。

4.主权的变化

主权是指某一政治组织及其全体公民对某一政治地理单元的支配权。这种支配权常因领土变化、民族独立而发生变化。

第二节国家政治地理特征

一、国家的基本特征

(1)拥有确定的领土

(2)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

(3)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

(4)拥有主权

第三节国家权力

一、国家权力要素

(一)领土空间

(二)自然资源

(三)人口规模

(四)经济水平

(五)军事力量

(六)科学技术

(七)国民士气

(八)政府的质量

二、国家实力分析

1.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

美国学者克莱因提出了一个定量估计分析国力的公式,即“国力方程”达式为:

式中:

P—表示被确认的国力;C—表示基本实力,包括人口和领土;E—表示经济能力,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中的各部门;M—表示军事能力,等于战略力量加常规军事力量;S—表示战略意图;W—表示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

第四节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三、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学说

(一)马汉的海权论(p350,见具体内容)

(二)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p351,见具体内容)

(三)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p352,见具体内容)

(四)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p353,见具体内容)

第十二章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

第一节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

一.环境知觉与认知

1、环境知觉:是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

2、环境知觉与环境感觉的关系:环境知觉和环境感觉一样都是由于地理环境作用于人们的分析器官所起的认识过程,但环境感觉知识反映地理环境的个别属性,而环境知觉则反映地理环境的整体属性以及个别属性之间的相互联系。

3、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

二.地理物象

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象)。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

地理物象呈随距离衰减的规律性。

地理物象也有动态性特征。

三.物象评价与外在行为

对地理物象的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动机产生和决策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从心理图谱(mental map,亦称意境地图)的分析入手。心里图谱是人们的大脑通过环境信息刺激而幻想出的心理图片或通过大脑回忆出的地理事物图像。

当然,人们也可以把大脑中的心理图谱简单地描绘出来,形成地理物象简图(或称空间图式),这种简图具有可解释性和可读性。

第二节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

一.行为空间

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经历的场所和通路,是人们通过直接的经验所了解的空间。

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通过间接交流所了解到的空间范围,既包括通过邮

政、电话等个人间的联系所了解的空间,也包括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所了解的空间。

二.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

(一)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的时空棱柱体模式(图12-2 p362)

(二)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

影响因素:

1.消费者自身的行为特征;『购物行为从行为方式上可分为四类,即马歇尔消费型、巴甫洛夫消费型、弗洛伊德消费型、维布雷宁消费型。分别对应理智型、反应敏感型、情绪消费型、好胜型消费。』

2.商业环境; 商业环境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3居住地环境;居住地环境条件包括交通条件、位置条件、自然条件等,条件好购物行为空间范围大,购物决策面拓宽

4.社会环境; 包括家庭、社会阶层、经济收入、职业、社会群体等对消费者的购物行为空间也有较大的影响

(三)交际与闲暇活动的行为空间(图12-3 p366)

三.人类迁移活动的行为空间

1.迁移的距离偏移(图12-4 p367)美国的约翰.劳维曾研究了意大利和原南斯拉夫邻境地区的迁移情况,得出结论:几乎所有类型的迁移者的迁移距离都不超过30千米,仅行政管理工作者的迁移受距离影响较小。

2.迁移的方向偏移(图12-5 p367)由于受迁移机会、地点和环境效应的影响,迁移活动在某些方向会比在其它方向移动得更远,从而产生迁移空间行为的方向偏移。一般来说,不同城市之间的迁移可能性有等级之分,大部分的迁移流在大城市之间发生,或中小城市移民流向大城市。

第三节人类行为与区位选择模型

一.行为矩阵模型

在区位决策行为研究中,美国学者普雷德(A.Prid)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所建立的行为矩阵是进行区位决策行为系统研究的早期尝试。

二.报偿矩阵模型

美国艾萨德(W.Isard)在其“区域科学导论”的著作中,继承和发展了韦伯、廖什等人的区位理论,对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行为等多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论述了区位决策问题,建立了报偿矩阵。

三.消费行为空间模型(了解)

(一)消费行为空间引力模型

(二)消费行为空间偏好模型

(三)消费行为空间信息模型

(四)消费行为空间学习模型

(五)消费行为空间综合模型

十三章(自己总结)

[ 完] 作者:韩文陈平周辉辉顾鹏赵东强

《人文地理学》全文复习资料

王恩涌《人文地理学》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 学,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 (二)解析: (三)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分类体系中的地位。 3.简述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19世纪中叶之前,是积累地理知识和资料的过程。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赛德》被认为是关于人文地理知识的最早记述性著作。 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创立了自然地理学,卡尔.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拉采尔提出环境决定论。 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竭力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提出“人地相关论”,白吕纳进一步发扬了他的思想。 英国地理学家麦德金提出“心脏地带学说”,将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美国形成了文化景观学派。 俄国形成了经济地理学。 (3)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理论和哲学方法的多元化: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 研究方法不断革新: ?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广泛应用, ?引入了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行为地理学, ?遥感技术的应用。 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4.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流派主要有哪些。 (1)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拉采尔提出环境决定论。 (2)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竭力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提出“人地相关论”,白吕纳进一 步发扬了他的思想。 (3)英国地理学家麦德金提出“心脏地带学说”,将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 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4)美国形成了文化景观学派。 (5)俄国形成了经济地理学。 5.简述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近代人文地理学: 公元前500年左右,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 汉司马迁著《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卷, 汉班固著《汉书》中专辟《地理志》, 明末的《徐霞客游记》。 (2)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引进和发展: .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先驱者,张相文,竺可桢等, 竺可桢等人的推动下,中国近代地理学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得到了发展, (3)文地理学的发展: .1949-1979年,是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人文地理学衰落的时期,

人文地理学的期末复习材料

人文地理学的期末复习材料 2007-07-16 13:08:19| 分类:地理学作业|字号大中小订阅 这个学期选择了汪涛的人文地理课,上完以后明白为什么她只能教旅游管理班了。水平一个字:“烂”。 下面我把我和另外2位同学整理的材料发到网上或许能造福带一届的。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l 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的国家、地区、社会制度、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l 研究内容: (1)人口、粮食、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经济建设事业空间分布的合理化; (3)认识环境与区域的文化关系,使其合理化; (4)研究政治军事方面的知识,巩固国防。 2、分析文化区的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地理学是从自然、经济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开始其研究的。文化区,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地理学家注意观察各种地理现象与研究这些现象,亦多是从其空间的分布开始的。

3、文化扩散有哪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特征 l 文化扩散类型: (1)扩展扩散 ①接触扩散又称传染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例如,电视机的传播。 ②等级扩散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例如苏格兰威士忌从社会的下层传到社会上层。 ③刺激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法在一地存在,人们不得不将其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使其得以存在并传播。例如滑旱冰就是从滑冰演变过来的。 (2)迁移扩散 迁移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迁移扩散是由具有这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的,比扩展扩散要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本身的特点。另外,由于是随人迁移,特别是迁移到远处,使这种文化区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其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 4、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 u 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自然环境。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人得向提供着物质的自然讨生计,这是自然环境决定地域人群文化样式的第一个层次,越是人类生活的早期,这一层次的内容起的作用越大。 u 地域文化创造第二个因素,是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3)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4) 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4)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基本形式) (5)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5) 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5) 五、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 (6) 六、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 (6)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7) 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7) 二、分学科(常考名词) (8) 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8) 一、人口转变理论和模式 (8) 二、人口与发展—适度人口 (8) 三、人口分布与迁移 (9) 四、人种 (10) 五、民族 (10) 六、民俗 (10)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10) 一、农业类型 (10) 二、农业景观: (11) 三、农业区位论 (11) 第六章工业的出现和工业区位 (11) 影响工业区位分布的因素 (11) 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 (11) 一、城市化概念 (11) 二、城市化进程(阶段的划分) (12)

三、城市化机制 (12) 四、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12) 五、城市地域 (12) 六、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学说、名称、内容) (13) 七、城市体系 (14) 八、城市景观与感知 (14) 第八章语言的传播与影响 (15) 一、语言语系分布范围 (15) 二、语言传播的特性 (15) 三、语言传播与环境 (15) 四、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16) 第九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16) 一、世界三大宗教起源及分布 (16) 二、宗教的传播 (16) 第十章旅游地理 (17) 一、旅游文化 (17) 二、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17) 第十一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8) 一、政治与政治地理 (18) 二、国家政治地理特征 (19) 三、国家权利 (19) 四、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20) 第十二章人类行为与空间环境 (20) 一、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 (20) 二、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 (21) 第十三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22) 可持续发展 (22)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赵荣)

人文地理 根据人文地理的研究任务可以大概了解考试重点 关键词:形式、基本特征、起源及发展历程、影响因素、产生的影响、 第一章绪论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2011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以及在地理环境影响下它们的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一)古代:对人文地理现象的描述。 (二)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1.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2.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3.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4. 美国流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区域观点的代表作《地理学的性质》。 5. 俄国流派:十月革命之后,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经济地理学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经济地理学内部形成了两大学派:地理学派和经济学派。前者以巴朗斯基、萨乌什金等人为代表后者以费根、康斯坦丁诺夫为代表。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围绕的五大专题(对每一个认为地理想象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文化各特征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文化景观 文化区:是指各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商的分布 文化区有哪些类型(P23)☆2008 ①形式文化区formal culture regions: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 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②功能文化区functional culture regions: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 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③乡土文化区vernacular culture regions: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 的区域自我意识。 举例说明如何确定形式文化区(例如确定一个民族的总的界限): 1.首先要确定作为研究对象的某一种或几种文化现象,然后通过调查研究,把所要研究的 现象落实到一定比例尺的地图上。例如,我们选择某种语言作为研究对象,先需要根据语言学家的成果,确定能反映该语言的典型词汇的语音,然后进行调查。 2.一般情况下,经过调查,把有关数据表现在适当比例尺的图上,就能发现该语言分布现 象的特征。大体上,在该语言分布的相对中心区域,典型词汇的语言表现不仅典型,而且掌握这种典型词汇语音的人的比例高而且集中,从这个中心区向四周扩展,举例越远,其典型性就越弱。到一定距离后,就会与其他语言相遇,开始出现操其他语言的人。操不同语言的人共同生活交往,语言就出现相互混杂的现象。 3.对一个民族来说,民族往往是根据语言、宗教、风俗、心理等因素来划分。这些因素划 分出个因素的文化区并非一定都彼此吻合,这样在确定该民族的总的界限时就会有取舍。

人文地理知识点整理

地理必修2知识归纳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自然环境、自然灾害、经济基础(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社会因素(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人口政策、战争)等 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人口一亿以上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巴基斯坦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a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大 b加大了资源、环境、就业压力;c人均资源减少; d影响了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安定。 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a劳动力或兵源不足b社会负担加重 c老年人生活困难、孤单 措施:a关心照顾老人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c适当鼓励移民和生育;d提高老人退休年龄。 中国的人口问题:人口总量大;未富先老(老龄化);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衡;人口总体素质不高;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就业压力大……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资源(首要)、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成正比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第三节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判断: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人口迁移的类型①按地理范围划分(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要类型)、城市→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80年代中期以来人口迁移的原因:①大批农村潜在的剩余劳动力; ②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③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意义: ①弥补了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②提高了人口流人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③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④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 1、对迁出地环境的影响 利:①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在农村有利于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更好地保护农村自然环境。 弊:会引起人才外流 2、对人口迁入地的影响 利:①补充劳动力,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②利于迁入地资源的开发,活跃市场; ③促进了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④加强多元经济、科技、文化交流 弊:①加剧迁入地的环境压力,加剧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的状况、教育压力; ②增加城市就业难度等; ③带来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如难民问题)——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自然灾害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城市化推进、区域开发、大型项目建设 政治:政策、战争、政治中心变更, 社会: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文化=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外国文化与人口:文化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婚俗(如初婚年龄、婚姻的稳定

人文地理学复习重点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⒈★什么是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解释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提前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决定。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地域体系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之一。 人文地理学具有其特定内核(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具体包括三大主题: ①人地关系的传统。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②区域研究的传统。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创造了各种人文现象,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地域上进行的,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③空间分析的传统。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探讨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 ⒉★人文地理学的特性: ①社会性。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人文现象的 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

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受各种因素影响,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的反应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的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 ②区域性。区域性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性。任何地理现象都有一 定的分布区域,都有特定的空间和地域。人文现象的地理位置的研究,他的恩不范围、界限、类型、规律的研究,区域特征和特征条件的研究,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地理的编制等,都是区域性的体现。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也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的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了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③综合性。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人 文地理学自身的优势也在于它在综合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各方面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后,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矛盾的构思。综合性特点决定了人文地理学的性质是一个横断学科,与研究地球表面的人文要素的学科都有密切关系。 ⒊古代、近代、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特征 ①古代人文地理学:从地理思想的萌芽直到19世纪上半叶为止,以描述自然和 人文现象为中心内容,还未形成独立的学科。 ②近代人文地理学:19世纪下半叶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开始分化为一 门独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 ③现代人文地理学:⑴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⑵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人文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被分成自然地理学和两部分。 A、经济地理学 B、人文地理学 C、文化地理学 D、政治地理学 2.首创“地理学”(Geographe)这一名词的是希腊学者。 A、希罗多德 B、希波革拉第 C、柏拉图 D、埃拉托色尼 3.编著了我国第一批地理教科书。 A、竺可桢 B、胡焕庸 C、张相文 D、李旭旦 4.制度文化亦称为文化。 A、社会 B、政治 C、经济 D、法律 5.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展扩散和。 A、接触扩散 B、等级扩散 C、刺激扩散 D、迁移扩散 6.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除历史、政治、社会经济因素外,还有。 A、自然因素 B、行为因素 C、气候因素 D、海拔因素 7.人口迁移一般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的行为。 A、出生地 B、定居地 C、迁入地 D、迁出地 8.1934年,在《人口革命》一书中提出了人口转变理论。 A、寇尔 B、布莱克 C、兰迪 D、诺特斯坦 9.人口构成,又称人口结构,指的是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 A、人地系统 B、生态系统 C、社会系统 D、人口系统 10.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人口压力说,二是说。 A、食物短缺 B、食物过剩 C、宴享 D、需求 11.原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即农业。 A、狩猎 B、采集 C、定居 D、迁移 12.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问题是与生产能力过剩。 A、需求不旺 B、需求过旺 C、需求稳定 D、需求波动 13.种族是指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A、文化形态 B、社会形态 C、自然体质 D、心理素质 14.一般认为,是语言产生的唯一源泉。 A、思维 B、劳动 C、行为 D、心理 15.以下属于宗教传播方式之一的是。 A、交流和转教 B、经商与贸易 C、武力侵略 D、文化侵略 16.以下属于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的是。 1 / 5 A、资源价值 B、收入水平 C、距离远近 D、感知环境 17.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界限。 A、移动 B、通勤 C、地域 D、网络 18.最基本的政治地理单元是。 A、区域 B、国家 C、地区 D、世界 19.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提出了世界战略重点“陆缘”学说。 A、麦金德 B、马汉 C、柯恩 D、斯皮克曼 20.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系是。 D、印欧语系C、闪一含语系、科依桑语系A、汉一藏语系B得分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1)

第一章绪论 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洪堡:德国地理学家,和李特尔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洪堡的伟大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的成就主要在自然地理学方面,但他也注意到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洪堡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地理学从古典的对地理现象的描述和记述,走向近代地理学解释和探讨因果关系,他强调地表事物的整体研究。 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家乡,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的地理学,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与洪堡不同的是,李特尔应用区域方法来论证人地关系,研究世界各地区不同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他学术思想上最大的缺陷是,他把“人地关系“看作为“神的意志“。 拉采尔2: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致力于研究人类迁移、文化借鉴和人地关系,对人文地理学提出系统概括。拉采尔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在他著作中,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国家等的支配作用,是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中完整和系统的早期思想。 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地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该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察觉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 景观的整体,他注重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景观,探究一个原始景观转换成人文景观的过程,这就是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杜能:首先创立了农业区位论 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论 克里斯泰勒:提出了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学说 廖什:建立了市场区位理论 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绪论 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性。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4、简述洪堡创立的人文地理学研究三个原则。 5、简答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理论思想。 6、如何理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及其最新的研究趋向? 7、现代人文地理学主要特征是什么? 8、认识建国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思考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 9、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1、文化和文化地理学的概念是什么? 2、简述文化结构的层次内容? 3、论述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4、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5、文化扩散有那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6、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7、对比文化适应和生物适应的异同。 8、列表比较主要人地关系理论名称、代表人物和理论要点。 9、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10、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有什么实践意义? 11、名词解释: 文化景观、文化整合、文化扩散、文化区、文化史层说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如果你要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着手拟订研究步骤和计划。 2、试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及内容。 3、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搜集地理信息和资料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4、在相关的国外网站上检索1990年以来社会地理学进展的文献,并做一个综合评述。 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1、简述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 2、简答现在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3、论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4、试述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及成因。 5、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什么? 6、举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7、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基本空间形式。 8、举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人文地理学 二、填充题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人地关系理论流派中的环境决定论、神的意志决定和生产关系决定论。 3、在我国研究比较成熟的人文地理问题有经济地理问题、人口地理问题、文化地理问题和政治地理问题。 4、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对立统一和空间布局。 5、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地理环境。 6、人地关系研究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人地关系论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7、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人地相关论论。 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行为革命革命”。 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阶段。

10、人文地理学具有区域性性、综合性性和社会性性。 三、名词解释 1.现代地理学:地理学系统,三大子系统,五大圈层,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 联系。2.二元论:自然地理二元论:地理学是纯粹的自然科学,不包括研究人文现象 的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二元论:经济地理研究应从经济部门为出 发点,抛弃自然地理空间基础。3.人地关系适应论:人地关系的本质是适应,即人对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适 应性。4.人文地理学: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形成原因的科学。5.人地关系:人与地理环境之间以物质流、能量流为纽带,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6.人地相关论:人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是积极因素;人地互为因果。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人文现象是社会现象;人文现象时间发展即变化。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人类利用环境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人类对环境 的改造能力不断加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不断加强。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人地关系包括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人与人文地理环境的 关系,内含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 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 新的科学理论:和谐论、人地共创论 新的方法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调论、耗散结构。 四、问答题 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地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形成演化过程及产生原因。 包括(1)空间分析(2)时间序列分析(3)人地关系分析 主要内容:(1)基本理论:元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人文地 理学方法论;(2)应用理论:区域人文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3)应用学科:综合人文地理学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全面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认为人的意志可以决定一 切,时代背景(1)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

人文地理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绪论 一、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关关系的学科。 二、人文地理学传统范式:人地关系、区域研究、空间分析 1.人地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探 讨如何适应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2.区域研究:从地域的观点: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 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空间性和时间性) 3.空间分析:关注区位和空间变化,人文活动和人文特征的“地方性”和“空间性”,探 讨其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过程的形成机理,预测发展趋势 三、近代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①环境学派: 拉采尔: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和国家的支配作用 ②人地关系学派: 白兰士:人类对外界环境的主动适应。 白吕纳:细化了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重视实地考察和小区域研究 ③区域学派 赫特纳:研究空间分布;区域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哈特向:人的世界和非人文世界之间的关联=人地关系;描述和解释区域之间差异 ④景观学派 施吕特尔:景观是自然和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原始景观转变成人文景观的过程 索尔:文化景观:人类文化与景观的关系;人类根据其文化标准改变自然形成文化景观⑤区位理论学派 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 廖什:市场区位理论克里斯泰勒:城市区位论-中心地学说 ⑥政治地理学派 麦金德:全球作为整体探讨世界政治活动规律—大陆腹地说(世界岛、腹地、边缘) 四、人文地理学研究主题: 1、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1)文化区: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某种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2)分类: ①形式文化区: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 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举例:语言、民族),自然状态形成 ②功能文化区:内部存在功能联系而中心位置及边界线确切的文化区(例:国家城市农 场学区),形成受政治、经济等影响 ③乡土文化区:居民在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的地区。(例:美国迪克西) 与特定历史、文化有关。

人文地理学复习材料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 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PPT)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地域分异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书)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研究正由分离走向互相结合,深入研究国家建设和解决社会问题,为社会发展和政策决策起到愈益显著的作用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特定内核(ppt) (一)人地关系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活动相互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二)区域研究 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三)空间分析 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一)社会性 人文地理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科学。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反映在其历史性上。人文地理研究主要运用历史分析方法,要有动态的观点,要求把现代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发展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要求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二)区域性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之一。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就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了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区域性具体表现为:均质区域(如农业种植中的区域)、结节区域(结节点即为区域中的核心,通过不同等级的辐射联结着辐射区) (三)综合性 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人文地理学是从整体的角度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只有对所有关联因素进行认真细致的综合,从总体特征进行研究,注重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以及地表综合体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才能的出正确的结论。 第二节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荷马——地理学的祖师 哺育希腊地理学成长的两位“乳母”是地理考察和哲学 一、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时间:19世纪中叶之前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地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A.古代地理学b.近代地理学c.现代地理学 2、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的分类 一般来说,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通常分成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或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部分。 3、人文地理学的概念 概念: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4、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 (1)人地关系的传统(2)区域研究的传统(3)空间分析的传统5、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6、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A.社会性b.区域性c.综合性 7、世界和中国最早的人文地理著作 世界: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国:《禹贡》 8、不同发展阶段人文地理学的代表人物 古代地理学:亚历山大.冯.洪堡和卡尔.李特尔 近代地理学:拉采尔、白兰士、白吕纳、赫特纳、哈特向、施吕特尔、索尔 现代地理学:谢佛、加里森、阿努钦 9、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10、胡焕庸线 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线”。 1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或人文地理学对社会的主要贡献 (1)对科学认知的贡献(2)社会实践方面对决策的贡献(3)文化教育方面的作用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1、文化区的概念及其类型 概念: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类型: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 2、文化扩散的两种类型、概念 (1)扩展扩散: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 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2)迁移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 化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文化传播到该地的过程。 3、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 (3)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 (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4、文化整合、文化景观的概念 (1)文化整合:指不同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 (2)文化景观:人文景观,亦称为文化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5、文化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三个方面? (1)聚落型式(2)土地利用类型(3)建筑 6、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主要反映在哪三个方面? (1)人对自然的崇拜阶段(2)人对自然的独立阶段(3)人对自然的利用控制阶段 7、几种人地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环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可能论: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适应论:一方面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另一方面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及其和地理 区域之间的关系;

(精选)人文地理学考研问答题大全

人文地理学考研问答题汇总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1、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8、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第二章 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6、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7、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第三章 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 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 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第四章 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 4、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5、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6、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五章 1、分析农业起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分析比较世界五大古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条件。 3、阐述原始农业的特点及区域分布。 4、比较东西方传统农业的特点。 5、阐述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其地域类型。 第六章 1、分析现代工业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说明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 3、从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变化,分析现代工业的空间格局有什么特点。 4、工业发展对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第七章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

1、地理学概念: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 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以人地 关系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展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地域结构形成的科学。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狭义的则不包括。 3、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环境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科学。人文地理 学——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以人地关系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展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地域结构形成的科学。 经济地理学——以有关经济理论为基础来阐述人类经济活动各现象的空间结构的科学。 4、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系统;二是区域研究系统;三是空间分析系 统。 5、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6、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 堡和卡尔·李特尔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希腊学者把荷马推崇为地理学的祖师。 7、下列提出人地关系论的是拉采尔,被称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德国地理学家有亚历 山大·冯·洪堡、卡尔·李特尔、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杜能、韦伯、克里斯泰勒、廖什等。 8、人文地理研究五大方面(Tery G. 乔丹):⑴人文地理学的空间表征——文化区;⑵文化 时间现象——文化扩散;⑶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⑷文化与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⑸各主题之间的有机联系——文化景观。 9、文化区概念: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10、文化的时间现象(举例说明扩散):分为扩展扩散(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等级扩 散、刺激扩散)和迁移扩散。P26 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这种扩散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 迁移扩散:某种文化现象伴随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的迁移,而将此文化传播到该地。 11、文化生态:文化生态是应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既研 究自然地理环境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也研究人的文化作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人类活动的地域中,文化是人地关系的具体形态,“人—文化系统—环境”共同构成地域文化系统。在人地关系中,“人”处于主动地位,是主体,“地”处于被动地位,是客体。 12、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这就是该文化系统的文化整合。 13、文化景观概念:亦称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 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14、人口转变概念: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 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理论模式:兰迪的“三个序列”;诺特斯坦将第三序列划分为三个阶段;寇尔进一步深化了人口转变理论,对五个阶段进行了重命名并提出了各阶段的数量界限; 布莱克提出的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融合了上述观点。 15、人口分布概念:人口分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人口分布的测度指标主要有人口密度,它反映一定

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点汇总(最全)资料

一人口与环境 1、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特点 原始型:出生率很高,死亡率很高,自然增长率很低。 传统型:出生率很高,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较低。 过渡型:出生率高,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2、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世界:属于“过渡型”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 发达国家:主要是“现代型” 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3、环境人口容量 简单地说: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影响因素:资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正比)、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反比), 资源是首要因素。 4、人口迁移 按地理范围分: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省际、县际)人口迁移。 按迁移方向分:国内人口迁移分为由农村到农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城市到农村。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

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5、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气候(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淡水、土壤、矿产资源 (2) 经济因素:目前最主要的因素,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如:中国大量人口向上海、深圳、北京迁移)。 (3)国家的政策、战争、政治中心的改变 6、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对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给当地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秩序等方面造成了巨大压力。 7、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特点:流动人口增加,自发流动为主。 方向: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目的:务工和经商;学习、培训、分配工作迁移的人数增加。 变化:原来人口的净迁出地区,有些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上海。 二城市地域结构 1、城市的作用与形态

人文地理学复习

人文地理复习参考题 第一章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答: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文地理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是: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2.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它既有社会科学的特性,又有地理学的特点,其中社会性就是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之一。 体现:①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它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因素。②其社会性还突出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人文地理研究要用历史分析方法,要求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 第二章 1.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答:一个文化区具有一个特定的文化体系,包含许多文化综合形成的文化复合体,划分文化区并确定其界限,探讨当前和历史时期的文化区,研究文化区的演进过程及其内容,其范围可包括全世界,也可限于个别国家和地区,都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2.文化扩散有哪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答: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 (1)扩展扩散:接触扩散(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2)迁移扩散 特征:(1)是双向的,但有主次之分(2)有选择的(3)在传授、接受过程中,会掺入自己的主观意识,和当时当地的情况情况进行理解。 3.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答:(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和延缓作用; (3)环境条件差异影响地域文化; (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了人文景观。 4.试述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 答:它们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 其中,文化区是文化的空间现象,而文化扩散则是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即为文化生态研究内容之一。文化整合,则是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景观就是文化现象的综合体。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即是从各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出发,通过扩散的时间过程使时空相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