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市政【道路】课件

(1)市政【道路】课件

(1)市政【道路】课件
(1)市政【道路】课件

市政公用

1.城市道路分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2.快速路——中央分隔、主要以交通功能为主、实现交通连续通行、全控制、单向不少于

2车道、两侧不设吸引较大人流量的建筑物。

3.主干路——连接城市的各个分区、以交通功能为主、两侧不设吸引较大人流量的建筑物。

4.次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的功能。

5.支路——服务功能为主。

6.快速路设计车速——60-100(km/h)、必须设置中央分隔带。

7.主干路设计车速——40-60(km/h)、应设置中央分隔带。

8.高级路面——水泥混泥土(30年)、沥青混泥土(15年)、沥青碎石。强度高、刚度大、

稳定性好、建设投资高、养护费用少。

9.次高级路面——适用于城镇支路、停车场。强度、刚度、稳定性都次于高级路面、建设

投资少、养护费用多。

10.按力学特性分类:

(1)柔性路面——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

主要代表为:沥青混泥土,,,

(2)刚性路面——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主要代表为:水泥混泥土,,,

沥青混泥土结构组成:

1. 垫层——介于基层和土基之间的层位,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

2.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载车辆荷载的竖向力。

3.面层——直接同大气和行车相接触的层位,承受较大的竖向力、水平力、冲击力的作用。应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

4. 高等级路面——可有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或称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组成。

5. 垫层性能要求——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垫层材料强度要求不一定要高,但其水稳定性必须要好。

6. 基层性能要求——具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刚度、强度;不透水性好;抗冻性满足设计

要求。

7. 面层性能要求——平整度、承载能力(具有足够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能力,具有相当高的强度、刚度)、温度稳定性、抗滑能量、不透水性、噪声量(磨耗层采用OGFC沥青混合料;中下面层采用密集配沥青混合料)。

8. 粗粒式沥青混泥土——用于二层或三层式面层的底基层。

9. 砂粒式沥青混泥土——自行车道、人行道、停车场的面层。

10. 密实-悬浮结构——内摩擦角较小、较大的粘聚力、高温稳定性较差。

11. 骨架-空隙结构——内摩擦角较高、粘聚力较低。

12. 骨架-密实结构——内摩擦角较高、粘聚力也较高(好且贵)。

13. 城市道路面层宜优先采用A级沥青,不宜采用煤沥青(有毒)

14.多层面层选用沥青时,一般上层用较稠的沥青、下层或连接层用较稀的沥青。

15. 沥青混合料沥青应具有下述性能:

(1)具有适当的稠度:表征粘结性大小——黏度。

(2)具有较大的塑性:以“延度”表示——在一定温度和外力作用下变形而不开裂的能力。(3)足够的温度稳定性——夏天不软、冬天不裂。

(4)较好的大气稳定性。

(5)较好的水稳定性。

16. 用于城镇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表面层粗集料的压碎值不大于26%;吸水率不大于2%。

17. 城镇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面层不宜用粉煤灰做填充料(有毒不环保)。

热拌沥青混合料主要类型

1.普通沥青混合料(AC级)——适用于城镇次干路、辅路和人行道。(温度稳定性差)。

2.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的高温抗车辙能力,良好的低温抗开裂能力,耐磨能力和

较高的使用寿命。其面层适用于城镇的快速路、主干路。

3.SMA——一种间断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粗骨料、矿粉、沥青(三多);是当前国内外使

用较多的一种抗变形能力强,耐久性较好的沥青面层混合料;适用于城镇的快速路、主干路。

4.改性SMA——最好的也是最贵的。适用于城镇的快速路、主干路。

水泥混泥土路面构造

1.垫层设置的条件——季节性冰冻地区;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床,路床湿度较大时,

宜设排水垫层;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变形时,宜设半刚性垫层。

2.垫层的宽度——垫层材料应与路基宽度相同,最小厚度不小于150mm。

3.排水垫层和防冻垫层材料——宜采用砂、砂硕等颗粒材料;半刚性垫层宜采用低计量水

泥、石灰或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

4.基层——具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较大的刚度且抗变形能力强且坚实、平整、整体性好。

5.混泥土面层下设基层的作用——防止或减轻唧泥、板空和错台。

6.基层选用原则——根据交通等级、基层的抗冲刷能力。

7.湿润和多雨地区,繁重交通路段宜采用——排水基层。

8.基层宽度应比混泥土面层每测至少宽出300mm(小型机具施工时)、500mm(轨模式摊

铺机施工时)、650mm(滑模式摊铺机施工时)。

9.为防止下渗水影响路基——底基层顶面宜铺设沥青封层或土工织物。

10.基层下未设垫层——应在基层下设置底基层。底基层可采用级配型粒料、水泥稳定粒

料、石灰粉煤灰粒料等。

11.面层混泥土分类——普通(素)混泥土、辗压混泥土、连续配筋混泥土、预应力混泥

土、钢筋混泥土。目前我国使用最多的是普通(素)混泥土。

12.以28天龄期的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控制面层混泥土强度。面层水泥混凝土的抗弯拉强

度不得低于4.5pa;快速路、主干路和重要交通的抗弯拉强度不得低于5.0pa。

13.快速路、主干路的横向缩缝应加设传力杆;小半径平曲线等处,应设置脏缝。雨水口

和地下设施的检查井周围,面层应配筋补强。

14.抗滑性措施——刻槽、压槽、拉槽或拉毛等方法。

15.常用的挡土墙结构——重力式挡土墙、衡重式挡土墙、钢筋混泥土悬臂式挡土墙(立壁、

墙趾板、墙踵板)、钢筋混凝土扶壁式挡土墙(墙趾板、墙踵板、墙面板、扶壁)。16.挡土墙结构受力——(1)静止土压力(静止未受任何干扰)、(2)主动土压力、(3)

被动土压力。三种土压力中,主动土压力最小、静止土压力次子、被动土压力最大,位移也最大。

城镇道路路基施工

1.施工特点——露天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专业类型多、管线多、工作多、干扰多,

导致施工变化多。

2.道路路基工程包括——土石方、涵洞、挡土墙、路肩、边坡、排水管线等。

3.人工配合土方作业时——必须设专人指挥。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方式。

4.准备工作——(1)设置围挡(2)交通导行(3)全面技术安全交底(4)测量;

5.新建的地下管线施工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

6.路基土方施工工作有——开挖路斩、填筑路堤、整平路基、压实路基、修整路床、修建

防护工程等。

7.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冻土块、盐滞土(变形大),土内

不得含有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大于100mm的土块应打碎。

8.填方路段应事前找平,当地面坡度大于1:5时,需修成台阶式,每层台阶高度不得大于

300mm,宽度不应翔宇1m。

9.应妥善处理好坟坑、井穴,并分层填实至原基面高。(1)找设计出方案,不能单独处理;

(2)可以索赔。

10.分层填土、分层压实。

11.辗压“先轻后重”最后辗压不少于12t压路机。

12.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填土500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辗压。

13.挖方不得超挖,应留有辗压到设计高程的压实量(试验段取得)。

14.辗压不小于12t压路机,辗压应自路两边向路中心进行。直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

15.过街雨水支管沟槽及检查井周围应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硕填实。

16.辗压时,应视土的干湿程度而采取洒水或换土、晾晒等措施。

17.质量检查——主控项目:压实度、弯沉值。

18.不得使用沼泽土、泥炭土、有机土做路基填料。

19.路基填土宽度应比设计宽度宽500mm。

20.对过湿土翻松、晾干;对干土均匀加水,使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范围之内。

21.试验段的目的:

(1)确定路基预沉量值。

(2)合理选用压实机具。(因素:道路不同等级、工程量大小、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

(3)按压实度要求,确定压实遍数。

(4)确定路基每层的铺筑厚度。

(5)选择压实方式。

22.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盖厚度不大于500mm时,应对管道结构进行加固。当在

500-800mm时对管道进行保护或加固措施。

23.压实方式——重力压实(静压)和振动压实两种。

24.土质路基压实原则——“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压

路机最快速度不宜超过4km/h.

25.辗压应从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压路机轮外缘距路基边应保持安全距离。

26.辗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夯压机夯实,防止漏夯,要求夯机面积重叠1/4-1/3.

27.工程用土分类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坚实系数】分类。

28.一类土,松软土,坚实系数为0.5-0.6;二类土,普通土,坚实系数为0.6-0.8;三类

土,坚土,坚实系数为0.8-1.0;四类土,砂硕坚土,坚实系数为1.0-1.5。

29.含水量——土中水的质量与干土颗粒质量之比。

30.塑限——土有可塑状态转为半固体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

31.液限——土有可塑状态转为流体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

32.塑性指数——土的液限与塑限之差。(用于土的分类)。

33.液性指数——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塑限之差再除以塑性指数(判别土的软硬程度)。液性

指数=(含水量-塑限)/塑性指数。(1)液性指数<0,为坚硬、半坚硬状态;(2)0≤液性指数<0.5,表示硬塑状态;(3)0.5≤液性指数<1.0,表示软塑状态;(4)液性指数≥1.0,流塑状态。

34.不良土质路基处理方法——土的改良(力学、化学、电、热)、土的置换(工程量小的

换土)、土的补强(绳网、薄膜、板桩)。

35.碾压与夯实——适用于碎石土、砂土、粉土、杂填土、对于饱和黏性土慎用。

36.换土垫层——适用于暗沟、暗塘等软弱土的浅层处理(工程量小)。

37.排水固结——天然地基预压、沙井预压、塑料排水板预压、真空预压、降水预压。(对

于渗透性极低的泥炭土,必须慎重对待)。

38.振密、挤密——适用于松砂、粉土、杂填土及湿陷性黄土。

39.加筋——陡坡填土、砂土。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的特性

1.石灰稳定土类基层——(1)水稳性、抗冻性、早期强度不如水泥稳定土;(2)早期强

度低;温度低于5度时强度几乎不增长;(3)已被严禁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只能作高等级路面的底基层。

2.水泥稳定土类基层——(1)水泥稳定土的初期强度高;(2)水泥稳定粒料可作为高等

级路面基层;(3)水泥土只能做高等级路面底基层。

3.二灰稳定土类基层——(1)早期强度较低;(2)温度低于4度时,强度几乎不增长;

(3)二灰中的粉煤灰用量越多,早期强度越低;(4)有明显的收缩特性;(5)二灰稳定土被禁止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但二灰稳定粒料可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与底基层。

4.石灰稳定土、石灰稳定土——(1)采用厂拌,不得使用路拌;(2)拌成的稳定土类混

合料应及时送到铺筑现场。(3)运输中采取防止水分蒸发和防扬尘措施;(4)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施工,施工最低温度为5度。(5)雨期施工应防止石灰、水泥和混合料淋雨;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应尽快碾压密实。

5.压实与养护——(1)压实系数经试验确定;(2)摊铺好的应当天碾压成活,碾压时的

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3)纵向接缝宜设在路中线处,横向接缝尽量减少;(4)压实成活后应立即洒水(覆盖)养护,保持湿润,直至上部结构施工为止。(5)稳定土养护期应封闭交通。

6.二灰稳定土——(1)采用厂拌,不用路拌;(2)拌合时先将石灰、粉煤灰拌合均匀,

再加入砂硕(碎石)和水均匀拌合;(3)混合料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水分蒸发);

(4)运输过程中采取防止水分蒸发和防扬尘措施。(5)应在春末或夏季组织施工,最低气温应在5度以上。

7.压实与养护——(1)根据试验确定松浦系数、虚铺厚度,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为200mm,

且不宜小于100mm。“先轻后重”原则。(2)禁止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加厚面层或向下挖)。(3)采用湿养,始终保持表面潮湿,也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养护期为7-14天。

8.级配碎石——(1)宜用机械摊铺,发生粗、细骨料离析(“梅花”“砂窝”)现象时,应

及时翻拌均匀。(2)不得多次找平。(3)碾压前和碾压中应先适量洒水;(4)碾压至轮迹不大于5mm。(5)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养护期为7-14天。(6)未铺装面层前不得开放交通。

土工合成材料

1.土工合成材料功能——加筋、防护、过滤、排水、隔离。

2.土工合成材料有——土工网、土工格栅、土工模袋、土工织物、土工复合排水材料、土

工垫、玻纤网。

3.(1)路提加筋——提高路提的稳定性。(2)台背路基填土加筋——减少路基与构造物

之间不均匀沉降。(3)过滤与排水——用于暗沟、渗沟及坡面防护(防止水土流失)。

(4)路基防护——坡面防护和冲刷防护。

4.土工合成材料具有——质量轻、整体连续性好、抗拉强度较高、耐腐蚀、抗微生物侵蚀

好、施工方便等优点。

5.非织型的土工纤维——孔隙直径小、渗透性好、质地柔软、能与土很好结合的性能。

6.不得出现扭曲、折皱、重叠。在斜坡上摊铺时,应保持一定松紧度。

7.为保证土工合成材料的整体性。当采用搭接法连接,搭接长度宜为0.3-0.9m;采用缝接

法时,粘结宽度不小于50mm,粘结强度不低于土工合成材料的抗拉强度。上下层接缝应交替错开,错开长度小于0.5m。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和暴晒。

8.在软土、沼泽地区、地基湿软、地位水位较高的情况下,用垫隔、覆盖土工布处理会收

到较好的效果。

9.透层——铺筑沥青混合料面层前,应在基层表面喷洒透层由,在透层油完全深入基层后

方可铺筑面层。(一半渗透下层一般在上层更好的粘结)。

10.粘层——双层或多层式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之间应喷洒粘层油,或在旧路新铺时(以

原来旧路作为基层喷洒粘层油)。主要是不容易渗透进去的不同结构之间。

11.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得在雨、雪天气及环境最高温度低于5度时施工。

12.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结运料车车厢板,装料前应喷洒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运输中

沥青混合料上宜用篷布覆盖保温、防雨和防污染。

13.施工时发现沥青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结团成块、已遭雨淋现象不得使用。

14.摊铺机前应有足够的运料车等候。对于高等级道路,开始摊铺前等候的运料车宜在5

辆以上。(层层平才能面层平)

15.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0-300mm处空挡等候,避免撞击摊铺机,每次卸料必须倒净,

如有余料应及时清除,防止硬结。

16.热拌沥青混合料——采用履带式或轮胎式沥青摊铺机。

17.铺筑高等级道路沥青混合料时,1台摊铺机的铺筑宽度不宜超过6m,通常采用2台或

多台式摊铺机前后错开10-20m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30-60mm宽度的搭接,并应避开车道轮迹带,上下层搭接位置宜错开200mm以上。

18.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速度控

制在2-6m/min。

19.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根据——沥青标号及粘度、铺筑层厚度、气候条件及

下卧层表面温度。

20.人工施工时——应抠锹布料,不得远扬远甩;

21.压实层最大厚度不宜大于100mm,各层应符合压实度和平整度要求。

22.压路机的碾压温度应根据——沥青混合料的种类、压路机、气温、层厚等经试压确定。

23.初压——宜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外侧向中

心碾压,在超高路段和坡道上则由低向高处碾压。

24.复压——(1)应紧跟在初压后开始,不得随意停顿。(2)应选用重型轮胎压路机,总

质量不小于25t压路机。(3)相邻碾压带重叠1/3-1/2轮迹、100-200mm。(4)层厚较大时采用高频大振幅,厚度较薄采用低振幅。(5)当采用三轮钢筒式压路机时,总质量不小于12t,相邻碾压带宜重叠后轮的1/2轮宽,不小于200mm.

25.终压——紧跟在复压后进行。采用双轮钢桶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辗压

不少于2遍,至无明显轮迹位置。

26.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轮,对压路机钢轮可涂刷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严禁刷柴油。添加少

量的洗衣服水。

27.压路机不得在未辗压成型的路段上转向、掉头、加水、停留。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

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撒落矿粉、油料及杂物。

28.接缝——沥青混合料面层的施工接缝应紧密、平顺。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0mm(热接

缝)或300-400mm(冷接缝)。相邻两幅上下层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

29.纵缝(冷缝)做法——挡板(刨毛槎)--刷粘层油—铺新料软化下层后铲走—跨缝压实。

30.横缝做法——厚度平整度检查并刨除层厚不足部分—清楚水泥并干燥—刷粘层油—预

热—铺料先横向后纵向辗压。

31.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自然降温至表面温度低于50度时,方可开放交通。

32.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温度根据——改性沥青品种、黏度、气候条件、铺筑层的厚度确

定。

33.混合料最高温度(废弃温度)为195度。

34.改性沥青混合料宜采用间歇式拌合设备生产,此设备具有——防尘系统完整、能达到

环保要求、给料仓数量较多、能满足配合比设计配料要求、且具有添加纤维等外惨料的装置。

35.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合时间经试验确定,以沥青均匀包裹集料为度。每盘的生产周期不

宜少于45s,拌合时间适当延长。

36.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储存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改性沥青SMA混合料只限于当天使用;

OGFC混合料宜随拌随用。

37.改性沥青混合料宜使用履带式摊铺机。SMA混合料施工温度经试验确定,一般情况下

摊铺温度不低于160度。

38.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机速度控制在1-3m/min。

39.改性沥青混合料——初压开始温度不得低于150度;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90度。

40.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宜采用振动式压路机或钢桶式压路机,不宜使用轮胎式压路

机。发现SMA则不得采用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

41.在处理横接缝时,应在当天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完成后,在其冷却之前垂直切割

端部不平整及厚度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先用3米直尺进行检查),并冲净、干燥,第二天涂刷粘层油,在铺新料。

42.需要提前开放交通时,可洒水冷却降低混合料温度。

43.水泥混泥土的配合比设计满足——弯拉强度、工作性、耐久性三个指标。

44.模板——(1)宜使用刚模板、钢模板应平整、直顺,每1m处设置一处支撑装置。(2)

如采用木模板,应质地坚实、变形小、无腐朽、扭曲、裂纹,且使用前需浸泡。(3)木模板直线部分板厚不宜小于50mm,每0.8-1m设1处支撑装置;(4)弯道部分板厚宜为15-30mm,每0.5-0.8m设1处支撑装置,模板与混泥土接触面及模板顶面应刨光。(5)安装模板前需要测定;(6)模板应安装稳固、顺直、平整、无扭曲,相邻模板连接应紧密平顺,不得错位;严禁在基层上挖槽嵌入模板;(7)模板安装检验合格后表面应涂脱模剂或隔离剂,接头应粘贴胶带或塑料薄膜等密封。

45.混泥土面层分两次摊铺时,上层混泥土的摊铺应在下层混泥土初凝前完成,且下层厚

度为总厚度的3/5。

46.混泥土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不应过振,且振动时间不宜少于30s。移动距离不宜

大于50cm。

47.接缝——脏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必须垂直、缝宽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

缝上部灌填缝料,下部安装脏缝板和传力杆。

48.传力杆的固定安装方法——(1)一种是端头木模固定传力杆安装方法,宜用于混泥土

板不连续浇筑时设置的脏缝。(2)是支架固定传力杆安装方法,宜用于混泥土板连续浇筑时设置的脏缝。

49.(1)横向缩缝采用切缝机械施工,宜在水泥混泥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

进行,宽度控制在4-6m,(2)切缝深度:设传力杆时,不应小于面层厚度的1/3,且不得小于70mm;(3)不设传力杆时,不应小于面层厚度的1/4,且不得小于60mm;混泥土板养护期满后应及时灌缝。

50.填缝——必须饱满均匀、厚度一致、连续贯通、填缝料不得缺失、开裂、渗水。填缝

料养护期内应封闭交通。

51.(1)混泥土建筑完成后应及时养护,可采取喷洒养护剂或保湿覆盖等方式。不宜使用

“围水养护”。(2)昼夜温差大于10度以上或日均温度低于5度以下的应采用“保湿养护”。(3)养护时间应根据混泥土的“弯拉强度”增长的情况而定,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80%,一般宜为14-21天。特别注重前7天内的保湿养护。

52.在混泥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的40%以后,方可允许行人通过。混泥土完全达到设计弯

拉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

53.【石灰砂硕土】可做高等级路面的基层材料。

54.弯道上的模版宜薄些,以便弯制成型。

55.模版底与基层间局部出现的间隙可以采用【水泥砂浆】填实。

56.沥青混合料摊铺的试验段的长度应根据试验目的确定,通常为【100-200m】。

57.路基压实时,产生“弹簧”现象,宜的处理措施为【掺生石灰粉翻拌后压实】。

58.【中、轻交通】水泥混泥土路面宜选用【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基层】。

59.【特重交通】通常选用【贫混泥土、辗压混泥土或沥青混泥土基层】

60.【重交通】水泥混泥土路面宜选用【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基层】。

61.水泥混泥土面层厚度≥200mm时,可不设脏缝的施工季节是【夏季】。

62.影响水泥稳定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土质、水泥成份和剂量、含水量、施工工艺过程】

63.沥青混合料由【沥青、粗骨料、细骨料、矿粉、外掺剂】组成。

64.【排水固结】适用于【处理饱和软弱土层】,但对于渗透性极低的泥炭土慎用。

65.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度】,或最低环境气温【低于-3度】时,视为进入冬

期施工。

66.城市道路土质路基压实度检验方法包括:【环刀法】、【灌水法】、【灌砂法】。

67.【缩缝施工】尽量采用【切缝法】施工。

68.沥青表面处治属于【次高级】路面处治。

69.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质量验收的主控项目有【原材料、压实度、面层厚度、弯沉值】。

分析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的规划与管理

分析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的规划与管理 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交通基础设施完善与否是检验城市发展进程的关键指标,因此我国很多城市都在大力开展市政道路建设。而在此时,排水作为道路功能发挥基础保障,就成为决定市政道路工程能否快速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一环。所以,本文对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的规划与管理进行探讨。 标签: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规划;管理;问题;对策 1、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规划设计 市政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分析现有的排水现状并总结现有的城市排水系统和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条件的具体特点,然后制定出相应的改造方案,这样才能制定出更加完善且成熟的排水系统。此外,还应详细的分析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所在施工區域的生态环境特点,并在考虑到周边居住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排水体系,同时划分相应的排水区域,对排水系统进行整体布局,在确定了排水位置和用地后,就可以确定相应的排水方案了,并对排水管道和相关内容进行规划设计。 2、市政排水工程规划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未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缺乏整体性的规划 现阶段,我国的一些城市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发展思路,很多地方还是非常看重地面建设的,更注重提升城市的外观美化程度,没有认识到地下管网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对城市进行总体规划时,并没有匹配该区域的地下建设和地上建设,城市的内部和外部也还无法实现协调的发展。在完成市政排水管道的铺设工作后,其功能的发挥时间一般都在二十年到三十年内,并且城市居民的用水情况、土地的服务范围以及该区域的工业总用水量等因素也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因此,要想排水工程真正的做到服务于民,那么就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而实际的情况却是并没有认真的分析工程所在区域的发展形势,工程的使用寿命就被缩短,大大的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2.2没有合理的设计管网参数,日常管养不到位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完善,排水工程的规划工作并没有与现代排水管网的走向相适应,排水管网的埋深不够,并且管径偏小,管网之间预留的水平距离也是不够的,所以,排水管网的功能性作用还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很多排水系统都是很多年前铺设的,规划设计也不是很合理,管材的质量有问题,施工方施工时的不规范,竣工后的保养维修跟不上,在经济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下,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堵塞和变形等问题,而又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养护,那么就易出现外涌和侧漏的现象,继而导致一些环境问题的出现。

最新版市政道路改造翻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市政道路改造翻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一、编制说明 (1) 1编制说明 (1) 2编制依据 (2) 二、总体概述 (5) 1项目概况 (5) 1.1道路工程 (9) 1.2 路基工程 (13) 1.3路面结构 (14) 1.4排水工程改造 (17) 1.5桥梁工程改造 (18) 2施工条件 (18) 3工程总体目标 (19) 4施工组织机构及管理人员配备 (21) 4.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21) 4.2管理人员配备 (22) 4.3管理人员职责分工 (22) 5施工区段划分 (29) 6施工组织及施工流程 (29) 7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机械选择 (31)

8施工准备工作 (32) 9设备、人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36) 10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采用情况 (38) 10.1信息化施工技术应用 (38) 10.2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应用 (38) 10.3稀浆封层新技术应用 (38) 三、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及违约责任承诺 (40) 1施工进度计划 (40) 2节点工期控制 (40) 3工期保证措施 (40) 3.1保证工程进度的组织措施 (40) 3.2保证工程进度的管理措施 (42) 3.3保证工程进度的材料供应措施 (43) 3.4保证工程进度的资金措施 (46) 3.5工期检查保证措施 (47) 3.6保持良好工作循环 (49) 3.7交叉施工协调配合措施 (49) 3.8夜间、农忙、节假日施工安排 (50) 3.9冬雨季施工措施 (52) 3.10外部环境保障措施 (54)

3.11各施工阶段进度具体保证措施 (55) 4违约责任 (56) 四、劳动力和材料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 (58) 1劳动力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 (58) 1.1劳动力投入计划 (58) 1.2劳动力投入保证措施 (59) 2材料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 (62) 2.1材料投入计划 (62) 2.2材料采购、设备投入保证措施 (63) 五、机械设备投入计划及检测设备 (70) 1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 (70) 2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 (72) 3机械设备投入保证措施 (72) 六、施工总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 (77) 七、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79) 1施工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案 (79) 1.1冬雨季施工 (79) 1.2沥青砼路面 (84) 1.3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87) 1.4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加固措施 (90)

4_5讲第二章城市道路规划设计

第二章城市道路规划设计 第一节复习指导 一.城市道路设计的准备知识 (一)熟悉城市道路的设计原则 1.必须在城市规划,特别是土地使用规划和道路系统规划的指导下进行; 2.要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考虑道路建设的远近结合、分期发展; 3.要求满足交通量在一定规划期的发展要求; 4.综合考虑道路的平面、纵断面线型、横断面布置、道路交叉口、各种道路附属设施、路面类型,满足行人及各种车辆行驶的技术要求; 5.应考虑与道路两侧的城市用地、房屋建筑和各种工程管线设施、街道景观的协调; 6.采用各项技术标准应该经济合理,应避免采用极限标准。 (二)掌握净空与限界 人和车辆在城市道路上通行要占有——定的通行断面,称为净空。为了保证交通的畅通,避免发生交通事故,要求街道和道路构筑物为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提供一定的限制性空间,称为限界。 1.行人 净空要求:2.2m;净宽要求:0.75~1.0m。 2.自行车 净空要求:2.2m;净宽要求:1.0m。 3.机动车 小汽车的净空要求为1.6m,公共汽车为3.0m,大货车(载货)为4.0m; 小汽车的净宽要求为2.0m,公共汽车为2.6m,大货车(载货)为3.0m。 4.道路桥洞通行限界 行人和自行车高度限界为2.5m,有时考虑非机动车桥洞在雨天通行公共汽车,其高度限界控制为3.5m; 汽车高度限界为4.5m,超高汽车禁止在桥(洞)下通行。 5.铁路通行限界 高度限界:电力机车为6.5m,蒸汽和燃机车为5.5m。 6.桥下通航净空限界 桥下通航净空限界主要取决于航道等级,并依此决定桥面的高程。 (三)掌握车辆视距与视距限界 1.行车视距 驾驶人员保证交通安全必须保持的最短视线距离称为行车视距。行车视距与机动车制动效率、行车速度和驾驶人员所采取的措施有关。行车视距一般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和超车视距等。 (1)停车视距 停车视距由驾驶人员反应时间车辆行驶距离、车辆制动距离和车辆在障碍物前面停止的安全距离组成。

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方案[最新]

目录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篇编制说明和依据9 第二篇工程概况9 第三篇施工进度计划10 第四篇施工平面图布置10 第五篇施工部署12 一、施工准备12 二、项目管理机构13 三、施工力量组织15 四、施工作业班次15 五、建立现场协调会制度15 第六篇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6 一、道路施工测量2021、道路工程21 (一)、设计概况21 1. 主要技术标准22 2. 道路横断面设计22 3. 路面结构设计22 (1) 机动车道: 22 (2) 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23 (二)、施工要求23 (三)、施工方法24 1. 路基土方工程24 (1) 施工准备24 (2) 土方路堑开挖25 (3) 填方路基施工26 2. 水泥稳定石粉渣底基层、基层28 (1) 准备工作28 (2) 施工要点29 (3) 操作方法30 3. 混凝土路面31 4. 人行道40 5. 沿线设施施工41

三、给水管道工程42 (一)、设计概况42 (二)、施工方法42 1. 管沟开挖: 43 2. 给水管道基础: 43 3. 管道安装方法;43 4. 管道试验47 5. 管道回填48 四、排水管道工程48 (一)、设计概况48 (二)、施工要求49 (三)、施工方法50 (四)、排水管道的闭水试验52 (五)、工艺和安全要求53 五、电缆沟工程56 (一)、设计概况56 (二)、施工要求56 (三)、施工方法57 1. 施工条件57 2. 测量放线: 57 3. 沟槽开挖: 57 4. 基底处理: 58 5. 墙体砌筑: 58 (1) 施工准备: 58 (2) 拌制砂浆59 (3) 操作工艺59 6. 内外壁抹灰60 (1) 基层处理60 (2) 做灰饼(打墩): 60 (3) 基层施工60 (4) 抹底灰60 (5) 装饰面层61 (6) 质量保证措施: 61

市政道路知识总结

目录 一、规范简介 1.1 定义 1.2 新规范的说明 1.3 列入本规范的强制性条文内容1.4 新规范特点 1.5 质量检验标准 1.6 新规范增加的要求 二、路基施工 2.1 填方施工 2.2 石方填筑路基施工 2.3 路肩施工 2.4 沟槽回填土施工 2.5 特殊土路基施工 三、基层 3.1 一般规定 3.2 石灰稳定土类基层 3.3 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 四、沥青混合料面层 五、市政工程资料整理

市政道路知识总结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 —2008) 一、规范简介 1.1定义: 市政基础设施:指城市范围内的道路、桥梁、广场、隧道、公共交通、排水、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处置等工程。 城市道路:是指城市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道路、桥梁及其附属设施。 城镇道路分类:快速路(城-A级)主干路(城-A级)次干路(城-A级或城-B 级)之路(城-E级) 1.2新规范的说明 1、综合了施工技术规范与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扩大了范围至附属结构-广场、人行地道、隔离墩、声障屏等 3、体现城市道路施工特点一一沿袭了城市道路施工规范与检评标准 1.3列入本规范的强制性条文内容(共计9条) 1、施工中必须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并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技术教育与培训。作业前主管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向作业人员进行详尽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形成文件。 2、施工中,前一分项工程未经验收合格严禁进行后一分项工程施工。 3、人、机配合土方作业,必须设专人指挥。机械作业时,配合作业人员严禁处在机械作业和走行范围内。配合人员在机械走行范围内作业时,机械必须停止作业。 4、挖方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4.1挖土时应自上向下分层开挖,严禁掏洞开挖。作业中断或作业后,开挖面应做成稳定边坡。 4.2机械开挖作业时,必须避开建(构)筑物、管线,在距管道边1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开挖;在距直埋缆线2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开挖。 4.3 严禁挖掘机等机械在电力架空线路下作业。需在其一侧作业时,垂直 及水平安全距离应符合表6.3.10的规定。 表6.3.10 挖掘机、起重机(含吊物、载物)等机械与 电力架空线路的最小距离 5、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得在雨、雪天气及环境最高温度低于5时施工。 6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自然降温至表面温度低于50C后,方可

市政道路工程规划.pdf

×××项目监理部,遵照北京市地方性标准《建设工程监理规程》,根据 甲方委托“监理合同”,甲方与施工单位的“施工合同”,及施工设计图纸和相关施工操作技术规程,质量检验标准,并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本监理规划。 一、工程项目概况 (一)工程项目特征: 1、工程项目名称:×××市政工程-道路工程 2、建设地点:本工程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南部,现况昌平路东侧,××× 位于×××所包围的区域内。 3、工程类型和规模: 本工程是×××承担开发的大型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其中××规划用地面积约11.8万平米。 为完善小区内部市政配套工程,加强小区内部道路的管理和组织,甲方委托×××,对本区室外市政工程-道路工程,进行施工图设计。 ①道路工程由于小区内部规划车辆较多,根据甲方要求,在道路车行道 及消防环路两侧有条件的地方设置适当的停车场,以方便小区居民私 有车辆的停放,为保证小区内部的绿化面积,小区内部停车场均设置 为绿化停车场,具体方法为在停车内部一定的间距内设置中间绿化带 (一般为4.6米,可停放两辆机动车),种植树木以加强绿化效果,根 据相关规范要求并与甲方协商,本次设计停车场单位停车位长度为5 米,宽度为2.3米,一般设置位置为车行道两侧,采用垂直停车方式,

局部路段由于条件限制采用单侧平行停车方式,单位停车位长度为7米,宽度为2米。 ②在各车行道相交路口或转弯处设置缘石半径一般采用5米,以保证车 辆能平顺通行。 ③小区内部各道路的宽度设置形式如下:车行道考虑到双向行驶一般采 用6米,道路两侧设置机动车垂直停车场时,保证中间通道宽最小为6米,采用平行停车场时,通道宽度不小于4米。 ④部分建筑楼前出入口侧如无设计车行道,为方便消防车及搬家车通行, 设置车行步道,宽度根据用地条件设置为3~4米,同时,建筑物根据需要设置隐形消防通道,以备急需。 ⑤根据小区建筑总体布置,本次小区内一般均在建筑出入口处设置人行 道,以方便建筑物内居民的出。步道宽度一般采用2米。 ⑥本工程车行道宽度为6米时,一般采用双面坡排水,车道宽度小于6 米时,一般采用单面坡排水,同时,人行道及自行车停车场处均采用单面坡排水。 ⑦道路及人行道横坡一般采用1.5%,其中,当路侧采用垂直式停车场时, 停车场横坡一般采用0.5%,坡向应与相接处道路坡向相反,以便雨水的快速排放,并节省工程投资。 ⑧为排除小区内部路面雨水的顺利排除,本道路工程最小纵坡为0.30%。 ⑨道路路面结构及停车场路结构: 车行道路面结构 细料式沥青砼AC-13(I) 4㎝ 粗粒式沥青砼AC-30(I)6㎝

市政道路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doc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1 总则 1.0.1 为加强城镇道路施工技术管理,规范施工要求,统一施工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 提高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及广场、停车场等工程和大、中型维 修工程的施工和质量检验、验收。 1.0.3 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标准,凡本规范有规定者,应按照执行;无规定者, 应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执行。 1.0.4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及代号 2.1 术语 2.0.1 工程施工质量 constructional quality of engineering 反映城镇道路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质量、使用功能、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 2.0.2 工程验收 constructional acceptance 城镇道路工程项目在施工单位自行质量检查评定的基础上,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共同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复检,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 2.0.3 水泥混凝土面层 cement concrete surface course 用水泥混凝土铺筑的道路面层。 2.0.4 沥青面层 bituminous surface course 用沥青作结合料铺筑道路面层的统称。 2.0.5 沥青混合料面层 bituminos mixed surface course 用沥青结合料与不同矿料拌制的特粗粒式、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沥青混合料铺筑面层的总称。 2.0.6 主控项目 dominant item 城镇道路工程中的对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2.0.7 一般项目 general item 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2.0.8 抽样检验 sampling inspection 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从进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或城镇道路工程检验项目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所进行的检验。 2.2 符号及代号 本规范各种符号代号以及意义相见表2.2。 表2.2 符号及代号 符号或代号意义 A 道路石油沥青 PC 喷洒型阳离子乳化沥青 BC 拌和型阳离子乳化沥青 PA 喷洒型阴离子乳化沥青 BA 拌和型阳离子乳化沥青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资料

第一类施工管理类 1、施工承包合同及中标通知书 2、施工图预算及审定资料 3、施工图会审记录用施管表 2 4、设计技术交底记录用施管表3 5、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批表用施管表4 6、施工日志用施管表5 7、开工报告用施管表6 8、项目施工主要管理人员报审表用施管表9 9、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用报批表用施管表10 10、检测机构资质计量认定报审表用施管表11 11、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用施管表12 12、地基与基槽验收记录用施管表18、19 13、工程基坑施工管理记录、工程地下管线调查报告用施管表20、21 14、文明作业、施工安全、环境保护措施(文明工地创建计划)、文明工地备案登记表用施管表7 第二类工程质量检验类 1、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用质验表1 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用质验表2 3、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用质验表3 4、单位工程分部工程验收汇总表用质验表4 5、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用质验表5 6、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 用质验表6—8 第三类施工质量控制类 一、施工现场准备 1、导线点复测记录用施记表1 2、水准点复测记录用施记表2 3、平面坐标测量复核记录用施记表3 4、高程测量复核记录用施记表4 二、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设备出厂质量合格证、出厂检(试)验报告和复(试)验报告及见证试验记录。 1、主要原材料、构配件质量合格证书、出厂检验单及进场复试报告和见证取样汇总、见证取样记录。用试验表1-3 2、水泥、混凝土外加剂∕掺合料,砂、卵(碎)石、钢材、钢筋接头、石灰、石材,烧结普通砖、混凝土路面砖、路缘石,沥青、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沥青混合料组成分析(抽提法)、沥青混合料压实度(蜡封法)、沥青胶结材料,防水卷材、涂料等原材料、半成品。用试验表4-23 3、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构件、管材、管件、钢结构构件、小型铸造构件及混凝土预制构件等出厂合格证及进场复试汇总。用试验表1 4、净水、污水处理厂站工程的成套设备、预应力张拉设备、管道箱涵顶推进设备、设备开

一建市政历年真题

2016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真题及答案 1.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板体作用,抗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的路面是()。A.沥青混合料 B.次高级 C.水泥混凝土 D.天然石材 答案:C P2 2.下列工程项目中,不属于城镇道路路基工程的项目是()。 A.涵洞 B.挡土墙 C.路肩 D.水泥稳定土基层 答案D P16

3.下列施工内容中,属于级配砂砾基层施工要点的是()。A.宜在水泥初凝钱碾压成活 B.压实成活后应立即浇水养护 C.碾压时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 D.控制碾压速度,碾压至轮迹不大于5mm,表面平整坚实 答案:D P26 4.预应力混凝土应优先采用()水泥。 A.火山灰质硅酸盐 B.硅酸盐 C.矿渣硅酸盐 D.粉煤灰硅酸盐 答案:B P54

5.关于桥梁防水涂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防水涂料配料时,可掺入少量结块的涂料 B.第一层防水涂料完成后应立即涂布第二层涂料 C.涂料防水层内设置的胎体增强材料,应顺桥面形成方向铺贴 D.防水涂料施工应先进行大面积涂布后,再做好节点处理 答案:C P58-59 6.沉井下沉过程中,不可用于减少摩擦阻力的措施是()。 A.排水下沉 B.空气幕助沉 C.在井外壁与土体间灌入黄砂 D.触变泥浆套助沉 答案:A P54

7.关于桥梁悬臂浇筑法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浇筑混凝土时候,宜从与前段混凝土连接端开始,最后结束于悬臂前端 B.中跨合龙段应最后浇筑,混凝土强度宜提高一段 C.桥墩两侧梁段悬臂施工应对称进行 D.连续梁的梁跨体系转换应在解除各墩临时固结后进行 答案:A P72 8.关于钢梁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行天桥钢梁出厂前可不进行试拼装 B.多节段钢梁安装时,应全部节段安装完成后再测量其位置,标高和预拱度 C.施拧钢梁高强螺栓时候,最后应采用木棍敲击拧紧 D.钢梁顶板的受压横向对接焊缝应全部进行超声波探伤检验 答案:D P74-75

最新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方 案

目录 一、工程综合说明 二、平面布置图 三、施工现场组织结构 四、人员、机械、材料计划表(见附图) 五、进度计划(见附图)及工期保证措施 六、基础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七、基础排水和防止沉降措施 八、主体结构主要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 九、关于质量通病的措施 十、地下管线及其他设施的加固措施 十一、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目标 十二、各工序的协调措施 十三、雨季施工措施 十四、低温措施 十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十六、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十七、环境保护 十八、工程校验后服务措施 十九、产品加工过程标识及可追溯性管理二十、成品保护 二十一、关键工序 二十二、检验计量器具及检验和试验 二十三、顾客满意度调查

中环线断面调整工程施工方案 (王顶堤立交桥~卫津河桥) 1、修建意义: 依据2002年11月6日卡口改造工程设计方案审查会确定的修建方案。针对中环线西起红旗路,东至卫津路一段进行规划。随着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流量的增大,交通堵塞现象日益严重。为促使该地区交通顺畅,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中环线交通状况。同时也促进了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 2、主要工程量: 车行道翻修:10746平方米; 车行道挖补:15137平方米; 人行道:22042平方米; 罩面:55126平方米; 开蹬搭接: 5422平方米; 侧石:4960米; 缘石:150米。 3、修建范围: 中环线复康路断面调整工程:西起红旗路王顶堤立交桥引桥起点,东至卫津路八里台立交桥引桥,路线全长2107.534米。现

状车行道为三块板断面形式:8米非机动车道+2米隔离带+18米机动车道+2米隔离带+8米非机动车道。南侧人行道宽6米,其中靠近侧石2米为绿带、花坛等,北侧人行道宽2~4米不等,人行道外侧是绿地。本工程按旧路走向拆除机动车道两侧的机非分隔带,车行道成为全幅一块板形式,改造后的断面形式为:38米车行道+两侧人行道修至建筑物。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 4、结构形式: 道路两侧原分隔带、原非机动车道临近分隔带2米范围翻修新建车行道结构,原非机动车道其余部分和机动车道范围进行局部挖补处理后全线罩面,全线人行道翻修新建,更换侧石。 1)翻修车行道: 4cm细粒式沥青砼(AC—13Ⅰ)+5cm中粒式沥青砼(AC—20Ⅰ)+6cm粗粒式沥青砼(AC—25Ⅰ)+18cm粉煤灰石灰碎石(13:7:80)+15cm粉煤灰石灰土(40:12:48)+15cm石灰土,结构总厚度为63cm。 2)车行道罩面:4cm细粒式沥砼(AC—13Ⅰ)。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概况 二、工程结构 第二章编制依据及质量目标 一、编制依据 二、组织措施 三、质量目标 第三章施工准备 一、劳动准备 二、技术准备 三、材料准备 四、现场准备 五、管线施工准备 六、施工进度计划 七、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第四章主要分部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一、道路 二、排水 三、桥梁 四、板涵 第五章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 一、质量目标 二、管理网络 三、保证措施

第六章工程工期保证措施和雨季施工措施 一、工期保证措施 二、缩短工期措施 三、雨季施工措施 第七章施工现场文明管理措施 一、文明施工措施 二、安全生产措施 三、管线综合穿插施工措施 四、社会矛盾方面影响施工的措施 五、成品保护措施 第八章工程成本降低措施 第九章加强多边合作与协调 附表1:项目部具体人员配置 附表2:劳动力组合表 附表3: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具表 附表4:本项目材料试验仪器和质检设备配备表附表5:施工进度计划表 附图1:施工组织机构网络图 附图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附图3:石灰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附图4:二灰碎石施工工艺流程图 附图5:沥青下封层工艺流程图 附图6:沥青路面工艺流程图 附图7:排水管道工艺流程图 附图8:质量保证体系图 附图9:文明施工网络图 附图10:安全管理网络图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道路性质 建设路位于遂平县中心城区,为遂平县县城的一条东西向城市主干道,本段工程西起瞿阳大道,东至车站桥西侧,全长米。沿途与英华路、金山路、文化路、富强路、工人路相交,沿线道路均为现状路。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旧路改造工程,道路规划红线45米,断面布置形式为45米(红线宽)-7米(人行道)-31米(车行道)-7米(人行道)。路面横坡为%,工程内容主要有道路工程、雨水工程、照明工程、通信管道工程、电力管道工程等。 二、工程结构 1、道路部分结构 (1)机动车道结构 4cm 细沥青砼面层 6cm 中沥青砼面层 沥青封层 18cm*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8cm12%石灰土基层+压实路床处理 (2)非机动车道结构 3cm 细沥青砼面层5cm 中沥青砼面层

城市道路 市政道路工程设计深度规定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 设计说明书 1.1概述 1.1.1 道路地理位置图 示出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1.1.2设计依据 设计委托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的批复意见、相关评审报告、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 1.1.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如技术标准、规模有重大变化,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1.1.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1.5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 1.1.6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 1.2 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情况 1.1.1道路现状评价 1.2.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 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1.2.3沿线基本情况 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情况。 1.2.4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 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等。 1.2.5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1.3 工程概况 1.2.1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 1.3.2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 1.3.3规划简况

着重阐述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路的性质、功能。 1.3.4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1.3.5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 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1.3.6工程修建的意义 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减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根据以上内容,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1.4 工程设计 1.4.1方案设计思路 1 对规划思路及各项指标进行说明,阐述对规划的理解,分析项目实施的意义。 2 提出主要技术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 3 结合规划提出优化或更改思路,阐述合理性。 1.4.2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1 列表说明各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道路等级、设计年限、设计车速、标准路幅宽度、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最大坡长、最小坡长、凹曲线凸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小净空、交织段长度、设计荷载、抗震设防标准等。对以上指标与规范要求进行对比分析。 2 对设计年限、设计荷载、最小净空、抗震等级结合规范进行说明。 3 对因条件限制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所有非强制性技术指标需特别说明。 1.4.3道路平面设计 1 提出平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用地、道路、管线、轨道、隧道、桥梁、文物、其它构筑物、以及工程费用控制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2 阐述各方案平面布置情况,结合以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各方案设计合理性。 1.4.4道路纵断面设计 1 提出纵断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坡度、控制标高、坡长、挖填土方、排水、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2 阐述各方案纵断面布置情况,结合以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各方案设计合理性。 1.4.5方案比选

城市道路网规划要求

城市道路网规划要求 1.要具有生长性 2.实现快慢交通分流,提高路网通达性 3.防止干路网上出现集中交通的蜂腰 4.交叉口通行能力与路段通行能力的匹配 5.重视对原有城市道路和公路的改造和协调 6.土地开发强度与道路网容量相适应 7.客货运交通分流 8.符合抗震救灾要求 环路的设置要求 1.内环路应设置在老城区或中心区的外围 2.外环路宜设置在城市用地的边界内1--2KM外,当城市放射干道与环路相交时,应规划好交叉口上的左转交通 3.大城市的外环路应是汽车专用道路 4.环路设置应根据城市地形,交通流量确定 5.环路等级不应低于主干路 6.两条环路之间的距离应大于4KM 我国城市中自行车交通的组织方式 1.自行车+步行+公共交通的绿色交通系统应该成为规模大,密度高的大城市的首选 2.自行车道路网的构成和布局 轨道交通规划 1.特点:占地省运量大速度快污染小安全舒适准点 2.规划原则:1. 与城市发展规划紧密结合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2.满足城市主干道客流需求 3.线路走向沿城市干道布设符合客流集中的交通走廊联系一些重要的客流集散点 4.线路密度适当乘客换乘方便换乘次数少 5.应与常规公共交通网衔接发挥各自优势取得最大整体效置在一些关键车站应考虑轨道交通与私人交通的换乘 6.各条线路的客运负荷量要尽量均衡 7.线路选线走向充分考虑地质地貌地形条件注意保护国家重点文明古迹和保护环境 3.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 1.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具有引导作用 A 由于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和较大的运量因而扩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带来了城市人口的沿线集聚 B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带来突破性变化由市中心伸向郊区的放射形轨道线路引导城市沿着一条高密度的带状交通走廊发展形成指状布局形态 C 轨道交通的建设使城市原有规模不断扩大在轨道交通作用下城市的各种设施会向线路两侧集中进而导致城市中心的变迁和原有格局的变化 2.轨道交通车站对城市的影响 A 大型换乘中心处于带状发展轴的中心外此类车站附近会进行高密度开发地价不断升值成为城市新的中心区 B 不同的站间距不同的规模不同的换乘和发车间隔都会导致线路附近土地呈现出不同的开发利用形态 C 影响城市布局由于大型换乘站会发展成为市区域相对中心产生区域效应带动整个区域发展从而改变原有城市布局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道路施工工序: 测量——拆除清表——土石方——路基——路面工程 道路施工难点为新旧道路连接处的处理,本工程道路施工以此为重点,由于道路连接处不易夯实,回填不易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为此,与连接处计划回填天然级配砂石。能确保回填质量,保证道路的整体质量。 土石方工程 1、清表拆除工程 本项目拆除工程包括原有砼路面的拆除、原路面基层的拆除、原人行道的拆除、原混凝土的拆除。 拆除工程采用机械拆除结合人工清理的方式进行,用推土机、装载机和空压机结合人工清除路基范围内原地表处的旧有结构,然后用平地机整平场地,测量人员同时核对宽度。最后用压路机碾压、洒水直到密实度达到要求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 2、土方开挖工程 本工程土方开挖主要为道路土方开挖和沟槽土方开挖。 路基土方开挖采用机械进行。 (1)、路基开挖采用挖掘机横挖法,即以路堑整个横断面的宽度和深度,从一端或两端逐渐向前开挖。 (2)、挖除的土料经过试验检测符合路基填料要求的用于路基填筑,不合格的材料堆放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地点。 (3)、边坡用人工分层修刮整平、拍实,保持边坡稳定。 (4)、挖方路基施工标高,因考虑其压实的下沉量,其值由试验确定。 (5)、排水设施:挖方路堑上做截水沟。截水沟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流水不能入农田、耕地。引、截排水设施的位置、尺寸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规定施工。 (6)、路基开挖后,用平地机整平,压路机碾压后按土方路基检测项目进行质量检验。 路基工程

1、测量放线: 根据恢复主路路线中桩、设计图、路基填方施工工艺和规范规定,定出路基占地线、路堤坡脚、边沟、护坡道及占地线等具体位置。在距路中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置控制桩,其间隔为50m,桩上用红漆标识该桩桩号和路基填挖高度,用(+)表示填方,用(- )表示挖方。 2、特殊路基处理: 本合同道路路基表层多为人工堆积层,其中旧路渣土和种植腐植土需清除。根据设计要求,机动车道及其两侧各1m范围内均进行路基处理。因此为增加地基承载力,增强路基稳定性,使普通土壤集结成为稳定、坚实的整体路基结构。 3、填筑: 路基填筑按照横断面全宽并按设计道路平行线逐层向上填筑。原地面不平时,由最低处分层填筑。 每填一层进行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再填筑下一层。每层填土铺设的宽度超出每层路堤的设计宽度20—40c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对于填方作业段的交接处,未在同一时间填筑的,则先填地段按1:1 的坡度分层留台阶,台阶宽度大于50cm若两个地段同时填筑,则分层相互交迭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小于2m填方分层平行摊铺,分层最大松铺厚度土不超过25cm 砂砾不超过30cm。 4、路基压实: 首先确定填料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以及其它技术指标。在路基填筑前从回填料中收取具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击实试验以确定以上指标。现场每层填方压实度采用灌砂法(砂砾)和环刀法(土)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路基压实度具体规定见设计图纸。 机械碾压前对填料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含水量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碾压,碾压机械采用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静压,速度先慢后快,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先弱振后强振。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 纵向往返式进行。横向接头时振动压路机一般重迭 0.4-0.5m ;对三轮压路机一般重迭后轮宽的1/2 。前后相邻两区段纵向重迭 1.0-1.5m ,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5、施工注意事项: (1)、路基碾压过程中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尽量避免夜间施工。途经居民区

市政道路规范大全

1、城镇道路工程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2、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 311-2013 3、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 50563-2010 4、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 50328-2001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7、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JJ 143-2010 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 9、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 111-98 10、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 11、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 12、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89-2012 13、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08

1 市政行业现行规范(全部) 〖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2-2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6-2009〗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 〖CJJ7-2007〗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 〖CJJ8-99〗城市测量规范 〖CJJ11-93〗城市桥梁设计准则 〖CJJ12-99〗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 〖CJJ13-87〗供水水文地质钻探与凿井操作规程 〖CJJ14-2005〗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 〖CJJ15-87〗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CJJ17-200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18-88〗市政工程施工、养护及污水处理工人技术等级标准〖CJJ27-2005〗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CJJ28-2004〗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T29-98〗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30-2009〗城市粪便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32-89〗含藻水给水处理设计规范 〖CJJ33-2005〗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34-2002〗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36-2006〗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CJJ37-9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9-91〗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北方地区) 〖CJJ40-91〗高浊度水给水设计规范 〖CJJ43-91〗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45-2006〗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47-2006〗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 〖CJJ48-92〗公园设计规范 〖CJJ49-92〗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 〖CJJ50-92〗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CJJ51-2006〗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T52-93〗城市生活垃圾好氧静态堆肥处理技术规程 〖CJJ/T53-93〗民用房屋修缮工程施工规程 〖CJJ/T54-93〗污水稳定塘设计规范 〖CJJ55-93〗供热术语标准 〖CJJ56-94〗市政工程勘察规范 〖CJJ57-94〗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CJJ58-2009〗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CJJ60-94〗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CJJ62-95〗房屋渗漏修缮技术规程 〖CJJ63-2008〗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64-2009〗城市粪便处理厂设计规范2 〖CJJ/T65-2004〗市容环境卫生术语标准

市政一建-城镇道路基层施工考点总结知识讲解

考试重点:无机稳定基层共同点、水泥稳定土基层,三种无机结合料施工异同点 一、无机稳定基层施工温度:大于5度 二、无机稳定基层施工季节:石灰类稳定土,在重冰冻来临前1-1.5个月停止施工;水泥稳定土,在重冰冻来临前0.5-1个月完成施工。 三、基层原材料进场验收检查项目 (一)石灰稳定土基层材料质量检查与验收 1、采用塑性指数10-15的粉质黏土、黏土;塑性指数>4的砂性土;土中有机物含量<10% 2、用1—3级新石灰。磨细生石灰可不经消解直接使用;块灰提前2-3天完成消解;未经消解的生石灰块应筛除,消解石灰粒径≤10mm 3、使用饮用水或不含油类清洁中性水 (二)水泥稳定土基层材料质量检查与验收 1、采用42.5级及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32.5级及以上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要求水泥初凝时间>3h,终凝时间≥6小时 2、土的材料选择粗粒土、中粒土。土的均匀系数(5≤土均匀系数≤10),塑性指数10-17 3、粒料直径:做基层时,粒料最大粒径≤37.5mm;做底基层时,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粒径≤37.5mm,次干路及以下道路<53mm 4、集料有机质含量≤2%;集料硫酸盐含量≤0.25% 5、使用饮用水或不含油类清洁中性水 四、施工过程(P26-27) 施工温度-原材料符合设计要求(P326,选择)-拌合(厂拌、水泥稳定土材料自搅拌至摊铺完成不应超过3h。例,为了施工方便,头天晚上把水泥稳定土运到施工现场,第二天摊铺,这样不行,超过了3小时)-运输(覆盖)-摊铺(分层摊铺,每层压实厚度为200mm且不小于100mm,水泥稳定土分层摊铺时,下层养护7d后摊铺上层材料,自拌合至摊铺完成时间的限制,摊铺厚度)-找平(严禁薄层贴补)-碾压(原则)-养护(立即,时间和方法,注意与石灰工业废渣的区别)-质量检验项目(P327) 五、压实与养护(无机稳定结合料共同特性) 1、每层最大压实厚度200mm,不宜小于100mm 2、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 3、禁止薄层贴补找平 4、养护: 石灰类无机结合材料、水泥稳定土养护,可采用湿养; 石灰工业废渣可湿养,还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养护,常温下养护时间不少于7d 级配碎石、级配砾石: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养护,养护期7-14天 5、级配碎石、级配砾石未铺装面层前不得开放交通 六、质量检验(P327) 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质量检验项目:集料级配、混合料配合比、含水量、拌和均匀性、基层压实度、7d无侧限抗压强度

市政道路工程规划

×××工程监理部,遵照北京市地方性标准《建设工程监理规程》,根据甲方委托“监理合同”,甲方与施工单位的“施工合同”,及施工设计图纸和相关施工操作技术规程,质量检验标准,并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本监理规划。 一、工程工程简况 <一)工程工程特征: 1、工程工程名称:×××市政工程-道路工程 2、建设地点:本工程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南部,现况昌平路东侧,×××位 于×××所包围的区域内。 3、工程类型和规模: 本工程是×××承担开发的大型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其中××规划用地面积约11.8万平M。 为完善小区内部市政配套工程,加强小区内部道路的管理和组织,甲方委托×××,对本区室外市政工程-道路工程,进行施工图设计。 b5E2RGbCAP 道路工程由于小区内部规划车辆较多,根据甲方要求,在道路车行道 及消防环路两侧有条件的地方设置适当的停车场,以方便小区居民私 有车辆的停放,为保证小区内部的绿化面积,小区内部停车场均设置 为绿化停车场,具体方法为在停车内部一定的间距内设置中间绿化带< 一般为 4.6M,可停放两辆机动车),种植树木以加强绿化效果,根据 相关规范要求并与甲方协商,本次设计停车场单位停车位长度为5M, 宽度为 2.3M,一般设置位置为车行道两侧,采用垂直停车方式,局部

路段由于条件限制采用单侧平行停车方式,单位停车位长度为7M,宽度为2M。p1EanqFDPw ②在各车行道相交路口或转弯处设置缘石半径一般采用5M,以保证车辆 能平顺通行。 小区内部各道路的宽度设置形式如下:车行道考虑到双向行驶一般采用6M,道路两侧设置机动车垂直停车场时,保证中间通道宽最小为6M,采用平行停车场时,通道宽度不小于4M。DXDiTa9E3d 部分建筑楼前出入口侧如无设计车行道,为方便消防车及搬家车通行,设置车行步道,宽度根据用地条件设置为3~4M,同时,建筑物根据需要设置隐形消防通道,以备急需。RTCrpUDGiT 根据小区建筑总体布置,本次小区内一般均在建筑出入口处设置人行道,以方便建筑物内居民的出。步道宽度一般采用2M。5PCzVD7HxA 本工程车行道宽度为6M时,一般采用双面坡排水,车道宽度小于6M 时,一般采用单面坡排水,同时,人行道及自行车停车场处均采用单面坡排水。jLBHrnAILg 道路及人行道横坡一般采用 1.5%,其中,当路侧采用垂直式停车场时,停车场横坡一般采用0.5%,坡向应与相接处道路坡向相反,以便雨水的快速排放,并节省工程投资。xHAQX74J0X ⑧为排除小区内部路面雨水的顺利排除,本道路工程最小纵坡为 0.30%。 ⑨道路路面结构及停车场路结构: 车行道路面结构 细料式沥青砼AC-13(I> 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