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与马来西亚的经济合作

中国与马来西亚的经济合作

中国与马来西亚的经济合作
中国与马来西亚的经济合作

中国与马来西亚经济合作的前景

与限制因素分析

[摘要]:通过阐述中国与马来西亚经济合作发展的基础、现状和前景,以及通过对限制因素的分析,了解马来西亚的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与中国有哪些合作的可能性和互补。特别是在东盟合作的驱动下,赢来了中国与马来西亚很大的合作机会。

[关键词]:合作前景限制因素互补

[前言]:中国与马来西亚一直关系良好,各方面都有合作,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方面。马来西亚也是东盟中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近年来,中马在各方面加强合作,马政府也积极引进中国在马的投资,颁布了很多优惠政策,比如减免关税、所得税等。中国政府也加大对马的投资合作,中马高层往来频繁,各领域友好合作不断深化。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与契机,为中马关系拉开友好合作的序幕。

一、中马合作发展的基础

1.马来西亚资源丰富

马来西亚位于赤道附近,属热带雨林气候,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棕榈油及锡的出产国,也是优质热带硬木、石及天然气的重要出产国;此外,还盛产可可、胡椒、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渔业资源也丰富,除各种鱼类外,马来西亚海岸还产龙虾。而我国却非常稀缺橡胶、锡和天然气,在这这些资源上可有很大的合作发张前景。

2.交通便利

全国有良好的公路网,公路和铁路主要干线贯穿马来半岛南北,航空业也较发达。飞机、

铁路、汽车、渡轮和水翼船等交通工具设施较完善。比如航空,马来西亚航空运输相当发达,除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提供飞越全球110条国际航线外,另外还有50多家国际航空公司飞抵马来西亚。铁路网,从马来西亚半岛北部延伸到南部,从东伸展到西,为旅客提供便利的交通。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与它的交通发达程度直接挂钩,这些良好的交通为马来西亚吸引很多的外商投资,为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

3.政治基础

奉行独立自主、中立、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视东盟为外交政策基石,优先发展同东盟国家关系。重视发展同大国关系。

中马两国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往来。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商人就去马来半岛从事商业活动。1974年5月31日,马中两国建交,马来西亚成为东盟中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2004年5月,巴达维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2005年5月,吴邦国委员长对马来西亚进行友好访问。2005年12月,温家宝总理对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2009年6月,纳吉布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两国签署了《中马战略性合作共同行动计划》。2009年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这些密切的友好访问说明两国政治关系友好,良好的政治环境也为中马两国的友好发展尊定很好的基础。

4.经济基础

马来西亚经济原以农业为主,20世纪70年代后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行出口导向型经济,电子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1991年,马政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旨在于2020年将马建成发达国家。近年来马来西亚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2010年马来西亚GDP已达到237853万美元,如下表所示:

马来西亚的人均GDP也比中国要高,由此可以得出,马来西亚的经济乐观,人民生活安定富裕。

二、经济合作的现状

两国签有《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海运协定》、《民用航空运输协定》等10余项经贸合作协议。1988年成立经贸联委会,迄已举行8次会议。2002年4月成立中马双边商业理事会。

2008年,双边贸易额534.69亿美元,同比增长15.2%。其中中方出口213.75亿美元,同比增长20.8%,进口320.94亿美元,同比增长11.8%。中国是马第四大贸易伙伴,马是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2010年,中马双边贸易额达到742亿美元,增长42.8%,马对华投资2.9亿美元,累计投资达到56.5亿美元,位居中国吸收外资国家(地区)第16位,中国对马投资6597万美元,累计投资4.39亿美元,中国是马第二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来源地,是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从马进口主要商品有集成电路、计算机及其零部件、棕油和塑料制品等;中国向马出口主要商品有计算机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服装和纺织品等。

两国金融合作成效显著。2000年,中国银行和马来亚银行分别在吉隆坡和上海互设分行。200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与马来西亚国家银行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

综合上面可知,近年来中马在经济方面的合作密切,并且取得很好的成效。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很好的为双边贸易提供保障,2008年时中国已成为马第四大贸易伙伴,马也是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中国向马进口国内所需的集成电路、

零部件和所需农业产品,出口服装和纺织品等产品,马来西亚盛产石油,但石化工业相对薄弱,中国公司可在石油化工方面进行投资与合作。同时达成了产业资源互补,促进经济的共同发展,达成共赢。我相信,中马在经济方面会有更近一步的发展,将会在更多领域方面有合作。

三、中国与马在其他方面的合作

1.中国与马在旅游方面的合作

马来西亚非常重视发展旅游业。马来西亚的旅游业始于国际旅游业,60年代初创,70年代迅速发展,目前旅游业已成了该国的第三大经济支柱,第二大外汇收入来源。

2008年1—6月,共有10,963,120名游客来马旅游,比2007年同期增长

2.6%。其中最大的游客来源地仍然是新加坡,其次分别是印尼、泰国、中国。近几年,中国公民赴马来西亚旅游人数不断增加,2009年超过100万人次,2010年近110万人,成为马来西亚第三大旅游客源国

2.留学生方面

中国学生去马来西亚留学有许多亮点:1. 发展前景好2、教育水平高3、留学环境好4、健全的教育监督机制5、学制短、转签第三国手续简便6、课程设计达到国际水准7、费用低廉8、签证政策宽松、签证率高9、语言环境优良10、入学方式灵活

四、双边合作的限制因素

1.南海岛屿争议问题

双边合作关系中两国对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归属问题有争议,且南海问题在东南亚非常严峻,特别是与几个国家都有岛屿的争议,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对中国都有防范之心,把中国当成是强大的敌人。这将会是影响两国政治关系的一大因素。但中国也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调节,双方多次表示,将共同致力于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并根据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公认的国际法准则,积极寻求以双边友好协商和谈判的方式解决有关争议。双方还表示愿积极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后续行动。

2.华人在马的法律地位不高

马来西亚在五十年代从英国人手中争取独立时,华人祖先以"马来人的特别地位"来交换华人的公民权。马来人享有经济与教育特权,而华人在权方面就处于比较底的地位,社会中就形成了马来人掌权,华人经商的局面。

3. 马日关系

两国经贸关系密切。日是马第一大外资来源地和主要贸易伙伴,也是向马提供贷款最多的国家之。另外中国在马出口贸易中排在日本和美国之后,中国在马的贸易还不是占主要地位的,在东南亚经济上还是日本占主要地位,某些合作项目上会有所阻碍。

五、投资环境

1.有利因素

(1)承袭英联邦制度,政治稳定,法制完备。(2)基本设施良好,交通便利,通讯发达。(3)英语普遍通行,华人可讲话语及方言,语言沟通便利。(4)劳工素质高,政府禁止罢工。(5)制造业外资可享有100%股权。获马拉西亚工业发展局核准“新兴工业地位”的外资企业,可享有5年投资低减及税务减免优惠;获准在“多媒体超级走廊”投资的外国高科技信息业,除可拥有100%股权外,亦可享有10年投资抵减及税务减免优惠。(6)在东南亚地理位置适中,往来东盟各国十分便利,东盟自由贸易区落实后,区内贸易成本降低,在马来西亚投资可就近开发区内约5亿人口的市场,或利用区内各项资源开发第三市场。(7)中国与马来西亚关系友好,政治环境较稳定,马对外实施优惠政策吸引投资。

2.不利因素

(1)近年来马来西亚缺乏一般劳动力及技术人才,且工资逐渐上涨。(2)政府原则上不给予外国投资者永久居留权。(3)已不再享有输美及输欧盟优惠关税。(4)基本上已不适合劳动力密集产业的设立。马来西亚劳动力密集产业的定义系已资本额除以所雇用员工人数,其值低于5.5万林吉特(约合人民币11万元)。

六、总结与对策

通过对中国与马来西亚经济合作发展的基础、现状和前景,以及通过对限制因素的分析,得出中国与马来西亚有很大的合作发展前景,在原有合作下,我们应进一步推动两国的合作。其对策有:1.中马两国应进一步加强两国政治上的友好发展,为双边贸易作下良好的政治环境基础。2.加强中马能源合作,如农业上技术合作,自然经济作物的互补,特别中国紧缺石油、天然气,中马应加强这方面的合作。3.充分合理利用东盟自贸区这个平台。4.加强对马的投资。5.在留学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加强两国留学生的合作。6.加强两国旅游业的发展和合作。

参考文献

【1】东南亚知识概论主编:何明智黄祖江广西人民出版社

【2】中国-东盟博览会官方网站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d8960708.html,

【3】新浪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3d8960708.html,中国对马来西亚投资行业分析【4】百度百科:https://www.wendangku.net/doc/3d8960708.html,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传承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并深受其浸染。因此,在其生长与传播的过程中,必然要打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随着中国与马来西亚贸易的发展,华人移居马来西亚的规模化,以及双方文化交流的频繁,有着华人文化印记的中医药文化飘洋过海,逐渐在马来西亚扎根发展。这一方面与马来西亚特殊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马来西亚社会中相对独立发展的华人文化为其提供了近似中国国内中医药发展的文化背景,推动着马来西亚中医药文化从无到有,从区域性向全国性、从基础性向理论性、从个别性向有组织性发展。1 中医药文化在马来西亚传播的文化背景中医药文化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有着很大的关系。华人向来都有一种依恋故土的情怀,这表现在其移居他国时往往仍较多地保存着祖国的文化传统。早期移居马来西亚的华人大多是农民,他们大多在国内生活窘迫,到国外时力量单薄,倍受艰辛,因此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的小圈子。这样一来,整个华人社会就呈现出由多个相对独立的小圈子构成的特点。“他们盲目地忠于传统,固执地保持着由他们的祖先传 下来的已有几百年历史的风俗习惯。” [1]15 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执着的固守,主要体现在其组建的会馆、宗祠和庙宇中。 会馆是华人在马来西亚最早建立的地域性组织,自清嘉庆六年( 1801)在槟榔屿成立最早的仁和公司和广东暨汀州会馆起,华人会馆即伴随着华人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至19世纪末,顺应东南亚“海外华人会馆文化”的勃兴,马来西亚华人会馆也蓬勃发展,形成了福建、广东、潮州、客家 和海南5个大帮,各帮所属会馆多达百家[2] 。这些 会馆是移居马来西亚的华人依靠强烈的地域认同感,即包括方言、风俗、习惯在内的地域文化而建立的互济互助的组织,它们发挥着“联乡邑之盛情,谋桑梓之幸福,推而进于社会之提携、国民之结合”的作用。在这些会馆内,中华传统文化的习俗,特别是方言的同一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强化,具有相对的排他性。而这也为中医药文化在特定时期特定地点的传承,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如1878年,居住在吉隆坡的大埔人成立了一个团体,名叫“茶阳公司”,座落在吉隆坡的洛士街附近,作为同乡联络感情和急难互助的机构,茶阳公司附设一间留医所,供患病的同乡治病和殓葬不幸去世的同乡,内有一名中医师在留医所驻诊,这就是“回春馆中医留医所”创立的开始。 宗祠或氏族宗亲组织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它源于中国传统的宗法社会,一方面体现了华人慎终追远,“使后嗣勿忘其之所出”的独特气质;一方面也反映了“互惠互助,敦睦亲族”的文化精神。因此,宗祠在保存宗族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华人文化方面,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中较为著名的宗祠有福建人邱华东、邱心美在槟榔屿建立的龙山堂、邱公司(1835);广东华侨建立的伍氏馆(1848);福建人林清甲在槟榔屿建立的林开勉述堂、林公司、敦关堂;陈金钟、陈明水的 收稿日期:2007-01-18 作者简介:郑志锋(1975—),男,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海外华人文化研究。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传承 郑志锋 (福建中医学院公共管理系,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考察中医药文化在马来西亚传播的文化背景,梳理马来西亚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三大途径,认为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之间是双向的互动关系,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发展的土壤,后者则进一步丰富了前者的内涵。 关键词: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中医药文化;传承关系中图分类号:R0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27(2007)03-0056-04 ?医史研究? JournalofFujianCollegeofTCMJune2007,17(3)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6月第17卷第3期 56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资料讲解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摘要: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在把握这一历史性变化的实质内涵和根本特征的基础上,剖析这一变化给中国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有助于实施正确的对外战略方针。 关键字:中国;世界;相互关系;命运相连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带有战略性和全局性影响的事件,对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性变化意义的时代,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对中国国家建设以及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筹划将具有愈来愈迫切的意义[1]。 1.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新变化 国际社会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当代中国外交是全球最有成效的大国外交之一。从新中国外交60年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呈现出不断发展的历史性变化。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第一大参照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第一个30年。这在很大程度上承袭革命战争年代的基本思路与做法、确立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正式关系、定位中国在当代国际体系位置的中国外交“初级阶段”。 1949 年的中国是一个既强大又贫弱的国家,在建国初期立即实行“一边倒”的对外方针。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后,中共与苏共渐行渐远,最终成为对峙的双方。随之,中国的外交也不得不做出某些调整,朝着更加“左倾”的方向演化,强化了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对中国的怀疑和排斥的基本态度。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内政治的某些“极左”做法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损害了周恩来主持外交工作时期的稳健平和方针。必须看到,总体上逐渐偏向“左倾”的毛泽东时代,在最后阶段显现了某些积极的调整动向,尤其是随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以及中美对话的开启,中国外交的钟摆再次强劲回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整体形象和作用仍然相当边缘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总体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斗争大于合作、猜忌压倒协调、对峙多于对话的关系,是“造反者”对抗“权势者”的态势[2]。

马来西亚最新投资政策解读

马来西亚最新投资政策解读 马来西亚提倡吸收外资发展出口导向性产业,以此带动国家经济发展。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及工业部(MITI)及其下属的马来西亚工业发展局(MIDA)负责制造业的吸引外资工作,其他行业和领域由马来西亚外资委员会( Malaysia Foreign Investment Committee,简称 FIC)及有关部委负责管理,FIC只负责审批外资的持股比例,而有关部委则负责其它相关事宜。如涉及金融、保险行业的外资,由FIC和财政部、国家银行主管;涉及交通运输行业的外资,由FIC和交通部主管;农业吸收外资由马来西亚农业部负责管理,旅游业由马文化旅游部管理等。但有关马来西亚吸引外资政策的重大调整,由马来西亚政府内阁集体讨论决定。接下来明良海外简单介绍马来西亚最新投资政策。 一、马来西亚鼓励外商投资产业政策 马来西亚鼓励外商及本地投资者投资于马来西亚的制造业、农业、旅游宾馆服务业、环境保护、科技研究开发、技术培训和转让等,相应给予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1、战略性项目。 马来西亚将投资金额大、回收期长、技术水平高、对马来西亚经济有发展有重大关联性影响的行业列为战略性项目。 2、研发项目。 马来西亚鼓励外商在马来西亚设立研发中心(包括公司内部设立研发部门),为马来西亚国内有关企业提供研发服务。 3、技术转让和培训项目。 马来西亚鼓励外商在马来西亚进行技术转让和对本地员工进行技术培训。 4、信息通信。 主要是指鼓励外商从事电脑软件开发和升级、信息通讯产品生产和技术开发等。 5、环保项目。 马来西亚政府鼓励外商从事植树造林、有毒和危险性废物的储存、处理和清除、节约能源、工农业及生活垃圾和废物的处理及再利用等行业。 6、新兴工业。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2008 年第5 期社会主义研究No.5 , 2008 (总第181 期) SOCIALISM STUDIES Serial No.181 改革开放30 年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 赵长峰 【摘要】改革开放30 年来,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增 强, 但距离名符其实的大国还存在一定差距;中国的国际形象逊于国家形象, 但并非只有消极的一 面;中国的国际责任应该随着实力的增加而增加, 但是不能超出实力范围之外。 【关键词】改革开放;国际地位;国际形象;国际责任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4527(2008)05-0095-0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际合作与和谐世界的构建:全球视角的解读”(批准号: 07JC7100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长峰,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讲师。 30 年前的1978 年, 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 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启了改革开放的 伟大历史航程。30 年来, 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和 价值是全方位的, 它不仅改变了中国自身, 而且也影 响着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胡锦涛主席在2008 年新年贺词中说, “2008 年, 对中国人民来说, 是十 分重要的一年。我们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 周 年。”本文探讨改革开放30 年来中国国际地位、国际 形象以及国际责任的变化, 以此来纪念改革开放30 周年。 一、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 邓小平在总结建国后的历史经验教训时郑重指 出:“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 关起门来搞建 设是不行的, 发展不起来。”①“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 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 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 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 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②基于这些深 刻的认识, 我国做出了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 对外开放使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较大变 化:不仅接纳中国的国际组织数量大幅增加, 而且对 外关系的内容有了较大扩展, 从对外开放前的政治、 安全领域向经济、文化和科教领域扩展。这说明一 方面中国已放弃国际社会挑战者的角色, 主动参与 国际竞争;另一方面世界也开始以积极的姿态与中 国展开接触和对话。但由于历史因素和现实情况的 制约, 对外开放初期我们还没有“全面融入”的国际

中国——马来西亚经济合作发展的亮点、问题及对策

中国——马来西亚经济合作发展的亮点、问题及对策 [摘要]:通过描述马来西亚的优势,分析中国与马来西亚发展的亮点,并分析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双边贸易取消关税自贸区 中马两国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往来。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商人就去马来半岛从事商业活动。1974年5月31日,马中两国建交,马来西亚成为东盟中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2004年5月,巴达维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2005年5月,吴邦国委员长对马来西亚进行友好访问。2005年12月,温家宝总理对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2009年6月,纳吉布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两国签署了《中马战略性合作共同行动计划》。2009年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2011年4月,温家宝总理对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中国与马来西亚是友好近邻,中马两国建交38年来,双边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两国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强,经贸往来迅速扩大,各领域务实合作日益深化。中国已连续3年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也一直稳居中国在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2011年,中马两国贸易额达900亿美元,同比增长21.3%,创历史新高,中马双边经贸合作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一.中马合作发展亮点 近年来,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主要出口电子产品、石油、橡胶、棕油、锡、木材、可可、纺织品;进口机械运输设备、食品和燃料等。马来西亚资源丰富,是世界第一大锡出口国,橡胶产量,石油、马来西亚还是世界棕榈油生产大国,但大部分棕榈油只经过粗加工后就出口。因此,在棕榈油加工、油脂化工、棕榈油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等方面市场潜力很大。同时,马来西亚水产资源、热带农业和经济作物资源丰富,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也大有商机。近些年来,马来西亚电子电器产业的进口额仅次于机械和交通设备的进口额。该行业

马来西亚经济概况

马来西亚经济概况 1.自然资源 锡矿丰富,但近几年产量连续下降。石油储藏量30亿桶(1986年探明),天然气80.2万亿立方尺(1996年1月估计)。此外还有铁、金、钨、煤、铝土、锰等矿产。盛产热带硬木。 2.经济简史 直到50年代末, 该国几乎完全是一个农业国和产锡国。60年代起, 政府根据本国经济特点, 推行农业多元化政策, 根据国际市场变化的需要, 积极鼓励油棕, 可可胡椒等经济作物的生产, 到1966年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棕油产销国。同时, 大量种植高产橡胶树, 使胶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政府通过兴修水利, 增加水稻灌溉面积,改善以马来人为主的稻农生活水平, 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1970年马来西亚开始施行新经济政策, 该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全面扶植马来人的经 济势力, 建立以马来人为中心的社会经济结构。它的主要内容是:在1970-1990年这20 年中, (1)不分种族, 为穷人获得土地, 资金和其它社会福利提供更多的机会,以增加就业和提高收入, 规定这期间贫困户在全国总数中所占的比重由49.3%下降到16.7%;(2)利用行政手段, 对各种族的资本所有权进行重新组合, 马来西亚各种族的资本占有率重组成:马来人由2.4%提高到30%, 非马来人(主要是印度人和华人)只能占40%, 外国资本不能超过30%,实现"种族经济平衡",同时规定在就业人口比率方面要反映出种族人口的比率(马来人占53%, 华人占35%, 印度人占10%),以改变原来的"不平衡状态"。总之, 新经济政策的基本点是依靠国家政权力量, 全力扶植马来人向工商业领域发展, 壮大马来人的资本, 使马来人最终不仅在政治占统治地位, 而且在经济上占据主导地位。在施行新经济政策的同时, 推行"新兴工业法",以3-4年内豁免所得税的优惠吸引外国企业和本国企业发展"新兴工业", 整个70年代, 由于较好地利用了外资和国内私人资本,工业发展很快,经济以年均7.8%的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1971年的52.8亿美元增至1980年的112.5亿美元, 经济结构已处在由农, 矿产品为主向工业化发展的阶段。 进入80年代后, 经济增长开始减速, 到1985年, 经济全面陷入困境,经济增长为-1.0%, 导致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是政府长期推行带有种族歧视的"新经济政策"。它所带来的弊病是在80年代后才趋于表面化, 但后果是严重的, 主要表现在:新经济政策大大限制了非马来人私人资本的发展, 挫伤了他们的投资热情;国家花巨资兴建的一批国营企业对某些行业实行垄断, 限制了其它民族私人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而大企业亏损严重, 成为政府的沉重包袱;在大量吸引外资的同时, 本国的资本(主要是华人资本)却流向国外, 甚至资金流出速度超过了流入。1981-1985年经济增长年平均5.8%, 低于70年代的平均水平, 私人投资平均增长率只有1.8%,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年平均增长5%, 低于70年代的12.9%, 当然, 80年代中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对马来西亚也有一定的影响。

马来西亚投资贸易政策

马来西亚投资贸易政策 投资贸易政策 一、吸收外资的新政策: 1、取消制造业外资持股比例与其产品内外销比例挂钩的有关规定。 根据原有的法令,外资所持股权比例要视其产品的外销比例定,1998年7月31日,马贸工部宣布,从即日起至2000年12月31日,所有申请投资于制造业的外资(包括扩大生产和多元化计划),均可无限期拥有100%的股权。此前已批准的项目均可照此办理。但新规定不可适用于以下七个领域: (1)纸包装; (2)塑料包装(瓶子、软片、薄膜、袋子); (3)塑料模具; (4)金属冲压、金属成型及电镀; (5)电线束装; (6)印刷 (7)钢铁服务中心。 2、放宽产品出口比例的限制 1997年金融风暴后,马政府为吸引更多的外资,取消了外资企业产品80%必须外销的法令,规定从1998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全面放宽制造业产品内销比例限制,允许外资企业向贸工部申请其产品50%的内销。 马政府将在2000年12月31日后对以上(1、2)条规定重新进行评估。 3、放宽进口原料及零部件的进口关税 从1999年1月1日起,马政府对生产企业进口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实行免税,而不必再考虑产品是否外销。另外,对于生产所需设备以及用于环保、回收、维护、质量控制和水处理等方面的设备免征进口关税和销售税。 4、停止以往的“不鼓励劳动密集型工业”的政策,鼓励外商投资于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并允许出口导向型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增聘外国劳工。 5、进一步放宽金融保险业外资的持股比例,允许外资控股,即从以前的49%提高到51%。 6、进一步开放电讯市场 1998年2月,马内阁曾宣布外资在本地电讯公司的股权由30%提高到49%,但外资反映冷淡。于是,马政府再次放宽政策,同意将外资在本地电讯公司的股权进一步提高到61%,但规定此政策只能从1998年4月30日至2003年4月30日止,届满后外资的股权必须再降到49%以下。 7、从1998年4月22日起,取消外国人购置产业缴付10万马币捐税的规定。 8、外资在直销业的持股比例从30%提高到50%以上。 如果直销产品是外国品牌,在经营的头一年外资可拥有70%的股权,在公司业务步入正规后,外资股权则必须降至51%。 9、允许外资在马股票交易所的股权从30%提高到49%。 10、为扶持股市,马国家银行宣布从1998年9月起,所有投资于马股市的外资,其本

马来西亚概况

西亚概况 中国网| 时间:2005-05-16 | 文章来源:外交部网站 (最近更新时间:2004年10月18日) 【国名】马来西亚(Malaysia)。 【面积】330257平方公里(马来西亚财政部2002/2003年度经济报告)。 【人口】2452.7万(2002年)。其中马来人及其他原住民占66.1%,华人占25.3%,印度人占7.4%。沙捞越州原住居民中以伊班族为主,沙巴州以卡达山族为主。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也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等。 【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人口约129.8万。 最高元首端古·赛义德·西拉杰丁(TUANKU SYED SIRAJUDDIN Ibni Almarhum Tuanku Syed Putra Jamalullail),2001年12月13日就任第12任最高元首,2002年4月25日举行登基仪式。 【重要节日】马来西亚节日很多,全国大大小小的节日约有上百个。但政府规定的全国性节日只有10个,其中除少数有固定日期外,其余的具体日期由政府在前一年统一公布。主要节日有:元旦、开斋节(穆斯林)、春节(华人)、哈芝节(穆斯林)、屠妖节(印度人)、“五·一”节、圣诞节、卫塞节、现任最高元首诞辰。8月31日为马来西亚国庆(又称独立日)。 【简况】位于东南亚,国土被南中国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西马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南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东临南中国海,西濒马六甲海峡。东马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与印尼、菲律宾、文莱相邻。全国海岸线总长4192公里。属热带雨林气候。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 公元初马来半岛有羯荼、狼牙修等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剌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16世纪开始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占领。20世纪初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沙捞越、沙巴历史上属文莱,1888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地。二次大战中,马来亚、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战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宣布独立。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 【政治】1999年11月,马来西亚举行第十届全国大选。执政党联盟国民阵线获超过三分之二多数席位,继续执政,马哈蒂尔第五次蝉联总理。反对党伊斯兰教党除原有的吉兰丹州外,还夺得了丁加奴州政权。2000年,马政局总体保持稳定,主要执政党巫统顺利举行了换届选举。2001年,受“9·11事件”冲击,反对党伊斯兰教党因被指责与宗教极端势力有牵连而陷于被动。马哈蒂尔总理领导的国民阵线在沙捞越州选举和玻璃市等州的补选中大获全胜,执政地位进一步巩固。2002年6月,马哈蒂尔总理宣布将于2003年10月辞去党政一切职务,并明确表示由巴达维副总理接班。马来西亚朝野对此反应平静,政局未出现任何动荡,高层权力交接逐步平稳过渡。

当代中国与世界论文

浅析当代中国与世界 摘要: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这一论述充分反映了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局势的基本特点,是我们党对新时期我国与世界关系的一个高屋建瓴的科学判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虽然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但前景光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政治上,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大国间结成伙伴关系越来越普遍;在经济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区域和全球合作越来越深入;在文化上,世界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在安全上,各国共同利益不断增多,合作意愿越来越强烈。综观全球,国际形势正在向各国关系日益紧密、互动日益增强的方向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依存的世界。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与世界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关键词:世界中国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过去几年,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发展变化充分地验证了党的十八大这一重要判断。无论是从中国还是从世界角度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互动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频繁,相互影响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和深入。可以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如何,不仅影响中国的命运,也关乎世界的未来。 (一).当今世界的变化 纵观当今世界,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世界各国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存也越来越深入。冷战时期,世界被一堵堵有形和无形的墙隔离着,即使鸡犬相闻,也仿佛老死不相往来。中国和苏联互为最大邻国,拥有世界最长的共同边界,但是相互人员往来稀少,60年代贸易额一度连5000万美元都不到。苏联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两国贸易额最低时不足1亿美元。如今,世界则被一张张有形无形的网连接着。世界日益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据称,互联网连着全球40亿人口和500亿台电子设备,每年发送90万亿封电子邮件,进行着2万亿笔电子交易。人们虽然远隔万里,但是一上网,就感觉“天涯若比邻”。联系和交往的密切也使得各国的利益更加交融交汇,真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就是为什么华尔街一生病,全世界都跟着吃药,为什么整个欧洲乃至国际社会都在全力帮助希腊克服债务危机,为什么各国要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核扩散等一系列全球性挑战。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再强大的国家也不可能单打独斗,独善其身。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已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别无选择。必须抛弃你上我下的“翘翘板”思维,必须停止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必须大力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建立适应时代变化的新型国家关系。总之,相互依存是当前国际关系与冷战时期的最根本区别,也将决定今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方向。 (二).中国与世界关系 回首2010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发酵!美国加快全球战略调整和中印等新兴大国快速崛起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国际形势和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发展变化都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根本性变化,但

马来西亚投资相关法汇编

有关马来西亚的投资指南和法律法规汇编 在马投资指南与政策分析部分 一、投资政策 马来西亚投资环境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五个方面: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东南亚核心地带,可成为进入东盟市场和前往中东澳新的桥梁;经济基础稳固,经济增长前景较好;原材料产品资源丰富,人力资源素质较高;工资成本较低,没有最低工资限制;民族关系比较融洽,三大种族和谐相处,政治动荡风险较低。根据世界银行2008年9月公布的《全球商业调查报告》显示,马来西亚在全球181个经济体中,排名第20位。 外国投资在马来西亚享受最惠国待遇,政府主管部门通过个案核准形式批准其享有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一般以直接或间接的减税形式体现。 具体优惠政策包括: 1、新兴产业优惠。获得“新兴产业地位”称号的公司可获准部分减免所得税,即可仅就其法定所得的30%缴纳所得税,免税期为五年。 2、投资税赋抵减。获得投资税赋抵减奖励的公司,自符合规定的第一笔资本支出起五年内,所发生符合规定资本支出的60%,可享受投资税赋抵减。该补贴可用于冲抵其纳税年法定收入的70%,其余30%按规定纳税,未用完的补贴可转至下一年使用,直至用完为止。 3、再投资补贴。主要适用于制造业与农业。略。 4、加速资本补贴。使用了15年的再投资补贴后,再投资在“促进产品”的企业可申请加速资本补贴,为期3年,第一年享受合格资本支出40%的初期补贴,之后两年补贴额度均为20%。 5、农业补贴。略。 6、多媒体超级走廊地位。略。 7、运营总部地位、国际采购中心地位和区域分销中心地位补贴。经核准的运营总部、区域分销中心和国际采购中心除了100%外资股权不受限制之外,还可享受为期10年免缴全额所得税等其他优惠。 二、投资领域 马来西亚政府鼓励外国投资进入其出口导向型的生产企业和高科技领域。 可享受优惠政策的行业包括:(1)原产品领域,包括棕油、橡胶以及农渔业(2)石油化工行业(3)电子电器业(4)机械制造业(5)清真食品业(6)IT类高科技产业(7)生物科技业(8)医药和医疗器械(9)有色金属(10)产品出口至东盟其他国家的制造加工业,等。 马来西亚国内对外商投资方式的规定: (一)直接投资设立企业:外商可直接在马来西亚投资设立各类企业。直接投资包括现金投入、设备入股、技术合作以及特许权等。 (二)跨国并购:马来西亚允许外资收购本地注册企业股份,并购当地企业,但对某些领域,有外资股权限制。一般而言,制造业、采矿业、超级多媒体地位公司等领域外资可获100%股份。并购价值超过2000万令吉的,还需要经过经济计划署(EPU)批准。 (三)股权收购:马来西亚股票市场向外国投资者开放,允许外国企业或投资者收购本地上市企业,且直接向马来西亚证券委员会申请,废除了马来西亚外资委员会(FIC)的审批权。2009年取消外资公司在马来西亚上市必须分配30%土著股权的限制,改为在规定的25%

马来西亚华人的多种语言能力探析及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d8960708.html, 马来西亚华人的多种语言能力探析及启示 作者:牟瑛陈明辉 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年第06期 [摘要]马来西亚华人普遍具有使用多种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有国家教育政策的影响、家庭语言环境的影响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等。本文主要对这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由此探讨马来西亚华人多语能力的养成对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启示。 [关键词]多种语言能力;国家教育政策;家庭语言环境;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TT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8) 06- 0120- 03 凡是到过马来西亚的人,想必都会对当地华人的语言‘能力印象深刻。笔者在马来西亚T 作了近两年,这期间也往往折服于当地华人在交谈过程中多种语言使用之间的无缝连接。对大多数当地华人而言,华语、英语、马来语是必备语种。除此之外,他们也能用广东话、福建话、潮州话、客家话,甚至是海南话等地方方言与人交流,有些人还能够听懂淡米尔语。而与华人共同生活在同一片国土上的马来西亚其他种族的人在这方面却逊色很多。占人口大多说的马来人除了会说马来语外,很多人甚至都不能用流利的英语进行交谈。当地华人是天生具有超常的语言天赋还是环境使然呢?每每与当地华人谈及此话题,他们表现出来的往往不是自豪,而是有些许无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马来西亚华人的多种语言能力呢? 一、国家教育政策的影响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多种语言和多元文化的国家。在全国的30多个种族中,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是人口最多的三个种族。其中,马来人约占67%,华人约占24%,印度人 约占7%。马来人的母语为马来语,华人的母语为华语(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汉语标准语被称为华语),印度人的母语为淡米尔语。而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说,马来语为国语,是马来西亚的官方语言。由于其曾为英国殖民地的历史原因,所以在马来西亚英语是各种族之间的通用语言,而华语是当地华人沟通的共同语,淡米尔语则主要用于印度裔人群之间的交流。 为了推行马来语,马来西亚政府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尤其是在教育上致力于实现“单元化”语言目标,强化马来语的地位。 在小学阶段,占主体的国民小学(简称“国小”)以马来语为教学语言,即使是在以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国民型华文小学(简称“华小”),马来文也是必修课,而且学时不能低于政

马来西亚文化背景

马来西亚文化背景 ◆马来西亚:简称大马(Malaysia),首都吉隆坡,是位于 东南亚的一个国家。马来西亚由十三个州组成,共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位于马来半岛的西马来西亚,北接泰国,南部隔着柔佛海峡,以新柔长堤和第二通道连接新加坡; 另一个是东马来西亚,位于加里曼丹岛的北部,南部接印度尼西亚。属热带雨林气候。 ◆马来西亚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是燕窝的主要产地,有悠 久的燕窝采摘和加工历史。 ◆马来西亚是个多民族国家,其中马来人及其他原住民占6 8.7%,华人占23.2%,印度人占6.9%。沙捞越州原住居民中以伊班族为主,沙巴州以卡达山族为主。由于民族众多,又是景色秀美的旅游国家,因此也是众民族美食聚集的国度。 ◆ ◆马来西亚(Malaysia)国旗又被称为“辉煌条纹”(Jalur Gemilang)。是马来西亚的国家主权象征之一。国旗由十

四道红白相间的横条所组成,左上角为蓝底加上黄色的新月及十四芒星图案。长宽比例为2:1。这道旗帜自1963年9月16日马来西亚成立时正式开始启用。14道红白横条和14角星原代表全国14个州,自新加坡在1965年独立后代表全国13个州和联邦直辖区。蓝色象征人民的团结,黄色象征皇室,红色象征勇敢,白色象征纯洁,新月象征马来西亚的国教伊斯兰教。 ◆ ◆马来族(马来语:Melayu)又称巫族,习惯上也称为马 来人,是东南亚的一个民族。马来人是东南亚的土著之一。于全世界的民族相比,马来族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民族。 ◆马来人信奉回教,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 西亚、新加坡、文莱、泰国南部等。另外非洲的南非也有马来人。

1、马来西亚著名建筑 ◆双峰塔(全称吉隆坡石油双塔) ◆【别称】:佩重纳斯大厦、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大厦、国 家石油双塔、双子塔 ◆吉隆坡石油双塔坐落于吉隆坡市中市(Kuala Lumpur city centre) 简称KLCC计划区的西北角,属于此计划区的第一阶段工程。于1997年建成使用,共88层,曾经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直到2003年10月17日被台北101超越,但仍是目前世界最高的双塔楼,也是世界第四高的大楼双峰塔是吉隆坡的标志性城市景观之一,是马来西亚经济蓬勃发展的象征。 ◆连接双子塔的空中走廊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过街天 桥。肖恩·康纳利(SEAN CONNERY)及凯瑟琳·泽塔琼斯(CATHERINE ZETA-JONES)主演的《偷天陷阱》里,男女主角就是从这里逃脱。站在这里,可以俯瞰马来西亚最繁华的景象。双子塔内有全马来西亚最高档的商店,销售的都是品牌商品,当然价格也是最高的。塔内有东南亚最大的古典交响音乐厅——Dewan 古典交响音乐厅。 ◆塔楼的主要用户是马来西亚政府拥有的国家石油公 司。KLCC计划之办公室、购物中心等。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这一论述充分反映了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局势的基本特点,是我们党对新时期我国与世界关系的一个高屋建瓴的科学判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虽然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但前景光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政治上,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大国间结成伙伴关系越来越普遍;在经济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区域和全球合作越来越深入;在文化上,世界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在安全上,各国共同利益不断增多,合作意愿越来越强烈。 综观全球,国际形势正在向各国关系日益紧密、互动日益增强的方向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依存的世界。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与世界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就我国与世界的关系而言,一方面,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周边和国际环境。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中国的发展也很不平衡,还有很多落后的地区。中国要真正发展起来,需要长期艰苦奋斗。因此和平稳定的外在环境对中国的发展是至关紧要的。另一方面,中国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在地区和世界事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创造了更多的合作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同世

中国与马来西亚货物贸易分析

中国与马来西亚货物贸易分析 摘要:马来西亚是东盟的重要成员国,同时也是中国在东盟地区的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中马货物贸易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往来中很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但遗憾的是对于中马货物贸易的研究多年以来却一直鲜有著述。本文采用国际上常用的贸易模型和贸易分析方法,试图构建中国与马来西亚货物贸易往来关系的一个较为清晰的理论框架,对中马之间的货物贸易做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贸易逆差;贸易互补;产业内贸易 1中国与马来西亚的货物贸易发展现状 自2002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以来,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双边贸易发展迅速,2004-2007年马来西亚连续4年成为中国在东盟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2008年马来西亚超过新加坡跃居中国在东盟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进出口总额达534.69亿美元,占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总额的23.14%。 纵观2002-2008年中马经贸的发展,中马经贸存在着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1占中国与东盟贸易份额较大,双边进出口往来发展迅速。 马来西亚与中国的贸易额约占东盟与中国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2002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初,中马双边进出口总额在就达到了142.71亿美元,是同期中国与东盟各国双边贸易总额有突破100亿美元的仅有的两个国家之一(另一个为新加坡,2002年中国与新加坡的双边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40.18亿美元),中马双边贸易增长率达到了51.4%。在接下来6年,中马双边贸易增长率约为20%。2008年马来西亚成为中国在东盟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进出口总额达534.69亿美元。 1.2中马双边贸易增长率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2-2008年中马双边贸易发展可以分为两个周期。2002-2005年,中马双边进出口增长率从51.4%的峰值,逐步回落到16.9%;2006-2008年略有回升,2007年达到了25.0%,2008年回落至15.2%。中马双边贸易增长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其原因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有很大关系。2002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中国与东盟共同实施CEPT条款及其它贸易优惠政策,大大刺激了中马经贸的发展,出现了中马经贸发展历程中的第一个高峰,之后随着刺激效应的消退,

马来西亚国家市场分析

马来西亚 一、宏观环境 (一)经济环境 受投资扩张和内需增长带动,2013年马经济增长4.7%,虽低于2012年的5.6%,但符合马官方预期;2014年,马经济预计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增幅在5%-5.5%。自2010年马政府启动经济转型计划(ETP)以来,私人投资持续活跃。2011年,私人投资额940亿马币(马来西亚法定货币,亦称令吉或林吉特,1美元约合3.10-3.35马币),2012年达1402亿马币,2013年约1650亿马币,私人投资已超过政府投资。 长期以来,马政府对汽油、天然气、电力、白糖等公共产品提供巨额补贴。近年来, 随着公共开支大幅增加,马政府债务负担日益严重。截至2013年9月30日,马政府债 务5292亿马币,占马GDP的53.6%,其中97%为国内债务,接近马财政部设定的55%的债务上限。为此,自2013年10月起,政府开始削减汽柴油、电力、白糖等产品补贴 额度,受其影响,其他日用消费品和部分建筑材料价格随之上涨。专业机构预测,2014 年马CPI将增至约3%。因马总体通胀水平较低,且政府削减补贴遵循逐步实施、区别对 待的原则,预计不会拖累马经济发展。 (二)政治及安全环境 马来西亚政局稳定,执政党联盟“国民阵线”长期执政,政策延续性较好。2013年5月,马举行第13届全国大选,“国民阵线”再次获得多数席位,总理纳吉布获得连任,组建新一届内阁。预计未来五年,马政府将继续把推动经济转型计划、吸引外国投资作为首要目标,努力使马在2020年成为发达国家。马虽为多种族、多宗教国家,但马来人、华裔和印度裔和平相处,民族关系较为融洽,社会治安整体较好。 二、承包工程市场发展状况 (一)市场整体状况 受政府扩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影响,近年来马来西亚建筑业增长显著。2012年,马建筑业总产值253.3亿马币,同比增长18.5%,成为马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其中,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占马建筑业总额的63.9%,成为马建筑业增长的主要市场。马建筑市场特点如下: 1. 市场开放,竞争激烈 马建筑市场相对开放,任何符合规定的公司均可参与竞争,本地企业、中、日、韩、欧美等国企业均参与其中,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历经多年发展,马本地大型建筑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实力日益增强,例如金务大(Gamuda)、怡保工程(IJM)等龙头建筑企业,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中国企业在马拓展业务多年,目前在马建筑企业30余家。另据有关机构统计,日本在马建筑设计企业共计约90家。韩国、欧美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但在各自专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由于市场参与者众多,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竞争极为激烈,同一项目往往有数家甚至十数家公司或联合体参与。本地公司与外国公司既竞争又合作,外国公司往往需要发挥自身技术或资金优势与本地公司组成联合体,方有中标可能。 2. 项目层层分包严重 马建筑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因承包商数量庞大,建筑业层层分包情况极为普遍,形成很长的分包链。为保护本地公司,马政府规定外国公司一般不能直接从业主处直接承接马政府财政拨款项目,而必须向本地公司分包,除非是政府间特殊项目或私人投资项目。绝大多数大公司作为主承包商承揽项目,然后将项目分段或分块以竞标方式交由一些小型分包商,而分包商再将工程分包给更小的分包商,甚至有三包、四包的现象。由于分包往往通过最低价竞标方式进行,导致分包商报价常常低于实际水平,项目竞争激烈,分包商经营风险增加,同时也对发包企业的经营管理构成一定挑战。

东南亚历史与文化

第一编总论 第一章东南亚历史梗概 ?第一节古代东南亚 一、史前东南亚 ? 1891年,荷兰科学家尤金·杜波依斯在印度尼西亚中部的特里尼尔(Trinil)发现了距今约70万~50万年前的直立人头盖骨,这是东南亚最早的原始人群,被称为爪哇猿人,也称“直立猿人”。 ?继直立猿人之后出现了早期智人,距今约20万~30万年前至5万年前。 ?晚期智人距今约5万年到1万年,以梭罗人和瓦贾克人为代表。 ?东南亚的早期居民为澳大利亚—美拉尼西亚人,大约4万年前,他们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他们的后裔称为尼格利陀人,他们的肤色呈浅黑色,身材矮小而壮实,被有些学者称为“小黑人”或“矮黑人”。 ?距今约10000—8000年前,东南亚大陆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东南亚的发展进程明显加速,并出现了原始农业 ?公元前3000年前后,东南亚各地相继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500年以后,铁器在东南亚地区开始大量使用。 ?大约从纪元前后起,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政治势力的扩展,中国和印度对东南亚各地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逐渐增强,加快了东南亚地区的历史进程。 二、国家政权的出现及其发展 (一)中南半岛上的古代国家政权及其发 ? 1.柬埔寨的古代国家政 ? 1世纪,高棉人建立柬埔寨最早的国家——扶南王国 ? 3世纪时,扶南成为统治中南半岛南部的一个强盛国家,受婆罗门教的影响较深。 ? 7世纪后期,扶南王国被其北部的真腊国兼并。802年,真腊迁都吴哥,故又称吴哥王朝。12~13世纪,吴哥王朝达到极盛。 ? 2.越南的古代国家政权 ? 968年,丁部领统一了越南的北部地区,建立了独立的国家“大瞿越国”,这是越南建立独立自主国家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 丁朝之后,越南又先后经历了前黎朝、李朝、陈朝、胡朝、后黎朝、西山朝、阮朝等封建王朝。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境游输出国,中国每年有1.5亿人次以上的超大旅游群体,而这场疫情让全球景点商户为中国人准备的支付二维码,成了孤独的摆设。如果说,之前中国游客略微嘈杂的声音,让他们的微笑里还夹杂着一丝无奈,那么这个时候,那种嘈杂的声音,肯定比教主的开示、比老母亲的叨唠更让他们怀念。 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几乎赢得了全球所有跨国企业的青睐。这场疫情迫使几乎所有中国人集体在家宅着,让提前预备春节黄金周的外资商家们,胆战心惊应付几天后匆匆关门。如果说,之前还为黄金周疲惫不堪的接待烦心,那么这个时候,那种烦心,肯定比接下来向董事会解释财报要愉快千万倍。 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王国,疫情导致的中国企业加长停摆,让诸多等待中国产品的伙伴们望眼欲穿却又束手无策。如果说之前还有人对中国商品的知识产权和产品质量进行过无端的抱怨和诋毁,那么这个时候,那种抱怨和诋毁,肯定比无故伤害自己的亲人更能让他们反省自己的贪婪和挑剔。 从方方面面来看,中国力量在这次缺位中显得更加强大、深远和不可或缺。有史以来,我们的外国朋友,头一次如此热心关注中国的一个传染病毒,就连一直嚷嚷中国威胁的大佬们,在这个时候,也抛来了温情脉脉的眼波。 凡此种种,绝非良心发现,只因需要中国。

整个世界显示了对中国的依赖,我们正以亘古未有的姿势,成为全球化的推动者。但是,形势仍然复杂,风雨之中的战略应对,是比当前困难影响更为深远的大事。 毕竟,我们所期,不止于被世界依赖。我们需要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定义中国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对中国制造的依赖,从备胎到双腿 对一辆车而言,干活最脏最累,从来受苦受气,却得不到半点怜惜的,就是轮胎。轮胎既不值钱,又不受待见,只因备胎太多太便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上了代工的备胎之路,只是让全世界都没有想到的是,短短一代人,这个备胎不仅成了主力,更可怕的是,他已经从驱动代步工具的轮胎,进化成了汽车司机的双腿。 这恐怕才是制造领域很多方面,世界依赖中国的真正原因。 为什么库克面对特朗普的各种撒泼式的要求打起了太极,始终不把苹果手机的制造搬回美国?不是库克不爱美国爱中国吧,不是库克不懂美国政治吧,更不是库克想在中国弘扬人本精神吧? 很多错综复杂的问题,背后都只有一个朴素的真理——利益。 坐拥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和生产基地,中国手机产业链,已经独步全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