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弟子规8课

弟子规8课

弟子规8课
弟子规8课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大班公开课《弟子规》教案

大班公开课《弟子规》教案 篇一:《弟子规》完整版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总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2、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 1、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2、弟子规的内容是什么? 3、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内容: 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讲解题目: 1、《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

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2、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 3、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4、小组合作学习,比赛读 二、讲解内容: 弟子规——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

小学二年级弟子规教案

小学二年级弟子规教案 【篇一:二年级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总序 教学目标: 1、从总体上了解《弟子规》。 2、会背《弟子规》总叙。 3、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会背《弟子规》总叙。 教学过程: 一、介绍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 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 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 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 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弟子规》中的“规”,当然就是指规矩、规则。你们知道“弟子”指 的是谁吗?是孔子的弟子吗?是指小孩子吗?还是指其他什么人呢?(学生讨论)实际上这个“弟子”是泛指,也就是针对每个人而言的。所以《弟子规》中谈到的规矩礼节是同学们甚至是老师都应该遵守的。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篇古训——《弟子规》。《弟子规》 共360句(1080字),今天我们学习总序。 二、学习《弟子规》总叙 1、听泛读《弟子规》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理解“总叙”的意思。

“总叙”概括了《弟子规》的主要内容: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以上的事都做了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做学问了。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 四、讲故事:《大舜的故事》——孝 五、礼仪 1、回答问题要举手,回答问题要起立。 2、学习鞠躬。 六、作业 1、背诵《弟子规》总序。 2、回家给父母捶捶背。 板书设计: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篇二: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弟子规》】 二年级第四周国学教案 课题:《弟子规—入则孝》 授课教师:冯永婷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小朋友的心田。 2、教育小朋友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 3、培养小朋友的感恩之心。 教学重点: 1、关键在落实上。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 2、让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弟子规》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让小朋友复习上堂课的内容:弟子规——总序。齐声背诵。

弟子规(公开课)两天流程

---------------------------------------------------------------最新资料推荐------------------------------------------------------ 弟子规(公开课)两天流程 弟子规与现代企业管理(总裁班)(第一天)序号时间内容音乐灯光备注 1 8: 00 报到① 登记, 发证② 领取资料(书、本、笔)③ 给学员倒水④ 入场跪羊图自然光 2 8: 30 第一节课开始课前一分钟音乐 3 8: 30-8: 40 主持人进场① 自我介绍② 宣布会场秩序③ 问好④ 舞蹈展示: 跪羊图⑤ 造势推出讲师⑥ 播放: 海南监狱视频主持人上场乐视频: 跪羊图带动鼓掌互动问好 4 8: 40-9: 00 老师进场① 问好、赞叹② 个性化自我介绍③ 学习的最佳年龄和心态④ 塑造课程内容老师上场乐全亮告知框架推崇课程价值提升参与兴趣 5 9: 00-10: 30 导课部分① 五福临门② 三大问题③ 企业怪圈④ 是非观,得失观⑤ 信仰真空和谐拯救危机的开篇温家宝视频全亮制造危机感达成共识 6 10: 30-10: 40 休息 10 分钟秋水悠悠全亮循环播放音乐 7 10: 40-12: 1 / 4

00 第二堂课① 课程收获: 金、其他企业② 五伦关系与企业经营③ 道德④ 弟子规总序讲解全亮 8 12: 00-13: 00 静心午餐全亮下课前助教门口鞠躬: 午餐愉快9 13: 00-13: 29 午间冥想休息① Ppt 打出请安静② 门口助教引导安静冥想音乐渐暗 50%灯光安静 10 13: 30-15:00 下午第一节课程① 洗衣舞(全员参与)② 孝的单元讲解舞曲: 黄河大道东全亮下午助教13: 10门口列队迎接鞠躬: 下午好 11 15: 00--15: 15 休息 15 分钟歌曲: 念亲恩和母亲全亮重复播放 12 15: 1516: 30 下午第二节课程① 孝的单元讲解② 视频:天堂午餐③ 文章: 你留意过你的母亲吗?④ 歌曲《母亲》视频: 天堂午餐音乐: 跪羊图伴奏版全亮 16: 30--16: 45 休息 15 分钟歌曲:

最新弟子规1-10课时教案

《弟子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重点:有余力,则学文 讲解题目:《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 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教学方法: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 讲解内容: 弟子规——是(古代)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学生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 (举例说明)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从这个例子说明: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可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会虚心向别人学习? 总结: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互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够。 家庭作业:请家长帮助熟念《弟子规》总序 课后小结:我們現在學習弟子規的五項綱領後,每天都要省思自己是否有做到弟子規,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有意義。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学生的心田。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教学内容: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弟子规》教学设计

《弟子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诵读《弟子规》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学习重点: 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学习过程: 一、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你们知道的经典性的诗文有哪些呢? (板书:孝、涕、谨、信、爱、仁、学文。) 二、背诵《弟子规》 今天,先让我们进入第一环节,轮背<<弟子规>>,好吗? 1、齐背“总叙”。 2、轮背。 三、走进《弟子规》 第一关,我最欣赏的一句弟子规。(并说一说欣赏的原因) 第二关:弟子规对对碰:学生说一句弟子规,任意找一同学说一说意思。 第三关,每个同学都准备了一个有关弟子规中的故事,把你想讲的故事讲给同学和后面的老师听。 第四关,我唱我演《弟子规》 四、生活与《弟子规》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等。今天,我把其中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句子选了出来。对照这些句子,同学想一想,你平时都做到了吗?(把打印稿每人一份) 屏幕出示: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出必告;返必面。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晨必盥( guan),兼漱口。便溺回,辄(zhe )净手。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借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 凡出言,信为先。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1、请你针对上面的句子,想想自己在某个方面做的好或不好,在做的好的

一年级《弟子规》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一年级《弟子规》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南航大学附属小学红谷滩分校一年级语文组 目录 第一课弟子规子总序 (3) 第二课《弟子规》入则孝第一段 (4) 第三课《弟子规》入则孝第二段 (6) 第四课《弟子规》入则孝第三段 (8) 第五课《弟子规》入则孝第四段 (12) 第六课《弟子规》入则孝第五段 (16) 第七课《弟子规》入则孝第六段 (18) 第八课《弟子规》出则弟第一段 (20) 第九课《弟子规》出则弟第二段 (23) 第十课《弟子规》出则弟第三段 (25) 第十一课《弟子规》出则弟第四段 (27) 第十二课《弟子规》出则弟第五段 (29) 第十三课《弟子规》谨第一段 (32) 第十四课《弟子规》谨第二段 (35) 第十五课《弟子规》谨第三段 (37) 第十六课《弟子规》谨第四段 (39) 第十七课《弟子规》谨第五段 (41) 第十八课《弟子规》谨第六段 (43) 第十九课《弟子规》谨第七段 (45) 第二十课《弟子规》信第一段 (47) 第二十一课《弟子规》信第二段 (49) 第二十二课《弟子规》信第三段 (51) 第二十三课《弟子规》信第四段 (53) 第二十四课《弟子规》泛爱众第一段 (55) 第二十五课《弟子规》泛爱众第二段 (57) 第二十六课《弟子规》泛爱众第三段 (60) 第二十七课《弟子规》泛爱众第四段 (62) 第二十八课《弟子规》泛爱众第五段 (64)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总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2、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 1、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2、弟子规的内容是什么? 3、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内容: 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讲解题目: 1、《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2、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 3、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4、小组合作学习,比赛读 二、讲解内容: 弟子规——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弟子规第十三课

《弟子规》第十三课教学设计 石人乡小学陈婕 《弟子规》第十三课围绕着装礼仪,通过原文、译解、拓展和故事四个板块展开,将为人处世的小心谨慎渗透于穿衣戴帽之中。原文中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要求我们要做到穿着整齐;“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要求我们要做到穿着干净;“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则要求我们要做到穿着得体。译解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使学生能比照原文参考译解轻松理解文章意思,并从中有所感悟。拓展部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诠释韵文的同时又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将理论联系实际,为生活提供参考。小故事《子路拜师》进一步阐释了在着装中渗透的“大礼仪”。 1.学生能正确、流利的诵读原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韵律。 2.结合译解和故事,学生能理解原文中对着装礼仪的要求,整 齐、干净、得体。 3.紧扣拓展,联系生活,学生能反思自己生活中的着装陋习, 并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规范自己的着装习惯。 4.在反复吟诵,激烈讨论,实例演示中,挖掘学生的古典文化 素养,激发学生对中华礼仪之邦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热爱。 1.读文明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对一年级学生而言,

要很快理解文言是有困难的。但是原文朗朗上口,迎合了 学生的阅读需求,让其有诵读的愿望。在反复诵读中,相 机创设情境,讲解译文,分享故事,使学生在简单轻松的 氛围中熟读成诵。 2.知行合一。对于原文能读能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学的目的 是为了用,为了指导实践,知行合一。在学生理解原文后, 相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反思,用《弟子规》的 要求规范自己的生活行为习惯。 (一)导入 1.谈话导入:你们是喜欢和穿戴整齐干净的人做朋友还是喜欢邋遢肮脏的人做朋友? 2.小故事: 张九龄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张九龄容貌清秀,平时总是衣帽整洁,总在路上,总显得风度潇洒,与众不同,总能赢得路人的目光。并且每当朝廷重要的朝会时,在众人中间,他也是很显眼的,连皇帝对他的举止都赞赏不已。凡是张九龄在,那里的气氛就会格外愉快,大家都乐意同他这位衣帽整洁而且又有风度的人在一起谈笑、玩乐和探讨学问。张九龄的注重仪表给他带来了好人缘。 3.你会穿衣吗?怎样的着装能为我们赢得好人缘呢? (二)诵读

弟子规·第十四课时

《弟子规》教案 第十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诵读《弟子规》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导入新课。 1、请学生背诵上一课内容 2、上节课布置了一个作业,就是请同学准备一个你喜欢的与读书有关的故事。我现在非常想听故事。同学们,你们愿意听故事吗?哪位同学勇敢的走上讲台来充当一回小老师,把你喜欢的小故事讲出来与大家分享? 总结:刚才两位同学的故事讲的可真好。我们给他们点掌声好吗?相信其他同学也有很多好故事。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大胆地走上讲台,与大家分享你们的故事。我们每周要评出一个“故事大王”,所以你们可要精心准备哦,把故事讲的越准确、生动越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弟子规·余力学文》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译文】: 不能身体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如此读书又有何用?反之,如果只是一味的做,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依著自己的偏见做事,蒙蔽了真理,也是不对的。(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译文】: 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如此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学问,要专一,要专精才能深入,不能这本书才开始读没多久,又欣羡其他的书,想看其他的书,这样永远也定不下心,必须把这本书读完,才能读另外一本。在订定读书计划的时候,不妨宽松一些,实际执行时,就要加紧用功,严格执行,不可以懈怠偷懒,日积月累功夫深了,原先窒碍不通,困顿疑惑之处自然而然都迎刃而解了。(中庸:用功日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求学当中,心里有疑问,应随时笔记,一有机会,就向良师益友请教,务必确实明白它的真义。(不耻下问) (二)、自由诵读、整体感悟。 1、读一读,想一想,这一部分主要的内容有哪些?是什么意思? 2、背一背,唱一唱。原文是怎样介绍这些内容的? 3、学生或读、或背、或唱、或演。 (三)、交流方法展示成果。 1、同学们运用了那些方法学习《弟子规》? 2、请自由组合,一起商量商量,准备表演。 3、学生交流、准备。 4、展示成果: 要求:(1)告诉大家,展示的形式;(2)选择这个内容的理由;(3)其他同学观看是虚心学习。 表演(老师相机评价,点拨,) 5、小结:我们班同学真是多才多艺,学习方法很巧妙,很有趣。例如:把其中的一段话改编成一个小品,唱拍手歌;画一幅画;编舞蹈等等。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用上这些有趣的方法,还可以创造更多的新方法,使我们的学习更加有趣。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本课内容。 2、请同学们回去之后查阅资料,找一找与读书有关的故事,下节课和大家一起分享。

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第七课

四好学校《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 课题:入则孝 课节:第七课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我们来学习下面一句,一齐。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谁来解释一下这个意思。请这位同学来回答一下: (如果我们的身体有了不适或者有了损伤,就会让父母担忧;如果我们在德行上有了欠缺,父母就会觉得很丢脸。) 好,给他掌声鼓励。 你看,这是念念有一颗孝子的心。身体受到伤害,有了损伤,“贻亲忧”,这个“贻”是遗留的意思,就会让我们的父母非常担忧、担心;德行如果有了缺失,父母就会感到很羞愧、很丢脸。不管我们的身体也好,德行也好,要念念怎么样?想到的是谁啊?父母。 所以有一个孩子,他有一回感冒了,他写日记,日记当中写道:今天我感冒了,我感到非常的伤心、很难过。不是因为我感冒了不舒服而难过,因为什么呢?因为有病是不孝,不孝父母,让父母担心,这是不孝,因为这个我感到很难过。 有一个孩子,也是在我们学校学《弟子规》。有一回他的手上就受了伤了、割破了,他就在那里流眼泪。他的妈妈就很担心,说:“疼吗?孩子。”孩子说:“不是因为我手指坏了疼,我才这么难过的,是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让自己身体受伤害是

不孝,让父母担忧,所以我很难过。” 我们想想,我们大家都有过生病的经历吧? (对。) 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的父母他们是怎么样照顾我们的?好,这位同学。 (我感冒的时候,我妈妈就会一天一天地守在我的床边,晚上她都不睡觉,定时把我叫起来给我喂药。) 还要定时喂药,妈妈白天晚上都在为我们的病在操劳,你感觉怎么样? (我感觉妈妈真是太辛苦了!) 妈妈太辛苦了。那以后呢? (以后就算是生病也不要让妈妈太操心。) 千万不要让妈妈太操心。要不要生病啊? (不要。) 我们要好好地照顾好自己,不让他生病,这样爸爸妈妈才不会担心。 好,给她掌声鼓励。 作为母亲,都是“子苦愿代受,儿劳母不安”。当我们孩子受苦的时候,妈妈恨不得替你去忍受这个病苦;当你很辛劳的时候,母亲的心就特别的不安。所以你有病的时候,爸爸妈妈比你还痛苦、还难过,真的就希望:我来替我的孩子生病吧。都是这样的心。好,这位同学。 (有一天晚上我就发烧了,然后我爸爸妈妈都在我身边问“好点了吗?”然后他们晚上就一直不睡觉,在我床边一直摸着我的头,说

弟子规第二十讲教案-长者立幼勿坐-事诸兄如事兄

第二十讲《弟子规》备课教案 上课时间:2009年12月26日 上课地点:欧莱雅培训中心(衡山路4号) 一、检查同学们《学生行为规范》的实践情况(10分钟) 老师抽取《学生行为规范》中的5条规范,逐条询问: 1.请做到的同学举手 2.选取其中一位同学分享他具体是怎么做的?如何做到的? 二、全体诵读《弟子规》(10分钟) 三、教授“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17分钟) 1. 解释该句:(2分钟) 与长辈同处,长辈站立时,晚辈应该陪著站立,不可以自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 2. 现场演练:(5分钟) 1)演练前,老师简要介绍演练项目: 现在假设我是长辈,从门口进来,我不坐,你们也不坐;我让谁坐,谁才坐。 2)演练中: 老师从门口进教室,全体同学应主动起立; 老师询问个别同学学习《弟子规》的情况,待对方答毕,让其坐下,他才坐下。其他同学仍需站着,直到老师让其坐下。 3)演练后,老师总结同学的表现,纠正错误,并说明正确的做法 3. 坐姿训练:(5分钟) 观摩各种坐姿的图片,老师指出对错,并让同学训练正确坐姿 4. 情景小品:公车上(5分钟) 1)表演前,老师简要介绍情景小品: 小品名称:公车上 小品道具:一张凳子 角色介绍:妈妈(老师饰)、孩子(当场抽一同学饰) 场景描述:妈妈带着她的孩子上公车,孩子正好看到车上有一个空位子。同学们,假如你是那个孩子,你会怎么做? 2)表演小品 3)表演完毕总结:说明小品中孩子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妈妈或其他年长的乘客坐空位。

四、教授“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8分钟) 1. 解释该句:(3分钟) 与尊长交谈,声音要柔和适中,回答的音量太小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 要点强调:1)声音不能轻得让长辈听不清 2)声音也不能大喊大叫地太响,让人感觉没有礼貌和教养 3)如果周围环境很吵闹,那么对长辈的说话声可适当加大,或者稍微起身靠近长辈说话 2. 现场演练:(5分钟) 当场抽两名同学,一名饰演老人,另一名饰演小朋友。对话如下: 老人:你中饭吃了吗? 小朋友:(随机回答) 老人:你最爱吃什么菜? 小朋友:(随机回答) 五、教授“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12分钟) 1. 解释该句:(2分钟) 有事要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当长辈问话时,应当专注聆听,眼睛不可以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2. 现场演练:(5分钟) 1)演练前,老师简要介绍演练项目: 让同学们全体起立,转身向后,背对老师。然后老师会随机问同学问题,被叫到的同学需转身看着老师对答交流。 2)演练中,举例如下: 老师:倩倩,今天《弟子规》课程是哪个老师教的啊? 倩倩:(需转身看着老师回答) 老师:甘智水,过几天就是新年了。你元旦放假准备做什么? 甘智水:(需转身看着老师回答) 3)演练后,老师总结同学的表现,纠正错误,并说明正确的做法 3.“视勿移”的礼仪训练:(5分钟) 1)训练前,老师介绍“视勿移”的扩展应用: 不仅是对长辈回答时要看着对方,视线不要游移离开。我们不管对谁说话,都要“视勿移”看着对方,才是尊重别人。 2)训练前,老师介绍“视勿移”的礼仪训练项目: 同学两人一组,起身相对,互相简单交谈、自我介绍姓名。举例如下: A:你好,我叫张悦然 B:你好,我叫岭岭 3)训练中:全班同学可分成若干组同时训练,每个同学都参与礼仪训练。 4)老师总结同学的表现,纠正错误,并说明正确的做法

弟子规,让弟子更规矩!

《弟子规》,让弟子们更规矩! ——《弟子规》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神有无穷宝藏。经典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走进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像《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更是家喻户晓。其中,《弟子规》集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之精华,是圣贤学问的根基。作为语文教师,首当其冲的应该担负起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规范的重任。面对当今社会,培养如何做一个善良有礼的高尚之人,建立和谐社会就成为我们人民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案例主题】 五一假期刚刚过去,一些游客不文明行为的信息铺天盖地的袭来,不文明的方式也花样百出,有的游客还被列为“全国游客黑名单”中。假期间游客的伤亡数据也在逐年呈上升趋势。游客的安全,孩子们的安全问题,总是我们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啊,有什么还比人的生命更为重要呢?同样,安全教育,也是每个学校教育问题中的重中之重,不管是放假前,还是开学后,学生的安全问题总会被视作最重要的一课,足见学生安全的重要性。为此,教育部联合各大电视台也推出了几期安全教育类的节目,收视率极高,受到家长、老师的一致好评。最近我正准备一节关于阅读《弟子规》的校内公开课,于是我就萌发了通过阅读《弟子规》,让学生在学习做人道理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活动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列典籍,有定处,看读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损,就补之。”,片段内容,并理解其意思。培养学生爱书、护书的良好习惯。

2.通过“忆、说、读、写”等系列活动, 让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 3.通过编写《新编弟子规》,让学生有效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弟子规书本; 2.学案。 【教学步骤】 一、复习错误!未指定书签。导入,巩固旧识 1.学生跟随视频背诵前面的内容。 2.以抢答的形式进行给上句答下句的活动,并用简单的动作表示每句话的意思。 (1)亲有疾,,昼夜侍,。 (2),勿饮酒。醉为丑。 (3)骑下马,,,百步余。 (4)朝起早,,老忆至,。 【教学意图】抢答部分设计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配乐吟诵《弟子规》是让孩子感受浓郁的古典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二、进入主题,学习新知 1.出示图片,学生交流图片中的内容,找出图片中体现所示内容的句子 (1)出示图片1内容:(列典籍,有定处,看读毕,还原处。) (2)出示图片2内容:(虽有急,卷束齐,有缺损,就补之。) 学生指名读,领读这两句话。 2.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背诵这两句话,并与同桌合作检查背诵情况。 【教学意图】出示图片,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找一找,读一读的设计让学生与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了亲密接触。在课堂中背诵,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教师提问,感悟句子,补充故事《鲁迅爱书》 ①交流感受。

精讲弟子规第十讲

精讲《弟子规》第十讲 (2012-08-14 12:50:38) 标签:分类: 今天讲到《弟子规》第二篇《出则悌》中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小培养,无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从小教育孩子,让孩子养成正确的习惯,因为一言一行都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德行。 昨天有个朋友对我说,他心里孝顺就行了,心里有慈悲心就行了。我就跟他说,那你也不用真的吃饭了,心里想想就行了,你看看十天不吃饭是不是照样能把你饿死。 我们做任何事情,不光要心里认识到,更重要的是言语、行为也要体现出来,这才叫言行一致,才能真正做到身体力行。 比如吃饭时,我们一定要先让父母坐下,等父母先动筷子,我们再动,这样才不失为人子女。可是现在我们很少看到这样的景象了。我去过很多朋友家,看到的大多是父母孝顺儿女,很少看到儿女孝敬父母。 我们要反省一下自己,我们是不是爱孩子爱得如皇帝一般,对父母却像对乞丐一样,我们在生活细节上面是否能真正落实“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我们自己有没有形成这种意识。这个很重要。 我在家里每次买完东西以后,就对儿子说,这些是买给爷爷奶奶的;我没有说过是买给我们自己的。很有意思,孩子每次把东西给完爷爷奶奶以后,还会说,妈妈没有,爸爸没有,还会自动地拿些东西来给我们。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会影响到孩子。我们一定要去感化大家,不要去教育,你教育别人会很烦恼、会很痛苦,而感化是通过我们自身的言行,让别人从心里意识到要改正,要向善。 现在每次看到我妈在厨房里做好饭,我都要主动去把饭菜端出来,要不然会觉得很惭愧。以前我妈给我端菜端饭,我也觉得很正常,我是她儿子嘛。可现在学了《弟子规》我才明白其实不正常,我们把许多原有的为人子女的礼节都忘掉了,还认为父母为我们的付出都是正常的。 希望我们各位朋友、各位学友,家里有老人的话,有任何好吃的东西一定要先给老人吃。现在好多人家里有了好吃的都是先让自己的子女吃,却不是先孝敬父母。 我还碰到过一个家庭,老人家过80岁大寿,祝寿的人多得不得了。可在主座上坐的却不是老寿星,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他儿子给父亲过寿,请了一位很了不得的领导,就让领导坐了主座。你看这成了给领导过寿,不是给老人过寿了。这种颠倒的程度让我们没有了人的味道。

弟子规120课教学设计

弟子规》第一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是圣人孔子的教诲,是对做人道德和人们日常行为规范的总结,里面包含待人处事的道理和具体的方法。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优良性格养成的起点。“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播下行为的种子,就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一个人有道德才能高尚,有教养才能文明,有礼貌才能成功。所以,人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做人;不会做人,这一生也休想有很好的成就。做人最主要的根本,从孝悌来入门。《弟子规》这一本书,可以说完全融入儒家经典的精华。然而第一章总叙述却又是整本书内容的概括,起一个统领全书的作用。这一章教导所有学生、弟子,应该要如何尽到一个人的本分。后头展开来看,完完全全都是教我们如何落实。我们明白《弟子规》的纲领之后,我们也要深入它的义理所在,能完全明了它的内容义理所在,我们才有办法去落实。 二、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借助拼音自己朗读,并能熟读成诵; 2. 结合“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来了解“大圣人”孔子; 3. 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4. 诵读《弟子规》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三、设计理念 1. 第一章开宗明义篇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弟子规》这本书的内涵,知道做人的基本道理,结合书中的故事了解“大圣人”--- 孔子。

2. 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同桌拍手读、男女生对读、表演读、演唱读,让学生充分多读,使其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喜欢上读《弟子规》。 四、教学流程 (一)、音乐导入,设疑引出孔子播放《弟子规》演唱版,激发学生学习弟子规的兴趣。 提问:大家喜欢听吗?想不想和里面的小朋友一起学着唱唱?那好,请同学们拿出《弟子规》这本书,知道这本书里面的教诲都是谁说的吗?(出示孔子画像),老师利用讲故事的形式讲述书本第3 页的《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猜猜"弟子规" 是讲什么的呢? (二)、自由诵读、整体感悟。 1、读一读,想一想,《弟子规》主要的内容有哪些?是什么意思? (板书:孝、涕、谨、信、爱、仁、学文。) 2、原文是怎样介绍这些内容的?了解先后次序; 3、同桌拍手读、男女生对读、演唱读、表演读; 4、提示:在这些内容中,作者为什么把"学文"放在后面呢?难道学习文化知识不重要吗? (三)、交流方法展示成果。 1 、同学们喜欢用哪种方法学习《弟子规》? 2、请自由组合,一起商量商量,准备表演。 3、学生交流、准备。 4、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演绎弟子规。 5、小结:我们班同学真是多才多艺,学习方法很巧妙,很有趣。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用上这些有趣的方法,还可以创造更多的新方法,使我们的学习更加有趣。

第26、27课弟子规

第二十六课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教学内容: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教学目标: 1、认识“盥、兼、漱、溺、辄”几个字,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2、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意识。 教学重难点:会读、会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 一、力行反馈、情境导入 1、复习:生齐背上节课的内容: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并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2、师:孩子们,你们做得真好,早上都能按时起床了,但是起床后你们都做些什么呀?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七讲《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二、理解含义、表演导行 1、认识生字,熟读成诵 (1)出示“盥、漱、溺、辄”几个字请学生认一认。 (2)出示句子,读书检测: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分行赛读。 2、释义 盥:洗手(脸)溺:指小便。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早晨起床后,一定要先洗脸、刷牙、漱口,每次大小便完后都要把手洗干净。这种良好的卫生习惯应该在小时候就养成。这样做可以预防病菌入口,也可以避免“身有伤,贻亲忧”。 3、借助故事,强化理解 不拘小节的王安石 王安石是宋朝最有名的宰相之一。不过他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不讲究衣着的卫生。他不爱洗澡,不爱换洗衣服,整天总是脏兮兮的。有一次,皇帝召见王安石和几位大臣商议大事。谈话间,一只虱子从王安石的衣领里爬出来,爬到了他的脸上。皇帝看到后,偷偷地笑了,可王安石一点也不知道。后来,这件事成了人们的笑谈。王安石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而他的仪表真是糟糕啊! 说一说:听了刚才这个故事,你想对王安石说些什么呢? 讲卫生的苗苗

有一个叫苗苗的孩子,她的父母特别注意讲卫生。妈妈告诉她,要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尤其是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苗苗问:“为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妈妈告诉她:“因为手上摸了脏东西,在吃饭前不洗干净,吃进肚子里就会生病,肚子里就会长出虫子来,有虫子,就要去医院打针吃药了.”等她稍大一点,妈妈还进一步告诉她,饭前便后洗手可以预防各种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于是,苗苗每天早晨起床后,自己洗脸洗手。尤其是吃饭前,从来都不用人提醒,自己主动去洗手,口里还念念有词,洗完手,要甩三下,把自己手上的水甩干。有时大人一忙,吃饭前忘记了洗手,她总是及时提醒大人。 说一说: (1)苗苗是怎样讲究卫生的? (2)为什么要做到“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4、表演导行 请学生上台表演如何刷牙、洗脸。 师:教给学生洗手的方法:(教师边说边演示) 1、首先用流动的温水冲洗手部,应使手腕、手掌和手指充分湿。 2、用香皂均匀地涂抹手掌和手背,并两手互相揉搓,要特别注意清洗指尖和指甲缝。 3、再用清水冲洗,冲洗是把手尖向下,双手下垂,让手把香皂泡沫顺手指冲下。 4、每次洗手时要重复两遍。 5、整个洗手时间不应少于30秒。 6、洗完手后要用干净的个人专用毛巾或一次性消毒纸巾抹干双手,并勤换毛巾。 三、拓展延伸、实践运用 (一)练一练:练习刷牙 (1)说明刷牙的重要性。 (2)以模型讲解刷牙法。 (3)请全体小朋友使用自己的牙刷练习一次。 (4)检视镜中自己的牙齿是否洁白无垢。 (二)实践运用 1、判断:他们的做法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1)、小丽都三年级了,可她从来不刷牙漱口。妈妈总提醒她,她就不听。()2)、小红说天天早晚刷牙真麻烦,不用天天刷牙的。()

《弟子规》第二十五课教学设计

《弟子规》第二十五课教学设计(五年级) 应家浮墩小学杨诚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正确朗读韵文,达到熟读成诵。 过程与方法:读中感悟,结合故事,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并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和“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谦虚的态度和知错就改的习惯,并懂得在生活中向品德高尚的人学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理解正文意思,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做到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和“荣”。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新课 1、在上课的开始,请同学们观看一个动画片《狐狸和乌鸦》,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认真思考:故事讲了狐狸和乌鸦的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动画故事——《狐狸和乌鸦》) 2、指名回答。 3、老师提出疑问:乌鸦的肉为什么会被狐狸叼走呢? A生答:乌鸦唱歌了。 B生答:乌鸦上了狐狸的当。 师问:那乌鸦为什么会上狐狸的当。 生答:乌鸦太爱听好话了。 生答:乌鸦太骄傲了。 生答:乌鸦太爱表现自己了。 4、揭题 乌鸦因为喜欢听好话、称赞的话、奉承的话,失去了到口中的肉,那如果我们人也专门喜欢听好话又会怎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子规》中的第25课。(板书:第二十五课) 二、学习正文 1、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81页,同学们先自己轻声地读一遍,要读正确,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2)指名读并评议其读得正确性。 (3)全班齐读。 过渡:刚才同学们读得很正确,现在老师还要请同学们读一遍,要读得比刚才理流利、顺口些,等会儿,我们男女生赛读。 (4)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要读得流利些、顺口些,读出它的韵味(老师打拍子,学生读)。(5)男女生赛读。 2、理解课文含义 过渡:我发现我们班的朗读水平真高!可是我们读了那么多遍课文,还不知道课文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再来认真读一读,结合下面的释解思考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1)学生边读边思考,并同桌互相说说每句话的意思,老师巡视并适时指导。 (2)下面谁来说说你知道哪句话的意思。(适机板书课文) (3)指名解释全文。 (4)全班把全文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5)小结:我们知道如果我们“闻过怒,闻誉欣”就会造成“损友来,益友却”(板书“”如果我们做到“闻誉恐,闻过欣”就能“直谅士,渐相亲”(板书“”

传统文化国学课堂优质课教案

传统文化国学课堂优质课教案

传统文化国学课堂优质课教案 相关热词搜索:国学传统文化课堂课教案国学传统文化手抄报中国国学是传统文化吗国学传统文化宣传画 篇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篇二: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连镇逸夫小学:王晓伟 一、指导思想 国学经典诵读,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难点: 1.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充分利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导入 让学生体会意境,感受语感。 二、听音乐感受 1. 出示课件《话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2. 教师范读。认真听,体会语境。 3. 6. 自由练习朗读

4. 齐读,扫清错别字。 5、个别抽读,教师注意正音; 6、全班齐读。提高学生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合作探究。 谈感受,提升朗读 1、学生谈一谈对于时间飞快的感受; 2、学生谈一谈如何节约时间; 3、学生带着感受到的再有感情地朗读; 四、拓展延伸。 世界上的许多东西都能尽力争取和失而复得,只有时间难以挽留。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时间永不回头。诗人以通俗流畅的语言,明白如话的句子劝勉人们要珍惜时间,勿虚度年华,莫荒废光阴。 篇三:传统文化教案全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1《诗经》 1-1硕鼠(《诗经.魏风》) 教学目标: 1、背诵硕鼠,借助译文理解古文含义。 2、了解《诗经》的大体内容,读背其他相关的反映人民生活和不满情绪的诗歌。 3、完成成长阶梯,让学生学有所得。 课前准备:相关的《诗经》的资料以及与本课有关的《诗经》中的作品。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浏览本册教材的编排,让学生对国学启蒙这门课程的性质有认识,能喜欢本门课程。 二、学习《硕鼠》。 1、学生自读《硕鼠》,能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包含的感情。 3、学生读译文,体会文章的含义。 4、再读文章,读出文章包含的感情。 5、理解文意:重点理解以下字词句子: “硕”是大、肥的意思,直呼奴隶主剥削阶级为贪婪可憎的大老鼠、肥老鼠,不但形象地刻划了剥削者的丑恶面目,而且让人联想到“老鼠”之所以“硕”大的原因,正是贪婪、剥削的程度太大了,从而激起对剥削者的憎恨。 从“无食我黍”“我麦”到“我苗”,反映了奴隶们捍卫劳动成果的正义要求,同时也说明了奴隶主的贪得无厌,奴隶们被剥削的深重,举凡一切劳动果实,都被奴隶主所吞没。从“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肯德”到“肯劳”,揭露了奴隶主忘恩负义的本性。奴隶们长年的劳动,用自己的血汗养活了奴隶主,而奴隶主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