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常用中成药的使用

常用中成药的使用

常用中成药的使用(一)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谢海洲
谢海洲,1922年出生,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任全国第一批和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共带徒4名。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16名。出版专著20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科普文章350篇。近20年来,主要从事中医痹症、脑髓病、神志病、血液病的临床研究,以老年痴呆症为主攻方向。先后到比利时、荷兰、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和日本讲学,并被邀至沙特、阿联酋为王室人员治病。


中成药是成以备用的意思,相当于西药成瓶的药,如深海鱼油、洋参维他。前者为一味药,后者为多味药,中成药也是这样,少则一味,多则几十味,甚至近百味,都以制成品备选用。
中成药始于《肘后备急方》。书中首次提出"成药剂",成批生产贮备,以方便临床急需。
由于中成药信誉好,可自选自购,故北京人称之为"问病吃药"。所谓"问病吃药"就是老百姓有不适自己向药店老先生说明,老先生告诉你用什么药,如何用药,直到恢复。

1 中成药与汤药
汤者荡也,急病用之,取其速效。国家曾颁布有十几种急救药,其中有针剂,同时也有部分丸散,用于抢救,可与西药救急药并用,或单独应用。
一般说来,在群众中,急性病服汤药,病愈恢复期服成药,或医生处方配制成药,以助恢复。

2 剂型改进与系列中成药
除传统剂型--丸散膏丹外,现在能见到的剂型有针剂、输液(如清开灵、醒脑静)膜剂、喷雾剂、坐剂、涂搽剂(爽身粉),即所谓的三小、三效(速、高、特效)、五方便(携带、服用、贮存、保管、运输)系列中成药。在传统中成药有其雏形,没有其名称,如风热型感冒、风寒型感冒、暑湿型感冒等用不同的传统中成药。剂型改革后这方面更明确了,如辽宁本溪三厂生产的胃肠系列冲剂、感冒系列冲剂、风湿病系列冲剂等,以后又改为颗粒剂。
剂型改革应进行三期临床、四期临床,才能赶上形势。如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朱颜大夫将《医学心悟》方"止嗽散",改进剂型为"六四止咳片"(顾名思义是1964年新出现的新剂型古方成药),当时采用的剂改方法是很粗糙的。如"煮提"(主要用水,间用酒、醋,偶用有机溶媒)浓缩制成流浸膏。"提取"挥发油,"研粉末"(指贵重药如珍珠、犀角、羚羊、牛黄、血竭等)浓缩液,加入提取液,兑入研细粉制成干浸膏--烘干(有细料不宜超过60℃)压片。如此仅能

提取至1∶6(提取液∶原药材),若能达到1∶8乃至1∶10则效果更好。
目前,免煎新剂型还停留在试用阶段,而且药价贵1/3强,且有的冲服后不是茶,而是藕粉糊。至于中成药改进剂型也只有几种能推广,如清宁丸改为新清宁片,每服6片,相当1丸。冲剂要服1.5~2包有些辅助作用,有的病人还是以汤药为主,成药为辅。
凡用汤药一般为7、9、11、13味,个别人用至21味,一般不能再多了。传统中成药24味是普通的中等量,个别的有多至99味者,这是因为中成药照顾面广,不能单打一,如羚羊清肺即24味,用于急性肺系感染。

3 临床常用的中成药
3.1 咳嗽
咳嗽在中医学既作为一个独立的证候,又系多种病证的一个症状。可见于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病。
3.1.1 风寒袭肺
(1)桂龙咳喘宁胶囊:桂枝、龙骨、半夏(法)、黄连。功效为止咳化痰,降气平喘。用于风寒或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气喘、痰涎壅盛等症,以及急、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中外感风热忌服;服药期间忌烟、酒、猪肉、生冷。
(2)蛇胆陈皮液:蛇胆、陈皮等。功效为散风顺气,止咳化痰。用于感冒、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喘、痰多等症。临床中风热咳嗽、肝火犯肺、阴虚咳嗽患者不可滥用。
3.1.2 风热犯肺
(1)川贝枇杷糖浆:川贝母流浸膏、枇杷叶、桔梗、薄荷脑。功效为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用于感冒咳嗽及支气管炎。临床中外感风寒或阴虚久咳者忌服。
(2)急支糖浆: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麻黄。功效为清热化痰,宣肺,止咳,平喘。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感冒后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中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燥热之品。
3.1.3 风燥伤肺
(1)止咳橘红丸:化橘红、陈皮、法半夏、茯苓、甘草、紫苏子(炒)、苦杏仁(去皮炒)、紫菀、款冬花、麦冬、瓜蒌皮、知母、桔梗、地黄、石膏。功效为清肺润燥,止嗽化痰。用于肺热燥咳,痰多气促,口苦咽干。临床中忌食辛辣油腻;阴虚久咳者忌服。
(2)贝母梨膏:川贝母、梨膏。功效为润肺止咳化痰。用于咯痰不爽,咽喉干痛。
3.1.4 痰热壅肺
(1)竹沥膏:竹沥油、饴糖。功效为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用于咳嗽,咽痛,痰黄粘稠,口舌干燥,气促而喘、舌边尖红。临床中外感风寒而咳者忌服。
(2)复方川贝止咳糖浆:川贝母、枇杷叶、桔梗、麻黄、百合、百部、陈皮、桑白皮、化橘红、薄荷、五指毛桃、重楼、苦杏仁、麦冬、甘草、薄荷脑、紫苏子、天花粉。功效为镇咳祛痰,润肺定喘,

清泻肺热。用于伤风咳嗽,痰多,气喘。临床中阴虚久咳者忌服;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慎服。
(3)清肺抑火丸:黄芩、知母、栀子、浙贝母、黄柏、苦参、桔梗、前胡、天花粉、大黄。功效为清肺止咳,化痰通腑。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稠粘,口干咽痛,大便干燥。临床中孕妇慎用;风寒咳嗽、脾胃虚寒者忌服。
(4)橘红丸:化橘红、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紫苏子(炒)、紫菀、款冬花、瓜蒌皮、浙贝母、地黄、麦冬、石膏。功效为清肺,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出,胸闷口干。临床中阴虚久咳者忌服。
3.1.5 肝火犯肺
黛蛤散:青黛、蛤壳。功效为清肝利肺,降逆除烦,清热除痰。用于肝肺实热,头晕耳鸣,咳嗽呕吐,肺痿肺痈,咽膈不利,口渴心烦。临床中肝、肺无实热者忌服。
3.1.6 痰湿壅肺
二陈丸: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生姜。功效为祛痰湿,理气滞,止咳嗽。用于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3.1.7 肺阴亏虚
(1)二母宁嗽丸:知母、玄参、罂粟壳、麦冬、款冬花、紫菀、苦杏仁、百部、浙贝母。功效为清肺润肺,化痰止嗽。用于虚劳久嗽,春秋举发,咳嗽痰喘,骨蒸潮热,音哑声重,口燥舌干,痰涎壅盛。临床中不可久服,孕妇忌用,寒证咳喘、肾不纳气喘证不宜使用,各种证型的咳嗽初发时不宜使用,对本品过敏者忌用。
(2)百合固金丸:百合、地黄、熟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当归、白芍、桔梗、甘草。功效为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肾阴虚,燥咳少痰,痰中带血,咽干喉痛。临床中脾虚便溏、饮食减少者慎用。
(3)秋梨润肺膏:秋梨、款冬花、百合、川贝母、麦门冬、冰糖、蜂蜜。功效为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用于阴虚肺热引起的咳嗽气短,痰少质粘,口燥咽干,喉痛声哑。临床中湿盛痰多者不宜应用。
3.1.8 肺气亏虚
人参固本丸:人参、地黄、熟地黄、山茱萸(酒炙)、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麦冬、天冬。功效为培补元气,滋阴填精,制相火,退虚热。用于阴虚气弱,虚劳咳嗽,心悸气短,骨蒸潮热,腰酸耳鸣,遗精盗汗,大便干燥。

3.2 呕吐
指胃内容物逆涌而出的病证,常见于西医学的急性胃炎、贲门痉挛、幽门痉挛、胰腺炎及颅脑疾病等。
3.2.1 脾胃虚寒
香砂胃苓丸:木香、砂仁、炒苍术、制厚朴、炒白术、陈皮、茯苓、泽泻、猪苓、肉桂、甘草。功效为祛湿运脾,行气和胃。用于水湿内停之呕吐,泄泻,浮肿,眩晕,小便不利等症状。临床中孕妇慎用,阴虚内热以

及湿热互结者不宜使用。
3.2.2 邪气犯胃
小半夏合剂:姜半夏、生姜。功效为止呕降逆,燥湿化痰。用于水湿停聚,胃气上逆所致的呕吐痰涎,心下痞满,头晕,心悸等症状。临床中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
3.2.3 食滞胃肠
(1)开胸消食片:熟大黄、甘草、神曲、乌药、青皮、木香、麦芽、枳实、厚朴、山楂、槟榔、莱菔子。功效为开胸顺气,健胃消食。用于胸腹胀满,消化不良,呕吐恶心,停食蓄水,红白痢疾。临床中孕妇禁用,体虚者慎用。
(2)胃苓丸:炒苍术、制厚朴、陈皮、炒白术、茯苓、泽泻、猪苓、甘草、肉桂。功效为燥湿运脾,行气和中,利水消肿。用于脾失健运,湿浊内停,升降失常之呕吐,泄泻,腹胀,浮肿,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脉濡或沉缓。临床中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
3.2.4 痰饮停胃
顺气消食化痰丸:半夏、青皮(炒)、紫苏子、胆南星、陈皮(制)、莱菔子(炒)、沉香、麦芽(炒)、漳州神曲(炒)、生姜、山楂(炒)、葛根、苦杏仁、香附(醋炒)。功效为顺气散结,行气化痰。用于积食不化,胸膈胀闷,气逆不顺,咳嗽痰多,酒食生痰。临床中孕妇禁用,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
3.3 泄泻
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则泻出如水。与西医学中的腹泻含义相同。可见于急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等。
3.3.1 寒湿困脾
(1)不换金正气散:厚朴(姜制)、广藿香、半夏(制)、苍术(米泔水漂)、陈皮(制)、甘草(蜜炙)。功效为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用于脾胃不和,痰湿中阻,胸膈痞闷,寒热往来,霍乱吐泻,山岚瘴气。临床中孕妇慎用。
(2)加味藿香正气丸:广藿香、紫苏叶、白芷、白术(炒)、陈皮、半夏(制)、厚朴(姜制)、茯苓、桔梗、甘草、大腹皮。功效为解表和中,理气化浊。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3.3.2 肠道湿热
(1)芩连片:黄芩、连翘、黄连、黄柏、赤芍、甘草。功效为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脏腑蕴热,头痛目赤,口鼻生疮,热痢腹痛,湿热带下,疮疖肿痛。临床中体虚、孕妇慎用。
(2)葛根芩连片:葛根、黄芩、黄连、甘草。功效为解肌清热,止泻止痢。用于泄泻痢疾,身热烦渴,下利臭秽。临床中辨证属虚属寒者忌用。
3.3.3 食滞胃肠
胃肠安丸:木香、沉香、枳壳、檀香、大黄、厚朴、朱砂、麝香、巴豆霜、大枣、川芎。功效为芳香化浊,理气止痛,健脾导滞。用于消化不良所引起的腹泻,肠炎,菌痢,脘腹胀满,腹痛,食积乳积。
3.3.4

脾气亏虚
(1)人参健脾丸:人参、白术(麸炒)、茯苓、山药、陈皮、木香、砂仁、黄芪(蜜炙)、当归、酸枣仁(炒)、远志(制)。功效为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饮食不化,倒饱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等。临床中孕妇禁用,忌生冷油腻。
(2)附子理中丸: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功效为温中散寒,补气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临床中孕妇慎用,阴虚或热证患者忌用。
(3)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炒)、山药、白扁豆(炒)、莲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功效为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临床中实证、热证以及阴虚证慎用。
(4)理中丸:党参、白术(土炒)、甘草(蜜炙)、炮姜。功效为温中散寒,补气健脾。用于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胸满腹痛,消化不良。临床中孕妇慎用。
3.3.5 肾阳亏虚
(1)四神丸(片):肉豆蔻(煨)、补骨脂(盐炒)、五味子(醋制)、吴茱萸(制)、大枣(去核)、生姜(四神片为干姜)。功效为温肾暖脾,涩肠止泻。用于命门火衰,脾肾虚寒,五更泄泻或便溏腹痛,腰酸肢冷。临床中实证、热证及阴虚证忌用。
(2)固本益肠片:黄芪、党参、山药、补骨脂、赤石脂、炮姜、当归、地榆等。功效为健脾益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虚或脾肾阳虚致久泻久痢、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腹泻。症见腹痛腹泻,大便清稀,粘液便或粘液血便,腰酸乏力,形寒肢冷,食少腹胀,舌淡脉虚。临床中急性肠炎患者忌用,急性痢疾患者忌用,中医辨证属实证、热证以及阴虚证患者忌用。
3.4 便秘
大便秘结,系指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虽不延长而排便困难者。西医学中习惯性便秘与本病相当。
3.4.1 肠道实热
(1)龙荟丸:龙胆、芦荟、当归、大黄、栀子、黄芩、青黛、木香。功效为泻火通便。用于肝胆火旺,大便秘结,小便赤涩。
(2)复方牛黄清胃丸:大黄、牵牛子、栀子、石膏、芒硝、黄芩、黄连、连翘、山楂、陈皮、厚朴、枳实、香附、猪芽皂、荆芥穗、薄荷、防风、菊花、白芷、桔梗、玄参、甘草、牛黄、冰片。功效为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泻下通便。用于胃肠实热引起的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膈不利,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临床中孕妇慎用,阴虚火旺者不宜。
(3)润肠丸(浓缩丸):桃仁、羌活、大黄、当归、火麻仁。功效为润肠通便,养血祛风。用于实热便秘。临床中孕妇、体弱

及虚寒性便秘者不宜服用。
(4)番泻叶冲剂:番泻叶。功效为泻热行滞,通便。用于便秘,也可用于肠道手术、内镜、B超、腹部X线平片检查前的肠道清洁准备。
(5)清宁丸:大黄、绿豆、车前草、白术、黑豆(炒)、半夏(制)、香附(醋制)、桑叶、桃枝、牛乳、厚朴(姜制)、麦芽、陈皮、侧柏叶。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头晕耳鸣,目赤牙痛,腹中胀满,大便秘结。
3.4.2 肠道气滞
通便宁片:番泻叶干膏粉、牵牛子、砂仁、白豆蔻。功效为宽中理气,泻下通便。用于实热便秘,腹痛拒按,腹胀纳呆,口干口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滑数。临床中孕妇慎用,体虚者忌久服。部分患者服药后排便前有腹痛感。
3.4.3 脾虚气弱
便秘通:白术、肉苁蓉(淡)、枳壳。功效为健脾益气,润肠通便。用于虚性便秘,尤其是脾虚及脾肾两虚型便秘患者,表现为大便秘结,面色无华,腹胀,神疲气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
3.4.4 脾肾阳虚
半硫丸:半夏(姜制)、硫黄(制)、生姜(取汁)。功效为温肾通便。用于老年阳虚便秘。临床中不宜久服。
3.4.5 阴虚肠燥
(1)麻仁丸:火麻仁、苦杏仁、大黄、枳实(炒)、厚朴(姜制)、白芍(炒)、蜂蜜。功效为润肠泄热,行气通便。用于肠燥便秘。临床中纯由血少津亏引起的便秘不宜使用。
(2)麻仁润肠丸:火麻仁、苦杏仁(去皮炒)、大黄、木香、陈皮、白芍、蜂蜜。功效为润肠泄热,行气通便。用于肠胃积热,胸腹胀满,大便秘结。临床中孕妇忌用,纯属血少津亏引起的便秘不宜使用。

常用中成药的使用(二)
3.5 腹痛
腹痛指胃脘以下、耻骨以上的部位疼痛。
3.5.1 寒邪内阻
(1)厚朴温中丸:厚朴(制)、化橘红、干姜、草豆蔻、茯苓、甘草、木香。功效为温中行气,燥湿除满。用于脾胃寒湿,脘腹胀满,时作疼痛,泛吐清水,食少便溏。临床中热证慎用。
(2)暖脐膏:当归、白芷、乌药、小茴香、八角茴香、木香、香附、乳香、母丁香、没药、肉桂、沉香、麝香。功效为温里散寒,行气止痛。用于寒凝气滞,少腹冷痛,脘腹痞满,大便溏泻。临床中孕妇禁用,火热证禁用。
3.5.2 湿热壅滞
(1)大温中丸:厚朴(制)、苦参、陈皮、山楂(炒)、茯苓、白术(炒)、香附(制)、甘草、六神曲(炒)、青皮(炒)、苍术(炒)、针砂、白芍(炒)。功效为健脾祛湿,理气消胀。用于脾虚湿阻,气滞腹胀。临床中孕妇慎服。
(2)保济丸:钩藤、菊花、蒺藜、厚朴

、木香、苍术、天花粉、广藿香、葛根、茯苓、薄荷、化橘红、白芷、薏苡仁、神曲茶、稻芽。功效为解表祛痰,消化止呕。用于腹痛腹泻,噎食嗳酸,恶心呕吐,肠胃不适,消化不良,舟车晕浪,四时感冒,发热头痛。临床中外感燥热者不宜服用。
3.5.3 中脏虚寒
(1)代温灸膏:肉桂、辣椒等。功效为温中助阳,温通经脉,散寒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虚寒泄泻,腰背、四肢关节冷痛,慢性虚寒型腹痛。
(2)香砂理中丸:党参、干姜(炮)、木香、白术(土炒)、砂仁、甘草(蜜炙)。功效为健脾和胃,温中行气。用于脾胃虚寒,气滞腹痛,反胃泄泻。
3.5.4 饮食积滞
(1)枳实导滞丸:枳实(炒)、大黄、黄连(姜汁炒)、黄芩、六神曲(炒)、白术(炒)、茯苓、泽泻。功效为消积导滞,清利湿热。用于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大便秘结,痢疾里急后重。临床中凡久痛正虚,年老体弱以及妇女胎前后均应慎用。
(2)消食顺气片:蜘蛛香、草果(去壳)、鸡内金、糯米。功效为消食健胃。用于消化不良,气胀饱闷,食积引起的脘腹胀痛。临床中孕妇忌服。
3.5.5 气滞血瘀
(1)苏南山肚痛丸:白芍、川楝子、陈皮、木香、香附(制)、血竭、甘草、丹参、郁金、乳香(炒)、没药(炒)。功效为行气止痛。用于肚腹疼痛,食滞腹痛,胃气痛,月经痛,小肠疝气痛,胁痛。临床中孕妇禁用。
(2)舒气丸:大黄、青皮(醋炒)、槟榔、苍术(米泔水炒)、陈皮、香附(醋炒)、川芎、厚朴(姜制)、麦芽(炒)、莱菔子(炒)、山楂(炒)、枳实(麸炒)、三棱(醋炒)、六神曲(麸炒)、莪术(醋煮)、牵牛子(炒)、木香、枳壳(麸炒)、五灵脂(醋炒)。功效为消气破滞,理气止痛。用于胃肠积滞,胸闷脘痛,脘腹胀痛,呕恶便秘等症。临床中孕妇忌服,脾胃虚弱、大便溏薄者忌服。忌食生冷过硬之物。

3.6 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的病证。西医中的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胃粘膜脱垂、胃下垂等病症引起的急性胃脘部疼痛等均属此范畴。
3.6.1 寒邪犯胃
(1)良附片:高良姜、香附(醋制)。功效为温胃理气。用于寒凝气滞,脘痛吐酸,胸腹胀满。临床中孕妇禁用,阴虚火旺者禁用。
(2)胃得安片:白术、苍术、神曲、泽泻、川芎、海螵蛸、草豆蔻、莱菔子、陈皮(制)穴制?雪、瓜蒌、槟榔、甘草、马兰草、绿衣、枳实、麦芽、姜半夏、茯苓、黄柏、山姜子(制)、黄芩、干姜、香附

、厚朴、木香、紫河车。功效为和胃止痛,健胃消食。用于慢性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临床中阴虚火旺者禁用。
3.6.2 肝胃气滞
(1)气滞胃痛冲剂:柴胡、枳壳、白芍、甘草、香附、延胡索。功效为疏肝理气,消胀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等。临床中孕妇慎服。忌食辛辣、油腻之品。气郁化火者不宜服用。
(2)胃苏冲剂:紫苏梗、香附、陈皮、香橼、枳壳等。功效为理气消胀,和胃止痛。用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见胃脘痛窜及两胁,得口爱 气或矢气则舒,情绪郁怒则发作加重,胸闷食少,排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等。临床中阴虚内热、气郁化火及其他热证均不宜使用。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肥甘之品。
3.6.3 胃热炽盛
(1)左金丸:黄连、吴茱萸。功效为清肝泻火,降逆止呕,和胃止痛。用于肝火犯胃,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临床中孕妇忌服。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饮食。
(2)溃疡胶囊:瓦楞子、鸡蛋壳、陈皮、枯矾、水红花子、珍珠粉、仙鹤草。功效为敛疮生肌,制酸止痛。用于胃脘疼痛,呕恶反酸,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3.6.4 食滞胃肠
(1)开胸顺气丸:槟榔、牵牛子(炒)、陈皮、厚朴(姜制)、三棱(醋制)、莪术(醋制)、木香、猪牙皂。功效为顺气宽胸,理气和胃,消积化滞,活血止痛。用于停食停水,气郁不舒,胸胁胀满,胃脘疼痛。临床中老年体弱者慎用,孕妇禁用。
(2)保和丸:山楂(焦)、六神曲(炒)、半夏(制)、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炒)、麦芽(炒)。功效为消食导滞,化积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口爱腐吞酸,不欲饮食。临床中脾胃虚弱者、内无积滞者慎用。
(3)越鞠保和丸:栀子(姜制)、六神曲(麸炒)、香附(醋制)、川芎、苍术、木香、槟榔。功效为疏肝解郁,开胃消食。用于气郁停滞,倒饱嘈杂,胸腹胀痛,消化不足。临床中气郁而夹痰食者、久病及血虚者禁服。
3.6.5 瘀阻胃络
(1)胃疡安片:白芨、黄连、浙贝母、沉香、三七。功效为活血行气,收敛止血。用于胃脘胀痛,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临床中虚寒性胃脘疼痛者慎用。
(2)开郁老蔻丸:豆蔻、肉桂、丁香、山楂、当归、白术(麸炒)、大黄(酒制)、乌药、甘草、青皮、陈皮、莱菔子(炒)、砂仁、莪术(醋制)、枳壳(麸炒)、槟榔、草果(炒)、川芎、六神曲(麸炒)。功效为祛寒顺气,消食化积。用于寒湿积滞所致脘闷、胃痛、呕吐、便溏或大便秘

结。临床中孕妇忌服。忌生冷腥辣食物。
3.6.6 胃阴亏虚
(1)参梅养胃冲剂:北沙参、山楂、乌梅、红花、莪术、青木香、蒲公英、丹参、甘草、白芍、当归。功效为养阴和胃,化瘀止痛,清热消炎。用于胃痛灼热,嘈杂似饥,口咽干燥,大便秘结,浅表性胃炎,胃阴不足型慢性胃炎及各种胃部不适症。临床中慢性胃炎、有湿热阻滞正虚邪盛者忌服。
(2)胃安胶囊:石斛、黄柏、南沙参、山楂、枳壳、黄精、甘草、白芍。功效为养阴益胃,行气止痛。用于萎缩性胃炎,胃中嘈杂,上腹隐痛,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数等胃阴虚症状者。临床中孕妇慎用,有胃肠实热积滞者禁用。
3.6.7 脾胃虚寒
香砂和胃丸:木香、砂仁、陈皮、厚朴(姜炙)、香附(醋炙)、枳壳(麸炒)、广藿香、山楂、六神曲(麸炒)、麦芽(炒)、莱菔子(炒)、苍术、白术(麸炒)、茯苓、半夏曲(麸炒)、甘草、党参。功效为健脾开胃,行气化滞。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脘腹胀痛,吞酸嘈杂,大便不调等症。临床中阴虚和化热者禁用。

3.7 头痛
头痛既可作为一个症状单独出现,也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西医学中的感染性发热、高血压、颅内疾患、神经官能症、脑震荡后遗症、偏头痛等疾病均可出现头痛。
3.7.1 风寒证
(1)川芎茶调散:川芎、白芷、薄荷、荆芥、羌活、细辛、防风、甘草。功效为疏风止痛。用于风邪之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等伴随症状。临床中孕妇慎服,糖尿病患者慎服。
(2)正天丸:钩藤、白芍、川芎、当归、地黄、白芷、防风、羌活、桃仁、红花、细辛、独活、麻黄、附片、鸡血藤。功效为疏风活血,养血平肝,通络止痛。用于外感风邪,瘀血阻络,血虚失养,肝阳上亢引起的多种头痛。临床中孕妇忌用,实热头痛者忌用,对本品过敏者忌用。
3.7.2 风热证
(1)清眩丸:川芎、白芷、薄荷、荆芥穗、石膏。功效为散风清热止痛。用于风热头晕目眩,偏头痛,鼻塞牙痛。临床中阴虚阳亢的头痛禁用。
(2)牛黄上清丸:牛黄、川芎、菊花、黄芩、栀子、黄连、薄荷、连翘、白芷、荆芥穗、甘草、桔梗、黄柏、大黄、赤芍、当归、地黄、石膏、冰片。功效为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用于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临床中体弱便溏者忌用。
3.7.3 肝阳证
(1)镇脑宁胶囊:川芎、白芷、藁木、细辛、水牛角浓缩粉、丹参、猪脑粉。功效为熄风通络止痛。用于内伤头痛,伴有恶

心呕吐,视物不清,肢体麻木,头昏耳鸣等。
(2)天麻头风灵胶囊:天麻、牛膝、玄参、地黄、当归、杜仲、川芎、槲寄生、野菊花、钩藤。功效为滋阴潜阳,补肝肾,强筋骨。用于顽固性头痛,长期手足麻木,腰腿酸痛等。临床中外感头痛者忌用。
3.7.4 瘀血证
(1)大川芎口服液:川芎、天麻。功效为活血化瘀,平肝熄风。用于头风及瘀血型头痛。症见头晕脑胀,颈项不舒,肢体麻木,舌黯瘀斑等。临床中孕妇、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忌用。外感头痛不宜服用。
(2)脑震宁颗粒:当归、地黄、牡丹皮、川芎、地龙、丹参、茯苓、陈皮、竹茹、酸枣仁(炒)、柏子仁。功效为凉血活血,化瘀通络,安神定志,除烦止呕。用于脑外伤引起的眩晕头痛,烦躁失眠,健忘惊悸,恶心呕吐。临床中外感及虚证头痛者禁服,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食物。

常用中成药的使用(三)
3.8 眩晕
眩晕即眼花头眩。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可伴有呕吐、汗出、昏倒。西医学的美尼尔综合征、迷路炎、内耳药物中毒、晕动病、高血压、低血压、部分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临床表现以眩晕为主要症状者均属此范畴。
3.8.1 风阳上扰
(1)脑立清丸:磁石、代赭石、珍珠母、清半夏、酒曲(炒)、牛膝、薄荷脑、冰片、猪胆汁(或猪胆膏、猪胆粉)。功效为平肝潜阳,醒脑安神。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耳鸣口苦,夜寐欠安等。临床中孕妇及体弱虚寒者忌服。
(2)罗布麻茶(罗布麻叶片、冲剂):罗布麻叶。功效为清热,平肝。用于高血压病,神经衰弱等。本品药性缓和,在临床中多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
3.8.2 肝火上炎
(1)当归龙荟丸:当归(酒炒)、龙胆(酒炒)、芦荟、青黛、栀子、黄连(酒炒)、黄芩(酒炒)、黄柏(盐炒)、大黄(酒炒)、木香、麝香。功效为清肝泻火,通便。用于肝胆火旺,心烦不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胁肋疼痛,脘腹胀痛,大便秘结。临床中孕妇禁用。
(2)牛黄降压丸:牛黄、羚羊角、珍珠、冰片、黄芪、郁金、白芍等。功效为清心化痰,镇静降压。用于肝火旺盛,头晕目眩,烦躁不安,痰火壅盛,高血压病。临床中孕妇慎用。
3.8.3 痰浊上蒙
(1)半夏天麻丸:法半夏、天麻、黄芪(蜜炙)、人参、苍术(米泔炙)、白术(麸炒)、茯苓、陈皮、泽泻、六神曲(麸炒)、麦芽(炒)、黄柏。功效为健脾祛湿,化痰熄风。用于脾虚湿聚生痰,眩晕头痛,如蒙如裹,胸脘满闷。临床服用时忌食生冷油腻。
(2)同仁牛黄清心丸:当归、川芎

、甘草、山药、黄芩、白芍、麦冬、白术(麸炒)、六神曲(麸炒)、蒲黄(炒)、大枣(去核)、阿胶、茯苓、人参、防风、干姜、柴胡、肉桂、白蔹、桔梗等。功效为清热化痰,益气养血祛瘀。用于气血不足,痰热上扰所致胸中热,惊悸虚烦,头目眩晕,中风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神志昏迷,痰涎壅盛。临床中孕妇慎用。
(3)益血膏:黄芪、当归、川芎、益母草、菟丝子、大黄、木香、白芍、地黄、何首乌(黑豆酒炙)、枸杞子。功效为益气血,补肝肾。用于气虚血亏所致面色萎黄,精神倦怠,头晕目眩,妇女血虚,月经不调,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降低。临床中感冒发热期间忌服。
(4)安康颗粒:红参、银耳、当归、山药、猪脊髓、鹿茸、山楂。功效为安和五脏,健脑安神。用于头目眩晕,耳鸣耳聋,四肢倦怠,食欲不振,失眠多梦。临床中禁止空腹服用,邪实痰湿者不宜使用。
3.8.4 肝肾阴虚
(1)杞菊地黄丸(浓缩丸、胶囊、片、口服液):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制)、茯苓、牡丹皮、山药、泽泻。功效为滋肾养肝明目。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临床中脾虚泄泻者慎用。忌食酸性及生冷食物。
(2)天麻首乌片:天麻、白芷、何首乌、熟地黄、丹参、川芎、当归、制蒺藜、桑叶、墨旱莲、女贞子、白芍、黄精、甘草。功效为滋补肝肾,养血熄风。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眩晕头痛,口苦咽干,耳鸣耳聋,视物昏花,神疲健忘,鬓发早白,舌红少苔,脉象弦细;脑动脉硬化,早期高血压,血管性头痛,脂溢性皮炎见上述证候者。
3.8.5 瘀血阻窍
(1)愈风宁心片:葛根。功效为解痉止痛,增强脑及冠脉血流量。用于高血压性头晕头痛,颈项疼痛,冠心病,心绞痛,神经性头痛,早期突发性耳聋等。本品性凉,临床中脾胃虚寒者慎用。
(2)绞股蓝总甙片:绞股蓝总苷。功效为养心健脾,益气和血,除痰化瘀,降低血脂。用于高脂血症,见有心悸气短,胸闷肢麻、眩晕头痛,健忘耳鸣,自汗乏力,或脘腹胀满等心脾气虚、痰阻血瘀者。临床中极少数病人可有胃部不适感,继续服药可自行消失。

3.9 失眠
失眠是指初睡不能入寐,或稍睡即醒,或彻夜不眠的症状。西医学中的神经官能症、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等均可出现此症。
3.9.1 肝肾阴虚
(1)复方天麻颗粒:天麻、五味子、麦冬。功效为滋阴潜阳,益脑宁神。用于失眠健忘、神经衰弱以及高血压引起的头昏头痛。
(2)安神补心丸:丹参、五味子(蒸)、石菖蒲

、合欢皮、菟丝子、墨旱莲、女贞子、首乌藤、地黄、珍珠母。功效为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用于心悸失眠,头晕耳鸣。临床中偶有病人服药后自感轻微胃痛,食欲减退。
3.9.2 心脾两虚
(1)人参归脾丸:人参、白术(炒)、黄芪(蜜炙)、甘草(蜜炙)、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生姜。功效为益气养血,健脾安神。用于心脾两虚,心血不足所致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晕头昏,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舌淡苔白,脉细无力等症。临床中热邪内伏,阴虚火旺者慎用或禁用。
(2)珍合灵片:珍珠层粉、灵芝、甘草。功效为养心安神,健脾益气。用于心悸、失眠等。临床中痰热邪实者不宜用。
3.9.3 脾肾两虚
(1)安神补脑液:鹿茸、制何首乌、淫羊藿、干姜、甘草、大枣、维生素B1。功效为生精补髓,益气养血,健脑安神。用于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头晕乏力。临床中心火、血瘀、痰热等不宜服用。
(2)刺五加胶囊:刺五加浸膏。功效为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临床中邪实体壮者忌服。
3.9.4 气血两虚
(1)天王补心丸(液):丹参、当归、石菖蒲、党参、茯苓、五味子、麦冬、天冬、地黄、玄参、远志(制)、酸枣仁(炒)、柏子仁、桔梗、甘草、朱砂。功效为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用于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临床中脾胃虚寒、湿热内蕴者忌用。
(2)柏子养心丸:柏子仁、党参、黄芪(蜜炙)、川芎、当归、茯苓、远志(制)、酸枣仁、肉桂、五味子(蒸)、半夏曲、甘草(蜜炙)、朱砂。功效为补气养血,宁心安神。用于心气虚寒所致的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少神等症。临床中肝阳上亢者不宜服用。
(3)安神养心丸:熟地黄、琥珀、当归、白术(炒)、川芎、黄芪(制)、甘草、党参、酸枣仁(炒)、石菖蒲、白芍(酒炒)、远志(制)、茯苓。功效为补气养血,安神定志。用于气血两亏,机体衰弱,精神恍惚,惊悸失眠。临床中痰热邪实者不宜服用。
3.9.5 心肾不交
(1)健脑灵片:五味子、甘草、柏子仁(霜)、鹿茸、白芍(酒炒)、酸枣仁(炒)、地黄、当归、肉苁蓉(制)、熟地黄、茯苓、川芎、红参。功效为滋肾益气,宁心安神。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神经衰弱,眩晕尿频,失眠多梦。
(2)复方五味子酊:五味子、党参、枸杞子、麦冬。功效为滋阴补血,养心安神。用于过度疲劳,神经衰弱,健忘失眠等症。临床中表邪未解,痰热

内盛者忌用。
3.9.6 其他
(1)枣仁安神液:酸枣仁(炒)、丹参、五味子(醋制)。功效为养心滋阴,补肝安神,益智活血。用于心肝血虚,神经衰弱引起失眠健忘,头晕头痛。临床中肝火内扰,心火炽盛,痰浊内盛忌用。
(2)柏子仁丸:柏子仁、麻黄根(蜜炙)、半夏曲(炒)、党参、白术(麸炒)、牡蛎(煅)、麦麸(炒黄)、五味子(制)、大枣。功效为养心安神,和胃固卫。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夜寐不安,盗汗。临床中湿盛、痰热者忌用。
(3)朱砂安神丸:朱砂、黄连、地黄、当归、甘草。功效为重镇安神,清心泻火,滋阴养血。用于胸中烦热,心悸不宁,失眠多梦。临床中孕妇忌服。心气不足、脾胃虚弱者忌用。

3.10 汗证
汗证即出汗异常的病证。临床不同表现有: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肢冷息微者为脱汗;汗色发黄而染衣者为黄汗。西医学中的甲亢、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以及结核病等常可见出汗异常。
(1)玉屏风口服液:黄芪、防风、白术(炒)。功效为益气固表止汗。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白光白,体虚易感等症。临床中有外感不解者不宜服用。
(2)复芪止汗冲剂:黄芪、党参、麻黄根、白术(麸炒)、牡蛎(煅)、五味子(制)。功效为益肺健脾,固表护卫,复阴敛汗。用于汗证、习惯性感冒。临床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之品。佝偻病、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更年期综合征者服用本品时应作病因治疗。
3.10.1 阴虚内热
更年安片:熟地黄、何首乌、泽泻、茯苓、五味子、珍珠母、玄参、浮小麦等。功效为滋阴潜阳,除烦止汗,镇静安神。用于更年期潮热汗出,眩晕耳鸣,心烦不眠,血压不稳等。临床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之品。
3.10.2 气阴两虚
(1)虚汗停颗粒:黄芪、浮小麦、大枣、糯稻根、牡蛎(煅)。功效为益气养阴,固表止汗。用于气阴不足之自汗、盗汗。临床中外感发热、实热证者忌用。
(2)强身口服液:人参、麦冬、黄芪、五味子。功效为气阴双补,敛汗止渴。用于体质虚弱,心悸气短,虚汗口渴,体疲乏力,食欲不振。临床中实热证者不宜服用。

3.11 腰痛
腰痛即腰部疼痛。西医学的肾脏疾病、风湿病、腰肌劳损等均可出现以腰痛为主症。
3.11.1 寒湿腰痛
马鬃蛇药酒:马鬃蛇(干)、千斤拔(蜜炙)、黑老虎根、杜仲藤、桑寄生、龙须藤(蜜炙)、鸡血藤(蜜炙)、牛大力(蜜炙)、山苍子、半枫荷、走马胎、狗脊、金樱子。功

效为祛风湿,通经络,消肿痛,强筋骨。用于腰肌劳损,风湿之腰腿痛、关节痛。临床中孕妇忌服,风湿热者忌服。
3.11.2 肾虚腰痛
(1)杜仲冲剂:杜仲、杜仲叶。功效为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用于肾虚腰痛,腰膝无力,胎动不安,先兆流产,高血压等症。临床中阴虚火旺、实邪壅滞者忌服,糖尿病者忌服。
(2)壮腰健肾丸:狗脊(制)、金樱子、黑老虎根、桑寄生(蒸)、鸡血藤、千斤拔、牛大力、菟丝子、女贞子。功效为壮腰健肾,祛风活络,固肾摄精。用于肾亏腰痛,风湿骨痛,膝软无力,神经衰弱,小便频数,遗精梦泄等症。临床中跌扑外伤、湿热郁阻者不宜服用。
(3)炮天红酒:附子(制)、熟地黄、地黄、当归、续断、党参、仙茅、杜仲、肉桂、锁阳、肉苁蓉、枸杞子、蛤蚧、鹿茸、狗肾、大枣、川牛膝、山药。功效为温肾填精,强筋壮骨,益气养血。用于治疗精神萎靡,头晕耳鸣,腰膝酸痛,食欲不振,须发早白等症。临床中孕妇忌用,高血压病及湿热实邪者忌服。
(4)长春药酒:苍术、花椒、熟地黄、栀子、豆蔻、淫羊藿、牛膝、补骨脂、白芍、川木香、当归、杜仲、肉苁蓉、枸杞子、天门冬、白术、黄芪、砂仁、菊花、红花、丁香、地骨皮、甘草(炙)、五加皮、党参、地黄、茯苓。功效为暖肾益精,调补气血,强壮筋骨,祛风除湿。用于肾虚腰痛,遗精,风湿骨痛,气虚血弱。临床中孕妇忌服,湿热实邪者忌服。
(5)腰肾膏:肉苁蓉、八角茴香、熟地黄、补骨脂、淫羊藿、蛇床子、牛膝、续断、甘草、杜仲、菟丝子、枸杞子、车前子、小茴香、附子、乳香、没药、丁香、锁阳、樟脑、薄荷油、冰片、肉桂油、水杨酸甲酸、松香脂油膏、盐酸苯海拉明。功效为滋肾助阳,强筋壮骨,祛风止痛。用于肾虚性腰膝酸痛,肌肉酸痛。临床中孕妇忌服,阴虚火旺者忌服。

3.12 水肿
水肿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全身浮肿,甚至出现胸水、腹水。西医学的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内分泌失调,以及营养障碍均可引起水肿。
3.12.1 风水泛滥
肾炎解热片:白茅根、连翘、荆芥、杏仁(炒)、陈皮、大腹皮、泽泻(盐制)、茯苓、桂枝、车前子(炒)、赤小豆、生石膏、蒲公英、蝉蜕。功效为疏解风热,宣肺利水。用于急性肾炎,见有发热不恶寒或热重寒轻,头面眼睑浮肿,咽喉肿痛或口干咽燥,肢体酸痛,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脉浮数。临床中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3.12.2 水湿浸渍
五苓散(片):茯苓、泽泻、

猪苓、桂枝、白术。功效为温阳化气,利湿行水。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临床中孕妇忌服。
3.12.3 湿热壅盛
(1)肾宁散胶囊:西瓜翠衣、紫皮大蒜。功效为清热健脾,利尿消肿。用于急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临床中水肿严重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加服利尿药,但忌用汞制剂类的利尿药。
(2)肾炎片:一枝黄花、马鞭草、白茅根、车前草、葫芦壳、白前。功效为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用于急慢性肾炎和泌尿道感染。临床中正虚为主或水湿内停而无热者不宜服用。服药期间忌服辛辣刺激性食物。
3.12.4 脾阳虚衰
(1)肾阳消肿片:桂枝、泽泻、陈皮、香加皮、苍术、茯苓、姜皮、大腹皮、黄柏、椒目、冬瓜皮、益母草等。功效为健脾渗湿,通阳利水。用于急慢性肾炎引起的肢体浮肿,晨起面肿甚,午后腿肿较重,按之凹陷,身体困重,尿少,脘胀食少,舌苔白腻,脉沉缓等症。
(2)肾炎舒片:苍术、茯苓、白茅根、防己、生晒参(去芦)、黄精、菟丝子、枸杞子、金银花、蒲公英。功效为益肾健脾,利水消肿。用于脾肾阳虚型肾炎引起的浮肿、腰痛、头晕、乏力。临床中感受外邪较重,症见恶寒发热,咽喉肿痛明显,肿势增剧,小便短少者不宜使用。忌辛辣刺激之品。
3.12.5 肾气虚衰
(1)肾康宁片:黄芪、丹参、茯苓、泽泻、益母草、淡附片、锁阳、山药。功效为温肾益气,活血化瘀,渗湿固精。用于慢性肾炎,肾气亏损,肾功能不全所引起的腰酸疲乏,畏寒肢冷及夜尿增多。临床中忌食刺激性食物及有肾毒性的药物。
(2)济生肾气丸: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肉桂、附子(制)、牛膝、车前子。功效为温肾化气,利水消肿。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重,小便不利,痰饮喘咳。临床中孕妇慎用。
(3)桂附地黄丸:肉桂、附子(制)、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功效为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临床中忌食生冷油腻之物。

4 中成药的剂型及服法

剂型不同与疗效有关,散者散也,可扩散,少量应用,不宜大量服用。
改进剂型:胶囊(提取后制成粉装),针剂用于大输液中,如清开灵或醒脑静,片剂如新清宁片等。
成药组成一定注意保胃气、存津液,服后不应害胃,不应口干舌燥(伤津)。另外,治疗中还应注意益气养血、平肝解郁、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法的适当照应。或以佐使,或为辅助。
用量用法:组方之间,何药宜

之,何药宜少,彼此之间有一定比例。如左金丸中川连与吴萸之比,六一散中滑石与甘草之比。
服用法:饭前服,饭后服,还有饭间服,临睡前服,月经前服,月经后服,小儿服药法等都很讲究,均值得注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