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学重点

中医学重点

中医学重点
中医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了解: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的三大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形体结构基本物质机能活动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一体”的整体观。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二)恒动观念

是指在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应持有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三)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特点

一、中医学认知方法的总体特点:

是注重整体联系

是讲究系统原则

注重捕获灵感

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强

二、中医认知方法(难点)

司外揣内

注重整体研究

援物比类

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

了解: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地位,阴阳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

掌握:阴阳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第一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最初含义为阳光的向背:“向日光者为阳,背日光者为阴。”

(二)阴和阳的特征

“阳”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

“阴”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

(三)阴阳的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和可分性

(四)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

1、阴阳的对立制约

普遍存在的阴阳两种属性是相互对立的或相互斗争的。

2、阴阳互根互用

3、阴阳的消长平衡

4、阴阳的相互转化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阐释组织结构

(二)概括生理功能

(三)说明病理变化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五)指导治病

第二节五行学说

1.了解五行的来源、分类、与人体的对应规律及五行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

2.掌握五行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3.使用五行学说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脏腑间的病理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一)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定义为:

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二)五行的特性

(三)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直接归类(取象比类法)

间接推演(推演络绎法)

人体

五行

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华五志五液

木肝胆目筋爪怒泪

火心小肠舌脉面喜汗

土脾胃口肉唇思涎

金肺大肠鼻皮毛悲涕

水肾膀胱耳骨发恐唾

(四)五行的生克乘侮(难点)

1、相生:木→火→土→金→水

2、相克:木→土→水→火→金

3、制化关系:有生有克才能保证事物有规律地发展并维持平衡

4、相乘、相侮:

相乘: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被克的一方克制太过

相侮:指五行中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克我的一行反侮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用五行说明人与自然的统一

(二)解释生理现象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2、阐释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解释病理传变

1、相生关系的传变指病变顺着或逆着五行相生次序的传变

母病及子指病变由母脏累及到子脏

子病犯母病变由子脏波及母脏

2、相克关系的传变指病变顺着或逆着五行相克次序的传变。包括“相乘”与“相侮”。相乘相克太过为病

相侮意即反克为病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五)指导临床治疗

第三章藏象学说

掌握:脏腑的概念及组成,脏、腑的生理功能及特点;心、肺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与五官、五志、五液、五体的组织联系和生理现象。

掌握:肝、脾、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及与五官、五志、五液、五体的组织联系和生理现象;六腑的生理功能及特点。

理解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概论

藏象学说,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腑:内脏的总称

五脏:化生和储藏精气,包括心、肝、脾、肺、肾

六腑:受盛传化水谷和糟粕,包括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多具有藏的功能,包括胆、脉、脑、髓、骨、女子胞

第二节脏腑

一、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重点)

(一)心heart

心位于胸腔,有心包卫护于外,乃五脏之首,五行属火,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手少阴心之经脉属小肠,故与小肠相表里。

1、心的主要功能

(1)主血脉: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

(2)主神志(心藏神):是指心有统帅全身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2、系统联属

(1)心志为喜:心气血调和→喜乐有度

(2)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其华在面是指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可以由面部的色泽变化显露出来

(3)在窍为舌:心气通于舌

(4)在液为汗:心神调控汗液的分泌和排泄

(二)肺lung

肺居于胸腔高位,左右各一,故曰“华盖”。五行属金,手太阴肺经属肺络手阳明大肠,故肺与大肠相表里。外应于膻中。

1、肺的主要功能

(1)主气、司呼吸、朝百脉

(2)主宣发、肃降:

宣发:肺气向上向外的发散作用

肃降:肺气向下向内的通降与清肃的作用

(3)肺主通调水道

肺的宣发肃降对体内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具有疏通和调节作用。

(4)肺主治节:是对肺的一切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2、系统联属

(1)肺在志为悲

(2)肺在液为涕

(3)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4)肺开窍于鼻

(三)脾spleen

脾居隔下,位于中焦,五行属土。足太阳脾之经脉属脾络胃,故脾与胃相表里。

1、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

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喜燥恶湿(2)脾主升清

1)上输精微:上输水谷精微至心肺、头目,并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2)升举内脏: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定,防止内脏下垂。

(3)脾主统血

是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

原理:脾气的固摄作用(气摄血)

2.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脾化生精气以养肌肉

(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3)在志为思

(4)在液为涎

(四)肝liver

肝位于膈下,右胁之内,五行属木。足厥阴肝之经脉属肝络胆,故肝与胆相表里。

1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疏泄

调畅气机,助脾运化,调畅情志,调节生殖

(2)主藏血

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

肝有“血之府库”之称

2.肝的生理联属

(1)在志为怒

(2)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3)在窍为目

(4)在液为泪

(五)肾kidney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五行属水。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故肾与膀胱相表里。

1.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2)主水指肾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津液代谢的功能。

(3)肾主纳气

肾有帮助肺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肾主纳气的功能是肾主封藏功能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表现。

2、系统连属

(1)在志为恐

(2)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3)在窍为耳及二阴

(4)在液为唾

二、六腑的主要功能

(一)胆

胆附于肝,为六腑之一,又属于“奇恒之府”。胆与肝互为表里,通过经络相互络属,在功能上相互影响。

生理功能:

(1)贮存与排泄胆汁:胆汁的排泄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和调节

(2)主决断(参与精神意识活动):是指胆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

(二)胃(胃脘)(stomach)

胃的主要作用是受纳、腐熟水谷,称为“水谷之海”、“太仓”。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功能,又常概括称之为“胃气”。

生理功能

1.主受纳,腐熟水谷。

胃为“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临床强调“保胃气”。

2.主通降,以降为和

藏象学说以“脾升胃降”概括整个消化系统功能活动。

(三)小肠(small intestine)

作用在于消化而分清别浊。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生理功能

1、受盛、化物

2、泌清别浊

(四)大肠(the large intestine)

生理功能传导、排泄糟粕

(五)膀胱

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尿液

(六)三焦

形态未明,一般多从功能的角度在临床上常分为上焦、中焦、下焦。

三焦的一般功能:

1、通行原气:以三焦为道路,通行全身。

2、运行水液: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

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划分及功能特点:

上焦:指横膈以上胸部,包括心与肺,“上焦如雾”

中焦:指横膈以下至脐以上腹部,包括脾与胃。“中焦如沤”

下焦:指脐以下,包括肝、肾、小肠、大肠、膀胱等。“下焦如渎”

一.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难点)

(一)脏与脏的关系

1.心与肺(气与血的关系)

心血载气并维持肺之呼吸,肺气助心行血

2.心与脾

心血滋养维持脾运,脾运化水谷精微化生心血

心主血、脾统血血液运行正常

3.心与肝

心主血、肝藏血血液运行正常

心主神志、肝调节情志活动维持精神情志活动正常

4.心与肾

心肾水火相济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5.肺与脾

肺司呼吸、脾主运化聚于胸中,生成宗气

肺通调水道、脾运化水液水液代谢正常

6.肺与肝

一升一降,全身气机调畅

7.肺与肾

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肾主水(为主水之脏)水液正常输布排泄

肺司呼吸(为气之主)、肾主纳气(为气之根)共同完成呼吸运动

8.肝与脾

肝调畅气机,分泌胆汁,协助脾运、脾运化正常有利于肝之疏泄

肝藏血、脾统血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9.肝与肾

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肝肾同源

10.脾与肾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为生命之本

运化水液、气化水液水液代谢正常

11.肝与脾

关系最为密切,两者相辅相成,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二)腑与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六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津液的输布,废物的排泄等一系列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密切配合。六腑之间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

第三节精、气、血、津液

掌握:气的概念、来源、生成、分类和作用;血的生成及功能;津液的概念、形成、输布排泄和功能

一、精(energy)

精,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脏腑器官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对机体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气(gas)

(一)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中医学所说的“气”,可概括为两方面:

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

二是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如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二者相互联系,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功能表现。

(二)气的生成

气的生成与先天禀赋、后天营养及肾、脾胃、肺的功能密切相关,以脾胃的运化功能尤为重要。

三个方面:先天之精气,禀受于父母,藏于肾;二水谷之精气;三经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

(三)气的功能

1 推动作用

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血的循行,津液的输布,都要依靠气的激发和推动。

2 温煦作用

人体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主要依靠气的温煦作用的调节。

3 防御作用

气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的入侵。

4 固摄作用

表现于控制血液、汗液与尿液、精液等。

5 气化作用

气化有两个意义:

一是指精、气、津、血之间的相互化生。

二是指脏腑的某种功能活动。

(四)气的运行

“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五)气的分类

1 元气

2 宗气

3 营气

营气,主要由脾胃中的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之气中比较富有营养的物质。营气分布于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营运周身,发挥其营养的作用。

4 卫气

卫气,主要由水谷之气化生,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故又有“卫阳”之称。具有护卫肌表,抗御外邪入侵,控制汗孔的开合,调节体温,温煦脏腑,润泽皮毛等功能。

二、血(blood)

(一)血的基本概念

血是脉管中的红色液体,也是由脾胃水谷之精微所化生。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血的生成

血液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三)血的功能

对全身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滋润的作用。

四、津液(body fluid)

(一)津液的概念

津液是体内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唾液、胃液、肠液、关节腔内的液体以及泪、涕、汗、尿液等等。

从津液的性状来分:

津——清而稀薄(主要分布于体表,见于外则为泪、唾、汗等)

液——浊而稠厚(藏于骨节经膜、颅腔之间,以滑利关节滋养脑髓)

津液同源于水谷所化生,通常不予严格区分,合称“津液”。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

津液的输布,要依靠脾的转输,肺的宣降以通调水道,和肾的气化、升清降浊的作用。其中,尤以肾的作用最为重要。

(三)津液的功能

一有滋润、濡养的作用。

二是津液为血液的组成部分,并有调节血液浓度的作用。

五、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精与气、血的关系

精能化气、气能生精,精与气相互滋生、相互依存。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与血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称为“精血同源”。

(二)气与血的关系

1 气能生血血液的物质基础是精,而促使精化为血液,则有赖于气。

2 气能行血血液的循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敷布,肝气的疏泄,既所谓“气行则血行”。

3 气能摄血摄血,就是气对血液的统摄,使之正常的循行于脉管之中,而不致溢出于脉管外。

一般所谓“气为血帅”,实际上就是概括以上三方面气对血所发生的作用。

4 血为气母血能生气,血能载气。气存血中,血以载气的同时,血不断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水谷精微,使其持续地得到补充。

(三)气与津液的关系

1 气能生津津液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

2 气能行津津液在体内升降循环、输布排泄,全靠

气的推动和气化作用。

3 气能摄津即气能控制津液不致随意外泄。

4 津能载气、津能化气。指气蕴含于津液之中,以发挥其温煦、推动、固摄、气化的作用。(四)津液与血的关系

津液与血,都是液体,都以营养、滋润为其主要功能,所以二者都属于阴。

第四章病因病机

掌握:六淫的概念,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七情在病因学上的意义特点及精神因素在疾病防治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痰饮、瘀血的概念,形成和致病的规律;邪、正的概念及邪正与发病的关系。

第一节病因

病因归纳起来有:外感、内伤、其他致病因素、可致病的病理产物。

[六淫、七情、饮食、劳逸、痰饮、瘀血]

一、外感致病因素:六淫、疠气

(一)六淫

1 概念:

风(wind)、寒(cold)、暑(summer heat)、湿(moist)、燥(dryness)、火(fire),正常情况下为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称“六气”。异常情况下,若太过或不及,则称“六淫”或“六邪”。(1)风邪(Wind Evil):

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②风性善行而数变

③风为百病之长

④风性主动

(2)寒邪(Cold Evil)

寒为冬天的主气。寒邪为病,冬天多见。寒邪伤于肌表的称“伤寒”,寒邪直中脏腑的称“中寒”或“寒邪直中”。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阴盛则寒”,故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而出现寒象。

寒伤于表,五阳被郁――恶寒无汗,头痛身痛。

寒中于里,脾阳受损――脘腹冷痛,呕吐腹泻,四肢不温

②寒性凝滞

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的意思。阳气不足则气血津液运行不畅而受阻,“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气血凝滞不通而痛,如:脘腹冷痛,关节疼痛。

③寒主收引:

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寒邪侵袭人体,使气机收敛,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

④寒性清澈:临床出现排泄物或分泌物较清稀者,皆属寒邪致病。

(3)暑邪(Summer Evil)

暑为夏天的主气。轻为“伤暑”,重为“中暑”,暑无“内暑”。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邪为病。

②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邪属阳,阳性升发。

③暑多挟湿:夏令气候炎热,又多雨潮湿。

(4)湿邪(Moist Evil)

湿是长夏主气。长夏为夏秋之交,湿气最盛。有外湿、内湿之分。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①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

②湿性重浊:重:沉重之意。湿困于头,则清阳不升,头重如裹,昏昏欲睡;湿阻经络,肢体困倦乏力。

③湿性粘滞:粘——粘腻;滞——停滞。证候:如舌黄垢腻,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滞涩不畅。

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邪致病每易伤及人体下体。湿为阴邪,致病多出现下部的症状,如淋浊,带下等。(5)燥邪(Dryness Evil)

燥是秋天的主气,多见于气侯干燥的季节。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燥胜则干”:如口咽干燥,口唇皲裂,舌红少津,口干,大便干结,皮肤干燥,毛发不荣。

②燥易伤肺:

肺为娇脏,喜润恶燥;

肺主呼吸,与大气相通,肺合皮毛,开窍于鼻,而燥邪多从口鼻侵入,故最易损伤肺津。(6)火邪(Fire Evil)

火为热之极,二者程度不同,性质则一

外火——外感温热邪气;或风、寒、湿、燥、邪均能郁而化火,“五气皆能化火”。

内火——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和情志过激变化而生,“五志皆能化火”。肝火、心火、胆火。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火为阳邪,其性炎上:表现为人体上部症状:如壮热、烦渴、汗出。

②热易扰心神:出现失眠、狂燥妄动,神昏无语,口舌生疮,糜烂。

③火易耗气伤津:

原因:一、迫津外泄,使津液化汗丢失。二、消灼煎熬,阴津暗耗于内。故常见的口渴喜饮,咽干口燥,大便秘结等症;“壮火食气”即火热最能损伤人体正气,因而火热致病易出现气阴两伤之症。

④生风动血:劫耗阴液,筋脉失去滋润,肝风内动,热极生风。

生风:热极生风,见高热抽搐。

动血:火热灼伤脉络,血热妄行。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月经量多等。

⑤火热易致肿疡:火热之邪入于血分,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热邪侵犯人体血分,以疮疡红肿热痛,溃破流脓血者,为属阳属热。

(二)疫疠

二、内伤致病因素

内伤致病因素是指因人的情志活动或生活作息、起居饮食有违常度,直接伤及脏腑气血而发病的病因。内伤病因包括七情、饮食、劳逸等。

(一)七情

1 概念:七情指喜(glad)、怒(indignant)、忧(worried)、思(to think)、悲(sorrow)、惊(alarm)、恐(afraid)七种情志变化。七情本为人的正常精神活动,若突受刺激,或情志活动过久,则致病,‘内伤七情’。

(二)饮食

(三)劳逸

三、其他致病因素

四、可致病的病理产物

(一)痰饮(phlegm and retained fluid)

两者均为水代谢障碍而形成的病理产物。清稀的叫饮,稠厚的叫痰。

1 痰饮的形成:

肺、脾、肾、三焦功能失调,影响水液正常输布所致。

(二)瘀血(haemostasis)

1 瘀血的形成:

瘀血是指停滞于体内的血液,包括离经之血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

第二节病机

一、正邪相争

正邪相争,指疾病发生及其演变过程中,机体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的相互斗争。各种疾病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正邪斗争及其胜衰变化的过程。

实:邪气亢盛虚:正气不足

二、阴阳失调与发病(难点)

阴阳失调,是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的概称。

(一)阴阳失调与发病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维持着相对的、动态的平衡与协调,即所谓“阴平阳秘”。反之则病。

1 寒热病机

其病机概括为“阳胜则热”、“阴虚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

三、气机失常

气机失常又称气机失调,是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出现紊乱的概括,也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的内在表现。

(一)气滞

是指气机郁滞而流通不畅的病理状态。

(二)气逆

是指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状态。

(三)气陷

是指气虚病变基础上发生的,以气的上升不及、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

(四)气闭

是指气之出入障碍等出现突然闭厥的病理状态。

(五)气脱

是指气不内守,大量外逸,导致全身性严重气虚不足,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第五章四诊

掌握:望神、望色及望舌的内容;十问歌诀;切诊的部位方法及注意事项;人体的正常脉象及临床常见病脉和主病。

一、全身望诊

(一)望神(spirit)

即望精神,神是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精神、语言、目光、动作、反映力等,可分为有神、少神、失神、假神。

(二)望色(color)

1常色2 病色

(四)、望小儿指纹

三关部位小儿食指络脉分为风、气、命三关:食指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

(五)望舌

1望舌质

1 舌神

2 望舌色

淡白舌——色泽较正常淡红色要淡,发白色,主阳虚、血虚。

红舌——较正常淡红色要深,主热。

绛舌——即深红色,比红舌色还深些,主热重。见于内伤病、久病、阳虚、热入营血。

紫舌——比绛舌色又深为紫色。紫而干燥少津液是有热;紫而润属寒证,紫而有瘀斑是瘀血。

3 望舌形

在病理条件下舌形有变化,舌形鲜明润泽为荣,是津液未伤;舌体干瘪为枯,是津液已损;舌纹粗糙、坚硬为老,属实热证;舌体细腻略浮肿是嫩,主虚寒。

胖大舌舌体较正常人胖而大,胖而有齿痕属脾肾阳虚,或为痰湿水饮阻滞;胖而满口,色红是心脾有热;胖而紫可能是中毒。

瘦薄舌较正常舌瘦而薄,为阴血虚;瘀而色淡是气血两虚;瘦薄而红绛是阴虚火旺,津液受伤。

裂纹舌舌体上有明显的裂纹,主阴虚、血虚;裂纹而色降是热盛伤阴;裂纹而淡的是血虚;有芒刺(舌乳头增大)是热盛。

2望舌苔(fur)

1 苔质

薄苔——主病邪在表,病情轻。

厚苔——主病邪在里,病情较重。

舌苔由薄转厚,是病邪由表入里,由轻转重,为病进。由厚转薄,是病邪渐退,由重转轻,是病退。

燥苔——舌苔干燥少津液,是热盛伤津。

滑苔——苔表面较湿润,主水湿内停。

舌苔又燥转润是热邪消退,津液恢复,病好转。苔由润转燥,是热势渐重,津液渐伤,邪从热化。

腐苔——苔质颗粒较大,疏松而厚,如豆腐渣堆积舌面,是胃中有积食或痰湿。

剥脱——部分或全部舌苔剥脱,主胃气虚损。镜面舌为胃阴枯竭。

2 苔色

白苔——主寒证。薄白苔主表寒证,厚白苔是里寒症,白腻苔为湿邪停积或食积。

黄苔——主热证。黄而薄,是表热证;黄而厚,是里热实证;淡黄的热轻;深黄是热重;焦黄而干,是热极伤津;黄腻是湿热。舌苔由白转黄是病邪由表入里化热,由黄转白是病势渐退。

灰黑苔——灰黑湿润是寒湿;灰黑而干是热盛伤阴或阴虚内热。

第二节闻诊

第三节问诊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第四节切诊

一、脉诊

脉诊的部位和方法:

桡动脉腕后的浅表部分,称为“寸口”。寸口部位属肺经,肺朝百脉,会于太渊,太渊是五脏六腑之气会合之处。肺经又与脾经相通,脾是脏腑气血生化之源,因此,全身情况都可以从寸口反映出来,诊寸口脉可以了解气血盛衰变化,诊断病邪对脏腑的影响。

寸口分寸、关、尺三部(上以候上,下以候下):左寸、关、尺分别候心、肝、肾;右寸、关、尺分别候肺、脾、肾阳(命门)。

举——用手指轻按在皮肤上为“浮取”。

按——用重指力按在筋骨之间为“沉取”。

寻——用中等指力按在肌肤上为“中取”。

病脉与主病,不同病有不同脉象,但不能把脉诊神秘化,只依靠切脉诊病不全面,必须四诊合参。

(1)浮脉(floating pulse) 轻取即得,重按稍弱,脉象表浅。

主病:表证。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

(2)沉脉(deep pulse) 轻取不明显,重按才清楚,显现部位深。

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3)迟脉一息不足四至(<60/分)。

主病:寒证。有力多为寒实证,无力为虚寒证。

(4)数脉(rapid pulse) 一息五至以上(>90次/分)。

主病:热证。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

(5)虚脉三部脉举按寻皆无力。

主病:虚证。为气血两虚。

(6)实脉(forceful pulse) 三部脉举按皆有力。

主病:实证。

(7)滑脉(smooth pulse) 脉行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

主病:食滞,痰饮,实热等。

(8)涩脉(uneven pulse) 脉往来艰涩不畅,如刀刮竹。

主病:气滞,血瘀,津伤,血少。

(9)代脉(intermittent pulse) 脉缓慢,有规则的间歇,间歇时间长。

主病:脏腑衰弱,风证,痛证,惊恐,跌打损伤等。

(10)结脉脉迟缓,有不规则间歇。

主病:阴盛寒凝,痰阻,血瘀。

(11)促脉脉来急数,有不规则间歇。

主病:阳热亢盛,气滞血瘀,痰食停积等,又主虚脱。

(12)弦脉(wiry pulse) 端直而长,有弹性,按如琴弦。

主病:肝胆病,痛证,痰饮。

(13)洪脉脉大,应指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的力量较去的力量大。

主病:邪热亢盛。

(14)细(小)脉(pulsus parvus):脉细如线,按之不绝,但应指明显。

主病: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又主湿病。

第六章辨证

掌握:八纲辨证;脏腑辨证。

第一节八纲辨证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一、表里辨证

表里,是辨别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

二、寒热辨证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三、虚实辨证

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太盛。

四、阴阳辨证

阴阳是归类病证的纲领。此外,阴阳辨证还包括辨别阴精阳气的虚衰变化所形成的证候,即阴虚、阳虚、亡阴、亡阳的证候。

第二节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在藏象理论指导下,对四诊搜集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以判断脏腑病变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等情况的一种辨证方法。包括脏病辨证、腑病辨证、脏腑兼病辨证

第三节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是外感温热病的辨证纲领,是把外感温热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证候进行分析、归纳,概括为卫、气、营、血四个不同阶段的证候类型,以说明病位深浅、病情轻重以及各阶段的病理变化和疾病传变规律的辨证方法。

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

掌握:正治法、反治法、汗法、下法、清法、补法的运用

第一节防治原则

一、预防为主

二、既病防变

三、治病求本

(一)正治与反治(routine treatment and contrary treatment)(重点)

正治与反治,就是在治病求本的基本原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与现象一致与否而采取的两种治则。

1 正治是指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又称逆治。其适用于病证的现象与本质一致。如寒证见寒象,热证见热象,虚证见虚象,实证见实象,治疗时分别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则泻之。

2 反治是指顺从疾病证候表面假象而治,又称从治。究其实质,反治还是在治病求本的原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进行的治疗。如寒证表面见热象,热证表面见寒象,虚证表面见实象,实证表面见虚象,治疗时,又分别采用以下法则:如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二)标本缓急(treat biao for emergency case and treat ben for chronic one)

1 急则治标是指标病的病势急骤,病情危急而必须首先治标,标病稳定或消除后,然后再治其本。

2 缓则治本是指标病不急,治疗时采取治本,或先治本后治标的原则。

3 标本同治是针对标病与本病并重,需要标本兼顾而制定的一种治则。由于标本俱急,在时间上、条件上已经不允许单独治标或单独治本,必须标本同治。

四、调整阴阳损其有余、补其不足

五、扶正祛邪

六、病治异同

七、三因制宜

第二节治法

治法概括为“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治法。

第八章中药

掌握:中药的四气五味、中药的配伍原则、中药配伍禁忌、常用中药的功效

一、中药的炮制

二、中药的性能 nature of herbs

(一)四气五味 four natures of herbs and five kinds of flavors

1 四气,或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2 五味,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药味。

(二)归经

(三)升降浮沉

三、中药的应用

(一)配伍compatibility

配伍是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选择两种以上的药物合用。前人把药物配伍关系总结为用药“七情”。

1.单行:指用单味药就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不需要其它药辅助.如清金散用一味黄苓治轻度的肺热咳血.

2.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使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如大黄和芒硝合用,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

3.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的药物配伍合用,而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合用,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

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行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行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

6.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为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相恶只是两药的某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功效减弱或丧失,而不是二药的各种功能全部相恶.

7.相反:即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

其中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

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须考虑选用;

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

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

(1)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第一句:本草明确的指出了十八种药物的配伍禁忌

第二句:半(半夏)蒌(瓜蒌与天花粉)贝(贝母)蔹(白蔹)及(白及)与乌(川乌、草乌和附子)相对

第三句:藻(海藻)戟(大戟)遂(甘遂)芫(芫花)都与草(甘草)不和

第四句:诸参(人参、党参、沙参、玄参、苦参、丹参)辛(细辛)芍(赤芍白芍)与藜芦相背

(2)十九畏歌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毒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

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石脂相遇便相欺。

第九章方剂

掌握:方剂的组成及运用,常用方剂的组成、功效及主治

组方的目的:

①增强药物作用,综合并产生新的作用,以提高疗效,满足病情需要。即“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如石膏与知母同用。

②随证选药组方,以全面照顾病情,扩大治疗范围。如四君子汤。

③降低药物毒性,缓和峻猛之性,调和药味,以达到安全用药以及便于服用的目的。如小半夏汤、葶苈大枣泻肺汤。

一、组方原则

组方原则是指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在辨证立法基础上,选择适宜的药物,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配伍。即“君、臣、佐、使”。

君药primary ingredients in a prescription 是指针对主病或主证发挥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又可称“主药”。一般而言,其药效居方中之首,用量多大于臣药、佐药,是方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臣药minister herb 是指辅助君药增强疗效,并可照顾兼证或兼有疾病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又可称为“辅药”。

佐药adjuvant herb是指协助君药、臣药以增强疗效,或治疗兼有症状;降低或消除君臣药的毒性、烈性的药物。佐药的药力小于臣药,一般在方中的用量较轻。

使药是指能缓和药性,协调诸药,调和药味的药物。使药的药力较小,用量也轻。

麻黄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9g 桂枝6g 杏仁(去皮)6g 炙甘草3g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风寒表实证无汗而喘者。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而喘,头痛身疼,舌苔薄白,脉浮紧。

桂枝汤《伤寒论》

[组成] 桂枝9g 芍药9g 生姜9g 大枣3枚炙甘草6g

[功效] 发散风寒,调和营卫。

[主治] 风寒表虚证有汗者。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紧或浮弱者。

四逆散《伤寒论》

[组成] 柴胡6g 芍药6g 枳实6g 炙甘草6g

[功效] 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I主治] ①阳郁厥逆证。症见手足不温,或身微热,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痛,或泄利,脉弦。②肝脾不和证。症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泄痢下重,脉弦。

五苓散

组成:泽泻(君)、茯苓、猪苓(臣)、白术、桂枝(佐)

功用:利水渗湿,通阳化气

主治:水湿停聚,膀胱化气不利。小便不利,小腹胀满,水肿,腹泻。

茵陈蒿汤

组成:茵陈(君)、栀子(臣)、大黄(佐)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皮肤、巩膜俱黄,黄色鲜明,小便黄赤,大便不畅,腹微满,舌苔黄腻,脉滑数。

白虎汤

组成:石膏(君)、知母(臣)、甘草、粳米(佐使)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多饮,汗出恶热,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洪大或滑数。

犀角地黄汤

组成:犀角(君)、生地(臣)、芍药、丹皮(佐使)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热入血分证。身热,神昏谵语,斑色紫黑,或见吐血、衄血、便血,舌绛起刺,脉细数。

二陈汤

组成:半夏(君)、橘红(臣)、茯苓(佐)、甘草(使)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胀满,恶心呕吐,或肢体倦怠,舌苔白腻,脉滑。

理中丸

组成:干姜(君)、人参(臣)、白术(佐)、甘草(使)

功用:温中散寒,健脾益气

主治:脾胃虚寒证。脘腹疼痛,喜暖欲按,自利不渴,畏寒肢冷,呕吐食少,舌淡苔白,脉沉细。

四君子汤

组成:人参(君)、白术(臣)、茯苓(佐)、甘草(使)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食少便溏,语音低微,倦怠无力,舌淡苔白,脉虚弱。

玉屏风散

组成:黄芪(君)、白术(臣)、防风(佐使)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

四物汤

组成:熟地(君)、当归(臣)、白芍、川芎(佐)

功用:养血调经

主治:血虚血滞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月经不调,量少不畅,或经行腹痛,舌淡,脉细或细涩。

生脉散

组成:人参(君)、麦冬(臣)、五味子(佐)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热病气阴两伤证。汗多体倦,气短懒言,咽干口渴,干咳痰少,苔少,脉细或细数。

第十章经络

教学重点:

1、什么叫经络

2、经络系统的组成

3、十二正经的名称及在四肢的分布规律、

走向交接规律

4、十二经脉的表里络属关系

5、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应用

一、经络的概念(meridians)(重点)

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意义,经脉是经络中直行的主干,多循行于深部。“络”有网络的意义,络脉为经脉的横行分支,犹如网络,遍布全身,无处不至,分布部位较浅。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三、十二正经的命名(重点)

阴阳

手太阴肺经前大肠经阳明手

(内侧)厥阴心包经中三焦经少阳(外侧)

少阴心经后小肠经太阳

阴阳

足太阴脾经前胃经阳明足

(内侧)厥阴肝经中胆经少阳(内侧)

少阴肾经后膀胱经太阳

四、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重点)

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

五、十二经脉分布规律(重点)

四肢太阴前阳明

(内侧)厥阴中少阳(外侧)

少阴后太阳

阳明:面部、额部

头面太阳:面颊、后头

少阳:侧头

厥阴:头顶

六、十二经脉走向及交接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

足三阴经从足至腹交手三阴

七、十二经脉流注概况

八、奇经八脉

任脉,督脉,带脉,冲脉,阴阳维脉,阴阳跷脉

九、十五络脉

十五络:十二经脉对应络脉,任、督、脾之大络

十五络的主要生理功能

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两经之间在体表的联系。

加强人体前、后、侧面的统一联系。

灌渗温濡筋骨皮肉。

十、经别、经筋、皮部

十一、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应用(重点)

1.经络的生理功能(经气)

运行气血,濡养全身

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感应传导作用

调节机能平衡

2.经络学说的应用

说明病理变化

指导疾病的诊断

指导临床治疗:循经取穴

第十一章腧穴与针灸法

教学重点

1、腧穴的定义及分类

2、腧穴的主治规律

3、循经取穴

4、行针手法

5、得气

6、晕针的表现及处理

一、腧穴的概念

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二、腧穴的分类

阿是穴压痛点

十四经穴361个,309对,单穴52

经外奇穴

三、腧穴的主治规律(重点)

1、近治作用: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的共同特点

2、远治作用: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

四、特定穴

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和特定称号的一类腧穴

五输穴:指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一下的井、荥、输、经、合

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

下合穴:指手足三阳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6个腧穴。

五、针灸选穴与配穴

1、局部取穴

2、循经取穴

六、腧穴的定位方法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固定标志法:如鼻尖取素髎、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腓骨小头前下方取阳陵泉活动标志法:如取耳门、听宫、听会

“骨度”折量定位法:是将人体各部分规定为若干等份,以折量定穴的方法

指寸定位法

针灸法

一、针具

二、针刺前的准备

三、毫针的进针方法

1、指切进针法:

2、挟持进针法:

3、舒张进针法:

4、提捏进针法:

四、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五、行针与得气(重点)

1、行针:进针后,为了使病人产生针刺感应,而行使一定的手法。

2、得气:进针后,针刺部位产生的酸、麻、胀、痛、重等感觉,而医者指下亦有一种沉紧的反应

六、常用的行针方法

1、提插法:将针刺入腧穴后,反复由浅层插向深层,再由深层提至浅层的方法。

2、捻转法:将针刺入腧穴后,向左向右来回旋转捻动的手法。

七、留针与出针

八、针刺意外的处理和预防

1、晕针

定义:晕针是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的晕厥现象

原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疲劳,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针刺手法过重。

表现:头晕目眩,心烦欲吐,面色苍白,身出冷汗,脉象微弱,重则四肢厥冷,不省人事,呼吸细微。

处理:

立即出针,使病人平卧,头位稍低

轻者予饮温开水或糖水后既恢复

指掐人中、内关、太冲、灸百会、气海、关元、

预防:

应先作好解释,消除顾虑

注意采取卧位,取穴宜少,手法宜轻

对于过度饥饿,疲劳的病人,应先进食和休息后再予针刺治疗

中医学整理(重点!)

第一章导论 1.《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四大医学典籍可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其中《黄帝内经》和《难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 2.《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3.《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4.两晋隋唐时期:《雷公炮炙论》最早制药学专著。《新修本草》政府颁行第一部药典。 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方)》宋代以前病因理论总结。《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部验舌专著。 5.《洗冤录》是世界上较早的法医著作。 6.《本草纲目》是一部药物学之大成,由[明]李时珍所著。 7.中医理论体系主要有三个基本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密切相连,同时还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这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 辨证论治:包括辩证和论治,是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独特方法。辩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然后概括为某一性质证的过程。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8.中医学的认知和思维方法:司外揣内,注重整体研究,援物比类。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阴阳学说 1.阴阳学说是指运用阴阳对立统一关系来研究解释物质世界中的一切实物和现象中相互 对立,相互依存及其消长变化规律的学说。 2.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基本概念) 3.阴阳的基本特征: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 的,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 4.阴阳属性的特点: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可分性。 5.下午为阳中之阴,下半夜为阴中之阳。 6.阴阳相互关系: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 7.六腑为阳,五脏为阴。 8.用阴阳来指导疾病的治疗: (1)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胜、亢奋,尚未损及对方时,此为实证,当损其有余。如“阳盛则热”,用“热者寒之”。“阴胜则寒”,用“寒者热之”。(2)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衰或阴阳俱损时,此即虚证。 (3)[明]张景岳提出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疗方法。 第二节五行学说 1.基本概念:“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行 列,次序,二是指运动变化。 2.土的特性:生化,承载,受纳。 3.金的特性:肃杀,潜降、收敛。

中医学考试

1、五行的生克次序 五行为木、火、土、金、水。 五行相生的规律和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规律和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2、五脏与九窍的关系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 3、气的生理功能气的推动作用、气的温熙作用、气的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4、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为具有代表性的特点,此外还具有综合性、实用性、非损伤性、注重内因等特点。 5、脾统血指脾气能统摄血液在脉管中运行,而不溢于脉外的功能。 6、四君子汤的药物组成有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7、张仲景撰写了著名的辨证论治专著《伤寒杂病论》。 8、心的功能是主血脉、主神明。 9、“见徽知著”的诊断原理最主要的意义是治未病。 10、病、征、症的关系严格区别又紧密联系。 11、疾病过程中,先有高热,汗出面红脉洪后突然转为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用何种理论解释 重阳必阴,阳脱即阴 12、“无阴则阳无以化,无阳则阴无以生”说明阴阳何种关系互根互用。 13、五行中,火的特性是“火曰炎上”(温热升腾向上)。 14、阴偏衰,其病症的性质是虚热证 15、对心主血脉的功能起最关键作用的是心气的旺盛 16、以调节气机升降为主要联系的两脏是肝、肺★?肺和脾 17、与脑髓充盈密切相关的脏是肾 18、既恶湿又能化湿的脏腑是脾 19、积于胸中,上走息道,下注气衔的气是宗气 20、易生风动血的六淫病邪是火邪 21、七情致病引起“气消”的情志是悲 22、形成实证的病机是邪气亢盛正气未虚★?阳盛 23、“中医学”治味病的思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24、中药苦味辛味特点为能泄、能燥、能坚阴;能散能行。 25、假神的表现多见大病、久病、重病之人,精神萎靡,面色晦暗,声低气弱,懒言少食,病未好转,突然见精神转佳,两颊色红如状,语音清亮,喋喋多言,思食索食等。提示病情恶化,脏腑精气将绝,预后不良。也称“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26、淡白舌见于阳气衰弱或气血不足 27、脉有胃气最主要表现从容和缓流利 28、寒湿困脾的临床表现脘腹胀闷,不思饮食,泛恶呕吐,口粘不爽,腹痛溏泻,头重身困或浮肿,苔白腻或舌淡胖,脉濡缓。 29、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基本特征、阴阳是自然变化的普遍规律、三阴三阳是中医阴阳学说的基本形式、阴阳相关的条件、相对性和可分性、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30、属于“虚则补其母”治法有滋水涵木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发、益火补土法。 31、中医学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具体表现在: 32、气机失常包括: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 33、易伤津的六淫邪气是火邪、燥邪、暑邪。★?火 34、与痰饮形成有关的脏腑是肺脾肾

中医学基础复习要点

绪论 1,《皇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收集论文162篇,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等问题。 2,《神农本草经》该书成于汉代,托名神农所著。最早的一部药物学重要典籍,载药365种,将药物分为寒、凉、温、热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 3,中医学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即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整体宇宙是一个整体。其包含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 (二) 辩证论治辩证,就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辩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 1,阴阳: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属于古代哲学的范畴。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其在阴阳二气运动程中进行的,没有阴阳二气的运动,也就不会发生阴阳交感。阴阳二气的运动是阴阳交感得以实现的基础,阴阳交感则是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的一个过程,是阴阳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最佳状态。 (二)阴阳对立制约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天与地,则天为阳,地为阴。阴阳对立导致阴阳相互制约,如温热可以驱散寒冷,冰冷可以降低高温等。 (三)阴阳互根互用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如外为阳、内为阴,没有外也就无所谓内,没有内也就无所谓外等等。互用是指阴阳双方不断地孳生助长对方。认为藏于体内的阴精,不断地化生为阳气;保卫于体表的阳气,使阴精得以固守于内。 (四)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对立和相互依存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阳消阴长”和“阴消阳长”的运动变化中。 (五)阴阳相互转化其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如昼夜的变化。阴阳转化表现为渐变形式和突变形式两种。 4,五行各自的特性 (一)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中药复习重点(1)

中药学复习重点 1、中药:中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它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若干特点。 2、配伍: 按照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或者两味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 3、炮制:是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剂,制剂的需要,进行的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 4、祛风湿药: 以祛风湿为主要功效,治疗痹证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5、止血药: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各种出血病证的药,称为止血药。 6、中药学: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的品种、来源、产地、采集、贮存、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7、相须: 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 8、煅: 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的炮制方法。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以充分发挥疗效。 9、利水渗湿药: 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的药,称为利水渗湿药。 10、安神药:以宁心安神为主要功效,治疗心神不宁病证为主的药物,叫安神药。 11、相反:两种药物同用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十八反,十九畏。 12、开窍药:以开窍醒神为主要作用,治疗闭证神昏的药物,称为开窍药。 13、理气药:凡用以调理气分疾病,能舒畅气机,可使气行通顺的药物,称为理气药。 14、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轻或消除。 15、四气: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为四气。 16、化痰药: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功效,治疗痰证的药物,称为化痰药。 17、水飞: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如水飞朱砂,炉甘石,雄黄。 18、相杀: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19、解表药: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20、利水渗湿药: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的药,称为利水渗湿药。 21、止咳平喘药:以缓解或制止咳嗽和喘息为主要功效,治疗咳嗽、喘证的药物,称为止咳平喘药。 22、相恶: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 23、五味:指药物具有的辛、甘、苦、酸、咸五种基本味道。 24、补虚药: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正气虚衰为主要功效,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 25、化湿药:化湿运脾为主要功效,治疗湿阻脾胃证的药物,称化湿药。

中医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名词解释 四气:药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性,又称四气。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藏象:藏,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象,其涵义有二:一指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其二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现象。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物质,气又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腧穴:“腧”与“输”义同,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归经:药物对某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种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称归经。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病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相同的病机变化或同一性质的证候,可以采用相同的治法治疗。 假神:指垂危病人出现的暂时性的某些症状“好转”的假象,提示病情恶化,脏腑精气将绝,预后不良。 相生: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资生、促进和助长作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侮:是指五行之间反向克制的异常变化。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简答题 一、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的事 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木”。 2.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等特性的事物和 现象,都归属于“火”。 3.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特性的事物和 现象,都归属于“土” 4.金曰从革凡具有肃杀、潜降、收敛等特性的事物和 现象,都归属于“金” 5.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特性的 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水” 二、整体观念——整体是指统一性,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连,同时还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这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集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中医儿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医儿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1、提出小儿“稚阴稚阳”理论的著作是() A:《诸病源候论》 B:《颅囟经》 C:《小儿药证直诀》 D:《景岳全书》 E:《温病条辨》 答案:E 解析:第一单元-中医儿科发展简史,细目二-著名儿科专著,第十部专著《温病条辨?解儿难》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的生理特点。 2、新生儿体重约为()kg A:1 B:2 C:3 D:4 E:5 答案:C 解析:第二单元-小儿生长发育,细目二-生理常数,体重正常值及临床意义-新生儿体重约为3kg。 3、小儿“纯阳之体”的含义是:( ) A:纯阳无阴 B:阳常有余

D:发育迅速 E:阳气充沛 答案:D 解析:第三单元-小儿生理、病因、病理特点,细目一-生理特点,二-“稚阴稚阳”与“纯阳”学说的意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脉法》说:“凡孩子3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这里,“纯”指小儿先天所禀之元阴元阳未曾耗散,“阳”指小儿的生命活力,如旭日之初生,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生理现象。“纯阳”学说概括了小儿在生长发育、阳充阴长过程中,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纯阳,是我国古代医家关于小儿生理特点的学说之一。不能将“纯阳”理解成正常小儿为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 4、小儿易产生感冒、咳喘,原因主要是() A:脾常不足 B:肺脏娇嫩 C:肾常虚 D:稚阳未充 E:稚阴未长 答案:B 解析:第三单元-小儿生理、病因、病理特点,细目三-病理特点,小儿病理特点对临床认识儿科疾病病因、疾病谱、证候变化及预后的意义-肺本为娇脏,难调而易伤。小儿肺常不足,包括肺的解剖组织结构未能完善,生理功能活动未能健全,加之小儿寒温不能自调,家长护养常有失宜,故形成易患肺系疾病的内因、外因。肺为呼吸出入之门,主一身之表,六淫外邪犯人,不管从口鼻而人还是从皮毛而人,均先犯于肺。所以,儿科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肺系疾病占儿科发病率的首位。

中医学基础学习知识(相互学习知识重点)

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点) 五脏:肝、心、脾、肺、肾 整体观念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中医学基本特点官窍:目、口、鼻、耳、舌 形体:皮、肉、筋、骨、脉 辨证论治1)病、症、证 2)辨证论治辨证 论治 .整体观念:人是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相统一。1)人是有机的整体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诊断上以外知内;治疗上整体调整;结构上不可分割;2)人与自然相统一:时间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地域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症:症状或体征。指疾病的临床表现。 病:疾病的简称。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完整的病理过程。 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特性的概括,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 辨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基本特征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可变性:事物的阴阳属性随其对立面的变化而变化,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方向转化可分性:阴阳之中可分阴阳 对立制约:对立——阴阳属性相反、相对制约——阴阳相互抑制、约束 阴阳的相互关系互根互用:互根——阴阳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互用——阴阳相互促进 消长平衡:阴阳相互消长、阴阳协调平衡 阴阳相互消长:指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存在着量的增减和比例大小的变化 阴阳协调平衡:指阴阳双方的消长在一定限度内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 阴阳相互转化:指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条件:“极”、“重”“甚” .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指导疾病的治疗 五行的概念:是指木、火、土、金、水五大类事物及其运动变化。 木曰曲直本义:描述树木枝曲干直的生长状态。引申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 火曰炎上本义:火苗有炎热向上的特点。引申义:温热,升腾。 五行的特性水曰润下本义:水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土爰稼穑本义:土主管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引申义: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本义:金有顺从变革的特性。①金属的器物可随人的意向改变形状②革土生金。 引申义:沉降,收敛,肃杀。

中药学考试必备知识点

中药学1 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桂枝:辛甘温,归心、肺、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去风解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白芷:辛温,归肺胃经。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经。发汗解香薷:辛微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辛夷:辛温。归肺胃经。散风寒,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 辛凉解表药: 薄荷:辛凉。归肝肺经。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泻。 柴胡:苦辛微寒,归心包络、肝、郁,升举阳气。 升麻:辛甘微寒。 清热泻火药: 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清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栀子:苦寒,归心肺肝胃三焦经。消肿止痛。 夏枯草:苦辛寒。归肝胆经。清肝芦根:甘寒,归肺胃经。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燥湿药: 黄芩: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清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龙胆草:苦寒,归肝胆膀胱经。清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经。清热玄参:苦甘咸寒,归肺胃肾经。清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赤芍:苦微寒,归肝经。 紫草:甘寒,归心肝经。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连翘:苦微寒,归肺心胆经。清热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清热大青叶:苦咸大寒,归心肺胃经。牛黄:苦凉,归肝心经。 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清热解射干:苦寒,归肺经。清热解毒, 白头翁:苦寒,归大肠经。清热解板蓝根:苦寒,归心胃经。清热解青黛:咸寒,归肝肺胃经。清热解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解毒紫花地丁:苦辛寒,归心肝经。清穿心莲:苦寒,归胃肺大小肠经。马齿苋:酸寒,归大肠肝经。清热归心肾脾经, 止痛,调和药性。补阳药: 归肾肝经。补肾阳, 调冲任, 归肝肾经。 补肾阳, 归心脾经。 微寒, 归肝肾经。 。 。

中医学重点 (2)

中医学基础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的属性 阳:明亮的、温热的、在上的、活动的、兴奋的、强壮的、外向的、无形的、机能亢进的 阴:晦暗的、寒冷的、在下的、静止的、抑制的、虚弱的、内向的、有形的、机能衰退的 自然界:阳日天昼火热温夏春干气清…… 阴月地夜水寒凉冬秋湿味浊…… 人体:阳男外表背上气腑实…… 阴女内里腹下血脏虚……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互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对立转化 如:阳盛则热阴胜盛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填空);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则泻之虚者补之;“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五”,指木、火、土、金、水。 “行”,即运动变化。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的特性来推演和归类事物的五行属性的。所以事物的五行属性,并不等同于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而得出事物的五行属性。 五行系列分类表

五行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第二章 脏象 按照脏腑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特点,将脏腑分为三类: 五脏:心、肺、脾、肝、肾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 女子胞 脏腑在中医学里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单位,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或病理学方面的概念。一个中医脏腑的功能,可能包括西医几个脏器的部分功能;西医一个脏器的功能,可能分散在中医几个脏腑的功能之中。脏腑学说,是通过对人体外在的现象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此表要背:五脏: 五行 季节 生 化 过 方向 五气 五色 五味 五脏 五官 形体 木 火 土 金 春 夏 长夏 秋 生 长 化 收 东 南 中 西 风 热 湿 燥 青 赤 黄 白 酸 苦 甘 辛 肝 心 脾 肺 目 舌 口 鼻 筋 脉 肉 皮毛

中医内科学重点考试必过

1)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 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降。 治则:解表达邪。 2)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咳吐痰液的一种症候。 病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治则:外感咳嗽,祛邪止咳;内伤咳嗽,扶正补虚。 证型: 外感咳嗽 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凉燥杏苏散) 内伤咳嗽 1. 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2. 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3. 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泻白散 4.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3)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急促困难,甚则喘息 不能平卧。 病机:外邪触动伏痰。 治则:发则治标,平时治本。 分型: 1. 发作期 1)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缓解期 1)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2)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4)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病证。 5)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疮疡的一种病征,属内痈之一。 病机:血瘀。 治则:祛邪。 证型: 1. 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 2. 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 3. 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 4. 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6)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病,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 主要临床特征。 7)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 证。 8)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治疗原则:心悸应分虚实论治。虚证分别予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 9)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病机:心脉痹阻。 治则: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证型: 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 2)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 3)痰浊闭阻: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4)寒凝心脉: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散 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6)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7)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 10)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 的不足。

基础中医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

基础中医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 第一章导论 人类最早形成的三大传统医学:中医学,古巴比伦学,印度医学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等)的影响古代自然科学(天文、历法、气象、农业、数学等)的渗透古代医疗经验(针灸、汤液等治疗)的积累 ? ? ? ? 中医理论体系 主导思想:整体观念 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阴阳、五行学说 生理病理学基础: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 诊治特点:辨证论治 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黄帝形神一体观 ⑵病理的整体性: 病脏及他脏病脏及系统 ⑶诊治的整体性: 司外揣上病下取 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形—神—自然—社会 (二)恒动观念 中医学认为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在不停运动。 1.生理上的恒动观:人体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活动处于永恒无休止的运动中(如气血的循环);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具有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多学科知识交互渗透的产物。中医学的科学范畴: 2.病理上的恒动观:疾病的病理处于不停的发展变化(如外感风寒束表的感冒,失治误治,入里化热)(三)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病---疾病的名称,如感冒病、水肿病。症----症状和体征,是具体的疾病表现。

如头痛、恶寒、咳嗽、胸痛。证----又称证型,是疾病发展过程中 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证反映了疾病的本质。 证包括: ①疾病的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等) ②疾病的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③疾病的性质(如寒、热等)④邪正关系(如虚、实等) 病、证、症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1.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 2.有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阴阳的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可分性 1.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并不是某一特定的事物和现象,而是对物质世界每两种相关事物或现象的概括。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2.阴阳的相关性 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相关事物或现象范围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五行的概念 “五” :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行” :一指行列、次序,,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二)五行的特性 1 木曰曲直---生长、生发、条达。 2 火曰炎上---温热、升腾、向上。 3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4 金曰从革---潜降、肃杀、收敛。 5 水曰润下---滋润、向下、寒凉、静藏。 2.事物五行属性归类表 (四)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临床中药学期末复习要点

《中药学》期末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一)中药:是区别于西方医药学,在中国占主流,由中医基础理论指导的中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以植物为主体,包括动物、矿物在内的天然药物及部分加工品,古称本草 (二)草药:是指在民间运用,局部运用,未得到官方权威认证的以植物类药材为主体的药物 (三)本草:中药旧称,以植物类药材居多 (四)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础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道地药材:产于某一地区的某药材,因其地域性强,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而被普遍重视。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 (六)四性:药物的寒、凉、温、热四种药性(四气) (七)五味:酸、苦、甘、辛、咸五种药味 (八)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九)归经: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 (十)毒性:古代指药物的总称,或药物的偏性,或药物作用的强弱不同,或药物的毒副作用;现代指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 (十一)配伍:根据病情需要和用药法度,有目的地选择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 (十二)药物七情: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单行 (十三)相须: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使用,明显增强原有疗效 (十四)相使: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的药物配伍使用,而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的疗效 (十五)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十六)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十七)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十八)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十九)炮制: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临床用药和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及药材自身特性所采取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 (二十)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即解表药,又叫发表药(二十一)清热药:凡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物 (二十二)温里药:凡以温里祛寒为主要作用,治疗里寒证的药物,叫温里药,又称祛寒药 (二十三)补虚药:凡以补充人体气血阴阳,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为主要作用,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亦称补养药或补益药 二、比较异同 (一)麻黄与香薷 ①二药同具有辛温之性,同归肺经,都能发汗解表,利水消肿 ②麻黄发汗力强,故风寒表实无汗之重证多用之。还能宣肺平喘,治疗咳喘实证;利水消肿,用于风水水肿 ③香薷外能发汗解表,内能化湿和中,为夏月麻黄,暑天解表要药,尤适夏季乘凉饮冷,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阴暑证。利水消肿,用于水肿脚气 (二)紫苏、荆芥、防风 ①三药同具有发汗解表之功,皆可用于风寒表证 ②紫苏用于风寒表证,发散风寒力较缓和,又宣肺止咳,兼理气,尤适风寒兼咳喘胸闷者,

中医内科学重点精华汇总

中医内科学重点精华汇总 中医内科学由于考点和难点众多成为了考生们最头疼的问题,有很多考试被中医内科考试挡在门外,因此倒在了学习中医内科学的路上,为了帮助考生们顺利通过中医内科学考试,小编整理了关于中医内科学的重点知识点,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感冒: 1、风寒;荆防败毒散。 2、风热;银翘散、3暑湿、新加香薷饮。4、气虚;参苏饮。 5、阴虚;加减葳蕤汤。6、阳虚、桂枝加附子汤。7、血虚、葱白七味饮。 二、咳嗽: 1、风寒袭肺;三拗汤、止嗽散。 2、风热犯肺;桑菊饮。 3、风燥伤肺;桑杏汤。 4、痰湿蕴肺;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5、痰热郁肺;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加减泻白散,黛哈散。 7、肺阴亏耗;沙参麦冬汤。 三、哮证: 发作期:寒哮;射干麻黄汤。久病阴盛阳虚;苏子降气汤。热哮;定喘汤。久病伤阴;麦门冬汤。 缓解期:1、肺虚;玉屏风散。2、脾虚;六君子汤。3、肾虚;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四、喘证: 1、风寒袭肺;麻黄汤。 2、表寒里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闭郁;五磨饮子。 虚喘:1、肺虚;生脉散合补肺汤。2、肾虚;金匮肾气丸、参哈散。 五、肺痨: 1、肺阴亏损;月华丸。 2、阴虚火旺;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损;保真汤。 4、阴阳两虚;补天大造丸。 六、肺胀: 1、痰浊壅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 2、痰热郁肺;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 3、痰蒙神窍;涤痰汤安宫牛黄丸。 4、肺肾气虚;平喘固本汤、补肺汤。 5、阳虚水泛;真武汤合五苓散。 七、痰饮: 1、脾阳虚弱;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肠胃;甘遂半汤或已椒苈黄丸。

中医内科学模拟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内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1.时行感冒与感冒风热证的区别点,关键在于:(D) A.恶寒的轻与重 B.发热的轻与重 C.咽喉肿痛与否 D.有无流行性 E.脉数与否 2.治疗咳嗽,应以治肺为主,还应注意治:(A) A.肝、脾、肾 B.心、肝、肾 C.心、脾、肾 D.心、肝、脾 E.肝、胃、肾 3.喘证的病变部位在:(B) A.心、肺 B.肺、肾 C.心、肾 D.脾、肾 E.肺、脾 4.肺胀痰浊壅肺证的治法是:(A) A.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B.宣肺化痰,止咳定喘 C.宣肺定喘,健脾益气 D.健脾化痰,宣肺定喘 E.健脾化痰,补土生金 5.肺痨的外在致病因素是:(B) A.燥邪 B.瘵虫 E.痰浊 D.瘀血 E.水饮 6.治疗盗汗阴虚火旺证,应首选:(D) A.玉屏风散 B.六味地黄丸

C.一贯煎 D.当归六黄汤 E.生脉散 7.尿血与血淋的鉴别,主要在于:(D) A.尿色的深浅 B.尿量的多少 C.尿味的情况 D.有无尿痛 E.以上均非 8.胸痹重证,阴寒极盛者,其治法是:(C) A.散寒化痰通络 B.理气通阳化瘀 C.芳香温通止痛 D.益气温阳散寒 E.回阳救逆固脱 9.不寐实证,其病位多在:(E) A.心、脾、肾 B.心、肝、小肠 C.心、肺、大肠 D.心、脾、肝 E.肝、胃、心 10.气厥实证反复发作的原因,常是:(A) A.精神刺激 B.头部外伤 C.嗜食肥甘 D.思虑过度 E.先天禀赋 11.痫证风痰闭阻的治法是:(A) A.涤痰熄风,开窍定痈 B.清肝泻火,化痰开窍 C.涤痰开窍,化瘀通络 D.熄风开窍,化痰定志 E.化痰通络,镇心安神 12.胃痛的治疗,主要是:(C) A.调肝理气止痛

医学基础知识点

第一部分 1、药物的半衰期:一般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2、消毒的概念: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根据有无已知的传染源可分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根据消毒的时间可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3、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使之达到无菌程度。 4、休克: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子侵袭时发生的一种以全身有效循环血量下降,组织血液灌流量减少为特征,进而细胞的代谢和功能紊乱,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5、休克病人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口唇及指甲发绀、大汗淋漓、脉搏细弱而快、尿少及血压下降。 6、休克分型:按病因分类(7种):失血性、烧伤性、创伤性、感染性、过敏性、心源性、神经源性。 7、正常时保证微循环有效灌注的基础因素包括三方面:足够的循环血量、正常的血管容量、正常的心泵功能。 8、休克救治原则: (1)、积极消除病因(2)、补充血容量(3)、纠正酸中毒(4)、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5)、糖皮质激素和其他药物的应用(6)、治疗DIC,改善微循环(7)、保护脏器功能(8)、各型休克的处理 9、青霉素过敏的处理 (1、)就地抢救,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注意保暖,针刺人中。 (2)首选肾上腺素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 ,病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险期,此药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它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输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3).纠正缺氧改善呼吸给予氧气吸入,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配合施行气管切开术。 (4).抗过敏抗休克根据医嘱立即给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或用氢化可的松200mg加5%或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病人心跳骤停,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 (5).纠正酸中毒和抗组织胺类药物,按医嘱应用。 (6).密切观察,详细记录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对病情动态做好护理记录。病人未脱离危险期,不宜搬动。 10、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普查主要通过X照片。 11、结核分为五型:原发型肺结核(Ⅰ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继发型肺结核(Ⅲ)、结核性胸膜炎(Ⅳ)、其他肺外结核(Ⅴ) 12、原发性综合征:肺部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称为原发性综合征。 13、干酪性肺炎:浸润型肺结核伴有大片干酪样坏死时,常呈急性进展,严重的中毒症状称为干酪性肺炎(或结核性肺炎)。 14、结核球:干酪坏死灶被纤维包裹,或空洞引流支气管阻塞,洞内干酪物干涸浓缩形成。 15、抗结核治疗原则可总结为10个字: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16、初治菌阳肺结核: 主要推荐短程化疗方案为:2H3R3Z3E3 /4H3R3 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氨丁醇隔日1次,共2个月。

中医专业医学影像学重点整理

1、人工对比:即造影检查,当人体内器官和组织缺乏自然对比时,人为将密度高或低的物 质引入器官或其周围间隙,造成其密度差产生对比。 2、肺实变:是指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被渗出的液体、组织或细胞所代替。常见于 各种炎症、渗出性肺结核、肺出血、肺水肿,少见于肺梗死。 3、肺内空洞:肺内病变组织坏死液化后,经支气管引流排除后形成空腔,分为厚壁空洞和 薄壁空洞,前者多见于肺脓肿、肺癌,后者多见于肺结核,虫蚀样空洞多见于干酪样肺炎。 4、肺充血:指肺动脉内血容量增多,常见于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 5、龛影:是胃肠道壁因病变产生溃烂、坏死、液化,造影时被钡剂填充,切线位观察表现 为突出于腔外的含钡影,轴位显示为局限性高密度钡斑影,是溃疡的直接征象。 6、充盈缺损:指充盈钡剂的胃肠道轮廓局部向腔内突出而未被钡剂充盈显示为低密度影 响,常见于肿瘤。 7、半月综合征:指龛影多呈半月形,外缘平直,内缘不整齐而有多个尖角,龛影位于胃轮 廓内,龛影外以宽窄不等的透明节形成环提。 8、阳性结石:结石成分以钙盐含量高,在X平片上显示为高密度,常见于尿路结石。 9、阴性结石:少数结石以尿酸盐为主要成分,在X平片上不能显示。 10、骨质疏松:是单位体积内正常骨组织含量减少,骨组织内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的含量比 例仍正常。 11、骨质破坏:局部正常的骨组织被病理组织所取代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常见于炎症,结 核、肿瘤等。 12、骨质坏死:骨组织血供中断、局部代谢停止所致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多见于慢性骨髓 炎、骨缺血坏死、骨结核等。

支气管阻塞性病变: 定义: 原因:腔内阻塞或腔外压迫 腔内:异物分泌物肿块血块水肿痉挛等 腔外:肿大淋巴结肿块等 CT可直接显示病因,支气管壁增厚、腔内肿瘤、异物等 三种后果: 1、阻塞性肺气肿::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过度充气,异常扩大,可伴有不可逆肺泡壁破坏。 原因:活瓣性呼气性阻塞 X线表现: (1)肺透过度增加 (2)肺体积(容积)增大胸廓、肋间隙、横隔、纵隔不同程度改变 (3)肺纹理稀疏、变细(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 (4)肺大泡:壁菲薄、囊状透光区(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 2、阻塞性肺不张:支气管完全阻塞以后,肺泡内的气体在18-24小时内被吸收,肺组织萎陷. 原因:支气管完全阻塞 X线表现: (1)肺透度降低。 (2)体积缩小表现为肺门、叶间裂、膈、纵隔等结构的不同程度移位。 (3)一侧性肺不张:患侧肺野均匀致密 肺叶不张:不张肺叶致密 肺段不张:三角形致密影 肺小叶不张:小斑片影 3、阻塞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X表现: 充血期:X线检查可无阳性发现,或只表现纹理增多。 实变期: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致密影;出现空气支气管征。 消散期:实变区密度逐渐减低乃至消失,(由于病变的消散不均,易误诊为肺结核)。炎症最终可完全吸收,或只留少量索条状阴影 1、中央型肺癌:发生部位、生长方式与与X线表现 早期肺癌:肿瘤局限于支气管腔内或沿管壁浸润生长未侵及周围肺实质,X线常无异常表现,偶尔可见局限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CT可清楚显示支气管壁的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或腔内结节等改变。 中晚期肺癌表现包括: ①直接征象:X线及CT均显示肺门软组织肿块影(肿瘤/和肺门增大淋巴结融合形成);同时CT能清晰显示支气管腔狭窄、闭塞或腔内外软组织肿块、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 ②间接征象:即支气管阻塞继发肺内改变: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不张、阻塞性肺炎及阻塞性支气管扩张。 ③反“S”征:胸片上右肺上叶中央型肺癌不张的右肺上叶与右肺门肿块下缘融合形成反“S”状边缘。

中医学基础试题

《中医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提出疫气说的医家是 A.吴鞠通 B.吴又可 C.叶天上D.薛生白 2.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D.手少阴经 3.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B.上与下C.动与静D.邪与正 4.下列属土的是 A.目B.舌C.口 D.鼻 5.以下何种说法错误 A.舌为心之苗B.汗为心之液C.血为心之府D.喜为心之志 6.五脏中以升为健的脏是 A.肝B.肺 C.脾D.心 7.“水谷之海”是指 A.小肠 B.胃 C.脾D.肝 8.“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 A.津血同源 B.汗为心之液C.精血同源D.肝肾同源 9.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 A.心阳 B.肺气C.脾气D.肾阳 10.同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的奇经是 A.冲脉、任脉、带脉 B.督脉、任脉、冲脉 C.任脉、督脉、带脉D.督脉、冲脉、带脉 11.既能耗气伤津,又能生风动血的邪气是 A.风B.暑 C.燥D.火 12.下列何项不属于劳逸损伤() A.劳力过度B.饮食过度C.安逸过度 D.劳神过度 13.阴阳失调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病机是( ) A.阴阳亡失B.阴阳互损C.阴阳偏衰D.阴阳格拒 1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用于治疗( ) A.虚寒证B.虚热证C.实热证D.阴损及阳证 15.阴虚火旺与虚阳浮越除以下何症相似外,其它都不同()

A.面色赤B.四肢寒温 C.舌象D.脉象 16.用不轻不重指力持脉“委曲求之”叫做( ) A.总按 B.单按C.寻 D.举 17.脉来应指圆滑,如珠走盘者为() A.动脉B.长脉 C.滑脉D.数脉 18.下列哪项不属实证范畴() A.食积B.气滞 C.水停D.内燥 19.下述哪些不是表证的特点() A.感受外邪所致 B.起病一般较急 C.必发展成里证 D.恶寒发热并见 20.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其头痛的症状特点是() A.头晕胀痛 B.头晕健忘C.头痛剧烈D.头痛绵绵 21.金元时期,被后人称为“寒凉派”的医家是 A.刘完素?B.李杲C.张从正D.朱震亨 ???? 22.阳损及阴,阴损及阳,说明阴阳之间的关系是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D.相互转化 ?????? 23.五官中属五行之“水”的 A.目 B.舌C.耳D.口 ??? 24.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是由何气所派生 A.卫气??B.元气 C.宗气?D.营气 ????? 25.气在局部发生阻滞不通时,称为 A.气滞B.气闭 C.气脱D.气陷 ?? 26.“骨之余”是指 A.齿B.发C.肾 D.筋 ??????? 27.“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 A.肺通调水道?B.脾运化水液C.小肠受盛化物??D.小肠泌别清浊??? 28.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 A.经筋??B.经脉C.经别? D.别络 ??? 29.造成行痹的主要邪气是 A.寒邪???B.湿邪C.风邪D.热邪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