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4一着惊海天

4一着惊海天

4一着惊海天
4一着惊海天

4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学习目标:

1、了解这则通讯所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与重要意义,感受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情感。

2、掌握通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作特点。

3、比较消息、特写、通讯三种新闻体裁的异同。

学习重难点:

重点:1、了解这则通讯所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与重要意义,感受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情感。2、掌握通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作特点。3、比较消息、特写、通讯三种新闻体裁的异同。

难点:比较消息、特写、通讯三种新闻体裁的异同。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来理清文章行文思路。

2、指导学生从叙事技巧(重点突出、条理清楚、一波三折、设置悬念、铺垫伏笔等)、写作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本文特色,了解通讯的写作特点。

3、指导学生从篇幅、报道对象、时效性、表达方式、语言特点等角度进行比较阅读,分析消息、特写、通讯体裁的异同。

第1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这则通讯所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与重要意义,感受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情感。

一、导入新课

航母建设承载着国人百年富国强军的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起飞,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舰载机是航母编队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如果把航母编队比作一名武士,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剑,因此,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年11月23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本文报道的就是这场训练的情况。

二、自主学习

目标导学一:速读课文,自主解决文章生字生词。

1、初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多媒体展示PPT)

A、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桅.杆(wéi) 浩瀚.(hàn) 娴.熟(xián)

默契.(qì) 咆哮

..(lǐn liè)

..(páo xiào) 凛冽

着.舰(zhuó) 坠.毁(zhuì) 舰艉.(wěi)

湛.蓝(zhàn) 澎湃.(pài) 镌.刻(juān)

殚.精竭.虑(dān jié)咔嚓

..(kā chā)

B、理解下面的词语含义。

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浩瀚:本意为水势盛大,引申为广大、繁多之意。

娴熟:熟练。

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镌刻:雕刻。

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记下你初读的体会、感受以及不明白的地方,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

三、合作探究

目标导学二:了解这则通讯所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与重要意义,感受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情感。

1、这篇通讯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明确: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的全过程,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

教师追问:问题1中有两个小问题,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答案?

参考答案:这篇通讯按时间顺序,详尽地勾勒出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的全过程。

这篇通讯按时间顺序,详细写出我目击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的全过程。(很明显,第二个答案的新闻主体是“我”,不是“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因此,概括事件加上“目击”是错误的。当然了,副题中的“目击”是为了强调亲眼目睹、不是传闻,副题中的“目击”不能去掉。)

2、仔细阅读课文,找出这则通讯的“六要素”。

何时: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9时08分,为何精确到分钟,因为这一刻意义重大,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值得纪念的时刻)。

何地:渤海某海域(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上)。

何人: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

何故:国人的强军梦,半个世纪的期盼,无数人为之殚精竭虑、顽强攻关、默默奉献。

如何: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V”字有什么深刻内涵,象征胜利、代表成功)。

3、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本文行文思路。(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呈现文章行文思路)

明确:第一部分(1—4):交代时间、地点及事件的重要意义和风险。

第二部分(5—19):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20—25):记叙舰载机着舰成功的重大意义及人们的激动心情。

时间、地点

着舰前的准备重要意义和风险

塔台指挥与对话

舰载机着舰全过程着舰过程

成功着舰

着舰后的欢喜重大意义

人们的激动心情

4、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有何意义?

明确:它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的强军梦想,破解了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标志着我国海军真正进入航母时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完整地梳理了这篇通讯的脉络,了解它报道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文章的行文思路。作者用平实的文风展现了新闻事件的真实和震撼性。同学们课下可以多读,多体会。

五、课堂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

桅.()杆舰载.()机娴.()熟

湛.()蓝默契.()殚.()精竭虑

2、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有何意义?

明确:它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的强军梦想,破解了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标志着我国海军真正进入航母时代。

附:板书设计:

时间、地点

着舰前的准备重要意义和风险

塔台指挥与对话

舰载机着舰全过程着舰过程

成功着舰

着舰后的欢喜重大意义

(时间顺序)人们的激动心情

第2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通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作特点。2、比较消息、特写、通讯三种新闻体裁的异同。

一、导入新课

由上节课内容导入。

二、合作探究

目标导学一:掌握通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作特点。

1、第一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自然环境描写。作者对海天环境进行了一个全景式的描写,使航母、海洋、风浪交织成一幅壮美的图画。为下文详写舰载机在困难重重之下成功着舰作铺垫。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A、“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舰载机着舰的困难以及危险程度之高,渲染了紧张的气氛,让读者感同身受。

B、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舰载机比作“凌波海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歼-15舰载机即将着舰时的轻巧灵活。

C、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明确: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

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

D、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明确: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我国科研人员为填补技术空白而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表现了他们顽强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气势和感染力。

3、文章多处运用侧面描写手法,试着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多次描写着舰过程中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表现了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侧面描写表现了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通过某大国一名上将的话,突出了我国航母发展过程的艰难,表现出某国上将对我国海军建设的歧视,暗示当时我国航母舰载机着舰面临的困难之大,凸显了成功来之不易;同时这也更加激发了我国科研人员自主创新、为国争光的斗志。

4、文章的对话描写有什么特点?大声读出来,体会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这段对话描写,语言简洁准确,让读者更加直观易懂,让舰载战斗机着舰这个高端的试验事件更加平实,为读者揭开高科技的神秘面纱。简简单单的对话,简简单单的口令,是对当时紧张、严肃、庄重的气氛的最好诠释。在那样一个紧张的时刻,容不得人有半个多余的字。

目标导学二:比较消息、特写、通讯三种新闻体裁的异同。

1、请同学们从叙事技巧、写作手法等角度,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教师提示】:叙事技巧包括一波三折、设置悬念、铺垫伏笔、重点突出、条理清楚等,写作手法包括准确的动词、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现手法等。

明确:①叙事完整,铺排有序;②重点突出,主次分明;③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④运用侧面描写手法;⑤对话描写简洁准确;⑥准确的动词(“触”“挂”“滑行”“停”)。

2、如果说消息是“报道新闻事件”,新闻特写是“描绘新闻事件”,那么,通讯就是“讲述新闻事件”,请大家结合《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飞天”凌空》、《一着惊海天》三篇文章,分析消息、特写、通讯三种新闻体裁的异同。

三、课堂小结

这两节课,我们通过对通讯这种文体知识的介绍和学习,把握了文章的主体和结构,了解了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全过程;通过对精彩语段的品味和揣摩,感悟了试飞人员、科研人员等为了祖国国防事业的强大而不怕牺牲、勇于探索的精神,更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同时,通过比较阅读,也知道了消息、特写、通讯三种新闻体裁的异同,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新闻,多写新闻,力争做一名文采飞扬的小记者。

四、课堂检测

1、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四周人的神态和心情,请简要分析作者的

用意。

明确:多次描写着舰过程中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表现了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侧面描写表现了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附:板书设计:

①叙事完整,铺排有序;②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一着惊海天③比喻、排比修辞;④侧面描写

⑤对话描写简洁准确;⑥准确的动词

相同点不同点

真实性消息—————新闻性

特写—————新闻性、文学性

准确性通讯—————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

作业设计:

1、请运用特写镜头描写法,写一个你印象深刻的场面(或画面)。(字数200字左右)

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学案(含答案)

4 一着惊海天学案 学习目标 1. 感知文章内容,了解这则新闻的意义。 2.学习作者抓现场特写,铺排有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3.增加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 认真阅读新闻,领会文章内容,了解这则新闻的意义,增加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学习过程 一、背景透视 舰载机是航母编队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如果把航母编队比作一名武士,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剑,因此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年11月23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 二、文体知识 通讯的定义: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通讯的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议论色彩较浓。 通讯的分类: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特写也是通讯的一种。 三.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着()陆凛()冽默契()殚()精竭虑 镌()刻桅()杆娴()熟 四. 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5-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20-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文探究 1、文章的主标题有何妙处? 2、第①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3、第③④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4、作者把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赏析这个比喻的好处。 5、飞行员与舰载指挥员的对话为什么如此简短? 6、第18段重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及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7、作者把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形状比作?V?字,有何寓意? 8、引用某大国上将的话有什么作用?

《一着惊海天》名师教案

《一着惊海天》教案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是第一次学习通讯,在教学中老师除了帮助学生了解新闻“六要素”以外,还需要求学生了解消息和通讯的区别,感受通讯独特的写作特点。同时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所以要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 ①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初步感知通讯语言的准确、简洁。 ②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赏析文章的精彩语段。 ③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①学习文章写作方法,赏析文章的精彩语段。 ②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方法 ①圈点勾划法:预习生字词,在文中圈点勾划重点词句。 ②查阅资料法:查阅有关辽宁舰的资料以及“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戴明盟的资料。 ③讨论探究法: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时,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学重难点。 五.教学过程及内容要点(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老师展示辽宁舰舰载机起降视频和辽宁舰的相关图片资料。 2.同学们!在观看完我国“辽宁”舰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成功的视频后,你们有什么感想呢?(学生讨论并发言) 分享完大家的感想后,老师想说我国“辽宁”舰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成功的现场,记者亲身感受并记录了这一精彩感动的瞬间,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一着惊海天》,一起去感受我们祖国伟大的军事力量。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①学生对重点字词的落实情况。 ②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效果以及相关资料的查阅情况。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讨论并归纳:本文记叙了我国“辽宁”舰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着舰试验并取得重大成功的过程。 3.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初步感知通讯语言的准确、简洁。 ①(1—4):介绍了时间、地点及事件的重要意义和风险。 (1—2):检查甲板,做好着舰前最后一次准备。 (3—4):交代这次舰机着舰的重要意义和风险。 ②(5—19):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5—16):记叙了舰、机默契配合。 (17—19):展现了舰载机成功着舰。 ③(20—27):描写了舰载机着舰成功的重大意义以及人们的激动喜悦心情。(三)问题探究: 1.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的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试从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的角度来进行赏析) 答案示例:①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舰载战斗机着舰时的情景。②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同时增强文章气势,具有感染力。 思路解析:此句的解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是表达技巧,抓住本句的一些关键词进行赏析:从“震耳欲聋”“轰鸣”“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可以看出作者主要运用了细节描写,从“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二是分析其表达效果。细节描写的作用在于生动的展示,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对偶和比喻的运用在于增强文章气势和使描写生动形象。 2. 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同步练习 (1)

4一着惊海天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炽.热(chì)殚.精竭虑(dān)眼花缭.乱(liáo) B.澎.湃(péng)惊心动魄.(pò)无怨无悔.(huǐ) C.操纵.(zònɡ)如火如荼.(chá)有恃.无恐(chí) D.娴.熟(xián)垂涎.三尺(xián)一丝不苟.(gǒu)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浩瀚一瞬间凌波海燕震耳欲聋 B.轰鸣戈壁滩技术封锁白手起家 C.凛冽颤巍巍疾如闪电狂妄自大 D.咆哮文绉绉重峦叠障空空荡荡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中国白手起家 ....,一切从零开始,终于圆了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这一强军梦。 B.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一幕真是惊心动魄 ....。 C.科研人员殚精竭虑 ....,使我国的无人战机在当代天空尽显风采。 D.中国军人展示出震耳欲聋 ....、蓬勃向上的“中国力量”。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无到有,中国航母出现在东方的海平面上。从试航、改装到正式入列,“辽宁舰”迈出的这一步注定是中国航母从梦想走向现实的一大步。 B.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在青岛港首次公开亮相。 C.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D.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大有改善。 5.2018·盐城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等功能。 ②“智能高铁”是近两年来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是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③同时将实现全面电子客票、全程畅通出行、智能引导等综合运输服务。 ④最终实现我国高铁的智能化。 ⑤按照铁路专家的解释,“智能高铁”是利用大数据、北斗定位、5G通讯等先进技术,

一着惊海天--说课稿

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一、说教材 本文出自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本文文体属于通讯,介绍了我国航母和舰载机的情况。 二、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学习了很多文章类型。本文属于通讯类,通过学习本文,了解通讯有关知识,明确通讯的一些特点,了解我国航母及舰载机概括。 三、说教学目标: 1.了解通讯的文体特点,把握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全过程,感受我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发展变化和中国海军的豪迈气魄。 2.品读课文,欣赏文章映衬、烘托的手法特点。 3.体会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炽热的爱国主义激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默读、品味、批注等多种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来理解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难点:体会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为祖国强大而奋斗的激情。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准备:PPT、视频等 七、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师指导点拨。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2分钟左右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视频短片)航母建设承载着国人百年强军强国的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起飞,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在跨越“着舰”“起飞”这两道坎中,着舰是“刀尖上的舞蹈”、世界公认的高风险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全身心感受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二、教学新课 (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1:默读课文,把握叙述顺序,概括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

部编版八上语文第4课《一着惊海天》知识梳理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原文】 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顶着凛冽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作最后一次检查。备受外界关注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进入最关键时刻。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难题。在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飞行塔台内的广播响了:“歼-15飞机552号已于××××起飞,预计××××临空!” 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一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 “航向××,航速××节……”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时××分,远方的天空中传来舰载机的低吼声。循声望去,记者看到,湛蓝的天幕上,一架歼-15舰载机正向辽宁舰飞来。 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塔台起降指挥监控台,不时传来着舰指挥员和飞行员的对话声—— 飞行员:“请示下降高度!” 着舰指挥员:“可以下降高度至×××!” 着舰指挥员:“航向××,航速××……” 飞行员:“明白!” …… 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得非常默契。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

4一着惊海天教案

4一着惊海天教案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教学目标 1.了解通讯基本常识,学习本文将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写成一篇好通讯的写法。 2.体会、学习本文具体、形象、生动、详尽的描述。 3.感受祖国在富国强兵道路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一旦选择了舰载战斗机飞行,就意味着从零开始迎接未知的巨大风险。”“做出这个选择,我不后悔!”戴明盟说,同学们听到这有血性,有担当的话语有什么感受呢?戴明盟又是谁呢?他就是“一着惊海天”的主角!中国航母成功起降第一人!今天,我们就来一睹歼-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风采!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来源:学_科_网] 澎湃 ..(péng pài) 桅.杆(wéi) 凛冽.(liè) 浩瀚.(hàn) 娴.熟(xián) 默契.(qì) 咆.哮(páo) 镌.刻(juān) 殚.精竭虑(dān)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镌刻:雕刻。 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3.作品简介 本文刊登于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一版,在获得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后,又喜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类三等奖。 4.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1)以时效性看,消息要求更高,通讯发稿件较慢,要求更详细、深刻、生动、典型,同时强调报道的完整性。 (2)从内容上看,消息内容广泛,但只是高度概括的报道;通讯报道的是有影响有特点的人和事。 (3)从篇幅来看,消息较短,通讯一般篇幅较长。 (4)从表达方式看,消息多用叙述,语言简洁明快;通讯虽以叙述为主,但可灵活运用描写及抒情、议论,并可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现力。 (5)从人称上看消息采用第三人称叙事,以局外人的姿态出现;通讯则是第一、二、三人称各显所长,各需所需。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本则通讯报道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一着惊海天》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017年秋季修订版)新选入的课文,由杨海波朗读。这篇课文用细腻的笔触记述了辽宁舰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人民军队在创新中不怕牺牲,勇于探索的精神,先后获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和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简析 本文选自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有改动。本文记者多次协调,随直升机飞降到辽宁舰上。在战场,记者获准进入辽宁舰舰岛塔这一位置采访,并充分利用这个视角,见证了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见的全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通讯的基本常识,学习本文将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写成一篇好通讯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文具体、形象、生动、详尽的描述。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祖国在富国强兵道路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学习本文环境描写和侧面描写的作用。 难点: 增强自豪,激发爱国热情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合作交流法 五、教学用具

课件、录音 六、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同学们,谁知道我国首架航空母舰叫什么呀?(学生回答:“辽宁舰。”)对的,在2012年,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当时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热潮,同时也备受世界人民的关注,在全世界的面前彰显了中国的强大综合实力,扬我国威,可谓是非常自豪的事。今天,我们就来重温一下当时的盛况吧。 2】检查预习略 3】四边互动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本则通讯报道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 明确:本文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2.围绕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本文依次记叙了什么内容? 明确:叙了工作人员就位、安全观察员检查阻拦索、塔台广播、着舰指挥员引导、战斗机稳稳着舰。 3.作者集中笔墨主要叙写的是什么环节? 明确:中笔墨主要叙写的是塔台指挥和着舰动作这些环节,将着舰的前后过程清晰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4】四边互动深入探究 1.精读课文第3、4段,简要分析这两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 【1】内容上:这两段揭示了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的意义,并交代了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上公认的风险的难题; 【2】结构上:这两段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2.这篇通讯在描写舰载战斗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小组合作讨论: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呢? 明确:

一着惊海天

《一着惊海天》教案 教学目的 1.积累语言,复习巩固通讯的写作知识。 2.学习本文正侧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及其意义。 教学设想上网查找我国第一艘航母的资料,有关通讯的基本知识。 课时:2课时 第1课时教学目的 1.积累语言 2.理解课文基本内容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航母建设承载国人百年强国强军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起飞,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的航母。在跨越“着舰”、“起飞”这两道坎中,着舰是“刀尖上的舞蹈”、世界公认的高风险难题。获悉我国将首次组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起飞的消息后,写作本文的记者多方协调,随直升机飞降正在海上训练的辽宁舰,从高空中目睹了“航母像漂在汪洋中一片树叶”的情景。在现场采访中,写作本文的记者获取了独家进入最佳采访部位——辽宁舰岛塔台采访的机会,他充分利用这个最佳视角,全过程见证了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起飞。综合现场所见所闻所感,记者聚焦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历史时刻,独家完成了现场特写。稿件刊发后,在广大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络媒体在第一时间对稿件进行了转载。此稿抓住了舰载战斗机上舰中最精彩、最关键的一环,回答了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既是一篇集新闻和史实的佳品,又是一篇振奋人心、凝聚正能量的精品,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收藏性。一位退休的海军上将专门派秘书到报社,指定要刊有此稿的报纸100份,送给老战友们留作收藏。在第四届解放军新闻奖评选中,稿件以全票通过的形式,被评为一等奖。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整体理解。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一,二,三……)标出课文的段落层次,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下列词语: 澎湃(péng pài) 桅杆(wéi) 凛冽(liè) 浩瀚(hàn) 娴熟(xián) 默契(q ì) 咆哮(páo)

4.《一着惊海天》教案

《一着惊海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通讯有关知识,明确通讯的一些特点。 2.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3.揣摩文章写作手法,品味文章语言特色 4.感受作者的爱国激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激发学生富国强军的豪情。 基础知识检测学习 1.字音检测 着陆(zhuó) 桅杆(wéi) 凛冽(lǐnliè) 舰艉(wěi) 浩瀚(hàn) 娴熟(xián) 默契(qì) 镌刻(juān) 澎湃(péng pài) 殚精极虑(dān) 2.掌握释义 娴熟:熟练。 镌刻:雕刻。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3、文体知识 通讯的定义: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通讯的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议论色彩较浓。 通讯的分类: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特写也是通讯的一种。 自我研读生成新知 1.通读全文,概括这篇通讯记录了什么事件? 这篇通讯用写生的笔法详尽而具体地勾勒出了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上成功着陆歼-15舰载机的全过程。 2.快速浏览课文,从这篇通讯中你获取了那些信息? 辽宁舰的航行位置 歼-15舰载机着舰训练的时间 舰载机着舰的难度和重要性 歼-15成功着舰的过程 歼-15成功着舰后工作人员的欢呼和庆祝。 3.归纳出文章的层次 第一层:(1-4)交代时间、地点及事件的重要性。 (1-2):检查甲板,做好着舰准备。 (3-4):交代这次飞行的重要性和降落的风险性。 第二层:(5-19)详细叙述了舰载机降落过程。 (5-16):舰、机默契配合。 (17-19):舰载机成功降落。 第三层:(20-25)着舰成功的重大意义及人们的激动心情。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1.标题的“着”“惊”“海天”给你怎样感受?

4一着惊海天

课题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设计者郭育红学校城关一中 授课班级八二学生人数41人 课型新授课授课日期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及其意义。 2.品读细节,感受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惊心动魄的气势。(重点) 3.寻读课文,找出叙述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中穿插的其他内容,并体会其作用。 评价方案设计 1、针对目标一,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测评; 2、针对目标三,采用小组展示的方式进行测评 学习重点:品读细节,感受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惊心动魄的气势。(重点) 学习难点:体会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为祖国强大而奋斗的激情。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2分钟左右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视频短片)航母建设承载着国人百年强军强国的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起飞,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在跨

越?着舰??起飞?这两道坎中,着舰是?刀尖上的舞蹈?、世界公认的高风险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全身心感受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1:默读课文,把握叙述顺序,概括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主要环节。 明确: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着舰前检查准备、指挥调整战机的着舰姿态、成功着舰、欢呼庆祝等环节,生动地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 提问2: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有何意义? 明确: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的强军梦想,破解了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标志着我国海军真正进入航母时代。 目标导学二:品读细节,体味情感 提问3:勾画出描写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情景的句子,感受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时惊心动魄的气势。 明确:?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如?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眨眼之间??刹那

《一着惊海天》教学设计

4、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设计者:荥阳市第二初级中学李新栋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阅读新闻作品,了解其内容,把握不同新闻题材的特点,学习阅读新闻的方法。 (3)在阅读新闻中,关注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不断更新自己对新闻的认识。 2.教材分析 《一着惊海天》是人教版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它是一篇通讯报道。通讯有别于消息,它要求不仅仅将某一亊件客观、概括地反映出来,还要求对新闻亊件的报道进行更加具体、形象、生动和详尽的描述,以求能够给读者留下生动可感的印象,本文有一定的价值感、层次感、现场感。 3.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而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新闻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方式传播,因此学生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更直观的阅读新闻,接触更多的新闻体裁,通过学习本课进一步了解通讯报道这种体裁,并对新闻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学习目标 1. 了解通讯有关知识,明确通讯的一些特点。 2. 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3. 揣摩文章写作手法,品味文章语言特色。 4. 感受作者的爱国激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激发学生富国强军的豪情。 评价任务 1.本文是一篇通讯报道,通过学习了解通讯的相关知识,明确通讯特点。 2.自读课文,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小组展示并相互点评并总结。 3.通过练习写作事件通讯,揣摩通讯的语言特点。

板书设计 着舰前工作人员就位 安全员做最后检查 百年强军梦 4、一着惊海天着舰过程指挥员镇定指挥一朝终圆梦 航母舰官兵娴熟操作 战斗舰惊险着舰 着舰后人们欢呼,合影留念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知识点

一、故事背景 舰载机是航母编队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如果把航母编队比作一名武士,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剑,因此中国首艘航母 “辽宁舰” 于 2012 年11 月 23 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 二、理解词义 1.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2.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3.镌刻:雕刻。 4.浩瀚:形容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5.娴熟:熟练。 三、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④):交代着舰的环境及着舰前的准备情况,叙述此次着舰的意义和困难。 第二部分(5-19):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第三部分(20-25):描写了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激动、幸福的场景。 四、问题归纳 1. 文章的主标题有何妙处? “一着” 是指我国利用阻拦索使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惊海天” 生动地写出了此举造成的影响之大,“海天” 既是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也指整个世界。一个主谓宾短语做主标题,强烈的镜头画面感跃然纸上,“一着”“惊海天” 对比鲜明,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 第①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作者对海天环境进行了一个全景式的描写,使航母、海洋、风浪交织成一幅壮美的图画。为下文详写舰载机在困难重重之下成功着舰作铺垫。 3. 第③④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①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强军的梦想,而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②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4. 作者把舰载机着舰比作 “刀尖上的舞蹈”,赏析这个比喻的好处。 将舰载机着舰比作 “刀尖上的舞蹈”,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着舰” 的艰难、危险性之大,语言生动形象,也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使读者为之捏一把冷汗。 5. 飞行员与舰载指挥员的对话为什么如此简短? 此处的对话简洁准确,让读者更加直观易懂,让舰载战斗机着舰这一个高端的试验事件更加平实,为读者揭开高科技的神秘面纱。简简单单的对话,简简单单的口令,是对当时紧张、严肃、庄重的气氛的最好诠释,在那样一个紧张的时刻,容不得人有半个多余的字。 6. 作者把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形状比作 “V” 字,有何寓意? 作者把舰载机成功着舰后阻拦索拉伸的情景巧妙地想象成一个巨大的 “V” 字,既形象展示了阻拦索的实际形态,又暗示了着舰的胜利完成,给读者带来了非常强烈的视觉效果。 7. 文中在描写舰载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现场人的情形,有何作用? 本题运用侧面描写作用分析法。①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关注。②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③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染力。④侧面描写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8. 引用某大国上将的话有什么作用? 彰显出了先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歧视,暗示当时我国航母舰载机着舰面对的困难之大,同时这也更加激发了我国科研人员顽强不屈、为国争光的斗志,烘托了此时的成功。 9. 最后一段重点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有何作用?重点采用了抒情和记叙的表达方式,进一步表达出了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同时也点明了舰载机成功着舰这个事件的重大意义。 五、课文主题 本文采用现场特写的形式,抓住歼-15 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一着惊海天》同步练习(含答案)

4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基础知识巩固练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 A.着.舰(zhuó)澎湃.(bài)一丝不苟.(gǒu) B.凛.冽(lǐn) 娴.熟(xián) 无怨无悔.(huǐ) C.刹.那(chà) 默契.(qiè) 殚.精竭虑(dān) D.湛.蓝(zhàn) 镌.刻(juàn) 惊心动魄.(pò)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A.舰艉咆哮桅杆海域 B.呼啸承载舞蹈浩瀚 C.沸腾眨眼关健瞬间 D.监控低吼操纵绽放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 A.全球十大传奇白手起家 ....亿万富翁,他们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己的梦想,终于从一无所有变成全球巨富。 B.影片中一个个惊心动魄 ....的镜头充分揭露了敌人的法西斯暴行。 C.“以前只是在电视和网络上收看WNBA比赛,如今成为这个联盟的成员,有梦想成真 ....的感觉。”邵婷兴奋地道出了心声。 D.在人口迁徙方面,明朝可谓殚精竭虑 ....,采取各种措施处置流民、移民问题,比如规定严禁擅徙流亡、流民附籍安插等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 B.“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 C.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活动,并将20万元活动经费发放到各社区。 D.5月31号,非洲国家肯尼亚迎来一个重大的日子,上至肯尼亚总统,下至普通百姓,都为这一天等待了很久。 5.填空。 (1)《一着惊海天》属于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2)通讯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课内语段重点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②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顶着凛冽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备受外界关注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进入最关键时刻。

部编版八年级(上)《第4课 一着惊海天》同步练习卷(7)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同步练习卷(7)一、基础演练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zhuó陆lǐn冽 默qìdān精竭虑 juān刻wéi杆 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2.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影片《木星上行》展现出了一幅幅波澜壮阔 ....、气势恢宏的宇宙星图。 B.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 ....,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C.兰新高铁的开通,使兰州至乌鲁木齐的列车周道入砥 ....。 ....,一泻千里 D.剪纸、刺绣、皮影、砖雕是陇原大地的乡土文化元素,可总有人对这些产品不屑一顾 ....。3.句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只要你一走进博物馆或展览馆,那各式各样的竹制品,真可说是琳琅满目,叫人_____________,街的两边全是摊点,摆着的挂着的东西万紫千红,令人_____________,细瞧花盆,那千奇百怪的模样令人_____________:废暖瓶壳,破旅行杯,掉提手的小塑料桶,用过的可口可乐罐…… A.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啼笑皆非 B.应接不暇眼花缭乱忍俊不禁 C.应接不暇眼花缭乱啼笑皆非 D.美不胜收应接不暇忍俊不禁 4.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05年5月28日,全国第十五届书市在天津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 B.据报道,在芬兰,有18%的中学生每天花一两个小时,单纯为了享受阅读的乐趣而阅读。 C.日前,法国和荷兰先后就是否批准《欧盟宪法条约》举行全民公决,由于反对票过半,而且未获通过。 D.联合国把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

《一着惊海天》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字词: 2、了解我国航母及舰载机概括。 3、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训练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 4、揣摩新闻特写的写作方法:品析文章简洁的语言,详略得当的手法。 5、感受祖国的强大,激发自豪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掌握新闻特写的方法,学会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处理文章的详略。 教学过程: 第一步:检查预习积累,夯实基础,习惯培养。 1、重点的字积累:着陆凛冽默契殚精竭虑镌刻桅杆娴熟一丝不苟浩瀚 2、多音字:着着陆高着儿着火调调动调动载三年五载载人 3、重点词语积累: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镌刻:雕刻 浩瀚:形容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娴熟:熟练 4、背景介绍:舰载机是航母编队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 的核心装备,如果把航母编队比作一名武士,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剑, 因此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年11月23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本文报道的就是这场训练的情况。 第二步:初读课文,把握文章整体内容,划分结构 1、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本文采用现场特写的形式,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句有历史意义的事件,生动在县里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 过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2、划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4、交代着舰的环境及着舰前的准备情况,叙述此次着舰的意义和困难。 第二部分:2-19、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第三部分:20-25描写了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激动、幸福的场景。 第三步,研读课文,掌握文章写法特色 1、“一着惊海天”文章标题的妙处? “一着”是指我国利用阻拦索使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惊海天”生动地 写出了此举造成的影响之大,“海天”既是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也指整 个世界。“一着”和“惊海天”对比鲜明,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激发读者的阅读 兴趣。 3、第一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作者对海天环境进行了一个全景式的描写,使航母、海洋、风浪交织 成一幅壮美的图画。为下文详写舰载机在困难重重之下成功着舰作铺垫。 4、研读第二部分,分析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突出而又生动形象地表现当时紧张而 又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着舰“的艰难危险性之大,语言生动形象,也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使读者为之捏一把冷汗。 读12-15段的对话描写体会简洁的语言描写和详略的处理。 对话描写,语言简洁准确,让读者更加直观易懂,让舰载战斗机着舰这个高端的试验事 件更加平时,为读者揭开高科技的神秘面纱。简简单单的对话,简简单单的口令,是 对当时紧张、严肃、庄重的气氛的最好诠释,在那样一个紧张的时刻,容不得人有半 个多余的字。 细读地18自然段,看一看本段重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及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运用了对偶和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一句话。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舰载机着舰时的 浩大的声势,具有感染力。运用细节描写,“尾钩牢牢地挂住“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一着惊海天》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一着惊海天》教案 一着惊海天 教学目标: 积累重点字词: 了解我国航母及舰载机概括。 整体感知内容,训练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 揣摩新闻特写的写作方法:品析简洁的语言,详略得当的手法。 感受祖国的强大,激发自豪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掌握新闻特写的方法,学会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处理的详略。 教学过程: 步:检查预习积累,夯实基础,习惯培养。 重点的字积累:着陆凛冽默契殚精竭虑镌刻桅杆娴熟一丝不苟浩瀚 多音字:着着陆高着儿着火调调动调动载三年五载载人重点词语积累: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镌刻:雕刻

浩瀚:形容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娴熟:熟练 背景介绍:舰载机是航母编队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如果把航母编队比作一名武士,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剑,因此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XX年11月23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本文报道的就是这场训练的情况。 第二步:初读课文,把握整体内容,划分结构 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本文采用现场特写的形式,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句有历史意义的事件,生动在县里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划分结构: 部分:1-4、交代着舰的环境及着舰前的准备情况,叙述此次着舰的意义和困难。 第二部分:2-19、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第三部分:20-25描写了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激动、幸福的场景。 第三步,研读课文,掌握写法特色 “一着惊海天”的标题有何妙处? “一着”是指我国利用阻拦索使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一着惊海天》 教案 语文《一着惊海天》教案一 一、教材简析 本文选自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有改动。本文记者多次协调,随直升机飞降到辽宁舰上。在战场,记者获准进入辽宁舰舰岛塔这一位置采访,并充分利用这个视角,见证了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见的全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通讯的基本常识,学习本文将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写成一篇好通讯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文具体、形象、生动、详尽的描述。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祖国在富国强兵道路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学习本文环境描写和侧面描写的作用。 难点: 增强自豪,激发爱国热情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合作交流法 五、教学用具 课件、录音 六、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同学们,谁知道我国首架航空母舰叫什么呀?(学生回答:“辽宁舰。”)对的,在2012年,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当时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热潮,同时也备受世界人民的关注,在全世界的面前彰显了中国的强大综合实力,扬我国威,可谓是非常自豪的事。今天,我们就来重温一下当时的盛况吧。 2】检查预习略 3】四边互动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本则通讯报道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 明确:本文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2.围绕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本文依次记叙了什么内容? 明确:叙了工作人员就位、安全观察员检查阻拦索、塔台广播、着舰指挥员引导、战斗机稳稳着舰。 3.作者集中笔墨主要叙写的是什么环节? 明确:中笔墨主要叙写的是塔台指挥和着舰动作这些环节,将着舰的前后过程清晰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4】四边互动深入探究 1.精读课文第3、4段,简要分析这两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赏析

《一着惊海天》赏析 刊登于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一版的通讯《一着惊海天》,在获得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后,又喜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类三等奖。一篇作品,能接连被各方看好,必定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作为该文的编辑,这种感受则更加深刻。题材重大是写好新闻作品的重要条件,但却不是诞生新闻精品的充分条件,将重大题材的新闻亊件写成一篇好通讯实属不易。通讯有别于消息,它要求不仅仅将某一亊件客观、概括地反映出来,还要求对新闻亊件的报道进行更加具体、形象、生动和详尽的描述,以求能够给读者留下生动可感的印象,达到“情动于心而言于行”的最高境界。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着舰,可划归重大事件题材。与人物通讯等其他题材相比而言,这个题材的报道具有以下难度:一、重大亊件题材本身不易写好,更难出彩,特别是这种“高端”试验活动不为一般人所熟知其至了解,二、这种活动动作性不是很强,虽然参加的人员较多,但都是靠暗藏在电波中的口令贯穿其中,整个活动者起来较为刻板单谰;三、没有太过明显的矛盾冲突,缺少能够抖响的“包袱”。这样的重重困难,对《一着惊海天》的作者而言挑战与考验不小。而在此文能很好地处理以上问题,令人仿若看到了—幅用写生笔法绘就的雄美图画。很有价值感新闻稿件的生命力,说到底是要围绕时代主题捕捉具有宏大意义的典型事件。新闻价值的大小,不仅在于稿件的思想性、鲜活性,也在于其事件是否具有重大典型意义。舰载战斗机着舰,就是这样一种具有宏大意义的重大事件,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承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难题。在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的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亊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这两段,将新闻的价值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吊起了读者期盼的胃口,其中描述的危险性也让读者不由自主地担心起来。读者会想,首次着舰能不能成功?首次次着舰的过程是怎样的?读者有了这样的品读胃口,反映出作品的吸引力所在。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4课一着惊海天语文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4课一着 惊海天语文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zhuó lǐn qì dān juān wéi (______)陆(_____)冽默(_____)(_____)精竭虑(______)刻(______)杆 二、选择题 2.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影片《木星上行》展现出了一幅幅波澜壮阔 ....、气势恢宏的宇宙星图。 B.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 ....,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C.兰新高铁的开通,使兰州至乌鲁木齐的列车周道入砥 ....。 ....,一泻千里 D.剪纸、刺绣、皮影、砖雕是陇原大地的乡土文化元素,可总有人对这些产品不屑一 ...顾.。 三、语言表达 3.选择与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词语或成语,把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里。⑴(____)眼花.缭乱 A.老眼昏花B.花言巧语 C.走马观花D.花枝招展 ⑵(____)荡.然无存 A.碧波荡漾B.动荡不安 C.倾家荡产D.飘飘荡荡 ⑶(____)丰.功伟绩 A.丰富多彩B.丰衣足食 C.丰硕成果D.丰碑永存 ⑷(____)富丽堂.皇 A.对簿公堂B.相貌堂堂 C.冠冕堂皇D.厅堂宽敞 ⑸(____)独一无二 A.独.出心裁B.独立自主

C.独树一帜D.唯我独尊 4.《新华字典》中对“名”字有下列几种解释,请为下面的“名”字选择正确的义项。A.名字;名称 B.名字叫做 C.名义 D.出名的,有名声的 E.说出 F.占有 G.量词,用于人 ⑴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_______) ⑵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光中依稀可见。(_____)(_____) ⑶李时珍年轻的时候就潜心医学,为了寻找各种珍贵药材,他遍访名山大川。(_____) ⑷整个博物院工作人员很多,大约有三百多名。(_____) ⑸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_____) ⑹表面夸夸其谈而无真才实学的人,其实一文不名。(_____) ⑺刚刚还是晴空万里,此刻却又下起了小雨,真是莫名其妙。(_____) 5.阅读下面的专题报道,探究《舌尖上的中国2》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012年,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感动无数中国人;2014年4月,《舌尖上的中国2》回归央视荧屏,登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爱奇艺、乐视网等网络平台也同步推出。《舌尖上的中国2》共分8集,前七集依次为《脚步》《心传》《时节》《家常》《秘境》《相逢》《三餐》,第八集则为拍摄花絮,每集50分钟。央视相关负责人表示,比起前作,《舌尖上的中国2》在拍摄制作上比第一季更加精致大气,美食范围也更广。在微博上,网友对《舌尖上的中国2》表示出了极大的欢迎,但对播放时间非常的不满意,认为这是央视“深夜报复社会”的举动,完全就是“逼人吃宵夜”的节奏。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新闻,请你提炼出三个关键词语 据新华社西宁3月31日电(记者徐文婷)经过两年钻探验证,“青海省共和县恰卜恰镇中深层地热能勘查”项目日前取得重大突破,盆地中北部地下2230米处勘查到埋藏浅、温度高的干热岩,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可大规模利用的干热岩资源。该岩体在共和盆地底部广泛分布,仅钻孔控制干热岩面积已达150平方公里,潜力巨大。干热岩通常埋藏在地表3000米至1万米以下,是没有水或蒸汽的、致密不渗透的热岩体,温度在150℃至650℃之间,是一种可用于高温发电的清洁资源。 关键词: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