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机械基础说课稿

机械基础说课稿

机械基础说课稿
机械基础说课稿

《机械基础》说课稿

安徽省黄山茶业学校鲍智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下面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小结和教学反思八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属于劳动部职业技能培训教材《机械基础》中第五章的第1节。第1节铰链四杆机构一共阐述了三大问题: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和性质。下面我来着重说一说《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这一部分内容是第5章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

(2)利用掌握的条件对铰链四杆机构基本类型的判断。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实践应用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判断和实践应用,来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形式的判别。

2、难点: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

四、学情分析

一涉及到机械,对许多学生来说,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难”、“厌”。难就难在于理解,厌就厌在于枯燥。再加上现阶段的中专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继而便是害怕、担心、烦恼。

五、教法和学法

根据学情分析,我把主要教学重点放在消除学生这种害怕、担心上,从培养兴趣着手。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用创新教学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得学生善于提问;再配合模型展示、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手段,使教学更直观、形象。

六、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什么叫平面连杆机构?

(2)什么叫铰链四杆机构?它有哪些基本形式?

(3)试联系实际举出一些关于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的实例。

2、引出新课

通过复习巩固了前面的内容,那么(1)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形式的区别在哪里?

(2)铰链四杆机构是否存在曲柄与机构中各杆相对长度和以哪个杆为机架有关吗?让学生带着悬念进入新课学习。

3、讲授新课

(1)曲柄存在的条件【难点】

①下面就以一个已知的曲柄摇杆机构为例,分析曲柄存在的条件。已知AB为曲柄,其长度是l1,BC为连杆,其长度是l2,CD为摇杆,其长度是l3,AD为机架,其长度是l4,曲柄能作整周转动,能顺利通过与机架AD共线的两个位置AB1和AB2。

②利用模型演示,来进行详细分析。

③利用电教演示并验证:自制课件(打开多媒体课件),展示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形式与四杆长度的关系。分析思考哪些情况有曲柄存在?在曲柄存在的情况下,哪一杆可能为曲柄?

(2)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形式的判别【重点】

①利用模型演示和电教演示并验证

A.曲柄摇杆机构构成的条件

B.双曲柄机构的构成条件

C.双摇杆机构的构成条件

②范例讲解

例1:如右图铰链四杆机构中的四杆长度尺寸为:AB=130mm,BC=150mm,CD=175mm,AD=200mm。若取AD杆为机架,试判断此机构属于哪一种类型?

例2:如右图铰链四杆机构中的四杆长度尺寸为:AB=450mm,BC=400mm,CD=300mm,AD=200mm。试问以哪杆为机架,可以得到曲柄摇杆机构?如以BC为机架,则会得到什么机构?如以CD为机架,则会得到什么机构?

③课堂练习

习题1、如右图铰链四杆机构中的四杆长度尺寸为:AB=45mm,BC=90mm,CD=70mm,AD=100mm。若取AD杆为机架,此机构属于哪一种类型?

习题2、根据图中所注明的尺寸,判断各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

④巡回指导

在学生课堂练习的同时,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误解或疑惑,纠正认识差距,缩短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使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及时反馈教与学,真正做到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实现教法、学法、能力训练三者统一。

七、教学小结

点名让学生把本次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教师然后进行补充,并强调应该掌握曲柄存在的条件和三种基本形式的构成条件(难点),并且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判断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如何获得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重点)

八、教学反思

本次课不但使学生掌握了曲柄存在的条件及三种基本形式的构成条件,还熟练地掌握了利用构成条件判断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作业的正确率很高,达92.6%,同学们也很赞同这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二〇一二年八月十七日

机械基础铰链四杆机构说课稿

平面铰链四杆机构 我说课的题目是:平面铰链四杆机构,平面铰链四杆机构是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它是《机械基础》课程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平面铰链四杆是本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基础理论,所以在授课中要准确地把握它在各学科中承上启下的纽带作。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这门课程的重点之一,现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首先来看教学分析,它共有4个部分: 一、教学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今天所讲的内容属于第四版《机械基础》中第七章的第3节。 整个第七章讲的是平面连杆机构,它作为常用机构中应用最广的一类为学习其他机构提供了分析方法,也是学生今后使用、改造各类机械的理论基础。 而该章的第3节“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一共阐述了三大问题: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和曲柄存在的条件。本次说课中只对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两个问题进行讲解,这一部分内容含概的知识点多,理论性较强,是前两节内容的深化和提升,又是后面学习铰链四杆机构演化的基础和铺垫,并对生产实践起着重要指导意义。所以这部分内容是第七章乃至整本书的重点。 2、学情分析 要想讲好一堂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只有对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掌握,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曲柄摇杆机构的组成,以及曲柄或摇杆为主动件的运动关系,而且也有一定的力学知识,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了探究本节内容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和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且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又正处于叛逆心理较重的青春期。基于学生的这些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首先要营造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设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授课内容多给出几组实例,把理论性较强的课本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并把各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工业1212

《机械设计基础A》课程学习指南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工业工程专业12级本科学生使用 任课教师:李乃根 说明:为配合学生《机械设计基础A》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积极主动、有的放矢 地进行学习,在学习指南中对本课程基本情况、性质、任务、教材和多媒体课件 的处理、学习参考书、考核要求及各章基本要求、重点、难点等均做了较详细地 说明。同时,对每一章节还配备了若干有代表性的自测练习题,便于学生自己检 查对其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基本情况、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 总学时:64学时,课堂教学60学时,实验4学时。 先修课: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图等。 《机械设计基础A》是机类、近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作为一门主干基础课程,它在整个教学流程中起着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课程主要研究组成机械的一些常用机构、机械传动装置、通用零、部件等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基本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主要任务: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机械、了解机械,并掌握分析机械、设计机械的基本方法。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构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初步具有分析和设计零、部件的能力;强调能比较、能选择、能设计的基本能力的培养;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和新的技术学科建立基础。 二、教材处理及多媒体课件说明 教材处理: 选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高校机械工程规划教材、朱东华等主编的《机械设计基础》。本教材系统、完整、新颖和适用。但由于教材内容多,而计划学时有限,所以教学任务非常繁重。对此,应该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做到抓住重点、难点,放手简单、次要的内容(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学),淡化理论演绎、简化公式推导,使学生掌握其共性规律和基本方法。真正做到将问题由“繁”变“简”,将课本由“厚”变“薄”。 多媒体课件: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机械设计基础适合用多媒体教学。该课件综合了图、文、声、像、二维图形、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手段,经科学、合理的重组、整合、加工,构筑了一种虚拟实际场景的教学氛围。对学生开阔视野、扩展思路、增强工程实践意识以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应该提醒的是,学生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学习时,不能将注意力只集中在丰富多彩的课件画面上,而忽视对课程内容的关注和理解;课堂学习中,由于信息量较大,课堂进度较快,应注意对重要内容作记录,并在课下及时复习和总结。 三、学习参考用书 可选用高等学校机械设计系列教材: 《机械设计基础》(杨可桢程光蕴主编); 《机械原理》(孙桓主编), 《机械设计》(濮良贵主编), 《机械设计基础学习指导书》(程光蕴主编) 四、关于考试的说明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考核成绩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课外作业(未完成作业者不得参加期末考试) 20 % ●实验(未完成规定实验者不得参加期末考试) 10 % ●期末考试70 %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完整版

汽车用材料概述 一、概述 汽车是由上万个零部件组装而成,而这些零部件又是由几百个品种、上千个规格的材料加工制成的,可以说材料是汽车的基础。 用于生产汽车的材料种类很多:有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等,据统计, 近几年生产的一辆普通轿车,其主要材料的重量构成比大致为:钢铁65%~70%、有色金属10%~15%、非金属材料20%左右。 各种新型材料,如轻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高技术合成材料等越来越多的用于现代汽车 二、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的性能 黑色金属材料 有色金属材料 三、金属材料的性能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四、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 指金属材料在各种物理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和抵抗各种化学介质侵蚀的能力 密度:单位体积的质量 导热性:传导热量的能力 导电性:传导电流的能力 热膨胀性:受热时体积增大的能力 熔点:由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 磁性:金属材料能导磁的性能称为磁性 抗腐蚀性:金属在常温下抵御同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遭破坏的能力 抗氧化性:金属在高温下抵抗氧化作用的能力 五、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是指金属材料在各种载荷(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抵抗能力 机械性能指标: 强度 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常用强度指标是屈服强度、抗拉强度 塑性 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被破坏的最大能力 常用塑性值的指标是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硬度 金属材料在抵抗比它更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即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 常用硬度试验方法有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 冲击韧性 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 疲劳强度 金属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产生疲劳裂纹,并导致断裂称为疲劳断裂 在无数次(钢铁约为106~107)重复交变载荷作用下不产生断裂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 疲劳强度值通过疲劳试验测定 当金属材料的应力循环次数达到107次时,零件仍不断裂,此时的最大应力可作为疲劳强度。某些高强度钢,应力循环次数达到108次时的最大应力作为它们的疲劳强度 六、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铸造性能:铸造性能是指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冷却凝固过程中收缩偏析的大小(金属凝固后其化学成分和组织的不均匀性),以及对气体的排除和吸收等性能 压力加工性能:压力加工性能是指金属在冷、热状态下,进行压力加工时,产生变形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塑性越大,变形抗力越小,压力加工性能越好 焊接性能:焊接性能是指两块金属材料在局部加热到熔融状态下,能够牢固地焊合在一起的性能 焊接性好,易于用一般方法和工艺施焊,焊时不易形成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焊处强度能与原材料相近 切削加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是指金属材料被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 热处理性能:热处理性能是指金属材料适应各种热处理工艺的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稿(原)

一、课程的性质、作用和目标 1.课程的性质、作用 根据教育部16号文《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以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增强职业能力为宗旨,培养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和办学特色确定《机械设计基础》在数控技术专业中的性质与作用。 我校数控技术专业每届有170人左右学生,就业领域主要面向制造业。其主要就业岗位(群)是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工艺规程编制与实施;相近就业岗位(群)是生产管理等。机械设计基础是数控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职业基础课,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上述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先修职业基础课程为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工程力学、金属材料与成型工艺,并进行了金工实习,后续课程有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等职业技术课程。对学生完成整个专业的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学生获得职业基础能力的桥梁与纽带。 2.课程目标 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与通用零件的基本原理、性能特点、使用、维护的基础知识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具备选用、维护和改造简单传动装置及零部件的初步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与严谨的工作作风。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目标: (1)熟悉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组成及其特点,掌握常用机构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2)熟悉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特点,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选用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对机构分析、设计的初步能力。 (4)学会查用图表、标准、规范和手册等技术资料。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改造简单机械和简单传动装置的初步能力。 3.设计课程目标的依据 (1)教材特点 根据教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历年来的教学改革经验,选定的文字教材是: 《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版陈立德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该书依据高职高专教育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吸取第二版在教学实践中所取得的经验修订而成的。教材突出使用性与针对性,培养工程实践能力,采用最新的国家标准。对学生加深课程内容的认识、自主学习、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具有较好的系统性、完整性。 主要参考书: 1.《机械设计基础》黄劲枝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2.《机械设计基础》丘季清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2)本课程与实践的关系(放在前)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做实际工作,参与设备的论证、预研制、改造或维修的工作,也难免做设计一类的工作,接触到各式各样的运动机构或各种通用零、部件,课程的学习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课时分配

机械制造基础课后作业说课讲解

第一章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 1,说明下列符号的含义及其所表示的机械性能指标的物理意义:σs,σb,HRC,180HBS10/1000/30 答:σs屈服强度符号,材料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称为屈服强度。σs=F S/S O. σb 抗拉强度符号,材料被拉断前承受最大载荷时的应力值称为抗拉强度。σb= F b/S O. HRC洛氏硬度符号,压头为1200金刚石圆锥体。180HBS10/1000/30表示用直径为10mm的淬火钢球在1000Kgf的载荷作用下,时间保持30s所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180。 2,为什么冲击韧性值不直接用于设计计算?它与塑性有何关系? 答:冲击韧性值是通过一次摆锤冲击试验测得的,测试时要求一次冲断,而生产实地中的工件大多数都是多次冲击后才被破坏的,这与冲击试验中一次冲断的情况相差较大,所以冲击韧性值常规下只用于判定材料是塑性的还是韧性的,而不用于直接设计。韧性是材料强度和塑性的综合指标,当材料的强度和塑性都很好时,材料的韧性才会很好。 3,何谓金属的疲劳和蠕变现象?它们对零件的使用性能有何影响? 答:金属在连续交变载荷的作用下发生突然性的断裂称为疲劳断裂。金属在高温长时间应力作用下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直至断裂的现象称为蠕变。在设计零件时,必须考虑疲劳强度和蠕变强度及持久强度。 4.Fe—Fe3C相图在生产实践中有何指导意义?有何局限性? 答:铁碳合金相图的指导意义:(1),选择材料方面的应用;(2),铸造方面的应用;(3),锻造方面的应用;(4),热处理方面的应用; 由于铁碳相图是以无限缓慢加热和冷却速度得到的,而在实际加热和冷却都有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 第二章钢的热处理 一,何为钢的热处理?钢的热处理有哪些基本类型? 答:钢在固态下采用适当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并以一定的冷却速度冷却到室温,改变钢的组织从而改变其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类型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四种基本类型。 二,退火和正火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生产中如何选择正火和退火? 答:正火比退火的冷却速度快些,故正火的组织比较细,硬度强度比退火高。 根据其加工性、使用性、经济性来选择。 三,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哪些,说明它们的主要特点及应用范围。 答:1,单液淬火法: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2,双液淬火法:适用于高碳工具钢制造的易开裂工件,如丝锥、板牙等。 3,分级淬火法:适用于由合金钢制造的工件或尺寸较小、形状复杂的碳钢工件。 4,等温淬火法:适用于形状复杂、且要求具有较高硬度和韧性的工具、模具等工件。 5,局部淬火法:对要求局部有高硬度的工件。 四,回火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回火方法有哪几种?指出各种回火方法得到的组织、性能及应用范围。 答:回火的目的有四个: 1,降低脆性,消除或减少内应力。 2,获得工件所要求的机械性能。 3,稳定工件的尺寸。 4,降低工件硬度,利于切削加工。低温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一般为工模具钢要求高硬度高强度的工艺。

机械基础说课稿

“轴系零部件”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轴的结构分析”,这是《机械基础》课程中的一部分内容。《机械基础》这门课是机械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各学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它为本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了基础理论,对生产实践也有着指导作用。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这门课程的重点之一,学生掌握好了这节内容,将对利于他们的专业课的学习及今后工作中的技术创新。为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在教学准备过程中准备了相关教具、挂图及相应的多媒体课件等,把枯燥的授课内容以形式活泼、互动性好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对这节课分别进行阐述。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教材采用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钟丽萍老师主编的《机械基础》一书。第九章讲的是应用最广的一类零部件——轴系零部件,该章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分析零部件的方法,也是学生今后使用各类机械及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轴的结构分析””是《机械基础》这门课中的第九章第二节的内容。该节主要阐述了三方面内容:轴上零件的固定、轴的结构及轴的结构工艺性。 2、教材内容的处理 所用教材的内容优点是知识覆盖面广,但系统及重点内容深度相对较浅。不利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本节教材中,虽然把各种轴上零件的固定方式都分别进行了介绍,但对轴的实际应用结构介绍的过少。因此,在授课中增加了介绍减速器的结构和轴的装配结构练习。 ◆教学对象分析 要想讲好一堂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只有对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掌握,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该课授课对象是机械专业高级工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构件的受力分析、机械工程材料基础、齿轮传动、联接等相关知识。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了探究本节内容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和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基于学生的这些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首先要营造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设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授课内容多给出实例,把理论性较强的课本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并把各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轴的结构; 理解:轴的结构工艺性要求; 掌握:轴的结构安排和轴上零件的轴向与周向固定。 1

机械制图说课稿

机械制图说课稿 《机械制图》说课稿 机电工程系刘萍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机械制图》课程为机电、数控、汽修专业第一学年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周课时4节,总课时128节。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课程定位;二、课程目标;三、学生情况;四、课程设计;五、教学实施;六、教学资源。 一、课程定位 《机械制图》课程在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目标中应达到的岗位关键能力。从近三年,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为,生产一线的机械加工与装配,工厂电气设备的维护、机电设备的安装与操作。我对机械制图能力要求较高的机械加工与装配工作岗位进行了分析调查,下面是实习单位万兴集团提供的一份机械零件加工工作过程表。 见表1-1 机械零件加工工作表 与图样的工作过程过程内容关系 接受 1、接受零件加工任务书(零件图纸图号、零件数量、完成工作期限)。 直接工作任务 2、接受加工零件图直接 3、接受其他工艺技术资料间接 4、仔细阅读加工任务书间接 5、仔细阅读图纸 初步了解 a、将图纸和加工任务书进行核对是否有误 任务内容 b、图纸本身是否清晰、完整,是否影响阅读直接 c、了解加工零件的名称、形状、大小、重量、材料及数量

d、了解预定完工的期限,估算工作进度 6、领取材料,清点数量直接 7、按加工任务书、图纸核对材料是否相符直接材料准备 8、检查、测量材料是否符合加工前的要求,外形尺寸是否正确,是否直接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材料准备 9、材料的材质是否正确,材料是否有裂纹、气孔、碰伤等缺陷直接技术准备 10、按照加工图纸,对照材料确定加工内容,即哪些地方要加工,哪些直接地方不要加工 首台机床 11、按加工位置和内容的特点分类选择加工机床设备直接 加工 12、编排机床设备加工顺序间接 13、根据每台机床的特点,对照图纸和材料确定加工方法 更换机床 ,、确定零件加工尺寸基准直接加工 ,、确定零件在首台机床上的全部加工位置 ;、确定零件加工步骤 自检、送检 14、按图纸尺寸标注要求,选择量具的种类规格及精度直接总结、调整 1 15、按图纸形位公差要求选择加工装夹方法直接 16、按图纸标注的材质和表面要求选择切削刀具,切削用量,润滑冷却直接 剂等 17、刀具的准备 ,、品种齐全间接 ,、必要的磨制 18、装夹具及辅助工具的准备间接技术准备

轴的结构设计说课稿

《轴的结构设计》说课 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轴的结构设计》。 第一部分、说教材 《轴的结构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第十五章《轴》的第三节。我们都知道,所有的回转件都必须选用轴来支承才能进行工作,所以轴是机械中最重要的零件之一。而本节课《轴的结构的设计》是本章的重点。另外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过齿轮、带等需要被轴支承的轴上零件,之后我们还会学习轴承等用来支承轴的零件,这节课在本书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课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大纲和本节内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掌握轴的轴向固定和周向固定的方法,熟悉轴的结构工艺。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综合应用各种固定方式,从实际出发,设计出合理的结构。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把如何实现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和周向固定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并由学生从初步的尝试设计中自己总结和教师的多媒体演示来突出重点。 难点:把分析设计各种阶梯轴的典型结构作为难点,并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教师的指导来突破难点。 第二部分、说学生 本节课我所授课的对象是机械专业高职三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都希望毕业后将从事与设计相关工作,因此学生们对本节课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但由于“设计”这个词语的出现,又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了一些畏惧。 所以本节课一开始,我们就要要牢牢抓住学生的这种心情,力求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努力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第三部分、说教法 本次课的设计是理论实践一体化,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来完成项目。

最新机械专业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号考生。×年×月我从××××大学硕士毕业,所学专业为×××。毕业后至今,我在××××××任教,任教学科为《矿山机械维修与安装》。接下来我开始说课。 我说课的题目是:《机械检修的一般工艺过程》。下面我从教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6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机械检修的一般工艺过程》是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矿山机械维修与安装》专业课教材中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该节系统讲解了机械设备从接受检修开始到检修任务完成的具体步骤及一系列详细的作业。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机械零件的修理方法》,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接下来学生还要学习轴类零件、轴承等的修理与装配知识。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我根据新《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目标,结合本课题,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掌握机械设备检修工艺所包含的主要步骤;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针对明确的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机械设备检修工艺所包含的主要步骤,以及每一步骤中所需做的详细作业;难点:如何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 三、说教学方法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演示法、讲授法和集体讨论法,充分体现了多种方法相结合。 首先,采用多媒体演示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检修过程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然后,运用讲授法对机械检修工艺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精讲,抓住关键点用点拨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采用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稿(原)(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一、课程的性质、作用和目标 1.课程的性质、作用 根据教育部16号文《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以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增强职业能力为宗旨,培养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和办学特色确定《机械设计基础》在数控技术专业中的性质与作用。 我校数控技术专业每届有170人左右学生,就业领域主要面向制造业。其主要就业岗位(群)是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工艺规程编制与实施;相近就业岗位(群)是生产管理等。机械设计基础是数控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职业基础课,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上述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先修职业基础课程为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工程力学、金属材料与成型工艺,并进行了金工实习,后续课程有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等职业技术课程。对学生完成整个专业的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学生获得职业基础能力的桥梁与纽带。 2.课程目标 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与通用零件的基本原理、性能特点、使用、维护的基础知识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具备选用、维护和改造简单传动装置及零部件的初步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与严谨的工作作风。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目标: (1)熟悉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组成及其特点,掌握常用机构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2)熟悉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特点,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选用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对机构分析、设计的初步能力。

机械基础带传动说课稿

曲靖工商职业技术学校2015年 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初赛 说课稿 课程名称:《汽车机械基础》 参赛章节:项目八课题一 参赛课题:《带传动》 授课班级:2015春汽车美容班 参赛教师:郝维 送选单位:机电专业部 教研组:机械教研组 我说课的内容是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汽车机械基础》项目八课题一的内容“带传动”。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说明这堂课的设计。 教学理念 职业教育是结合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根据人才市场和企业岗位要求,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培训理念,建立了多样性、灵活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遵循这样的一个指导思想,在讲带传动这一节的内容时,我会把理论知识和生活中带传动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带传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体现了职业教育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并提供给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让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以致用。 教材分析 本堂课的内容是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汽车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项目八课题一的内容。全书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能力应用为核心,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紧密联系生产、教学实际适应汽车运输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而在前面一堂课中,已经学习了齿轮传动和蜗轮蜗杆传动,让学生对机械传动机构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为学生学习本堂课的带传动的内容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而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填补了学生在远距离传动机构知识方面的空白,也为后面学习链传动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讲好一堂课,除了要熟悉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指导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外,还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实现教学目标。而结合我们工商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得出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可能相对比较薄弱,学习的主动性有所欠缺,但他们的动手能力能强,好奇心也强,喜欢尝试和探索。其次,学生最关注的应该是以后的就业问题,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倾向于学习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知识,能让自己有一技之长,对未来的工作有所帮助。最右,在学习本堂课的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齿轮传动和蜗轮蜗杆传动,对机械传动机构有了个基础性的认识,具备了学习带传动的能力。基于上述所说的学生的特点,我会在本堂课中,把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紧密地结合起来,多给出几组实例,多给学生思考、练习的机会,使教学内容更加的形象化,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与学生进行互动,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气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机械基础》教案(全套)

使两物体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 根据运动副中两构接触形式不同,运动副可分为低副和高副。 1.低副:低副是指两构件之间作面接触的运动副。按两构件的相对运动情况,可分为: (1)转动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相对转动。由滑块与导槽组成的运动副。 (2)移动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相对移动。由滑块与导槽组成的运动副。 3)螺旋副: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定关系的转动和移动的复合运动。丝杠与螺母组成的运动副。

2.高副:高副是两构件之间作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 二、自由度 —个作空间运动的构件具有六个独立的运动,即沿X 、Y 、Z 轴的移动和绕 X 、 Y 、Z 轴的转动,构件的这种独立的运动称为构件的自由度。 一个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构件,可以产生三个独立运动,即沿X 、Y 、Z 轴的移 动及绕A 点(极点)的转动,所以具有三个自由度。 当两个作平面运动的构件组成运动副之后,由于受到约束,相应的自由度也随之减少。 沿一轴方向的移动和在平面内两个转动自由度,保留了沿另—轴方向移动的自由度。高副则只约束了沿接触处公法线方向移动的自由度,保留了绕接触处的转动和沿接触处共切线方向移动的两个自由度。 所以在平面机构中,每个低副引入两个约束,使构件失去两个自由度。 每个高副引入一个约束,使构件失去一个自由度。 三、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 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 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在于:撇开与机构运动无关的外部形态,把握机构运动性质的内在联系,揭示机构的运动规律和特性。 机构的相对运动只与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及某些尺寸有关,而与构件的横截面尺寸、组成构件的零件数目、运动副的具体结构无关。 用线条表示构件,用简单符号表示运动副的类型,按一定比例确定运动副的相对位置及与运动有关的尺寸,这种简明表示机构各构件运动关系的图形称机构运动简图。 只表示机构的结构及运动情况,不严格按比例绘制的简图称为机构示意图。

机械制造基础习题集说课材料

学习资料 机械制造基础习题集 第一章生产过程与组织 1-1什么是制造和制造技术? 1-2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有何地位?为什么说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3如何理解制造系统的物料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1-4什么是机械制造工艺过程?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5什么是生产纲领,如何确定企业的生产纲领? 1-6什么是生产类型?如何划分生产类型?各生产类型各有什么工艺特点? 1-7企业组织产品的生产有几种模式?各有什么特点? 1-8按照加工过程中质量m的变化,制造工艺方法可分为几种类型?并说明各类方法的应用范围和工艺特点。 1-9一个典型的机械制造企业是有哪几个系统组成?其含义分别是什么? 1-10简述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机械加工方法与装备 2-l何谓加工中心?利用加工中心如何加工曲面? 2-2简述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激光加工和超声波加工的表面成形原理和应用范围。 2-3指出下列机床型号中各位字母和数字代号的具体含义: CG6125B CW61100 M1432A Y3150E 2-4简述选用机床的原则。 2-5简述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用。 2-6数控机床加工有什么特点? 2-7从外圆车削来分析,υf、a各起什么作用?它们与切削层厚度a和切削层宽度a各有什么wcpc、关系? 2-8刀具正交平面参考系由哪些平面组成?它们是如何定义的? 2-9车刀的标注角度主要有哪几种?它们是如何定义的? ''00100。=-5=75、、κ=15λγ2-10已知一外圆车刀切削部分的主要几何角度为:=15、α=a=8、κsr111r试绘出该刀具切削部分的工作图。 2-11刀具的工作角度和标注角度有什么区别?影响刀具工作角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2-12刀具有哪些种类?试就每种常用刀具各举一个例子,并说明其加工范围。 2-13何谓顺铣?何谓逆铣?画图说明。 2-14刀具材料应具备哪些性能?书上介绍的四种常用刀具材料各有什么特点? 2-15刀具的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各有何作用?如何选用合理的刀具切削角度?2-16砂轮的特性主要由哪些因素所决定?如何选用砂轮? 2-17简述刀具管理系统的任务和内容。 2-18机床夹具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起什么作用? 2-19何谓基准?试分析下列零件的有关基准: 仅供学习与参考. 学习资料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

大家好!我是机械工程学院周延昌,今天我进行的是《机械设计基础》说课。 我要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说课:1.课程设计与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分析; 3.教学过程; 4.教学方法与手段; 5.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 6.教学评价。 一、课程设计与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由静力学、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4门课整合而成。 内容:典型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相应的国标;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本课程是学生最先接触的机械类专业课程之一,机械制图、高等数学是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本课程是后续将要学习的专业核心课程普通机加实训、数控编程与操作、机床结构等的基础。在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初步具有这方面的分析、设计能力,并获得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个典型机械插齿机的构造。该机械中包含了齿轮传动,带传动、四杆机构、轴、螺栓等。 参照该机构本课程打破了以陈述性知识讲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课程模式,将整个课程分为7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学习情境内容设计由简单到复杂进行编排,前6个学习情境组合在一起就是第7个学习情境——减速器设计。整个过程基于工作过程模式进行课程设计,采用学做一体化教学。 本课程采用以过程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对每一个学习情境进行单独考核。不再考核简单的背诵和记忆力,而是考核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 7个学习情境中每个情境的知识内容与要求、技能内容与要求如图所示。通过该图表明确了所学知识点。 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有一定的资源支撑,教学资源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进行讲解。 硬件资源1)校内有CAD室4个,配有专门的绘图软件。2)绘图室1个,图板、绘图工具若干,足够胜任设计任务。3)校内有机械传动实验室,普车铣加工 车间,数控车铣加工车间,学生设计完之后可以进行实际加工。 软件资源:有教学资源课件,教学视频和自编的学习材料。 三、教学过程 在该图表中给出了各学习情境的课时分配,在理论教学讲解完之后,直接进行设计,真正实现“学、做”一体。 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是设计过程,所有知识都是为了设计为服务。

机械基础说课稿

《机械基础》说课稿 安徽省黄山茶业学校鲍智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下面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小结和教学反思八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属于劳动部职业技能培训教材《机械基础》中第五章的第1节。第1节铰链四杆机构一共阐述了三大问题: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和性质。下面我来着重说一说《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这一部分内容是第5章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 (2)利用掌握的条件对铰链四杆机构基本类型的判断。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实践应用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判断和实践应用,来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形式的判别。 2、难点: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 四、学情分析 一涉及到机械,对许多学生来说,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难”、“厌”。难就难在于理解,厌就厌在于枯燥。再加上现阶段的中专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继而便是害怕、担心、烦恼。 五、教法和学法 根据学情分析,我把主要教学重点放在消除学生这种害怕、担心上,从培养兴趣着手。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用创新教学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得学生善于提问;再配合模型展示、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手段,使教学更直观、形象。 六、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什么叫平面连杆机构? (2)什么叫铰链四杆机构?它有哪些基本形式? (3)试联系实际举出一些关于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的实例。 2、引出新课 通过复习巩固了前面的内容,那么(1)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形式的区别在哪里? (2)铰链四杆机构是否存在曲柄与机构中各杆相对长度和以哪个杆为机架有关吗?让学生带着悬念进入新课学习。 3、讲授新课 (1)曲柄存在的条件【难点】 ①下面就以一个已知的曲柄摇杆机构为例,分析曲柄存在的条件。已知AB为曲柄,其长度是l1,BC为连杆,其长度是l2,CD为摇杆,其长度是l3,AD为机架,其长度是l4,曲柄能作整周转动,能顺利通过与机架AD共线的两个位置AB1和AB2。 ②利用模型演示,来进行详细分析。 ③利用电教演示并验证:自制课件(打开多媒体课件),展示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形式与四杆长度的关系。分析思考哪些情况有曲柄存在?在曲柄存在的情况下,哪一杆可能为曲柄? (2)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形式的判别【重点】 ①利用模型演示和电教演示并验证

机械能说课稿完整版

机械能说课稿完整版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各位评委好!我是17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机械能及其转化》。我的说课主要从这六个方面进行,1说教材,2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3说学生,4说教法,5说教学过程,6说板书。 一、说教材 《机械能及其转化》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四节的内容,是前面所学《动能和势能》的延伸,又为后面《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内容由“机械能及其转化”、“水能和风能的利用”两部分组成,后面的“科学世界”之“人造卫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科技发展,并认识到高科技成果中也包含着丰富的基础物理知识。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计划达到这样的三维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重点是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难点是对机械能守恒的理解。三、说学生 通过近一年的物理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分析概括能力,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成熟。 四、说教法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在本节课中主要采用了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自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鉴于学生特点,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应用多媒体视频、现场实验等为学生创设情景、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形式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根据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四题,预先准备好实验器材,为了使学生能更明确认识到这个现象的反常,我先用一个普通罐子从同一斜坡上滚下来的现象做铺垫,然后向学生视频展示这个“奇怪的罐子”。通过前后两个现象的对比,吸引学生注意力,用看似违反常规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惊讶,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极大兴趣。 (二)探究新课释疑解惑 1、机械能:因为课本中给出的机械能的概念比较模糊,而且课本中的第一句话就直接告知学生“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所以,我在讲机械能的概念时,采取了先复习动能和势能的相关知识后,直接讲授的方法,并用图形结构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方便学生理解记忆。 2、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是本节的重点,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在此分了三步进行。 (1)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为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在实验室滚摆数量有限的情况下,我在课前布置学生用硬纸片或者其他物品如萝卜等,自制滚摆,在制作过程中真正的动手动脑。在探究时引导学生观察滚摆高度和速度的变化,进而得出滚摆上升下降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2)由第一个环节引出思考,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吗?我用儿童的发条玩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动手使发条猫头鹰动起来,回忆童年快乐的同时,引出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让学生体会到处处留心皆学问,感受科学的魅力。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解答(1-5)..

机械设计基础教材习题参考解答 (第一章~第五章) 2012.8

目录 第1章机械设计概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章机械零件尺寸的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章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平面机构自由度___________ 4第4章平面连杆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5章凸轮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第1章机械设计概论 思考题和练习题 1-1举例说明什么是新型设计、继承设计和变型设计。 解:新型设计通常人们指应用成熟的科学技术或经过实验证明是可行的新技术,设计过去没有过的新型机械,如:新型机械手、动车、扑翼飞机、电动汽车等; 继承设计通常指人们根据使用经验和技术发展对已有的机械进行设计更新,以提高其性能、降低其制造成本或减少其运用费用,如:大众系列汽车、大家电产品等。 变型设计通常指人们为适应新的需要对已有的机械作部分的修改或增删而发展出不同于标准型的变型产品,如:。各种工程机械、农田作业机械等。 1-2解:评价产品的优劣的指标有哪些? 解:产品的性能、产品的 1-3机械零件常用的材料有哪些?为零件选材时应考虑哪些主要要求? 解:制造机械零件的材料目前用得最多的是金属材料,其又分为钢铁材料和非铁材料(如铜、铝及其合金等);其次是非金属材料(如工程塑料、橡胶、玻璃、皮革、纸板、木材及纤维制品等)和复合材料(如纤维增强塑料、金属陶瓷等)。 从各种各样的材料中选择出合用的材料是一项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的工作,通常应考虑下面的原则: 1)载荷的大小和性质,应力的大小、性质及其分布状况 2)零件的工作条件 3)零件的尺寸及质量 4)经济性 1-4解:机械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解:机械设计的内容包括:构思和方案设计、强度分析、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等。 机械设计的步骤:明确设计任务,总体设计,技术设计,样机试制等。

《机械制造技术》说课稿

《机械制造技术》说课稿 1.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是为适应机械制造类专业改革需要而构建的一门精品课,本课程以工艺为主线,通过基本表面和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将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机床夹具基本知识、机械制造工艺等基本内容有机融合为一体,形成新的课程体系。本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和综合性强的特点。 1.1本课程性质与地位 课程性质: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 课程地位和作用:本课程在培养专业所需制造工艺及实施相关知识和技能起核心作用。 前导课程: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机加工实习; 后续课程:车、铣工实训、课程设计、数控机床加工技术及实训、机械CAD/CAM、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 1.2课程知识目标 掌握金属切削原理的基本理论和刀具的基本知识; 掌握典型金属切削机床传动、结构、特点及应用范围的基本知识; 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的基本知识; 掌握机床夹具相关的基本知识; 掌握机械装配工艺的基本知识; 了解机械加工精度及控制方法的基本知识。 1.3课程能力目标 具有编制和实施中等复杂工艺规程的能力; 具有分析解决机械制造中质量问题的初步能力; 具有选择、使用和维护一般机床和工艺装备的基本能力; 具有设计、安装和调试一般工艺装备的基本能力; 具有常见表面的加工及其控制的能力。 1.4课程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既具有独立思考,又具有团队精神,善于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培养学生关注相关科技发展动态,紧跟技术发展前沿,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和科学的求知精神;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1.5本课程教学对专业目标培养的作用 培养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职业关键能力提高起到重要及核心的作用 1.6课程教学内容 第1章金属切削基本知识 第2章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A《数控综合技能实训》说课主要材料

《数控综合技能实训》说课材料 周小青 一、课程设置 数控技术专 ■《数控综合技能实训》课程是专业教案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实训, 可以进一步 加深对课堂专业教案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在数控机床 上的编程与操作能力。 ■本课程与先修课程数控技术与编程和数控原理及系统有密切的联系。尤其 是数控技术 与编程是本实训的基础,只有掌握零件的编程和数控机床的操 作,才能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了解数控车床、数控铳床及加工中心的分类、组成 以及工作原 理,掌握数控车床或数控铳床及加工中心的操作面板、装刀和 对刀的方法以及刀具补偿和工件原点的参数设置方法。较熟练掌握数控车 床或数控铳床及加工中心的手工编程,及通过CAXA 软件掌握零件的CAD 造型、CAM 的加工及后处理生成程序的自动编程方法。 二. 教案内容设计 教案单元 主要内容 教案目标 学时 职业能力 基础课程 (基础能力) 专业课程 1 工 金倉切削加工方法与设备 数控机床运行与编程加工 自动编程软件 先进制造技术概论 嫂控综合技能实训 机械舸逍工玄学 计算机绘图 制图测绘 机制工艺课程设计 金工实习 机制工艺生产实习 It 密检测 绘A 桔维宜Ml 金层切削加工方法与设备 液压传动与代动技术 机械电气控制技术 敷控伺服技术 敗控设备故障诊斷与 维修 机电控制与单片机应用 1 数控技术毕业设计/论文、数控技术岗位实习 虹电子学、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与技术测 综合课程 (综合能

三、教案资源 (一)教案团队: ■周开俊,博士,副教授,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优秀教案团队成员 ■彭淑华,高级工程师,江苏省优秀教案团队成员 ■周小青,博士,副教授,江苏省优秀教案团队成员 ■王叶萍,副教授 ■丁海萍,讲师 ■季照平,讲师 ■均来自于企业,有着丰富的编程加工经验 (二)教案条件: ■“十一五”规划教材 ■多媒体教室 ■数控实训中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