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诗词鉴赏知识

古诗词鉴赏知识

古诗词鉴赏知识
古诗词鉴赏知识

古诗词鉴赏知识

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事物或独特的艺术形象)。

酒、饮酒

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李清照)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李白)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范仲淹)

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浣溪沙》晏殊)

羌笛

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范仲淹)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折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张继)

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李白)

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李商隐)

流水

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短歌行》曹操)

夕阳

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

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范仲淹)

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望江南》温庭筠)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浮云

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李白)

风、霜、烟

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

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崔颢)

2.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雁门太守行》李贺)

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武陵春》李清照)

4.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落花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1.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武陵春》李清照)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晏殊)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

坚贞高洁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刘桢)

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陆游)

坚贞高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陶渊明)

多传达惆怅和哀愁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文天祥)

梧桐

凄凉悲伤的象征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李煜)

草木

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杜甫)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短歌行》曹操)

杜鹃(子规)

凄凉哀伤的象征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鸿雁、青鸟

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

1.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李商隐)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王湾)

表达离情别绪、思乡、愁苦之情。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李清照)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李白)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次北固山下》王湾)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归纳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说明要有藐视和压倒一切困难的雄心和气概,才能有所作为的人生哲理。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比喻绝处逢生的情景。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表达了任何腐朽势力都不可逆转历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的思想。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抒发历史兴亡之感,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站得高看得远。

古诗词典故归纳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典故: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

▲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典故: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典故:

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典故:

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词人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6.八百里分麾下炙……马作的卢飞快。——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典故:

八百里——指牛。据《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駮”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的卢——良马名。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形象的描写了军旅的生活和表现了抗金将士的英雄气概。

初中语文课内外古诗词主题分类

1.送别诗,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劝勉友人乐观开朗的感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

2.离别之诗,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渡荆门送别》李白唐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

3.别后对家人,对朋友的思念。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水调歌头》苏轼宋

《武陵春》李清照宋

《望江南》温庭筠宋

《蒹葭》《诗经》春秋

《无题》李商隐唐

4.表达思归之心,羁旅之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

5.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历史兴亡之感。《赤壁》杜牧唐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

6.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石壕吏》杜甫唐

《春望》杜甫唐

7.对统治者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观刈麦》白居易唐

《泊秦淮》杜牧唐

8.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闲适恬淡的心情。《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东晋

《饮酒(其五)》陶渊明东晋

《游山西村》陆游宋

《西江月》辛弃疾宋9.表达忧国之思、报国之志、忧民之心。《过零丁洋》文天祥宋

《已亥杂诗》龚自珍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

《渔家傲》范仲淹宋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宋

《雁门太守行》李贺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宋

10.即景抒情/ 言志

《登飞来峰》王安石宋

《望岳》杜甫唐

《使至塞上》王维唐

《观沧海》曹操三国

11.抒发对自身遭遇的感慨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行路难》李白唐

《相见欢》李煜唐

12.抒发对春天等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

13.表现对年华已逝,好景不长的感伤。《浣溪沙》晏殊宋

14.对国事的关心,代父从军的叙事诗

《木兰诗》《乐府民歌》南北朝

15.表达对爱情、理想的追求。

《关雎》《诗经》春秋

古诗词鉴赏知识点归纳汇编

古诗词鉴赏知识点归纳 一、诗词体裁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②近体诗(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七律,七绝,五律,五绝)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④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二、诗歌题材、情感分类 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1.写景抒情: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2.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3.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4.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5.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6.羁旅诗: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7.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8.山水田园诗: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9.讽喻诗: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直人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如《硕 鼠》《伐檀》、罗隐的《蜂》。 10.闺怨诗:描写闺中妇女的情思,表现离情思念、感时伤怀或有所寄托11.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 等。 12.游仙诗:通过描写游仙访道来表现诗人的人生追求或人生境遇。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 13.饮酒诗:通过描写饮酒歌吟来表现诗人的人生乐趣和感慨。如李白的《将进酒》《月下独酌四首》。 14.其他:题画诗、无题诗、悼亡诗等 三、诗歌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一)、人物形象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必备知识总结集锦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必备知识总结集锦 常见意象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事物或独特的艺术形象)。 酒、饮酒 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李清照)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李白)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范仲淹) 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浣溪沙》晏殊) 羌笛 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1.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范仲淹)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柳 折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 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张继) 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李白) 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李商隐) 流水 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诗歌鉴赏基本知识点归纳讲义

诗词鉴赏基础知识归纳 诗歌的结构技巧: 层层渲染、铺垫、伏笔照应、小中见大、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起承转合、对比结构。 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一、表达方式: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如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如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如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如:“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二、修辞手法 1.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 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早春新叶萌发,诗人在一阵惊喜中忽发奇想,是春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摆弄那富有灵性的剪刀,裁出那片片细叶的吧!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了,情感更浓郁了。 如刘禹锡《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通篇用比喻就是象征,如于谦的《石灰吟》。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如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专项突破:古诗文基础知识与阅读(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专项突破:古诗文基础知识与阅读(含答案)一、选择题 1.下列对《孙权劝学》中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初(当初)当涂(当道,当权)务(事务)B.孤(古代王侯的自称)博士(知识高深的人)辞(推托)C.涉猎(粗略地阅读)往事(历史)经(经过)D.见事(知晓事情)及(到,等到)非复(不再是)2.下列句中画线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康肃笑而遣之濯清涟而不妖 B.尝射于家圃霜叶红于二月花 C.但当涉猎但微颔之 D.以我酌油知之以钱覆其口 3.下列“之”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睨之久而不去②何陋之有③以我酌油知之④水陆草木之花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二、填空题 1.积累性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__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3)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4)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5)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6)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7)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8)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9)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2.综合性默写。 (1)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的悲壮、严酷,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2)出自《木兰诗》的成语“__________”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景物描写形象生动,又寓含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 (4)《春夜洛城闻笛》中体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的《望岳》一诗中,表现其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画线的词语。 (1)公亦以此自矜()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3)朔气传金柝() (4)即更刮目相待()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6)宜乎众矣() (7)沧州南有一寺临河干() (8)众服为确论() 4.给下列句中画线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阅十余岁()A.经过 B.阅读 C.看 D.检阅 (2)竟不可得()

高考古诗鉴赏知识清单(简洁全面)

高考古诗鉴赏知识清单 (简洁全面)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古诗鉴赏知识清单梳理 按内容分类: 1.怀古诗: 形式标志:古迹、古人、古事、“怀古” 写法特点:借古讽今、借景抒情、对比 内容特点: 1)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表达建功立业的志向,或壮志难酬。 2)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3)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大前途命运。 4)抒发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感慨。 2.咏物诗 形式特点:物象为题、“咏” 写作特点:托物言志、托物抒情 3.山水田园诗 形式特点:景物描写 写作特点: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烘托渲染、白描 内容特点; 1)热爱自然美景 2)喜欢田园生活恬淡闲适、悠然自得、隐居为乐 3)渴望归隐,厌弃官场,对现实不满 4)仕途失意的寂寞 4.战争诗 形式特点:“塞”、“征”、“军”、“战” 写法特点:典故使用 内容特点: 1)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2)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 3)塞外生活的艰辛,连年战争的惨烈 4)报国无门的怨愤,归家无望的痛苦 5)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批判,百姓流离失所的同情 5.行旅诗(羁旅漂泊诗) 形式特点:特殊意象(“月”“雁”“芳草”“船”“马”等) 写法特点:借景抒情、对写法、想象、联想 内容特点: 1)旅途的艰辛、寂寞、飘零之感 2)思乡怀人 3)怀才不遇,落魄潦倒 6.闺怨诗 1)妇女对征战在外或求取功名的丈夫的思念,孤独寂寞,盼望其归来2)希望丈夫建功立业 3)对战争的厌恶 7.送别思念诗

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人的代表作品。 2、通过对古诗词分析鉴赏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优美的诗歌作品进行赏析指导;培养学生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对诗歌进行多元化的富有创意的解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歌。 【教学难点】 1、全面领会并用恰当的语言准确概括诗词意境及所用的艺术手法。 2、通过对古诗词分析鉴赏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诗意点与主问题】 让学生在阅读中将诗词的情感体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而陶冶情操,理解人性的丰富、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建构其精神生活的基本范式和人文底蕴。 【教学策略与手段】 涵咏、赏读、点拨、讲析相结合。 【课前准备】PPT 【教学流程】

导入语设计: 走进古典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境界。在古典诗歌的清芬中,我们的前人会从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中立起,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山宋水,衣袂飘飘地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古典作品的解读和鉴赏总是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在我们眼中,古诗仿佛是一枚好吃的坚果,虽然我们知道那里面的果仁儿是有营养的,但我们却无法突破那坚硬的语言外壳。诗歌鉴赏真的就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困难么?是否有法可依?今天,我们以《山居秋暝》为例一起作个探讨。 一、鉴赏韵律,感悟诗语 1、教师配乐范读诗歌: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诵读提示:诗的首联写的是傍晚时分小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应当用轻快的调子诵读。尾联均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语气缓缓读出。 3、指一名学生配乐朗读诗歌,其他学生点评。 4、全班学生齐读。 小结:在诵读中体验,在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中欣赏诗歌,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是最直接的诗歌鉴赏方法。 二、鉴赏意象,体味诗境 苏轼称赞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本诗即是“诗中有画”的代表作。既然说“诗中有画”,

山水田园诗鉴赏知识和练习题2014年

山水田园诗鉴赏知识和练习题 一、山水田园诗的定义: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描写自然风光为主。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农夫和农耕。 二、山水田园诗派的发展 起源:东晋田园诗派——陶渊明 南朝山水诗派——谢灵运、谢朓 盛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柳宗元 宋:虽在运用诗化的语言抒情、状物、写景、叙事方面,有行文不拘一格,但其境界上已远比不上唐朝。杨万里、范成大 明清:走向衰退,尚模拟,少独创。 三、田园诗的典型物象: 1.景物: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白云、清泉、郊外、草屋、柴门、荆扉、山、河、泉、溪、桥、明月、清风、云雾、霞光、露珠 2.人:邻人、野老、农夫、樵夫、渔夫、林叟、山客、牧童、隐者 3.农具:耒耜【lěi sì :古代一种像梨的农具,也用做农具的统称。】、锸【chā铁锹】、锄头、犁 4.植物(食品):五谷(黍)、栗、桑、麻、菊、松、竹林 5.动物:鸡、犬、牛、羊、蚕、蛙、鸟鸣、猿啼 四、描写景物的手法 1.角度变化: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远、近;上、下、俯视、仰视、里、外等; 2.描写内容:所见(视觉)、所闻(听觉)、所感(触觉、味觉、嗅觉) 3.描写景物的具体方法: (1)描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工笔(细节描写)、白描、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虚实结合、衬托(正衬:乐景写乐情、哀景哀情;反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渲染、前面结合; (2)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3)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对比、夸张、反复、反问等。 五、如何概括意境特点(方法) (一)审空间:可从地面和天空两个角度去观照画面境界的大小。从地面看去,有广阔、辽阔、苍茫、深远等特点。着眼于天空,有高远、空旷、寥廓(高远空旷)等特点。 (二)辨色彩:辨别色调的冷暖所体现的情绪,注意色彩搭配所呈现的效果。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给人们一种温暖、热烈、活跃的感觉。蓝色、紫色(深紫)为冷色,让人感到凉爽、安静、沉稳、踏实。明亮的颜色常用来表现喜悦的情绪。凝重灰暗的色彩多寄寓伤感幽怨的情绪。 (三)听声响:(1)通常诗人以声音反衬宁静;(2)通过声音增加画面的生气;(3)声音特定的感情色彩,传达出不同的情绪。 (四)感冷暖:暖阳春风带来温暖,西风秋雨送来寒冷。日光温暖,月光清冷。朝阳充满蓬勃生气,落日则带着苍凉。苔藓生于阴湿之地,竹林之中感到凉爽,霜露冰雪无不是寒冷的象征。 五、察物象:诗人所选景物往往寄寓着诗人独特的情思,很多景物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概括画面特点时应注意到这一点。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艺术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又称艺术技巧,是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的统称。对其鉴赏,就是要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等。高考对表达技巧的考查,重在表达效果方面,往往从这个角度设题,以主观表述题为主。 学习目标 1 回顾诗歌的表技技巧 2 了解诗歌表达技巧题的设题方法 3 学习诗歌表达技巧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4 学习解答表达技巧类的诗歌鉴赏题 古典诗歌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又叫艺术手法,包括: ? 1 修辞技巧:比喻、比拟、借代、夸张、通感、双关、反复等 ? 2 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抒情(描写方式:细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 3 表现手法:衬托、对比、渲染、联想、想象、欲扬先抑 ? 4 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铺垫等。 ? ?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对某个诗句的表达技巧,略加分析。 ?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比较两首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析。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或何种技巧。 (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3)运用这种手法有何效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一.修辞手法 1、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还有双关、互文、通感、顶针等。 2、技法解密: A.明辨修辞手法:明确各种修辞手法的构成、特点 B.洞悉表达效果 鉴赏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重点不是辨识和判断,而是分析体会修辞的妙处,即分析表达效果,体会对其塑造形象、抒发情感、体会主旨的作用。

古诗词鉴赏知识点归纳.

“ 91 古诗词鉴赏知识点归纳 一、 诗词体裁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 歌行”、 引”、 “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②近体诗(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七律,七绝,五律,五绝)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可分为长调( 字以上)、 中调(59-90 字)、小令(58 字以内)。 ④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二、诗歌题材、情感分类 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1.写景抒情: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2.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 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3.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4.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 沧桑变化的感慨。 5.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 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6.羁旅诗: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安定 生活的向往。 7.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 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8.山水田园诗: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厌弃官 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9.讽喻诗: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直人 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如《硕 鼠》《伐檀》、罗隐的《蜂》。 10.闺怨诗:描写闺中妇女的情思,表现离情思念、感时伤怀或有所寄托 11.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 诗歌。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 等。 12.游仙诗: 通过描写游仙访道来表现诗人的人生追求或人生境遇。如贾岛的 《寻隐者不遇》、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 13.饮酒诗:通过描写饮酒歌吟来表现诗人的人生乐趣和感慨。如李白的《将进 酒》《月下独酌四首》。 14.其他:题画诗、无题诗、悼亡诗等 三、诗歌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 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 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一)、人物形象

古诗词鉴赏常用术语

古诗词鉴赏常用术语

古诗词鉴赏常用术语 诗歌类别 赠友送别、咏史怀古、边塞征战、山水田园、写景抒情、咏物言志、闲适隐逸、谈禅说理、思妇闺情、羁旅行役、悼亡游仙等。 常见思想感情 对统治者的愤怒,面对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陷的痛苦,壮志难酬的悲叹,怀才不遇的愁苦,寄情山水的悠闲,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等。 感情基调 忧愁、伤感、惆怅、寂寞、孤独、郁闷、闲适、恬淡、喜爱、喜悦、欢乐、激愤、悲壮、慷慨激昂等。

常见语言特色 质朴、淡雅、自然、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雄健、雄浑、准确、生动、形象、清新明快、平淡有趣、浓墨重彩、艳丽多彩、含蓄蕴藉、富有哲理、淋漓尽致、简洁巧妙、入木三分、语言凝练、生动传神、惟妙惟肖、字字是泪、声声哀叹、感人至深、音节和谐流畅、语极工整、含蓄隽永、朴实无华、淡雅含蓄、通俗生动、低回婉转、清而不淡,秀而不媚、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洗练、平淡无奇、质朴清新、词藻华丽、明白通畅、沉郁顿挫等。 著名诗人语言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峭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 辛弃疾的慷慨悲壮,苏轼的豪放旷达,(孟)

郊寒(贾)岛瘦,“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夸张、对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双关、顶真、通感、互文等。 意境特点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常用评价用语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直抒胸臆、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寄寓、寄托、衬托、烘托、渲染、富有哲理、淋漓尽致、构思精巧、新颖、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自出机杼、颇具匠心、感情细腻、感情真挚、跃然纸上、层次分明等。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七章古诗鉴赏_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专题三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核心

核心突破四从思想感情角度鉴 赏 ——情为何物?家国情怀 一、古代文人思想、感情的内涵 观察那些写诗吟词的古代文人,就会发现他们的人生经历、思想感情都有共同之处:1.人生理想与人生道路 古代文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和“功成身退”。“儒”和“道”成了文人的两大思想主流。“穷”即政治失意,人生不得志,怀才不遇;“达”即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其中,“独善其身”,可视为身退,就是出世人生;“兼济天下”,可视为功成,就是入世人生。 古人“身退”的前提是“功成”,但有作为的文人大多不能“功成”,只好走三条路:其一,愤世嫉俗,郁闷伤感(多信奉儒家思想),如屈原、杜甫;其二,黯然退隐,悠然闲适(多信奉道家思想),如陶渊明、孟浩然;其三,愤世嫉俗,不得不退隐,却又心有不甘,饱受出世与入世矛盾的煎熬(多信奉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如李白、苏轼。身退后,不再关注天下,而是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品性,在“未功成”和“退隐”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2.喜怒哀乐的缘由 古代文人的情感无非就是“喜怒哀乐”四字,同常人一样。但引起这些情感的缘由却与众不同: (1)喜乐。这种情感在古诗中很少见,让他们“喜乐”的大致有三方面因素:

①自然。祖国各地大好河山优美多姿。②国家。国家太平繁荣,百姓安居乐业。③人生。隐逸生活闲适、自由;政治得意,功业有成。历经战乱后暂得安宁,亲人(友人)团聚,回归故乡。 (2)悲愤。这种情感在古诗中最为常见,有人说,中国古代诗词是用“愁”做成的,让他们悲愤、忧愁、痛苦的因素较为丰富、复杂: ①国家。报国无门,山河沦丧,小人当道;统治者穷兵黩武,当权者昏庸腐朽。②百姓。人民遭受苦难,剥削者压榨人民。③亲人。相思不得相见。④友人。依依不舍的留恋,离愁别恨,牵挂、担忧、关切。⑤历史。昔盛今衰,王朝兴替;借古讽今,由历史寄托怀才不遇、统治者昏庸、壮志难酬等。⑥人生。不得志,仕途失意,被贬谪;人生短暂,年华易逝;年华已老,壮志未酬;客居他乡,孤独寂寞;人生无常,伤春悲秋。 二、古诗情感常见内涵类型和表达类型 1.情感内涵类型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诗歌没有两首感情相同的诗篇。但是,相对来讲,古诗传达的感情还是有大致相同的类型,以下八类情感是最常抒发的: (1)忧国忧民之情:体验战乱离散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制度的腐朽和统治者横征暴敛、穷兵黩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 (2)建功立业之情: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热忱报国的激情,赤诚献身的心声等。 (3)思乡怀人之情:天涯羁旅的愁思,思亲念友的孤独,边关征夫的思乡,闺中怨妇的怀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情深意长的勉励,难舍难分的惜别。 (4)寄情山水之情:寄情山水的悠闲,退隐田园的淡远,远离官场的险恶,归耕隐居的自在。 (5)感时伤逝之情:昔胜今衰的沧桑,时事变迁的感慨,青春易逝的伤感,时不我与的焦虑,凄美惆怅的记忆,悠长寂寞的思念。 (6)热情赞美:对英雄的赞美,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对祖国的赞美,对亲情、爱情的赞美。 (7)人生梦幻之感:抒发青春的梦幻,理想的追寻。 (8)吟唱自然:自然的美妙,大地景观的美。 请看下列诗句所抒发的情感属于哪种类型。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忧国忧民类 (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感时伤逝类(或人生梦幻类)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复习15 古诗词鉴赏(三)表达技巧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复习15古诗词鉴赏(三)表达技巧 知识讲解 表达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在诗歌鉴赏中, 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艺表现方法)、篇章结构。 修辞方法: 除了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些修辞方法外,下面几种也是古诗词中常用到的修辞方法。 用典――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互文――“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A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B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 列锦――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象,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此修辞可达到的艺术效果是:①凝炼美。诗词有时故意让成分残缺,从而达到简洁凝炼的效果。②简远美。所谓简远,是指选取那些具有概括性的事物,经过作家巧妙的艺术处理,使之凝聚丰富深广的思想内容和情感。③含蓄美。含蓄,就是不把意思直接完全说出来,而是委婉地道出,从而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表现手法: ⑴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抒情、描述是重点。 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 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本知识(整理版)

诗歌鉴赏基本知识 一、基本概念 1、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 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 包括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等。 4、写作技巧:(艺术技巧、表现手法) 包括赋比兴、衬托、用典、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5、艺术风格: 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等。 1

6、语言特色: 包括清新、平淡(质朴)、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 7、描写: 包括动、静,点、面,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远、近、高、低等。二、解答技巧 (一)、解题入格 1、诗歌形象:身份+性格 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2

9、体会诗歌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10、概括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二)、答题程式 “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 “怎样写”方面: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眼,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虚实相济,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炼字,起承转合,赋比兴。 “为何写”方面: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3

中考古诗词知识点及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词知识点及鉴赏答题技巧 【课程标准】 1.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要求】 1.了解诗歌感情强烈、语言凝练、富有乐感等基本特征;理解现代白话诗的体裁特点;理解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衬托、对比、比喻、夸张等。 2.诗歌阅读,要经历“疏通字词典故—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的学习过程,通过反复朗读诵读,能够想象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感受领悟作品所抒发的情感以及所负载的思想意蕴。 3.了解教材古诗文中涉及到的基本的文学文化常识,掌握重要的作家作品,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 4.理解课内古诗文的内容及蕴含的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古代诗词,掌握文言文断句的技巧。能熟练背诵教材规定的背诵篇目。 5.学会揣摩诗词的意思,理解诗词的大意,感受诗词的审美情趣。要重点品味古诗词中富有表现力的字词,鉴赏经典的名句。 【考点解读】 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至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古诗阅读知识储备】 1.了解古代诗歌分类。 (1)从体裁分:古典诗歌首先分为诗、词、曲。 诗: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包含有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和乐府诗(题目上加有“歌”、“行”、“歌行”、“引”、“曲”、“吟”)。近体诗包括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排律)和绝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律诗:共八句,1、2句为首联,3、4句为颔联,5、6句为颈联,7、8句为尾联或末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偶句都押韵。绝句:一共四句,又叫“截句”,是律诗的一半。 词:句子长短不一,词牌限定了词的字数、音韵、文字的形式,词中用典较多。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词分为豪放派(苏轼和辛弃疾)和婉约派(柳永、秦观和李清照)。 (2)从题材分: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怀古诗、咏史诗、送别诗、边塞诗。此外还有爱情诗、说理诗、感怀诗等。 送别诗: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怀古诗:或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基础知识梳理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基础知识梳理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事物或独特的艺术形象)。 以下是初中七至九年级古诗词中常见的一些意象,以及相关诗句的例举: 酒、饮酒 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李清照)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李白)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范仲淹) 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浣溪沙》晏殊) 羌笛 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白雪歌送武判

官归京》岑参) 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范仲淹)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柳 折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 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张继) 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李白)

古诗词鉴赏知识点

诗歌 题材: 1.山水田园诗(晋谢灵运陶渊明唐王维孟浩然) 2.送别诗《送友人》 3.边塞诗(高适岑参王昌龄崔颢王之涣等)《凉州词》《逢入京使》 4.羁旅诗《天净沙·秋思》 5.讽喻诗《卖炭翁》《泊秦淮》 6.咏物诗《草》《鹅》《竹石》 7.咏史诗怀古诗(历史事件、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 8.哲理诗《观书有感》9.闺怨诗 体裁 古体诗(唐之前)不对仗;押韵自由;四五六七言,每句字数不定。标题加“歌、行、引、曲、吟、弄”等字。 近体诗(唐之后)绝句(4句)五绝;七绝;律诗(8句)大于8句称为长律或排律,五律;七律;颔联颈联必须对仗;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二、四、六、八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词别称:长短句;曲词;曲子词;诗余;近体乐府 从长度分小令(59字以下)、中调(59~90)和长调(91以上)。 《词牌名·题目》 一首词一定要有词牌名,不一定有没题目。 水龙吟(67444)、念奴娇(436)、雨霖铃(444)、踏莎行(447)、苏幕遮(3345)、声声慢(446)、水调歌头(556)、八声甘州(85544)、清平乐(457)、破阵子(667)曲分为散曲(诗歌;抒情)和杂剧(戏曲;搞笑);散曲分为小令(短小精悍)和散套(富丽雍容) 别称:词余;北曲;乐府(散曲和杂剧采用“北曲”(一种腔调)为演唱形式,又称为“乐府”) 【宫调名】曲牌名·题目 宫调名是音乐的各种调式,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 定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为七声,是乐律之本。 语言风格:诗歌语言风格 ①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相关术语:清新雅致、清新自然。 ②明快:主要指语言明白而流畅。相关术语:明白晓畅。 ③含蓄:主要指语言表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相关术语:含蓄蕴藉、委婉含蓄。 ④朴素:主要指语言朴实无华。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相关术语:平实质朴、冲淡自然。 华丽:主要指语言丰富而有文采。相关术语:华美绚丽、绚丽飘逸。 豪迈:语言奔放有气势,意境恢弘阔远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相关术语:豪迈雄奇、雄浑豪放。 艺术手法: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借景/借物/借典抒情)、 表现手法(动静关系、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借古讽今、对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设问等)

古诗词阅读鉴赏知识点备课讲稿

古诗词阅读鉴赏知识 点

古诗词阅读鉴赏知识点 一、古诗词从体裁上的分类: 古代诗词从体裁上分为诗、词、曲三类。 1.诗 诗可以从音律的角度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叫古风,指唐以前的诗和唐以后不合近体声律要求的诗; 近体诗,也称今体诗,指唐以后的格律诗,包括绝句和律诗。 二者区别: (1)在句法上,古体诗的每句话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都有,句数也不确定。 例如: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时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五言,十四句。 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五言,六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七言,十八句。 近体诗只有五言、七言两种,绝句规定为四句话,律诗规定为八句话,多于八句的称为排律,也叫长律。

例如:五言绝句,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七言绝句,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五言律诗,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七言律诗,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在用韵上,古体诗允许换韵,近体诗每首只能用一个韵。 古体诗,例如李白的《月下独酌》,换韵:en\an。 近体诗,例如杜甫的《春望》,一个韵:en。 (3)在平仄上,古体诗不讲平仄,近体诗讲究平仄,这是最大的区别。 简而言之,我们可以说,凡是不受近体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2.词 词,是诗的别体,又称“诗余”、“长短句”,全盛于宋。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的句数、总的字数、每句的字数上、平仄上都有规定。每首词必须有词牌,一般分为两段(叫做上片、下片或者上阕、下阕【quē】)。词的分类一般是根据字数的多少来划定的。 小令,58字以内。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8字

高考古诗鉴赏知识清单

古诗鉴赏知识清单梳理 按内容分类: 1.怀古诗: 形式标志:古迹、古人、古事、“怀古” 写法特点:借古讽今、借景抒情、对比 内容特点: 1)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表达建功立业的志向,或壮志难酬。 2)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3)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大前途命运。 4)抒发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感慨。 2.咏物诗 形式特点:物象为题、“咏” 写作特点:托物言志、托物抒情 3.山水田园诗 形式特点:景物描写 写作特点: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烘托渲染、白描 内容特点; 1)热爱自然美景 2)喜欢田园生活恬淡闲适、悠然自得、隐居为乐 3)渴望归隐,厌弃官场,对现实不满 4)仕途失意的寂寞 4.战争诗 形式特点:“塞”、“征”、“军”、“战” 写法特点:典故使用 内容特点: 1)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2)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 3)塞外生活的艰辛,连年战争的惨烈 4)报国无门的怨愤,归家无望的痛苦 5)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批判,百姓流离失所的同情 5.行旅诗(羁旅漂泊诗) 形式特点:特殊意象(“月”“雁”“芳草”“船”“马”等) 写法特点:借景抒情、对写法、想象、联想 内容特点: 1)旅途的艰辛、寂寞、飘零之感 2)思乡怀人 3)怀才不遇,落魄潦倒 6.闺怨诗 1)妇女对征战在外或求取功名的丈夫的思念,孤独寂寞,盼望其归来2)希望丈夫建功立业 3)对战争的厌恶 7.送别思念诗 形式特点:“赠”、“送”、“别”、“思” 写法特点:渲染气氛、借景抒情、想象

内容特点: 1)依依不舍 2)慰勉、告或祝愿 3)想象别后情景 4)想象对方场景 答题方法 一、鉴赏人物形象型 提问方式:(1)本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答题步骤:性格特征+身份 (2)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有的要求简要分析,要求分析的要结合诗句内容) 答题步骤:特点(概括要全面准确)+分析 注意:以上两种题型属于同体异构,答题模式注意区别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 2.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 3.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 9. 孤寂、落寞(惆怅),愁苦幽怨的形象。如王昌龄的《闺怨》 10. 积极乐观,笑傲人生的形象。如苏轼。 二、鉴赏事物形象型 提问方式: 1)描绘了这一事物怎样的形象?这一事物有怎样的特点?(有的要求简要分析,要求分析的要结合诗句内容) 答题步骤:参考人物形象分析步骤,要注意外在特点加上内在品质,分析要全面准确具体。 2)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一形象? 答题步骤:事物特点+手法(往往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怀)+寄托的志向或情感 三、鉴赏意境型(或景物形象) 提问方式: 1)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 3)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 要忠实于原诗,语言力求优美简洁通顺。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