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理要点解读(审)

物理要点解读(审)

物理要点解读(审)
物理要点解读(审)

2010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

物理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〇〇九年十月

前言

《2010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以下简称《解读》)是在《2009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是与《2010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配套使用的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指导丛书。《解读》面向全体高中学生,旨在帮助高中教师与学生理解《考纲》,对高中教学加以积极的影响,减轻高中学生的学业负担,推进高中新课程,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解读》所要―解读‖的不只是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建立这一考试制度的目的和任务——回归基础教育的本源,构建一个衡量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评价体系。因此,《解读》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特别注重各学科学习方法指导,特别注重训练能力层级和难度的梯度分布。

《解读》大体上分为考试目标、复习要点、学法指导、题型示例、达标训练和综合测试等五个板块,各板块的内容依据《考纲》和高中教材的必修学分模块编写。由于各学科特点的不同,编写体例也根据需要做了些小调整。

像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学业水平考试作为一种新的考试制度也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因此,欢迎来自各个方面,特别是高中师生的建设性的意见。当然,《解读》也要听取大家的意见与建议,才不会停下不断完善的脚步。

《2010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专家组

2010年10月

目录

必修1 (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 (1)

第三章相互作用 (7)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13)

检测卷 (18)

必修2 (21)

第五章曲线运动 (21)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28)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34)

检测卷 (40)

选修1-1 (43)

第一章电场电流 (43)

第二章磁场 (49)

第三章电磁感应 (54)

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 (54)

检测卷 (61)

选修3-1 (63)

第一章静电场 (63)

第二章恒定电流 (72)

第三章磁场 (81)

检测卷 (86)

2010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88)

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考试目标

1/ 98

2/ 98

要点解读

一、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而具有质量的点。

2.实际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所要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

1.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

2.位移: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路程是标量,它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物体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

3.速度: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3)速度的测量(实验)

①原理:t

x v ??=。当所取的时间间隔越短,物体的平均速度v 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v 。然而时间间隔取得过小,造成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两个测量点。

②仪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4∽6V 低压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大)或者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 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小)。若使用50Hz 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还可以利用光电门或闪光照相来测量。

4.加速度

3/ 98 (1)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定义:t

v a ??=,其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3)当a 与v 0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a 与v 0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

(2)特点:轨迹是直线,加速度a 恒定。当a 与v 0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反之,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基本规律

①速度时间关系:at v v +=0 ②位移时间关系:2021at t v x +

= (2)重要推论

①速度位移关系:ax v v 2202=- ②平均速度:2

02t v v v v =+= 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的位移之差:Δx =x n+1-x n =aT 2。

3.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运动。

(2)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规律:与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相同。

学法指导

一、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题的一般思路

运动学规律具有条件性、相对性和矢量性。利用运动学规律解决运动学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1.对物体进行运动情况分析,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

4/ 98

2.选择合适的运动学规律,选取正方向,将式中的相关物理量带正、负代入公式求解。

二、利用图象分析解决运动学问题

1.速度-时间图象的信息点

(1)横坐标表时间,纵坐标表速度。图线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2)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切线的斜率表示某时刻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和方向(横轴上方为正,下方为负)。

(4)横、纵截距的含义。

2.位移-时间图象的信息点

(1)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位移。图线表示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不表示轨迹。

(2)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切线的斜率表示某时刻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横截距表示物体出发的时刻,纵截距表示零时刻物体的出发位置。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也大

B .物体速度的变化大,其加速度也大

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其加速度也越大

D .加速度为负值的直线运动一定是减速直线运动

解答:加速度a =t

v ??,物体做速度大的匀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零,所以A 错误;Δv

大,如果所用的时间Δt 更大,a 则较小,所以B 说法错误;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即t

v ??越

大,所以a 大,C 说法正确;取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反方向为正方向时,加速度为负值,所以D 说法错误。

解释与说明:(1)本题属于―认识‖层次,属容易题,预估难度系数0.90;(2)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反之,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例2】某人站在楼房顶层从O 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离O 点的距离为20m ,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 下方25m 的B 点,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

5/ 98

A.25m ,25m

B.65m ,25m

C.25m ,-25m

D.65m ,-25m 解答:小球上升的距离为20m ,它从最高点下落到B 点的距离为45m ,所以小球在题涉过程中通过的路程为65m 。小球的初位置是O 点,末位置为B 点,O 到B 点的线段长度为25m ,方向竖直向下,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所以小球在题涉过程中通过的位移为-25m 。故选项D 正确。

解释与说明:(1)本题属于―理解‖层次,属中档题,预估难度系数0.82;(2)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它是标量。位移是从物体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它是矢量,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或相反。

【例3】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以v 0=0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3s 内的位移为5m ,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多大?

解答: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 ,由运动学规律有

前3秒物体的位移x 1=2121at ,前2秒物体的位移x 2=222

1at ,又x 1-x 2=5m 由以上三式代入已知数据解得a =2m/s 2

解释与说明:(1)本题属于―理解‖中的―简单应用‖层次,属中档题,预估难度系数0.75;

(2)应注意把位移与时间对应;(3)应会根据题目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学规律。

达标练习

1.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

A .船和山

B .山和船

C .地面和山

D .河岸和流水

2.两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A 的加速a A =3m/s 2,物体B 的加速度a B =–5m/s 2,两者加速度的大小比较( )

A .物体A 加速度大

B .物体B 加速度大

C .物体A 的速度大

D .物体B 的速度大

3.关于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 .平均速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C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

D .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

4.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情况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

A.物体具有加速度,而其速度为零

B.物体具有恒定的速率,但仍有变化的速度

C.物体具有恒定的速度,但仍有变化的速率

D.物体具有沿x轴正方向的加速度,有沿x轴负方向的速度

5.足球守门员将一个以2 m/s速度迎面飞来的足球,以10 m/s的速度踢回,若守门员踢球的时间为0.1 s,则足球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m/s2;足球沿草地作直线运动,速度不断减小,2.5 s后足球运动到距发球点20 m的后卫队员处,则此过程中,足球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6.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 )

A.一定能准确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B.只能粗略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C.能准确地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可以任意地利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

7.自由下落的物体经过A、B两点的速度分别是10m/s和20m/s,取g=10m/s2,则A、B点的高度差为_________m,物体通过A、B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忽略空气阻力)。

8.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三秒内的位移2m,第四秒内的位移是2.5m,则( )

A.这两秒内平均速度是2.25m/s B.第三秒末即时速度是2.25m/s

C.质点的加速度是0.125m/s2D.质点的加速度是0.5m/s2

9.某同学身高1.8m,在运动会场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m高度的横杆,若重心在人体的中点,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

__________m/s。(取g=10m/s2)

10.一辆电车,原来的速度是18m/s。在一段下坡路上以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加速行驶了20s时的速度大小。

11.A、B、C三个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0

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A的位移最大B.质点C的平均速度最小

C.三个质点的路程相等D.三个质点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6/ 98

12.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v=40m/s。假设前方汽车突然停止,后面司机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t=0.5s。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求该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距离至少应为多少?(g取10m/s2)

第三章相互作用

考试目标

要点解读

一、力的性质

1.物质性:一个力的产生仅仅涉及两个物体,我们把其中一个物体叫受力物体,另一个物体则为施力物体。

2.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物体受到施力物体给它的力,则施力物体也一定受到受力物体给它的力。

3.效果性: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力是物体运动状态(速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4.矢量性:力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5.力的表示法

7/ 98

(1)力的图示:用一条有向线段精确表示力,线段应按一定的标度画出。

(2)力的示意图:用一条有向线段粗略表示力,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受到了某个力的作用。

二、三种常见的力

1.重力

(1)产生条件: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

(2)三要素:①大小:G=mg。②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水平面向下。③作用点:重心。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2.弹力

(1)产生条件: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2)三要素:①大小:弹簧的弹力大小满足胡克定律F=kx。其它的弹力常常要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来计算。②方向:弹簧和轻绳的弹力沿弹簧和轻绳的方向。支持力垂直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压力垂直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③作用点:支持力作用在被支持物上,压力作用在被压物上。

3.摩擦力

(1)产生条件:有粗糙的接触面、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和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三要素:①方向: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②大小: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 f=μF N。B.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受力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为0

三、力的运算

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力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分力为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合力为两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是矢量运算法则。

1.力的合成:已知分力求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实验探究: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实验原理:合力与分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相同。实验中使橡皮条伸长相同的长度。

(2)减小实验误差的主要措施:

①保证两次作用下橡皮条的形变情况相同(细绳与橡皮条的结点到达同一点)。

8/ 98

②利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办法记下力的方向,所以两点的距离要适当远些,细绳应长一些。

③将力的方向记在白纸上,所以细绳应与纸面平行。

④实验采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和计算合力,应选定合适的标度。

2.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要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

3.力的正交分解:它不需要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建立直角坐标系的原则是方便简单,让尽可能多的力在坐标轴上,被分解的力越少越好。

学法指导

一、弹力的求解

1.判断弹力的有无

形变不明显时我们一般采用假设法、消除法或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弹力的有无。

2.计算弹力的大小

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我们利用胡克定律求解;对非弹簧物体的弹力常常要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利用动力学规律(如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二、静摩擦力的求解

1.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

(1)假设法。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是否有相对运动。有则相对运动趋势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同;无则没有相对运动趋势。

(2)效果法。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主要看物体的加速度,利用动力学规律(如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平衡条件)判定。

2.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受力物体的运动情况(主要是看加速度)),利用动力学规律(如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平衡条件)来计算。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三、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1.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1)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把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

9/ 98

(2)按一定的顺序对对象进行受力分析:首先分析非接触力(重力、电场力和磁场力);接着分析弹力;然后分析摩擦力;再根据题意分析对象受到的其它力。

(3)最后画出对象的受力示意图。高中阶段,一般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规律,我们可把研究对象看作质点,画受力示意图时,可把所有外力的作用点画在同一点上(共点力)。

2.受力分析的注意事项

(1)防止多分析不存在的力。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得出施力物体。

(2)防止漏掉某些力。要养成按照―场力(重力、电场力和磁场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顺序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习惯。

(3)只画物体受到的力,不要画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施加的力。

【例1】关于力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B.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

C.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D.椅子给你一个支持力是由于你的臀部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解答: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有弹力是产生摩擦力的三个必要条件之一。只有与摩擦力的施力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弹力是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施加的力的作用。所以故选项B正确。

解释与说明:(1)本题属―了解‖层次,属容易题,预估难度系数0.92;(2)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是指摩擦力的受力物体相对其施力物体的运动(运动趋势)方向。

【例2】有两个力,一个是8N,一个是10N,它们合力的最大值等于_______N,最小值等于_______N。

解答: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时,它们的合力最大,最大为10N+8N=18N;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反时,它们的合力最小,最小为10N-8N=2N。

解释与说明:(1)本题属于―认识‖层次,属中档题,预估难度系数0.82;(2)两个力F1、F2的合力F的大小范围是|F1-F2|≤F≤F1+F2。

【例3】如图所示,原长为L0、劲度系数分别为k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现在弹簧的最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求弹簧的总长度。

10/ 98

11/ 98

解答: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弹力为mg ,设它的伸长量为x ,根据胡克定律有mg =k x ,解得k

mg x 。

这时弹簧的总长度为:L =L 0+x =L 0+k

mg 解释与说明:(1)本题属―应用‖中的―简单应用‖层次,属中档题,预估难度系数0.75;(2)胡克定律F =kx 中的F 是弹簧一端受到的弹力大小,x 是弹簧的形变量,当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时,x =L -L 0;当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x =L 0-L 。

达标练习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B .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作用,但车对马没有拉力作用

C .根据效果命名的同一名称的力,性质也一定相同

D .只有两物体直接接触时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2.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下列情况中,不能使力的分解结果一定唯一的有( )

A .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B .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

C .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

D .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3.在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P ,随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并

且P 与传送带保证相对静止,如图所示,此时传送带对物体P 的摩擦力( ) A .方向可能向左 B .方向一定向左 C .方向一定向右 D .一定为零 4.如图所示,小球系在竖直拉紧的细绳下端,球恰又与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受到的力有( )

A .重力和绳对它的拉力

B .重力、绳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

C .重力和斜面对球的支持力

D .绳对它的拉力和球对斜面的压力

5.有两个力,一个是10N ,一个是2N ,它们的合力可能等于

A .5N

B .10N

C .15N

D .8N

6.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下述哪些方法可减少实验误差(

)

12/ 98

A .两个分力F 1和F 2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一些

B .两个分力F 1和F 2的大小要适当大一些

C .拉橡皮筋的细绳要稍长一些

D .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的刻度

7.把一条盘在地上,长为L 的质量分布均匀的软绳向上提起,当绳刚好被拉直时,其重心上升了______。

8.如图所示,均匀直杆A 的上端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下端搁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悬挂A 杆的细线恰好竖直,则关于A 杆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有( )

A .A 杆受三个力作用

B .A 杆受四个力作用

C .A 杆受两个力作用

D .无法确定 9.如图所示,重为G 的铁环A 套在竖直木杆上静止不动,铁环与木杆之间的动

摩擦因数为μ,则木杆对铁环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方向________。

10.如图所示,细绳MO 与NO 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MO >NO ,则在

不断增加重物G 的重力的过程中(绳OC 不会断)( )

A .ON 绳先被拉断

B .OM 绳先被拉断

C .ON 绳和OM 绳同时被拉断

D .因无具体数据,故无法判断哪条绳先被拉断

11.用20N 的水平力拉着一块重量为40N 的木箱,可以使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匀速滑动。求木箱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12.下图所示的对物体A 的四幅受力图中,正确的有( )

A 静止不动 A 静止不动 A 沿斜面匀速上滑

A 、

B 沿斜面一起匀速下滑 A B C

D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考试目标

要点解读

一、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

1.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二、牛顿第二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合力和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随合力同时变化。

2.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的关键点

(1)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重物,平衡摩擦力以后,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2)当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沙桶和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沙桶和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才可视为与小车受到的拉力相等,即为小车的合力。

13/ 98

(3)保持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一定,改变小车的质量(增减砝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质量之间的关系;保持小车的质量一定,改变沙桶和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合力之间的关系。

1图线,最后通过图线作出结

(4)利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描点连线画出a—F和a—

m

论。

3.超重和失重

(1)超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重力。

(2)失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重力。当物体正好以大小等于g的加速度竖直下落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0,这种状态叫完全失重状态。

4.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处于共点力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三、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物体间的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性质相同。而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

学法指导

一、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思路

1.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由若干个物体组成的系统。高中阶段一般要求这些物体有共同的加速度。

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

3.用合成、分解或正光分解处理物体受到的力和物体的加速度。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二、两种基本动力学问题

1.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

14/ 98

(1)分析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对受到的力进行处理,求出合力,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

(2)分析对象的运动情况,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选择合适的运动学规律,求出目标量。

2.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

(1)分析对象的运动情况,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选择合适的运动学规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2)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分析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对受到的力进行处理,求出目标力。

三、共点力平衡问题的求解思路

1.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3.利用力的合成、分解或正交分解处理物体受到的力。

4.利用有关数学方法求解。

【例1】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地停下来,是因为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B.静止的火车起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惯性大的缘故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

D.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不存在惯性

解答: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仅由物体的质量决定,与外界因素及自身运动状态无关,所以A、B、D错。至于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地停下来,是由于初速度越大的物体,在相同阻力作用下,运动时间越长。而静止的火车起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火车质量大,惯性大,而不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惯性大。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其质量小,惯性小,在相同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所以C对。

解释与说明:(1)本题属―了解‖层次,属容易题,预估难度系数0.94;(2)惯性是描述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初速度)不变的性质,或者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它仅由物体的质量决定。

【例2】关于站在田径场上静止不动的运动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5/ 98

16/ 98

A .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解答:运动员在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共同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与支持力和压力有关的两个物体互为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所以它们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BD 正确。

解释与说明:(1)本题属于―认识‖层次,属容易题,预估难度系数0.86;(2)一对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例3】一列质量为103 t 的列车,机车牵引力F =3.5×105N,运动中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1倍。列车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变为180 km/h 需多长时间?此过程中前进了多少公里?(g 取10 m/s 2)

解答:设列车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 ,对列车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 -F f =ma ,则列车的加速度67510

100.01103.5??--==m F F a f =0.25m/s 2 列车由静止加速到v t=180 km/h =50 m/s 所用的时间2000=-=a

v v t s 此过程中列车的位移为a

v v x 2202-==5×103m =5km 解释与说明:(1)本题属于―应用‖中的―综合应用‖层次,属稍难题,预估难度系数0.69;

(2)本题属于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的动力学问题。

达标练习

1.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 )

A .要物体运动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将静止

B .要物体静止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就运动

C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如图所示,用细绳悬挂的小球A 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 )

17/ 98

A .绳对A 的拉力和绳对天花板的拉力

B .弹簧对A 的拉力和A 对绳的拉力

C .A 的重力和A 对绳的拉力

D .A 的重力和绳对A 的拉力

3.下列各选项中的物理量,其单位全部都是基本单位的是( )

A .质量、位移、力

B .力、质量、时间

C .速度、质量、时间

D .质量、长度、时间 4.如图所示,质量为10 kg 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 =20N的作用,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 )

A .0

B .4 m/s 2,水平向右

C .2 m/s 2,水平向右

D .2 m/s 2,水平向左 5.如图所示,一个物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它接触弹簧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物块加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

6.关于―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直接作出a -m 图象就可以判断出加速度跟质量成反比

B .实验中应始终保持小车质量远大于钩码质量

C .实验中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可以用打点计时器

D .实验中必须设法使木板光滑,或使用气垫导轨以减少摩擦直至忽略不计

7.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A ,放在斜面B 上,若A 和B 在水平地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 和B 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 )

A .mg

B .mg sin θ

C .mg cos θ

D .不能确定 8.如图(俯视图)所示,以速度v 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内有一水平光滑桌面,桌面上的A 处有一小球。若车厢中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图中虚线从A 运动到B ,则由此可判断列车( )

A .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B .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C .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 .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9.在升降机内的水平底板上放着台秤,一个站在秤上,用W 表示升降机匀速运动时秤的示数,W 1和W 2分别表示升降机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时秤的示数,则

(

)

北 南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图及思考方法

受力分析 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 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 图 1 图2 图 3 图 5 图 6 图 7 图9 图 11 图10 图 12 图 8 图 4 图19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图20 图21 图13 v 图15 v 图16 图14 物体处于静止 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 图17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18 图22 物体处于静止(请画出物体 受力可能存在的所有情况) 图23

三、分别对A 、B 两物体受力分析: 图24 物体处于静止 图25 图26 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 图27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28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杆与半球面之间光滑 图29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杆与竖直墙壁之间光滑 图30 杆处于静止状态 图31 图32 匀速上攀 图33 v v 图34 匀速下滑 图36 A 、B 两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A 、B 两物体均静止 图37 图42 A 、 B 两物体一起匀速下滑 A 、B 、 C 两物体均静止 图38 随电梯匀速上升

(对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 (4) (6) (7) (5) (9) (8) (10) (11) (12) (1) (2) (3) 水平地面粗糙 水平地面粗糙 碗光滑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滑轮重力不计 (22) (23) (24) 以下各球均为光滑刚性小球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三球静止 (25) (26) (27) 小球A 静止 A 、 B 匀速运动 A 、B 匀速运动 (37)(38)(39)(40)A 、B 、C 三者都静止,分别画出ABC 三者的受力图 分别画出各物块的受力分析图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AO 表面粗糙,OB 表面光滑 分别画出两环的受力分析图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必修一)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 必修一: 一、力学 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 合 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是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万有引力: (1)公式:F=G 2 2 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 (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精华版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精华版 分析 一、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__________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_______。(5)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__________。(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二、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平衡力是指一个物体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两个力的受力物体是同一个产生的效果互相抵消,合力为零相互作用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力的受力物体是两个。产生的效果不能互相抵消。平衡状态:不受力或者所受合力为零。处于平衡状态受力一定是成对的(初中阶段)。一个力的效果必定有另一个力与之相抵消。 三、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第一:物体间相互接触;第二:物体间有相互挤压作用;第三:物体接触面粗糙;第四: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 2、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初中阶段)静摩擦力等于其方向上的拉力或重力。动摩擦力等于拉力、重力或其和差(一定要在平衡状态下分析)。

四、受力分析方法 1、隔离法与整体法整体法隔离法概念将几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的方法将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分隔开的方法选用原则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整体的作用力研究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注意问题分析整体周围其他物体对整体的作用。而不画整体内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它受到周围其他物体对它的作用力例:分析下图中物体B受力情况(两物体均静止): 2、假设法假设接触物体撤去(假设存在摩擦力),判断研究对象是否能维持现状。a、若维持现状则接触物体对研究对象没有弹力(没有摩擦力);b、若不能维持现状则有弹力,因为接触物撤去随之撤去了应该有的弹力,从而改变了研究对象的现状。例1:如图所示:物体A随水平传送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3、判断摩擦力的有、无(假设法)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为:(1)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接触面粗糙;(2)接触面间有挤压;(3)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例:(浙江杭州卷)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当输送带突然停止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回答下列小题请选填以下合适的字母标号) A、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 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览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览表 高中物理有很多公式,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相信大家都有很多物理知识点需要总结,为了方便大家学习物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公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s=aT2 {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 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 图 1 图2 图 3 图 5 图 6 图 7 图9 图 11 图10 图 12 图 8 图 4 图19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图20 图21 图13 v 图15 v 图16 图14 物体处于静止 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 图17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18 图22 物体处于静止(请画出物体 受力可能存在的所有情况) 图23

三、分别对A 、B 两物体受力分析: (对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 图24 物体处于静止 图25 图26 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 图27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28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杆与半球面之间光滑 图29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杆与竖直墙壁之间光滑 图30 杆处于静止状态 图31 图32 匀速上攀 图33 v v 图34 匀速下滑 图36 A 、 B 两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A 、 B 两物体均静止 图37 图42 A 、B 两物体一起匀速下滑 A 、B 、 C 两物体均静止 图38 随电梯匀速上升

(4) (6) (7) (5) (9) (8) (13) (14) (15) 滑轮重力不计 (10) (11) (12) (1) (2) (3) 水平地面粗糙 水平地面粗糙 碗光滑 以下各球均为光滑刚性小球

(16) (17) (18) (19) (20) (21) (29) (30) 三球静止 (25) (26) (27) 小球A静止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22) (23) (24) AO表面粗糙,OB表面光滑 分别画出两环的受力分析图

重点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经典总结)

重点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经典总结)

————————————————————————————————作者:————————————————————————————————日期:

一、力学 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 合 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7、 牛顿第二定律: t p ma F ??==合(后面一个是据动量定理推导) 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同体性 (5)同系性 (6)同单位制 牛顿第三定律:F= -F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11、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线速度:V= t s =2πR T =ωR=2πf R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受力分析专题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练习题 一、练习 1、已知物体A重500N,对A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A受力分析图。求出A所受支持力。 2、已知:A质量为30kg,受到拉力F=100N,画出A的受力分析图,并求出A所受支持力。(g=10N/kg) 1 2 3 3、已知:V A=100cm3,ρA=3×103kg/m3 ,G B=1N.画出A的受力分析图,并求出A所受支持力。(g=10N/kg) 4、已知:A的重力为1000N,画出A的受力分析图,并求出A所受浮力。 5、已知:A的质量为10kg,求:A的重力是多少N?(g=10N/kg) 如果A所受浮力为180N,画出A的受力分析图,求出绳对A的拉力是多少N? 4 5 6 6、已知: V A=20cm3,ρA=3×103kg/m3 ,求A的质量是多少?重力是多少? 如此时底对物体A的支持力为0.4N,求物体A所受浮力? 7、已知:物体A重30N,所受浮力为20N,求A所受拉力? 7 8 8、若F =50N,G A=10N,物体A匀速下滑,求:墙对A的摩擦力? 二、练习: 1、如图1,画出水平桌面上静止放置的杯子的受力示意图。 2、如图2,画出在平直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的受力示意图。 1 2 3 4 3、物体A重50牛,受浮力30牛,画出力的示意图,求出支持力? 4、V A=100cm3,ρA=2.7×103kg/m3 ,G B=100N(g=10N/kg). 求A受到的重力,画出物体A受力的示意图,求出其它他的力?

5、如图质量是30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100N的向上的拉力, (g=10N/kg)画出力的示意图,求出它受的支持力? 5 6 6、物体A重100牛,受压力F=30牛,此时,物体A匀速下滑,画出力的示意图,求出摩擦力? 三、练习 1、如图3,木块A放在斜面上静止不动,画出木块A的受力示意图。 2、如图4,小船静止漂浮在水面上,画出小船的受力示意图。 3、如图5,小孩沿水平方向用力推小汽车,但车仍保持静止,画出小汽车的受力示意图。 4、如图6,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正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分别对此时的A、B进行受力分析。当用F的力向左拉着物理A匀速运动时呢? 5、如图7已知A、B为边长为10cm正方体,物体A的重力GA=10N,物体B的重力GB=20N,F=20N,F1=15N,求图中地面受的压力? 图6 图7 6、如图所示,物体A的重力为20N,物体B的重力为30N,求: (1)物体A对B的压力 (2)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 7、如图所示,物体重10 N,现用24 N的水平力把物体按在墙上,墙面受到物体的压力 A.10 N B.12 N C.24 N D.34 N 6 7 8 8、重10 N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3 N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下以1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 N,方向____;如果它以0.5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它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N,如果将水平拉力增大到8 N,则它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 N. 图 4 图5

初中物理知识结构图全

初中物理知识结构示意图 1 / 12

3 / 12 即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固、液、气。(真空不能传声) V 固>V 液>V 气 :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影响弦音调的因素即弦越短越紧越细则音调越高。 :由声源振动的振幅决定。 1、 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___上_______的托力。 2、 浮力产生原因:物体受到液体对它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阿基米德原理:(1)探究过程及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公式:_ F 浮=ρ液gV 排由公式可知,浮力只与__液体的密度__和__排开液体的体积___有关,而与放入液体中的物体的重力、密度、体积、形状、所处位置和全部浸没时的深度均无关。 4、浮沉条件 漂浮:_________ F 浮=G 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悬浮:__________ F 浮=G 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浮:__________ F 浮>G 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沉:__________ F 浮<G 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浮力的应用: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密度计 浮力 1.称重法:F 浮=G-F 拉 2.压力差法:F 浮=F 上-F 下 3.阿基米德原理:F 浮=G 排=ρ液gV 排 4.利用浮沉条件(平衡法) 6、计算浮力的方法

例: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都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速是不变的 红、绿、蓝(RGB) 例: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都是光的反射现象 注: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规律(或特点):1、像与物等大2、正立3、虚像4、物距等于像距例:装水杯中的勺子弯曲、河中叉鱼(真鱼在观察到的正下方) :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4 / 12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75031

高中物理公式 一、力学 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 合 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F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 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 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 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 2 2 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10-11 N ·m 2 / kg 2 (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 r 表示卫星 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习题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典型例题 【1】如图,一根细线拴着一只氢气球A ,试画出A 所受的力的示意图。 【2】试画出下图中斜面上木块A 的受力示意图。 【3】如图所示,物体A 、B 各重10N 、20N ,水平拉力F1 = 2N ,F2=4N ,物体保持静止, 则A 、B 间的静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B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 ) 【7】如图所示,小王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他将物体M 放在水平桌面上, 两边用细线通过滑轮与吊盘相连.若在左盘中放重为G 的砝码,右盘中放重为2G 的砝码时, 物体M 能以速度v 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左、右盘中的砝码不变,要让物体M 能在水平 桌面上以2v 的速度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应在左盘中再加上砝码,所加砝码的重为(吊盘 重、滑轮与细线间和滑轮与轴间摩擦不计) ( ) A 、G B 、2G C 、3 G D 、4 G 【8】如图所示,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时间在纸带上打下一个点)与一木块左端 相连,木块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沿水平桌面(纸面)向右运动时,就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

的点。图10中①和②是打点计时器先后打出的两条纸带,与其对应的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木块运动的速度分别为v1、v2,那么 A.F1<F2,v1<v2 B.F1=F2,v1<v2 C.F1=F2,v1>v2 D.F1>F2,v1>v2 、B A B C D 1 的缘故;但自行车运动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是由于自行车受到了2 __________N;若使物体竖直向下匀速运动,则向上的拉力应为_______N。 3、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200N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速度为4m/s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若速度为1m/s时,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合力为______N,若将拉力增大,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30N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_N. 4、空降兵在降落伞打开后的一段时间力将匀速下落,它的体重为650N,伞重200N,若人受到的阻力忽略不计,则伞对人的拉力为 N,伞受到的阻力为 N。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方法和步骤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方法和步骤

受力分析 一、几个概念要弄懂 1、平衡力、相互作用力、平衡状态 平衡力是指一个物体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两个力的受力物体是同一个产生的效果互相抵消,合力为零。 相互作用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力的受力物体是两个。产生的效果不能互相抵消。 平衡状态:不受力或者所受合力为零。处于平衡状态受力一定是成对的。一个力的效果必定有另一个力与之相抵消。 2、摩擦力、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 ①、产生条件 物体间相互接触;物体间有相互挤压作用;物体接触面粗糙;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 ②、静摩擦力等于其方向上的拉力或重力。 动摩擦力等于拉力、重力或其和差(一定要在平衡状态下分析)。 二、受力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1. 明确研究对象 进行受力分析前,要先弄清受力的对象。我们常说的“隔离法”、“整体法”,指的是受力的对象是单个物体,还是由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对于连接体,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往往要变换几次研究对象之后才能解决问题。 有时候,选取所求力的受力物体为研究对象,却很难求出这个力,这时可以转移对象,选取这个力的施力物体为研究对象,求出它的反作用力,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求出所求力。 2. 有序地分析受力 养成按一定的步骤进行受力分析的习惯,这样可以避免漏力或添力。 一般分三步走:先分析重力;然后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分析接触力,如弹力、摩擦力等;最后分析电场力、磁场力等。 3.确定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有三个常用的方法: (1)假设法; (2)根据运动状态判断受力情况; (3)用牛顿第三定律。 4.具体方法 (1)、整体法与隔离法

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全

原 子 物 理 一、卢瑟福的原子模型——核式结构 1.1897年,_________发现了电子.他还提出了原子的 ______________模型. 2.物理学家________用___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叫 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结果:绝大部分α粒子穿过金箔后________;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极少数的α粒子甚至被____. 4. 实验的启示:绝大多数α粒子直线穿过,说明原子内部存在很大的空隙; 少数α粒子较大偏转,说明原子内部集中存 在着对 α粒子有斥力的正电荷; 极个别α粒子反弹,说明个别粒子正对着质量比 α粒子大很多的物体运动时,受到该物体很大的斥 力作用. 5.原子的核式结构: 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 的核,叫 ________,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 转. 例1: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下列四个选项中哪一项属于实验得到的正确结果: A.α粒子穿过金箔时都不改变运动方向 B . 极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时有较大的偏转 ,有的甚至被反 弹 C.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时有较大的 偏转 D. α粒子穿过金箔时都有较大的偏转. 例2: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 型。如图 1-1所示表示了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 α粒子散射图景。图中实 线表示 α粒子的运动轨迹。其中一个 c α粒子在从a 运动到b 、再运动到c 的过程中(α粒子在b 点时距原子核最近),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b A .α粒子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原子核 B .α粒子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C .α粒子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α粒子 D .电场力对α粒子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图1-1 二玻尔的原子模型 能级 1.玻尔提出假说的背景——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与经典物理学的矛盾:⑴按经典物理学理论,核外电子绕核运动时,要不断地辐射电磁波,电子能量减小,其轨道半径将不断减小,最终落于原子核上,即核式结构将是不稳定的,而事实上是稳定的.⑵电子绕核运动时辐射出的电磁波的频率应等于电子绕核运动的频率,由于电子轨道半径不断减小,发射出的电磁波的频率应是连续变化的,而事实上,原子辐射的电磁波的频率只是某些特定值。 为解决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与经典电磁理论之间的矛盾,玻尔提出了三点假设,后人称之为玻尔模型. 2.玻尔模型的主要内容: ⑴定态假说: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 __________的能量状态中,在 这些状态中原子是 _______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 但不向外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做 ________. ⑵跃迁假说: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________________. ⑶轨道假说: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对应于 ______子的不同轨道 .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也是不 连续的. 3.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轨道 公式 原子各定态的能量值叫做原子的能级,对于氢原子,其能级 公式为 :______________; 对应的轨道公式为: r n n 2 r 1。其中n 称为量子数,只能取正.E1=-13.6eV ,r1=0.53×10-10m .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五)木块受力分析专题

木块受力分析专题 1.(2019潍坊,15)如图所示,用水平推力F将质量均为m的木块A、B压在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F B.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C.木块A受到墙面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mg D.若增大力F,则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2.(2019泰安,11)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个长方体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 =20N的水平向右的力作用在A物块上,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3s,两个物块一起移动了60cm的距离。下列相关说法中 ①物块B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②物块A对B的摩擦力大小是20N,方向向右 ③地面对物块B的摩擦力大小是20N,方向向右 ④拉力F的功率为4W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 3.(2019枣庄,21)如图,在拉力F=10N的作用下,物体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N;当撤去拉力F时,物体将,此时,假设重力突然消失,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将(以上两空选填“保持静止状态”、“做减速直线运动”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4.(2019怀化,19)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F1=10 N的水平拉力的作用,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如果在物体A上面再放一个物体B,使A、B一起在水平拉力F2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2 F1(选填“<”、“=”或“>”)。

5.(2019德州,17)如图所示,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不计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拉动速度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2019荆州,20)如图所示,A、B 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用力 F1、F2分别作用于 A、B 两个物体上,A、B 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其中力 F1=3N,方向水平向左,力 F2=5N 方向,水平向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 和 B 之间摩擦力为 0 B.地面对 B 的摩擦力为 2N,方向水平向左 C.地面对 B 的摩擦力为 5N,方向水平向左 D.B 对 A 的摩擦力为 5N,方向水平向右 7..(2019荆门,27)如图所示,重为5N的铁块紧紧吸附在磁性平板的下表面,若用2N的水平力向右拉铁块时,铁块匀速运动,此时平板对铁块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向;若用3N的水平力拉铁块前进了0.5m,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拉力对铁块做的功为 J。 8.(2019邵阳,9)一物体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学物理受力分析经典例题__物理受力分析

中学物理受力分析经典例题 1.分析满足下列条件的各个物体所受的力,并指出各个力的施力物体. 2.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 3. 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在下列情况下接触面均不光滑. 4.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A 进行受力分析(各接触面均不光滑) (1)沿水平草地滚动的足球 V (3)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球 (2)在力F 作用下静止水 平面上的物体球 F (4)在力F 作用下行使在 路面上小车 F V v (5)沿传送带匀速运动的物体 (6)沿粗糙的天花板向右运动的物体 F>G F A V (2)沿斜面上滑的物体A (接触面光滑) A V (1)沿斜面下滚的小球, 接触面不光滑. A V (3)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 A (4)在力F 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A. A F (5)各接触面均光滑 A (6)沿传送带匀速上滑的 物块A A F 1)A 静止在竖直墙面上 A v (2)A 沿竖直墙面下滑 A (4)静止在竖直墙轻上的物体A F A (1)A 、B 同时同速向右行使向 B A F F B A (2)A 、 B 同时同速向右行 使向 (6)在拉力F 作用下静止 在斜面上的物体A F A (5)静止在竖直墙轻上的物体A F A

5.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 (1)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 (2)随传送带一起由静止向右起动 6.如图所示,匀速运动的倾斜传送带上的物体。 (1)向上运输 (2)向下运输 7.分析下列物体A 的受力:(均静止) (4)静止的杆,竖直墙面光滑 A (5)小球静止时的结点A A (6)小球静止时的结点A A α B A B A (光滑小球A ) A B α

物理知识要点

物理知识要点 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 1.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工具(要求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单位pm/fm/nm/μm/mm/cm/dm/m/km. 2.换算:1光年=9.46×1015m(光年) 1PM=1×1015m(拍米) 1Mm=1×106m(兆米) 1km=1×103m(千米) 1dm=1×10-1m(分米) 1cm=1×10-2m(厘米) 1mm=1×10-3m(毫米) 1dmm=1×10-4m(丝米) 1cmm=1×10-5m(忽米) 1μm=1×10-6m(微米) 1nm=1×10-9m(纳米) 1pm=1×10-12m(皮米) 1fm=1×10-15m(飞米) 1am=1×10-18m(阿米) 3.量程:测量工具可测量的最大值到最小值之差(或测量范围). 4.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的距离. 5.比普通刻度尺更精确的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6.测量方法:(1)零刻度线对准物体一端 (2)紧靠被测物体 (3)刻度尺与被测边保持平行 (4)视线保持平行 (5)读出数据(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7.误差:实际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距. 错误:因测量工具使用不当、方案不佳导致的误差. 8.减小误差的方法:更换更精确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案 9.钟表:测量时间的工具,单位s/min/h. 10.换算:1h3.6×103s(小时) 1min=6×101s (分钟) 1s=1×10-3ms(毫秒) 1ms=1×10-3μs(微秒) 1μs=1×10-3ns(纳秒) 1ns=1×10-3ps(皮秒) 1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12.参照物:用来判断物体是静止或者运动的标准物体. 13.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是相对的. 14.速度(V)是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等于位移和发生此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

一、质点的运动 1.1直线运动 1.1.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 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 t 2 –V o 2 =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 t/2=V 平=(V t +V o )/2 4.末速度V t =V o +at 5.中间位置速度V s/2=[(V o 2 +V t 2 )/2]1/2 6.位移S= V 平t=V o t + at 2 /2 7.加速度a=(V t -V o )/t 以V o 为正方向,a 与V o 同向(加速)a>0;反向(减速)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 2 ΔS 为相邻连续相 等时间T 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 o )m/s 加速度(a)m/s 2 末速度(V t )m/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 路程米(m )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 t -V o )/t 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 图/v--t 图/速度与速率/

1.1.2 自由落体 1.初速度V o =0 2.末速度V t =gt 3.下落高度h=gt 2 /2(从V o 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 t 2 =2gh t=(2h/g)1/2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 2 ≈10m/s 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1.1.3竖直上抛 运动 1.位移S=V o t- gt 2 /2 2.末速度 V t = V o - gt (g=9.8≈10m/s 2 ) 3.有用推论V t 2 –V o 2= -2gS 4.上升最大高度H m = V o 2 /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 V o /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受力分析在解决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正确对物体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题目的关键。在初中阶段主要初步学习了重力、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弹力(包括压力、拉力、支持力、浮力等)。受力分析主要是分析这些力。初中物理要求研究的力学问题基本上是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只有正确的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才能准确合理的结合物理规律和公式来解决问题,所以受力分析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重要环节。下面简要分析受力分析在力学中的应用。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 2、学会利用受力分析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3、 二、知识储备: 1.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合力为。 2、重力的方向;作用点。 3、相互接触的物体受力,如图1中A、B两物体;不相互接触的物体受力,如图2中两磁铁。 4、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的方 向。 三、典例分析: (一)、受力分析: 例1. 如图3所示,小球用线系住挂在天花板上并与墙面接触,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例2. 如图4所示,木块放在斜面上静止不动,试画出木块受力示意图。 由以上例题,总结对物体受力分析的步骤: (1)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把它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只分析它所受的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力); (2)在分析物体受力时,应先考虑重力,然后是弹性力、摩擦力等,并分析物体在已知力的作用下,将产生怎样的运动或运动趋势; (3)根据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及物体周围的其它物体的分布情况,确定力,保证力既不能多也不能少;(4)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示意图; (5)检验,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平衡力的知识来检验所画出的力是否正确。 跟踪练习1: 1、如图5所示,试分析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A作匀速运动时的受力情况。 2、如图6所示,物体放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传送带上,请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或减速运动,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3、一小球静止在竖直的墙壁之间,如图7,请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二)、应用: 例1、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分别为5牛和3牛的两个力F 1、F 2 的作用后仍处于静止状态,如图8所示,则该物体受到的合力 为,桌面对此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方向 为。 跟踪练习2: 1、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所受的多个力中,有一对大小为15N的平衡力,当这对力突然消失后,该物体的运动状态将_______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2、一个小球重3牛顿,当它以0.5米/秒的速度在光滑的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加在小球上的水平推力是()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全)-理科适用

一、力学 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 3、合力: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 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或F x 合=0 F y 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 22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 (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F 万=F 向 即 '422 222mg ma r T 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 ①天体的质量:,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2 324GT r M π=

(word完整版)初中物理受力分析练习题

1.试分析下图中物体A是否受弹力作用,若受弹力,试指出其施力物体. 2.体育课上一学生在水平篮球场上拍篮球,如下图所示,试分析篮球与地面作用时,地面给篮球的弹力的方向. 3、如图所示,物体A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能静止在斜面上,关于A受力的个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一定受两个力作用 B.A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C.A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D.A受两个力或者四个力作用 4. 如右图所示,两人分别用100 N的力拉弹簧秤的秤钩和拉环,则弹簧秤读数为( ) A.50 N B.0 N C.100 N D.200 N 5. 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因胡克定律可写成k = f x , 由此可知弹力越大, 劲度系数越大 B. 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拉长一些后, 劲度系数变小 C. 在弹性限度内, 无论弹簧拉长或缩短劲度系数都不变 D. 将弹簧截去一段后, 剩下的部分弹簧的劲度系数比原来大 6. 如图所示, 光滑的硬杆固定, 杆上穿一个小球. 轻绳一端系在小球上, 在另一端用力F 竖直向下拉, 小球沿杆向下运动, 则 A. 杆对小球的弹力垂直于杆斜向上 B. 小球只受重力和杆对小球的弹力作用 C. 小球受重力、杆对小球的弹力和绳的拉力作用 7、三个质量均为1kg的相同木块a、b、c和两个劲度均为500N/m的 相同轻弹簧p、q用轻绳连接如图,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 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取 10m/s2。该过程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__________ F θ

8.关于合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几个力的合力就是这几个力的代数和 B.几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这几个力中的任何一个力 C.几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这几个力中最小的力 D.几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这几个力中最大的力 9.5N和7N的两个力的合力可能是 [ ] A.3N B.13N C.2.5N D.10N 10.用两根绳子吊起—重物,使重物保持静止,若逐渐增大两绳之间的夹角,则两绳对重物的拉力的合力变化情况是[ ] A.不变 B.减小C.增大 D.无法确定 11.有三个力,F1=2N,F2=5N,F3=8N,则 [ ] A.F1可能是F2和F3的合力B.F2可能是F1和F3的合力 C.F3可能是F1和F2的合力D.上述说法都不对 12.三个共点力F1,F2,F3。其中F1=1N,方向正西,F2=1N,方向正北,若三力的合力是2N,方向正北,则F3应是 [ ] 13.重为20 N的物体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另外两个力的作用而静止,已知它受到的其中一个外力F1=10 N,则另外一个外力F2的大小可能是( ) A.5 N B.8 N C.10 3 N D.20 N 14.如图3所示,六个力中相互间的夹角为60°,大小如图所示,则它们的合力大小和方向各如何? 15.如图4所示,物体受F1,F2和F3的作用,其中F3=10N,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F1和F2的大小各为多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