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套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方案说课讲解

一套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方案说课讲解

一套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方案说课讲解
一套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方案说课讲解

前言:

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弱电系统设计中算是比较难的,设备的选型,一般都是由厂家技术人员提供,但是一般的技术方案我们还是要会做的

正文:

一、需求分析

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散在不同地点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按照国际标准的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网络中的硬件、软件、数据库等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群。

项目内的计算机网络的通信线路就是综合布线系统,其他智能化系统,如:一卡通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和电话交换机系统等系统均要基于楼内的局域网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传输和资源共享,因此计算机网络担负着整个项目数据信息交换的重任,必需建设一套性能超群、稳定可靠的网络系统。

二、设计原则

网络系统的建设不同于一般的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一要网络功能强大,满足系统日常繁重的数据交换重任;二要稳定可靠,不能因为产品质量等原因影响日常工作;三要满足安全要求,具备抵御各种常见的网络攻击、病毒侵袭等功能,最后网络系统的管理还要简便。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在本次网络系统方案设计中,我们认为应当把握住以下几个原则:

●技术上应达到相当的先进性,性能上应能适应现在日新月异发展的网络应用,比如对数据、多媒体等多元信息传输的适应能力等,从而使网络平台在较长时间内不落后;支持多种集成化服务,如防火墙、IPSEC VPN、防御DDOS、WEB VPN、内容交换等多种服务。

●网络传输应具备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具备在出现故障时提供备用或应急措施的能力;支持NSF/SSO(状态切换),从而能在路由引擎切换时,维持路由协议的稳定,并保持第二层至第四层信息转发的状态表,不影响VoIP、网络视频等对丢包敏感的业务。

●网络应具有优异的开放性和升级扩展能力,易于对外互连,并提供最佳的用户投资保护。如硬件支持IPV6,系统可平滑扩展等能力;支持多种国际/国家标准协议,便于系统的升级、扩充,以及与其它系统或厂家的设备的互连、互通。

●网络应易于维护、易于管理。发生故障时一般网管人员也能进行简单维护,并在短时间内恢复。

●系统主要设备均采用广泛应用且具有良好性能价格比的产品,既考虑节省投资,又保证产品的先进性和可用性。

三、设计依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智能建筑工程建设标准》(DBJ14-S5-2004)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8/T2887-2000)

四、系统设计

1、工程概况

项目分住宅部分、商业部分和百货部分。根据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以下的网络系统设计均以此为基础;语音设计充分考虑系统容量及今后的扩展。

在地下室等手机信号不通畅的地方安装手机信号放大器。

2、具体设计

2.1构架设计

根据项目综合布线配线间的分布,网络拓扑结构应为星型,分两级:核心层和接入层,并且应具备以下设备: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等。根据综合布线的点位设计,共设置3个接入层,根据点位数量,设置不同类型的接入层交换机,核心层要根据点位设置满足功能要求的核心交换机及路由器。电话根据前端电话点位设计,采用程控电话机进行管理。

2.2交换机的选择

(1)核心交换机:核心交换机主要用于管理整个项目的数据点,办公系统的数据交换大部分是在这个平台上完成的,因此核心交换机必须功能强大、性能可靠。

(2)接入交换机:接入层是直接与用户相连的设备,一个高性能的网络除了核心、汇聚设备性能要求强劲之外,最重要的一环是数量最大的接入交换机。接入交换机不仅要求保证线速的交换,同时要提供良好的用户认证、管理和安全控制等功能,保证网络管理策略的一致性。

2.3路由及防火墙设计

建议使用路由和交换一体化机,支持8到24个不等的交换以太网接口,多个100/1000M以太网交换端口,产品的交换端口均支持VLAN的划分,可以满足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组网及不同业务隔离的要求。用户只需一台交换路由器,无需购买交换机设备,便可实现Internet的接入,节约用户网络建设的费用、增强用户应用的方便性。具有100/1000M以太网WAN接口,可实现单出口线路的通信。

防火墙通常位于企业网络的边缘,使得内部网络与Internet之间或者与其他外部网络互相隔离,并限制网络互访从而保护企业内部网络。设置防火墙目的都是为了在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设立唯一的通道,简化网络的安全管理。

整个外网建设的核心是防火墙,通过防火墙完成三个区域的交汇。它连接的三个区域分别是:

外部区域,即Internet区域,我们将会通过防火墙的100/1000M端口实现到INTERNET的连接,这个区域是相对不安全的,不可信的区域;

内网区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正常的局域网区域,是内部的可控的区域。这个区域是相对安全的、可信赖的;

DMZ区域(非军事区域),用来放置行政大楼需要向Internet提供信息服务的主机,我们之所以把它独立出来,而不是放置在内网,是为了防止类似“特洛伊牧马”之类的病毒将之做为跳板,攻击内网的其它服务器。它的安全性和可信赖的程度介于内网区域和外网区域之间。

这样,通过防火墙可操作的区域的分割,我们就基本上实现了内外网络的物理的隔离,与此同时,配合防火墙的访问控制策略的定制和实施,我们将可以满足甲方的关于访问限制方面的严格需求。

2.4网络安全设计

从体系结构来看,安全体系应该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结构。通过分析,我们将项目的网络安全性在体系结构上分为四个级别:网络级安全、应用级安全、系统级安全和企业级安全。

A)网络级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对网络设备,如交换机的安全管理,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2.提供链路层加密,保证数据在广域网上传输的安全性;

3.配置防火墙,保证内部网的边界安全。

4.划分虚拟局域网(VLAN):在本次网络建设中,我们在三次交换机上进行了VLAN划分,因此我们应该控制各VLAN之间的相互访问,实事上,绝大部分的VLAN之间并没有访问的需求。那么我们如何实现跨越不同VLAN之间的限制访问呢?答案就是基于VLAN的访问控制列表。

访问控制列表是实现访问控制策略的一项重要的手段,它可以针对IP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进行控制,人为的允许和禁止此类数据包的转发。其中,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可以是一段地址,也可以是某个独立的地址。这样,在我们完成IP地址规划后,某一个VLAN内的IP地址非常整齐,我们可以针对该段VLAN进行访问控制的设定,对于没有访问需求的数据流通过访问控制列表禁止,从而提升网络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

另外,对于部分VLAN内,存在这样的情况:部分主机可以允许跨VLAN 主机的访问,而该VLAN内其它主机则禁止跨VLAN主机的访问。对于这种问题,我们仍然通过访问控制列表的方式来实现。

我们知道,访问控制列表可以基于一个网段,也可以基于某个具体的IP地址,对于此类情况,我们只需要添加部分基于某些IP地址的访问控制列表语句,就可以轻松的实现上述功能。

B)应用级安全主要目的是在应用层保证各种应用系统(OA系统及其他业务系统)的信息访问合法性,确保合法用户根据授权合法的访问数据。应用层在ISO 的体系层次中处于较高的层次,因而其安全防护也是较高级的。应用层的安全防护是面向用户和应用程序的。应用层采用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系统作为安全防护手段,实现高级的安全防护。

C)系统级的安全主要是从操作系统的角度考虑系统安全措施,防止不法分子利用操作系统的一些BUG、后门取得对系统的非法操作权限。系统级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配置操作系统,使其达到尽可能高的安全级别;

2.及时检测、发现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

3.对发现的操作系统安全漏洞做出及时、正确的处理。

D)企业级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内部安全管理。因为从统计数字来看,70%以上的网络攻击行为是来自

企业内部的。

2.计算机病毒防范。历年来,全世界各地因为病毒入侵所造成的损失均怵

目惊心、数不胜数。尤其现在病毒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影响面极大,造

成危害也极大,其对系统和数据的破坏性是原来单机系统时所不能比拟

的。另一方面,现在有很多黑客程序,如Back Orifice、NETSPY等,

在传播其"探测器"程序时采取的都是类似病毒的机制。

五、系统功能

随着现代计算机应用的高速发展,特别是诸如图形、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和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科研设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网络平台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方案可以实现以下目标及功能:

a)建立宽带网络系统:综合布线+数据网络集成,形成内部局域网,外网

上联INTERNET。

b)网络优化,VLAN划分、流量负载均衡等。

c)增值服务子系统:远程会议、网络查询、信息发布、资源共享等增值服

务。

d)网络易于维护、易于管理。

总结:

现在的弱电系统越来越网络化了,我们弱电工作者要补充一些基础网络知识点

计算机硬件组成说课稿子

《计算机硬件组成》说课稿 2011112133吴舒婷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计算机硬件组成”,本课选自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一章中“信息处理的主要工具——计算机”一节的计算机硬件部分。下面就我在实施本课时的教学思想和思路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一章中的内容,它是针对高中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对计算机的本质进行介绍,揭开计算机的神秘面纱,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以便在学习后续知识时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 对象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是计算机专业二年级学生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计算机了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鼠标、键盘等硬件设备,常用的应用软件操作。但学生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计算机内部结构认识不是很清晰,经过本课学习之后,对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主机的外观及内部组成,及了解存储设和输入、输出设备有很大帮助。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电脑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对学习电脑有很大的兴趣。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有差距,水平高的学生和一般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不同会对教学效果有影响,所以学生通过交流互相学习。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计算机由那些硬件组成,简单了解其功能,并能对各种硬件进行识别。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积极主动学习的思想,将来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3、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几大部分组成,分别都包括哪些硬件,基本功能是什么?

教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

输 入设 备 外存储器 控制器 内存储器 输出设备 运算器 CPU 主机 号,列号叫位号,如表所示。01区至09区为各种符号,16区到55区为一级字库,56区到87区为二级字库。88区到94区为空。 1.3 计算机系统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1.计算机硬件系统 由一系列电子元器件按照一定逻辑关系联接而成,是计算机系统的物质基础。1946年冯·诺依曼与莫尔小组合作研制ED-VAC 计算机,采用了存储程序方案,其后开发的计算机都采用这种方式。 主要特点: (1) 计算机应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出设备。 (2) 程序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放在存储器中,并要按地址寻访。 (3) 程序和数据以二进制表示。 这五部分之间的联结结构如图,称为冯·诺依曼结构图,其以运算器为中心。 位(bit ):存放一位二进制数,即0或1 字节(Byte ):8个二进制位为一个字节。KB 、MB 、GB 、TB 。单位是210 。 地址:内存被分为若干个存储单元,每个单元存放8位二进制数。可以是程序或数据。每个单元有一编号(称为地址)。 2.计算机软件系统 由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以及各种软件工具等各种软件程序组成。计算机软件指挥、控制计算机硬件系统按照预定的程序运行、工作,从而达到我们预定的目标。 软件指程序、程序运行所需要的数据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这些程序所需要的文档的集合,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计算机系统组成小结

计算机的安全使用 ?开机和关机的操作:(1)开机:先开显示器,后开主机;(2)关机: 先关闭系统,后关显示器。 ?关机后不要立即重新开启计算机,需等待5秒钟。 ?正常状态下,禁止强行关机和重启。 ?除使用USB接口设备外,其它设备均不可带电插拔,违规可能烧主板。 ?安装CPU和各类板卡时,一定要小心,不可用蛮力,违规可能损坏管脚、 接口和焊点。 ?U盘和移动硬盘在拔下前,一定要卸载此设备。如果正在读写数据时拔 下,可能导致数据文件和系统文件丢失或损坏。 ?软盘和光盘一定在指示灯熄灭时弹出。违规可能导致盘和驱动器损坏。计算机的应用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实时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人工智能 1.4 计算机安全 一、计算机安全的概念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突发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纰漏,系统连续可靠的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二、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 Internet安全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集成了防护、监控和恢复这几种技术,主要包括攻击检测技术、数据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和数据恢复技术。 三、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网络病毒就是特指利用网络进行传播和破坏的计算机病毒。网络病毒的特点:传染性;破坏性;隐蔽性;潜伏性计算机系统组成介绍完毕,简单介绍一下计算机的安全使用,为学生实际应用计算机打下基础。 了解 了解 理解 科目大学计算机基础章Windows基本知识节§1—§6 教学目的1.了解Windows 的基本概念; 2.掌握计算机的启动、关闭; 3.熟悉基本操作界面; 4.掌握资源管理器和控制面板的设置。 教材教学重点Windows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资源管理器、控制面板、中文输入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稿(张旭红)

各位专家好,我是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的张旭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负责人,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非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如何将工作岗位应用与课程学习有机融合起来,是这门课程一直探索、追寻的。今天,我所要汇报的题目是融工作、学习为一体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置思路与实施,将从六个方面来阐述:一、课程定位; 二、课程设计;三、实施条件;四、教学效果;五、课程特色;六、建设思路。 一、课程定位 我将从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来阐述课程的定位。

(一)、课程地位课程性质 是公共必修课,学时是128学 时,课程对象是非计算机专业的 学生,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和第 二学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 程是我院学生入学后学习的首 门计算机类公共课程,它可以没 有前导课,但是如有中学信息技 术课程的基础,学习效果会更 佳。后续课程是服务于不同专业 学习或应用于不同专业或职业 6 10 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型课程。如平 面设计、会计应用、机械CAD 制作、课件制作等课程。计算机 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在高校有着 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目前高校 开设最为普遍、受益面最广的一 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 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是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起 始教育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内容 丰富、覆盖面广、适应性强及计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对课程内容又进行了深化和提炼,这门课程的选择依据是:公司、企业和事业单位对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要求以及计算机处理核心能力。具体表现为三大模块、七个项目、十九个典型工作任务。三大模块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应用。对应的七个项目是:1、计算机基础知识;2、操作系统及应用;3、文字处理与编辑;4、数据处理与分析; 5、演示文稿与展示; 6、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7、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为了体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了十九个典型工作任务。分别是:1、认识计算机;2、购买计算机;3、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 课程性质:通识必修课 授课教师:

计算机概述 课型先理论,后上机(上机:理论=1:1)课程性质通识必须课教学时间地点周一1、2节周二1、2节博文楼204教室 教学内容 第一章计算机概述 1.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1.2计算机的发展 1.3 计算机的分类 1.4 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教学目的 通过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的介绍和计算机系统基本概念的普及,使学生产生对计算机基础学科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查尔斯·巴贝奇的差分计算思想;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冯氏计算机的计算流程 教学资料多媒体电子教室,黑板,粉笔等教学基础设施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备注 引入教学内容 由于上机课已经对课程进行了简介,所以理论课直接进入授课过程 新授内容 详见演示文稿 一计算工具与计算机的发展 1 数字的诞生与演变 ?中国古时数字演变 ?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数字简介 2 中国古代计算工具算筹与算盘简介 ?算筹的基本印象 ?算筹的加减运算 3748+289 4231-789 ?苏州码子简介

?算盘的产生 3 机械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Napier算筹和格子计算思想 ?帕斯卡加法器 ?莱布尼茨乘法器(二进制发明人) ?杰卡德提花机(编程思想的诞生) 二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 1 计算机之父查尔斯·巴贝奇 2 巴贝奇的差分思想 ?一次差分、二次差分概念 ?差分常数 ?计算实例——计算y=x^4的差分表 3 冯诺依曼体系的确立 ?冯氏计算机体系的核心思想 ?计算机系统的分五大组成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4 冯氏计算机的计算流程写一遍学生计算

初步认识计算机说课稿

初步认识计算机说课稿 大家好!我是乐东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很荣幸与大家共同交流使用新教材的思路和具体做法。今天我汇报的内容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中学版第1册第2课《认识计算机》的教学设计。本节课我将从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深入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等六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学内容及对象分析: 《认识计算机》是教材第1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是介绍计算机硬件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发展,系统组成,计算机主机,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等内容。通过学习,教师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深入理解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的分类,及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六年级学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计算机了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电脑鼠标、键盘等硬件设备,还掌握了常用的应用软件操作。但孩子们对计算机的发展及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认识不是很清晰。通过本节课学习孩子们将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以及认识计算机的系统组成。经过本课学习之后,对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主机的外观及内部组成,及了解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有很大帮助。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电脑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对学习电脑有很大的兴趣。 但是由于以往我们只注重软件的应用,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却不十分了解。因此,认识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及如何区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就成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为了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寻求让学生多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多与同学间进行合作交流,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二、教学目标: 本课学习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操作性强,适合学生进行自主

计算机硬件硬件系统 说课稿

计算机硬件硬件系统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计算机硬件硬件系统》,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课标 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体的学习领域作为课程形态,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为培养能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挑战的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 二、说教材: 该部分教学内容来自福建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初中信息技术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是理论讲授课,虽然书中也有很多的例子和图片向学生展示计算机主机中的各种硬件设备,但是学生没兴趣认真读。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在理论课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手来,要让学生对这节课真正吃透,需要让他们“动”起来。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协作和竞赛的形式,让学生熟悉各类硬件并能进行简单插拔。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带领学生揭开神秘的主机面纱,并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小组

合作、竞争意识,增强了小组的集体主义感和凝聚力。 (二)教材重难点 了解计算机硬件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作用以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七年级的学生,据我课堂调查95%家庭没有计算机,电脑对他们来说比较陌生,他们对机箱里面的东西感到比较神秘,同时他们有两重特点:从知识结构来看,学生普遍不会一些简单的操作,如打打字、浏览网页和玩游戏等,对于理论知识掌握的比较少;从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好奇心强,渴望获得老师的认同。作为老师要充分认识到这点,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同学们自主探究,同时在总结、演示的过程中注意讲懂、讲透,并且注意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用情感激励的方法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 四、说教学方法 首先我创设了教学情境,通过情境导学和启发式教学,通过比赛,结合自主探究学习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创设学习情境和任务,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以多媒体教学课件为辅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相应的任务,变学为用,学用结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亲身感受并体验知识发现的过程,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中通过探索获得成功的喜悦。 五、说学法:(分组协作) 上节课分好的8个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分别围坐在一台实验机器旁。 六、教学准备

计算机系统说课稿

《计算机系统》说课稿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计算机系统》。本次说课分6个部分:分别是课程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媒体手段、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第一部分:课程背景: 本节课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系统》这一节中的内容,属于教材的开卷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 由于这是一节以了解和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讲授课,而且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感性认识不多,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具体阐述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包括: ①、在观察实物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直观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 ②、通过浏览教学资源网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竞赛分组答题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概括表达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协作和竞赛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这节课是计算机课程的开卷篇,而且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为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名称与实物的对应。难点设置为主机中各部件的名称及作用。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 1、教法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了建构主义学习下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资源学习法、创设直观的实物情境法、带着问题学习的任务驱动法和通过浏览网站自由学习的分层教学法及最后评分所采用的竞争激励法。 2、学法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

认识计算机说课稿

《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说课稿 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认识计算机一一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首先说一下教材分析及处理: 《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是河北大学版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中的第3课。本课是对整个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介绍,针对小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介绍计算机的本质,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并对学习后续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 在这里,我只选择了其中的硬件系统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计算机由哪些硬件组成,及其各个部件的功能。这部分知识理论性很强,我在讲授这节课时打算用一课时的时间来完成。另外要结合计算机硬件的实物,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电脑特别感兴趣。通过本节课学习孩子们将掌握一些电脑的常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作用。了解常见的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合 作学习的能力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积极主动学习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能从外观上看出计算机各组成部分,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并能说出相应的名称。 难点:了解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和存储器。 教具: 多媒体网络教室、自制课件、中央处理器(CPU)。 教法: 结合教师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学生的好奇、活跃的心理特征。我准备运用以下 教法: 1.谜语导入。

计算机说课稿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七课《计算机硬件系统》说课稿 体音美计算机组:陈莹莹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这次说课大赛,借此机会与老师们共同交流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计算机硬件系统》。下面我就从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设计、教学反思几个方面进行简单地阐述。 一、说教材 教材内容及对象分析 《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七课的内容。本课主要介绍计算机硬件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发展概况、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学生在以前的上机操作中对计算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了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行硬件设备,还学习了Windows XP操作系统。但是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及计算机的硬件认识还不是很清晰。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将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硬件知识,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主机的外观及内部组成与存储设备及输入、输出设备。 初中生对电脑的好奇心很强,并且对电脑这门课有很大的兴趣。但由于以往只注重软件的应用,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却不十分了解。因此认识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及如何区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就成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观察多发现问题,多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设置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内容与学生特点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与价值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观察实物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直观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 (2)、通过观看光碟,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

大学计算机基础(Windows10+Office 2016)教学教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Windows10+Office 2016)》 教学教案 第1章 课时内容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授课时间90分钟课时 2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基本概念。 ?熟悉计算机的结构和原理。 ?了解科学思维与计算思维的相关知识。?掌握数制及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基本概念。?熟悉计算机的结构和原理。 教学难点?了解科学思维与计算思维的相关知识。?掌握数制及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教学设计1、教学思路:(1)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及特点,让学生对于计算机有 一个初步的认识;(2)针对计算机中的思维模式进行具体讲解;(3)详细介绍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以及不同数制,使学生掌握不同数制之间如何进行转换; (4)最后安排练习、思考与提高。 2、教学手段:(1)由浅入深,从基础理论知识开始,针对计算机基础内容进行大致 介绍;(2)分小点讲解理论知识,具体细化到各指标类别。 3、教学资料及要求:除教材中讲解的知识,学员可以查阅一些课外书籍,对于基础 理论知识加以巩固。 教学内容 讨论问题:1、计算机在生活中带来了哪些作用? 2、八进制、十六进制、二进制三者之间如何进行转换?内容大纲:具体可结合本章的PPT课件进行配合讲解。 // 1.1计算机的发展 1.1.1 早期的计算工具 1.1.2 机械计算机和电机计算机的发展 1.1.3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探索 1.1.4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蓬勃 1.1.5 计算机的发展展望 // 1.2 计算机的基本概 1.2.1 计算机的定义和特点 1.2.2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和分类 1.2.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和工作 1.2.4 计算机的结构与原理 // 1.3 科学思维 1.3.1 实证思维

《计算机硬件及工作原理》说课稿初中信息专业技术说课

《计算机硬件及工作原理》说课稿-初中信息技术说课

————————————————————————————————作者:————————————————————————————————日期:

《计算机硬件及工作原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计算机硬件及工作原理”是初一《信息技术》课程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承上启下,在学生学习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硬件及工作原理,为今后系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内容分为三个课时来讲授: 第一课时: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核心部件CPU ; 第二课时:计算机主机的构成(主机板及板上插接的配件); 第三课时:计算机的常用输入、输出设备及存储设备。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 (2)、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面向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从小学三、四年级就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课,有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所以喜欢操作课,不喜欢理论课。同时,我校地处城乡接合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智能发展不平衡。 (3)、课业类型 本课知识点多,学生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多,传统的教学通常定为理论课。但是,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我大胆创新,把这节课设计成为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索课。 (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下: 知识目标: 1、熟识计算机的五大功能部件;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 3、认识计算机的核心部件CPU 。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关系,增强他们的协作精神;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熟识计算机的五大功能部件; 2、认识计算机的核心部件CPU 。 教学难点: 学生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的了解。(理论抽象,较难理解) 二、说教法 (1)、实物展示法 百闻不如一见!实物展示是一种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直观明了,可以帮助学生更正确、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计算机硬件知识;帮助学生撩开罩在计算机上的神秘面纱。 (2)、游戏教学法 “游戏是少年儿童的天性”。运用趣味性与娱乐性强的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克服学习上的某些困难。 课堂上,游戏不再是他们的主导活动,而是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3)、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法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将抽象的计算机工作原理用flash动画演示,化抽象为直观,富于动感,画面可重复显示,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效果大大提高。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说学法 (1)、小组合作、自主探索

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是XXX学院的任课教师XXX,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数据处理》,它是《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五章《Excel 2003电子表格》中的一节。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阐述这堂课,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Excel 2003电子表格中《数据处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1、本教材是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其内容难易适中,是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2、Excel 2003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中的一个重要组件,是一种以“表格”形式管理和分析数据的软件; 3、本节内容主要讲解怎样对数据排序、筛选、合并、分类汇总以及建立数据透视表,这个知识点在现代办公中应用广泛,也是Excel 2003数据应用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无论是从教材编排来看,还是从实际需要来看,本节的内容都非常重要。 (二)教学对象分析 相当多的大一学生,通过半个学期的计算机学习,已经掌握了windows的基本操作,熟悉了word和Excel 2003的一些基本概念,这给我们逐步深入的学习本节内容打下了一个良好的知识基础。心

理上,学生对上机操作尤其感兴趣。我认为应抓住这些有利因素,以讲解—演示—实践为主线,并配以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身心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让学生明确在电子表格中数据处理的重要性,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1)数据的排序和筛选。(2)数据合并计算和分类汇总。(3)建立数据透视表。 2、能力目标 通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对实际问题进行处理。 3、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本课程的热爱,增加学生的团队意识。(四)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针对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数据的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难点是建立数据透视表、理解数据透视表的作用。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本节课以“讲解—演示—实践”为主线,通过“讲解—实验—观察—分组讨论—总结归纳—实践”的程序,过渡到知识应用和练

《认识计算机》教案说课稿

《认识计算机》说课稿(第1课时) Xx中心小学李坚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2001课标版三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计算机》,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本课是人教2001课标版小学信息技术课本三年级上册第二章的内容。 本单元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等,本课是信息技术教材中计算机知识的基础部分,同时复习已经掌握的操作技巧,也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2.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一般硬件组成,记住并能说出各组成部件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分析来理解新知识,并尝试用类比的方法来思考、解决问题。(2)尝试让学生学会“总结”。(3)通过教师的讲授、互动的游戏、激烈的比赛反复强化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了解了计算机的强大功能都是人研究和开发出来的。以及中国在计算机发展中取得的耀眼成果。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生能从外观上看出计算机各组成部分,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并能说出相应的名称。 难点:了解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和主机的作用。 二、说教法 我根据本课内容和学生的自身情况,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我的教学。

1.创设情境:在课堂上通过有目的地引入生动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 体验,以便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材。 2.讲解演示法:根据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特点,我会边出示PPT边给学 生们讲解,使学生不断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组成。 3.游戏教学法:我会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小游戏让学生参与,这样不仅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有效让学生及时巩固当场学的知识。 三、说学法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任务通过上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小游戏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没有脑袋会思考;缤纷世界全知晓;万事一点便明了;少 了电源就睡觉。这样学生们马上有兴趣,他们会积极参与到猜谜语的游戏中去。点出谜题(计算机或者电脑),引出课题《认识计算机》。(课件出示埃尼阿克图片,“知道这是什么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加以简单的总结:它是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名为埃尼阿克,包括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设计意图:谜语是大家司空见惯的,通过谜语导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为全课奠定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共同讨论,讲授新知 1.外形各异的计算机 课件:出示三类计算机的图片。 让学生观察常见的计算机,外形上有哪些特点?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加以简单的总结:分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和掌上计算机。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说课稿22

说课稿 组别:计算机 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授班级: 说课教师: 时间:2015年11月10日

一、说教材及课程: 1、教材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选用的教材是华东师范大学的《信息技术基础》第十版和中国劳动保障社会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操作员》五级教材,两本书以应用为目的,必须够用为原则,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这门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作为一门启蒙课程,为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时数为3学时/周。 3、考核方法: 上机考,按照计算机等级考模式出题。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操作 3、掌握文字处理操作 4、掌握表格操作 5、掌握演示文稿操作 6、掌握网络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通过实践部分的训练,使学生学会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实践环节,最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素质目标: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勇于探索认识新事物的优良品质,发现问题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技能水平。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资源管理器、Word、Excel、PowerPoint、网络的操作

教学难点:文件夹整理中的搜索设置,Word的替换,表格设置,Excel的数据准备,网络部分的页面设置 四、说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习者分析:汽车专业一年级中职生;学习缺少主动性,渴望表现自我; 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动手力弱;基础薄弱和理解分析能力较差, 纪律性比较差。 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通过分组学习,以自主探究为主体,利用团队的力量来解决困难和问题,培养学生自行探究新知的能力。 演示法:利用极域多媒体电子教室和制作本节课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的演示教学 任务驱动法:根据教学目标,在练习中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自主实践。 教学手段: 1、准备好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 2、课前把学生分组,每组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 3、素材贮备:相关的图片。 五、说教学内容设计 对书本固有的内容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并根据考级要求对内容进行一定的取舍,并添加一些参考书中的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析: ?组织教学、复习提问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复习课导入 ?教师演示、讲授 ?任务驱动、探究试验 ?归纳总结,巩固知识 七、教学反思

《认识计算机系统》说课稿

《认识计算机系统》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计算机系统》。本次说课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使用 首先我来说说教材。这节课的内容是云人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计算机系统》的第一课,教学对象为初中七年级学生。 二、说学情 我再来说说学生的情况。本课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对计算机的硬件进行了由简入深的介绍。通过对计算机硬件感性直观的认识,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了解各个硬件的功能,硬件的工作方式等,从而揭开计算机的神秘面纱,为学生学习后续的计算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所以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说清楚计算机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的,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的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主要是: 重点:认识计算机的常见硬件。 难点:存储设备和运算设备都包括那些硬件,以及它们的功能。

因为这两大部件包括的硬件较多,又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但由于这些部件大多集中于主机箱内部,学生平时很难见到机箱内部部件,所以不太容易掌握,故作为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 本节课是一节介绍计算机基本知识的理论课,为了避免枯燥的讲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准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计算机硬件实物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中来,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小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五、说学法 接下来我来说说本节课的学法安排,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强,而且是发展中的学科,我们的教学目的不是仅仅教会学生某一些操作,某几种软件的使用,而是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提高其处理信息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社会。本课在学法上通过展示成果,自主探索,协作交流等方式,力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引入新课阶段 多媒体课件展示ENIAC计算机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EXCEL中函数的使用》说课稿

说课稿《EXCEL中函数的使用》 选用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各位专家、评委好!我说课的题目是《EXCEL中函数的使用》,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设计等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1)教材版本 我所使用的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由周南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材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侧重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教材内容的组织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强调实用性和操作性,全书采用任务驱动方式组织内容,将分散的知识进行整合,体系结构严谨。教材将基础知识的学习训练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突出了从问题的实际背景中建立概念,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非常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 (2)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 本节课使用的是教材第四章第五节(数据计算)的内容。 EXCEL电子表格在教材中是必修内容,利用公式和函数对表格数据进行计 算是Excel中核心内容之一。一方面,它与EXCEL前面所讲的单元格地址紧密 联系,且是它的延续;另一方面,对于整个EXCEL的数据处理而言,它又是一 个基础。此外,它也是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在实际生 活当中有很多运算都可以通过EXCEL的公式和函数来解决,实用性很强。 (3)教材处理 根据对教材的研究、综合学生实际情况考虑,我对教材中的知识点的讲授顺 序作了适当的调整,我首先介绍了公式的使用,在此基础上引出函数的使用。本 单元教学准备用两课时完成,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公式的使用第1个课时

函数的使用第2个课时 本说课内容为第二课时内容。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以及对学生情况的分析,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输入方法并且能够熟练使用函数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举一反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能,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情感目标】 培养并加强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及主动投入的学习精神,通过对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享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以上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函数的组成及参数定义。 掌握函数的输入方法,运用函数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教学难点】 函数的组成及参数定义。 二.说教法 1.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中直接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达到本节课所制定的教学目标,体现创新教育所提出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高中计算机说课稿

高中计算机说课稿 导语: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对计算机的硬件进行了由简入深的介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计算机说课稿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这次说课大赛借此机会与老师们共同交流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计算机硬件系统》下面我就从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设计、教学反思几个方面进行简单地阐述 一、说教材 教材内容及对象分析 《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七课的内容本课主要介绍计算机硬件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发展概况、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学生在以前的上机操作中对计算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了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行硬件设备还学习了WindowsXP操作系统但是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及计算机的硬件认识还不是很清晰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将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硬件知识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主机的外观及内部组成与存储设备及输入、输出设备 初中生对电脑的好奇心很强并且对电脑这门课有很大的兴趣但由于以往只注重软件的应用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却不十分了解因此认识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及如何区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就成为了本

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观察多发现问题多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设置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内容与学生特点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与价值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观察实物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直观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 (2)、通过观看光碟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分组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竞赛分组答题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概括表达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协作和竞赛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我校多为农村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了解不多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为: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名称与实物的对应;难点设置为:主机中各部件的名称及作用 二、说教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稿

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稿 -以Excel管理和分析数据为例一、本课程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理解计算机解决、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了解计算机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使用操纵计算机;掌握常用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环境配置的基本方法。 二、教材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材选用的是董正雄老师编写的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一书,配有应用基础学习指导辅助教材。该教材内容丰富,囊括了Windows XP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基础以及数据库基础内容。该教材以及学习指导相互补充,虽然在某些章节的讲解不够细致(如:分节符、图表中的系列、信息编码中字符的显示、数据透视表),但总的来说作为一本计算机的基础教材,还是比较优秀的教材。 针对教材中不够细致的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进行补充。 三、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以及学生未来的工作性质为背景,构建相应的模拟场景,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不同的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不同的,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以他们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为出发点,分析他们思考问题的缺陷,有针对性的引导、指正。 本科、专科学生的理解能力、专心程度、知识细节准确度的把握程度都不相同;不同的专业、层次的学生培养计划,培养目标不同,种种的因素要求我们严格按照培养计划,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 对所讲授的专业内容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描述,使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恰当的事件、词语、例子来类比,多进行相似比较,将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进行等价转化变为学生“易消化”的知识。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说课稿

《计算机硬件系统》 说课稿 中心学校

计算机硬件系统说课稿 曹源满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本课选自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中的第二章第二节《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的内容,下面就我在实施本课时的教学思想和思路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本课为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中的第二章第二节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深层次学习,为构建整个计算机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之后计算机软件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说教学要求 根据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 (1)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2)了解各部件的作用。 (3)能辨认计算机的各种常见硬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对计算机的主要部件进行连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计算机硬件的识别,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形成良好的科学认识。 (2)通过了解计算机硬件的作用,激发学生探索计算机的兴趣。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识别计算机的常见硬件,并了解各部件的功能。 [教学难点]: 通过对计算机硬件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四、说教法 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我采用观察法和合作学习的方法,这样既能调动课堂气氛,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探索和实践,从而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到达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过程。 首先来看一下教学环境:由于这节课主要是认识部件的名称和实物,所以本课将在多媒体机房进行。 下面我将通过以下五个环节来展开新课: (一)巧设情境,引入新课 根据多媒体机房的布置,首先向学生提问我们看到的计算机有哪些部件,学生会说有鼠标、键盘、显示器等。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加以简单的小结,然后引出计算机中能看得见得和摸得着的叫做硬件。通过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对已了解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从而顺利的进入到教学的第二个环节; (二)协作学习,探究新知

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稿(终审稿)

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稿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章第七节 “处理表格数据”说课稿 一高职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word中处理表格数据》,主要分为四个方面来说课,分别是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 一、说教材 《处理表格数据》是电子工业出版社所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中WORD章节的一部分内容。本部分内容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表格处理工具进行排序、计算,表达意图。 本节内容较少,在日常的教学中我都是按照半个课时来进行的,今天我按照要求用一个课时的时间来带领学生学习,也围绕一课时进行说课。 通过前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表格的编辑和调整,这一节讲述的是对表格中的信息也就是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借助表格,可以对表格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发现和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它也为以后EXCEL的学习奠定基础。 根据这样的教学实际情况,我确定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掌握数据的排序方法及数据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任务需求,使用Word表格功能来加工表格中信息,表达意图,培养学生认识分析事物的能力。 态度情感价值观: 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生活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数据的排序和计算。

教学难点:数据排序的理解和熟练运用 二、说教法 假设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班的班主任,设置一个期中考试的成绩统计表,让学生通过对此表格的加工处理算出每个学生成绩的总分平均成绩,并且按照总分和平均分排出次序,这其中就包含了数据的计算和排序。这样使得上课的内容与处理表格数据各种操作有机结合,采用任务驱动法,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 三、说学法 表格数据的处理这一部分内容,根据我平时上课的经验,部分学生在初中时已进行过接触了,但是实际操作情况具体如何,还需要通过本堂课来进行实地检验,因此,有必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也可以说是从头学习表格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内容为数据的求和计算、排序等。另外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节课中主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课堂共同探究、分组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教师在WORD中一给出了一段充满数据的表格,是一份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表,现在假设每一位学生是这个班的班主任,要求计算出表格上每个学生的总成绩和平均成绩,最后现按照总分和平均成绩排好序,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吗 引出课题:处理表格数据。 2、新课教学 展示情境中中的表格: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