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全稿)

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全稿)

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全稿)
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全稿)

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试行)高中地理课程是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重要任务。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所组成。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由“地理1”“地理2”“地理3”三个模块所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和融合。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与应用”七个模块组成,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等各个层面,选择的内容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突出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普通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自2005年9月开始,江苏省进入了新一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面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在教学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其中,一个突出的困难表现为教师使用课程标准时普遍感到教学深度、广度难以把握。《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是国家对基础教育地理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高中地理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强化教师的课标意识,充分发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教学和评价的指导作用。为了贯彻落实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帮助教师科学地把握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推进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特制定《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下称为《高中地理教学要求》)。《高中地理教学要求》主要是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进行梳理和细化,针对其中的具体内容提出较为明确的教学要求,帮助教师恰当地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为教师提供具有针对性且操作性强的教学建议。

《高中地理教学要求》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内容标准”,涵盖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当中三个必修模块(“地理1”“地理2”“地理3”)和四个选修模块(“旅游地理”、“海洋地理”、“城乡规划”及“环境保护”)的内容标准。二是“学习要求”,主要是依据各项内容标准提出的具体学习要求。学习要求涉及三个必修模块和四个选修模块中应掌握的地理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并进一步明确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考虑到课程目标中的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应割裂,在学习要求的表述上强调了对三维目标的统整与融合。三是“教学建议”,主要是依据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内容标准,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为教师提供科学、合理的教学建议,其中包括教学活动建议和教学说明。教学活动建议是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建议。教学活动包括讨论、辩论、观测、实验、考察、撰写小论文等,目的是创设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情境,帮助学生提高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创造性,组织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教学说明是对内容标准中的某些问题给予一定的解释与说明,使其明确化,便于教师合理地把握“教学要求”。

课程标准在阐述学生应实现的具体学习目标时,以行为目标的表述为主要形式。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采用了尽可能清晰的、便于理解和操作的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描述。《高中地理教学要求》同样运用了行为动词来陈述教学目标。这些行为动词不仅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要求,也反映出目标要求中不同的水平要求。《高中地理教学要求》中的行为动词分为体现结果性目标的行为动词和体现体验性目标的行为动词两类。体现结果性目标的行为动词又包括体现知识水平的行为动词和体现地理技能的行为动词。

1. 体现结果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1)体现知识水平的行为动词

①了解水平:知道、认识、了解、识记、说出、举例、描述等

②理解水平:理解、说明、分析、解释、比较、归纳、判断、领会、区别等

③应用水平:运用、应用、设计、撰写、总结、解决、评价等

(2)体现地理技能的行为动词

绘制、阅读、模拟、收集、查阅、实验、观察、计算、联系等

2.体现体验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考察、合作、形成、具有、养成、树立、感受、热爱、领悟等需要说明的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有较多内容标准是要求运用地理图表来说明某个地理原理或规律的。“运用图表”是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体现,包含着阅读地理图表和绘制地理图表两个层次的要求。考虑到高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培养学生地理技能的目标要求,《高中地理教学要求》中对“运用图表”给予了较为明确的规定,有些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地理图表分析、运用有关地理原理与规律,有些则要求学生学会绘制地理图表来说明某个地理问题。此外,“内容标准”中还有一些内容是要求运用案例或者有关资料来阐述某些地理问题的,而不同版本的教材选择的案例不尽相同,针对这一情况,《高中地理教学要求》也给予了具体说明。案例教学并不是要教师拘泥于案例的所提供的具体事实,就案例讲案例,而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运用地理原理、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分析其他案例时能举一反三。否则即使案例讲的再多,收效也不大。

【地理1】

“地理1”侧重于自然地理,重点阐述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及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模块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部分内容。本模块重在帮助学生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理解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内容主要涉及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人类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1. 宇宙中的地球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知道宇宙中的天体类别。 组织学生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查阅有关资料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和体会。

引导学生查阅人类探索宇宙的有关资料,激发学生探索宇

宙奥秘的兴趣。

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的关系。

掌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阅读太阳系九大行星的特征资料,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以科学的观点认识宇宙。 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培养热爱地球、珍爱生命的情感。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指导学生观察太阳黑子等天文现象,加深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如太阳辐射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

了解太阳大气层的分层。 运用图表资料,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

速度。指导学生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来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并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的形成原因。

地球运动是地球公转、自转运动叠加、合成的结果,注意分析两种运动之间的关系。

理解昼夜更替及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能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区时换算。

了解地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

理解黄赤交角及其地理意义。

绘制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示意图,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掌握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纬度变化规律及季节变化规律。

了解四季的形成原因。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绘制示意图,说出地球的内部

圈层结构,并概括各圈层的主

要特点。

运用模型,配合所绘制的示意

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岩石圈的组成。

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结构及

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知道锋面的概念、类型。组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

影响本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运用图表,简要分析锋面系统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对教材中涉及的矿物及岩石

名称要求学生只作一般性了

解。

阅读并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说

明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

及其表现形式。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组织学

生进行地质、地貌的野外观

察。

了解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构

造(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

地表形态。

举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以某种常见地表形态为例,分

析其形成变化的内、外力因

素,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

地表形态的形成与演化。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阅读示意图说明大气受热过

程、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

理。

组织学生利用身边可以找到

的材料(如透明塑料袋、塑料

薄膜、玻璃瓶等)和温度计,

做一次模拟大气温度效应的

小实验。

绘制简单示意图,理解大气热

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成因。

通过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

理解释城市热岛效应、海陆热

力环流等现象。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不要求系统讲述气候类型的

成因,可举例说明气压带、风

带的分布及移动对气候的影

响,让学生掌握分析气候类型

成因的方法。

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

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掌

握全球气压带及风带的分布

及移动规律。

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

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形成。

举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及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统的特点。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并指导学生运用简易天气图

分析这些天气系统的特点。

运用图表,简要分析低压、高

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

响。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了解水循环的概念。组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或结

合生活实例,讨论人类活动对

水循环的影响。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

程和主要环节。

了解河流主要的补给方式。

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增强

水资源保护意识。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

流、暖流)。

对洋流按成因分类不作要求。

对洋流具体名称不作要求,只

要了解不同纬度大陆两岸洋

流性质(寒流或者暖流)即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

布规律,并能绘制世界洋流分

布模式简图。

阅读有关地图分析洋流对地

理环境的影响。

3.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

素。

不要求系统介绍每一要素对

地理环境的作用,举例说明即

可。

以某自然地理要素为例说明

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

的作用。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通过地理环境要素的物质运

动与能量交换过程说明各要

素间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

境的整体性。

组织学生收集某区域的相关

资料,讨论某一地理环境要素

产生变化,会对区域中其它地

理要素产生怎样的影响,加深

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培

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事物与

现象的能力。

举例说明某一地理环境要素

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以致

整体地理环境的改变,进一步

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树立

地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

图”和景观图了解自然地理环

境的差异性。

组织学生收集相关图片或者

结合学生在旅游活动中的亲

身体验,谈谈对自然地理环境

差异性的认识。

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

图”和“垂直自然带图”,归

纳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

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

域分异规律。

4.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了解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选

线应考虑的自然因素。

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表

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

的影响。

引导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看

待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

系。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

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理解自

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

的影响,甚至有着制约作用。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阅读图表资料,了解全球气候

的变化周期,并据此归纳各时

期气候变化特点。

目前全球变暖有自然本身的

原因,也有人为原因,教学中

应强调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

的加剧作用。

观看气候变暖的科教片,对学

生进行环境教育,增强学生

环境保护意识。

阅读图表资料,了解近百年来

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根据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理解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

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并具有

社会与自然的双重属性。

对具体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

及开发利用状况不作要求,主

要培养学生用历史发展的观

点,理解不同生产力条件下,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不

同历史阶段,不同生产力条件

下,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

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树立

科学的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

观。

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人类活动对于一些自然灾害

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说明其

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的发生有时起着诱发、加剧的作用。因此,在自然灾害发生成因的分析中应考虑到人为因素的作用。

组织学生收集资料,了解在面对某种自然灾害时所应采取的自救与互助的方法或者措施。

了解对这种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治措施。

【地理2】

“地理2”侧重于人文地理,主要阐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模块包括人口与城市、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以及人文地理的基础理论——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三部分内容。本模块重在帮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学生认识人类在地理环境发展中的作用,人类从事任何活动,都应该尊重自然规律,注意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努力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1.人口与城市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知道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

要类型,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

判断方法。

指导学生收集本地人口统计

数据,绘制人口统计图表,探

究本地人口的增长模式,加深

对我国人口政策的理解。

比较、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

的主要特点。

通过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

的分布特点,了解不同地区的

人口政策,形成正确的人口

观。

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知道人口迁移的概念。指导学生查阅本地人口资料,

归纳本地人口迁移特点并探

究成因。

运用案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

要原因,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

主要因素。

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环境

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所反

映的人地关系,树立正确的人

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

知道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

素。

区别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

理容量的含义。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阅读有关城市地图,说出城市

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并归

纳其空间结构特征。

组织学生收集某城市不同时

期的地图、照片等资料,探讨、

说明城市空间结构所发生的

变化及成因。

结合实例,运用地理原理解释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理解不同规模的城市与其服

务功能及服务范围的关系,运

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城市规模

的变化。

让学生实地调查不同种类商

品与其市场服务范围的关系。

通过实例,了解中心地理论在

分析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

差异方面的应用。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城市化的内涵。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不同的城市发展过程,让学生

认识城市化过程的地区差异。

组织学生讨论本区域城市化

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

相应的对策。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

过程和特点。

运用有关资料,解释城市化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运用案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

口或城市的影响。

收集资料,指导学生对比不同

地区人口或城市的文化差异

并探讨成因。

2.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掌握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

农业区位的分析方法。

收集本区域农业资料,判断农

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

件。

引导学生从地理环境对农业

生产影响的角度,认识人类与

地理环境的关系。

运用案例,分析农业地域类型

的特点及形成条件,理解农业

发展中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

则。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及

工业区位的分析方法。

让学生调查和收集本地工业

资料,分析影响本地工业的主

要区位因素。

让学生扮演来自不同工业地

域的规划人员,分析该地区工

业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

引导学生从地理环境对工业

生产影响的角度,认识人类与

地理环境的关系。

运用案例,分析工业地域形成

条件与发展特点。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运用案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

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组织学生在本地调查或收集

相关资料,讨论本地农业或工

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和

不利影响,并尝试提出解决问

题的措施。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列举实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

域联系的重要性。

教学中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

方法,设置一些生活中可能出

现的运输情境和相应的问题,

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知道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

主要方式及各自的特点。

根据交通运输的实际情况,选

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

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

态的影响。

指导学生调查本地交通线路

和站点的布局情况,让学生用

地理原理解释交通线路和站

点布局的原因,并做出评价。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

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

局的影响。

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阅读资料,了解人地关系思想

演变的几个历史阶段。

设计有关表格,引导学生分

析、归纳各阶段人地关系思想

的特点,培养学生整理、归纳

资料的能力。

知道不同历史阶段人地关系

思想的特点。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

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调查本地面临的环境问题,指

导学生撰写有关环境治理或

生态保护方面的小论文,并展

示交流。

分析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

因。

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模拟当地

行政官员、企业领导、居民等,

就本地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

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基

本原则。

运用案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

的主要途径。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结合实例,领悟走可持续发展

道路的必然性。

帮助学生对自己日常生活中

的环境行为进行反思与评价,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可持续发

展的实践活动。

结合生活实例,认识实现可持

续发展个人应采取的行动,增

强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责任

感,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

为规范。

【地理3】

“地理3”是在“地理1”“地理2”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在一定区域内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本模块包括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三部分内容。本模块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在探究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将地理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区域综合分析的能力。本模块专门设置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内容,主要是应用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前沿科学——地理信息科学“武装”地理课程,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了解区域的含义。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概念和

区域具有的一般性特征。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习的世界地理及中国地理中所涉及的区域,加深对区域的理解。

了解不同类型的区域及其划分依据。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认识区域内部各要素相互影

响、相互制约的整体性特征。

选择两个特征差异较为显著

的世界或中国的区域,比较两

者的差异。

模拟赴不同区域的旅游,描述

这些地区的地理景观和地理

现象,说出到不同地区旅行应

携带的主要生活用品。

运用地图或资料,比较两个区

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

异,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

方法。

通过比较,探究区域差异形成

的原因。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运用案例,说明不同发展阶

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

活方式产生的不同影响。

收集当地资源、环境、产业结

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

料,分析地理环境对该区域发

展的影响,尝试预测当地经济

发展方向,提出发展对策。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在不同的

历史发展阶段应如何协调人

地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

展,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举例说明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组收集有关资料,开展资源

调出区和调入区之间居民的

模拟对话活动,探讨资源跨区

域调配对不同区域的利弊影运用实例分析产业转移的影

响因素。

运用实例理解产业转移对产

业移入区和产业迁出区地理

环境的影响。

响,并尝试提出相应对策。

通过实例,从资源地区分布存

在不均衡性及社会经济发展

需要来认识资源跨区域调配

的必要性。

列举有关实例,分析资源跨区

域调配对资源调出区和资源

调入区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等

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2. 区域可持续发展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以某区域为例,了解该区域存

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组织调查

家乡一片荒废(或利用不合

理)的土地,探讨其原因,并

规划开发方案。

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和地理信

息技术了解我国森林、草场、

湿地等资源的分布,并对我国

开发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的

情况进行评价。

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

面分析该区域环境问题形成

的原因。

了解该区域的环境问题或资

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所

产生的危害。

针对该地区的环境问题或资

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

出综合治理的措施。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以某流域为例,运用图表资

料,分析该流域的地理环境特

征。

收集有关流域综合开发建设

的成功实例,组织学生开展讨

论,总结其经验,加深学生对

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过程和

方法的理解。

分析该流域地理环境要素中,

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

约因素。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该

流域规划与发展的主要方向,

探究综合治理的对策。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以某区域为例,利用图表分析

该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

和社会经济条件。

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例,理解

农业生产过程中要遵循“因地

制宜”的原则,加深对农业区

的方法与途径。根据该区域的农业生产条件,

分析、评价其农业生产结构和

农业布局特点。域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介绍有关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等新型农业的发展状况,使学生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某区域为例,利用区域资源

分布图,了解该区域的能源资

源或矿产资源的类型及分布

状况。

引导学生通过对区域资源开

发问题的研究,归纳出研究区

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法。

调查学校所在地区能源和矿

产资源的类型和分布状况,了

解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

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

策,撰写一篇小论文。

根据资料分析该区域能源资

源或矿产资源开发的区位优

势与劣势。

通过资料分析,说出该区域在

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在开发

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

出相应的对策。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以某经济发达区为例,了解区

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

系。

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城镇建

设实际,探讨城市化对于区域

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应当注

意的问题。

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工厂对

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所

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而提出改

进措施。

理解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

作用。

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形成的主要因素。

分析该区域工业化不同阶段

的发展特点以及对城市化进

程的影响。

根据资料说出区域工业化和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

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3.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

念。

收集一些遥感图像,以加深学

生对遥感技术的感性认识。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

域。

了解遥感(RS)的概念。

了解遥感的基本工作过程。

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认识遥感在现代社会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了解全球定位系统(GPS)的

概念。

结合具体实例,重点介绍与学

生生活实际相近的GPS应用

领域。如给学生展示GPS接收

机,参观装有GPS导航系统的

交通工具,以加强学生对GPS

特点及应用的了解。

了解全球定位系统(GPS)的

组成。

了解全球定位系统(GPS)的

基本工作过程。

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

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

概念和功能。

指导学生浏览和操作电子地

图,查询城镇、交通、旅游等

信息。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

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指导学生调查学校校园网建

设的基本情况,尝试在校园网

建立自己的地理网页。

搜集有关数字地球与人们日

常生活关系的材料,加强学生

对数字地球的认识。

了解数字地球的应用。

说明:教学中应结合实例,重点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技术层面的内容不作要求。

【海洋地理】

“海洋地理”跨地理科学与海洋科学,具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

相互交叉渗透的特点。“海洋地理”模块包括“海洋和海岸带”“海洋开发”“海洋环境问题和保护”“海洋权益”四部分内容。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认识海洋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了解海洋是蕴藏着丰富资源的宝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面对日益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海洋环境问题事关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海洋环境保护;从全球普遍关注的海洋维权问题入手,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我国的海洋国情,深刻理解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以培养学生的海洋权意识,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1. 海洋和海岸带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观察海底地形图,运用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观察海底地形图,了解海底的

主要地貌类型及其形态特征。

运用海底地形模型或计算机

模拟,演示海底地形特征及分

布规律。

指导学生观看海底火山喷发

的录像,帮助学生理解海底扩

张学说。

运用海底地形图,归纳海底地

形的分布规律。

运用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

说的主要观点,解释海底地形

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运用图表等资料,归纳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了解表层海水温度的影响因

素。

教学中可结合实例,如介绍热

带鱼对海水温度的适应性、死

海不死等现象,以增强学生对

海水温度、盐度的感性认识。运用地理图表,归纳表层海水

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及不同

海区海水温度在垂直方向上

的分布规律。

了解海水盐度的定义。

了解表层海水盐度的影响因

素。

运用地理图表,归纳表层海水

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运用图表,分析海-气间的水

分和热量交换过程,理解海-

气的相互作用。

本内容在必修模块中有所涉

及。教学时可以首先回顾世界

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

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来认

识洋流对全球水-热平衡的

影响。

以洋流为例,理解海-气相互

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

响。

2. 海洋开发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说出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

点和现状。

组织学生通过网络或者报刊

杂志,收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的新发现和新技术,认识海洋了解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利用

简述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简述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关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的过程与机制研究,有许多问

题尚未有定论,因此,在教学

时可侧重问题的探究,不强调

答案和结果的确定性。

围绕“厄尔尼诺现象的利与

弊”的辩题,运用材料,开展

辩论。

运用图表,综合分析厄尔尼诺

和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的

影响,树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

观点。

说明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说明波浪的主要成因及其对

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运用FLASH 动画模拟波浪、

潮汐和洋流的特点及主要成

因。

说明潮汐的主要成因及其对

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说明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的主要成因及其对地理环境

的影响。

运用地图及景观图片,概述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阅读景观图片,概述海岸带的

主要类型和特点。

请曾经赴海滨旅游的学生,结

合亲身的体验,谈谈自己所观

赏的海岸带的类型及其特点。运用地图,判读主要海岸类型

的分布状况。

列举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了解海岸线和海岸带的定义。沿海地区的学校可以结合当

地海岸带开发利用的实例,组

织学生讨论海岸带开发对当

地经济发展的意义。

收集有关资料,组织学生就海

岸带开发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进行讨论,并尝试寻找解决途

径,帮助学生树立海岸带可持

续发展的观念。

列举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

方式。

运用资料,说明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阅读图表,说明世界海平面变

化的总体趋势。

收集有关资料,写一篇关于海

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带影响的

小论文。

运用资料,说明海平面变化对

海岸带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

发展的重大影响。

列举应对海平面上升的对策

措施,增强未来公民的环境保

护意识。

的特点和现状。资源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激

发学生探索海洋奥秘的热情。了解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的特点和现状。

运用地图,说出世界及我国油

气资源的分布状况。

说出潮汐能、波浪能等的特点,以及海洋能的开发前景。了解潮汐能、波浪能的特点。对教材中所涉及的某些较复

杂的工程技术原理不作要求。列举世界及我国著名的潮汐

发电站,说明潮汐能、波浪能

的开发前景。

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列举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类

型。

沿海地区的学校可以组织学

生走访当地渔民、参观水产养

殖场,了解当地海洋渔业的发

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尝试

寻求解决对策。

开展“爱护海洋生物”的图片

展览,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

海洋生物及海洋生物资源受

到破坏的有关图片,唤起学生

保护海洋环境,珍爱海洋生物

的情感。

阅读地图,了解世界主要渔场

的分布。

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

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树立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观

念。

举例说明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了解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

要性。

收集资料,展示海洋空间开发

的成果,并以诗歌、绘画、科

幻小说等形式畅想未来的海

洋空间开发。

举例说明开发利用海洋空间

的主要方式。

简述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了解海洋旅游开发的意义。海洋旅游资源不仅包括沙滩、

海水、海岛等自然旅游资源,

还有海岛风情、海洋文物古迹

等人文旅游资源。

结合海洋旅游开发的实例,引

导学生认识海洋旅游开发应

因地制宜,在进行开发的同时

要兼顾海洋环境保护,这样才

能实现海洋旅游业的可持续

发展。

简述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

展前景。

3. 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分析风暴潮、海啸的成因,说出其危害及应对措施。了解海洋灾害的不同类型。组织学生观看风暴潮、海啸等

有关海洋灾害的影片,帮助学

生更深刻地认识海洋灾害所

带来的危害。

分析风暴潮、海啸的成因。

阐述风暴潮、海啸的危害及应

对措施。

运用资料,说出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简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运用资料,说明海洋主要污染

物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的

危害。

组织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或者

结合当地的海洋开发实例,提

出海洋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环

境问题,尝试提出解决对策,

帮助学生树立海洋环境保护

意识。

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态环境

破坏问题及其对海洋环境的

危害。

简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

要对策。

4.海洋权益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区别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了解海洋权益的定义。教学时可以利用示意图帮助

学生认识内水、领海、毗连区、

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的

概念。

区别内水、领海、毗连区、大

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的范

围及享有的权利。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说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根据有关资料,归纳我国海洋

国情的基本特点,树立中华民

族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危机感

和责任感。

收集有关资料,引导学生客观

地看待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

特点、我国在海洋开发中所取

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结合钓鱼岛、南沙群岛所属权

等问题,向学生阐明中国严正

捍卫海洋权益的立场,以培养

学生的海洋权意识,增强热爱

祖国的情感。

说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

要意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举例说出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了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

制定对建立国际海洋秩序的

意义。

组织学生开展“我们拥有同一

个海洋”的主题会,以诗歌朗

诵、演讲等形式抒发对海洋的

热爱。

举例说明建立和维护国际海

洋秩序的重要性。

【旅游地理】

“旅游地理”属于人文地理的分支内容,重点阐述了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

【精选】版江苏省高中地理第三讲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学业水平测试新人教版

第三讲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 考点一 地球公转的特点 一、公转方向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绕太阳运转(如上图)。 二、公转周期 公转360°,时间为365 日6时9分10秒,叫1个恒星年。 太阳直射点回归周期为 365日5时48分46秒,叫1个回归年。 三、公转速度 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较快;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较慢。 五一劳动节到教师节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国庆节到春节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考点二 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一、黄赤交角 二、地理意义 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如下图)。 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的时段:6月22日前后到12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动的时段:12月22日前后到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的时段:3月21日前后到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的时段:9月23日前后到3月21日前后。 考点三 昼夜长短的变化 一、典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夏至日春、秋分日冬至日 二、变化规律 1. 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 (1) 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2) 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2. 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1) 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2) 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3. 春、秋分日 时间是每年的3月21日前后(春分日)、9月23日前后(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4. 昼夜长短分布——抓“直射点位置”(如下图) 5. 昼夜长短变化——抓“直射点移动方向”(如下图)

(完整版)2019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修订版)

2019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修订稿)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其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学会运用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有行动力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通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2.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精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 3.创新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和形成过程的要求与特点,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生活等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 4.建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以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水平、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价值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的水平,全面反映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研读心得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研读心得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研读心得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在国际竞争加剧的同时,国际之间的合作也得到了加强。面对国际国内经济、文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现代公民的要求体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党的十九大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随着地理科学的持续发展,新的理论与研究给高中地理课程带来新的学科资源与发展活力。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风向标、主基调,素养导向的教学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课程相衔接的基础学科课程,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涵盖四个方面:人地协调观(一种重要的自然观和发展观)、综合思维(一种认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区域认知(一种认识地球表面复杂性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地理实践力(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新理念、新实践、新思维在地理课堂中不断涌现,地理课堂的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各具特色,兼具别样优势的方法使地课堂精彩纷呈。不论什么样的形式,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程度。研读新课程标准,回归课堂,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我们有更加清晰准确的学习的方法与教学策略。 第一,精心研究、明确方向。“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任务量大,而时间较为紧张。研读新课程标准,理解课程目标从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变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现教学由“教书”到“育人”的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我们只有对这些内容研究透彻,在指导学生学习及复习备考的环节中,才能做到明确思路,做到知识无遗漏,能力有侧重,避免简单教教材,使有效资源最大化。 第二,素养导向,课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概念,如何与学科知识结合,这是实践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教学活动离不开学科知识,但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止于知识。学科知识是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知识的学习提升、转化为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我们需合理优化课堂内容,丰富教学资源,源于课本而不限于课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9版)

普通高中 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前言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提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003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知道了十余年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基本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效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效推动了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面对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面对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有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改进之处。 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高中课程修订工作。本次修订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乘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其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1.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通过高中地理学习,是学生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地理问题级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2.构建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精选利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

江苏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地理一

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地理一) 高中地理课程是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重要任务。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 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所组成。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由“地理 1 ”“地理2”“地理3”三个模块所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和融合。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 “环境保护” “地理信息技术与应用”七个模块组成,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等各个层面,选择的内容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突出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普通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自2005 年9 月开始,江苏省进入了新一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面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在教学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其中,一个突出的困难表现为教师使用课程标准时普遍感到教学深度、广度难以把握。《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是国家对基础教育地理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高中地理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强化教师的课标意识,充分发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教学和评价的指导作用。为了贯彻落实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帮助教师科学地把握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推进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特制定《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下称为《高中地理教学要求》)。《高中地理教学要求》主要是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 进行梳理和细化,针对其中的具体内容提出较为明确的教学要求,帮助教师恰当地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为教师提供具有针对性且操作性强的教学建议。 《高中地理教学要求》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内容标准” ,涵盖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当中三个必修模块(“地理1”“地理2”“地理3”)。二是“学习要求”,主要是依据各项内容标准提出的具体学习要求。学习要求涉及三个必修模块和四个选修模块中应掌握的地理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并进一步明确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地理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2018年2月2日15时51 分,我国首颗教育共享卫星“少年星一 号”在酒泉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图1为“二分二至日地球的 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2.卫星发射升空吋,巴黎(东一区)吋间为 日8时51分日8时51分 日22时51分日22时51分 2.卫星发射当日.地球位于图I中的 A.①点附近 B.②点附近 C.③点附近 D.④点附近 华山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图2为“华山陡崖景观图”,图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组成华山的岩石类型为图3中的 A.甲 B.乙 C. 丙 D.丁 4.图2中陡坡处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A.断层 B.褶皱 C. 背料 D.向斜 图4为“2018年3月1日和3月3日0时欧洲西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5~6题。

月3日0时,控制格陵兰岛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反气旋 D.气旋 月1日到3日,英国的天气变化过程是 A.气压升高,西北风转为西南风 B.气压下降,风速减小 C.气压升高,晴天转为雨雪天气 D.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降水变率是用来表示降水量变化程度的统计指标。图5为“世界年平均降水变率图”。读图回答7~8题。 7.世界年平均降水变率的分布规律总体表现为 A.变率大的地区是热带地区 B.变率大的地区海拔较低 C.纬度高的地区变率均较小 D.年降水量多的地区变率较小 8.下列四地年平均降水变率特征与其成因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甲、丁两地均较小——受信风影响 B.甲地较小、丙地较大——受季风影响大 C.乙地较大、丁地较小——受寒流影响 D.乙、丙两地均较大——受海洋影响小

2016修改版高中地理课标[精品文档]

前言 2014年12月,教育部全面启动对2004年开始施行的各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本次修订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针,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成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又复活我国实际情况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承载着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在“立德树人”、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国家教育改革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4年启动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走过十年历程,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面对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面对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面对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现行普通高中课程还有某些亟待改进之处。课程需要与时俱进,改革必修不断深化。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进行修订,正是推动课程与时俱进、深化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 2012---2014年,教育部组织了对国内外普通高中教育的专题调研,深入分析总结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十年来取得的成绩、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比较研究了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和主流趋势,重点研究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与性质、普通高中课程的任务、普通高中课程的结构以及实施课程的保障措施等问题,为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教育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结合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际,教育部作出了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部署,明确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的主要任务。第一,凝练核心素养,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核心素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凝练学科核心素养,厘清本学科教育对学生成长和终身发展的独特贡献,通过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坚持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精选课程内容,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提出教学实施、考试评价和教材编写的建议。 第二,进一步明确普通高中教育定位,坚持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的统一。本次修订在强调共同基础的同事,强化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在课程结构上适当压缩必修课程的内容和课时,提高选修课程所占的比例;在课程内容安排上精选必修内容,以强化共同基础。同时,尽可能呈现不同类别和水平,为学生选择课程提提供可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第三,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明确人才培养要求。各学科以核心素养为统领,将具体教学目标进行水平划分,形成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该标准不仅要在引导教师把握人才培养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教学设计和实施水平中发挥作用,而且要在帮助学生学习、进行过程性作业评价、指导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命题中发挥作用。 第四,优化内容结构,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与高考改革对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应与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接,相互促进。修订后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明确了必修、选修内容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校考试招生的对应关系。基本思路是:必修指向学业水平考试的合格性考试;选修1指向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和高考;选修2由学生自主选择,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可在高校自主招生中体现。这样的结构安排,既坚持了普通高中教育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统一,也较好地实现了教与考对接协调,方便教,方便学,方便考。 第五,增强可操作性,力争“好用、管用”。本着为教学服务、为考试评价服务、为编写教材服务的原则,突出标准的可操作性,切实加强对教学实施、考试评价、教材编写的指导。每一个模块由“内容标准”“教学提示”“学业要求”组成,增加教学、评价案例,同时通过学业质量标准,细化评价目标,凸显标准对教学和评价的指导性。

江苏省高考地理考试说明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科)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09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科(江苏卷)的命题以有利于推进中学地理课程改革,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有利于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有利于高等学校更加科学自主地择优选拔合格新生的思想为指导,充分体现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切实反映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实行江苏省新高考方案中设置的选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既加强了对普通高中的课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又为高等学校招生提供了更多有效的考生信息。因此,选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地理科考试的命题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旨在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素养,即考生对所学地理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与基本观念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地理科考试的命题力求稳中有变、稳中出新,试题设计应在科学性、基础性、公平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贴近考生实际,不出偏题和怪题。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教育部考试中心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参照江苏省教育厅颁布的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选修I模块开设指导意见》,并结合江苏省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确定地理科考试的内容及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题目的文字表述和地理图表中获取有关地理信息。 ?能够正确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 ?能够掌握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等知识。 ?能够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判读、填绘地理图表,完成地理计算,进行地理观测和地理实验等。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够用准确简洁的文字和图表等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4.发现和探究地理问题 ?能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究、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范围包括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两部分。必考内容由共同必修课程“地理1”“地理2”和“地理3”三个模块组成。选考内容由选修课程中的“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四个模块组成,考生可根据本人的选修情况,在选考的内容中,选择其中两个模块的题目,对题目要求作答。 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要求。 第一部分必考内容 地理1

江苏省普通高中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二)

江苏省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 题(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是美国航天局公布的代号为“开普勒—22b”的行星所处恒星系统与太阳系比较的假想图。读图回答1~2题。 1. 与“开普勒-22b”行星所处的恒星系统级别相同的是(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总星系 2. 位于“宜居带”的“开普勒-22b”行星应具有( ) A. 肥沃的土壤 B. 平坦的表面 C. 适宜的温度 D. 厚厚的大气 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据此回答3~4题。 3. 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 A.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 B.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 C.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大致吻合 D.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 4. 统计数据表明,在多数太阳活动高峰年,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在太阳活动低峰年,歉收的几率更高一些。这说明太阳活动会( ) A. 改变地貌形态,影响农作物产量 B. 改变气候状况,影响农作物产量 C. 改变水文状况,影响农作物产量 D. 改变土壤性状,影响农作物产量 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5~6题。

5. ①~④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地壳 B. ②—岩石圈 C. ③—地幔 D. ④—软流层 6. 下列对地球内部各圈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横波传播速度最快 B. ②—内部物质组成均匀 C. ③—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D. ④—由硅酸盐矿物组成 阅读材料,回答7~8题。 7. 在夏季,湛江的园林工人一般会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如下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 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 增强地面辐射,提高树木存活率 D. 削弱太阳辐射,减少树木水分蒸腾 8. 拉萨郊区农民在冬季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主要目的是对应下图中( ) A. 增强A,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B. 阻止B,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 削弱C,提高夜间的温度 D. 削弱D,减少作物水分蒸腾 下图为“北半球近地面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的风向图”。读图回答9~11题。 9. 图中数字②代表的是( )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地转偏向力 C. 摩擦力 D. 近地面风向 10. 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 B. 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相反 C.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D. 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低气压指向高气压 11. 若图中④减小为零,则产生的影响是( )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建立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3.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4.注重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三、课程设计思路 1.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2.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

2015年江苏省普通高中高考地理试题word版及答案解析

2015年江苏省普通高中高考地理试题word版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5?江苏地理)图1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1-2题。 1.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A.文化底蕴深厚 B.商业繁荣发达 C.人口高度集聚 D.水陆交通便利 2.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A.行政功能为主 B.军事功能为主 C.文化功能为主 D.经济功能为主 1.D 2.A 第1题,从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该城市临河而建,水运便利,水源充足;同时图中有桥梁经过,说明陆路交通也比较便利,故水陆交通便利,D项正确。第2题,从材料可知该城市为北宋都城,是当时的政治中心,故以行政职能为主,A项正确。 (2015?江苏地理)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图2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A.2月18日12时 B.2月18日20时 C.2月19日4时 D.2月19日12时 4.春节假期期间 A.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B.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 C.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 D.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 3.A 4.D 第3题,该图是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东经的度数按顺时针方向自西向东增大,结合经纬网相关知识可判断南极长城站大约为60°W,位于西四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两地时间相差12小时,当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该地时间应为2月18日12时,A项正确。第4题,春节假期期间为2015年2月19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则北半球的南京应日出东南,A项错误;此时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向赤道,南京昼夜长短逐渐接近等长,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03年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3.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4.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三、课程设计思路 1.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2.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从而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3.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高中地理共同必修课程共6学分,由“地理1”、“地理2”、“地理3”(各2学分,36课时)三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现代

关于2017地理课程标准与2003年比较的变化整

2017地理课程标准与2003年比较的变化整 一、前言 2003实验稿: 第一段:解释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与要求。 第二段:阐述地理课程改革方向和目标。高中地理课程应该承担的使命,发展的功能和价值。 2016修订版:省略了背景这一部分,将一些内容融入课程性质中。 二、地理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 1、课程性质——课程作用更明显,育人价值凸显 (1)重新定义学科作用 2003实验稿:对地理学作用的定位,侧重于服务现在 2016修订版:对地理学作用的定位,除了服务现在,还强调了解释过去和预测未来。 (2)修正学科性质的表现 2003实验稿:地理学的两个显著特点:综合性和地域性,并解释了内涵。 2016修订版:修正为:综合性和区域性,省略了内涵解释。 (3)中心定位课程作用 2016修订版:地理学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具备地理学科特有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学会用地理的眼光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为培养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的公民奠定基础。 2、基本理念——改动较大,主要围绕地理核心素养展开2003实验稿: 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重视地理问题的探究。 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 2016修订稿: 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 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 创设适于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 建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 二、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 1、学科核心素养 2003实验稿:“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16修订版:学科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四个要素,三个维度”——基本思想和方法(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基本活动经验(地理实践力)、基本价值观念(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和基本的思维视角。 综合思维:人们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和能力。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区域认知:指人们对区域的特征、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意识和能力。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地理实践力:人们在考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2、课程目标——要点精简、维度变化2003实验稿:课程目标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2016修订版:课程目标体现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人地协调是地理课程的总目标,也是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 三、课程结构2003实验稿: 设计思路列述了4点,前两点属于课程的设计依据,后两点属于课程结构和学分分配与选课要求。 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 课程结构由必修和选修组成,必修分3个模块,选修7个模块。 选修课程学习不作具体规定。 2016年修订版:

2020新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本模块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地球科学基础,自然地理实践,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理解一些自然地理现象的过程与原理,增强对生活中的自然地理现象进行观察、识别、描述、解释、欣赏的意识与能力,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 【内容标准】 1.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1.3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1.4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1.5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1.6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1.7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1.8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9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1.10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11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1.12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本模块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人口,城镇和乡村,产业区位选择,环境与发展。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树立绿色发展、共同发展、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内容标准】 2.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2.2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特征,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2.3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2.4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2.5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2.6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2.7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举措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 2.8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2.9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2.10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2.11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的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及答案

20XX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图1为“夏秋季节某时刻卫星云图”。读图完成1~2题。 1.直接获取该云图影像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2.受该天气系统影响,主要天气特点是 A.高温晴朗 B.低温晴朗 C.阴雨连绵 D.狂风暴雨 20XX年11月3日~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两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图2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测控网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北京时间11月14日20:00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第二次交会对接成功。此时,区时为4:00的测控点为 A.奥塞盖尔 B.远望六号 C.阿尔坎特拉 D.凯尔盖朗 4.两次交会对接期间,太 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移 动方向分别是 A.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南移 C.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北移 5.两次交会对接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B.全球各地白昼逐渐变短 C.我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北半球

图3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乙风带的名称是 A.极地东风带 B.盛行西风带 C.东北信风带 D.东南信风带 7.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是由于 A.甲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 B.乙风带与丙气压带交替控制 C.丙气压带与丁风带交替控制 D.全年受乙风带影响 20XX年1月以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多次喷发,大量火山灰直冲云霄。图4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5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与埃特纳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图4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9.图5数码所示辐射中,直接受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影响而减弱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6为“某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甲处地质构造为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地堑 11.甲处谷地成因是 A.岩层受水平挤压向下弯曲 B.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 C.断层处岩石破碎 D.两条断层之间岩块相对下降 12.乙河上游修建大坝后,其下游河段 A.含沙量增大 B.结冰期缩短 C.年径流量增大 D.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修订稿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修订稿)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其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学会运用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有行动力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通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2.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精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 3.创新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和形成过程的要求与特点,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生活等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 4.建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以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水平、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价值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的水平,全面反映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卷(图案清晰版)

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2018年2月2日15时51 分,我国首颗教育共享卫星“少年星一号”在酒泉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图1为“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卫星发射升空吋,巴黎(东一区)时间为() A.1日8时51分 B.2日8时51分 C.2日22时51分 D.3日22时51分 2.卫星发射当日.地球位于图1中的() A.①点附近 B.②点附近 C.③点附近 D.④点附近 华山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图2为“华山陡崖景观图”,图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图2 3.组成华山的岩石类型为图3中的() A.甲 B.乙 C. 丙 D.丁 4.图2中陡坡处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A.断层 B.褶皱 C. 背料 D.向斜 图4为“2018年3月1日和3月3日0时欧洲西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5~6题。

5.3月3日0时,控制格陵兰岛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反气旋 D.气旋 6.3月1日到3日,英国的天气变化过程是() A.气压升高,西北风转为西南风 B.气压下降,风速减小 C.气压升高,晴天转为雨雪天气 D.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降水变率是用来表示降水量变化程度的统计指标。图5为“世界年平均降水变率图”。读图回答7~8题。 7.世界年平均降水变率的分布规律总体表现为() A.变率大的地区是热带地区 B.变率大的地区海拔较低 C.纬度高的地区变率均较小 D.年降水量多的地区变率较小 8.下列四地年平均降水变率特征与其成因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甲、丁两地均较小——受信风影响 B.甲地较小、丙地较大——受季风影响大 C.乙地较大、丁地较小——受寒流影响 D.乙、丙两地均较大——受海洋影响小 图6为“人类活动与水循环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 图中a、b、c、d对应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A.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 B.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 C.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D.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下渗 10. 影响水循环的人类活动中.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 是() A.提高入海污水量比例 B.增加农业灌溉用水 C.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 D.加强水资源循环再利用 图7为“亚洲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从赤道到 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A.①→④→⑤ B.④→⑤→⑥ C.①→②→③ D.②→⑥→⑤ 12.影响自然带③→⑥→⑤地域分异 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 水分 C.地形 D.洋流 图8为“1979-2013年3月和9月北极海冰范围的年际变化图”。读图回答13~14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