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科学教育概论试卷(综合)

科学教育概论试卷(综合)

科学教育概论试卷(综合)
科学教育概论试卷(综合)

绍兴文理学院 2007 学年第二学期

科学教育专业 05 级《科学教育概论》期末试卷(AB卷综合)

一、填空题(20分)

1、与三次产业革命相适应的科学教育理论按次序的代表性人物:斯宾塞、杜威、布鲁纳。

2、现代科学教育的特征可以归纳为四个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现代科技与人类生活的结合、科学内容与科学过程的结合、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结合

3、科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实验方法有:比较实验、模拟实验、析因实验、思想实验等。

4、实施STS教育的主要模式:渗透型、独立型、活动型。

5、新材料科学、新能源科学、信息科学并列成为现代高科技中的三大支柱。是其他高新科技赖以发展的基础。

6、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基本过程:确定目标、选择生成、设计方案、组织实施、总结评价。

7、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特点兴趣性和个性化、指导性和自觉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8、教学过程的本质:教与学的统一、教育与教学的统一。

9、科学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有:集体活动为主、个体研究活动为主、社会实践活动为主、动手活动为主。

10、对专题讨论、情景模拟法的教学结果的评价应注重过程和结果两方面。

11、评价学生科学态度的主要目标有:学习科学的兴趣、科学探索与学习的动机、科学探索与学习的行为倾向。

12、获得直接经验的基本教学过程:参与、体验、内化、表现。

13、三次产业革命的按次序标志:蒸汽机、电动机、电子计算机。

14、科学教育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的科学素养,以高素质的人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科学知识自身不断发展完善,推动社会进步。

15、初中科学教育的特征:理性思考的内容比较多、需适当借助具体的事物或经验、注重学生独立探究能力与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

16、科学教育的主要途径:中小学教学大纲与计划规定的课程、选修与活动课、校外教育、家庭与社会教育、大众传媒与社会氛围。

17、高中科学教育的特征:注重与实际的研究、应用相结合、以全面提高科学素养为主,为升学就业打基础、科学教育与分科教学、选修课的开设相适应。

18、OM活动具有的特点:强调团队努力、鼓励创造性、强调趣味性、反对成人协助。

19、科学教育课程的特征:课程标准的综合性、以任务组织、内容与过程相结合的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学为主线。

20、学生学习过程的五个阶段:学习动机的激发、摄取知识、领会知识、巩固知识、知识运用。

21、评价学生科学精神的目标主要有:客观精神、探索精神、质疑精神、公平竞争和合作精神。

二、名词解释(24分,8个)

1、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一种通过现代科技知识及其社会价值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且懂得如何面对现实中的科学与社会有关问题作出明智抉择,以培养科技专业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学活动。

2、心智技能:是指经过训练,接近自动化的智力活动方式。它是借助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技能。如运算、阅读、写作等。

3、探究训练法:它的基本教学过程为:遇到问题—搜索资料和建立假说—用事实和逻辑论证—形成探究能力。

4、师生互动原则:是指教师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过程完全处于师生协调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

5、科学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为了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它是一种科学概念,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科学概念。作为理想化形态,是现实世界中没有的东西,但他又是以客观存在为原型的,对客观事物的理想化反映,是一种体现其主要矛盾与特征的科学结构。

6、引导发现法:是教师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将教材划分为一个个发现阶段,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主动研究问题,总结规律,达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态度的目的。其基本教学过程为:创设情境—观察探究—推理证明—总结练习。

7、开放性原则:是课堂教学在一种开放民主的系统中进行,无固定的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的灵活多变、多样性以及伸缩性。倡导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寻找结论。

8、目标参照评价:以预先设定的客观目标为参照系,把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与之比较,从而判定评价对象达到预期目标程度的一种评价,又称达标度评价或绝对评价。

9、STS教育课程: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也是一门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和社会观的课程。它要求科学技术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联系,以揭示和阐述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与结合为基本点,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10、科技进步贡献率: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它是衡量区域科技竞争实力和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综合性指标。对于测算主要采用生产函数法。

11、综合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过程中坚持全面、发展和联系的立场,使学生从整体的角度获得较为全面的科学意识、知识、方法和技能,形成综合的科学观,从而整体性地提高科学素养。

12、独立性原则:是指学生在科学教育的学习活动中能坚持独立性,以自主学习为主,不依赖别人。在行为上表现出能独立的进行思考,独立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独立的承担并完成科学调查、探究、社会实践等活动。

13、引导性原则: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指明学习方向、范围和重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探索去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

14、科学能力:是指人们从事科学研究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并直接影响科学研究效率的各种生理、心理和行为条件,它是科学意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多方面素质的有机结合。

三、简答题(30分,6个)

1、当代科学的特点?

答:①科学实践的范围在时间、空间、层次上都已超越生产实践和生活范围而走在前面。②当代科学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③近代科学发展趋势在长时间内是向分门别类方向发展,各学科越分越细,但是到了现在,科学又逐步由分化走向综合。新科学很多有具有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性质。④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⑤科学研究中的国际合作日益加强,现代大学科已发展到国际学术交流、协作探索、分类研究、综合突破的阶段,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⑥科技人才争夺提取激烈。

2、什么是科学美?它的美学标准有哪些?

答:科学美是科学所具有的美的形式及这种形式与其所反映的内容或揭示的客观自然规律的有机统一。科学的美学标准主要有:①简洁,必须从内容到形式都表现出高度的简洁性。②和谐,它指整体内部的成分或因素配合的相当和匀称。

③普适,他是指科学理论在被用来解释本系统内的各种关系或解决本系统内的各种问题时要有广泛的普适性。④新奇,一个科学理论的诞生,不论结构、表达、思想、内容等都有新的创见,超经验的内涵,不与别人雷同,给人以一种奇异美之感。

3、综合理科教育的发展趋势?

答:①理科课程在经过从20世纪初期的合科课程分化为分科课程,再发展到现代综合理科之后,更趋于灵活与多样化。

跨学科或综合理科课程越来越多,多种内容、各种组合形式的综合理科教材层出不穷。②综合理科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更注意面向人性的教育,面向为未来社会培养具有健全的思维品质和科学道德的人。③综合性的高新技术课程的教育正日益引起重视,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综合解决社会问题,已成为一种共识。④在课程改革的同时,继续强调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尤其是科学方法论的教育和研究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4、高品质科学教育课程的标准有哪些?

答:高品质科学教育课程具有以下特征:①与当地社区生活与可研究的事件或主体紧密相关。②强调科学知识的应用性。

③能包括人与社会的各种重大议题。④科学决策的训练。⑤职业与择业知识。⑥运用多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⑦多层面的科学知识,不仅是自然科学,还应包括政治、经济、心理、社会、哲学等方面。⑧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5、简述“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角色定位?

答:“研究性学习”为主的教学过程由于比较强调学生的参与与体验,要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等于教师可以因此完全放任学生自流,让学生自由探索,放弃主导作用。

“研究性学习”为主的教学也必须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②做好教学组织安排。③控制教学过程。④加强教学结果评价。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必须首先是从教学形式上得到了保证,还需要学生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从模仿到主动,逐步学会“研究性学习”。这里学生是否有主动参与精神,能否大胆投身实践是能否学会“研究性学习”的关键。

6、科学教育教师需具备哪些特殊能力?

答:科学教育教师的能力要求,除了教育、教学的一般能力要求外,科学教育教师特殊的能力要求:①对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理或理论的理解能力。②在教育、教学过程或活动中运用科学新事实、新发现、新成果的能力。③运用科学方法探究教育、教学过程,以及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能力。④对科学的特点和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相互作用总体理解与认识能力。⑤科学实验设计构想以及实际操作能力。这些构成了科学教育教师评价的特殊能力要求。

7、发现教学法及其优点?

答:发现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只是给学生一些事实(例)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研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独立实现认识过程。即在教师的启发下,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教师扮演学习促进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对这种情景发问并自己收集证据,让学生从中有所发现。

发现式教学方法的优越性可以总结为以下五点:

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力潜力

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我激励的内在动力

③有利于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的技巧

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心

⑤发现学习的结构有利于学生记忆的保持

8、科学社会化的主要特征?

答:科学研究的实践活动规模日益定向社会并成为一项巨大的全社会整体投入的社会运动态势。是指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相得益彰。主要特征为:(1)科学研究的规模迅速扩大。它经历了由科学家个体研究,

研究单位的集体研究,发展到国家组织协调研究乃至全球规模的研究。(2)科学研究系统的形成,它包括各级各类的专业研究机构,实验机构,管理领域机构,职能机构,技术、后勤服务机构及各种学术团体等。(3)科学技术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4)科学与艺术加紧界各,全社会的科学研究系统已发展到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科学的知识结构的科学的社会结构密切结合的多层次、多序列的复杂系统。科学知识的产生是通过科学研究实践来实现的,科学研究的组织形式及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反映了科学知识的生产水平,体现了一般物质生产与科学发展本身的要求。科学研究组织形式的改变与规模的不断扩大,是科学日益社会化的最显著标志。目前,体育科学也已逐渐加快了其社会的进程。

9、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及结构与功能的特性?

答: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如果我们把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称为科学观,把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成为科学知能,把科学行为与习惯称为科学行为的话,那么科学素养可以说是一个包括科学观、科学知能、科学行为的综合结构。这个结构以科学观为核心,以科学知能为基础,以科学行为的养成为标志,形成整体功能。科学素养的结构与功能使之表现出以下的特点:(1)整体性。它是科学观、科学知能和科学行为的有机统一。(2)基础性。任何人在这个科学化的社会中正常生活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3)普遍性。它为各种职业的各种人群所共有。(4)稳定性。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

10、青少年创造发明活动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

答:青少年创造发明活动的形式主要有:①创造性训练②开展课题研究③创造发明比赛。

青少年的创造发明活动有如下一些特点:①阶段性和周期性②课题选择的周边性和随即性③与年龄和性别无关④构思的奇特性和重复性。

11、科学教育教学过程的特征?

答:科学教育的教学过程具有以下特征: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②强调从读科学到做科学,从知识中心转向科学方法中心

③强调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学习④强调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控制,不是单纯重视教学结果。

12、“研究性学习”教学的基本教学过程及特点?

答:“研究性学习”教学是以任务组织、学生的自觉性探究与研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其基本教学过程为:提出任务——准备材料与相关知识——进行探究——提出结果——对结果的检查与评价。

四、论述题(26分,2个)

1、举例说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原则在科学教育课堂中的运用?

答:(要点)⑴举例说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是指科学教育在教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教学生正确的对待科学,即着重培养学生用科学态度来对待人生,完善心智,理解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这不仅是关系到一个地区、国家国计民生的问题,而且也关系到整个人类与自然界共存的问题,是一个根本性原则。

⑵举例(结合以下观点)

⑶它的基本点:①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②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看,也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⑷要求:①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线,促使它们相互整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来教,既传授科学知识,又渗透科学方法,更要突出科学文化精神的传播与养成。从教学内容中挖掘人文价值的东西。②提供或选择,教学内容的社会针对性。

2、课题研究法的理论模型及操作,并举例。

答:(要点)⑴课题研究法的理论模型是:①提出课题②确立假设③实施论证④推出课题结论。

⑵举例(结合以下观点)

(3)课题研究法的操作:教学前:课题提出的可行性分析①考虑学习的能力,知识背景②适合度③对课题的本身的了解和准备④对学生的过程、表现、特点、状态要有充分的估计和了解。

教学过程中:①对课题研究中的有关知识、方法、步骤、具体应用技巧的集体指导②个别指导。包括指导学生制订适合自己水平的研究计划,指导学生挖掘自身知识和思维的潜力,指导学生的自我调整。

教学结束的评价:按事前的评价标准实施。①课题背景,研究的目的、意义是否明了。②课题的含义,研究什么,假设是否正确无误。③研究过程的论述是否严密、科学,数据是否精确,分析是否符合逻辑。④结论的阐述有一定的认识深度。

3、举例说明过程原则在科学教育课堂中的运用?

答:(要点)(1)过程原则的定义:过程原则是指课堂教学的中心问题不是简单的知识或内容的传授,而是过程或程序。(2)举例(结合以下观点)

(3)过程原则的特点:①教师不是直接把知识和结果告诉学生,二是提出问题或提供线索,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

②不着重于教学内容,而在于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本领。③比较重视过程,重视过程中的体验,科学精神和价值观的形成,而不苛求具体结果。

(4)过程原则的要求:①通过过程教育,尽管探索发现的知识或规律可能是前人已经做出的,但对于学生来说是认知水平上的一个飞跃,是全过程的体验,无论是知识和规律,还是方法和技巧。②过程原则对教师的教学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能力、组织能力、调控能力、预见能力。

4、专题讨论法的理论模型及操作,并举例。

答:(要点)(1)专题讨论法的理论模型,分以下几个步骤:①教师提出专题,设立专题背景②指出已知什么和未知什么,并提供解决问题所必需的知识材料和思路。③指导学生开展讨论,在讨论中进行适当引导。④帮助学生总结、归纳结论。

(2)专题讨论法的结果有两种:①综述报告(整理出各种有价值的结论或观点)②一致性的倾向观点。

(3)举例(结合以下观点)

(4)专题讨论法的操作:

教学前要求:①专题设计符合学生原有知识和背景②明确不同年龄段的教学目标③题目符合教学大纲、目标

教学过程中要求:①分组时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能力和个性②关注讨论进程,及时指导③限制一定的范围,保证讨论的深度④关注和激励能力不强的学生。

教学结束的结果评价要求:①按照事先制订的教学目标来评价②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原定设计要求,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③关注讨论过程中的参与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