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2020至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2020至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2020至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2020至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校级联考】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根据拼音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汉字。

100年前,旧中国风雨飘摇、政局动荡。青年学生发起了家yù(______)户晓的五四爱国运动;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jū(______)躬尽cuì(______),上演了无数可歌可qì(______)的故事。重温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可以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二、选择题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

...的一项是()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

B.我们要按照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的原则,坚决打赢扫黑除恶这场战争。C.人生的上半场,他无愧于心;人生的下半场,他无所畏惧。

D.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王者荣耀》推出的限时网游,真能有效制止孩子们少上网吗?

B.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通过并推广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

C.柳敬亭的说书技艺炉火纯青,是扬州评话的一代宗师。

D.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师生相处融洽,相敬如宾,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4.下列关于词性和修辞手法的解说错误

..的一项是()

A.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和形容词的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

B.“啊呀!你怎么能够这么做呢?”这句话中“啊呀”一词是个拟声词。

C.叹词一般都是单用,独立成句或做独立成分,强化情感的表达。

D.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

三、句子默写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2)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

(3)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

(4)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

(5)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

(6)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

(7)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从莲花的生长环境角度,表现莲花高洁、庄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6.综合性学习。

本学期,班级开展了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也参与其中。

(爱国名言)请写出一句关于爱国的名言。

(人物故事)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如邓稼先、木兰、韩麦尔先生等。请选择

本学期课文

.....中的一个人物,结合他(她)的经历,分析他(她)身上体现的爱国情怀。

五、名著阅读

7.名著阅读。

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底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1)上面的文段选自《骆驼祥子》,作者是。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景物描写,表现祥子。

(2)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的主人公是祥子,他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自己能养活自己,不受车厂老板的盘剥。

B.《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语言通俗朴素、亲切、新鲜、活泼,是从地道的北京市民口语中提炼出来的文学语言。

C.《红岩》这部小说刻画了一批意志坚定、形象高大的共产党人形象,如江姐、许云峰、余新江、甫志高、刘思扬等。

D.《创业史》是小说家柳青的代表作品,小说展示了1950年代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

六、诗歌鉴赏

8.阅读孔尚任的《甲午元旦》①,回答问题。

萧疏白发不盈颠②,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抉桃符老兴偏③。鼓角梅花添一部④,五更欢笑拜新年。

(注)①孔尚任写此诗时已六十六岁,离开官场,在家乡曲阜简居。②颠,头顶。

③偏,不尽。④鼓角,泛指乐器。梅花即《梅花落》,乐曲名。

(1)下列诗句中表现“春节”习俗的一项是()

A.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B.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试从感官角度

....赏析颈联的精妙。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元镇读书

元镇,长安人也。家贫,不能从师,彼时无书,尝取旁舍儿书,避人窃诵。从外兄①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邻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而叱之,责往田,则携至田畦,踞高阜而诵,但闻书声不绝,遂毕身不忘。久之,反长安,与诸儒以时文名天下。镇自小至老手不释书,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入则秉烛达旦。其精勤若此,人皆叹之。

(注)①外兄:表兄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尝.取旁舍儿书(________)

(2)但.闻书声不绝(________)

(3)反.长安(________)

(4)与诸.儒以时文名天下(________)

10.下列各句与“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可以.调素琴

B.公亦以.此自矜

C.以.钱覆其口

D.自以.为大有所益

11.用“/”线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自以意识别之

12.翻译句子。

(1)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入则秉烛达旦。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3.对元镇“取旁舍儿书”和“见《诗经》取而疾走”的做法,有人认为精神可贵,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盗窃行为。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攀在墙上的喇叭花》,回答下列小题。

①一株细藤从外面探出头脑,爬进屋内,静静在墙上趴着,一开始如同一只小蚯蚓,慢慢泛出了绿点,然后长出了绿叶。母亲一开始是想要清除这外来物种,避免它反客为主,可是女儿不允许,吵着对母亲说:“我想看看它是什么。”

②九岁的女儿久卧病房,除了能够进行基本的吃饭睡觉以及偶尔艰难爬起来去一趟洗手间,其他都不能做。

③这到底是什么植物呢?母亲也在疑惑,准备排除外来物种的手停在了半空。这是女儿的疑惑,自然成为母亲的疑惑。女儿撑起身体,眼中慢慢浮现出淡淡的绿色,是的,这是生命的颜色。那好吧,过几天再收拾吧,现在让女儿看看也不错,母亲自我安慰道。母亲关上了门,她看到女儿盯着那些嫩芽张望着,那种好奇,是一个孩子的眼光。

④那株植物攀在了墙上,就这样开始生长着。母亲不断给自己寻找理由,让这株植物能够继续生长在这间十来平方的房子里。房间很简单,一张床,一个书架、几本书和一个整天微笑的九岁姑娘,对了,还有一株不知名的植物,房间里多了一个家庭成员——

母亲是不想承认的,但是

..身体已经承认了。

⑤女儿会静静坐在床上看书。她喜欢看的都是一些颜色绚丽的图画书,上面有各种植物,还有详细记载这些植物的文字,这些蝌蚪式的文字组成了女儿辽阔如宇宙的世界观,现实十来平米的世界从来不拘束女儿在她宇宙中徜徉,陪伴着她的,是攀在墙上的那株植物。

⑥女儿下床的时间越来越多,除了挣扎着去洗手间,就是为这株植物浇水。女儿浇水动作很轻,但是实际上打在植物头部的——她从二楼向下倒水,让水能够浸透泥土,到达这株植物的根。每次浇水,女儿都带着微笑。

⑦女儿会时不时地和攀在墙上的植物说话,很是小声,很是神秘,母亲走近女儿就

停止呢喃,母亲掩门女儿又开始出声。母亲想要仔细听听这其中的小秘密,可是这是女儿说给这株植物听的,即使母亲听见了呢喃,却无法辨析其中的内容。母亲开始有点嫉.妒.这株连属于什么科目都不知道的植物了。

⑧某天,女儿对母亲说:“妈妈,告诉你哦,小花是一株喇叭花藤,不久就要开出喇叭花,你看,就是这样的。”女儿拿起一本书,翻到一处地方,出现了一朵花。花如喇叭,手柄为白色,扩音处为紫色,几丝雪白延伸至翻转边缘,十分优雅自然。“哦?这就是喇叭花啊。”母亲摸摸女儿的头。女儿像只小鸡一样点头,眨眼:“好想看小花开花啊。”被叫做“小花”的花藤上,碧叶在眼光下,闪烁着生命的光芒。

⑨只是,女儿在当夜就进入了沉睡,再也没有醒过来,第二天小花开出了一个花苞,嫩生生,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却是疾风都无法打败它。小花开花了!

⑩这是喇叭花吗?花苞不如喇叭,或许长大了就是喇叭花了吧。母亲如是想着,离开了有一株攀着墙的喇叭花的小房间。

?小花不是喇叭花藤,却开出了喇叭花,攀在了墙上。

(有改动)14.文章以“攀在墙上的喇叭花”为题有什么妙处?(不少于两点)。

15.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母亲开始有点嫉妒

..这株连属于什么科目都不知道的植物了。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一株细藤从外面探出头脑,爬进屋内,静静在墙上趴着,一开始如同一只小蚯蚓,慢慢泛出了绿点,然后长出了绿叶。

16.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女儿细心照料细藤和每次浇水都带着微笑可以看出她是个热爱生命、积极乐观的人。

B.第④段加点词语“但是”写出了母亲对这株植物的接纳,突出了母亲对女儿的爱。C.第⑥段写“女儿下床的时间越来越多”,表明女儿在细藤的影响下身体状况渐渐好转起来。

D.结尾写“小花不是喇叭花藤,却开出喇叭花”虽不太科学,却能引人深思,极富感染力。

17.阅读链接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链接)“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

——《老山界》

请说说本文第⑧段画线句子和链接材料在描写方法上的相同点和写作意图的不同点。

九、作文

18.作文。

错过的意思是丧失时机,但我们不必为错过而叹息。错过漂亮,你可能会拥有健康;错过健康,你可能拥有智慧;错过智慧,你可能拥有善良;错过财富,你可能会拥有尊严……其实,错过的背后,也有一种美丽。珍惜已拥有的一切,即使错过的再多,我心亦无悔。

请以“错过的背后也有美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叙事完整,中心明确;②描写细腻,感情真挚;③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喻鞠瘁泣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解答这道题,要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书写汉字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注意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功能外,还要注意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的写法,对常见的、易写错的多音多义字应重点关注。本题注意“鞠”和“瘁”的写法。

2.A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A.《阿长与山海经》应该改为《阿长与〈山海经〉》。故答案为A。

3.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A.与真实的表达的意思相反,应该去掉“少”。B.正确。C.搭配不当或语序不当,可改为“说书技艺炉火纯青的柳敬亭,是扬州评话的一代宗师。”D.词语误用。“相敬如宾”是形容夫妻互相尊敬。据此,答案为B。

4.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B.“啊呀!你怎么能够这么做呢?”这句话中“啊呀”一词是叹词,不是拟声词。故答案为B。

5.(1)朔气传金柝(2)深林人不知(3)何人不起故园情(4)凭君传语报平安(5)无案牍之劳形(6)惟解漫天作雪飞(7)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朔、柝、故

园、牍、惟、淤泥、染、濯、涟”等字词容易写错。

6.【爱国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人物故事】示例:邓稼先,为了中国核武器事业鞠躬尽瘁,至死不懈,体现出一位科技工作者对祖国的深情;花木兰,替父从军,驰骋沙场,立下赫赫战功。体现了我国古代巾帼英雄的爱国情怀。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1)从自己的日常积累中,选择一句“爱国”名言作答即可。如: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符合题意即可。(2)从本学期课文中选择一个具有爱国情怀的人物,概述其相关事迹即可。答案是多元的。

7.(1)老舍(舒庆春)表现祥子在暴雨下拉车的艰辛(也可以围绕祥子的意志坚韧、能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2)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1)《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描写了20年代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的辛酸故事。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文本叙写的是祥子地暴雨下撞车的情形,表现祥子在暴雨下拉车的艰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2)“甫志高”原为重庆地下党员,后因被捕不堪严刑拷打而叛变,交出了许云峰、江雪琴等人对地下党网络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是贪图享乐,没有革命精神的典型。据此,答案为C。8.(1)D

(2)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放爆竹、贴春联的春节习俗,表现作者孩子般的童心。(3)全诗表达了诗人脱离官场后的恬静和愉悦心情。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1)A“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节。B.“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端午节。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D.“千

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据此为D。(2)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语句“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抉桃符老兴偏”这一联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叙写了“点爆竹、换桃符”两件春节习俗,表现作者具有孩子般的童心,表达了作者愉悦心情。(3)诗文叙写了作者大年三十的晚上和家人围坐在火炉边守岁而无法入睡,听爆竹声声好像自己的童心仍在,感受春节的习俗,表达了作者脱离官场后的恬静和愉悦的心情。

9.(1)曾经(2)只(3)同“返”,返回(4)各、众

10.C

11.自/以意识别之

12.(1)出门就用骡马驮着书跟随自己,回家就秉烛夜读一直到天亮。

(2)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13.示例一:爱读书固然是好事,但他这种行为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错误的。元镇因为自己家贫无书就去偷邻家孩子和邻居药笼中的书,这是不可取的。偷窃是道德问题,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偷窃的借口,学知识之前先要学会做人。

示例二:这两种行为体现了元镇的好学,虽然他当时有偷书的行为,但他是为了学习,而且他的家庭也确实非常贫困,偷窃别人的书也是万般无奈下的行为,是情有可原的。

【解析】

【分析】

9.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反”通“返”,返回;“但”是古今异义词,“只”的意思。

10.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题目中的“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中的“以”是“用”;A项中“以”是“来”;B项中的“以”是结构助词“凭,凭借”;C 项中的“以”是“用”;D项中的“以”是“认为”。故选C。

11.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

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自以意识别之”的意思是:自己根据文意去判断区分(哪个地方该有停顿)。依据主谓间要停顿,正确的句读是:自/以意识别之。

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以(用)、入(指回家)、达(到)”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斯(这)、惟(只)、德馨(指美好美德)”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3.试题分析:开放性试题。元镇“取旁舍儿书”和“见《诗经》取而疾走”是元镇偷拿邻家人的书,因家贫无钱和喜欢书,可以说情有可原,但本质上是错误的行为。作答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表述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参考译文: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里贫穷,不能够拜师读书,又没有书籍,有时拿邻居家孩子的书,躲着人偷偷地诵读。从表兄那里得到了一本《书经》,书的四角已经磨灭变得模模糊糊了,而且也没有划分句读,自己根据文意去判断区分(哪个地方该有停顿),于是就通晓了《书经》的大意。十岁,在舅家药笼中见到《诗经》,拿着就快速地跑了。父亲看见了,很生气,督促他到田地里去,陈际泰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于是终身都没有忘记。很久以后,返回临川,同艾南英等人凭借八股文而闻名天下。陈际泰自小到老对书是爱不释手,出门就用骡马驮书随行,回到家中就点燃蜡烛一直读到天亮。他勤奋读书是这样子,人们都为之惊叹。

14.攀在墙上的喇叭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喇叭花”既指开出的小花,也指女儿的生命之花;象征女儿热爱生命和坚强乐观的精神。(答出2点即可)

15.(1)嫉妒在这里指母亲因女儿与细藤的亲近而产生的羡慕,表现母亲想了解女儿的心思。(2)拟人,比喻,生动地表现出细藤焕发的勃勃生机,为下文写女儿对细藤的精心照料和细藤开花作铺垫。

16.C

17.写法上的相同点:都运用了语言描写。

写作意图方面的不同点:

画线句:表现母亲对女儿的宠溺和关爱,突出了女儿对细藤开花和对生的渴望;

链接:表现红军战士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

【解析】

14.试题分析:考查标题的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其作用是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标题有独特之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可以从寓意含蓄深刻、制造悬念、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去分析。文题“攀在墙上的喇叭花”中的“喇叭花”,构成文章的线索,将整个故事串编起来,叙事紧凑;“喇叭花”又是一语双关,既指自然小花,也指生命之花;“喇叭花”还象征了女儿热爱生命和坚强乐观的精神。据此理解概括作答。15.试题分析:(1)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注意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语句“母亲开始有点嫉妒这株连属于什么科目都不知道的植物了”中的“嫉妒”是贬义褒用,这里指母亲因女儿与细藤的亲近而产生的羡慕,表达母亲急于想了解女儿心理的想法。(2)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语句“一株细藤从外面探出头脑,爬进屋内,静静在墙上趴着,一开始如同一只小蚯蚓,慢慢泛出了绿点,然后长出了绿叶”,赋予细藤的以人的情态,并把“细藤”喻为“蚯蚓”,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细藤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女儿对其喜爱,同时为下文叙写女儿精心照料细藤做铺垫。据此理解作答。

16.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C.第⑥段写“女儿下床的时间越来越多”,表明女儿在细藤的影响下应得更加坚强乐观,并不是“身体状况渐渐好转起来”。这从文章第9段“女儿在当夜就进入了沉睡,再也没有醒过来”这句话就可知道。据此,答案为C。17.试题分析:考查对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题干要求分析描写方法的相同点和写作的不同点。从描写方法上看,本文画线句“‘哦?这就是喇叭花啊。’母亲摸摸女儿的头。女儿像只小鸡一样点头,眨眼:‘好想看小花开花啊。’”和链接材料“‘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都使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从写作意图看,文章

中画线句写作定子母亲顺从女儿的意思去说,既表现母亲对女儿的关爱,也表达了女儿对生命的渴望。链接材料的句子则表达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的环境下行军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据此理解作答。

18.错过的背后也有美丽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永恒的自然相比,人生只不过是一场梦。

——题记错过了春天的百花烂漫,我却找到了桃花源的落英缤纷;错过了夏天的榴红蝉鸣,我却看到了西湖的映日荷花;错过了秋天的满地黄花,我却找到了彭泽的落霞孤鹜;错过了冬天的水天一色,我却看到了深山的独钓寒江……

不是一切错过都意味着失去

西施错过了越溪浣纱,而祖国却因她得以光复;郑旦错过了吴宫繁华,却得以自由地泛舟于西湖之上;昭君错过了风暖鸟声碎,却换得大汉与匈奴相安百余年;玉环错过了堪比莫愁的平凡生活,却得到了“上天愿为比翼鸟,下地愿为连理枝”的承诺。

错过也是一种美丽

民国时期,一位书生爱上了一位富家小姐,在他们上学的几年里,他们互通书信,交换言论,谈古论今,情投意合;可小姐却因为家族压力嫁给了一位纨绔子弟,在最初的几年里,她随时准备以死明志,直至书生成亲。几十年后,他们各自的孩子长大成人,小姐的丈夫已死,书生的妻子也已不在人世,他们的亲人希望他们能再续前缘,书生也同意了,可这位小姐说:“我不同意,当年我们如怒放的鲜花,而今我们像煮过的咖啡渣,都已垂垂老矣,何必还要在一起,既然无法拥有完美的婚姻,那就别毁掉那份完美的爱情。”

既然无法在最初的日子里相亲相爱,那就别毁掉以后的相思相恋。

我出生于内陆小城,虽然无法看到马头琴悠扬的大草原,也无法看到乌篷船畔的小桥流水,但我可以看到四季分明的变化,看那绿色的稻苗变成金黄的稻穗,看那湛蓝的天空下静谧的土地……

如果错过一份完美的爱情,就去铸就一分完美的事业,如果错过事业,就去铸就完美的亲情。人生总会有那么多的错过,这些错过总被人们藏于记忆的深处,不想也不敢去回想,可当有一天拿出时,你会发现它早已变为钻石,我们能够做的,便是把美好珍藏心头,继续前行!

错过的背后难道不是美丽的吗?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错过的背后也有美丽”。“错过”是人生的教训,在心理上常常出现后悔的情绪反应。“错过”的仅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你要追求的是满园的春色。从错过中获取人生的教训,心灵或许能走向成熟——错过春花的烂漫,你可能闻到落花的芬芳;错过了美丽的外表,但你可能会拥有健康;错过了成功的机会,你可能却得到了历练;错过得到财富的拥有,你可能会赢得了尊重……人的生活,会有很多的错过,作文时,要从“错过”的内容写起,挖掘出背后的美好。选择符合题意的素材,叙写人生的认知和感悟。体裁上,可叙可议,选择自己最能驾驭的体裁作文。

【点睛】

命题作文的写作,首先要做到审题准确。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来确定文章的写作范围和内容,不能错误地理解题意。其次要立意深刻。就是要为文章确定一个鲜明、集中、深刻的主题,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第三,选材要精当。要围绕着中心来选择材料,运用那些自己熟悉的材料作文,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或论述得透彻有力。写作时,依据题目的特点和要求,要突出表现题目中的关键词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