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护理分析

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护理分析

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护理分析
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护理分析

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7-03-14T13:46:50.9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6期作者:兰帮秀

[导读] 临床上给予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综合护理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人民医院四川宜宾 644200)

【摘要】目的:探析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将9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综合护理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胫腓骨骨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6-0306-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thods of tibiofibula fractures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fracture of tibiofibula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is using comprehensive nursing, compared two groups of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he comparison between observation group complication rates were l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clinical give tibiofibula fracture patients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can obtain satisfactory curativ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key words】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Tibiofibula fractures; Nursing

胫腓骨骨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诱发该病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滑倒、高处坠落、暴力打击以及车祸等,在临床上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1]。临床上在治疗胫腓骨骨折时,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虽然疗效确切,但是如果护理不当,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影响预后恢复。因此,本文对综合护理运用在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胫腓骨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年龄34~69岁,平均(51.6±20.8)岁,其中20例为女性、25例为男性,受伤原因:6例为坠落伤、7例为重物砸伤、32例为车祸伤;观察组中19例为女性、26例为男性,年龄35~70岁,平均(51.7±20.9)岁,受伤原因:5例为坠落伤、9例为重物砸伤、31例为车祸伤。入选标准:①符合胫腓骨骨折标准,且经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③患者及家属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不愿意参与研究者;②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妇女;③合并严重精神异常或者意识障碍者。两组的性别、受伤原因等资料无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即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并且对患者进行预防并发症护理等。

1.2.2观察组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护理:①一般护理。术后,责任护士及时将患者送回病房,将病床上的枕头去掉,使患者保持平卧位,术后6h内,叮嘱患者保持禁食禁水状态,将患肢抬高45°~50°,对伤口渗血情况进行观察,一旦发现渗液、渗血情况,应该及时更换敷料,使创面保持干燥、清洁,避免发生切口感染。同时,对患肢运动、感觉以及末梢血液循环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尤其是患肢肿胀程度,一旦发现足背动脉搏动出现异常,应该及时告知医生,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并发症;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对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进行了解,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稳定患者的情绪。同时,耐心给患者介绍治疗的方法、目的、效果等,让患者了解到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一些患者现身说法,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纠正,使患者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依从性。③切口疼痛护理。疼痛是术后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一些患者因为疼痛而不敢咳嗽、深呼吸以及活动等,容易形成痰液阻塞,诱发肺部感染。责任护士要协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给予患者疼痛护理,指导患者通过聊天、看电视、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提高痛阈值,减轻机体疼痛,必要的情况下,应该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给予患者镇痛药物治疗;④并发症护理。因为受到外伤和手术创伤的影响,降低了患者的抵抗力,再加上一些患者年龄较大,身体各项机能明显衰退,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较高。所以,责任护士要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并且定时更换敷料,避免发生切口感染。同时,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责任护士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被动牵拉痛、局部肿胀等症状,应该警惕为骨筋膜室综合征,及时告知医生,控制病情进展;⑤功能锻炼。及时和正确的功能锻炼有助于恢复患肢功能,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责任护士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被动和主动训练,坚持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基本原则,术后第2d,开始进行肌肉收缩运动;第3d,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小关节、踝关节以及膝关节的主动屈伸锻炼,收缩股四头肌,髋关节的外展内收练习,运用牵引床锻炼上臂等。同时,术后2周,待形成骨痂后,将活动范围扩大,将强度加大,指导患者扶杆进行坐下和坐起练习,双足站立做下蹲起立、踮足尖练习,健肢站立,患肢进行髋外展内收、屈伸练习,促进患肢功能恢复;⑥出院指导。出院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多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日常饮食,适当参与一些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并且定期到医院复查等。同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自查,避免剧烈运动,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预防不良事件,确保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骨折延迟愈合、骨筋膜室综合征以及感染等,并且运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其中80~100分为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运用χ2分别检验组间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以P<0.05表示有差异。

手术指南-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踝关节骨折包括单踝、双踝、三踝骨折、踝上骨折和胫骨下关节面前缘骨折等。这些骨折都可以合并内、外侧副韧带、胫腓联合韧带断裂,还可以合并胫腓下关节分离,或距骨脱位。踝关节骨折除踝上骨折外,均有关节内骨折,此外,踝关节的关节面比髋关节和膝关节小,但负重则大于髋、膝关节。因此,踝关节骨折如治疗不当,极易引起损伤性关节炎。由于上述原因,踝关节骨折的治疗要求尽量达到解剖复位,并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使骨折部位能经常受距骨体的模造,则骨折愈合后能更符合关节活动的要求。因此,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较能满足上述要求,可作为踝关节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但手法复位失败和陈旧性骨折等仍需手术治疗。 [适应症] 1.内踝骨折,两骨折端之间有软组织嵌入者。 2.双踝骨折手法复位失败者。 3.单踝或双踝骨折合并胫腓下关节分离,闭合复位未成功者。 4.三踝骨折,其后踝骨折超过胫骨下关节面的1/3者。 5.有移位的陈旧性骨折。 [术前准备] 1.骨折部位有明显肿胀者,应抬高患肢促使肿胀消退。 2.骨折部位有擦伤或水泡者,应当用注射器将水泡抽瘪,待擦伤完全愈合,水泡干瘪,表皮脱落后,方可手术。 3.踝关节骨折多用螺钉作内固定,术前应根据X线片选妥长短合适的螺钉。 [麻醉]

腰麻或硬膜外麻醉。 [手术步骤] (一)内踝骨折 1.体位仰卧位,患肢外旋;或侧卧于患侧,两膝间垫以软枕,双足分开,使伤侧内踝向上。 2.切口、显露沿内踝前外侧作弧形切口,长约4~5cm,下行向后绕过内踝远端[图1 ⑴]。切开皮下组织时,注意勿损伤大隐静脉及隐神经。向后翻开皮瓣,即可显露骨折,骨折远端经常向前移位。分离内踝后侧时注意勿伤及胫后肌及其腱鞘[图1 ⑵]。 图1 内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⑴切口 ⑵显露内踝骨折 ⑶利用巾钳复位 ⑷螺钉固定 3.复位复位前,先用巾钳夹住骨折块稍加牵引,显露关节腔,清除腔内血肿和碎骨屑,仔细探查骨折端间有无软组织嵌入,如有软组织嵌入,应作分离后取出。复位时,助手牵引,术者用巾钳夹住骨折块帮助复位,并纵向夹住骨折两端保持复位[图1 ⑶]。 4.内固定较大的骨折块多用螺钉固定,小骨折块只可用克氏针内固定。在骨折块中心先钻一孔,然后与胫骨纵轴成45°角,斜向对侧钻孔和拧入螺钉(或钻入克氏针)[图1 ⑷]陈旧性骨折应作骨钉移植,以促进愈合。 (二)外踝骨折

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一、手术图解: (图1)髌骨横断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⑴清除关节腔内积血和骨屑(插图示切口)⑵利用巾钳复位,钢丝环扎固定法 (3)钢丝贯穿固定法(4)张力带固定法,修复股四头肌扩张部及关节囊(图2)髌骨部分切除缝合术: ⑴切除髌骨远端骨折块⑵将髌骨、髌韧带缝合,复位后结扎

(3)髌韧带上保留小片骨质,以免撕裂 二、手术步骤 1.体位:仰卧位。 2.切口、显露:前侧u形切口较为适宜[图1 ⑴],显露较横切口充分,术后切口与骨折部分不易发生粘连而影响屈曲功能。 3.探查和清理关节腔: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向上翻开皮瓣,即可见到髌骨骨折块。损伤严重者,骨折块的分离较大,两侧的关节囊和股四头肌扩张部的撕裂亦大。将近、远两端骨折块拉开,即可进入关节腔,显露并探查股骨前面,彻底清除关节内积血、骨碎屑以及骨折块间夹有的软组织[图1 ⑴]。 4.复位:先伸直膝关节,以松弛股四头肌,利用巾钳夹住骨折块牵拉对拢,使之复位并由助手暂时保持定位[图1 ⑵]。 5.内固定对两骨折块较大的髌骨横断折,常用不锈钢丝作为内固定物。常用的固定方法有下列3种: ⑴环扎固定法:用18~28号不锈钢丝,以粗圆针引导,紧贴髌骨缘在周围软组织内缝合一圈,然后将髌骨折复位,把钢丝逐渐收紧、拧牢[图1 (2)]。这方法比较简单,固定也较完善,但易产生成角畸形,一般适用于移位不太大的骨折或尚能复位的粉碎性骨折。 ⑵贯穿固定法:用2mm钻头在近侧骨折块断面上1cm的内外侧,垂直于髌骨纵轴,钻一隧道;用同样方法,在远侧骨折块的相应部位也钻一隧道,8形穿过钢丝。但须注意隧道应位于髌骨全厚中点的后方。用巾钳复位、拧紧钢丝固定之[图1 (3)]。这种固定直接、有力、比较牢靠,适用于移位较大的骨折。由于钢丝在髌骨前面交叉,可以防止屈膝时引起的向前成角。 ⑶张力带固定法:用直径1.5mm的克氏针,自近折块折面的内、外侧钻入,沿髌骨纵轴,自骨折块的顶端钻出,用手摇钻调整克氏针至针头刚露出折面。复位后,用同一克氏针从近折块向远折块折面的对应点钻入,沿髌骨纵轴自远折块的下端钻出。用手摇钻调整克氏针,使两端在肌膜外面露出约3~5mm,针尾弯成钩状,然后用18~28号钢丝绕过两枚克氏针的后面,逐渐收紧拧牢[图1(4)]。拧紧时,注意钢丝应穿过克氏针的后侧并收紧。这样,钢丝收紧后,克氏针将受到一定的压力,促使骨折块互相靠拢,加速愈合;还应注意决不可使纵行跨过骨折线的钢丝过分偏向侧方,从而失去张力带固定的作用。 6.修复四头肌扩张部及关节囊:检查髌骨关节面完全对合,关节腔内无积血及碎骨后,将两侧撕裂的股四头肌扩张部、关节囊及髌前腱膜用丝线间断缝合。然后冲洗伤口,逐层缝合[图1 (4)]

股骨颈骨折的复位方法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在老年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年龄越大,骨质疏松程度严重者,骨折发生几率越高。而年纪越轻,骨质越好,骨折发生率越低。但是,年轻患者一旦发生股骨颈骨折,必然是受到更大的外伤暴力,骨折断端移位大,股骨头血运损害严重,骨折不愈合率和股骨头坏死率均较老年患者增高。 Garden根据骨折移位程度将股骨颈骨折分为四型(图1)。Ⅰ型:不全骨折,股骨颈下方骨小梁部分完整,该型包括“外展嵌插型”骨折。Ⅱ型:完全骨折,但无移位。Ⅲ型:完全骨折,部分移位,X线片上可以看到骨折远端上移、外旋,股骨头常后倾,骨折端尚有部分接触。Ⅳ型:骨折完全移位,X线片上表现为骨折端完全失去接触,而股骨头与髋臼相对关系正常。从Ⅰ型到Ⅳ型,股骨颈骨折严重程度递增,而不愈合率与股骨头缺血坏死率也随之增加,该分型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 图一股骨颈骨折的Garden分型 复位方法

一 牵引 患者卧床,做胫骨结节牵引,患肢置于中立位,轻度内旋。牵引重量因人而异,一般为6~9kg,牵引时间不宜超过I2小时。90%以上的患者可通过牵引达到复位要求。 二 闭合手法复位 如牵引达不到复位要求,可加用手法复位,在硬膜外麻醉下: 1、MC Elvenny法:双下肢同时做牵引,目的是使骨盆固定,将患肢外旋,并加大牵引力量,继之,再将患肢内旋、内收,达到复位目的。 2、Leadbetter法:患者平卧于地面,将患髋及膝屈曲90°,沿患肢股骨轴线牵引,持续2~3分钟,再将患肢内旋,并轻度屈曲,复位后,将患肢轻轻放下,如患肢足部不出现外旋,则多半表明复位成功:执行内固定之前,再以C形臂机验证。 三 经皮穿针撬拨技术 如上述方法仍达不到复位效果,通常表明或股骨头断端或因刺入关节囊,或因头颈之间已发生旋转分离(图2A),或头颈断端之间某部位发生嵌插。(此种情况可发生在Garden II、01、IV型中任何一型)。此时,仅凭旋转患肢,使头、颈骨折断面对接已无效。为了避免切开复位可使用经皮穿针撬拨技术骨折复位。

(精选)股骨颈骨折中医治疗方案

股骨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ㄍ中医病证诊断疗效 标准》(ZY/T001.1-94)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黄桂成,王庆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中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 (1)有明显受伤史。 (2)髋部疼痛、肿胀,不敢站立和行走。腹股沟中点下方附近压痛,足跟部和大粗隆部叩击痛。有移位骨折时,患肢缩短,呈外旋、外展、屈髋、屈膝畸形,并可扪及股骨大转子上移。 (3)髋关节正侧位X片可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外科学》第8版(陈孝平,汪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1)有摔倒受伤史。 (2)伤后感髋部疼痛,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患肢出现外旋、短缩畸形。 (3)X线片显示:股骨颈部出现骨折线(如早期线片阴性,而临床怀疑骨折可能,应卧床休息,穿防旋转鞋制动,2~3周后再次摄片以排除骨折。或者当即行MR或CT检查以明确诊断)。

(二)疾病分期及证候诊断 参照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黄桂成,王庆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期。 1.骨折早期(血瘀气滞证):伤后2周内。症见髋部疼痛,肿胀不显,活动受限,动则痛甚,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涩。 2.骨折中期(营血不调证):伤后2~4周。症见痛减肿消,新血渐生,筋骨虽续而未坚,活动仍有受限,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3.骨折后期(肝肾气血亏虚证):伤后4周以上髋部疼痛基本消失或时有隐痛,肿胀不显,可轻微活动,但尚未能负重行走,因病久必虚,舌质淡,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三)分型 1.按骨折线部位分型 (1)股骨头下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头下,使旋股内、外侧动脉发出的营养血管支损伤,中断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有供血量很少的股骨头小凹动脉供血,致使股骨头严重缺血,故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机会很大。 (2)经股骨颈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颈中部,常呈斜形,多有一三角骨块与股骨头相连。骨折使由股骨干发出的滋养动脉升支损伤,导致股骨头供血不足,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或骨折不愈合。

尺骨桡骨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尺骨桡骨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适应症】 尺骨桡骨双骨折闭合复位失败或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 【麻醉方法】采用臂丛阻滞麻醉 【手术切口】前臂背侧切口,以骨折为中心,在尺骨的尺侧及桡骨的桡侧各做一长约6cm纵形切口 【手术体位】仰卧位,患肢外展置床旁桌上。上臂绑气囊止血带,健侧上肢固定于身体同侧。双下肢用约束带固定,静脉通路建立在下肢。 【手术步骤】 1.常规消毒、铺蛋单 2.显露尺骨 3.尺骨骨折复位内固定(1)如为尺骨上1/3横折,亦可用髓内钉固定(2)如尺骨为斜折或螺旋骨折,骨折端不稳定易在移位时,可用钢板固定 4.桡骨骨折显露、整复并内固定 5.透视检查针位、针长及骨折复位情况 6.缝合伤口 【护理操作配合】 1.递擦皮钳夹乙醇纱布消毒皮肤,递治疗巾及无菌单,套袜套,贴术前膜,铺大单、中单 2.递驱血带驱血,巡回护士上气囊止血带压力,递2块干纱布置

于,切口两侧,,递手术刀切开皮肤,电刀,中弯血管钳切开皮显露尺骨骨折部 3.递克氏针,电钻自鹰嘴将克氏针钻入尺骨近骨折段髓腔,;递骨膜剥离器和复位钳对合骨折 4.递电钻、钻套通过钢板孔钻骨孔;递测深器测量骨孔深度,递丝锥攻丝;递螺钉及起子拧入螺钉,同法拧入其余螺钉 5.递骨刮匙,中弯血管钳清除积血;桡骨复位后,将合适的钢板弯成一定的弧度,配合方法同尺骨内固定 6.递无菌中单遮盖手术野,进行C形臂机透视 7.递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清点器械、纱布、棉垫、缝针等,递2-0号可吸收线缝合筋膜和皮下组织,清点器械、纱布、棉垫、缝针等,递乙醇棉球消毒切口皮肤,小皮针、1号丝线、有齿镊间断缝合皮肤,递乙醇棉球再次消毒切口皮肤,递敷料覆盖伤口

骨折切开复位术

骨折切开复位术 骨折切开复位术是用手术方法显露骨折部位,施行骨折端的修正和复位;并根据骨折的不同情况,选用各种内固定物,保持复位后的位置,称为内固定术。一般,骨折切开复位后,多同时行内固定术。 骨折切开复位的优点,是可以在直视下利用器械及手法进行复位,使骨折端达到解剖复位。解剖复位对某些骨折(如关节内骨折等)争取保留全部或部分关节功能是比较重要的措施。另外,在切开复位的同时,可以将一些影响骨折愈合的不利条件转变为有利条件(如清除夹在骨折端之间的软组织,切除骨折不愈合的硬化骨质,钻通髓腔,施行植骨或坚强的内固定,矫正畸形等),为骨折愈合创造条件。某些新鲜骨折切开复位后,可选用坚强的内固定,术后不用外固定,可以早期离床,不但有利于功能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可增加骨折端的血液供应,促使骨折愈合,做到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齐头并进。此法已逐渐应用于四肢长骨骨折。但骨折切开复位术也存在以下缺点: ⑴骨的部分血运来自骨膜与周围软组织,尽管在手术中注意轻巧仔细操作,但软组织与骨膜的剥离仍不可避免地会破坏血运,使骨折端的坏死区增大,引起迟愈合,甚至不愈合。 ⑵切开复位时,血肿的清除必将干扰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影响骨折愈合的过程与时间。 ⑶更严重的是切开复位术使闭合性骨折人为地变为开放性骨折,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因为骨折部位的组织由于暴力的作用,本来已有严重损伤,手术势必增加局部损伤,影响血运,使局部组织抵抗力进一步降低,细菌更容易在切口内生长、繁殖。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严重,不但给伤员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还可能造成残疾。 ⑷切开复位术必将引起软组织之间,或软组织与骨之间的粘连,如粘连广泛,特别是关节附近的粘连,将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

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一、体位:仰卧位,患肢曲胸前。 二、麻醉方式:臂丛麻醉 三、一般用物:骨科包、大盆包、敷料包、手术衣、电刀、吸引器连接管+头、纱布、纱球;刀片:11#及22#刀片各1;缝针: 10×24圆针、10×24角针各2个;缝线:4#、7#丝线。 四、特殊用物:六角螺丝刀及电钻。 五、器械护士配合 1、消毒:保尔康纱球常规消毒。 2、铺单: (1)先对折剖腹单铺于胸前。 (2)铺开刀巾并用巾钳固定。 (3)中单包手。 (4)铺两层剖腹单。 (5)无菌绷带固定包脚中单。 (6)角针7#线固定无菌单、电刀及吸引器头,酒精纱球再次消毒。 2、暴露术野:22#圆刀切皮,电刀止血、弯钳分离,并切开皮下组织,必要时1#或4#线结扎出血点,递助手甲状腺拉钩牵开术野。 3、复位:递术者骨膜剥离子剥离骨膜,牵拉复位,或借助单钩复位,递持骨器固定骨折线,对与良好后,换以三爪骨折固定器固定钢板与骨面相合。 4、固定:选择适合大小得钢板及钻头,递术者电钻钻孔,然后用攻丝扩大钻孔,测深器测量,六角螺丝刀带钉固定钢板于骨面,同法依次固定,将钢板固定牢靠。 5、清点用物:庆大盐水冲洗切口,清点物品。 6、关闭切口: (1)清点无误后,以10×24圆针7#线或10#线缝合筋膜及肌肉,1#线缝合皮下。 (2)再次清点无误后,以10×24角针4#线缝合皮肤。 (3)两把钩镊对皮。 (4)酒精纱条覆盖,敷料帖覆盖切口。

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一、体位:仰卧位,患侧臀下垫高。 二、麻醉方式:连续硬膜外麻醉 三、一般用物:骨科包、大盆包、敷料包、手术衣、电刀、吸引器连接管+头、纱布、纱球;刀片:11#及22#刀片各1;缝针: 10×28圆针、10×28角针各2个;缝线:4#、7#丝线。 四、特殊用物:六角螺丝刀及电钻。 五、器械护士配合 1、消毒:保尔康纱球常规消毒。 2、铺单: (1)先对折剖腹单铺于患侧腿下,如此两层。 (2)铺开刀巾并用巾钳固定。 (3)中单包脚。 (4)铺两层剖腹单。 (5)无菌绷带固定包脚中单。 (6)角针7#线固定无菌单、电刀及吸引器头,酒精纱球再次消毒。 2、暴露术野:22#圆刀切皮,电刀止血、弯钳分离,并切开皮下组织,必要时1#或4#线结扎出血点,递助手甲状腺拉钩牵开术野。 3、复位:递术者骨膜剥离子剥离骨膜,牵拉复位,递持骨器固定骨折线,骨折线对和良好后,换以三爪骨折固定器固定钢板与骨面相合。 4、固定:选择适合大小的钢板及钻头,递术者电钻钻孔,然后用

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方案

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方案(手术切开复位) 1. 早期:炎性反应期(0-1周) 目的:减轻疼痛,肿胀;早期肌力练习;早期活动度练习,以避免粘连及肌肉萎缩。 功能练习的早期及初期,因肌力水平较低,组织存在较为明显的炎性反应,且骨骼断端的连接尚较为脆弱。故以静力练习(关节不活动,保持某一姿势直至肌肉疲劳)为主。逐渐增加小负荷的耐力练习,即选用轻负荷(完成3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2-4组连续练习,至疲劳为止。 髋关节外展中立位放置患肢:避免髋内收动作(交叉腿等)!平卧时双腿之间垫枕头,使双腿不能并拢。不得向患侧翻身!向健侧翻身时应保护患腿,使其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保持髋稍外展位!侧卧后双腿之间垫高枕头,使患腿保持髋稍外展位! 不得过多行走!行走中扶双拐,患腿绝对不得受力负重!更不应以行走作为练习方法! 术后患肢摆放于伸直位,可用枕头垫于腿下,以抬高患肢预防肿胀。 (1)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及踝关节,如可能,即开始踝泵练习:通过小腿肌肉收缩与舒张的挤压作用促进血液及淋巴的回流。5分/组,1组/小时。此练习对于预防肿胀及深静脉血栓,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应认真练习。 (2)股四头肌及腘绳肌等长收缩练习:大于300次/日。应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 (3)术后3天:开始CPM练习 CPM,2次/日,30分钟/次,练习后即刻冰敷30 分钟(角度在无或微痛情况下逐渐增大)由医务人员指导完成。整个运动过程中保持髋关节外展中立位! 活动度等关节有活动的练习后即刻冰敷20分左右,如平时(站立、行走后)有关节内明显发热、发胀的感觉,可再冰敷3-5次/日。 2. 初期:(2—4周) 目的:加强活动度及肌力练习。髋关节屈曲角度未达到90°前,绝对禁止正常姿势坐起!只能半坐起(即半躺半坐)! (1)开始直抬腿肌力练习: 10—20次/组,1—2组/日。 (2)开始主动关节屈伸练习(在无或微痛及骨折稳定的前提下): 主动髋屈伸练习:坐位,足不离开床面。缓慢、用力,最大限度屈膝屈髋,保持10秒后缓慢伸直。10—20次/组,1—2组/日。见附录1—图13。 (3)加大CPM练习角度: 如骨折愈合良好,力求在4周左右膝关节屈曲达120°,髋关节屈曲角度接近90°。(4)开始下地扶拐行走:如无痛,患腿可部分负重(小于1/4体重),注意保护!不得摔倒! 3.中期:(5周—3个月) 目的:强化关节活动度。强化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逐步尝试患腿负重改善步态。通过X 光检查确定是否可以开始负重! (1)负重及平衡练习:(必须在骨折愈合程度允许的前提下)

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资料

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 固定术

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一、体位:仰卧位,患肢曲胸前。 二、麻醉方式:臂丛麻醉 三、一般用物:骨科包、大盆包、敷料包、手术衣、电刀、吸引器连接管+头、纱布、纱球;刀片:11及22刀片各1;缝针:10 X24圆针、10X24角针各2个;缝 线:4#、7#丝线。 四、特殊用物:六角螺丝刀及电钻。 五、器械护士配合 1、消毒:保尔康纱球常规消毒。 2、铺单: (1)先对折剖腹单铺于胸前。 (2)铺开刀巾并用巾钳固定。 (3)中单包手。 (4)铺两层剖腹单。 (5)无菌绷带固定包脚中单。 (6)角针7#线固定无菌单、电刀及吸引器头,酒精纱球再次消毒。 2、暴露术野:22#圆刀切皮,电刀止血、弯钳分离,并切开皮下组织,必要时1#或4#线结扎出血点,递助手甲状腺拉钩牵开术野。 3、复位:递术者骨膜剥离子剥离骨膜,牵拉复位,或借助单钩复位,递持骨器固 定骨折线,对和良好后,换以三爪骨折固定器固定钢板与骨面相合。 4、固定:选择适合大小的钢板及钻头,递术者电钻钻孔,然后用攻丝扩大钻孔,

测深器测量,六角螺丝刀带钉固定钢板于骨面,同法依次固定,将钢板固定牢靠。 5、清点用物:庆大盐水冲洗切口,清点物品。 6、关闭切口: 1#线缝合皮下 (1)清点无误后,以10X24圆针7#线或10#线缝合筋膜及肌肉, (2)再次清点无误后,以10X24角针4#线缝合皮肤。 (3)两把钩镊对皮。 (4)酒精纱条覆盖,敷料帖覆盖切口。

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一、体位:仰卧位,患侧臀下垫高。 二、麻醉方式:连续硬膜外麻醉 三、一般用物:骨科包、大盆包、敷料包、手术衣、电刀、吸引 器连接管+头、纱布、纱球;刀片:11#及22#刀片各1;缝针:10 X 28 圆针、10X 28角针各2个;缝线:4#、7#丝线。 四、特殊用物:六角螺丝刀及电钻。 五、器械护士配合 1、消毒:保尔康纱球常规消毒。 2、铺单: (1)先对折剖腹单铺于患侧腿下,如此两层。 (2)铺开刀巾并用巾钳固定。 (3)中单包脚。 (4)铺两层剖腹单。 (5)无菌绷带固定包脚中单。 (6)角针7#线固定无菌单、电刀及吸引器头,酒精纱球再次消毒。 2、暴露术野:22#圆刀切皮,电刀止血、弯钳分离,并切开皮下组织,必要时1#或4#线结扎出血点,递助手甲状腺拉钩牵开术野。 3、复位:递术者骨膜剥离子剥离骨膜,牵拉复位,递持骨器固定骨折线,骨折线对和良好后,换以三爪骨折固定器固定钢板与骨面相合。 4、固定:选择适合大小的钢板及钻头,递术者电钻钻孔,然后用

股骨颈骨折闭合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非移位和外翻型骨折可以通过经皮原位固定的治疗。 头下、经颈和基 底型正常股骨颈颈干角 110-140,平均127.27度, 股骨颈参照股骨髁平面 有15度前倾。 Pauwels分型:Pauwels角, 股骨颈骨折线与股骨干 垂线的交角。 骨折分型如图所示: 低能量损伤股骨颈骨折,骨质疏松患者站立位跌倒发生 高能量损伤股骨颈骨折,高速机动车事故或超过3m高坠落伤引起股骨颈位于关节内,骨折后直接暴露于滑膜液内,滑液内的酶溶解血

凝块,使骨折愈合延迟。 股骨颈骨折体征:肢体短缩,大转子上移,下肢外旋畸形(一般不超过45度),局部肿胀不明显,无明显皮下瘀斑,活动时髋部疼痛。 鉴别诊断:粗隆间骨折;骨盆前环骨折;髋关节脱位;股骨头骨折;病理性损伤(肿瘤thume和感染infection);关节炎;缺血性骨坏死;挫伤;肌劳损 非手术治疗:无法行走者,神经失能,濒死或临终患者;外翻型嵌插亦可使用,但有移位风险,应力性骨折早期(骨折线尚未波及张力侧或股骨颈上方)可以使用, 手术治疗: 原位经皮固定技术:非移位型骨折,老年外翻型骨折或运动员应力性骨折 术前评估: 手术体位:双髋外展,健侧外展便于透视,避免健侧半截石位(避免骨筋膜室综合症),消毒铺单前确认正侧位复位良好。一般内旋牵引可获得复位,注意动作勿粗暴。若复位不满意需切开。 入路:经皮固定标准侧方入路;切开复位需显示股骨颈前方,使用Smith-Peterson或Watson-Jones入路 闭合复位经皮固定手术步骤: 1.经皮沿股骨颈轴线置入空心钉导针,确保导针平行 2.标准放置螺钉为倒三角形 3.螺钉位于股骨颈四周,特别是后侧及下方,避免低于小转子方向

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⑴股骨颈骨折分型⑵螺纹针内固定 ⑶加压螺钉⑷滑动式鹅颈钉 图1股骨颈骨折分型与内固定 [适应证] 1.中间型或内收型股骨颈骨折,有移位或有移位倾向者。 2.外展型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有旋转移位者。 [禁忌证] 1.股骨颈粉碎性骨折。 2.高龄、重要脏器有器质性病变,全身情况不佳者。 [术前准备]

1.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术前应全面检查各主要脏器的功能,特别是心血管疾病、肺气肿、糖尿病等,发现脏器疾病者,应给以妥善的治疗。 2.新鲜股骨颈骨折入院后,应即行胫骨结节牵引,以缓解疼痛和协助复位。 3.如无手术禁忌,应尽力在入院后1周内施行手术。术前在持续牵引下在床边摄股骨颈正、侧位X线片,观察骨折复位情况。 [麻醉] 手术时间可能因反复摄片而延长,如无禁忌,一般多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麻。 [设备与器械] 1.骨科手术台如无骨科手术台,可用石膏手术台代替,用于骨折复位和维持对位。 2.移动式X线机最好有2台,用以摄股骨颈正、侧位X线片,监视手术过程。 3.手术室内应有洗片设备,能快速显影以缩短手术时间。 4.三翼钉根据测定股骨颈正位X线片上自软骨下的股骨头中心到大转子下1.5cm的皮质骨的距离,选出几种不同长度的三翼钉,消毒备用。 5.消毒三翼钉导针3根,三翼钉钉入器和拔出器各一。 6.如有条件,在双管球电视X线机监视下手术最为理想。 [手术步骤] 1.体位仰卧位。 2.复位一般多采用闭合复位,方法有二:

a 屈髋屈膝牵引 b 牵引下外展、内旋、伸直 c掌跟试验 ⑴手法复位 ⑴屈膝、屈髋90°,手持踝,另一前臂插入腘窝内,轻轻摇转以松解骨折端嵌插部分。然后向上牵引,并在持续牵引下外展、内旋,逐渐伸直伤肢[图2 ⑴⑵]。复位后,可将足跟放在掌心上观察,如复位完善,足无外旋倾向[图2 ⑶],即可将伤足绑在足托板上(或由专人扶住),维持外展20°~30°、足内旋45°位,使骨折端稳定和股骨大转子、颈和头部在同一水平位[图2 ⑵]。然后,放好定位用的止血钳或铁丝网板,摄正、侧位X线片检查复位情况。复位应在室解剖对位;如不符合要求,应重新复位。复位时严禁使用暴力。

右股骨颈骨折病历

主诉:外伤致右大腿疼痛、肿胀、畸形伴活动受限2天. 现病史: 患者于2天前走路时不慎摔倒,伤及右大腿,即感右大腿上部疼痛、畸形、肿胀伴功能障碍。被人救起后急送往当地医院,拍X片示:“右股骨颈骨折,骨折线清晰,折断明显移位”。该院建议手术治疗置换关节,患者及家属为求进一步治疗,特来我院,我门诊医师以“右股骨颈骨折”收入院。患者自入院以来,一般情况可,无寒战及高热,无头痛及头晕,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一般健康状况,传染病史各系统病史、手术外伤史及药物过敏):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心血管病病史,否认慢性肾炎及糖尿病病史;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出生地、居留史、生活习惯、嗜好):生于原籍,无外地长期居住及疫区接触史,否认有性病史,有吸烟史20余年,无饮酒不良嗜好。 婚育史:女。已婚。 家族史(有无家族遗传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病史。 体格检查 体温: 36.6℃脉搏: 7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 120/84mmHg 一般情况

发育:良好。营养:良好。 体位:被动。表情:痛苦。 意识:清醒。步态:平车推入病房。皮肤粘膜 颜色:正常。 肿块:无 溃疡:无 疤痕:无 浅表淋巴结:正常。 头部: 眼:正常。耳:正常。 鼻:正常。口腔: 正常。 颌面:正常。 颈部: 颈部血管:正常。 气管位置:正常。

胸部:胸廓:正常。 心脏:正常。心律齐,心率:78次/分,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肺脏: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腹部:正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脊柱:正常。 四肢: 上肢:右:正常。左:正常。 下肢:右:正常。左:见疾病特点。 四肢远端脉搏:正常。 肛门及外生殖器:正常。 神经系统: 感觉系统 浅感觉:正常。 深感觉:正常。 远动系统 肌容积:正常。肌张力:正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