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化的轻重之辨

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化的轻重之辨

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化的轻重之辨
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化的轻重之辨

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化的“轻、重”之辨

武力/温锐

原载《经济研究》2006年第9期p39-48

内容提要:在1949-2005年中国工业化进程中,"轻、重"关系发生了三次大的转变:在1949-1978年的求强阶段,工业化的"轻、重"关系表现为"重重轻轻"①「这里的"重重轻轻"是当时的习惯说法,即指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在1979-1997年的求富阶段,工业化的"轻、重"关系表现为"农、轻、重"同步发展;在1998-2005年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阶段,工业化的"轻、重"关系表现为政府和企业都在通过结构调整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实现快速发展。通过对工业化三个阶段的分析,提出要纠正有关"轻、重"问题的五个认识误区。

关键词:工业化;重工业;轻工业;产业结构

*武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邮政编码:100836,电子信箱:wulijjs@https://www.wendangku.net/doc/381735168.html, ;温锐,江西财经大学,邮政编码:350007,电子信箱:wenruicom@https://www.wendangku.net/doc/381735168.html,.感谢匿名审稿人提出的修改意见。

实现效益最大化是经济学的最基本目的,也是今天讨论中国工业化下一步怎样走的核心问题,由于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国家迫切需要解决这个问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即面临着两个重大问题:一是如何实现从传统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即第二产业的迅速扩张问题;二是如何优化工业内部结构,即在工业水平总体落后情况下,如何处理轻工业与重工业协调发展、如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由于我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的发展中大国,因此政府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也就自然关系重大。

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今天,我国共出现了五次有关"轻、重"关系和工业结构问题的讨论。第一次是1952年至1957年围绕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讨论;第二次是"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关于"农、轻、重"关系的讨论;第三次是60年代中后期以备战为前提的围绕"三线建设"的讨论;第四次是1978年以后有关轻重关系严重失调和如何调整的讨论;第五次则是2003年以来的"重化工业化"问题的讨论。

而从目前讨论的情况看,虽然对科学发展观没有疑问,但是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在未来的工业化中如何解决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创新、就业、资源、环境等一系列矛盾,并没有形成共识。为了正确把握当前我国工业化中的"轻、重"关系,有必要通过对中国工业化过程中"轻、重"关系历史演变分析,来总结自己的经验,加深对国情的认识。

一、1953-1978年的"重重轻轻"及其根源

1953-1978为新中国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单纯依靠政府力量,实行计划经济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旧中国的工业发展基本上是走的一条重工业发展滞后、轻工业发展较快的道路。经过近100年的发展,到建国前,从中国大陆当时的工业结构看,重工业也属于更加落后、严重短缺的瓶颈部门。这是由于从清政府的洋务运动到南京国民政府的"节制私人资本",都是将重工业纳入国家发展的范围内。但是国营又总是不成功,私营则是比较成功的。然而私人多热衷于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投资回收快的轻工业。于是轻工业在旧中国工业中比重就很高,据对1936年主要工业部门资料统计,重工业仅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7.3%,而纺织和食品两个部门就占了63%.(赵艺文,1957,第5页)另外,重工业中又有半数是外资。正如毛泽东建国初所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1999,第329页)这种与大国地位极不相称的经济落后状况,是导致新中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的基本原因。

第二,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是促成中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道路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工业化主要是以国家为单位推进的,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必然伴随着资源配置向先行工业化国家倾斜,即落后的传统经济国家和地区处于被动的低端,利润流向新兴工业国家。从历史上看,这种流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政府依靠战争、不平等条约等强制手段,直接或间接地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以及经济落后国家(即看得见的手);二是通过投资、贸易等经济手段(即看不见的手),依靠资本、技术和垄断来完成的。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以前,工业化国家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第一种方式,这就是马克思所概括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对外扩张,列宁所概括的帝国主义战争性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出现了与帝国主义阵营相抗衡的强大社会主义阵营,另一方面,在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浪潮中形成了一大批不容忽视的发展中国家,但是战争的阴霾并没有散去,冷战格局的形成和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都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统一构成了威胁。"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的惨痛教训。

因此,当1952年我国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就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促成当时中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一个更直接的原因,是朝鲜战争所导致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此后西方对中国的封锁禁运,也使建立独立工业体系的要求更迫切。1953年9月,周恩来在谈到优先发展重工业时与当年苏联比较,说:"苏联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开始时,重工业的基础比我们大,但他们仍然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我们更需要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因为我们的底子不行。国防工业是要在重工业的基础上发展的。我们现在还不能制造坦克、飞机、汽车、拖拉机和高级的炮。苏联从1928年开始计划建设,当时许多资本主义国家还把机器卖给苏联,国际形势还不像后来那样紧张,希特勒还没有上台,还可以按部就班地做。我们现在的情况与苏联当时的情况不同,更要加速发展重工业以加强国防。"(周恩来,1984,第109-110页)

上世纪50年代工业化道路的形成可以"一五"计划为标志。这个经济发展战略,可简单概括为:主要依靠国内积累建设资金,从建立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入手,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实施"进口替代"政策,通过出口一部分农产品、矿产品等初级产品和轻工业品换回发展重工业所需的生产资料,并用国内生产的生产资料逐步代替它们的进口;改善旧中国留下的工业生产布局极端不合理和区域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畸形状态;随着重工业的建立和优先

发展,用重工业生产的生产资料逐步装备农业、轻工业和其它产业部门,随着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以及其它产业部门的发展,逐步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这种工业化道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以高速度发展为首要目标。(2)优先发展重工业。(3)以外延型的经济发展为主。外延型的发展是指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是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4)从备战和效益出发,加快内地发展,改善生产力布局。(5)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目标,实行进口替代。

但是当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和体制确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就从实际工作和苏联的教训中发现了问题。1956年以后,党针对苏联过分长期强调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而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弊病和中国几年来的实践,提出了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方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们现在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毛泽东,1977,第269页)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专门论述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这里所讲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了,重工业有了市场,有了资金,它就会更快地发展。这样,看起来工业化的速度似乎慢一些,但实际上不会慢,或者反而可能快一些。"(毛泽东,1977,第400页)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在中共扩大的八届三中全会上又提出:"讲到农业与工业的关系,当然,以重工业为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条毫无问题,毫不动摇。但是在这个条件下,必须实行工业与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过去我们经常讲把我国建成一个工业国,其实也包括了农业的现代化。"(毛泽东,1977,第472页)应该说,毛泽东提出的这个工农业并举的思想,将农业现代化纳入了工业化范畴来考虑,与当时无论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相比,都是一个较大贡献。

但是,从1958年开始,当毛泽东试图避免苏联工业化的弊病,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时",农、轻、重并举"、"大、中、小并举"、"土洋结合"、"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良好愿望都没有实现。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不清,忽视了我国经济落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没有突破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的体制框架,不敢进行所有制改革,不敢利用市场机制。因此政府就成为唯一的工业化推进者,经济管理陷入"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两难选择,形成城乡经济分隔,农、轻、重结构也走向严重失衡。二是受当时的国际环境影响,对战争爆发的估计过于严重。上世纪60年代中苏交恶以后,加上中印边境紧张、国民党叫嚣反攻大陆、越南战争升级,特别是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使得国家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在制订"三五"计划时,原来打算先解决吃、穿、用问题,后来还是转变为以备战和"三线建设"为中心",四五"计划时期则继续贯彻了这个方针。工业化向备战倾斜更加明显。

可以说,1958年至1978年的20年,是中国共产党带着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和一五计划成功的喜悦开始,最后带着"文革"后的痛苦反思、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困惑而结束的。就经济建设来说,这20年我国取得了很大成就,在西方封锁、中苏交恶的国际环境中,基本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工业体系,除了在国防工业、尖端科学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外,还在改善基础设施、缩小沿海与内地差距方面取得很大成绩。从1957年底到1978年底,按可比价格计算,社会总产值增长3.25倍,工农业总产值增长3.64倍,国民收入增长1.96倍,工业总产值增长5.99倍,农业总产值增长0.84倍。①「1958年按照1957年不变价格,1978

年则按1970年不变价格。」

这个时期,虽然经济发展较快,但城乡人口比例变化非常缓慢。1949年到1957年的8年间,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89.4%下降到84.6%,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而1958年到1978年,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仅由1957年的84.6%下降为1978年的82.1%,20年仅下降了2.5个百分点。另外,人民收入增长也较慢,生活水平没有多大改善。1978年全国全民所有制单位的职工平均工资仅比1957年增加7元。1978年全国居民平均消费水平为175元,仅比1957年增加44%(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中农民增加34.5%,非农业居民增加68.6%(马洪,1982,第571页)。在此期间,许多生活消费必需品都是短缺的,需要凭票购买。

从1949年到1978年,尽管政府的政治动员能力很强,各级官吏非常清廉,并且从上到下都非常热衷于快速推进工业化,但是由于政治上的民主化进展速度与经济上的公有化速度差距很大,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管理没有民主制度作保障,缺乏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因此工业化受到毛泽东等国家主要领导人个人偏好的严重影响,尽管在较短的时间里基本建立起相对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也付出了波动大、结构失衡和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严重的代价。

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前工业化历程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工业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工业化背景是国际环境严峻,国内重工业相对于轻工业更落后;(2)政府成为推动工业化的唯一力量,人民群众处于被动和没有自主权的地位;(3)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主要受到农业和资本不足的制约;(4)没有积极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5)基本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但是人民生活很少改善;(6)短缺成为经济运行的常态。

二、1979-1997年的"纠偏"和轻、重工业同步发展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工业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过去长期实行的高积累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关起门来搞建设"以及政府独自推进工业化的方式,逐步被改善人民生活第一、工业全面发展、对外开放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工业化方式所取代。因为历史和阶段的关系,我国在20年里重新补上了外国资本主义工业化早期那种先发展轻工业和充分利用世界市场的课程。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建设方面"拨乱反正"的展开,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成为经济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正如邓小平在1980年1月所说:"我们过去长期搞计划,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安排好各种比例关系。农业和工业比例失调,农林牧副渔之间和轻重工业之间比例失调,煤电油运和其他工业比例失调',骨头'和'肉'(就

是工业和住宅建设、交通市政建设、商业服务业建设等)比例失调,积累和消费比例失调。"(邓小平,1994,第250页)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国际形势变化对工业化战略转变的影响。要改变过去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关起门来搞建设的局面,首先取决于对战争爆发可能性的估计。1977年邓小平恢复工作时,中国在对外关系方面,就基本理论来说,基本上还是延续着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列宁帝国主义论为基础的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理论。这个理论体系的基础是: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现在仍然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不是革命制止战争,就是战争引发革命。因此,无论从和平还是战争角度考虑问题,国家的安全都要以强大独立的重工业为保障。

1978年前后,邓小平在发现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拉大的同时,也发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战以后的30多年里,发生了很大变化,资本主义不仅仍然具有生命力,而且国内和国际的矛盾不是加剧而是缓解了,从而提出了和平和发展是世界主流的观点。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气氛下,以邓小平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吸取了过去的经验教训,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出人意料的巨大成就,又反过来鼓励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改变过去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和对外封闭状态的信心。到1987年中国共产党"十三大",基本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对外开放、以市场为导向的工业化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为推动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实行四个全面发展:一是农轻重全面发展;二是各种经济成分全面发展;三是城市和乡村全面发展;四是"内向型"和"外向型"全面发展。由此中国工业化爆发出令全世界称奇的活力:1979-1997年是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就工业来说,企业数量由1978年的3418万个,发展到1997年的97213万个,产值则由4237亿元增加到113733亿元,增长了2518倍;其中轻工业由1826亿元增加到55701亿元,增加了2915倍;重工业由2411亿元增加到58032亿元,增加了23.1倍。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的经济总量翻了两番,三次产业的结构由1978年的28.1∶48.2∶23.7提升到19.7∶49.0∶31.3,居民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84元增加到1995年的2311元。这是令全世界赞叹的经济成就。

这种经济增长奇迹的创造,是与"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我国工业化道路转变分不开的。简单地说:我国的工业化道路从过去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基础转变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市场经济为基础;从急于求成、追求高速度转变为经济增长指标宽松、留有余地;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倾斜战略转变为农轻重并举的均衡发展战略;从完全立足国内的自我积累、进口替代战略转变为积极利用外资和国外市场的"两个利用"战略;从过分注重区域生产力布局和区域均衡发展转变为"两个大局"为标志的梯度发展。

1979-1997年间工业的快速增长和工业结构向轻工业倾斜的发展,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推动的:

(1)供给的增加。改革开放以前,制约中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金和原料短缺,在资金方面尽管积累率已经很高,但数量有限;在原料方面,农业不能够为工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原料和城市食品供给。1979年以后,中国的工业化资金和原料供给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农村经济改革和国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从1979年到1984年实现了超常发展,基本解决了困扰我国经济30年的吃饭问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足够的食品剩余和原料。二是对国有企业实行"简政放权"和鼓励集体、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调动了各种经济成分的积极性,增加了供给。国家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132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8651亿元,全国城乡储蓄存款余额也从1978年的21016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46279.8亿元。三是引进外资。从1979年到1997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共计3483.48亿美元,大致相当于上世纪50年代我国从苏联所借用于经济建设外债(折合人民币12.83亿元,按照1953年人民币与美元汇率,再折合为4.91亿美元)的708倍,相当于70年代改革开放前我国第二次技术大引进"四三"方案(实际签约39.6亿美元)的88倍。(石林,1989,第318-320页)

(2)需求的旺盛。1979-1980年间,国家将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30.8%,农民得到了277亿元的好处。在城市,通过扩大就业和提高职工工资,使得全国工资总额1980年达到773亿元,比1978年增长35.8%.从1979年到199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57元,提高到1997年的2090.13元,19年间增长了14.65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4元,提高到1997年的5160.3元,19年间增长了14.03倍。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再加上过去长期累积的消费品短缺,遂导致了对工业品的需求极为旺盛。在居民收入转化为消费方面,还因为两个因素的影响而更加旺盛。第一,是在我国消失了近20年的通货膨胀再次出现,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以1950年为100,到1978年仅为135.9.而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以1978年为100,到1997年则达380.8.从而引起居民的强烈的即期消费冲动,甚至出现全国性的生活消费品"抢购"风潮。

第二,是这个时期的城市体制改革尚未深入到诸如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失业等领域,同时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和需求旺盛,人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也较高,因此居民的消费呈现出比较强烈的即期消费特点。而此时的城市住房、汽车、电脑等尚未进入大部分家庭消费,因此,轻工业品就成为居民消费的主要对象。

(3)工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从城乡工业布局看,过去基本上由城市国营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发展工业的模式被打破,首先是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工业投资的高回报("无工不富"成为这个阶段农民的共识),导致在国家限制松弛后,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乡镇企业中的工业企业数量由1978年的79.4万个,发展到1997年的378.2万个,产值则由385.26亿元增加到6585.15亿元,占有工业发展的半壁江山。

再从所有制结构看,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格局,调动了各个方面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个体经济从1981年的183万户,营业额10.9亿元,到1997年达到2896万户,营业额14160亿元;私营经济从1989年的9.1万户,产值97亿元,到1997年达到96.1万户,产值3923亿元;外商直接投资则从1979-1982年3年的11.66亿美元,到1997年达到452.57亿美元。

(4)对外贸易的扩张。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成为这个阶段工业化和轻工业快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前,国际环境和我们的对外政策限制了我国利用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1979年以来,从"三来一补"、"两头在外"到沿海地区实行"出口导向"的国际大循环战略,从1979年的经济特区到1992年以后的沿海、沿江、沿边的全方位开放,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展给我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和市场。1978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仅为206.4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97.5亿美元;到1997年,进出口总额则达到3251.6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4.7倍,其中出口总额达到1827.9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7.7倍。

如前所述,1978年以后中国的工业化转入了全面发展阶段。面对供给短缺(完全的卖方市场)、资金短缺而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极低)的环境,多种经济成分(包括国外直接投资)都必然自发选择投资少、见效快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于是上世纪80年代中小企业迅速崛起(尤以乡镇企业发展最具代表性)。上世纪90年代初,在工业产值中,乡镇企业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一".在这种发展背景下,一方面是劳动者在非农产业里就业比重大幅度提高,其收入也大幅度增加,整个经济上了一个台阶,到1998年就提前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任务。另一方面,这种规模小、分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也造成了资源消耗高、环境破坏严重的负面结果。

这种工业化道路和相应体制的转变,虽然没有改变工业化的外延型特点,但是却为改变这种外延型发展创造了条件,即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总量和建立了买方市场。因为它导致了国营、私营和个体、乡镇企业、外资"四龙腾飞";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和第三产业并驾齐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共同发展的经济景观。这个阶段的最大特点,就是最终消除了建国以来一直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短缺"和"卖方市场"的约束,基本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框架。没有这些,中国是不可能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的。

三、1998年以来的结构调整和所谓"重化工业化"

1997年是我国经济运行发生根本性转折的一年。经济"软着陆"的成功和"亚洲金融危机",使得经过20年高速增长的国民经济终于告别了"短缺"常态,出现了渴望已久的买方市场,与此同时,国民经济于1998年底提前实现了"翻两番"的任务,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这种经济运行新局面的产生,预示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将由过去长期的"供给"约束型转向"需求"约束型,即从旺盛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饥渴转向国内市场"疲软"、需求不足。同时,温饱问题的解决和买方市场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经过20年改革开放形成的以温饱型消费为对象

的现有工业结构必须进行调整,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从1998年起,政府的经济政策发生了变化:一是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发国债1000亿元和配套信贷1000亿元,来拉动投资。1997年,我国8.8%的国民经济增长中,最终消费拉动了3.03个百分点,出口拉动了2.87个百分点,投资拉动了2.9个百分点。1998年为了保证8%的增长率,考虑到亚洲金融危机后出口拉动有限,最终消费的贡献也难有起色,故中共中央于年初做出扩大内需、加强基本建设,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将原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的计划调整为15%-20%,总投资增加2200亿元。例如铁路投资由原计划的380亿元提高到450亿元,公路投资由原计划的1200亿元增加到1600亿元。

二是开展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从1997年开始,国内市场就结束了自建国以来就存在的"短缺经济"和"卖方市场",从而使低水平和重复建设的外延型经济扩张失去了需求的支持。但是这种生产能力和产品的相对"过剩",又是结构性的,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新产业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而简单的科技含量低的日用消费品则市场已经饱和,出现过度竞争,这在乡镇企业的发展中表现最为明显。对于农民来说,发展非农产业所缺乏的主要不是资金、简单技术和产权明晰,而是市场需求。不管生产成本多低(劳动力和土地等价格低廉),关键是这些产品没有市场。

以纺织工业为例说明。1996年底,我国16000户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5900户企业亏损,占37%.其中纺织亏损企业有1031户,亏损额96.3亿元,涉及职工180万人,分别占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的17.5%、17.2%、19.6%,其比例在各行业中均占第一位。因此,调整结构首先在纺织行业实行。纺织行业是我国发展较早的传统产业,上世纪80年代轻工业补课时,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重复建设严重,导致生产能力过大,据统计,全国棉纺织生产能力已达4600万锭。而在全国解决温饱以后,实际需求增幅减少,只需3600万锭就足够了,市场出现严重供过于求。同时纺织行业还存在历史包袱重、企业负债率高、富余职工和退休人员比其他行业更多的问题,以致形成全行业亏损,职工生活困难。1997年底国务院决定把纺织行业的压锭、减员、增效作为国有企业改革解困的突破口,规定用三年时间压缩1000万落后棉纺锭,分流120万人,减亏60亿元。

三是加大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1998年提出国有企业改革三年基本见成效的倒计时计划。

在企业改制方面,到2002年,全国520家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已有430家进行了公司制改革,改制面达到83.7%,其中282家企业整体或部分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在企业数量和结构方面,有人推算,1997-2001年,全国国有企业单位数由2612万户降到1714万户,职工由6891.17万人降为4817.8万人,企业资产平均规模从4770万元增加到8884万元,人均资产从18.13万元增加到32万元。

在布局方面,坚持有进有退,国有企业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继续保持主体地位和优势,例如按销售收入计算,电力占90%以上,铁路占80%以上,船舶与航空、航天占近85%,石油占90%以上,石化占近70%,汽车占70%以上,冶金占近65%,兵器几乎100%;而在竞争性行业,1990-2000年,食品制造业所占比重从80.6%下降到31.5%,纺织从57.2%下降到31.1%,造纸从60%下降到26.4%(陈永杰,2003)。

国有企业改革产生了两个后果,一是处于竞争型工业行业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多是轻工业,通过兼并、转让和资产重组,使国有工业的产业结构向重化工业倾斜;二是国有企业大规模的转制和"减员增效",导致大批职工下岗,据估计有2000万人,加上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导致了消费需求受到较大抑制(包括在岗职工的风险储蓄)。这大概是1998年财政赤字扩大到960亿元,但是物价总水平不仅没有上涨,反而比上年下降(其中零售商品价格下降2.6%,居民消费价格下降1.8%)的原因之一。

四是加快公有住房改革力度,宣布停止福利分房,增加住房信贷。

上述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的调整,带来了2002年下半年以来出现的新的一轮经济高速增长,其中出现了后来受到批评的重工业投资过热和2005年绝大多数加工制造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不足70%的现象(吕政等,2006)。这种产能过剩虽然使得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为迫切,但是并不能说明我国工业化的发展空间已经不大,而是更应该向深加工度推进,提高重化工业的质量。

1998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发展表现出向重化工业倾斜的趋势,主要来自以下三个动力:(1)工业本身发展的需要,因为要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体系,就必须发展重工业;(2)城市化、基础设施和能源建设的需要。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于工业化,现在正加速发展,而这需要大量的道路、水电、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3)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中国人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现在正向全面小康社会发展,因此住房、汽车、高档电器、旅游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首先,中国正在由温饱型走向全面小康型社会,这必然带来消费水平的提高和能源消耗的增加。第二,城市化加速。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过去压力的反弹,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乡壁垒的消解,城市化出现加速的趋势,1978年至1995年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平均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而1996年至2004年,全国城市化率已经从30.5%提高到41.8%,平均每年增加1.3-1.5个百分点。据估计,到202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提高到55%-60%左右(王一鸣,2005)。城市化对"重化"工业有巨大推动作用。住房、道路、交通通讯、水电煤气等公用基础设施投资,就需要大量的钢铁和有色金属、水泥、化工、建材、设备制造、能源。另外,当温饱问题解决以后,改善住房条件就成为城市居民的重要消费内容。1998年以来房地产业的迅速扩张和房价的不断攀升,证明了这种消费结构的升级。

我们知道,城市化意味着居民的消费水平比起分散居住在乡村将有较大提高,它必然导致社会在住房、道路、交通通讯、水电煤气等公用基础设施投资大量增加,这里还不包括第三产业的投资。"九五"以来的10年里,我国的城市公用设施投资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是仍然没有达到国际水平。市政公用设施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国际水平为

10%-15%,而我国2002年仅为7.23%;市政公用设施投资占GDP 比重的国际水平为3%-4%,联合国推荐水平为3%-5%,而我国2002年仅为3.05%(张伟,2005,第34页)。

以上都说明,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量人口需要就业或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及政府实行赶超战略,因此我国的工业化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仍将呈现出外延型与内涵型,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低加工度产业与高加工度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但是,以技术进步和创新为主导的高加工度工业化将成为主导,则是不容置疑的。

四、几点思考

从工业化三个历史阶段的变化可以看出,当轻工业经过1978-1997年20年的纠偏和补偿性的高速发展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人民温饱问题的解决,资金和技术门槛比较低、进入容易的轻工业,其扩张空间自然要受到需求的制约。而重工业则由于城市化、消费结构升级、交通和基础设施发展的需要,同时它还可以通过内部循环来消化一部分产能过剩,因此则表现出较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是1998年以来电子、能源、汽车、建材等行业成为工业经济增长支柱产业的原因。这种所谓的"重化工业化"趋向,实际上也反映出我国工业在经历了50年的高速发展和人民解决温饱问题后,必然要走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高加工度化,而"新型工业化"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则是顺应了这个客观趋势。①「笔者赞同赵国鸿先生(2005)用"高加工度化工业化"替代"重化工业化"来概括我国当前的工业化趋势。」

从我国工业化的三个历史阶段还可以看出,由于我国经济落后,人口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化和乡村建设任务重,工业发展虽然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产业主导特征,1998年以来出现的因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的工业产业"重化"现象,是市场条件下的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表现,它在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也必然伴随着外延型扩张。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因势利导,提高工业化的效益和推进城乡建设全面和谐发展。

从我国工业化三个阶段发展环境、水平以及"轻、重"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对"轻、重"关系的认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指向和含义,要解决的问题也有所不同,但是核心问题始终没有变,那就是如何提高我国工业化的速度和效益,即怎样才能使中国的工业化走得更好?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今天对工业化问题的认识有五个误区:

(1)对资本是否短缺的认识误区。从1998年起,经济运行和增长已经由过去40多年来的供给约束型转变为需求约束型,中国工业化已经改变了过去的资本短缺和制约。2005年,中国的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国内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30万亿元,而各项贷款余额仅20.7万亿元,存款利率也是不断调低,反映出资本供给超过了需求。这种资本供求关系的根本性、历史性改变,似乎没有引起经济学界的关注,长期形成的资本短缺观念仍然具有很大的思维惯性,没有看到相对于过去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的资本供给和增加积累来说,扩大市场需求和加速技术进步,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从而影响了对工业结构升级和改善劳资关系的判断。

(2)对扩大就业的认识误区。在资本短缺和市场需求大的时期,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轻工业具有资金和技术门槛低、资金回收快的发展优势,因此更有利于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和积累资金,这已经为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和我国的历史所证明。但是,在资本过剩和买方市场时期,进入门槛低的轻工业最容易出现生产过剩,而创新能力强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则具有发展优势,而它们的发展,同样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由于这种发展创造价值大、产业关联度高,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这已经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所证明。中国今天就业问题的关键,是需求制约就业人口数量,而不是资本制约人口就业数量。就整个社会来说,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样可以扩大就业(因为产业关联度高)。

(3)对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的认识误区。我们知道,贸易比较优势理论具有两个

前提:一是双方所具有的生产条件是不可变的,二是这种贸易双方受益是大致相同的。但是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一方面贸易双方在生产方面的比较优势,是可以随着经济发展及资源和技术流动的自由化而改变的;另一方面,更关键的问题则是,由于资本与技术、人口流动自由度的严重不对称,处于产业链低端和劳动密集型经济为主的国家,在收益分配上越来越处于不利的地位,发展中国家付出土地、水等不可贸易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等代价后,得到收益是很低的,从投入产出看,是不经济的(薛涌,2005)。尤其是当资本已经不再是约束经济发展的瓶颈后,更是如此。今天,当我国的外汇储备和国内储蓄达到如此高的程度,中国如果继续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业来参与国际竞争,从长远看是没有前途的。

(4)对减少资源消耗的认识误区。就资源消耗与产出效益比来说,是与技术水平和经济增长的方式密切相关的。就自然资源消耗来说,关键的问题并不是数量多少,而是产生的效益,即产出的最大化问题。轻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与重工业或者深度加工工业相比,创造同样的价值,前者并不一定就比后者消耗土地、水等不可再生资源少、破坏环境程度低。以工业为例,同样的产值,可能纺织、服装业要比电子、汽车等行业占用更多的土地、水、原料,所造成的污染更多。同样的道理,规模小、技术落后的小型企业,如果计算资源和环境破坏等外部性因素,并不比大型企业投入产出比高,而且往往相反。

(5)对政府经济职能的认识误区。关于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就今天来说,认识是比较清楚的。

问题的关键,是因为我国是从比较极端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一方面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另一方面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尚未完成,同时由于我国又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匮乏的发展中大国。因此,如何在当前经济运行中具体界定政府的职责,就产生了误区,一是从建立市场经济的目标出发,认为政府干预越少越好,其代表是"新自由主义"的观点;实际上,就政府应该承担四大经济职能看,目前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不是太多,而是没有到位的问题,是要继续改革的问题,而不是削弱的问题。二是对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热情和作用应该全面分析,建国以来的56年里,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存在着强烈的冲动和区域赶超愿望,由于地方政府不对全国的综合平衡负责,因此如何既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又限制其过度的投资和发展冲动,就成为中央政府和经济学界头痛的事,往往陷入"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两难境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逐步成为经济运行的基础性调节手段、金融改革和地方国有企业大规模转制,同时也由于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非理性干预和手段已经受到了较大限制,与过去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此外,地方政府积极发展经济和实行区域间的竞争和赶超,也是改革开放27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和充满活力的重要因素,对它的毛病固然不用隐晦,而且也应该督促纠正,但是总以为地方政府的投资缺乏理性,对追求"政绩"简单地加以否定,不仅忽略了地方政府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而且忽略了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地方政府的自主权是不可或缺的一面。

参考文献

陈永杰,2003:《五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成就》,《经济研究参考》第32期。

邓小平,199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99:《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77:《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

马洪,1982:《现代中国经济事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吕政等,2006:《对当前工业生产能力过剩问题的分析》,《中国经济研究报告》第25期。

石林,1989:《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一鸣,2005:《"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学动态》第11期。

薛涌,2005:《中国不能永远为世界打工》,云南人民出版社。

赵艺文,1957:《新中国的工业》,统计出版社。

周恩来,1984:《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

张伟,2005:《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赵国鸿,2005:《"重化工业化"之辨与我国当前的产业政策导向》,《宏观经济研究》第10期。

现代科技对中国政治影响

现代科技对中国政治影响 丁科 现代科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全方位的进步所必需具有的。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现代化是基础,政治现代化是保证,文化现代化是标志,国民现代化是核心。中国的科技的现代化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始,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有一个事实是无可争辩的,即到目前为止,中国仍是一个尚未完成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经过近150年的努力,中国现代化还没能完全实现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政治改革的失败与迟缓,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难题。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和科学革命及对社会功能有重要影响,技术和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功能,科学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功能,同时从主体意识、人权范围、人权实现和人权观四个方面科学技术对人权发展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为科学技术因素的生产力对人权的产生、发展所产生的根本性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产生的根源,指出人权不是天赋的,而是历史地产生的。人权观念是平等观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上的一种客观要求,人权的性质和范围受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相应的文化发展所制约,归根到底决定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现代化不等于西化。无庸置疑,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现代化运动都会带有自己的特色。但不要忘记,人类现代化的源头是欧洲。工业化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可以不带有西方的人文特色,但政治民主化是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不可能不包含西方人文精神。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看,现代化主要是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的自由精神、平等意识、人权观念、法治理念,特别是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思想。“在古代希腊各共和国中,在中世纪各城市中,在先进的各资本主义国家中,民主有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运用程度。”现代民主制度是古希腊各城邦共和国(特别是雅典)民主制度的延伸和发展。迄今为止,除古希腊各城邦外,我们还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古代实行过民主;除欧洲以外,我们也没有发现其他地区的城市在中世纪推行过民主制。就中国而言,虽然“民主”一词在西周时期就使用过,但它与现代意义上的民主风马牛不相及。民本政治的核心是如何“治民”——管理老百姓。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民治”,即人民管理国家。在民主制度下,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每个公民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都可以参与国是的决策。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在家的基础上组成族,再按同样的模式,从家族扩大、演变成国家。小家(家庭)与大家(国家)结构的相似性及其互相之间割扯不断的特殊联系,使中国的政治文化表现为一种强烈的家庭伦理文化。中华民族有数千年的文明,积淀在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使得自由、自主、平等、权利等现代意识在国民思想中难以生根。要实现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就必须实现从民本政治文化向民主政治文化的创造性转换。而要实现这一转换,又必须给中国传统的民本文化与西方现代民主文化一段相当长久的磨合时期。只有走过了这一艰难的磨合期,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才能水到渠成。

专项训练五政治民主化

专项训练五、政治民主化 一、选择题 反对专制统治、实现民主政治是近代以来进步的中国人追求和奋斗的目标。回答1~4题。 1.思想领域内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首次冲击发生在() A.维新变法运动期间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期间D.国民革命时期 2.1912年宋教仁组建国民党,称“国民为国主体,吾党欲使人不忘斯义,故须其名曰国民党”。下列关于国民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同盟会联合几个小党派改组而成 B.成立之初主要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C.新三民主义是国民党的指导思想 D.在当年国会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 3.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述不正确的是() A.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革命派想用它限制袁世凯独裁专制 D.特别规定实行总统制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制定于() 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长江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充满光荣,也历经磨难。回答5~8题 5.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殖民势力深入长江流域,其间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最远的是() A.九江B.汉口C.沙市D.重庆 6.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诞生在() A.武汉B.广州C.上海D.长沙 7.北伐战争使革命力量迅速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 ①国民政府制定了明确的北伐战略方针 ②共产党人冲锋在前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③各派军阀混战不休削弱了自身的实力 ④国民大革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下列发生在长江流域的重大事件,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 ①南昌起义②五卅运动③淞沪会战④枣宜会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中国政府坚持的对日关系的立场是以史为鉴、和平共处。回答9~11题。 9.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战争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列强的纵容B.日本推行“大陆政策” C.朝鲜东学党起义D.清政府消极避战的政策 10.全面抗战爆发前,日本对华北地区进行侵略、渗透的重大事件有() ①进犯察哈尔地区②策划“华北五省防共自治” ③占领平津地区④推行“治安强化运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1.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华的手段除军事方面,还包括() ①实行野蛮的经济掠夺②推行奴化教育 ③对根据地实行残酷的“扫荡”④扶植傀儡政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2.20世纪70年代,直接推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事件是() A.“文革”浩劫结束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中美关系的缓和D.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近代以来,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充满曲折,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发展。回答13—16题。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 专题四中国近代政治制度 一、温故知新 1、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 阶段时期代表人物主张地位 产生发展打击顶峰危机复兴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以外的各家的思想:学派代表人物主张地位总评 墨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名称著作主张地位 4、近代中国的含义: (1)、起止时间: (2)、社会阶段: (3)、重要朝代: 二、本专题你需要理解的概念: 1、从1840年到194年,外国列强先后发动了哪些大规模侵华战争?说说其起止时间及结果? 名称 时间

结果 2、从1840年到1901年,丧权辱国是清政府的最大“政绩”,试问在这期间清政府都签订了哪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时间条约名称 1842 1843 1844 188 1860 189 1901 3、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革命为什么被称为民主革命?它分哪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各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 阶段时间事 4、面对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都曾经提出过自己的救国方略。请问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各打算怎样救国?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救国方略

三、本专题你需要背诵的知识: 1、中华民国中央机构的演变情况怎样?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的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须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1914年,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规定总统拥有皇帝一样的权力。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情况怎样? 1912年春,孙中在南京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力;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须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临时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3、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和建设成就的法宝。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过哪几条统一战线?起了什么作用? 1924—1927年与国民党进行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937—194年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

中外近现代的民主法制

中外近现代的民主法制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中外近现代的民主法制(或民主政治)进程: 一、世界近现代的民主法制建设 1、文艺复兴:以人为本,强调人性。 启蒙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强调人权、法制。 2、英国的《权利法案》 法国的《人权宣言》 《民法典》【强调、宣传:自由、民主、平等】美国的《独立宣言》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俄国1861年改革:农民有人身自由,有权拥有财产,担任公职,从事工商业。 日本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制。 3、罗斯福新政:维护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4、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人民当家作主。 5德意日法西斯建立:民主法制遭到极大破坏和践踏。 6西方民主政治的实质:是有产者。少数人享有的民主权利。 二、中国近现代民主法制建设 1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兴民权,建立君主立宪制,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2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要求民主共和,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资产阶级政治在我国确立。 3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专制,倡导民主、科学。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五四运动:我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2)1931年中共建立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3)国共第一次合作:领导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4)1945 年中共七大: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报告。 5)1945年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初步建立多 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的政权。 2)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民主政治。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颁布1954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文革期间”民主和法制遭到极大破坏践踏。 6)1982年通过新宪法,以及后来的其他法律,初步建立起以宪法为 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7)基层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三、西方先进民主法制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维新变法: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主要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君主立宪制,兴民权,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2、辛亥革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美国,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3、马克思主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开始在我国传播,促进了新文化运动发展,为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继承和

新中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及其基本经验

新中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及其基本经验(中国改革报 11月23日)新中国对于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探索,是人类历史上的全新探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全面、科学地看待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就,需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新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从工业化的积累、形成阶段与发展阶段的结合来看待发展路径,将新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三十年”结合起来,全面地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创新与发展。新中国工业化道路取得的划时代成就工业化是中华民族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必经之路。从历史上看,现代化一般都是发端于工业化,以工业化作为其主要的推动力。早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毛泽东就深刻指出:“中国民族和人民要彻底解放,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工业化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前提。立足于中国广大的自有资源与市场基础,迅速地发展工业化,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才能保证国家发展战略的实现,巩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新中国60年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取得了划时代的巨大成就。工业化使我国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规模空前增长。从历史的视角看,新中国60年的经济增长,超过了中国以往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有学者根据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和安格斯·麦迪森提供的数据及历史资料进行推算后指出,新中国建国以前的500年间(公元1500年至194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增长不到1%,甚至是负增长,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更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导致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下降到4.4%。而建国后的60年,我国国

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5%,远远高于世界平均3%的水平,使我国经济总量重新跃居世界第3位。这一成绩的取得,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分不开的。据统计,建国初期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仅占12.6%,农业手工业占80%多,而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2007年工业占GDP比重已达到43%。工业的迅速发展,对我国改变生产力落后面貌起到了重要作用。工业化使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之始,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原材料工业和能源工业、交通设备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电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当时的中国几乎都是空白。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目前我国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10种(如粗钢、煤、水泥等),主要产品产量位次不断前移,仅机电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位的就有近40种,出口值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上升到2014年度细分行业报告汇集制造行业报告互联网行业报告农林牧渔行业报告95%。我国还自主开发了大型船用曲轴、大型钢铁企业成套设备、高性能数控机床、程控交换机、大型计算机、载人航天、J10飞机等高新技术产品,提升了我国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工业化进程使我国实现了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工业国的转变。建国60年的历史,是我国从主要的农业国向工业农业国转变的历史。我国的农村人口从建国初期占有人口的90%以上,下降到现在的55%。从劳动力就业情况看,建国初期,工业劳动力仅占6.7%,农业劳动力占93.7%,而目前7.6亿劳动力人口中则有4亿多在城镇,包括乡村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

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提纲 1.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1)阶段特征 (2)突出特点 (3)不利因素 2.资产阶级对国家民主化的求索 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变革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之后虽步履维艰,但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迈出了大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知识拓展】 1.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阶段特征: 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突出事件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求强”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所”等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厂”等近代民用工业。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现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现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1927年),主要表现为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曲折前进阶段(1927年—1949年),现代化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收回“关税主权”;实行币制改革;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工商业及整个经济领域现代化的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民营工业的发展。抗战期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举侵略下遭到严酷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现代化事业推入绝境。 突出特点: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评价

《中国政治思想专题》 期末论文 论文题目: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评价 系别:人文社科系 专业:行政管理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老师: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评价 摘要: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思想文化形成了以封建思想为主导、以儒学文化为主干的定势。1840年之后,中国战乱不断,以追求国家独立、民主、富强为主题的政治变迁也更替频繁。文章从近代中国社会基本情况入手,分别阐述了近代中国地主阶级经世派和洋务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几种不同的阶级力量的不同主张和思想,最后再对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给出评价。 关键词:近代中国;政治思想 一、近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状况 (一)近代中国政治的基本状况 清朝的没落和鸦片战争,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动荡,中国的阶级结构和社会的主要矛盾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除了原有的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又增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以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为标志,西方殖民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使中国由一个封建大国一步一步地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近代史上,各种阶级力量和政治力量相继为实现民族救亡图存进行了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无论他们所倡导的政治主张是多么的大相径庭,但终究是围绕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而展开的,也都是服务于这一主题。但是各种阶级力量和政治力量所提倡的实现民族复兴的主张是不同,形式也不一,这是由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复杂国情所决定的。近代中国是一个各种阶级力量相互共存的历史时期,而各个阶级内部又分为不同的派别,这使得各种阶级力量和政治力量产生了冲突和斗争,也正是在这样的冲突和斗争之中,才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政治变迁。 (二)近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状况 1.自然经济的解体。鸦片片战争后,列强从与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中获取了许多政治经济特权。英美等国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但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19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列强的商品凭借低关税等特权,以低廉的价格大量的涌向中国市场。给中国传统的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造成极大的冲击,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使中国逐步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沦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附庸。但,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2.近代企业的兴起。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兴起,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中国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同时,洋务派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的倡导下开始出现。它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资金少、技术薄弱、发展不平衡的中国企业在列强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夹缝中步履维艰。 (三)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基本状况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文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时,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中国的政府也不断推行各种政策,以适应社会的变化,这些政策,使中国的社会生活进一步发生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 篇一:第4讲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讲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题点1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1.当历史学家谈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下列哪一概念a.共和c.人权 () b.社会保障d.君主立宪 2.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主要原因是 () a.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b.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在美国支持下建立d.确立了国民的权利和自由题点2新中国三大新型民主制度 3.至20xx年底,西藏地区国民生产总值预计达610亿元,年增长率达12.6%。(《20xx年西藏政府工作报告》)从

政策层面看,西藏地区自1965年成立自治区以来稳定发展最基本的经验应是 () a.实施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推动c.中央正确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西藏地区人民世代辛勤劳动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确立了中共与民主党派的执政党地位b.属于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c.类似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度d.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形式 () 6.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议会制度的不同点有() ①经济基础不同②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③活动原则不同④分别属于行政机构和立法机构a.①②③④c.①②③b.①③④d.①②④

中国工业化进程

中国工业化进程 ?19世纪60-90年代,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1898年,戊戌变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清末状元张謇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 ?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1、总体比较落后 ?2、以轻工业为主,几乎没有重工业。 ?3、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海大城市。 ?4、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1、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自古以来,重农业而轻工商。 ?2、长年战争的严重破坏。 ?3、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于崩溃。 ?2、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由于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我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 ?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 ?1、工业:鞍钢、沈阳机械、长春一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东北工业基地形成等。 2、交通运输:武汉长江大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的修建。 2、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3、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第4讲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讲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题点1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1.当历史学家谈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下列哪一概念() A.共和B.社会保障 C.人权D.君主立宪 2.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D.确立了国民的权利和自由 题点2新中国三大新型民主制度 3.至2012年底,西藏地区国民生产总值预计达610亿元,年增长率达12.6%。(《2012年西藏政府工作报告》)从政策层面看,西藏地区自1965年成立自治区以来稳定发展最基本的经验应是() A.实施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推动 C.中央正确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西藏地区人民世代辛勤劳动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确立了中共与民主党派的执政党地位 B.属于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C.类似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度 D.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形式

6.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议会制度的不同点有() ①经济基础不同②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③活动原则不同④分别属于行政机构 和立法机构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7.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新中国通过1954年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两部宪法都涉及地方管理方式。下列关于中美两国管理地方的方式,表述正确的有() ①都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②都保证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③地方必须绝对服从中央④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必须符合国家宪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题点3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 8.一本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史少方(人名)根红苗正,又是高干子弟(公安局长的儿子),在学校又是班长,所以自然而然成了学校最大红卫兵组织的头头,在破四旧立四新上,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上,他冲锋在前,叱咤风云,不可一世。”这段小说描写的时代背景是() A.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 B.改革开放实行的初期 C.“文化大革命”的初期 D.1957年整风运动当中 9.十年动乱时期,中共历史上最大的冤假错案留给我们的主要教训是() A.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B.必须坚持现代化建设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 D.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10.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观摩了西安城郊的一个村庄村委会选举后说:“我了解到,像其他遍及中国的近五十万个村庄一样,你们很快就要通过选举推举你们当地的领导,……只要有选举,人民就有决定权,……你们的成就是一个窗口”。这个“窗口”是指() A.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 B.为政府机构的产生提供依据 C.直接选举制度全面推行 D.基层民主得以进一步扩大

精选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二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无答案

专题二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 简述:中国社会近现代化问题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经济上:工业化——富强;政治上:反侵略——民族独立,反封建——民主自由;思想文化上:学习西方——思想解放。思想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前提。社会习俗上:衣食住行。 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1840——1949年) 1.经济近代化——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正式开始。 2.政治近代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参见专题一)。 3.思想文化近代化——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知识分子,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其中,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杂志,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鲁迅发表了《狂人日记》等。它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斗争锋芒直指封建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 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4.社会习俗近代化——衣、食、住、行。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时期(1949——20世纪90年代) 1.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时期(1949——1978年) 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到1957年,第—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超额完成,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特点:探索中曲折前进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世纪90年代) 特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①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 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1982年以后,我国农

中国工业化现状

判断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 (一)划分工业化阶段的经典理论 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即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是先上升,后保持稳定,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则是先略微下降,后基本平稳,再持续上升。 对此现象,国外经济学家钱纳里、库兹涅兹、赛尔奎等人,基于几十、上百个国家的案例,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了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经验性判据,进而得出了“标准结构”。不同学者对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尽相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钱纳里和赛尔奎的方法,他们将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前工业化、工业化实现和后工业化三个阶段,其中工业化实现阶段又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判断依据主要有人均收入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等标准(见表1)。 具体而言,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人均GDP超过11170万美元(2005年美元,购买力平价);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小于10%,而且第三产业的比重高于第二产业;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小于10%;城市化水平超过75%。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标志是: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小于10%,但第二产业的比重仍然大于第三产业;农业就业人口比重为10%-30%;城市化水平为60%-75%。 按此标准,美国完成工业化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时间是1955年,当年工业(不包括建筑业)比重为39.1%,达到最高值。日本、韩国进入相同阶段的时间分别为1973年、1995年,工业比重的最高值分别为36.6%、41.9%。 此外,工业内部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工业化初期,纺织、食品等轻工业比重较高,之后比重持续下降;工业化中期,钢铁、水泥、电力等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较大,之后开始下降;工业化后期,装备制造等高加工度的制造业比重明显上升。对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提出了“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率或霍夫曼系数(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特别是进入工业化中期,霍夫曼比率小于1,呈现出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需求结构、供应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变化是造成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消费是沿着衣食住行以及非物质消费的方向升级;从供给和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要素禀赋优势是沿着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知识升级。消费和供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经济增长呈现出农业—轻工业—能源原材料工业—高加工度工业—服务业的变化轨迹。 (二)经典理论面临的挑战 上述划分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经典理论,是基于几十年前的时代背景得出的经验性结论。而新的时代特征却对经典理论形成了一定的挑战,主要有: 一是全球化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全球化浪潮,使得国际产业分工转变为产业链的垂直分工,市场的边界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发达国家主要从事研发、设计、品牌以及管理组织的环节,这些环节多属于服务业;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主要从事加工和组装,这些环节多属于制造业。全球化使得发达国家形成了服务于全球的服务业,使其服务业比重更高;新兴经济体形成了服务于全球的制造业,其制造业比重也更高。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经典理论的“标准结构”。 二是产业分工细化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服务业不断地从制造业部门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且服务于制造业的服务业新门类,例如,出现了大量的独立设计、研发、创意公司,使得相关的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此外,专业分工的细化产生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大量需求。例如,对第三方物流、商务咨询等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最后,现代产业形态还出现了制造业服务化的特点。这样,就使得后起国家的工业与服务业的内涵与几十年前先行工业化国家有区别,出现拐点的时间也有偏差。 三是后发优势的影响。后发国家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着更为宽广的技术选择,出现了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等需求层面以及新技术等供给层面叠加影响工业主导产业的现象,使得工业化进程在时间上被高度压缩。英国、美国完成工业化的时间分别花了200年、135年,而日本、韩国仅分别花了65年、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化的含义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从过程来看,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从内容来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完成这一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的独立和民族解放(政治),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经济)。 二、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1、1840-1895年,起步阶段。事件主要是洋务运动。 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尚未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而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发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官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同时,近代化也开始从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2、1895-1927年,整体发展阶段。 此阶段中,学习西方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结合。 首先,是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分为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 其次,政治体制的近代化也取得重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领导戊戌变法、立宪派发动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再次,思想文化的近代化也有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表现为“西学东渐”达到高潮。维新派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将西方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激进派则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新的教育体制开始确立: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为教育体制改革扫清道路;辛亥革命后,南京政府成立了教育部,对教育的内容和学制进行改革。)(产生了新型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的代表是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产生大量新的文艺作品,文学上有“诗界革命”和“谴责小说”,艺术上有京剧的形成和上海、岭南画派的出现;史学界出现了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史学革命”,发现了甲骨文。)

【史料及解析】中国近代政治的知识框架

新瓶中的陈年老酒—中国近代政治的知识框架琐议 接触新课程的历史老师都知道,与以前中学历史知识结构相比,新课程的知识结构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原来以编年为纲、地域为纬涵盖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内容丰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纳入一体的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结合的编撰体例基本消失了。取而代之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分天下,古今中外同类问题融于一炉的专题结构。原本丰富多彩、互相联系的历史整体被断为并行不悖、但难以联系的三个必修模块(一为政治、一为经济,一为思想文化),必修模块的下脚料则编成了几个选修模块。不仅如此,每一个专题的内容安排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以前的知识结构。新瓶之中不仅更换了包装,连瓶中的酒都变了味道。这些教过新课程的老师自会品出其中的甘苦。不过,由于新旧观念的交替,并非所有的新瓶中都会更换新酒,有时不小心会装上旧酒,甚至是陈年老酒,必修一中的中国近代政治就是装在新瓶中的旧酒。 我们不难发现,中国近代政治的单元内容安排与其它单元的内容在风格上有很大的出入。按照07版的教材目录,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分别涉及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和西方近代的政治制度。每一单元都是重点叙述政治制度的沿革与特点,原来在政治史中的政治事件如王朝的更替过程,革命的过程都退居其次成为背景。虽然太多的历史上政治制度的相关名词弄得同学一头雾水,虽然历史老师有时感觉政治文明方面的历史教学不象教历史倒像为政治课打工,有时连政治课都不必讲的内容在历史课还要不胜其烦地学习,感觉历史不像历史,但是政治文明史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的编撰风格基本上还是保持一致、枯燥无比的。 不料到了第四单元,却是风格大变,原来的条分缕析的制度、法律被一个个事件所取代:鸦片战争,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一直到解放战争。这些事件构成了第四单元的基本教学内容,这样的编写风格使老师们对教材的感觉是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这不就是原来的高中一年级的《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教材中中国近代史的压缩版吗?这些事件除了写的更精练之外,在结构上与原来的教材相比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嘛?只不过把原来的近代史不属于政治史的内容剔除把政治部分简写一下,与原来的教材的同样问题相比,真的更加简练,(笔者注:与之类似的还有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第六单元的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难怪老师们很熟悉。 再仔细阅读一下教材,却又有些陌生: 一则是因为,内容安排如此紧凑,紧张的有时透不过气来,教学中老师们普遍的感觉是时间的不够用。仔细一翻旧人教版的教材恍然大悟,原来一章的内容在这里变成一课了,原来一课学习一场战争都感到时间紧张,现在一课要学习两场战争,伟大的抗日战争以前最少需要四课时的才能完成教学任务现在被挤在一课之内,难怪课时紧张。熟悉的内容现在竟然因内容的安排而变的陌生了,老师们不知道是原来的内容安排真的不合理需要改革呢?还是因为需要教育改革而历史本身的体系并不重要呢?只是现在的课程安排时间紧是真的,内容安排完成起来有困难也是真的,原来熟悉的内容因课时的安排不合理而变的陌生也是真的。这种陌生的解决之道也并非没有,毕竟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地讲述下来完成任务也不算辱没了新课程,但是蜻蜓点水式的一课真的能把两场战争的问题弄清楚吗?抗日战争用一课的内容来学习,这样的时间安排真的合理吗?历史是否只有这样的变来变就适应了我们现在社会的需要呢?专家们会说,教师有充分的自主权来调节课程,安排时间,但是你的课程总量是不变的呀,我怎么敢在一个问题上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呀。这样,即使教材内容是熟悉的,但是因为课时的安排,原来熟悉的教材也变的陌生了;二则,即使按照必修一第一第二第三单元一贯的编写风格,制度、制度还是制度,政治事件只是背景和花絮,老师们若以为政治的主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政治思想史 1、解释“经世致用”。 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情怀。 2、龚自珍是如何揭露清末的“衰世”的? (1)对封建“末世”的揭露和批判 (2)揭露封建官僚的腐败堕落 (3)抨击了清代的汉学、宋学以及腐败的科举制度。 (4)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君主专制。 3、试述龚自珍的改制思想在三大领域是如何进行的。 第一,在经济上,针对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力图调整封建土地的占有状况,以缓和地主阶级的内部矛盾。《农宗》里提出按宗法家族授田的土地分配办法: 第二,在政治上,主张限制封建君主的权力,加重内外大臣的权力,并改变君臣相见的礼仪。加重大臣的权力;改善君臣关系;改变君臣礼仪;改变论资排辈的用人制度 第三,在思想文化上,提倡“经世致用”的学风,强调学术与政治的密切关系,主张学术为政治服务。 4、林则徐“民惟邦本”的思想包含哪些内容? (1)相信“民心可用,民力可恃”。注重水师训练和招募水勇作为辅助力量外,还鼓励人民群众自己组织起来。多次发出告示悬赏,奖励人民群众勇敢杀敌。 (2)重视人民生计,主张“藏富于民”。财政方面,他主张由官局先铸银钱,在民间流通使用;主张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正常的贸易,允许华人出国经商,与洋商争利;漕运方面,提出“官督帮收”等办法以革除积弊外,又提出利用商人的“沙船”雇佣沿海渔民运送漕粮,使官运与商运并行;开发矿务方面,林则徐上奏建议允许商民开发矿山,以便“裕国足民” 5、解释“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通过学习西方国家的长技,来打败外国侵略者。“师夷”是手段,“制夷” 是目的。途径:设立译馆,专译西书。聘请西方技师。内容:军事技术。生产技术。 6、简述魏源的人才思想。 1、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人与法的比较: 人与才的比较: 人与武器的比较: 2、人才的标准: 第一,必须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要能愤恨外国侵略者,忧国忧民。 第二,必须掌握先进的军事技术,要能适应反侵略战争的需要。 第三,必须具有求“实”的精神,勇于参加实践。 3、发现人才的方法:第一,必须要有爱才、求才的满腔热情。

世界工业文明及其影响下的中国近代化历程

世界工业文明发展及其影响下的中国近代化历程 ——世界近代史(14世纪-20世纪初) 及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时空整合 Ⅰ.世界工业文明发展历程 一、工业文明的含义 工业文明是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机器化大生产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现代社会文明形态。其主要特征为工业化、城市化、法制化与民主化、教育普及、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非农业人口比例大幅增长等。这些特征可视为传统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重要因素。 二、工业文明的内容 1.以文明发展为主题,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从15、16世纪起,人类文明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②17、18世纪的政治革命开启了工业文明的大门; ③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是工业文明时代确立和扩展的世纪; 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文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一步深化。 在此过程中,世界各国文明相互碰撞,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共同推动了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 2.以现代化为主题,西方的现代化历程经历三个阶段: ①首先在思想领域获得突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吹起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②然后在政治领域取得重大成果,英法美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了制度保障; ③最后在经济领域迎来了工业革命,最终完成了现代化的历程。 西方现代化历程的特点是先思想解放,然后制度创新,最后工业革命,是早发内生型的现代化模式。而中国近代化(现代化)历程走的路与西方正好相反,是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 3.以全球化为主题,近代世界又是一部从孤立分散到逐步成为一个整体的全球化历史: 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④进入20世纪,全球化的潮流已不可阻挡。 三、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一)14-16世纪末,向工业文明迈进。 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逐渐引起重大的历史变革。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迅速发展。新航路开辟和欧洲殖民者在亚非美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人类历史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 1.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逐渐引起重大的历史变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