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颅脑各病变MRI表现及诊断描述

颅脑各病变MRI表现及诊断描述

颅脑各病变MRI表现及诊断描述
颅脑各病变MRI表现及诊断描述

颅内及脊髓各病变MRI表现

长T1长T2信号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A VM(属脑血管畸形):

平扫:见毛线团状(或蜂窝状血管流空影),(于T1WI呈低信号(或无信号)

且于T2WI上呈高信号)或(长T1长T2信号),无明显占位征象,

与血管(大脑前或中或后动脉)关系密切,边界欠清晰,形态欠规

则,团块状边缘于FLAIR呈高信号。

MRA:见供血动脉、异常血管团、引流静脉及静脉窦。

椎管内血管畸形:

平扫:双侧上颈段脊髓增粗,内部可见排列紊乱异常流空血管团。由双侧椎动脉颅内、颅外分支供血。

增强扫描:畸形血管团明显强化,清晰显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

星形细胞瘤Ⅰ、Ⅱ级:

平扫:见片状(于T1WI呈低信号(或无信号)且于T2WI上呈高信号)或(长

T1长T2信号),(Ⅰ级周边见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Ⅱ级周边见片

状长T1长T2信号),(Ⅰ级未见明显占位征象;Ⅱ级轻度占位征象,周

围组织见稍受压)。

诊断要点:

1)肿瘤直接造成的信号强度及占位征象。

2)Ⅰ、Ⅱ级坏死囊变少,占位效应轻,强化程度低。

3)Ⅲ、Ⅳ级信号多不均匀,占位效应重,强化明显。

4)小脑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小脑半球,囊肿有瘤,瘤中有囊,坏死囊变多见,占

位效应重,强化明显。(分级主要依据累及范围,形态,钙化、坏死程度,占位效

应,主要根据DWI扩散程度)。

少突胶质细胞瘤:

平扫:见片状异常信号灶,于T1WI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边界清晰,

形态规则,周边见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轻度占位效应(Ⅰ级)、占位

征象重(Ⅱ级)。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诊断要点:

1)多发于幕上半球。

2)钙化少,水肿重,囊变,出血,强化明显。

3)多见于成年人。

鉴别:星形、钙化性脑膜瘤、室管膜瘤、钙化性A VM、海绵状血管瘤、结

核球。

室管膜肿瘤:第四脑室多见。

平扫:于第几…..脑室(侧脑室、或脑池、或脑实质)见斑片状异常信号灶,T1WI

呈低信号(或等信)T2WI呈高信号(为主),内见多个片状长T1长T2

信号区(囊变)。

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囊变区无强化。

诊断要点:

1)多见于第四脑室,亦见于侧脑室、第三脑室、脑实质内(顶颞枕额相连接处)。

2)易囊变、钙化。

3)多见于小儿(5Y高峰)、青年。

髓母细胞瘤:

平扫: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与室管膜瘤相似。

鉴别:星形,钙化时与室管膜瘤鉴别难。

脑转移瘤:(特点:小病灶大水肿)

平扫:见多发团块状异常信号灶,于T1WI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边界欠清晰,形态欠规则,内部信号混杂呈“牛眼征”,周边见片状长T1长

T2信号。

强化扫描:见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强化灶,多呈环状(或结节状、或花环状),

周围见片状稍低信号。

鉴别:多发结核、多中心性脑胶质瘤。

脑挫裂伤:

早期:见片状(或点片状)长T1长T2信号。

晚期:片状软化灶。

诊断要点:

1)外伤史。

2)早期占位征象、晚期萎缩征象。

弥漫性轴索损伤:

脑灰质、胼胝体、脑干处神经轴索肿胀(或断裂、或点片状出血、或水肿)

平扫:见散在、分布不均匀小片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T2FLAIR呈高信号,其内信号欠均匀,边界欠清晰。

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异常强化。

脑外伤后遗症:

(1)脑软化: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灶,邻近脑室扩大、脑沟加深。

(2)脑萎缩。

(3)脑穿通畸形囊肿:见……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灶,与脑脊液信号相似。

(4)脑积水。

腔隙性脑梗:

平扫:基底节区(或丘脑区)见点片状长T1长T2信号,边界清晰,无占位征象。

脑白质疏松症:

平扫:双侧大脑皮质下、脑室周围白质区及半卵圆中心见斑片状相互融合长T1长

T2信号,边界清晰,无占位征象,于FLAIR上呈高信号。中线结构居中,

脑室系统扩张,脑沟脑裂增宽,脑回变窄。

脑脓肿(属颅内化脓性感染):

平扫:左额叶后部见长T1长T2信号灶,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于T1WI脓腔及

周围水肿呈低信号,脓肿壁呈等信号;于T2WI脓腔及周围水肿呈高信号,

脓肿壁呈等(或低)信号。整体表现呈环晕征。DWI脓腔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脓肿壁明显环状强化,完整、光滑、均匀。

鉴别:星形、转移、放射性脑坏死、脑内血肿吸收期、手术后残腔。

脑囊虫病:

平扫:于脑室、脑池、脑沟见小圆形长T1长T2信号影,另于T1WI呈黑靶征,于T2WI呈白靶征。

病毒性脑炎:

脑内见片状单发(或多发)对称(或不规则)长T1长T2信号。

平扫:双侧额颞叶及岛叶和皮层下信号异常,呈对称性分布,于T2WI呈高信号,

T1WI呈低信号,FLAIR像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局部脑回增宽,脑组

织肿胀。

增强扫描:病变区域轻度弥漫性强化。

等T1长T2信号

(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稍高信号)

生殖细胞瘤:

平扫:见类圆形肿块,大小约….mm。边缘清晰,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

信号,内部信号混杂、不均匀。矢状位可见压迫周围结构,脑室及脑实质

受压,幕上可见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脑积水)。病灶前部见少许略

高信号影。

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其他肿瘤。

诊断要点: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静脉畸形:

平扫:毛线团状异常信号灶,T1WI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湍流、滞留),附壁见膜状短T1长T2信号(T1WI、T2WI均呈高信号,附壁血栓

信号)。

MRA:可见扩张大脑大静脉,引流静脉瘘。

海绵窦综合征:

由多种病变累及传经海绵窦,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三叉神经的眼支和下颌支。引起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

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

(1)肿瘤性病变。

(2)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3)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短T1长T2信号

(T1WI呈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

化脓性脑膜炎:

平扫:蛛网膜下腔变形且于T1WI、T2WI呈高信号。室管膜炎,于T2WI见脑室周围脑白质区带状高信号围绕。偶尔可见脑室内聚集于T1WI信号增高。

增强扫描:蛛网膜下腔不规则强化。

颅脑先天性畸形及发育异常:

(1)脑膜膨出、脑膜脑膨出。囊状。

(2)先天性脑积水:幕上大脑半球区见脑脊液信号。余未见明显异常,大脑镰、基底节、小脑及脑干形态、信号未见明显异常。

(3)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平扫:小脑扁桃体变尖、下移,紧贴延髓及上颈段脊髓后方,脊髓内

髓空洞异常信号影,呈长T1长T2信号改变。

鉴别:小脑扁桃体枕骨大孔疝,扁桃体呈圆锥状下移,由于颅内高

压引起。

(4)先天性第四脑室中孔和侧孔闭塞:

平扫:直窦及窦汇上移达人字缝,小脑半球体积缩小,第四脑室向

后扩大,形成小脑后囊肿,脑干前移,桥前池及桥小脑角池消失。

并轻度脑积水,其内呈脑脊液信号。

(5)脑灰质异位:

平扫:脑白质区可见与脑灰质相等信号影。轻度占位征象。

诊断要点:好发于半卵圆中心。

(6)胼胝体发育异常:

平扫:双侧侧脑室分离,双侧侧脑室前角、后角及体部间距增宽,第

三脑室抬高,可见胼胝体缺如。

(7)蛛网膜囊肿:

平扫:于蛛网膜存在区,见囊状长T1长T2信号,类似脑脊液信号,

(偶尔,当囊液内蛋白质、脂肪成分含量增高时,囊液信号稍高

于脑脊液)。

(8*)结节性硬化:

平扫:两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及脑室周围见多发结节异常信号影,于

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偶尔亦见结节灶周围

厚薄不均一高信号环绕,轻度脑积水、脑萎缩。

(9)脑颜面血管瘤病:

大脑半球顶枕区沿脑沟脑回弧状低信号(偶尔异常血管亦呈扭曲状低信

号)。

脑变性疾病**

(1)阿尔茨海默病。弥漫性脑萎缩,颞叶及海马较明显。

(2)帕金森病。主要是铁沉积过多表现。好发苍白球、黑质。

(3)肝豆状核变性。铜代谢障碍。皮质、脑干、小脑齿状核、黑质、白质。

脱髓鞘疾病:

(1)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平扫:双侧侧脑室三角区脑白质内呈大片状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

偶尔通过胼胝体相连。脑萎缩表现。

增强扫描:活动期周边环形强化,非活动期无强化。

(2)多发性硬化:

平扫:双侧侧脑室三角区脑白质内呈大片状对称性长T1长T2信

号,偶尔通过胼胝体相连。脑萎缩表现。

增强扫描:点状、片状、环状强化。

诊断要点:多无占位征象,好发侧脑室旁及侧脑室前后角。

(3)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病:

平扫:于T1WI双侧大脑半球呈片状低信号,于T2WI呈弥漫性高信号。

增强扫描:多无强化。

脊髓室管膜瘤(属椎管内肿瘤*)

平扫:于C2-C5脊髓节段性增粗,内见条索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

增强扫描:注射Gd-DTPA后明显强化。

诊断要点:1)范围局限,呈结节状。2)广泛囊肿。

鉴别:星形(水肿大)、血管网状细胞瘤。

脊髓星形细胞瘤(属椎管内肿瘤)

平扫:于C2-C5脊髓节段性增粗,内见条索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T2WI

病灶范围较T1WI大。

增强扫描:注射Gd-DTPA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周围水肿、囊变坏死区无

强化。

诊断要点:以胸颈段常见、儿童好发。呈侵润性生长。

神经鞘瘤(属椎管内肿瘤)

于T1WI呈等信号(或略高信号);强化,均一或不均一强化,边界更清更锐利。

平扫:于T11-L1椎管内可见串珠样异常占位信号影,于T1WI呈低信号,

T2WI呈混杂高信号,相邻椎体后缘受压,致局限性椎管增宽。

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上下两端蛛网膜下腔增宽,横断面病灶沿椎间

孔向外生长,呈哑铃形。

鉴别:1)脊膜瘤,钙化、无椎间孔侵犯。2)单发神经纤维瘤,破坏椎

体、转移至肺。3)纵隔肿瘤,与胸段穿出椎间孔神经鞘瘤。

脊膜瘤(属椎管内肿瘤)

平扫:蛛网膜下腔、实质性、较局限、椭圆形(或圆形),于T1WI呈等信号,于T2WI呈稍高信号,蛛网膜下腔阻塞、受压向健侧移位,偶可见

病灶旁高信号囊变区。

增强扫描:注射Gd-DTPA显著强化。周围水肿、囊变坏死区无强化。

短T1短T2信号

(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

脑棘球蚴病:

平扫:实性:于右小脑半球脑实质内见类圆形囊状类似脑脊液信号灶,边缘光滑,

形态规则。

囊性:于T1WI呈略高信号,于T2WI呈低信号,其内及边缘见多发小囊状

高信号,病变周围见较广泛脑水肿。

混杂信号

海绵状血管瘤(属脑血管畸形):

平扫:于T1WI及T2WI上见(圆形或类圆形或爆米花样)混杂信号灶,边界清晰,形态规则,边缘均呈低信号,无明显占位征象。(偶尔周围见片状出血征象)。

星形细胞瘤Ⅲ、Ⅳ级:

诊断要点:

1)肿瘤直接造成的信号强度及占位征象。

2)Ⅰ、Ⅱ级坏死囊变少,占位效应轻,强化程度低。

3)Ⅲ、Ⅳ级信号多不均匀,占位效应重,强化明显。

4)小脑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小脑半球,囊肿有瘤,瘤中有囊,坏死囊变多见,占位效应重,强化明显。(分级主要依据累及范围,形态,钙化、坏死程度,占位

效应,主要根据DWI扩散程度)。

Ⅲ级:

平扫:见不规则团块状占位性异常信号灶,边界不清晰,于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于T2WI上呈混杂高信号,团块周围见片状长T1长T2信号,脑

裂脑沟受压变窄,中线结构向左(或右)偏移。

增强扫描:团块状边缘部分强化明显,形态呈不规则花环状(或斑片状或线条

状或结节状)强化。(偶尔坏死区或出血区不强化)。

Ⅳ级:

平扫:见不规则团块状占位性异常信号灶,于T1WI呈混杂低信号,于T2WI 上呈混杂高信号,于T2FLAIR上呈混杂高信号,脑裂脑沟(或侧脑室)

受压变窄,中线结构向左(或右)偏移。

增强扫描:团块状边缘部分强化明显,形态呈不规则花环状(或斑片状或线条状或结节状)强化。(偶尔坏死区或出血区不强化)。

多样多变信号

脑膜瘤:

(T1WI呈均匀等、或低、略低信号;T2WI上呈高、或等、或低信号)平扫:于……可见一类圆形异常信号灶,于T1WI呈均匀等信号(或低、略低信号),

周边可见长T1信号包膜;且于T2WI上呈高信号(或等、或低信号),周边

呈较低信号;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信号不均匀,呈颗粒状(或斑点状、

或轮辐状)(病例基础:血管、钙化、囊变、砂粒体、瘤内纤维)。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可见硬膜尾征。

诊断要点:

1)多为单发。

2)于蛛网膜分布一致,频率依次:矢状窦旁、大脑镰、脑凸面、嗅沟、鞍结节、蝶骨嵴、海绵窦、小脑幕、桥小脑角、斜坡、颅顶连接处等。3)有包膜、囊变、

坏死、出血。

颅咽管瘤:

(T1WI呈高、等、低或混杂信号,T2WI上呈高、或低信号)平扫:见一圆形(或类圆形)囊状长T1长T2信号,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占位征象中度,于T2WI上囊底可见稍高信号沉积物。

增强扫描:囊壁明显强化。

鉴别:囊性,表皮样囊肿、蛛网膜囊肿、皮样囊肿、畸胎瘤;实性,生殖细胞瘤、星形、错构瘤、巨大动脉瘤、脑膜瘤。

诊断要点:1)儿童多见。2)好发于鞍上。

3)囊壁(壳状)及实性部分强化。

颅内出血:

信号复杂,已有表,详见白人驹、张雪林主编《医学影像诊断学》第3版P70-P73。

病理过程: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顺磁性)、正铁

血红蛋白(顺磁性)、含铁血黄素(顺磁性)

(1)超急性期<24h:见片状等T1长T2信号,(氧合血红蛋白)。(T1加权

像为等或稍低信号、T2加权像为稍高信号)

(2)急性期1-3d:见片状异常信号,于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

呈低信号(脱氧血红蛋白为顺磁物质)。

(3)亚急性期4-14d:

于T2WI左侧基底节区见异常信号灶,内部呈高信号,其周边呈薄层低信号;

于T1WI呈环状高信号,中心部位呈低信号。

1)早期4-7d:T1加权像呈高信号,T2加权像呈低信号。

2)晚期7-14d:T1或T2加权像上均呈高信号。(游离正铁血红蛋白)

(4)慢性期:中心T1加权像为等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血肿周边T1加权像为稍低信号,T2加权像为低信号(含铁血黄素、铁蛋白)。

脊髓外伤*:

出血分期及MRI信号与颅内出血基本一致,只是位置不同而已。

颅内动脉瘤:

(1)无血栓动脉瘤:T1WI、T2WI均呈无信号或低信号。

(2)较大动脉瘤: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

(3)动脉瘤内血栓:MRI呈高中等或混杂信号。

颅内结核:

结核球于T1WI呈低信号、包膜呈等信号,于T2WI多呈不均匀信号、包膜信号多样。

多由CT确诊,详见白人驹、张雪林主编《医学影像诊断学》第3版,P83。

(位置明确)肿瘤

垂体腺瘤:

(一)垂体微腺瘤:

平扫:MRI矢状、冠状面平扫,垂体高度异常(<=10mm),上缘略隆起,

垂体柄偏斜,于垂体左侧(或右侧)见结节状长T1WI,直径约..mm,

于T1WI上信号略高于脑脊液。颈动脉虹吸段及周围结构形态、信

号未见明显异常。

增强扫描:正常垂体明显强化,结节呈低信号。

(二)垂体大腺瘤:

平扫:鞍区见一较大肿块,形态不规则,于T1WI及T2WI均呈不均匀信

号,于T1WI上信号略高于脑脊液,向鞍上生长呈葫芦状,冠状面

及矢状位呈典型束腰征,鞍底下塌,视交叉受压变扁且上移,鞍上

池亦见受压、变形(甚至闭塞)。颈动脉虹吸段及周围结构受压移

位,信号未见明显异常。

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冠状面及矢状位呈典型束腰征。

鉴别:垂体囊肿及脓肿、垂体梗死(微腺瘤);颅咽管瘤、脑膜瘤、表皮样囊肿、蛛网膜囊肿、星形、动脉瘤(大腺瘤)。

听神经瘤(桥小脑角区):

平扫:于左(右)桥小脑角区见一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桥小脑角池闭塞,相邻脑池扩张,内耳道呈漏斗状扩张,小脑及脑干受压变形移位,且见片状

稍长T1稍长T2信号。

增强扫描: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囊变区无强化。

鉴别:

1)脑膜瘤,明显均一强化、宽基地与骨岩相连、钝角。

2)胆脂瘤,无强化、无内耳道扩大。

3)三叉神经瘤,骨岩尖处、有骨质破坏、无内耳道扩大。植入胎盘:

Schmorl结节:(许莫氏结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