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数学五年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微课程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五年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微课程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五年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微课程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五年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微课程设计方案

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

(请在此处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程的所有环

节)

设计意图

(请在此处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或

选择)

1.导入:

怎样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学过的平面图形推导面

积公式呢?

问题导入,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转

化思维的形成。

2.知识讲授过程。

(1)转化过程。先沿平行四边形过顶点的这样一条

高剪下来,把剪下的一个三角形平移到直角梯形的

另一边,拼成一个长方形。

图例演示(见微视频)

让学生直观感受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

方形从而推导面积公式的过程,体会转

化思想。

图例演示(见微视频)

3.总结推导公式。

转化前后比较,建立联系,推导公式。在同一页面出示圆平行四边形与转化后的长方形,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并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建立平行四边形与转化后长方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设计亮点:

1.对于图形的转化来说,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在思维和动手操作中是一个难点。本微课选取得就是学生的这个第一次“转化”的思想来设计的。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打好基础。

2.本微课还可以在课后复习使用,保证了待优生的巩固掌握。

练一练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初中数学微课教案

初中数学微课教案 科目数学年级七年级课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教学目标借助“线段图”分析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继续利用路程时间速度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 通过观察、类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学情简析通过新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应用基本的解题思路、方法,会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整个知识掌握不系统、不全面,解题正确率不高。 教法发现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课件、彩色粉笔、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问题情境回顾旧知 例题赏析趣味数学: 小明和小刚从相距6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小明 每小时走7千米,小刚每小时走5千米,小明带了一只小狗, 小狗每小时跑10千米,小狗随小明同时出发,向小刚跑去, 碰到小刚后就立即回头向小明跑去,碰到小明后再回头跑 向小刚……,直到小明追上小刚时才停住,求这条小狗一共 跑了多少路? 温故知新 1.路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3.路程问题中的两种基本题型: 例1:一列慢车从某站开出,每小时行驶48千米,45分钟后, 一列快车也从该站出发,与慢车同向而行,如要1.5小时追 上慢车,快车每小时需行多少千米? 过程展示: 相等关 系:快车 路程=慢 车先行 路程+慢 车后行 路程 解:设快车每小时行x千米,由题意得 引导观察 提问 提出问题 讲解分析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计算

巩固练习 走进生活巩固练习1.5x=48×3/4 +48×1.5 解得:x=72 答:快车每小时需行72千米 练习1:小红和小明家距离300米,两人沿同一条路线出发 去某地,小明每秒跑4米,小红骑自行车每秒行10米,若 小明在小红的前面,则小红多长时间可追上小明? 练习2:一队学生去校外进行军事野营训练,以5千米/时 的速度行进,走了12分钟的时候,学校要将一个紧急通知 传给队长,通讯员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以14千米/时的速 度,按原路追上去,通讯员用多少时间可以追上学生队伍? 在一次环城自行车比赛中,已知最快的运动员每小时行30 千米,最慢运动员每小时行10千米,环城一周为60千米, 则速度最快的运动员第一次遇到速度最慢的运动员需用多 少小时? 1、和小明每天绕1个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练习跑步,小彬 每秒跑6米,小明每秒跑4米,若二人同时同地同向跑步, 经几秒后首次相遇? 若二人同时同地反向跑步,经几秒后首次相遇? 2、两站间路程384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速度为48 千米/时,慢车开出30分钟后,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速 度为72千米/时,两车相遇需多长时间? 小明和小刚从相距6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小明 个别指导 反馈纠正 引导分析 启发提问 计算 观察思考 计算

小学数学微课教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微课教案设计 授课教师:张云珍 课题: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 教学内容:课本81页例题及“试一试”,课本第81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1、学生会读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并能进行正确运算; 2、通过计算,进一步熟练乘、除计算。 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难点:加强对运算顺序的认识。能进行第一、二步的计算。 3、关键:通过混合计算使学生熟练乘、除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 口算: 7×9 18÷6 3×6 20÷4 54÷9 40÷8 54÷6 36÷4 8×6 2、指名板演: 23+6-7 14-7-6 指名口述计算过程,集体订正。 提问: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 3、口算 2 ×3 ( )×4 ( ) 36 ÷4 ( )×3 ( ) 4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将要利用到以上的知识,学习新的内容——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新授 1、 教学课本第81页例题“2×3×4”。 (1)、指导读法。 (2)、指导算法。 (A )提问:这题中有几个运算符号? 介绍:像这样题目叫连乘。(学生齐说) (B )这题应按从左到右得顺序计算,先算2×3得多少?再算什么?(板书) (C )与复习题相比。 提问: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相同?(计算过程相同,都是先算2×3=6,再算6×4=24;不同的是:准备题中每一步都要把写下来,而例题则要把第一步计算结果记在脑子里,然后再算第二步) 2、 教学课本第81页例题第2题“36÷4×3”。 (A ) 出示复习题36÷4 ( )×3 ( ),将它改编成一道二步计算的算式。(出示例题) (B ) 提问:这道题中有哪几种运算? 介绍:像这样的题目,我们叫乘、除混合运算。(学生齐答) 指名学生读算式,再齐读。 (C )、提问:想一想,这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4 ×3 = 27(指名学生口述,并板书)

小学数学教研组课改工作计划 2200字

小学数学教研组课改工作计划 2200字 小学数学教研组课改工作计划 为了更好地落实学校教导工作计划,让数学课改充满勃勃活力和生机,让我们的教学质量不断得以提高。特制定本学期的课改教研计划: 一、工作思路和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研促教强质量,培训培养促成长”的宗旨,围绕本学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重点,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把课题研究、网络教研作为数学教研的两大特色。采用多种措施,多种教研形式,致力于课堂教学的研究,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力求教研工作做到“实、广、活、新”,得以有效落实。为此,本学期 我们数学教研组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好教学科研工作: (一)扎实推进教学教研常规工作,增强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教学科研是学校的生命线,把科研工作与教师的教学实际紧密联系,在数学教学教研中严格执行《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校本教研考核制度》等,努力做到以制度为保障,扎实推进教学科研工作,增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教研工作真正地做到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 1、继续坚持每周三一个小时的业务活动,采用理论学习、座谈交流、集体备课研讨、专题辅导、课题活动、校本研究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对教师参加业务活动进行量化考核,并记于教师个人教研积分。 2、继续坚持集体备课、周前备课。教案的备写要规范化,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九大要素要齐全。教案的设计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和教师个人特点设计切实可行,易教易学的教案。要从教学过程的设计中看出教师是如何教的、学生是如何学的、知识是怎样生成的、基础知识是怎样训练的、能力是怎样培养的、学生的积极性是怎样调动的等等。并坚持集体备课研讨制度,真正体现出每节备课都是大家研讨的结晶。学期结束对教师的备课量化打分、评比奖励。 3、作好课堂教学指导,强化质量意识。课堂教学是落实课改的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小编整理了关于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以供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参考!希望对于各位老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1.测试形式与工具(打√) (1)课堂提问√ (2)书面练习√ (3)达标测试√ (4)学生自主网上测试√ (5)合作完成作品 (6)其他 2.测试内容 一.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的应用 二. 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当相似比为1时的特殊情况,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3个定理和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3个定理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不同之处仅在于前者是后者相似比为1的情况. 三.边边对应成比例到比求三角形的面积的比,周长比,高度的比 四.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 相似三角形复习题 一.填空题:(24分) 1.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4∶25,则它们的周长比为。

2.顺次连结三角形三边中点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它们的面积比为。 3.如图,AB∥DC,AC交BD于点O.已知,BO=6,则DO=_________。 4.某校绘制的校园平面图的面积为2.5m2,比例尺为1:200,则该校占地面积 m2 。 5.如图,在△ABC中,点D在线段BC上,∠BAC=∠ADC,AC=8,BC=16,那么CD=__________。 6.如图,AD、BC交于点E,AC∥EF∥BD,EF交AB于F,设AC=p,BD=q,则EF=_____。 7.如图,已知△ABC的周长为30cm,D,E,F分别为AB,BC,CA的中点,则△DEF的周长等于 cm。 8.如图,△ABC中,D是AB上一点,AD:DB=3:4,E是BC上一点。如果DB=DC, ∠1=∠2,那么S△ADC:S△DEB= 。 二、选择题(24分) 1.DE是DABC的中位线,则DADE与DABC面积的比是( ) A. 1:1 B. 1:2 C. 1:3 D. 1:4 2.如图,已知△ADE∽△ABC,相似比为2:3,则 =( ) (A)3:2 (B)2:3 (C) 2:1 (D)不能确定 3.如图,已知△ACD∽△BCA,若CD=4,CB=9,则AC等于( ) (A) 3 (B) 4 (C) 5 (D) 6 4.△ADE∽△ABC,相似比为2:3,则△ADE与△ABC的面积比为( ) (A) 2:3 (B) 3:2 (C) 9:4 (D) 4:9 5.若DE是△ABC的中位线,△ABC的周长为6,则△ADE的周长为( ) (A)4 (B)3 (C)2 (D)1 6.如图,△ABC中,DE∥BC,AD=1,DB=2,AE=2,那么EC=( ) (A)1 (B)2 (C)3 (D)4

2020小学数学教师线上教学工作计划5篇

2020小学数学教师线上教学工作计划(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正处在一个大的变革之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差生的转化工作。为了全面激发三(4)、三(5)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培优补差使学生认真对待学习,发展智力,实行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因此,特制订有关的数学教学计划。一、情况分析三(4)、三(5)两个班共有学生104人,每班都有52人。从两班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日常行为规范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能够比较认真听讲。但同时,仍然有大部分学生学习不够认真,对数学课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动手能力不强,纪律生活方面比较懒散,自我控制力不强,经常出现上课讲小话、搞小动作、不做作业等现象,特别是班干部不能起到很好的模范作用,自我要求不严格。两个班学生在上学期二年级期末考试中,数学成绩都是比较差,其中三(5)班的差生落后面大,有4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仅仅及格,优生很少,全班的数学三率综合值居全级倒数最后一名。二、工作目标1、加强常规教学的管理,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2、做好差生辅导的工作,尽量减少学生落后层次。三、具体措施1、狠抓班风、学风的管理,为提高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①注重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促进浓厚学风的形成。平时经常教育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学习纪律,指导学生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②让每位同学都成为班风、学风建设的主人。尽早和每位学生促膝谈心,仔细观察他们的言行及对人、处事的态度,特别注意了解他们平坦喜欢哪些活动,结交什么朋友,从而掌握他们的思想、情绪及心理特点,对症下药;公平对待每位学生,在某些方面给予“偏爱”,如上课多注意他们、多提问他们,多加鼓励,树立信心,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2、规范课堂教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①认真备课,努力上好每节课。集体备课的时候,细心分析好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作业布置等内容,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②课堂上,坚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作为出发点,力求课上“四让”:课本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议,思路让学生讲,小结让学生作,同时实施“三讲五给”:讲重点、难点、方法;给学生动脑想、动眼看、动耳听、动口讲,动手做,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③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偿试成功。(1)培养一看、二想、三算、四演的习惯。计算时,要求学生看清题目中的数字和符号,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或简便方法以及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等,进行计算后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养成

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设计分析

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22T09:24:10.747Z 来源:《知识-力量》3月下作者:李凯 [导读] 微课教学模式,是以信息化网络为主要的现代化工具,通过教学视频的制作来实现的教学。随着微课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丰富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六盘水市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贵州省六盘水市 553000) 摘要:微课教学模式,是以信息化网络为主要的现代化工具,通过教学视频的制作来实现的教学。随着微课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丰富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还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新型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让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更加突出化,提升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微课教学模式构建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环境,需要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善于把握微课教学模式功能的具体应用,不断的深入研究初中数学微课教学智慧课堂的构建与设计。从而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让学生能够在优质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环境中,实现数学综合能力的拓展与提升。 关键词:微课教学;初中数学;智慧课堂;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的最终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逻辑思维与分散性思维的强化,实现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因而,教师就可以通过利用微课教学模式的功能优势,通过简短的教学视频,来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教师所构建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的自主性探索与实践。 1、综合概述微课教学模式 微课教学模式,是当前较为先进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主要是以信息化网络为辅助性工具,通过相关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视频的设计与制作。微课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国的圣胡安学院。它包含着五个教学步骤,包括要求教师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为学生罗列出相应的知识重点;将教学内容进行细致化的总结;完整的制作教学视频;适当的布置课后作业;最终将教学视频与教学任务,及时上传到教学管理系统内。微课教学模式传入我国后,胡铁生教授则提出了教授视频为微课教学模式的主要载体。它属于通过利用信息化多媒体,来详尽地讲解某一知识点的新型教学活动,能够成为教学的重要工具与手段。 2、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设计研究 2.1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师在利用微课,进行教学课堂的设计与制作时。应当遵循微课教学流程的要求,注意时间的控制,一般控制在10分钟范围内。在教学课件内容的设计上,应当对本节课程整体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筛选,将重要的知识点进行罗列。同时,教师可以把相关的教学视频与讲座,适当的插入到教学课件中。最后,布置适当量的课后作业,把微课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衔接,起到巩固知识点的作用。 2.2进行教学思路的创新 初中数学教师,要想进一步利用微课教学模式,实现智慧课堂的构建。就需要善于把握微课教学优势,进行教学思路的创新。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被激发出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转换能力的逐渐强化。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次函数”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来布置适宜的课后作业。当y=kx+b时,函数图像的倾斜程度,会随着k值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而后,教师再向学生演示函数图像不同倾斜度的视频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这一知识点。有效的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直觉转换与观察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教学平台的利用,引导学生自主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综合,同时掌握应用方法与技巧。从而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数学思路的创新探索,寻找更加简化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促进学生在新型的数学智慧课堂环境中,实现数学综合应用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2.3微视频设计 智慧型课堂设计中,微课教学离不开微视频的设计。微视频设计过程中,必须保证视频内容具有层次化,重视逻辑设计。从微视频任务布置、知识讲解,以及知识获取等方面全面布置,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在智能化的提问与解决对策管理体系,不断拓展数学教学活动。当然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期间,必须对微视频进行深入感悟,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微视频中的知识。观察微视频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体验与感悟微视频,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数学任务,规划好知识学习步骤与数学活动,帮助学生观察微视频,提升学生的个性化测试体验,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并且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帮助学生对微视频进行解读,利用提前准备好的教学资源与工具,根据微视频教学原则对为微视频详细讲解。着重于一个知识点出发,不断延伸微视频内容,控制好微视频播放的时间,一节课程中微视频播放最佳时间为5-10min。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对微视频内容进行练习,复制微视频的知识点,将其融入到新知识中,尊重数学知识中的差异性特点。 微视频在数学智慧课堂中的应用,支撑智慧课堂教学发展。特别是微视频教学中对课堂教学流程的规划,首先是布置任务。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让学生与数学学习产生共鸣,认同数学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知识水平,并且分层次布置数学任务。具体智慧型课堂中的教学应用,可以从支架式资源与教师讲解视频的录制方面出发,对具体的教学任务进行解读。其次是获得新知识。这期间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寻找适当的学习方式,以探究的方式获得更多数学新知识。具体教学实施,主要也是结合支架式资源,对教学过程详细讲解,引导学生记录数学知识,及时将知识点进行统计分析。再次是个性化测试与提升环节。这一环节的任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测试,根据具体的测试结果选择适当的数学学习方式。具体实施步骤中,需要教师制作测试单,检测学生当前的数学学习水平,并且将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制定科学的学习方案。不断通过微视频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是知识体系的个性化构建以及智慧型课堂的客观评价。期间教学任务是个性化构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系,利用典型问题解答的方式完成数学学习。具体需要通过微课资源的个性化设置、问题案例的分析等实现。以动态测试的方式,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个体化进行凸显,划分班级、学校以及区域等,全方面进行数学教学。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我国的各个教学领域都在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而最为重要教学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更加应当迎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研究最适宜当前教学需求的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模式,是我国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最为先进的教学模式。它不仅具有着加强大的功能优势,还能够极大的拓展学生的数学思路。因而,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应当深度的把握微课教学模式的优势,制作高质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大全

课题:定义与命题(一) 授课教师:朱成敏教材:浙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定义的含义并了解给一些名称下定义的常用方法; 2.让学生了解命题的含义; 3.让学生掌握命题的结构,能够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会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4.让学生了解类比的思维方法; 过程性目标: 5.让学生经历术语定义产生的过程,在通过类比、完成填空的过程中培养自学的能力;6.让学生经历“命题”这个名词的定义产生过程,进一步了解命题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命题的含义,能够区分“命题”与“正确的命题(真命题)”; 2.理解命题的结构,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3.学生活动的组织.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发现探究小组合作主体性讲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活动、引入新课 创设“幸运52”的场景组织学生活动。 (第一关:幸运抢答) 在老师的描述中抢答出这是什么数学名词。 例如: 它是一种方程; 它是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 它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 (答案:一元一次方程) (引入定义) (设计说明:用“幸运52”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让学生及早融入课堂,积极思考,也作为本节课的一个贯穿的背景。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初步经历给名词下定义时候逐步明确的过程,最终清楚的表述就是名词的定义。)

二、探究一些名词的定义产生过程 定义:一般地,能清楚地规定某一名称或术语意义的句子叫做该名称或术语的定义。 例如: (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是“数轴”的定义; (2)“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全等图形”是“全等图形”的定义。 学生活动一:(小组活动) 如何给术语下定义: 学生单独学习一段材料,小组共同作答。 阅读材料: 1.选出下列图形中与众不同的一个。 (A ) (B ) (C ) (D ) 选C ,原因如下: 共同点:都是三角形。 不同点:C 选项没有直角,而其余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由此把A 、B 、D 选项归为一类,叫做 “直角三角形”。 定义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填空作答: 2.选出下列式子中与众不同的一个。 (A )0122 =++x x (B )532=+ (C )a a a 2223 -=-+ (D )t t 53=- 选( ),原因如下: 共同点:都是 不同点: 由此把 选项归为一类,叫做“ ”。 定义为: 的 叫做 。 3.请设计一个类似的问题,要求能够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小结:请同学谈体会,如何给名词下定义。 (设计说明: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让学生经历给名词下定义的过程。为了真正做到有效的合作学习,在活动中考虑了以下问题:a.把活动的设计成左右的对比模式,让学生有意识地根据学习材料进行类比的思考;b.让学生在进行讨论之前先进行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然后再与别人交换意见,产生思维的碰撞,以真正达到讨论的目的。)

小学数学教学课改计划

小学数学教学课改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改革目标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设自由、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与生活实际贴近的各种情境中,自主与合作地探究,实现知识的再“创造”是我们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 三、方法措施 1、转变我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首先,课堂教学改革要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发展为中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高效课堂。通过探索实践,认识到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探索中,紧紧被问题吸引,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愤悱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

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人人体验成功的喜悦,感悟学习数学的乐趣。 其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鼓励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现和掌握数学知识。 2、把握特点,活用教材 与传统小学数学教材相比,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材做了重大变革,其突出了:注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素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通过数学活动获得数学知识。倡导自主的、多样化的学习。 3、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相互交往的一种活动,而教材给我们提供的只是表态性教学素材,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因此一套教材所提供的各种素材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每一位学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好”教材,而不能“教好”教材,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教材,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一)、多样化与优化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差异。作为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个性化,不搞填平补充一刀切。要创造促进每个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的数学教育。

浅谈初中数学微课程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83391449.html, 浅谈初中数学微课程设计 作者:彭正茂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7年第02期 (甘肃省兰州市第四十三中学) 摘要:从微课程的特点、微课程设计原则阐述了微课程设计中应该注意的方法,同时以 数学为例提出了三个适合数学不同类型的微课程设计,并给出设计者需注意的问题,抛砖引玉,深入研究微课程设计。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程;设计 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更乐于接受简单、有趣、高效的学习方式,随着计算机和手机通讯系统的发展,通过移动互联网终端学习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微课程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 一、微课程的特点 所谓微课程,就是要包含“微”与“课程”两个部分,其中“微”更体现了学习方式,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减少学习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另外还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课程”所要求的目标和内容,并以学习者能够接受的方式。这不是将原本一堂课分解成若干个10分钟,而是要设计一节10分钟的课。 其实微课程并不算是新鲜事物,但是随着移动终端和智能手机的发展,微课程由于其灵活性、片段化、突出重点的教学内容,迅速被社会认可和接受。所以,灵活、便携、内容精练是其又一特点。 从课程的角度看,微课程不是以章节的方式呈现,而是以点的方式存在。各知识点之间相对独立,关联性要有但不能强。虽然课程肯定要有基础作为铺垫,但课程的独立性决定了微课程的完整性。如果微课程只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存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便很容易失去其独立性,将会失去微课程的生命力,从而成为某一课程的附属品。 微课程作为课程单独存在,其独立性是微课程能够风靡世界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学习者遇到某个知识点不明白,可以直接进入某个知识点内容的微课程,不牵扯前因后果,这极大地节约了学习者的时间。 二、微课程设计原则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定县城关镇第四小学潘光明 【摘要】微课是最近几年新兴的一种学习资源,其蕴涵的价值很大,适宜在各学科中推广,当然也包括小学数学,而且目前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具备了实施、应用的基础。本文论述了微课在学生不同的学习时段的作用,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合理使用微课提供了借鉴。但微课虽好,仍然需要教师合理调控。本文从微课的制作、学生微课使用的指导、教师对课堂教学结构的适应性设计等方面对教师应如何调控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应用? 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新概念的普及和微课大赛活动的开展,微课在全国各地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一、微课开辟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天地? 百度百科对“微课”的解释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全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农村,随着数码产品和宽带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在线学习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1. 教育装备水平的快速提升为微课应用提供了便利?

近年来,县域内所有学校全部建有校园网,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数码产品的大众化和网络资费的降低,绝大部分学生都具备了在家利用宽带上网的条件。加之各种在线录屏软件界面亲切、操作简易,使教师自己录制微课成为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些都极大地方便了微课的录制、传播和使用。? 2. 小学数学教学的特殊性让微课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数学以其思维的抽象性、理论的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而区别于任意一门学科。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活之迷、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其思维发展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就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运用微课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微课短小精悍,一个议题、一个重点、一项活动,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自学。学生在学习时,时间和地点可以选择,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得到了极大提高。? 二、微课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注入了新活力? 以课堂为中心,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发挥微课的不同作用,让课内、课外学习联系更加紧密,使教学时间与空间得到拓展,数学教学的面貌将焕然一新。? 1.课前使用——让微课成为学生学习新知的解惑者 在课前的预习阶段,学生初次学习新知识,他们肯定会对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有很多疑问,也不知道如何去把握哪些是学习的重点。此时的微课,主要是答疑解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一)汇编

《二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第一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这为本节的学习起了铺垫的作用。本节内容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起始部分,因此,在本章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概念;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和解的不唯一性; 3.会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二)数学思考: 体会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必要性,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和主元思想。 (三)问题解决: 初步学会利用二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获得求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思路方法。 (四)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发现意识和能力,使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 教学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里“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的理解;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情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阅读教学法。 学法:阅读、比较、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从学生熟悉的姚明受伤事件引入。 师:火箭队最近取得了20连胜,姚明参加了前面的12场比赛,是球队的顶梁柱。(1)连胜的第12场,火箭对公牛,在这场比赛中,姚明得了12分,其中罚球得了2分,你知道姚明投中了几个两分球?(本场比赛姚明没投中三分球) 师:能用方程解决吗?列出来的方程是什么方程? (2)连胜的第1场,火箭对勇士,在这场比赛中,姚明得了36分,你知道姚明投中了几个两分球,罚进了几个球吗?(罚进1球得1分,本场比赛姚明没投中三分球) 师:这个问题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吗?,你能列出方程吗? 设姚明投进了x个两分球,罚进了y个球,可列出方程______。 (3)在雄鹿队与火箭队的比赛中易建联全场总共得了19分,其中罚球得了3分。你知道他分别投进几个两分球、几个三分球吗? 设易建联投进了x个两分球,y个三分球,可列出方程______。 师:对于所列出来的三个方程,后面两个你觉的是一元一次方程吗?那这两个方程有什么相同点吗?你能给它们命一个名称吗? 从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体会一元一次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从而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第二、三问题设置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当实际问题不能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渗透方程模型的通用性。另外,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通过创设轻松的问题情境,点燃学习新知识的“导火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我要学”的主人翁姿态投入学习,而且“会学”“乐学”。) 2.探索交流,汲取新知 概念思辨,归纳二元一次方程的特征 师:那到底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翻开书本,请同学们把这个概念划起来,想一想,你觉得和我们自己归纳出来的概念有什么区别吗?(同学们思考后回答) 师:根据概念,你觉得二元一次方程应具备哪几个特征? 活动:你自己构造一个二元一次方程。

小学数学教研组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3815-46 小学数学教研组计划(完 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小学数学教研组计划(完整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总结反思,深化课程改革。 1.总结三年来的课改得失,从思想观念、课堂教 学和考核评价等各个层面上进行反思,从理论的高度 进行比较分析。继续加强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本学 期重点做好课程标准的“回头看”工作,全面深刻地 领会课程标准的精髓与要求,做到理论与教学实践相 结合。注重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从教材内容的特 点出发,恰当地把握教学目标,落实学生必须掌握的 知识和技能,处理好“课前预设与课中动态生成的关 系”。 2.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继续围绕省级课题“新 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而确立的 我校课题“‘问题探究’数学教学模式”开展课题协作

活动,将课题研究工作落实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切实抓好课题的中后期研究。 3.切实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抓住课堂,追求真实有效,努力锻造课改精品课。 4.关注评价改革,继续试用市教研室制订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做到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并重,保证教学行为改革和教学效果的统一。要重点研究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评估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光是学业的考核,包括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学习习惯及相关能力的评价),特别要关注对学生个性发展的评价。提倡学习评价的多样性、趣味性、层次性和开放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形成勤思索,爱动手,敢说话,善质疑,能静能动,同协作、共分享的学习素养。 5.加强课改过程管理,课改年级老师认真总结使用新教材的经验和建议,期末写好课改小结,整理课改资料并上交。 二、抓实常规,推进校本教研。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定义与命题的知识在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但作为单独的章节进行学习,还是首次,在设计上体现了对数学本原的思考,关注的是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本节课以及后续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整个数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是由实验几何向推理几何过渡的重要章节。而作为本章节的第一课时,为学生在本章节中更好的开展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学情分析:本节课针对的是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从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角度来学习和理解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对学生来说也是第一次,在教学设计上要考虑学生对知识的可接受程度。另外,上课学校是一所知名学校,学生在学习上,应该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努力应该可以达到相应的教学要求。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定义的含义,了解命题的含义,掌握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会将一些命题改写为“如果…,那么…”的形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经历定义的产生过程,感受定义的必要性。同时对命题的含义有初步的体验。体验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和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态度。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命题的概念。 2.教学难点:命题的结构认识和改写。 四、教法与教具选择 1.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2.教具选择:多媒体、其他教具。

五、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程序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创设 情境“硬广告”的问题 引导学生参与 课堂交流 使学生感受到为了 进行有效的交流必 须引入定义。 新课 定义 1.定义的含义 一般地,能清楚地规定某一名称 或术语的意义的句子叫做该名称或术 语的定义。 定义的核心功能是能清楚地规定 名称和术语的意义。 2.对定义的强化巩固 (1)举出几个数学中的定义; (2)举出其他学科名称的定义。 3.如何定义 观察下列多项式的特征.给以名称,并 作出定义: x2–2x–1 2x2+3x+1 x2–2xy+2y2 4a2–4ab+b2 4.定义的价值 例题:校园中,并不令人在意的教室墙 角,却让我产生了兴趣。 问题1:按我们的生活经验,墙角的线 AO与BO 问题2:如何判断(验证)垂直? 强调定义 的功能。 学生自由发言, 组织学生评价, 捕捉学生反馈 的信息,适时地 引导学生感受 数学定义的严 密性和简洁性 等。 师生交流,老师 引导,强调“次、 项”。 与学生交流,教 师归纳。 教给学生获取知识 的方法和途径,让学 生的学习可持续发 展。 从定义出发来判断, 解决问题.既体现定 义的价值,有可作为 定义到命题的情境 过渡。 从定义出发思考问 题的解决。 引例:比较下列句子在表述形式上,哪 些对事情作了判断?哪些没有对事情 作出判断? (1)鸟是动物。学生自主完成。 突出语句的判断功 能。 针对学生在命题理A

2018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改计划

2018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改计划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使新课程改革实验由形式走向实质,搞好小学数学的课改,更好地发挥县实验基地校的引领作用,现结合我班教育实际,特制定出数学下册课程改革计划 一、主要任务 1、解读、试用和评价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数学课程标准,解析并把握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内容要点,明确数学学科的教学改革方向;运用数学课程标准理解、把握小学数学新教材,指导新教材的教学;通过解读和试用,按数学课程标准对教材作评价,提出修改、完善数学课程标准的建议。 2、通读、试教和评价小学数学实验教材。通读并把握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内容体系,将新教材与旧教材对比分析,找出新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发现并把握新教材的“新质”;通过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试用,验证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中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并探索总结使用过程中具有规律性的教法,对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内容结构、体系及其应体现的基础性、整体性、均衡性、前瞻性作出评价,对小学数学实验教材试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修订、完善建议。 3、探索研究实施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在实验过程中组织和引导数学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运用现代课程论和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努力探索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相适

应的教学新方式,新方法。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借助现代教学手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形成一套系统的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与使用新教材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4、探索研究对实施小学数学新课程的评价。在小学数学课程实验的同时,加强对小学数学新课程的评价研究,在数学课程标准指导下,探索并逐步形成促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促进课程不断完善的评价体系。 5、总结整理一年来本人在课程改革中好的经验、典型案例、教学设计,并汇编成册。推广符合课改精神,具有创新性、示范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操作方法,使之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 二、具体措施 1、集体备课,重点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研究教材,教法,设计教案,制作课件。 2、公开教学,上好实践课,重点探索新课程标准、新教育理念在课堂中的体 现。 3、专题研究,重点研究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4、优秀教学设计、优质课评比活动。 5、定期进行实验课题的研究活动,组织实验教师研究探索教

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1)

初三下册第五章第2节《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的探索与证明》“微课堂”教学设计 一、目标设计 1.经历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的探索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2.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发展演绎推理能力. 3.体会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感悟数学的严谨性,培养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二、过程设计 板块一:引入 1.同学们,在整个平行四边形这一章中,前几节我们已经研究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请同学们类比平行线的学习过程思考,紧接着我们会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哪些知识呢? 【问题应对】教师根据情况可作适当提示----与前面学过的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上面引. 2.由前面学过的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的关系,请同学们猜想,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会有哪些呢? 【问题应对】教师根据情况可作适当提示----往边、角、对角线方面想?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思考,现在我们要判定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的唯一依据是什么? 【问题应对】在知识链接中,教师已点明了定义既是性质又是判定,学生基本会说出是定义,教师紧接着引导学生明确定义是平行四边形的第一个判定方法,生口述它的几何符号表示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想采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引领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及时进行比较联系,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向,同时让学生能及时触摸感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

利于本节课知识的顺利进行. 板块二:探索与证明 (一)操作猜想,探索定理 1.(1)出示问题 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两组长度分别相等的细木条),你能尝试着在平面内将这四根细木条首尾顺次相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说说你的理由,并与同伴交流. (2)动手操作,感知探索 ①自主探索 ②合作探索 ③班内展示交流 2.回思操作,表述猜想. 3.教师板书猜想的命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里,通过动手操作感知探索,让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发现数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二)自主探究,证明定理 1.设疑 前面我们的操作猜想一定成立吗?(让学生明确还需进行验证) 2.自主探究 (1)学生独立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 (2)交流证明思路. 3.得出判定定理1 师板书,引领学生用几何符号表示. 4.反思总结提升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通过严谨的推理证明,论证发现的正确性,从而得出判定定理1,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通过总结,让学生感知如下问题: 1.数学问题必须言必有据,证必有理. 2.研究这类问题通常需要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有关问题(感知辅助线的作用). 3.性质与定理的互逆关系. 4.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5.引领学生掌握解决一类问题的规律及方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