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美国“创新型”产业结构升级模式的特点和风险

美国“创新型”产业结构升级模式的特点和风险

美国“创新型”产业结构升级模式的特点和风险
美国“创新型”产业结构升级模式的特点和风险

美国“创新型”产业结构升级模式的特点和风险。

1.美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历程。美国建国二百多年来,产业结构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美国的产业结构演进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776~1884年):农业为主导产业的阶段。美国独立发展时完全是一个农业国家,只存在少量家庭手工业,工业品完全依靠从欧洲进口。1812~1814年的第二次独立战争,工业品的进口被切断,美国不得不从这时逐步建立自己的工业,首先是棉纺织业,逐步有制铁业、食品加工业、木材业和机器制造业等。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以后,美国的工业迅速发展,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产业革命,由农业国开始向工业国过渡。188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比重已超过农业,达到28%。

第二阶段(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50年代):重化工业和装备工业占主导的阶段。这一阶段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工业化早期阶段,时间跨度大致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电气化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次产业革命。这个阶段美国在钢铁、电力、重型机械、重化工、钢制品等主导产业的带动下第一产业下降为21%左右,第二产业上升为主导产业,占32%左右,第三产业占41%。二是工业化中晚期阶段,时间跨度大致从20世纪20~50年代以石油、汽车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产业革命。这个阶段美国在汽车、卡车、飞机、炼油等主导产业的带动下,第一产业下降至7.4%,第二产业进一步上升到38%,第三产业这时已达到54.6%,已向服务经济过渡。

第三阶段(1950~1973年):高科技产业占主导的阶段。在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技术革命的带动下,美国的产业结构开始重点转向半导体、通讯、电子和核能利用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一时期第一产业进一步下降到3%左右,第二产业略有下降,到35%左右,第三产业则上升到63%左右,除了高科技产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外,服务经济的特征也已经非常明显。

第四阶段(1980年至今):服务和知识经济占主导的阶段。在通讯和网络等信息利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第一产业下降到2%以下,第二产业下降到20%左右,第三产业进一步上升到75%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尤其以信息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对传统产业进行了彻底改造,并且利用日益扩大的全球化趋势,实现了经营方式网络化、服务范围全球化、服务项目多样化等特征。

2.美国“创新型”产业结构升级模式的主要特点。

(1)重大技术创新引发的产业革命是美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动力。美国的科技创新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正是凭借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的主导地位,在钢铁、电力、重型机械、重化工、钢制品等主导产业的带动下,美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举超过英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在许多重要的科技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且依赖这些科技成果推动了整个工业的发展。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重大发明有65%在美国首先研制成功,并且75%是率先在美国得到应用。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开始了以电子技术为先导,以原子能利用、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术发展为标志的第三次新技术革命,促进了重化工业结构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重心的高附加值深加工结构转变。特别是启动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90年代加速发展,并延续到21世纪的信息技术革命,对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进步创造了一批以信息通讯业为主导的产业群体,使得资本和劳动力在不同生产效率的部门之间快速流动,加速了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在需求方面,科技进步创造了新的生产和新的需求,而新的需求也导致了产业结构向新兴行业调整,从而加速了美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2)产业政策调整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美国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后,遭遇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济“滞胀”、

1979~1981年的经济衰退以及日本制造业强劲竞争力的挑战。克林顿政府上台后,为了实现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高美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美国政府进行了广泛干预,由以往不直接干预产业,转为通过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来引导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换代。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计划,其中最著名的是“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这些计划的实施强有力地推动了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革命飞速发展;积极干预对外贸易,为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拓国际市场;注重军事技术向民用技术的转移,注重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联邦政府还直接与汽车等传统制造业合作,利用新技术合作开发新一代产品,以提高这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一产业政策调整的结果是在90年代,在代表21世纪发展方向的一系列产业中,美国重新夺回了新技术革命的领先地位,把竞争者甩到后面,取得了全球的技术竞争优势。

(3)国内市场规模巨大,超前消费模式拉动产业结构的升级。美国人口众多,国内市场规模巨大;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全民超前消费模式为大规模生产提供相匹配的载体,是产品升级、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美国属于内向型经济,进出口需求占总需求比重较低,当基础建设投资和国家举债依然不能完全跟上生产增长速度的时候,美国开始扩大消费,主要消费支出占GDP比重甚至高达70%。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对服务多样化、专门化和高档化的需求,进一步刺激更文明、更便捷和更舒适的服务业供给。根据数据统计,美国居民私人消费支出2006年为92708亿美元,是1950年1922亿美元的48.2倍。①其中,耐用品消费支出为1071.3亿美元,是1950年的307亿美元的34.9倍;而非耐用品消费支出为2716亿美元,是1950年的982亿美元的27.7倍;服务消费品支出为54836亿美元,是1950年的633亿美元的86.6倍。由此可见,消费支出中服务型消费支出增长最快。除此之外,美国将超前消费从银行与消费者之间的简单借贷,发展成为更复杂难解的金融创新,推出花样翻新的衍生工具,将消费需求多重打包、层层放大,形成金融、证券、投资等金融服务业,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使得服务业上升为美国的主导产业。

(4)利用国际分工推动产业转移,以全球化促进本国产业结构升级。冷战的结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美国作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调整和重组的机遇,支持本国跨国公司进行全球战略布局,以全球化促进本国的产业结构升级。20世纪90年代以前,美国的跨国公司大都自己开展主要业务,只是将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装配环节转移;90年代后期以来,不但大规模转移生产制造环节,而且将转移延伸到研发、设计、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以增强核心竞争力。由于美国的跨国公司将生产环节分包甚至完全退出生产,出现了“虚拟制造”现象,如耐克公司除其关键的气垫系统外全由外部提供;波音公司将民用飞机价值链扩展到融资、租赁、维护以及人员培训等下游服务环节;通用电器明确提出要由制造业公司转变为多元化的服务业公司;IBM公司进行了深刻的业务转型,强化了服务业务。相应地,美国制造业产值不断下降,占GDP比重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下降到2002年的13.9%,就业比重从最高时的35%降到目前的10%左右。美国以全球化作为本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助推器,正是通过把产品价值链中低附加值的部分通过国际投资、对外贸易转移到国外,以腾出资源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部分,并通过把高技术产品在全球市场推广加快收回投资,进入下一轮研发,从而不断抢占世界产业结构的制高点。

3.美国“创新型”产业结构升级模式的风险。美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超过英国后,就一直凭借“创新型”产业结构升级模式,牢牢占据先发国家的位置,尽享先发国家的优势。但正如前文分析的那样,先发劣势与先发优势往往是相伴而生的。美国在一个世纪时间里引领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也不断面临着风险,主要有:

(1)技术创新的不可预见性及产业生命周期的风险。先发国家要获得先发利益,必须付出巨大的创新成本。创新成本一般由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两部分组成。直接成本是一种货币投入,如研发费用和风险投资等;机会成本取决于创新所需的时间,时间越长,机会成本越高。创新一般需较长的探索时间,要走不少弯路,其风险成本往往大得惊人。据资料反映,美国1997年每1000个得到风险资本支持的项目里,只有一个能成功地占有大于1%的市场;世界上产生收益的创新只占创新事件总数的约10%,其余的或者失败,或者绩效平平。从事创新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寿命一般只有10%能活过5年,90%的创新企业或产品在进入市场之前夭折。由于创新的高风险,加之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因此尽管美国拥有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制定了系统的技术研究政策,仍难以保证美国始终保持新技术革命的领先地位。

(2)过度超前消费长期以来累积了巨大的经济风险。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

一个消费主导型的国家。正是这种巨大的内需拉动美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并且良性循环:巨大的消费力量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快速增长又不断满足居民更高层次的消费,更高层次的消费又拉动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从1981年开始,美国居民收入中用

于偿还债务的比率不断上升,在扣除一般性日常消费后的美国个人储蓄率却从12%一路下降,目前已接近于零。在负债消费模式下,美国的信用卡市场如滚雪球般急剧膨胀,这更进一步推动了超前消费。过去10年,美国消费平均增长3.6%,而同期经济增长却只有2.9%。然而,这种盲目举债消费形成的负债经济存在着很大的隐患。一旦经济下滑,致使消费者背负的债务大大超过其偿还能力,将会对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作用。

(3)产业大量转移导致产业“空心化”的风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罗斯

福新政使美国工会力量不断加强,工会与资方谈判地位的改变推动了美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在成本的压力下,必然导致很多低级产业如基础制造业向成本低的国家转移。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速了美国产业转移的趋势,跨国公司为了寻求成本最低化和利润最大化,连一些美国尚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也开始向国外转移。这种趋势带来一个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美国本土产业的“空心化”,随着产业转移的范围和领域的扩大,不仅“蓝领”工人大量失业,许多“白领”高技术人才也失去了工作岗位。在产业转移的影响下,美国经济越来越集中在高风险的研发和金融等服务业领域,虽然仍在全球范围内控制着产业链的高端环节,但是一旦全球分工协作模式发生变化,失去本国制造业依托的服务业必然难以支撑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 这篇文章是宝鸡文理学院的一个学生在我们这边买的一篇文章,完成后他把钱又从淘宝要走了,特此曝光下。文章大家可以自己使用。姓名什么的我就不提了只是把文章的使用权收回,钱既然您要回去了,文章我们要自行上传到百度文库。 题 目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 专业名称 指导教师 教学单位 学生学号 编号

年月日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产业结构调整历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产业结构及其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越来越体现出来,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己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经济结构的变动,结构调整又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当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时,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产业结构由无序到有序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因此,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研究和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具有紧迫性,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调整对策

Abstract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always been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s and its influence on economic growth is increasingly reflect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become the endogenous variable of economic growth, economic growth will inevitably bring about the change of economic structure,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further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Whe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incompatible with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must be adjusted to adapt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is industrial structure from disorderly to orderly spiral rising process. Therefore, th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the key to realize the soun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t is not only urgent, but also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and guide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Key words: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2020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与建议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与建议 摘要: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以科技创新的视角探讨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采用1995-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结合河南创新驱动发展及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的问题,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讨论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最后提出以科技创新促进河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五,正处于经济加速发展阶段,但较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制约了全省经济效率和增长速度的提高,产业结构性矛盾仍是河南面临的突出问题,调整经济结构、转换发展方式是河南当前的重点工作。现阶段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薄弱,大多数企业普遍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实力。 一、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工作,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2016年研究与发展试验(R&D)经

费投入达到494.2亿元,是2006年79.8亿元的6.19倍;科学技术支 出资金达9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近年来,河南科技实力显著 提升,逐步发展并形成了超硬材料、新能源客车、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盾构等在国内具有技术和市场优势的产业,培育出了一大批掌握核心 技术的行业龙头企业。2016年,河南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 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29%,同比增长2.0个百分点。河南省专利的国内申请受理量和申请授权量均大幅增长。2016年在国内申请的有效专 利数达148862件,为2007年的11.17倍。创新驱动战略发展成效显著。尽管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目前大部分科技创新指标 仍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和我国科技发达省份,整体与创新驱动产业结 构转型升级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河南省创新人力资本相对数量不高,关键性人才不足。2016年河南省 拥有科技相关人员24.99万人,每万人中拥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仅 23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上海、广东、江苏等省份差距明显, 也远低于周边省份。河南省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短缺问题已经严重 阻碍了河南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第二,河南省创新资金投入 总量与先进省份仍有差距,且支出结构有待改善,支出效率有待提高。据统计,近几年河南省科技经费投入虽然有所增长,但与全国平均水 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投入强度和人均R&D经费上河南省仍属于 薄弱地区。2016年河南省研发(R&D)经费投入总额为49.42亿元,在全国位列第10位,投入强度仅为1.23%,远低于全国的2.11%。企业 科技创新经费不足的问题依然严峻,创新型企业融资难问题仍未能得 到有效解决,有利于创新的金融生态环境还在建设之中。第三,科技 创新产出尤其是知识产权申请量大幅增长,但质量亟待提高。2016年,河南省申请发明专利9.5万件,比2004年增长15倍,占国内申请的 比重由2002年的2.26%上升至2.86%。2016年河南省发明专利授权 4.9万件,比2004年增长14.8倍,占国内授权的比重由2002年的 2.19%上升至 3.02%。由此可见河南省专利数量快速上升,但缺少全球 知名的品牌,特别是制造业的知名品牌更少;国内专利数量大幅增长 的同时,国际专利数量较少,知识产权及科技创新产出质量亟待提高。第四,产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自主创新能力偏低。河南省各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分析改 赵梓希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130410131 赵梓希 【摘要】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明显的改善,我国已经由一个传统的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就业困境的改善,国际地位的提高等诸多方面均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后的一些历史重大事件都值得我们去分析其影响,以便于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字】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重变化重大历史事件 一、我国产业结构变化 建国以来,尤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相伴随,我国产业结构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和调整。 1、总体变化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很大的调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第三产业较低回落后逐年持续上升,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第二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对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功不可没的作用。 图1 1952—2014年我国三大产业在GDP中作占得比重(%)

2、三大产业结构的个体变化 从总体上看,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从1952年的50.95%下降到2014年的9.17%,可以看出我国已经不是一个以发展农业为主的国家了。 图2 1952—2014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出现极增到下降再增,改革开放后先降后升的趋势,从1952年的20.88%上升到1960年的44.37%,随后下降到1968年的31.05%,后再次上升。改革开放后,从1978年的47.87%下降到1990年的41.34%,随后呈上升趋势,上升到2009年的47.45%。2010年来有小幅下降,截止14年达42.72%的水平。但总体来讲自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图3 1952—2014年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呈前期平稳后期逐步上升趋势。从1952年的28.16%下降到1978年的23.94%,随后逐渐上升到2014年的48.11%。(其中在1984年,2013年

波特五力分析报告模型

管理战略管理6大工具---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一)简介 麦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 (二)详解 五种力量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五种力量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即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 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最后一点,来自目前在同一行业的公司间的竞争。一 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 公司的不同而变化,如下图所示: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供应商影响一个行业竞争者的主要方式是提高价格(以此榨取买方的盈利),降低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下面一些因素决定它的影响力: (1) 供应商所在行业的集中化程度。 (2) 供应商产品的标准化程度。 (3) 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构在企业整体产品成本中的比例。 (4) 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对企业生产流程的重要性。 (5) 供应商提供产品的成本与企业自己生产的成本之间的比较。 (6) 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对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 (7) 企业原材料采购的转换成本。 (8) '供应商前向一体化'的战略意图。 2.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与供应商一样,购买者也能够成为行业盈利性造成威胁。购买者能够强行压低价格,或 要求更高的质量或更多的服务。为达到这一点,他们可能使生产者互相竞争,或者不从任何 单个生产者那里购买商品。购买者一般可以归为工业客户或个人客户,购买者的购买行为与这种分类方法是一般是不相关的。有一点例外是,工业客户是零售商,他可以影响消费者的 购买决策,这样,零售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就显著增强了。以下因素影响购买者集团的议价能力:

高新技术产业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高新技术产业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新常态下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瓶颈,过去那些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如 劳动成本低、依靠出口的经济增长率高等,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 制约性因素,一方面国际市场骤然收缩,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落后,传统产业生存压力增大,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发展 的根本性因素,既是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又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 当前,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 抉择,而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 攻方向,必须以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 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因而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持续健康 发展的关键之举。当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 成为实践探索的主要方向。“科技进步尤其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通过 产业技术和市场需求变化不但使第一产业发生革命性变革,使第三产 业的发展成为可能,而且使第二产业本身发生结构性变化。”科技进 步和技术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竞争的焦点和制高点。实施以自主 创新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战略,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 力和竞争力,“高技术产业向主导产业部门的演变促使主导产业出现 更替现象,推动产业结构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换。”以高新技术产业 引领产业结构转型是支撑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 的永久动力所在。 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手段 高新技术产业是由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等所形成的企业 群或企业集团的总称,它把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建立在坚实的高新技 术基础之上的产业,是知识密集型、R&D投入高、附加值高、增长速度快、技术进步快的先导型产业。按照国际通行惯例,判定高新技术产 业的标准有两个:一是研究与开发强度,即研究与开发费用在销售收 入中所占比重;二是研发人员占总员工人数的比重。OECD在20世纪 80年代将R&D经费占总产值的4%作为划分高新技术产业的的标准,90 年代后这个标准提升到8%。因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各行各

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

一、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变化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如比例关系不协调,供求不平衡等,得到基本解决。一些新的特点呈现出来。观察和分析产业结构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新对策,是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大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如图: 表中数据大体表明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基本上符合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从产业变动的整体态势来看截止到2009年中国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但是其产值比重 仍明显大于第三产业。这表明,中国已从传统的农业国变为门类齐全、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改变了一个世纪以来产业结构严重失调的情况,并初步完善了机构合理化的任务。 二、我国产业结构的突出矛盾 我国在“十五”以前经济发展状况良好,抑制通货膨胀、实现总量平衡的宏观调控任务,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经济运行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经济生活中的结构性矛盾主要是产业结构的矛盾相对突出出来。到了“十一五”后期这种矛盾已经非常严重。我国的产业结构,无论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也包括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还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结构,还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构,都存在着极为不合理的状况。特别是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更加凸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程度更加严重。具体表现就是许多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除了前不久国家发改委“点名”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等行业以外,还有一些行业或产业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甚至于有的新兴产业也不例外。比如,新能源产业是我国亟待发展的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地方过于看重新能源产业在金融危机下对即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都在“一哄而上”。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已经有18个省提出建设新能源基地,甚至有的把新能源当做支柱产业来发展。“一窝蜂”发展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不仅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会为未来整个产业的有序发展设置障碍。 产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并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也不是我们今天才遇到的新问题。在改革开放的这30年中,党中央和国务院都十分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一直在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不懈的“斗争”,比如,差不多在每个经济发展阶段都有

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逯宇铎,朱玲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系,辽宁大连 (116024) E-mail:luyuduo@https://www.wendangku.net/doc/383482900.html, 摘要: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直接或间接的推进和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研究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演化的影响机制,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旨在建立模型,检测我国产业结构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两者之间是否协调统一。选取适当的度量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给予量化,然后对得到的1994年——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V AR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从定量的角度对中国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协调关联问题作出判断。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目前的技术创新水平和产业结构状况不存在统计上的Granger因果关系。 关键词: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影响机制 1.引言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必须遵循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产业结构升级的本质是工业结构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化。需求变化,产业竞争力状况,对外开放,主导产业的选择等等对产业结构升级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需求变化是结构升级的基础规律,产业竞争力是结构升级的条件和表征,对外开放是结构升级的外在条件,主导产业群的培育演变时结构升级的实现途径。在这这些因素中,技术创新则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 1.1 技术创新是产业关联的核心因素 在国民经济的大体系中,任何一个产业部门都以它们的产品供给社会,又需要从其他部门获取原材料、能源等。产业之间的这种关联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1]。前向关联是指产业的产品在其他产业中的利用而形成的产业关联;后向关联则是指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其他产业的产品所引致的关联。决定产业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是产业之间的技术联系。产业之间的这种投入产出联系使得上下游产品和上下游产业之间形成互为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的关系。这样,一个产业的技术创新依次向其前向联系产业或后向联系产业传递、扩散,促使其发生新的技术创新,进而导致产业的扩张或收缩。在任一特定时期,各产业部门的技术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些部门发展得快,有些部门发展得慢。在若干关联密切的生产部门中,如果某一部门的技术创新提高了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就可能诱导其他关联部门的技术创新。否则,这些部门不仅会限制已创新部门效益的实现,而且还会限制全体部门的生产率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这种由创新产生的产业“瓶颈”,将把创新的努力引导到解决新的产业瓶颈上去,新的瓶颈解决了,又会产生更新的瓶颈和更新的创新活动。技术创新的诱导机制和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机制的复合作用,推动着产业结构的变动。 1.2 技术创新促使新的产业的形成 技术创新在积极地改造着原有产业和产业部门的同时,也使新兴产业诞生[2]。技术创新使得传统产业部门有可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来提高其技术水平,改变其生产面貌,促进原有生产部门和产品的更新换代,甚至创造出全新的产业和产品。技术创新使这些传统产业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新的产业结构中,使整个产业结构的内涵具有了新的内容。 在技术发展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所实现的根本性技术创新和技术系统的变革,往往标志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时期,急需国家政策的制约目前而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错位。 (2)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 (3)高增长新生行业的地位尚不突出。我国缺乏高增长性、带动力强的支柱行业,这是经济增长

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的IT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虽然很快,但由于相关政策的不够完善,导致其中的泡沫十几分严重,更是由于08年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今年的高增长行业的不堪一击。 (4)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用三种国际上常用的指标衡量,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低10~17个百分点,而且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扭曲,没有正确的政策来制约,从而使得服务行业目前而言一片混乱。 (5)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众多,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等问题,是其它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未曾遇到过的。我国如果模仿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消费模式,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将难以承受。 二、WTO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取向

浅谈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状况

浅谈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状况 金融学院 09投资 王璐 902026105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引入了三次产业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就是把全部的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属性是其生产物取自于自然力,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则是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被解释为繁衍于有形物质财富生产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如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地产,公共设施,科教文卫等等。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数量比例关系。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不仅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着联系,而且各种资源在产业间的分配以及由此综合形成的产品产量或产值也存在着数量比例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从长期的变动趋势来看,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变化。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 (1)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用产值结构衡量,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降到15%左右,达到了完成工业化的标准。但是,第一产业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总数的比重还在50%以上,远未达到基本上完成工业化时的就业结构要求。 (2)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我国工业增长吸纳就业的能力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特别是近几年,工业产值虽然持续增长,但就业却在绝对下降。 (3)高增长新生行业的地位尚不突出。我国每一轮高速增长时期,都依靠结构调整升级产生一批高增长性支柱行业,带动整个经济高速增长。近年来的IT 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虽然很快,但由于相关政策的不够完善,导致其中的泡沫十分严重,更是由于08年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今年的高增长行业的不堪一击。 (4)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低10~17个百分点,而且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扭曲,没有正确的政策来制约,从而使得服务行业目前而言一片混乱。 (5)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众多,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等问题,是其它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未曾遇到过的。我国如果模仿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消费模式,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将难以承受。 面对当前不容乐观的产业格局,我国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以适应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 1.农业基础地位不变,把优化第一产业优化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任务。农业在国民中的比重将持续下降,但其重要性和基础地位不会改变。现阶段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较低,耕作方式和农产品品种的竞争能力差,因此,学习西方大国的农业机械化,向集约式农业发展,改变以往的浪费、低效不合理模式。另外应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合理配置土地、水、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企业战略管理工具——五力分析模型

五力分析模型 定义 五力分析模型作为由外而内的管理工具,从五个方面分析企业结构的吸引度,即竞争力,这五个方面分别是,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 起源 五力模型是由麦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公司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五力模型应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演变 1996年,在麦克尔·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基础上,Intel 前总裁Andrew S. Grove提出了六力分析的概念,重新探讨并定义产业竞争的六种影响力。他认为影响产业竞争态势的因素分別是:1.現存竞争者的影响力、活力、能力;2.供应商的影响力、活力、能力;3.客戶的影响力、活力、能力;4.潛在竞争者的影响力、活力、能力;5.产品或服务的替代方式(substitution);6.“协力业者”(政府)的力量。 应用 五力模型中的五种力量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 1.行业现有竞争状况 参考因素:竞争结构、产业结构成本、战略目标、退出障碍、产品差异化程度; 2.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参考因素:购买者的集中程度、产品的标准化程度、购买者的转换成本、替代品的替代程度、大批量购买的普遍性、购买者的利润率;(购买者对行业盈利性的影响表现在,购买者能够强行压低价格,或要求更高的质量或更多的服务,为达到这一点,他们可能使生产者互相竞争,或者不从任何单个生产者那里购买商品) 3.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参考因素:供应商所在行业的集中程度、供应商的品牌、供应商的利润率、供应商的转换成本、供应商前向一体化的战略意图等;(供应商影响行业竞争者的主要方式是提高价格或降低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4.替代品的威胁 参考因素:替代品的质量、替代品的价格、购买者选择替代品的转换成本;(替代品是指那些与客户产品具有相同功能的或类似功能的产品,行业中的每一个企业或多或少都必须应付替代品构成的威胁) 5、新进入者的威胁 参考因素:经销渠道的可进入性、技术支持的可能性、进入壁垒的难易程度、品牌忠实

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

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 19:59:00作者:佚名时间:2007-11-21 一、问题的提出和已有的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发现,在3%的GDP增长率水平上,GDP增长速度每 提高2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下降1个百分点;反之,GDP每下降1个百分点, 失业率便上升1个百分点。奥肯定律被发达国家的经验所证明,也就成为调控宏观经济,解决失业问题的主要依据。 但是,统计分析显示,20世纪80年代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就业增长0.32个百分点,而目前还不足0.1个百分点,“九五”期间就业增长 速度不足“六五”的三分之一。为什么我国在1997年以后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 劳动力市场却失衡加剧,失业率逐年增加,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呢? 国内关于中国的就业问题的思路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条从劳动力市 场角度讲。蔡昉、顾建平认为传统的就业制度、工资制度和分割的劳动就业市场是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第二条思路从供给方面讲。岳崇明、赖小琼、胡鞍钢等人认为非正规就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 虽然中国的就业问题与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需求有关,但是我们认为我国 的就业问题需要联系产业结构考虑,一方面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问题,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内部的协调发展问题。 二、中国的就业结构趋势及国际比较 配第克拉克定律揭示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尽管在 一定的发展阶段,劳动力就业结构可能会因为国家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但是其基本趋势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等非农业部门转移,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又会出现劳动力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现象。库兹涅茨的多国统计和钱纳里的多国模型的实证研究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律的存在。

依靠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

依靠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摘要:科技创新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主流,也是各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亮点。1998年2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为中国科学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做重要批示时指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东南亚的风波使传统产业的发展会有所减慢,但对产业结构调整则提供了机遇。”同年3月4日,他在同出席全国政协九届一次科技界委员座谈时再次强调:“世纪之交,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创新是一个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国力的竞争能力,党中央围绕着二十一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世纪之交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01年朱总理在全国人大九届四次大会上做了《关于国民经济和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下面简称《纲要》)《纲要》在回顾“九五”期间所取得成就的同时,展望并提出了“十五”期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尤其是科技创新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等重大国民经济问题做了专门的阐述,《纲要》指出:“我国经济已经到了不调整就不能发展的时候”,“今后5年要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特别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关键”。《纲要》还进一步提出了“十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即“要巩固和加强基础地位,加快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都要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来推动”。与此同时,西藏自治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上,列确主席做了《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和2010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报告》一方面了“九五”时期我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围绕着“十五”期间我区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任务,提出了:“促进我区经济从加快发展到跨越式发展”的具体要求。那么,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又如何实现我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又怎样依靠科技创新加大我区传统产业的改造本文将主要从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互关系,简要地谈谈科技创新是调整和优化我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选择。 一、西藏产业结构的发展历史及“九五”时期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众所周知,“产业”的概念(英文为industry)是伴随着18世纪后半期大机器工业出现而产生的,其目的首先是为了服务于特定的经济分析。正如在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时,产业的概念始终与资本的生产过程相联系,与资本的流通过程相区别的。直到20世纪20年代,国际劳工组织才把各个国家的产业界定为:初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基本符合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如何,在新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政策作用的空间有多大,其未来走向是什么,都是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在对中国过去产业结构政策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WTO背景下未来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的走向。 一、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当时中国基本上遵循了苏联模式,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政府利用严格的价格管制、强制命令等行政手段优先将稀缺资源配置到重工业部门,使得重工业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这在当时严酷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是符合历史和逻辑的必然选择,也为我国在短期内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奠定了经济技术基础。但是,重工业的超前发展也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制约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时,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为了矫正畸形的产业结构,协调各产业部分的发展,政府在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先后出台了轻纺工业优先发展政策、促进“短线”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的政策和限制“长线”的加工工业发展的政策。从这些政策实施的结果看,促进农业和轻纺工业发展的政策效果显著。到1982年,我国粮食和工业消费品长期供应紧张的状况已有根本改变;促进“短线”产业和抑制“长线”发展的政策效果就十分有限了。在整个80年代,尽管国家鼓励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并在资金、物资、能源、交通等方面进行扶植,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却始终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其“瓶颈”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相反,国家限制发展的生产能力过剩的加工工业却不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在产业结构失衡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之后,国家在继续坚持执行“促短限长”的结构调整政策的同时,开始重视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政府明确提出了“有重点地开发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产品,努力开拓新的生产领域,有计划地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及“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七五”计划执行的结果看,结构失衡问题依然严重,新兴产业的建立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的进展十分缓慢,产业政策目标基本没有达到,以至于“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与“七五”极为相似。90年代初期,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加工工业因其经济技术特性成为主要的投资领域,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中小加工企业迅速大量涌现,“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不仅没有得到执行,而且加重了业已存在的产业结构失衡、产业低度化和分散化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被迫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全面调整,以实现国民经济“软着陆”。 “九五”期间,我国在成功实现国家经济“软着陆”的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突出表现为一般加工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技术相对密集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尤其是技术密集度高和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特征的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比重明显上升。1999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在制造业的比重已高达8%。2000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了33.7%。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基础设施、通讯设施和交通运输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家用电器已经成长

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变迁

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变迁 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系统中各个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的形式。技术创新对经济结构最直接的影响表现为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变迁。但从历史上看,第一、二、三次产业的依次出现和重点转移,以及第二次产业内部各个阶段的依次递进,都与技术创新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一、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1技术—经济范式的变更,促使新的产业和产业部门形成。技术—经济范式的变更必将打破技术体系中原有技术个体之间的有效的协同作用关系,打破技术体系的内在平衡。这时,一方面原有产业和产业部门分解,某些产品或原有生产过程的某一阶段随着生产技术的变革和社会需求的扩大而分离出来,形成新的产业和产业部门;另一方面,因为新产品、新工艺、新能源、新材料的发明和利用,又扩大了社会分工的范围,创造了生产活动的新领域形成了原来没有的新的生产门类和生产部门。2.创新技术关联的改变,决定着产业关联的变动产业之间的这种关联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产业之间的这种投入产出联系使得上下游产品和上下游产业之间形成互为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的关系。这样,一个产业的技术创新依次向其前向联系产业或后向联系产业传递、扩散,促使其发生新的技术创新,进而导致产业的扩张或收缩。3.技术创新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产业的面貌,进而使产业结构发生大变革技术创新在使新兴产业诞生的同时,也积极地改造着原有产业和产业部 门。技术创新使得传统产业部门有可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来提高其技术水平,改变其生产面貌,促进原有生产部门和产品的更新换代,甚至创造出全新的产品。4.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决定着产业的兴衰与更迭技术创新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不同的生命阶段有着不同的创新活动方式和需求结构:!采用阶段,存在着大量的产品创新,技术选择机会很多,对需求了解甚少。"增长阶段,消费者认可不断增加,产品创新数量不断减少,销售的增加导致技术的标准化,出现了降低成本的过程创新。成熟阶段,产出率放慢,注重于产品的多样性,关注于渐进性的创新。下降阶段,产品销售下降,力图通过改变技术而摆脱市场饱和。5.技术创新刺激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需求结构变化是产业结构变化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同时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最直接的影响,是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发展。其趋势即技术密集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不足及产业结构的落后性同样存在。技术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时期,急需国家政策的制约目前而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错位。 (2)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 (3)高增长新生行业的地位尚不突出。我国缺乏高增长性、带动力强的支柱行业,这是经济增长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的IT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虽然很快,但由于相关政策的不够完善,导致其中的泡沫十几分严重,更是由于08年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今年的高增长行业的不堪一击。 (4)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用三种国际上常用的指标衡量,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低10~17个百分点,而且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扭曲,没有正确的政策来制约,从而使得服务行业目前而言一片混乱。 (5)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众多,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等问题,是其它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未曾遇到过的。我国如果模仿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消费模式,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将难以承受。 二、WTO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取向 尽管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经济经历了不断开放的过程,但中国的产业结构政策整体上仍然是在封闭或准封闭的环境下推行的。如果说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是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那么,“入世”作为外在的强制因素,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的功能,而且直接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构成和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配置。 1.入世对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空间的影响。一国实施产业结构政策的工具主要有两种:一是管理贸易,包括采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方式限制同类商品的进口和用财政补贴、政府出口信贷等方式鼓励出口;二是优惠措施包括政府投资、优惠贷款、优先满足政府扶持的产业引进技术、进口原材料对外汇的需要等。在相对封闭的经济条件下或者在能够得到发达国家包容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能够运用这两种政策工具调整产业结构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在发达国家不再包容并转向关注经济竞争和要求严格执行世贸组织规则的今天,管理贸易和优惠措施等产业政策工具的运用都将受到极大的限制。从管理贸易看,WTO的一系列规定基本上取消了各成员国独立的贸易政策权。在WTO的非歧视贸易原则框架下,中国已不可能用高关税壁垒保护国内市场和主导产业、重点产业。各种非关税保护也受到了严格限制。在失去管理贸易政策工具的情况下,以发展主导产业、重点产业为基本内容的产业结构政策相当程度上也就无法实行。同样,在WTO的框架下,各种旨在扶植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的优惠措施也在

依靠科技创新 调整产业结构

依靠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 ;摘要:;创新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主流,也是各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亮点。1998年2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为院《迎接知识经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做重要批示时指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东南亚的风波使传统产业的发展会有所减慢,但对产业结构调整则提供了机遇。”同年3月4日,他在同出席全国政协九届一次科技界委员座谈时再次强调:“世纪之交,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国力的竞争能力,党中央围绕着二十一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世纪之交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01年朱总理在全国人大九届四次大会上做了《关于国民经济和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下面简称《纲要》)《纲要》在回顾“九五”期间所取得成就的同时,展望并提出了“十五”期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尤其是科技创新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等重大国民经济做了专门的阐述,《纲要》指出:“我国经济已经到了不调整就不能发展的时候”,“今后5年要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特别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关键”。《纲要》还进一步提出了“十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即“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

展和结构调整,都要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来推动”。与此同时,西藏自治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上,列确主席做了《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和2010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报告》一方面了“九五”时期我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围绕着“十五”期间我区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任务,提出了:“促进我区经济从加快发展到跨越式发展”的具体要求。那么,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又如何实现我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又怎样依靠科技创新加大我区传统产业的改造?本文将主要从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互关系,简要地谈谈科技创新是调整和优化我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选择。毕业论文 ; ;一、西藏产业结构的发展历史及“九五”时期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众所周知,“产业”的概念(为industry)是伴随着18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出现而产生的,其目的首先是为了服务于特定的经济。正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时,产业的概念始终与资本的生产过程相联系,与资本的流通过程相区别的。直到20世纪20年代,国际劳工组织才把各个国家的产业界定为:初级生产部门(农、矿业)、次级生产部门(制造业)、服务部门。随着各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产业及产业内部为了进一步提高竞争力的需要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动(变化),产业结构也就成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什么是产业结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