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剂型因素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剂型因素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剂型因素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剂型因素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剂型因素

1、 给药系统结构的影响

TDDS 的结构可以分为膜控释型和骨架型两大类。即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膜控释型TDDS (membrane-moderated type TDDS )是通过控释膜控制(减少)药物释放。该系统的基本构造如下图所示,

药物贮库

防粘层

膜控释型的经皮给药系统示意图

主要由无

渗透性的被衬层、药物贮库、控释膜和黏胶层四部分组成,在黏胶层外还有便于贮存和运输的防粘层。

背衬层 通常以铝箔或不透性聚合物材料制备,要求无渗透性、易于与控释膜符合,被衬便于印刷商标、药名和剂量等文字。

药物贮库 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制备,例如将药物分散在聚异丁烯压敏胶中涂布而成,也可以混悬在膜不渗透的黏稠流体如硅油或半固体软膏基质中。

控释膜 由聚合物材料加工而成的微孔膜或无孔膜,例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是较常用的一种膜材。

粘附层 可以运用各种压敏胶,如硅橡胶类、丙烯酸类或聚异丁烯类。

膜控释型TDDS 的释药速度与聚合物的结构、膜孔的大小、组成、药物在其中的渗透系数、膜的厚度以及黏胶层的组成及厚度有关,例如Transderm-Nitro 和 Transderm-Scop ,Cataores-TTS 均是膜控释的TDDS ,这类系统的释药速率可以用下式表示:

r m a

1/1/AC dQ

dt ρρ=

+ 式中,A 为释药面积;Q 为释药量;C r 是药库中药物浓度;ρm 和ρa 分别是药物在黏胶层和

控释膜中的渗透系数,其中:

m/r m

m m

a /m a

a a

K D h K D h ρρ=

=

K m/r 和K a/m 分别是药库/膜和膜/黏胶层界面的分配系数;D m 、D a 分别是膜及黏胶层内药物的扩散系数;h m 、h a 分别是膜厚度和胶层厚度。若黏胶层中药物的渗透系数a

m

ρρ则:

r m a r

m

1/1/1/AC dQ

dt AC dQ dt ρρρ=

?=+

当a ρ不能忽略时则有:a m r m/r a/m m a a m

m/r a/m AK K D D C dQ dt K D h K D h =+ 硝酸甘油、雌二醇、东莨菪碱等都是按该类型制备的TDDS ,这些制剂的一般生产流程如下图:

混合

药物贮库

包装TDS 成品

东莨菪碱贴片为膜控型TDDS ,由五层组成。 第一层为防粘层,在制剂中起保护作用;

第二层为黏胶层,含有少量药物,提供首剂量并能粘贴在皮肤上; 第三层为控释膜层,能控制药物从药库层中的释放速度;

第四层为药库层,药物以一定浓度溶于或以极小粒子分散于矿物油及高分子材料(如

聚丙烯

HC

CH CH 3,

聚异丁烯

C

CH CH 33

)胶浆中;

第五层为背衬层,由铝塑膜或其他非渗透性聚合物构成,能防止挥发性的逸出,也是该制剂的支持层。

通常在骨架型TDDS 中只有一个含药层,药物的释放速率往往随时间而减慢。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可以采用双层或多层含药骨架,与皮肤接触的下层药物浓度低,上层浓度较高,由于浓度梯度可使药物恒速持久地释放。高艳丽等采用这一技术设计了孕二烯酮和炔雌醇的复方避孕贴剂,体内外透皮研究表明药物能够维持7天的恒速释放。 2、 储库或骨架材料的影响

TDDS 的基质材料组成会影响药物的释放性能。溶解和分散药物的介质能影响药物在储库中的热力学活性,即影响药物的溶解度、释放度和药物在给药系统与皮肤间的分配行为。

经皮渗透促进剂会促进药物对皮肤的渗透性,其在穿透皮肤的过程中与皮肤相互作用,从而改变皮肤的屏障性能。一些常用的经皮促渗剂见附件。

TDDS 常用一些高分子材料作为基质,高分子材料的聚合物种类和用量会影响基质的结构与黏性,高分子材料的聚合物度高或用量大,则药物的扩散系数小,对药物的释放有影响。 3、 药物的存在状态

大部分TDDS 中的药物一般以无定形的形式高度分撒不在基质材料中。微储库型TDDS 是先将药物分散在水溶性聚合物中,再将此混悬液分散在骨架材料中,在高切变机械力下,使形成微小的球形液滴然后迅速交联聚合物使之成为稳定的分散系统,球形液滴由此成为微型药物储库,集合物即为骨架交联聚合物形成控释膜。药物的释放是先溶解在水溶性的聚合物中,继而向骨架材料中分配,扩散通过骨架到达皮肤表面,药物释放速度受分配过程和扩散过程的控制。

Aveva Drug Delivery System 公司开发了一种结晶储库技术用于经皮给药。该技术基于药物在黏附性聚合物内呈过饱和状态,使部分药物结晶。TDDS 中既存在分子状态的药物,

又有固体结晶,使得较小面积的贴片中药物含量增加,且可持续释药,通过调节结晶比例可获得适宜的释药速度。

4、pH的影响

在经皮吸收过程中,当药物溶解在皮肤表面的液体中时,可能会发生解离。皮肤表面和给药系统内的pH是影响有机酸类和有机碱类药物解离程度的主要因素,因为离子型药物的渗透系数较小,因而会影响药物的经皮穿透。当溶液中同时存在分子型与离子型两种形式时,两种形式的药物以不同的速度通过皮肤,总的透皮速率与它们各自的渗透系数和浓度有关。药物的解离程度由药物的pKa与介质的pH所决定。

药物剂型与正确使用

药物剂型与正确使用 1.滴丸多用于病情急重者,宜以少量温开水送服,滴丸在保存中不宜受热 2.泡腾片剂100~150ml凉开水或温水浸泡,气泡消失后再饮用,严禁直接服用或口含 3.舌下片①含服时间一般控制在5min左右,②含后30min内不宜吃东西或饮水 4.咀嚼片①咀嚼后可用少量温开水送服,②用于中和胃酸时,宜在餐后1~2h服用 5.软膏剂、乳膏剂①对有破损、溃烂、渗出的部位一般不要涂敷,不宜涂敷于口腔、眼结膜 ②尿素,涂后封包角质层含水量可由15%增至50%,药物吸收↑,提高疗效 6.含漱剂①不宜咽下或吞下,对幼儿、恶心、呕吐者暂时不宜含漱, ②含漱后不宜马上饮水和进食,以保持口腔内药物浓度 7.滴眼剂①勿使滴管口触及眼睑或睫毛,以免污染,滴后闭眼1~2min轻按压眼内眦; ②若同时使用2种药液,宜间隔10min ③一般先滴右眼后滴左眼,如左眼病较轻,应先左后右,以免交叉感染 ④连续应用1个月不应再用,白天宜用滴眼剂,临睡前应用眼膏剂 8.眼膏剂超过1个月的眼膏不要再用 9.滴耳剂用手捂热,向后上方使耳道变直,连续用药不超过3天 10.滴鼻剂①适当吸气,使药液尽量达到较深部位,瓶壁不要接触到鼻黏膜 ②滴后保持仰位1min,后坐直,如滴鼻液流入口腔,可将其吐出 ③同时使用几种滴鼻剂时,首先滴用鼻腔黏膜血管收缩剂,再滴入抗菌药物 ④连续用药不超过3天 11.鼻用喷雾剂将尖端塞入一个鼻孔,同时用手堵住另一个鼻孔并闭上嘴,同时慢慢用鼻子吸气,用嘴呼吸,用毕后可用凉开水冲洗喷头 12.栓剂①阴道栓:保持仰卧姿势约20min,给药后1~2h内尽量不排尿,经期停用

②直肠栓:深度距肛门口幼儿约2cm,成人约3cm,用后1-2h内尽量不大便 13.透皮贴剂不宜热敷,皮肤有破损、溃烂、渗出、红肿的部位不要贴敷,不要贴在皮肤的皱褶处、 四肢下端或紧身衣服底下 14.膜剂 15.气雾剂含激素类制剂用温水漱口 16.吸入粉雾剂都保 类 药物:福莫特罗粉/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布地奈德粉吸入剂 勿对喷嘴,喷嘴放在齿间,温水漱口,期用干纸巾擦拭吸嘴的外部准纳 器 药物:舒利迭,为多剂量型;一开、二滑、三呼、四吸、五漱 吸 乐 药物:思力华,属于单剂量吸入器;重复使用至吸完,每月清洁一次 17.缓、控释制剂SR、ER 一般应整片或整丸吞服,严禁嚼碎和击碎分次服用服药时间宜固定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包括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包括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局部器官血流量、组织亲和力、体液PH 和药物理化性质、 体内屏障(如血脑屏障等)。 毛果芸香碱的作用 毛果芸香碱能直接激动 M 胆碱受体。对眼和腺体作用明显,对平滑肌有收缩作 用,有缩曈、降低眼内压和调节痉挛等作用。 吸收后可使汗腺和唾液腺分泌增加。 局部滴眼治疗青光眼, 与括瞳药交替应用治疗虹膜炎, 全身用药仅用于阿托品中 毒等解救。 试述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其应用。 新斯的明为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使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积聚,表现 样作用。 ① 对骨骼肌作用最强,除抑制酶外,尚可直接激动骨骼肌运动终板上 促进运动神 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② 对胃肠和膀胱平滑肌作用较强; ③ 对中枢、眼、腺体、心血管和支气管较弱。 用于重症肌无力、术后腹气胀、尿 潴留、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及解救非去极化性肌松药中毒等。 试述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特异解毒药及其解救机制。 ① M 型胆碱受体阻断药如阿托品;②胆碱酯酶复活药。 阿托品能直接与M 型胆碱受体结合,竞争阻断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起到抗胆碱 作用,迅速解除中毒 M 样症状。也能部分缓解中枢中毒症状。大剂量还阻断神 经节的N1胆碱受体,对抗N1样症状。但不能使被抑制的胆碱酯酶复活,用于 轻度中毒。 胆碱酯酶复活药可与中毒酶结合成复合物, 进一步裂解生成磷酸化解磷定, 由尿 排出,同时使胆碱酯酶游离而恢复活性。 此外与体内游离有机磷酸酯结合成无毒 磷酰化解磷定排出,避免继续中毒发展,从而产生解毒。对神经肌肉接头处 N 样症状明显缓解, 缓解肌震颤及中枢神经症状, 但对体内积聚乙酰胆碱无直接对 抗作用。中、重度中毒须两药合用,提高解毒效果。常需反复用药才能维持治疗 作用。 试述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主要不良反应,过量中毒症状及其解救。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① 缓解内脏平滑肌绞痛;可松弛内脏平滑肌,以胃肠平滑肌绞痛较好,胆和肾绞 痛与哌替啶合用,以增强疗效; M 样和 N N2 受体及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众所周知,文献中所载各种药物的作用及其强度、时间等资料都就是根据实验室或临床研究结果的数据统计所得的均数或其它综合值。医学研究中许多事物现象都呈正态分布。药物作用也不例外,在个体上的表现必然会有差异。其次,任何实验研究或临床研究都就是在某种一定的条件(药物制剂,用药方案,机体状态与环境等)下进行的,如果这些条件有了改变,则个体差异就会更为明显。例如,由于遗传或其它原因(如年龄、疾病等),有的病人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高敏性),有的病人则能耐受较大剂量(耐受性),甚至有人对某些药物可以产生特殊反应(特异质)。所以,在临床用药时必须考虑可能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研究用药的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才能得到良好效果。 影响药物作用的主要因素分为药物、机体状态与环境条件等三个方面。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1、剂量问题一次给药时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比较容易掌握。在连续给药时还须考虑两次给药之间的间隔时间。通常按照在一定时间内给药总剂量不变的原则,两次给药间隔时间长则每次的用药量就较大,而血药浓度的波动也较大。这时就必须注意峰浓度就是否可能超过最低中毒浓度,谷浓度就是否可能低于最低治疗浓度等问题。为了减小血药浓度的波动,可以缩短给药间隔时间。这时必须适当减少每次用药量,以免蓄积中毒。静脉点滴给药时血药浓度的波动最小,但滴入药液的浓度与滴人速度必须经计算后予以控制。在安全性较大的药物,在首剂时可给以适当的“突击剂量”,以便缩短到达血药稳态浓度的时间。 2、药物剂型问题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吸收速率与分布的范围可以不同,从而影响药物起效时间、作用强度与维持时间等。皮下或肌内注射吸收较口服为快,水溶液的吸收又比油溶液或混悬液为快;口服给药时溶液剂型吸收最快,散剂次之,片剂与胶囊等须先崩解,故吸收较慢。一般说来,吸收快的剂型药物血浓度的峰值较高,单位时间内排出也较多,故维持时间较短。吸收太慢则血药峰浓度可能太低而影响疗效。 为了达到不同目的,设计了多种特殊的药物剂型。例如,糖衣片(胶囊)可避免苦味。肠溶片或胶囊可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缓释制剂可使药物缓慢释出,而控释制剂controlled release preparation)能使药物以近似恒速释放,不仅延长药效,且能减少血药浓度的波动。有时还可能有其它优点。例如,微孔膜包衣控释片就是以胃肠道不能溶蚀的多聚物与少量水溶性“微孔物质”

常用药物正确使用方法.

常用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刘皈阳主任药师 疾病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不正确的使用方法会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下降,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病情加重。为保证药物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对病人的伤害,我们介绍一下常用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药物制剂分类方法有多种,可以按形态、分散系统、给药途径、制法等进行分类,其中按给药途径分类与临床使用关系比较密切。常用药物制剂按给药途径分类可分为口服给药、注射给药、皮肤给药和粘膜给药。口服给药因给药方法简单,用药顺应性好,在品种与数量上都列各剂型之首,包括片剂、胶囊剂、口服溶液剂、颗粒剂、丸剂等。注射给药主要包括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等,剂型包括灭菌溶液、乳状液、混悬液、粉针剂等。皮肤给药 包括外用溶液剂、洗剂、软膏剂、搽剂、糊剂、贴剂等。粘膜给药包括滴眼剂、滴鼻剂、舌下片剂、含漱剂、灌肠剂、栓剂、吸入剂、喷雾剂、气雾剂等。 无论医师、护士、药师还是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都应注意药物的剂型,以便发挥药物的最大疗效和安全性。口服给药、粘膜给药和皮肤给药为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以下我们重点介绍这几种给药途径涉及到的剂型的使用方法。 一、口服给药 主要包括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口服溶液、混悬剂等。片剂为最常使用的剂型,片剂又主要分为普通片、咀嚼片、包衣片、口含片、舌下片、缓释控释片、分散片和泡腾片等。我们将对其中常用剂型的使用方法进行介绍。 1、普通片及咀嚼片

普通片剂药片不适宜直接干吞,药片容易附着在食道壁上,造成食道损伤甚至溃疡。正确的服药方法 是取站立位或坐姿,卧床的患者应尽量采取半卧位,先把药片放入口中,然后喝一口水(不宜过多,稍把头上仰(或不仰并做吞咽动作,药片即随水经食管而顺利进入胃内。 送服药物的液体种类及数量对药效也会产生影响。大部分片剂,通常用适量温水送服即可。用水太多会稀释胃液,加速胃排空,反而不利于药物的吸收;用水太少,吞咽的药物容易贴附在食道造成不适感,甚至对食道造成损伤。茶水不适合用作送服液体,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其能与药中的金属离子如钙、铁、铝、钴、铋结合而产生沉淀影响药物的吸收;鞣酸还与四环素类(米诺环素等、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抗菌药物结合,影响抗菌活性,而且这两类抗菌药物会增加茶叶中茶碱的毒性,导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同时有研究表明,有几十种药物会受咖啡的影响而改变药效,其中包括抗抑郁药、雌激素制剂、治疗骨质疏松和甲状腺疾病的药物等。 我们经常饮用的柚子、橙子和苹果汁等饮料也会 极大地影响药物的吸收,不适宜用作送服液体。特别是葡萄柚汁含有多种天然物质,其中的衍生物会抑制代谢酶CYP450一族中的CYP3A的作用,受影响的常用药物主要有用于治疗高血压和防止心脏病发作的β-受体阻滞药(阿替洛尔、塞替洛尔、他林洛尔、某些抗菌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伊曲康唑等。与药物一起服用会抑制或放大药效,从而无法达到应有疗效。 有一些药物可以用牛奶送服,这些药物主要为活菌类药物,如乳酶生、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整肠生、双歧杆菌乳酸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等。同时,一些抗生素,因其有不好的口感或气味,往往难以被儿童接受,可以和牛奶同服,如头孢羟氨苄,阿莫西林等。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第四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药物作用受药物、机体和环境等因素综合影响,可致临床效果因人而异,故需用药个体化以满足用药安全有效。 第一节药物因素 以量效关系为基础,作用部位的药物数量决定起效快慢、作用强度及维持时间,即给药剂量是最基本的影响因素。其他: 一、药物剂型与制剂 同种药物,可因制剂、剂型及具体的用药方式不同,其效应也会有差异。 二、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影响药物吸收的速度与程度,进而影响起效快慢、作用强度及维持时间。 不同给药途径,同一制剂药物作用性质亦可不同。例如: MgSO4口服:导泻、利胆;肌内注射:抗惊厥、降低血压。 三、给药时间 许多药物给药时间或时机有相应要求。可根据: 出现所需效应的时间,如催眠药临睡前口服。 减少影响因素的干扰,如空腹口服免受食物影响吸收。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如胃肠刺激性的药物于餐时或餐后口服。 顺应生物节律,如糖皮质激素类药每日或隔日上午8时一次顿服。 四、长期用药 长期反复用药可引起机体(包括病原体)对药物反应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耐受性、耐药性和依赖性;突然停用可发生停药反应。 耐受性(tolerance):机体在连续多次用药后反应性降低的现象。 耐药性(resistance):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的现象,也称抗药性。 五、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是指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由于药剂学、药动学或药效学的原因,影响药物的效应,使之增强或减弱。 广义= 体内药物相互作用(狭义)+ 体外配伍禁忌 联合用药结果:药物效应增强称为协同(synergism),药物效应减弱称为拮抗(antagonism)。 联合用药目的:疗效协同、不良反应拮抗、耐药性延缓 (一)体外配伍禁忌 药物在体外配伍时,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而降低疗效,甚至产生毒性而影响药物的使用,称为配伍禁忌(incompatibility),属药剂学相互作用。 对策:药物在选用溶媒稀释和制剂混合或混入补液前应查阅药品说明书,查对配伍禁忌。 例如,乳糖酸红霉素先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稀释后,才可进一步稀释于生理盐水,直接用生理盐水溶解易发生沉淀。 (二)体内相互作用 体内药物相互作用:主要指一种药物在体内对另一种药物药动学或药效学的影响,从而使之减效、失效或增效及引起各种不良反应。 1.药动学相互作用 联用的药物,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改变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动态规律,而呈现药效学方面的变化。 1)影响药物的吸收 硫酸亚铁与四环素同时口服,两药在肠道内可形成难溶性的络合物,吸收都减少。 2)影响药物的分布 低结合力药物(A)被竞争同一血浆蛋白的高结合力药物(B)从已与血浆蛋白结合的位点竞争性置换,则: A药:游离型的血药浓度增加,效应增强,甚至产生毒性。 3)影响药物代谢酶的活性 药酶诱导剂(A)与被药酶代谢的药物(B)合用,则B药:代谢加速,作用减弱;t1/2缩短;作用维持时间缩短。 4)影响排泄的相互作用

各药物剂型的正确使用方法

药品各剂型的正确使用方法 1、滴丸主要供口服用,亦可供外用和局部如眼、耳、直肠、阴道等使用。滴丸剂多用于病情急重者,如冠心病、心绞痛、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服用滴丸时:①仔细看好药物的服法,剂量不能过大:②宜以少量温开水送服,有些可直接含于舌下;③滴丸在保存中不宜受热。 2、泡腾片剂泡腾片应用时宜注意:①供口服的泡腾片一般宜用100-150ml 凉开水或温水侵泡,可迅速崩解和释放药物,应待完全溶解或气泡消失后再饮用; ②不应让幼儿自行服用;③严禁直接服用或口含;④药液中有不溶物、沉淀、絮状物不宜服用。 3、舌下片舌下片应用时宜注意:①给药时宜迅速,含服时把药片放于舌下;②含服时间一般控制在5min左右,以保证药物充分吸收;③不要咀嚼或吞咽药物,不要吸烟、进食、嚼口香糖,保持安静,不宜多说话;④含后30min 内不宜吃东西或饮水。 4、咀嚼片咀嚼片常用于维生素类、解热类和治疗胃部疾病的氢氧化铝、硫糖铝、三硅酸镁等制剂。服用时宜注意:①在口腔内的咀嚼时间宜充分,如氢氧化铝片,咀嚼后进入胃中很快地在胃壁上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减轻胃内容物对胃壁溃疡的刺激;如酵母片,因其含有粘性物质较多,如不嚼碎易在胃内形成粘性团块,影响药物的作用;②咀嚼后可用少量温开水送服;③用于中和胃酸时,宜在餐后1-2h服用。 5、软膏剂、乳膏剂应用软膏剂和乳膏剂时宜注意:①涂敷前将皮肤清洗干净;②对有破损、溃烂、渗出的部位一般不要涂敷。如急性湿疹,在渗出期采用湿敷方法可收到显著的疗效,若用软膏反可使炎症加剧、渗出增加。对急性无渗出性糜烂则宜用粉剂或软膏剂;③涂布部位有烧灼或瘙痒、发红、肿胀、出疹等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④部分药物,如尿素,涂后采用封包(即用塑料膜、脚步包裹皮肤)可显著地提高角质层的含水量,封包条件下的角质层含水量可由15%增至50%,增加药物的吸收,亦可提高疗效;⑤涂敷后轻轻按摩可提高疗效;⑥不宜涂敷于口腔、眼结膜。 6、含潄剂含潄剂多为水溶液,使用时宜注意:①含潄剂中的成分多为消毒防腐药,含漱时不宜咽下或吞下;②对幼儿、恶心、呕吐者暂时不宜含漱;③按说明书的要求稀释浓溶液;④含漱后不宜马上饮水和进食,以保持口腔内药物浓度。 7、滴眼剂使用滴眼剂时,宜注意:①清洁双手,将头部后仰,眼向上望,用食指轻轻将下眼睑拉开成一钩袋状;②将药液从眼角侧滴入眼袋内,一次滴1-2滴。滴药时应距眼睑2-cm,勿使滴管口触及眼睑或睫毛,以免污染;③滴后轻轻闭眼1-2min,用药棉或纸巾擦拭流溢在眼外的药液;④用手指轻轻按压眼内眦,以防药液分流降低眼内局部药物浓度及药液经鼻泪管流入口腔而引起不适; ⑤若同时使用2种药液,宜间隔10min。⑥若滴入阿托品、氢溴酸毒扁豆碱、硝酸毛果芸香碱等有毒性的药液,滴后应用棉球压迫泪囊区2-3min,以免药液经泪道流入泪囊和鼻腔,经粘膜吸收后引起中毒反应,对儿童用药时尤应注意;⑦一般先滴右眼后滴左眼,以免用错药,如左眼病较轻,应先左后右,以免交叉感染。角膜有溃疡或眼部有外伤、眼球手术后,滴药后不可压迫眼球,也不可拉高上眼睑,最好使用一次性滴眼剂;⑧如眼内分泌物过多,应先清理分泌物,再滴入或涂敷,否则会影响疗效;⑨滴眼剂不宜多次打开使用,连续应用1个月不应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制剂篇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药剂篇 药物的整个吸收由一系列不同的速度过程组成。对于柜体口服速释剂型,速度过程包括:1、药物崩解和溶出,2、药物在生理环境下的溶剂,3、跨膜吸收进入人体循环。在药物的崩解、溶解和吸收过程中,药物到达循环系统的额速度是由该系列中最慢的一步决定的,最慢的一步被称为限速步骤。 为输送具有期望的生物利用度的活性药物,在药品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包括:1、药物的剂型;2、药品中辅料的特性;3、药物分子的理化性质;4、药物的给药途径。本文重点介绍药物分子的理化性质和辅料的特性。 一、药物分子的理化性质 1、PKa与pH 药物分子进入人体后,在不同的pH下溶解度不同。不同程度的离子化的程度会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离子化程度取决于药物本身的pKa和溶液的pH。碱性药物更容易在酸性条件中溶解,形成可溶性盐,进入小肠中由于pH的升高,有可能溶解性降低或析出。相反酸吸性药物在小肠pH较高的情况下易溶解。溶解度-pH关系可以粗略的估计药物在胃肠道溶解的完全程度。加入酸性或者碱性辅料有助于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PH还与药物的稳定性有关。PH-稳定性关系是药物降解反应速度常数对pH值作图。如果药物在酸碱作用下发生分解,那么药物在胃肠道中可能也会发生分解,影响药物的吸收。 2、粒径 粒径的减小可显著增加药物分子的有效表面积。因为溶解发生在药物的表面,表面积越大,溶解速率越快。粒子的几何形状同样影响表面积。对于水溶性低的药物,粒径的大小和分布及其重要,影响药物的吸收利用度。 3、晶型 不同的晶型溶解度、密度、硬度和可压缩性可能不同,因此会影响生物利用度等。一般情况下,具有最低自由能的晶型是最稳定的形态。但药物以不定形体存在时,一般会比刚性结构存在的晶型溶解快。一些多形体是亚稳定,一定时间后可转变成稳态。晶型的改变会在药品的生产中引起问题如裂片或妨碍压片。 4、亲酯性 药物分子必须具有合适的亲酯性才能穿过肠上皮细胞在内的大多数细胞膜的酯质分子层,因此亲酯性药物分子具有良好的吸收。对于弱酸或者弱碱性药物,还碧玺考虑药物主要呈非解离型和解离性的pH范围。基于pH-非配理论,中性分子可以通过被动扩散痛经跨过细胞膜,更易扩散,因此更易被吸收。

临床药物治疗学——疾病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临床药物治疗学——疾病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疾病一方面可使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发生变化,导致药动学改变; 另一方面会使某些组织器官的受体数目和功能发生变化,改变机体对相应药物的敏感性,增强药物不良反应甚至是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导致药效学的改变。 一、肝脏疾病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一)药动学的影响 1.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首过效应减少——生物利用度提高——血药浓度上升; 如:水杨酸类、利多卡因、氯丙嗪、吗啡、哌替啶、丙氧酚、喷他佐辛、哌甲酯、异丙肾上腺素、可乐定、维拉帕米、普萘洛尔、阿普洛尔、氯美噻唑等。 2.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一方面:肝功能降低——血中蛋白少——结合型药物减少——游离型药物增加; 另一方面:血药浓度降低——不利于满足菌血症或败血症的患者必须在血液中发挥药物杀菌或抑菌作用的治疗要求。 3.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影响药物在肝脏代谢的因素很多,如肝药酶活性、肝血流量、有效肝细胞总数、门脉血液的分流、胆道的通畅与否、肝细胞对药物的摄取和排泄功能等,其中以肝药酶活性和肝血流量的影响较为明显。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肝脏内微粒体酶合成减少,细胞色素P450含量降低可减慢许多药物的代谢,一般均使药物清除半衰期增加。 4.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肝脏疾病、胆道阻塞或肺部疾患所致的肝缺氧,将阻碍药物经胆汁排泄,致血浆内药物总浓度升高。 如:红霉素、利福平、四环素、地高辛、螺内酯及甾体激素等。 肝脏疾病可使其他组织的药物受体数目和敏感性发生改变,这属于对以下哪方面的影响 A.药物排泄 B.药物吸收 C.药物分布 D.药物代谢 E.药效学 『正确答案』E 肝脏疾病可使药物清除半衰期增加,属于对以下哪方面的影响 A.药效学 B.药物吸收 C.药物分布 D.药物排泄 E.药物代谢 『正确答案』E (二)药效学的影响 肝脏疾病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有两方面: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93962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众所周知,文献中所载各种药物的作用及其强度、时间等资料都是根据实验室或临床研究结果的数据统计所得的均数或其它综合值。医学研究中许多事物现象都呈正态分布。药物作用也不例外,在个体上的表现必然会有差异。其次,任何实验研究或临床研究都是在某种一定的条件(药物制剂,用药方案,机体状态和环境等)下进行的,如果这些条件有了改变,则个体差异就会更为明显。例如,由于遗传或其它原因(如年龄、疾病等),有的病人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高敏性),有的病人则能耐受较大剂量(耐受性),甚至有人对某些药物可以产生特殊反应(特异质)。所以,在临床用药时必须考虑可能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研究用药的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才能得到良好效果。 影响药物作用的主要因素分为药物、机体状态和环境条件等三个方面。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1.剂量问题一次给药时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比较容易掌握。在连续给药时还须考虑两次给药之间的间隔时间。通常按照在一定时间内给药总剂量不变的原则,两次给药间隔时间长则每次的用药量就较大,而血药浓度的波动也较大。这时就必须注意峰浓度是否可能超过最低中毒浓度,谷浓度是否可能低于最低治疗浓度等问题。为了减小血药浓度的波动,可以缩短给药间隔时间。这时必须适当减少每次用药量,以免蓄积中毒。静脉点滴给药时血药浓度的波动最小,但滴入药液的浓度和滴人速度必须经计算后予以控制。在安全性较大的药物,在首剂时可给以适当的“突击剂量”,以便缩短到达血药稳态浓度的时间。 2.药物剂型问题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吸收速率和分布的范围可以不同,从而影响药物起效时间、作用强度和维持时间等。皮下或肌内注射吸收较口服为快,水溶液的吸收又比油溶液或混悬液为快;口服给药时溶液剂型吸收最快,散剂次之,片剂和胶囊等须先崩解,故吸收较慢。一般说来,吸收快的剂型药物血浓度的峰值较高,单位时间内排出也较多,故维持时间较短。吸收太慢则血药峰浓度可能太低而影响疗效。 为了达到不同目的,设计了多种特殊的药物剂型。例如,糖衣片(胶囊)可避免苦味。肠溶片或胶囊可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缓释制剂可使药物缓慢释出,而控释制剂controlled release preparation)能使药物以近似恒速释放,不仅延长药效,且能减少血药浓度的波动。有时还可能有其它优点。例如,微孔膜包衣控释片是以胃肠道不能溶蚀的多聚物和少量水溶性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复习课程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众所周知,文献中所载各种药物的作用及其强度、时间等资料都是根据实验室或临床研究结果的数据统计所得的均数或其它综合值。医学研究中许多事物现象都呈正态分布。药物作用也不例外,在个体上的表现必然会有差异。其次,任何实验研究或临床研究都是在某种一定的条件(药物制剂,用药方案,机体状态和环境等)下进行的,如果这些条件有了改变,则个体差异就会更为明显。例如,由于遗传或其它原因(如年龄、疾病等),有的病人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高敏性),有的病人则能耐受较大剂量(耐受性),甚至有人对某些药物可以产生特殊反应(特异质)。所以,在临床用药时必须考虑可能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研究用药的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才能得到良好效果。 影响药物作用的主要因素分为药物、机体状态和环境条件等三个方面。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1.剂量问题一次给药时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比较容易掌握。在连续给药时还须考虑两次给药之间的间隔时间。通常按照在一定时间内给药总剂量不变的原则,两次给药间隔时间长则每次的用药量就较大,而血药浓度的波动也较大。这时就必须注意峰浓度是否可能超过最低中毒浓度,谷浓度是否可能低于最低治疗浓度等问题。为了减小血药浓度的波动,可以缩短给药间隔时间。这时必须适当减少每次用药量,以免蓄积中毒。静脉点滴给药时血药浓度的波动最小,但滴入药液的浓度和滴人速度必须经计算后予以控制。在安全性较大的药物,在首剂时可给以适当的“突击剂量”,以便缩短到达血药稳态浓度的时间。 2.药物剂型问题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吸收速率和分布的范围可以不同,从而影响药物起效时间、作用强度和维持时间等。皮下或肌内注射吸收较口服为快,水溶液的吸收又比油溶液或混悬液为快;口服给药时溶液剂型吸收最快,散剂次之,片剂和胶囊等须先崩解,故吸收较慢。一般说来,吸收快的剂型药物血浓度的峰值较高,单位时间内排出也较多,故维持时间较短。吸收太慢则血药峰浓度可能太低而影响疗效。 为了达到不同目的,设计了多种特殊的药物剂型。例如,糖衣片(胶囊)可避免苦味。肠溶片或胶囊可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缓释制剂可使药物缓慢释出,而控释制剂controlled release preparation)能使药物以近似恒速释放,不仅延长药效,且能减少血药浓度的波

(推荐)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剂型因素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剂型因素 1、 给药系统结构的影响 TDDS 的结构可以分为膜控释型和骨架型两大类。即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膜控释型TDDS (membrane-moderated type TDDS )是通过控释膜控制(减少)药物释放。该系统的基本构造如下图所示, 药物贮库 防粘层 膜控释型的经皮给药系统示意图 主要由无 渗透性的被衬层、药物贮库、控释膜和黏胶层四部分组成,在黏胶层外还有便于贮存和运输的防粘层。 背衬层 通常以铝箔或不透性聚合物材料制备,要求无渗透性、易于与控释膜符合,被衬便于印刷商标、药名和剂量等文字。 药物贮库 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制备,例如将药物分散在聚异丁烯压敏胶中涂布而成,也可以混悬在膜不渗透的黏稠流体如硅油或半固体软膏基质中。 控释膜 由聚合物材料加工而成的微孔膜或无孔膜,例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是较常用的一种膜材。 粘附层 可以运用各种压敏胶,如硅橡胶类、丙烯酸类或聚异丁烯类。

膜控释型TDDS 的释药速度与聚合物的结构、膜孔的大小、组成、药物在其中的渗透系数、膜的厚度以及黏胶层的组成及厚度有关,例如Transderm-Nitro 和 Transderm-Scop ,Cataores-TTS 均是膜控释的TDDS ,这类系统的释药速率可以用下式表示: r m a 1/1/AC dQ dt ρρ=+ 式中,A 为释药面积;Q 为释药量;C r 是药库中药物浓度;ρm 和ρa 分别是药物在黏胶层和控释膜中的渗透系数,其中: m/r m m m a /m a a a K D h K D h ρρ= = K m/r 和K a/m 分别是药库/膜和膜/黏胶层界面的分配系数;D m 、D a 分别是膜及黏胶层内 药物的扩散系数;h m 、h a 分别是膜厚度和胶层厚度。若黏胶层中药物的渗透系数a m ρρ?则: r m a r m 1/1/1/AC dQ dt AC dQ dt ρρρ= ?=+ 当a ρ不能忽略时则有: a m r m/r a/m m a a m m/r a/m AK K D D C dQ dt K D h K D h = + 硝酸甘油、雌二醇、东莨菪碱等都是按该类型制备的TDDS ,这些制剂的一般生产流程如下图: 混合 药物贮库 TDS 成品

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第四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一、A,型题 1.对同一药物来讲,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作用越强 B.对不同个体来说,用量相同,作用不一定相同 C.用于妇女时效应可能与男人有别 D.成人应用时,年龄越大,用量应越大 E.小儿应用时,体重越重,用量应越大 2.作用产生最快的给药途径是( ) A.直肠给药 B.肌注 C.舌下给药 D.静注 E.口服 3.下述给药途径一般药物吸收快慢的顺序是( ) A.静脉>吸入>舌下>皮下>肌内注射>直肠给药>口服>皮肤给药 B.吸A>静脉>舌下>皮下>肌内注射>直肠给药-口服>皮肤给药 C.吸入>静脉>舌下>肌内注射>皮下>直肠给药>口服>皮肤给药 D.静脉>吸入>舌下>肌内注射>皮下>直肠给药>口服>皮肤给药 E.静脉>肌内注射>舌下>吸入>皮-F>直肠给药>口服>皮肤给药 4.少数患者应用小剂量药物就产生较强的药理作用,甚至引起中毒,称为( ) A.习惯性 B.后天耐受性 C.成瘾性 D.选择性 E.高敏性 5.药物效应的个体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机体因素 D.疾病因素 E.剂量因素 6.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丕包括( ) A.药物的理化性质 B.吸收环境 C.体液的pH D.血一脑屏障 E.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 7.连续用药使敏感性下降称为( ) A.抗药性 B.耐受性 C.耐药性 D.成瘾性 E.反跳现象 8.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应( ) A.空腹服B.饭前服 C.饭后服 D.睡前服E.定时服 9.催眠药应在( ) A.空腹服 B.饭前服 C.饭后服 D.睡前服 E.定时服 10.气体、易挥发的药物或气雾剂适宜( ) A.直肠给药 B.舌下给药 C.吸人给药 D.鼻腔给药 E.口服给药

特殊剂型药品的正确使用

众所周知,药物需根据治疗需要制备成不同的剂型供临床使用,相较于应用广 泛的片剂、胶囊剂等普通剂型,各种特殊剂型如泡腾片、舌下片、栓剂、喷雾剂、透皮贴剂等进一步满足了不同用药人群的用药需求,在充分发挥药效的前 提下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用药适宜性、降低了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不同的药物剂型也有着不同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使用方式会影响药物疗效, 增加药品毒副作用的风险。我们在临床用药中,要充分掌握各剂型的正确使用 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合理用药。 1.滴丸:多用于病情急重者,如冠心病、心绞痛、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等。主要供 口服,亦可供外用和局部如眼、耳、鼻、直肠、阴道等使用。服用滴丸时,应仔细看 好药物的服法,剂量不能过大,宜以少量温开水送服,有些可直接含于舌下。滴丸在 保存中不宜受热。 2.泡腾片:(1)供口服的泡腾片一般宜用100-150ml凉开水或温水浸泡,可迅速崩解和释放药物,应待完全溶解或气泡消失后再饮用。(2)不应让幼儿自行服用。(3) 严禁直接服用或口含。(4)药液中有不溶物、沉淀、絮状物时不宜服用。 3.舌下片:(1)给药时宜迅速,含服时把药片放于舌下。(2)含服时间一般控制在 5min左右,以保证药物充分吸收。(3)不能用舌头在嘴中移动舌下片以加速其溶解,不要咀嚼或吞咽药物,不要吸烟、进食、嚼口香糖,保持安静,不宜多说话。(4)含后30min内不宜吃东西或饮水。 4.咀嚼片:咀嚼片常用于维生素类、解热药和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1)在口腔内的咀嚼时间宜充分。(2)咀嚼后可用少量温开水送服。(3)用于中和胃酸时,宜在餐 后1-2h服用。 5.软膏剂、乳膏剂:(1)涂敷前将皮肤清洗干净。(2)对有破损、溃烂、渗出的部 位一般不要涂敷。(3)涂布部位有烧灼或瘙痒、发红、肿胀、出疹等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4)部分药物,如尿素,涂后采用封包可显著提高角质层的含水量,封包条件下的角质层含水量可由15%增至50%,增加药物的吸收,亦可提高疗效。(5)涂敷后轻轻按摩可提高疗效。(6)不宜涂敷于口腔、眼结膜。 6.含漱剂:(1)含漱剂中的成分多为消毒防腐药,含漱时不宜咽下或吞下。(2)对 幼儿、恶心、呕吐者暂时不宜含漱。(3)按说明书的要求稀释浓溶液。(4)含漱后 不宜马上饮水和进食,以保持口腔内药物浓度。 7.滴眼剂:使用步骤:(1)清洁双手,将头部后仰,眼向上望,用食指轻轻将下眼睑拉开成一钩袋状;(2)将药液从眼角侧滴入眼袋内,一次滴1-2滴,滴药时应距眼睑2-3cm,勿使滴管口触及眼睑或睫毛,以免污染。(3)滴后轻轻闭眼1-2min,用药棉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实验报告 课程:机能学实验系级班 姓名:学号: 组员: 实验原理 1,硫酸镁不同给药途径,药理作用不同:口服,泻下、利胆;注射,松弛平滑肌,肌肉松弛,降压;外敷,消炎祛肿。 2,氯丙嗪广泛引起中枢抑制,抑制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及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不同剂型对氯丙嗪的吸收效果不同。 3,钙离子对钠通道有屏蔽作用,可降低心肌兴奋性和传导性,快速注射钙离子使血钙浓度升高导致房室传导阻滞、心脏骤停等。而慢速注射可由血液稀释,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弱。4,尼克刹米可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或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过量导致中枢兴奋及惊厥。 5,胰岛素是机体唯一降血糖的激素。机体血糖突然降低会导致脑缺氧,产生心悸、出汗、、动物发生惊厥、抽搐等现象。可用葡萄糖解救。 【实验目的】 1.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2.比较不同剂型、剂量、给药速度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3.观察胰岛素的降低血糖作用,胰岛素惊厥的表现并掌握其解救方法。 【实验动物】

动物:小白鼠 药品:10%硫酸镁、墨汁生理盐水0.1%氯丙嗪水溶液0.1%氯丙嗪阿拉伯胶溶液(含10%阿拉伯胶溶液)1% CaCl2 溶液 1.25%尼可刹米溶液5%尼可刹米溶液10%尼可刹米溶液40U/ml胰岛素溶液、50%葡萄糖 器材:注射器(1ml 5ml 10ml 20ml) 小鼠笼、天平、大镊子、小鼠灌胃器大烧杯剪刀 【实验步骤】 一、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1)称量体重,将小鼠分为1,2,3三组,每组1只. (2)1号小鼠腹腔注射0.3ml/10g的硫酸镁溶液,2号小鼠灌胃0.3ml/10g硫酸镁墨汁溶液,3号小鼠灌胃0.3ml/10g生理盐水溶液。观察现象 二、不同剂型、剂量、给药速度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1.不同剂型 1)称量体重,将小鼠分为甲、乙两组,每组两只。 2)甲组小鼠皮下注射0.2ml/10g的0.1%的氯丙嗪水溶液,乙组小鼠皮下注射0.2ml/10g 的0.1%的氯丙嗪阿拉伯胶溶液,观察并记录小鼠入睡的时间。 2.不同给药速度 1)称量体重,将小鼠分为1#、2#两组,每组一只。 2)1#小鼠尾静脉注射0.25ml/10g的1%Cacl溶液,10s注射完,2#小鼠尾静脉注射 0.25ml/10g的1%Cacl溶液,3min注射完,观察小记录鼠生存情况。 3.不同剂量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实验报告 1.课程名称: 动物机能学实验 2.实验名称: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3.实验目的、要求 观察和了解不同剂型、剂量、给药途径及种数差异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4.实验原理 1.不同剂型能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和血药浓度,从而影响药物的作用;剂量主要影响渗透压。 2.不同种类的动物,由于其解剖构造、生理机能和生化反应的不同,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 3.同一药物由于给药途径的不同,可影响药物吸收的速度与药物剂量的大小,有的甚至还可影响药物作用的 性质。 5.实验材料 ⑴.实验动物: 小白鼠、家兔、鸡 ⑵.实验器械: 台秤、毛剪、注射器【1.0ml】、针头【4、5、6、7号】、粗天平、小鼠胃管、中烧杯、酒精棉 ⑶.实验药品: 1∶10,000硝酸士的宁溶液、1∶10,000硝酸士的宁阿拉伯胶溶液、生理盐水、 1∶20,000硝酸士的宁溶液、10%NaCl、5%MgSO4 6.实验步骤、原始数据记录、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Ⅰ:剂型与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⑴.实验步骤 1.给药:取体重相近的小白鼠三只,称好后做好标记,分别由ip1∶10,000硝酸士的宁溶液、1∶10,000 硝酸士的宁阿拉伯胶溶液和1∶20,000硝酸士的宁溶液0.2ml/10g,然后分别放入倒置的烧杯中。 2.观察:观察三只小白鼠给药后的反应和惊厥发生的时间、强度及死亡时间。 ⑵.原始数据记录及实验结果 ⑶.分析 士的宁属于脊髓兴奋药,能选择性地提高脊髓兴奋性。治疗剂量的士的宁可以增强脊髓反射的应激性,缩短脊髓反射时间,神经冲动易传导,骨骼肌张力增加。中毒剂量的士的宁对中枢神经系统所有部位均有兴奋作用,可使全身骨骼肌同时挛缩,发生强直型惊厥。 士的宁的作用机理:士的宁与甘氨酸受体结合,竞争性阻断脊髓润沼细胞【Renshaw cell】释放的突触后抑制性递质甘氨酸,从而阻断了润沼细胞的返回抑制和交叉抑制功能,即通过解除抑制起到兴奋作用,表现为神经元的兴奋过度扩张,肌肉紧张度过高,伸肌与屈肌不协调,使个骨骼肌强直型收缩。 从实验结果可知,1∶10,000硝酸士的宁已达到小鼠的中毒剂量,1∶20,000硝酸士的宁作用不明显,可能是由于未达到小鼠有效作用剂量所致。 阿拉伯胶是一种增稠剂,是一种分子量为20万~30万的高分子聚合物,其与士的宁溶液混合后,可有效提高溶液的黏度,从而士的宁与受体结合的机率与速度均受明显影响,降低了药物的吸收速度,故腹腔注射此药的小白鼠较腹腔注射1∶10,000硝酸士的宁的小鼠晚出现生理反应。

药理学实验(一)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一)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尼可刹米对小鼠作用的差异 原理:影响药物的因素有药物的给药剂量,当药物的剂量增加,药物的效应也随之增加。但这一效应的增加不是无限制的,当增加到一定的程度时,药物的效应恒定在一定的水平,而当药物剂量过大时,可致中毒或死亡。 材料:器材:电子天平、1ml注射器 药品:2.5%尼可刹米溶液 动物:小白鼠3只

方法:取小鼠3只,标记,称重,随机分为 3组,各鼠均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尼可刹米溶液(1#:2.5%尼可刹米溶液0.15ml/10g;2#:2.5%尼可刹米溶液0.1ml/10g;3#:2.5%尼可刹米溶液0.05ml/10g),观察潜伏期、给药前后的表现,并仔细记录观察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注意:1、小鼠对尼可刹米可能出现的反应,按由轻到重程度有:活动增加,呼吸急促,反射亢进,震颤,惊厥,死亡等。 2、比较各鼠表现出来的药物反应的严重程度和发生快慢。

思考:本实验结果对药理实验和临床用药有何启示? (二)安定抗尼可刹米惊厥的作用 目的:观察安定对尼可刹米中毒动物的解救作用 原理:安定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的作用,可清除病理性中枢兴奋状态。 材料:器材:电子天平、0.5ml注射器、1ml注射器、大烧杯 药品:2.5%尼可刹米溶液、0.5%安定溶液、生理盐水 动物:小白鼠2只

方法:取小鼠2只,标记,称重,随机分为2组。1#腹腔注射0.5%安定溶液0.05ml/10g,2#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然后各鼠均腹腔注射 2.5%尼可刹米溶液0.1ml/10g,观察两鼠给药前后的表现,并仔细记录观察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注意:使用剂量的准确性 思考:安定为什么能解救尼可刹米所致的惊厥? (三)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硫酸镁作用的影响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包括教学内容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包括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局部器官血流量、组织亲和力、体液PH和药物理化性质、体内屏障(如血脑屏障等)。 毛果芸香碱的作用 毛果芸香碱能直接激动M胆碱受体。对眼和腺体作用明显,对平滑肌有收缩作用,有缩曈、降低眼内压和调节痉挛等作用。吸收后可使汗腺和唾液腺分泌增加。局部滴眼治疗青光眼,与括瞳药交替应用治疗虹膜炎,全身用药仅用于阿托品中毒等解救。 试述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其应用。 新斯的明为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使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积聚,表现M样和N 样作用。 ①对骨骼肌作用最强,除抑制酶外,尚可直接激动骨骼肌运动终板上N2受体及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②对胃肠和膀胱平滑肌作用较强; ③对中枢﹑眼﹑腺体﹑心血管和支气管较弱。用于重症肌无力﹑术后腹气胀﹑尿潴留﹑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及解救非去极化性肌松药中毒等。 试述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特异解毒药及其解救机制。 ①M型胆碱受体阻断药如阿托品;②胆碱酯酶复活药。 阿托品能直接与M型胆碱受体结合,竞争阻断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起到抗胆碱作用,迅速解除中毒M样症状。也能部分缓解中枢中毒症状。大剂量还阻断神经节的N1胆碱受体,对抗N1样症状。但不能使被抑制的胆碱酯酶复活,用于轻度中毒。 胆碱酯酶复活药可与中毒酶结合成复合物,进一步裂解生成磷酸化解磷定,由尿排出,同时使胆碱酯酶游离而恢复活性。此外与体内游离有机磷酸酯结合成无毒磷酰化解磷定排出,避免继续中毒发展,从而产生解毒。对神经肌肉接头处N 样症状明显缓解,缓解肌震颤及中枢神经症状,但对体内积聚乙酰胆碱无直接对

抗作用。中﹑重度中毒须两药合用,提高解毒效果。常需反复用药才能维持治疗作用。 试述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主要不良反应,过量中毒症状及其解救。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①缓解内脏平滑肌绞痛;可松弛内脏平滑肌,以胃肠平滑肌绞痛较好,胆和肾绞痛与哌替啶合用,以增强疗效; ②麻醉前给药: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防止呼吸道阻塞等,也可用于严重盗汗及流涎; ③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可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用于窦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及锑剂中毒引起心律失常等; ④感染性休克:大剂量可解除小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 ⑤眼科应用:与缩瞳药交替使用治疗虹膜睫状体炎,扩瞳作用以检查眼底,调节麻痹用于验光配镜; ⑥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阿托品以M受体阻断可缓解中毒M样症状和中枢症状;轻度中毒可单用,中和重度中毒与胆碱酯酶复活药合用。 【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阿托品因作用广泛,需用某一作用,其他就成为副作用,常见有口干、视力模糊、心悸、皮肤干燥、潮红、排尿困难、便秘等。过量中毒出现中枢兴奋、高热、言语不清、烦躁不安、呼吸加深加快、谵妄、幻觉、惊厥等,严重时由兴奋转入抑制、昏迷和呼吸麻痹致死。 解救措施如口服中毒需洗胃,排出胃内药物。外周中毒症状可给予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或毒扁豆碱等,但因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而应用阿托品过量时,不能用新期的明和毒扁豆碱等抗胆碱酯酶药等。中枢兴奋症状可用适量地西泮对抗。 试述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及应用 【药理作用】

疾病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练习题

疾病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一、A1 1、肝功能不全病人的选药原则 A、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 B、合用肝药酶诱导剂 C、选用代谢物经肾脏排泄的药物 D、选用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 E、选用以原形经肾脏直接排泄的药物 2、在所有药物性肝病中仅次于抗生素的药物类别是 A、抗高血压药物 B、性激素 C、化学抗菌药 D、皮质激素 E、维生素 3、当肝功能不全时,肝药酶活性降低,此时 A、药物清除率下降,半衰期缩短 B、药物清除率上升,半衰期缩短 C、药物清除率下降,半衰期不变 D、药物代谢减慢,清除率上升 E、药物代谢减慢,半衰期延长 4、影响药物在肝脏代谢的因素中最明显的是 A、肝药酶活性 B、有效肝细胞总数 C、门脉血液的分流 D、胆道的通畅与否 E、肝细胞对药物的摄取 5、肝功能不全时对药动学的影响错误的是 A、首过效应降低 B、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 C、生物利用度降低 D、代谢减少 E、胆汁排泄减少 6、下列需要肝脏活化产生活性,所以肝病时药效降低的是 A、可的松 B、利多卡因 C、普萘洛尔 D、苯巴比妥 E、泼尼松龙 7、在所有药物性肝病中,致病率最高的是 A、抗真菌药

B、抗肿瘤药 C、抗生素 D、抗高血压药 E、利尿药 8、某男性患者,肝病史3年,服用下列哪种药物会比健康人药效降低 A、维生素D3 B、氨苄西林 C、地西泮 D、氨茶碱 E、甲苯磺丁脲 9、肝脏疾病可使药物清除半衰期增加,属于对以下哪方面的影响 A、药效学 B、药物吸收 C、药物分布 D、药物代谢 E、药物排泄 10、肝脏疾病可阻碍药物经胆汁排泄,属于对以下哪方面的影响 A、药效学 B、药物吸收 C、药物分布 D、药物代谢 E、药物排泄 11、肝脏疾病可使其他组织的药物受体数目和敏感性发生改变,这属于对以下哪方面的影响 A、药效学 B、药物吸收 C、药物分布 D、药物代谢 E、药物排泄 12、以下不属于由肝脏灭活的药物是 A、甲苯磺丁脲 B、可的松 C、地西泮 D、泼尼松龙 E、苯巴比妥 13、肾衰竭时仍可使用常用剂量的药物是 A、司可巴比妥 B、阿米卡星 C、氯霉素 D、别嘌醇 E、硝普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