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企业的诚信问题研究

我国企业的诚信问题研究

我国企业的诚信问题研究
我国企业的诚信问题研究

论文题目:我国企业的诚信问题研究

——以食品企业为例

摘要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基础核心,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经济交往还是人伦交往,“以诚相待,信守承诺”已是人们遵循的不二法则。然而,我国一部分企业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社会效益,导致的失信行为已经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而且对强企业的长远战略发展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企业诚信的缺失将制约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而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鉴于此,本文以中国食品企业诚信问题为研究对象,从企业诚信的内涵、诚信缺失的原因、诚信缺失的危害及解决对策方面入手,对该论题进行研究。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企业诚信建设作为构建企业文化和规范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引领企业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同时企业的社会责任也要求企业诚信建设的全面提高。因此,本文的研究,对加强企业诚信建设,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开拓企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新思路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诚信企业诚信诚信危机解决途径

引言

“民以食为天”,民众的生活离不开食品,食品的安全与否关系民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最基本的道德和责任是对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负责。恰恰是在这方面出现的问题相当多,反映了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的许多个人和企业无良心、无道德、无责任,唯利是图,折射出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诚信危机的一个侧面。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企业运行是否良好直接影响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虽然,随着一系列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出台,例如《公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对企业的诚信监督也提高了一个高度,使企业的经营业逐步走向正轨。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顾名思义就是诚实守信。企业作为经济运行过程中最重要的微观经济主体,其诚信状况不仅直接关系着自身的信誉度,也影响到社会整体的诚信建设。企业诚信蕴藏着多元化的内涵,也是企业长久发展核心竞争力。

一、诚信的内涵

(一)、诚信的定义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概述:诚信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在过去或是现在,诚信对于建设人类社会文明都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为你一一阐释。

诚信,人人必备,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了他讲文明,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它的存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讲诚信. 诚信是立人之本;诚信是齐家之道;诚信是为政之法;诚信是经商之魂;诚信是心灵良药。

诚信是一种道德观念。作为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必须把诚信作为基本的道德操守,遵循“游戏规则”,以诚为本,打造企业品牌。

诚信是一种价值标准。东方人身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讲究“言必行,行必果”,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必须形成诚信的价值观,诚信为荣,失信为耻。

诚信是一种行为准则。它使企业在行动中时刻受到约束,要求企业为自己的承诺付出努力,在诚信与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共赢。

诚信是一种社会责任。著名管理学家克拉伦斯.沃尔顿说:“企业经理人应该用一种全局观念来看待企业的责任。因为在这种观点之下,

企业被看成是讲信用、讲商誉、讲道德的组织而不是赚钱的机器。”呵见诚信是一种信守承诺的社会责任感。

诚信是一种经营理念。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要把诚信渗透到企业的每一环节,在对待客户、维系交易等方面以诚信把关,树立“诚信经营、用户至上”的指导思想。

诚信是一种法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企业作为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必须将诚信作为一项基本义务严格履行。

(二)、诚信的多维度内涵

在不同领域,诚信的内涵是不同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经济领域的契约诚信、道德领域的伦理诚信以及社会生活领域的心理诚信。

第一,经济领域的契约诚信

市场经济的建立使传统社会的交往模式逐步改变,尤其是主体之间的经济交往范围迅速扩大,“口头承诺”的强大力量和强势地位已经弱化,渴求一种新的经济交往模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此时,契约诚信就成为人们交往的一种新的有效形式。这种契约诚信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契约诚信仅仅是指经济合同,小到企业之间的供货合同、采购合同、赊销合同、劳务合同等,大到两国之间的债务合同、项目合作开放合同、国与国之间的借贷合同等都属于狭义契约诚信范畴;广义的契约诚信不需要双方签订或立约,它是由

社会习俗、道德规范、制度准则等加以规定的,如遵守法规制度、赡养父母、抚养子女等。

第二,道德领域中的伦理诚信

道德领域的诚信体现的是一种伦理诚信,它是衡量人们道德水平的准则,是判断人们道德与否的标准。从伦理范畴上讲,“诚”,是真诚、真实,不欺骗、不作假;“信”,是指诚实无欺,兑现承诺,履行合约。在我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中,“诚”是价值判断的本源,即诚是一切道德原则和道德行为的根本与评价标准。“诚“更多的是指主体的自我修养以及由此形成的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与道德境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个性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日益增强,人员的流动性逐渐增大,陌生人之间的交往次数也越来越多,但人与人之间建立长久联系的机会越来越少。所以,在现代的市场经济中,人们对传统的诚信思想虽然基本认同,但其内容也有了新变化:其一、现代诚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种高尚的道德行为,而是一种最基础的道德素养,具有普遍的伦理性和广泛性,在社会生活中提倡诚信是要求大家做到人之为人应该做到的最基础的事情。其二、现代诚信不再是传统道德中对等级宗法的一种遵从,它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个重要手段,尤其是我们正处于各种制度还不完善的市场经济初级阶段,诚信守法的调节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

第三,社会生活领域的心理诚信

诚信思想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除经济领域和道德领域外,社会生活领域的契约诚信、信用工具、信任都是诚信思想的内容所在。在社

会生活中,人们对与自己有关的外在信息的真实性或可能性进行的一种心理反馈,这种心理反馈是对诚实守信的一种主观判断或是对预期事物充满期待的一种心理,这种诚信,我们可称之为信任。

信任作为社会群体的一种心理反馈,也使诚信思想的内容之一。信任通常包含三种性质:其一、时间差,即许诺和兑现诺言不在同一时间发生,有一个时间差;其二、不确定性,即诺言的兑现和行为的发生并不是确定的,存在一定得风险性,即使确定发生的事情,在其过程中也存在不确定的风险。其三、无依据性,当事人缺少或没有客观的根据或证物可以使其绝对的相信承诺会履行。由此可见,诚信包含信任,没有信任的诚信是不完整的,信任是诚信思想的本质内涵。

二、我国企业诚信发展的现状

(一) 我国企业诚信建设的成果

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市场经济经历探索、起步、稳健前行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30多年前的改革发展中,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不仅在生产与经营能力上稳步发展,而且在企业诚信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首先,企业自身诚信意识在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其一、企业的履约能力和偿债能力不断加强;其二、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其三、企业在其制度建设中将“诚实守信,稳健经营”作为自己经营的“黄金法则”:其四、企业在其文化构建中将诚信思想作为

主导思想,并以此规范员工的行为和日常的经营活动;其五、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也不断增强,社会认同度逐渐提升。例如:海尔集团在“以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的知道下使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不仅在国内成为家电企业的龙头老大,而且还走进了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提升了企业国际地位和形象。同时,与之一同成长的一批大企业,在诚信经营的指导原则下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竞争实力,提升自己的牌形象,使得企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其次,与企业诚信相关的法律制度和社会规范也在逐步建立,在上世纪90年代初,社会各界对企业的诚信经营与诚信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政府相机颁布的《民法》、《合同大》、《企业破产法》、《证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明确规定了企业经营中的诚信原则;同时政府制定了很多涉及诚信经营的法律以规范企业的发展,如《公司法》、《担保法》、《企业准则》等,这些法律法规不仅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起到了监督和指导的作用,同时也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极大的保护。为提高企业的诚信意识,党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也明确提出要求,要全面建设会主义信用体系,确保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同时,各级政府也先后组织开展了“重合同守信用”、“百城万店无假货”、“产品质量万里行”等活动。并把每年3月15日定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也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加强对本地企业的诚信管理,纷纷建立企业诚信评价和监督网络。吸引民众参与,很多企业把“诚信”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文化,把“诚信经营”提升为企业的主要经营理念,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经济

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旧模式。

通过多年企业诚信建设的发展,企业逐渐的认识到,诚信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企业最内在、最基础、最本质的力量。只有遵循“诚信经营”的原则,企业才会有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才能持续、健康、稳定的运行。

(二) 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状况

诚信经营是中国商家的优良传统,可是目前情况来看,企业诚信缺失屡屡出现,尤其是在一些民营企业和小企业中,诚信缺失现象更为严重,在当今社会,企业诚信缺失已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他已经上升为关系到国泰民安和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企业诚信缺失问题,是对于经济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考验。

企业诚信缺失: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为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而违背诚信原则的经济行为。根据企业诚信的内涵,并通过对诸多企业诚信缺失的案例进行证实和归纳整理,笔者认为企业的失信行为按其所指向的对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诚信缺失

员工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的生产要素,理应受到企业的关怀与重视,员工为企业创造了价值,企业就应对员工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但目前许多企业仍然以赚钱为第一目的,而员工的劳动保障得不到切实的维护,就是一些著名的大公司也存在令人无法想象的不合法劳资状况,企业对员工的不诚信行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对

员工工资的恶意拖欠,劳动合同难以履行以及用人机制的官僚化。

“员工工作,企业付薪”这是企业最基本的经营之道,但一些企业经常拖欠员工工资,恶意侵占员工利益,据全国总工会不完全统计,1997年职工工资拖欠累计为217.3亿元,涉及职工人数为1144.6万人;2002年拖欠工资额为404.3亿元,涉及职工983.2万人,拖欠工资超过10亿元的有十几个省;2007年拖欠工资额累计为508.9亿元,涉及1387万人,一些拖欠工资严重的企业,拖欠累计达数10个月,而在劳资问题中,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更为严重。长期拖欠工资,直接影响职工的基本生活,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恶化,引起了职工群众的强烈不满,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一些企业在雇用员工前提出的苛刻的“霸王合同”,尤其对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在外务工的农民以及继续要找工作的下岗职工,利用他们急于找工作的心理,永不合理的条文使其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致使员工利益受损。目前,在一些企业中,在用人机制上官僚化,并没有给员工提供一个合理发展的晋升空间,尤其在一些民营企业中,“子承父业、任人唯亲”的现象更为普遍。

第二、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诚信缺失

“顾客是上帝”体现了企业对消费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然而企业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在经营活动中做出了很多违背诚信原则的事件,损害了“上帝”的合法权益。

竞争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运行体制,是实现整个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手段。企业之间通过合理合法的竞争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品质更

优良、价格更合理的产品,从而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有些企业误解了市场经济的本质,认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标,故而在生产经营中只重视短期效益,而忽视企业长期的战略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无视产品的规格和要求,生产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将其在市场上销售,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我国经济中最为严重的诚信现象就是制假售假,其规模之大,影响面之广,危害度之深,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据《中国工商报》报道,2007年仅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查处的假冒伪劣案件25.25万起,比上年增长35.8%,查处各类假冒伪劣产品总价值37.18亿元,比上年增长91.61%,有关部门还调查,2007年,在255家名优企业中,至少有33.7的企业被假冒产品侵权,5550种产品被伪造,2008年全国共捣毁制假售假窝点5.16万个,比上年增长了3倍多,企业的假冒伪劣商品设涉及多个行业,就连与人性命相关的医药领域也经常出现假冒伪劣的商品,至于食品、烟酒、保健品、美容化妆品的假冒伪劣更是数不胜数。据不完全统计,那个过仅假产品一项造成的经济损失一年就已经达到2000亿。另外,一次服务性企业的劣质服务,也是消费只对企业是去了信任。

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另一部门重要参与者——销售者,他们的不诚信行为也导致了企业对消费者的失信,作为经销者,他们为了提升销售利润空间,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在经济活动中放任假货通行,“知假卖假、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严重扰乱了市场的运行秩序,不诚信的销售者,在市场经济中扮演了生产者造价的帮凶,

同时也成为假货畅通无阻继而泛滥成灾的推动者和执行者。

第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任缺失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诚信合作经营是整个市场经济健康、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通过有效合作,实现强强联合,不仅可以提升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同时对整个社会诚信氛围的营造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企业间非诚信的经济行为屡屡发生,相互拖欠、恶意违约的事件频频出现,使得社会的信用链条出现断裂。企业与企业间的诚信缺失行为具体表现为企业间商标侵权、经济合同的违约以及经济交往中出现的欺诈行为。

例如,现在一些知名品牌遭遇商标侵权现象非常严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经营户急于加盟知名品牌的心理制造陷阱,用侵权商标骗取加盟费的案例是有发生。另外,据工商部门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每年订立合同有40亿份左右,合同标的140万亿元。1990年以前的合同履约率是80%至90%,1990年以后的十年,合同履约率只有50%左右。有些地区的履约率甚至才30%左右。有资料显示,在经济活动中,有50%的经济合同带有欺诈性,利用合同进行欺诈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一大毒瘤。与此同时,企业之间,尤其是国有企业之间的相互拖欠贷款,逾期应收帐居高不下,已经成为经济运行的一大顽症。中国企业80%以上长期受“三角债”困扰,有资料显示,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企业间的逾期应收款占贸易总额的0.25%到0.5%,而中国这一比率高达5%以上,且呈逐年整张趋势。

企业之间交易是否顺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整体市场

经济的发展状况。目前,制约我国企业间顺利交易的因素主要是合同的违约与欺诈、债务拖欠与逃避以及充斥市场的假冒伪劣产品对正品生产企业的影响,这些恶意的行为使得企业之间的信用永不断恶化,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顽症,这些行为不仅有损于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更有甚者因相互违约所形成的债务问题,导致企业资金链的断裂,最终走向破产的境地。

第四,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诚信缺失

目前,企业与政府的诚信缺失主要变现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违反政府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条文,不遵循政府的指导意见,任意行事,违反行政公约等;同时对自己应尽的义务不按时履行,逃避企业应有的责任。企业对政府的失信行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税务机关的财务造假,恶意逃脱税款,二是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恶意贷款。

企业的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会计报表,它是企业真实情况的反映,是股东投决策的依据,是国家税务机关收税的凭证。报表使企业运行的真实写照,不应有任何虚假、造假信息。但目前情况为很多企业财务失真,财务信息造假严重,企业的内在情形无法在财务账目上进行如实的反映。目前,在很多企业中存在大账与小账、明帐与暗账、真是账目与纳税账目等多种账务记录,例如给税务部门的账目已记录企业亏损为主,目的在于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少缴甚至不缴税;给政府或金融机构的账目多以夸大企业价值为主,目的是取得更多优惠政策,骗取更多的金融性贷款;

给自己的账目往往才是真实的账务记录,为进行下一步的财务造假作依据。这种财务失真,加大了税务机关的征税难度,不利于维持国家的财政收支平衡。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转轨时期,企业发展所系要的资金链由财政拨款转为了银行贷款。在此背景下,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合作与服务的关系,但是一些企业在谋求发展时,通过银行对自身的评估,从银行获取巨额贷款,到偿还债务的时候却千方百计的逃避。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07年底,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开户的改革企业有72356户,贷款本息8792亿元,其中经金融债权管理机构认定有逃债废债行为的改革企业有49140户,占44.8%,逃废行债务本息9460亿元,占贷款本息47.96%。企业失信于银行,银企关系恶化,资本流通受到限制,导致多家银行出现了大量的呆账、坏账、死账,银企双方陷入了信任危机,给金融机构的发展带来了及其恶劣的影响。同时,企业的恶意逃债务,使“欠债还钱”这一最基本的市场经济法则遭到破坏,长此往来,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会受到阻碍,也使银行自身的经营困难重重。

第五,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诚信缺失

企业对社会的诚信缺失,一方面是企业对公共环境缺乏道德诚信,另一方面是去也对自己做出的慈善承诺不予以履行以及漠视社会福利活动等等。

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看重自身经济利益的得失,而忽视对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顾及,表现为任意破坏社会环境,随意排放“三

废”,污染环境,不注意社会资源的节约。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536.8亿吨,比上年增加2.3%。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28.2万吨,比上年增加1.0%。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41.3万吨,比上年减少5.7%,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588.8万吨,比上年增加1.5%,烟尘排放量1088.8万吨,比上年7.9%。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15.2亿吨,比上年增加12.7%。环境的污染违背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将影响企业在公众的形象,使公众对企业丧失信心,导致企业的不良发展。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一些企业为了提升自己的形象,在一些慈善活动中大大出手,但在承诺兑现时却两手空空,出现了很多为世人所不耻的“诈捐事件”。同时,一些企业漠视社会的福利活动,一心之谋求经济的发展,利润的飙升,忽略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使公众对企业的认可度逐步丧失。

三、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

欺诈、毁约等失信问题,虽然是当代社会凸现的一种社会现象,但其并不是当代社会的独有产物,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伴随物,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其显现的程度有强弱之别。在我国企业诚信缺失,即与中国特有的文化历史发展有关,也与转型时期各种制度建设的不完善有关,同时,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诚信缺失的诱因所在。

(一)历史原因

任何思想的发展,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国企业的经营理念来源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文化的几经变迁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正是这种文化的荡涤下,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行发展。

第一,传统道德观的解体,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了“道德真空”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文化的发展也几经洗涤,从“五四”运动中出现的对传统道德观的质疑,到资产阶级革命中西方思想的大批涌入,再到“文革”浩劫中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对传统道德观逐步被瓦解,道德对社会的调控作用慢慢失效。尤其在“文革”结束后,中国社会的道德重建还没完成,整个社会又被转入了商品经济的漩涡,使本来就十分薄弱的道德体系再一次面临着强劲的冲击。传统道德观几经洗劫,使得人们丧失了原有的信仰,失去了对道德的判断标准,反映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就是人们盲目地追求个人利益,忽视社会整体利益,从而使传统道德规范体系失去了对社会的调控作用,在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原有的道德规范体系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并逐步地开始瓦解,丧失了对人们行为的调控功能。但是适应新经济体制的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还没有建立,出现了唯物史观中“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现象,导致了社会道德领域的“真空状态”,此时,“无德可依”、“无德可循”成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社会道德失衡的主要因素。

第二,中国企业商业伦理的缺陷导致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滞后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商业伦理的缺陷是导致企业诚信经营失衡的关键所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企业经营者对商业伦理的熟悉程度尚不够,对商业伦理的重要性认识与对实际生活中非道德商业行为的容忍度形成强烈反差;二是经营者期待诚信、公正、合乎人情的商业伦理关系,但是利益和现实功用的驱动性往往使大家屈从于违反道德价值的现实;三是良好的商业伦理体系为经营者所向往,但不良的道德习气则被归咎为社会环境作用,经营者缺乏内在自省;四是商业伦理规则的制度化水平不高,规则制定的主要推动者是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和上级单位,缺乏对企业全体成员的道德诉求的整合,从而存在着激昂商业伦理规则作为某种工具性的管理手段,使其难以成为企业从业人员由衷接受的共守规则。

社会经济体制的转轨,思想道德文化的修正,使得中国企业在发展的进程中处于一种盲目适从的状态,没有理清自己的发展思路,更没有确立一个核心的企业价值文化,使得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一味的追求眼前利益,忽视长远的战略发展目标,从而影响了奇异的良性运营。

(二)制度原因

我国正处在新旧制度交锋的社会转型时期,适应新形势的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尤其是与信用问题有关的制度尚未建立,这使得企业的失信行为存在制度上的漏洞,从而成为企业诚信缺失的又一诱因。

第一,企业的信誉与企业的价值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的市场价值决定了企业决策者的利益,决策者关注信誉,其实是关注信誉背后企业所具有的市场价值,那么产权明晰也就成为企业追求长期利益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所在。科学合理的产权制度是以法权形式来体现所有制关系的,是用来巩固和规范商品经济中财产关系,约束人的经济行为,维护商品经济秩序,保证商品经济顺利进行的法权工具。

第二,信用管理制度不完善

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讲是信用经济,对企业信用的管理和要求自然也相当的严格,然而,目前我国现状是有关信用管理的法律制度仍是空白,在信用管理过程中,没有一个专门的政府机构来管理企业的所有信用档案,企业的诚信档案和信用评估体系尚未健全,这就使得很多企业就钻了法律的空子,部分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做出了许多违背诚信原则的事情。

第三,失信惩罚力度不严厉

我国对于诚实守信的原则法律中有很多的体现,如《合同法》第一章第六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守信原则”;《民法通则》中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但是,针对失信惩处的法律法规条文还没有完全建立,对失信的处罚也缺乏相应的标准,这就使得我国的诚信建设目标距离系统化和规范化还相差很远。

第四,企业信息管理制度不合理

企业诚信缺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的不对称。市场经济作为一

种契约经济,它要求交易各方必须通过签订合同来规定各方的义务和权利,同时要求各方必须共同遵守合同的规定,按规定的内容进行交易,这种交易就要求所掌握的信息是一致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信息不对称已经成为当今经济生活的固有常态,种种造假、违规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除了企业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外,信息不对称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它往往导致道德风险的逆向选择,进而造成诸如那个“劣货驱良货”的市场失灵现象。

(三)法制原因

第一,法律空白的存在

在我国,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颁布了大量与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合同法》、《债权法》、《注册会计师法》、《票据法》、《保险法》、《担保法》、《审计法》、《商业银行法》等,而且在《刑法》中也有对诈骗行为课以处罚规定,这些法律都为规范企业的实质交易和经营行为提供了依据,但专门的诚信、评价、咨询等信用方面的法律至今仍是空白。从美国的信用立法历程来看,他经历了20年的时间,从法规的诞生过程来看,任何一部法律都要经历酝酿、讨论、立法机构通过等一系列的程序,这就是客观上决定了法律的滞后性和漫长性;另外法律的健全还要取决于市场的发育度和失信的充分暴露及破坏力,只有充分暴露才会有相关的法律出台给予制裁。

虽然中央或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信用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作出了各种规定,对法律“空白”给予了及时的不久,但仍无法完全

消除其消极影响,一是这种“空白”会是信用管理机构在“生产”信用产品活动中,常因信息源阻塞和唯恐侵犯个人隐私等方面的顾及而制障手脚,影响信用产品的广泛生产和市场化;二是法律法规对失信行为缺乏具体而严厉的惩处所出现的“法律空场”,并由此导致的失信收益大于成本和风险的扭曲关系,不只是为一些人的失信牟利提供了空隙,更可怕的是,他加剧了唯利是图的社会效应。

第二,法律意识的淡漠

在我国,法律体系的不完善不仅仅体现为法律规范的缺乏或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更主要的是人们法律意识和法律信念的淡漠。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是,人们对于“关系”或“权力”的信奉远大于对“法律”的信奉,“关系”和“权利”在现实生活中的威慑力远大于“法律”的震慑力。换言之,法律并没有在公众中形成权威意识,法律的强制性、不可践踏性、必行性并没有得到公众的全面认可,人们对法律缺乏一种敬仰和崇尚的精神,反映在实践生活中,就是人们对法规要求的漠视,违约、毁约时有发生,视同为儿戏,法律规范形同虚设。例如,一些会计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在审计、验资等方面,违背有关条例,存在大量的作假现象;一些企业无视《合同法》的规则要求,践踏其严肃性,致使企业间签订的合同执行率非常低下。

很明显,如果公众做不到对法律的尊重于信仰,做不到对法律信念的坚定不移,做不到深信法律的权威性,那么即使有关信用的法规在完善也无法达到对人们行为的制约作用。所以,法律的权威性不在于制定过程的专断性和排民性,而在于社会公民的认同与遵守的习

惯。

第三,法制结构的不完善

近些年,中国的立法速度相当快,但执法力度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究其原因,使我们的司法体制没有完全的独立,司法受到了“人际关系”和“行政权力”的干预,司法应有的社会功效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在我国的社会组织结构上,一直存在着“人治”与“法治”的双线治理模式,但是“人治”与“法治”的界限却相当模糊,司法没有完全独立,致使出现执法和司法的偏袒与专横,法律的权威性深受影响,法律的威信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

“法治”功能没有完全释放,反映到现实经济生活中就是经济案件无法寻思解决。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的经济纠纷案件法院裁决的执行率只有一半左右,大量的法院判决得不到有效履行,严重地损害了法律的威严,只是那些拖欠贷款、贷款仍至故意的逃费者不但得不到应有的法律惩罚,而且还有气焰上嚣张之势。因此,保证司法的独立,是治理我国企业诚信缺失危机的关键所在,从社会结构上建立“法治”的管理模式,避开“人治”的干预,是建立法治社会的关键所在。

(四)主观原因

无论是社会发展的环境,还是制度本身的问题,都是企业诚信缺失的客观的、外在的原因,企业诚信缺失的问题不仅仅受到外在因素

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23期总第153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No.23,t he153th issue 2007年12月Inner M ong olia Science T echnology&Economy Dec.2007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许 钊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地税一分局,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面临日益严峻的国际化竞争,民营经济经过改革开放20年来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但在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在经济管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在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等,本文就以上问题对民企的发展作一些浅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6921(2007)23 0080 02 1 民营企业概述 1.1 民营企业的定义 民营企业,特指非国家和非大集体控股的企业。具体说,它主要指转制、改制后的非国家、非政府、非大集体控股的企业以及所有独资私人企业,民营企业指年销售收入达到或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私营企业,但不包括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属于个体私营企业的体制范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立了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把民营经济由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提升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 1.2 民营经济的类型 民营经济从所有制性质上讲,是以非国有经济为基本构成的一个庞大的群体。民营经济应包括以下类型:个体经济,主要是指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个体工商户;!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即外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我国大陆投资兴办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等#三资?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即由科学技术人员下海创办的企业;&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 (国有民营企业,即国有企业的所有制不变,由私人或民间组织经营。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国策为正在迅速成长的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基础。)中国私营经济年鉴2000~2001年?统计显示,截止2001年底,全国个体工商户2433万户,注册资金达人民币3436亿元;全国私营企业达到202.85万元,注册资本逾人民币18211亿元。全国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金总额达人民币21648亿元。实践证明,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肌体中最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的一个亮点,已成为支撑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民营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约了民营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2 我国民营企业经营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我国民营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营企业本身是在一个十分不公平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虽然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确立了民营企业的法律地位,但由于种种原因,民营企业的外部环境仍不宽松。这主要体现在: 2.1.1 法律歧视:在一些地区,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遭到随意侵犯,除税收负担较重外,还承受着名目繁多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各种不合理负担。 2.1.2 政策歧视:民营企业的国民待遇已经解决,但从实践上看,仍存在一些#盲区?和不公平待遇。一些部门和地区在投资、用地、税收、工商注册、贷款、公司上市、行业准入及其它资源配置方面对国有经济和民营企业仍不能一视同仁。 2.1.3 信用歧视:缺乏金融支持。现在民营企业普遍感到融资难,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对民营企业存在着一定的歧视,当然也包括一定的制度上的原因。总之,民营企业仍生存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如果在我国加入WTO以后,这一问题仍得不到解决的话,那么民营企业将失去其竞争优势。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第四个问题是所有权保障问题。我国迄今没有一部)民法典?系统界定和保护物权。没有典型的私有产权及其保护,可能正是一个社会通行人身依附,始终没有发展到真正的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因。不论是哪一种经济成份,如果企业连自己的物权都还不能搞清楚,又怎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进一步发展。只有明确确立私有产权的法律地位,才能使人们具有产权观念,才能使人们具有产权观念,才能使人们懂得不但要保护好自己的私有产权,还要尊敬别人的私有产权;只有确立私有产权的法律地位,才能使民营企业家有一个稳定、可靠的预期,避免资本外逃,才能使民营企业家避免其财产被经营者所剥夺具有法律保障;也只有确立私有产权的法律地位,才能避免出现贪污国有、集体财产是贪污,而贪污民营企业的财产则是经济纠纷的奇怪现象,才能解决民营企业在合同执行、债务纠纷、权益保护方面遇到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 2.2 我国民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 80 + 收稿日期:2007-09-16

文明诚信民营企业申报材料

文明诚信民营企业申报材料 贵德县丰昌公交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经贵德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于2002年3月28日,是目前我县从事城乡公交客运的唯一一家具有公益性服务的民营企业。公司注册资金32万元,固定资产725万元,现有管理人员6名,60余名员工。截止目前经登记注册营运的各类型公交车49辆,经上级交通部门批准开通营运的公交线路9条,公交营运线路总里程达240公里,辐射全县7个乡镇80余个行政村约7万余人口,日均接送乘客约1.3万余人次,年接送乘客近500万人次、实现营运总收入约550余万元,上缴国家各项税金约18余万元。 公交公司成立11年来,在贵德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公司经营者始终坚持“既讲经济效益、又讲社会效益;着眼长远、逐步发展”的经营宗旨,靠严格的内部管理,安全、便捷、实惠、诚信的社会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并有了长足的发展,得到了贵德县各族群众的欢迎和各级领导的肯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此,公司先后被中共贵德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先进民营企业”、“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贵德县交通局授予“先进集体”、贵德县工商局连续五年授予“守合同、重信用单位”、海南州工商局、州消费者协会授予“消费者满意单位”、青海省工商管理局、省消费者协会授予“诚信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为繁荣贵德县域经济,维护交通安全,规范城区交通秩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推动了社会的共同发展和文明进步。 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1、创新发展方式,提高企业竞争力,做品牌企业,树立行业新风,努力推动企业,“做好,做强,做大”,打造“诚信公交客运”服务品牌。公司发展依赖于乘客,了解并满足乘客的需求是公司服务的根本,我们把乘客的满意作为检验公司服务质量工作的标准,经常性深入乘客中间,广泛听取和了解乘客意见或建议,努力改变工作作风,转变思想观念,提升服务水平,在“快捷、方便、安全、诚信、文明”上下功夫,做文章,在“真诚服务、献爱心、拾金不昧”上创树客运品牌价值。2013年下半年,为提高我县公交客运服务能力,企业积极筹资,投入近800万元,购置了新增了20辆环保、节能、高档次的大型燃气公交车,投放营运,并对所有公交车安装公交IC卡管理、语音报站、无人售票等系统,实现了高效、快捷、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此项工作走在了全州乃至全省州县公交行业的前列,把贵德公交崭新的精神风貌和热情文明的服务展现在广大公交乘客和外地游客面前,为贵德县打造全省旅游示范区建设,提升城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评价。 2、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员工积极进取的市场竞争意识,提高竞争能力,努力建设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征,企业特点的思想文化体系和运行机制,传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真正成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职工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紧密与行业特色相结合,充分利用车载LED显示屏,语言服务系统,开展文明乘车、礼仪让座、主动帮扶老弱病残孕等教育活动,并将每星期一定为“文明让座日”,在公交车厢内积极营造文明、礼仪的风尚。 3、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致富思源,回报社会。近年来,企业对持有视力残疾证和其它类别二级以上的134名残疾人

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问题的开题报告

附件三 学科分类号: 学生毕业作业(设计) 开题报告 题目: 设计小组: 姓名: 学号: 二级学院: 专业: 年级: 班级: 指导教师: 职称: 年月日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教务处 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问题 会计学院 财务管理 讲师 学术论文组

填写说明 1、指导教师意见由指导教师填写 2、开题小组意见由开题小组负责人填写 3、其余由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填写 4、本表供参考使用,各二级学院可根据各自学科专业的学术规范 做适当调整 5、本表填写完整并签章后,放入学生毕业作业(设计)档案袋。

毕业作业(设 计)题目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问题所属毕业设计组 学术论文组 实操设计组 题目来源(a、教师拟定;b、学生自拟;c、教师科研课题;d、其他 b 选题依据: 1、说明本选题的设计(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近年来,中国会计面临“诚信危机”。会计信息失真,究其根本原因,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下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强化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唤起社会对这一领域的高度关注,是当前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净化社会风气、遏制腐败滋生的关键之举、治本之策。本文通过对会计行业现状多角度的分析,指出了会计诚信对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明确了其内在的基本要求,剖析其原因,并提出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塑会计诚信的方案。 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之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立信,乃会计之本”,信用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线,诚信不仅是一种资源,而且与重大利益相关。守信者会得到利益,而失信者必将付出代价。对职业业会计师来说,诚信有助于他们开拓业务,占有市场,也可以使客户增多,扩大实力,使同行合作者增多,在合作中获得利益。在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诚信既是会计行业生存的重要前提,也是会计行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2、简述本选题的设计(研究)现状和自己的见解 (1).违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道德规范,而恰恰在这一规范上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造成大面积的会计信息失真。有的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够坚持原则,丧失立场,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在会计工作中,任意虚列或隐瞒收入,推迟或提前确认收入,随意改变费用和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随意调整利润的计算方法和分配方法等。更有一些会计人员直接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甚至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这些失范行为致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假账大量盛行。 (2).不熟悉法规,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不少会计人员不能做到熟悉法规、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意识日益淡薄。他们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不关注、学习会计法规,就更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了。有的会计人员思想上竟然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的要领,这是现实中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基础的严重扭曲。

企业物流配送问题研究

浅谈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物流配送问题研究 在信息经济时代,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是互为依存的两个概念。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实现需要现代物流的支撑,绝大部分电子商务的实现都离不开物流;另一方面,社会化、专业化、全球化的经济发展,使得现代物流呈现出更多电子化、虚拟化和网络化的特征,电子商务相关技术在现代物流业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1基于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发展现状分析 1.1电子商务的物流瓶颈问题 在电子工具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下,信息流、商流、资金流通过点击鼠标瞬间就可完成,而对于物流,只有少数商品和服务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如电子出版物、软件等,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物流过程必须通过物理活动才能完成。而没有一个高效率的企业或社会物流配送系统对商品的转移提供低成本、适时、适量的转移服务,成了物流配送的最大问题,而且配送成本过高、速度过慢是参与电子商务的买方最为不满的问题。 1.2电子商务中物流瓶颈问题的解决途径 解决电子商务的瓶颈问题,提高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服务质量,最终促使电子商务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必然有一段持久而漫长的发展过程。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物流模式,在积极推进第三方物流的同时,灵活运用自营物流、物流联盟模式或者多种模式共同发展,使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2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企业物流模式 2.1企业自营物流模式 企业自营物流就是企业自身经营物流业务,建设全资或控股物流子公司,完成企业物流配送业务。由企业直接支配物流资产能保证供货的准确和及时,保证对顾客服务的质量,维护了企业和顾客的长期关系。特别是在本城市内的配送上,网站组织自己的配送队伍可以减少向其他配送公司下达配送要求的手续。但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必要、有能力自己组织商品配送。对于已开展普通商务的公司,可以建立基于Internet的电子销售商务系统,同时可以利用原有的物资资源承担电子商务的物流业务,建立整个销售区域的物流配送网。这样相对于企业使用全新的系统,大大降低了成本。而对于一些规模较大、资金雄厚、货物配送量巨大的企业来说,投入资金建立自己的配送系统,掌握物流配送的主动权,是一种战略选择。 2.2第三方物流模式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供需双方以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它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将企业一定期限内部分或全部物流活动委托给专业物流企业来完成。它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的买卖,而是为客户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专业化的重要形式,是物流社会化、合理化的有效途径。 (1)电子商务下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对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企业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将有限的人力、财力集中于核心业务,进行重点研究,努力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其次,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利用规模经营的专业优势和成本优势,通过提高各环节的利用率,节省费用,使企业能从分离费用结构中获益,节省费用;再次,第三

电子商务诚信问题研究

电子商务诚信问题研究 摘要: 诚信体系作为一切商务活动的基本准则,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随着网络信息化发展脚步的加快,电子商务各方面技术也日益成熟,但电子商务的普及脚步却始终没有多大的长进,其中诚信,一直都是电子商务登陆中国以来,在中国快速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电子商务诚信诚信体系

目录 摘要: (1) 一.引言: (3) 二、我国电子商务诚信问题的现状 (4) 三、电子商务诚信存在的问题 (5) 3.1网络商务信息的不真实 (5) 3.2消费者的诚信意识淡薄 (5) 3.3消费者的隐私权受到侵犯 (5) 3.4产品的售后服务得不到保证 (6) 3.5信息的可靠性问题 (6) 3.6交易的安全性问题 (6) 3.7网上银行的安全问题 (7) 四、导致我国电子商务诚信问题的原因 (8) 4.1我国诚信基础薄弱,导致电子商务的社会信任度低 (8) 4.2电子商务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 (8) 4.3电子商务秩序尚未形成 (8) 4.4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9) 4.5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9) 4.6利益驱动 (9) 五、如何解决电子商务存在的诚信问题 (10) 5.1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与监管机构 (10) 5.1.1建立可查询的网上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 (10) 5.1.2扶持中介机构 (11) 5.2提高消费者网上购物的自我保护意识 (11) 5.2.1网上购物,谨防陷阱 (11) 5.2.2七个小心,保障安全 (12) 5.3健全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 (13) 5.4加强电子商务行业自律,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14) 5.4.1制定行业自律规章制度,规范电子商务经营者的经营行为 (15) 5.4.2举办诚信法制讲座,提高诚信法律素质 (15) 5.4.3开展自查自评和跟踪调查活动 (16) 5.4.4表彰诚信经营者,惩罚不诚信经营者 (16) 5.5加强网络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16) 5.6加强政府诚信监管,建立诚信奖惩机制 (17) 5.6.1建立一套完整的电子商务诚信监管机制 (17) 5.6.2建立一套完整的电子商务诚信奖罚机制 (17) 5.6.3建立一套完整的电子商务诚信评价机制 (17) 5.7培养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诚信消费习惯 (18) 六.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1)

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概要

题目: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专业:市场营销 学生姓名:林景坤准考证号:711060018005 日期:2014年5月9日 改革开放为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及民营企业自身的努力下,民营企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是市场经济造就了民营经济的辉煌,民营经济推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民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仍面临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民营企业发展前景及作用的探讨,分析了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症结,提出了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现状;问题;对策 一、我国民营企业有广阔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经过了四个阶段,即1978—1989年开始被认可阶段,1989—1991年的清理整顿阶段,1992年的重新发展阶段和1997年至今的迅速发展阶段。 民营经济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我国民营企业充分发挥机制灵活、决策快捷的长处,完成了初级阶段的原始资本积累,步入了“第二次创业”阶段。全国民营企业产值占整个GDP 的比重已达到65%以上,占经济增量的70%至80%,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来源。 从数量看,2007年全国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为2741.5万户,私营企业551.3万家,分别比1992年增长0.8倍和39.1倍。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公企业数量达30.3万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90%。其中,私营企业数达到17.7万个,占总数的52.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数达到6.7万个,占总数的20%。从产值看,2007年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为68%。其中,私营企业

会计人员诚信问题研究

山东财经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 会计人员的诚信问题研究 论文作者:柴文亭 指导教师:盛小萍 班级:函授专升本会计学 学号:391654211041

摘要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诚信是是做人的根本,是市场的基础,是行业的源泉。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会计之本。会计诚信,具有信任和真实的双重涵义,前者是指一种特定的诚实,强调守约重诺;后者即提供真实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的财务状况。会计工作担负着向社会提供真实会计信息、如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结果的一种责任。一直以来发生的会计造假事件,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业的社会信誉,本文试从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特征与要求出发,针对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阐述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行各业都有其针对本行业特点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这就是行业的职业道德。分析了会计诚信严重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的具体措施。以维护和提高会计诚信水平。因会计行业的特殊性,会计职业道德有着显著的特征,这个特征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导致它的建设途径也相应变化的途径。 关键词:诚信;会计诚信危害;对策

目录 摘要............................................................................. I 目录............................................................................ II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文献综述 (2) 1.3.1 国外对于会计诚信问题的研究 (3) 1.3.2 国内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研究 (2) 1.4 本文研究内容 (3) 2 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4) 2.1 危害投资者的利益,破坏市场经济秩序 (4) 2.2 危害企业和会计人员自身利益 (4) 2.3 导致国家税收和企业资产的大量流失 (5) 3 会计个人职业操守缺失 (5) 3.1 会计个人职业操守缺失 (5) 3.2 体制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健全 (5) 3.3 缺乏合理有效的公司管理制度,产权不明晰 (5) 3.4 经济利益驱动,失信成本过低 (6) 3.5 处罚力度不大 (6) 3.6 造假成本低 (6) 4 完善会计诚信制度的对策 (7) 4.1 重视会计人员的诚信道德教育 (7) 4.2 加快完善会计法的内容 (8) 4.3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8) 4.4 完善外部监管机制 (8) 5 结束语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物流企业共同配送问题研究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物流企业共同配送问题研究 专业:物流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方向) 考号:010********* 姓名:于胜男 哈尔滨商业大学 年月日

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优化物流企业的配送方式,协调物流活动与发展日益受到社会关注。我国物流企业发展较为滞后,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就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几种配送模式的概念,比较了几种配送模式的优缺点,以及共同配送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对我国物流企业实行共同配送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对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国内物流企业实现共同配送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物流企业;共同配送;信息化

摘要.................................................. I 1概述 (2) 1.1物流企业概念 (2) 1.2配送模式介绍 (2) 1.3配送模式的优缺点 (3) 2物流企业共同配送的发展现状 (4) 2.1共同配送处于起步阶段 (4) 2.2共同配送给企业带来的益处 (5) 3物流企业共同配送存在的问题 (7) 3.1企业间的商业机密难以保密 (7) 3.2信息发展落后 (7) 3.3经济利益分配不合理 (8) 3.4缺乏法律及政策支持 (8) 4解决共同配送问题的对策 (8) 4.1建立监督企业机密的机制 (8) 4.2加速建设信息平台 (9) 4.3合理分配经济效益 (9) 4.4完善法律法规 (9) 4.5正确选择共同配送的合作对象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1概述 1.1物流企业概念 物流企业(Logistics Enterprise)指从事物流活动的经济组织,至少从事运输(含运输代理、货物快递)或仓储一种经营业务,并能够按照客户物流需求对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功能进行组织和管理,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1.2配送模式介绍 1.2.1自营配送模式 自营型配送模式是目前生产流通或综合性企业(集团)所广泛采用的一种配送模式。企业通过独立组建配送中心,实现内部各部门、厂、店得物品供应的配送。一般而言,采取自营性配送模式的企业大都是规模较大的集团公司。有代表性的是连锁企业的配送,其基本上都是通过组建自己的配送系统来完成企业的配送业务,包括对内部各场、店的配送和对企业外部顾客的配送。 1.2.2第三方配送模式 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即交易双方把自己需要完成的配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来完成的一种配送运作模式。其中,第三方就是为交易双方提供部分或全部配送服务的一方。 1.2.3共同配送 共同配送,即由若干个物流企业联合起来,对某一地区的用户进行配送服务的物流形式。它是一种物流企业在配送业务上的横向联合,集约协调,求同存异和效益共享,有利于发挥集团性优势的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共同配送是在核心组织(配送中心)的统一计划、统一调度下展开的,它在运输方面通过混合装载,实现货物的集约运输。它是物流共同化发展的产物,促进了物流活动分工与协作,推动了物流结构的调整和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正因为如此,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在积极向企业推广这种配送组织形式。 共同配送是一种追求配送合理化的组织管理策略其本质是在配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 为增强公司职员的信用观念,提高信用意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制订本制度。 第一条要坚固树立诚信经营意识,建立公司信用文化,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内部信用治理体系。要从加强内部信用建设入手,经过加快公司改革步伐,增强内部信用治理责任制;强化公司外部的资信治理,经过建立严格的信用约束机制,来规范公司信用,构筑公司信用基础。 第二条抓好公司质量信用建设,逐步建立推广标准化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推进标准化服务,开展争创名牌企业活动,全面推进我公司的质量信用建设。 第三条进一步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提高企业的纳税信用。 第四条以增强信用意识为重点,大力普及信用知识,宣传以诚实守信为行为准则的诚信理念和道德情操,倡导“知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良好氛围,为公司的健全进展营造和谐信任的环境,形成“守信为荣、失信为耻、无信为忧”的良好氛围。 第五条建立“四别”答应公约,把“别躲避债务、别违反合同、别逃税骗税、别做假帐伪帐”作为公司基本的经营守则。 第六条建立公司内部信用治理体系——全程信用治理模式。从建立公司基本的信用治理制度入手,经过强化事前治理——客户资信操纵,事中治理——合同治理与客户投诉治理,以及事后治理——应收帐款及售后服务监控,从而全过程地操纵公司在经营治理中面临的信用风险。 第七条会员信用的收集与记录:从政府公报、奖惩公告、媒体报道、会员反馈等渠道,收集会员单位诚信信息,包括会员注册信息,资格信息,商业信誉信息等,按行业分类记录整理。 第八条关于信用记录良好的单位,我们将优先选为推举企业,帮助其宣传并促成不少贸易机会。 第九条健全会计制度、加强财务治理、严格客户投诉治理、信守合同、依法脚额纳税。 第十条要遵循诚实信用、公平竞争原则,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自觉同意工商行政治理等有关部门的监督治理。依法建帐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别得帐外设帐,别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禁止一切弄虚作假的行为。建立财务预决算制度,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建立内部财务治理方法。 第十一条建立信用治理的内部机制,使其涵盖公司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使信用道德、理念渗透到公司的各个方面。 第十二条在全面推行质量治理的基础上,做好合同示范文本的推广。 第十三条遵守信息安全行业法律、法规,确保客户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向客户提供规范化、人性化的服务,信守服务答应。 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属嵊州市信息港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我国政府诚信问题研究

我国政府诚信问题研究 崔光胜 【专题名称】公共行政 【专题号】D01 【复印期号】2005年01期 【原文出处】<<湖北行政学院学报>>(武汉)2004年05期第40~44页 【作者简介】崔光胜,湖北省行政学院。(湖北武汉430022) 【内容提要】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核心部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政府诚信越来越关注。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强政府”模式至今尚在,政府在行政执法、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还有许多缺陷。由于政府诚信缺失,导致了各种政策供给不足,并影响着社会投资和党风建设,因而,我们有必要对政府诚信失范进行反思,重建政府的诚信形象。 【关键词】政府诚信/政府自利/诚信缺失 近年来,学术界对政府诚信问题十分关注。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经济人”角色非常明显,政府及其行政组织不仅能够调控宏观经济,而且可以管理具体的微观经济事务,集审批权、自由裁量权、许可权、准入权、处罚权、仲裁权于一身。政府在社会中的地位是“强政府”,因而人们无需怀疑它的合法性,也无须讨论它的诚信道德问题。但是,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成功转型,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公民社会的不断培育壮大,尤其是我国成功加入WTO,原来的“强政府”模式开始发生根本性动摇,这就要求政府在新时期必须守信。 一、政府诚信及其基本要求 1.政府诚信的内涵 政府诚信属政治诚信范畴,是指基于公意产生的政府对其人民赋予的权力的正确运用和职责的积极恰当履行。简言之,就是政府对它的人民诚实无欺,讲求信用。它表明了政府在自身能力限度内的积极实际践约状态。第一,政府诚信体现了行政主体的道德人格。倡导政府诚信实际上就是把政府作为一种道德的人来检视,它的核心是要求公务员个体和作为公务员群体的各级政府机关都要形成人格的自律机制,包括尊严、品格、品质、良心、良知等。政府组织一旦内化为道德人,它才能确定特有的诚信观。第二,政府诚信表达了政府用权的规定性。根据契约论的观点,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政治委托—代理的关系。公众是行政权的委托人,政府是行政权的代理人。在委托与代理关系中,它内含着行政权力的使用是在委托人的规定意图之中,按所约定的目标进行,否则,委托—代理关系就不能存续。第三,政府诚信表达了政府权力具有的责任性。代理理论认为,权利与责任必须对等,公共责任的充分履行程度成为政府信用的实质标准。政府要信守诺言,必须保证依法作出行政行为,并使这种行为得以实现;反之,就要承担违约责任,造成重大损失的还要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 2.政府诚信的基本要求 政府诚信是人们对政府是否执行正义、履行其职责的一种主观评价,这种评价建立在一定的基本要求之上。它包括: 第一,政府在用权理念上要体现实事求是的道德准则 实事求是通常被人们作为一种哲学范畴来理解和使用,然而,它对政府而言,则是全面表达了政府认识事物、反映事物以及处理事情过程中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和原则。这种态度和原则包涵两层意思:(1)行为品格要求。政府及公务人员要树立尊重事实、以事实为依据的道德观念,培养追求真理、维护正义的道德情操。这是实践诚信政府的最具基础性意

民营快递企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民营快递企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目的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1.2.2国外研究现状 1.3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3.1研究的内容 1.3.2研究的方法 2民营快递企业的概述 2.1民营企业的含义及特点 2.1.1民营企业的含义 2.1.2民营企业的特点 2.2快递的定义及作用 2.2.1快递的定义 2.2.2快递的作用

1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 1.1.2研究的意义 目前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的发展中遇到一定的问题,市场竞争压力巨大,对民营快递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自身内部优劣势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我国民营快递企业发展的对策措施,对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国加入WTO以后,在快递服务市场方面,对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在政策上的限制取消,由于政策上的允许,国际快递企业逐渐进入我国,并占有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国际快递市场中占有绝对力量。国外快递企业的大举进入,使得我国民族速递业遭受一定的冲击。民族速递业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同国际快递企业相抗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民营快递企业是我国民族速递业的一部分,通过对其外部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分析,得出民营快递企业发展的对策措施,对我国民族速递业赢得更好更快地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于此同时,从民营快递业诞生开始,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目前在国民经济中己经占有了一定的地位,并且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并且,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首先,民营快递企业为社会创造了很多的就业机会,目前,我国民营快递企业拥有快递100多万快递工作人员,其中包括下岗工人,农村外来务工人员。另外,民营快递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随着民营快递业参与到快递市场中,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税收,丰富了市场结构;民营快递企业对社会的很多领域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推动了商业的发展,其中对电子商务的推动作用最为明显。随着快递业服务的不断提升,使得社会经济的运作方面的效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民营快递的发展,对其他领域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民营快递的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快递产业和快递企业的研究文献,以杂志文章最多,硕士论文次之,研究报告或专注甚少。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结果显示,直到2000年以后,关于快递业的文章才迅速增加。 2005年和加06年,我国出版了基本关于快递产业的教材和研究报告。其中,李力谋、乔桑的《快递实务》川和张兵的《快递概论》l2]分别是关于快递实务和快递基础理论问题的教材。2006年4与,我国第一部研究快递市场的报告—《中国快递市场发展研究报告》131出版,该书汇集了政府、大学、企业、协会等机构专家学者,主要采用专题研究的方式,重点研究了我国快递产业发展中所遇到

企业战略方案民营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企业战略方案民营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分析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文档资源★★★[摘要] 诚信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 具有道德、法律和经济学方面的价值.研究民营企业诚信问题是不仅有助于提高民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有助于解决全社会诚信缺失问题。本文从分析民营企业诚信缺失的现状出发,具体分析了民营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诚信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民营企业诚信问题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 民营企业信用利益 “人无信不立, 政无信不威, 商无信不富”,商业社会的发展, 最需要的是诚信。信用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诚信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目前民营企业在诚信经营方面存在大量的问题,一些民营企业信用恶化、失信已成为当前企业发展中的一个制约因素。本文拟就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诚信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剖析。 一、民营企业诚信缺失表现 1.缺少对消费者的诚信 其突出表现在,一些民营企业缺乏必要的诚信经营观念,宁愿选择不讲诚信损害消费者利益来追求企业最大利润,在经营活动中只考虑自己眼前的现实利益,不考虑消费者利益,坑蒙拐骗,尔虞我诈,以次充好,广告虚假,商品质量差,价格欺诈任意宰杀消费者等等不诚信行为。 2.缺少对企业员工的诚信

民营企业对员工不诚信是很普遍一个现象。民营企业主拖欠、私扣员工工资、不签劳动合同,或者说有合同却不遵守成为常有的现象,这些给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带来极大的收益的同时,却给民营企业的员工带来了极大的心理伤害。 3.缺少对客户的诚信 人们不难发现,在有的民营企业家“财大气粗”的背后,实质是“赖账不还”:要么赖供应商之债,要么赖银行、信用社之债。而且还“悠闲自在”、“心安理得”,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国家每年税收流失非常严重拖欠,交易违约现象严重。 4.财务资料虚假 有些民营企业为了融资,少缴税,不惜一切代价粉饰财务报表、甚至造假,财务数据脱离了企业的基本经营状况。平常的经营中,总有那么一些民营企业家,绞尽脑汁偷税、漏税,以获取自己的收益。 二、民营企业诚信缺失成因分析 1.民营企业缺少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融资困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企业的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而每种成分的企业所担负的社会义务不同,所享受的国家政策也大相径庭,但却要在统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这种竞争环境不公平的存在和竞争能力的差异,以及如何取得市场的“信任”的压力,迫使民营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的生存发展上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客观上也造成了他们的违规违法行为。 另外,长期以来,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方面确实有被“歧视”的现象比如一些民营企业向银行借贷常受到歧视,他们不能像国企那样通过正常渠道就可以从银行贷到款,既然无法通过正常的渠道获得贷款,于是就常常出现民营业主通过走后门、拉关系的不正当渠道获得贷款,甚至骗贷款等等不诚信的行为。

会计诚信问题研究论文

会计诚信问题研究论文 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探讨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大公司会计造假丑闻频频曝光,全球会计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会计造假现象日趋严重,给消费者,投资者,债权人甚至是国家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会计行业面临着诚信危机的严峻挑战。文章从会计诚信的含义入手,分析了会计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危害和产生会计诚信危机的原因,突出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的意义,旨在寻求会计诚信危机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会计诚信对策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是行业发展的源泉,是当前的热门话题之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将诚信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充分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会计业诚信也被社会广泛关注,在市场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重建会计行业的诚信是我们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当前从会计法等国家法律到部门、行业的准则与规章制度等操作规范上看对会计造假的约束条文越来越多,惩罚措施越来越重,但即使要面对法律法规的重罚,会计造假也屡禁不止,所经仅靠法律法规的严惩而不从根本上加以治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的,造假只会在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泛滥,并可能引发社会道德危机及经济的紊乱,因此,只有追根究源,探究会计失真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解决问题,才能真正维护会计信息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一、会计诚信的内涵以及建设的意义 一会计诚信的内涵 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真实的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诚”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就是忠诚于自己所承担的会计事业,热诚勤勉的做好会计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信”就是讲究信用,树立会计信誉,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屈从迎合任何压力与不合理要求,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不以职务之便谋取一己私利,提高会计的公信力。所以,从整体来看,会计诚信的内涵包括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操守、精湛的会计技术和会计技能、完善的会计信息和优质的会计服务。 二会计诚信的意义 突出会计诚信的意义,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1、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客观要求。

苏果超市物流配送模式及研究建议讲课稿

苏果超市物流配送模式及研究建议

苏果超市物流配送模式及研究建议 摘要 随着中国连锁企业的快速发展,连锁企业间的竞争日渐激烈,苏果超市作为有着成熟规模经营和运作经验的大型超市,它的核心竞争力是物流技术。苏果超市建立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完全是为自身发展需求所量身定做的。但是,正如其他企业不能十全十美一样,苏果超市在物流配送模式上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本文从苏果超市的建成成本和投资风险、配送规模、供应链设置、员工素质等各个方面综合分析,找出了苏果超市有待提高的各个环节,并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出了诸如提升配送服务、降低配送成本、完善供应链体系、提高内部员工素质等方面的具体策略,力求能够达到充分地利用现有的物流配送资源的目的,最终使其实现规模经济,以从中获取更大的社会效益。 关键字:物流;配送模式及特点;研究建议 一、引言 2003年,苏果在南京兴建了马群新型配送中心,运输系统也有了全新的整合,新建成的高架立体仓库成为华东地区单体最大的仓库,除此之外,它还广泛采用车载GPS、无线射频等先进的国外专业技术,形成了更大规模经营和支持企业快速扩张的强大物流系统。苏果超市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物流战略,这种物流战略的实施主要是依靠于企业确立的现代化的物流理念。苏果从最初的批发企业慢慢转型成为现在的连锁零售超市,在转型之初,苏果将重点放在配送中心的改造上,他们投入大手笔将传统的批发仓库改造成为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项改造是苏果超市战略转型成功的因素。

十多年来,苏果之所以取得了跳跃式、超常规的进步,主要原因在于它始终坚持走符合当地实际、贴近百姓生活、具有自身特点的连锁发展之路。虽然如此,建立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中心仍然是连锁业的关键问题,在这一方面,很多的发达国家的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中心的利用比中国的更为充分,其规模和发展也已经比较成熟,也因为如此,以苏果为首的中国大型连锁超市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的同时,可以研究和学习发达国家的连锁超市经营模式。在中国,像苏果超市这样的连锁超市物流配送中心还不多,更别说建立先进的物流技术了,所以说,我国在连锁超市物流配送这一块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尝试和探索的。在目前的中国市场大环境下,对于大型连锁超市来说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物流配送中心,不仅关于物流配送中心的实践值得深入挖掘和广泛关注,而且关于物流配送中心的理论也值得深入研究和广泛尝试。 二、苏果超市物流配送模式及特点 连锁超市实现了进货统一、配送统一和销售分散,所以它的商业业态能发挥比较大的经济规模效益,目前比较流行,苏果超市的产品在质量、品牌效应、管理、价格等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超市的配送完全按品种搭配、门店用户在商品分类、时间、数量等方面的要求进行送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全方面配货的基础上进行的,是“配货”和“送货”的有机结合。苏果配送中心的设计规划采取了现代物流理念,广泛运用了很多成熟的、先进的技术及设备,并且采用了具有成本和效率优势的运作流程化模式。物流配送中心的供货是由供应商、工厂、产地等先把生产的产品送到配送中心,后来由配送中心储存、包装、加工、拣货、验收,完成了这一系列的流程后再将货物配送到店铺。

企业内部诚信和风险管理制度

企业诚信管理制度 1.目的为规范公司的信用管理工作,提高本公司信用意识和信 用管理水平,加强自律,营造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及员工。 3.职责 3.1管理部负责建立企业内部诚信教育计划,并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后考核并记录。 3.2公司各部门负责诚信管理制度的制定及落实,并记录制度落实情况。 4.公司诚信内容 4.1对本公司员工进行诚信的宣贯教育,全体员工有较高的信用意识和职业道德,相关职能部门能充分发挥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的作用,有效监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较好地规避信用风险; 4.2重视企业信誉,无出租、出借、转让营业执照和企业资质证书的行为,不与明知资信不良的企业合作; 4.3公司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的个人品德信用良好,能够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经营理念; 4.4采购部和销售部在订立原辅材料和产品销售合同时,合同内容要

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到平等互利; 4.5公司重视产品、服务质量,力争质量信用良好,在本公司生产销售的产品,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安全法,严格遵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有严格、规范的质量管理制度,有标准、实用的质量检测手段,保证产品质量稳定,能够达到质量标准,严禁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让消费者喝到本公司生产的放心产品; 4.6进一步完善产品售后服务措施,建立产品召回制度和应急预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兑现对消费者的承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4.7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劳动用工制度和劳动合同规范,按时交纳社会保险和必要的商业保险,无拖欠员工薪资记录,保障员工在工作期间的人身安全,不雇佣未成年人从事劳务,确保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积极改善提高员工居住和生活条件; 4.8公司所售产品无侵权,无假冒、伪劣、禁售商品,做到计量准确,符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关于计量器具的规范要求; 4.9严格建立财务会计统计台帐,做到填报真实计算准确,不弄虚作假。积极配合税务部门依法核纳并及时按月缴纳税款,无偷、骗、逃、抗、欠税等违法违规行为。 5.实施 5.1管理部负责建立企业内部诚信教育计划,每年至少对公司员工开展一次诚信教育培训,教育员工学习诚信经营应当遵守的具体要求,使员工能够认知“诚信经营”应遵守的规则,培养员工诚信意识,培训后进行相关考核并做好培训记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