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史实践作业

历史实践作业

历史实践作业
历史实践作业

综合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D )。

A.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1644年的清军入关

C.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

D.1840年的鸦片战争

2.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C)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3. 1895年,日本迫使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C)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 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的武装斗争是( A)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的反侵略斗争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D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5. 1843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B)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维新变法以救亡图存

6. 太平天国在1853年冬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A )

A.《天朝田亩制度》

B.《十款天条》

C.《原道醒世训》

D.《原道觉世训》

7.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 B)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8. 百日维新失败后,拒绝出走日本的劝告,并坦然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的是( C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刘光第

9. 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C)

A.要不要打倒列强

B.要不要实行共和

C.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D.要不要废科举,兴学堂

10.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钦定宪法大纲》

D.《总统选举法》

11. 20世纪初年,邹容发表的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是(B )

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革命军》

C.《警世钟》 D.《猛回头》

12.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C)

A.《孔乙己》

B.《药》

C.《狂人日记》

D.《阿Q正传》

13. 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B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陈望道

D.毛泽东

14.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最初地点是(D )

A.北京 B.广州

C.嘉兴 D.上海

15.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 C)

A.推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B.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C.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D.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16.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上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 )

A.军事和组织问题

B.思想和作风问题

C.政治和军事问题

D.筹款和征兵问题

17.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侵略中国的(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8. 1940年,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动的大规模进攻战役是(D )

A.平型关战役

B.雁门关战役

C.阳明堡战役

D.百团大战A

19. 1938年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的会议是( )

A.六届六中全会

B.六届七中全会

C.中共七大

D.中共D六大

20.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 )

A.《国共重庆谈判纪要》

B.《国共重庆谈判协定》

C.《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协定》

D.《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21. 1947年10月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宣言》正式提出的行动口号是(D )

A.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B.和平、民主、团结

C.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D.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C )

A.资本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中级阶段

23.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报告所围绕的基本方针是( C)

A.独立自主,艰苦创业

B.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D.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4. 揭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序幕的会议是( A)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

25. 十八大精神归结到一点,就是( A)

A.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全面深化改革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自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进勇

斗争,但都失败了,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其中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

27. 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是什么?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

第二,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第三,没有建立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由于上述缺陷,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28.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考验。

新中国建立初期,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考验,主要是:第一,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第二,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第三,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第四,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29.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是什么?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此,应该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

的现代化,使中国的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30.中共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

斗。简言之,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1.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失败的原因、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并对近代教育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戊戌维新运

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然而,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最终导致了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来救中国,是行不通的。要想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采用革命的手段。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成立的,具有两方面特点:一方面,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破产之后,得到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囯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不存在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第一,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第二,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第三,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总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怎样的重大贡献?

综合测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方列强对近代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B )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2.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B)

A.封建主义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3.严复在( D)一文中,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

A.《天演论》

B.《原富》

C.《原强》

D.《救亡决论》

4.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A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维新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5.最先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A)

A.冯桂芬 B.薛福成

C.曾国藩 D.张之洞

6.谭嗣同在戊戌维新时期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D)

A.《新学伪经考》

B.《变法通义》

C.《日本变政考》

D.《仁学》

7.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A)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

8.20世纪初,在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中发表《警世钟》的是( C)

A.章炳麟

B.邹容

C.陈天华

D.孙中山

9.为反对袁世凯称帝,蔡锷于1915年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发动了( C)

A.辛亥革命

B.护法运动

C.护国战争

D.二次革命

10.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

A.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B.民主和科学口号的提出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11.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C)

A.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

B.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C.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土地革命总路线

12.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的事件是( B)

A.“四一二政变”

B.“七一五分共”

C.南昌起义

D.“三二〇”事件

13.1930年,领导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的是( D)

A.梁漱溟 B.黄炎培

C.左舜生 D.邓演达

14.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是在( B)

A.四川懋功地区 B.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

C.西康甘孜地区 D.陕北吴起镇

15.“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一思想是在( B )中提出的。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反对本本主义》

C.《矛盾论》

D.《实践论》

16.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侵略中国的( C)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7.全国性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D)

A.台儿庄战役

B.昆仑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战役

18.在敌后战场抗日斗争中为国捐躯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D )

A.彭雪枫

B.赵尚志

C.杨靖宇

D.左权

19.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的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是(D )

A.谢晋元

B.佟麟阁

C.戴安澜

D.张自忠

20.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的系统论述中国共产党建国主张的著作是( D)

A.《新民主主义论》

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C.《论联合政府》

D.《论人民民主专政》

21.1945年昆明“一二·一”运动的基本口号是(B )

A.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

B.反对内战、争取自由

C.抗议美军暴行

D.美军退出中国

22.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是( C)

A.1949年

B.1966年

C.1971年

D.1978年

23.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处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 A)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以诚相待,患难与共

C.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同甘共苦,同舟共济

24.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

C.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体制

D.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经济体制

25.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C)

A.《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B.《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D.《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7.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维新派和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的准备。

28.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三民主义的新阐释是什么?

1924年1月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阐释: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强调对外争取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原则,并提出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29.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什么?

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上,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经济;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文化上,废除封建买办文化,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中华民族的新

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0.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毛泽东提出的关于经济建设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1)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2)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坚持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大中小企业并举等“两条腿“走路的(3)正确解决好综合平衡的问题,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生产

和生活的问题,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3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建设的新时期到来了。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

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政治前提。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2.毛泽东发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的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意义。

历史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复杂情况。不少人对新的社会制度还不能立即适应,产生了不满情绪。再加上党和政府一些部门存在着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引起一些群众的不满。与此同时,国际上出现的波兰、匈牙利事件,也在国内引起一些人的思想波动。在这种背景下,1956年下半年一些地区出现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农民退社等情况。

各级领导干部由于缺乏思想准备,或者束手无策,或者习惯于把一些闹事问题作为敌我矛盾来处理,反而激化了矛盾。

意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它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共八大路线,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33.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意义是什么?

综合测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B)

A.魏源

B.林则徐

C.龚自珍

D.洪仁玕

2.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D )

A.《中国丛报》

B.《北华捷报》

C.《字林西报》

D.《万国公报》

3. 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曾任主笔的报纸是(A )

A.《时务报》 B.《万国公报》

C.《国闻报》 D.《湘报》

4.洋务派兴办的民用企业,多数采取了(C)方式进行经营。

A.官办

B.官商合办

C.官督商办

D.商办

5.1904年至1905年,为了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D)

A.美国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

C.英国与日本

D.日本与俄国

6.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B)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7.1911年5月,清政府成立责任内阁,这个内阁被讥为( D)

A.贵族内阁

B.立宪内阁

C.影子内阁

D.皇族内阁

8.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的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是(C )

A.职工运动委员会 B.中华全国总工会

C.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D.省港罢工委员会

9.中共二大提出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从没有采用过的革命方法是(A )

A.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10.1928年12月,在东北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的是( A)

A.张学良

B.张作霖

C.冯国璋

D.冯玉祥

11.中国共产党开创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B)

A.晋察冀根据地

B.井冈山根据地

C.湘鄂西根据地

D.鄂豫皖根据地

12.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的会议是( D )。

A.党的六大

B.党的六届七中全会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党的七大

13.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开始全面侵华战争的( D)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4.1935年,北平学生在中共号召和领导下举行的抗日救亡运动是( B)

A.国民会议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一二·一运动

D.一二·三〇运动

15.中国人民抗中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 D)。

A.8月15日

B.9月1日

C.8月16日

D.9月3日

16.毛泽东在国共内战初起时高屋建瓴地指出决定战争胜利的经常性因素是(D )。

A.苦练精兵

B.军事中的有生力量

C.机械化的局势装备

D.人心的向背

17.1947年6月,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中原,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C )

A.战略防御的序幕

B.战略转移的序幕

C.战略进攻的序幕

D.战略决战的序幕

18.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中心任务是(D )

A.迅速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

B.完成新解放区土地改革

C.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

D.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19.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C)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20.毛泽东系统论述社会主义矛盾问题的著作是( A)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反对本本主义》

C.《实践论》

D.《矛盾论》

21.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D)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

C.把我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

D.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2. 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抓住时机发起了改善中美关系的( B)

A.“篮球外交”

B.“乒乓外交”

C.“网球外交”

D.“围棋外交”

23. 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在( C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三大

24.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C )

A.1999年12月

B.2000年l2月

C.2001年l2月

D.2002年12月

25.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C)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是什么?

民族资产阶级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在斗争中保持中立;另一方面它又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斗争中缺乏彻底的革命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特点和双重性格,决定它不可能引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

27.戊戌维新派不敢否定封建主义的表现。

在政治上,维新派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而是幻想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实现君主立宪制,让资产阶级及开明绅士的代表参加政权。在经济上,维新派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但却没有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

——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维新派提倡学习西方,但却仍要借古代圣贤孔子之名来“托古改制”。28.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同改良派论战取得胜利的重要意义。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同改良派论战,最终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第二,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29.延安整风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

意义:延安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党范围确立起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30.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判断改革开放是非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判断改革开放是非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即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31.《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及其性质是什么?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是: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制定法律、制度;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

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

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

《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提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3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出现了哪些新面貌?

(1)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1922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地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它在当前阶段的纲领应当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2)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推动下,从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

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坚定的革命性和坚强的战斗力,扩大了共产党在全国的政治影响。在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开展反抗地主压迫的斗争。这种新式的农民运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也是不曾有过的。(3)实现了国共两党的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大革命的高潮。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对三民主义做出了新的解释,这个新三民主义的纲领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这样,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就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此后,第一次大革命逐步走向高潮。

33.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是什么?

历史活动方案

第八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活动方案 学习目标: 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理解五四精神。 了解中共“一大”、“二大”的基本内容;掌握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其意义,提高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 通过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学习,提高学生爱国爱党的观念。 学习重点: 五四运动和中共“一大”召开的基本史实。 学习难点: 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相关视频和图片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小主持人:*** 展示小组:*** 展示内容:《我的1919》关于巴黎和会中顾维钧讲话配音 指导教师点评:展示小组通过配音这种新颖的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当然最突出的是切合本课主题,他们的用心准备值得大家肯定和学习。 温故互查: 1、列举近代中国不同的社会阶层为了挽救中国分别做出了 哪些努力? 2、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及其特点。 教师点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近代化的过程就是向西方不断学习的过程,由经济到政治制度再到文化,由表及里,由潜入深。第二单元也是整个中国近代史的重点。 导入新课: 正如展示小组所展示的《我的1919》片段,当时一战刚刚结束,而在期间,段祺瑞领导的北洋政府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并派遣华工赴法参与后方的交通运输和开挖战壕等工作,战后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巴黎和会但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绝,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那么接下来有请小老师***和我们一起来学习其相关内容。 小老师:任何事情都有它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五四运动也不例外,现在请同学们看学习指导一。 学习指导一: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从中说明什么问题? 2、请同学们找出: 五四运动前期:时间、地点、主力、口号、领导 五四运动后期:时间、形式、主力及中心的变化

历史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作业)

历史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今年暑假的开始意味着大学第一学年的学习生活画上了句号,同时也代表着我人生中第一次历练的开始。 我家所在的社区包括七个小区,寒暑假期间父母仍要上班的小孩子很多,社区委员会为保障这些小孩子的安全和结合他们的兴趣就开办了具有公益性质的社区少年活动中心。为响应校团委的积极号召,锻炼自己的能力,加深对社会的了解,也让自己的所学有用武之地,我便到社区少年活动中心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社会实践。实践的项目是作为历史兴趣班的老师给十几个小学生讲课,这期间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我这半个月的经历。 我是七月十五号去的,到八月六号结束,期间一共讲了十五节课。讲课的内容有“唐朝与日本的关系”、“你所喜欢的中外历史人物”、“何为清谈”、“西欧中世纪的选侯制度”、“明治维新”、“佛教”、“对历史的态度与借鉴”。一节内容两节课,每天晚上回家查资料做好备课。但即使这样,面对小学生的提问时有的内容还是因自己掌握的知识材料不全或是对史实的记忆模糊而回答错误,无从招架。由此知道了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和一些东西的缺乏。我想这份经历与体验肯定会对自己以后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也是自己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讲课期间,我和好几位家长交流过,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是多么强烈,更看到了父母对子女那份无私的爱,想起自己每天忙绿的父母,不禁敬意油然而生,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交流期间,一位家长跟我谈了许多,她说把孩子就交给我了,使我很感动,同时也感到了自己责任的重大,自己现在的身份是一名老师,既为人师,就应对学生负责,虽然自己现在的身份更确切说还是一名大学

初中七年级历史暑假作业参考答案【版本自行对照】.doc

初中七年级历史暑假作业参考答案【版本 自行对照】 暑假到了,赶紧把作业做完,然后快乐的玩耍吧!下面是提供的初中七年级历史暑假作业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哦! 身边的历史 假如你生活在隋朝,乘船沿大运河从余杭到涿郡要依次经过哪几段运河?经过今天的哪些省份?能看到今天的哪几座大城市? 答:(从南至北)依次经过江南河、刊沟、通济渠、永济渠。经过省份(从南至北):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天津、北京。看到大城市:杭州、扬州、洛阳、北京等。 2.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理由? 首先大运河是隋朝隋炀帝下令建造,是中华人民汗水和历史的结晶,在其建造成后的很长时间内,对中华南北文化,南北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形成有多种文化元素的中国文化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后来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也起到重要作用,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3.略 4.统筹全局,合理调度,注重环境保护,利用自然条件 动手制作 篆体隶书楷书华文新魏方正草书 煮酒论英雄 1. 朱元璋让画家画像,写实的被杀了,虚拟的也被杀了,好像到

最后,很少有人愿意给他画画像了,而留下来的多半也不真实 2. 有一年,唐太宗派人征兵。有个大臣建议,不满十八岁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以征。唐太宗同意了。但是诏书却被魏征扣住不发。唐太宗催了几次,魏征还是扣住不发。唐太宗大发雷霆。魏征不慌不忙地说:“我听说,把湖水弄干捉鱼,虽能得到鱼,但是到明年湖中就无鱼可捞了;把树林烧光捉野兽,也会捉到野兽,但是到明年就无兽可捉了。如果把那些身强力壮、不到十八岁的男子都征来当兵,以后还从哪里征兵呢?国家的租税杂役,又由谁来负担呢?”良久,唐太宗说道:“我的过错很大啊!”;于是,又重新下了一道招书,免征不到十八岁的男子。 3. 汉武帝是一位承前启后而又开天辟地的真正伟大的君王。在他前古的历史上,他所建树的文治武功无人可及。他的风流倜傥超群绝伦。他的想象力使政治成为艺术。他的权变和机谋令同时代的智者形同愚人。他胸怀宽广,既有容人之量又有鉴人之明。 他开创制度,树立规模,推崇学术,酷爱文学艺术。他倡导以德立国,以法治国。平生知过而改,从善如流,为百代帝王树立了楷模。 在后来的魏武帝、唐太宗、明太祖、奴尔哈亦、康熙皇帝的行藏中,多少似乎都可以看到他的影子。 汉武帝具有超越历史的雄才大略,是一位战略和外交设计的奇才。这种天才使他能运筹帷幄而决胜万里,处庙堂之上,而其武功成就,则足以使西方汉尼拔、亚历山大、拿破仑等驰骋于疆场的将帅暗然失色。 但是,汉武帝绝不是一个超俗绝世的圣者。他好色、骄傲、虚荣、自私、迷信、奢侈享受、行事偏执;普通人性所具有的一切弱点他几乎都

高中历史知识竞赛活动方案(抢答赛)

高中历史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与宗旨: 英国著名的政治家、作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唐太宗曾说:“以人为鉴,可知得失;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历史作为一门反思之学,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可以从中总结经验、汲取营养、获得启迪。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我们举办这次活动一方面是为了铭记历史,尊重历史,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拓宽其学习历史的视野,丰富其校园生活并培养其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 二、主办方: 泸溪一中教研室、高一年级、高二年级 三、承办方: 泸溪一中历史教研组 四、活动时间、地点:2015年12月12日晚上、多媒体教室 五、活动的具体要求 1.知识竞赛活动高一和高二年级两个分别开展,高二年级进行历史小论文竞赛,高一年级进行知识抢答赛。 2.竞赛知识范围: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到第五单元内容占70%,纪念抗战胜利知识常识占30%。 高二年级:参照高考试卷第41题,以抗战为题材,通过小论文的形式考场学生的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高一年级以班为单位,每班3人为一组,共18个小组参赛。高二每班推选5篇论文参评论文,由高一老师评定等级。 4.知识竞赛的决赛:( 2015年12月12日晚上7:00——9:00) 各个班级参加决赛的队伍需提前十分钟到场,各个班级的学生准时到达活动场地观看,必须服从任课教师的安排。要保持比赛场地安静,遵守活动规则,凡违反活动规则将扣除本班比赛积分; 5、奖项设计 高一:一等奖3人(1组)二等奖12人(4组)三等奖18人(6组)优秀奖3人(1组)高二:一等奖3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9人 六、知识抢答赛流程概述: (一)参与人员: 现场主持人(2名);参赛选手(54名);评委(若干名);记分员(6名);计时员(1名);现场秩序维护(5人);机动人员(2人) (二)比赛具体流程与规则: 1、活动准备: (1).提前将高一年级18个班分成三大组,每组6个班,每班3个代表,共计54个学生。 (2).计分人员和计时人员7人。 (3).监督人员及维持纪律2人。 (4).主持人1人 (5).PPT放映员1人 (6)工具准备:计时器、计分表、音响、话筒、抢答器、奖品(学校提供) 2、比赛具体流程与规则 (1)、初赛流程规则 A、随意抽签把18个班分成三组,每组6个班,每组限定三十道题作答,每题限定三十秒,由计分员统计三十道题答案并累计分数(如果出现2、3名或4、5名并列,就加试5题,直到分出名次为止) B、累计分数完毕统计结果,每组分数排名落后的后两个班淘汰出局,每组前四个班进入第二阶段的竞赛,共计十二个班。每组前两名进入争夺前1——6名,三、四名争夺7—— 1

初中历史活动方案

初中历史“情境--探究--史鉴--升华”探究活动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历史教学从来就是按教本把当时权威史家的“断言”(且中学教本常常是“独断言”)不折不扣地灌输给学生------这已成为历史教学的“天经地义”。这种教学观念严重钳制了师生的创新潜能,老师真是传声筒,学生也真成为被动接受的“学习机”,死记硬背那些与自己一生没多大作用的繁杂的时间、地点、人名、琐事,使得丰富多彩的人类历史变得极其枯燥乏味,历史教学是最典型的教书死、死教书、教死书,读书死、死读书、读死书。有一件事令我终生有愧:学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时,有位同学把出自张僧繇的成语“画龙点睛”与顾恺之“混为一谈”,被我立即当堂纠正。而学内地版初中历史教材时,教参上指明该成语恰好出自顾恺之。又如,现行教材中说成语“一鸣惊人”出自楚庄王,而现行《成语词典》中则说出自齐威王。权威们都如此矛盾,教师却硬逼学生去与教材绝对的“高度一致”,真是岂有此理。这说明不应强求学生照本死记非关键的知识点,记错了无所谓,也许还与其它历史记载“歪打正着”呢。说不定史书记录压根就有误哩。是否“记准”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运用教材知识点去创新学习,培养素质能力。的确,历史事实是不能改变的,但如果历史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永远照“本”宣科,没有观念上的“大革命”的话,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是很难、很少发挥创新能力的,即使有,就多在死记硬背的方法、途径上罢了。创新教起来、学起来都真的十分的痛苦-----据专家的权威调查,历史学科是学生最讨厌的学科之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历史教学史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躺在祖先光辉成就的彩旗下弦耀吹嘘家底绝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反思。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课程标准》“前言”指出,“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索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第四部分”指出,“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历史问题,以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以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教学中,我大胆的提出一种“情境--探究--史鉴--升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这种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创造力,让学生(含导师)成为历史“预言家”和“当事人”的“情境--探究--史鉴--升华”创新探究教学模式,是历史教学观念上的“开天辟地”------真正将教师为中心的传授记忆既定结论型教学扭转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维探究预定(未定)结果型教学,重

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doc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题目:铭记历史与当代青年的责任院系: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实践时间: 姓名: 社会实践报告

一、引言 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1840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为止。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为实现现代化而斗争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历史风采,熟知古老的中国以及新中国的探索历程。 二、活动目的 让同学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学习历史人物不惧苦难的精神,以及优秀品德品质,发扬艰苦奋斗、自强自立,开拓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偶像形象。 三、研究方法和工具 为了了解更加真实的历史情况,掌握更加全面的人物信息。我选择的是文献法。通过在图书馆查阅书籍以及适当利用网络来用最客观的语言去解读历史。 四、研究过程与发现 一、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前,清朝的封建统治已腐朽衰落,国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危机重重;而英国则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虎门销烟之后,英国开始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从道光二十年五月(1840年6月)开始到道光二十二年七月(1842年8月)结束,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次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南京条约》的附件。鸦片战争刚刚结束,美法两国以武力威胁下,迫使清政府分别和他们签定了不平等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扩大了侵略权益。 二、太平天国起义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耗费大量军费,大大加重了人民负担。此后,洪秀全领导的规模巨大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了。

浅谈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个性化

浅谈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个性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初中历史作业已不再完全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历史课程意义及学生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初中历史作业不再完全是追求知识掌握为目的的单纯作业目标和功能,而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多维目标功能。但是目前教师在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中通常缺乏对作业功能的思考,集中表现在:随意性,盲目性,机械性,惩戒性等。而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力求在作业中改变单纯进行巩固性练习的现象,在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和布置时注重作业内容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及其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初中历史个性化作业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史实基础上进行探究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提高学生发现新信息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在改变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现状中,国内外已经有了相关的研究,并且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继续探索的。例如发表在《历史教学》2008年第10期上的《初中历史作业的借鉴与思考》一文,以一道美国中学的历史作业为例,阐述如何设计有效的历史作业,并提出了设计有效作业的几个原则:有助于双基落实;有助于探究性学习的培养;有助于情感体验的渗透;有助于历史思维的发展。并提出了

有效作业设计的目标在巩固历史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史学方法、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上,有许多地方值得借鉴和反思。发表在《基础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中的《浅谈历史新课标下的作业创新设计》提出了作业优化设计的基本依据是:设计意图明确清晰,陈述准确恰当,形式灵活,选材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喜欢;设计尊重学生的起点能力,作业前后有一定的相关性与衔接性、系统性与渐进性,并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开放性,让学生有自我发挥的余地。而西方的个性化作业设计早已进行,如英国中小学课程作业主要有四种类型:实践作业、书面作业、口头听力作业、表演作业。2009年第6期的《历史教学》上的《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历史作业》介绍了国外的个性化作业设计的一些案例,这篇文章从2008年5月中国历史课程网部分转载的《遭遇美国教育》一文开始谈起,通过翔实的案例叙述进行剖析和反思,最后文章提出借鉴美国的作业模式,可以设计一些鼓励学生运用文献得出对历史想象的认识和见解,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的重大问题的历史作业,让学生自己构建对历史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结合近几年国内外对初中历史作业的研究,初中历史个性化作业设计就是以作业改革为突破口,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让作业变得新鲜有趣,

百科知识竞赛策划书5篇

百科知识竞赛策划书5篇 一、活动主题:百科知识风暴竞赛 二、活动目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挖掘学生爱知识用知识热情 为了丰富在校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广大大学生群体关注社会,拓展知识面,充实和激励自我,增强团队的合作精神,经管系学生会特此申请承办“知识风暴”竞赛活动。活动的内容涉及到经管系各个专业的专业知识,历史知识,日常生活小知识,歇后语,灯谜等等。同时,本次邀请赛也将为广大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选拔出了一批综合素质高的选手,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风貌。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 初赛时间和地点:4月10号到时具体再通知 复赛时间和地点:4月17号 决赛时间和地点:4月24号到时具体再通知

四、活动参加的对象:经管系全体学生 五、报名时间:04月01号——08号 报名方法:参赛成员到各班班长,再由班长交给学生会成员(见后面) 六、活动的流程: 初赛安排: 具体流程: (一)回答主持人的提问和快速抢答,题目类型分为必答题与抢答题。分别选出前8名进入复赛。 (二)进行快速抢答环节,当主持人读完题目,参赛者中有知道答案的,马上以最快的速度站起来,并取得作答权利。快速抢答题有15道题。 (三)进行必答题环节,必答题由每组的队长抽出一组必答题目,当主持人读完题目,在30秒内作答。每组题有

20道。 复赛的安排: 复赛以笔试为主,一个组有120道题目,题目类型(选择题70道,判断题50道,其中选择题中专业题占20%),120道题分为四部分,由四位组员协商完成,在做题期间不可讨论,在30分钟内完成,分别选出前4名进入复赛。 决赛安排: (1)决赛以游戏和问答方式为主,每队基本分为100分。 (2)活动开始之前,由嘉宾发言,并由进入决赛的队员进行自我介绍和才艺表演(才艺表演可以派出一两个组员上台表演,但是最好一个队伍一起表演。) (3)快速抢答题:当主持人读完题目,参赛者有知道答案的,马上把身边的气球戳破,然后代表取得作答权利,若答对题目的加10分,答错的不扣分,总共有20道题目。

历史竞赛活动方案

历史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与宗旨: 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拓宽其学习历史的视野,丰富其校园生活并培养其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举办此次历史知识竞赛。本次活动涉及古今中外各个方面的历史,将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展现出来。希望这次活动在带给学生欢乐和知识的同时,也能给他们带来新的启示。 二、活动名称:方正县综合高级中学历史知识竞赛 三、主办方:方正县综合高级中学历史教研组 四、承办方: 历史教研组 组织机构成员:历史教研组成员 六、活动时间:2015年6月11——12日 七、活动地点:会议室 八、活动要求:高一、高二年段各个班级务必认真宣传本次活动,组织筹备,推选参赛人员 九、活动过程与内容: (一)活动总设计: 1 高一知识竞赛活动分为(笔试);高二分为初赛(笔试)和决赛(抢答赛)两个阶段 2.竞赛知识范围:教研组印发的材料和学生学情内的历史知识。 (二)活动过程与内容规划: 1.活动前期准备工作:(2015年5月) 1)根据活动确定的主题和学情着手考虑活动的整体方案 2)确定大致合理规划比赛前后期的时间段和大致流程; 3)着手准备活动所需要的材料与试题,并严格做好试题保密工作; 4)在历史教研组教研过程中对活动方案进行初步讨论和修改,并确定最终方案; 2.活动前期工作内容:(2015年5月) 1)由高一历史集备组负责准备高一笔试前使用的材料,并确定比赛试题初稿,经历史教研组研讨后定稿; 2)高二竞赛规模较大,需全组人员通力配合 3)在历史教研组教研过程中针对活动的大体方向进行细节化讨论,并制定出活动当中的一些具体事项; 4)在各年组做好宣传工作中宣传。 3.知识竞赛的报名和初赛工作安排: 1)笔试比赛时间(2015年5月25日(高一)——2015年5月28日(高二) 2)参加本次知识竞赛的的对象为:高一年段学生;高二年级学生 3)高一每班推选7人参加初赛;报名工作由高一年段历史集备组负责 高二每班推选5人参加初赛;初赛报名工作由高二年段历史集备组负责; 3)高一的监考工作由高一历史集备组;高二初赛由高二集备组负责 4)高二经过初赛,每班选出本班成绩前三名的学生进入决赛,以班级为单位分为7组,由高二年段历史教师负责,就决赛相关事宜进行统一说明。 4.知识竞赛的决赛:( 2015年6月11日) 1)各个班级参加决赛的队伍需提前十分钟到场,各个班级的学生准时到达活动场地观看,必须服从教研组和班主任的安排。要保持比赛场地安静,遵守活动规则,凡违反活动规则将扣除本班比赛积分; 2)各个参赛队伍人员必须遵守比赛规则,违反规则将按照相关规则处理; 3)详细决赛比赛流程见副表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社会实践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报告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实践题目:了解江西省历史文化,思考经济地位变化原因及对当代发展的启示专业班级: 13水利水电工程3班 第 1 组组长:王仲弢 学号:2013100243 指导教师:王平 南昌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2013——2014学年第 2 学期封二: 目录

一、实践目的 二、实践内容 1、时间安排 2、活动内容 3、集体返校 三、个人心得一、实践目的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手段日新月异,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相应的增加了。列宁曾说过: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虽然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国泰民安的新时代,但是我们一定要谨记我们苦难的历史,紧记风雨岁月,一定要居安思危,唤起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抓住机遇,开创未来。 博物馆的终极价值是传承文化,青少年则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载体,让青少年参观博物馆的目的是让其了解其中的历史文化。同时,我们一行十一个人,也是加强我们几个人的同学关系。 二、实践内容 1、时间安排 8:00 从南昌工程学院出发 10:00 抵达江西省博物馆 12:30 博物馆门口集合拍照 13:00 一起吃饭讨论 15:30 坐车回学校 17:00 吃晚饭讨论 19:00 在自习室进行资料整理 2、活动内容 2014年5月17日,我们一行十一个人,早上7:30在三食堂集合,8:

00从学校门口坐220到八一广场,转车205,10:00到江西省博物馆。然后就开始了我们的博物馆之旅。 江西省博物馆坐落在南昌市赣江、抚河环抱的新洲上,东临抚河,南接中山桥,西面赣江,北依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环境优美;占地6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3万平方米;将历史、自然、革命三个博物馆合在一起,组成一座大型综合性博物馆,这在全国尚属首创。 馆舍主体建筑造型取材明代景德镇御窑出土白瓷三管器,历史馆、革命馆、自然馆三馆合一,将古代陶瓷艺术与现代建筑风格巧妙地融于一体;庄重典雅,别具一格。馆内中心广场矗立大型青铜雕塑《时空》,由3根

初中历史分层作业

九年级上册第15课《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分层作业 我在引导学生学完九年级上册第15课《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一课后,布置了三个层次的作业,针对班里学习程度中下层学生,我布置了以下几个题: 1.北方____制度和南方____制度之间的矛盾是导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____年____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反对并希望逐渐废除____制度,这成为美国内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3.林肯政府在____年颁布了____、____两个重要法令,提高了林肯的威信,而且调动了____积极性,扭转了战局,____年内战以北方胜利告终; 4.《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所有____一律获得人身自由。以上作业题目使学生能对所学的基础知识有一定地了解和掌握。 针对学习程度中等层次的学生,我增加了题目数量,即以上4个填空题和以下几个选择题: 5.“经过南北战争,美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其中又一障碍是指() A. 封建专制统治 B. 黑人奴隶制度 C. 英国殖民统治 D. 封建等级制度 6.电影《乱世佳人》再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一段历史。剧中有一个“许多黑人行进在北方军队的行列中”的镜头,这主要是因为林肯政府颁布了() A.《独立宣言》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宅地法》 D.《工业复兴法》 7.如果张三是南方叛乱中的一名黑人,在战争中他对林肯的正常反应是() A. 先支持后反对 B. 先不满后来觉得无所谓 C. 一直积极参加南方作战 D. 先不满后来积极参加北方作战 8.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林肯政府() A. 颁布《宅地法》满足人民土地愿望 B. 取消对黑人的种族歧视 C. 维护国家统一和废除废人奴隶制度 D. 巩固北部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 而对于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较为突出的学生,我除了布置了以上填空和选择题外,还增加了几道问答题,如: 9.结合课本内容思考,美国南北矛盾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奴隶制的存在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10.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什么? 11.导致南方奴隶主直接挑起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12.扭转美国南北战争结局的措施是什么?有何积极意义? 13.林肯作为受美国人民尊敬和爱戴的总统,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14.通过本课学习,林肯事迹对你人生之旅有何借鉴意义? 15.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你认为美国南北战争对推动美国历史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16.港澳回归是13亿中华儿女的骄傲,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在维护国家统一的过程中,中国与美国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方式,对我们国家政策制定有何启示?

(完整版)历史教研活动方案

庙溪乡初级中学校 2014年秋历史教研活动方案 为了活跃教研氛围,提高历史教育教学效益,并充分利用学校教师资源,激发教师学习、教学教研的积极性,促进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期历史教研活动安排如下一、活动主题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让历史教师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精彩的故事呈现给其他的教师,突出教师对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同时让历史教师的才能等到展示,教师的智慧得到共享,教师的工作得到了解,让教师间获得最大的交流与沟通。同时也想改变以往历史教研活动刻板和严肃,让教师在轻松和愉悦中获得有价值的教育教学思想,启迪今后的历史教育教学工作。 二、活动时间:2014年11月 三、活动安排: 1、活动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倪月荣 2、参与教师(全体历史任课教师):倪月荣周俊丞张方正 黎小茜。 3、所有历史教师参与上课,课前说课,课后评课,相互找出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四、活动目标 1、推进尊重教育的实施; 2、抓好常态课研究,规范历史教师的教学行为; 3、提高每一节历史课的教学质效,为每一位学生发展服务; 4、诊断常态历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 5、搭建历史教师展示平台,促进历史教师专业成长。 五、教研活动的内容 1、研究教学内容和目标:包括基础知识及章节知识体系,章节知识在教材中的作用和“两纲”中的地位;通过教学应当实现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途径;知识考点及中考命题方式,课堂教学应该达到的深度和广度;补充的阅读教材、作业评讲、目标检测等, 2、研究教法与学法:研究每个单元的课时划分及每课时的起止内容;研究每节课的授课方法、重难点的突破策略、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典型问题的剖析与纵横延伸,方法技巧的梳理归纳;对学生思维盲点和易错之处的把握,研究学科学法。 五、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庙溪初级中学校历史教研组 2014年10月

历史社会实践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关于"信仰"社会历史实践报告

“历史传承与文化信仰”问题 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了解身边人对“历史与信仰”的看法。 调查时间:2015年5月23日。 调查对象:身边的大学生及社会各阶层人士。 调查方法:网络问卷。 调查数据统计: 调查人数:共69人。 性别统计:男36人,女33人。 政治面貌统计:中共党员11人,共青团员40人,群众11人。 受教育程度统计:初中文化3人,高中专文化9人,大专及以上文化49人。(关键问题数据统计) 一.关于文化信仰的调查: ●是否了解中国近代历史重大事件:20人知道,11人不知道,10人一知半解,27人说不清楚。●是否读过关于中国历史相关的书籍或重要史记):15人读了大部分,28人只读了一小部分,31人只是在写论文时翻阅过,24人没读过。

●希望自己阅读<<大学>>,<<中庸>.><<论语>>等历史名著吗?:12人希望,12 不希望,42人没想过。 二.关于历史传承的调查: ●是否了解中华民族古代史与近代史:13了解,31人不了解,9人半知半解,11人说不清楚。 ●关于3月7 ,9月18等重要纪念日的来源的了解情况:家庭因素影响16人,民族传统影响12人,学习书本影响4人,社会上活动的影响2人, 神坠落1人,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1人,追求自 己的信仰受境内外传教者的影响2人。●对社会信仰的 态度:有助于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道德风尚25人,容易造成思想混乱和社会的不稳定5人,信教只是个 人私事对社会没有什么影响16人,不清楚13人。 调查结果分析和感想: 问题——国民信仰缺失 前段时间小悦悦的事件在各种媒体上传的沸沸扬扬,再连上之前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社会事件,同学们不禁都发 出同样的感叹,中国人是怎么了!?或许不是每个人都有 这样的忧虑,但在“敏感”“天真”的大学生眼里,至少 在我们的眼里,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反思的问题。 有人认为最近陆陆续续发生的这些拓宽我们做人底线的事件都是因为国民信仰缺失造成的,我们赞同这一观点,

初一历史作业

历史文言文资料习题(一) 1、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韩非子》 材料二: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 材料三: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等。…… 请回答: (1)请将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翻译成现代文。 材料一: 在远古时代,人少禽兽多,人类战胜不了禽兽。于是,就有圣人以树木建房子,用来躲避(风,雨,野兽等)灾害,然后人们很高兴,让他来作天下的王,名字叫“有巢”(有窝,房子)氏(部落的意思) 材料二: 在远古时代,百姓经常生病。有一位圣人出现了,他教人们钻擦木燧的办法生火,来消除瓜果蚌蛤等东西的腥臭,因而百姓顺服他,让他统治天下,称他为燧人氏。 (2)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要想生存只有过什么样的 生活?

要有房子,有吃的,还要有火 (3)材料二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 我国哪种古人类掌握了这种技术? 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已经有了火,我国北京人掌握了这种技术 (4)材料三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证明了当时北京人已经会用火,会用火来烤食物和制作石器。 2、材料一: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周易》 材料二: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周易》 请回答: (1)请将材料翻译为现代文。 材料一: 伏羲氏死后,神农氏兴起,砍削树木做成耜,弯曲木棍做成耒,并把使用耒耜的好处告诉天下的百姓们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中国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胜山要塞 为了响应中国近代史老师的号召,参与有关近代历史的社会实践,我于五一假期回到了我的家乡--孙吴,并参观了附近的侵华日军遗址--胜山要塞。作为一名孙吴人,去过胜山要塞的次数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了,但每回去到那里都会使我有新的感触。特别是上了大学以后,接触了不同的人和事,学习了更多的知识,使我再次回望那段历史时,有了更深的理解。 胜山要塞位于孙吴县沿江满达民族乡境内,黑龙江右岸,小兴安岭北麓丘陵山地之中,距孙吴县城40公里。阵地占地范围100余平方公里,临江前沿40公里。是集二战遗址游和森林生态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1932年特别行政区哈尔滨被日寇占领,同年7月,日寇侵入孙吴县,在孙吴县这块小小弹丸之地陈兵9.8万人,号称10万关东军。日寇曾叫嚣“大大的孙吴,小小的哈尔滨”。第二年四月,日军制定了《对苏作战纲领》在沿满苏边境一带建立了14处国境阵地,被称为“东方马奇诺防线”。这些国境阵地称之为国境守备队也称“要塞”。孙吴被称为“霍尔莫津要塞”即“第五国境守备队”,胜山是“霍尔莫津要塞”主阵地,也称为“胜山要塞” 胜山要塞作为侵华日军在中国东北部精心构筑的一个庞大军事工程之一。它是由胜武屯村上大队本部、胜山主阵地、茅兰屯野战阵地构成。该要塞始建于1937年,隐藏在密林深处中,处在极神秘的隐蔽状态,于1944年完工,这里的营房坐北朝南,全部采用钢筋水泥浇筑,其中包括了野战阵地、永备工事、地下野战弹药库等。

在营房周围的山坡,日军当年还让劳工们种植了大量的榆钱树,以防断粮后用榆钱儿充饥。据孙吴多年从事要塞研究的当地朋友介绍,当年侵华日军强迫中国劳工昼夜劳作,许多人在这里被冻死饿死,只有极少数人生还,大约3000劳工被残害致死集中埋葬。一位曾经在胜山要塞服役的日本士兵石桥清末在回忆录《战尘愁歌》中披露,当年3000劳工集体被杀后,屠杀者心中引起恐惧,曾在胜山主阵地掩埋劳工的地方,立了一个石碑,写着“阵地构筑牺牲者之碑”,想借此求得一点内心的宁静。 然而号称“东方马奇诺防线”的胜山要塞并非固若金汤。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的战场,1945年8月9日至21日间,苏联远东红旗兵团及黑龙江舰队从江的对岸发起攻势,庞大依山而建的军事工事并没有阻止日本军国主义最后的覆灭和失败命运。战败前,123师团下令将孙吴的军事设施尽量毁掉,那几天孙吴周围到处是隆隆的爆炸声,和弥漫的火光、硝烟。 胜山要塞被一轮又一轮的炮火犁耕,战斗结束后,苏军出于战争考虑或泄愤,用大量的炸药将那些深埋于地下的工事炸翻开来。战后50多年里,这些要塞遗迹淹没在深山里、荒草中,久久不为人知。只是在近几年,在来中国凭吊的幸存的日本士兵指引下,才发掘出来部分工事残骸,使我们今天能重新走进那段历史。 到处是残留的工事和阴湿的地道入口,大块的钢筋混凝土散落在山间,使我们能看出当时那些军事设施的大致格局。日军在工事的建造上是毫不含糊地,水泥标号很高,还掺杂了大量的鹅卵石。现在山尖上立着的几门要塞炮是仿制品,这些炮的口径都很大,但炮身很短。胜山要塞炮的射程可达20到30公里,覆盖黑龙江两岸。残留的守备队的兵营可容纳一百人,所有的房间用贯通的铁管传音,呼喊起床、出操。那些日本军人,他们远离家乡,就在这里度过青春岁月,或葬身异乡。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批批日本国民纷纷来到了黑龙江孙吴县的胜山要塞遗址,有的是祭拜自己的亲人,有的是忏悔战争的罪恶。为了让更多人牢记这段历史、勿忘国耻,今天,胜山要塞不仅成为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也成为了集二战遗址游和森林生态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我一个一个阵地走,一个一个坑道看,对那些东西兴趣盎然。深秋,金叶满地,车轮压在上面,发出沙沙的声音。 这昔日的战场真安静呵。

初中历史作业创新探究

初中历史作业创新探究——分层次布置作业 当前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课程改革在推进教学方式转变的同时,课后作业的布置也应做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数量不等、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有利于各层次学生的“消化和吸收”。同时,由于每位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均有差异,依据对班级学情的分析而将作业量和作业难易程度有所区别,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侧重点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巩固和深化。我在教学实践中对作业创新进行了一点探索。 一、分层次布置作业。我在引导学生学完九年级上册第15课《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一课后,布置了三个层次的作业,针对班里学习程度中下层学生,我布置了以下几个题: 1.北方____制度和南方____制度之间的矛盾是导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____年____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反对并希望逐渐废除____制度,这成为美国内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3.林肯政府在____年颁布了____、____两个重要法令,提高了林肯的威信,而且调动了____积极性,扭转了战局,____年内战以北方胜利告终; 4.《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所有____一律获得人身自由。以上作业题目使学生能对所学的基础知识有一定地了解和掌握。 针对学习程度中等层次的学生,我增加了题目数量,即以上4个填空题和以下几个选择题: 5.“经过南北战争,美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其中又一障碍是指() A. 封建专制统治 B. 黑人奴隶制度 C. 英国殖民统治 D. 封建等级制度 6.电影《乱世佳人》再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一段历史。剧中有一个“许多黑人行进在北方军队的行列中”的镜头,这主要是因为林肯政府颁布了() A.《独立宣言》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宅地法》 D.《工业复兴法》 7.如果张三是南方叛乱中的一名黑人,在战争中他对林肯的正常反应是() A. 先支持后反对 B. 先不满后来觉得无所谓 C. 一直积极参加南方作战 D. 先不满后来积极参加北方作战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

寒假期间,应学校要求,在我家乡——美丽的许昌进行传统文化寻访活动。 许昌历史文化悠久。2007年12月17日在许昌县灵井镇发现了距今8万—10万年较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因填补古人类发掘的断层和空白而震惊了世界,被命名为“许昌人”,为现代东亚人类起源提供了佐证。在学术界有了“欲探华夏祖,必访‘许昌人’”的说法。远古时期,许由部落在此繁衍生息,点燃了许昌的文明之火,使许昌在史书中有了第一个名字-许地,许昌也因此成为天下许姓人的祖根地。公元前21世纪,大禹的儿子夏启在这里建立了夏朝,结束了漫长的原始社会,中国从此进入奴隶制社会。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许,使当时许昌成为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221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立魏,因“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一直延用至今。 许昌旅游特色鲜明。许昌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目前已形成了“曹魏故都-智慧之旅、宜居花城-休闲之旅、神垕古镇-体验之旅”三大旅游品牌,深受国内外游客青睐。 曹魏故都-智慧之旅。三国时期,曹操父子雄踞许昌25年,汇集天下谋士,成就一代霸业,三国智谋广为流传。尤其是曹操的大谋略、大智慧,以及以荀彧、郭嘉为代表的曹操谋士集团,他们的思想、谋略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三国演义》120回有52回发生、演绎在许昌,留下了80

多处三国文化遗址遗迹。郭沫若曾感叹说“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许昌有三国文化旅游景区多处,曹丞相府作为全国唯一的曹魏文化主题景区。此外还有三国名将关羽夜读《春秋》的春秋楼景区,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始发地灞陵桥景区,汉末皇城所在地汉魏许都故城遗址公园,皇帝祭天的毓秀台,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政权的受禅台等。 在此背景下,我决定去一些景点探寻下三国文化。 春秋楼 许昌春秋楼位于许昌市文庙前街,面朝春秋广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一万五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远古的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新石器时代的灵井文化遗址、石固文化遗址;夏代的钧台和禹王锁蛟井;三国时期遗址、遗迹;唐宋时期的钧官窑遗址和古建筑;明、清的塔寺宗庙等。纵观许昌历史文化,在国际国内最有影响的当推三国文化。 许昌楼 修建历史 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许昌成为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曹氏父子雄踞许昌,虎视天下,运筹帷幄,图谋霸业。大兴屯田,广纳人才,下令求贤,倡导文学。数年间,猛将如云,文臣如雨,粮秣丰富,仓廪皆满,许昌成为他们抗衡蜀、吴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作业本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作业本答案xx 泉州开拓甚早。在晋江流域的各县,都有大批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考古发现:距今三、四千年前,居住在此地的闽越族"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使用石制工具,已经掌握了种植水稻、纺织、陶器制作等技术。 前秦 xx、商两代,今xx地理区划属xx。 西周时,为七闽地。出现关于泉州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属闽越地。居住在这里的闽越人擅长造舟航海,"以舟为车,以楫为马,""水行而山处,"过着渔猎农耕的生活。 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前后,越亡,其族人部分流播闽中,或为王,或为君,并服于楚,泉地属之。 xx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立闽中郡,泉地归之,为闽越族酋长无诸所领。 汉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无诸因助汉灭秦、楚之功,被封闽越王,领闽中故地,都东冶。泉地属闽越国。 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因闽越国持续举兵侵百越,汉兴师问罪,废除闽越王封号,并先后封两王(越繇王与东越王)以共领前闽越国地。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东越王因叛被杀,汉改封越繇王为东成侯,并命军吏徙闽越民于江、淮间。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因遁逃山谷未迁的闽越民逐渐繁衍,设立冶县,隶属会稽郡。泉地属冶县。后又改属会稽南部都尉的侯官县。 xx 吴永安三年(260年),置建安郡东安县,县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

为本地设县置治之始。辖今泉州市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及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厦门市、莆田市,以及漳州市部分地区。今德化县属侯官县。 两晋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置晋安郡。改东安县为晋安县,管辖现在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四市地,县治在今丰州镇,属晋安郡;置同安县,属晋安郡,后并入南安县。西晋·永嘉五年(311年),中原战乱,衣冠士族南渡入闽,部分沿古南安江两岸聚居,后改南安江为晋江。 南北朝梁·天监间(502~519年):析晋安郡置南安郡,下领三县:晋安、龙溪、兰水;郡治设于晋安(今南安市丰州镇)。泉地属南安郡晋安县。南安郡初隶江州,普通六年(525年)改隶东扬州。 陈·永定元年(557年):在晋安郡置闽州(今福州),辖晋安、建安、南安三郡。天嘉六年(565年),闽州罢,仍隶东扬州。 陈·光大二年(568年):于晋安郡置丰州(治所设在闽县,今福州市区),南安郡属之。分南安地另置莆田县,属丰州之南安郡所辖。 xx 开皇九年(589年):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大幅度地裁减郡、县。改丰州为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南安郡撤销,晋安县改为南安县,归其管辖。于是,福建历首次出现"泉州"之名。 大业二年(606年),复改泉州为闽州,南安县改属闽州。大业三年(607年):废除州治,改闽州为建安郡,今泉州市地除德化因侯官县废归属闽县外,均属南安县。 xx 太宗继位后,对州、县大加并省,并依据山河形势、地理区域分全国为十道。福建属岭南道,下辖丰州(治所在今泉州)、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建州(治所在今建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