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反思对纪录片《英与白》的文化解读

反思对纪录片《英与白》的文化解读

反思对纪录片《英与白》的文化解读
反思对纪录片《英与白》的文化解读

在第六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评选及颁奖典礼上,由湖北电视台编导张以庆执导拍摄的纪录片《英与白》一举夺得“人文及社会”类的最佳长纪录片、最佳导演、最佳创意、最佳音效等四项大奖,成为这届“金熊猫”的最大赢家,此前该片曾入选2000年上海国际电视节、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

评委们一致认为《英与白》“以独特的视角切入大熊猫的生活,带出了普通人性的美,并用心去观察生活,将一个平常的事物叙述得有声有色,其自然真实性无可替代”;他们同时这样评价:“这是一部人文内涵丰富的影片。在变得越来越现代化的世界里,人类的情感元素都顽强地沿袭着。这一发现,使影片具’有绵长的冲击力”。美国评委、芝加哥风城国际纪录片节主席玛莎?福斯特说:“它的不同之处重要的一点就是影片中的人格化,不仅是驯养员的人格魅力,就连大熊猫也有它的性格。我喜欢这部影片,因为它深入了驯养员的内心。”

《英与白》一片无解说词,片长约一小时,描写了世界上仅存的一只经驯化后可以上台表演的大熊猫“英”和武汉杂技团女驯化师“白”在一起的生活,“白”有一半的意大利血统,和“英”在一个房间内共同度过了十四年的岁月。为了遵守国际公约,“英”已经多年不能公开上台表演,“白”每天的工作就是精心照料“英”和对其进行训练,与“英”和“白”日夜相伴的还有一台电视机,日复一日单调得如同止水般的生活,将英与白隔绝在喧嚣的世界之外。该片的成功之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略作评述:

一题材的边缘性:“异化"生存

该片选择了边缘性题材,逮递聍这神非主流个体的关照,升华到个体生命形态依存的整个人文背景的反思,片中几乎所有的镜头都是在栅栏后拍摄的,这种独特的视角隐含着创作者的深意,折射出世纪末的哀愁以及“异化”状态下人与动物孤绝的生存困境,于平淡中显现真情。“英”与“白”以及小女孩娟再加上从头到尾不断地播放的电视机成为表达作者主观思想的艺术符号。张以庆的编辑赋予这些素材以思想。该片从一个倒置的镜头开始,用熊猫的眼光来看世界,隐喻着这一个颠倒的世界。在现代化社会中,熊猫“英”被异化了,一种自然动物被豢养后失去了动物本性,被异化后返回自然必然丧失生存本能。“白”则是被异化的人。马克思说“人是社会的人”,人是需要交流的,封闭的环境会扭曲人的心灵,而白与社会近乎隔绝,在摄制组长达lO个月的拍摄中,“白”只外出过一次。小女孩娟也在被异化,整日木然呆坐,一张缺乏生气的脸,木讷且情感冷漠,已丧失了儿童天真烂漫的本性。二者都让人感到一种远离社会的强烈疏离感。电视对人的心灵是一种隔绝,既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交流的障碍,也是“白”聊以慰藉的工具,电视向“英”与“白”传送着对他们几乎是毫无意义的信息。创作者通过自身主观意识的强烈表现,对世纪末有着理性的评判:人与人是隔膜的,人与社会也是隔膜的,动物也在同样困顿的状态下生存着。创作者通过选择各种符号来证明其评判是正确的,浓缩了对人类发展过程的深度反思和人类无尽的孤独感。张以庆说:“《英与白》带给我们的全部思考远不限于十四年,甚至也不限于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化以来的历史,而是根植于人类与自然间漫长的关系之中……‘英’与‘白’的生活发生了异化,他们在这种异化的生活中建立了互相的认同。人与自己的同类开始疏远,反倒和异类亲近起来,人类大步前进的社会成了‘英’与‘白’共同的异化物和背景。”

一当从

 万方数据

二真实与虚构之间的从容游走

创作者在片中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主观创作思想贯穿始终,既忠实地记录下英与白的生活,又通过编辑而使得该片更具思想深度。对纪录片创作是表现还是再现、是必须真实还是允许有一定虚构的讨论始终都没有停止过,窃以为简单地再现生活原风貌显然不能达到深刻的思想内涵,也很难具有直指人心的力度和深度。安东尼奥尼在他的《云上的日子》里说:每一种真实后面都还有一种真实,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个画面是一个摇镜头,最后这个人物再往后移,往后移,在这句话说完之后,这个人物已经隐入了光的黑区,整个脸是黑的。画面的喻义告诉我们:最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黑洞,是一个永远看不到的地方。这就是他对真实的一种思辨,什么是真实,最后的真实是看不见的。从空间来说,真实就是角度;从时间来说,它是一个无限接近的点。

纪录片作为一种记录社会风貌的历史文本,正如美国加州大学史学理论家海登一床特所说的,每一部历虹文本都“呈现为叙述话语的形式”.,它包括一定数量的“素材”和对这些素材作出现实理论概括。它还必须具备表现这一切的一个叙述结构,也就是用语言把一系列的历史事实贯穿起来,以形成与所叙述的历史事实相对应的一个文字符号结构,叙述结构的作用则是让这些历史事实看上去像自然有序地发生在过去。他强调说:在这个历史文本的表层之下还存在着个“潜在的深层结构”,而且这个历史文本的深层结构“本质上是诗性的”,“具有语言的特性”,历史在本质上是一种语言的阐释,它不能不带有一切语言构成物所共有的虚构性。“真实”不等于“事实”,“真实”是“事实与一个观念构造的结合”,历史话语中的真实,存在于那个观念构造之中。

沃尔夫冈?伊瑟尔也认为,“在文本产生的过程中,作者的意图、态度、经验等等,它们未必就一定是现实的反映。这些意图、态度和经验等,在文本中更有可能只是虚构化行为的产物。因此,在这种情形下,虚构化行为转化成了一种符号化的真实,同时,想象也成了一种顺着符号指向驰骋神思形式。“虚构化行为再造的现实是指向现实却又能超越现实自身的”。“文学文本作为作者生产的产品,它包含作者对世界的态度,这种态度并非存在于他或她描述的对象之中,它可能只是作者以文学形式介入现实世界所采用的一种姿态。这种介入不是通过对现实世界存在结构的平庸模仿(minesis)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对现实世界进行改造来实现的。我们知道,无论什么

_70

THEcoNTEMP0RARIEs

,o2005/12样文学作品都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作者一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是作者在社会、历史、文化和文学体系等多重因素中做出选择的结果。”

三强烈的主观创作意图和高度的人文精神

在论述创作《英与白》的主观意图时,张以庆说,“《英与白》自始至终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画面,另一部分是字幕。音乐和歌曲这两部分都经过了精心的选择、加工和组合,非常‘主观’。坦率地说,制作后的片子几乎已经从‘素材’中彻底脱离出来,而这正是我的本意。我就是要故意运用暗示、象征、对比、强化等等手段,表达我所要表达的东西。因为我坚信,这一切的的确确在他们的生活中发生过和发生着,而且至少‘白’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我所感受到的东西,如果不这样编辑就不是‘英’和‘白’本来的生活。即使如此,画面乖音响也没有能够把它们的生活给予我们的警示全部表达出来,我强烈感到手段的缺乏给创作带来的窘迫。”

张以庆对《英与白》的人文主旨作了阐释。他说,人类把大熊猫抓来,本来是要它为人类表演以显示人类的智慧和大熊猫的乖巧,可是后来却发现这样对待动物,特别是对待大熊猫这样的生态指标物种是不对的,并且还通过立法禁止将其用于表演。若让它回归自然,它又因人类的训练已经失去了在天然环境中生存的能力,只好继续由人类养起来,寄生于人类社会。“白”训练熊猫的技能也因此变得毫无价值,自己原来的工作和生活丧失殆尽,仅仅成为一个饲养员。“英”与“白”的生活都异化了,他们在这种异化的生活中建立起了互相的认同。人与自己的同类开始疏远,反倒和异类亲近起来,人类大步前进的社会成了“英”和“白”共同的异化物和背景。

《英与白》一片充分透射出对人性与人格的关照以及对其他生命丰富内涵的人文关怀,是表现还是再现,是必须真实还是允许虚构似乎显得都不那么重要了,毕竟纪录片达到能够让人类进行理性自我反思,再上升到人文精神的关照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理想,是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它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整个人类文化领域都需要这样一种精神。它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灵魂,是推动整个人类文化活动生生不息、向前发展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责编/孙建新)

一当飑

 万方数据

世纪末的人文困惑与反思--对纪录片《英与白》的文化解读

作者:段露航

作者单位:

刊名:

当代人

英文刊名:THE CONTEMPORARIES

年,卷(期):2005,""(12)

被引用次数:0次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3f10002746.html,/Periodical_ddr200512045.aspx

授权使用:牟肖光(wflynxy),授权号:c8b0f0d6-57b2-41a7-a223-9e1d00b8df38

下载时间:2010年10月28日

“非遗”纪录片的内容构成价值及其意义

“非遗”纪录片的内容构成、价值及其意义 金震茅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精神性与智慧性的形态方式和活态传承的特殊品格,在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的进程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宝库中享有极其崇高的地位。“非遗”纪录片纪录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本文梳理中国“非遗”纪录片的内容构成,分析这些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留存和发展中的历史脉络及现实情况,从而揭示“非遗”纪录片对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一)内容:民族瑰宝的影像呈现 “非遗”纪录片纪录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非遗”纪录片用真实的镜头语言纪录下“非遗”项目最质朴和原生态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呈现精湛独特的传统表演艺术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斗争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表演艺术形式,每种艺术形式又有很多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千姿百态,色彩迥异,“非遗”纪录片呈现出了艺术家们精湛的表演技艺和深厚的艺术修养。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河北魏县、肥乡县、馆陶县的冀南四股弦与河北邢台巨鹿县的四股弦合并为四股弦,并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四股弦》详细反映了四股弦属于板腔体系,兼有曲牌体,其唱腔优美,通俗朴实、诙谐风趣。在表演形式上生动、活泼、粗犷,道白用京白,唱腔真嗓吐字,假嗓甩腔,舒展奔放,朴实高亢,善于塑造各种英雄人物。再如海口广播电视台摄制的13集海口“非遗”系列纪录片对海口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真实记录,反映了流传于海口地区的“舞虎”、“琼剧”、“海南民歌”、“斋戏”等十几个“非遗”项目的历史、形成和特色,承载着海南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受众充分感受到海口“非遗”在表演上神奇而独特的艺术魅力。 (2)纪录富有民族特色的民俗节庆

我国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发展研究

我国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发展研究 【摘要】电视纪录片是电视屏幕上最富有文化品味的节目,它与电子媒介结合后产生的混合能量,使它成为现代社会人们凭借来阐明、解释历史和沟通彼此的强有力手段。对电视纪录片产生深远影响的是本身就极富有文化历史韵味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在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历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中国;发展 在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和中外文化交流广度的拓展和深度的推进,各种先进的纪录片创作理念也开始先后走进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和生产逐步摆脱了长期滞后的局面,并在20世纪末达到了一个高潮。进入2000年后,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生产迅猛发展,尤其是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数量开始逐渐增多,较之以往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有很大的变化和进步,如中央电视台在新世纪推出的《复活的军团》、《新丝绸之路》、《再说长江》、《故宫》等。与此同时,专家学者对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的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也有相当大的提高。 在对中外纪录片的发展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笔者力图通过运用归纳研究、文本分析等方法,站在文化学、影视艺术审美学和市场学的视角,对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直到新世纪初在主流媒体中播出并在受众中有一定影响的电视纪录片的特征和兴衰变化的原因的考察,特别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20年来价值取向以及它在商业化市场化进程中如何发展等方面的探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前苏联美学家卡冈在其《艺术形态学》一书中阐述了整个艺术世界的结构。所谓艺术形态就是艺术形式中介的要素、结构及整体艺术形态规范系统。历史文化纪录片作为艺术当然也具有所有艺术所共有的特性,因此,艺术形态学的基本概念同样也使用纪录片,也就是说在纪录片的形态构成中同样遵循着艺术的一般形态规律。但是历史文化类纪录片还有自身的独特性,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形态就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以时间或空间连续为原则,以影像为媒介的一种对现实真实记录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形态,一是从个体的角度,即某部历史文化纪录片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形态;二是从历史文化纪录片整体发展的角度,即历史文化纪录片在其自身发展过程和成长环境中所呈现的不同表现形式。从整体角度看,可以把我国历史文化纪录片形态分为:历史形态,即我国历史文化纪录片从出现、发展、衰弱、崛起到逐渐各个变化发展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文化形态,即历史文化纪录片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不同的文化时期所呈现出的形态;审美形态,即历史文化纪录片被作为审美艺术对象的不同审美表现形式。 20世纪初期,中国纪录片便已出现。由于中国近百年的特殊性,20世纪中国的纪录片的表现手法和风格与国际纪录片的发展迥然不同。而真正意义上的历

中外纪录片的跨文化差异

的跨文化差异 种晖高宏 由于在语言 符号的编码、思维逻辑的方式、宗教文化的传承以及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国内和国外的纪录片在制作理念、表现手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中外纪录片在国际纪录片创作、交流、认同上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碰撞,科学心理学之父冯特和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等对民族跨文化的研究往往是以语言、神化、风俗和艺术四项内容作为指标,而中西方在纪录片创作、欣赏和交流中集中体现的差异主要在创作的价值取向和语言运用上。 目前,被纪录片界普遍公认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纪录片大多是英国的BBC广播 公司纪录片部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出品的节目,这些节目在我国近年的引进项目中占有相当的比重。笔者从事引进节目的翻译与编辑工作多年,以下就这两家出品的经典纪录片与国内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纪录片(含专题片)作品进行跨文化的对比分析,涉及节目诉求的理念、中英文的语言表述方式、推动情节转换的语言机制以及结构方面的差异、受众的欣赏心理差异等等。

片在诉求理念上的差异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各国的历史、自然、地理、文化、人以及相关的事件都是中、外纪录片描绘的对象。 在我国,涉及政治、历史的纪录片通常带有较为浓厚的主观色彩。随之产生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形式——专题片。关于专题片与纪录片的界定问题,在国内纪录片界有很多争论,但大致统一于一个相对较为通俗的概念,即:专题片是一种主题先行的纪录片形式。而广义上的纪录片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相对客观的记录。 在主题先行的情况下,国内纪录片的制作者在创作前就已经为整个纪录片定下某种情感基调。这些感情色彩使节目在选取题材、撰写解说词等方面具有某些倾向性,这种倾向在制作完成的纪录片中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来。如在《话说长江》、《话说运河》、《长白山四季》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依恋的专题类纪录片,这类专题片在中国的纪录片制作和播出环节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并且一度主导着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方向。

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文化梳理

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文化梳理 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文化梳理 一、在“纪录”与“虚构”之间 从纪录片的内容来看,具有两方面的文化含义:一是纪录片所拍摄的是人类自身某一阶段特定的经济、文化、生活的活动及其现象,如法国纪录片《尼期景象》;中国纪录片《同里印象》等。 一是影视手段与叙述语言对某一事件和人物活动的访问调查。 如朗兹曼的口述体纪录片《浩劫》;我国纪录片《话说长江》等。 在纪录片中,“历史”是主客观结合的对已发生行为的叙述,包括该行为本身。 “历史”是人类文明社会中的一个事件,纪录片是对这一事件的揭示,也是对这些事件的保存、描述和研究。 弗拉哈迪、格里尔逊、伊文思、里芬斯塔尔、让·维果、朗兹曼等创造了一种反映人类历史,并真实再现人类在自然历史进程的影像方式,去实现人们对过去事件与事实的影像阅读。 作为关注人类生存状态与生存文化事件的纪录片创作者,弗拉哈迪不同于卢米埃尔,也不同于汇编性纪录片创作者格里尔逊,他独创了一种别具风格的非剧情片类型。 弗拉哈迪的独特电影风格归因于两个原因的结合:坚决的独立自主以及浪漫主义的视野。 他以探险艺术家自称,此种模糊的自我界定使别对他有多样的诠释,而他的作品也不适用于类型上的归类,包括像写实主义片型、民族学志电影或纪录片等传统名字可谓都不适用。 弗拉哈迪介于虚构与非虚构之间,既出于写实主义注重事件现场的边缘,同时又具备了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和人类学影片制作中关注事件的原状性与文献性的特点;应该说他的纪录片首先而且最多的是对历史事件与人在自然中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记录和搬演。 弗拉哈迪的影片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类历史的基本看法,如他的作品中的大自然美、原始住民生存传统与生存方式、人与自然的冲突的原生态、困境中的家族、对过去的向往以及边缘人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状态等,这些都是人类的历史事件在影像中的杰出反映与纪录。 弗拉哈迪在用影像反映远离现代城市与文明的原始住民生活的同时,也使这一影像成为了当时原始住民的文化、历史和生活的历史文献。弗拉哈迪强调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艰巨性,但却不是悲观地看待人在自然中的弱者处境。 他将人在自然中的艰难处境置于人的家族依偎式的和睦美满的爱中,父子、夫妻、族人之间,形成一种特有的亲情文化关系及其影像视

相关文档